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盟》2023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4-2-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南通民盟》2023年第2期

盟友天地47上门的按摩师,需要定期进行按摩等康复训练,但在各种网络平台咨询一圈,都没能找到合适的服务。”王女士说,经过了解,她发现目前上门按摩服务并不安全规范,一些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不具备相关资质条件,有些人甚至没有加入正规公司或在网络平台注册,纯粹是自己个人发布服务消息以及提供服务。王女士对此也有一定的担心,“如果只是简单的上门做饭、上门理发还行,但康复按摩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甚至需要有职业资格证书等,自己平时工作忙碌,老人经常一个人独自在家,怕在服务过程中有什么安全问题发生。”再据平日走访了解,“上门经济”在通城已悄然兴起,成为城市不少“赶时髦”中青年市民的选择,且颇具进一步发展的市场潜力。然而,“上门经济”在给通城市民带来更多新鲜感和便利的同时,其服务质量、隐患风险、消费维权等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并备受关注。当下,面对这样的市场新需求、行业新发展,我们应理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分析思考,我们应统筹兼顾好鼓励行业发展和守住安全底线的两者关系,以规范业态发展、强化行业监管为抓手,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从而共同推动“上门代厨”等上门经济新兴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一... [收起]
[展开]
《南通民盟》2023年第2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盟友天地

47上门的按摩师,需要定期进行按摩等康复训练,

但在各种网络平台咨询一圈,都没能找到合适

的服务。”王女士说,经过了解,她发现目前

上门按摩服务并不安全规范,一些从业人员没

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不具备相关资质条件,

有些人甚至没有加入正规公司或在网络平台注

册,纯粹是自己个人发布服务消息以及提供服

务。王女士对此也有一定的担心,“如果只是

简单的上门做饭、上门理发还行,但康复按摩

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甚至需要有职业资格证

书等,自己平时工作忙碌,老人经常一个人独

自在家,怕在服务过程中有什么安全问题发

生。”再据平日走访了解,“上门经济”在通城

已悄然兴起,成为城市不少“赶时髦”中青年

市民的选择,且颇具进一步发展的市场潜力。

然而,“上门经济”在给通城市民带来更多新

鲜感和便利的同时,其服务质量、隐患风险、

消费维权等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并备受关注。

当下,面对这样的市场新需求、行业新发展,

我们应理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分析

思考,我们应统筹兼顾好鼓励行业发展和守住

安全底线的两者关系,以规范业态发展、强化

行业监管为抓手,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协

作,从而共同推动“上门代厨”等上门经济新

兴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健全完善行业规范。可以由商务局

牵头,发改委、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

等相关单位部门紧密配合,尽快研究出台“上

门代厨”等这类新兴服务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进一步明确从业资质、人员培训等上岗前的必备条件以及上门服务标准,食品安全卫生等服务规范,从而填补“上门代厨”等这类新兴行业管理政策的不足。(二)规范服务合同管理。研究制定南通市上门服务的标准化合同管理模式,在“上门代厨”等新兴业态推行简约的规范性合同网上签定工作,合同中需要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质量要求、收费标准以及消费纠纷处置等基本要素内容,从而积极引导“上门代厨”等这类新兴业态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健全行业监管机制。针对上门服务,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坚决落实行业指导及监管要求。比如,对于发布服务内容的网络平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平台的日常监管,督促平台严格落实发布内容审核、处理消费维权等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对于“上门代厨”具体服务,可以适用食品安全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监管管理。同时,建议政府相关牵头单位部门,应加强对“上门代厨”等新兴业态发展态势的市场调研以及研判工作,深度分析可能产生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损害服务者权益的方式、适用的法律条例依据等,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管理边界以及联动协作,有效提升并应对新兴业态发展的管控能力。

第52页

盟友天地

48

姐妹缝纫店□ 文化支部 张展舒

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逐渐迈向小康,人们

一般选择购买成衣,成衣虽然款式好,但往往

不太合身,需要或多或少修改,当然也有一些

人到缝纫店量体做衣;衣服破了,以前用“三

大件”之一的缝纫机自己补,为免麻烦,现在

大多送到缝纫店来补。现今小小缝纫店的作用

越来越显现出来。

南通市中心居民区有一家缝纫店,没有招

牌,门口立着一尊一人高的模特儿,一看便知

这是一家缝纫店,旁边广告板上写着“制衣、

改衣、补衣”。店内有两位女服装师,年龄均

六十左右,长着同样鹅蛋形的脸,戴着同样深

红色镜框的眼镜,留着同样马尾形的发式,精

明干练,忙碌不停。店内挂着她们制作的几十

件精美的服装,桌上放着她们改补的一大堆衣

服。我曾到过该店几次,觉得她们态度和气,

服务认真,踏的线条笔直,钉的纽扣结实,帽

子上添加的防风带颜色和谐、如同飘带、富有

艺术,着实应该宣传,于是作为写作爱好者的

我采访了她们。

问:你们是哪里人,为什么选择了缝纫这个职业?

答:我们的家都离这里不远,原属郊区农村,当时初中毕业后乡村没有什么企业可进,于是就学做缝纫了。问:你俩长得很像,是姐妹吗?答:我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我们是姨姐妹。问:你们制作的衣服很精美,改补的衣服也一样,在个人谋生与为他人服务之间,你们是怎样想的?

答:我俩的丈夫分别有工作和手艺,我们从事缝纫职业,优先考虑的是要利人,要合理收费,我们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对确有困难的顾客免费。对于服务质量,我们的理念是“质量第一”,做事不能马虎,要尽量做好,不仅要牢固,而且要美观,要尽量使顾客满意。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家缝纫店虽处闹市后巷,但顾客仍然络绎不绝,据说在我来访之前,南通电视台的记者也曾慕名来采访过。

第53页

盟友天地

49文化开怀映世界交流合作促文明□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支部 姚丽君深刻理解文化、精通文化、信仰文化、守

护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自中华

文明诞生之初,中华文化便成为中华民族的骄

傲与精神旗帜,它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纽带,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桥梁。自习近

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来,

中共中央始终视其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明

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确立文化自信的地位。民盟,从诞生之日起到

今日的成长历程,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盟

友,在文化建设中与党共同努力,秉承共同的

理念和追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

者。从政治角度看,民盟应以党的文化理念为

导向,坚定地支持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

思想,牢记合作的初心,始终与党同心同行;

从思维角度看,应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确保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为中华文

化发声、守护中华文化的纯粹和传统;从行动

上看,文化信仰是引导实践的坚强力量,思想

如果稍有偏差,行动就可能走偏,对于文化的

认知和理解要时刻保持清醒,确保文化的传承

不断、不走样。

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

人心,就是要深入学习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确保每一位盟员的文化信仰都坚定地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对历史传统的正确识别、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上,做到对文化的尊重与执着,共同为建设文化强国而努力。铸造文化自信,在学习中维护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深刻领会文化之魂、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文化之伟、推广文化之美,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纲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被镌刻在了这片大地上,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财富和最高的文化追求。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来,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从教育上看,要将文化理念深植心中,坚持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忘文化初心,努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努力;从思维上看,我们要坚守文化信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旗帜鲜明地捍卫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时代的交汇点上立足不移;从实践上看,传承文化不仅仅是说,更是要做,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而言,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递中华文化的温度和情怀,确保文化的源泉永远清澈流淌。

第54页

盟友天地

50

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合作伙伴,

在文化建设上与共产党并肩前行。从政治层面

看,民盟与党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坚守文

化自信,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纯正与传承;从

思想纬度看,民盟始终与时俱进,坚持研究和

弘扬中华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从行动上看,民盟盟员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

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推进中华文化的深入学习

和传播,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共同努力。

推进文化创新,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寻平衡。

在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

的“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指

导思想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

一种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在这样的

背景下,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恰当

的平衡,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为高校教师,我深知,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

传统文化很容易被认为是过时的、陈旧的,而

现代文化则充满了吸引力。但真正的文化魅力

并不在于它的时间长短,而在于其内涵的深度

和广度。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尝试将传统文

化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当下青年

的审美和思维习惯。例如,当我们谈及诗词,

我会鼓励学生去创作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诗

歌,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现代情感并无

太大差异;当我们研究古代的画作时,我会引

导学生去思考,如果古人生活在现代,他们会

如何描绘这个世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推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教学目标:既要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又要鼓励他们勇敢地创新,为中华文化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文化普及,让文化成为人们的日常。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让文化成为人们的日常,成为群众的精神食粮”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不仅是对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期许。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局限于高雅的艺术和文学,而是渗透到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持续的滋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文化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魅力,是我们长期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例如,在教授古代文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与现代生活有共通之处的文化元素,让他们在古人的诗词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的共鸣;在教授历史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类普遍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同时,作为民盟盟员,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更要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推广和传播文化,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我们可以组

第55页

盟友天地

51织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文化沙龙等,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享受。同时,

我们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将文化知

识以更现代、更贴近生活的方式传播出去,让

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

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认识文

化、掌握文化、信仰文化、守护文化,是确保

文化自信的精神要害。自中华民族历史的起源,

中华文化便承载了我们的智慧和情感,成为民

族发展的灵魂。党的领导以来,特别是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强调的文化交流,彰显

了一个伟大民族不仅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更

要有开放与包容的胸怀,以世界眼光去看待自

身,与他国文明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民盟,

作为党的长期合作伙伴,从其成立之初便肩负

着文化交流的神圣使命。在政治上,要与党共

同维护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交流的原则与方向;

在思想上,要对中华文化有深厚的了解与信仰,

面对各种外来文化要持开放而不失本色的态

度;在行动上,应当是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和实践者。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学术领域

里,更应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宝藏,与国际同行积极交流,为推广中华文化而不懈努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国家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来推进文化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中华文化的真诚与热爱,使其在世界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犹如真理之光照耀我的前行之路,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我开启了新的认知征程。在这条寻根之路上,我作为高校教师和民盟盟员,将牢记“中华之大者”,担当“文化之重者”,争做“传承之实者”。我将把“弘扬文化、感恩历史”作为我每日的行动指南,从思想深处确立信念,塑造精神之根,保持文化之舵稳定前行;在实际行动中,我会积极作为,创新方法,传播中华文化,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时代“答卷”献上我最真挚的贡献,展现教育工作者与民盟盟员的责任与担当。

第56页

盟史钩沉

52

范北强:南通近代杰出女教育家□ 文化支部 韦峰

作 为 南 通 城

文化根脉所在的

寺街历史文化街

区,至今已有千余

年的历史,时至今

日,这里的街巷格

局保留完整,明清

建筑鳞次栉比,名

人故居交相辉映。

位 于 官 地 街

71 号的“蛮子门”

式门楼因其极具南通传统民居特色,时常会让

过客们驻足观望。跨入院内,沿着脚下尽显沧

桑古朴的青砖铺地,我们在院落最北一进正屋

中有幸拜访了范北强的养子、原民盟南通一中

支部主委范德先老师。虽然这是一座再普通不

过的“一进三堂”传统民居院落,但这里却走

出了一位杰出的南通近代女教育家、民盟南通

市委首任主委范北强。

范北强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原名范盖晋,1913 年至 1918 年,就读于张謇

创办的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女

师附小教员。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范北强为此抱

定自立自强独身理念,故改为男名“范北强”。

因范北强尊师重道、友爱敦厚,其深得张謇和

女师首任校长范姚蕴素的器重。1923年8月,范北强受聘为南通女师范校教育科教员,1933年担任女师教务主任兼公民、国文教育教员。此后女师因成绩优秀而在省内声名鹊起。远赴日本留学深造1935 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掀起,受张謇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为不辜负先师厚望,范北强经汤元炳介绍前往日本,于1935年 9 月至 1936 年7 月,在日本大学社会科留学深造并毕业。1936 年8 月至12 月,范北强暑期回国,在南通协助参与女师三十周年校庆工作。1937 年 1 月,经日本文部省推荐,范北强前往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深造,潜心攻读教育学。

至于为何选择去日本?范德先回忆道:“母亲曾称一方面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而更为主要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民教育抓得很好,尤其是女子教育很发达,值得南通借鉴学习”。作为南通地区最早的女留学生之一,她的早期求学经历,特别是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使其思想更为活跃、眼界更为开阔,为日后从事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危难时刻不负使命1937 年 7 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前,暑期归国的范北强毅然放弃东北帝国大学的学业,同年8 月以教导主任兼语文教员范北强

第57页

盟史钩沉

53的身份投身南通女师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迫

切希望能在“教育救国”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

所有力量。

1938 年 3 月 17 日,日军从南通城姚港江

边登陆,由于国民党官员仓惶撤逃,南通城很

快就全面沦陷。日寇疯狂洗劫导致女师几十年

的营造、积累毁于一旦。

为了不做亡国奴,范北强置个人安危于不

顾,自当年 6 月起,范北强、罗玉衡等女师教

员带领学生,先后辗转金沙、上海、丰利、四

安等地开展教学。没有固定校舍,遇到鬼子“扫

荡”还要组织疏散撤离,环境极为恶劣。困境

面前,范北强毫不畏惧,始终以维系教育命脉

为使命,坚持敌后抗日民主教学。直至 1941

年 8 月,日伪在苏北强化清乡,女师因无法办

学而被迫解散。回到南通后,日伪政府一再上

门游说,希望范北强参与城内女师的教学管理

工作。1943 年 3 月,面对日伪政府再次登门,

范北强毅然决然连夜移居上海,后在上海联华

纱布厂事务所担任事务主任兼艺徒班教员。

固守气节 拒为附庸

1945 年 9 月 2 日抗战胜利,9 月 30 日,国

民县政府委派范北强为城内女师代理校长,因

范北强在上海拒不赴任,便由原代理校长李也

三亲任校长。11 月 19 日,国民县政府委派罗

玉衡任女师校长,接收伪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时隔不久内战爆发,范北强在目睹国民党

的腐败和制造白色恐怖的罪恶行径后,更加坚

定了其追求民主自由的信念。

范北强、罗玉衡、施致纯三人同为女师第

三届本科班毕业,且均抱定独身理念终身未嫁。

虽同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和近代文学家、

女教育家姚蕴素的得意门生,但范、罗二人在政治选择上是有所不同的,罗玉衡早年因故加入国民党,解放战争期间,她拥护国民党的统治,据悉在担任国民党国大代表后,曾专程赴沪邀请范北强回通协助其开展女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范北强并未应允,政治见解上的分歧,导致她们彼此渐行渐远。重返故里百废待兴1949 年 2 月2 日,南通解放,时任校长罗玉衡因参与国民党反动派活动而被撤销其职务,由市长、副专员邹强任女师校长。此后不久,邹强即托人带信给范北强,并在信中称范北强在上海的一切情况组织上都了解,眼下新中国成立在即,各项事业亟待恢复,希望她能回到南通一起参与兴办教育。面对组织上的召唤,范北强心如潮涌,激动不已,数天后,范北强便告别身染伤寒、极为虚弱的孩子范德先,迫不及待地回到南通,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8 月,回到故地后的范北强出任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自此,南通女师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此时学校百废待兴,各项事务繁杂程度可想而知。范德先回忆道:“虽说女师距家不远,可母亲却几乎常年住校,我只有平时周末到学校看望母亲,见她办公室里前面办公,后面铺床,全身心扑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上”。1950 年 1 月,范北强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南通市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12月,范北强被聘为苏北专属文教委员会委员。科学理念教书育人因有留学日本研究教育的经历,范北强一直以来主张要注重学生在体育、艺术等各方面

第58页

盟史钩沉

54

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们多多参加体育比

赛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学生们每天的生活总是

紧张而愉快。

在选拔教师中,范北强尤为注重教师素质

以及个人形象,要求每个教师的形象要“清爽,

耐看”。范德先回忆,有一年过节,学校有几

位单身外地老师来家中吃饭,他见状对母亲说

道:你们学校的教师挺像样子的吗,一个个都

长得清清爽爽的!母亲说:“教师的形象怎能

不好?天天站在讲台上,学生们天天盯着看,

形象不好的话肯定会令人讨厌的”。可见,范

北强内心深处早就将教育这项崇高的事业视作

是追求完美的过程。

回忆起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范德先感触颇

深:母亲对我最大的关爱就是“放手”,印象

中从来没有正面批评过我,偶尔说两句比如“这

衣服不太好看”“这头发理的不好”等等。但

在教学理念方面和我交流很多,时常提醒我在

对待教学工作上要事先有规划。同时告诫我,

在教学中公平公正尤为重要,不管学生成绩是

好是差、家境是贫是富、地位是高是低,一定

要一视同仁。“成绩差的孩子也有优点,要发

现优点,利用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这次谈

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且终生受益。

“还有一件趣事让我记忆犹新。”范德先

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和母亲探讨教学方法时,

她笑着说:“上一堂新课,不能把所有的知识

都告诉孩子,只能教七成留三成,以免将来重

复时炒冷饭,每次上课要不断有新知识补充进

去,让学生们时刻保持新鲜感,这才是科学的

教学理念。”当时我细想一番,结合自己的教

学实践,还真感觉颇有道理,也深深为母亲丰

富的教学经验所折服。教育改革卓越贡献范北强自 1949 年担任女师校长后,开拓思维,勇于革新,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1952年 9 月,为适应小学师资需要,在女师增设师范速成班两班,每班50 人,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一年,学生考试择优录取。同年增设幼儿师范科,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三年,原女师初中部并入南通市初级中学。回顾范北强诸多教学改革成就,其中贡献最为卓越的就是成功推动了通师与女师这两所兄妹学校的合并。早在 1952 年,通师申请学校改为公办或升格为师范学院时,就有了将通师与已是公立的女师合并的提议。同年6 月25 日,范北强在扬州召开的苏北公私立中学会议上,提出了通师与女师分合调整方案,建议通师、女师重新分工,一校专办初中,一校专办师范,或在城南新办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将两校现有初中全部划入,通师专办普师,女师专办幼师。抑或通师办普师,全收男生,女师办普师幼师,全收女生,但遗憾的是这个建议未被上级部门采纳。

1953 年 4 月11 日,范北强应邀出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8 月,范北强致信省教育厅,再次建议通师、女师合并办学,或将女师增列为省属重点学校。1958 年,在“大鸣大放、大干快上”的大跃进年代,上级部门迅速批准了“南通师范和女子师范两校教工同志提出两校合并的建议”,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两校于“五四”青年节前夕正式合并,更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

第59页

盟史钩沉

55原女师附属小学,改称“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

学”。此时担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的范北强异

常欣喜,她在致词中指出:五天功夫两校就合

并成功,这是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才会有。与此同时,范北强向省、市有关部

门提出,建议将来的南通师范校史馆中一定要

有通州女子师范的相关介绍,从而保留展示好

这段历史。

通师、女师顺利合并,是南通教育事业在

新形势下的重要改革,更是范北强为南通教育

事业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由于范北强在教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她先后当选为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市人

民政府委员,市教育局局长,市第一、二、三

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一、二届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省、市民主妇联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南通市

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相濡以沫 风雨同舟

范北强一直对“民盟七君子”中史良这位

杰出的女性极为敬佩,受史先生个人魅力的影

响,1956 年 12 月,她和顾仲敬、张柔武、曹

书田等一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加入南通民盟组织。

1959 年 3 月,民盟南通市委员会正式成立,范

北强被推选为民盟南通市委首任主任委员。不

久之后,范北强又当选为民盟江苏省委委员。

1960 年 5 月,范北强应邀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

代表大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大会的

表彰。

1966 年 5 月至 1978 年 9 月,在“反右”

和“文革”十年浩劫期间,民盟南通市委员会

停止活动,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知识分

子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范北强也未能幸免,以“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之名被贴了“大字报”,受到抄家、停职的迫害。身形娇小的范北强身高仅一米五左右,但瘦弱的外表下蕴藏着极为强大的内心,范德先说:“她始终有信念,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正确的,就一定会坚持做”。在灾难面前,范北强等一批盟员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逆境中始终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文革”后,党中央重申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肯定了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积极作用,号召各党派恢复组织正常活动。为此,范北强不辞劳苦,辗转奔波于南通医学院、南通师专等单位,积极物色优秀人才加入民盟。

1978 年 9 月20 日,民盟南通市委恢复办公和活动。1979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范北强带领全体盟员,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办学、专业培训、医疗支边和智力扶贫等活动,与兄弟党派联合召开“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还以百余幅书画图片展示参政党的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1981 年至1987年间,市民盟与市政协、市民主促进会联合创办的民协补习学校先后开办近200 个班级,为各类专业人员培训近12000 余人次。在拨乱反正期间,范北强协助中共南通市委、市人民政府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为在“文革”中遭打击、受迫害、被抄家和诬陷的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复查纠正,恢复名誉。1979 年 9 月,在反右扩大化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李灏、蔡辰康、龚达天、王逸民同志得到平反,并恢复了他们的盟籍。为传承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

第60页

盟史钩沉

56

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迟暮之年的

范北强,把加强民主党派建设和培养接班人的

工作放到各项工作之首,不顾年迈,深入基层

调研和考察优秀人才,自 1957 年至 1987 年,

南通民盟盟员从起初的 13 人壮大到 202 人,在

范北强的不懈努力下,一批有觉悟、有知识、

有才干、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优秀人才加入民盟

领导班子,盟市委委员也从筹委会时的 7 人增

加至 20 人,南通民盟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

病榻床前 心愿了却

自 1956 年起,范北强就向中共组织提交申

请,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献身于伟大的

共产主义事业。“文革”后范北强又向党组织

提交入党申请,党组织考虑到她的社会声望和

在业内的影响,希望她暂时留在党外,范北强

以党的利益为重,欣然接受组织安排。1981 年,

范北强因心衰严重而住院,市领导经常前往探

望,病床上的她再次向组织表明加入中国共产

党的心愿。1985 年 3 月,经中共南通市委批准,

87 岁高龄的范北强终于由一个民主人士成长

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中的一名优秀战士。范德先

回忆道:“在病房抢救室内,母亲已属于长期

卧床状态,可在入党申请这一时刻,她强烈要

求在众人搀扶下,坐在病床上亲自签名,并主

动请时任南通市委常委的江行同志作为其入党

介绍人,了却了自己三十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

心愿。”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母亲仍不忘南通

民盟组织的发展壮大,一再叮嘱:“要关心好

民盟成员,要发展好民盟,要发展好的、有一

定影响的、在单位能起到作用的同志加入民盟。”

1988 年 2 月7 日零时五十分,历经岁月洗礼的范北强,终因疾病缠身,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岁。2 月10 日,在通师礼堂举行的追悼会上,时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朱剑同志在致悼词中称:范北强先生是教育战线上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她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长期合作共事的亲密挚友和同志,使民盟南通市委失去了一位深孚众望的领导人,使我省失去了一位知名教育家,是党的教育事业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一大损失。参考资料:[1] 南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通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1988.12[2] 王晨:《张謇所创的女子师范学校培养的女教育家范北强》《江海纵横》,2010[3] 施宁:《寺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4] 南通市政协文史委:《南通教育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4

[5] 周文甸:《春天里的思念——回忆范北强先生》,2021

[6]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志(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2[7] 朱嘉耀:《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纪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口述:范德先

作者:韦峰,民盟南通文化支部副主委、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理事、南通市文物保护学会理事、南通市崇川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

第61页

盟史钩沉

5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追忆与怀念我的父亲黄耀曾先生□ 职大支部 黄乃裳

2022 年 11 月 11 日是父亲黄耀曾先生诞辰

110 周年。父亲一生谦逊低调,严谨治学,在

大众的视野里,他是德高望重的化学家,而在

我的心目中,家父还是一个慈祥幽默的父亲,

追求进步光明的爱国者,和“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文学爱好者。

追忆过往岁月,民国时期,我的童年是在

病患中度过的。刚读完小学一年级的我,不幸

患染了在当时可以致命的肺结核。那时候国统

区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父亲微薄的工资

支撑不了高昂的医药费和出诊费,于是他亲挑

大梁做起了我的私人医生,在工作之余利用他

丰富的医学知识悉心照料我,亲力亲为给我打

针,喂药。父爱如山,如此坚持,几年后,我

去医院拍胸片复查,医生诊断病灶消失了,我

弱小的病体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也是得亏

父亲在我患病休学的几年中,给我订阅了许多儿童书籍读物以习语文,又教我数学,比如如何九宫格填字,把1 到9 几个数字填入格中,使其横竖,对角的数字之和都等于15;又比如一个 8 斤油桶倒满了油,如何利用另外一个5斤和 3 斤的空桶而把油平分成4 斤。如此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我的学业才未因患病辍学而搁置耽误。我身体康复后,一举通过考试,直接就读小学四年级,也因此在亲朋好友的眼中,成了一个难得的“跳级生”。1947 至 1948 年,国民党统治风雨飘摇,局势动荡不安,社会腐败不堪,不得民心。父亲向往光明,有了追求进步的理想。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偷偷收听解放区的广播,那一刻,人到中年的他瞬间变身成一枚热血青年。有一次,父亲收听到长春解放区粮食黄耀曾(1912-2002),江苏南通人,195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我国著名化学家,有机氟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在金霉素的提取、结构和合成,“两弹一星”的研制,砷、锑、碲元素有机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等方面成就卓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和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等重大奖项。

第62页

盟史钩沉

58

丰收的消息,喜出望外,随口吟诗苏轼名句“老

夫聊发少年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好不

潇洒!还有一次,听亲戚说,国民党政府发行

的金圆券的四个角上,隐隐印着“中正下行”

四个字,寓意了“中正下野”,父亲马上拉着

我拿出一张金圆券察看验证,啧啧称赞,拍案

称奇,这也成了家人间心领神会不可外传的小

秘密。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大肆抓捕中共地下

党员和社会进步人士。父亲远亲陈博常先生的

公子陈凯和千金陈玉都是中共地下党员。还记

得那一个令人惊心的风雨夜,陈玉身份暴露,

被捕入狱!特务们满街搜寻陈凯的行踪,风声

鹤唳。当时父亲不慌不忙将陈凯掩护下来,将

他安置于家中。父亲的另一个远亲崇介生先生,

他的公子崇龙也是中共地下党,名字上了国民

党《大公报》的通缉名单。崇家父子找到了父

亲商量如何应对,父亲坚定地给予支持,赞同

他们的决定:“绝不自首,否则就落入陷阱,

万劫不复。”

1949 年国民党政府撤沪迁台在即,除了把

上海的黄金和北京故宫的文物运往台湾,也把

将国内的科技精英诱骗去台的计划提上日程。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命令中研院员工

搬迁去台,一时间人心惶惶。父亲坚守着心中

的信念,和同事采取迂回拖延的战术,抵制朱

的命令,坚持留在大陆,直到上海解放。

解放后五十年代末,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

害,物资极其欠缺,尤其是粮食和副食品。那

时我和二弟都在外地读大学,父母亲自己过着

简朴的生活,却每月给我们兄弟俩每人 25 元的

高额生活费。父亲再三叮嘱我们,要多买些参

考书籍提高学业。我大二期间不幸染上了乙型

肝炎,因厦门大学校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不得

不休学请病假回上海治病。养病期间,父亲亲自带我去医院找到了著名南通籍中医姜春华先生诊治。在饮食方面他也是按照“吃啥补啥”的风俗习惯想方设法购买猪肝让我进补。经过父母亲一段时日的悉心照料,我康复了。由于病假时间超过学期的三分之二,我回到厦大后又从二年级从头开始读起。真想不到在我的校园生涯里,小学跳了二级,大学又留了一级,四舍五入,也算是扯平了。父亲思维理性,又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他广阔的心胸拥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亦充满着浪漫洒脱的诗书情怀。他喜欢吟诗作对,每天清晨他一边洗漱,一边悠然自得地吟着古诗。好几次在剃须的时候,他吟诗吟得开心而走神剃破了脸,我赶紧给他拿来了药棉。他热衷于写诗作赋,诗词创作是他在化学研究之余的爱好。他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古诗词诗社的成员,夏天常见他执一柄折扇踱步去赴岳阳路诗社的聚会,回家来又兴致勃勃地和我们分享着聚会中的心得体会,也常常会听到母亲这么说:“请暂停一下,老先生!吃晚饭啦”。他对中国文学的热爱,潜移默化中也给予了我们深厚的文▲前排左起:弟媳、侄女。后排左起:女儿、妻子、母亲、乃裳、父亲。1988 年摄于上海三角花园普希金铜像前。

第63页

盟史钩沉

59学熏陶,这是令我们终身受益的礼物。记得小

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去外婆家度寒假两周,父亲

布置给我一个作业,熟读并背诵唐代诗人白居

易的经典作品《琵琶行》!短短两周转瞬而过,

贪玩的我却没怎么用功,交作业的时刻面对着父

亲,我忐忑不安。没想到当我朗朗童声背出“浔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开头两句的

时候,父亲已经露出了慈爱赞许的笑容,从孩子

口中听到一两句自己喜爱的诗句就能令他如此

满足!我暗自窃喜顺利过关了。中国古代文学众

多作品中,父亲除了诗词,还最爱蒲松龄的短篇

小说集《聊斋》,他评价《聊斋》的文学造诣达

到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顶峰。他嘱咐少年的我

读《聊斋》,不要看白话文版本,要读原汁原味

的文言文版本,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品的内涵韵

味。他也常在茶余饭后,挑出一两篇《聊斋》里

的故事让我解读文言文给他听。

父亲生性幽默,谈吐风趣,是个充满魅力

的人。他夸赞我太太厨艺好,因此称她为“赛

锦江”,意思是我太太烹饪的菜品胜过锦江饭

店,他平时没有喝酒的习惯,但有时候品尝到

鲜美的菜肴,也会让人拿个小酒杯来品上几口。

父亲的幽默不但让家人感到暖心,也常常能化

解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危机”。比如母亲常抱

怨他在书桌上堆满了书籍资料。有一次母亲和

他拜访谢希德教授,谢教授的书房也有一张堆

满了书籍资料的书桌。回家途中,父亲对母亲

说:“谢先生比我‘大牌’,你看看人家这书

桌……”,母亲听了哈哈大笑,就此接受了父

亲书桌的“杂乱”。

父亲晚年饱受疾病折磨,1999 年后基本常

住华东医院治病。我在南通工作,也经常南通上

海两地奔波照顾。记得有一次,父亲因腿部血管

堵塞,竟急需截肢治疗!截肢手术对于高龄老人

的风险不言自明,我心急如焚,当时有机所准备连夜派车到南通接我赴上海商讨治疗方案。所幸第二天中山医院的专家会诊,采用“通血管”的技术治愈了此病,实在是有惊无险。父亲在住院期间,仍旧牵挂着他的化学事业,也常与诗书作伴。父亲 90 岁大寿后就陷入了昏迷状态,直到离世,始终未睁开双眼。2002 年12 月17日晚,目睹着父亲在弥留之际一点一点失去生命驾鹤西去,我心如刀绞,却又悲痛到欲哭无泪。父亲离世当晚,有机所的张书记为了安抚我的情绪,也为了不让归家的我带着父亲辞世的消息惊动已经入睡的母亲,在好望角酒店安排了房间让我留宿一晚。我一夜无眠,一边承受着丧父之痛痛彻心扉,一边考量着怎么告诉母亲这个悲伤的消息。没想到第二天回到家中,我还未启口,母亲已经知晓了一切。母亲和父亲相濡以沫鹣鲽情深六十余年,彼此间早已心灵相通,睿智的母亲冥冥中感知父亲的离去,一早就打了电话去医院询问。父亲离世后母亲一直处于忧郁状态,我和太太经常探望照顾她,有时她用过餐了,却说还未用餐,常常跟我太太念叨父亲复活了,天冷了让我们给父亲送冬衣去,我太太安慰她说衣服已经送过去了,她还说让父亲打个回条,此情此景,令人心酸。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今年是父亲诞辰110周年,也是父亲辞世20 周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年背诗少年的“浔阳江月荻花,司马青衫琵琶”已成遥远的回忆。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万千。“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对父亲的追忆与怀念,从未中止,关于父亲的风骨品格,亦就此绵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22年9月

第64页

盟史钩沉

60

南通籍盟员专家苏延宾:中国纺织行业的领航者□ 吴馨萍

苏延宾(1909-199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上海纺织工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参与发起组建中国纺织事业协进会,创立《纺织通报》《染整通报》等刊物,建立纺织图书馆,编撰《英汉纺织辞典》。曾任民盟中央委员,第三至八届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第一至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家道贫寒,从小立志

1909 年 10 月,苏延宾出生在江苏如东县

掘港镇一户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是清末的一名

穷秀才,在地主家教书以微薄的收入为生。苏

延宾 4 岁时,父亲不幸身染肺结核病逝,撇下

寡母靠针线浆洗度日,含辛茹苦地抚养兄弟 4

人。家道清寒,苏延宾在父兄世交的资助下,

才得以升学念书。青少年时期,苏延宾目睹了

新旧军阀,横行无忌,连年内战不已。各帝国

主义国家侵略频繁,妄图瓜分中国,加之天灾

屡发,使当时的老百姓遭受着严酷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时有亡国之患。如何才能救国救民,成为苏延宾幼小心灵中时常触及的问题。1925 年,他在扬州上中学时,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来,群情激愤。苏延宾积极参加学校的日货检查队,抵制日货,并罢课投入爱国运动。同年暑假回家,在家乡接触了共产党员窦止敬等同志,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后来,苏延宾有机会在学校里亲耳听到中共早期青年领导人恽代英同志在学

第65页

盟史钩沉

61校所做的一次演讲,使他十分难忘。

1926 年,苏延宾考进南通学院纺织系学习,

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军节节胜利,

感染了苏延宾。他积极参加发传单、贴标语等

活动,迎接北伐胜利。在两位高年级同学的介

绍下,他加入了国民党。不久之后,“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发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

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

政变,反革命大屠杀使苏延宾猛然醒悟。他带

头发动国民党党员和学生群众上街游行示威,

驱逐了唐家闸伪警察分局局长朱正学,被当局

逮捕。之后,他愤怒撕碎了国民党党证,脱离

了国民党。

加入民盟,追求进步

1930 年 7 月,苏延宾从南通学院毕业。由

学校介绍进入上海永安纺织公司第一厂工作,

后到上海棉业统制委员会任调查员,又到上海

棉纺织染实验馆当技术员,专心于纺织专业技

术工作。1937 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爆

发,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八一三”日

寇侵占上海后,他离沪转往重庆,到重庆裕华

布厂任工程师,随后又转往昆明任国立中央研

究院工学研究所技师。途经南通唐家闸时接受

了地下党员赵一峰的重托,掩护他的爱人中共

党员刘一冰偕行同往四川。这期间,苏延宾目

睹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拱手把祖国的

大好河山让给日本帝国主义,还积极反共,丧

心病狂地“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卑劣行径,

进一步坚定了反蒋之心。他十分赞同当时“中

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治主张,认为民盟是站

在中国共产党一边的,是符合人民抗日意志的,于是便主动接近进步人士黄相荣等人,坦承自己的观点,要求加入民主政团同盟。1943年11月,经周新民同志介绍,苏延宾在周家秘密宣誓加入民盟,并结识了李公朴、吴晗、罗隆基等人,经常和他们一起讨论反蒋斗争策略,并积极参加抗日民主活动。1945 年夏,苏延宾考取美援租界法案的留美实习生,赴美国北卡罗纳大学纺织学院学习。一年后,他回到上海,担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程师,同时受聘于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中国纺织工学院,担任教授。他以中纺公司工程师、学校教授的合法身份作掩护,积极参加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民主运动,进行反蒋统一战线的政治活动。1947 年冬,民盟总部在上海被迫解散,苏延宾设法掩护周新民同志脱险去香港。1948年民盟总部在香港恢复活动,并决定在上海成立民盟上海执行部,苏延宾担任委员兼秘书主任,从事民盟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苏延宾还同陈维稷等同志组织了中国纺织事业协进会(简称“小纺协”),在纺织工程技术人员中宣传党的政策,秘密散发传单,开展反迁厂和护厂等活动,迎接上海解放。1949 年 1 月,苏延宾不幸与陈维稷同志一起被国民党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后经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营救,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保释。同年 2 月,苏延宾秘密去香港,与周新民同志会面。在中共驻港办事处许涤新同志的指示下,4 月 4 日晚与何香凝母女等人离港北上,

第66页

盟史钩沉

62

到达北平。解放上海时,苏延宾受命随军南下,

经丹阳集训参加接管上海工作,被任命为上海

市军管会财政经济委员会顾问,积极协助军管

会接管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苏延宾担任华东纺织管理

局顾问、华东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

他满腔热忱为党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

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当时,苏延宾还担任中国

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并主持上海纺织工程学

会的工作。之后任上海纺织学会理事长、名誉

理事长。在纺织工作领域,他积极为工程技术

人员举办社会科学及科技方面的讲座,增强科

技人员对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认识;开展各

项学术活动,提高纺织专业水平;创办联合纺

织补习学校,招收学生 500 余人,为纺织工业

培养了大批人才;建立纺织图书馆,编辑出版

《纺织通报》《染整通报》等纺织专业刊物,

推动了纺织事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苏延宾还

花了十多年心血,组织纺织专业人员数十人,

编撰了《英汉纺织辞典》,因此而成为纺织界

的知名人士。1983 年,苏延宾被聘为中国纺织

工程学会顾问。

1950 年 1 月,民盟中央任命苏延宾为民盟

上海市支部副主任委员,因主任委员未到职,

由苏代主任委员之职。1951 年和1953年任民盟上海市支部委员,自第三届到第八届民盟上海市委员会期间,苏延宾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1979 年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88 年被提名为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1957 年 5 月,苏延宾任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1959 年1 月任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在关心纺织、发展纺织事业的同时,苏延宾还热心统战工作。“文革”中,苏延宾遭受迫害,被下放到情报所做一般的翻译工作。粉碎“四人帮”后,苏延宾重返上海纺织工业局任顾问。他坚决拥护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顾年届七十,积极参加政协和民盟的各项活动,热心盟务工作,关心纺织工业的发展。还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自己几十年来的心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1985年7月,苏延宾加入中国共产党。苏延宾一生热爱祖国,拥护党,为纺织事业与学会工作贡献毕生精力,为民主同盟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及党的统战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典范,也是纺织界和学会工作的先驱和楷模。(文章来源:民盟上海市委编撰《沪盟先贤》中苏延宾篇。)

第67页

盟史钩沉

63大事记(2023.7.1 — 2023.12.31)7 月 1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召开十一届四次

常委会议,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

究通过了今年第一批新盟员入盟等事宜。

7 月 1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召开“凝心铸魂

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动员部署

会,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南通市委会

主委刘洪出席并讲话,副主委吕广明、张军、

陈建云、赵明远出席会议。

7 月 10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召开 2023 年第

一批新盟员见面会,开展入盟教育,集体进行

入盟宣誓。

7 月 22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举行 2023 年度

新盟员培训班暨第五届薪火班开班仪式,2022

年入盟盟员参加培训。

7 月 28 日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

南通市委会主委刘洪率调研组赴海安,开展中

共南通市委委托重点调研课题调研。

8 月 4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联合农工党南通

市委会开展“2023 年南通暑期电影市场”专题

调研。

8 月 8 日 中共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文

圣走访调研民盟南通市委会机关,召开座谈会。

8 月 9 日 市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开口能

讲、提笔能写、遇事能谋、业务能干”素质全

面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及民主党派“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民盟南通市委会机关干部刘铃获演讲比赛一等奖。8 月 14-18 日市委统战部联合市社会主义学院、张謇企业家学院举办市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和市第二十五期基层统战干部培训班。民盟南通市委会8 名骨干盟员参加培训。8 月 25-26 日第十三届江苏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南通民盟提交的论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 3 篇,三等奖1 篇,2 篇入选论文集。

9 月 15 日 市委统战部、民盟南通市委会联合举办多党合作业务知识讲座。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明远应邀作《风雨同舟共襄伟业——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共领导的历史启示》专题讲座,宣传部部长丁晓梅交流工作心得。9 月 14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各教育支部负责人参加会议。民盟南通市委会副主委吕广明、专职副主委赵明远出席会议。9 月 16 日 今年第一批入盟盟员赴唐闸镇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现场教学。

第68页

盟史钩沉

64

9 月 21 日 市政协民盟界别在崇川区和平

桥街道濠阳社区以“有序推进寺街西南营历史

文化街区多元保护更新及利用”为题,开展“有

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9 月 24 日 南通民盟“同盟同行”品牌成

果展暨开发区综合支部“盟员之家”揭牌仪式

在开发区综合支部盟员之家举行。南通市人民

政府副市长、民盟南通市委会主委刘洪,中共

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文圣,民盟南通市委

会副主委吕广明、陈建云、赵明远,南通市经

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姜宇敏

出席活动。南通民盟各基层组织负责人、南通

民盟科教文化交流基地负责人、开发区综合支

部盟员等参加活动。

9 月 24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授予“星火助

推”“益智科普”“静海遗珍”“柔武爱心”

“经建智联”5 个基层品牌“南通民盟‘同盟

同行’社会服务精品品牌”称号;授予通作家

具博物馆、胡公石书法艺术馆、花桥园艺场、

一庄非遗空间、南通中专雕塑艺术馆位“南通

民盟优秀科教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10 月 12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

明远带队,组织第五届薪火班以及一至四届薪

火班骨干盟员赴扬州高邮开展主题教育现场教

学活动。

10 月 21 日 民盟南通市委会举办南通建筑

业和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建言沙龙活动,

来自管理职能部门、建筑开发领域国有单位和

民营企业,以及高校的十余名盟员代表参加活动研讨。

10 月 28-31 日民盟南通市委会赴重庆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南通市委会主委刘洪,专职副主委赵明远,市委委员、监委委员、基层组织负责人等30 余人参加活动。

11 月 22 日民盟南通田家炳中学支部举行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袁菲任主任委员、崔爱军任副主任委员、王陈俊任组织委员、葛炜玮任宣传委员、达冰任文体委员。

11 月 26 日民盟南通市委会召开第十一届第四次全委会议,选举侯艳秋同志为民盟南通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审议通过侯艳秋同志担任民盟南通市监督委员会新任主任。12 月 12 日南通民盟微信公众号被团结报社评为“2023 年度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微信公众号二十大靓号”。12 月 14 日民盟南通市委会赴江苏省通州监狱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与监所签署共建协议。

12 月 28 日民盟南通市委会举办参政议政联席会议暨议政建言沙龙活动,民盟界别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会,为做好明年初各级“两会”参政议政工作,围绕城市发展、民生福祉积极建言。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