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第 4 期 张晨.多孔生物炭的制备、 改性及碳捕获机理和应用前景研究 - 47 -
DAC能否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了测试。目前,
DAC被视为一种可行的CO2减排技术。
DAC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减少大量小型化石
燃料燃烧装置和车辆CO2的排放。此外,与用于固
定源捕获的CCS或CCUS技术相比,DAC装置的布
局非常灵活。合理使用DAC技术在降低大气CO2浓
度和实现负排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DAC应用的关
键在于装置的开发以及吸附剂的选择,高效、低成
本的装置有助于推广 DAC 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同
时,高性能、寿命长的吸附剂也可以助推DAC应用
的发展。一般来说,物理吸附剂具有很强的再生能
力,但在室温和大气CO2浓度下,其吸附性和选择
性较差。相反,化学吸附依靠化学键的强吸附作用
吸附效果较好,但其能耗高、脱附困难等不利条件
仍需要解决。由于DAC技术的实际开发需要多次吸
附和解吸循环,因此,兼具吸附性、选择性和稳定
性的材料对未来DAC技术的商业化至关重要。
尽管许多研究都报道了生物炭吸附 CO2 的可
行性,但生物炭作为 DAC 吸附剂的研究领域仍是
空白。目前,有关生物炭进行 DAC 应用的可行性
与稳定性研究较少,但仍有数据表明较高的湿度会
降低生物炭在 DAC 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效果与吸附
活性。研究表明,使用竹炭作为生物炭的前体并用
KOH 对生物炭进行活化后应用到直接空气捕集中
是可行的,同时该实验也探索了相对湿度对稳定性
的影响[72]。结果表明,竹制生物炭是一种很有前途
的固体吸附剂,可直接用于空气捕集CO2。KOH活
化竹制生物炭大大优化了生物炭的形态和质地,增
加了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CO2的吸附能力。BBCKOH-1:1对CO2的吸附量最高,达到51.74 μmol/g
(400 mg/kg)和3.49 mmol/g(298 K,1 bar)。此外,
突破曲线的动力学模型表明,BBC-KOH-1:1对CO2
的吸附遵循拟一级吸附,而前驱体(BBC-Origin)
遵循拟二级吸附。同时,BBC-KOH-1:1在干燥条件
下显示出稳定的吸附能力,而高相对湿度则会损害
DAC 的性能,吸附能力在50 个循环后会显著降低
至63.88%。
碳材料具有捕集碳的潜力,除了直接捕集空气
中的CO2外,生物炭还具有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
优点 [69]。然而,生物炭在DAC 中的应用有限。用
PEI修饰的碳纳米管在CO2压力为0.003 5 bar时的吸
收率达到了1.068 mmol/g[70]。在少数报道的将碳材
料用作DAC吸附剂的案例中,都是用PEI对其进行
改性,以提高生物炭的CO2捕获能力。尽管许多活
性炭和生物炭没有经过胺改性[71-72],但其良好的孔
隙结构、高度的协调性和广泛的来源为其在 DAC
中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73]。
3 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环境气候的逐渐恶化,减少碳
排放、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势在必行。生物质作为
一种新能源,具有产量高、环保、易改造、经济性
好等优点,并在CCUS领域前景广阔。
作为多孔吸附剂,生物炭材料主要依靠物理吸
附来捕获CO2。物理吸附能力取决于生物炭材料的结
构特性,研究表明,生物炭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活
化扩大孔径,复杂的孔隙结构更有利于表面改性,
目前仅限于使用含氮物质进行表面覆盖从而提高
CO2的化学吸附能力。对于固体吸附剂的表征测试,
生物炭的复杂结构和复杂成分导致了表征方法的局
限性。不过,通过元素分析和结构表征仍然可以横
向比较生物炭材料的特性及其CO2捕获能力。
目前,生物炭作为一种固体吸附材料已被大量
用于CO2捕集和直接空气捕集。生物炭并非均质吸
附材料,生物炭吸附CO2的过程机理尚未得到明确
解释,过于复杂的生物炭结构延缓了对吸附机理的
研究。此外,实际因素对生物炭CO2吸附能力的影
响有待考量。利用生物炭捕获CO2的工业化实验与
应用可能是未来研究 CO2捕集适用性的途径之一。
生命周期性研究和经济性研究也会是丰富对生物炭
吸附CO2这一领域的全面分析。
参考文献
[1] Moore D,Heilweck M,Petros P. Saving the planet
with appropriate biotechnology[J]. Mex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21,6: 1-30.
[2] Singh G,Lakhi K,Sil S,et al. Biomass derived porous
carbon for CO2 capture[J]. Carbon 2019,148: 164-186.
[3] Bardestani R,Kaliaguine S. Steam activation and mild
air oxidation of vacuum pyrolysis biochar[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18,108: 101-112.
[4] Igalavithana A,Choi S,Shang J,et al. Carbon diox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