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发布时间:2022-8-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47数说就业最新女生就业数据首次公开,这 20 个女生找工作“友好”专业曝光本文将目标锁定女生群体,以麦可思就业蓝皮书为依据,从两个维度分别选取了女性本科生就业表现优异的十大专业,一是就业量较大;二是工作月收入较高,薪资待遇较好。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合适的专业”一直是历届考生和家长或多或少信奉的选专业“真理”。但合适二字谈何容易,考生需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长处,并对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有所规划,还要了解专业的方方面面才不至于“情报不准,悔恨终身”。教育部统计,1193 万考生走进了今年的高考考场,人数连续 4 年突破千万大关,且保持增长态势。本文以麦可思《2022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为依据,筛选了若干女生就业“友好”专业,旨在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就业量前十专业 工作幸福感普遍强IT 类专业“占领”高薪榜麦可思数据显示,2021 届女性本科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十大专业依次是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学、护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临床医学和学前教育。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衡量应届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从数据来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三个专...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2年06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数说就业

最新女生就业数据首次公开,

这 20 个女生找工作“友好”专业曝光

本文将目标锁定女生群体,以麦可思就业蓝皮书为依据,从两个维度分别选取了女性本科生就业表现优

异的十大专业,一是就业量较大;二是工作月收入较高,薪资待遇较好。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合适的专业”一直是历届考生和家长或多或少信奉的选专业“真理”。但合适

二字谈何容易,考生需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长处,并对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有所规划,还要了解

专业的方方面面才不至于“情报不准,悔恨终身”。教育部统计,1193 万考生走进了今年的高考考场,人数

连续 4 年突破千万大关,且保持增长态势。本文以麦可思《2022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为依据,筛选了若

干女生就业“友好”专业,旨在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

就业量前十专业 工作幸福感普遍强

IT 类专业“占领”高薪榜

麦可思数据显示,2021 届女性本科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十大专业依次是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

会计学、法学、护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临床医学和学前教育。

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衡量应届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数据来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护

理学三个专业月收入,分别为 5705 元、5330 元和

5146 元。

就业满意度则是从业者主观的感受,除了英

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略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74%)或与之持平,其余 7 个专业均超过

平均值。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普遍较强。

幸福感最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同时就业对口程

度也最高,其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 98%,毕业生主

要从事职业为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

专业相关度的高低与毕业生是否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密切相关,并从侧面说明职业门槛更高,

从业者面临跨行业的职业竞争风险较低。

薪资水平是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麦可思研究发现,近两届本科毕业生(2020 届、2021 届)求职更注

重薪资,其后是发展平台、工作强度等。

数据显示,2021 届本科女生就业群体中,从计算机相关专业走出来的“程序媛”等 IT 从业人员是高

第52页

48

“数”说就业

收入的代表。收入最高的是软件工程,月收入为

6557 元,其后是物联网工程和网络工程,分别为

6309 元和 6221 元。

需留意的是,高收入并非是工作幸福感的决

定因素,这些高薪专业的薪资水平全面超过就业

人数较多的十大专业,但只有软件工程(79%)、

网络工程(7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5%)4 个高薪专业就业满

意度胜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麦可思最新就业数据显示,高薪职业

扎堆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主要来自计算机类专业,

随着该类专业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会

不断加剧。

同时,互联网相关领域知识、技术等更新换

代较为频繁,人工智能、设计 / 开发、信息安全

等新兴岗位的占比不断上升,对从业者提出了更

高要求,考生报考该类专业需做好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并在大学期间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如何选择优质院校?

看完筛选的 20 个女生就业优势专业,考生该

如何从众多高校中选择心仪的候选对象?教育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

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作参考。学

位中心将排名前 70% 的学科分为“A+”“A”“A-

”“B+”“B”“B-”“C+”“C”“C-”九个档次,

我们筛选了“A-”及以上的院校名单供考生及家

长查阅。

先看十个热门就业专业。英语专业属于外国

语言文学学科,筛选出 16 所院校。汉语言文学

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财务管理和会计学均属于

工商管理学科,有 24 所高校符合筛选标准。法

学专业属于法学学科。两个医疗类相关专业(护

理学、临床医学)分别属于护理学学科和临床医

学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以及十大高薪

专业之一的金融工程均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有

15 所高校评估结果在“A-”及以上。最后一个十

大热门就业专业是学前教育,属于教育学学科。

第53页

49

数说就业

第54页

50

数据说明:

2021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22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 12.5 万。

覆盖了 407 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 584 个职业、324

个行业。

来源:麦可思研究 █

数说就业

第55页

51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办学质量都

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更为迫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

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

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

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

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

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 2.4 亿,新增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3.8 年。我国已建成世

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 443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2012 年的 30%,提高至

2021 年的 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

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迈出坚

实步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高等教育这

十年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强劲

动力,而且有助于稳步提高全民族素质、优化劳动

力素质结构,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持。

与规模扩大共进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进一

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高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等得到进一步调

整与优化,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高等教

育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

强;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

设,不断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

高等教育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从服务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能力持续提升;质量标准、评价办法等不断完善,

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迄今,

已有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

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国际竞争

力持续增强。

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实力增强,从高等教

育大国不断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十年来,高等教育

发展更注重挖掘内在潜力、激发内部活力,更有赖

于教育内部要素的效率提升,更注重资源配置模式

的改革优化,更强调特色与优势发展。坚持内涵式

高质量发展,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更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

整体实力与办学质量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同时,

国家发展进步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当代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

新,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

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与我国高等教育始终立足自身、

立足实践,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

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密不可分。我国有独特的历

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

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坚

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定能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

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心怀“国

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我

国高等教育必将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

民幸福贡献更大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教育之声

第56页

52

构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特征与路径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推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已建成世

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顶尖人才的塑造和培养、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方面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培养顶尖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加

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形成顶尖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核心要求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

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

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

战略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

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建成“教

育强国、人才强国”作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同为远景

目标,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之间具有共生

关系。教育强国建设是建成人才强国的基础和保障,

人才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教育系统的发展。教育系

统肩负着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重要责任,向社会输送

大量专门人才。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

对接,保证了高校毕业生顺利迈向工作岗位,以个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

程,对人才质量和结构提出更高要求。顶尖人才对

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

应成为顶尖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对顶尖人才

需求空前强烈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

人专长创造社会价值。另一方面,高校聚集着大量

的研究人员和相当规模的研究生群体,是进行科学

研究的重要场所,致力于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

和核心科技方面产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同时,人才强国建设的成效对教育强国建设战

略目标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

高质量的智力支撑,为高等教育师资、科研、管理

水平提升提供高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教育

优先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在不同历

史时期,均有相应的政策文件加以推进。《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

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目标要求,这

就需要我们通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科技

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引领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才强国战略体

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

体现了各级各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

重要作用。顶尖人才位于人才结构金字塔的顶端,

代表了尖端科学技术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他们通

过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促进科学技

术的重大突破,为社会创造巨大的效益。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经费投入上屡创新高,投

教育之声

第57页

53

入强度持续提高,增速领跑全球。要攻克关键技术

难关,实现独立自主的原始性创新,在经费投入之外,

更需要能够开拓创新的顶尖人才。目前,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

略目标,迫切需要加强顶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

要加快培养国家关键领域急需的顶尖人才。

顶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教育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

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质量提升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客观需要,顶尖人才培养和人才高地建设已成为新

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

递增,先后经历了本科生、研究生扩招,高层次人

才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但在顶尖人才培养方面,还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发达国家的一流高等教育体

系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

构建具有鲜明的国别特性。此外,发达国家高等教

育现代化和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在相对较长

的周期中不断发展和逐步成熟的,而我国呈后发追

赶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模式,在顶尖人才培养

成效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因此,必须结合我

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对标 2035 年建成

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

地的战略目标,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的顶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人才高地建设为顶尖人才培养提供

支撑

人才高地所具有的聚集性的人才规模、高层次

的人才队伍结构等特征,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

巨大效益。高等院校应从空间布局、培养结构和质

量提升等角度出发,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为培育顶

尖人才提供平台基础。

从高等院校与人才高地建设之间的关系来看,

将高等院校打造成人才培养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义。高校以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同时承担着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的重要使命,是传播知识、鼓励创新的重要场所。“双

高计划”旨在将职业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高地,这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的重要战略目标相一致。应用型大学应致力于成为

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高地,在特定学科领域跻身世

界领先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积极打造各类创新人才

培养高地,助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从人才高地与顶尖人才的关系角度来看,人才

培养高地建设和顶尖人才培养之间是伴生且互促的

关系。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得以发展。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高原平台和高峰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向顶尖

水平发展的重要衔接和基础,能够保障顶尖人才成

长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与顶

尖人才培养的伴生与互促模式,使得顶尖人才培养

遵循自身规律逐步发展。把握这一关系逻辑,有利

于高等院校建立衔接畅通的完整的高质量人才培养

体系。

当前我国顶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顶尖人才培养体系构

建和人才培养高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人才高

地建设水平和布局有待优化、顶尖人才培养结构

有待调整、不同教育阶段顶尖人才培养需要衔接

等现实问题。

一是人才高地建设水平和布局有待优化。从实

际情况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高地建设中,在一

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高校群、学科专业群发展不足,

学科专业平台对顶尖人才培养支撑不足等问题。不

同学科、不同产业间的交叉融合下的协同创新,是

当前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单一性专业教育教学为主,这种传统科学组织方

式不利于知识创新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复合型顶尖人

才培养。此外,我国区域高等学校的集聚与合作不足,

高校之间的合作多是点对点式,而规模性集群式合

作发展有限,造成顶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平台支撑

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顶尖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调整。当前,我国

的产业结构升级、关键领域技术突破都需要人才结

构优化。然而,高校的顶尖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

在着人才培养层次不符合高端制造业发展需要,专

教育之声

第58页

54

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对接不足等

结构性问题。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应进一步加强顶

尖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

三是不同教育阶段顶尖人才培养需要加强衔

接。高等教育系统要加强对顶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和

衔接培育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在基础教育阶段,重

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科学精神培育;在高等教育

阶段要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发展,个人学术志

向等方面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发展。

构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分析

基于我国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状况,结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强国、人才强

国建设目标,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构建顶

尖人才培养体系:

以制度创新打造顶尖人才协同培育机制

在构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

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设置与尖端科研、未来前

沿科技和前沿产业结构的融合,关注学生全球领导

力和全球胜任力培养,关注顶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制度的有效性等方面。这些教育理念与育人措施的

落地落实,需要高校营造重视人才发展、鼓励自主

创新的文化氛围。当前,制度、信息、资源与人才

培养的不协同问题是制约顶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

重要因素,应通过制度创新,破解顶尖人才培养体

系构建中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难题。重点解决顶尖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管理制度、保障性措施落实不

到位的观念认知问题和其他瓶颈问题,由政府、高

校和产业界共同参与,引导高校管理者、教师队伍

和学生群体积极协同,合力推进顶尖人才培养。

促进区域、院校、学科、专业和师资协调联动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其发展水平和结

构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顶尖人才培养的成效。

从学校内部来看,学科发展高地、教师队伍高地建设,

都是顶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应加强跨校区合作,

建立跨学科平台和学科群。要发挥高校的聚集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地与高等教育高地的匹配性布

局。以地区性高校联盟网络为基础,将顶尖人才培

养与基础研究、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建立优势互补

的大学创新体系。从学科发展的整体布局来看,应

积极培育综合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集群,

鼓励发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产业的综合性研究团队、

技术创新联盟和育人平台。以学科群、专业群共同

培育顶尖人才,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此外,

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需要以高水平的师资加以保障,

应加快教师队伍高地建设,畅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

融合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育人水平。

建立网格化的多层次顶尖人才培养结构

积极构建金字塔型的多层次顶尖人才培养结

构,形成高品质的人才培养生态。以高校自身发展

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技术攻关需要为基础,

积极构建涵盖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能

高校的不同类型院校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和顶尖人

才的分类培养体系。要加强“双一流”建设,发挥

好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稳步提升应用型

大学的整体质量,提高职业技能型院校的人才培养

水平。将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顶尖应用技术人才

和大国工匠共同纳入人才强国战略的梯队和顶尖人

才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之中。

畅通各类顶尖人才成长路径和衔接培养链

顶尖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和持续性的教

育工作,需要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连贯和

畅通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顶尖人才的成长和培

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对青少年时期具有特殊才

学和潜在天赋的学生加以关注和教育引导,为其提

供相应的成长通道,保证其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续

性发展和潜能深入挖掘。“强基计划”选拔服务国

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并由高校

自主招生,正是促进人才衔接培养的重要表现之一。

因此,应基于对顶尖人才成长的规律性认识,创设

适宜的筛选和衔接培育机制,探索畅通顶尖人才成

长的发展通道和衔接培养链,最大限度促进不同阶

段顶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和

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高水平人才储备。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70)

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2 年第 7 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单位:史秋衡,厦门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杨

玉婷,厦门大学 █

教育之声

第59页

55

校企携手助就业,须抓四大关键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 吴清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姚 凯

对外经贸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徐 松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武星艳

圆桌对话

更新择业观念

从当前大学毕业生“盼就业”和一些企业“愁招工”之间的矛盾看,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让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进工厂、去一线”?

徐松:据人社部与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制造

业领域人才缺口 2020 年已达 1900 万人,2025 年预

计突破 3000 万人。这一局面,召唤着高校毕业生更

新择业观、做出新选择。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高校在

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培养上下大力气,也需要

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成长平台。

姚凯:当前年轻人择业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

追求灵活自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飞速发

展,新业态带来了多样化就业选择。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截至 2021 年年底,全国就业人口达 7.5 亿人,

其中灵活就业人员超过 2 亿人。新一代年轻人崇尚自

由、渴望挑战、追求生活品质,与传统工厂流水线上

时空固定的工作相比,灵活就业给年轻人创造了更多

选择,带来了弹性的可支配时间,也从工厂“抢走”

了部分人才。二是追求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年轻人的择业观也受到

影响,公务员、事业编等再度成为热门选择。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信

息壁垒,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了解

岗位的作用和潜力,消除对于工作岗位的不准确认

知,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提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

吴清军:大学生就业难与制造业企业招工难的

结构性矛盾已持续多年。从意愿上看,很多大学生的

就业期望是管理类或技术类岗位,而制造业企业希望

招到普通操作工或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技术人

才。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

上还与产业结构直接相关。在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占

比持续增加、制造业占比逐渐降低的背景下,很多大

学生自然倾向于在金融、保险、互联网等行业就业。

制造业企业想要吸引人才,首先得解决如何为人才成

长与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更高平台的问题。

武星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很多家庭改变了期望子女尽快就业、“养家糊口”的

观念,更希望下一代找到稳定、舒心的工作。父母的

观念、重文轻商的传统,以及部分存在的攀比、跟风

心态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理念。

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择业观,需要家庭、

学校、企业、社会发挥合力。从家庭角度,应改变对“蓝

领”的认知,让孩子意识到其不再是低收入群体的代

名词,技能人才同样会受社会认可、尊崇。从学校角

度来说,应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符合

社会预期。从企业角度来说,不仅应考虑如何使用

人才,也要为人才成长创设条件。从社会角度来说,

要为校企合作助就业提供支撑。同时,营造埋头苦干、

提倡实干的风气,激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教育之声

第60页

56

变革培养模式

革除合作壁垒

从近期关于促就业的连续报道中,我们发现:高校人才培养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

式单一、专业调整滞后等问题。怎样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等方

面应进行哪些变革,促进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相协调?

今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目前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

合作中还存在哪些壁垒?如何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尤其是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徐松:学科本身属性会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例如,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求必

须保证实践类课程数量,在这些专业中,双师型教师

较容易实现;而文史哲甚至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较

少,部分专任教师仅从理论出发做研究,未有深入行

业一线的经历。因此,要根据学科特色制定本学科的

就业指导和实习实训规划。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可邀

请毕业校友、校外导师等发挥专业力量,部分课程可

邀请行业专家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行业一手信

息,甚至将课堂搬进企业,更好地将就业实训前置。

武星艳:近些年,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

合方面走得比较靠前,比如,学习德国“二元制”

教育体系,采取师徒制、订单制培养模式,构建紧

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部分企业还为学校

提供实际应用的教学条件或直接进入学校授课,切

实弥合了教育与应用之间的鸿沟。

当前,高校应切实树立学科与产业紧密对接的

意识,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与企业共同搭建实

习联络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将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徐松:目前校企合作已迈出重要一步,但仍然

存在短期效应、冷热不均、缺乏抓手等现象。高校

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协议,在保证学生通识培养的基础上,专业部分向

企业倾斜;企业应多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有条

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打造“订单班”等形式参与高校

人才培养。校企携手的关键,在于“携手”后的真

抓实干和延续性稳定性,还要注重学生的“用户体

相关院校纳入统一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与学校就业

服务部门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

就业岗位。

姚凯: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改革,根

据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以校

企深度融合的方式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发挥校企联合

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在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

案、设置课程结构和更新改革教学内容时充分参考企

业专家和产业专家意见。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引入企

业教师,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就业指导顾问,围绕企业

用人需求,设置实战型企业实习、实训课程,综合提

升高校教学的专业化、素质化和产教融合水平。

吴清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除了

培养当前市场需要的技能,更需要提升学生的基本

素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培养出

高素质人才,才有可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所以,高校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要扎实建设

基础课程和基础学科。

验”,提升学生的代入感和收获感。

姚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考核方式与企业差

别较大,企业直接面临市场的检验和淘汰,而高校

的教育资源布局和人才培养规划并非只从市场角度

考虑。因此,相当比例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形式化、

表面化、短期化、离散化问题,企业难以从这类合

作模式中获得实际利益,致使一些企业不愿投入人

力、时间、经费等成本与学校持久合作,故而出现“校

教育之声

第61页

57

健全保障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年便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

结构调整机制”。政策施行 5 年来,产教融合取得一定进展,但效果尚未全面显现。深化产教融合,政府应

如何“搭好台”,推动形成“双向发力”的全程化、全方位机制,为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支撑?社会各界可

以提供哪些助力?

吴清军:目前除了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能

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无缝对接之外,大部分岗位都

需要一定的人才成长期。建议政府重点关注人才成

长期,保障大学生在成长期中有宽松的就业环境和

学习环境。比如,政府可积极引导企业招收应届或

毕业 5 年之内的学生,对此类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让企业真正承担起培养自身所需人才的任务和职责。

再如,招用 5 年以内的毕业生,可以按学生的就业

时间给予不同层级的社保补贴,既降低企业用工成

本,也保证补贴资金安全有序。

姚凯:政府一方面应搭好产教融合平台,借助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

台,联合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保障

人才、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另一方面,提供

有效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保障,鼓励制造业企业重

视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政府搭台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社

会舆论应重视新时代劳动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平等

就业的意识,消除“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偏见。

武星艳:政府可以优选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相

契合的院校,把标杆企业和学校引入平台,对引入

的院校、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出台大学生实习、

见习支持性举措,强化对学生求职的全流程服务力

度。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从鼓励学生到园区实习开始,

为学生提供实习补贴;为达成面试意向的学生提供

面试交通补贴;为有意向到园区工作的毕业生开通

人才落户直通车,提供生活补贴、优租房体系等一

揽子支撑政策,减少学生后顾之忧。

徐松: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

保障,可借鉴应届毕业生“三方协议”的做法,形

成高校、企业、政府、学生的“Y”型合作模式。其中,

学生为中心,高校、企业为上端两个顶点,政府为

底部支撑点位,围绕学生形成合力,做好全周期的

就业指导工作。政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纾困解难:

首先,搭建沟通桥梁,确保供需匹配。高校不

同学科、专业需要对接不同行业的企业,企业也需

要在众多不同层次高校中寻找适合的“搭档”。政

府应整合多方需求,建立合作库,分类汇总,促进

校企精准匹配。其次,出台保障措施,提供多方支持。

学校和企业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多

方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合作的延续性。最后,

引流社会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加大社会保

障建设,提供财政税收支持。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政府出台合理、及时的管理政策,是推动校企合作、

助力稳定就业的关键。

来源:《光明日报》█

热企冷”现象。

建议高校积极探索市场化导向的人才培养模

式,挖掘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一方面,高校除了直接为企业提供人才外,还可以

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支持,为企业骨干技术

人才和优秀工程师提供深造机会,建立定制化、精

细化、专业化的人才全周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

通过共同搭建综合实训基地和多样化平台,将校外

实践资源引入校内,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同时,

还可引入“华为认证”“思科认证”等具有标杆效应、

市场广泛认可、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企业认证作

为学生考核依据,提升学生评价的市场化水平。

武星艳:政策需要落到实处、得到反馈。围绕

企业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

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配备、招生就业等系列工作。

建议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统筹方面更下功夫,与地

区产业协会、人才交流中心等接洽互动,汇聚社会

各方资源,为学生开拓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教育之声

第62页

58

育才用人,看这些校企如何做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部长 雍 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郑旭红

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刘若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 刘振天

本期嘉宾

构建面向社会需要的新型教育范式

推动学生就业需要校企携手。近年来不少先行者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您观察,学校与企

业协力培养人才的做法,主要有哪些?

雍娟: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定制

化模式,为解决用工问题,企业会从长远角度出发

与学校合作办学办班,学成后定向输出,这种模式

适用于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二是通用实践类模式,

通过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方式进行,适用于通用型

技能人才培养。三是项目研究类模式,通过实训共

建、课程开发、课题申报、专利申请、共建校外实

习基地等方式进行,在学科建设、师资和人才培养、

科学教研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企业优先选拔人才。

郑旭红: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和学校合

作推出定向人才培养项目,如校企合作精英班。我

们学校就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合作开设精英班,在

校内选拔对华为鸿蒙系统或中兴 5G 感兴趣的学生,

开设为期一年的系列课程,由企业提供授课讲师,

带领学生了解行业前沿需求和科技突破,使本科生

在学习初期就了解到企业关注的具体问题。

刘若冰:就我校而言,校企合作促就业主要有

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建设实习基地,企业每年招收

实习生,来学校开展报名宣讲。二是联合培养,用

人单位会在低年级学生中选择一部分,提前签订协

议,毕业后直接入职企业。三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来校开课,或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做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面试培训等。四是科研合

作带动就业,学生参与学校同企业联合科研攻关的

项目,毕业后有机会到项目合作单位工作。

刘振天: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推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在开办专业、开发课程、

师资培训、促进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与企业“零

距离”、教学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有利于扭转以

往学校教育脱离实际需求的局面,构建起面向社会

和市场需要的新型教育范式。

教育之声

第63页

59

“深不下去”不可怕,持续磨合是关键

通过就业引领社会发展、创造更多财富

请结合国内外经验,谈谈应如何看待各类合作模式的优缺点。

上述做法能够见效,原因何在?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怎样的启发?

雍娟:以项目制为例,高校可以面向不同类型

的企业。项目的优劣不仅可以得到企业的验证,而且

可得到市场的检验。这样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欢迎,

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然而,在项目合作过程中,

一旦出现企业破产、停工等状况,学生的权益可能无

法保障,需在项目启动前建立权益保障机制。

郑旭红:职业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

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但培养内容专属性强,

定向就业难以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求。此外,由

于市场变化快,入校的订单有时无法适应几年后的

市场。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了解企业具体岗位

的工作内容、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但确实存在部

分企业的实习任务只是简单重复劳动等现象。

刘若冰:对职业院校而言,订单式培养更为适

刘若冰:首先,这些模式很好地促进了毕业生

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信任和了解。例如,去实习基地

实习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运行模式和工作方

式,企业也会提前了解学生。再如,在科研项目促

就业中,不少研究生依托导师和企业联合攻关的项

目而参与其中,毕业时如果单位恰有人才需求,就

业便“顺理成章”。其次,这些模式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职场胜任力。在同等条件下,实践经历丰富的

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更受青睐。

雍娟:上述做法能够见效,一方面是找准需求,

“对症下药”。学校对定向行业进行人才需求分析

和岗位能力调研,明确企业对岗位的人才诉求,完

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是相互补足,层层递进。企

业与校方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企业帮助校方

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定向培养,企

业可以形成自有人才的培养体系与晋升发展模式,

用;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和人才培养、

人才输送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具潜力。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校企双方都需要磨合的过

程。比如联合培养,企业从低年级选学生,学生当

时想法未必成熟,毕业时可能会有其他打算。此类

问题需要双方协商解决。在实习或项目过程中,学

生要更加主动,多跟企业导师或同事交流沟通,多

了解单位的环境及岗位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从而

对自己的职业路径、发展前景有更明晰的规划。

刘振天:学校与企业合作,关键是提高高校面

向社会、企业办学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学习,

可结合本国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建立适合自身

的产教结合模式。

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

郑旭红:越是主动投入的企业,越能招聘到高

水平人才;越是积极参与的学校,越能促进学生高

质量就业。因此,特别需要政府强化就业市场对人

才供给的有效调节,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

为学校设置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

新增招生计划要向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

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高校和学科倾斜。

刘振天:企业积极助推大学生就业,可以选择

到他们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和社会发

展进步;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够深入了解高校

人才培养状况和知识技术创新动向,与高校实现更

好更全面的合作。无论是谁先抛出“橄榄枝”,高

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促进就业,其意义都不仅

是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在于通过就业引领

社会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教育之声

第64页

60

只有碰撞出火花,才能找到更多切入点

校企双方应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作模式?

郑旭红:校企合作需要双方达成充分共识,建

立稳定的信任关系。学校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

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落实培养专业技术型应用人

才的目标。要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不断加大协同力

度。企业应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环节。通过资源共享,

双方都可获得发展的新资源,形成彼此助力的合作

关系。

雍娟: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是校企

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新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

校企合作的客观性、重要性,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势、

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合作模式,以提

高校企合作的绩效和双方竞争力。校企合作深度是

多层面的,广度是多方位的。无论采用何种校企合

作模式,最终目的都是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

需求。

刘振天:产教融合发展,应本着范围上从小

到大、程度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由单一到多样的

原则,做到互惠互利。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经

做了相应规定,重点是落实到位。比如,人员合作,

企业技术员到高校任教,教育行政部门宜适当放

宽限制,不必要求其一定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同样,企业有义务接收高校教师挂职锻炼或参加

培训。技术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申请研究课题,

或企业委托高校承担技术研发,企业将有关设备

转移给高校,政府在企业税收上实行一定优惠和

减免。培养合作,企业与高校共同研发课件、协

商培养方案、开发教材教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

习实践基地等。

刘若冰:校企双方都有自己的资源和需求。以

我校为例,我们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就业观。

“顶天”,引导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理论

结合实际解决高精尖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立

地”,鼓励学生脚踏实地解决基层治理、公共服务

等领域难题。因此,在“访企拓岗”中,我们更重

视国家重点领域骨干企业,重要央企、国企,以及

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在“访”“拓”过程中,

不仅就业部门,科研部门也会参加,以便全面了解

企业用人需求及技术需求。

无论是项目对接、需求对接还是确立合作模式,

双方只有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后,才能找到更多切

入点。随着双方对彼此更加了解,一定会在各自的

需求上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共赢。‍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之声

第65页

61

职业教育

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保障,

职校生用技能绘就精彩人生

日常教学与一线生产相契合,实训实习与求职就业相衔接,中职高职与本科教育相贯通……“职业教育

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广大职校学生不断提高技能、锤炼本领,不仅为自己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

力的人才支撑。

“成绩不好,去读职校,流水线上,蹉跎青春”……读职校以前,赵庆龙听过这样的说法。但 3 年的职

校学习,让他感受到,只要认真学、技能好,每个人都能出彩。

实训

“用的都是国内外顶尖企业正在使用的主流设备”

2019 年,赵庆龙选报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的数控技术专业。理由很简单,家里有亲戚从事这

个行业。

第一次被点燃热情是入学后没多久。学校组织

大家到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参观,车间

里,不同规格和性能的油缸借助数控机床的指令生

产出来,而编写这些指令的恰恰是数控工人。恒立

液压的员工马艳东还被评为“中国铸造大工匠”,

而他也是高职毕业。这让赵庆龙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二年级,赵庆龙在学校打基础,既有理论课,

又有实训课。每个学期的实训课差不多有七八周时

间,被安排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或科教城的现代工业

中心。

赵庆龙的数控车床操作实训是在现代工业中心

完成的,“那里的设备特别先进,用的都是国内外

顶尖企业正在使用的主流设备。”这个公共实训基

地,由政府和学校、企业按照 1 ∶ 1 ∶ 1 的资金投

入共建共享,面积达 11 万平方米,投资达 5 亿元,

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模具技术、焊接技术、

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 17 个实训基地。

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庄三舵告诉记者,

现代工业中心最大的特色是共享。园区里的 5 所职

校,都能使用这里的实训设备。同时,企业将培训

中心也放在这里,每年都会对机器进行一定比例的

更新,这就保障了学生总能用上生产一线最新型号

的设备。

在实训基地,赵庆龙先在电脑端写好程序,输

到机床上,随后机床根据指令开始工作,刀头从哪

里下、零件要做成多少弧度都需要精确的尺寸。学

业并不轻松,最开始是写简单的程序,随着时间推移,

课程的难度不断升级,最后是要求小组成员一起完

成大项目。

第66页

62

就业

升学

“可以按操作工—多能工—班组长—主管的路径晋升”

“通过考试和考核后可以进入大学读本科”

赵庆龙所学的这门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

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

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属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

课程。而这家企业就建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里

面,作为校中厂,实现引企入教。

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赖

立迅说,公司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之一,学生在 3 年

中通过“岗位认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3

个阶段来完成学习。特别是二年级的“工学交替”

阶段,会借助一个个项目让学生进车间,教室与车

间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员工一体、作业

与产品一体,最后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考核,这

些项目也都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大三对职校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实习年。这一年

里,学生在工厂里顶岗实习,要达到毕业就能为就

业单位所用的程度。每年 5、6 月份,开设订单班的

公司会到学校面向大二学生进行宣讲。赵庆龙参加

了恒立液压的宣讲并报了名,经过学业综合考评和

面试,他成了公司的一名实习生。

“最初 3 个月是不上手的,跟着师傅看他如何

工作。”赵庆龙到车间后被分配的师傅,是有着约

10 年工作经验的张文兴。“学校学的内容比较广,

在职业教育体系里,不管是中职、高职还是本

科,技能水平高低决定了一个学生的竞争力。

许刚华今年 9 月即将到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读大专。他读的是工业机器人专业的“3+3”模式,

前 3 年在盐城机电读中职,后 3 年到常州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读高职。

这几年,职校给了许刚华前所未有的机会。中

职的课程强调动手能力,经过选拔,他被学校重点

培养参加了不少技能类大赛。2021 年和 2022 年,

许刚华参加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中

但公司实际用的东西比较专。我的岗位就是关于油

缸这块儿,还是有很多新东西要学。好在基础理论

相通,师傅边讲边带着练,我上手很快。”

赵庆龙所在的实习车间主要生产非标准化油

缸,相比于标准化油缸,技能要求更高。由于是定

制件,经常遇到新要求、新设计。有一回,赵庆龙

拿到一个零件的图纸,正要开始编程,却发现上面

有个符号从来没见过。师傅现场教学,他才掌握了

算法。顶岗实习,让学生们走到生产一线,促进教

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高职学生技能训练比较多,很受制造业企业

青睐。公司还为实习学生设立了奖学金,顶岗实习

期间,学生跟公司新入职员工一样拿薪水。”江苏

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曾荣林介绍,

“入职后发展空间也很大,可以按操作工—多能工—

班组长—主管的路径晋升,还有专门的后备干部培

养计划,不仅有很多培训机会,每年考核合格后还

能享受相应津贴。”

实习马上结束的赵庆龙即将迎来他和恒立液压

的双向选择。“恒立液压在当地的薪水还是比较高的,

自己也很喜欢搞技术。”赵庆龙说,“只要踏实肯干,

职校学生一样可以出彩。”

职组的三等奖和二等奖。借此机会,他又掌握了很

多理论知识。

由于技术出色,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初

步选拔他继续参加高职组的技能大赛。这意味着,

他需要学习更多超越现阶段的内容。如果能在技能

大赛上获得好成绩,不管以后进公司还是继续读本

科,都将获得更多机会。

2020 年参加江苏省高考的姜健,虽然分数高出

本科线 8 分,但很难读到心仪的专业。姜健最后报

考了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3”模式的数控 + 智

职业教育

第67页

63

能制造专业。他介绍,“在本校读 3 年,通过考试

和考核后可以进入大学读本科。”

“到校之后,才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高考成绩

都高出本科线。”姜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超过

分数线的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职校招收低分生”

的情况有所转变。

由于在高职阶段要预备本科衔接,姜健的课程

有些超前,要学大学物理等大学公共课,还要学跟

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课程。

“我们理论课学的比高职同专业多,差不多综

合了两三个专业,另一方面实训课比本科的长。”

姜健介绍,他了解了一些学长们的就业去向,主要

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智能制造企业的设计、工

艺部门,他自己也打算往这个方向发展。

“做好学历贯通,一方面要根据岗位需求和资

格标准,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全

流程教育链’。另一方面要结合区域产业行业发展

状况,合理配备各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针对各

层次职业教育设立多种上升通道,引导教育机构和

学生理性规划发展路径,避免职业教育领域出现‘唯

升学’‘唯文凭’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匠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方鸿琴表示。

记者手记

让更多高技能人才涌现

记者近几年在长三角地区调研发现,过去以农

民工为主体的工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

产业升级及智能制造的推进,在不少工厂,职校毕

业生已经成为用工主力。

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离不开技能人才整体水

平的提升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职业教育

真正与学历教育并驾齐驱,同时让职业教育与产业

发展真正融合并彼此促进。

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学生、学校、企业、科研

院所等要素“融”的程度越来越高。学校、企业、

科研机构之间探索人员互聘,生产要素、知识要素

有效聚集,不仅促成企业项目顺利实施,还帮助职

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上紧随行业动态。职业院校和

本科院校实现学历贯通,让一些有升学意愿的学生

有机会转向学历教育。

归根到底,职业教育应是适合学生特质、挖掘

学生潜力的类型教育。职校学生同样可以出彩。随

着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各行各业将涌现越

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

来源:《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

第68页

64

职业教育搭起成才“立交桥”

目前,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 1.12 万所,在校生超过 2915 万人。近年来,

各地各部门提升教育质量,加大保障力度,畅通发展通道,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适应

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现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李金,是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 2017 级学生。上学期

期末考试,他的综合成绩在全院排第十六名,在他看来,只要肯努力,职校生也有光明的前途。

在全国各地,像李金一样,通过职业教育蓄力未来发展的学生越来越多。各地不断出台措施,提升教

学质量、打通升学通道、拓展就业机会,职业教育吸引力越来越强。

提高办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技能

“老师们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等方法,

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职

业教育中心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刘晓艺

说,“比如,在客房服务这门课上,老师会请同学

上台,模拟如何处理服务纠纷等。”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提高职校办学质量,优化

师资队伍,允许教职工编制总额的 20% 由职业院校

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对高技能人才还可以通过

“绿色通道”直接考察招聘。“学校持续发力,引

进一批优秀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推广项目、案例

和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谭刚介绍,学校还改

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用灵活的薪酬制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提升教学质量,建设特色化专业,山东省投

入专项资金,引导学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

推动实现“一校一特色”。“作为第一批山东省高

水平中职校建设单位,我们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能,

主要用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技能评价模

式改革与实践’被评为省特色项目。”谭刚介绍,

学校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在 2021 年职教高考中,

学校有 213 人被省内高校录取,本科上线 111 人,

就业率达 98%。

这几年,职校学生就业路子越来越宽。省里支

持学校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校

企对话制度。谭刚说,“目前有 15 家企业表示愿意

通过实训耗材捐助、派遣师资等方式参与我校订单

培养,所属订单学生到协议企业实习,还可以根据

个人意愿决定是否留在企业就业。”

职校 3 年,刘晓艺变化不小。如今,越来越多

的学生像她一样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2021 年,山

东省中考有 2.95 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学生主动选

择中职教育,1.7 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职校招收低分生”

难题进一步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

槛追求数量”转变为“有选择以质定量”。

职业教育

设立“校中厂”“厂中校”,促进产学融合

“戴上 VR 眼镜,就能看到机器设备的结构,还

能动手拆装,很真实、很直观!”江西高职院校学

生李乐平这次参加实训大开眼界。

在江西省南昌市 VR 科创城内,国家职业教育虚

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的实训大厅里,摆放着仿真机

场塔台、飞机模型、发动机模型、工业机器人等各

第69页

65

启动“职教高考”改革试点,打通升学通道

“近年来,我们全面推动中职—高职—应用型

本科贯通培养工作。”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校长彭

东军介绍,学校先后与省内 40多所中职学校签订“五

年一贯制”联合培养协议,学生通过转段考试便可

升入高职。同时,学校与河西学院联合开展现代农

业技术、旅游管理两个专业“3+2”模式高本职普一

体化贯通人才培养。

“甘肃省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

革的‘突破口’。”甘肃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介

绍,甘肃省通过“职教高考”和“专升本”考试改革,

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多样化选择、

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2019 年,甘肃省在高

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基础上,启动“职教高考”改

革试点,实施“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的考试方法,

打通各类考生升学通道。“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五

年一贯制转段、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综合评价录取、

普通高考、单考单招等 5 种升学通道。”

钱隆是山丹培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

“2020 年,我通过社会生扩招被录取。这之前,我

在湖南务工,工作后才明白知识的力量、学历的重

要。”钱隆经过备考、招考回到校园。去年,他参

加了甘肃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了现代电

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下一步,我

的目标是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钱隆说。

甘肃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令军

辉介绍,为激励人才,甘肃省建立免试入学资格审

查公示制度,制定免试入学竞赛资格清单,对参加

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成绩

排名前 3% 的应届毕业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等 3 类考

生,免除文化素质统一考试,通过招生院校组织的职

业能力测试便可实现“专升本”。据统计,甘肃省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由 2018 年的 7.5 万人增加到 2021

年的 11.3 万人。全省高职“专升本”人数由 2018 年

的 2466 人增加到 2021 年的 1.39 万人,升学人数比

例由 2018 年的 4.76% 提高到 2021 年的 20.23%。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蕊 杨颜菲 王锦涛█

职业教育

种设备。该基地是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同推动产

教融合的新探索,2020 年动工,一期工程去年建成

并投入试运营,搭载了 5G、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

技术。整个基地将于今年底全部建成,届时可同时

容纳 8000名学生进行实训,年培训人数可达 10万人。

“阻碍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实训

机会难得、成本高。从上学到上岗,要经过较长时

间的实践摸索。”基地负责人李经智说。基地提供

的虚拟仿真实训,把真实的工作场景“搬”到实训室,

以较低的成本让学生操作实践、反复训练,由此提

高了学生技能,缩短了学生上岗上手时间,也调动

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与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江西应用华测检测产业学

院”,在学校设立“校中厂”,探索混合所有制产

业学院建设;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江西

应用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在企业中设立“厂中校”,

强化岗位人才培养,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

硬件设施建得好,政策激励得跟上。2021 年,

江西省教育厅和人社厅一道,出台了职校教师绩效

工资总量申报核定专项文件,允许职业院校将校企

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净收入的

60% 追加到绩效工资总量,分配给教师。“政策出

台以后,老师们更有干劲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

学院教师宋东东说,“我们学校去年通过校办企业

的经营收入成功申报核增 119.12 万元绩效工资,真

正实现多劳多得。老师们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对于一线技术更加熟悉,学生们也可以在项目中精

进技术。”

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何永

明介绍:“目前,关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我们还在

不断探索和完善,目的是希望解决职业院校教师参

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足的

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向行业企业靠拢、与市

场接轨。”

第70页

66

职业教育

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制度体系

时隔 26 年,首次大修的《职业教育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通过。《职业教育法》共 8 章 69 条,

新增加 3 章、29 项条款,篇幅字数增长约 3 倍。本次修改力度之大、涉及条文之多、改革举措之广前所未有,

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国家意志。

基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关照现实、面向未

来的原则,《职业教育法》充分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

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设计了职业教

育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在法律上确定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定位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在

国家政策层面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具有

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此次《职业教育法》明

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

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

育定位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下来,一方面有利于提

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鼓励

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在法律层面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就治理主体而言,《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

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

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

在职业教育外部治理机制上,强调中央层面的宏观

指导作用,落实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在明确国务

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宏观统筹的基础

上,强调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保障行

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职业教育工

作。强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和中华职业教育

社等群团组织、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的义

务和责任。要求行业部门按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

加强职业教育指导,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在职

业院校内部治理机制上,明确了“公办职业学校实

行中国共产党职业学校基层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中国共产党职业学校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有关规定,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

责地行使职权”,赋予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

才培养方案制定、自主设置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

习制度、自主选聘专业课教师上的自主权,给予了

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或者以实习实训为目的举办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收入支配的合理权限,为激

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给予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

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

相互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职业教育法》

明确了职业学校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专科、本科

及以上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学校体系,并将技工学

校和符合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的技师学校纳入体

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上,《职业教育法》

明确了中高职贯通培养和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考核

的职教高考制度,并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

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确定比例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

业生,为学生在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内升学提供了制

度保障。在职普融通上,《职业教育法》提出了“国

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

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

教育协调发展”,确立了学业证书、培训证书、职

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累、转化的制度,

应该说“普职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

密联系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选择,是坚持“面

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必然结果。

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

第71页

67

职业教育

征。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

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无论是在制度建设上,还是

在探索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始终缺乏国家层面

的法律保障。《职业教育法》强调,“国家鼓励发

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

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发挥企

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

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明确了“企

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置、设备、场地

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培训

机构”,要求“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

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开展集

团化办学和订单班培养,国家积极推行中国特色学

徒制,“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

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

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

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

及其他税费优惠”。可以说,《职业教育法》系统

性地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途径、方式和

保障予以了明确,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健康、可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保障。

确立了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基本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办

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就职业教育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深化职业

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

教育法》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应“坚持面向人人”,

“国家采取措施,组织各类转岗、再就业、失业人

员以及特殊人群等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扶持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向社会所有群体提供

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职业教育法》着力于不

断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塑造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环境,强调“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

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这意味着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接受本科层次教育,

在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上也将获得与普通院

校学生平等的地位。

《职业教育法》的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特色职

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尽快出台《职业教育

法》实施细则,确保《职业教育法》不走偏、不变形,

已经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潘海生系天津

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

第72页

68

国际动态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呈现新趋势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 RCEP)

于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它是目前我国参与的经贸规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

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经贸合作深化产生重大影响,使我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

的角色。

RCEP 框架下中国—东盟关系的推进需要双边教

育深度合作,在产学融通、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等

方面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将教育合作置于更加突

出和重要的地位,以教育为媒,不断深化中国与东

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的体制机制,有助于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互

联互通。

2021 年 9 月,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 2021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强调,展望后疫情

阶段,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落实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举

近年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在规模与结构方

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合作

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大中

小学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展,但在

新发展阶段,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网络仍存在不断

完善的空间。

措,深化同包括东盟在内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

《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加强同东盟

职业教育、学历互认等合作,建立中国—东盟教育

高官磋商机制,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随着

RCEP 的实施,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发

展机遇。我国教育需要与经贸合作协同发展,提升

对外开放水平,优化面向 RCEP 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

进一步推进产学融通、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升国

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沿

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建设关系更为紧密的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政策支持要形成合力。近几年,国家在顶层设

计上对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尤为重视,但在政策支

持方面仍有空间。政策支持的零散化或不足,容易

导致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在中观、微观层面的重点

不明确、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不畅。需要加强对

东盟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与需求的清晰认识,

机遇 充分发挥教育深度合作的支撑作用

挑战 政策支持、合作网络亟待完善

东盟是 RCEP 的发起者和重要主体,我国历来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合作。2021 年 11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

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30 周年纪念峰会并强调:“中国愿同东盟把握大势、排除干扰、

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

步伐。”2008 年,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基本理念,中国外交部、教育部以及贵

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该活动至今已走过 14 年的历程,成为中国—东盟

教育合作的优秀品牌。RCEP 实施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将进一步深化,这也为中国—东盟教育深度合作

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73页

69

国际动态

RCEP 必将给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带来新的机

遇,中国要进一步发挥特色与优势,为 RCEP 实施背

景下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经济协同发展以及民

心深度相通提供内生动力,促进人才流动、资源共

享,推动共同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助力中国—东

盟命运共同体构建。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深化必然要求更为有序

的合作格局。相关的支持政策要实现统筹协调,政

策制定要基于对东盟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差

异性的全面了解,形成具有整体性、差异性的政策

支持复合体系,充分考虑合作的层次性、现实性,

发挥政策合力的聚集势能。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

为各个层面畅通高效的教育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助

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在平台建设、合作办学、经

费支持、师生流动和协同发展等领域全方位、多层

次拓展与深化。

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 RCEP 框架下中国—

东盟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资格框

架是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人才评价依据。要加快

建构我国国家资格框架与东盟资格框架互通机制,

强化我国与东盟各国教育管理部门的对接与互动,

推进中国与东盟国际化专业人才资格互认。

在 RCEP 框架下,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

应链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纵横交错、深度融合,合

作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多层次合作新格局,行业企业主体参与中国—

东盟贸易合作的积极性将进一步增强。要充分吸纳

优质企业进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共同体,深化产

教融合。

深化合作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必然趋

势。要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主动闯新路、

制定新规则、凸显新特色,既要“引进来”也要“走

出去”,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

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性的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品牌。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中心

和生命线,教育合作项目能否满足学习者及市场需

求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要进一

步完善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层次,拓展合作方式,以

技术和产业合作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型人才联合

培养,深化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办好青

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

养全过程,凸显人才培养与产业链需求之间的常态

化互动,共同制定学历互认、课程互认、学分互认

等关键环节的规范与标准,特别要加强应用型人才

培养,服务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可持续

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邵 琪 张义民

单位系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展望 教育深度合作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

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回应 RCEP 实施后市场

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

合作主体的凝聚力要加强。自 2008 年第一届中

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以来,我国与东盟国家开

展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大

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中

国—东盟学前教育发展对话等活动,成立了中国—

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民办大学

联盟等合作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教育合作协议,进

行了多样化的教育合作实践,推进了中国—东盟教

育领域深入合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

合作主体的交流互动,增强教育合作的针对性、规

划性与可持续性,形成具有充分凝聚力的教育合作

共同体。

合作方式要多元化。虽然一系列合作协议和倡

议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描绘了共同愿景,但在具

体落实中仍存在不足。各合作主体需要加强对具体

合作内容的系统性中长期规划,增强合作项目设计

与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持续性,在学历互认、课程互

认、学分互认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广泛认可的、可

供参照的制度性规范与标准,推动合作实践更加深

入发展。

第74页

70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绘制世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蓝图

5 月 18 日至 20 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WHEC2022)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

此次会议旨在“重塑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以确保地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

流行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展开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球参与、协商,为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绘制

蓝图,创建更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全球发展局势。

自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日益

复杂和不稳定的世界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场所、

空间和形式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变化,高等教育可

持续发展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问题日益显著。全球高

等教育入学率大幅提升,教育质量问题和区域教

育不平等现象明显。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

代,劳动力市场和工作模式不断转型,高知识和

高技能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因素,高等教育系统逐渐大众化。据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全球有 2.35 亿名学生就读高等教

育学校,这一数字在过去 20 年增长了一倍多,

并且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再次翻番。此外,区域教

育不平等现象日益显著,不同国家以及区域内部

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质量有着极大差距。

数字技术革命颠覆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21

世纪以来,数字技术革命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

飞跃发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方式不断兴起,

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教育的未来”倡议的启发,讨论在风云变幻的

世界发展中,如何打破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重塑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高等教育在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旧有

价值理念和模式的瓦解。尤其是近几年新冠肺炎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国家和区域间的数字

鸿沟愈加明显。高等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必须应

对新的挑战,包括信息时代高等教育教什么和如

何教、研究什么和为谁研究、如何利用技术资源

建立治理和管理结构、培养什么资质水平的毕业

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等教育理念和模式问题。

全球持续疫情阻碍高等教育的学术流动。新

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暴发使得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

不断丧失,国际学术流动受阻。据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统计,全球有约 600 万名学生正在出国留

学,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 800 万,

这迫切需要相应的国际政策来协助知识的共享和

交流。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学习方式的改革

和创新,远程及在线学习、国际联合学位、跨境

高等教育等现实问题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可持

续发展。

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达成高等教育全球共识。

首先,面向未来是实现高等教育转型和高等教育可

持续发展的价值方向和先决条件。置身充满挑战的

世界发展时局,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发挥指明未

评估世界变局中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重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国际动态

第75页

71

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评估 2030 年及以后

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要为其

未来可持续发展作出预期,并在全球对话中规划高

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为青年在未来社会中的

发展做准备。

维系高等教育系统的包容性和参与性。一方

面,采取政策对话和行动倡议是维系高等教育系统

包容性和参与性的重要举措。在文化认同上,相关

国际政策要充分肯定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在高等

教育中的价值;在资金投入上,优化高等教育公共

投资,维持和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基金等。另一方面,

关注难民高等教育发展也是维系高等教育系统包容

性和参与性的重要内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2020 年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总入学率为 40%,其

中难民所占比重仅为 3%。为此,联合国难民事务高

级专员公署(UNHCR)设定目标——到 2030 年,使

15% 的难民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实现这一

共同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IIEP)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联合发布

政策文件《难民在东道国接受高等教育:克服“超

级劣势”》,该文件就东道国如何切实支持难民进

入其国家系统提出了 15 项建议,强烈主张在国家政

策方面采取“机会均等方法”和关爱措施。

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一方面,

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要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

员国和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建设,包括提高

高校自主权,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机构自治、组织效

能和问责制等。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

规划研究所展开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研究,分析高等

教育全球政策和新的治理结构的演变,并借鉴以往

治理改革和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教训,为该领域的

培训和政策建议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将与成员国和高等教育

机构合作,致力于开发和改进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

规划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路径

来方向的应有作用。其次,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与

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愈加凸显世界的关联性和

整体性,提醒我们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与转型需要发

挥集体力量。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转型要汇聚集体

的努力和智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

科学和创新,让我们为即将到来的环境、技术和社会

变革做好准备。最后,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创造、

传播和应用,为专业技术能力的建设提供优质劳动

力,还应该注重基本的道德和学术价值。同时,高等

教育必须满足人类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包括工作

的成年人、老年人、难民和移民等的教育。

增进全球交流互助,加强高等教育“全球共同

利益”。“全球共同利益”是指全人类在本质上共

同享有的利益。202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

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明确教育是由众

人选择、靠众人实现的一种共同福祉和共同利益。

高等教育亦是如此。高等教育“全球共同利益”面

向全人类,是所有人都可以享有的福祉。它以人类

共同努力和紧密团结为基础,以尊重文化和群体的

差异性为内在要求。国家和国际社会等集体组织需

要增加团结与交流机遇,承担规范共同利益的作用

和责任,制定规范性的教育目标,以加强整个社会

对高等教育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不断变化和不确

定的世界中开创新的可能性。

保障公平和优质的高等教育,为所有人提供终

身学习机会。自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召开以来,

保障公平和优质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国际政策研究和

对话的核心。具体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

发展目标 4.3(SGD4.3)明确提出,确保到 2030年“所

有男女都能平等获得负担得起的高质量技术、职业

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认为,当今的受教育权不再是儿童和青少年独有的

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是面向全人类,不论年龄、薪资、

文化、政治派别或其他可能显示歧视和排斥的特征,

而公平和优质的高等教育是落实受教育权的坚实保

障。此外,“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社会进步和个人

发展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全球教育政策制定的中心

原则,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是人类永恒的主

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在。

国际动态

第76页

72

证体系和机制,加强高等教育国际间合作的政治意

愿、政策和方案的发展。比如,开发高等教育新的

融资模式,加强高等教育国际捐助者和赞助者的合

作策略;运用知识、技术和创新促进国际合作的网

络平台和知识管理建设等。

扩大受教育的机会并增加学术流动性。推进高

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扩大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保障全球学术流动性

制定支持性政策。此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呼吁更多成员国通过并批准第一个全球范围的高等

教育条约《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全球公约》。在这份

高等教育全球公约中,各国承诺加强高等教育领域

的国际合作和跨境学术研究,完善高等教育在国内

和世界范围内的标准认同,并帮助全球数百万人实

现学术流动和学历认可。该公约确立了公平、透明

和非歧视性地承认高等教育资格的普遍原则,为接

受高等教育或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提供保障;通过对

非传统学习模式的规定,促进对远程学习时间和学

习成果的认可,拓宽受教育的途径;积极促进对难

民教育资质的认同,并在政策、资金和准入要求等

方面给予特定的关爱和帮助。

确保高等教育学习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掌握旧

有的课程知识,不足以帮助我们面对未知的、不确

定的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学习需要与时俱进。高等

教育课程的意义不止于课程知识体系本身,更重要

的是在不同的学习情境和背景中赋予和创生出新的

知识内涵和价值。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要拥抱生态,

关注跨文化的和跨学科的学习,设计多元和灵活的

课程以增强教育系统的弹性。例如,在日益复杂和

分散的高等教育系统中,面对大量新的学习者涌入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多样性显著的发展局

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开展了关于如何建立“灵

活的学习途径”(FLPs)的项目活动,发布了一份

关于该主题的新工作文件《可持续发展目标 4——

高等教育灵活学习途径的政策》。项目将为高等教

育各部门和机构提供知识和政策建议,创新灵活和

包容的学习途径,进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继

续学习,或是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准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

大,逐渐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

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质量提升和多元化发展成

为高等教育转型的新时代主题。此次世界高等教育

大会的召开,目前已为我国提供诸多有益借鉴。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单位:余丽丽系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潘涌系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

国际动态

第77页

73

他山之石

嘉兴学院:探索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

实现立德树人核心目标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

校,嘉兴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践行“求是求真求正”的校风,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肩负起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使命,立足

学科支撑,坚持课堂主导,强化实践渗透,把立德树人融入实践教育之中,探索“红船精神 +”课程思政的“三

联动”模式,以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更好地培育有信仰、善创新、乐奉献的时代新人。

立足学科支撑,推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联动

坚持课堂主导,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联动

学院深入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学科平台集聚的优势,坚持学科与思政同向同行、立德与树人双管齐下,持续推进以红船精神学术研究支撑

课程思政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以红船精神教学研究带动课程思政模式创新。

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根脉的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把思政小课堂与

社会大课堂结合,从红色基因中挖掘新时代内涵,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养分,融入青年一

代的血脉。学院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及公益活动,在一线和实践中领悟志愿服务精神,

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组建学生宣讲团,将红色故事、基层奋斗故事讲给青年人听,努力做到以新型“思

政课”凝聚共同富裕、共同奋斗的青春共识,让青年人感悟党的为民情怀,以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人生抱负

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学院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成立“红船精神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红船精神 +”德育教

材建设研究基地,拓展更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学院积极深入研究和把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一般规律,营造“大思政”育人氛围,把红船精神具象

化为育人元素、活动、课程和资源,以发扬好、传承好、落实好红船精神。

学院着力构建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特点的思政课程体系,大一开设《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必修课、《红

船精神青春实践》实践课,大二开设《红船领航中国梦》形势政策课、“红船精神 +”通识课程,大三和大

四开设“红船精神 +”专业课程、“红船驶进青春梦”系列微讲堂、红船精神在线选修课程。

学院以“红色剧演 + 思政教育”盘活思政课堂,在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思政教学中,引导师生弘

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学院通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

话剧《初心》系列作品,把嘉兴南湖红船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培养更多有信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人;

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

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学院还筹建了“红课工作室”,开发“红船精神 +”系列课程,积极推动红船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

扎实进头脑。

第78页

74

他山之石

强化实践渗透,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相联动

学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青年学子教学规律,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

红船精神的联动。

致力于“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学院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科人才作出不懈努力。学

院先后建设“红船先锋营”,开展“红色原典阅读”、红船精神理论征文等活动,举办“红色忘年交”结对、

重走“一大路”等主题活动,以培育红色文化育人精品,打造红色文化校园。

学院高度注重实践平台搭建,落细落深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强化课程设计、优

化课程内容。积极拓展校外实践资源,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建立 23 个

校外实践基地。

来源:《光明日报》█

第79页

75

他山之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训赛课三融合”

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进入 21 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新时代思政课建

设需要,广东省教育部门于 2008 年 7 月在广东技

术师范大学设立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

与指导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中心主任。中

心主任汪永智教授带领专家团队经过广泛深入的调

研,提出了“全员培训打基础、赛训结合育骨干、

名师培养作示范”的“攀登计划”,构建了“训赛

课三融合”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形成的《新

时期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调查与研究》研

究报告于 2010 年 12 月被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

员会评定为一等奖。研究成果经过十余年的实践、

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

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有方”的中职思政课教

师队伍,有效提升了教学能力水平,有力促进了教

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中职思政课

教师队伍建设“广东模式”。

提出了“有教无类、全员培训”和“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教学能力提升理念。强调人人参加培训、

个个胜任教学、分步不断提升,努力培养“名师”打

造“金课”。在此理念指导下,开展了全员、骨干、

名师三级培训和全校、全市、全省三级选拔比赛,构

建了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课程,形成了培训、比赛、

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迫切需

要科学严谨、形式多样、务实高效的培训课程,

融合激励、竞争、攀登环境的培训机制,政治站

位高、眼界视野阔、研究探索深、方法手段新的

培训师资。为此,研究实践团队解放思想、更新

实施中职思政课教师“攀登计划”

构建“训赛课三融合”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模式

采取“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力提升新途径

突破思政课教师能力发展瓶颈

课程构建各环节进阶式“比学赶超”提升的氛围。

开展了“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

开发培训课程,出版培训教材,开展“送教上门培训”

和集中培训,创办了全省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创新杯”

全国说课比赛;实践中做到“训中有赛、以赛促训,

训中有课、以课撑训”,不同层级教师用不同水平

的课程内容和培训、选拔方式,不同的课程内容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省中职思政课教师时时有学

习、处处有收获、人人有进步。实施了基于初级、

中级、高级课程支撑的全员、骨干、名师培训和全校、

全市、全省选拔比赛的教学能力提升实践。其中,

开发的初级、中级、市级培训课程结合中职四门必

修课和一门选修课的主要内容有序构建、分层定制,

深受教师欢迎。开展的“送教上门培训”务实高效、

成效显著。

构建了“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十余年来,坚持不懈开展一年一度的省培班;每两

年组织一次全省比赛,至今已组织了三届;每两年

进行一期优质课程建设主持人选拔,至今已完成两

期,正进行第三期。训赛课融合、同频共振、协同

发展的教学能力提升机制,使全省中职思政课教师

时时有感受、处处有收获、人人有进步。

观念、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在宏观层面开发了针

对性强的培训课程,采取“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

力提升新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提升模式;在微

观层面要求每一名授课教师根据相关课程采用“灌

输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案

第80页

76

他山之石

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典型引路教学法”,

帮助一线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课改精神,按照

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和专业实际规范教学,有效

解决了“配方陈旧、做工粗糙、包装不时尚”等问

题和一线教师教学过程“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

突破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瓶颈,取得了显

著成效。

整合资源:建立“三者融合、合力推进”的协

同模式,解决了各自为政力量不集中、时间不宽裕、

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培训中有课程有比赛,比赛中

有课程有培训,课程实施中有培训有比赛,三种教

学能力提升手段融合,打出了“组合拳”、奏出了

“和谐音”,提高了教育效果,形成了新时代师资

培养培训新模式。建立了“针对性强、指导效果好”

的培训课程体系,解决了教学中目标不统一、内容

不科学、教案不规范的问题。

开发课程:编写“针对性强、指导效果好”的

培训教材,解决了培训中教学目标不统一、内容不

科学、教案不规范的问题。于 2009 年编写出版了 5

本国规教材配套指导用书(广东版)作为培训教材

供教师备课参考;于 2013 年编写出版了《职业道德

与法律课优秀教学设计选》,并附光盘和教学课件,

供参训教师参考借鉴。

创新途径:建立“三个步骤、不断攀登”的培

训机制,解决了教学手段不多、教学方法不新、教

学效果不好的问题。第一步,通过“全员培训打基

础”,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听到大纲研制人员对大纲

“原汁原味”的解读,解决了培训中传来传去、“层

层衰减”的困局,让全体教师吃透大纲精神和教材

内容、把握课改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步,通过“赛训结合育骨干”,为教师提供锻炼、

交流、展示、进步的平台和机会,获得感、幸福感、

自豪感倍增。第三步,通过“名师培养作示范”,

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有序发展、专业发展的平台,打

破了中职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制度天花板”,助力

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十余年初心不改,十余年开拓创新,十余年总

结提升,形成了中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创

新理念、课程体系、长效机制,中职思政课教师以

此为“航向灯”“课程表”“路线图”,奋力攀登、

艰苦拼搏、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1. 提出了“有教无类、全员培训”和“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教学能力提升理念。发挥思政课教师

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

渠道”的作用,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该

模式立足全员、有序攀登,促进教学能力由低到高、

由浅到深不断提升,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发展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理论思想在中职思政课教师能

力提升中的具体运用,也是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师

成长的有效路径。

2. 构建了基于中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

“培训课程体系”。结合中职思政课学科教学核心

素养,设置了“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思想品

十余年研究探索创新实践

形成了具有中职特色广东风格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

德”“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哲学人生”5

个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内容模块,结合学生实际设置

了“激趣园”“领航灯”“体验坊”“粤海风”等

课程板块,深度实现“知、信、行”教学目标,在“基

础”“骨干”“名师”三个阶段又采用相关教学方法,

使培训课程形成体系,提高了培训指导水平。

3. 形成了“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

和长效机制。该模式整合教学资源、融合育人元素,

合并设置同类项、合作实施各环节、合力构建新格

局,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和完善,既有很强的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有鲜明的科学性、时

代性、实践性,促进思政课教师奋斗、拼搏、攀登,

形成了打基础、育骨干、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

作示范的良好局面,成为教师学习研究、创新实践、

总结升华的有效路径,为中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广东方案、奉献了

广东智慧。

第81页

77

他山之石

该模式通过三个阶段的创新实践,应用性强、

普及面广、效果好、影响大,有力地促进了省内外

中职思政课教学水平提高及中职“大思政”和“大

思政课”工作蓬勃发展。

通过“训赛课三融合”“基础骨干名师三步走”

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全省中职思政课教师的教

学能力,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截至 2020年 12月,

学校对全省 21 个市开展了两次大规模“送教上门

服务”活动;举办 51 个地市培训班,培训各地思

政课教师 4079 人;举办 9 期集中培训班,培训基

础教师 475 人、骨干教师 1586 人、名师 52 人;培

训指导教师 18 人参加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

学能力比赛,其中,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的谭

颖思团队于 2020 年荣获全国一等奖。历经十余年

奋斗,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教学有方”的教师队伍,活跃在全省各地中职学校

的思政课堂上。

形成的“训赛课三融合”广东模式和“攀登计

划”,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推广及兄弟省份的借

鉴使用。一是“送教上门服务”形式蔚然成风,范

围扩大到专业课、班主任培训等方面。二是会同高

等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 5 本系列培训教材自 2009

年 9 月出版以来每本印量都超过 4 万册。其中《职

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6.5 万册,《职业生涯规

划学习指导》4 万册,《哲学与人生学习指导》4.2

万册,《经济政治与社会学习指导》4.4 万册,《心

理健康学习指导》4.6 万册。三是创办的“训赛课

三融合”省基本功比赛与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

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和全省、全国品牌项

目。组织参与创办由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主办、高教社承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创

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成了全国中职学校思

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职教学会

德育工作委员会一个品牌项目。四是编撰的《职业

道德与法律课教学设计》指导用书深受全国中职思

政课教师喜爱。作者汪永智、蒋淑雯整理了前三届

德育课“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中“职业道

德与法律”课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教学设计,由

十余年坚持不懈推广应用

有力促进省内外中职思政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后附有光盘,里面有每课

的课件,对一线教师帮助很大,深受全国中职思政

课教师的喜爱。五是 2016 年汪永智教授受中国职

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委托,在广东创办了全国中

职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暨班主任工作论坛。该比

赛和论坛运用“训赛课三融合”模式先后举办了三

届,很多班主任在其中得到锻炼、提升、成长,中

心荣获“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献奖”。六是原

广东省中职思政课优质课建设项目在 2021 年扩大

范围至中小学。广东省中职思政课教师优质课程建

设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重点建设 15 门课程、

培养一批名师。该项目运用“训赛课三融合”模式

效果显著,2021 年课程范围由原来中职的 15 门扩

大到目前中职与中小学共计 100 门,有力地带动中

职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代迈上新台

阶。七是汪永智作为全国中职思政课标研制核心专

家组成员全程参与课标研制,为我国中职思政课程

标准的出台作出了应有贡献。2018 年 1 月 16 日、

1 月 17 日,标准研制第五次工作会议在广东技术师

范大学召开,组长韩震、陈建华等出席,取得了丰

硕的阶段性成果。八是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参考运

用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当地思政课建设。很多学校

和教育部门邀请汪永智教授担任指导专家,推进思

政课建设。九是指导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曹永浩校

长于 2020 年开发“战疫 500 秒”、于 2021 年开发

“浩歌党课”,效果很好,影响很大。2020 年,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汪永智教授指导东莞市

机电工程学校曹永浩校长开发“战疫 500 秒”系列

课程;2021 年,结合建党 100 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

学习教育要求,又指导曹永浩校长开发了“浩歌党

课”系列课程,并通过网络平台一周一课有序推出,

引导学生学党史、懂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成栋

梁。十是结合新形势,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

体化建设。2019 年 8 月,广东省教育部门在广东技

术师范大学召开了“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

体化建设研讨会”,汪永智教授组织各学段思政课

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提出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建议。2020 年 10 月 30 日,汪永智教

第82页

78

他山之石

授参与指导的“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展示活

动”面向社会直播,受到广泛好评。2020 年 12 月,

汪永智教授被聘为国家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决心为培养

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作出更新更多更大的贡献。

该模式因其内容创新富有实效得到多家媒体宣

传推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 25期发表《广

东省教育厅全员培训中职德育课教师》;2015 年 1

月 29 日,国家教育部门网站《一线风采》栏目发表

《广东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培训》;

2017 年 12 月 4 日,《中国新闻周刊》头条发表《第

三届广东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基本功决赛圆满成功》;

2019 年 9 月 20 日,《南方》杂志以《广师大“马院长”

汪永智:打造思政“金课”,坚决淘汰“水课”》

为题在“南方 +”平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全国各

地的德育同仁慕名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参观考察、

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阶段的新形

势新任务,结合中职教育发展和中职学生成长发展

新特点,继续加强学习研究、创新实践、总结提升,

不断完善中职思政课教师“训赛课三融合”教学能

力提升模式,不断打造更多中职思政“金课”,不

断深化实施“攀登计划”,不断提高中职思政课教

学质量,努力使每一节中职思政课都让学生真心喜

爱、终身受益,教育引导中职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成为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促进中

职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进程中作出更新更多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汪永智 凌靖波

汪士涛 刘程雯 李冬娜 吴伟健 █

第83页

79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育智库平台,汇聚

各类教育智库专家,为各级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提

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各类学校的定位、规划、战略、管理

和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咨询、培训、会议、

交流服务,通过建立课题评估和交易平台,为课题的转化提供政策、

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支持和帮助。

网址:http://www.eduthink.com.cn/

微信号:edu-think

中心官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sdp.edu.cn)以服务中

心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平台为宗旨,是展示中心工作动态、集聚教育改革公共服

务平台、发布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之弦官方微信

“教育之弦”(微信号:moe-csdp)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教育创新要素汇聚

的微信平台,聚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国家

教育政策和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案例。

中心平台

第84页

80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是为统筹规范教育统计培训及管理工作,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学员的公益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信

息发布、教学辅助、教务管理和培训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为一体,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

的综合性服务。

网址:http://essp.csdp.edu.cn/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集成各级各类教育、经济

社会发展及国际比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集应用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国家

教育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作为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

台,以满足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培训课程由中心、

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和其他培训基地联合开发,并由复旦大学提供

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远程继续教育要求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学员完成规定

的在线培训课程后,可获得由中心和复旦大学共同颁发的《教育事业统计在线

培训合格证书》。

登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

点击: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统计在线培训

网址:http://fudan.kmelearning.com/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

中心平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