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泽泉快讯三期

发布时间:2023-10-19 | 杂志分类:农林牧渔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泽泉快讯三期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03 AgriPhenoTM 快讯AgriPheno订阅号专注于持续更新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基因分型、智能化育种及应用、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及数据分析等领域,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本文节选了2023年7-9月推送的代表性文章,以供大家参阅。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助力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早期检测在植物表型分析中利用现有成像工具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加快我们对植物功能的认识。这些工具可以建立基因功能与环境反应之间在代谢、生化和信号转导过程等多个途径上的联系。在这些工具中,叶绿素荧光成像(ChlF Imaging)分析是一种快速、非侵入性、高成本效益和高灵敏度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精确估计光合作用的性能,并能检测植物受到的各种胁迫影响。文/王吉生AgriPheno订阅号推送文章汇编(2023年7-9月)植物逆境研究New Phytologist:干旱胁迫对拟南芥的两个光系统都有影响迄今为止,大多数干旱胁迫研究都集中在PSII及其天线上,而对完整光合机构特别是光系统(I PSI)的干旱响应关注较少。近期,发表在New Phyt... [收起]
[展开]
2023泽泉快讯三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3 AgriPhenoTM 快讯

AgriPheno订阅号专注于持续更新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基因分型、智能化育种及应用、激

光雷达探测技术及数据分析等领域,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本文节选了2023年7-9月推送的代表性

文章,以供大家参阅。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助力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

早期检测

在植物表型分析中利用现有成像工具具有巨大潜

力,可以加快我们对植物功能的认识。这些工具可

以建立基因功能与环境反应之间在代谢、生化和信

号转导过程等多个途径上的联系。在这些工具中,

叶绿素荧光成像(ChlF Imaging)分析是一种快速、

非侵入性、高成本效益和高灵敏度的方法。这种方

法能精确估计光合作用的性能,并能检测植物受到

的各种胁迫影响。

文/王吉生

AgriPheno订阅号推送文章汇编

(2023年7-9月)

植物逆境研究

New Phytologist:干旱胁迫对拟南芥的两个光系

统都有影响

迄今为止,大多数干旱胁迫研究都集中在PSII及其天

线上,而对完整光合机构特别是光系统(I PSI)的干

旱响应关注较少。近期,发表在New Phytologist上

in Arabidopsis thaliana”为植物相应干旱胁迫提供

了新的见解。在本研究中,Chen Hu等人跟踪了拟南

芥在14天干旱处理期间光合机构的变化,结合生化

和功能测量,进一步的拓展了人们对干旱影响光合

膜的认知。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3 AgriPhenoTM 快讯

AgriPheno订阅号专注于持续更新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基因分型、智能化育种及应用、激

光雷达探测技术及数据分析等领域,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本文节选了2023年7-9月推送的代表性

文章,以供大家参阅。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助力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

早期检测

在植物表型分析中利用现有成像工具具有巨大潜

力,可以加快我们对植物功能的认识。这些工具可

以建立基因功能与环境反应之间在代谢、生化和信

号转导过程等多个途径上的联系。在这些工具中,

叶绿素荧光成像(ChlF Imaging)分析是一种快速、

非侵入性、高成本效益和高灵敏度的方法。这种方

法能精确估计光合作用的性能,并能检测植物受到

的各种胁迫影响。

文/王吉生

AgriPheno订阅号推送文章汇编

(2023年7-9月)

植物逆境研究

New Phytologist:干旱胁迫对拟南芥的两个光系

统都有影响

迄今为止,大多数干旱胁迫研究都集中在PSII及其天

线上,而对完整光合机构特别是光系统(I PSI)的干

旱响应关注较少。近期,发表在New Phytologist上

in Arabidopsis thaliana”为植物相应干旱胁迫提供

了新的见解。在本研究中,Chen Hu等人跟踪了拟南

芥在14天干旱处理期间光合机构的变化,结合生化

和功能测量,进一步的拓展了人们对干旱影响光合

膜的认知。

第52页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4

New Phytologist: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叶片功能

属性更能预测生态系统功能

本研究通过分析温带森林木本植物四组植物功能属

性,评估地上地下功能属性在群落水平是否协调,评

估局域尺度环境条件对植物功能属性协同变异的影

响程度,然后量化叶片功能属性和吸收根功能属性,

以及局域环境条件对森林生态系统两个重要功能的

贡献。结果发现,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叶片功能属性

响应环境变化更明显,也发现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

叶片功能属性和环境条件更能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的

地上碳储量和林木生产力。表明,地下功能属性在调

节生态系统功能中有着重要作用,该发现也有助于

理解地下功能属性响应环境变化。

Functional Ecology:基于功能属性研究根系功能

生态学的挑战与机遇

表的综述“Grounding trait-based root functional

ecology”,进一步系统报道了基于功能属性研究根

系功能生态学的挑战与机遇。

地上和地下功能属性间是否存在权衡?

最近,意大利波尔扎诺自由大学Bricca等以海岛演替

植物根系研究

社论: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在植物表型和

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植物保

护、施肥和收割中,以追求更高的食品质量和产量。

各种人工智能方法、智能农业机器人和设备已被证

明在实验室和田间都是有效的。在实际农业生产中

部署这些方法和机器人,同时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整

个过程,这对研究人员和农业行业来说都是即将到

来的挑战。此外,包括空地联合在内的多机器人协

作将塑造一个更好的智能农业系统,并为未来的农

业建设一个可持续和循环的农业系统。

讲座回顾│泽泉云课堂23年7月第2讲:基于多模态

植物表型研究方法/方案

序列为研究对象,从TRY数据库中提取16个意大利

中部海岸物种的SLA、H、SM等地上器官功能属性,

并从80个样方中实测对应物种的SRL、RTD、BOWC

等地下器官功能属性,旨在阐明沙丘植物群落的地

上器官功能属性和地下器官功能属性的变化规律,

并通过群落加权平均值和功能丰富度的标准效应值

验证地中海沙丘群落地上器官功能属性和地下器官

功能属性沿胁迫梯度是否存在协调响应。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4

New Phytologist: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叶片功能

属性更能预测生态系统功能

本研究通过分析温带森林木本植物四组植物功能属

性,评估地上地下功能属性在群落水平是否协调,评

估局域尺度环境条件对植物功能属性协同变异的影

响程度,然后量化叶片功能属性和吸收根功能属性,

以及局域环境条件对森林生态系统两个重要功能的

贡献。结果发现,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叶片功能属性

响应环境变化更明显,也发现吸收根功能属性相比

叶片功能属性和环境条件更能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的

地上碳储量和林木生产力。表明,地下功能属性在调

节生态系统功能中有着重要作用,该发现也有助于

理解地下功能属性响应环境变化。

Functional Ecology:基于功能属性研究根系功能

生态学的挑战与机遇

表的综述“Grounding trait-based root functional

ecology”,进一步系统报道了基于功能属性研究根

系功能生态学的挑战与机遇。

地上和地下功能属性间是否存在权衡?

最近,意大利波尔扎诺自由大学Bricca等以海岛演替

植物根系研究

社论: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在植物表型和

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植物保

护、施肥和收割中,以追求更高的食品质量和产量。

各种人工智能方法、智能农业机器人和设备已被证

明在实验室和田间都是有效的。在实际农业生产中

部署这些方法和机器人,同时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整

个过程,这对研究人员和农业行业来说都是即将到

来的挑战。此外,包括空地联合在内的多机器人协

作将塑造一个更好的智能农业系统,并为未来的农

业建设一个可持续和循环的农业系统。

讲座回顾│泽泉云课堂23年7月第2讲:基于多模态

植物表型研究方法/方案

序列为研究对象,从TRY数据库中提取16个意大利

中部海岸物种的SLA、H、SM等地上器官功能属性,

并从80个样方中实测对应物种的SRL、RTD、BOWC

等地下器官功能属性,旨在阐明沙丘植物群落的地

上器官功能属性和地下器官功能属性的变化规律,

并通过群落加权平均值和功能丰富度的标准效应值

验证地中海沙丘群落地上器官功能属性和地下器官

功能属性沿胁迫梯度是否存在协调响应。

第53页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5 AgriPhenoTM 快讯

成像的表型组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3年7月26日下午,泽泉云课堂系列讲座(2023年

7月第2讲),特邀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泽泉表型

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胡伟娟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基

于多模态成像的表型组学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分享

内容。

利用热成像和光化学反射指数(PRI)检测小麦对

CO2升高和干旱的响应

本文设置了一个高CO2富集实验,在环境(4 0 0

ppm)和CO2

升高(550 ppm)条件下栽培了三种基

因型的小麦,并在温室中暴露于水分充足和干旱的

条件下研究此变化。试验应用光合仪测量了植株叶

片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了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条

件下暴露于环境和CO2升高条件下的叶片的RUE和

剖面内不同深度的变化。在距离植株约1.5 m处使用

SpecimIQ(Specim Ltd.)高光谱相机和FLIR T560

相机拍摄高光谱图像和热图像,以获得PRI和叶片与

其周围空气之间的温差(∆Tleaf-air

)。试验表明,PRI与

RUE显著相关,∆Tleaf-air

与Tr显著相关,基因型之间无

显著差异。

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无损预测:结合深

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成像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猕猴桃分析的便携式光谱成像

装置的开发新案例,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化

学计量学的光谱图像处理新策略来处理光谱图像。

深度学习用于在光谱图像中检测和定位收获的水

果,而化学计量学建模用于预测多种与水果质量相

关的特性,即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发模

型在不同果园和不同品种的水果上进行独立验证。

激光雷达/光谱研究

新方法: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高通量筛选海带光合

耐热性

新观点/新技术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5 AgriPhenoTM 快讯

成像的表型组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3年7月26日下午,泽泉云课堂系列讲座(2023年

7月第2讲),特邀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泽泉表型

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胡伟娟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基

于多模态成像的表型组学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分享

内容。

利用热成像和光化学反射指数(PRI)检测小麦对

CO2升高和干旱的响应

本文设置了一个高CO2富集实验,在环境(4 0 0

ppm)和CO2

升高(550 ppm)条件下栽培了三种基

因型的小麦,并在温室中暴露于水分充足和干旱的

条件下研究此变化。试验应用光合仪测量了植株叶

片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了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条

件下暴露于环境和CO2升高条件下的叶片的RUE和

剖面内不同深度的变化。在距离植株约1.5 m处使用

SpecimIQ(Specim Ltd.)高光谱相机和FLIR T560

相机拍摄高光谱图像和热图像,以获得PRI和叶片与

其周围空气之间的温差(∆Tleaf-air

)。试验表明,PRI与

RUE显著相关,∆Tleaf-air

与Tr显著相关,基因型之间无

显著差异。

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无损预测:结合深

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成像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猕猴桃分析的便携式光谱成像

装置的开发新案例,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化

学计量学的光谱图像处理新策略来处理光谱图像。

深度学习用于在光谱图像中检测和定位收获的水

果,而化学计量学建模用于预测多种与水果质量相

关的特性,即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发模

型在不同果园和不同品种的水果上进行独立验证。

激光雷达/光谱研究

新方法: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高通量筛选海带光合

耐热性

新观点/新技术

第54页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热浪的频率和强度不断

增加,为了加快对海藻耐热性的生态学和进化的研

究,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高效、可重复且广

泛适用的海藻热指标。根据陆地T–F0方法,作者在

多种海带中应用了这一新方法,并确定了在不同叶

状体形态或厚度的物种中应用的几个重要方法考虑

因素。结果表明,这种高通量和高效的方法可以被

广泛采用,以支持全球对海藻耐热性的生态学和进

化的研究,并代表了预测海藻对温度变化反应的重

要资源。

冻存茄科花粉质量检测方法的评估

本研究通过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以及花粉管长度

分析,检测了同一批冷冻保存下的番茄和辣椒花粉

样本,并对三种花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以

确定其是否适用于冷冻保存下的花粉的常规质量控

制。

新方法:用光合仪实时监测叶片含水量

光合仪可以测得环境空气中的水分,但叶片本身的

含水量可能对光合、气孔、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更

为直接。芬兰科学家开发并测试了一种新方法,将

GFS-3000光合荧光测量系统与光谱传感器组合,

在测量气体交换的同时,可实时测量叶片的水分含

量。研究使用了芬兰NIRONE S2.0光谱传感器,波长

1550-1950 nm,与德国WALZ的GFS-3000便携式

光合荧光测量系统,将光谱传感器固定到光合仪叶

室底部,进行同步测量。由于GFS-3000的下叶室与

上叶室一样,都可透光,留出了可进行光学测量的位

置,使得这种组合测量的想法得以实现。

Planta:适量硒对苜蓿的健康与代谢有积极作用,但

高剂量有毒!

本文研究分析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100、

200、300和500 mg/kg)亚硒酸钠(Se(IV))对苜

蓿生态生理、生化和转录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强

烈表明,浓度为100 mg/kg的Se(IV)对苜蓿的氧化

还原代谢、光合作用和营养具有积极的生物刺激作

用。研究中,Fv/Fm和NPQ由德国WALZ公司生产的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MAXI-IMAGING-PAM测量,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热浪的频率和强度不断

增加,为了加快对海藻耐热性的生态学和进化的研

究,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高效、可重复且广

泛适用的海藻热指标。根据陆地T–F0方法,作者在

多种海带中应用了这一新方法,并确定了在不同叶

状体形态或厚度的物种中应用的几个重要方法考虑

因素。结果表明,这种高通量和高效的方法可以被

广泛采用,以支持全球对海藻耐热性的生态学和进

化的研究,并代表了预测海藻对温度变化反应的重

要资源。

冻存茄科花粉质量检测方法的评估

本研究通过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以及花粉管长度

分析,检测了同一批冷冻保存下的番茄和辣椒花粉

样本,并对三种花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以

确定其是否适用于冷冻保存下的花粉的常规质量控

制。

新方法:用光合仪实时监测叶片含水量

光合仪可以测得环境空气中的水分,但叶片本身的

含水量可能对光合、气孔、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更

为直接。芬兰科学家开发并测试了一种新方法,将

GFS-3000光合荧光测量系统与光谱传感器组合,

在测量气体交换的同时,可实时测量叶片的水分含

量。研究使用了芬兰NIRONE S2.0光谱传感器,波长

1550-1950 nm,与德国WALZ的GFS-3000便携式

光合荧光测量系统,将光谱传感器固定到光合仪叶

室底部,进行同步测量。由于GFS-3000的下叶室与

上叶室一样,都可透光,留出了可进行光学测量的位

置,使得这种组合测量的想法得以实现。

Planta:适量硒对苜蓿的健康与代谢有积极作用,但

高剂量有毒!

本文研究分析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100、

200、300和500 mg/kg)亚硒酸钠(Se(IV))对苜

蓿生态生理、生化和转录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强

烈表明,浓度为100 mg/kg的Se(IV)对苜蓿的氧化

还原代谢、光合作用和营养具有积极的生物刺激作

用。研究中,Fv/Fm和NPQ由德国WALZ公司生产的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MAXI-IMAGING-PAM测量,

第55页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7 AgriPhenoTM 快讯

近期,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

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鉴定到了控制籼稻粳

稻之间杂交水稻花粉不育的主要位点RHS12,并解

析了其作用机制、进化规律和种质资源中的分布。

该研究为生殖隔离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机制理论,并

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技术见解。

浙江大学农学院王蒙岑课题组成功解析宿主植物与

穗部微生物互作防御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

该成果破译了宿主植物与穗部微生物联合防御病原

菌侵染的分子机制,阐明了作物病害控残减毒防控

技术的新靶点,为作物抗病品种的分子设计改良提

供了新资源。

讲座回顾│泽泉云课堂23年7月第1讲:分子育种平

台与技术应用

2023年7月14日上午,泽泉云课堂系列讲座(2023年7

月第1讲),特邀北大荒垦丰种业-泽泉科技生物技术

与表型服务中心王超博士为大家带来《分子育种平

台与技术应用》的分享内容。

Maize 6H-60K芯片在玉米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中

的应用,助力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实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基于388份国内外代

表性玉米自交系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挖掘优异

变异位点,评估确定了高质量、均匀分布的位点集

(包含核基因组61,214个位点、叶绿体基因组68个位

点),最终研制定型集品种鉴定、确权等多用途为一

体的高密度芯片Maize 6H-60K。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国研究团队利用

QTG-Miner系统解析玉米雄穗分枝数遗传基础

2023年8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李林教授(通讯作

者)等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

表了题为“QTG-Miner aids rapid dissection of the

genetic base of tassel branch number in maize”的

研究论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玉米数量

性状基因(QTGs)大规模快速克隆技术QTG-Miner,

定位克隆并验证了7个雄穗分枝数QTL基因,构建了

一个全面的TBN分子调控网络,并揭示了现代玉米

遗传改良过程中雄穗分枝数性状调控基因的驯化选

择和相关的生物学途径。QTG-Miner是系统解析作

物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和分子机制的高效方法。

芥菜型油菜GTR基因的多重编辑实现良好抗性和产

量的优质油菜开发

本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芥菜型油菜

中的多个硫代葡萄糖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进行靶向

编辑,开发了具有低种子硫代葡萄糖苷含量(SGC)

和高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LGC)的理想株系,且具

有良好的抗性和产量。

Cell|万建民团队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qE和ΔP700max由德国WALZ公司生产的双通道叶

绿素荧光测量系统Dual-PAM-100测量,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由英国ADC公司生

产的便携式光合仪LCPro-SD测量。

生物技术/育种技术

企业新闻 C O R P O R AT E NEW S

07 AgriPhenoTM 快讯

近期,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

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鉴定到了控制籼稻粳

稻之间杂交水稻花粉不育的主要位点RHS12,并解

析了其作用机制、进化规律和种质资源中的分布。

该研究为生殖隔离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机制理论,并

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技术见解。

浙江大学农学院王蒙岑课题组成功解析宿主植物与

穗部微生物互作防御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

该成果破译了宿主植物与穗部微生物联合防御病原

菌侵染的分子机制,阐明了作物病害控残减毒防控

技术的新靶点,为作物抗病品种的分子设计改良提

供了新资源。

讲座回顾│泽泉云课堂23年7月第1讲:分子育种平

台与技术应用

2023年7月14日上午,泽泉云课堂系列讲座(2023年7

月第1讲),特邀北大荒垦丰种业-泽泉科技生物技术

与表型服务中心王超博士为大家带来《分子育种平

台与技术应用》的分享内容。

Maize 6H-60K芯片在玉米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中

的应用,助力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实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基于388份国内外代

表性玉米自交系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挖掘优异

变异位点,评估确定了高质量、均匀分布的位点集

(包含核基因组61,214个位点、叶绿体基因组68个位

点),最终研制定型集品种鉴定、确权等多用途为一

体的高密度芯片Maize 6H-60K。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国研究团队利用

QTG-Miner系统解析玉米雄穗分枝数遗传基础

2023年8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李林教授(通讯作

者)等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

表了题为“QTG-Miner aids rapid dissection of the

genetic base of tassel branch number in maize”的

研究论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玉米数量

性状基因(QTGs)大规模快速克隆技术QTG-Miner,

定位克隆并验证了7个雄穗分枝数QTL基因,构建了

一个全面的TBN分子调控网络,并揭示了现代玉米

遗传改良过程中雄穗分枝数性状调控基因的驯化选

择和相关的生物学途径。QTG-Miner是系统解析作

物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和分子机制的高效方法。

芥菜型油菜GTR基因的多重编辑实现良好抗性和产

量的优质油菜开发

本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芥菜型油菜

中的多个硫代葡萄糖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进行靶向

编辑,开发了具有低种子硫代葡萄糖苷含量(SGC)

和高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LGC)的理想株系,且具

有良好的抗性和产量。

Cell|万建民团队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qE和ΔP700max由德国WALZ公司生产的双通道叶

绿素荧光测量系统Dual-PAM-100测量,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由英国ADC公司生

产的便携式光合仪LCPro-SD测量。

生物技术/育种技术

第56页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8

Plant Physiology:x型和y型硫氧还蛋白在波动光

下维持光系统I受体侧的氧化还原稳定

2023年8月22日,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日本

冈山大学和京都产业大学联合署名的题为x- and

y-type thioredoxins maintain redox homeostasis

light的文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y2中光系统I(PSI)参数的变化。本研究中,叶绿素荧

低光54 μmol m−2 s−1;1min高光1455 μmolm−2 s−1,

三个循环)模拟测量均通过DUAL-PAM-100双通道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完成。表征NDH活性的测量通过

MINI-PAM-II完成。

如何选择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IMAGING-PAM不仅仅是数据图像化那么简单。它可

以成像,但又不仅仅是成像,所以不能像数码相机那

样随意构图,也不能产出光影效果俱佳的大片。它可

以成像,但又不仅限于成像,它可以分辨叶片上肉眼

不可见的差异,是测量植物光合生理的精密的科研

工具,需要严谨对待。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直播回顾│泽泉云课堂(2023年8月第1讲与第2讲)

本文应用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非侵入

性原位技术,结合了创新的呼吸测量系统、荧光测量

和照片分析,以评估P. carnosa在环境波动下的代谢

反应和能量学。

师恩难忘,AgriPheno祝您教师节快乐!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努力阐释珊瑚礁环境的复杂

性,以及气候变化的各个方面如何影响珊瑚礁环境。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CISME——一种由北

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与Qubit Systems联合开

发的潜水员部署系统,用于测量珊瑚的光合作用、呼

吸作用和(去)钙化。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此项

研究的信息。

其他

Nature Communications:厌氧呼吸产生的弱酸会

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该研究阐释了光合生物中无氧发酵影响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新机制,对于探索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之间的化学偶联,理解光合生物基本生理

过程及优化植物生长和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最新文献应用

速递

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关注、推荐与积极转发,Agripheno将不忘初心,坚持把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

分享给大家,以支持到大家的研究工作。作为开放公众平台,我们欢迎大家撰写各自已发表文章的介绍投稿,分享

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如您有最新的业内信息需要推送,我们也乐意效劳。

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以上推文

C O R P O R AT E N E W S 企业新闻

AgriPhenoTM 快讯 08

Plant Physiology:x型和y型硫氧还蛋白在波动光

下维持光系统I受体侧的氧化还原稳定

2023年8月22日,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日本

冈山大学和京都产业大学联合署名的题为x- and

y-type thioredoxins maintain redox homeostasis

light的文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y2中光系统I(PSI)参数的变化。本研究中,叶绿素荧

低光54 μmol m−2 s−1;1min高光1455 μmolm−2 s−1,

三个循环)模拟测量均通过DUAL-PAM-100双通道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完成。表征NDH活性的测量通过

MINI-PAM-II完成。

如何选择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IMAGING-PAM不仅仅是数据图像化那么简单。它可

以成像,但又不仅仅是成像,所以不能像数码相机那

样随意构图,也不能产出光影效果俱佳的大片。它可

以成像,但又不仅限于成像,它可以分辨叶片上肉眼

不可见的差异,是测量植物光合生理的精密的科研

工具,需要严谨对待。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直播回顾│泽泉云课堂(2023年8月第1讲与第2讲)

本文应用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非侵入

性原位技术,结合了创新的呼吸测量系统、荧光测量

和照片分析,以评估P. carnosa在环境波动下的代谢

反应和能量学。

师恩难忘,AgriPheno祝您教师节快乐!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努力阐释珊瑚礁环境的复杂

性,以及气候变化的各个方面如何影响珊瑚礁环境。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CISME——一种由北

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与Qubit Systems联合开

发的潜水员部署系统,用于测量珊瑚的光合作用、呼

吸作用和(去)钙化。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此项

研究的信息。

其他

Nature Communications:厌氧呼吸产生的弱酸会

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该研究阐释了光合生物中无氧发酵影响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新机制,对于探索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之间的化学偶联,理解光合生物基本生理

过程及优化植物生长和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最新文献应用

速递

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关注、推荐与积极转发,Agripheno将不忘初心,坚持把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

分享给大家,以支持到大家的研究工作。作为开放公众平台,我们欢迎大家撰写各自已发表文章的介绍投稿,分享

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如您有最新的业内信息需要推送,我们也乐意效劳。

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以上推文

第57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09 AgriPhenoTM 快讯

有活力的花粉是植物成功繁育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形成种子的先决条件。能够长期保存有活力的花粉可为农业、

林业和园艺领域创造育种和生产的灵活性,并实现跨越地理和季节限制的有效杂交,从而减少在授粉过程中雌雄

植株同步开花的协调工作并确保授粉花粉的可用性。茄科植物花粉冷冻保存是全世界杂交种子生产行业的普遍做

法,集中进行花粉生产对于确保知识产权、降低多年种子生产计划中的雌雄比例以及花粉生产风险管理等战略来

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花粉冷冻保存通常包括脱水、冷却、储存、解冻和再水合这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的出错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花粉质

量,尤其是在工艺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因此,监测花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花粉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育种

者和种子生产商已将花粉活力检测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以防止低质量授粉而导致的产量损失。

传统上进行花粉活力的评估多以显微镜为基础,如通过显微镜观察花粉大小的变化、荧光或非荧光染料染色后

花粉新陈代谢活动或膜的完整性、萌发率以及花粉管的生长情况,此类检测中的数据分析通常通过人为量化细

胞亚群或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工具来完成。近些年,该领域逐渐引入了库尔特计数器和阻抗流式细胞仪(IFC),如

瑞士Amphasys公司的Ampha Z32阻抗流式细胞仪就是专为分析花粉质量而研发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流

经微流控芯片的单个花粉粒的电阻抗特性来区分花粉活力。对比劳动强度、分析和动手耗时、结果可靠性、标准

化程度和测试成本等方面,所有这些技术都各有优缺点。

本研究通过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以及花粉管长度分析,检测了同一批冷冻保存下的番茄和辣椒花粉样本,并对

三种花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冷冻保存下的花粉的常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

i. Ampha Z32阻抗流式细胞仪(IFC活力法)得到的花粉活性可以解释为花粉的发芽潜力,而体外萌发法则可在给

定的发芽条件下直接量化花粉的发芽潜能,两种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线性相关;

ii. 对自动化程度、通量、可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高的应用和行业来说,IFC活力法的理想的检测工具;

iii. 由于难以实现标准化,体外萌发法只适用于有一定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研究;

iv. 由于通量低且可重复性差,通过花粉管长度分析花粉活性不能充分满足行业需求。

花粉萌发过程中,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花粉形态亚型的分类,见表1。利用Ampha Z32(IFC)检

测花粉的电阻抗特性,并通过分析二维相位-振幅散点图量化活花粉、死花粉以及异常花粉,见图1b。IFC活力法

与显微镜镜检数据的比较表明:  i. 冷冻保存的不同批次的花粉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图1c);  ii. 

冷冻保存下不同批次的花粉质量可能有很大差异(图1c),使用低质量批次的花粉有授粉不足的风险,同时也为

使用稀释剂(如石松孢子)稀释高质量批次的花粉提供了机会; iii. IFC活力法鉴定出的活花粉对应于萌发过程

中形态可重组的那部分花粉(图1d);  iv. IFC活力法与萌发镜检法对异常细胞的量化结果相似(图1c);  v. 在给

定萌发条件下,有活力但未能萌发的这部分花粉在成熟度上具有高度的样品特异性,其占比为8.7%-43.3%,这些

花粉能够在形态上重建,但不能在功能上重组(图1c)。

文/郭爱娟

冻存茄科花粉质量

检测方法的评估

IFC数据与显微镜镜检数据的相关性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09 AgriPhenoTM 快讯

有活力的花粉是植物成功繁育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形成种子的先决条件。能够长期保存有活力的花粉可为农业、

林业和园艺领域创造育种和生产的灵活性,并实现跨越地理和季节限制的有效杂交,从而减少在授粉过程中雌雄

植株同步开花的协调工作并确保授粉花粉的可用性。茄科植物花粉冷冻保存是全世界杂交种子生产行业的普遍做

法,集中进行花粉生产对于确保知识产权、降低多年种子生产计划中的雌雄比例以及花粉生产风险管理等战略来

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花粉冷冻保存通常包括脱水、冷却、储存、解冻和再水合这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的出错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花粉质

量,尤其是在工艺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因此,监测花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花粉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育种

者和种子生产商已将花粉活力检测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以防止低质量授粉而导致的产量损失。

传统上进行花粉活力的评估多以显微镜为基础,如通过显微镜观察花粉大小的变化、荧光或非荧光染料染色后

花粉新陈代谢活动或膜的完整性、萌发率以及花粉管的生长情况,此类检测中的数据分析通常通过人为量化细

胞亚群或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工具来完成。近些年,该领域逐渐引入了库尔特计数器和阻抗流式细胞仪(IFC),如

瑞士Amphasys公司的Ampha Z32阻抗流式细胞仪就是专为分析花粉质量而研发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流

经微流控芯片的单个花粉粒的电阻抗特性来区分花粉活力。对比劳动强度、分析和动手耗时、结果可靠性、标准

化程度和测试成本等方面,所有这些技术都各有优缺点。

本研究通过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以及花粉管长度分析,检测了同一批冷冻保存下的番茄和辣椒花粉样本,并对

三种花粉质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冷冻保存下的花粉的常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

i. Ampha Z32阻抗流式细胞仪(IFC活力法)得到的花粉活性可以解释为花粉的发芽潜力,而体外萌发法则可在给

定的发芽条件下直接量化花粉的发芽潜能,两种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线性相关;

ii. 对自动化程度、通量、可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高的应用和行业来说,IFC活力法的理想的检测工具;

iii. 由于难以实现标准化,体外萌发法只适用于有一定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研究;

iv. 由于通量低且可重复性差,通过花粉管长度分析花粉活性不能充分满足行业需求。

花粉萌发过程中,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花粉形态亚型的分类,见表1。利用Ampha Z32(IFC)检

测花粉的电阻抗特性,并通过分析二维相位-振幅散点图量化活花粉、死花粉以及异常花粉,见图1b。IFC活力法

与显微镜镜检数据的比较表明:  i. 冷冻保存的不同批次的花粉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图1c);  ii. 

冷冻保存下不同批次的花粉质量可能有很大差异(图1c),使用低质量批次的花粉有授粉不足的风险,同时也为

使用稀释剂(如石松孢子)稀释高质量批次的花粉提供了机会; iii. IFC活力法鉴定出的活花粉对应于萌发过程

中形态可重组的那部分花粉(图1d);  iv. IFC活力法与萌发镜检法对异常细胞的量化结果相似(图1c);  v. 在给

定萌发条件下,有活力但未能萌发的这部分花粉在成熟度上具有高度的样品特异性,其占比为8.7%-43.3%,这些

花粉能够在形态上重建,但不能在功能上重组(图1c)。

文/郭爱娟

冻存茄科花粉质量

检测方法的评估

IFC数据与显微镜镜检数据的相关性

第58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0

表1 花粉粒的不同形态亚型

分类 描述 图示

Aberrant

异常花粉

异常细胞与小孢子发育的中止有关

例如由于热胁迫导致的败育

Aberrant

脱水花粉

这些花粉再水合并悬浮于萌发

缓冲液中后,不能在形态上重建。可以清楚

地看到类似 \"咖啡豆 \"的沟纹

Reconstituted, 

not germinated

这类花粉粒通过再水合并悬浮在

发芽缓冲液中,在形态上得以重组,但没有

形成花粉管,如图1a–II

Reconstituted, 

pollen tube

emerging

这些花粉粒形成了花粉管

但花粉管的长度短于花粉的直径

Reconstituted, 

pollen tube

longer than

pollen diameter

这些花粉粒形成了花粉管

但花粉管的长度短于花粉的直径

图1 a. 显微镜下冷冻番茄花粉再水合过程中的形态重

建(比例尺=50μm):a-I)冷冻保存的番茄花粉,呈沟

状形态;a-II)在95-99%相对湿度下再水合30min后

的番茄花粉,重建为更球形的形态;b. IFC火力法可量

化不同类型的茄科花粉:图上每个点对应一粒花粉,

通过分析可在相位-振幅散点图中设置门控区分活化

粉粒、死花粉粒和异常花粉粒;c .番茄花粉类群的量

化:百分比柱状堆积图:显微镜镜检法;散点图:IFC

活力法d. 辣椒和番茄花粉的样品活性(IFC活力法)与

形态可重建花粉占比(显微镜镜检)的相关性分析。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0

表1 花粉粒的不同形态亚型

分类 描述 图示

Aberrant

异常花粉

异常细胞与小孢子发育的中止有关

例如由于热胁迫导致的败育

Aberrant

脱水花粉

这些花粉再水合并悬浮于萌发

缓冲液中后,不能在形态上重建。可以清楚

地看到类似 \"咖啡豆 \"的沟纹

Reconstituted, 

not germinated

这类花粉粒通过再水合并悬浮在

发芽缓冲液中,在形态上得以重组,但没有

形成花粉管,如图1a–II

Reconstituted, 

pollen tube

emerging

这些花粉粒形成了花粉管

但花粉管的长度短于花粉的直径

Reconstituted, 

pollen tube

longer than

pollen diameter

这些花粉粒形成了花粉管

但花粉管的长度短于花粉的直径

图1 a. 显微镜下冷冻番茄花粉再水合过程中的形态重

建(比例尺=50μm):a-I)冷冻保存的番茄花粉,呈沟

状形态;a-II)在95-99%相对湿度下再水合30min后

的番茄花粉,重建为更球形的形态;b. IFC火力法可量

化不同类型的茄科花粉:图上每个点对应一粒花粉,

通过分析可在相位-振幅散点图中设置门控区分活化

粉粒、死花粉粒和异常花粉粒;c .番茄花粉类群的量

化:百分比柱状堆积图:显微镜镜检法;散点图:IFC

活力法d. 辣椒和番茄花粉的样品活性(IFC活力法)与

形态可重建花粉占比(显微镜镜检)的相关性分析。

第59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1 AgriPhenoTM 快讯

IFC法的再现性非常高,花粉活性平均偏差为5%(图3a),可重复性强;体外萌发法再现率略低,平均偏差为9%,可

重复性中等;花粉管进行活力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重复性较差。

荷兰和瑞士两个试验点的2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IFC活力法与体外萌发法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图2a,番

茄R2=0.77,辣椒R2=0.87)。其中,番茄和辣椒的体外萌发率分别比IFC活力平均低26%和19%。IFC活力和花粉管

长度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表明质量较高的花粉批次往往含有更多活力更强的花粉,从而形成更长的花粉管(图

2b)。体外发芽率与花粉管长度间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图2c)。

不同测量方法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IFC活力法vs.体外萌发法vs.花粉管长度分析

图2 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花粉管长度分析三种花粉质量评估的比较

图3 不同试验方法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1 AgriPhenoTM 快讯

IFC法的再现性非常高,花粉活性平均偏差为5%(图3a),可重复性强;体外萌发法再现率略低,平均偏差为9%,可

重复性中等;花粉管进行活力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重复性较差。

荷兰和瑞士两个试验点的2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IFC活力法与体外萌发法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图2a,番

茄R2=0.77,辣椒R2=0.87)。其中,番茄和辣椒的体外萌发率分别比IFC活力平均低26%和19%。IFC活力和花粉管

长度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表明质量较高的花粉批次往往含有更多活力更强的花粉,从而形成更长的花粉管(图

2b)。体外发芽率与花粉管长度间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图2c)。

不同测量方法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IFC活力法vs.体外萌发法vs.花粉管长度分析

图2 IFC活力法、体外萌发法、花粉管长度分析三种花粉质量评估的比较

图3 不同试验方法的再现性和重复性

第60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2

图4 发芽培养基渗透压对离体番茄花粉发芽率和花粉完整性的影响

高渗透压缓冲液降低了发芽率和花粉破裂的风险(比例尺 = 100 μm)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萌发法和IFC活力法均适用于分析冷冻保存的番茄和辣椒花粉的活性,且二者间具有高

度的线性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体外萌发法需要测试者严格遵循标准化测试方案,这包括缓冲液配方、测定

温度和萌发时间,并明确不同花粉形态和发芽水平分类标准,相较而言,其更适用于特定研究地点的短期实验;

而IFC活力法是一种可在任意地点由任何用户进行标准化操作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涉及操作人员和实验

地点多、需要在更大时间窗口进行数据对比的测试项目中。

参考文献

Solanaceae pollen[J]. Sci Rep 13, 7344 (2023). 

新一代花粉活力分析仪

Ampha Z40

全自动花粉活力分析仪

Ampha P20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2

图4 发芽培养基渗透压对离体番茄花粉发芽率和花粉完整性的影响

高渗透压缓冲液降低了发芽率和花粉破裂的风险(比例尺 = 100 μm)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萌发法和IFC活力法均适用于分析冷冻保存的番茄和辣椒花粉的活性,且二者间具有高

度的线性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体外萌发法需要测试者严格遵循标准化测试方案,这包括缓冲液配方、测定

温度和萌发时间,并明确不同花粉形态和发芽水平分类标准,相较而言,其更适用于特定研究地点的短期实验;

而IFC活力法是一种可在任意地点由任何用户进行标准化操作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涉及操作人员和实验

地点多、需要在更大时间窗口进行数据对比的测试项目中。

参考文献

Solanaceae pollen[J]. Sci Rep 13, 7344 (2023). 

新一代花粉活力分析仪

Ampha Z40

全自动花粉活力分析仪

Ampha P20

第61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3 AgriPhenoTM 快讯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猕猴桃分析的便携式光谱成像装置的开发新案例,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

光谱图像处理新策略。深度学习用于在光谱图像中检测和定位收获的水果,而化学计量学建模用于预测多种与

水果质量相关的特性,即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发的模型在不同果园和不同品种的水果上进行了独立验

证。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光谱成像装置可以允许光谱成像在新鲜水果分析中的广泛使用,特别有利于非光谱成像和

化学计量学领域的用户日常使用光谱成像设备进行鲜果分析。

本研究使用新西兰Zespri公司提供的来自

三个果园(A、B和C)的金果猕猴桃和绿果

猕猴桃,DM即干物质,是水果去除所有水

分后剩下的成分。开始实验之前,将水果置

于室温条件下过夜,以稳定光谱成像的温

度。表1提供了样本详细信息。

文/马伯威

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无损预测

结合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成像

实验材料

本试验在荷兰瓦赫宁根食品与生物研究所

进行,使用其最近开发的一体化光谱成像

(all-in-one spectral imaging, ASI)装

置记录了猕猴桃的光谱图像(图1)。ASI使

用Vis-NIR高光谱相机(FX10,Specim,

Oulu,Finland)进行自动光谱图像采集。

对于白色参考,ASI设置具有内置的白色参

许自动快门控制来记录暗参考。

成像设备

表1 用于试验的水果样品信息的汇总

注意,干物质等级表示根据估计的干物质增加将水果初步分类为组

作为本研究的一部分,对单个果实的DM进行了实验评估,并在结果部分进行了验证

图1 用于标准化光谱成像ASI装置

ASI允许自动图像采集以及使用白色参考和暗参考的图像自动校正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3 AgriPhenoTM 快讯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猕猴桃分析的便携式光谱成像装置的开发新案例,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

光谱图像处理新策略。深度学习用于在光谱图像中检测和定位收获的水果,而化学计量学建模用于预测多种与

水果质量相关的特性,即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发的模型在不同果园和不同品种的水果上进行了独立验

证。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光谱成像装置可以允许光谱成像在新鲜水果分析中的广泛使用,特别有利于非光谱成像和

化学计量学领域的用户日常使用光谱成像设备进行鲜果分析。

本研究使用新西兰Zespri公司提供的来自

三个果园(A、B和C)的金果猕猴桃和绿果

猕猴桃,DM即干物质,是水果去除所有水

分后剩下的成分。开始实验之前,将水果置

于室温条件下过夜,以稳定光谱成像的温

度。表1提供了样本详细信息。

文/马伯威

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无损预测

结合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的近红外光谱成像

实验材料

本试验在荷兰瓦赫宁根食品与生物研究所

进行,使用其最近开发的一体化光谱成像

(all-in-one spectral imaging, ASI)装

置记录了猕猴桃的光谱图像(图1)。ASI使

用Vis-NIR高光谱相机(FX10,Specim,

Oulu,Finland)进行自动光谱图像采集。

对于白色参考,ASI设置具有内置的白色参

许自动快门控制来记录暗参考。

成像设备

表1 用于试验的水果样品信息的汇总

注意,干物质等级表示根据估计的干物质增加将水果初步分类为组

作为本研究的一部分,对单个果实的DM进行了实验评估,并在结果部分进行了验证

图1 用于标准化光谱成像ASI装置

ASI允许自动图像采集以及使用白色参考和暗参考的图像自动校正

第62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4

对猕猴桃进行了手动取样(图2所示为水果取样位置示意图)。参考测量值为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SSC)。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猕猴桃的干物质含量,记录猕猴桃在食品脱水器中干燥前后的重量,温度为65℃持续24小时。

使用手持式折射计测定SSC。所有参考测量均在室温下进行。

参照测量

本研究中,使用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建模的新组合来处理光谱图像。主要目的是实现图像分析的自动化,以便任

何在数据建模和光谱方面经验很少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成像系统进行水果分析。图像分析包括两个步骤:1,使用深

度学习来检测成像场景中的单个水果;2,使用与单个水果相对应的像素和应用化学计量学模型来预测水果特性。

深度学习没有用于化学性质的预测,因为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水果数量太少。

●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果检测

本研究中,早期研究中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YOLOv4被用于检测猕猴桃。所有分析都是在MATLAB计算环境中进行

的。YOLOv4模型应用于使用光谱图像的671、534和430nm光谱带重建的RGB图像。YOLOv4的输出是用于猕猴桃

检测的边界框、质心和概率得分。质心用于提取果实的光谱,这些光谱用于化学计量学建模以预测DM和SSC。平

均光谱是在预定义宽度的窗口内提取的,以研究窗口宽度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PLS建模

化学计量学偏最小二乘建模是使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的质心位置估计的平均光谱进行的。由于本研究旨在在同

一模型中对DM和SSC进行联合建模,因此,实际建模是适用于处理多个响应的PLS2建模。本研究探讨了原始反

射率和标准正态变量(SNV)归一化反射率,以了解归一化是否对建模有任何好处。同时还探索了两个光谱范

围,即500–1000 nm和688–1000 nm,以了解与仅使用近红外信息(688–1000nm)相比,其在模型中使用颜色

信息(500–1000 nm)的好处。注意,由于噪声的原因,没有使用500nm以下的光谱信息。校准集中总共有120个

绿色猕猴桃样品(果园A和B),不同果园的测试集中有60个绿色猕猴桃(果园C)样品,不同品种的30个金色猕

猴桃样品。为了确定PLS模型的最佳组件数量,使用了5折交叉验证。最佳成分被确定为具有最低交叉验证误差

的成分。一旦找到最佳模型,就用新果园和新品种的数据进行独立测试。使用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来评估

模型的性能。

光谱图像处理

图2 猕猴桃进行参考测量的采样点示意图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4

对猕猴桃进行了手动取样(图2所示为水果取样位置示意图)。参考测量值为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SSC)。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猕猴桃的干物质含量,记录猕猴桃在食品脱水器中干燥前后的重量,温度为65℃持续24小时。

使用手持式折射计测定SSC。所有参考测量均在室温下进行。

参照测量

本研究中,使用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建模的新组合来处理光谱图像。主要目的是实现图像分析的自动化,以便任

何在数据建模和光谱方面经验很少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成像系统进行水果分析。图像分析包括两个步骤:1,使用深

度学习来检测成像场景中的单个水果;2,使用与单个水果相对应的像素和应用化学计量学模型来预测水果特性。

深度学习没有用于化学性质的预测,因为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水果数量太少。

●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果检测

本研究中,早期研究中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YOLOv4被用于检测猕猴桃。所有分析都是在MATLAB计算环境中进行

的。YOLOv4模型应用于使用光谱图像的671、534和430nm光谱带重建的RGB图像。YOLOv4的输出是用于猕猴桃

检测的边界框、质心和概率得分。质心用于提取果实的光谱,这些光谱用于化学计量学建模以预测DM和SSC。平

均光谱是在预定义宽度的窗口内提取的,以研究窗口宽度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PLS建模

化学计量学偏最小二乘建模是使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的质心位置估计的平均光谱进行的。由于本研究旨在在同

一模型中对DM和SSC进行联合建模,因此,实际建模是适用于处理多个响应的PLS2建模。本研究探讨了原始反

射率和标准正态变量(SNV)归一化反射率,以了解归一化是否对建模有任何好处。同时还探索了两个光谱范

围,即500–1000 nm和688–1000 nm,以了解与仅使用近红外信息(688–1000nm)相比,其在模型中使用颜色

信息(500–1000 nm)的好处。注意,由于噪声的原因,没有使用500nm以下的光谱信息。校准集中总共有120个

绿色猕猴桃样品(果园A和B),不同果园的测试集中有60个绿色猕猴桃(果园C)样品,不同品种的30个金色猕

猴桃样品。为了确定PLS模型的最佳组件数量,使用了5折交叉验证。最佳成分被确定为具有最低交叉验证误差

的成分。一旦找到最佳模型,就用新果园和新品种的数据进行独立测试。使用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来评估

模型的性能。

光谱图像处理

图2 猕猴桃进行参考测量的采样点示意图

第63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5 AgriPhenoTM 快讯

结果

表2 不同猕猴桃样品中参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标准偏差)汇总

图3 应用YOLOv4深度学习模型检测绿色(A)和金色(B)猕猴桃的结果

图4 改变窗口宽度对估计平均光谱的影响,(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化反射率

图5 用于对500–1000 nm光谱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

化反射率。x轴解释潜在变量(LV)的数量,y轴是解释用于估计平均光谱的像素数量的窗口宽度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5 AgriPhenoTM 快讯

结果

表2 不同猕猴桃样品中参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标准偏差)汇总

图3 应用YOLOv4深度学习模型检测绿色(A)和金色(B)猕猴桃的结果

图4 改变窗口宽度对估计平均光谱的影响,(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化反射率

图5 用于对500–1000 nm光谱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

化反射率。x轴解释潜在变量(LV)的数量,y轴是解释用于估计平均光谱的像素数量的窗口宽度

第64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6

图6 用于对688–1000 nm光谱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

化反射率。x轴解释潜在变量(LV)的数量,y轴是解释用于估计平均光谱的像素数量的窗口宽度

图7 在500–1000 nm的光谱范围内进行建模的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体含量(SSC)预测图。对于绿色猕猴桃,在两个果园(A+B)上建立

了该模型,并在一个果园(C)上进行了测试。(A) 对新果园数据的SSC预测,(B)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SSC预测,(C)对新果园的DM预

测,以及(D)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DM预测

图8 在688–1000 nm的光谱范围内进行建模的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体含量(SSC)预测图。对于绿色猕猴桃,在两个果园(A+B)上建立

了该模型,并在一个果园(C)上进行了测试。(A) 对新果园数据的SSC预测,(B)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SSC预测,(C)对新果园的DM预

测,以及(D)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DM预测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6

图6 用于对688–1000 nm光谱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A) 反射率和(B)标准正态变量归一

化反射率。x轴解释潜在变量(LV)的数量,y轴是解释用于估计平均光谱的像素数量的窗口宽度

图7 在500–1000 nm的光谱范围内进行建模的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体含量(SSC)预测图。对于绿色猕猴桃,在两个果园(A+B)上建立

了该模型,并在一个果园(C)上进行了测试。(A) 对新果园数据的SSC预测,(B)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SSC预测,(C)对新果园的DM预

测,以及(D)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DM预测

图8 在688–1000 nm的光谱范围内进行建模的干物质(DM)和可溶性固体含量(SSC)预测图。对于绿色猕猴桃,在两个果园(A+B)上建立

了该模型,并在一个果园(C)上进行了测试。(A) 对新果园数据的SSC预测,(B)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SSC预测,(C)对新果园的DM预

测,以及(D)对金色猕猴桃数据的DM预测

第65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7 AgriPhenoTM 快讯

图9 基于深度学习的猕猴桃联合检测和基于PLS2模型的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预测的示例预测。(A) 从光谱图像重建的RGB图

像,以及(B)具有解释每种水果的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边界框的图像

参考文献

[J].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23, 131, 104677.

本研究建立在一体化光谱成像的框架之上,增加了猕猴桃的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模型。深度学习可以识别和

定位猕猴桃,而化学计量学模型用于预测DM和SSC。通过对新果园和新品种数据的独立测试,发现绿色猕猴桃

的光谱模型对绿色猕猴桃的数据效果良好,但对金色猕猴桃的数据表现不佳。模型试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绿色

和金色猕猴桃的果皮结构非常不同。当直接使用反射率数据开发光谱模型时,发现光谱模型通常更好,并且当使

用光谱归一化(如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时,其性能下降。最初的假设是,仅使用近红外信息来开发绿色猕猴

桃的模型可能也适用于金色猕猴桃,这一假设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金色猕猴桃上测试时,近红外和颜色+近红

外信息的模型性能相似。然而,该模型(仅基于近红外)对绿色猕猴桃的性能较差,这表明颜色和近红外信息可

能在预测绿色猕猴桃的DM和SSC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现通用化学计量学模型方面,建议测量广泛

的猕猴桃品种数据,并开发全球模型。关于其他类型水果光谱成像的简化,ASI系统可以与任何水果的模型相结

合,而无需改变硬件。

结论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7 AgriPhenoTM 快讯

图9 基于深度学习的猕猴桃联合检测和基于PLS2模型的猕猴桃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预测的示例预测。(A) 从光谱图像重建的RGB图

像,以及(B)具有解释每种水果的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边界框的图像

参考文献

[J].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23, 131, 104677.

本研究建立在一体化光谱成像的框架之上,增加了猕猴桃的深度学习和化学计量学模型。深度学习可以识别和

定位猕猴桃,而化学计量学模型用于预测DM和SSC。通过对新果园和新品种数据的独立测试,发现绿色猕猴桃

的光谱模型对绿色猕猴桃的数据效果良好,但对金色猕猴桃的数据表现不佳。模型试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绿色

和金色猕猴桃的果皮结构非常不同。当直接使用反射率数据开发光谱模型时,发现光谱模型通常更好,并且当使

用光谱归一化(如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时,其性能下降。最初的假设是,仅使用近红外信息来开发绿色猕猴

桃的模型可能也适用于金色猕猴桃,这一假设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金色猕猴桃上测试时,近红外和颜色+近红

外信息的模型性能相似。然而,该模型(仅基于近红外)对绿色猕猴桃的性能较差,这表明颜色和近红外信息可

能在预测绿色猕猴桃的DM和SSC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现通用化学计量学模型方面,建议测量广泛

的猕猴桃品种数据,并开发全球模型。关于其他类型水果光谱成像的简化,ASI系统可以与任何水果的模型相结

合,而无需改变硬件。

结论

第66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8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植物及其生产对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机器人和

人工智能(AI)、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始在植物保护、土壤保护、减少化学品使用、降低劳

动力成本以及确保粮食供应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期,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社论,介绍了这一领

域的最新进展。

植物表型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的结构及功能特征的物理、生理和生化性质,其本质实

际是植物基因图谱的时序三维表达及其地域分异特征和代际演进规律(赵春江,2019)。精准农业有助于最大限

度地提高土壤和水的利用效率,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浪费。它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减小了波动性和投入

成本。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开发用于种植和监测植物的各种人工智能方法、传感器技术和农业机器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

展,如图1所示。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方便地测量大量的植物形态、生理和化学参数。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技术的集成使得能够在复杂的田间和受控环境中实时监测植物。通过植物表型研究植物的复杂生理,可以获得更

高质量的植物种子。此外,在植物保护领域,可以减少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最终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郭峰

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

在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18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植物及其生产对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机器人和

人工智能(AI)、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始在植物保护、土壤保护、减少化学品使用、降低劳

动力成本以及确保粮食供应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期,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发表社论,介绍了这一领

域的最新进展。

植物表型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的结构及功能特征的物理、生理和生化性质,其本质实

际是植物基因图谱的时序三维表达及其地域分异特征和代际演进规律(赵春江,2019)。精准农业有助于最大限

度地提高土壤和水的利用效率,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浪费。它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减小了波动性和投入

成本。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开发用于种植和监测植物的各种人工智能方法、传感器技术和农业机器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

展,如图1所示。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方便地测量大量的植物形态、生理和化学参数。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技术的集成使得能够在复杂的田间和受控环境中实时监测植物。通过植物表型研究植物的复杂生理,可以获得更

高质量的植物种子。此外,在植物保护领域,可以减少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最终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郭峰

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

在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第67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9 AgriPhenoTM 快讯

图1 基于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动态三维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框架

植物表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和过程,是现代农业、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GB相机、激光雷

达、多光谱/高光谱相机等各种传感器获取植物的各种生理和形态参数,作为当下和未来植物管理的决策基础。

Shen等(Shen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新的骨干网络ResNet50FPN ED,用于传统的Mask R-CNN实例分割,以

提高葡萄串在复杂田间环境中的检测和分割能力;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为60.1%,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为59.5%。

Sun等(Sun et al., 2022)提出的基于点标注的多尺度棉铃定位方法MCBLNet,平均准确率比传统的点定位方法

高49.4%。Wang等(Wang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模型的荔枝果实快速检测方法和相应的

软件程序,其平均精度比原模型提高了3.5%,应用试验中产量估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879。基于成像技

术,Yuchao Li等(Li et al., 2022)对玉米幼苗进行了三维重建、点云预处理、表型参数分析以及茎叶识别和分割,

为玉米表型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植物表型

病虫害不规律地发生,对植物生长和生产有害。及时发现病虫害以采取必要行动至关重要。计算机视觉的最新进

展使它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一种流行方法。

针对田间作物病害的快速检测问题,Dai等(Dai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结构YOLO V5 CAcT。他们将该网

络部署在深度学习平台NCNN上,使其成为工业级作物病害解决方案。在10个作物品种的59类作物病害图像中,平

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4.24%,每个样本的平均推断时间为1.56ms,模型大小为2 MB。Liu等(Liu et al., 2022)提出了

一种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分析方法可量化叶片感染的严重程度,对感染霜霉菌和白粉菌葡萄叶片图像的分析结果

表明,该方法对霜霉菌和白粉菌的平均分割精度分别超过0.84和0.74。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病虫害管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Fu等(Fu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在Sentinel-2

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比值导数波谱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的棉蚜严重程度的定量监测模型,其总体分类准确率

为80%,kappa系数为0.73,该方法优于四种传统方法。为了便于在移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中轻松部署深度卷积神

经网络模型,Zhu等(Zhu et al., 2022)使用剪枝算法对模型进行压缩。选择VGG16、ResNet164和DenseNet40

作为压缩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压缩率设置为80%时,VGG16、ResNet164和DenseNet40的压缩版本的准

确率分别为90.77%、96.31%和97.23%。此外,在安卓平台上已开发有棉花病害识别APP,手机处理单个图像的平均

时间为87毫秒。

植物病虫害检测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19 AgriPhenoTM 快讯

图1 基于人工智能、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动态三维植物表型和精准农业框架

植物表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和过程,是现代农业、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GB相机、激光雷

达、多光谱/高光谱相机等各种传感器获取植物的各种生理和形态参数,作为当下和未来植物管理的决策基础。

Shen等(Shen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新的骨干网络ResNet50FPN ED,用于传统的Mask R-CNN实例分割,以

提高葡萄串在复杂田间环境中的检测和分割能力;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为60.1%,实例分割的平均精度为59.5%。

Sun等(Sun et al., 2022)提出的基于点标注的多尺度棉铃定位方法MCBLNet,平均准确率比传统的点定位方法

高49.4%。Wang等(Wang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模型的荔枝果实快速检测方法和相应的

软件程序,其平均精度比原模型提高了3.5%,应用试验中产量估算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879。基于成像技

术,Yuchao Li等(Li et al., 2022)对玉米幼苗进行了三维重建、点云预处理、表型参数分析以及茎叶识别和分割,

为玉米表型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植物表型

病虫害不规律地发生,对植物生长和生产有害。及时发现病虫害以采取必要行动至关重要。计算机视觉的最新进

展使它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一种流行方法。

针对田间作物病害的快速检测问题,Dai等(Dai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结构YOLO V5 CAcT。他们将该网

络部署在深度学习平台NCNN上,使其成为工业级作物病害解决方案。在10个作物品种的59类作物病害图像中,平

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4.24%,每个样本的平均推断时间为1.56ms,模型大小为2 MB。Liu等(Liu et al., 2022)提出了

一种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分析方法可量化叶片感染的严重程度,对感染霜霉菌和白粉菌葡萄叶片图像的分析结果

表明,该方法对霜霉菌和白粉菌的平均分割精度分别超过0.84和0.74。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病虫害管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Fu等(Fu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在Sentinel-2

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比值导数波谱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的棉蚜严重程度的定量监测模型,其总体分类准确率

为80%,kappa系数为0.73,该方法优于四种传统方法。为了便于在移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中轻松部署深度卷积神

经网络模型,Zhu等(Zhu et al., 2022)使用剪枝算法对模型进行压缩。选择VGG16、ResNet164和DenseNet40

作为压缩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压缩率设置为80%时,VGG16、ResNet164和DenseNet40的压缩版本的准

确率分别为90.77%、96.31%和97.23%。此外,在安卓平台上已开发有棉花病害识别APP,手机处理单个图像的平均

时间为87毫秒。

植物病虫害检测

第68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20

随着移动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们越来越多地被部署在农业应用中进行自动化操作,以避免危险、

重复和复杂的手动操作。

针对精准农业中面临的收割问题,Zheng等(Zheng et al., 2022)通过对番茄采摘问题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机器人

抓取器。结果表明,该夹具能够顺利抓取直径为65~95mm的中大型番茄,且在抓取操作中均满足最小损伤力条

件。在机器人喷洒和施肥等作物管理方面,Hu等(Hu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跟踪方法,通过构建独特的

特征来检测和生菜个体。该方法旨在避免对同一棵生菜进行多次喷洒。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变

形问题,Fu等(Fu et al., 202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以减少田间噪声和非平稳振动。结

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干扰,恢复原始信号的有效信息,识别框架振动状态的准确率达到99.21%。

无人机可用于监测作物健康状况、土壤湿度水平,并确定需要灌溉或施肥的区域。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相机,

无人机可以捕捉传感数据并进行调查,为农民提供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宝贵见解。此外,无人机应用于农时的指

导、导航和控制的各个方面开始进行研究,以允许使用自主无人机机队进行实时作物管理。Huang等(Huang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方案可解决多无人机系统中的防撞问题,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多架无人机在预定

时间内完成植保任务。Yunlong Li等(Li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田间小麦倒伏鉴定的解决方案,可利用无人机获取

小麦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小麦倒伏的识别结果。该分类模型的F1评分在灌浆期和

成熟期分别为96.7%和94.6%。

智能农业中的机器人和无人机

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可能不稳定,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生态环境

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将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生态系统,并通过传感和监测生态系

统为可持续植物保护做出进一步贡献。在森林火灾危险性识别领域,Shaoxiong Zheng等(Zheng et al., 2022)提

出了一种改进的森林火灾识别算法,通过融合BP神经网络和SVM分类器进行火灾识别。他们构建了一个森林火灾

数据集,并用不同的分类算法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92.73%,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农业生态中的AI和传感器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做出努力。人类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森林和土壤,以确保

植物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更合理的传感器布置和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使农民能够做出更优

化的控制措施。此外,植物表型将在未来农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植物育种和植物参数获取。人工智能和机

器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植物保护、施肥和收割中,以追求更高的食品质量和产量。各种人工智能方法、智能农

业机器人和设备已被证明在实验室和田间都是有效的。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署这些方法和机器人,同时以更低的

成本实现整个过程,这对研究人员和农业行业来说都是即将到来的挑战。此外,包括空地联合在内的多机器人协作

将塑造一个更好的智能农业系统,并为未来的农业建设一个可持续和循环的农业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Su, Daobilige et al. Editorial: AI, sensors and robotics in plant phenotyping and precision agriculture, volume

II.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3, 14�1215899.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20

随着移动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们越来越多地被部署在农业应用中进行自动化操作,以避免危险、

重复和复杂的手动操作。

针对精准农业中面临的收割问题,Zheng等(Zheng et al., 2022)通过对番茄采摘问题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机器人

抓取器。结果表明,该夹具能够顺利抓取直径为65~95mm的中大型番茄,且在抓取操作中均满足最小损伤力条

件。在机器人喷洒和施肥等作物管理方面,Hu等(Hu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跟踪方法,通过构建独特的

特征来检测和生菜个体。该方法旨在避免对同一棵生菜进行多次喷洒。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变

形问题,Fu等(Fu et al., 202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以减少田间噪声和非平稳振动。结

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干扰,恢复原始信号的有效信息,识别框架振动状态的准确率达到99.21%。

无人机可用于监测作物健康状况、土壤湿度水平,并确定需要灌溉或施肥的区域。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相机,

无人机可以捕捉传感数据并进行调查,为农民提供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宝贵见解。此外,无人机应用于农时的指

导、导航和控制的各个方面开始进行研究,以允许使用自主无人机机队进行实时作物管理。Huang等(Huang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方案可解决多无人机系统中的防撞问题,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多架无人机在预定

时间内完成植保任务。Yunlong Li等(Li et al., 2022)提出了一种田间小麦倒伏鉴定的解决方案,可利用无人机获取

小麦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小麦倒伏的识别结果。该分类模型的F1评分在灌浆期和

成熟期分别为96.7%和94.6%。

智能农业中的机器人和无人机

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可能不稳定,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生态环境

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将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生态系统,并通过传感和监测生态系

统为可持续植物保护做出进一步贡献。在森林火灾危险性识别领域,Shaoxiong Zheng等(Zheng et al., 2022)提

出了一种改进的森林火灾识别算法,通过融合BP神经网络和SVM分类器进行火灾识别。他们构建了一个森林火灾

数据集,并用不同的分类算法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92.73%,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农业生态中的AI和传感器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做出努力。人类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森林和土壤,以确保

植物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更合理的传感器布置和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使农民能够做出更优

化的控制措施。此外,植物表型将在未来农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植物育种和植物参数获取。人工智能和机

器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植物保护、施肥和收割中,以追求更高的食品质量和产量。各种人工智能方法、智能农

业机器人和设备已被证明在实验室和田间都是有效的。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署这些方法和机器人,同时以更低的

成本实现整个过程,这对研究人员和农业行业来说都是即将到来的挑战。此外,包括空地联合在内的多机器人协作

将塑造一个更好的智能农业系统,并为未来的农业建设一个可持续和循环的农业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Su, Daobilige et al. Editorial: AI, sensors and robotics in plant phenotyping and precision agriculture, volume

II.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3, 14�1215899.

第69页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21 AgriPhenoTM 快讯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的重要育种方法,袁隆平院士首次利用籼稻亚种内的杂种优势研发了杂交

水稻,大幅度提升了水稻产量,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一般来说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

杂种优势越强烈,若能利用籼稻粳稻之间的杂种优势,据预测其杂交种产量比现有杂交稻增产15%以上。但籼稻和

粳稻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即杂交后得到的植株的花粉常常严重不育,影响正常结籽。杂种不育性制约了籼

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打破籼稻与粳稻之间的生殖壁垒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近期,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鉴定到了控制籼稻粳稻之间杂交水稻花粉不育

的主要位点RHS12,并解析了其作用机制、进化规律和种质资源中的分布。该研究为生殖隔离的遗传基础提供了

机制理论,并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技术见解。

文/杜晓菲

中国科研团队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图形摘要

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21 AgriPhenoTM 快讯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的重要育种方法,袁隆平院士首次利用籼稻亚种内的杂种优势研发了杂交

水稻,大幅度提升了水稻产量,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一般来说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

杂种优势越强烈,若能利用籼稻粳稻之间的杂种优势,据预测其杂交种产量比现有杂交稻增产15%以上。但籼稻和

粳稻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即杂交后得到的植株的花粉常常严重不育,影响正常结籽。杂种不育性制约了籼

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打破籼稻与粳稻之间的生殖壁垒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近期,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鉴定到了控制籼稻粳稻之间杂交水稻花粉不育

的主要位点RHS12,并解析了其作用机制、进化规律和种质资源中的分布。该研究为生殖隔离的遗传基础提供了

机制理论,并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计提供了技术见解。

文/杜晓菲

中国科研团队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图形摘要

第70页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22

在此研究中,万建民院士团队确定了RHS12是水稻(籼稻和粳稻)不同系杂交雄性不育的主要控制位点,并表明它

编码一个毒素-解毒剂系统。在该系统中,DUYAO以孢子体方式发挥作用并编码毒素,而JIEYAO以配子体方式发

挥作用并编码解毒剂以保护雄性配子。最终,RHS12-j花粉粒被选择性淘汰,RHS12-i花粉被JIYAO保护并优先传

递给后代(下图)。该研究揭示了杂种雄性不育的一个独特的分子机制。同时发现DUYAO-JIEYAO元件作为一种

天然基因驱动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一是培育出广泛亲和性的水稻品种,以克服HS,从而促进籼稻粳稻亚种

间强杂种优势的利用。二是改造该元件以提高作物育种效率,三是利用“DUYAO-JIEYAO”元素选择性地消除群体

中的易感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最后这种自然基因驱动可以通过产生纯合子不育雌蚊或纯雄蚊种群来减少人类中

雌蚊传播的疾病。

DUYAO-JIEYAO元件作为毒素-解毒剂系统的假定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Wang C, Wang J, Lu J, et al. 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J]. Cell, 2023.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AgriPhenoTM 快讯 22

在此研究中,万建民院士团队确定了RHS12是水稻(籼稻和粳稻)不同系杂交雄性不育的主要控制位点,并表明它

编码一个毒素-解毒剂系统。在该系统中,DUYAO以孢子体方式发挥作用并编码毒素,而JIEYAO以配子体方式发

挥作用并编码解毒剂以保护雄性配子。最终,RHS12-j花粉粒被选择性淘汰,RHS12-i花粉被JIYAO保护并优先传

递给后代(下图)。该研究揭示了杂种雄性不育的一个独特的分子机制。同时发现DUYAO-JIEYAO元件作为一种

天然基因驱动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一是培育出广泛亲和性的水稻品种,以克服HS,从而促进籼稻粳稻亚种

间强杂种优势的利用。二是改造该元件以提高作物育种效率,三是利用“DUYAO-JIEYAO”元素选择性地消除群体

中的易感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最后这种自然基因驱动可以通过产生纯合子不育雌蚊或纯雄蚊种群来减少人类中

雌蚊传播的疾病。

DUYAO-JIEYAO元件作为毒素-解毒剂系统的假定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Wang C, Wang J, Lu J, et al. A natural gene drive system confer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J]. Cell, 202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