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发布时间:2024-5-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47计算这两个指标时不要机械的套用公式,要准确理解指标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当某一阶段的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后,单纯的看规模和入学率已经不再是教育发展的重点,需要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发展的指标上去。▲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净入学率 & 毛入学率,主讲教师:顾晨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3. 深度挖掘指标,关注指标的政策性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是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班)幼儿数之和占在园(班)幼儿总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各级政府对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是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两孩政策落地,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扶贫,从人生早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所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的政策性指向性强,目标值明确。该指标解读课程依托政策环境、紧扣政策内容、运用统计数据,分析政策执行情况,客观监测政策执行绩效,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为改进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主讲教师:张振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3年12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计算这两个指标时不要机械的套用公式,要准确理解指标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当某一阶段的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后,单纯的看规模和入学率已经不再是教育发展的

重点,需要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发展的指标上去。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净入学率 & 毛入学率,主讲教师:顾晨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3. 深度挖掘指标,关注指标的政策性

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是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班)幼儿数之和占在园(班)幼儿

总数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各级政府对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

源供给”,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是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两孩政策落地,保障民生

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扶贫,从人生早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所以普

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的政策性指向性强,目标值明确。

该指标解读课程依托政策环境、紧扣政策内容、运用统计数据,分析政策执行情况,客观监测政策执行

绩效,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为改进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主讲教师:张振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52页

48

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可监测和评价全国及各地区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

受经济发展规模、思想观念、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教育水平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各省份高中阶段普职招

生比呈现差异化分布。该指标解读课程结合国家相关的系列政策,深入分析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主讲教师:王青竹 山东省教育厅

如“双师型”教师比例,是指职业教育中“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比。该比例越高,

说明职业教育中拥有更多具有行业能力资格的教师,体现出更高的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学生

职业技能的培养。该指标解读课程细致梳理了 2017 年以来涉及“双师型”教师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该指

标的分析和应用提供政策理论基础。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双师型”教师比例,主讲教师:黄江川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53页

49

4. 科学分析指标,关注指标的延展性。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国民和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

体现了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该指标解读课程中,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对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情况

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分析,纵向比较看发展、横向比较看差距,通过国际比较找定位、找目标,同时也对

照相关国家发展规划监测目标,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情况形成客观评价。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主讲教师:张思佳(张振助指导) 教育部规建中心

5. 丰富展现指标,关注指标的多样性。如幼儿园、中(小)学平均班额指标解读课程中,结合《幼儿

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39 号)对幼儿园小、中、大班不同的班额标准规定,用图表形式,

生动展现了 2012—2021 年全国幼儿园平均班额及 2021 年各省幼儿园平均班额的具体情况。该课程的分析展

现形式直观可视、图文并茂、丰富多样,便于理解。

▲ 课程来源:指标解读 - 幼儿园、中(小)学平均班额,主讲教师:倪颂巧(关欣指导) 教育部规建中心

为助力教育统计工作者“活学活用”,更是助力我国教育统计工作“更全面、更科学、更精准、更智能”

地发展,《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系列课程,经过三年的积累和沉淀,已陆续推出 9 门深受学

员好评的指标解读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接下来还将不断丰富,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第54页

50

教育强国建设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新定位与着力点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行业背景、学科专业

设置具有行业色彩、主要面向特定行业从事教学科

研活动的一类高校。它们在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产

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曾

长期扮演关键角色。当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服务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等新任务新要求,将建设产教协同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增强高等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产

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这就迫

切要求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通过“重新行业化”增强其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并

将评价改革、行业共建、普职融通作为实现该目标

的三个着力点。

“重新行业化”是教育强国建设对行业特色型

高校发展的新定位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源头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专

科学校,正式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院系调整时期,

它们为高等教育事业和各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

献。今天,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和学

科评估中依然优势突出。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是

回归行业还是走向综合化成为必答之问。教育强国

建设要求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

能力,高等教育应成为开放的、与经济和产业耦合

与互动的系统。目前,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之间还

存在一定区隔,高校对产业需求回应不够、教学科

研脱离产业实践,成为高等教育服务支撑高质量发

展的瓶颈。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就是

拆除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之间的无形壁垒,建立两

者有效联结的机制。

正是在此意义上,需要对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

方向做出重新定位,将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

行业化”、建强这类高校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

支撑。所谓“重新行业化”是指重新明确行业特色

型高校面向行业办学的定位,重建它们与行业产业

的联系,强化其教学科研活动满足行业需求的导向

和能力。

从功能上看,行业特色型高校本身就是一种产

教融合的制度安排,是联通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的

组织设计。有学者认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依托

行业发展,与所在行业形成了鱼水相依的关系,在

传统优势学科方面积聚了引领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及

核心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形成了为行业培养专门

人才、发展行业关键技术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特

的产教融合模式。但是,随着这些高校离开行业部

门并走向综合化,产教融合的功能优势在一定程度

上被削弱了。教育强国建设不应将行业特色型高校

的“行业性”当作问题加以改掉,而是要将扭转行

业特色型高校综合化倾向、推动它们重新将面向行

业办学作为重点,以此找到深化产教融合的突破口。

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重提行业特色型高校

“行业化”,并非主张高等教育要回到过去的“计

划模式”、重建“部门办学”体制并依靠行政计划

建立高校与行业的连接。高等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与

决策的有限理性,决定了计划机制解决行业特色型

高校发展问题的局限。从可行性角度观之,随着工

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部

门办学”的基础不复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重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引

导和推动其面向行业产业办学,不是要诉诸传统,

而是需要制度创新。

将分类评价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业化”

的引导手段

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

目前高等教育评价的教育系统内部逻辑凸显、外部

需求反映不够,成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推动产教融合、

服务行业的瓶颈。以“双一流”建设为例,从评价

标准看,尽管行业特色型高校的贡献主要在于服务

行业发展,且“双一流”建设评价一再强调高校实

际贡献,但尚未针对此类高校形成分类评价标准。

从评价主体看,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中,分类

评价导向不够突出,对于入选“双一流”建设的行

教育理论

第55页

51

业特色型高校的评价,行业产业部门参与不足,其

诉求难以充分表达。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的标

准本是满足行业产业需求、为行业产业输送战略人

才、与行业产业协同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而不

是与实践脱节,片面追求课题立项、经费数额、论

文发表和引用次数。但受限于评价导向,当大批行

业特色型高校脱离原来的行业系统,进入一个统一

大场域之后,它们都开始面临同样的评价压力,为

争取生存发展资源,需要努力提升自身在论文数量、

课题级别、全国奖项等指标上的表现,原先对本行

业非常重要的个性化指标反而被淡化。对可测量绩

效指标的热衷,影响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对行业实际

问题的解决与办学特色的凝练。

因此,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行业办学的动

力,应从改革高等教育评价开始,构建科学的高校

分类评价体系。高校分类评价在学理上已探讨多年,

一些地方也先期制定了高校分类评价标准,但这一

实践探索刚刚起步,高校分类评价经验还有待积累。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双一流”

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以学科

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

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探索建立

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

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鉴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价

值,当务之急是完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并明确将

行业特色型高校单独作为一类,根据其依托行业、

面向行业的特点设计有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评价指

标,特别是将为行业培养人才、面向行业开展科技

攻关、立足本行业推动产教融合等实际贡献作为核

心评价标准。

在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基础上,引导行业特色型

高校面向行业办学,还需吸纳行业产业主体参与评

价过程。这一要求应体现在“双一流”建设对行业

特色型高校的遴选、建设中期自评、周期建设成效

评价等多个环节中。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实施办法(暂行)》规定:“设立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

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当前,在这

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针对面向不同行业的行业特

色型高校,分别吸收相应行业组织和人员参与评价。

如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下,

设置若干面向不同行业的专家组,参与相应行业特

色型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遴选和成效评价;此外,

还可以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设置专

门环节,征求相应行业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企业

等组织的意见,以此作为院校遴选、成效评价的参

考依据。

将行业部门共建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

业化”的机制保障

如果说评价改革旨在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

行业办学的动力,那么建立行业部门新型共建机制

则是为了提升这些高校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首先,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鲜明特质在于其行业性,淡化这

一点,严格意义上甚至都不能再被称为行业特色型

高校。其次,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疏于联系,将

面临诸如学生就业难题、研究成果难为产业所用等

教学科研上的供需错配困境,影响办学水平和社会

影响力。最后,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划转地方后,

由于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重心下移,投入不足问

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都从根本上制约了行业特色

型高校支持行业发展的能力。

要破解上述问题,需对已划转至教育部或地方

的行业特色型高校,重建行业部门支持发展机制。

虽然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和机构撤并,支持行业特色

型高校发展不可能再走“部门办学”的回头路,但

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排除行业部门参与,探索建立新

型的行业部门支持共建机制具有可行性。首先,精

简后的政府机构依然保留了部分行业性管理部门(如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主管

相应行业工作。其次,一些行业部门撤销后,相应

的行业管理职责被划入新的政府机构,如工业和信

息化部整合了过去多个工业部委的职能。最后,在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由原行业部门转型而来

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部分国有企业,也承担着促

进行业发展的职责,它们在广义上也可视为新的行

业部门。可见,行业部门参与支持共建行业特色型

高校,具备组织上的基础。

将行业部门支持共建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

的机制保障,可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在宏观层

面建立共建的顶层设计。如将行业部门支持共建行

教育理论

第56页

52

业特色型高校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行业部门支持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专门

办法,对共建资金投入、联合培养人才、协同开展

科技攻关等作出规定,将支持发展情况纳入对行业

部门的考核,建立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其次,在中

观层面完善合作共建机制。如对于教育部属的行业

特色型高校,可以由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签署共

建协议;对地方所属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参照高

校“部省合建”做法,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

共建,在信息交流、资源供给等方面强化行业部门

对这些高校的支持。此外还可发挥项目的引导作用,

由行业部门、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依照合作共建协议,

共同出资设立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专项基金,专用

于支持行业特色型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项

目。最后,在微观层面完善行业部门科研项目的评

价机制。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对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设

立的科研项目高度认可、对行业部门设立的科研项

目重视不足。因此应适当加大行业部门项目在科研

评价中的权重,引导行业特色型高校科研人员更积

极主动回应行业发展前沿需求。

将普职融通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重新行业化”

的育人模式

培养适应行业所需人才是行业特色型高校面向

行业办学的重要着力点,这就需要在构建普职融通

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入探索。在狭义上,普通教育

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广义上,高

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相应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此意义上“普”和“职”本身就具有融通性。对

于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实践应用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而

言,更有必要走向普职融通,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研究能力,也要培养其面向行业产业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综合化过程中,行业特色型高

校人才培养的普职关系被割裂,走向了普通教育模

式,偏重知识综合性和系统性,以致理论知识学习

有余但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

养成,所谓的“工科理科化”就是例证。例如,从

制造业人才需求看,2020 年我国制造业中科学家和

工程师占比为 3.55%,低于德国 23.2%、欧盟 14.2%

的水平;若 2035 年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比重达到发

达国家目前平均水平,工程师需求规模约为 4500 万

人,但预测显示 2035 年我国工程师供给规模只有

3191.1 万人,填补人才缺口亟需扭转“工科理科化”

倾向,这就要将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普职融

通作为抓手。

在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普职融通,主要是突出

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维度,对此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

题。首先,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建立制度化的校企“双

元”协同育人机制。既然行业特色型高校相关专业

面向行业培养人才从广义上看也是一种职业教育,

那么就同样适合采用在职业院校中实施的“双元制”

育人模式,并将其作为有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环

节。支持职业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政策,亦应

一并适用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其次,畅通从行业产

业界选聘师资的制度通道。拥有同时具备理论和实

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显

著特征。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实现普职融通,也应在

面向行业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完善从行业产业选拔人才从教的机制。

对此,一方面可探索将行业职业经历作为行业特色

型高校相关学科专业遴选师资的必备条件。受普通

教育模式影响,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选聘相关学科

专业师资时更看重人选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成果,对

行业职业经历重视不足,这种倾向应予扭转。另一

方面,正如智库的人才引进得益于与政府之间的“旋

转门”一样,行业特色型高校选聘师资也应在校企

之间建立“旋转门”。如通过设置编制周转池、特

聘岗位、流动岗位等方式,建立行业与高校人才双

向流动的通道,吸引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高校兼职。

最后,普职融通要求打通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职业院

校的壁垒,形成行业人才成长渠道。可探索在职业

院校和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对口或相近专业之间,建

立起面向特定行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本科教

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道,选拔优秀职业院

校毕业生进入行业特色型高校深造,围绕特定行业

需求开展长周期、全链条人才培养,以强化对行业

产业发展的支持。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作者卢 威,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大课题“深化新

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VFA210002)

的研究成果

教育理论

第57页

53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提出,教育、科技、人才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

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

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

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经济靠科技,科

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

经济振兴”是一个互为支撑、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

其基础在于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

人才可谓是“最大创新资源”。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

新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增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

推进的契合度

教育、科技、人才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宝贵的资源,三者既同根同

源,又同轨同向。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科技的

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教育为科技进步提供源

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科技也为教育发展持续赋能。

教育、科技、人才既有自身子系统,又属于共同大

系统。立足于系统观念,既要从子系统看待教育、

科技、人才各自的功能价值,也要从整体视角看待

共同大系统的总价值,从系统最优解的理论视角界

定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不同场景下统筹推进

的作用和规律,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从而产生全局性的战略价值,更好汇聚

创新合力。从实践来看,有必要增强教育、科技、

人才条块管理的互动性。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创新资

源配置的交叉重复。这需要打破行政壁垒,提高统

筹层级,进行通盘谋划、一体部署,因地、因时、

因需统筹配置资源,让教育、科技、人才实现相互

辅助、有机统一。

二是增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

融合发展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

一方面,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供给匹配度。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

关键是要做到政府不越位、市场不缺位。教育的公

共服务属性,决定了政府是教育资源的主要供给者。

科技、人才既有公共属性,又有市场属性,需要政

府供给,也需要发挥市场作用。因此,高质量推进

区域协调发展,须理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供

给关系,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方式。更需明确

供给与需求边界、遵循效能最大化原则,促进政府

供给与市场供给各尽其职、相得益彰,力争实现创

新资源的最优匹配。

另一方面,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精准匹配

度。从总量讲,我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均居世

界前列,但毋庸讳言,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

“不够用”“用不上”“不好用”等现象,造成宝

贵创新资源配置错位、低效转化。必须从增强教育、

科技、人才适配性的角度,遵循创新规律和目标任

务,提升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把支撑区域高质量发

展“行不行”的要求,体现到创新资源配置的全链条、

各环节,切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精准对接

和有效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此外,还

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跨域匹配度。传统的以

行政层级和部门管理为主的“小域”资源配置方式,

很难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大域”的

需要。因此,须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统筹配置教育、

科技、人才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

势互补、同频共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跨

域”最佳匹配。

三是增强教育、科技、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的贡献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传统的要素驱动越来越不

教育理论

第58页

54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尽快转向教育、科技、人才“三

位一体”统筹推进,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发

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必由之路。教育、科技、人才“三

位一体”统筹推进,也是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

重要抓手。当前,一流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多

流向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这也是影响企业创新

主体地位的瓶颈之一。能否有越来越多一流的教育、

科技、人才资源顺畅地流向企业,是检验“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成效的关键标准。对此,应当尽快建立一流

创新资源加速流向企业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促进

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推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当前,在推进区域高质

量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成效作为考核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建立基于

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区域特色和功能价值的评价考

核体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和引领作用,让创新

和创造活力竞相奔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而有力

的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区域

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破解区

域协调发展难题,须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的新视角,强化三者之间的契合度、提高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贡

献度。唯此,才能使“最大创新资源”发挥最大创

新效能,形成支撑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侯万军、辛越优、

马继伟,分别系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浙江

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大

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长三

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教育理论

第59页

55

高校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如何着眼未来

建设未来学习空间,是高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

背景下应对、推进、引领学习方式变革的一种探索。

高校未来学习空间旨在为师生提供高标准的智慧化

学习新环境、高水平的个性化学习新平台,以及高

效率的精准化学习新服务。2023 年,中国教育科学

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调研组聚焦高校未来学习空

间的建设举措、未来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在东中

西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开展实地调研,

并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

港科技大学(广州)等 4 所高校为重点调研对象(以

下简称“重点调研的 4 所高校”)。调研发现,高

校基本具备未来学习空间的建设基础。同时,对照

教育部相关司局“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建设的初衷

和目标,部分高校在发展理念、建设内容、技术基

础等方面仍待进一步拓展。

打造多样化空间支持学习变革

聚焦物理空间改造升级,打造满足多元需求的

新基建。重点调研的 4 所高校依托图书馆升级改造、

打造书院空间、另行新建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

5G、VR 虚拟仿真、智能穿戴等新技术,对传统物理

空间和学习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为学生提供了多样

化的学习与体验空间。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大

力度改造图书馆,创设更多物理空间,包括独立学

习空间、小型研讨室、开放式交流空间、新技术体

验空间、视听空间、文化展示空间、阅览室、自习室、

报告厅等。

推动数字平台互融互通,创设支持学习变革的

新空间。推进数字平台的互融互通,加快技术要素

对高校教育教学的科技赋能,是实现高等教育智慧

教育的重要基座。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搭建智能

图书馆精准化服务平台和智课教育云学习服务平台,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面向师生需求

的精准化、个性化推送。

促进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提供面向未来学习的

新服务。重点调研的 4 所高校都尝试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导学、教师研修、创新创业

提供支持服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图书馆

不同类型的空间开展支持服务。其网络课程中心为

教师提供慕课制作服务,语言学习与交流中心为学

生提供一对一的语言能力提升服务,国际基因工程

机器大赛(iGEM)培训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服务。

强化基层组织联动协同,探索构建融合共享的

新生态。重点调研的 4 所高校支持多部门多效协同,

促进资源交叉共享。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未

来学习中心”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学校未来学习中

心的顶层设计。目前学校已建成校级数据中台,实

现职能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为学校整体推进未

来学习空间建设创造了条件。

虚实结合以提供高效精准服务

调研期间,课题组面向学生群体开展了未来学

习空间建设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未来学习

空间的建设位置、空间布局、提供的学习支持、涵

盖的学习内容、虚拟空间功能等 5 个方面。同时,

调查还针对学生的期待和建议设置了开放式问题,

旨在了解学生对未来学习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为

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未来学习空间建设提供参考。调

查显示:

高校图书馆可以成为未来学习空间理想的建设

场所。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 38.25% 的人希望未来

学习空间设在图书馆,在 7 个选项中占比最高。有

27.94% 的学生希望另外新建,12.18% 的学生希望建

在教学楼,12.03% 的学生希望建在宿舍楼。学校在

选择未来学习空间的建设位置时,应综合考虑现实

条件和师生需求,采取专门设置和灵活设置相结合

的方式。

未来学习空间的物理空间应满足多样化学习需

求。接受调查的学生在学习需求上呈现出多样化的

特征,排名前三的需求依次是自主性学习、合作式

学习和研究式学习。相应地,在物理空间的布局上,

61.32% 的学生希望设置更多独立空间,19.63% 的学

生希望设置更多小型研讨室,18.62% 的学生希望设

置更多开放空间,另有少数学生认为需要设置多样

化的空间组合。

教育理论

第60页

56

未来学习空间的功能优化应注重虚实结合。未

来学习空间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调查发现,

学生最希望未来学习空间提供的 3 项学习支持依次

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便

捷的网络。此外,学生还期待未来学习空间提供专

业的教师指导、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智能化的学情

分析及诊断系统等。未来学习空间的建设应侧重虚

实结合,全面提升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功能。

未来学习空间应基于学生发展需求提供指导。

学生最期待在未来学习空间获取的指导依次是:学

习或研究方法的指导、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识

性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就业

指导与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未来学

习空间的建设应聚焦学生的基本学习指导,并向跨

学科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等多样化服务延伸。

未来学习空间的虚拟空间应提供高效精准服

务。虚拟空间是未来学习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支

持信息检索、线上学习、远程互动、学习反馈等多

种需求。学生对虚拟空间的需求依次为:提供丰富

的线上学习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强大的检索

工具。此外,学生对远程交流研讨平台、远程学习

指导、网络学习社群以及学习反馈与诊断等也有一

定的需求。建设未来学习空间应着力推进资源丰富、

高效精准的虚拟空间建设,满足学生的线上学习新

需求。

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应着眼未来,强化应用。学

生希望学校通过开展高水平讲座、组织项目实践活

动、提供与行业企业交流机会等方式用好未来学习

空间,满足学生对未来学习空间“未来”属性的期待,

为学生提供智能化、泛在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支持并促进学生学习。

需求为导向统筹协作整体推进

以适应需求为基础,引导高校学习方式变革。

高校未来学习空间建设不仅要重视空间改造、资源

及平台建设、服务升级等供给侧要素的建设,而且

要重视引导以师生为主体的需求侧群体转变学习理

念。有关部门应鼓励高校开展教学研究、学习技术

研究,对“未来学习空间”的概念内涵形成共识,

加深师生对学习方式变革的认识与理解,发挥未来

学习空间建设引领学习变革的作用。

强化校级组织建设,形成统筹协作的管理模式。

在国家、省、校三级建设体系的基础上,有关部门

应重视校级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引导学校创新管理

方式和运作模式。可以建设校级层面的领导小组,

对未来学习空间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避

免协调不力、责权不清、激励不足等问题。采取“项

目制”等管理方式,根据未来学习空间建设需求跨

部门组建团队,汇集校内外优势资源,统筹进行未

来学习空间建设。鼓励高校探索灵活多样的运作模

式,通过引入专业公司、购买服务、与校外相关单

位合作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未来学习空间的建

设和管理。

以数字应用为重点,创设互联融通的学习生态。

未来学习空间建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数字技术的

应用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决定了资源的融通程度、

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是影响未来学习空间利用效果

的关键因素。有关部门应引导高校抓住数字化转型

的重要契机,在物理空间环境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充

分开发利用虚拟空间,推进校内数据资源的联通、

校内与校外公共平台的对接,整合图书文献资源、

教学科研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新技术在学习

场景中的应用,创设国内国外、线上线下、虚实交

融的智慧学习生态,为学生自主化、合作式、探究

式学习提供信息导航与支持。

坚持分类推进策略,探索多元特色的建设模式。

根据学校现有的建设基础,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可分

为整合重组型、改造升级型和完全新建型 3 种类型。

整合重组型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通过现有功能的

整合与重组即可实现未来学习空间的建设,相关学

校可作为试点优先发展;改造升级型具备一定的物

理空间基础和平台基础,可借鉴试点学校的建设经

验,探索优化现有的空间功能;对于完全新建型未

来学习空间,学校可以结合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

探索多样化的特色建设方案。

构建研究实践共同体,促进共创共建共治共享。

有关部门应组织搭建研究平台,共同开展未来学习

空间建设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广泛共识,为未来学

习空间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组织成立高校未

来学习空间实践联盟,促进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之

间的交流学习。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刘琳 王春春

桂庆平,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

究所;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

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数字时代高校学生学习方式

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GYI2023006]的研究成果

教育理论

第61页

57

多元协同 校企合作 数字赋能

助推“职教出海”行稳致远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被多次提及,

各界将其视为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方面的重

要成果。除此之外,丝路学院、郑和学院等职教品

牌近年来也不断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职教出海”

的步伐。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经济发展要靠硬实力,

文化发展要靠软实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出海和“职

教出海”,两者把中国经济的硬实力和中国文化教

育的软实力叠加起来,让中国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

号召力、塑造力,让中国经济和教育走得更稳、跑

得更快、飞得更高。

那么,我国“职教出海”现状如何,今后怎样

才能行稳致远?

树品牌、拓合作 “出海”有成效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起步阶段,侧重于学习

并引进发达国家办学模式及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

探索适合中国本土发展的实践路径。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历经从单向‘引进来’到逐步‘走出去’

的过程,已开始‘反哺’世界。”中国教育科学研

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宗诚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开拓境外办学品牌、实施本土化师资培训、输

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国

际化联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天津外国语大

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名梁介绍,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 400 余所职业院校与国外办学

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其中在办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

学机构和项目已达 1000 多个。“十三五”时期,我

国职业院校积极响应“走出去”办学号召,涌现多

样化办学品牌,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汉语培训

等短期培训,也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等

长期项目。

宗诚表示,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学院、

毕昇工坊等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品牌通过加强

在地性研究,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

人文交流、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我国职业院校依托境外办学点,不断深化与‘走

出去’企业合作,按照企业需求定制培训计划,开

发针对性技能培训包,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

力强的专业教师开展员工培训,为共建‘一带一路’

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化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深受‘走出去’企业好评。”

此外,我国职业院校还充分发挥联盟效应,聚

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多领域多渠道开展国

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世界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等

一批各具区域特征的国际化联盟成立和运行,进一

步拓展了我国职业院校与世界职业教育同行的交流

合作路径。”宗诚说。

育人才、促发展 “出海”有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走

出去”提质增效的十年。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职教出海”势在必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湖南省职业教育

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郭广军告诉记者,据调查,当前

我国部分制造类企业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但当

地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员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因此,

我国需要派出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

转移需求。培养“走出去”企业在海外生产经营急

需的、具有国际视野并通晓国际规则的本土技术技

能人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我国职业教

育的现实需求。

李名梁认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可为合

作国培养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有效促进青年就业

和民生改善,赋能东道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

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技能传播、经贸合作与人

文交流的平台,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构建更

职业教育

第62页

58

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进‘职教出海’,是国家外交大局的现实

需要。”宗诚补充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我国

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

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人

才交流与培养、文化交流与理解等方式,为国际间

友好合作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对外有益”,职业教育“走出去”还能“向

内赋能”。

宗诚认为,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国际先进的职

业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等有助于提

升国内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发

展。“‘职教出海’是中国教育开放合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她说。

多元协同、项目合作 “出海”有良策

助推“职教出海”行稳致远,还要做好哪些事?

“做好‘职教出海’的关键点,一是加强我国

职业教育‘出海’综合能力建设,尤其加快国际标

准研发,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

设。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尤其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的职教合作布局,结合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和办学特

色,整合资源,推动优质职教资源规范有序‘出海’。

三是出台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管理制度,重

点对境外办学各类要素予以明确要求,为‘职教出海’

提供行动指南和操作手册。”郭广军说。

“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推进

本地区有条件的企业协同高职院校‘走出去’,服

务区域对外开放。职业院校则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制

度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走出去’

的能力,在国际化师资队伍、教材和课程资源建设

上下足功夫。”李名梁补充。

基于办学实践经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鞠红霞建议,职业院校应当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

实现“抱团出海”。发挥政府和行业企业作用,联

合各类资源,推动多要素多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国际化行动,实现专业与产业适配、人才与需求适应,

做到优势互补、节约成本,使教育链和产业链互补

互融、共生共长。“同时,除了继续服务大企业‘走

出去’,还要为区域中小微企业国际化合作提供优

质服务。”

“‘职教出海’应进一步开展项目式合作,以

数字化赋能发展。”宗诚补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

国际化合作方式包括合作办学院、合作办大学以及

合作办项目三种类型,其中项目合作占比最大,且

较为契合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实际发展情况。因此,

接下来,要持续发挥项目式合作优势,深入推进跨

国项目、跨国学生交流、国际标准认证、国际合作

研究等领域的发展。

“‘走出去’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设立项目,

明确人才培养需求,遴选职业院校和专业,引导职

业院校开发企业所需项目,实现校企供需有效对接。”

李名梁表示:“职业教育‘走出去’要在国际国内

两套制度法规和办学要求框架内运行,因此需进一

步加强办学监管,防范办学风险,以保障职业教育

海外办学行稳致远。”

作者:晋浩天 聂一丹,来源:《光明日报》

职业教育

第63页

59

做实产教融合共同体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

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翼五重点”,“产

教融合共同体”即为“两翼”中的一翼。按照教育

部发布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职业

院校是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

设中,职业院校应重点把握以下“1234”。

扭住一个核心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牵头单位联合其他组

织组建的一种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的新型组织形态,

本质是一种超组织,以相互依赖和有组织性为核心

特征。共同体内各主体单位的行为边界介于市场与

组织内部之间,须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否则

行为主体会选择市场行为。

作为牵头单位的职业院校,在行业内话语权一

般,因此一定要扭住一个核心——问题导向,主动

建立有效体制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匹配不同供求,

满足不同价值诉求,把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互动都

视为发现、匹配、创造和满足价值的过程。如此,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才会有效度、长度、深度

和活跃度。

坚持两个原则

坚持产教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从现有研究和

实践案例来看,不少学校仅将产教融合视为一个项

目或一个育人环节,这势必矮化其地位,窄化其功能。

职业教育是一个从职业到职业的闭环,职业是

其逻辑起点和行动终点。职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结合的具体方式,包括主体和客体,其中人是主体,

生产资料是客体。各行各业生产实践是职业的具体

应用场景,价值性、情景依赖性、专门性和延续性

是职业的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基于以上基本特征对职业主体进行教

育,以使其具备完成职业活动必需的知识、动作和

心智技能等。这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与产业一起来

履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

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就是职业院

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育人理念。

坚持分类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产教融合

共同体建设中,产与教是主体,融是动作、合是目的、

共同体是结果,所以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混合体。

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

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有组织开

发教学资源是教育部提出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建

设任务,这些都是产教相“融”的典型举措。但不

同产业具有不同属性和行业背景,不同行业定位的

职业院校具有不同特征和办学模式,同一学校不同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所以不能以通用模式

来“一刀切”式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为此,我们应做足调研、立足实际、把准价值

需求、坚持系统思考和问题导向,按照《指南》所

列重点任务,分层分类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

设,成熟一个建一个,切忌一哄而上。

实现三个转变

由“学校被动适应”转变为“产教合力共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主要功能之一,以产

定教是职业教育一直坚持的理念。受体制机制影响,

学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不够灵敏,总是被动跟着产

业跑,“产教脱节”是实践中的常态。提升职业教

育适应性已作为指导思想被写入《关于深化现代职

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改变被动适应现状,

真正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

有利契机。只有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构建有利于“融”

的工作机制和有利于“合”的分配机制,才能真正

成为共同体,才会实现“产教合力共创”的价值创

造模式。

由“校企单点合作”转变为“产教网络构建”。

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组织形态,由产业界和

教育界的诸多实体单位组成。组织形态呈网络状,

价值是构建网络的核心节点。牵头企业、牵头普通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分别在所属业内有一定话语权和

影响力,能搞得起活动、引得起互动、掀得起行动,

不断提升组织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和密度,切实

改变以往校企单点合作的碎片化状态。通过织牢织

职业教育

第64页

60

密共同体网络,增加价值创造机会,增强主体间信任,

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理念在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渗透率、

认同度。

由“岗位能力培养”转变为“职业标准制定”。

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和任务导向式课程

等是职业教育常见的育人模式,其逻辑是通过真实

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但存在两个弊端:

一是由于过于依赖特定工作任务导致综合技术能力

培养不足;二是将工学交替当成顶岗实习导致有效

培养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标准体

系建设不够。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行业企业数量多、

结构全、影响大,普通院校学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

力强,职业院校精于应用研究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

养,且三者互动多、话语权大,有利于制定相关职

业标准,实现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任务式课程为

模式、以行动教学为手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跳出四个误区

误区一:把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同于职业

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体制、运行机制、

内部治理以及社会认可等诸多因素,需要政府、

学校、产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

设是政府搭台,产、校、企相融相通的一种有效

模式,是办学理念、教学资源、师资培养和技术

服务等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学校内部深化“三教”改革、

积极探索符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实际学情的职教理

论与人才培养模式。

误区二:把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同于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多个校企合作伙伴构成,校企合

作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基础,二者的合作形态、合

作模式及合作内容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伙

伴关系网络,网内通达度高、互动多,而传统校企

合作多数属于“单边关系”,或由牵头企业、牵头

学校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关系网络。在合作模式上,

共同体追求以融促合,目的是产生新的混合体,而

校企合作则是以市场逻辑为主导来执行具体事项。

在合作内容上,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将育人活动融

入生产实践,立足生产实践来开展系列育人活动,

逐步实现产教协同,而校企合作以具体事项为单位,

如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等。

误区三:把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一种静态组织。

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态,产教融合共同体具有生命

周期,需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状态动态调整战略目

标和运行机制。大体来说,产教融合共同体需经历

发起、对接、发展、成熟和变革五个阶段,变革后

进入产教融合共同体升级版。特别是共同体涉及多

主体单位,发起和对接阶段可能彼此间了解不够深

入,发展阶段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情况,因此产

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后要根据章程和运行状态,不断

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

持续深入合作,在动态中发展和取得成效。

误区四:把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一种发展联盟。

职业教育联盟或职教集团与产教融合共同体都是促

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但目标逻辑不

同。联盟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团结和合作来实现各自

利益最大化。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则是通过

互融互通来打造一种助力产教协同发展的新型混合

体。一言以蔽之,联盟旨在通过共享、互助来实现

各自的发展,而共同体旨在通过融通来实现一体化

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要着重解决

“融”的问题,要逐步做到机构融入、业务融汇、

人才融聚、资源融通和发展融合,真正实现由“融”

到“合”,而职教联盟的共享、互助只是“融”的

一种行为。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楚金华系山东交

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职业教育

第65页

61

直面重大现实需求 深化产学研合作

据央视网报道,日前,广东首条高校无人机外

卖航线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通。有同学

现场下单后不久就收到一杯鲜榨果汁。除果汁饮品

外,快餐、日料等也成为该航线首批接入的商品,

商家还会引入烧腊、甜品、零食、日化用品等更多

商品,丰富学生们的消费选择。

无人机外卖飞入校园,是低空经济在深圳发展

的一个缩影,也是产学研合作直面现实需求、服务

经济发展、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案例。低空经济

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

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

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日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

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投入,不

断完善低空经济发展机制,形成了“创新低空经

济发展新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称,要再次推广借鉴深

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其中就包

括支持企业开展无人机末端智能配送、旅游景区

航线、生物制剂运输服务等试点工作。无人机外

卖飞进校园,正是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

成果体现,展现了产学研合作的价值。2021 年,

清华大学与美团建立了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双

方保持着紧密合作。合作的内容不仅为高校师生

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新的助益,同时也为

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提供了新的助力,实

现了产学研合作多赢的局面,加快了无人机配送

等科技创新的落地速度。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产学研合作已成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产学研协

同创新涉及高等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和工商业实体

在科研领域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不仅能促进科技

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还能增强国家的创新力,

并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通过更为紧

密的产学研结合,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为高校科研提供更为广

阔的实践平台,实现“以产助学”和“以研促产”,

值得关注。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产业界是科技创

新的重要载体。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为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贡献

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机

制,有效提高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高

校科研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就高等

教育领域而言,我国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挑战,如合作方式不够灵活、合作内容不够深入、

合作效果不够显著等。这些待破局的难题影响了我

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进步,因此

要打造更加有利的合作环境,探寻更加有效的合作

形式,搭建更加开放的合作平台,形成更加紧密的

合作关系,持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与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

一是明确合作目标,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国家

的重大战略需求,确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优

先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社

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

科研能力,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加强高校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国家创新平台等的合作,形成高水平的创新联

合体,提高科技创新的协同效率和质量。

二是完善合作机制,激发合作活力。建立健全

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协议和合作规则,明确合作的

权利和义务,保障合作的公平和透明。加强知识产

权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分配合作的收益和风险,激

发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合作的

顺畅和持续。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定期评

估合作的效果和影响,及时总结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改进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是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

各种技术转移中心、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

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提

职业教育

第66页

62

供决策咨询;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园区、研发平台、

创新基地等,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场所,开

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相关活动,提

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和速度,促进协

同创新。

总之,加强产学研合作,直面现实需求,更主

动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是高校

落实和推进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界

提升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产学研合

作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高校、企业与政府

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改进“政产学研用”合作

范式,携手共创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努力建设创新

型科技强国。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谭颜宇系湖南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

基地、湖南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专职研究员

职业教育

第67页

63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践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国家教育部门批

准 15 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3 年 8 月,首批职业本科学生

已经毕业,质量怎么样、能力强不强、职教特色是否突出、质量评价体系是否健全、是否实现本科层次职业

教育试点的预期目标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院校,以 4 年的探索实践

成果较好地回应了社会关切。本文系 2023 年度海南省高校教改重点研究项目“基于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

评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Hnig2023ZD-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学校服务国家南海战略,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重点产业中的南海油气开发加工、信息、医药医疗

健康、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开设了 26 个职业本科专业,形成以工科为主、航海为特色的职业本

科专业群。其中航海技术专业填补了海南省本科专业的空白,具有面向远洋、近海、内河开展船长、大副、

二副等不同类型的全部适任资格证书培训资质,服务海警、海监、海上消防、游艇、渔船等进行船员教育与

培训,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补齐了海南省各类船员培训长期依靠大陆省份的短板,实现了培训不离岛,送培

训到“三沙”。

为服务数字海南、智慧海南新需求,增设企业数字化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工程技术、大数据与

财务管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职业本科专业。同时,在建筑工程等专业增加数字化、智能化课程,将数字

化技术、数字化要素、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融入其中,促进传统专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培养工匠之师,建设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筑巢引凤,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新生态,修订职称评定办法,

发放技能津贴,培育“工匠之师”。入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 120 多人,有 546 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

师型”教师 654 人,入选海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 个,1 人入选国家教育部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

师(名匠)培养计划,1 人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发展典型案例,学校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全国优秀思政教师”“南海工

匠”“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海南青年五四奖章”“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教师”“省

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升本以来,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 483 项,其中国际奖 7 项、国家奖 211 项、省级奖 265 项。

增强职业属性,开展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程建设

升本以来,学校请专家进校,以工作坊、讲座等方式指导教师开展企业调研,开课改讲坛;请企业参与

制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保持职业本科的职业属性,开展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职业本科课程建设,引入

“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教学和实训内容,新增和升级实训设备,与前沿技术接轨,适应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数字化需求。按“四真三化”课程的开发理念,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工作过程系

统化”“行动导向”课程开发模式,推广“模块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岗课训赛融合”,通过真实工作

场景让学生真学、真做,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实训教材,

作为职业本科课程建设成果的载体。

目前,已建成包括汽车服务工程、石油化工工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等在内的 361 门课程;获批国家精

品课程、国家 MOOC 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各 1 门以及省级精品在线共享课程 8 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 3

他山之石

第68页

64

部。教师在 2023 年海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

课程建设成果在校内落地生根,为省内外高校共享。

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按照“本科层次”“职教类型”的特征,明确入学制度、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标准、课程体

系、条件建设、质量标准、组织制度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本科的区别,及时开展制度创新,制定了教育

教学体系建设和管理系列文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执行 ISO 质量管理

体系和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符合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持续发布学校《教育教学质

量年度报告》,建立专业和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开展工程类专业认证准备工作,

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增加学业挑战度、课程难度、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把人才培养水平和

质量作为评价各教学单位的首要指标,为持续提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铺就成长之路,首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当好学生的引路

人,做“有温度”的学生工作,为学生赋能,铺就学生成长之路。成立大学生就业驿站,领导访企拓岗,分

批分类开展团体职业辅导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

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机制和就业专项经费,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获批海南省人社部门“海南(青

年)公共创业孵化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召开多场次、多行业的线上线下就业招聘

会,推荐毕业生留琼就业创业。2022 年首届本科毕业生 292 人,2023 届本科毕业生 3222 人,就业率均超过

90%;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 38 人,参军 17 人,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208 人,留海南就业 1550 人,留琼率

66.16%;进入全国 500 强和海南 100 强企业工作 546 人,实现了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满意。

搭建科研平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发挥海南自贸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南省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药食同源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海南省老年健康管理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海南海科石油化工产品检测中心等省级科

研推广平台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如靳学远教授的海南省科技部门 2021

年重点研发项目“冻干重组火龙果果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已进入中试;苏明副教授研发的爬树

机器人项目获得发明专利,为企业产品升级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近 3 年,学校企业技术服务收入 2600 万元,

社会培训 5 万余人次。

“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未来“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学校按“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

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的培养要求,推

广“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学校建立人人参赛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技能文化氛围;将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所规定的职业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等

纳入教学内容。实行课程成绩置换,建立引导和激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机制。增强课

程对应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适应性和对应教学实训和技能大赛、考取证书体现出的先进性、高阶性、

实践性。增强职业本科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新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竞赛能力、外语能力和协作

意识。近 4 年,学校投入 1.39 亿元新增、更新、升级实验实训设备设施作为条件保障。

2019—2023 学年,学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共计 2384 项,其中国际级别 39 项、国家级别 749

项、省级 1596 项。本科学生作品连续两届走进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一批学生登上国际竞赛舞台。

他山之石

第69页

65

2019—2023 年本科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124 项,其中国家级别 41 项、省级 83 项;学生学科

和技能竞赛成绩在 2023 年中国高教学会发布的 2022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七轮高职院校总排行榜中位

列第 149 名、2022 年全国高职院校第 16 名;本科生在 2023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二等

奖 4 项;2022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提名奖 1 项(Finalist Winner 层次奖项,全球获奖率 1%)、

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7 项;在 2022 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建筑信息建模赛项三等

奖 1 项。

激发创造力,连续走进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三教”

改革,激发学生创新与创造力。2021 年作为海南省职业院校代表,首次参加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山

东),本科学生的 70 余件作品参展。2022 年作为海南省职业本科院校代表,再次参加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

合博览会(天津),37 件作品参展,作品涵盖高新技术、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现代航海、智能建造、文旅

服务六大类,展示了新技术应用场景、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作品,成为展示职业本科学生创新能

力的名片。

建设“双高”校,试点标志性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4 年来,学校获批为海南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

字校园建设示范校、国家教育部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试点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海南省“十四五”

期间新增专业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单位;有 2 个海南省高水平专业群,3 个海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和 4 个专业

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专业,海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海南航运产业学院”,牵头组建海南省

信息化职业教育集团;为企业开设“东方傲立班”“华洋传奇班”等订单班。

探索试点规律,职业本科研究取得成果

学校围绕职业本科试点任务、标准、条件、路径、方法、目标等开展探索研究,获批“职业本科的本质

内涵与特色发展的探索研究”等 13 个海南省教改重点项目和 45 个海南省教改一般项目;出版《本科层次职

业教育试点的探索与实践》等职业本科教育研究专著 4 部;发表有关职业本科教育研究论文 557 篇,多篇优

秀论文获奖,多篇文章在权威媒体发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研究与探索》等两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

(CNKI)《学术精要数据库》发布 2011—2022 年高影响力论文和高下载论文;在中国知网上,以“海南科

技职业大学”为单位,按“职业本科”搜索学校相关论文累计被下载量超 13 万次;有 6 项教学成果获近 3

届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张洪田 杨静 谢林

他山之石

第70页

66

泰山学院:“六项工程”开启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泰山学院隆重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聚焦

“教育强国 泰院何为”这一重要时代课题和新时

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对高等教育、科技、人

才的实际需求,对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

展、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行了

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科学全面

地总结了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发展

成就,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

战,提出了学校新时代发展的奋斗目标与战略安

排,为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确立了行动纲领、吹响了奋进号角。未来 5 年是

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紧扣应用型大学建设这条主线,强化特色

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展“四大战

略”,实施“六项工程”,强化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民生工程、涵养校园文化“四

大保障”,擦亮师范底色,彰显文旅特色,打造

工科亮色,奋力开启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建设新征程。

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工程

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注重“学科群

与专业群”“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学科方向凝

练与专业设置”有机融合、相互支撑,有效促使学

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求

导向、突出优势特色的原则,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

局,突出应用型学科建设,重点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群、以智慧文旅为代表的新文科专业群、以电子信

息为代表的新工科专业群。建立学科专业(群)动

态调整机制、建设成效评价机制、资源保障机制,

推动学科专业考核评价改革,优化人、财、物配置,

满足学科专业建设需求,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效、

物尽其用”,调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应用性,筑牢

人才培养之基。全面推进高水平课程建设,强化

特色课程群建设,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创新

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建成一批“产学研用”

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打造高水平实践育人体系。

加强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

产业链深度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共建。持续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撬动课堂革命。完善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大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健全教学质量

提升的长效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建设,

以“互联网 +”“创青春”“挑战杯”等大学生

科创竞赛为龙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面推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

心,用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努力讲好新

时代“大思政课”,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完善“三金一红”(金种子、金钥匙、

金扁担、红泰山)育人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

网络、心理协同育人的立德树人新机制,打造山东

省德育品牌。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

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构建“五育”

并举新格局,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进一步强化团

学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育辅导员领军人物,持续

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

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

校城融合,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

四位一体的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搭建 3—5 个产业创

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具有行业产业竞争

力的研究团队。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校企联合攻关、

“揭榜挂帅”等方式,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破解产

业技术难题,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教育、

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高端化工、智慧文旅等方面

的特色优势,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泰安市教师培训、

他山之石

第71页

67

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信息咨询、文化

传播的坚实基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实施人才优先强师工程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育政策,努力培养

“四有”好老师,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

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实施高

层次人才引领计划,按照精准引进、注重质量原则,

大力引育省部级以上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实施团队、

梯队培育计划,组建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实

施优秀博士队伍培育计划,造就一支高素质青年博

士人才队伍。加强教师在岗系统性培训,扎实做好“双

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教

师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聘期管理制度,健全教师

考核评价机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教

书育人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教师牢记初心

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贡献力量。

实施合作交流提质工程

坚持开放办学,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全面

加大校地、校企、国际合作力度。主动融入国内应

用型大学联盟,与兄弟院校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交流、

学分互认等合作,联合开发合作课程、数字化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等,深化友好学校关系,促进资源共

享、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学历留学生教育,与国(境)

外高校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互联互授。积极

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机构和项目,引进国外先进

教育资源,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新突破。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新一届泰山学院党

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把牢正确办学方向,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融互促,使基层党组织成为

师生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教书育人、科研攻关

的坚强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

展,奋力开启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

征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贾 军 张秀英

他山之石

第72页

68

国际动态

瑞士、芬兰建立应用科学大学体系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

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我国高校面临着满足社会

和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发展职业

本科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

教育改革的重点。

瑞士和芬兰以高端制造业闻名于世,其职业本

科教育起步较早,两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均建立了

应用科学大学体系,培养了产业升级所需的人才,

被视作近年来最成功的教育改革之一。瑞士和芬兰

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可以为我国的职业

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建立“二元制”高等教育区隔机制

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职业本科院

校有自己的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方向,不能简单借

鉴它们的办学模式。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配置是

引导职业本科院校建设的关键力量。

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使命。

瑞士和芬兰分别颁布《应用科学大学联邦法》和《应

用科学大学法》,均按照“平等但不同”的原则创

建一批与研究型大学地位平等但办学特色不同的应

用科学大学。这些应用科学大学在法律指导下,拥

有特殊的使命和独立的身份,与研究型大学形成双

元并置的办学体制。我国政府可以通过类似的法律

手段,明确职业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是同等层次

但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明确两类高校差异化的办

学使命,为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确立法律依据。

二是合理拨款经费引导应用科学大学履行使

命。瑞士和芬兰不同类型高校的经费来源不同。瑞

士公立应用科学大学的年度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预

算拨款(28%)、州政府预算拨款(51%)与企业研

发和服务收入(21%)组成。同样,与综合性大学相

比,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的企业投资收入占比相对较

高。州政府预算拨款占主导,可以确保应用科学大

学履行其服务地区的使命,而高比例的企业研发和

服务收入也能促使应用科学大学与产业界紧密合作。

我国政府也可以调整经费拨款比例,增加地方政府

的经费比例,以引导职业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

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三是通过质量认证和评估确保应用科学大学坚

守使命。瑞士通过设立半官方的高校认证与质量保

障局(AAQ),组织了一支专业评估团队,对应用科

学大学进行评估。认证和评估程序考虑了应用科学

大学的独特性,着重对其应用型导向和相关成效进

行审核。芬兰教育和文化部会与应用科学大学协商

发展战略,明确各所学校的具体任务和考核指标,

在每个协议期内定期调研每所应用科学大学,并给

予评估反馈。通过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体系,瑞士

和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能够恪守其职业本科院校的办

学使命,并确保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我国在对职业

本科院校进行评估时,应强化应用型评价,淡化学

术型评价。

拓展大学联盟发展空间

为应对类型化发展的挑战,职业本科院校应积

极构建联盟,并采取以下行动:

塑造集体规范。芬兰设立应用科学大学校长联

盟,每年召开约 8 次联盟会议,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并规范成员学校办学定位。而瑞士则设立了瑞士高

校联盟和瑞士高校校长联盟,推动各类高校之间的

协同分类发展。这些联盟帮助应用科学大学明确自

身任务,并避免模仿其他类型的高校。我国也应发

挥应用型高校联盟的作用,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

构建集体身份和主体责任意识。联盟可以通过举办

定期会议、发布统一的出版物以及媒体传播等方式,

加强成员院校对不同类型高校相关规范的认同和主

动作为。

维护共同利益。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同芬兰

议会、就业和经济部以及第三方资助如欧洲社会基

金、欧洲地区发展基金等,积极协商,设法促成到

第73页

69

国际动态

2030 年把应用型研发专项资金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

4% 的目标。而通过协同治理,瑞士应用科学大学和

综合性大学在整合和分类方面取得了平衡,维护了

各类高校的利益,避免了恶性竞争。我国也可以充

分发挥联盟的作用,使其成为维护职业本科院校权

益的重要平台。通过有效的舆论引导和协调,联盟

可以监督政府和企业的政策出台和执行,争取更公

平的政策和资源分配。

推动产教合作。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校长联盟会

组织各类联席会议,加强应用科学大学与芬兰企业

家、中央商会、芬兰工业联合会、芬兰工会联合会

等组织的合作,为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创造更多

机会。同样,瑞士高校联盟也会加强与行业协会的

联系,以保证瑞士应用科学大学能够与企业深度合

作。我国应用型高校联盟应推动教育和产业的更紧

密结合。通过与行业组织的合作,职业本科院校可

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从而加强办学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应用导向的组织基模

为摆脱边缘化困境,职业本科院校应根据应用

导向的学术观来办学,培育自身核心特色。

优先录取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瑞士应用科学

大学的生源中,有 90% 来自职业高中与企业联合培

养的学徒制学生,而普通高中毕业生要申请就读应

用科学大学,则需要提交至少一年相关领域的实习

证明。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

行业经验才能就读本科和硕士项目。我国职业本科

院校可以通过职教高考等途径,优先录取具备实践

经验的学生,考核重点应放在实际技能和实践能力

上,以优化应用型大学生源供给体系。

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瑞士应用科学大学

的专业设置主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进行

调整,采用自下而上的专业申报机制。而芬兰应用

科学大学在 2014 年获得法人地位后,被赋予了高度

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类原则设

置专业。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根

据学生就业状况、区域产业结构和市场相关岗位需

求,不断调整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应对不断变

化的人才市场需求。

招聘和培养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博克尔曼等

学者的研究发现,尽管瑞士应用科学大学师资的博

士学位比例(43.5%)远低于研究型大学(68.4%),

但师资的行业经验(平均 13 年)远超过研究型大

学(平均 2 年)。此外,约 1/3 的瑞士应用科学大

学教师在企业兼职,而综合性大学的这一比例仅为

1/6。芬兰的相关法律也要求应用科学大学的师资必

须至少具备硕士文凭,且必须拥有本领域至少 3 年

的工作经验。我国职业本科院校也应更加注重招聘、

培养和晋升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从而能够将实

际应用情况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并提升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江小华系上海外

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第74页

70

法国提出四大愿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

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如何因应信息技

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是人类共同面

临的重大课题。

当下,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大力推动教育

数字化转型。法国教育部发布《2023—2027 年教育

数字化战略》报告,立足现有挑战,从完善数字教

育生态系统、提升数字能力素养、发展数字教育共

同体、转型升级信息系统等方面描绘了法国教育数

字化的未来蓝图。报告指出,教育数字化发展存在

参与者协调不够、学生数字素养发展不足、教师数

字工具使用不精、数字资源分配不均、数字服务效

能不佳等挑战。为此,报告提出四大战略愿景,拟

定十六项关键行动。

开发共享的公共政策生态系统

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国家和地方的

参与者定期协商、目标一致、协调行动,形成以培

训、设备和资源为基础,教师、学生和家庭三方共

同参与的数字教育矩阵。各方分担责任、密切合作,

具体采取三项行动。

一是加强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治理。加强政策交

流,确保地区行动与国家战略指导方针保持一致。

二是共享监测和评估指标。各方共同制定指标,

定期将可靠的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确保利益攸关

方能够共享。部分指标应与法国国民教育和青年部

评估、预测和绩效司合作开发,以便进行国际比较。

三是制定中学生的数字设备标准。地方教育项

目要为学生配备个人数字设备。法国将制定和完善

符合教学目的、适合教学用途的学生个人设备标准。

发展培养数字技能的数字教育

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技能、独立性和批判

性思维。为此,法国将开展两项关键行动。

一是确保学生在学校获得数字技能。法国将根

据数字技能参考框架,设定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培

训方式。小学阶段减少屏幕接触,加强数学基础知

识教学,使学生理解简单算法技术,培养基本数字

技能;初中阶段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工具的功能

和用法,掌握初步编码技能;普通高中和技术高中

要着力提升学生数字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能力,

吸引更多女孩投身该领域;职业高中要设置网络安

全、数据处理等课程,重新设计培训流程,投资数

字技术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二是让学生成为数字时代有担当、明是非的公

民。法国将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社交网络,加强

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是到 2027 年,100% 的初中生

和多数高中生都能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构建可持续和包容的数字教育社区

教师接受数字培训,才能丰富知识、增长技能、

推动实践转型。数字教育必须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

机会,促进全纳教育发展。为此,法国具体采取七

项关键行动。

一是发展“数字公域”,即由共同体生产和管

理的共享数字资源。法国国民教育和青年部通过各

种公开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开发一

个全国性的共享平台,让教师和全国的同行合作,

促进数字资源的生产和共享。

二是创建“资源账户”,推动数字服务便捷化。

法国政府将提供补贴,供教师团队注册账号、购买

数字资源或教育工具。该行动将于 2024 年开始试点

实施。

三是数字技术服务全纳教育。法国明确表示,

将提升数字服务、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推广特定的

工具和资源,确保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从中受益。

为此,法国国民教育和青年部将明确数字教育技术

原则,制定《通用无障碍指南》,改编数字教学教材。

四是建设教师队伍,培训数字教学方法。法国

国民教育和青年部将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个性化的

培训和支持,方便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备课。未来,

所有教师都需要通过官方平台的数字能力水平认证。

五是在数字教育中支持教师发展。该行动计划

着眼于帮助教师选择和利用工具以及相关资源、鼓

国际动态

第75页

71

励教师相互交流、推进研究和教学创新,同时传播

好的经验。此外,法国国家远程教学中心正在完善

远程教育数字解决方案。

六是组织数字教育服务。法国提供丰富、一致、

可持续的数字教育服务,至 2025 年,所有服务都须

符合技术原则。2026 年 9 月开始,所有学生都将获

得统一认证,可通过资源访问管理器获得丰富的数

字教育资源。

七是促进数据为学校服务。合理利用教育数据,

能够改善教师工作、助力个性化教学、推动教学实验、

创造研究机会。法国启动教育数据中心项目,以支

持教育数据收集和流通、教育生态系统开发。

为信息系统的用户制定新规

信息系统服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必须具

有极强的灵活性、稳健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因此,

法国强调,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行政效率,加

强部门合作。

一是加快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内容包

括:持续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善信息系统活

动规划,监测人力资源预算;简化信息系统,提高

服务质量;确保国家和地方的信息系统相互贯通、

工作目标一致;支持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发展。

二是扩大合作,提高效率。法国 2022 年推出的

“数字工作环境”项目旨在提供一个全国性的、可

协作的、可通信的多功能数字公域,以协调中央行

政部门和学术区域行动。未来,法国将完成学区的“消

息传递和共享议程”试点。

三是重视工作灵活性,提升服务质量。为实现

各部门的协同,所有管理者都将于 2027 年完成培训。

法国政府鼓励采取用户体验法设计产品,吸纳不同

观点,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鼓励组建工作组,促

进管理人员更好地参与项目工作,为部分学生、家

长和教师创建用户社区。

四是培养生态责任感。法国政府致力于在 2024

年减少 10% 的能源消耗,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这

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数字教育服务供应商从整体上减

少教育领域的碳排放,促进数字服务生态转型。为此,

法国国民教育和青年部将精简数据中心,延长设备

寿命,提倡视频会议,设计数字服务生态的参考框架,

提高人员的节约意识,并普及可持续性条款。

通过四大战略愿景和十六项关键行动,法国明

确了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

应对未来数字世界。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赵星妮 林婉婷,

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国际动态

第76页

72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育智库平台,汇聚

各类教育智库专家,为各级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提

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各类学校的定位、规划、战略、管理

和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咨询、培训、会议、

交流服务,通过建立课题评估和交易平台,为课题的转化提供政策、

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支持和帮助。

网址:http://www.eduthink.com.cn/

微信号:edu-think

中心官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sdp.edu.cn)以服务中

心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平台为宗旨,是展示中心工作动态、集聚教育改革公共服

务平台、发布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之弦官方微信

“教育之弦”(微信号:moe-csdp)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教育创新要素汇聚

的微信平台,聚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国家

教育政策和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案例。

中心平台

第77页

73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是为统筹规范教育统计培训及管理工作,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学员的公益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信

息发布、教学辅助、教务管理和培训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为一体,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

的综合性服务。

网址:http://essp.csdp.edu.cn/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集成各级各类教育、经济

社会发展及国际比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集应用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国家

教育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作为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以满足

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培训课程由中心、复旦大学教育事业

统计培训基地和其他培训基地联合开发,并由复旦大学提供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远程继

续教育要求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学员完成规定的在线培训课程后,可获得由中心和

复旦大学共同颁发的《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合格证书》。

登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

点击: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统计在线培训

网址:http://fudan.kmelearning.com/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

中心平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