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4年8月刊

发布时间:2024-10-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4年8月刊

47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C919 展翼长空、“深海一号”探索海底、“蛟龙”号逐梦深蓝……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一大批大国重器铸就,背后都离不开高校的贡献。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迫切要求我们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迫切要求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高校必须瞄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精准发力、系统谋划,通过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等,为创新驱动源源不断输出一流人才。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关系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不断突破,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要通过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4年8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

“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

C919 展翼长空、“深海一号”探索海底、“蛟龙”

号逐梦深蓝……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一大批

大国重器铸就,背后都离不开高校的贡献。高校成

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

策源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人民群众的新期

待,迫切要求我们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

更多高层次人才,迫切要求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龙

头引领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

尖创新人才,要求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

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

急需学科专业……高校必须瞄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

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精准发力、系统谋划,通过实

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持

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等,为创新驱动源

源不断输出一流人才。

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

里”,关系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能力提升。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进

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不断突破,以改革

激活力、增动力。要通过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

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

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

高效率转化,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

生产力“最大增量”。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体系的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更

呼唤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立足于此,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抓好市

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以更高

水平的产教融合,重塑职业教育发展生态,提升职

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

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聚焦不断满足人民

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 2895 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

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7%,进城务

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

位服务补贴比例超过 95%……一个个数据,是一座

座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寄宿制学校、乡村小

规模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随着经济社会发

展,教育内外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

教育公平和质量有了新的期待。直面人民期待,要

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上全面发力。

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要加快缩小

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让每个孩子

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把促进公平融入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努力把人民群

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变成教育工作的亮点、

看点。

人口新形势催动教育大变革,这是难点问题,

也是焦点问题。教育系统要主动变革、前瞻布局,

下好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大棋”,建立同人

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要坚

持规划引领,将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前

瞻性配置。要推进高起点新建一批、优质学校扩招

一批、集团化办学提升一批、城乡结对帮扶一批,

将人口变局挑战转化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推动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线的考生选择职业院校、“蓝

领”成为高层次人才……是否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

彩机会,是衡量教育能否有效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增强社会奋斗活力的关键。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

培养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要求,为具有不同禀赋和潜

能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要通过深化职普融通、产

教融合,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高

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让

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统筹推进育人方

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有

组织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激活

力、增动力。

前沿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对传

统科技体系产生重大冲击,科学家预言的“技术奇点”

时刻已有迹可循,以更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变革应对

科技和产业变革,越来越紧迫。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

成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

鼻子”,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

教育理论

第52页

48

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

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

弊端。要加速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树立科学的

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从根本上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推动形成富有时代特

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拔尖创新人才

的培养必须通过拔尖创新的实践来实现。完善学生

实习实践制度是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大

中小学学生实习实践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统

筹谋划,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看得见

硝烟”的地方,研究“真刀实枪”的问题,拿出货

真价实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

展匹配度,高校要以专业动态调整为抓手,推动教

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教

育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适应性。

每一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都能有效激发教

育事业的生机活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要

在实践中探索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厘清教

育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权责等难题,以教育管理体

制的深入改革,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教

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2023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64595 亿元,复

杂的经济形势下,4% 成果的持续巩固,为教育高质

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充

分发挥教育投入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保障和政

策导向作用,还需要不断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经费

使用效益,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批 30 所“双一流”

建设高校入选“国优计划”参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培

养之后,第二批又有 13 所高校入选,“国优计划”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素质教师正成为教育改革

向前推进的动力之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关键是

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以教

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两年多来,平

台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功能不断拓展,在全面赋能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

合作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

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应对新一轮科技革

命对教育变革的挑战,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

战略,把数字化作为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支点,真

正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师的教育与教

学,服务学校的管理和治理能力提升,更好地推动

优质资源均衡,更好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

育能力提升。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的重要部

署,瞄准的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社会

广泛关注的教育民生问题,以及影响教育强国建设

的深层次问题,是直接关系教育能否更好发挥对中

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问题。破解改革

路上的问题与挑战,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

导,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

加注重改革实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改革的

氛围,把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教育支撑引

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

改革的巨轮沿着正确方向航行的“定盘星”。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

的根本保证。”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

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

领导。要确保党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始终发挥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

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更

为强劲、更有韧劲的动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加强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领导,要坚

持筑牢教育根与魂,把牢人才培养方向。所谓“根”

和“魂”,重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引导他们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

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领导,要把

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不仅体现在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宏观方向把握上,还要深

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实践中,要让党旗高高

飘扬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第一线。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教育理论

第53页

49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

持的行动策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推进,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着力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以全局观

念谋划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

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聚焦建设高质量

教育体系,统筹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保障机制改革,在教育公平、效能提升、高水平对

外开放等方面系统推进。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的任务重、时间紧,要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

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力求取得以重点带

动全盘、以重点突破推动整体协同的良好效果。要

围绕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

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变革;服务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要聚焦提高人才自主

培养水平和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

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更好得到满足、

努力让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更加宽阔、努力让终身学

习资源更加丰富全面发力。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深化教育综

合改革是一场攻坚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教育改革落到实处。能否培养

更多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否更

有力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能否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改出成效,

人民群众才会满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

学校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明确

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压茬推进,让教育综

合改革落地有声,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

——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

良好氛围,这是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实效的必要

保障。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

足之力也。”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育不只是教育部

门的事,而是一项需要由家庭、学校、政府、社会

等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

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的协同育人格局,才能推动改

革迎难而上,创新势如破竹。

改革之路无坦途,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教育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是理念观念

的变革,也是体制机制的变革。唯有广泛汇聚智慧,

进一步凝聚共识,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

形成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巨大动力。

教育系统要充分思考和认识教育所处的历史方

位、所面临的复杂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崭新使命,

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重点和目标,进一步增强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各级各

类学校层面要深刻理解当下教育发展趋势,树立科

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努力满足每一个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层面要树

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

功利化倾向,推动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为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蓝图宏伟,精彩擘画;号角嘹亮,高亢奏响。

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各项改革举措都要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不散光、不走神。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周围,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

措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落地见效,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理论

第54页

50

产教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

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推动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涌现,同时要基于创新价值链,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聚合和深度融合。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中

坚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应充分发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发平台的作用,使研究型大

学在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载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探索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全

方位业态创新,才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

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的系统性特征愈发显著。这要

求基础研究主体积极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吸引下游创新活动围绕基础研究进行布局,真正成为整个科学体系

的源头和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主体,应发挥自身优势,牵动

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资源集聚,实现创新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撬动企业主导的产学

研深度融合,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空间汇聚,发挥资源要素的集群效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创新形态日益呈

现出学科属性多元化、研发装置重装化、成果交易高频化的特征。创新主体地理上趋近、组织上协同,能够

促使相关创新活动共享研发资源,降低成果交易的不确定性,使有潜力的创新方向快速吸纳优质要素,从而

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收益和结构化增量红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通过承担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任

务,形成以知识流和人才流为形态的上游势能。在汇聚过程中,各类创新资源的创新活力得到释放。这一势

能将快速转化为动能,推动创新价值链协同升级。以研究型大学及其毗邻区域为核心窗口,打造前沿创新平台、

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与高效能研发联合体,可以让大学的物理空间、大型仪器、重大平台及科学家团队得到充

分利用,让基础研究的根本性、突变性、共性化特征得以放大,激活知识存量并黏合各类优质要素,牵引基

础设施、金融、科技服务、扶持政策形成供给集群,支撑科学技术全方位革命性突破。

构建融合创新格局,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引领全方位创新的瀑布效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学

科交叉、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够以较强韧性和较大容错空间探索新型创新模式。在

构建融合创新格局的过程中,大学具有其他创新主体不可比拟的功能性资质。通过打造创新资源高地,大学

的学科实力和品牌力将转化为对科技型企业的吸引力,牵引各类科技力量进驻。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并非时空

均质化的,而应遵循由需求牵引供给、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再到初创企业的圈层递进过程。大学首先与地方

政府形成战略合作,争取适合长期发展的空间资源,树立深耕产学研融合的规划导向。进而,重点引进头部

科技领军企业,分门别类推动其与体系化、探索性、应用性基础学科对接,塑造先发优势。在促进产教对接

过程中,梳理企业在资金融通、设备租赁、信息咨询、大数据获取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招引知名金融

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第三方财务机构及大数据交易平台进入,以后端牵引前端补齐短板。打造出具有一定

规模优势、自生发展的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后,由先发的领军企业主导,根据其发展需要,按照市场机制延伸

并孵化本地化的产业链、创新链,发挥技术和规模高差下的瀑布效应,带动其他创新创业主体在不同维度圈

层布局。

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创新价值链的棘轮效应。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发展的动力

产教融合

第55页

51

产教融合

来自“创造性破坏”推动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高级化,核心是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企业家精神在这一

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企业家偏好且有能力采纳新技术,完成“新的进入”时,创新价值链才

算完成闭环,形成内生增长循环体系。然而,在现实中,潜在价值高的技术机会未必能随时随地同最适合的

企业家和产业资源组合精准匹配。这就要求大学科研活动主动对接下游转化,明确科研项目和成果的科学属

性,预留企业家识别商业价值和市场机会的接口。更重要的是,大学要凭借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发挥源头创

新功能,构建校企、校地合作的成果转化体系。大学通过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实体,构筑具备良好创新生态的

圈层转化区域。这将充分激发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价值循环的效能,有助于控制转化成本,减少资源错配,

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深度转化、多点触发与持续迭代。同时,通过发挥企业的“命题人”“阅卷人”作用,

下游应用信息对基础研究的反馈渠道得以更加通畅。这将反推大学科研更加突出问题导向,自觉融入全链条

融通创新中,进而促使基础研究直面“卡脖子”难题,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态势,最终形成原创性、

颠覆性创新成果群。

探索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促使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一旦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发端,开始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必须及

时革新,构建能够支撑资源配置、激发活力、促进市场发育的全方位体系。这要求各类主体共同推动改革深化,

参与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以促进多元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作为“试验田”,承担

相应的体制机制探索任务,联动推进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撬动科研组织架构、人才使用配置以及全流

程创新管理的改革创新。

发挥大学在科研活动功能拓展、模块架构、分工演进上的先行经验,探索创新组织治理新模式。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在承接并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过程中,持续探索组织形态、职能划分、团队协作以及评价和

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路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基层科研组织的新

要求,兼容了任务聚焦化与功能复合化的特点,可借助以大学为窗口、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

率先在校企协同创新实体中进行复制推广。在此过程中探索出的重点项目合作、复杂任务拆解、场地装置共享、

科学议题和攻关方向沟通等方面的新机制,可进一步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借鉴。

发挥大学在人才引进、配置、激励等方面的灵活度优势,探索人力资源治理新模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具有引育高素质人才的先天优势,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其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从而

推动人才资源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项目的最优配置。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大学发起选聘人才活动,多方

共同评价考核,以“校招共用”模式利用和激发人才创新力。在此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按协同创新实体、

创新平台、合作项目乃至攻关任务关键环节的用人口径,旨在打破学科藩篱和管理权限壁垒,破除“谁招谁用”

的路径依赖。

发挥大学在创新资源汇聚和产教融合载体建设上的功能优势,探索全流程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大学的

非营利性质和科学全局观,使其能够成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坚力量,在“政产学研用金”多方

关系中起枢纽作用,从而加速创新要素在创新价值链中的积累、流通和循环。大学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

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深度耦合、激励兼容、沟通互鉴,探索出风险分担、资金融通、创投孵化、成果交易、

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路径。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将成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全方位业态创新,服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产业

发展,技术创新则引领打造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大学汇聚创新资源、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不仅拓展了科学知识的应用触角、满足了企业实际需要,还有助于塑造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新业态和新型商业

第56页

52

模式,沿着产业关联向其他市场主体正向溢出,从而助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带动企业乃至宏观层面的全要

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从前端形成最优结构的资金供给,消除创新主体风险顾虑,推动科技金融业态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

背景下,技术创新周期、产能建设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都明显缩短,这对资金投入强度、周转速率和连续性

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窗口的产教深度融合能促使产业界拓宽投融资视野,以风险分担为

出发点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入与周期阶段相适应的不同属性、不同来源的资金,随着创新推进而及时转段,

动态获取高质量金融资源,形成最优的投融资风险组合。产学研融合对高质量金融资源及新型投入方式的需

求还能够牵引供给,促进金融机构开发新型科技金融产品,从资金融通、风险分散和前景指引的角度,为发

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从中端构筑分层次、多用途、高能级的科技成果市场,推动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贡献率快速提升。企业

参与科技竞争,需要夯实创新原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大量投入其他领域的技术成果和数据要素。

因此,整个创新领域存在着高频的科技成果和数据交易需求。大学在推进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可与政府部门

合作牵头设立或引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及专业化数据交易中心,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定价、入市、转让的新

模式,牵引与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出资入股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孵化一批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探索

由大学科研人员、智库研究人员和技术经理人共同组成的非法人科技服务业新形态。

从后端理顺市场结构动态演化轨迹,促使企业参与、融入、引领良性的市场竞争。在一项新技术的商业

化初期,市场往往呈现寡头垄断形态,在位的企业能够获得创新红利;随着技术成熟和扩散,市场趋于饱和,

市场结构逐渐向原子型方向演化,企业在完成赛道转换前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深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更

有机会从基础研究层面获得启发,完成技术路线“变线”和商业价值重塑,涉足专精特新领域,规避因过度

竞争引发的资本无序扩张。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要求下,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持续探索打造良好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的新路径、新机制,

承担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任务,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源头和中坚力量,为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大动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卢建军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

产教融合

第57页

53

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2023 年 5 月 29 日,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

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任务,职业教育如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开创新局面、塑造新赛道?近日,

《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孙善学。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为教育和产业之间架起了桥梁,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孙善学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没有把职业教育放在各级各

类教育的论述中,而是放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部分,体现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深耕职业教育研究 30 多年,孙善学见证了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尤其在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转

型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产教融合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孙善学表示,从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

若干意见》到八部门联合出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

融合型城市到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一场横跨教育体系内外的产教融合改革正在进行,推动教育与

产业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孙善学认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教育部主动布局,

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专业建设上,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的突出特点

就是数字化,很多专业名称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同时,我国数字校园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

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提高数字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了基

础。

如今,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热词。培育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如何赋能?

孙善学认为,一方面人才培养要跟上,必须建立与产业链、创新链相匹配的专业链,“不是培养某一方

面、某一个环节的人才,而是着眼于产业链和创新链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他看来,2019 年

开始的“双高计划”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发挥资源集聚效益,推动四链融合,

有力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孙善学认为,职业院校要基于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中试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助力培育

新质生产力。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很多

职业院校有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承担一些产品的中试功能,实现小批量生产。”孙善

学表示,我国中试体系还比较薄弱,职业教育正好可以填补空白,服务企业新产品开发,建立“产学研用”

一体化机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谈及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孙善学充满信心。他建议,要在产教融合上继续做大文章,产教融合是把职

业教育这盘棋走活的关键一招,要强化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新修订的职教法里,有关产教融合和校企合

作的条款很多,要把法律条款落实到位,把政策落实到位,坚持产教融合这条改革主线不动摇。”

孙善学发现,一些地区出现了高等职业院校扎堆“升本”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可能出现同质

化现象。”他建议,职业院校发展应走改革升级之路,而不应盲目跟风“升格”为本科院校。要以就业为导

向健全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评估制度,坚决遏制盲目追求“升格”的倾向。

如何让更多大国工匠脱颖而出?孙善学建议,一方面要打好基础,除了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探索多

产教融合

第58页

54

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发自内心崇敬大国工匠。另一方面

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联合搭建一个跨越学校和工作领域的终身教育系统。“大

国工匠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科技进步带来的很多挑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而终身教育

系统就能为大国工匠的成长不断充电蓄力。”孙善学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产教融合

第59页

55

职业本科缘何受追捧

今年高招录取季,职业本科成为备受关注的“新

星”,部分院校投档线高出普通本科线 100 多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

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

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已增至 51 所。职业本科院校缘何

受到追捧?就业前景如何?如何持续提升吸引力?

职业本科院校成录取“黑马”

日前,高考成绩 602 分的浙江富阳考生陈雨萱

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

技术专业录取。今年 7 月初,该校刚刚从高职专科

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

近年来,像陈雨萱这样报考职业本科院校的高

分考生日益增多,职业本科院校招生增长态势明显。

2023 年,职业本科招生 8.99 万人,比上年增

长 17.82%,约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 1.6%。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今年是第二年招本科生,在

粤计划招生 471 人,比去年增加 271 人,同时还新

增 9 个本科专业。在招生计划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该校物理类所有专业组投档分再创新高。

不久前刚升为职业本科院校的广东轻工职业技

术大学,今年招生也有不俗表现。学校普通物理类

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 78 分,普通历史类最低投档分

超本科线 70 分,美术与设计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

89 分。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执行校长郑兵介绍,学校从

2019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过去 5 年招生情况一年比

一年好,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生源省份当地投档线,

有些省份高出二三十分,“不用担心找不到生源”。

今年该校在山东省本科提前批普通类一次性投满,

录取最低分超出本科录取控制线 22 分。

从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都

紧贴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前不久刚批准设立的民政职业大学,首批设置

的 5 个职业本科专业包括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和婚姻

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应对社会民生领域服务需求

的快速增加。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今年首批开设现代精细

化工技术、合成生物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机械电

子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产品设计 6个本科专业。

该校财贸学院教师韩宝国说,今年现代物流管理专

业首次招收本科生,就是要培养粤港澳大湾区物流

行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物流项目规划师、物流数据

分析师。

“学历和技能都有了”

职业本科缘何热度上升?

此前,职业教育的天花板是专科。而现在,普

通本科和职业本科都按相应条例办法进行学士学位

授权、授予、管理和质量监督;在证书效用方面,

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

样的效力。

广东考生家长顾女士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

了职业本科院校,因为不愁找工作,又是本科学历。

“简单来说,学历和技能都有了!”

高就业率是职业本科院校吸引力不断提升的重

要原因。

毛良玉就读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大数据技术与

应用专业,除理论知识学习外,更多的是实操训练、

企业实习。他说,目前全班 57 个同学中,超过 90%

已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平台都非常不错”。

不少学生也是因为看好就业前景而选择浙江机

电职业技术大学。以该校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

技术专业为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 98%,

主要面向中国中车等轨道机电设备生产企业,以及

机电设计院等相关轨道机电设备产业链公司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3 届本科毕业生的职

业期待吻合度、专业对口度、履约率、月收入也均

高于其专科毕业生。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杨静

说,从近两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职业本科

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优势明显。

注重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也是优势之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职业本科之所以“出圈”,

职业教育

第60页

56

是因为其相较于普通本科,更侧重专业实践和行动

能力培养。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的机械电子

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其重点面向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更加注重“制造 + 服务”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研

发创新、检验检测及售后服务等。

该校招生相关负责教师张宝昌说,学校本科专

业人才培养更注重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

的系统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也要从知识

体系中去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学总管孙

福才说,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现场问题

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广东轻工职

业技术大学机电技术学院教师张友能说:“学院在

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 50% 以上都是实践课程,这有

助于形成问题创新、发展创新和合作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量质齐升?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

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我国逐步加大

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

到 2025 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

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这意味着,职业本科教育

招生规模还将稳步拓展。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是其中

重要一环,如何确保量质齐升?

职业本科仍处于试点探索期,开展年限不长,

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优化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建

设和产教融合,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是

保证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

置管理办法等制度虽已出台,但专业教学标准、课

程标准、实习标准等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有专家指出,一些职校升本后倾向于朝普通本

科高校方向发展,陷入机械化模仿之中。一些家长

选择职业本科也更多是看重“本科”这一学历层次,

而非职业教育本身,这让部分院校在保持“职业属性”

上不那么坚定。

产教融合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试金

石。记者了解到,一批职业本科院校正探索组建由政、

行、企、校联合打造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

融合共同体等,以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

资源库建设、职业培训等为主要职能。

郑兵认为,持续助推职业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质

量就业,还需建立健全就业、培养与招生联动机制,

从源头上加强供需对接、优化专业设置。要在产教

融合培养模式基础上,校企共同制定四年制本科或

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郑天虹 赵叶

苹 杨思琪 █

职业教育

第61页

57

让“职教出海”路走得更宽更稳

据了解,随着鲁班工坊、毕昇工坊、丝路学院、

郑和学院、海丝学院、大禹学院等“中国味”十足

的职业教育海外平台在世界各地影响不断扩大,“教

随产出、产教同行”的办学模式日益受到欢迎。《中

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的决定》提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职教出海”

是中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探索。

据统计,目前,全国 27 个省(区、市)的 200

多所职业院校在 70 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约 400

个办学机构和项目,多个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

标准已纳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体系。33 个鲁班工坊

在 29 个国家开设了 14 大类 57 个专业,累计参与学

历教育超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 2.2 万人次。浙

江省已有 30 所高校在 33 个国家设立了 39 所丝路学

院,到 2027 年有望突破 50 所。针对高职院校管理

者的调研发现,超过 65% 的受访者对职业教育国际

化持乐观态度,认为发展空间大;83% 的受访院校

认为职教国际化要特别重视中资企业海外员工的技

能培训。同时,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鲁班工坊等

职业院校海外办学平台仍存在“双高”院校“单打

独斗”、海外办学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

职业教育“走出去”与多领域、多行业密切相关,

更需要统筹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发挥联动效应。

未来,助推“职教出海”行稳致远,仍需不

少保障措施。例如,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加快

出台支持“职教出海”的专门政策,有计划有步

骤地组织职业院校“抱团出海”;研制“职教出海”

标准和规范,探索建立境外职教办学平台建设和

评估标准;将职业教育国际化放到省域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突出位置;鼓励各国使领馆、

地方商会等组织参与“职教出海”,研究建立海

外办学风险评估机制和支持机制;合作推动“一

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普及,加强

数字技能供给等。

在促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教育比任何其他外

交工具都更能超越国家、民族、种族、文化、宗教

和地区间的藩篱。“职教出海”也在增进民生福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鲁班工坊等海外职教项目,是“小

而美、惠民生”项目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职业教育

服务大国外交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有效路径。一个个

海外工坊和学院,融汇了东方古老智慧与工匠精神,

搭建的是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桥梁。因此,在发

展路线上应始终坚持高质量、品牌化、可持续,在

发展目标上应逐步从“建成”向“办好”转移,对

办学成效不理想,甚至影响中国职教海外形象的办

学平台要及时调整。办好鲁班工坊等海外职教项目,

从长远来看,还应促进中国教育标准、方案、模式

和制度的“走出去”与“融进去”,与“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共享中国的职教经验,通过促进技术进步

与人力资源发展,支持各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倪好,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职业教育

第62页

58

中部崛起的职教担当

——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湖南探索

不久前,24 岁的申文杰作为“00”后青年工匠代表,上榜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他从湖南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不到 3 年,就主导、参与了所在公司的重大项目近 20 个,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湖湘工匠”。

近 5 年来,湖南职业教育培养了像申文杰这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00 多万名,他们奔涌在产业发展的“第

一线”,活跃在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也走向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

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大省,湖南 2023 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 5 万亿元。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湖南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嘱托,全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

向同行,构建了具有湖湘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扛起了“大有可为”的责任担当。

发展“转型”,办学“转向”;产业“向新”,人才“上新”——让湖湘工匠竞相奔涌

10 秒钟可以生产一件铝轮毂,80 秒可以生产一台发动机,5 分钟可以下线一台挖掘机;在轨道交通重

镇株洲田心,用喝一盏茶的工夫,可以把制造一台机车的上万个零件,在方圆 5 公里的范围内集齐……当前,

湖南培育了 3 个万亿级产业、16 个千亿级产业,拥有 4 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稳步向“国家重要先进

制造业高地”迈进。

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硬核支撑。“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

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表示,湖南一直将职业教育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已经连续 3年在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重点监测民生项目中安排职业教育项目。

2021 年、2023 年,湖南两次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开展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部省协同推进省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

正因如此,湖南职业教育紧扣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办学格局不断“转向”,实现职教发展与

区域功能匹配,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匹配,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匹配。

把学校建在产业园里,湖南已支持 6 个城市在园区配套建设职教园区,引导各地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

职业院校 212 所,在校生超过 90 万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围绕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

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重大产业集群设置相关专业点 983 个,占比 30.6%;在校生 24.17 万人,占比

32.1%。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校企合作创建订单班 2260 个、产业学院 217 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455 家,

成立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6 个,建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 18 个,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5 个,数量位

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此基础上,湖南职业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作为服务湖南先进制造业的“排头兵”,湖南工业职院构建了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7 个“工”

字号特色专业群,40 个专业可就业岗位范围覆盖全省工业新兴产业链 80% 以上,80% 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湖

南省内制造业知名企业。

参与办学全过程,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前五强的企

业,有超过 40% 的员工来自职业院校。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李晓虹表示,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可以将最新的生产技术输入课堂,解决人才培养滞后的问题,实现了人才的“提前塑造”。

“招工招生一体,入企入校同时,企业学校融合,师傅导师双制。”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

造中心党总支书记陈鉴说,2019 年开始,公司就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共建了国际电气人才培训中心,目前已

职业教育

第63页

59

完成 3 期新型学徒的培养,解决了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升级”,湖南创新实施“湖湘工匠燎原计划”,对湖南省在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大赛中的获奖选手,按专业单独编班,免试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学习,

培养先进制造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同时实施“楚怡工匠计划”,与本科学校联合培养高技术

技能人才。

除了以服务人才成长“强链”,湖南各职业院校还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为产业“补链”。作为全国首个

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牵头学校,湖南铁道职院紧密对接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与中国中车

集团共建院士、科学家工作室 4 个,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 23 个,同时为轨道交通制造中小微企业累计

提供“四技”服务 200 项,获得国家专利 220 项。当前,湖南职业院校联合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

建技术创新平台 482 个。仅 2023 年,全省职业院校共获发明专利授权 996 个,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1543 个,

研发重要新产品 1466 个。

从“人才荒漠”到“人才沃野”;从“靠天吃饭”到“靠智增收”——让“山乡巨变”照进现实

“我承包了 480多亩水田,去年种田纯收入 55万多元。”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说。

戴宏的另一个身份,是常德职院承办的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的学员。他告诉记者,2015 年,27 岁的

他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当起“新农人”。正是在培训班接受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让自己有了底气。

湖南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量青壮年外流造成了湖南乡村的“人

才荒漠”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湖南省多部门联合,通过湖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

计划”,每年招收 1 万名左右“农民大学生”,持续向全省 2 万多个行政村输送 15 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

一环。湖南通过布局涉农专业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培养,打牢乡村振兴的人才“硬底子”。

当前,湖南在职业院校建设了 180 个左右涉农专业点,针对农村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缺乏的难题,大力推

进基层农技特岗生、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定向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各类乡村技术骨干 11 万多人。

为了让广大农民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湖南从 2021 年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轮驻村帮扶工作,

每所高职院校与重点帮扶村“结对子”,依托专业资源“送技下乡”,一支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奔赴田间地头,

开出“致富良方”,实现“靠智增收”。

近两年,湖南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参与乡村产业建设项目 600 余个,为乡村解决科技难题 220 余项、开发

新项目(产品)340 余项——来自职业院校的“技术加持”,让农民兄弟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企业走到哪,人才送到哪;学校建在哪,标准带到哪——让“湖南故事”走向世界

长沙国际铁路港内汽笛长鸣,一列列满载挖掘机、滑移装载机、高空叉装车等工程机械产品的中欧班列

(长沙)正从这里驶出,向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驶去。

湖南工程机械装备产业海外业务的“井喷”,呼唤大批懂技术、会管理、通语言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提供支撑。“00 后”男孩欧阳志辉从湖南三一工业职院毕业后,进入三一重机事业部海外营销公司从事服务

配件管理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欧阳志辉的足迹遍布近 10 个国家。湖南三一工业职院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

戴晓佳介绍,像欧阳志辉这样的人才,学校累计培养了 500 余人,成为三一重工“出海”的中坚力量。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院毕业生杨涛则创办的“Kilimall”电商平台,目前已成为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用

户规模达千万级。

“企业走到哪,人才送到哪。”为了让“湖南制造”加快走向世界,湖南职业教育与企业“同船出海”,

搭建海外电商平台 52 个,培养了上万名海外技术技能人才。除此之外,湖南职业院校还通过“造船出海”,

让一大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走出国门,扎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职业教育

第64页

60

“学校建在哪,标准带到哪。”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崔书芳如数家珍:“湖南工业

职院制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标准被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广泛采用;湖南化工职院承

担坦桑尼亚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委员会‘中国职业院校在坦桑尼亚国家输出行业岗位职业标准以及配套人才

培养方案项目’,研发的系列职业标准和配套专业教学标准,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当前,湖南职业院校累计建设境外办学点 16 个、海外培训基地 24 个,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专业标准和

课程标准 327 个、职业教育资源 5246 个、职业教育装备 418 个;设立援外培训机构 28 个,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提供人员培训 124.43 万人次。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陈文静 黄佳莉 谭尔豪 王轶诺 █

职业教育

第65页

61

把握新职业带来的新机遇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管理

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等职业应运而生;数字技

术融入千行百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农业数字

化技术员有了广阔天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医

养结合深入推进,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

等专业人员走进百姓生活……

2019 年至今,6 批 93 个新职业陆续发布,“数

字”“绿色”“民生”等成为关键词。在新产业新

动能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

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既满足了

生产生活新需要,也为劳动者带来更多就业新选择。

当前,人力资源供需还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发

展新职业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积极挖掘、培育新

职业,开发好这个就业增长点,将有效促进更高质

量更充分就业。各级政府需多措并举、创造条件,

引导新职业健康发展。

开展职业培训,健全职业规范。新职业发布后,

主管部门要继续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

比如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产指引教,靠教

支撑产,加快培养更多符合新需求的劳动者。要及

时出台职业规范原则,严格把控从业者行为,保证

行业发展平稳有序。

完善配套政策,减少劳动者后顾之忧。健全劳

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个人发展渠道,在福利待遇、

职称评定、晋升标准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为有志

于从事新职业的劳动者提供保障,让他们坚定选择,

走稳走好新的就业路。

劳动者个人也要关注市场需求,把握住新职业

带来的新机遇。新职业的出现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

可能性。北京手绘动画师崔晟辑看好数字技术市场

前景,“转战”天津国家动漫园成为一名数字孪生

应用技术员;重庆北碚区民宿管家孙德红会服务懂

经营,一人身兼旅游规划师、生态讲解员、演出策

划师……劳动者应积极了解政策变化,不断学习新

知识、获取新技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做好职业规划、

完成职业转型。

多方努力,形成合力,规范和推动新职业发展,

创造更广阔的前景,培养、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新职

业,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吕 莉;来源:《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

第66页

62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育智库平台,汇聚

各类教育智库专家,为各级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提

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各类学校的定位、规划、战略、管理

和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咨询、培训、会议、

交流服务,通过建立课题评估和交易平台,为课题的转化提供政策、

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支持和帮助。

网址:http://www.eduthink.com.cn/

微信号:edu-think

中心官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sdp.edu.cn)以服务中

心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平台为宗旨,是展示中心工作动态、集聚教育改革公共服

务平台、发布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之弦官方微信

“教育之弦”(微信号:moe-csdp)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教育创新要素汇聚

的微信平台,聚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国家

教育政策和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案例。

中心平台

第67页

63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是为统筹规范教育统计培训及管理工作,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学员的公益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信

息发布、教学辅助、教务管理和培训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为一体,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

的综合性服务。

网址:http://essp.csdp.edu.cn/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集成各级各类教育、经济

社会发展及国际比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集应用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国家

教育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作为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以满足

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培训课程由中心、复旦大学教育事业

统计培训基地和其他培训基地联合开发,并由复旦大学提供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远程继

续教育要求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学员完成规定的在线培训课程后,可获得由中心和

复旦大学共同颁发的《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合格证书》。

登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

点击: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统计在线培训

网址:http://fudan.kmelearning.com/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

中心平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