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A本

发布时间:2024-1-0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八下语文A本

49张志新即使被割喉,也要“像小草一样”凄厉地“歌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才使得他们如此特立独行。他们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社会提出一种屈原式的“弱者”的绝唱。他们“拯救”了很多人的思想与认知,他们因此注定被当时的社会离弃,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而能够达到最深最远的,永远只是极少数人。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我的人。”这句话是献给他自己,也是献给他的同类人。正是这样一群“神经病”,承担着社会良心的功能,才使得这个世界不至于完全崩塌,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年华与生命,在生命的年轮上或许只有“荣誉”二字能够对他们的孤独予以安慰,对他们的价值予以承认。6.下句中加点的“声音”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他能认真听取并缜密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个论点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起]
[展开]
八下语文A本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9

张志新即使被割喉,也要“像小草一样”凄厉地“歌

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才使得他们如

此特立独行。他们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

社会提出一种屈原式的“弱者”的绝唱。他们“拯救”

了很多人的思想与认知,他们因此注定被当时的社会

离弃,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尽

相同,而能够达到最深最远的,永远只是极少数人。

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

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我的人。”这句话是

献给他自己,也是献给他的同类人。正是这样一群“神

经病”,承担着社会良心的功能,才使得这个世界不

至于完全崩塌,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年华与生命,在生

命的年轮上或许只有“荣誉”二字能够对他们的孤独

予以安慰,对他们的价值予以承认。

6.下句中加点的“声音”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

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

不同的声.音.,他能认真听取并缜密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

述这个论点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文字是从文中摘出的,应该放入第几段,作为

事实论据?为什么?(4分)

弗朗西斯·福山这位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者,在发

表《历史的终结》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在发表《政治

秩序的起源》之后,他又被视为“野心极大的哲学家”。

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非议,福山为了保持独立,选择

远离喧嚣的社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内心强大的人,必然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

真正有思想的人,多半是内心强大的人。

B.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伟大,在于他们敢于对人

们原有的错误认识破旧立新。

C.真正有思想的人,他们观察事物的高度、深

度和广度,很少有人能达到。

D.对于那些承担着社会良心的思想家,我们要

承认他们的价值。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虢 君 不 悟①

选自《韩诗外传》

昔者虢君出虢,谓其御曰②:“吾渴,欲饮。”

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粱糗③。

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

之④?”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⑤。”曰:

“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

谏也?”御者曰:“君喜谀而恶.至言⑥。臣欲进谏恐

先虢亡是以不谏也。”

虢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

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

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

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

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⑦,枕御膝而卧。御自易.

以块⑧,疏行而去⑨。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注释]①虢(ɡuó):古代诸侯国名。 ②御:车夫。 ③

干脯:肉干。粱糗(qiǔ):干粮。 ④奚(xī):为什么。 ⑤

亡:流亡。 ⑥至言:真话。 ⑦解:同“懈”,懈怠。 ⑧

块:土块。 ⑨疏行:远行。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⑴何备.也( )

⑵君喜谀而恶.至言( )

⑶御者转.其辞曰( )

⑷御自易.以块( )

11.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臣 欲 进 谏 恐 先 虢 亡 是 以 不 谏 也。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

⑴子知吾且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虢君和车夫分别是怎样的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 分)

14.请以“听听__________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

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第52页

50

第 五 单 元

第 17 课 壶口瀑布(第一课时)(41)

【课前预习】

1.落实字词。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

告(jiè)_____/推(sǎnɡ)_____

(shà)_____时/驰(chěnɡ)_____

漩(wō)_____/寒(jìn)_____

(yū)_____回/怒不可(è)_____

⑵给加点的字注音。

铸.( )/潺潺.( )/出轧.( )

汩汩.( )/湿漉漉.( )

⑶补全下列词语。

震耳欲_____/前呼后_____

2.关于课文。

⑴本文是一篇描写黄河的__________(体裁),作

者是________。

⑵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

气势,更让人由黄河的“___________”“压而不弯”

“__________”等特点,给予读者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基础知识】

3.解释下列词语。

⑴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汩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打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怒不可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前呼后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替换下面各句中画横线的部分。

⑴扑面而来的黄河水,发出快把人耳朵震聋的吼

声。( )

⑵河心还有一条深沟,入水处深得无法测量。

( )

⑶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一

支骑着很多兵马的大军。( )

⑷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无法控制

地发怒。( )

5.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析下面句子。

⑴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

汩汩如泉。(句中“钻”和“觅”两个动词用得好,

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

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此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此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个句子都有成分搭配不恰当的问题,请指出

并修改。

⑴这条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

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春天的江城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

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一)壶口的黄河

肖 铁

⑴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

沟的水显得太清秀,太俊俏,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

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

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

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⑵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

第53页

51

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

声,知道壶口到了。

⑶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掬出

一把水来。

⑷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

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

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

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

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

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

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

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

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端。

⑸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

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

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淀。

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

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

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

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

里最黄,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⑹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

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

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类进化的

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

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

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

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

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

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

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⑺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照射过去,一

片白色,水和天相连,汪洋恣肆;下游,水面渐渐宽

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点抑或是升华的地

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

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过去了,黄

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

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

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

一跃就是五千年。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鼓舞,要

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呢?

⑻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

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

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王嬴政该是从这里出

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

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⑼德国人埃米尔·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即《青

白尼罗河》),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该是中国人

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7.第⑴段写了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⑷段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来描写壶口的黄河,具

体是怎样进行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⑺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⑻段中说:“这才是中国的河。” 为什么说黄河

“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咏风

[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①,加我林壑清②。

驱烟寻涧户③,卷雾出山楹④。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①肃肃:风声。 ②加:使。 ③此句意为,(凉

风)驱散涧上的烟雾,使涧底的人家显露出来。 ④山楹:

指山间的房屋。

11.这首诗写的是“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风的“有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4页

52

第 18 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一课时)(43)

【课前预习】

1.落实字词。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òu)_____然/(qián)_____诚

(ɡōnɡ)_____顺/(rú)____动

(qī)_____凉/(xiè)_____怠

(dūn)_____实/蜿(yán)_____

衰(jié)_____/漫(yì)_____

演(yì)_____/安营扎(zhài)_____

风云变(huàn)_____/接(zhǒnɡ)_____而至

⑵给加点的字注音。

棱.角( )/消长.( )

黧.黑( )/腈.纶( )

⑶补全下列词语。

_____ _____在目/川流不_____/_____不经心

2.关于课文。

本文记述了作者_________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

冬游览的经历。虽然遭受极端天气的各种折磨,但是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冰峰、_________、_________、冰

墙、冰塔林等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

自然力量的敬畏和_________之情。

【基础知识】

3.解释词语。

⑴虔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敦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

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

B.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形容破坏

风景)

C.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

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用拟人的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阳光和风缓慢地侵蚀着冰体)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

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这里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

清楚楚)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

多端。

B.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C.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

已经折断。

D.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

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扩展阅读】

(一)长江源头行

杨凤栖

⑴万里长江,波浪滔天。你可曾想过:这不尽的

江水是从哪里来的?这条哺育我们千秋万代,灌出青

藏、巴蜀、南韶、楚吴等地辉煌文化,滋润我们五分

之一土地的大江发源于何方?经过几年的考察,科学

工作者终于弄清了,万里长江发源于西藏和青海交界

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的万年冰河中。

⑵长江源处在青藏高原腹地,交通险阻,气候恶

劣,人烟稀少。多少世纪来,由于没有认识它的真实

面貌,在江源地区的藏族同胞中,流传着许多神奇的

故事。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远古时候,玉皇把一只

神牛犊降落到青藏高原上,指令它在这广阔无垠的高

原上啃完青草,踏平雪峰山峦,使它变成一片砂砾。

可是,神牛犊违背了玉帝的旨意,却从它的鼻中喷出

两股清泉来。清泉像甘露,滋润了草原。顷刻,草原

显得格外美丽,格外妖娆。玉帝知道后,十分恼怒,

指牛为石。而顽强的小牛犊不屈不挠,当它变成石头

后,仍从石缝中喷出两股清泉。这两股潺潺的流水,

汇集了千万条小河流,成了万里长江的源头。今天,

这条河流被人们称作“通天河”,藏族人民称之为“直

曲”。“直”,藏语意为牛犊。实际上,通天河不过属于

万里长江的上游河段,离长江源还很远很远。美丽的

神话总是令人神往的。人们不断地寻找这块神牛石。

唐代,地理志上就有“江出犁牛河”的记载。到了明

代,又有许多著作提到:“金沙江源出吐蕃共龙川犁石

第55页

53

下,谓之犁河。”清朝齐召南《江道论》中更描绘得神

乎其神:“犁牛河出西藏卫地之巴萨通拉木山东麓,山

形高大,类乳牛……”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误把传

说作为现实,是不足为怪的。

⑶的确,要找到长江源头谈何容易,当我们告别

了沉浸在春天里的兰州城,来到格尔木后,便翻上了

“横空出世”的昆仑山。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我们

来到了青藏公路一端的重镇温泉镇。然后离开温泉向

西,直奔长江的源头。到那里,可就是荒无人烟,一

大片沼泽了,我们就改乘马匹。艰难的历程给我们带

来了万千辛苦,但神奇的大自然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

的喜悦。

⑷看呵,各拉丹冬雪峰已映入我们的眼帘了。“各

拉丹冬”的藏语意思是“高高尖尖”,海拔高达六千六

百米。看啦,各拉丹冬,冰峰林立,冰川纵横。四十

多条冰川像玉龙飞舞,高耸着向外飞去,真是气吞山

河,气象磅礴。它夏日消融,冰水横溢,成了哺育伟

大长江的不尽之源。

⑸因融溶作用,长江源头的冰川的冰舌部位,形

成了奇异华丽、姿态万千的冰塔林。大自然真像一个

能工巧匠,把自己打扮得那么艳丽。这些冰塔林顶天

立地,又互相依倚,组成了长江源头的一排排奇阵,

使人感到变化莫测。我们真像走进一个神话般的水晶

宫里。身旁雪白的冰林银光闪烁,脚下云雾缭绕,好

似琼楼玉宇,犹如仙境幻影,突然,只见洁白的雪峰

上涌出团团乌云,蔚蓝色的天空顷刻间变成一团漆黑。

眼前的美景不见了,只见雷声大作,电光闪闪,狂风

夹着豆大的冰雹,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狂风扯着我

们的衣袖,冰雹像无数条鞭子朝我们身上猛抽,厚厚

的鸭绒衣全淋湿了,个个成了落汤鸡。真是多变的高

原气候呵!人们常说,地质工作者风餐露宿,爬冰卧

雪,工作千辛万苦,但当我们用地质锤揭开大自然的

奥秘,领略大自然的各种奇景时,有谁能体会到其中

的乐趣呢?

⑹为了寻觅长江的第一股流水,为了测定长江源

头的水流速度,我们天天在冰塔林中穿行,在雪崖上

登攀。我们沿冰川走到冰舌尾端,只见冰川峭壁耸立,

冰崖如墙,有的竟高达二十多米。其下部由于夹带泥

沙,冰崖颜色上白下黑,层次分明。冰舌顶部融水沿

冰崖凹处泻下,形成一股股细水瀑布,宛如一条条银

亮的飘带直向山下飘去。这些飞瀑的溶水汇在一起,

形成无数条小溪。冰川和岩石的交替区容易吸热,融

溶更为剧烈,只见潺潺流水,布满了整个长江源头。

听着这叮当作响的淙淙流水,望着布满了整个长江源

头的的涓涓细流,油然产生了短暂的怀疑:难道波涛

滚滚、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就是起源于这里么?是

的,这股股瀑布,这涓涓细流,就是万里长江的第一

股流水,虽然是那么细小,但它不畏千山万壑,开始

了万里征程,迈开了坚定的步伐。这可能也是长江伟

大的所在吧。流水虽然是那么细小,但它把美丽富饶

的青藏高原和祖国名川大江连了起来。

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千百年来,

多少文人面对着雄伟的长江,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但

有谁为发源万里江河的壮丽山川写过一句赞美的诗句

呢?只有在今天,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才有可能看到

长江源头的诗情画意!(有删改)

6.本文讲述的是长江的源头,却在第二段写到一个神

话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赏析第⑸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作文】

10.学校将在暑期组织一次“跟着课文去旅行”的研

学活动,“学行”研究小组负责推荐景点。请你从《壶

口瀑布》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两篇游记中任选

一个景点,给同学们写一段推荐语,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6页

54

第 17~18 课小测验(45)

一、基础(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qián)___诚/推(sǎnɡ)___/怒不可(è)___

(shà)___时/寒(jìn)___/(zhèn)___耳欲聋

告(jiè)___/演(yì)___/(màn)_____不经心

(xiè)___怠/(dūn)___实/安营扎(zhài)___

2.从方框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3 分)

如丝如缕/潺潺成溪/汩汩如泉/哀哀打旋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

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

钻石觅缝,________;或淌过石板,________;

或被夹在石间,___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

亮晶晶的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默写。(9 分)

⑴《题破山寺后禅院》描写佛寺曲径幽静、花木

掩映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⑵《送友人》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

忍离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⑷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词人以

象征手法表达了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志趣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处处志.之( )

⑵四面竹树环合.( )

⑶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⑷悄.怆.幽邃( )

⑸渔人甚异.之( )

⑹罔不因.势象形( )

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⑻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二、阅读(35 分)

(一)名著阅读(5 分)

5.名著阅读。

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

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有关人物和情节

拟写下联。(2 分)

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下联:披荆斩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是朱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

件)时说的;“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

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

首长呢”是__________(人名)对保尔说的。(3 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山 中 避 雨

丰子恺

⑴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

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

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

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

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⑵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

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

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

“山色空濛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

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

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

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

我所感的趣味。

⑶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

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

阶摸得不大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

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

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

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

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

把胡琴递给我。

⑷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

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

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

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

教过胡琴上的工尺(“工尺”即“工尺谱”,是中国古代记

录音阶的符号,有“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

乙”等字样,相当于 sol、la、si、do、re、mi、fa、sol、la、

si)。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

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

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

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

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

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

violin(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

在山中的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

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

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

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

第57页

55

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

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

经用 piano(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

多芬的 sonata(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

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⑸两部空黄包车过来,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

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

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

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piano 笨重如棺材,violin

要数十百元一具。它们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

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 violin

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之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

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

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

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

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

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

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

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

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

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

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

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

还从未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证实了。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 分)

⑴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古语云:“乐.以.教.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叙述中心事件时,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

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

忆或故事,这种写法叫作插叙。选文中插入了“我的

胡琴拉奏入门”的故事,有什么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文中将胡琴与钢琴、小

提琴作了比较,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目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因避雨山中即兴拉唱,让作者有了非同寻常的音乐

体验,这种体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①

选自《战国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

齐②。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

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

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

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③。”颜率曰:“不可。夫梁

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

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

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

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④。”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

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⑤。”齐王乃止。

[注释]①周:此指东周,战国时周王朝已经十分衰落,受

诸侯国欺凌,后为秦所灭。九鼎:传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

铸九鼎以镇天下,传至战国时期失踪。后世以鼎作为政权的

象征。 ②颜率:人名,《战国策》中第一位出场的谋士。 ③

寄径:借道。梁:即魏国,因魏国首都是大梁(今河南开封),

故又称梁国。 ④窃:私下,谦词。 ⑤敝邑:指东周。

10.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齐 王 大 悦 发 师 救 周 而 秦 兵 罢。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周君患.之( )

⑵愿大王图.之( )

⑶颜率复诣.齐( )

⑷疾.定所从出(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

⑴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颜率的谋略,

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可是宋代洪迈却在

《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批评:“此特儿童

之见耳。”你对颜率的做法怎么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 分)

14.请以“一段_________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不少

于 600 字的文章,补充题目再行文。

第58页

56

第 19 课 登勃朗峰(第一课时)(46)

【课前预习】

1.落实字词。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_____日/(qiónɡ)_____顶

(dòu)_____留/(liáo)_____绕

(wǔ)_____媚/浮(zào)_____

颠(bǒ)_____/(kuànɡ)_____野

打(ɡě)_____/轻歌(màn)_____舞

(shùn)_____息万变/纷至(tà)_____来

名(fù)_____其实

⑵给加点的字注音。

雇.( )/巉.峻( )/拾.阶( )

2.关于课文。

⑴课文选自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远处

的青山》,记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__________的经历。

⑵文中写上山,用________(文体)笔法,描绘

山中的奇景、嶙峋的怪石和____________,生发无限

的感慨;写下山,则以________(文体)笔法,叙述

奇人奇事、__________和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基础知识】

3.解释词语。

⑴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巉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拾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纷至沓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爬上山顶时,竟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却

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许多的同伴,为了同

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我们从相同的起点出发,努力地向上攀登,追

求着各自的梦想。

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

5.指出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

纤指。( )

⑵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

衣的纯洁天使。( )

⑶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

勃朗峰。( )

⑷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

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

【扩展阅读】

(一)初登泰山

冯骥才

那年我 22 岁,正处在一种向往着挺身弄险的年

龄。一天,在老画家溥佐先生家里学画,溥先生忽对

我们几位师兄弟说:“跟我去泰山写生吗?”先生胖胖

的脸充满兴致。

那年代难有机会登山,我和几位师兄弟更没去过

泰山——这样的天下名山,便立刻呼应同往。行前的

几天兴奋得夜里闭不上眼,还跑到文具店买了一个绿

帆布面的大画夹,背在背上,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艺

术青年”。

泰山对我有种天生的魅力,这可能来自姥姥那里。

姥姥家在济宁,外祖父在京做武官,解甲后还乡,泰

山是他们常去游玩的地方。姥姥好读书,常对我讲到

泰山的景物和传说。那时家中还有几张挺大的“蛋白”

照片,上面是 1922 年外祖父与康有为结伴游泰山的

情景。照片里母亲那年 5 岁,还是一个梳着一双髽髻

(zhuā ji)的活泼好看的小姑娘。背景的山水已叫我

领略到五岳之宗的博大与尊贵。

记得那次在泰安下了车,隔着一大片山野就是泰

山。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

眼前天幕上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待走进山里,

层层叠叠,幽敻(xiònɡ,远)深邃,蜿蜒的石径把我

带进各种优美的景色里。那时没有相机,我掏出小本

子东画西画,不知不觉就与溥先生和几个师兄弟都跑

第59页

57

散了。

那次,我们好像是坐着夜车由天津来到泰安的,

火车很慢,中间经过许多小站。德州站的记忆很深,

车到站一停,没见月台上的小贩,就见一只只焦黄、

油亮、喷着香味的烧鸡给一张张纸托进车窗。当然,

我们没有钱买烧鸡吃,我口袋里仅有的 30 块钱有一半

还是向妻子(那时是女朋友)借的呢;我只能在山脚

下买些煮鸡蛋和大饼塞进背包,带到山上吃。

在这陌生的山上走着走着,就走入姥姥讲过的泰

山故事里。比方斗母宫,它真像姥姥讲的是座尼姑庵。

里里外外收拾得幽雅洁静,松影竹影处处可见,坐在

回廊上可以听见隐藏在深谷里层层绿树下边的泉响。

再有便是回马岭。姥姥当年对我说:“登泰山到回马岭,

山势变得陡峭,骑马上不去,所以叫回马岭。你外祖

父属马,当年到这里不肯再登,没过两年人就没了。

你也属马,将来要是到回马岭一定要上去。”于是那次

穿过回马岭的石头牌坊时,我是一口气跑上去的。

我一路上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写生。我在山里写生

时,完全不知上边的山还有多高路有多长,到了中天

门,见溥佐先生已经到达,坐在道边一家店前边喝茶

歇憩边等候我们,待人会齐一同登朝阳洞,上十八盘。

那个时代,没有旅游,上山多是求神拜佛的香客;

种种风物传说都是从山民嘴里说出来的,也都是山民

深信不疑的。我在小店里买到一本乾隆年间刊印的线

装小书《泰山道里记》,版味十足,软软厚厚的一卷拿

在手里很舒服。低头看看书中记载的古时的泰山风物,

抬头瞧瞧眼前的景物,对照古今,颇有情味。那时没

有真正的旅游业,这是唯一的一本堪作导游的小书了。

我也不知道山上小店里怎么会有这么古老的书卖。比

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

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

那次登岱还识得一群特殊的人,就是挑山工。一

个人,全凭肩膀和腰腿的力气,再加一根扁担,挑上

百斤的货物,从山底登着高高的台阶,一直挑到高在

云端的山顶。而且,天天如此。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虽然我和他们不曾交流,甚至由于他们低头挑货

行路,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但是他们留在了我的心

里,成为 20 年后我写《挑山工》的缘起。

至于那次写生收获最大的,乃是使我对宋代北宗

山水的技法有了深切的认识。泰山的大气更注入了我

“胸中的丘壑”。

头次登岱,目的在于绘画,收获却何止于绘画?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姥姥给“我”讲过的有关泰山

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远望泰山时,从呈现在眼前的画面中提炼出了

绿色、蓝色和墨色三种颜色。请你根据作者给出的三

种颜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幅关于泰山的画面。(可

任选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

扬’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这句话表达了

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第一次登泰山,“目的在于绘画”,除此之外,

你认为作者还有哪些收获?(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卯重五①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④,羸躯亦点丹⑤。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 1195 年,这年作者 71 岁,在家乡绍兴

隐居。重五:指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 ②此句是说,

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称“角黍”)。 ③著:插。危:高。

④储药:古人于五月初五在家中摆放药材以除秽恶。 ⑤羸

(léi):病弱的。点丹:在节日的食物上点红色,表示喜庆。

10.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为什么“一笑向杯盘”?结合全诗内容,

分析诗人“笑”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0页

58

第 20 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第一课时)(48)

【课前预习】

1.落实字词。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

(xuān)_____哗/奔(liú)_____

(chù)_____立/(yìnɡ)_____照

苍(jìnɡ)_____/(tiào)_____望

擦(shì)_____/(shuò)_____大

喧(ténɡ)_____/亭台楼(ɡé)_____

目(xuàn)_____神迷

⑵给加点的字注音。

闸.( )/砚.( )/蘸.( )/翡.翠( )

2.关于课文。

本文是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游记,文中作

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使用_________化的手法,以第

_____人称来描写一滴水流过丽江的全过程,为我们展

现了一幅立体的丽江图。

【基础知识】

3.解释词语。

⑴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目眩神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⑴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________

同一座古城。(越过/穿越)

⑵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

分,他们的内心也很________。(喧哗/喧嚣)

⑶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

莹夺目________在蓝天下面。(矗立/耸立)

⑷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

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

它们的名字四处_______。(留传/流传)

⑸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

大声_______着扑向山下。(喧腾/喧哗)

⑹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_______奔流

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喧腾/喧哗)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是令人流连

忘返。

B.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

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

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6.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关雎》)

⑵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子衿》)

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⑷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坚贞不屈而有节操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一)达古的春天

阿 来

⑴春天了,这些年的春天里总想回乡。如今城乡

疏隔,即便很近,回乡也需要理由,高原的春天便是

我回乡的好理由。

⑵高原的春天来得晚。在成都,繁花开过,眼看

就是绿色深浓的夏天,家乡那边才传来春的消息。达

古的朋友来信说,高山柳开花了,落叶松和桦树发芽

了,你教我们认得的苣叶报春和龙胆都开了。所有这

些消息,都在诱惑着我。

⑶大雪山的北麓山路上,遥遥可见达古那些依山

而建的藏寨,红蓝多色,错落有致。在达古这个不受

外人打扰的村庄,核桃树刚刚绽出新叶,像一团绿褐

色的云雾,笼罩在村寨上面。浅浅的褐色,是树叶的

新芽,一条条肥厚的花序,从枝头悬垂下来,那就是

核桃树浅绿色的花。轻轻捋下嫩长的核桃花,焯了水

拌好后,什么味道?是清新无比的洁净山野的味道!

是苏醒的大地的味道!

⑷春到岷江正当时。峡谷公路两边槐树正密密地

开着白花,河谷台地上,寨里的桃树丛丛翠绿,野樱

桃也开花了,有风轻摇树梢时,薄雪般的花瓣便纷纷

扬扬飘飞起来。而河谷两岸干旱的山坡上,灌木丛依

第61页

59

然一派枯黄。但我知道,这些枯瘦的灌木丛里一定有

早开的花朵。其中有一种开满细小黄花的带刺的灌木

丛,叫作堆花小檗。米粒大的小黄花一簇簇拥挤在一

起,抢在绿色叶片展开前怒放。还有耐旱耐瘠薄的带

刺灌丛沙生槐,也开出了密集的蓝色花。我一次次半

蹲半趴地摁着快门,累了,便坐在山坡上,翻看相机

里的花朵,却突然弄不明白,大自然为什么要让植物

开出这么多的花。这些花朵和这神秘的不明白,也许

就是我这一天的收获。人们在世界上都力图明白,而

我宁愿常常感受很多的不明白。

⑸这一天,我们还要去的便是这雪山群中两座从

未被人逾越的雪山——有冰川群的雪山主峰和洛格斯

神山。湖水映着碧蓝天空,阳光下融雪时的滋润气息

带着松杉的芳香。走到雪野中,抬头远看,群山变成

了波浪,在眼前奔涌,而洛格斯神山厚雪加身,冰清

玉洁,莹光逼眼,如同一个戴着水晶冠冕的神者。峡

谷尽头壁立而起的达古冰川群上的雪山主峰熠熠闪

光,直插幽深蓝空,仿佛一个未知的庞然大物。山体

上是深雪,雪下,才是冰川。这道冰川每年只有七八

月积雪融化时才可看见。但那冰川的力量却随时可以

看见,它在这雪山之巅造就了地貌杰作:相互错落在

云幕下金字塔一般的锥形峰顶、锋利峭薄的山脊、被

冰川从对面山体上剥离又搬运到面前来的巨大岩石。

我们脚底的深雪下,就是冰川挖掘出的巨大的冰斗,

夏天时,是一湖碧水,湖水的上方,劲风猎猎,被阳

光照耀,亮得晃眼的云团翻滚在天空,也翻涌在湖中,

而现在冻成了一块坚硬的冰。

⑹我总觉得,达古冰川这样的地方,可以成为每

一个中国人学习体味自然之美的课堂。虽然时兴的国

学热中常有人说中国人如何有天人合一观,如何取法

自然,但在实际情形中,却是自然界大面积的退缩与

毁坏,是中国人与大自然日甚一日的隔膜与疏远。

⑺大家散去的时候,有人问我,这个地方你觉得

如何?我只想说一句话:它是最近的遥远。(有删改)

7.第⑶段的表达颇具特色,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这句话颇为耐人寻味,应怎样理解其含意?

人们在世界上都力图明白,而我宁愿常常感受很

多的不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⑸段中所写的达古的雪山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为什么认为达古是“最近的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听筝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①,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②。

[注释]①抽弦促柱:弹拨筝弦时,缓拨叫“抽弦”,急拨

叫“促柱”。“柱”是用来支撑弦的,可以左右移动,以调

节音量。秦筝:相传筝为秦将蒙恬所制,又称“秦筝”,其

声哀怨悲怆。 ②此句指诗人浪迹江南,远离家乡洛阳,两

地相思。

11.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所听到的筝乐?

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两字堪称诗人炼字

的典范,“独”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象,“空”表现了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

这两个字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抒发了诗

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之情。

【小作文】

13.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大

量新词酷语,如“雷人”“给力”“北漂”“八卦”“嘚

瑟”“山寨”“宅男宅女”等,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热

议。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请发表简短的评论,不超

过 10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2页

60

第 19~20 课小测验(50)

一、基础(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tiào)___望/(wǔ)___媚/纷至(tà)___来

颠(bǒ)___/打(ɡě)___/名(fù)___其实

(yì)___日/擦(shì)___/目(xuàn)___神迷

(dòu)___留/(chù)___立/亭台楼(ɡé)___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⑴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________成了一滴水。

⑵我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

让同仁借鉴,让学生学习,让方家________。

⑶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________的故事传

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蕴含着人们

丰富的生活智慧和生产经验。

A.溶化/校正/口耳相传

B.融化/校正/陈陈相因

C.融化/教正/口耳相传

D.溶化/教正/陈陈相因

3.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蒹葭》)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子衿》)

⑶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_________

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

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阿来在《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中采用拟人

化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

和人文风情。

B.《登勃朗峰》中对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的

言行举止的描写,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

风格。

C.在传统交际用语中,初次见面用“久仰”,

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D.《易经》又称《周易》,与《诗经》《论语》《礼

记》《春秋》合称为 “五经”。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

⑴寻.病终( )

⑵佁.然.不动(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⑷以其境过.清( )

⑸便要.还家( )

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二、阅读(35 分)

(一)名著阅读(5 分)

6.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

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

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

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

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

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⑴“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这句话中的“他”

指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

什么事件?(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

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

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

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

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

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

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

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

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

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

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

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

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

第63页

61

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

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

嶙峋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

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

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

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

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

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

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

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

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

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

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

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

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

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

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

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

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

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

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大石坪,光光的石头上刻着一

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

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

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

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

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

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

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

是赤黄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

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

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

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

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

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有删改)

7.文章的前两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物,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其作用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是怎么描写“雨”的?写“雨”有什么作用?

请举例说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匿 名 谤 书

[明]孙能传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时①,有匿名文书告一

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以为不然不数日竟有旨

督办。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②,弗与.,颇

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马生至③,对款④,取谤

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其事⑤,果马生所作,

罪.之。

[注释]①尹:古代州县长官。这里作动词,意为“任……

尹”。京:指北宋首都开封。 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

替人写诉状的人。 ③绾(wǎn):拘系。 ④对款:即对

状,审讯时控辨双方陈述事实和理由。 ⑤鞫(jū):审讯。

11.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都 城 皆 恐 和 甫 以 为 不 然 不 数 日 竟

有 旨 督 办。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 )

⑵弗与.( )

⑶取谤书字校.之( )

⑷罪.之(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体现了王安礼怎样的行事风格?(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 分)

15.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

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太简单了,往往容易

被人们忽略掉。

第64页

62

第 六 单 元

第 21 课 《庄子》二则(第一课时)(51)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鲲.( )/抟.扶摇( )/濠.梁( )

鲦.鱼( )

2.填空。

⑴《庄子》是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著作,现

存 33 篇,包括______篇 7 篇,______篇 15 篇,杂篇

11 篇。

⑵《北冥有鱼》选自______篇《__________》,《庄

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_____篇《___________》。

⑶庄子,名______,是________时期哲学家,诸

子百家中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基础知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北冥.有鱼( )

⑵怒.而飞( )

⑶其翼若垂.天之云( )

⑷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⑸志.怪者也( )

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⑺鲦鱼出游从.容.( )

⑻请循.其本.( )( )

⑼子固.非鱼也( )

⑽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⑾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

⑿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4.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⑵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

⑶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⑷《北冥有鱼》中以奇异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描

绘鲲化为鹏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一)小大之辩

选自《庄子·逍遥游》

汤之问棘也是已①:“穷发之北有冥海者②,天池

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背若太山③,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④,绝云气⑤,负青天⑥,然

后图南⑦,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⑧:‘彼且奚适也⑨?我腾跃而.上,不

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⑩。而彼

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⑪。

[注释]①汤: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棘:人名,商朝的

贤人。已:同“矣”。 ②穷发:不毛之地。 ③太山:大

山。太,同“大”。 ④羊角:旋风,因风势回旋向上状如

羊角而得名。 ⑤绝:穿过。 ⑥负青天:背部接触到了青

天。 ⑦图南:向南方飞去。 ⑧斥鴳(yàn):一种小鸟。

⑨奚(xī):哪里。 ⑩至:最高(境界)。 ⑪辩:同“辨”,

区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其广.数千里( )

⑵未有知其修.者( )

⑶且适.南冥也( )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翼若垂天之.云。∣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其.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

C.我腾跃而.上。∣怒而.飞。

D.不过.数仞而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

亦飞之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5页

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庄子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本文中的鲲鹏和斥鴳分

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庄子寓言两则

其一 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①,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②。

庄公以为造父弗过也③,使之钩百而反.

④。颜阖遇之⑤,

入见曰:“稷之马将败⑥。”公密而不应.

⑦。少焉⑧,

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

矣,而犹求焉⑨,故败。”(选自《庄子·达生》)

其二 浑沌

南海之帝为倏(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

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⑩。”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选自《庄子·应帝王》)

[注释]①东野稷:战国时期鲁国著名的御马师。御:驾车

马之术。庄公:即鲁庄公。 ②“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意为,东野稷驾驭的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所压出的痕迹像

绳画的线一样笔直,左右拐弯时的车迹像圆规画的一样圆。

中绳,像绳画的直线。中规,像圆规画的圆。古人以钩定曲,

以绳定直,以规定圆,以矩定方。 ③造父:周穆王时著名

的御手。 ④钩百:兜一百个圈子。钩,兜圈子。 ⑤颜阖

(hé):鲁国的贤人。 ⑥败:倒。 ⑦密:沉默。 ⑧少:

一会儿。 ⑨求:驱赶。 ⑩息:呼吸。无有:没有。

9.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人 皆 有 七 窍 以 视 听 食 息 此 独 无 有

尝 试 凿 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使之钩百而反.( )

⑵公密而不应.( )

⑶浑沌待.之甚善( )

⑷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子何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 369~前 286)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

家,名周,宋国蒙人。他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贫,

但拒绝了楚王的厚币礼聘。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

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庄子推崇自然规律,

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时

有明法而不议”。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又称《南华经》,

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庄子的文笔汪洋恣肆,多用

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语言瑰丽。鲁迅先生评价

庄子的作品时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

作,莫能先也。”

2.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⑴自由观。庄子的自由观就是逍遥游,就是绝对

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子幻想出来的。庄子认为,

人们要摆脱自己身心的牵制,做到“无己”。只有做

到无己,才是天地间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从而达到

无忧无虑、无为无能、无祸无患的境界。

⑵人生观。庄子主张养生,做到无过无不及,注

重处于善与恶之间,使自己的精力和身体不受损害。

《庄子·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

尽年。”要求人们采取保守低调的处世态度,不要追

逐名利,与世无争,不用技巧,不用权谋。

⑶政治观。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放弃

知识和智巧。他认为,当今统治者喜好智巧,用机谋

而不求至道,所以天下大乱,“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⑷认识论。庄子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

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他认

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迷乱

而无所收获,是危险的。

第66页

64

第 22 课 《礼记》二则(第一课时)(53)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嘉肴.( )/教学相长.( )/兑.命( )

学.学半( )/选贤与.能( )

修睦.( )/矜.寡( )/男有分.( )

2.填空。

⑴《礼记》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_________

(时代)至秦汉间______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

经学家________编纂的。

⑵出自课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基础知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虽有嘉.肴.( )

⑵不知其旨.也( )

⑶虽有至.道.( )

⑷教然后知困.( )

⑸弗.( )食.( )

⑹教学相长.也( )

⑺讲信修.睦( )

⑻货恶.其弃于地也( )

⑼谋闭而不兴.( )

⑽盗窃乱.贼.而不作.( )( )

⑾外.户.而不闭( )

⑿然后能自.反.也

⒀学.学半( )

⒁故人不独亲.其亲( )

⒂不独子.其子( )

⒃男有分.,女有归.( )( )

4.课文理解与默写。

⑴《虽有嘉肴》强调要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

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有嘉肴》中阐明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原因的

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虽有嘉肴》中阐发了教学相长的积极意义的

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国家应当设立福利机构,来照顾弱势群体。《大

道之行也》中体现这种思想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大道之行也》中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

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写出《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

户”的意思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大

道之行也》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示例: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见,桃花源

中社会和平,环境安宁,就是《大道之行也》中所说

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⑴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桃花源中

老人和孩子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生活幸福,就是

《大道之行也》中所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

见,桃花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就是《大道之

行也》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扩展阅读】

(一)进学之道

选自《礼记·学记》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①,又从而庸之②。不善学者,

第67页

65

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③,先其

易.者,后其节目④。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⑤。不善问者

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⑥,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

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⑦,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

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①逸:安闲。 ②庸:酬谢。这里指感激。 ③问:

(老师)提问。攻:加工。 ④节:枝干交接处。目:纹理

不顺处。 ⑤相:先后。说:同“悦”,愉快。 ⑥待问:

回答问题。 ⑦从容:舒缓。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师逸而功.倍( )

⑵先其易.者( )

⑶不善问者反.此( )

⑷此皆进.学之道也(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

大者则大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从学习、提问和回答问题三个角度谈论了改进

教学方法的问题,以________比喻善于提问的老师的

提问方式,以________比喻善于回答学生提问的老师

的回答问题的方式。

(二)大道既隐①

选自《礼记·礼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②。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③,城郭沟池以为固④,礼

义以为纪⑤。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

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⑥,以贤勇知⑦,以功为己⑧。

故谋用是作⑨,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

周公⑩,由此其选也⑪……是.谓小康。

[注释]①隐:衰微。 ②天下为家:天下为一家所有,指

夏代以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即

“家天下”。 ③大人:指天子、诸侯、公卿等统治者。世

及:父传子为“世”,兄传弟为“及”。礼:制度。 ④沟池:

护城河。 ⑤纪:纲纪。 ⑥立田里:管理土地和乡村。 ⑦

贤勇知:任用勇者和智者。贤,任用。知,同“智”。 ⑧

以功为己:让(勇者和智者)建功立业来辅佐自己。 ⑨用

是:因此。 ⑩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指夏禹、商

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六人,他们被儒家标

榜为“圣王”。 ⑪选:杰出的人物。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今大道既.隐( )

⑵以正.君臣( )

⑶以笃.父子( )

⑷是.谓小康(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大道之行也》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社会

的特征,而选文《大道之隐》则描写了___________

社会的特征。

【相关链接】

关于《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西汉学者戴德和他的侄

子戴圣分别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和编

纂,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流传不广,

逐渐消亡。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

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传播较广。这两本书各有侧

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

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于是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

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一,为读书人

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

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和故事,

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

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

史、祭祀、文艺、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包罗万象,

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

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

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68页

66

第 21~22 课小测验(55)

一、基础(2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有一种瓷器,以一抹纤.(A. qiàn B. xiān)

尘不染的素白惊艳了世界,为世人争相推祟收藏,

它就是德化白瓷。福建德化瓷器品质高贵,器型

丰富。白瓷(diāo)______像以陶瓷之脆性,表

现衣(zhě)______之柔软;以陶瓷之剔透,表现

肌肤之温润。随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与繁荣,德化白瓷名扬海内外。

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⑵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订正。(1 分)

______改为______

⑶“纤.”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1 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⑴《北冥有鱼》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有嘉肴》通过论证得出的中心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大道之行也》中概括说明大同社会主要特征

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苏轼的《卜算子》中营造了寂静孤寂氛围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常识填空。(5 分)

⑴《庄子》是_____家的经典著作,现存_____篇,

作者是庄子及其后学,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

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 分)

⑵《礼记》是________至________年间_____家论

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_编纂的。(2 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

⑴志.怪者也( )

⑵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⑶北冥.有鱼( )

⑷请循.其本( )

⑸不知其旨.也( )

⑹选贤与.能( )

二、阅读(35 分)

(一)名著阅读(5 分)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哼,一个口袋也没有?你以为我就不知道是

谁把复活节的面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

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鬼。上回是

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

我滚出去!

选文中的“小鬼”是谁?上回他因何事导致妈妈

来校求情后才被允许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自行车之歌

苏 童

⑴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

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

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

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

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

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

⑵我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

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

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

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那二十里路,大约

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和青石板路,另外十里

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

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

的水手,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⑶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别样的亲情!

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

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

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

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

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已成为

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家的那

一辆。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

中一片晕眩,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

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着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

气息。

⑷1980 年我中学毕业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

行车。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

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

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

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说:

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

⑸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

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

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时弄坏了车子。我

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打了气,这

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

______________。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

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

枪,我必须出发了。

⑹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凤凰牌

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

第69页

67

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

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

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

人偷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

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 10 速跑车,

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

凛凛的新式自行车。

⑺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

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

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

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凤凰”,

它们就像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一些行将失

传的自行车的故事。

⑻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

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

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

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两辆自行

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

⑼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

⑽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有删改)

6.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有关“自行车”的往事,原因

是什么?请根据文章的情节填空。(4 分)

①童年多病,自行车维系着“我”的生命;

②第一次骑车,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长大后,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来,自行车令“我”感伤又欣喜。

7.第⑸段的空缺处省略了一段文字,下面哪项更适合

填入此处?请说明理由。(4 分)

A)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

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

心也是热乎乎的。

B)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

初秋的清风拂过我的脸颊,轻轻地踩着踏板,我的心

也是轻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⑹段中说:“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作

者这样说,其表面的原因是:“我”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而感伤,但“我”又因为可以买一辆新

车而感到欣喜;深层的原因则是:父母寄托在老式自

行车上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负担,总有一天要卸去,所

以感伤;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欣喜。(4 分)

9.文末用⑻⑼⑽三个段落写一对陌生父女,这样结尾

有何好处?请从主题或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李 勉 埋 金①

选自《太平广记》

天宝中②,有书生旅次宋州③。时李勉少年贫苦,

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④,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

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

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⑤,曰:“某之仆使,无知

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⑥,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

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后数年,勉尉开封⑦。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⑧,而

累路寻生行止⑨。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

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释]①李勉:字玄卿,唐朝人。 ②天宝:唐玄宗的年

号。 ③次:旅途中暂时停宿。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下文

的“洪州”和“ 北都”均为地名。 ④旬日:十天。 ⑤

遗:送给。 ⑥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死事:后事。 ⑦

尉开封:在开封当尉官(古代主管治安的官员)。 ⑧赍(jī):

携带。牒:公文。 ⑨累路:沿路。

10.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某 家 住 洪 州 将 于 北 都 求 官 于 此 得

疾 且 死 其 命 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

⑴临绝语.勉曰( )

⑵足下为我毕.死事( )

⑶余金奉.之(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分)

⑴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则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任写一

点即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 分)

14.味道是奶奶红豆粽的香糯,是绿丛中栀子花萦绕

的馥郁,是听到那首熟悉歌谣的惆怅,也是即将踏上

征程的豪情……请以“初夏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 600 字的文章。

第70页

68

第 23 课 马说(第一课时)(56)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才美不外见.( )

食.马者( )

其真无马邪.( )

2.填空。

⑴《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___________”。他倡导“古文

运动”,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唐代的

________,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曾巩等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⑵本文将________比作人才,将________比作善

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而将不能识别人才的愚顽的统

治者比作________。

【基础知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故虽.有名马( )

⑵一.食.( )或.( )尽粟一石.( )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⑷是.马也( )

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

⑹策.之不以其道.( )( )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⑻执策.而临.之( )( )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

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课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马说》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个观

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字是《马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喻

人。文章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

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一)良马对

选自《宋史》

七年入见①,帝从容问曰②:“卿得良马否?”飞

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③,饮泉一斛④,然非

精洁则不受。介而驰⑤,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⑥。

自午至酉⑦,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⑧,若无

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

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

择.粟⑨,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则

力竭汗.喘⑩,殆欲毙然⑪。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

之材也⑫。”帝称善.。

[注释]①七年: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当时岳飞击败

曹成叛军,平定杨幺起义,被宋高宗召见。 ②从容:随意。

③啖(dàn):吃。刍(chú)豆:喂马的饲料。刍,干草。 ④

斛(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⑤介:铠甲。这

里用作动词,指(给马)披上铠甲。 ⑥比:等到。 ⑦午、

第71页

69

酉:古代以十二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记时,每个天干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夜

里 11~1 点为子时,依此类推。午时为中午 11~1 点,酉时

为傍晚 5~7 时。 ⑧褫(chǐ):脱,卸。息:喘息。 ⑨秣

(mò):饲料。 ⑩甫:才。 ⑪殆:几乎。 ⑫驽:庸劣。

6.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 其 寡 取 易 盈 好 逞 易 穷 驽 钝 之 材 也。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日啖刍豆数.斗( )

⑵而秣不择.粟( )

⑶甫百里则力竭汗.喘( )

⑷帝称善.(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岳飞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被岳飞称为“致

远之材”的良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优良品质。(用原文填空)

(二)虎说

[明]刘基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①。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②,何

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

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

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

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不啻(chì):不止,不仅。啻,止。 ②寝处:

(用虎皮)做被子或坐垫。

10.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虎 利 其 爪 牙 而 人 无 之 又 倍 其 力 焉。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无怪.矣( )

⑵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⑶以一敌.百( )

⑷何足.怪哉(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

皆虎之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表面说的是虎,其实说的是人,文章讽刺的

是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 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

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虽然与柳宗元政

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

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体文,提倡古朴的散文文风,强

调文章以内容为第一要务。与柳宗元及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韩愈的散文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其

代表作有《马说》《师说》《原毁》等。韩愈是一个语

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的语言,又注重当代口语的

提炼,创造出许多新鲜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

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

章”“刮垢磨光”等。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795~

800)。韩愈早年怀才不遇,三次上书宰相而志不得通,

后入朝为官,“有见辄言”,为除弊政又两次遭贬。他

深感当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出于愤世之情,

遂作《马说》。

第72页

70

第 24 课 唐诗三首(第一课时)(58)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逾.墙走( )/戍.边( )/老妪.( )

泣幽咽.( )/石壕.吏( )/邺.城( )

三重.茅( )/挂罥.( )/沉塘坳.( )

大庇.( )/布衾.( )/突兀.( )

口称敕.( )/叱.牛( )

2.文学常识填空。

⑴《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都

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被后人称

为“________”。

⑵《卖炭翁》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

号________,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他与________

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基础知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卷我屋上三.重.茅( )

⑵高者挂罥.( )长.林梢( )

⑶忍.( )能.对面为盗贼( )

⑷唇焦口燥呼.不.得.( )

⑸俄.顷.风定云墨色( )

⑹秋天漠漠向.昏黑( )

⑺自经丧.乱.少睡眠( )

⑻长夜沾湿何.由.( )彻.( )

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⑽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 )

⑾伐薪.烧炭南山中( )

⑿卖炭得钱何所营.( )

⒀翩.翩.两骑来是谁( )

⒁手把文书口称敕.( )

⒂回.车叱.牛牵向北( )( )

⒃宫使驱将.惜.不得( )( )

⒄系.向牛头充炭直.( )( )

⒅暮投.石壕村( )

⒆老翁逾.墙走.( )( )

⒇一.何.怒( )

(21)听妇前.致词( )

(22)邺城戍.( )

(23)一男附书.至( )

(24)二男新.战死( )

(25)死者长已.矣( )

(26)犹.得.备晨炊( )

(27)如闻泣幽.咽.( )

4.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⑷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

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⑹《石壕吏》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百姓惨

遭蹂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

的具体状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饱经风霜、孤苦伶

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一)观刈麦①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④。

相随饷田去⑤,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⑥,左臂悬敝筐。

第73页

71

听其相顾言⑦,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⑧,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⑨,岁晏有余粮⑩。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①刈(yì):割。 ②陇:同“垄”,田中种植作

物的土埂。 ③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

肩挑。箪(dān)食:用竹篮盛的饭。箪,古代盛饭的圆形

竹器。 ④浆:指米酒或汤。 ⑤饷(xiǎnɡ)田:给在田

里干活的人送饭。 ⑥秉(bǐnɡ):拿着。遗穗:谷物收割

完成后遗落在田里的谷穗。 ⑦相顾言:相互看着说话。 ⑧

输税:缴纳租税。 ⑨吏禄:做官的俸禄。当时诗人白居易

任周至县尉。 ⑩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

5.诗中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进行

批判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寒”两句,表现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

也有反映这种心理的两句,它们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诗中是如何

运用对比手法的?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劳

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场景和遭受沉重剥削的痛苦现实,

具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B.贫妇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地

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看到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的

舒适生活,诗人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表现了劳动人民

虽然不怕炎热,但痛恨漫长而炎热的夏天的心理。

(二)将进酒①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②,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③。

岑夫子,丹丘生④,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

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⑤,但愿长醉

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

时宴平乐⑥,斗酒十千恣欢谑⑦。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⑧。五花马⑨,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⑩。

[注释]①“将进酒”是乐府(古代音乐行政机构)诗旧题,

李白用乐府旧题写新篇。将(qiānɡ),请。 ②君不见:乐

府诗中常用的开篇语。 ③会须:正应当。 ④岑夫子:岑

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⑤钟鼓:古

代富贵人家宴会中以钟鼓等乐器奏乐。馔(zhuàn)玉:形

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饮食。 ⑥陈王:指曹植,封陈

思王。平乐:平乐宫,在洛阳城的西门外,为汉魏时代富豪

显贵的娱乐场所。 ⑦恣:纵情。谑(xuè):戏。 ⑧径须:

只管。沽(ɡū):买。 ⑨五花马:一种名贵的马。 ⑩销:

同“消”。

9.诗中统领全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此诗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

兴,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历来为

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4页

72

第 23~24 课小测验(60)

一、基础(20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世事(cānɡ)______桑,没有谁的人生路是

一帆风顺的,那些抱怨命运不公平的人们,整日

郁郁寡欢、眉头紧蹙。殊不知,那些与我们相随

的挫折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是它们,教会了

我们在风雨路上(huò)______达前行,从容面对,

学会放弃,懂得人生的真(dì)______。

2.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石壕吏》)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遭群童戏弄

而无可奈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种凄凉苦楚,只有身经离乱、雨夜难眠的诗

人才能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卖炭翁》),这种矛盾辛酸,只有生计艰

难、衣单体寒的卖炭翁才能体会。

3.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6 分)

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_____

代的古体诗,作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⑵班级委托你邀请我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

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_______(久违/

久仰)大名!”呈递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

敬请________(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

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_______

(阅读/拜读)!”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

⑴不以千里称.也( )

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⑷食.马者( )

⑸食之不能尽其材.( )

⑹才美不外见.( )

二、阅读(35 分)

(一)名著阅读(5 分)

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A】“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

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

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

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

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B】青春胜利了,他终于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

白消瘦的他已经能够勉强站起来,摸着墙壁,在

房间里走动了。

⑴A 段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被人们当作座右铭。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国家名)小说《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2 分)

⑵他此次病未痊愈,便向团省委书记提出了什么

要求?结合 B 段,概括他身上的优秀品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翰 墨 街

田双伶

黑槐成荫的翰墨街上,宜兰轩和翰墨斋相邻,除

了两家店主人一个擅操琴一个喜弄墨之外,与别家无

甚区别。

鄘南古城有宋时遗风,人们多喜临池研墨,来翰

墨街逛的人从未断过。也常有邻近县市的人来这里买

纸墨选字画做装裱,翰墨斋满壁悬挂字画,行草隶篆

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临摹之作。门口的茶桌上摆

满杯杯盏盏,谁来了,店主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

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有人把一幅幅卷轴细细看过,说,您这,都不是

真迹呀。他嘘叹一声说,这可都是好字。

来者指着其中一幅问,这幅价钱多少?

他顺势望一眼,脸上满是虔诚之色:哦,这幅,

您好眼力,这是弘一法师的字呢。

不是真迹,价钱就该低些。

他就呵呵一笑,您看,弘一法师的气韵可都在呢。

最后讲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他恭敬地将书轴

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

给百姓看的。您说是不是?

来店里逛的人从翰墨斋出来,拐进宜兰轩,一进

门先觉得自己俗了几分。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

花,墨兰、蕙兰、四季兰,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

小小斗室,雅意非常。听闻店主朱先生所结交的多是

书画名家,在古城也算知名。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

钤①印落款皆是名家。他给人讲:我这里可都是名门

正派。你看这幅山水画,大气磅礴,丰润富贵。这位

名家起先不给,我多次上门去求,他才放到小店。可

谓我的镇店之宝。

若买者讨价,他就面露不屑,您出那价钱,还是

赏赏看看罢。

可是古城一位作山水画的老先生携了几幅画去做

委托,他斜看一眼,说,这山水画题材狭隘,技法单

一,章法凌乱,稍显破败之色。润格

②还不太好定,还

是当修身养性之作吧。一番话说得人悻悻而去。

可是那日,他店里的一小幅《墨兰图》就卖了三

第75页

73

万块。这在翰墨街上已算是高价了。可偏偏那人的亲

戚是同在翰墨街经营的纸墨店老板,于是就找回到宜

兰轩。翰墨街从南到北都是做书画的,谁个不懂行呢?

你这可欺不得人啊。这不就是您自己画的兰花嘛,

怎么混同名家的价钱出售呢?那人说。

朱老板面不改色,正颜道,我画兰三十多年了,

画的兰不输名家!画兰,讲究的是禅意,您看这些,

叶形悠然,雅致非常,哪里不值三万?若说名家,那

润格更高,哪是三万块就能求得?寻常人家,挂幅兰

花,让陋室添几分雅意就行了!

气得那人要砸店。

一时就嘈嘈杂杂围聚了好多人。这时老陶过来,

说,既然肯花高价买《墨兰图》,看来是真心喜欢。这

样吧,我店里有幅隶书,写的是陶渊明的《饮酒·幽

兰生前庭》,赠您,算是给这幅《墨兰图》做伴礼吧,

您就别再为难朱先生了。

旁边有人就笑出了声,就您店里那些临摹的画作,

赠人不显得失礼吗?

老陶不紧不慢地从屋里捧出一幅卷轴,惊得众人

大赞:一行行字体线条凝练,气势磅礴,高秀清峻,

既有《曹全碑》的丰腴,又有《礼器碑》的峻拔,还

可见《封龙山颂》的宽博。落款是松龄。

你从哪儿得来松龄先生的墨宝?那人惊疑地问。

老陶说,您没看见,我店里那张“留墨台”吗?

松龄先生来店里喝茶,随手写的。

他的字您也舍得送人?

老陶说,这有什么不舍得。若他的字价高得吓人,

或是只闷在屋里独赏,还会有几人喜欢他的字呢?

朱先生听了赶紧跑过来,看.看.字,又看.看.老陶,

又看.看.店内的“留墨台”说,故弄玄虚。这松龄先生

我早有耳闻,是鄘南的一位隶书名家,怎么可能跑到

这儿留字给你?倒是天天见你在那儿练笔。不过……

你以前送过我几幅兴起得意之作,我看着和这幅字形

似的很呢。哦,我想起来了,好像你落款只署名不钤

印,倒是有闲章

③,我还以为是雅趣,你,不会是……

老陶微微一笑,松龄乃鄙人拙号。

天色将晚,那人取了字连连道谢,众人散去。

翰墨街上,晚风缓缓吹来。(选自《天池》)

[注释]①钤(qián):盖。 ②润格:这里指报酬标准。 ③

闲章:个人的与姓名、职务等无关的图章。

6.根据小说的情节填空。(3 分)

来者与老陶谈论字价→老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朱先生出售《墨兰图》引发风波→老

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先生推测老

陶是松龄先生→老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句中连用了三个“看看”,有着怎样的表

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的结尾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陶是书法名家,却多次“舍得”将自己的作品赠

予他人。请问:老陶舍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庞安时传①(节选)

选自《宋史》

(庞安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②。踵门求诊

者,为辟邸舍以居之③,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

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

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尝诣舒④,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

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

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

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微痛,呻吟间生一男。

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

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⑤。吾

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⑥,既痛,即缩手,所以

遽生⑦,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

[注释]①庞安时(约 1042~1099),字安常,北宋蕲水(今

湖北浠水)人,当时名医。 ②率:一般,大约。 ③邸舍:

房间。 ④舒:舒州,今安徽安庆。下面“桐城”是舒州的

一个地名。 ⑤符药:符咒和药物,古代医生用以给人治病。

⑥虎口: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⑦遽(jù):马上。

10.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3 分)

才 见 即 连 呼 不 死 令 其 家 人 以 汤 温

其 腰 腹 自 为 上 下 拊 摩。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率十愈.八九( )

⑵活.人无数( )

⑶之.桐城( )

⑷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⑴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以居之,亲视药物,必

愈而后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这句话具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 分)

14.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