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bookData.followerCount}}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取消关注'}}
中国自动化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缩写CAA),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她是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自动化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ACTIVITIES 学会动态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49险,例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教育资源不平等、过度依赖 AI、缺乏情感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等问题。因此,把人类的诉求、生命的意义、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一个可追溯、可视和可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轻松使用和驾驭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是应对智能时代必须有的教育观。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同 济 大学校长郑庆华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认识与思考”的报告。郑庆华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赋能一切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正在打造未来教育新形态,未来教育呈现出互教互学、虚实一体、个性伴随等特点。AI 赋能科学教育的关键是创建新场景、新应用,例如提供沉浸式教学、个性化服务、综合性测评等,深刻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目的,重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带来题为“知识增强大模型”的报告。王海峰指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大模型技术通用、能力全面,为通用人工智能带来... [收起]
[展开]
{{!bookData.isSubscribed?'关注':'已关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国自动化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缩写CAA),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她是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自动化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文本内容
第51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49
险,例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教育
资源不平等、过度依赖 AI、缺乏
情感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等
问题。因此,把人类的诉求、生
命的意义、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和
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使教育
成为一个可追溯、可视和可计算
的过程,培养学生轻松使用和驾
驭人工智能的创造力是应对智能
时代必须有的教育观。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同 济 大
学校长郑庆华为大家带来了题
为“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发
展——认识与思考”的报告。郑庆
华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赋
能一切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正在
打造未来教育新形态,未来教育
呈现出互教互学、虚实一体、个
性伴随等特点。AI 赋能科学教育
的关键是创建新场景、新应用,
例如提供沉浸式教学、个性化服
务、综合性测评等,深刻把握人
才培养的规律和目的,重视理论
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带来题为
“知识增强大模型”的报告。王海
峰指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
能技术正在掀起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浪潮。大模型技术通用、能
力全面,为通用人工智能带来曙
光。他认为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
需要基于自主技术体系和工程平
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培
养具备基础理论素养、工程实践
能力和 AI 原生思维的复合型人工
智能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贡献力量。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
图 7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作报告 图 8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作报告
图 9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作报告 图 10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浪作报告
第52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50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作了题为
“讯飞星火大模型最新进展及其在
教育领域典型应用”的报告。刘
聪院长认为大模型的“智能涌现”
推动了 AI 技术阶跃,也引发了
国内外大模型发展浪潮,但通用
大模型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技术挑
战,例如大模型的可信可解释问
题、端到端等新框架推广性问题、
大模型个性化“最后一公里”问
题、支撑大模型的算力集群建设
问题等。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浪作了题
为“‘智’造未来:人工智能助力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报告。刘
浪副总经理从人工智能对智能制
造人才培养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出
发,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
状,智能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及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
变革。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以“教
育强国·人才兴邦:探索中国式
现代化教育之路”为主题的高峰
对话环节,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会
士、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
席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李
少远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 /
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
校长吕金虎,中国自动化学会会
士 / 理事、北京工业大学校党委
副书记乔俊飞,湖南大学副校长
李树涛,中原工学院校长夏元清,
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孙秋野等五
位专家围绕“高校如何通过学科
建设培育专业人才”“高校在国家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创
新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分享真知灼见,场上场下互动频
繁,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2024 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
教育大会暨 2023-2024 学年全国
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
全国决赛以“智引教育未来 创领
新质生产”为主题,由中国自动
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智
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
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
化学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
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承
办。大会除了五场大会报告、一
场高峰对话外,还组织了 7 场平
行论坛,邀请近 50 位专家学者围
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
融合的趋势与策略、智能教育与
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等议题展开
讨论,为院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发
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同期开展的 2023-2024
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
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吸引了来自
全国 300 余个省市区 11 万余名选
手参赛,经过初赛、省赛层层选
拔,最终有 9000 余名参赛选手入
围全国决赛,参加机械设计、机
械装载、超级工匠、智能家居等
13 个赛项的挑战。此次大赛,贯
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理念,弘扬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的科学家精神,发现了一大批富
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的有
志少年,有力地推动了面向智能
时代的教育创新,为我国教育强
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
献了力量。
学会秘书处 供稿
图 11 高峰对话
第53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51
“劳动筑梦,智启未来”
——2023-2024 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
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圆满落幕
“123, 开 始!” 随 着 现 场 裁
判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近万
名优秀选手在 13 个赛道群雄逐鹿,
决战紫禁之巅。一个个小工匠、
小 机 械 手、 小 飞 手、 小 程 序 员、
小设计师……,在竞技的赛场上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
一个个超乎想象的优秀作品。
2024 年 8 月 21-22 日, 第
二届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
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北京九华山
庄会展中心成功落下帷幕。本次
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设
置了机械设计、机械装载、超级
工匠、智能家居等 13 个赛项,全
面展现了我国青少年在劳动技能
与智能设计领域的卓越才华与创
新精神。
自大赛规则公布以来,半年
时间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 11 万名
中小学生积极报名参赛,他们在
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利用课
余时间,投身于从作品设计到实
践验证、从程序设计到编程控制
的全方位挑战中。这场跨越半年
的赛事,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技能
的较量,更是一次对青少年综合
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检阅。正
如一位来自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李长轩说的,
这次比赛让我学习到了解决问题
需要做好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案
动手制作实现和不断测试改善,
最终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中国自动化学会张楠秘书长
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全面总结,她
高度赞扬了参赛选手的卓越表现,
以及指导老师、组织单位、评审
专家和社会各界的辛勤付出。她
指出,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贯
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理念,还推动了面向智能时代的
教育创新,为培养未来社会的科
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赛总评委主任、国家级教
学名师、浙江工业大学王万良教
授在致辞中,对选手们的技能与
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所有
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
大赛不仅是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
了青少年对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
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
他对评审团队的严谨公正表示了
图 1 大赛现场 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大赛能继
第54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52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图 2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 图3 大赛总评委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万良
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更多青少
年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此 外, 本 次 大 赛 还 同 期 举
办了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
会,邀请了多位院士和行业专家
就未来教育发展、青少年人才培
养、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等话题进
行深入探讨。大会的召开,不仅
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与业界顶尖专
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推动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
随 着 闭 幕 式 的 圆 满 结 束,
2023-2024 学年第二届全国青少
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
决赛正式落下帷幕。但这场赛事
所激发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热情,
将继续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源源
不断的青春力量。我们期待在未
来的日子里,全国青少年劳动技
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能够越办越好,
成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
平台。
学会秘书处 供稿
图4 2024 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第55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53
中国自动化学会十一届
二十九次理事长、二十次监事长
工作会议于 8 月 21 日在北京召
开,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副
理 事 长 于 海 斌 院 士( 线 上 )、 王
成红、侯增广、李少远、周东
华、张剑武,监事长王飞跃(线
上)出席会议。会议由郑南宁理
事长主持。
学会秘书长张楠从党建强
会、组织建设、奖励与人才培
养、公共服务、出版宣传、科普
传播、学术活动、国际事务等方
面就中国自动化学会近期的重点
工作进行汇报。
在审议环节中,与会代表
围绕 2024 中国自动化大会的组
织机构、大会报告人、专题论坛
等多项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就
申请 IFAC HMS 2025、IFAC
TFMST 2025 等多项议题进行
审议。同时,会议表决通过了中
国自动化学会新能源与储能专业
委员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分数阶系
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 4 个分支
机构的成立、换届等申请事项。
最后,郑南宁理事长作总结
发言,指出中国自动化学会作为
发展我国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
技领域的重要社会力量,要把握
行业前沿发展、加强对分支机构
的管理和指导,提升自身的服务
能力和水平,推动学会高质量发
展;同时,应积极搭建学术交流
和技术合作的平台,推动科技创
新与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其作
为重要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我
国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
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
的目标贡献力量。
学会秘书处 供稿
中国自动化学会十一届二十九次理事长、
一届二十次监事长工作会议召开
郑南宁理事长主持
第56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54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提升学术会议举办能力服务活动在京召开
8 月 21 日,由中国科协学会
服务中心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
承办的“提升学术会议举办能力
服务活动”在京召开。中国科学
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等相关专家,20 余家
全国学会代表参加活动。
会议指出,全国学会要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
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对标顶级学
术社团水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围绕主题议题设计、规范组织实
施、凝练学术成果等方面着力提
升学术会议策划与组织能力,打
造示范性学术品牌,为服务科研
人员攻关创新,推动营造良好科
研生态做出积极贡献。
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
文献情报中心中级馆员陈雪飞、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
馆员雷雪、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产
品经理张洋分别围绕学术会议数
字资源共享规范、高端交流平台
建设助力学术会议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服务学术会议举办等作
报告分享,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
王体壮、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王
蕾、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
长宋鹏分别围绕学术交流激发创
新思维、学术会议服务国家重大
战略、学术会议服务产业创新发
展等议题作专题报告。与会代表
进行了充分交流。
学会秘书处 供稿
第57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55
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召开浙江工业大学
科技成果鉴定会
2024 年 8 月 5 日,中国自动
化学会以线上会议形式组织召开
了“胃肠道磁控胶囊精确控制与
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由浙江工业
大学牵头,与浙江爱达科技有限
公司、丽水市人民医院共同完成。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
士、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担任
主任,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
心刘进长研究员担任副主任。来
自南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昆
明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以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多所
高校和机构的相关领域专家担任
委员。鉴定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
副秘书长王坛主持。
项目组在鉴定会上向鉴定委
员会专家汇报了项目技术成果报
告、查新报告和测试报告等。鉴
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审查了项目组
提供的相关材料,通过质询、讨
论与评议等形式,最终形成鉴定
意见。
据了解,浙江工业大学牵头
的科技成果针对驱动胶囊实现胃
肠道的全面检查和准确识别与分
割胃肠道可疑病灶区域的紧迫需
求和重大难题,开展了胃肠道磁
控胶囊精确控制与智能检测研究,
突破了磁控胶囊运动控制、病灶
区域准确识别与分割、胶囊精确
定位以及胃肠道疾病精准诊断技
术瓶颈,得了创新性成果,并已
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经济社会
效益显著。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牵 头, 与 浙
江爱达科技有限公司、丽水市人
民医院的相关项目组成员参加了
会议。
学会秘书处 供稿
线上专家合影
第58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56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第三十五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成功举办
2024 年 7 月 25-27 日, 第
35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在三亚市
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成功举办。
本届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
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
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控制工
程》编辑部协办。海南大学机电
工程学院具体负责会议的筹备及
组织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
化学会特聘顾问、浙江大学教授
孙优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
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
教授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
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于海斌,中
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段广仁,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教授郭雷,中国自动化
学会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大学副
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少远,
加 拿 大 女 王 大 学 Martin Guay
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
大学等 10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
企业的近 500 名专家学者共聚海
南,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探讨
热点,并在专题论坛中为海南自
由贸易港献计献策。
7 月 26 日 上 午 会 议 开 幕 式
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
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
委员桂卫华,海南大学党委常委、
副 校 长 邱 锡 光,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孙
优贤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表
达了对参会专家学者的欢迎,并
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
由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
荣年教授主持。同时,在开幕式
上,由中化信息蓝星智云首席科
学家、华东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冯
恩波教授发布了中国过程控制大
模型(CPC-SM)。
本届会议征文主题涵盖了多
方领域,紧扣热点方向,关注包
括工业过程管理与决策系统、决
策与控制一体化系统、工业过程
与自动化系统、批次过程的建模
与控制、安全监控系统、建模与
大会合影
第59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57
仿真系统、工业互联网系统、人
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海上风电
系统的过程控制、热工过程智能
控制等重要技术领域。本届会议
共收录论文 325 篇,设 5 个大会
特邀报告、6 个主旨报告、2 个
专题论坛、22 个分组口头报告及
2 组张贴论文。
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工
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
事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
于海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自动化学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教授郭雷,加拿大女王大学
Martin Guay 教授,中国科学院
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段广
仁,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
院院长赵珺教授围绕工业互联网、
自主导航、数据驱动控制、全驱
系统方法、工业能源系统等相关
领域作大会报告。会议还邀请蒋
朝 辉( 中 南 大 学 )、 莫 一 林( 清
华 大 学 )、 李 元 龙( 上 海 交 通 大
学)、高伟男(东北大学)、孔王
东(大连理工大学)、卢静宜(华
东理工大学)围绕工业物料颗粒
度感知与分析、信息物理系统、
饱和约束控制系统、基于学习的
输出调节方法、多智能体系统、
数据驱动的间歇过程等领域作主
旨报告。
在分会场,来自各高校的师
生代表宣读会议投稿论文,并就
论文中的新想法、新观点问题进
行了深入且热烈的研讨。与分会
场宣读论文同时进行的还有论文
张贴宣讲,各论文作者充分、热
情的展现出自己在科研学术和工
程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概念、
新成果。本次会议为与会者提供
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平台,开
阔了科研视野,激励了科研创新,
增进了学术友谊。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两个专题
研讨,“教育论坛”以“大模型、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教育、科研
与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为主
题,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冯恩
波、中南大学教授奎晓燕、百度、
化工行业大模型首席架构师张雁
翔总监,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和大
模型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重点
讨论大模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教育、科研与工程中的创新应
用。“工业论坛”以“大型工业控
制系统的智能优化”为主题,邀
请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张振平主任
工程师、浙江省绿色石化技术创
新中心刘亭亭经理、海南港航控
股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张勇总经
理,主要围绕核电厂数字化、大
型炼化、智能航运等前沿热点进
行专题研讨。
7 月 27 日下午的闭幕式由海
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创
教授主持,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常
务理事、中南大学阳春华教授作
会议总结。闭幕式上举行了中国
过程控制会议阳光杯交接仪式,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
年教授与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
长李少远教授共同将中国过程控
制会议“阳光杯”传递给下届会
议承办方代表——四川轻化工大
学熊兴中教授。熊兴中教授向与
会代表介绍了第 36 届 CPCC 会
议筹备情况。闭幕式最后,由中
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
授宣布第 35 届中国过程控制会
议圆满闭幕。
CAA 过程控制专委会 供稿
第60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58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第 43 届中国控制会议在昆明成功召开
第 43 届 中 国 控 制 会 议
(CCC2024)于 2024 年 7 月 28-
31 日在昆明成功召开。此次会议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
委员会(CAA TCCT)、中国自
动化学会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
办,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承
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数
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AMSS)、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上海
系统科学研究院、云南省自动化
学会、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昆
明仪器仪表学会等国内单位,以
及来自海外的多个控制领域重
要 团 体 / 组 织: 亚 洲 控 制 学 会
(ACA),IEEE 控 制 系 统 协 会
(IEEE CSS), 韩 国 控 制、 机 器
人 与 系 统 学 会(ICROS), 日 本
仪器与控制工程师学会(SICE)
等。本届会议由云南省自动化学
会理事长余正涛教授和 CAA 副
秘 书 长、CAA TCCT 主 任 赵 延
龙研究员任大会主席;云南大学
党委副书记吴建德教授和昆明理
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沈韬教授任
大会副主席;昆明理工大学那靖
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孙健教授任
程序委员会主席;昆明理工大学
王晓东教授任组织委员会主席。
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 18 个国家
和地区的 2102 篇论文,经程序
委员会严格评审,1672 篇论文被
录用,其中英文论文占 96%,收
录论文涉及 43 个研究领域。
本届中国控制会议(CCC)
注 册 代 表 2100 余 人,CAA
TCCT 顾 问 及 委 员 150 余 人 参
加了本届会议,包括陈翰馥、郭
雷(AMSS)、 桂 卫 华、 钱 锋、
胡海岩、段广仁、沈学民、乔红
等多位两院院士。国际自动控制
联 合 会(IFAC) 主 席 Dongil
Dan Cho 教授、IEEE CSS 主席
Carolyn Beck 教授、ACA 副主
席 PooGyeon Park 教 授、 韩 国
ICROS 当选主席 Myotaeg Lim
教授、日本 SICE 代表刘康志教
授等多位海外控制领域重要团体
/ 组织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CCC2024 开 幕 式 于 7 月
29 日上午召开,开幕式由大会
程序委员会主席那靖教授主持,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
TCCT 主任赵延龙研究员,以及
大会副主席吴建德教授分别致辞,
他们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
各位代表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
杨斌副校长代表昆明理工大
学,欢迎各位参会代表的光临,
感谢各位来宾对中国控制会议的
大力支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杨斌教授表示,昆明理工大学历
图 1 CCC2024 开幕式现场 经 70 余年的发展,建成了以工
第61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59
为主、理工结合、特色鲜明的综
合性大学。本次会议是一个海内
外学者展示新思路,探讨新方法
的盛会,也是一个知识交流、智
慧碰撞、培育未来的盛会,预祝
各位参会代表在本次大会中拓展
新视野、找到新思路、巩固友谊、
强化合作与交流,也希望各位专
家学者加强与昆明理工大学的交
流,为昆明理工大学的发展建言
献策。
赵 延 龙 主 任 代 表 CAA
TCCT, 衷 心 感 谢 各 位 参 会 代
表 的 光 临, 向 各 位 来 宾 介 绍 了
CAA TCCT 以及 CCC 的发展历
程。他表示,这是第三次在昆明
举办 CCC,前一次是在 2008 年,
当时有 700 多名参会者,而今年
的参会人数已经超过了 2100 人。
赵延龙特别提到,在国内控制领
域专家和学者持续多年的鼎力支
持下,CCC 规模和影响均实现了
显 著 增 长。 今 年,CAA TCCT
还与 IEEE CSS 签署了长期合作
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合作。
此 外,CAA TCCT 与 ACA 联
合主办了第 14 届亚洲控制会议
(ASCC2024),这一具有重要影
响 力 的 国 际 会 议, 同 时,CAA
TCCT 在 ASCC2024 中 与 韩 国
ICROS 等共同组织了联合邀请
组,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吴建德教授代表本届大会,
欢迎各位代表相聚美丽的春城
昆明,共同见证了第 43 届中国
控制会议的开幕。他特别提到,
16 年前他曾作为志愿者服务于
CCC2008,如今作为大会副主席
深感荣幸与振奋。吴建德教授代
表组委会向主办方、协办单位、
投稿作者及参会人员表示衷心感
谢与热烈欢迎。CCC 作为重要的
国际学术会议,不仅展示自动化
领域成果,更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与合作。希望此次会议能为国家
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并推动自
动化学科的繁荣与进步。预祝大
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专家学者
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本届会议很荣幸地邀请了 7
位国际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他
们是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滑铁
卢大学沈学民教授(中国工程院
外 籍 院 士 )、 英 国 帝 国 理 工 学 院
Alessandro Astolfi 教 授( 欧
洲 科 学 院 院 士 )、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大学谢立华教授(新加坡工程
院 院 士 )、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校
长姜斌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Carolyn Beck 教授、北京空间
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王大轶研究员,
大会报告主题为控制领域、人工
智能领域以及交叉领域等的前沿
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陈本美教授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敏教授
为 CCC2024 组织了 2 场大会专
题研讨会。陈本美教授组织并主
持了题为“漫谈系统与控制”的
大会专题研讨会,邀请英国曼彻
斯特大学丁正桃教授、香港科技
大学丘立教授、南非比勒陀利亚
大学夏小华教授和南京理工大学
邹云教授为主讲嘉宾。题为“系
统与控制学术奖获得者——成就
与经验”的专题研讨会由吴敏教
授主持,主讲嘉宾为瑞典皇家理
工学院胡晓明教授、清华大学贾
庆山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王友清
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
学研究院赵文虓研究员。与会嘉
宾讨论了系统论和控制论面临的
挑战,并对这些领域的发展进行
展望。
本届会议设立了“自动控制
教 育 改 革 论 坛 ”“ 人 工 智 能 时 代
控制学科发展”“智能系统感知 -
优化 - 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群
体智能”4 个发展论坛,分别由
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和西安理
工大学刘丁教授、南开大学方勇
纯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孙希明教
授、湖南大学张辉教授、江一鸣
教授和钟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段海滨教授组织。邀请主讲
嘉宾吴立刚教授、孙健教授、赵
玉新教授、胡庆雷教授、程鹏教
授、刘涵教授;陈启军教授、丁
进良教授、方勇纯教授、薛建儒
教授、曾志刚教授;杨博教授、
蒲华燕教授、李翔教授、张萌教
授、刘志杰教授;金耀初教授、
范彦铭教授、曾志刚教授、段海
滨教授、喻俊志教授、方浩教授。
第62页
学会动态 ACTIVITIES
060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昆明理工大学毛剑琳教授、
黄国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关新
平教授为本届会议组织了 3 场
会前专题讲座“智能控制理论与
行 业 应 用 ”“ 直 接 数 据 驱 动 的 控
制 系 统 分 析 和 设 计 ”“ 复 杂 动 态
系 统 的 智 能 自 主 与 学 习 ”, 主 讲
人分别是杨春曦教授、崔鸿刚教
授、刘云平教授、雷德明教授;
李升波教授、唐聿劼教授、王刚
教 授、 游 科 友 教 授; 周 武 元 教
授、杨明教授、唐漾教授、周彬
教授。
本届会议安排口头报告 125
组(包括 37 个邀请组),共 766
篇论文,分 22 个会议室进行交
流。会议安排张贴报告 4 组,共
906 篇论文。
7 月 31 日 晚, 闭 幕 式 在 昆
明 云 安 国 际 会 议 中 心 举 行, 由
CCC2024 程序委员会主席孙健
教 授 主 持。CCC2024 程 序 委 员
会主席、昆明理工大学那靖教授
对本次会议作了详细的总结汇报。
他向与会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从
会议组织筹备到召开期间的点滴
事件,同时对为会议顺利组织和
召开做出贡献的各单位以及个人
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
接着,第 44 届中国控制会
议(CCC2025)大会副主席、重
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苏晓
杰 教 授 从 会 议 组 织、 会 场、 酒
店、旅游、承办单位情况等方面
全面介绍了会议的筹备进展工
作,并热情邀请各位专家学者明
年齐聚魅力山城——重庆!最后,
IFAC2026 大会主席 Yongsoon
Eun 教 授 做 了 IFAC2026 的 宣
讲,并诚挚欢迎大家 2026 来韩
国釜山参加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的盛会。
在 舒 缓 的 音 乐 声 中,CCC
2024 胜利闭幕,让我们期待 CCC
2025 重庆相聚!
CAA 控制理论专委会 供稿
图 2 CCC2024 期间 TCCT 全体委员会议合影
第63页
ACTIVITIES 学会动态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61
第三届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会议在西安圆满召开
2024 年 8 月 16 日 -18 日,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
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
会主办,西安工业大学与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分数阶
系统与控制会议在西安成功举办。
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教
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
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王永教授致开幕词,
开幕式由大会副主席、西安工业
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郭永春教授主
持。本次会议来自国内外高校、
科研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
一堂,共同探讨分数阶系统与控
制领域的前沿理论、技术创新与
应用实践。
本次会议邀请加州大学默
塞 德 分 校 陈 阳 泉 教 授、 叶 史 瓦
大 学 Mark Edelman 教 授, 北
京交通大学于永光教授分别作
题 为“A Brief Tutorial on
Applied Fractional Calculus
in Big Data and Machine
Learning”“General properties
(periodic points,stability,
and bifurcations)of discrete
fractional dynamics”“随机噪声
影响下的分数阶系统的定性分析
与控制研究”的大会主题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本
次大会设立了分数阶动力系统理
论与应用、分数阶控制系统、分
数阶微积分学理论与应用、分数
阶系统稳定性理论四个专题,分
享了分数阶系统在自动化控制、
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现场气
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会议为分数阶系统与
控制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
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了该领域
的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发展。大会
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在
分数阶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
力,也为未来分数阶系统的理论
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大会现场 CAA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委会 供稿
第64页
学生分会 STUDENT BRANCH
062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2024 年 8 月 21 日, 中 国 自
动化学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
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会议由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西安交
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辛景
民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
张楠,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
长许朝山,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校长丁文利,以及北京华航唯
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
理刘新祥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张楠秘书长代表学会宣读了
关于中国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工
作委员会成立的批复文件,同意
工委会成立大会召开。
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的形式,
产生了第一届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
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
书长。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许朝山当选主任委员。山东信息职
业技术学院校长丁文利、南京工业
职业技术大学质量管理处处长王晓
勇、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朱焕立、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
院院长助理刘剑毅、北京华航唯实
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
新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
长杨劲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
应用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崔秀光当
选副主任委员。北京华航唯实机
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
总监李太铼当选秘书长。
选 举 结 束 后, 工 委 会 第 一
届主任委员许朝山校长代表工委
会对当选的委员及负责人表示祝
贺,对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大力支
持和委员们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并向参会代表汇报了工委会自筹
备以来参与的六大类工作,并对
工委会成立后下一步的工作做了
十二个方面详细的规划,希望能
将工委会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的联
络处、技术创新的主战场、院校
交流的聚集地、人才培养的孵化
器,达到推动产教互动、提升研
究水平、促进协同发展、服务国
家战略的预期成效。
工委会成立大会会议合影 CAA 职业教育工委会 供稿
CAA 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许朝山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文利 王晓勇 朱焕立 刘剑毅 刘新祥 杨劲松 崔秀光
秘书长(按姓氏笔画排序):李太铼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亮斌 马明娟 王平嶂 王发鸿 王丽杨 王丽佳 王荣扬 王 科 王桂锋 王富春 王锡林 尹继领
邓其贵 邓效昆 石进水 卢 倩 代勋华 朱志伟 刘 力 刘元福 孙中芹 孙孟莉 杜广朝 李云松
李轩青 李金义 李春勤 李曙生 杨小东 杨小强 杨 伟 杨 铨 肖 珑 邱建全 何用辉 宋天明
张亚军 张丽梅 张岩成 张 栋 张振亮 张 葵 陈为全 陈仕韬 陈 旸 范洪斌 郁汉琪 罗远福
岳 鹍 金仁子 周卫华 周重锋 郑 荣 赵培涛 赵鹏举 胡 健 胡 颖 段宏钢 侯文峰 侯企强
顾 超 顾曙光 徐金鹏 唐 林 董光宗 董金龙 董 璐 蒋正炎 喻永康 鲁珊珊 靳 越 解永辉
蔡月日 谭 铮 潘学海
第65页
PARTY BUILDING 党建强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63
同志们:
受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托, 我 就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确定全会议题的考虑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
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
功经验。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
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二十
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
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
心任务的迫切需要。实践充分证
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
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
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
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
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大
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述了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
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这
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
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
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突
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
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
保障。同时,要清醒看到,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
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图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
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 摄
第66页
党建强会 PARTY BUILDING
064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
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
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
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
基、 扬 优 势、 补 短 板、 强 弱 项,
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
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的迫切需要。当前,推动高质量
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
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
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
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
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
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
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
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
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
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第四,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
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
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
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
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
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
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
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
时可能发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
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
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
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关于决定稿起草过程
2023 年 11 月,中央政治局
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王
沪宁、蔡奇、丁薛祥同志担任副
组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
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12 月 8 日,
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在 7 个
多月时间里,文件起草组深入调
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
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
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我们
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总结和
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
遵循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
导向。三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
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
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
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四
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
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
划和推进改革。五是强化系统集
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
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
协同高效。
这 次 全 会 文 件 起 草, 把 发
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全过程。
2023 年 11 月 27 日,党中央发出
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
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
分干部群众意见。大家一致认为,
党中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彰显了
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
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
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各方
面就文件主题、框架、重要举措
等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决
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 年 5 月 7 日,决定稿下
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
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
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
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听取相
关企业和专家学者意见。从反馈
情况看,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
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
略举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
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
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
第67页
PARTY BUILDING 党建强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65
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举措务实
可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
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
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完
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
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同时,各方面提出了 1911 条修改
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认真研
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尽量
吸收,作出 221 处修改。
在起草工作过程中,中央政
治局常委会召开 3 次会议、中央
政治局召开 2 次会议进行审议、
修改,形成了提请这次全会审议
的决定稿。
三、关于决定稿基本框架和主
要内容
决定稿除引言和结束语外,
有 15 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
部分为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
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
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为第二
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
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
改革。第十五部分为第三板块,
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
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内容条目通
篇排序,开列 60 条。
决定稿锚定 2035 年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
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
容摆布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
革牵引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
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
毫 不 动 摇 ”, 构 建 全 国 统 一 大 市
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决定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
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
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
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着眼
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
心竞争力,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
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
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
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着
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
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
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
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
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等等。
这些举措将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
动力和创新活力。
决定稿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
力发展作出部署。围绕发展以高
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
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
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
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
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
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决定稿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
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完善国家战
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
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
图 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
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 摄
第68页
党建强会 PARTY BUILDING
066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
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
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
央财政支出比例;完善金融机构
定位和治理,健全投资和融资相
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
监管体系。
决定稿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健全推
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
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
制度改革。
决定稿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
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稳步
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
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
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
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
一路”机制。
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
新体制机制。决定稿统筹推进教
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
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
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
体效能。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提出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
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
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
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
科 技 创 新 机 制, 提 高 成 果 转 化
效能。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提出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
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
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
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
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
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
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
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
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
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
赋权改革。
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
面,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
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
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
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
遇;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
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
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第三,注重全面改革。决定
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
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
和其他各领域改革。
在民主和法治领域改革方面,
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分别作出部署。提出加强人民当
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
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
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出加强重点
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
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
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推进
法治社会建设机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着眼
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
图 3 2024 年 5 月 23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
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 摄
第69页
PARTY BUILDING 党建强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67
调的现代化,提出推动理想信念
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创新文
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
作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
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
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
理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
体系方面,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
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优化创业
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
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
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
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
限制;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
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
市场调控自主权;提出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
略;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
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
励机制,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
产业政策机制,按照自愿、弹性原
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
休年龄改革。
在 生 态 文 明 体 制 改 革 方 面,
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
发展机制;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
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
度,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
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第四,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
远的重要基础。决定稿把维护国
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
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
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
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
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
理制度;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
违法犯罪活动。提出建立健全周
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反制
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
制;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
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
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
围绕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提出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
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
深化跨军地改革。
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
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
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
本保证。决定稿提出完善党中央
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深化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
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
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
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
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
不善为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
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
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增
强 党 组 织 政 治 功 能 和 组 织 功 能;
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
度机制,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题同查同治机制,丰富防治新型
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
希望同志们深刻领会党中央
精神,紧紧围绕全会主题进行讨
论,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
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把决定稿
修改好。
来源:求是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4 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为促进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研究发展与学术交流,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与合作,鼓励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在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前沿性、原创
性或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特设立开放课题基金。详情请查看:https://mp.weixin.
qq.com/s/HPOWhM1PTHzNtbSP31Me0Q 通知
第70页
党建强会 PARTY BUILDING
068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
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
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贯彻新时代
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
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
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
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坚
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
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
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
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
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健全贯
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深化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学习强
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
活动。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
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推进
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
正风肃纪反腐。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
军队打赢能力。研究掌握信息化智
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
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
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
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
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
系建设运用。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
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
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
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加
强军事力量常态化多样化运用,坚
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塑造安全态
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拓
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
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
制度。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任
务战建备统筹,加快建设现代化后
勤,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
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深
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
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
理。加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
规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
系。改进战略管理,提高军事系统
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
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
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优
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
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深化全民
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
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
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
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
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有信心、
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
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
展作出更大贡献!
※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
斗》的一部分。
来源:求是
习近平: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2024 年 3 月 7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四
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
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71页
PARTY BUILDING 党建强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6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进一
步加强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
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
引领,推动科技创新与党建工作
的深度融合,8 月 21 日,中国自
动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主办的
2024 年度第 2 期“百名科学家讲
党课”活动在北京举行。全国政
协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党委委员、
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杨孟飞院士应邀作党课报
告。活动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党委
书记、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主持,
学会理事长、秘书长、分支机构
代表 100 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的
方式进行了学习。
杨孟飞院士结合中国自动化
学会的发展历程,与现场的参会
代表们一起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精神和“科技三会”重要
讲话精神。同时杨孟飞院士强调,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
责任,作为自动化、信息与智能
科技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要切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应重视学
习科技新知识,增强领导和推动科
技工作的本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
使命,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科技创
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此次活动是中国自动化学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和“科技三会”重要讲话
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
理解和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决策
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
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积极
探索。中国自动化学会将切实深
化科技与党建深度融合,大力推
动学会党员专家讲党课机制常态
化、长效化,继续深入巩固主题
教育成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同时,也希望自动化、信息与智
能科技领域科技工作者都能够将
所见、所思、所想、切实转化为
实践行动,为建设科技强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
献力量!
中国自动化学会在京举办 2024 年第 2 期
“百名科学家讲党课”活动
图 1 图2
第72页
党建强会 PARTY BUILDING
070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中国自动化学会十一届十八次党委工作会议召开
2024 年 8 月 21 日, 中 国 自
动化学会十一届十八次党委工作
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学会党
委书记、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主持。
会议期间,各位委员围绕自
动化人精神、CAA 数字人才技术
技能提升工程等议题进行充分讨
论并审议。会上,委员们积极发
言,对中国自动化学会各项工作
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最后,党委书记郑南宁
院士表示,中国自动化学会作为
推动我国自动化领域发展的重要
力量,应当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和“科技三会”精神为指导,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
强化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助
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
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引领自动化
领域创新发展,为自动化事业高
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 供稿
第73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71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
策部署,保证工业和信息化部主
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以下简称重点专项)顺利实施,
实现高效、科学、规范和公正管
理,按照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立项
管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
行办法等的制度要求,制定本实
施细则。
第二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
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资助事
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
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
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共
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
大工程装备应用等,加强跨部门、
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
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
性的支撑和引领。工业和信息化
部主责的重点专项侧重催生未来
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
生产力的高新技术领域,着眼于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
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应用。
第三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按照重点专项、项目分层次管理。
重点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可从
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
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
一体化组织实施。围绕产业链部
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
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
新,针对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
键技术、重大战略性产品等不同
特点分类设计研发任务和组织实
施方式。项目是重点专项组织实
施的基本单元,应服务于重点专
项目标,可根据需要下设一定数
量的课题。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
责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对重点专
项实施绩效负总责,委托并指导
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专
业机构)做好项目管理,可根据
实施需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专业机构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
承担项目申报受理、立项评审、
过程管理、监督检查、综合绩效
评价等具体工作,在项目管理方
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负责。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组
织实施工作,强化法人责任。
第五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的组织实施遵循以下原则:
—— 需 求 导 向、 动 态 部 署。
瞄准国家目标,从工业和信息化
领域重大现实紧迫需求出发,加
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高新技术
前瞻布局,着力构建从产业需求
到科学问题的任务凝练机制,提
出亟待突破的科技瓶颈和问题,
动态部署重点专项任务。
—— 加 强 统 筹、 压 实 责 任。
深入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在重点
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面向全国
范围、全行业领域,充分发挥跨
部门工作机制作用,开放合作,
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凝练科技
需求、共同组织实施;建立权责
一致的运行管理机制,压实专业
机构、专家、项目承担单位等主
体 责 任, 确 保 重 点 专 项 的 实 施
成效。
—— 开 放 创 新、 协 同 攻 关。
放眼全国遴选优势科研团队,充
第74页
形势通报 VOICE
072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
作用,开展协同攻关;突出企业
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
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
境,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 目 标 管 理、 加 快 应 用。
围绕拟解决重大问题,聚焦“化
点 为 珠 ”, 明 确 任 务 目 标, 以 重
大标志性成果为牵引,实施全过
程目标管理;加强关键节点考核,
强化科技成果的“实战性”,加快
形成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
第六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全流程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包括指南发布、评审
立项、资金使用、过程管理、综
合绩效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等,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等加强统筹衔接。落实
国家科技报告和科学数据汇交制
度,做好有关档案的整理、保存
和归档。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
的主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高
新技术司(以下简称高新技术司)
作为主责司局,主要职责是会同
相关司局、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
以下工作:
(一)研究制定工业和信息化
部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
项管理实施细则;
(二)研究提出重大研发需
求、 任 务 布 局 及 重 点 专 项 设 置
建议;
(三)编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含概算、专业机构),编制发布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四)对重点专项实施绩效负
总责,与承接重点专项具体项目
管理工作的专业机构签署任务委
托协议,并对其履职尽责情况进
行监督;
(五)负责项目立项批复、审
核重大调整事项及批复、向项目
承担单位下达综合绩效评价结论;
(六)开展重点专项监督检查
和绩效评估,提出重点专项优化
调整建议;
(七)建立重点专项组织实施
的跨部门协调保障机制,为项目
成果转化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推
动重点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应用;
(八)组建重点专项专家咨
询委员会、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
指南编制专家组,支撑重点专项
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九)开展产业科技发展趋势
的战略、政策、规划研究,优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布局;
(十)建立覆盖资金管理使用
全过程的资金监督机制;
(十一)完善重点专项保密工
作责任体系。
第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
点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高新技
术相关领域国内高水平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是:
(一)为重点专项设置建议、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项目申
报指南编制等提供专业咨询;
(二)参与重点专项年度监督
检查和绩效评估等,对重点专项
的优化调整提出咨询意见;
(三)支撑重点领域战略研究
和政策研究。
第九条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编制专家组主要研究相关领域重
点任务,编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含概算),确定重点专项任务部
署和目标。
第十条 重点专项指南编制
专家组以实施方案为依据,聚焦
高新技术领域重大战略任务,编
制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指南编制专家组中应包含一定比
例的实施方案编制专家。
第十一条 专业机构根据重
点专项相关管理规定和任务委托
协议,开展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对项目任务、资金管理负责。主
要职责是:
(一)开展相关领域战略研
究工作,加强相关领域科技发展
跟踪研判,持续加强专业化能力
建设;
(二)制定项目管理相关制
度、适合重点专项特点的管理工
作方案;
(三)支撑编制重点专项概
算、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四)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受
第75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73
理、科研诚信审核、评审,提出
年度项目立项安排建议,与项目
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等立项
工作;
(五)组建重点专项责任专
家组,支撑专业机构开展项目任
务书审核、过程管理、动态调整、
综合绩效评价等相关管理工作,
对项目任务执行提供指导、咨询
和论证,责任专家组可适当吸收
实施方案编制专家和指南编制专
家参与;
(六)组织开展项目资金拨
付、中期检查、“里程碑”节点考
核、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等过程管
理工作;
(七)按程序对项目调整事项
进行审核论证及批复;
(八)加强重点专项项目间的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专项的
组织实施;
(九)按要求报告重点专项及
其项目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接
受监督;
(十)支撑开展项目综合绩效
评价工作及成果转化应用情况跟
踪评价,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和应
用推广;
(十一)加强对参与项目管理
活动各类专家的指导与监督,按
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利益回避
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支
撑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负
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强
化法人责任,对项目任务目标实
现、资金安全负直接责任。主要
职责是:
(一)按照签订的项目任务书
组织实施项目,履行任务书各项
条款,落实配套条件,按进度高
质量完成项目研发任务和目标;
(二)严格执行重点专项各项
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科研、财务、
诚信、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落
实国家激励科研人员的政策措施;
(三)按要求及时编报项目执
行情况报告、信息报表、科技报
告等;
(四)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
现的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需要
调整的事项;
(五)接受指导、检查并配合
做好监督、评估和综合绩效评价
等工作;
(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
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依据项目任
务书(含预算)正确使用、调剂、
管理项目资金;
(七)履行保密、知识产权保
护等责任和义务,推动项目成果
转化应用。
第十三条 项目下设课题的,
课题承担单位应强化法人责任,
按照项目实施的总体要求完成课
题任务目标;课题任务须接受项
目承担单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 各类专家组的组
建要充分考虑专家年龄结构、来
源、学术专长、国内外背景、学
术活跃度、科研诚信等情况,优
化专家组构成,体现先进性、代
表性和全面性。坚持“需求导向
和问题导向”原则,按照“保证
专家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优化
专家结构,严肃工作纪律”的要
求,持续深化专家轮换机制,建
立责任专家制度。
第三章 重点专项设立
第十五条 高新技术司会同
相关司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相
关规划的贯彻落实,凝练相关行
业领域重大任务需求,加强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任务布局,加快
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形成新质生
产力,研究提出重点专项选题动
议,报部领导审定后报送科技部。
科技部按照立项管理规程要求组
织论证和综合平衡后,形成拟立
项建议(含重点专项名称、主责
单位、总体目标、实施周期等),
按有关程序报批。
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
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以及突发、紧急重
大科技攻关需求的选题动议,高
新技术司按照快速响应、灵活部
署、‘一事一议’的方式向中央科
技办申请,加快立项。
第十六条 对于批准实施的
重点专项,高新技术司牵头编制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含概算、专
业机构),报部领导审定后报送科
第76页
形势通报 VOICE
074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技部、财政部。
第十七条 实施方案围绕国
家需求,聚焦重点专项拟解决的
重大科学问题或要突破的共性关
键技术,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和目
标清单,合理部署基础研究、重
大共性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等研
发阶段的主要任务,并明确任务
部署进度安排、预期重大标志性
成果及考核要求,细化资源配置、
配套保障、责任分工、成果转化
及推广应用等举措。
第十八条 重点专项实施方
案经科技部批复后,作为重点专
项任务分解、项目申报指南编制、
项目安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评估问效的基本依据。
第十九条 高新技术司遴选
专业机构并按程序报批后,委托
专业机构开展具体的项目管理,
并与专业机构签订重点专项管理
任务委托协议,明确委托的具体
事项和管理要求。
第四章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第二十条 高新技术司统筹
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工作,牵头组
建年度指南编制专家组,会同相
关司局及相关部门(单位)开展
指南编制。由重点专项专家咨询
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专业机构
提供支撑。
第二十一条 项目指南应充
分遵循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
和任务设置,避免交叉重复,明
确形式审查条件和项目遴选方式。
项目应相对独立完整,体量适度,
设立可考核可评估的具体指标。
指南不得直接或变相限定项目的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第二十二条 对于符合实施
方案总体目标和任务设置的突发、
紧急重大科技攻关需求,高新技
术司可通过定向委托等方式快速
启动部署。
第二十三条 项目申报指南
编制完成后,依托国家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查重,审查合规的指南
应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
开征求意见,并由专家咨询委员
会提供专业咨询建议。指南报部
党组审定后发布,发布指南时应
明确本批指南国拨经费限额、每
项任务的拟支持项目数、单位申
报资质、配套资金要求、形式审
查条件等。自指南发布日到项目
申报受理截止日,原则上不少于
50 天。
第二十四条 各重点专项要
结合专项特点和实施需要,加强
实施机制创新,通过竞争择优、
定向委托、分阶段滚动支持等多
种项目遴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
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可采取
“ 揭 榜 挂 帅 ”、“ 赛 马 制 ”、“ 链 主
制”、青年科学家项目、长周期项
目等新型组织模式,通过第三方
测试、真实应用场景考核等方式,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项
目组织实施绩效。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
原则上为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满 1
年的独立法人单位,应具有较强
科研能力和条件,诚信状况良好。
多个单位组成申报团队联合申报
的,应签订联合申报协议,并明
确一家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下设课题的,也应同时明确
课题承担单位。
第二十六 条 项 目( 课 题 )
负责人原则上不超过 60 周岁,与
研发骨干人员均执行《科技部办
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
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
的通知》有关限项要求。对于不
符合要求的项目申请,按形式审
查不通过处理。超项申报的项目
(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人员将
被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并
提示。
第二十七条 重点专项实行
对外开放与合作。境外科研机构、
高校、企业等在中国大陆境内注
册的独立法人机构,可根据指南
要求牵头或参与项目申报;受聘
于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独立法
人机构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
台地区科研人员,符合指南要求
的 可 作 为 项 目( 课 题 ) 负 责 人
申报。
第二十八条 项目申报采用
一轮申报,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
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通过国家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项目正式
第77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75
申报书。
第二十九条 对于竞争择优
指南方向,当申报团队数量低于
或等于该方向拟支持数量时,应
当提高评审立项标准。高新技术
司在项目合规性审核阶段,重点
加强对申报团队能力的评价,严
格审核把关,确保立项情况与指
南任务目标相符。
第三十条 专业机构根据指
南要求开展项目申报受理,加强
科研诚信审核,采用网络评审、
通讯评审、会议评审、同场竞技、
现场考察评估等方式组织评审。
专业机构应制定年度项目评审工
作方案报高新技术司审核。
第三十一条 项目评审专家
应是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客观公正的高水平专家,原则上
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
中选取,并实行回避制度。通过
事前诚信审查、事中提醒监督、
事后抽查评价等方式,从严管理
和使用评审专家。
第三十二条 专业机构根据
指南要求和评审结果,按照择优
支持原则提出年度项目立项安排
建议,报高新技术司进行合规性
审核。
第三十三条 高新技术司组
织指南编制专家对项目立项程序
的规范性、拟立项项目与指南的
相符性等进行审核,形成重点专
项年度立项项目安排。
第三十四条 对通过合规性
审核的拟立项项目由高新技术司
报部党组审定后下达立项批复,
并组织专业机构与项目承担单位
签订项目任务书。项目下设课题
的,项目承担单位也应与课题承
担 单 位 签 订 课 题 任 务 书。 项 目
(课题)任务书应以项目指南、项
目申报书、专家评审意见和立项
批复为依据,专业机构应突出绩
效管理,核准并明确任务书中考
核目标、考核指标、考核方式方
法。对于保密项目,应与项目承
担单位签订保密协议。项目立项
后,应按任务书约定、项目实施
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项目
承担单位拨款。
第三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
应根据项目任务书确定的目标任
务和分工安排,按进度高质量完
成相关研发任务。项目实施中,
高新技术司指导专业机构严格按
照任务书要求,加强技术就绪度
管理、“里程碑”节点考核等,做
好项目过程管理。对于定向委托、
定向择优、“揭榜挂帅”等项目管
理,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与关
键节点考核。
第三十六条 项目实行中期
检查制度。执行周期在 3 年及以
上的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期,专
业机构应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
期检查,对项目能否完成预定任
务目标做出判断,并形成中期执
行情况报告。具有明确应用示范、
成果转化目标的项目,专业机构
可邀请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开展
中期检查工作。
第三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
执行项目年度报告制度,按照要
求于每年 11 月底前,通过国家科
技管理信息系统向专业机构报送
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项目执
行不足 3 个月的,可在下一年度
一并上报。
第三十八条 项目实施中须
作出调整的,按照以下调整流程
执行。
(一)变更项目承担单位、项
目负责人、项目实施周期、项目
主要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项目
预算总额调剂等重大调整事项,
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专业机构研究形成意见或提出调
整建议,由高新技术司报部领导
审定后批复;
(二)不影响项目整体实施
计划的变更课题承担单位、课题
负责人、课题实施周期、课题主
要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课题间
预算调剂等重要调整事项,由项
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专业
机构审核批复,并报高新技术司
备案;
(三)其他一般性调整事项,
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审核批复报
专业机构备案,专业机构做好指
导和管理。
第三十九条 项目实施中遇
到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任务书
签署方均可提出撤销或终止项目
第78页
形势通报 VOICE
076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的建议。专业机构应对撤销或终
止建议研究提出意见,由高新技
术司报部领导审定后批复执行。
(一)经实践证明,项目技术
路线不合理、不可行,或项目无
法实现任务书规定的进度且无改
进办法;
(二)项目执行中出现严重的
知识产权纠纷;
(三)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资
金、原材料、人员、支撑条件等
未落实或发生改变导致研究无法
正常进行;
(四)组织管理不力或者发生
重大问题导致项目无法进行;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严
重违规违纪行为,严重科研不端
行为,不按规定进行整改或拒绝
整改;
(六)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国
家政策法规变化等不可抗因素导
致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情况;
(七)项目任务书规定其他可
以撤销或终止的情况。
第四十条 撤销或终止项目
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对已开展工
作、经费使用、已购置设备仪器、
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
出书面报告,经专业机构核查报
高新技术司批准后,依规完成后
续相关工作。对于因非正当理由
致使项目撤销或终止的,通过调
查核实后严肃处理逐级问责,对
科研失信和违规行为,并纳入科
研诚信记录。
第四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
应在项目执行期满 2 个月内完成
综合绩效评价材料准备,项目下设
课题的,应组织完成课题综合绩
效评价,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
息系统提交相关材料,不得逾期。
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结束后,项目
承担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填写科技
报告和成果信息,纳入国家科技
报告系统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
第四十二条 项目执行期满
6 个月内,高新技术司组织专业机
构依据项目任务书和有关要求分
类组织综合绩效评价,并向项目
承担单位下达综合绩效评价结论。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应突出目标导
向,成果导向,注重核心目标和
代表性成果,严把项目验收关。
第四十三条 项目综合绩效
评价结论分为通过、未通过两类。
(一)按期保质完成项目任务
书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通过综
合绩效评价;
(二)未完成项目任务书确定
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按不通过综
合绩效评价处理。
(三)提供的综合绩效评价
文件、资料、数据存在弄虚作假,
或未按相关要求报批重大调整事
项,或不配合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的,按不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处理。
第四十四条 对未通过综合
绩效评价的项目,按原渠道追回
项目结余中央财政资金,项目负
责人暂停 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
责重点专项申报资格,项目承担
单位行函诫勉。
第四十五条 项目因故不能
按期完成须申请延期的,项目承
担单位应于项目执行期结束前 6
个月提出延期申请,由专业机构
研究提出意见,报高新技术司审
核批复。项目延期原则上只能申
请 1 次,延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
1 年。
第四十六条 高新技术司会
同相关司局要充分发挥相关领域、
行业、产业优势,为项目成果应
用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协调调动
各方面政策和资源,通过场景构
建、政府采购、金融支持等方式,
加快推动项目成果应用和产品迭
代升级。科技部会同工业和信息
化部在项目验收 3 年内对成果应
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第四十七条 专业机构应持
续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加强相
关领域科技发展跟踪研判;根据
重点专项管理制度和高新技术司
要求,制定适合重点专项特点的
管理工作方案,做好项目管理具
体工作,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促
进重大成果产出和应用推广;加
强对参与项目管理活动各类专家
的指导与监督,促进项目管理的
公平公正。
第五章 重点专项管理和
总结验收
第四十八条 高新技术司组
第79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77
织专业机构梳理汇总项目执行情
况,形成重点专项年度执行情况
报告,以及进一步完善重点专项
组织实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报
部领导审定并于每年 12 月底前报
送科技部。
执行期 5 年及以上的重点专
项,高新技术司组织专业机构编
制重点专项实施中期执行情况报
告,报部领导审定后报送科技部。
第四十九条 重点专项执行
期间,由于形势变化或实施需要,
需对重点专项主要任务(含概算)
进行重大调整或终止重点专项执
行的,报部领导审定后报送科技
部、财政部审核,按程序报批。
第五十条 重点专项执行期
结束后,专业机构应对重点专项
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报高新
技术司。高新技术司在此基础上
组织开展总体绩效评估,对重点
专项的目标实现程度、任务布局
合理性、组织管理水平、效果与
影响等做出全面评价。重点专项
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报部领导审定
并于重点专项执行期结束 6 个月
内报科技部。
第五十一条 加强重点专项
的保密制度建设,完善保密工作
责任体系,对涉及科技敏感信息
和国家秘密的重点专项项目及其
成果,按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管
理,分级分类做好信息安全管理,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第五十二条 重点专项形成
的知识产权归属、使用和转移,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执行。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
家可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
实施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项目
形成的研究成果,应标注“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字样及项目
编号,英文标注:“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专
利申请按规定声明重点专项项目
信息。
第六章 多元化投入与资金管理
第五十三条 坚持多元化原
则筹措资金,在中央财政资金支
持的基础上,加强央地联动、政
企联动,引导地方、企业、金融
资本及其他社会资金共同投入,
支持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对承担
相关项目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
期、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
第五十四条 按照“放管结
合、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简
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
实 行“ 包 干 制 ”“ 负 面 清 单 ” 等
多种方式,扩大科研经费管理自
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
第五十五 条 通 过 前 补 助、
后补助、“里程碑”拨款等方式对
具体项目分类支持。中央财政资
金的安排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
预算管理及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
规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建立
覆盖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的资金
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项目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
应当按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
执行。
第七章 监督与评估
第五十六条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建立全过程、多层次、嵌入
式的监督评估体系。监督评估工
作应以重点专项实施方案、项目
申 报 指 南、 立 项 批 复、 任 务 书、
协议等为依据,按照责权一致的
原则组织开展。
第五十七条 中央科技办会
同财政部组织对重点专项实施方
案、阶段性实施计划等进行论证、
审核,重点督促主责单位聚焦国
家重大需求,提升目标指标先进
性、任务部署科学性、组织实施
可行性、资源配置合理性,优化
考核方式、配套保障和管理举措
等。中央科技办组织开展关键节
点的考核评估和抽查检验,重点
对项目实施进展、阶段性目标完
成、里程碑成果产出情况等进行
日常督导,督促项目按计划高质
量执行。
第五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
部对重点专项实施过程和进展进
行监督评估,对受委托专业机构
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配合中央科
技办、财政部开展监督评估,具
体工作由高新技术司承担。包括
第80页
形势通报 VOICE
078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对年度立项、组织实施和资金使
用等开展日常监督评估;对重点
专项的目标实现、成果产出、转
化应用等进行检查核验和评估评
价;对专业机构管理工作的科学
性、规范性,及其在项目管理过
程中的履职尽责和绩效情况进行
监督指导。还包括对项目立项的
规范性、公正性等进行监督;通
过组织开展单位自查、中期检查、
现场督察、在线监管等方式,对
重大项目执行、绩效目标实现情
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
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督促整
改,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
处理;按要求组织相关责任主体
报送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展情况,
加强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审核、
把关等。一般应先行制定年度工
作方案,明确当年监督评估的范
围、重点、时间、方式等,避免
交叉重复,并注重发挥重点专项
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每年 11
月底前,向中央科技办报送重大
项目年度执行报告。
第五十九条 专业机构对项
目执行情况和项目承担单位开展
日常监督,对项目实施进度、计
划调整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行监督
检查;对项目实施绩效进行评估
评价;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落
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对参与项
目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等咨询
评审专家履职尽责情况监督评估。
专业机构通过年度报告、中期检
查等方式,对具体项目承担单位
法人责任落实、项目执行、计划
调整、资金使用、实施绩效等进
行监督;对涉及所管理具体项目
评审、立项、项目实施、验收考
核等过程管理相关的投诉举报及
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配合做好相
关处理意见的跟踪落实,督促整
改;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重
大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高新技
术司。
第六十 条 项目承担单位
要切实落实法人责任,对所承担
项目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和参与
单位情况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在
单位内部公开项目立项、主要研
究人员、科研资金使用、项目合
作单位、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以及
研究成果情况等信息,加强内部
监督。
第六十一条 建立公众参与
监督的工作机制,主动接受公众
和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
改进相关工作。收到投诉举报的,
应当按有关规定登记、分类处理
和反馈;投诉举报事项不在权限
范围内的,应按有关规定移交相
关部门和地方处理。
第六十二条 加强与审计监
督、第三方监督等外部监督协同,
重点专项即将达到或已经达到执
行期限时,应责成专业机构对重
点专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在此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总体绩效评估,对重点专项的目
标实现程度、任务布局合理性、
组织管理水平、效果与影响等做
出全面评价。
第六十三条 落实科技伦理
监管制度,对涉及以人为研究参
与者的科技活动,涉及实验动物
的科技活动,不直接涉及人或实
验动物,但可能在生命健康、生
态环境、公共秩序、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带来伦理风险挑战的科技
活动,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
和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科技伦理
审查的其他科技活动,按照科技
伦理审查办法执行。
第六十四条 建立创新激励
机制,依据监督评估结果对在重
点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做出重要
贡献的单位、团队和个人,按国
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作为
重点专项后续布局调整、任务承
担、资源配置及项目滚动支持、
定向委托遴选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第六十五条 建立责任追究
机制,依据监督评估结果对重点
专项执行不力的,实行动态调整,
倒查各责任主体,逐级问责。对
有违规行为的咨询评审专家,予
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
评、阶段性或永久性取消咨询评
审 和 申 报 参 与 项 目 资 格 等 处 理;
对有违规行为的项目承担单位和
科研人员,予以约谈、通报批评、
暂停项目拨款、追回项目结余资
金、终止项目执行、阶段性或永
久性取消申报参与项目资格等处
第81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79
理;对有违规行为的专业机构,
予以约谈、通报批评、解除委托
协议、阶段性或永久性取消项目
管理资格等处理。对科研失信和
违规行为,处理结果应以适当方
式向社会公布,视情况纳入科研
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依法
依规严肃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
移送有关部门。
第六十六条 建立监督工作
应急响应机制。发现重大项目执
行风险、接到重大违规违纪线索、
出现项目管理重大争议事件时,
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
调查核实,或责成专业机构调查
核实,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六十七条 监督工作应当
形成监督结论和意见,及时向相
关部门或专业机构反馈。对于需
进一步改进完善项目管理或组织
实施工作的,应提出明确建议或
要求,责成相关专业机构及时核
查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整改。
第六十八条 依托国家科技
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的监督评估系
统,实现监督评估全过程痕迹化
管理。将主责部门、项目管理专
业机构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类监督
检查数据(如重点专项的形成、
年度与中期管理、动态调整、监
督评估,以及项目的立项、资金
安排、过程管理、验收与跟踪管
理等信息)及时汇入,全程留痕,
共享利用,可查询、可申诉、可
追溯,为重点专项及其项目管理
和监督评估提供支撑。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九条 涉及资金管理
使用等事项,执行财政部印发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
及相关规定。管理要求另有规定
的重点专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
日起施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
责解释。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是极具活
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是培育经济
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力量。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
系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
技创新,制定本专项担保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
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发挥国家
融资担保基金(简称融担基金)体
系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对科技创新
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
增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
担保机构的担保意愿和担保能力,
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
业融资支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
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实现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
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着力解决
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发展
有潜力、知识产权价值高,但因缺
少有效抵质押物、难以满足银行贷
款条件的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
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对科技创新类
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支持力度。
——坚持体系引领。融担基金
发挥体系引领作用,在聚焦支小支
农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再担保业
务规模和风险分担,引导地方政府
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为更多科
第82页
形势通报 VOICE
080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支持。
——坚持市场运作。银行和各
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按
照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
自主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类
中小企业,依法合规审贷放贷、提
供融资担保。
——坚持适度补偿。对融担基
金加大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风险分
担所新增的代偿,中央财政每年安
排资金给予一定风险补偿。鼓励有
条件的地方对支持科技创新类中小
企业成效较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
再担保机构,给予一定风险补偿。
——坚持绩效引导。对融担基
金科技创新再担保业务,财政部单
列年度业务规模、代偿率等绩效考
核指标。地方财政部门要相应完善
考核制度,适当提高对政府性融资
担保、再担保机构开展科技创新业
务的代偿率上限考核要求,突出服
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导向。
二、实施方案
(一)精准聚焦支持对象。中
小企业满足基本条件,并符合以下
条件之一的可作为政策支持对象,
具体由银行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
1. 根据《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
业评价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
〔2017〕115 号),已纳入“全国科
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且在存续期
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 根据《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
科发火〔2016〕32 号),经省级相
关管理部门认定且在存续期内的高
新技术中小企业;
3.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
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企业
〔2022〕63 号),在存续期内的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
门公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4. 正在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中
小企业及项目验收处于成果转化应
用期的中小企业;
5. 依托“创新积分制”,由科
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初创期、
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出
的备选企业。
中小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
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
合《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
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
知 》( 工 信 部 联 企 业〔2011〕300
号)的认定标准;未被列入经营异
常名录或失信主体名单;提供的产
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
或淘汰类;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
(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
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
违规行为。
具体企业名单,由科技部、工
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省级科技部
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时向
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
提供名单,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
协作。
(二)分类提高分险比例。银
行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分别按不
低于贷款金额的 20%、不高于贷款
金额的 80% 分担风险责任。融担
基金分险比例从 20% 提高至最高
不超过 40%。省级再担保机构分险
比例不低于 20%。有条件的省级再
担保、担保机构可提高分险比例,
减少市县级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
压力。
根据企业不同类型,融担基金
分险比例分为三档:
1. 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承担国家
科技项目的中小企业,融担基金分
担最高不超过 40% 的风险责任;
2.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依托
“创新积分制”筛选出的科技型中
小企业,融担基金分担最高不超过
35% 的风险责任;
3.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型中小企业,融担基金分担最高不
超过 30% 的风险责任。
(三)合理确定费率水平。融
担基金再担保业务单笔担保金额
500 万 元 以 上 的, 再 担 保 费 率 不
高于 0.5%;单笔担保金额 500 万
元及以下的,再担保费率不高于
0.3%。鼓励合作机构针对不同风险
水平、不同资质的经营主体实施差
第83页
VOICE 形势通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 第 45 卷 第 8 期 总第 251 期 2024 年 8 月 081
异化担保费率,逐步将对科技创新
类中小企业收取的平均担保费率降
至 1% 以下。合作机构除贷款利息
和担保费外,不得以保证金、承诺
费、咨询费、顾问费、注册费、资
料费等名义收取不合理费用,逐步
降低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综合融资
成本。
(四)适当提高担保金额。将
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单户在保余
额上限从 1000 万元提高至不超过
3000 万元。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
再担保机构在满足支小支农担保业
务占比要求前提下,稳妥开展对科
技创新类中型企业的担保业务。
(五)适当提高代偿上限。按
照统筹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风险的
原则,融担基金与省级再担保机构
约定代偿赔付上限从4%提高至5%。
超过上限部分融担基金不予赔付。
(六)创新业务联动模式。在
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
有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
机构探索科技创新担保与股权投资
机构的联动模式,带动各类金融资
本和社会投资为科技创新类企业提
供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
(七)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支持银行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类中小
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
款质押融资、创新积分制相关融资
等产品,缓解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
传统抵质押物不足等问题,努力提
升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首贷率”,
逐步减少或取消反担保要求。
(八)健全风险补偿机制。中
央财政对于融担基金加大科技创新
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所新增的代偿
资金需求,分年度单独进行测算。
风险补偿资金由中央财政在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中安排。融担基金年度
科技创新再担保业务规模,由财政
部根据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需
求、融担基金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
等情况统筹确定。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地方财
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
展“政银担企”合作,加大政策宣
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指导地方政府
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实施好科
技创新担保专项计划,推动银行和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主动
对接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创新类中小
企业,切实缓解科技创新类中小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加大政策支持。对于支
持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成效明显、
风险代偿压力较大的政府性融资担
保、再担保机构,地方财政部门可
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
保、再担保机构支持力度,给予适
当风险补偿、奖补资金、担保费补
贴等支持,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
再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
(三)强化绩效考核。要将科
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执行情况纳入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适时进行检查评
估,考核结果作为相关奖励、支持
措施的实施依据。
(四)深化体系合作。融担基
金要细化与合作机构支持科技创新
业务操作安排,优化全国政府性融
资担保数字化平台科技创新模块,
积极对接银行和政府性融资担保、
再担保机构,及时跟踪地方各级政
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业务开
展情况,推动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
划取得实效。
(五)筑牢风控防线。银行和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按照
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自主决策、自
担风险,强化资金用途监控,严格
贷前审核,强化贷中服务,加强贷
后管理,防范资金套取和挪用风险。
四、监督管理
(一)财政部加强对融担基金
风险补偿资金监督管理,督促融担
基金加强风险控制,及时履行风险
分担责任,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
保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提供
虚假材料,以及冒领、截留、挪用、
骗取、套取风险补偿资金等违反财
经纪律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追回所有财政资金,取消其合作资
格,并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
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三)本专项担保计划自印发
后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
报告。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84页
形势通报 VOICE
082 COMMUNICATIONS OF CAA Vol.45, No.8, Serial No.251, August, 2024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更多案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e.stopPropagation()}">
x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