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灾普全纪录 (双面目录)

发布时间:2021-12-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松江区灾普全纪录 (双面目录)

台风的成因:“台风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海面水温在26.5℃以上;2、台风都是从一个原先存在的热带低压扰动发展而形成的;3、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4、生成位置一般距赤道5个纬距之外。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的分类: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划分为六个等级:(1)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 ),最大风力6~7级,(10.8~17.1米/秒);(2)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8~9级,(17.2~24.4米/秒);(3)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10~11级,(24.5~32.6米/秒);(4) 台风(Typhoon),最大风力12~1... [收起]
[展开]
松江区灾普全纪录 (双面目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松江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暨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培训

2021年7月9日

2021年7月8日

2021年6月22日

与灾普办其他人员共

同学习落实全国会议

与上海会议精神,并

对松江区灾普未来工

作路径进行讨论

全区范围内56家加油

加气站开始张贴海报、

悬挂灾普宣传语横幅

区灾防办召开我区

关于部署自然灾害

和安全生产综合风

险防范工作会议

2021年6月23日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

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暨上海市第

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

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松江区分会

场会议在区第一行政中心召开

2021年6月29日 2021年6月30日

松江区灾险普查全面

调查工作正式铺开

46

第52页

普查办同志与技术支

撑单位同志于7月12

日参与市局举办为期

三天的“上海市自然灾

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

方案与技术规范变更

专题培训”

2021年8月11日

松江区应急局灾普

工作责任科室负责

人参与市灾险普查

办工作例会

区灾防办召开我区自然灾害

防治委员会成员单位联络员

工作会议及松江区第一次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部分

调查专题”培训会议

2021年7月29日

中国联通向全区范围

内用户发送松江区第

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

险普查宣传短信

松江融媒体抖音账

号“上海松江”发布两

则灾普相关短视频

2021年7月21日

2021年7月12日

2021年7月14日

各街镇社区(行政村)开

始张贴灾普海报和利用社

区电子屏循环播放灾普宣

传片进行广泛宣传

2021年8月20日

区灾险普查领导小组

主要成员单位参与市

普查办组织的实施细

则要求讲解视频会

2021年7月30日

区灾险普查专班参与国普

办召开的应急管理系统调

查工作培训与推进视频会

2021年8月18日

八月松江区城镇房屋调

查工作全面铺开

47

第53页

2021年9月23日

2021年9月1日

区灾险普查办召开《松

江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

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细

则》专家评审会

松江区全区内共278个公交

候车亭电子显示屏完成宣传

短片的投放与滚动播放工作

2021年9月2日

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

险普查房屋调查联络员沟

通会在区应急局召开

中国电信向全区范围

内用户发送松江区第

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

险普查宣传短信

2021年9月22日

灾普宣传进社区——石

湖荡镇恬润社区

2021年9月30日

2021年10月8日

中国移动向全区范围

内用户发送松江区第

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

险普查宣传短信

2021年10月12日

灾普宣传进社区——

新浜镇方家哈社区

2021年9月9日

松江区预算通过第

286次区委书记会

2021年9月6日

松江区预算通过第

160次区府常务会

48

第54页

十一月松江区灾险普查

应急领域家庭减灾能力

调查工作正式开展

2021年11月11日

2021年10月19日 中国电信为松江

区12万用户开通

松江区灾险普查

宣传视频彩铃

上海市松江区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关于印发

《松江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

2021年10月29日 风险普查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街镇社区开始张贴

《致第一次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普查对象的

一封信》

2021年11月4日

灾普宣传进社区——

泖港镇港湾社区

松江区召开第一次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普查家庭减灾能力

调查动员部署会

2021年11月17日

2021年10月22日

松江区完成招投标

49

第55页

2021年11月24日

松江区应急管理系

统调查成果质检工

作全部结束

区房管局与区灾险普

查办召开会议针对我

区城镇房屋调查推进

难点进行沟通

2021年12月3日

2021年12月13日

《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

松江区应急管理局秉持“为群众办

实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国综合

减灾示范区创建长效管理》在新

闻晨报刊登

50

第56页

未完待续…

51

第57页

52

第58页

台风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

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

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

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

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53

第59页

台风的成因:

“台风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海面水温在

26.5℃以上;2、台风都是从一个原先存在的热带低压扰动

发展而形成的;3、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4、生成位

置一般距赤道5个纬距之外。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

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

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台风的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

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

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

大风力划分为六个等级:

(1)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 ),最大风力6~7级,

(10.8~17.1米/秒);

(2)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8~9级,(17.2~

24.4米/秒);

(3)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力10~11级,

(24.5~32.6米/秒);

(4) 台风(Typhoon),最大风力12~13级,(32.7~41.4米/秒);

(5)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力14~15级(41.5~

50.9米/秒);

(6)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力≥16级(≥51.0米/秒)

54

第60页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

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

持续。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

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

续。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

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

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

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

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

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

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

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

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

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

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

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

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

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

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

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防灾减灾特别专题

台风预警知多少

台风是一个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漩涡,分为三个区

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

外缘,半径约250-500公里,其重要特点是风速向中

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

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外半径约在200-300公里,

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

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公里,多呈圆形,

风速小或静风。

台风结构小科普

55

第61页

56

第62页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

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

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

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

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

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

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

凌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

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57

第63页

洪涝灾害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

一、 自然条件 :

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

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

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

形地势等。

二、 社会经济条件 :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

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

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

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8

第64页

(5)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

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

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

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

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

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防灾减灾特别专题

洪水分类知多少

(1)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

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雨在

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

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河网

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

(2)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

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

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4)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

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

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

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3)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

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

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

融化而形成。

(6)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

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

泊洪水。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

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

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

流,有时可达5~6米,如北美的苏必利

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59

第65页

60

第66页

风雹灾害是指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大风、冰雹、龙卷风、

雷电等所造成的灾害。由于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在积雨

云中,故称其为“对流性风暴”或“强雷暴”,以严重降雹为主

的雷暴又称“雹暴”。

风雹灾害又称“风暴灾害”,这种灾害主要发生在亚

热带和温带地区,但各地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有所不

同,是中国、美国等季风气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每年平均发生风雹灾害近1000次,最少为400

余次(1977年),最多达2150余次(1987年)。由于这种灾害

发生范围广、频次高,局部灾情重,所以累积灾害造成的损

失比较重,约占中国自然灾害年总损失的10%左右。

风雹灾害

61

第67页

风雹灾害的危害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 大风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大风能够刮倒农作物,造成大面积农作

物减产,特别是像中国北方小麦产区,如果在灌浆期遇到

风雹灾害,将造成大片倒伏,而小麦一旦倒伏,就将导致灌

浆过程减缓或终止,从而严重降低产量。另外,大风容易导

致建筑物倒塌或垮塌,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如果灾害形成

龙卷风,往往危害就非常大。

二、 冰雹的影响 :

冰雹是直接危害严重的灾害,一般会将农作物砸坏、

砸死,建筑物砸塌等,特别是在城市容易造成汽车被砸坏、

经济损失惨重。冰雹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每年的4—6

月是我国雹灾发生次数最多的时段,为降雹盛期。这一阶

段恰好就是每年农业春耕的季节。冰雹的危害最主要表现

在冰雹从高空急速落下,发展和移动速度较快,冲击力大,

再加上猛烈的暴风雨,使其摧毁力得到加强,经常让农民

猝不及防,直接威胁人畜生命安全,有的还导致地面的人

员伤亡。直径较大的冰雹会给正在开花结果的果树、玉米、

蔬菜等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粮田的颗粒无收,

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的季节供应,常年使丰收在望的农作物

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同时还可毁坏居民房屋。

三、 暴雨的影响 :

风雹灾害的暴雨一般时间比较短,但暴雨的影响还

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大雨往往造成农作物被淹、城市

积水、人行受阻等。

四、 雷电的影响 :

风雹灾害一般伴有雷电,在有些情况下,雷电往往能

够导致人员直接被击伤亡。

62

第68页

防灾减灾特别专题

冰雹的形成

冰雹诞生在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这种云称为冰雹云。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一般分为三层:最

下面一层温度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层温度为-20~0℃,由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

在-20℃以下,基本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在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变化无常,时强时弱。当上升气流比较强时,它把云的下部水滴带到云的中上层,水滴

便很快变冷,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跟过冷水滴碰撞后,就在小冰晶身上冻结成为一层不透明的冰

核,这就形成了冰雹胚胎。由于冰雹云中气流升降变化很剧烈,冰雹胚胎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在空中上下翻滚着,

附着更多的过冷水滴,好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一旦滚成大的冰雹,在云中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它就一落千丈,

从空中摔下来,成了通常百姓所说的“下雹”了。冰雹云中气流强盛,强烈的上升气流不仅给冰雹云输送了充足的

雹块中有一个可以分辨出来的生长中心,

叫作雹胚,常为白色不透明的,但也有透

明的。雹胚外包有透明冰层或者由透明冰

层和不透明冰层相间,一般有4~5层,最

多可达20多层。有的雹块表面光滑,有的

带疙瘩。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6~-12℃)。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5、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6、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 或以上。

水汽,而且支撑冰 雹粒子在云中不断增长,

使它长到相当大才降落下来。中低纬度地带,

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

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

场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

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

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流的流

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

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

冰雹的形成条件

63

第69页

风雹来袭

这些减灾措施你一定要知道

对遭受雹灾的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如扶株培土、中耕松土和追肥

等,促其生长,对重雹田块,可补种其他早熟作物。同时,还应迅速

选喷农药,抓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减少损失。

在冰雹出现前,对旱作物尽可能遮盖,对水田作物可灌水护苗,

对成熟的作物可突击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

根据当地冰雹灾害易出现季节,选择适宜作物,以躲过冰雹危害;

在多冰雹区,可选择抗冰雹性能较强的作物;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使

农作物的主要生育期与多冰雹期错开;在农业生产中最好避开“冰雹

带”。

目前,人工消雹作业主要是用高炮与火箭发射系统组成火力网,

将大量的干冰或碘化银微粒撒至云中过冷却水的积存区,形成大量冰

晶,增加雹胚数量,“分食”过冷水,使冰雹难以形成,从而使冰晶或

小雹粒在降落过程中融成雨水。

减灾

人工

消雹

64

第70页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

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

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

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

灾害。

65

第71页

森林防火“十不准”

1、不准放野火烧山、赶兽、驱蜂;

2、不准在林区烧山取暖,烘烤食物和烧饭;

3、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丢烟头;

4、不准在林区烧香,烧纸,放鞭炮;

5、不准在林区熏鼠洞、蛇洞、兽洞;

6、不准在山边烧地坎,田埂;

7、不准在山内玩火,

8、不准放野火垦荒,烧牧场,柴场;

9、不准在夜间用火把照明赶山路;

10、不准在山边林内烧木炭,烧灰积肥。

森林火灾处理方式

在扑灭森林火灾时,只要控制住发生火灾的任一因素,都

能够把火熄灭。

原理:

1、降低可燃物温度,低于燃点以下。

2、阻隔可燃物,破坏连续燃烧条件。

3、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基本方法:

1、冷却法

在燃烧的可燃物上洒水,化学药剂或湿土来降低热量,让

可燃物温度降至燃点以下,使火熄灭。

2、隔离法

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与可燃物分离,使已燃的物质与未

燃的物质分隔,一般采用在可燃物上喷洒化学药剂或人工

扑打,机翻生土带,采用高速风力、提前火烧、速度爆破

等方法开设防火线(带),使火与可燃物,已燃尽与未燃

尽的可燃物分离。

3、窒息法

通过隔绝空气使空气中的含氧率下降至14%-18%以下,而

使火窒息,一般用机具扑打、生土覆盖、喷洒药剂等手段。

如何扑救森林火灾

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

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

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

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

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

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

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三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

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

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

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

66

第72页

低温

雪灾

冰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拉尼娜现象是造

成低温冰雪灾害的主要原因。 中国属季风大陆

性气候,冬、春季时天气、气候诸要素变率大,导

致各种冰雪灾害每年都有可能发生。在全球气

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致使

对雨雪预测预报难度不断增加。

研究表明,中国冰雪灾害。东起渤海,西至

帕米尔高原;南自高黎贡山,北抵漠河,在纵横

数千公里的国土上,每年都受到不同程度冰雪

灾害的危害。历史上我国的冰雪灾害不胜枚举。

1951至2000年,我国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且灾

情较重的雪灾,就达近10次。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

利用及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也正在改变雪灾

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地域、频率及强度分布。植被

覆盖度的减少,裸地的增加,导致草地退化,为

雪灾灾情的放大提供了潜在条件。

67

第73页

68

第74页

干旱

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

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都是人类

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它造成的灾难

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

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

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

的问题。

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

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气象原

因、地形地貌原因、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人口因素、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一、 气象原因 :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

旱的主要因素。

二、 地形地貌原因 :

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三、 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 :

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

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

四、 人口因素 :

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

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

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五、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

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

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

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69

第75页

荒漠化防治

二、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

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

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三、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

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

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

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

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

五、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

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一、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

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

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

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

扩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

6月17日为世界

防治荒漠化日

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

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70

第76页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

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

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

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

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

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

量的“水墙”。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

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

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

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71

第77页

11月5日为世界海啸日

海啸来临预兆

海啸求生自救指南

1、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

2、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

3、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

4、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5、大批鱼虾等海生物在浅滩出现;

6、海水冒泡,并突然开始快速倒退。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

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

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

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

72

第78页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

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

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

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

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

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

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

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

次生灾害。

73

第79页

地震安全 - 知 识 宣 传 -

保 持 镇 静 勿 慌 张 , 切 断 用 电 煤 气 源 。

身 在 高 楼 勿 近 窗 , 坚 固 家 具 好 避 处 。

检 查 住 所 保 性 命 , 危 楼 勿 近 先 离 开 。

公 共 场 所 要 注 意 , 争 先 恐 后 最 危 险 。

震 后 电 梯 勿 搭 乘 , 楼 梯 上 下 要 小 心 。

听 从 老 师 避 桌 下 , 顺 序 离 室 到 空 地 。

室 外 行 走 避 乘 车 , 慎 防 坠 物 和 电 线 。

行 车 勿 慌 减 车 速 , 注 意 四 方 靠 边 停 。

收 听 广 播 防 余 震 , 自 救 互 救 勿 围 观 。

避 震 演 练 要 认 真 , 时 时 防 震 最 安 全 。

地震等级: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

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

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

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

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地震避险小口诀

黄金救援72小时

“黄金72小时”是救援组织的共识,是指人在

受灾被困后的生存时间。人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

存活率会随时间的消逝呈递减趋势。国际救援界

认为,震后24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救活率可

达90%,48小时内救活率为50%至60%,72小时

内救活率为20%至30%。

四大原则

一、 大地震时不要急

二、 人多先找藏身处

三、 远离危险区

四、 被埋要保存体力

74

第80页

大雾

大雾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

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

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

以下时,就称雾。

75

第81页

大雾预警等级

12小时内

小于500米

6小时内

小于200米

2小时内

小于50米

防 雾 工 作

交 通 加 强 调 度

车 辆 控制 速 度

减 少 户 外 活 动

防 雾 准 备

交 通 加 强 管 理

车 辆 小 心 驾 驶

户 外 活 动 注 意 安 全

防 雾 应 急 工 作

交 通 安 全 管 制

车 辆 及 时 停 靠

不 进 行 户 外 活 动

大雾天的应对常识

一、戴好口罩,注意保暖:

大雾天如果必须出门的话,步行或者骑电车出门的话,要戴好口罩,避免有害物质的吸入,还要注意保暖,避免

冻伤。

二、注意检查车辆玻璃清洁:

雾天出行,开车的话一定要检查车的挡风玻璃的清洁,后视镜等,把雾气霜要清洁干净后,再开车行驶。

三、打开雾灯和四闪,鸣笛:

雾天出行,能见度比较低,一定要打开车灯光,开启雾灯,同时也可以打开四闪,不间断地鸣笛,听到对方鸣笛,

自己要予以回应,提醒有车辆行驶。

四、注意力集中,慢行:

雾天出行,开车的话,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可以听音乐,广播,避免走神,同时要谨记慢行,注意保持足

够的车距。

五、遵守交通规则:

雾天出行,不管是行人,还是司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不要占道,司机注意礼让行人。

六、能见度太低,安全地带停留:

如果雾气真的太大,能见度极低,就不要继续行驶,要找一个安全地带停留,等待雾散再出行。

76

第82页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

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

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

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

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

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

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

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

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

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 特大地震,

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

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

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

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

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

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

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

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

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

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

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

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

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

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

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

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

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

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

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

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

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

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

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

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之意。

2017年5月12日是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黑龙江省

出台综合防灾减灾五年规划,创建2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

范社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

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

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

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

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

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

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

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

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

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77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第83页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

□ 全国抗灾救灾日 □ 中国赈灾日 □ 全国灾害日 □ 全国防灾减灾日

2、2021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

□ 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 安全通道 □ 跳楼 □ 乘坐电梯 □ 从窗户抓绳下滑

4、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

□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 避开高大建筑物 □ 抱住电线杆 □ 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5、发现人员燃气中毒时,下列正确的做法为( )。

□ 立即在房间内打电话 □ 立即打开电灯 □ 立即打开房间门窗 □ 迅速用明火查找燃气泄漏点

6、当你遇到人员停止呼吸、心脏停跳时,应迅速采取( )措施后及时送往医院。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 心脏按压 □ 拍打头部

7、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 ) 。

□ 正常 □ 偏高 □ 偏低

8、如果在高楼遇到危险时,可以抛掷枕头,塑料空瓶等软物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这种方法叫( )信号。

□ 烟火求救 □ 光线求救 □ 抛掷求救 □ 声响求救

9、当你遇到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你应如何撤离现场( )。

□ 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迅速撤离 □ 向下风方向或侧下风方向撤离

□ 往高处撤离 □ 以上都可以

10 、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我们不采取防护措施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在闪电雷鸣的野外,我们

应采取( )。

□ 站在电线杆下 □ 站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 □ 躲在山洞或建筑内 □ 躲在大树下

11、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 塑料 □ 汽油 □ 煤油 □ 金属钠

12、在森林里,突遇森林大火,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 原地不动 □ 顺着风跑 □ 逆着风跑 □ 横向跑

更多松江灾险普查资讯请关注松江区

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茸城应急”

第84页

防/ 范/ 化/ 解/ 灾/ 害/ 风/ 险/ 筑/ 牢/ 安/ 全/ 发/ 展/ 基/ 础·· · · · · · · · ·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