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大咖小事 STORY
隐身,所以才骑青牛出关。
老子留下《道德经》走了,但是他们
奔楚时携带的大量图书典籍流失在民
间,各诸侯国都对这些典籍垂涎万分,
周敬王姬匄甚至下诏求购图书,大概也
是在这个时候。此后,王官学术开始下
逮黎民,道裂为百,私学开始兴盛,出现
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庄子,作为楚国的贵族,显然看到
了这些图书典籍。但是,作为一个守道
人,庄子深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
轻命”的大道理,身怀利器不能轻易示
人。后世的张良,宁可将《素书》埋葬在
自己的坟墓里,也不轻易示人,也是同
样的思想。
庄子的时代,是战国的中后期,各
诸侯国你争我夺,人头翻滚。在当时那
个纷乱的年代,庄子无法找到合适的传
承人,更不能将道术传承给当时社会的
佞人。百家争鸣,儒、墨、名家等各持一
端,你攻我伐,自认为能够以自己领悟
的“普世价值”打动列国人君之心,扰乱
天下。这样的时代,庄子无法施展自己
的抱负,更不能将道术传与非人。作为
守道人,不传承,难道就让道统灭绝吗?
庄子显然不是那样的人,所以庄子才写
了这么恣意汪洋的一本书。
庄子在人世间是很寂寞的,人们很
难理解他文字的意思,他也找不到同道
之人;但是,庄子在精神上有与天地为
一的快乐。庄子希望,后世有人能够读
懂他,能够传承真正的道统。华丽、夸
张、众多的寓言,成为庄子思想的寄托。
庄子,是站在宇宙的顶端,与造物主谈
笑风生,俯瞰众生的人;是华夏文化中
最聪明的人之一,也是世上在精神上最
高贵、最具有爱心的人之一。
《庄子》之道
“道”,是《庄子》书中的常见词,也
是《庄子》的根本思想。庄子的思想得之
于散失的周王朝的图书典籍,它与身为
周王室图书馆馆长的老子的思想是一
致的。那么,道家的根本思想是什么呢?
华夏的先贤,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和他的帝师们观天测地,发现了天地万
物的秘密,即天地宇宙生化消亡的第一
因。这个第一因,用后世老子的话表达
就是“道”。“道”本来的含义是路的意思。
“一达”谓之道,没有旁路、岔路的路才
能称之为“道”。任何的邪门歪道,都不
能成为“道”,所有师心自用的“道”也都
是人之道,而不是天道。
《易经》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这
里的“道”,讲的是天之道,这也是老子、
庄子的“道”的思想起源。如果说《易经》
是对天地、宇宙的模型还原,那么《道德
经》就是对《易经》的理论注释,而《庄
子》则是《易经》的文学解读。
庄子作为传道人,所讲的道家思想
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庄子》一书中。《庄
子》的思想与《易经》《阴符经》《黄帝四
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的思想是一脉
相承的。
用“道”来描述世界的第一因,很抽
象,怎么解释“道”呢?
在《庄子》这本书中,有很多对于
“道”的生动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
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
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
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些在老子的
《道德经》中也都有对应的原文。
在庄子看来,道先天地生,自本自
根,无形无质,无是无非,无寿无夭,无
上无下,无高无低,无左无右,无前无
后;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孩子,人类所能
感知的山川、河流、大海、日月星辰以及
人类本身,都不过是道的表象。
“道周物外为微”,在微观尺度和更
宏观尺度上,人类所不能认知表达的事
物,也都是道的表象。而人,所能认知的
事物,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所谓“量子
力学的尽头是佛性,是神学”,不过是愚
庄子,是站在宇宙的
顶端,与造物主谈笑
风生,俯瞰众生的
人;是华夏文化中最
聪明的人之一,也是
世上在精神上最高
贵、最具有爱心的人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