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渡赤水》第3期

发布时间:2022-10-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年《四渡赤水》第3期

2022·3 49林金亮同志简介林金亮于1911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1932年初被选派到红军彭杨军政学校学习。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多次负伤。1934年初被推荐到红军卫生学校学习。同年10月入党。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等战役。长征时曾任红五军团卫生部医助,收容队医生。到达陕北后任红军总司令部卫生所所长。抗战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医务主任,军区后方医院院长,军区卫生巡视团副主任,抗大七分校医务部主任。在晋察冀军区艰苦岁月里,林金亮与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朝夕相处,建立了难忘的战斗友情,他是与白求恩一起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学生,助手和战友。白求恩不幸因负伤感染败血症,受军区首长之命,林金亮由后方医院急赴唐县黄石口村主持抢救工作。白求恩在弥留之际写下遗嘱,将他的15件手术器械赠给他留念。并按白求恩指示,接替他奔赴黄土岭前线救治伤员。白求恩逝世后,林金亮成了白求恩野战外科技术的继承者和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人。解放战争时期,林金亮历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河北省军区卫生部部长。参加了解放... [收起]
[展开]
2022年《四渡赤水》第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2022·3 49

林金亮同志简介

林金亮于1911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

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

长。1932年初被选派到红军彭杨军政学校学习。参加了

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多次负伤。1934年初被推荐到红军卫

生学校学习。同年10月入党。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血

战湘江,四渡赤水等战役。长征时曾任红五军团卫生

部医助,收容队医生。到达陕北后任红军总司令部卫

生所所长。抗战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医务主

任,军区后方医院院长,军区卫生巡视团副主任,抗

大七分校医务部主任。

在晋察冀军区艰苦岁月里,林金亮与国际共产主

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朝夕相处,建立了难忘的战斗友情,

他是与白求恩一起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学生,助手

和战友。白求恩不幸因负伤感染败血症,受军区首长

之命,林金亮由后方医院急赴唐县黄石口村主持抢救

工作。白求恩在弥留之际写下遗嘱,将他的15件手术

器械赠给他留念。并按白求恩指示,接替他奔赴黄土

岭前线救治伤员。白求恩逝世后,林金亮成了白求恩

野战外科技术的继承者和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人。

解放战争时期,林金亮历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

河北省军区卫生部部长。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和平津战

役等。

解放后,林金亮历任河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

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沈阳中心血库主任,中央军委

青岛疗养院院长,济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65年

底因积劳成疾,在济南军区离职休养。

林金亮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6月14日病世,享年71岁。

(林 立)

告我一个特大喜讯,那就是云南省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也

藏有同样的一本红医书!并发来了照片和馆藏说明。虽然书

已破损较重,但能确定是红军《实用内科学》上册毫无问题。

在红宝书的寻亲路上,能最后使“五胞胎”同文同框,梁华

与胡元炯两位同志功不可没!

这样,同胞兄弟五本书,分别在江西瑞金、贵州遵义、

四川古蔺、云南扎西、山东济南,有了三本书的佐证,使我

们家的传家宝更加完整真实了。

我父亲留下来的这本书,虽然已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存

世,但它仍然是唯一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建设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一本书,也是陪伴一个老

红军战士走到生命尽头的一本教科书。因此它更加夺目,更

加珍贵。但遗憾的是卫校的教科书中不可能只有内科学一

种,其他科的教科书至今没有发现,这对研究红军卫生史,

特别是红军卫校史是个缺憾。

此书虽然失去了主人,却成了与中国革命历史、红军卫

生史、卫校发展史及一位红色卫生工作者的成长史紧密关联

的真实物证。这本红军教科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专业

功能逐渐失去,但它红色宣教作用越发深重。它不仅是对当

代医科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对

广大青年朋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精神血脉,传承

红色基因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云南省威信县扎西会议记念馆藏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的《实用内科学》

第52页

50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故事

◎ 曹行燕

——老红军刘仁芳后代追忆父亲的故事

习水,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四渡

赤水期间,有一批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负伤或

因病,不能跟随红军继续长征而流落在当地。他

们当中,有的惨遭敌人杀害,有的伤病好后历经

艰险返回了家乡,有的留在了当地,参加了后来

的革命斗争与发展建设。

我们在研究资料收集中,找到一张珍贵的老

照片。这是一张“赤水县第一次红军会议”的合

影,照片拍摄于1959年2月4日,距今己有63年。

从2021年下半年起,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始“寻访

老照片上的老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已经过去87

年,老照片上的老红军也已离世多年,加之我们

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找寻老照片上的老红军的

工作十分艰难。我们多地走访,多方核实,查找

史料,希望尽可能的把流落在赤水河畔老红军

的革命故事记录下来,尽可能的多方佐证还原

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细节,为传承好红色基因,

讲述好四渡赤水故事做好基础研究。本期《四

渡赤水》,我们向你讲述这张老照片上右起第一

人——老红军刘仁芳的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 赤水县第一次红军会议合影

★ 寻访老照片上的老红军

第53页

2022·3 51

“我父亲丢下锄头就去当了红军”

[采写人]:2022年3月,我们辗转联系上了老红

军刘仁芳的儿子刘崇兵老人,说明意图后,他在电

话中高兴地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但是,他父亲参

没参加“赤水县第一次红军会议”呢?“赤水县第一

次红军会议”合影这张老照片上有没有他父亲呢?

2022年4月18日下午,我们在遵义城区采访刘

崇兵老人时,打开手提电脑,向他展示这张照片。

73岁的刘崇兵老人见到这张照片,有些激动,倍感

亲切。他欣喜地告诉我们,他家里原来也保存有这

张照片,后来不晓得哪个时候“整落”了,“照这

张照片时我就在旁边玩,前排右边第一个就是我的

父亲刘仁芳。”

我们合上电脑,刘崇兵老人打开思绪,将他父

亲的故事娓娓道来。

[刘崇兵]:我父亲1911年出生,江西吉安府泰

和县人,泰和县哪个镇哪个村他没有给我们讲过。

他父亲也就是我爷爷去世得早,他是独子,与母亲

相依为命。泰和是紧邻井冈山的一个县,毛主席、

朱总司令在井冈山会师后,带领部队进军湖南。大

约在1929年春上,红军路过我父亲的家乡,他听说

“跟着红军有饭吃”,正在田间干活的他,放下锄

头就去参加了红军。参加的是哪支部队,他也没有

给我们讲过。

我父亲参军训练时很刻苦,有一次攀爬训练,

他不慎从岩壁上摔了下来,磕掉了两颗牙齿。我父

亲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他打仗很勇敢,

在战斗中拼刺刀,拼得他手臂上都是伤口。有一次

打仗,他一个就缴获了三支枪,我父亲被火速提拔

为排长。当时缴一支枪部队就奖一块大洋,他不要

钱,他说只要有饭吃就可以了。

我父亲最难忘的是第三次反围剿中的攻打漳州

一战,这一战他左脚膝盖下边被打伤,养了一个月

才好,好在没伤着骨头。

在红军部队,我父亲从士兵晋升到了连长。

“毛主席送我父亲去红军学校读书”

[刘崇兵]:后来,我父亲调到中央政治保卫

局,担任管理排长,当年,毛主席住在江西瑞金县

沙洲乡,我父亲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他应该是分管

生活物资采购,负责毛主席等领导的生活,因为踏

实肯干,颇受毛主席看重。

但我父亲没有文化,买进买出记帐、算帐还是

有些问题。有一天,毛主席找我父亲谈心 :“干革

命没有文化不行。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

红军第1步兵学校读书。”就这样,毛主席送我父亲

进了中央红军学校。

[采写人]:红军第一步兵学校设在瑞金县九堡

镇坝溪村花门斗钟氏宗祠里,距毛主席住的沙洲坝

不远。

[刘崇兵]:我上小学时,读到课本上“吃水不

忘挖井人”一文时,我父亲就兴奋地插话 :“就是

这个沙洲坝!我当年和毛主席在这里住过呢!”

[采写人]:1934年10月初,为了适应即将开始

的长征战略大转移,中革军委做出决定:将中央苏

区的红军大学、红军第1步兵学校、红军第2步兵学

校和特科学校等4所红军干部学校学员,合并组成

红军干部团。由红军第1步兵学校校长陈赓任干部

团团长,红5军团主力第13师政委宋任穷任干部团

政委。

干部团下设四个营和一个上级干部队,简称

“上干队”。1营、2营是由红军第1、第2步兵学校连、

排长干部学员组成 ;3营是政治营,由红军第1、第

2步兵学校政治科的连队指导员、机关干事学员组

成 ;4营为特科营,由培养炮兵、工程兵、机枪干

部的特科学校学员编成 ;上干队则由培养营团军政

干部的红军大学学员编成。

[刘崇兵]:我父亲被分在干部团二营,他们连

的连长好像姓肖。随后,我父亲跟随中央红军开始

长征。离开瑞金后,军委干部团主要担负着保卫党

刘仁芳 1953 年 10 月 1 日,放木筏去重庆时留影

第54页

52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故事

中央的任务,为军委纵队担当前卫、沿途警戒和掩护。从瑞

金到遵义,他们一直没有打过仗。

“我父亲在青杠坡战斗中负伤”

[采写人]: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向遵义扑来,企图聚歼红军于黔北地

区。毛泽东等领导人决定,撤离遵义,兵分三路,向川、黔

交界的地区集结,在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

军汇合,在四川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行军途中,毛泽东得到了一条情报 :尾追而来的敌军只

有4个团。毛泽东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利用习水县土城镇

青杠坡这片葫芦型山谷的有利地形,伏击尾追之敌,打它一

个漂亮的伏击战。

1935年1月28日拂晓,红三军团、红五军团投入战斗,

红军埋伏在青杠坡南北两面的山坡上,等待敌人上钩,给敌

人一个迎头痛击。可是,狡猾的敌人没有如毛泽东所料,从

大路进入到埋伏圈,而是一路占领青杠坡一线高地,向红军

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危急关头,毛泽东不得不派出军委干部团投入战斗。干

部团团长陈赓带领全团官兵,向敌阵地发起多次猛烈攻击,

打得十分惨烈。

[刘崇兵]:青杠坡战斗中,我父亲说朱德总司令都上了前

线。那天,团部通讯员过来问连长,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干

部团二营!”“快上,你们二营拉上去了!”连长一声令下,

大家就冲了上去。战斗中,我父亲右大腿中弹负了伤,他倒

在了阵地上,黄昏时分昏迷中他仿佛听到部队开始撤退,他

硬撑着站了起来,因流血过多又冷又饿又疲惫,他又倒在了

阵地上。等到第二天苏醒过来,部队早已(渡过赤水河)走

了,头一天还枪炮声、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一片寂静。

我父亲站在青杠坡上,迎着凛冽的寒风,分不清东南西

北,部队去了哪里?我该走向何方?他拄着一根木棍,忍着

伤痛,不辨方向的沿着山林僻静处漫无目的的朝前走,辗转

流落到马蚁沟,也就是今天的习水县马临一带,我父亲被一

位姓罗的好心地主收留。

在军委干部团的这段时间,据我父亲回忆,他多次听过

干部团政委宋任穷作报告。解放后,我多次听我父亲在接受

采访时用江西普通话说“我们宋政委怎么怎么”,“我们宋政

委如何如何”。反到是,他从来没提过干部团团长陈赓。

收留我父亲的这家人对我父亲很好,弄了些草药给他疗

伤。好在他这次受伤也没伤及骨头,他的伤很快就好了。

对罗家冒着“私通共匪”的风险的收留之恩,我们一家

心存感激,1950年剿匪期间,我父亲去了罗家表达感恩之情。

因为担心自己的红军身份暴露给罗家带来风险,我父亲

谎称他是国民党的“中央军”。主人见我父亲伤好了,就说,

我知道你是红军,我介绍个人你去认识。

他介绍的这个人,正是同样因伤留在当地的红军宋加

通。当时,宋加通在马临乡大坝埂上冉启才家养伤,两人见

面一开口,原来大家都是江西老乡。同是江西老乡,同样是

战斗中负伤流落异乡,“亲不亲,故乡人”。

我父亲来到冉家后,帮忙照顾宋加通,冉启才是祖传中

草药医生,他上山找来中草药后,我父亲把中草药一口一口

的嚼烂,再敷在宋加通的伤口上,我父亲还帮宋加通洗澡、

洗衣服。这一段经历让我父亲和宋加通成了患难之交,宋加

通对我父亲也十分感激,“刘芳哥、刘芳哥的喊了几十年。”

我父亲在冉家住了个把月,宋加通的伤也慢慢的好了,

青杠坡战斗场景

第55页

2022·3 53

青杠坡战斗场景

他们一起离开冉家,来到不远处的临江庙里。当年

流落在当地的红军伤员有几十个,先后有一二十个

来到庙里,临江庙,成了流落红军的家。每天,大

家都出去帮人,或找活路干,晚上再回到庙上睡

觉。宋加通的脚走起来不方便,就留在家里煮饭。

后来,赤水县第六区区长刘纯武组建了区政府

所属的保商队,我父亲他们几乎全部参加了这支保

商队。他们的生计算是有了着落、有了安顿。

[采写人]:当年没有公路,从赤水通往省城

贵阳的大路,经由赤水——-土城——淋滩——茅

台,这是贵州腹地连接四川的商旅大路,也是四川

自贡盐经赤水河运往贵州的主要通道。那时布商、

百货等各种商人及众多往来行旅人,络绎于途。特

别是从淋滩到茅台一段,位于赤(水)、仁(怀)、

蔺(四川古蔺)边区,沿途历来治安状况较差,常

有土匪出没。淋滩保商队的组建,正是为了护送商

旅安全,防止土匪抢劫。

在采访中说起刘纯武和他组建的这支保商队,

刘崇兵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刘仁芳老红军

的后代,刘崇兵对刘纯武的感激,还有一个方面在

于,刘纯武帮他的父亲组建了家庭。

[刘崇兵]:也许是同姓一个刘,也许刘纯武的

祖籍也来自江西,或许别的什么原因,刘纯武对我

父亲关爱有加。

刘纯武虽是当官之人,但不高高在上,也不摆

架子。闲时,刘纯武还经常与我父亲他们拉家常。

因为同姓刘,刘纯武与我父亲认起了同宗来。淋滩

刘姓大族的祖籍也在江西,也是江西吉安府人氏,

后在“湖广填四川”时进入四川泸州,最后迁至贵

州落脚。他们很认真地根据族谱溯源追宗,原来我

父亲刘仁芳要长刘纯武一辈,刘纯武此后对我父亲

就没直呼其名了,而是“刘大爷、刘大爷的喊”,

我父亲再三推辞,开始时还很不习惯。

“先德元崇富,光宗志本同”,甚至我们家的字

辈排行都是刘区长当年确定的,我大姐叫刘崇英,

我叫刘崇兵,我妹叫刘崇芬,都和刘纯武同一个

“崇字”辈。刘纯武名字叫刘崇良,刘纯武是他的

名号。

我父亲的婚姻大事也是刘纯武帮助操办的。我

母亲名字叫王云霞,是四川古蔺县核桃坝人,她早

年嫁到岔角滩殷家,她丈夫逝世后,经刘纯武出面

做媒,我父亲与我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

我父亲晚年时,因一生操劳,体弱多病,临终

前几年,经常情不自禁地念道,刘区长家的后人在

哪里?他们生活怎么样啊?有时我们几姊妹在一起

的时候,老人家就很认真地叮嘱我们,一定要抽时

间去看看刘纯武的后人,感恩刘家。

[采写人]:刘纯武十分不幸,在他传奇的人生

经历中,这位国民党的伪区长,当年曾经救助、保

护过四渡赤水战役期间英勇负伤的红军伤病员 ;积

极支持地下党筹集经费 ;主动交枪起义 ;保护老干

部家属 ;营救革命干部 ;说服土匪投诚自新 ;为新

生政权收集、传送剿匪情报 ;为革命作出了积极的

贡献。

1952年7月10日,刘纯武被赤水县法院以反革

命罪判以极刑,一个月后蒙难。中共遵义地委统战

部1986年8月9日认定为爱国民主人士,习水县人民

法院于1987年5月30日撤销对刘纯武当年的判决。

[刘崇兵]:刘纯武是好人呀,救了那么多负伤

红军,当年他的判决下来后,我父亲和宋加通等多

名被他救助过的红军联名上书去保刘区长,但无济

于事,悲剧还是发生了……

虽然他蒙难35年后给他平了反,但人都走了,

平反有哪样意义呢?对于我父亲而言,对于我们刘

家而言,我们永远感恩刘纯武。

我要特别告诉你们,我父亲还是淋滩红军地

下党支部五名党员之一。他们这个红军地下党支

部的成员有刘清华(原名张文湘)、赖普根、杨寿

山、宋加通,以及我父亲刘仁芳。刘清华是支部书

记,他遇难后,宋加通接任党支部书记,直到全国

解放。我父亲在支部中主要负责跑交通,他经常跑

太平渡与古蔺的地下党取得联系,接受任务,汇报

工作。

[采写人]:我们手上有一份老红军宋加通本人

于1986年11月10日写的回忆材料,证实了老红军刘

仁芳的党员身份。据宋加通回忆 :“1938年5月,四

刘仁芳与儿子的合影

第56页

54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故事

川古蔺地下党的县委书记熊少阳,以及(醒民)小

天堂地下党支书王国风来到淋滩,召集原红军部队

党员刘清华、刘仁芳、赖普根、杨寿山和我开会,

熊少阳代表地下党古蔺县特支,宣布接上和恢复我

们的党组织关系。正式成立淋滩地下党党支部,由

刘清华任支书。刘清华被害后,由我任支部书记”。

“我父亲留在习水的岁月很苦”

[刘崇兵]:我父亲结婚成家

后,离开了保商队,去了我母

亲住的岔角滩,到处帮人

维生。

1949年12月1日,

赤水解放。1 9 4 9年年

底,我父亲接到通

知,要他到土城去担

任解放军土城区大队

任副大队长,投身清

匪反霸、建立新生政权

工作。可以说,我父亲为

清匪反霸、建立新生政权做

出了贡献。

因为他在土城特别忙,经常不能

回家,1950年,我们家就从岔角滩搬到了土城。

匪患平息,区队解散,和我父亲一起战斗的宋

加通到县武装部工作,周树林去马临乡任乡长。我

父亲被安排在土城搬运社做一名普通的搬运工人。

那些年,家里人口多,我母亲从殷家带过来一个哥

哥,我们姊妹有4个,年纪又小,就靠父亲在搬运

社微薄的收入度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经常吃

不到一顿饱饭。”

1960年前后,我们家实在太穷了,我父亲找人

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主席能帮助我们解决生

活困难。很快,中央办公厅回信了,要求县里解决

此事。

随后,赤水县民政部门补助我父亲190元,我

父亲去买了些粮食,他还买了一件衣服和一个洗脸

盆,买衣服和洗脸盆又被批评是“浪费。”这是我

父亲作为困难红军得到的唯一一次补助。

有人劝我父亲找政府换个工作,他说 :“天下

打下来了,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我在搬运社工作

也挺好的。”我父亲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从不摆

他的红军老资格,“再说,流落下来那么多红军,

哪个管你哟。”

就这样,我父亲在土城搬运社下苦力的这份工

作,他一直干到去世。成天就是把货搬上船或者把

船上的货搬下来,公路通了,还要上车、下车。背

背肩杠都是重体力活,一天下来非常劳累。有时,

也顺赤水河放木筏去重庆,一张木筏两个人,一般

都是“几张筏子一起放,”到重庆把筏子交了,再

走路回土城来。

1953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我父亲正好放木

筏到重庆起岸,他专门去像馆照了张像做纪念。文

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为害怕,我母亲把我父亲的资

料全部烧了,包括他请一位中学老师给他写的回忆

录也被烧了,唯一留下了这张照片。

1956年夏天,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一位老师爬山

涉水,走路到土城,了解我父亲参加红军的情况。

同行的还有遵义文化小学的一位美术老师叫林天

锡,他在土城区公所为我父亲画了一张像,画得挺

好的。后来也不晓得这张画像到哪去了。

我在遵义安家后,还去文化小学找过林老师,

是想感谢他。原来,林老师和我家是邻居。

转眼到了1963年,冬月的一天,这天我父亲的

任务是送100斤米到石板溪水库工地上去,那年在修

石板溪水库,送米去给工地上的民工吃,石板溪水

库在土城街对面矫子山翻过去的山那边。那天我父

亲背了70斤米,我帮父亲背了30斤,爬矫子山山顶

时,简直是“四脚四手的爬”,又累又饿,我感受到

了父亲的艰辛。回来后不久,我父亲就病倒了。

我父亲实在病得不轻,疼痛难忍,母亲决定送

父亲到赤水去住院,母亲陪父亲在土城搭了一辆货

车,车到元厚,我父亲感到天旋地转无法再继续坐

车,就喊我母亲去找吴老俚老红军找条船,坐船去

赤水。吴老俚老红军很快找到了一条船,我至今还

欠吴家这个人情,怕是没机会还吴老俚老红军家的

情了。

在赤水住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医院,我父亲就去

世了。去世时才52岁,太年轻了。父亲去世后,我

们无力把父亲送回来安葬在土城,母亲在赤水随便

找个地方就把父亲安葬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我们才把父亲的坟迁回土城,2015年前后,根据国

家民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我们又把父亲的坟迁进了

青杠坡烈士陵园。

如今的青杠坡,满山青翠,那是我父亲最好的

归宿。每年清明,我都会去青杠坡,祭奠我的父

亲,祭奠我父亲的战友们!

最后,谢谢你们四渡赤水纪念馆还记得我的父

亲。

[采写人]:我们永远铭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英勇奋战的中国工农红军,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

的嘱托,努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刘崇兵接

受采访时留影

第57页

2022·3 55

◎ 徐长安

红军红花瓷盆

红军用的红花搪瓷盆为国家三级文物,高12

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18厘米。因年代久远,

盆口边缘和盆底部多处残缺,现收藏于四川省古

蔺县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从土城一渡赤水之

后向四川古蔺方向前进。家住乐用(现永乐镇)

麻柳滩的吴罗氏和她的女儿去陶场坝(现贵州省

习水县同民镇)赶场,在古蔺县兴隆一带,母女

二人在一拐弯处路遇红军,看着红军长长的队伍,

扛着枪背着刀在山间小道上蜿蜒前进,从未见过

大世面的母女二人吓得蹲在路边上依偎在一起,

低着头,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红军在他们面前不停地往前走,一位红军走

到母女身边和气地说 :“两位老乡,你们不要害

怕,我们是红军队伍,我们彼此都是干人。”

母女二人望着眼前和蔼可亲的红军,欲言又止。

“老乡,我们红军是全中国劳苦大众的队伍,

你看我们红军队伍身上穿的破烂且单薄的衣服,

脚上穿的粗谷草鞋,我们闹革命的目的,就是打

土豪,分田地,有衣穿。我们红军队伍纪律严明,

不欺负老百姓,不拉丁,不拿老百姓的东西,不

要听信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是不会杀人吃人

的,不会共产共妻。”

“谢谢军爷的不杀之恩。”吴罗氏害怕地说到。

红军说 :“老乡,我们红军人人平等,彼此都

称同志,您叫我同志就好了。”

“同志您好,我们母女是麻柳滩人,今天要去

赶陶场坝,地主绅粮盼过年,我们穷人怕过年。我

们穷人生活过得苦啊,要穿的没有,要吃的没有。”

“老乡,如今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孩子的父亲于今年四月因病无钱医治去世

了,现在只剩下两个孩子和我三口人了。”说话间

泪水在吴罗氏的眼睛里打转。

红军安慰吴罗氏母女后,拿出自己随身带了

一个红花瓷盆,装上满满一盆稻谷送给吴罗氏,

“老乡,希望这盆稻谷能帮你们缓解一下燃眉之

急。这个红花瓷盆从江西就一直跟随我,今天我

把它也一起送给你,做饭、洗菜等可以用得上,

也算我们红军留给你的一个纪念,你就收下吧!”

“同志,你们红军真是大好人啊!”

吴罗氏母女目送红军走向远方,她们的心久

久不能平静,今天竟然遇见这样一支劳苦大众的

队伍,这支队伍对待人民是那样可亲可爱……

这口红花瓷盆陪伴了吴罗氏一家20多年。后

来底部坏了不能再使用了。但吴罗氏家像对待宝

贝一样收藏。吴罗氏也一直教育自己的子女,要

永远记住红军的恩情,永远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

1958年,古蔺县在红军四渡赤水主要渡口的

太平渡建起了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古蔺县革

命文物调查征集办公室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征集、

捐献红军革命文物。吴罗氏之子吴泽荣(又名吴

汝福,家住永乐镇麻柳滩村2组小地名坡上)接到

捐献红军革命文物的宣传后,毫不犹豫地把这口

红军瓷盆捐献给了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从此

这口编号为077的红军瓷盆,在古蔺县红军长征四

渡赤水博物馆(原太平渡长征纪念馆)里,向八

方游客“讲述”自己见证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军

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故事。

2016年10月,四川省博物院从古蔺县红军长

征四渡赤水博物馆借调红军红花瓷盆等14件革命

文物,参加《伟大征途上的中国梦——红军长征

在四川》展览。■

(作者系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副馆长)

2022·3 55

第58页

56 四渡赤水

◎ 黄荣贤

我所经历的扎西整编

撤出土城战斗后,1935年1月29日,红军一、

三、五军团披着满身的硝烟,渡过汹涌的赤水

河,沿着川黔边界向西急进,进入云南境界。

当时,我在三军团四师十团三营九连任连长。

土城一役,没有歼灭四川军阀刘湘的“模

范师”——郭勋祺师,打了一个消耗战,一、

三、五军团都受到了损失。红军西渡赤水后,

鉴于敌人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

分路向我军进逼,军委遂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

江的计划,命令各军团迅速甩开敌人,向扎西

地区集中。

行军路上,我们三军团十团的部队紧跟在

军委纵队和军团部的后面。我和七连长、八连

长望着庞杂的军委机关和军团后方部组织,又

看看自己缺编减员的连队,心里有股说不出来

的滋味……七连长长叹一声:“唉,……这怎么打

仗呢?!”然后低下了头。

我们都理解七连长的心情。土城战斗失利

除去敌情不准、轻敌和分散了我军兵力等原因

外,就是部队的编制体制与作战指导思想不相

适应 ;军委指挥部受到了敌人的威胁,无兵可

调,只好调干部团反击 ;前出至赤水城南的一

军团二师回师增援三个小时才赶到 ;在土城鏖

战中,我师指挥部受到敌人威胁,为了掩护师

第59页

2022·3 57

部,七连长把预备队都调上去向敌人制高点冲

锋,战斗结束后,七连长成了光杆连长,五尺

高的汉子从没掉过泪,可看着牺牲的同志却嚎

啕大哭……

土城战斗前。我们这些连级干部都已经听

说,中央在遵义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要改变消

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我们团政委杨勇同志知道的

更多一些,他告诉我们,红军作战部队要打胜

仗,就不能老当掩护队,军委已经有了措施,要

发挥红军运动战的特长,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原

则,去战胜敌人……我们这些当连长的虽然不清

楚军委的具体措施,但经过土城战斗后,都希望

自己的连队齐装满员,都希望红军灵活精干,其

至还有点过激的想法:要那么多的“官”干什么?

让他们都下来尝尝冲锋的滋味!

在离扎西还有几十里的时候,部队暂时休

息,趁这功夫,营长召集我们几个连长开会。

他对我们说:“团长行军中对我讲了,军委要发

布缩编命令,我们团估计变化也不小,先给你

们几个打个招呼……”

“怎么缩编?营长你快说说。”我们几个迫不

及待地问。

“具体编法,我也不太清楚,根据以往的做

法是:该减的减,该撤的撤!”

营长的回答使我们想起了1月中旬红军编制

上的一些变化:红军退出遵义后,中央警卫团撤

销,人员充实各部队,警卫团团长姚喆同志到我

们四师十团任团长。在乌江边上的战斗中,各

部队机关拖“家”带“口”,人拉车推地大搬家,

各局、各部、各科稀稀拉拉。为了掩护这些机

关,三军团六师拼命阻击敌吴奇伟的反击,损失

很大。十八团早在湘江战役中就打散了。在撤回

遵义的行军途中,撤销了师部,将十六团编给了

四师,十七团编给五师,其中十六团一营编给了

我团。当时看来三军团缺一个师。但其他各师的

兵员稍稍得到了补充.比起“空架子”,战斗力还

是增强了些。

想到这里,我们几个问:“是不是撒销几个

部队?”

“不!主要是缩减各级机关非战斗人员充实

连队,连队之间也要做些调整。”营长的回答使

我们几个兴奋起来。

“哼!早该缩编了,要不也不会这样被动,行

军打仗简直和逃荒一样,光是军委纵队就拉开

了十里,还有军团、师的后勤组织,没用的印

刷机、没炮弹的重炮、没布的缝衣机,一大堆

坛坛罐罐都带着,我们在后面顶着追兵打半天,

他们在前边挪不了二里地……”七连长发了一

通牢骚。

“过湘江、乌江,赤水后.东西扔得差不多

了,没什么抬的了,剩下的人也该到连队锻炼

一下了……”八连长也说了几句。

“听说咱们毛委员是搞了一次‘三湾改编'

才上了井冈山,这次咱们缩编后会是啥子个情

形呢?要编哪,就快一点……”我也跟着唠叨了

几句。

营长说:“缩编的方针,军委已定了,可哪

有喘气的空呀,到了扎西可能就快了……”营

长的话没说完,行军的号音响了,我们都各自

跑回自己的连队,带队朝着宿营的目的地扎西

走去。

“喂,老表,快整编了,到时候别舍不得老

本……”七连长追上来和我并排走着,他扭着

头低声对我说。

八连长在我身后紧走几步也说:“老表,多

给咱几个战斗骨干……”

是啊,当时红军整个情形是:少部分战斗连

队在前面冲锋开路,遇水搭桥。大部分连队在

后面掩护庞大的机关撤退,损失很大,锐减到

三万多人,伤亡的都是战斗人员。我们团虽然

还成建制,但减员也很多,一、二营损失三分

之一,三营七连八连只剩六七十人,只有我所在

的九连损失不大。土城一仗下来,七连打光了,

八连剩一个排,我们九连打掩护,虽然也伤亡

了七八名战士,但总还是够一个连。现在部队

中传开了整编的消息,看来是要调一些人给其

他连哪。听着两个连长的话,我心里想着只要

有新兵补上来,战斗骨干全给你们,也没意见,

不由地说:“放心吧。咱们都是老伙计了,还能

吃独食。”

“嘿嘿……”我们三人都会心地笑了。

路上过的春节。正月初三上午,我们到了

云南的扎西。十团驻在离县城不不远的一个村

子里。我刚安顿好连队,团部通信员气喘吁吁

地跑来叫我:“九连长,政委叫你到他那里去!”

我随通信员来到团部住的一间土坯房前。

“报告!”

“进来!

我推门进去,见团政委杨勇同志正在低头

看地图。他见我进来,起身对我说:九连长,告

诉你个事,根据上级整编命令,准备调你……”

“我知道,政委,要调谁你点名好了,我

没意见……”没等政委说完,我就抢着说起来。

“你们连编给七连一部分,八连一部分,九连

中央红军总司令部

当年在扎西的驻地

第60页

58 四渡赤水

重新组建,团部新建一个通信班,让你当班长,

有意见吗?”

“什么? !”杨政委的话一下子把我砸懵了,

我跳了起来喊着:“让我抬担架(当时犯错误的人

抬担架)也没意见,可九连不能这样编!”

“你喊什么!”杨政委一声怒喝。

“政委,你知道九连……”话没说完,我的

两颗泪珠滴了下来。杨政委何尝不知道。九连

是彭德怀军团长领导平江起义的老底子,自打

上井冈山以来,经过五次反“围剿”,东拼西杀,

九连的干部有的牺牲了,有的调走了,可连队

始终保留着原来的架子,现在把九连编散,感

情上一时难以接受啊……政委在沉思,许久没

有说话。

我呆呆地坐在凳子上,嘴里念叨着:“从中

央苏区撤出来的时候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全

连百十来号人,只有几个蹭破了点皮 ;在嘉禾

县打阻击,被敌人包围了一个班,为了这个班,

连里的干部光着膀子拼上了刺刀,指导员牺牲

了,临死还对我说,‘把咱们连带出去……’在

黄平到乌江的路上,连队吃肥肉喝凉水,有十

几个战士拉肚子掉了队,让彭军团长碰上了,

把我差点撤了职。他是为了连队不减员。现在

把九连拆开重编,我想不通,不干了!……”

“拆散九连,你想不通,不干了,那撤销

四师,我想不通,也不干了,红军还能打胜仗

吗?”随着话音,四师政委黄克诚同志推门进

来。我赶忙站了起来。

“坐下,坐下,有意见可以提,但要服

从……”黄克诚同志比着我的肩头端详了我一

下说:“我认识你,在土城战斗时,我碰到过你,

你跟我发牢骚说,‘连队快成了老妈子了(保姆)

一个眼差都不行,老得护着机关’,怎么现在就

想不通了呢?同志,全军都实行了缩编。三军团

的师部都撤销了,编成四个团,从师长、政委

到连排长层层下放,张宗逊师长任你们团团长,

我也到你们团当政委来。”说到这,黄克诚同志

用手指了指杨勇同志风趣地说:“杨政委也只好

当团政治处主任喽!

杨勇同志接着说:“军委缩编的命令已经

下达,目的很清楚,是为了战斗的需要,提高

战斗力,为了连续作战,打几个歼灭战。缩

编后,军团机关和直属部队实行彻底精简,大

批机关干部充实到连队,他们需要锻炼。像你

们这些老的战斗骨干暂时保存一下,用不了多

久,会有更好的连队让你们带。更主要的是精

简缩编后,我们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明白

吗……不出两个月,我给你一个连带,回去吧,

中央红军扎西整编后序列表

第61页

2022·3 59

中央红军扎西整编后序列表

向新营长张震同志交代一下工作,到团里来报

到……”

我站起来,敬了个礼走了。回到部队,已

经来了新的连长,我把工作交代清楚,又向新

营长张震作了简要汇报,就到团部管理科报到

去了。在团部我遇见了参谋长钟伟剑同志,他

是从师参谋长下放当团参谋长的。他见我闷闷

不乐又开导了我几句:“当班长,当连长都是为

了红军胜利嘛,再说你这个班长比团长也不小

啊……”我听得有些糊涂。这时,管理员吴继

章同志见我来了笑呵呵地对我说:“十个连长,

一个班,成了连长……”

到了新建的通信班里,见到班里的战士我

才明白了。原来九个战土都是各连的连长,有

工兵连的,辎重连的,一连的候连长,炮连的

刘连长……连我正好十个。连长们见我来了,

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他们情绪都很高,侯连

长爱开玩笑,诌了几句顺口溜:“精减大整编,

连长下到班,连长黄荣贤,率领一个团。”我心

里没好气,连声说:“去你个猴子,上你的花果

山去!”

晚上睡下后,我躺在床上,一个劲儿“翻

饼”,挨着我睡的是炮连的刘连长,他听我翻身

声支撑起身子问我:“黄连长,你咋啦?”

“心里难受……”

“难受什么?”

我一翻身坐起来说:“师长都当了团长,咱们

当战土还有什么意见。只是撤销咱们亲手带出的

连队,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你说呢?大炮(刘连

长的绰号)。”刘连长披着被子坐起来,沉思了一

会 ,轻声地忽然问我:“你见过彭军团长吗?”

“见过!”

“你知道他最爱什么?”

“爱兵!”

“咱们军团长也爱炮。”刘连长小声说了

起来:“我在军团炮兵营当连长的时候,他常到

我们连看看炮。他经常用手抚摸着炮说:‘老兵

怕号,新兵怕炮,告诉你们的新兵不要怕,红

军打仗,只要炮一响,战斗结束,准能缴到

炮……’,最近,他突然恨起炮来。咱们过赤

水河的时候,军团长亲自下命令,把重炮全扔

进河里。当时我急得和他嚷起来:‘丢了炮,我

耍什么?’他冷冷冰冰地说:‘当兵,耍枪!’我

说,我耍惯了炮,不会耍枪!’他火冒三丈:‘不

会耍枪,给你把马刀!’我抱着炮哭了,哭得好

伤心。军团长的眼圈也红了,他劝我:“莫哭嘛,

不出一年,我给你一个炮连!”刘连长说到这,

我也想起杨勇同志的话:“不出两个月,给你一

个连带!”眼前出现了遵义会议前的情形:

那些日子,部队每逢行军,从头到尾排十

几里长,人马拥塞,尾大不掉,战士们扛着笨

重的机器和炮,一个钟点挪不了半里地。打起

仗来,军团部的的命令传到师、师传到团。团

传到营连,光通信员就四五个来回跑,各机关

科室的参谋、干事有的闲着没事干,可我们急

得直跺脚……从大局看是该整编一下了!想到

这,我对刘连长说:“嗯!编得有理。军委和军团

首长的决定错不了……”我心里通了,躺下就

睡着了。

缩编后没几天,三军团接到命令挥师东进。

部队出发,我就看出和以前大不一样:师取消

了,团里有了电台,直接受军团指挥,敌情清,

行动快。过去红军行军打仗是个葫芦形,作战

部队在前是个小头,机关在后,像个包袱。现

在,各级机关除去少数警卫部队人数大减少,

每个团政治处还有几个宣传员,沿途鼓动。远

处一看,真像南方城镇一支耍龙灯的队伍,头

精尾小,精干多了。

1935年2月18日,部队二渡赤水,打响了娄

山关战斗,重占遵义后,我们十团的连长班中,

有两个连长调到了战斗连队。其他的连长干些

送信、传达命令的事。大家对工作都很认真,

可心里都盼着能有一天回到连队冲锋陷阵。黄

克诚政委也很关心我们连长班,见我们有时有

急躁情绪,总是到班里来跟我们聊聊。娄山关

战斗以后,一天,黄政委拿着一份文件来到班

里对大家说:“来,来,我给你们念念……”当

时,我们这些连长都是穷苦人出身,识字不多。

有些文件都是团里有文化的同志给我们传达。

黄政委见我们都围拢来,高兴地对我们

说:“这是2月16日《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

员会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当然也包括我

喽……”我们都笑了。

黄政委接着给我们讲:“党中央告诉我们,

为了打更多的胜仗,部队需要休息和整理,只

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战斗力……”

“政委,我们休息了好长时间了,还不让我

们到连队去?”侯连长接上政委的话茬。

黄政委笑了笑说:“听着,中央还有话呢,

‘充实连队与加强连队的战斗力是我们目前的

迫切任务,缩编我们的战斗单位也是为了达到

这一目的’。你们哪,老老实实地在这工作,将

来,有的是连队让你们带……”政委说完,我

们心里更豁亮了一些。

第62页

60 四渡赤水

时间不长,2月28日,红军在老鸦山包围了

敌吴奇伟的一个师。战斗中,十团坚守在老鸦

山主峰阵地上。我们连长班成员都围绕在团长、

政委周围等待着命令。战斗越打越激烈。团长

张宗逊负了伤,抬下山去。团参谋长钟伟剑同

志在指挥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各营连不断地向

团部报告:“六连长牺牲!”“九连长负重伤!”“三

连指导员负伤!……每当这个时间,黄克诚政委

都严肃地叫道:“派工兵连长到六连指挥”“让辎

重连长到九连,一定要把敌人打下去!”到下午

3点多钟。连长班又派出了五个连长,就剩下我

和原一连侯连长、炮连刘连长三个人了。

我心里想着该轮到我了,在旁边直紧腰带,

把鞋带系了又系,眼睛总是看着黄政委,盼望着

他能喊一句:黄荣贤,你上去!政委好像看透了我

的心思,瞪了我一眼:“急什么,有你的仗打!”

黄昏之前,我军全线反击。吴奇伟的主力

大部被歼灭在老鸦山下,残部向乌江边溃退。

三军团乘胜展开了追击。黄克诚政委指挥十团

朝鸭溪方向追击敌人。团指挥所撤下山时,我

跟在杨勇同志身后,他转过身对我说:“你们三

个连长留下打扫战场!”我们听了心里都不愿

意。我嘟嘟哝哝地说:“别人都去追击敌人,我

们连仗都捞不上打,还说不出两个月给我一个

连,都快过一个月了。”“你啰嗦什么,执行命

令!”杨勇同志火了。我们只好等团部走了,漫

山遍野地开始打扫战场。

天渐渐黑了下来,三小时前,老鸦山还

是炮火连天,千军呐喊。可眼下除去零星的枪

声,不见人影。我们顺着山沟搜集敌人丢弃的

枪支弹药。突然从一个山沟里钻出股敌人,有

七八十人。狭路相逢,容不得犹豫。我大喝一

声:“缴枪不杀,红军宽待俘虏!”紧接着侯连长

也虚张声势:“一营跑步跟上,二营机枪准备!”

刘连长端起搜集到的一挺机枪朝着敌人头顶上

空就是一梭子。敌人吓破了胆。一个当官的急

忙喊:“别开枪,我们缴枪。”七八十个敌人把

武器全扔在地上,举起了白手巾。我们三个人

押着卸掉枪栓的俘虏走了一夜。天亮赶上了团

里的部队。管理员吴继章见我们俘虏了这么多

敌人。风趣地说 :“黄连长不用下连,就带了

七八十个兵呢。”后来。军团油印快报还登了报

道 :“在十团缩编待命的三个连长,用巧计俘虏

逃敌数十,缴枪几十支,子弹若干发。”

1935年3月16日,我们三军团根据军委的命

令,三渡赤水,再入川南,造成北渡长江的假

扎西的红色宣传定位为:“红色扎西 胜利起点”

第63页

2022·3 61

象。等敌人调兵川南,3月22日,我们突然掉头

东进,四渡赤水,兵临贵阳,把蒋介石搞了个

手忙脚乱,等到滇军增援贵阳时,我们已经赢

得了时间,渡过了金沙江,跳出数十万敌人的

包围。当时,我们这些连长虽然不大清楚我军

整个意图,但是,大家都感到整编后的部队精

干、灵活机动了。

在三渡赤水,进入川南的时候,连长班的

侯连长和刘连长相继调到战斗连队。刘连长临

走的时候对我说:“黄连长,彭军团长的话没有

错,不出一年,我耍炮给你看,你信不信?”我

握着刘连长的手说:“没错,我信!”

部队进入云南境内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吃

午饭,杨勇同志的警卫员跑来叫我:“黄连长,

杨政委让你去一趟。”(这时,杨勇同志已任十团

政委,高年生同志任团长)我放下饭碗去见杨政

委。杨勇同志见我来了说:“黄荣贤同志,昨天

二营五连连长牺牲了,派你去当五连连长,有

意见吗?”“没意……回答完政委的话,我忽然

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杨政委说:“怎么样,我说

话算数吧,不出两个月……”“政委,莫讲了,

我明白了。”其实,在老鸦山、遵义战役后,我

就明白了,正是因为整编过的红军才能正确、

坚决地贯彻军委作战意图,一举歼敌两个师又

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只不过当时我只想到

连队冲锋陷阵,不好意思找杨勇同志承认我以

前的糊涂认识。在红军三渡、四渡赤水以后,

我就更清楚了,整编过的红军编制体制完全适

应了红军作战的特点 :灵活机动,走起来利索,

牵得敌人晕头转向,打起来痛快,揍得敌人无

力招架。

看着杨政委笑眯眯的神态,想着我就要到

连队去和敌人拼杀,我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为

了革命的胜利,必须整编,这是红军战胜敌人

的措施。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杨勇同志,杨政委

肯定地点了点头说,同志,你是对的,精减整

编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当我收拾好东西,到五连去任职的时候,

管理员吴继章同志来送我。我有些留恋起连长

班来,握着吴继章同志的手说:“要是再整编,

我还回来当班长,不!当战土也行!

1986年6月于保定■

(选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

员会编:《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

社1990年11月第1版。)

扎西会议纪念馆

第64页

62 四渡赤水

汪荣华:历险更见革命情

◎ 张春亭

年轻时的汪荣华

汪荣华,安徽省六安县郝家集(今六安市裕安区郝家

集)人,刘伯承元帅夫人。

汪荣华1917年2月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

年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

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调

入英山县委负责青年妇女工作。1932年秋出席皖西北道委

青年团代表大会,会后派到五区石头嘴,从事武装斗争。

1932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卫生部医务员,12月调到

十一师33团医务所工作 ;1933年调到四川省委从事青年妇

女工作。1934年4月任四川省委妇女部巡视员。1935年3月任

四川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副局长。

1935年秋,汪荣华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了二万五千

里长征,两次翻越雪山,三次穿过草地。1936年红二、四方

面军会师后,她与刘伯承同志结为伉俪,并在战斗中同时

负伤。1937年1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初毕

业后,分配到中央保卫部工作。1938年7月奔赴抗战前线,

先后任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教员、供给部政治处指导员、直

属政治处组织干事、司令部供给处党支部书记、机要科译

电员等职。1944年11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

1945年12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干部科参谋。

建国后,汪荣华1950年1月任西南局干部子弟学校教

员,1951年1月入军事学院俄语训练班学习,1957年7月任高

等军事学院秘书。1960年12月,汪荣华任刘伯承同志处秘

书,协助刘伯承处理、承办了大量的文电等工作,精心照

料刘伯承同志的日常生活。1978年5月任军委办公厅顾问。

1985年12月离休,享受正军职待遇。

1955年,汪荣华被授予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8年5月27日,汪荣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享年91岁。

第65页

2022·3 63

一个人一生走过的道路,往往是他自己始料所不

及的。

汪荣华同志——作为大别山区的茶山姑娘,一个

在旧社会受歧视的女子,她怎么也不曾想到,大革命

的潮流竟将她卷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行列,并且

在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途中,同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将

军结成了革命的伴侣。

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使她深深感受到,革命的道路

是何等的曲折坎坷!革命的胜利又凝聚着多少人的生命

和鲜血!

“当红军去!”

1917年1月19日,汪荣华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郝家

集一个农民家庭里。全家大小八口人,就靠父母耕种

几亩贫瘠的土地度日。一年到头,辛勤劳动,还常常是

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汪荣华在六姐弟中排行老大,

尽管父母疼爱她,还送她进入私塾,后来又上了洋学

堂,但为生活所迫,她小小年纪,也不得不过早地承

担起许多家务劳动。上学之事,也只能时断时续。父

亲有时烦躁起来,还常常拿她出气:“养这么多女孩有

什么用?将来还是得给人家,白养了你们。”性情倔强

的小荣华嘴上不说,心里却有点不服气。

汪荣华的家乡是共产党闹革命较早的地方。早

在1925年,地处大别山东麓的六安县就建立了党的组

织。距离汪荣华家乡郝家集仅有12里路的独山镇,就

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安)霍(山)起义的发祥地。1927年大

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领导六霍地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同其它村庄一样,郝家集也成立了农民协会。到1929

年10月,六安县党代表大会就是在郝家集召开的。接

着,六霍起义就爆发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也

在1930年初相继诞生。年仅13岁的汪荣华看到农民起

义的队伍高举红旗,扬眉吐气,斗得地主豪绅威风扫地,

打得反动民团落荒而逃,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村里开

农协大会,她去听;斗地主分田地,她去看。这使她渐

渐懂得了:穷人要想摆脱苦日子,就得起来闹革命。她

的姑父冯先卓,是她投身革命以后的启蒙老师。这位毕

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是学生运动积极分子,早年

接触马列主义,于1927年就参加了共产党。汪荣华少

年时期就常到距家仅有二里路的二道河村姑母家中去

住。每当姑父,姑母谈论穷人为什么受穷,富人为什么

会富,妇女为什么会受歧视,劳苦大众怎样才能翻身。

她都暗暗地用心听着、记养,并暗自下定决心:“我长

大了也要象姑父那样,为天下受苦人的翻身解放去斗

争。”从那以后,她参加了少年先锋队活动,英姿勃勃

地扛起红缨枪去站岗放哨,保卫苏维埃政权。当村里

土城女红军纪念馆序厅浮雕

第66页

64 四渡赤水

的男青年们在鞭炮声中踊跃参军的时候,汪荣华就

自言自语地说:“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参军?我要是能

当上一个女红军该多好啊!\"

可是,在1930年的下半年,敌人又开始了对鄂豫

皖根据地的“围剿”。一时间,苏区人民又被笼罩在一

片白色恐怖之中,汪荣华是多么盼望红军再回到家乡

来呀!

“回来了!红军真的回来了!”1931年春天,红军接

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后,又回到皖西北来了。这里的

青年再次掀起了参加红军的高潮。“当红军去!”汪荣

华把捏紧的拳头有力地向下一挥。此刻,她的决心

已下定了。她当即找到了她最要好的女朋友郑先如,

二人商定,一起去报名。汪荣华很怕父母不让她去

当兵打仗,也没和家里人告别,就和郑先如一起上

路了。

那是旧历五月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村西的

河水也好象流得特别欢畅。她们到了独山镇苏维埃

政府,随后又被送到皖西北道委所在地麻埠。只见

镇子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建立苏维埃政府”、“扩

大红军”等大字标语,街上的青年男女,个个喜气

洋洋。郑先如已年满18,又是共青团员,很快就被

选中了。汪荣华既为她高兴,也为自己担心,心里

总象揣了个小兔子一样,蹦蹦乱跳。“人家不嫌我小

吗?”“我能被选得上吗?”她被叫到了一位年轻红军

干部的面前。

\"你多大岁数啦?\"

“14岁。”汪荣华胆怯地说了,又有些后悔。但

她也不敢多报。

“家里什么成份?”

“中农。”

“是不是共青团员?”

“还不是,当过少先队员。”

1945 年,邓小平、卓琳与刘伯承、汪荣华带着孩子在河北武安留影

第67页

2022·3 65

“读过书吗?”

“读过一年私塾,上过两年洋学堂。”

汪荣华不知自己的回答能不能使人满意,她的心

跳得更厉害了。那位红军干部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大概

是看她长得很结实,竟满意地点头同意了。汪荣华高兴

得眼圈都湿润了。

汪荣华真的成了一名红军女战士。她在几百名参

军青年组成的新兵营经过了短期训练后,于6月初开赴

英山。由于她年纪小,在家也没走过远路,开始行军

时掉了队。直到部队过燕子河休息时,她和几个掉队

的才追上了队伍。负责护送新兵的同志说,前面就要

过大山了,那里是土匪窝,到时要急行军,大家一定

要跟上,不然,是很危险的。他们还没来得及休息,

部队又出发了。刚进山口,土匪就开枪了。在战斗连

掩护下,新兵营跑步前进。子弹不停地在头顶上呼啸

着,同志们谁也顾不得天气炎热和饥渴劳累了。跑了

整整一个上午,才到了英山境界,进了安全区。就在

这次急行军中,有两个年轻的女战士牺牲了。同志们

都很为她们难过,但这次对大家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和考验。

新兵到了英山后,很快补充了部队。汪荣华和几

个女同志被分配到红四军十二师政治部妇先队当宣传

员。到冬天,她又和郑先如被调到了英山县少共妇女

部当巡视员。

来自内部的大灾难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间反复间。”

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那一次次错误路线,给革命

带来了多少反复,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啊!

1931年4月,张国焘自上海到鄂豫皖根据地后,推

行了一系列错误政策,给正在节节胜利中不断扩大的

根据地和红军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为了建立个人统治,

张国焘借口肃反,大肆剪除异己。仅一个白雀园“大

肃反”,历时近三个月,就“肃”掉了2500多名红军指

战员,十之六、七的团以上干部被逮捕、杀害。其中

不少是我党早期参加革命的领导同志。就在这次“肃

反”中,汪荣华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她尊敬的姑父冯

先卓也被杀害了。

张国焘不仅对红军进行别有用心的“大肃反”,紧

接着又把这一罪恶活动扩展到地方党政机关、群众团

体和地方武装。有一天早上,汪荣华感到往日人声嘈

杂的县委大院格外冷清。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昨天

晚上遭了大逮捕,县委部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大都被抓

刘伯承与汪荣华在太行山期间合影

刘伯承与汪荣华在一起

第68页

66 四渡赤水

走杀掉了。机关里就剩了几个一般的工作人员。她

问熟人为什么要抓他们,回答是:“上边说他们有的

是‘AB团’,有的是‘改组派’,有的是‘第三党’。”“有

些女同志为什么也被抓了呢?”回答更为奇怪:“上边

说她们参加了反动组织‘恋爱研究社’。”为什么那么

多为革命出生入死的好同志一夜之间竟成了反革命

呢?汪荣华感到无法理解。

1932年春天,汪荣华作为英山县共青团员的代

表,在麻埠参加了皖西北共青团代表大会。回到英

山后,担任了第五区少共妇女部长。由于“肃反”造

成的恶劣影响,地方党组织大大削弱,群众也不象

从前那样信任党的干部了。因此,汪荣华担负的工

作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被迫转战西行

面对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张国

焘错误地估计了客观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盲目轻

敌,正面硬顶。虽经全军将士苦战两个多月,歼敌

一万多人,也未能扭转战局,以致被敌人困在了方

圆仅有几十里的“弹丸”之地,到了十分危急的地

步。最后,红四方面军主力不得不跳出根据地,向

平汉路以西转移。

深秋季节,红军大队人马经英山向西行进。一

天,英山县委书记对汪荣华等说:“现在敌情严重,你

们几个女同志还是回部队去吧!快!晚了就赶不上

了。”说完,他给红十二师政治部写了一封介绍信,

并发给她们每人两块银元当路费。黄昏时分,汪荣

华同志和县委少共妇女部长黄新兰,还有同她一起

参军的同村好友郑先如等,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

一起上路了。

这一走要到哪里去呢?她们谁也不知道。她们不

曾想,也顾不得想。汪荣华离家从军一年多来,虽

也曾想回家去看看父母和弟妹们,但紧张的战斗和

工作哪能允许呢?这中间,她亲爱的妈妈曾托人给她

捎来过浸透着母爱的鞋袜,可她再也不曾和母亲见

过面。然而,不管怎样,这一年多她总还在离家不

算太远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转。现在要到哪里

去呢?

她们几个女同志走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在罗田

追上了红十二师三十三团,把介绍信交给了政治处主

任周士英同志。周士英看完信说:“好,那就跟我们走

吧。”稍停,他又问:“你们女同志走得了远路吗?”“走

得了!跟得上!”象是谁喊了“一二”似的,她们几个

几乎是同时回答,而且声音特别洪亮。她们又投入到

红军的行列中来了。因为缺乏长途行军的锻炼,她们

几个人的脚上都打了泡,走了一段路就掉队了。她们

咬紧牙关,拚命追赶,不几天,就逐渐适应,再不掉

队了。

十月中旬,她们随大部队越过平汉铁路,经洛阳

店、新集、枣阳、新野、邓县、漫川关,翻秦岭,走

关中,再过秦岭,渡汉水,于12月份进入川陕边界。

1959 年,刘伯承、汪荣华与子女在北京家中合影 刘伯承、汪荣华的全家福

第69页

2022·3 67

刘伯承、汪荣华的全家福

一路上,几次遭敌人重兵包围,又都冲了出来。撤出根

据地时,大家都穿着单衣;此时已是隆冬季节,部队仍

无棉衣御寒,病号越来越多。这时,黄新兰同志生病,

发高烧,实在走不动了。汪荣华、郑先如便扶她到一

个老乡家里。黄新兰从小家境贫苦,参加革命后一直埋

头苦干,一路行军也非常坚强,可是此刻她却哭着对房

东大娘说:“大娘,我走不动了,就留在你身边,给你作

女儿吧!”她这一说,大家都跟着哭起来了。这次转战,

谁知走到哪里才算一站呢?黄新兰身患重病,又怎能经

得住长期行军打仗的劳累呢?实在没有好办法,大家只

好忍痛让她留下了。

部队减员越来越多。上级决定精简机关和非战斗

人员。汪荣华和几个女同志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总医院

学习包扎、敷药,然后分到师团负责抢救伤病员。汪

荣华心里高兴极了。作为一个性格内向而又倔强的女

孩子,她不愿总是在男同志照顾保护下行军转战。好

了,这一回她总可以到第一线去参加战斗了。

年底,部队沿着一条险峻的“鸟道”,冒着刺骨的

风雪,翻过大巴山天险,进入川北的通江、南江,巴

中地区,开始创造川陕革命根据地。至此,红四方面军

历时两月有余,转战三千多里,总算有了一个立足之地。

然而战斗仍然接连不断。次年五月,汪荣华所在的十一

师三十三团,在反四川军阀三路围剿的战斗中担任突击

敌人左翼的任务。团卫生队与战斗连一起前进。

川北的天气,象娃娃脸一样,一天三变。早晨还是

雨雾溟蒙,上午却是骄阳似火,不一会儿又是大雨滂

沱,下个不停。陡峭的山路,滑得难以行走。大家都

在草鞋上绑上一副有四个小爪的铁脚马子,防止滑倒。

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凌晨四时赶到余家湾,战斗立

即打响了。汪荣华侧卧在一挺水机关枪旁,同机枪手

并肩战斗,感到非常自豪。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机枪筒

都烧红了。敌人的子弹在耳边呼啸,汪荣华全然不顾。

只见她一个鹞子翻身,迅速打来塘水,帮助机枪手换

上;战友负伤了,她又不顾一切地奋力抢救。可她怎么

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次战斗中,她情同手足的同村好

友郑先如,在另一个团的阵地上,为抢救伤员而光荣

牺牲了。汪荣华再次流下了沉痛的泪水。

敌人被打垮了!红军胜利了!整个红四方面军经过

何等艰难困苦的战略转战,始终不曾被拖垮、被打散,

有力地消灭了敌人,保存了自己,使敌人诅咒红军“不

死于炮火,即死于冻饿”的梦想彻底破灭,终于在地

势险要而物产丰富的川北落地生根了。这是党和红军

一个多么伟大的胜利呀!这胜利就凝聚着郑先如和所有

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当然也包括在

革命队伍内部被杀害的先烈----的生命和鲜血。

此后,汪荣华同志不论是再次离部队到川陕省委

任少共妇女部巡视员期间,还是到川陕省苏维埃任邮

政局副局长期间,不管任务怎么艰巨,困难多么大,

她从不讲价钱,总是任劳任怨,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结识刘伯承同志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经过二十多天的苦战,胜

利渡过嘉陵江,打乱了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取

得了粉碎敌人六路围攻的胜利。但是,张国焘却坚持

右倾逃跑路线,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而且借口

“坚壁清野”,强令部队和省委机关在撤离时将沿途房

屋和资财统统烧毁,搞得群众携儿带女无家可归。目睹

惨状,汪荣华和许多指战员都感到非常气愤。无奈,

她只好跟上部队,再次踏上西去的征途。此一去,她

仍不知何处才是归宿。

突然,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胜利渡过

金沙江、就要北上同四方面军会合的喜讯传来了!六月

的一天,川西小镇杂谷垴街旁的墙壁上,贴出了一幅宣

传画,上面画着两位高大的红军,正在热情握手。它是

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象征,也表达了红四方面军指

战员日夜盼望中央红军到来的心情。

来了!来了!党中央派出的代表团慰问大家来了!在

杂谷垴河边,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

夹道热烈欢迎代表团的到来。整个山寨都沸腾了。

代表团十几名成员中,有两位最引人注目,一位

是头发斑白、有学者风度的林伯渠同志;一位是戴着圆

框眼镜、有军人气质的刘伯承同志。

“那位戴眼镜的是谁呀?”在欢迎的队伍中,汪荣

华怀着好奇的心情询问身边的参谋陈明义同志。

“你不认识吗?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承总参谋

长。”陈明义一边回答,一边竖起大拇指。

此刻,汪荣华更以一个战士对具有崇高威望的部

队首长的崇敬和爱戴的心情,特别留心地望着刘伯承

同志从自己面前走过。

这是汪荣华同志第一次见到刘伯承同志。

8月4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全

部一、四方面军分左右两路继续北上。右路军由毛泽

东、周恩来、徐向前率领,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

刘伯承率领。这时,汪荣华同志因工作需要,已被调到

总参谋部四局工作。这样,她和刘伯承总参谋长见面

第70页

68 四渡赤水

的机会就更多了。

当部队北上至阿坝地区时,张国焘仍然坚持其

错误路线,竟然给党中央打电报,要右路军全部南

下。中央虽几次电催,指出只有北上才是出路,但

张国焘悍然不听,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擅自命令

左路军及右路军中原属四方面军的两个军,再过草

地、翻雪山,向川康边境退却。在卓木碉,张国焘

公然叛党,宣布成立伪中央,自任主席,并明目张

胆地要朱德、刘伯承反对毛泽东、周恩来北上,拥

护他的南下路线。朱德、刘伯承严词拒绝,同张国

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张国焘气极败坏,将刘伯承

软禁起来,并擅自撤销了他的总参谋长职务,令其

改任红军大学校长,实际只是一个军事教员。在斗

争激烈时,刘伯承曾被批判了三天三夜,但他始终

毫不妥协。经过朱德、刘伯承和指战员的斗争,加

上张国焘在敌人进攻面前多次碰壁失利,他不得不

被迫解散了伪中央,在同二方面军会师后,再次北

上了。

斗争胜利了!红军指战员们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同志们也更加称赞朱德、刘伯承。

长征途中结伴侣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这期间,刘伯承和汪荣华

等同志经常在一起行军。在第二次过草地时,汪荣

华掉队了。刘伯承同志看到小汪行走困难,就把自

己的马让给她骑。汪荣华怀着感激的心情谢绝了,

但她在首长的关怀和鼓舞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草地的上

空,照得一片片水洼闪闪发光。参谋陈明义和刘伯

承总参谋长的警卫员黄兴正以天作被,以草作毯,

背靠背地躺着。突然,小黄转过身悄悄地对陈参谋

说:“今天,我送了一封特殊的信。”“什么特殊的信

呀!你快说说。”陈参谋也侧转身来,好奇地催着小黄

详细叙说。小黄说:“宿营后,刘总处理完公事,就

磨了一盘浓墨,提笔工工整整地写起来。蝇头小字

一连写了好几页纸,然后叠好装进信封里,把我叫

到跟前,嘱咐我一定当面交给汪荣华同志。你说这

是不是一封特殊的信?”陈参谋接上一句:“那也不见

得有什么特殊?“你听我说呀。我立即跑步送给了汪

荣华同志,她拆开信看完,脸都红了。”说到这里,

小黄又躺在草地上,再不吱声了。陈参谋又问:“她

回信了没有?”小黄从鼻孔里哼着说:“没有。”说罢,

就呼呼入睡了。

陈明义却没有立即入睡。他非常希望汪荣华同

志能尽快地给刘伯承总参谋长一个满意的答复。是

呀,张国焘虽然被迫同意北上了,但他还在想方设

法排斥、打击刘伯承同志。一个处在领导地位的同

志,在逆境之中同样也需要同志、朋友、亲人的同

情、支持和安慰呀!陈明义热切地等待着他俩之间的

喜讯,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既是崇

高、圣洁的,又是平凡、实在的。刘伯承——这位

早年在讨袁作战中因右眼负伤接受无麻药手术而被

德国大夫称为“军神”的“川中名将”,并非一个苦

行僧,他也同样需要爱情。即使在极端艰难困苦、

倍受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他也不曾表现出丝毫的情

绪低落、灰心丧气,而是始终对革命、对生活充满

信心。

茫茫草地终于第二次过完了。汪荣华曾亲眼看

到一匹高头大马掉进泥潭被淹没了。当然,也有革

命同志陷入沼泽不能自拔的。每当想起这些,她便

非常痛恨张国焘的罪恶行径。但她和刘伯承同志以

及大队人马总算过来了。她又怎能不为这胜利而欢

欣庆幸呢?

八月的一天,刘伯承提出了到二方面军工作的

要求,张国焘勉强同意了。于是,汪荣华随同刘伯

承来到了山青水秀的甘肃成县境内。

一天傍晚,霞光满天。参谋陈明义正在曲子镇

边的清源河畔洗衣服。刘伯承的警卫员小黄高兴地

来报喜讯了:“她同意了! 瞧,他俩正在那边谈心呢!”

陈明义抬头望去,只见在霞光与河水辉映中,刘伯

承和汪荣华正在河边并肩散步。他们在谈什么呢?

原来,汪荣华在接到伯承的求爱信时,心情也

是很复杂的。是激动?是幸福?是羞怯?是欢乐?她自

己一时也说不清。在行军途中,她常听人讲,刘伯

承如何精通兵法,能征善战,指挥若定,战功卓著,

如何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虚怀若谷,廉洁奉公,

品德高尚。通过自己一年多时间的接触交往,她越

发感到刘伯承同志诚实质朴,光明磊落。自从她参

加革命5年间,东西转移,南征北战,耳闻目睹多少

革命同志遭暗害,她痛恨张国焘之类的阴险狠毒,

称王称霸。如今能遇上这么一位知己和良师益友,

心里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安全感和可靠感。真的同

他结为终生伴侣,能说不是自己的幸运和幸福吗?可

她也有些顾虑,自己是一个年仅19岁的普通农家的

第71页

2022·3 69

女儿,文化程度不高,与刘伯承同志比起来,不论资

历和学识都差得很远,这能合适吗?他们第一次相约,

她就把这些心里话都掏给了他。刘伯承听了,朗声笑

道:“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穷苦农民,祖父还当过

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还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

为我们穷,才出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结

合是自由恋爱。只要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思想基础,

志同道合,就能永远战斗生活在一起,白头到老。至

于文化水平低一些,可以学嘛。你自己努力,我尽力

帮助。\"

听了刘伯承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汪荣华心中

的疑虑一下子打消了。

在这次散步时,刘伯承还同汪荣华谈到了和张国

焘的斗争:“张国焘这个人,为了征服我,对我是软硬

兼施。软的时候,他可以流着眼泪给你说好话;硬的时

候,他可以威胁要挟,咄咄逼人,甚至扬言:“我要不

看你是南昌起义的参谋长,就把你杀了!“我才不怕他

那一套哩!”

汪荣华对张国焘的所作所为也深有所感,特别在

刘伯承遭受排斥、打击、撤职的情况下,她仍紧紧地和

刘伯承站在一起,真心实意地支持他、拥护他。

二人散步归来,汪荣华对刘伯承说:“你眼睛不好,

还写那么小的字,多费眼啊!”刘伯承诚恳地说:“生平

第一次写这样的信,当然要严肃认真罗!”

中秋时节,刘伯承和汪荣华在曲子镇结婚了。婚

礼极为简朴,没有丰盛的酒宴,只有战友们的祝愿,

没有崭新的被褥,只有跟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的简单

行李;没有红烛新房,只是油灯草屋。但在经历了人间

罕见的艰难困苦后,他们在这里结婚,那幸福是特别

不寻常的。

婚后不久,党中央就从陕北来电,要刘总参谋长

去保安,接受新的任务。周恩来副主席还特意派一个

工兵连和一个骑兵班,朝着二、四方面军北上的方向,

接应刘伯承。

刘伯承和汪荣华已先于部队上路了,随行的仅有

很少几个人,部队在后面跟进。

行进中的一天,突然敌机来了。一架飞机从他

们头上呼啸而过,扔下了一颗炸弹。他们刚刚卧倒,

“轰”的一声,炸弹就在他们身边爆炸了。汪荣华抖

掉身上的泥土,慢慢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寻找伯承。

透过烟尘,她发现刘总长身上有血。不好,他臀部负

伤了。汪荣华猛起身扑过去,急忙为他包扎伤口。同

时叫警卫员赶快去找马和担架。刘总长见荣华急得要

哭的样子,忙安慰她说:“负点伤有啥子要紧!莫急。打

仗哪有不流血的。”待包好伤口,刘伯承转过身来,这

才发现汪荣华的腿部也挂了彩。他又着急地催促、协

助她包扎起伤口来。一切收拾停当,二人又互相搀扶

着前进。可一阵阵剧痛使他们一瘸一拐,行走十分困

难,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往下滚。不一会儿,警

卫员就找到了马和担架。刘伯承上了担架,汪荣华上

了马,大家又继续向前行进。

深秋季节,天气已经转凉,陇东黄土高原的一早

一晚,已经比较冷了。连续的长途行军,使他们感到

十分疲惫。待到工兵连和骑兵班在会宁东南找到他们

的时候,刘伯承同志虽然已可以下担架步行,但行动

还很困难。

在中央再次派出的中央警卫团骑兵连的迎接和保

护下,刘伯承和汪荣华到了保安,见到了毛泽东、周

恩来等领导同志。大家都向这对在万里长征途中结为

革命伴侣的新婚夫妇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不论在浴血

奋战的抗日战争年代,还是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时

期,不论是在刘帅废寝忘食创办军事学院的岁月,还是

在他突然被当作“教条主义”批判,以致青光眼暴发双

目失明的时日里,汪荣华都和刘伯承并肩战斗在一起,

生活在一起,同欢乐,共忧患。在刘帅健康的时候,她

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在刘帅生病时,她则怀着诚挚的

感情,煎药喂饭,洗涮更衣。特别在刘帅晚年,长期卧

床不起,虽然组织上派有医生护士,汪荣华仍然时时给

以体贴照料和精心护理,十几年如一日。■

(来源 :《红军女英雄传》新华出版社1986年1月

第1版)

第72页

70 四渡赤水

社教天地

浅谈讲解员落实因人施讲的具体策略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的桥梁和纽带,

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

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

着博物馆、纪念馆的窗口形象。讲解员的任务是

通过讲解语言,再现历史,以引领、交流、探讨

等方式,帮助公众感受历史,解读文物和展览的

深刻内涵。因此,对公众而言,讲解员应该是文

化引领者的形象。

目前,博物馆、纪念馆承担着社教工作、党

性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职能,面对

的群体也不尽相同。每个陈列展品所包含的历史

文化信息丰富多彩,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时代

背景下,社会对讲解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

此采用同一种讲解模式、讲解方法,显然已经无

法满足观众了。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到“因

人施讲”,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教育需求,是每一

位讲解从业者都应思考和探索工作。

一、分析观众需求是因人施讲的根本

不同的观众群体有不同的文化需求,讲解员

需要区分观众的类型,充分了解观众的参观目的,

根据观众的职业、年龄、参观时间、参观路线等

信息,分析观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制定出适应的

讲解方案,因此分析观众需求是做好因人施讲的

第一步,也是能否做好因人施讲的根本。

(1)青少年群体,以学生团体和亲子游为主。

青少年对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心和行动力,对展出

的文物藏品饱有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给青少年

讲解的时候,讲解员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

特别是要结合思政课教学,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展

览中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多用青少年易于接

受的表达方式。在讲解方面,也可以通过适当的

提问,来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兴趣,让同学

们在游中学,在学中游。

(2)普通观众群体,分为旅行团和散客。大

多数观众是跟随旅行团进入纪念馆参观的,一般

参观时间都比较紧凑,在进行讲解之前,要了解

其参观的目的和时间,然后选择重点内容凸出,

以故事为重点的讲解方式。散客大多是集中在家

庭或者是老年人身上,对于这些团体,讲解员要

做好事前的沟通工作,掌握观众的参观目的,在

这个基础上及时有效的调整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

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的体力和听力都比较弱,

要考虑到他们的体力和听力问题,这也体现了纪

念馆的人文关怀。

(3)主题教育群体,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

员。这类群体的参观的目的都非常明确,他们通

常是来开展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或是单位的

团建活动。他们文化素养较高,对历史的了解范

围广。因此,讲解员要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量,用严谨的语言来讲解,与观众实现良好的互

动,才能充分地体现纪念馆的专业性。在讲解的

过程中,少讲历史脉络,可以多介绍文物或与时

代教育性强一些的内容,为这类群体讲解也是难

得学习的机会,适当地沟通交流,虚心求教,把

他们的知识吸收自己的知识。

(4)老党员和老同志群体。面对这类群体,

要多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讲激情燃烧的岁月,引

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另外注意老党员、老同志的

身体状况,步伐需要缓慢、适当的停歇,语速要

平缓,针对人群的不同特点,分析个性化的讲解

对策。

(5)重要政务接待的群体。政务接待讲解员

在上岗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可以通过不同方式

了解详细主宾的相关信息,比如他的年龄决定了

我们在讲解时候的语速和步速。他的身份、民族

决定了我们在讲解中需要回避的问题。此外,还

可以了解主要领导他是哪里人,在哪里生活过、

工作过,以及他的工作经历。在讲解的过程中呢,

选择他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6)国际友人。我们要注意多讲历史背景,

讲解的内容是不能晦涩的,要方便翻译和理解。

二、定制精准方案是因人施讲的措施

“定制”这个词就决定了我们的讲解一定要是

因人而异,一定是要精准的。通常讲解员背诵的讲

解词都是同一个版本,所有人讲的都是千篇一律

的。首先在讲解之前,可通过观众群体类别、参观

◎ 高红芳

第73页

2022·3 71

时间和参观路线等作具体分析,制定讲解方案。

要做到因人施讲,就要根据不同观众群体的特

征,提前对讲解词做二次加工,这是因人施讲中非

常重要的一点,对讲解词的二次加工需要整体布局,

选择重点的、得当的讲解内容。讲解的内容都需要

言之有据,不能信口开河,讲解员要有丰富的知识

储备,所有增加的讲解词,并不是临时组织的,是

需要提前准备好的。因此讲解员在日常中需要多积

累、多学习。不管是人文历史,还是文物故事都需

要深入研究,才会做到得心应手。

实施讲解方案过程中,要随时关注陪同人员的

提示。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通常陪同人员会用眼

神或动作来提示,我们要做到不慌张、不紧张,面

对临时的变化,要迅速地去思考,灵活的转换方

案,有的放矢的完成接下来的讲解,选择最优的路

线送客人离开场馆。

三、运用恰当方式是因人施讲的保障

讲解方式主要分为引导式、伴随式、交流式、

探究式、网络直播等等各种方式。一般都是引导

式、伴随式和交流式为主。引导式讲解我们主要应

用于团体观众,比如有组织的团体、旅游团等团队

观众,为了更好地让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你的讲解,

所以通常是要退着讲的。伴随式地讲解,通常讲解

的对象人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或是一个团队的主要

领导听讲解,也可以采取伴随式的方式来为主要领

导进行讲解。交流式讲解主要针对两三个观众或是

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交流和探讨。以上

三种讲解方式,通常可以变换使用。探究式的讲解

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团体,我们为中小学生团体设计

了研学手册,所以在一开始就需要提出问题,让同

学们去展览中寻找答案。

不同的讲解方式,决定了我们采取不同的走位

方式,有的地方要倒着走,有的地方需要正着走,

有的地方要侧身走,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

的调整,在转变走位和站位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

要因为动作太大或者太突然去分散观众注意力,尽

量要做到协调自然,不动声色,要降低自己动作的

存在感。

线上直播讲解。在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

四渡赤水纪念馆创新了讲解模式,通过线上直播的

形式举办了多场线上讲解。线上直播讲解与现场为

观众讲解是有一定区别。现场是有直接对象的观

众,你讲得好还是不好,可以给我们直接的反馈。

但是直播讲解的时候,由于无法感知观众的反馈,

很容易讲着讲着自己就垮掉了,失去激情。通常这

个时候,我们就要给自己树立一种对象感,提起讲

解的精气神和激情。

四、观众情感共鸣是因人施讲的目标

因人施讲即是讲解员的基本功,也是准确把握

观众心理的一门学问。只有具备知识性、教育性和

普及性的讲解,才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讲解

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讲解词,而是一个经过认真地思

考和揣摩,再通过口语表达真实的传递出来情感的

过程,俗话说三分展览,七分讲解。因此,讲解员

要深入挖掘展览背后的故事,对讲解词进行二次加

工,讲述故事再现历史,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讲解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要用真挚的感情,

生动的讲解,去获得观众的认同感,一场精彩的讲

解,一是取决于展览的内容,故事的本身。二是取

决于讲解表述,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要做到整体的

谋篇布局,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要把

每一次讲解工作都作为加强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

命的重要机遇,带着使命深入学,带着感情认真地

去讲解。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改变

着对纪念馆教育功能的认识。对于当代的公众来

说,讲解员作为连接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既

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博闻广识,更要知道如何将知

识传递给观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深

思,实现教育和启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终身

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去丰富自己,以专家的标准要

求自己,做到知其言,知其意,知其然,更知其所

以然。掌握好因人施讲的方法,提升因人施讲的能

力,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位观众,用心讲解,才能让

我们的讲解更加深入动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

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第74页

72 四渡赤水

展览陈列

四渡赤水纪念馆利用数字技术

打破传统展览的藩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

察,多次到达革命纪念馆,都要瞻仰革命历史

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

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全国

各革命纪念馆推出的红色主题展览,得到社会

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全面展示四渡赤水战役

的革命纪念馆,如何办好红色主题的展览是根

本任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后疫

情带来的思考,四渡赤水纪念馆积极探索“线

上+线下”两种展览模式同步走的实践。

一、“线下+线上”是展览发展的趋势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教

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而举办展览则是主要

的一种途径,其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和引导广大

观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观

众即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公共文化的受

益者。

传统展览能让观众更近距离观察和体验,

◎ 袁祖碧

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还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

展,提升就业率,宣传城市文化形象。近年来,

人们的观展需求不断高涨,可鉴于时间、空间、

疫情、交通、气候等众多因素的局限,观众们

只能“望展却步”。随着5G、3D、AI、VR、视频

直播、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手段日臻成熟,以线

下展览为依托发展线上展览,成为拓展和延伸

展览传播的一种形式。线上展览可以突破时间、

空间的诸多限制,加大、加快、加强了展览的

传播力度和公共服务覆盖面。观众可以随时随

地通过线上展览恣意游览,观看馆内各种藏品

的三维仿真展示,聆听藏品的详细解说和查看

各种藏品的相关信息资料。所以,线下展览是

线上展览发展的依托,线上展览是线下展览的

进一步延伸和传播,两者之间具有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线下+线上”展览融合发展的实践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示未来的重要公共

文化场所。坚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发展宗旨,充分利用移动通讯、云计算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公

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

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是博物馆职能。

1.利用数字技术把基本陈列“搬”到线上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地处黔北小镇的国家一

级博物馆,在地理位置和观众群体方面缺乏优

势。2016年,四渡赤水纪念馆对基本陈列进行提

升改陈的同时,同步推出线上展馆,以VR、AR

等虚拟技术,把展馆“搬”到了线上平台。观

众通过官网、微信平台,利用电脑、手机便捷

的体验实景模拟、文物展示、语音解说、互动

分享等特色功能,进行沉浸式的观展。特别是

展厅中展出的《长征万里图》,分上下两卷,总

长60米,高75厘米,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红军

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由于长卷体量大,

第75页

2022·3 73

展示困难,难以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在线上展馆项

目中,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观众可通过看、触、听、

赏的方式与《长征万里图》进行多层次互动,这让原

本不利于展示的藏品,更加生动起来了。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

面对严峻的疫情,为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四渡

赤水博物馆群暂停对外开放。当时,已建设线上展的

四渡赤水纪念馆、贵州航运博物馆,在特殊时期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一位网友在网站中留言 :“四渡赤水纪

念馆的线上展馆,制作精美让人身临其境,讲解员的

讲述也很详细,这是一次特别的观展体验。”

四渡赤水纪念馆网上展馆建设探索,不仅拓宽了

纪念馆的宣传和展示途径,还增强了陈列展览和革命

文物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

距离,让红色文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得到社会各界

的一致好评。

2.数字技术在临展中的广泛应用实践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举办临

时展览在十个以上,如何扩大展览的影响力,提高展

览的利用率,我们将展览“线下+线上”融合发展作为

探索实践和方向。

四赤水纪念馆每年举办的临展主要以原创展走出

去和优秀展览引进来的模式,内容涵盖革命文化、民

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多元化展览主题。独立策划《四

渡赤水 出奇制胜》等4个革命题材专题展,到陆军军

医大学、连云港市博物馆等高校、兄弟单位开展爱国

主义教育主题宣讲活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

因。同时,为了丰富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引进《鸦片

战争》《红船起航》《百万雄师过大江》等观众喜爱的

临展。

为进一步扩大临展的影响力和受益覆盖面,四渡

赤水纪念馆从今年起,每推出一个临展的同时推出VR

线上展,既让展览传播更广,也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

的选择。通过四渡赤水纪念馆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

媒体平台,开辟“线上展览”专栏,传播展示。临展

的展出时间较短,通过推出线上展览,能突破时间和

空间等诸多限制,永久保存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

更好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又满足了观众足不

出户的观展需求还拉进了红色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更

好的发挥展示、传播和教育的功能。

3.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线上文化传播方式

为了推动博物馆发展线上数字化产品体验,丰富

观众观展体验,培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

游品牌,四渡赤水纪念馆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经

费,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线上文化项目的实施。在运转

过程中,主要以满足观众需求为核心。数字化技术实

现四渡赤水纪念馆革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科技保护、

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服务,将四渡赤水革命历史、革

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生动鲜活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让观众了解许多迫于展厅有限而未展出的文物,给观

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营造了一个欣赏、交流的

公共平台,帮助博物馆在疫情期间保持活力与魅力。

三、“线下+线上”展览融合的发展路径

四渡赤水纪念馆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怎么做好“线上+线下”展览的结合和

传播,推进社教走深、走实,有以下几点思考。

1.转变展览理念,促进文化传播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思政教育的

主要阵地,承担着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道德

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大责任,是感知历史、凝聚力量

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人的工作理念影响着日常工作方

向和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博物馆人要树立

线下展览与线上展览共生同发展意识、与时俱进,打

破传统博物馆认知模式,协同做好线下展览和线上展

览,树立包容、多元的展览理念,充分把线下和线上

展览的优势融合到实践中,扩大文化传播的受众面积

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

2.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展览策略

每个博物馆、纪念馆在文化内涵、财务力量、展

览的侧重点、技术支持等有所不同。需结合本单位的

自身实际,探索突出本馆特色、又符合自身条件的展

览策略。无论在线下展览还是线上展览的策划,都要

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

探索,进行更加精准的创意化表达,提供更优质、更

契合时代主题、更符合受众需求的展览。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和科技的发展,观众对优

质展览的需求越来越严格。人才是第一资源,培育一

支专业知识过硬,懂新兴数字技术,善于捕捉观众需

求的传播队伍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

资源,提供高质量展示内容 ;一方面要根据线下展览、

线上展览各自的特点精准策划展览 ;另一方面还要积

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对线上线下展览的宣传推广。

博物馆凝聚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叙述着人类

历史发展的进程,展现着人类整体文明与智慧,具有

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传播文化重

任的主要手段与方式,在新形势下,传统展览要利用

新技术追求功能突破与设计创新,线上展览则需要在

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深化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

突破“复制内容”的瓶颈,融合线下+线上创新发展,

顺应社会发展浪潮,丰富新颖的数字技术助力博物馆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研究、展陈、教育等功

能特长,让博物馆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第76页

74 四渡赤水

大事记

四渡赤水纪念馆 2022 年大事记

(5-6 月)

5月

5月4日,四渡赤水纪念馆举行“红色传承学党史•

剪纸巧绘悟初心”社教活动,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专业

委员会会员曹梅梅老师现场授课,14个家庭参加活动。

5月11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贵阳召开“全

省智慧博物馆试点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四渡赤

水纪念馆作为全省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试点单位,并承办

“2022年全省博物馆工作现场推进会暨智慧博物馆建设

培训班”。习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土城红创区党工委

书记、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刘绵定参加座谈会。

5月17日,四渡赤水宣讲团走进贵州茅台酒股份有

限公司和义兴酒业分公司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

程”主题宣讲活动。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义兴酒业分

公司领导班子、各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员工代

表、部分家属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5月18日,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四渡赤水

纪念馆围绕“博物馆的力量”主题,举办原创展览“永

远的记忆——杨得志将军生平业绩图片展”、开展“汇聚

力量·共创未来”博物馆之友座谈会和文艺汇演、推出

“博物馆的力量”主题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释

放博物馆的力量。

同日,湄潭县考察团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考察,

并召开座谈会,习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土城红创区

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刘绵定,习水县文化

旅游局局长杨胜,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袁杰陪同。

同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赵德明一行到四渡赤水纪

念馆调研,县委书记常文松,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税

安红陪同。

5月19日,四渡赤水纪念馆邀请习水县中医医院土

城分院医生走进纪念馆,为全馆干部职工开展卫生健康

知识讲座,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用实际行动助力“双创”

工作。

5月23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渡赤水

纪念馆、四渡赤水研究中心承办的贵州省革命纪念馆(陈

列馆、博物馆)负责人培训班、贵州省红色讲解员培训

班、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培训班在土城举行开班。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

与考古处(革命文物处)处长丁凤鸣,贵州省委宣传部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协调指导处副处长刘伟明,习水县人

民政府党组成员、土城红创区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纪

念馆馆长刘绵定出席开班仪式。四渡赤水纪念馆党组副

书记、四渡赤水研究中心(习水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母彦碧主持开班仪式。

5月26日,习水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在县行政中心

召开,并为获评首批“鰼部人才基地”的单位授牌,四

渡赤水纪念馆获评“习水县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基地”。会

上,四渡赤水纪念馆党组副书记、四渡赤水研究中心(习

水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母彦碧代表四渡赤水纪念馆

接牌。

5月30日,四渡赤水宣讲团走进土城华润社区开展

“我们的节日·端午——参与文明实践·共度浓情端午”

主题活动。活动结合端午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知识,运

用朗诵、独唱、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文化宣讲,通

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史、学习党史,引导群

众爱岗敬业,以更好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6月

6月1日至6月2日,习水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根

据习水县委办要求,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岗在编干部于6月

◎ 钟杰梅(整理)

第77页

2022·3 75

2日到各帮扶村组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6月7日,铜仁市石阡县政协副主席鲁彬一行到四

渡赤水纪念馆参观,副馆长刘军陪同。

6月10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

教育及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渡赤水纪念馆启动“喜迎二十大‘四渡赤水’我来讲“志

愿讲解大赛活动。

同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开展

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6月11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在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

然遗产日开展以“文物保护 :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为主

题的活动,积极开展文物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观众展

现文化遗产的魅力。

6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关注习水传承

红色文化,该栏目展示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创新举办四渡

赤水故事会,以短视频、VR等形式传播红色故事的经验

做法。

6月17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一行莅临

习水开展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调

研,参观并调研了四渡赤水纪念馆,习水县委常委、经

开区党工委书记苟明利,红创区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

纪念馆馆长刘绵定陪同。

6月18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吕相璇在由遵

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走进文物——如数‘遵’宝”

第二期中,推介了我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红军搭浮

桥用的门板》背后的故事。

6月22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

席桑维亮莅习调研,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河盐

运文化陈列馆、贵州航运博物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冯

沛红、副主任田莉,县总工会党组书记马静陪同。

6月23日,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任云义在由遵

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走进文物——如数‘遵’宝”

第三期中,推介了我馆收藏的国家三级文物《红军买药

用的中华苏维埃纸币》背后的故事。

6月27日至29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习

水县文化旅游局、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研究中心

承办的贵州省博物馆工作现场推进会暨智慧博物馆建设

培训班在土城举行。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伟出席并

讲话,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督查

处)副处长杨敏主持会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

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刘求光出席会议。习水县人民政府

党组成员、副县长冉娟出席并致辞,习水县人民政府党

组成员、红创区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刘绵

定作经验交流发言。贵州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分

管领导、业务科长 ;贵州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陈列馆)馆长、业务人员80人参加活动。

6月30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理想信念教育

基地、思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四渡赤水纪念馆

举行。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纪委书记徐洁,四渡赤水

纪念馆馆长刘绵定,共同为教育基地揭牌。遵义医药高

等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黄学军,学生处处长杨权勇、保

卫处处长吴永康,纪委副书记曾广庭 ;红创区党工委书

记、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袁杰等参加揭牌仪式。仪式

由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主持。

同日,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曹行燕陪同文

物捐赠者张德高夫妇赴济南参加央视“等着我”栏目录

制。■

第78页

76 四渡赤水

工作动态

“助力双创”这场讲座干货满满,为健康护航!

为进一步助力“双创”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双创”浓厚氛围,

提高干部职工健康素养。5月19日,四渡赤水纪念馆邀请习水县中医医

院土城分院专家走进纪念馆,为我馆干部职工举办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讲座上,专家们针对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健康危险,深入浅出的以

心脏健康、心肺健康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而实用的讲解,引导干部职

工加强自我保健,保持适当运动、规律生活等措施预防健康疾病。并

通过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常见外伤处理和土城夏季易发中暑处理等实

践操作,提升干部职工的突发应急处置能力。专家通俗易懂的讲解,

耐心细致的演示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讲座,不仅普及了更多的卫生防病知识,还提升了干部职工

的应急突发处置能力,真正做到人人学会自救互救,人人学急救,急

救为人人。同时也鼓励了我馆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参与我县健康促进行

动,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助推培育我县文明健康新风尚。■

(文 :张 懿/图 :罗 鹏)

动态

馆校共建聚合力 协同共进谋发展

6月30日下午,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理想信念教育

基地、思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举

行。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徐洁,遵义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黄学军,遵义医药

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处长杨权勇、保卫处处长吴永康,遵义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纪委副书记曾广庭 ;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

新区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刘绵定,四渡赤水纪

念馆副馆长袁杰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

长刘军主持。徐洁、刘绵定共同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思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刘绵定在致辞中表示,馆校共建有助于深化资源共享,

四渡赤水纪念馆将持续以馆校合作为契机,通过共建共享模

式,在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的人才队伍、研究力量和

科研课题等软实力的支持下,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弘扬和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践行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宗旨,用实际

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让红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馆校双方就今后的合作与发展达成了共识。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依托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教育场所和教育素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

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方表

示,将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前往四

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地参观学习并集中授课,

通过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学,让青年学生“受教育、增才干、

作贡献”。

活动当天,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行政第二、五党支部

全体党员在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祭奠红军烈士,参观了四渡

赤水纪念馆,聆听了现场教学课《从四渡赤水胜利看党的群

众路线》,实地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文 :王琨玙/图 :袁图强 胥丽娜)

第79页

2022·3 77

四渡赤水纪念馆组织开展“工间操”健身活动

为进一步助力“双创”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双创”浓厚氛围,

提高干部职工健康素养。6月15日起,四渡赤纪念馆全面开展工间操

活动。着力提升全馆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素质,营造和谐快乐、积极

向上的工作氛围,培养慢性病防控意识。

工间操学习以一带多的形式,领操员分节分部教授,并在教授

课最后对所有人员进行动作纠正,以保障动作标准、节奏准确。馆

内的保安保洁、讲解员、后勤工作人员等积极参与,以饱满的热情

全身心投入到工间操学习当中。

通过开展“工间操”活动营造单位健康生活环境,普及健康生

活知识,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树立健康理念,消除

职业倦怠,增强凝聚力,充分展示干部职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

精神风采,努力营造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良好氛围。■

(文图 :任俊宇)

社教

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展社教活动

5月4日,我馆在多功能厅开展“红色传承学党史•剪纸

巧绘悟初心”社教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专

业委员会会员曹梅梅老师进行授课,14组家庭参加。

活动一开始曹老师介绍了土城的红色文化,并以问答

的形式,引导小朋友们重温革命历程,珍惜美好生活,“小

朋友们,谁能告诉我四渡赤水战役的第一次渡河发生在哪

里?”“土城!”,在小朋友一双双举起的小手中,在一声声

稚嫩的回答中,小朋友们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将爱党爱国

的情怀深深地铭刻在心里。 随后曹老师将先期设计“红色传

承学党史,剪纸巧绘悟初心”14字剪纸图案及红军在土城开

仓分盐剪纸图案分发给各个家庭,详细讲解了剪纸技法和注

意事项。14组家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动手实践,运用刻

刀等工具,沉着细致地在红纸上刻出图案,一双双灵巧手在

红纸上尽情发挥。“妈妈,这是我刻的‘初’字”,“爸爸,

我的‘绘’字刻得好吧!”两个多小时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

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刻的字爱不释手,成就感油然而生。最

后,在14个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两幅作品完美呈现。

此次社教活动得到了家长及小朋友们的一致好评,纷纷

表示,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完美融合,让他们在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了解到党的光辉历程。形式

既生动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希望纪念馆多策划、开展类似的

社教活动。■

(文 :杨 越 图 :吴林侠)

第80页

78 四渡赤水

工作动态

四渡赤水纪念馆

走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

为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7日下午,四渡

赤水宣讲团走进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义兴酒业分公司

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和义兴酒

业分公司领导班子、各党支部书记、“清风宣讲队”成员代

表,重点岗位人员、纪检委员代表以及近年优秀党员、优秀

员工代表、部分家属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宣讲前,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吕相璇对宣讲活动作了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5月30日,四渡赤水

纪念馆、土城镇华润社区联合组织的“我们的节日·端午——

参与文明实践·共度浓情端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华润社

区开展。

宣讲员们结合端午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知识,运用朗诵、

独唱、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文化宣讲,将家乡习俗与红

色基因相融合,用心用情讲述,让社区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百

年党史中伟大的精神力量。

“把粽叶卷紧卷出一个窝,舀上一勺糯米。然后手再转

过来,用叶子把糯米包紧……”一个个鲜美的粽子就成型了。

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有奖竞答、包粽子比赛,社区群众在欢

度端午佳节的同时,还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和红色文化

知识。

端午节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蕴藏着广大人民

对屈原等爱国先驱的缅怀之情、崇敬之意。此次活动,帮助

广大群众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

四渡赤水宣讲团走进华润社区

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史、学习党史,引导群众爱岗敬业,以更好精神面貌迎接党

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 :吴林侠 图 :袁图强)

介绍,她希望四渡赤水宣讲团与和义兴“清风宣讲队”推动

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互补共融,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

元素,将红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

势,助力习水“酒旅并举,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喜迎党的

二十大。

宣讲员黄芳芳讲述了蕴含浓浓军民鱼水情的革命文物

《一个破陶坛和两枚铜钱》的故事,反映出红军在与广大的

穷苦百姓接触过程中,用铁一般的纪律让老百姓认识到红军

是一支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队伍,衷心拥护红军的

故事。宣讲员杨越讲述了一生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贵州少数民族杰出代表——邓恩铭》的故

事。音乐快板《党风廉政强作风》、红色故事《雪山上的小

太阳》、现场教学课程《从四渡赤水胜利看党的群众路线》、

舞蹈《灯火里的中国》,精彩的宣讲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

使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场的观众在感受红色文化

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和义兴酒业分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邬涛表示,四渡

赤水宣讲团宣讲方式创新突出、主题鲜明,宣讲很成功、很

精彩。通过宣讲,希望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在工作中坚

守道德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

精神,为和义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文 :邹 婷 图 :罗 鹏)

第81页

2022·3 79

展览

展讯

我馆举办“杨得志将军生平业绩图片展”

“民族丰碑——血战台儿庄” 图片展

将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出

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为更好地展现“博物馆的力量”,四渡赤

水纪念馆特别策划了原创展览“永远的记忆——杨得志将军生平业绩图片展”,

并于今天开展!

杨得志将军的军事生涯,几乎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战斗历史的缩影,

强渡大渡河、平型关战役、上甘岭战役……许多闻名中外的战役,都有杨得志

的身影。1979年,杨得志以70多岁的高龄,奉命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继续书

写英雄传奇。

土城红创区党工委书记、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刘绵定宣布开展此次展览,

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杨得志军事生涯,学习杨得志革命精神的平台,是

“博物馆的力量”与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深度融合。

观众纷纷表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攻坚克难的伟大斗争精

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四渡赤水纪念馆策划的展览有深度,有力量,我们将

继承革命先辈忠于信仰、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文 :李书妍 图 :曹行燕 王 为)

1938年,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打响。中国

军队以5万余人伤亡、台儿庄古城被毁的惨痛代

价取得最终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挺起

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

战》中先后13次提到台儿庄,在论及大战意义时

曾说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

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

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民族丰碑——血战台儿庄”图片展结合了

珍贵历史照片、抗战期间文物等资料,为人民大

众讲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牺牲烈士的可歌可泣

历史故事,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展览地址:四渡赤水纪念馆临展厅

展览日期:2022 年 7 月 1 日—2022 年 7 月 31 日

主办单位:四渡赤水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简介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

与大战遗址火车站隔河相望。于1993年4月8日台儿庄大战胜利55周年之际

建成开放。 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国

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第82页

80 四渡赤水

志愿者之星

第83页

2022·3 81

志愿者之星

第84页

82 四渡赤水

仁怀马桑坪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王 为/航拍)

仁怀马桑坪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位于仁怀市美酒河镇马桑街道上。中央红军三渡赤水进入古蔺后,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打乱敌

人的部署,公开提出“打过古蔺,占领叙永,北渡长江”的口号,造成红军北渡长江声势,展开了四渡赤水河的战斗部署。

1935年3月21日,红五军团自太平渡渡口渡过赤水河,从鸟鸦头经仙人坳、鸡爬次、顺江场、两河口进抵马桑坪。23日,司令部驻马

桑坪。旧址原为面阔三间一楼一底穿斗式木结构青瓦顶建筑,临街设铺面,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后因破损改建。

2018年7月,仁怀马桑坪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6月,公布为贵州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