46
在开始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来探索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之前,作者首先介绍了社
会调查的结果,即某村的乡村治理困境以及党建嵌入乡村之后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然后运用社会
交换理论分析其中的内在逻辑。在分析过程中,作者以不同的主体为中心,探讨了党建嵌入、社
会交换关系与乡村治理之间的作用逻辑和影响。其中,“信任”“外在酬赏”和“内在酬赏”等
关键词贯穿始终。
首先,在分析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时,作者认为,通过建立以党的执政优势与组织优势提供信
任为基础,以工作绩效受上级领导与社会公众的关注与认同带来的“内在酬赏”,以及以促进乡
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来的“外在酬赏”为条件,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得以形成。其次,
在分析党员时,作者认为,以拥有强大领导力、凝聚力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统领搭建的合作机
会催生了社会交换关系的信任基础,以“外在酬赏”与“内在酬赏”同时强化的激励措施来形成
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最后,在分析村民群众时,作者采取以强化“外在酬赏”为主的激励方式,
并在信任关系基础上与“外在酬赏”共同构建起村民群众与各主体之间长期稳定的社会交换关系。
综上所述,作者围绕社会交换理论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互惠关系以及信任基础,分析了乡村
治理体系中的“内在酬赏”和“外在酬赏”这两种具体回报行为。同时,作者还在每个部分建立
了以各个主体为中心的社会交换关系构建机制,以便清晰明了地了解以各个主体为中心的社会交
换关系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成功地将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的
内在逻辑分析中,为读者理解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各种关系和互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指导。
三、理论分析要有结论体现
很多论文虽然将重心放在了分析研究问题上,但研究结论或研究观点却没有围绕理论得出新
观点,这样就失去了使用该理论的初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作者对理论缺乏了解,没有
深入思考究竟为何要使用该理论,使用之后究竟会给研究带来什么结果,或者说所得研究方向将
与现有研究有什么不同。鉴于此,论文作者在写作最初,一定要对该理论以及理论与论文研究问
题的关系有十分详细的了解和思考,进而在分析论证之后,得出一个较为亮眼的研究发现。回到
范文中来看,作者分别以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村民为中心分析了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中
的社会交换体系,最终构建了“金字塔型”乡村治理体系机制,并且形成了条理清晰、逻辑明了
的内在逻辑图(参见图 5)。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将三个主体——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普通党员和
村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张图进行了清晰展示,使得研究结论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研究结论表述如下:其内在逻辑在于参与乡村治理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普通党员以及村民
群众三个治理主体在党建工作嵌入的基础上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社会交换关系,促进了三个主体定
位分别向“标杆型”“服务型”和“自治型”转变,共同推进乡村善治。实际上,针对每一主体
的分析均是研究发现的一部分,结论就是对前文的整合,即可以以高度凝练的形式得出多层级协
同且长期稳定的社会交换关系。
“理论与内容两张皮”怎么办?理论有效嵌入论文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