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
2011 年的系列作品《春至》,描绘了英国东约克郡沃得盖
特地区从冬天到春天渐变的景色。
2023 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
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数字艺术的创作构建了
新的“时空”平台,数字景观下的艺术有着新的关于时空价
值的思考。本届双年展上,艺术家的相关探索令人大开眼界。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异军突起和快速迭代备受
关注,并对全球的文化内容生产和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法国艺术家朱斯蒂娜·埃马尔的作品,聚焦人类存在与科技
之间逐步建立的新联系,其中广泛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她的
参展作品《超级生物》是一件由机器玻璃雕塑组成的反应式
装置,悬挂在不锈钢架上,通过环境传感器对观众的动作作
出反应,从而发光、发声,仿佛一个具有“集体智慧”的生命。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拓展了艺术家思考和创作的
边界,还不断增强着作品的互动性。参观过程中,现场观众
也能成为作品的“创作者”。
奥地利艺术家克丽斯塔·佐梅雷尔、法国艺术家劳伦·米
尼奥诺共同创作了大约 40 个互动式作品,此次参展的《飞
蝇人生》也不例外。观众路过时,一款可以捕捉动作轨迹
的软件开始工作,将动作数据转化为苍蝇的影像投射在屏幕
上,而当人们静止不动时,这些苍蝇就会飞走,通过图像变
换展现人们日常生活的喧嚣。
葡萄牙艺术家迈克尔·比利茨基、捷克艺术家卡米拉·B.
里希特的《哥伦布 2.0 系列》颇受孩子们喜爱。作品将在线
新闻转化为信息波,在墙面上投影形成一种虚幻的动态波浪
状立体文字空间,让人联想到波涛起伏的海洋。观众可操纵
金色船舵,在信息海洋中遨游,体验无限的“信息海啸”和
不同语言之间想象的边界。
这些饱含科技元素与互动特征的作品,大都位于本届
双年展“存在遥望”板块。“未来的未知性令人兴奋,也让
人恐惧,既代表着出现积极变化的可能性,也蕴藏着潜在的
危险。”该板块策展人、德国艺术史学家菲利普·齐格勒表示,
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在的见地和对未来的预测,
启迪思考未知的新方式。
传统再造
用创新转化展现“不确定性”
2023 成都双年展中,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系列
无疑是焦点之一。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
方面公认的重要观念艺术家,他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
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与他另一代表作“天书”不同,“英
文方块字”并非“伪文字”,而是可以阅读的“真文字”。
具体而言,徐冰先以中国传统书法的形式重新书写 26
个字母,用这些充满东方美学风格的字母组合成不同的单
词。如此一来,英文单词就拥有了汉字的外形,将它们连缀
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乃至一篇完整的文章。现场展
出的作品《桃花源记》,就是以这种“英文方块字”来书写《桃
花源记》英译本的成果。
展厅里还专门搭建了一间教室,摆上桌椅板凳和毛笔、
水写习字本,让观众也体验一把。“在东西文化交流、沟通
之外,打破固有思维,找到新角度,是这个作品的价值所在。”
成都大运会期间,前来参观的波兰运动员亚历山大说。
通过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创新转化,展现对当下社会文
化的探索和思考,成为本届双年展“未来考古”板块的一大
潮流。“这一主题的有趣之处在于不确定性,‘未’与‘古’
所形成的张力更增强了此中的意味。”该板块策展人、北京
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中国人历来“好古”,而我们每一次
的回望,其实都是指向未来的。
其中,“汉字”和“书法”成为重要的载体和创新点。
在作品《书非书》中,艺术家施慧以另一种“线条的艺术”
纤维重新思考书法,她从“结绳记事”的典故中获得灵感,
将一个个棉线拧成的绳结钉在黑色墙面上,形态各异。另一
件作品《一千年以后》,乍一看是一堆随意摆放的白色巨石,
实际上这些用纸浆打造的“巨石”上,镶嵌着来自书法或古
籍的文字,用亲切的视觉美感唤起观众对历史的回顾思考。
说到中西交融、古今混搭,除了徐冰的“英文方块字
书法”系列,艺术家徐累的作品《世界的重屏》也是一例。
它以五代名画《重屏会棋图》为灵感,将中国古代的琴棋书
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实验、阿拉伯文化的经院器具、
日本和朝鲜的书屋陈设等一并纳入画中,组成了迷宫般的框
架和曲折离奇的场景。
有批评家评价道,“它们彼此映照,而又相互穿越。
时空的平行与交错,景象的叠印与呼应,无不呈现出人类在
追求知识的进程中东方与西方从未间断的交流、影响与文化
投影,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人传统及世界文化流变的观照。”
聚焦本土
寻找地方经验的当代表达
在当代艺术创作上,成都是国内的一块“高地”,聚
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