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弦》2023年1月刊

发布时间:2023-3-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教育之弦》2023年1月刊

47“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自 2018 年启动至今,累计 40 所院校相继完成人工智能专业的申报,正式开展专业建设和学院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联合华为、百度、寒武纪等单位,以产业价值链为导向,构建“高校、产业、企业”之间双主体或多主体的育人体系,建立产教联盟,人工智能工程项目教学应用达内集团高慧强学解决方案总监 詹博凯搭建“政、企、校”三方深度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促进校企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及大国工匠。在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沉淀中,达内·高慧强学逐渐打磨出一套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模式,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直播安排 直播地址https://appsw3ilnoU9423.h5.xiaoeknow.com/p/course/column/p_63b7b91ee4b07b05582c83a3扫码观看直播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它是国家自主可控核心发展方向热潮中的关键力量。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等子公司作为信创领域的核心厂商,我们牵头创立了光合组织,积极构建信创的全链条布局。与此... [收起]
[展开]
《教育之弦》2023年1月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7

“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

自 2018 年启动至今,累计 40 所院校相继完成

人工智能专业的申报,正式开展专业建设和学

院建设。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联合华为、百度、寒武纪等

单位,以产业价值链为导向,构建“高校、产业、企业”

之间双主体或多主体的育人体系,建立产教联盟,

人工智能工程项目教学应用

达内集团高慧强学解决方案总监 詹博凯

搭建“政、企、校”三方深度合作平台,探索校企

合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技术技能人才及大国工匠。

在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沉淀中,达内·高慧强学

逐渐打磨出一套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人工智能实践

教学模式,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

直播安排 直播地址

https://appsw3ilnoU9423.

h5.xiaoeknow.com/

p/course/column/

p_63b7b91ee4b07b05582c83a3

扫码观看直播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它是

国家自主可控核心发展方向热潮中的关键力量。中

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等子公司作为信创领域的核心厂

商,我们牵头创立了光合组织,积极构建信创的全

链条布局。与此同时,依托企业联盟组织的优势,

曙光信创现代产业学院

曙光瑞翼教育合作中心运营总监 许桂秋

结合曙光瑞翼教育合作中心过去 7 年运营数据中国

“百校工程”项目的宝贵经历,我们围绕《现代产

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 号)

中明确提出的七项重要建设任务,构建一套相对完

善的《曙光信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IFIE2022

第52页

48

邀你云看展!“变革的十年

——产教融合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

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格局性变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推动高等教育

结构性改革和形态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学会决定在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召开期间,组织“变革的十年——产教融合发展与高等教育的

结构性改革”主题成果展,自通知发布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积极参与,现发布首批视频集,敬

请关注。

观展链接

扫码观看

https://hi.layaverse.com/index.html?m=508959

扫码进入云展厅

IFIE2022

第53页

49

回望 2022 丨教育部规建中心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022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22 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

才进行“三位一体”部署,为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也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

2022 年,是教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向着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向不断推进。

2022 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发挥智库优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落实统计督察意见,提升统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能力。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中

心组织开展首期全国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分管统计工作校长线上培训班。各地选取教育统计工作质量较高、

在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中有创新有经验的学校,共选派 306 所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分管统计工作的校(院)

领导参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此次培训为构建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教育统计培训体系提供成功经验。

回望 2022

第54页

50

关注未来教育政策与发展,联合主办首都未来教育论坛暨《未来教育学刊》集刊创刊号发布会。中心与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等联合主办“第三届首都未来教育论坛暨《未来教育学刊》

集刊创刊号发布会”,中心副主任邬国强出席会议并致辞。《未来教育学刊》第一辑成果的发布,旨在指导

学校发展、教师培养和学生成长 , 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发展“守正创新”。

回望 2022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形成系列研究成果。面向“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构建高质

量教育体系的需要,基于法定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方法,中心每年围绕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

教育热点问题开展研究。2022 年,中心聚焦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情况、中医药人才培养情况、职业教

育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开设情况等主题,刊发《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报告》36 期,2 期被《教育要情》采纳,

编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情况专题分析报告” 6 篇,获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同志肯定性批示。

第55页

51

回望 2022

聚焦校园绿色、智慧发展,服务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

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扎实推进首批四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规划建设,

召开 10 余次工作推进会议,协助优化总体规划方案,编制投资估算技术导则,提供咨询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开展雄安新区教育基础设施设计评审工作,包

括容东片区、容西片区与启动区幼儿园、小学、中学、

雄东片区专业教室、景观设计等 10 批各类教育基础

设施的设计评审工作。

持续开展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总体

规划专业咨询管理服务,完成校园规划建设导则,

积极协助学校对选定的总体规划方案、修建性详

细规划等工作进行优化论证。

第56页

52

回望 2022

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提供总体规划管理咨询服

务,组织开展眉山校区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与专家

评审工作,编制眉山校区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构建校

区规划建设顶层设计。

开展山东工商学院(北校区)总体规划管理咨

询服务,提出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完成《山东工商

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理念研究报告》,为推动学校高

质量发展提供办学条件支撑。

完成《康复大学校园空间规划研究》,持续为

康复大学(筹)校园规划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

支持,2023 年校园将正式投入使用。

第57页

53

回望 2022

承担教育部课题《疏解高校雄安校区规划建设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能效测评案例研究

2022》,为提升校园规划建设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组织撰写《高校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将于近期正式出版。

以“融合开放 文化生态”为

主题,召开第七届中国绿色校园发

展研讨会。来自全国教育行政相关

部门、普通高校、设计院及科研院

所 2000 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线上会

议,为积极推动创新型校园规划建

设发展提出创新良策。

第58页

54

深化人才链供给侧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为构建产学研用新格局,积极应对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大趋势,在教育部主要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国际

合作与交流司的支持下,成功组织召开 2022 产学研用国际合作会议(南昌、上海、北京等 8 个会区)。会

议围绕光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冶金与新材料等 11 个专业领域、104 个专业方向,来自中国、俄罗斯、

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5000 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形成了

300 余项合作成果。

以“融通·融合·融汇—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为主题,举办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

略国际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会理事长郝明金作书面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孙尧出席论坛并讲话,共有 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7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以线上方式参加了论坛,

累计有 512 万人次在线关注,持续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回望 2022

第59页

55

全面开展产教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实验,推进甘

肃省定西市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应急管理大学建设规划咨询项目顺利结题。

《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系列成果顺利交付。

回望 2022

第60页

56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

验项目在海南科技职业大

学、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持

续推进。

面向数智化时代,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提供新型大学、新型教育园区系统解决方案。以阿拉尔大

学城(教育园区)规划设计为重点,全力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关于兵团向南发展战略决策的部署。

回望 2022

撰写“推动应用型高校高质

量发展”系列专报和“繁荣之城”

系列文章。

第61页

57

聚焦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教育援疆和乡村振兴

全力推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援建工作。赴新疆与克

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协调校区资产划转、

校区物理隔离等工作。

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

兴乡村工作,组织召开对口联系乡村

振兴重点帮扶县视频调研会。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中心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心将在部党组的坚强领

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围绕部党组

中心工作,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任务,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回望 2022

第62页

58

踔厉奋发开新篇——二○二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眸

更高视角、更大格局。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

体部署,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

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2022 年,教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教育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

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关心关切教育

战线,考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宜宾学院、新疆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陕西省延安中学等,

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

者、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等回信,给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等,主持召开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

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年,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中共中央办公

厅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

制的意见(试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

养的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

议表决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改革发展

的蓝图愈加翔实,路径愈加清晰。

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教育部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

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

献教育力量。

教育部多次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

后,教育部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教育部连续召开会议,推动全系统把党的二十大精

神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落实

到教育强国建设上。每逢重大政策出台,教育部第

一时间坚决贯彻,推动落实。

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

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年来,教育部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升质量

这两条主线,立足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抓大事,

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部署实

施“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印发《义

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启动

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持续规范校外

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教育部推动全系统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

斗目标,把有关部署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

面、全过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

获得感。

今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

准(2022 年版)》开始执行。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

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深有

感触:“我们不仅要理解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更要从现实视角出发,比较实

际教育教学与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

探索更多有效的落地经验。”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3页

59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

育,给国家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

遇和挑战。

教育如何适变应变?如何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

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教育战线充分把握教育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的特殊意

义、特殊价值、特殊战略,精准认识教育内外部形

势和环境条件,开展一系列工作。

回望今年 1 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明

确高等教育要以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由此

确定了全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

以此为起点,一年内,聚焦以人才培养服务人

才强国战略、以科研创新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以学

科专业结构适应新发展格局、以“双一流”建设支

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布局等方面,各项

举措接连出台。

——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设高校和建设

学科要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就加强

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展开会商,并与国资委共同组

织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见证 18 家国家

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联合发布《卓越工程师培

养北京宣言》。

——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

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

型举国体制优势,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

略需求作出部署。

——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

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动员和凝聚高校社科

界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

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立足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实际,积极调整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

……

“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以

原始创新为牵引,根植时代沃土,服务国家战略,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规律

性认识,产出更多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

更加强化教育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2022 年,教育部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

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

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并完善部际

专门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健全工作机制。天津市河

西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建立“日

巡查、周检查、月督察”专项治理机制,确保治理

有力有序。该区同时还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为抓手,开展思政、法治、科普、文体、艺术、劳

动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

质能力。

2022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 1076 万人,总

量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复杂,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为更高效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

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高效服务体系,并在原 24365 就业服务平台基础上

全新升级建成“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多措

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真

没想到在封控期间,能通过网络面试成功找到工作。”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小吴今年 3 月到

上海求职,不巧遇到疫情。本以为就业无望的她,

最终成功求职。

普惠性幼儿园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

入地上学更加便捷,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

不断增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学生入学重点高校机

会不断增加……一个个惠民行动接连推出,一本本

民生账单硕果累累。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将

有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教育同

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

众对教育的需求。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4页

60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

字化转型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2022 年 1 月,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

化战略行动”列为重点任务。

一年来,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大任务,教育

部擘画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顶层设计蓝图,提出

“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

行动纲领,以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抓

手,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今年 3 月 28 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至今已汇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 4.4 万节、职业教育

在线精品课 6628 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 2.7 万门,

累计共享就业岗位 1370 万个。截至 11 月底,平台

网页版累计浏览量超过 50 亿人次,访客量达到 8 亿

人。“在家就能看到北京、上海特级教师上的课,

真是太棒了!”“不花钱的名师课,真是太香了!”

没有什么能比人民群众的“点赞”更有说服力。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正呈现由

点到面、蓬勃发展之势。今年 4 月和 7 月,教育部

部署开展两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

作。多地把国家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与建设纳入学

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应用国家平台的积极

性持续增强。各试点单位在向国家平台提供优质资

源的同时,还大力加强特色资源开发,资源建设供

给越发主动。例如,江苏向国家平台提供了苏教版、

译林版、人教版优质课程 3400 多节;四川汇聚一批

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平台新增各类

资源 4000 余个。

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各类地方平

台的带动下,今年以来,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区域教育数字化应用逐步扩大。

山西省运城市以入选教育部首批“智慧教育示

范区”创建区域为契机,构建创客教育体系,探索

智慧教育赋能区域教育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

的运城市中小学里,教师借助智慧教育平台重构课

堂教学、拓展特色课程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把作业管理、减负增

效与深入推进全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

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重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号”逐日……

浩瀚宇宙,见证了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

铿锵步伐,也凝聚着我国众多高校科研人员的心血。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系主任王兆魁说: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

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上全力攻坚,打造‘国之重器’。”

这一年,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按类型教

育定位办好职业教育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教育

部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工作力度,从法律地位、办学

条件、师资建设等多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不断增强

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拓宽中国

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审时度势,首次把教育、科技、

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

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

务”之后的突出位置,令教育战线干部师生深受鼓舞、

倍感振奋。

今年毕业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郭宇豪

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作为首批“吃

螃蟹者”,郭宇豪和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一纸文凭,

更是通向未来的多元选择。“面试邀约变多了,岗

位含金量明显提高,当我跨过学历的门槛,又有技

术能力加持,选择面一下子宽广起来。”郭宇豪高

兴地说。如今,他已是一家电气行业上市公司的嵌

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一系列举措,体现战略方向:教育部将进一步

支持引导教育战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

断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产出更多

原创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

展的先导力量。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5页

61

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作业的精准化、智

能化、个性化。

近年来,教育部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

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教育部先后实施两轮全国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个课堂”

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

今年 7 月至 8 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暑

期教师研修”专题首次上线便为 1300 余万名教师提

供了研修服务,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

“一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取得了若

干标志性成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主任

钟柏昌说,“教育新基建持续发力,初步打造了坚

如磐石的‘数字底座’。教育资源和用户暴增,基

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

此外,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现了由点

到面的有组织扩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

点工作稳步推进。”

教育数字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

报告,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共同任务。

风好正是扬帆时。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

略行动,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

强大动能,必将为全面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

强国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高毅哲,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6页

62

强基提质启新程——二○二二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2022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年度工作要点,明确部署:“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

2022 年岁末,教育部发布通知,部署在天津等 12 个市设立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目标

依然锁定“大力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回首 2022 年,从党建引领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从课程改革到评价改革,从

校内校外的“双减”到互联网云端的“数字化”,“高质量”是贯穿基础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主线,也是改

革发展的内核。基础教育战线稳中求进抓落实,接续奋斗书写新篇章。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系统擘画蓝图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文渊小学准备启动“安澜”

工程建设项目。该校党总支委员、总务主任张明向

党总支委员会议提出方案,各委员对工程要不要做、

预算合不合理发表意见,大家一致同意后,会议通

过了这项工程。仅用了 9 天,工程竣工。快速响应、

科学决策,党组织领导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

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

讲话振聋发聩。

2022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

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

堡垒——

在“双减”攻坚战中,山西省和顺县中小学党

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各学校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一责

任人,537 名教师党员全员参与,以党建推动“双减”

工作,重塑教育生态。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京市第八中学党委践

行“你的父母守卫人民,老师来守护你”,各年级

建立守护白衣战士子女的“党员导师制”爱心团队,

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举国同心,不断加强党对中小学工作的全面领

导。云南、河南等省份专门出台中小学校党组织领

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对各中小学配强书记、选好校长,

为改革打好人事基础;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健

全完善党总支委员会议事机制、党政联席会决策机

制、工会教代会审议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联动

机制,不断提高议事决策水平……

这一年,在党的坚强引领下,基础教育事业发

展的底气更强了,攻坚克难的决心更加坚定。

2022 年 2 月 18 日,教育部召开“十四五”国

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工作会议。一

张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

准确把握“三段一类”教育的不同阶段性发展需

求,推动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要大力促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大力促进县域高中整体提升、大力促进特殊教育

拓展融合。

这一年,基础教育全战线稳扎稳打推进落实,

从中央到地方齐头并进完善教育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在新

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下,县中振兴有了更

牢固的根基,同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

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组织 48

所部属高校和相关专业教育机构,托管帮扶 115 所

县中;135 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旗)率先攻坚;浙江省舟山市支持发展学前教育第

四轮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调整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7页

63

深化综合改革

培养时代新人

回望本世纪初,教育部高举“为了中华民族的

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旗帜,开启新世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征程。2001 年制定颁布的义务

教育课程方案和 2011 年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成为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2022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拉开序幕,也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

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

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整合小学

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

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

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

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

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自 2022 年秋季学期起,这些新变化陆续落实到中小

学课堂上。

我们看到,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

标准(2022 年版)》的实施,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

革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核心素养时代。

发展提出新命题,深化改革做文章。

2022 年,学前教育踏上从“幼有所育”迈向“幼

有优育”的新阶段。2 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

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导幼儿园尊重幼儿年龄特

点和发展规律,坚持保育教育结合,以游戏为基本

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9 月开

学,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我们看到,幼儿园保教质量整体提升,幼小“双

向奔赴”着力解决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幼儿园“小

学化”问题,有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高中阶段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

的关键地位,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

动作用。2022 年 1 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

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指挥棒”指向 18 项关键指标和 48 个考查要

点,亮点颇多。比如,《评价指南》强调要坚持正

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不给年级、班级、教

师下达升学指标;把“将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目标

融入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

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努力办出学校特色”作为重

要考查要点,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把“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

政策”作为重要考查要点,严格招生工作纪律,促

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看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新高考、新

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

推进的“黄金期”。

2022 年是实施“双减”政策的第二年,改革进

入深水区,针对性和时效性都更加突出。

在校内方面,教育部明确表示,全面落实经费

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多地出台

课后服务细则,就课后服务的师资、经费、内容等

作出规范;“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

小时体育锻炼”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

育法》。在校外方面,首个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

专门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

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对整治隐形变异培训作

出全面系统部署;《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

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

出系统部署。

一年来,基础教育各学段重磅文件和政策紧锣

密鼓出台,不断完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综合生均拨款经费标准至 21000 元;安徽省黄山市

提出“农村寄宿制集团办学模式”,走出一条推进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

值得关注的是,2022 年 11 月,在印发义务教育、

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份质量评估指南的基础

上,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这意味着,我国已形成基础教育“三段一类”质量

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新格局基本确立。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8页

64

加强内涵建设

助力提速发展

强教必先强师。2022 年 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

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我国 1586

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面貌将迎来重大变化——

师范教育将强起来。《强师计划》提出建设一

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加强一流师范大学群和一流

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支持 50 所

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每所高校支

持中央预算内投资 1 亿元。

乡村教育将好起来。《强师计划》将“推动优

质师资均衡,包括实施优师计划、优化义务教育教

师资源配置”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有志

青年将成为乡村教育提质的坚实保障。

教师待遇将提起来。《强师计划》对加强乡村

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等

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再

上保险阀。

教师素养将高起来。《强师计划》明确以信息

技术应用为抓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给教师的“好消息”继续传来——科学教师的

春天已然到来。教育部少有地对具体学段一个学科

教师培养工作发文,《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

的通知》提出,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

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特别要创新小学科学

教师培养协同机制。2022 年暑假,教育部和中科院

举办首届“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钟南山等 19

名院士和 100 余名科研工作者来到中小学教师身边

作指导。10 月,教育部和中科院又启动了“特色科

学教师研修班”。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

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

表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界对科学教育高度关注,

科技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正在提速,科学家群体关

注青少年人才培养、科技资源服务科学教育体系高

质量发展的链式反应正在形成。”

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在 2022 年来到了提速的

新关口,基础教育发展发动新引擎。

202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

数字化战略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原国家中

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

教育平台。3 月 1 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

线试运行。

在教育部部署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

“停课不停学”中持续发力。吉林、河北等省份发

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在线教

育资源安排教学;安徽省铜陵市发布通知,建议中

小学生登录平台,开展自主学习……

云端的优质资源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宝

藏”。平台上,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

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

验、教材等 10 个板块,不仅满足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需求,还涵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过程全方

位育人。

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亮眼的成绩——在过去不

到一年的时间里,有 2.7 亿人访问过平台,浏览次

数超过 130 亿。

2022 年,我们已经迈过“有学上”和“义务教

育基本均衡”的腊子口、娄山关,站在了新的历史

高点上。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

年,是“十四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更大、步调更坚定,带领

着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 2.3 亿学生、50 多万所学

校(幼儿园)奋勇前进,再攀高峰。

作者:林焕新,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69页

65

勇攀高峰创一流——二〇二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了科技创新的高度。2022 年,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为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为建成教育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 2022 年,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多项重大科技成果都有高校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支撑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勇挑重担,推动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速发展的大格局。

扎根中国大地,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

蓝图绘就风正劲,扬帆破浪奋进时。

2022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

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

学新路。高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作出新的贡献。

这一年,高校薪火相传,传播红色种子。

“学起来”“讲起来”“用起来”……冬日的

高校校园寒意袭人,但在教室里、广场上、党旗下、

屏幕前,一次次“开讲了”点燃青春的热情,一次次“深

入学”启迪智慧的头脑。高校师生们用奋斗检验学

懂弄通的成果,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真知灼见带

入“双一流”建设和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书写出新时代的篇章。

这一年,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高

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 2022 年 5 月 17 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

人数超过 4430 万人,一批大学和学科已跻身世界先

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这一年,中国高校有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施

工图”。

2022 年 2 月 14 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

单公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新模式,

突出了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

界一流的重点方向。许多高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努力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

展,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

创新。

9 月 14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研

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新版学科目

录事关未来的学位点建设、学科评估和建设等,其

中尤以新增的 11 个一级学科备受关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宣部、教育部出台

《面向 203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

划》,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

中的“排头兵”。

2022 年以来,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相继宣布退出国际大学排

名,部分高校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

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推进中国特色、中国

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构建。

一系列举措,吹响中国高等教育进军的“冲锋

号”。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不断探索建

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0页

66

瞄准国家前沿需求,迸发科研力量

2022 年,中国多领域实现飞跃,在科技领域达

到新高度。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

期完成、首架国产大飞机 C919 正式交付、“中国天

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科学

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这

背后都不乏高校的支持。

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在 2022 自然指数年度榜单

中表现亮眼。自然指数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位居

第二,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增幅最大。

从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再到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

2022 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

强国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

高等教育要以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由此确

定了全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

——8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

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提出有组

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9 月,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联合举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

并与首批 18 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联合发

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

——12 月,教育部联合三部委开展“百校千项”

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

加强有组织科研,提供产业支撑。

山东省强化有组织科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

向航天关键瓶颈技术突破目标汇聚、与产学研用深

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示范

途径”布局;河海大学组建淮河干流、南沙防洪潮、

鄱阳湖通航、尾矿库综合治理等多支跨单位、跨学

科专班团队,组织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项目,推进

完善有组织科研新范式;石家庄铁道大学推行有组

织科研,研制高铁 900t 梁提运架设备、盾构机、全

断面岩石掘进机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实地了解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科技前沿需求和实际

技术难题……

攀登“卓越”高峰,勇闯科技“无人区”。

18 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想国家之所

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天津大学以课

程改革为抓手,“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

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清华大学则从管理

要发展,构建起了集约资源、高效管理的工程人才

培养管理体系,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

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

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强化科技转化,赋能“国之重器”。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先一公里”,哈

尔滨市以推动国家“三权”制度改革政策落地为靶向,

与 16 所大学大所签订了市校(所)共同推动“三权”

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意向书,激发了在

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超前谋划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持续推进产学研深

度融合,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

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哈工大方案,不断彰显中国航

天“尖兵”的使命担当……

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战略方

向,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

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辟煤炭技

术变革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我国新型能源体

系的新动能新优势;华南理工大学瞄准科技前沿,

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百舸争流,奋楫争先。如今,高校已然取得共识,

激流勇进,迎难而上。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1页

67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培养大批战略人才

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老

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北师大“优师

计划”师范生等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等作

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

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为建设教育强国指

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 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利用丰富的慕课资源,建设上线了全球最大的国家

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目前,平台与课程服务平

台访问总量 292 亿次,选课学习接近 5 亿人次,已

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推进公平、改进方法、

变革模式、深化合作的关键抓手。

百年大业,人才为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各高校精心谋划、系统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打破院系藩篱,推进学科交叉融

合;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下大气力破解

“两张皮”难题,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

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厚植情怀上动脑筋、想办法,

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面向重点领域,下好“先手棋”——

“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建

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特别

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

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2022 年 2 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的《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首次以

中央文件形式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进行谋划和设计。

面向全局,答好时代之问——

层层递进、久久为功。这一年,“四新”建设

持续推进,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

术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

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教育应答、时代应答、

主动应答、中国应答。

这一年,新工科建设持续深化,全面推进组织

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

系创新;新医科建设定位“大国计”“大民生”“大

学科”“大专业”,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农

科建设持续加强种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支撑引领

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新文科建

设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总体目标,适应经济社会需求。

面向区域,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走上农业这条路,你动摇过吗?”“深山石

头窝,出门就爬坡,我没有丝毫后悔。”中国农业

大学动物医学专业 2015 届毕业生李康灵放弃高薪,

“扎”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探索“五方联动”

建设产业园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2022 年,“科技小院”遍地开花。在云南古生

村的“科技小院”,在甘肃石羊河的实验站,在吉

林梨树县的黑土沃野,在海南崖州湾的育种基地……

大江南北,知农爱农的农大人,迸发着以青春之力

投身乡村振兴的兴农热情。

与此同时,“优师计划”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加快推进中西部欠发达地

区的教育现代化。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广大高校培养造就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的人才,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人才之基、汇聚磅

礴力量!

作者:张 欣,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2页

68

优化定位拓新局——二○二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表

决通过并正式施行;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我国首次举办世界职业

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如果没有继续上学,我可能还在老家务农,

无法看见大山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因为青岛海运

职校与安顺民族职校结成对子,将船员培养作为合

作方向,贵州小伙秦龙江得以学习航海捕捞专业知

识。现在,他不仅能操控万吨巨轮航行海上,也成

为家人的依靠。

回望 2022 年,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被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有序有效推进,越来越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

工巧匠、大国工匠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

2022 年 5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教育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以立法方式,明确职业

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为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转变提供了

法律保障。12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职业教

育类型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

《意见》重申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

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

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不同禀

明确职教定位,从“层次”向“类型”转变

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

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教育类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接受职业教育成长成才的学子,已成为一

个庞大的群体。近年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

中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分别占我国

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多个省份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成为中高职

毕业生深造的重要途径。2022 年,中职毕业生有约

七成选择升学;全国有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32 所;首

届职业教育本科生顺利毕业,被授予学士学位。

——覆盖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专科和高等教育

本科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初步形成,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基本实现了“纵向贯通”的目标。《意见》指出,

教育部门将“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完善专升本

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

业教育改革,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职业院校学生拥有和普通院校学生平等的求学、

就业与发展机会。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

育的传统认知,职业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2022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的出台,为优化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筑牢了“四梁八柱”。时代大潮中,职业教育

正乘势而上,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3页

69

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

室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李新海正专心致志研

究汽车构造。还没毕业的他就已经被几家企业争相

“预订”,而和他有一样情况的同学还有很多。

伴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

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

育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

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以教促产、以产

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随着《意见》的落地,

职教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的趋势来到了新关口。

目前,中职、高职院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 1000

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

1300 多个专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基

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启动实施,到 2025 年将有累计不少于 500 所职业院

校、1000 家企业参与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 20

万名现场工程师。

我国职业教育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

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

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

幅提升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职教助力区域发展的好消息也接连传来。探索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

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举措,正在成为职

教工作的亮点与重点。

在天津,部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示范区,成功打造海河教育园职教示范窗口,形成

2022 年,广州科教城迎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

院 4600 余名新生。从 155 间智慧教室到铺设 4 条城

轨和高铁线路的实训基地,铁职院新校区项目总投

资 17.08 亿元。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落实产教融合,转型升级步入新阶段

加强内涵建设,系统助力高质量发展

行业办学、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职继协同等经验

做法。

在全国范围内,经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的积极推进,已认定了 21 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各地培育了 4600 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初步形成了

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

合推进机制。

国际交流更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紧密结

合不可缺少的一环。2022 年 8 月,我国举办了首届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

会致贺信,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

祉具有重要意义”。

以此为标志,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开

辟了新主场。

大会同期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举

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教育产教

融合博览会,形成“会、盟、赛、展”的国际交流

合作新范式。

此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如期举办,倡议

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变局;“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探讨通过增强职业

教育适应性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继续推广“中

文 +职业技能”教育,不断完善“鲁班工坊”建设标准,

为合作国培养大批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长远的职业教育国

际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传播中国声音,

也在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之下,助力产

教融合更上一个台阶。

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铁职院过去受制于办学场

地限制,而广州科教城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学校硬件

办学条件。

广州科教城的例子是一个缩影,为了大力发展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4页

70

职业教育,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投入

不足的问题正在得到积极解决。2022 年,国家在制

度上、标准上、师资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

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平台。

2022 年,“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汇聚数字教育资源 654 万条,提供在线课程近两万

门,覆盖 600 个职业教育专业,初步形成了职业教

育数字化“1+5”体系。

这一年,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全面加强,为优化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教育部修订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

简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也基本完成;根

据新时代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教育部修订通

过《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这些标准一

方面为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供了制度和标准保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类型教

育的内涵。

这一年,国家部署实施了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

程和“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为办好类型教育

提供坚实支撑。

2022 年 11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

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3 年底

80% 以上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

标,到 2025 年底达标比例提高到 90% 以上,明确了

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路

线图和时间表,真正落实职普地位同等重要。

这一年,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和“双师型”教师

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要求着力打造一批

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发布《关

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

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更好支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

展;发布《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

启动“双师型”教师分级认定工作。

这一年,职业教育各项赛事和活动如火如荼举

行,对提升育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

主题持续开展;教育部等十部门组织开展了 15 项全

国性活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常规活动和本地特色

活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职业教育国家在

线精品课评选等影响力广泛的活动,对提高教师教

育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回顾 2022 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

的战略定位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

中的分量之重前所未有。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注

与关怀下,职业教育战线正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共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奋斗!

作者:程 旭,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5页

71

二○二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

2022 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新论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创

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指明了前进方略。

一年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勠力前行、积极作为,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教育法》,召开了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部署实施了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双高计划”

中期绩效评价,发布了“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职业

教育的法治化制度化全面加强,体系化类型化程度更加完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支撑。

现状与成绩

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 月 1 日,颁布施行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教育法》。这一历经三届全国人大、历时

14 年的法律修订终获通过,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史上

的里程碑事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

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

型”,为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转变

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职业学校办学

条件达标工程;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

师基本标准(试行)》,启动“双师型”教师分级

认定工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版)》修订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职

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也基本完成;根据新时代残

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修订通过《残疾人中等职

业学校设置标准》。这些标准一方面为规范职业教

育办学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和标准

保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类型教育的内涵,为优化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

体系建设进入完善优化的新阶段

随着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覆盖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科和高等教育本科的层次结构初步形成,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纵向贯通”的目标。

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愈发明显,逐步从政策文件要求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目前全国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32 所,招生 4.14 万人,首届职业教育本科生于今

年顺利毕业,被授予学士学位。

职教高考正式写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各地

探索稳步推进,已成为中高职毕业生深造的重要途

径,成为面向适龄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赛道”,

营造了更为公平、更为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受到

广泛关注。

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22 年,我国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职业教育在智慧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汇聚数字教育资源 654 万条,提供在线课程近两万

门,覆盖 600 个职业教育专业,初步形成了职业教

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

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

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

能力提升中心)。数字技术在助教、助学、助管、

助研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新冠疫

情防控期间,智慧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在职业

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等环节形成了多样化应

用场景。

教育部党组亲自规划部署,组织科研力量开展

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等方面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6页

72

的前瞻性、引领性研究,加快成果的生成和转化。

职业教育领域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

式变革的探索不断深化,迈向智慧教育的职业教育

新形态正在形成。

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进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教育教

学成果奖评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评选等影响力广泛的活动,

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育人质量起到了

重要的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

主题持续开展。教育部等十部门组织开展了 15 项全

国性活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常规活动和本地特色

活动,其中学习宣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成为活动

重点。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取得阶段性成

效。经过国家层面 5 年的引领与指导,各地各校自

主开展常态化诊改工作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

机制基本形成。

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启动实施。该计划提

出,到 2025 年将有累计不少于 500 所职业院校、

1000 家企业参与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 20 万

名现场工程师。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从六大方面发

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各地技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行业企业积极

加入到产教融合型企业、集团化办学、“1+X”证书、

活页式教材开发等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来。国家、

省和学校三级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基本成型,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报告(2022)》《中国高

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报告 2022》《2022 年中国高职生

就业报告》《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等

一批第三方评价报告先后发布,为职业教育高质量

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交流开辟主动作为的新主场

以 2022 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举办为标

志,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开辟了新主场,

转入主动作为的新阶段。大会同期成立世界职业技

术教育发展联盟,举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形成“会、盟、赛、展”

的国际交流合作新范式。《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同期发布,向全球推介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

果,传播中国职教好声音。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如期举办。会议聚焦“面

对世界变局,推进区域与国际间职业教育交流与合

作”的主题,倡议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应对国际

变局。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会议以“新内涵、新价值、新使命”为主题,探

讨通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挥更大的经济社

会价值。

一年里,我国还持续深化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

育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广“中文 + 职业

技能”教育,不断完善“鲁班工坊”建设标准,加

快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步伐。中国代表团积极参

加 2022 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并取得了金牌榜第

一名的好成绩。

问题与成因

高端人才培养相对薄弱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当中。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

背景下,国内产业链需要修复、完善并向高端攀升,

降低重要环节对外部供给的依赖,迫切需要系统化

培养大批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高端人才。

《2021 年第二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

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40.7% 的市场用人需

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高级技师、技师需求

缺口较大。职业院校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仍显不足,

无法准确匹配技术升级、工艺改造等生产环节需求。

当前,职业院校在高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

主动意识方面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受制于设备设施

以及师资力量限制,前沿领域的新模式、新技术不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7页

73

对策与建议

汇聚优质顶尖资源,努力培育职业教育高水平

领航者

一是加强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科研机构的协

同创新。鼓励研究型大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

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探索资源共享和合

作机制。鼓励一批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在高精尖领域的研发、实践环节与普通高校、科研

机构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应用

型科研成果。

二是支持优质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国家战

能及时应用于课堂。而企业对于生产消耗、技术保密、

安全隐患等现实问题的顾虑,也导致职业教育在高

精尖产业领域难以获得相关企业的全力支持,需要

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保驾护航。

办学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更新

迭代,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风云变幻,这就需要职

业教育不断提高办学科学化水平,具备及时顺应产

业转型升级和周期调整的基本能力,与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研发能力,以及面向人人开展

终身职业素养教育的延展能力。

以专业动态调整为例,作为链接职业教育和经

济发展的核心变量,专业设置需要在短期内敏锐感

知、准确应变。但现实情况是,面对动态、混沌、

多层次的复杂经济结构,职业教育往往成为被动追

随者,专业调整存在滞后、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和举办者需要借力更加科学

和专业的预测系统、工具和方法,准确把握产业发

展趋势、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劳动者终身学习需要,

突破传统学校教育办学观念和旧有经验的局限。目

前,相关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大数据、数

字技术的运用还不够科学、娴熟,使用率不高,亟

待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突破性进展。

毕业生就业质量尚不够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无论从实现乡村振兴还是共同

富裕的要求来看,前提和基础都是让低收入群体实

现更高水平的就业。我国职业学校超过 70% 的学生来

自农村,我们既要让这些群体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

也要通过技术赋能让他们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但现实中,我国还有相当数量没有考上普通高

中的农村和城镇青年选择放弃学业,这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不足。职业学校毕业生

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内容重复、工资水平低、上升

通道单一的工作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以薪酬为例,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测评报

告显示,中职毕业生月薪超过 5000 元的用人单位只

占 10%,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

和精神追求。被寄予厚望的职业教育还未能充分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各级政府和职业学校认真落

实职业教育法要求,教育质量评价突出就业导向,

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从

“能就业”向“就好业”的跃升。

技术技能人才未能享受公平公正待遇

职业教育类型化不应仅仅体现在招生规模、培

养方式等方面的类型化,还应该在人才使用环节同

样体现出应有的类型化优势,获得更为公平公正的

发展空间和地位待遇。

从逻辑上讲,基于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社

会现实,在某些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所获得的社会保

障应显著优于普通教育毕业生。但现行的收入和福

利分配体系具有明显高学历和主要劳动力市场优惠

倾向,人才评价体系更加侧重单一化“知识维度评

价”,缺乏对于规模庞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更为科学、

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进入国

有企业、高收入行业等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机会,职

业地位、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

虽然各级政府陆续破除了一系列对于技术技能

人才选拔和任用的制度性障碍,但是在职位晋升和

福利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限制性、歧视性、非合理

性的实际操作,需要深入推进改革,狠抓政策落地。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8页

74

略人才、参与高端人才培养。激发行业领军企业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头部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创新制度供给,推动行业顶尖企业与职业院校合力建

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国际级职业院校,

培养一大批服务高精尖技术领域生产环节的拔尖创

新人才,使之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生力军。

三是加大对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汇聚吸

收。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充

分的国际交流与项目对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工程

师认证认可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化水平。

通过项目引进、人员互访等方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增加教师学习国际顶尖技术的机会和在岗实习实训

的资源。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持续探索职普深度融通新

路径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大职教观”,加

大职普融通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为推

动职普深度融通赋权增能。分阶段有序推进职普融

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动中职学校与中小学校联

合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在高等

教育阶段,推动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探索课程衔接、

学分认证和转换等工作。

二是全面落实办学自主权,实施完全学分制。

进一步探索将专业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

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下放给

职业院校,让学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尽快推

进落实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权、

更强的自主权。

三是协调府际关系,增强部门合力。进一步加

大部门协同力度和资源统筹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关

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建立

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组织协调与落实机制,统筹各部

门的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多部门协同运作,形成合力。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业教育共同体

协同创新

一是丰富产教融合内涵,创新产教融合做法。

深刻把握产教融合在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

业链等方面的新要求,积极推动多主体协同的产教

融合,加快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圈。探索从单纯以学

校为主体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以政府为主、以产

业园区为主等多元主体模式,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

办学的优势。

二是聚焦战略需求点和政策着力点,全面推进

科教融汇。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

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培养重点是科技进

步和产业升级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扩大科

技和教育的集合圈,支持高职学校与高水平大学、

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学会协会等协同

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培养职业教育领域拔尖创新

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服务产业和经济高

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慧职业教育

新生态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增加优质资源供给。从相

关主体实际需求出发,既要盘活现有海量资源,梳

理、筛选、提炼出更多深受师生欢迎的优质资源广

泛应用于教学,又要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优质课程

资源数量,提高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课程使用频率,

助力解决职业教育实习实训难题。采用“共建众享”

模式,动态生成一大批形态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

并不断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的深度应用和聚合发展。

二是充分开发利用数字技术和国家职业教育智

慧教育平台,建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技

术更新的动态监测,注重成效追踪和问题预警,解

决教育和产业、就业和市场、学校和企业等信息错

位和技术滞后等问题,切实提高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调整科学化水平。

三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开发适合成人学习的教育资源、培训资源,形成若

干个资源集成性平台,满足转岗转业等实际学习需

求。职业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建

立起培训学分的认证、存储、积累、转化等机制,

激发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获得感。

四是依托数字技术平台,切实开展有组织科研。

进一步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完善科研评价体制机制,

加快成果生成和转化,缩短技术孵化周期。建立全

面覆盖、立体贯通、运行顺畅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

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

科研力量协同创新,建立持久良性的职业教育科研

人员“旋转门”机制,促进不同领域、行业、专业

的科研人员有序流动。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79页

75

2022 年职教月历

1 月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

习管理规定》(2021 年修订)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

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

2 月

■教育部和中国银行签署《助力职业教育高质

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支持职业教育发

展行动计划

3 月

■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汇聚数字教育资源 654 万条,提供在线课程近

两万门,覆盖 600 个职业教育专业,初步形成了职

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

4 月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于 2022 年 5 月 1 日

起施行

这是该法自 1996 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

六十九条。

5 月

■ 2022 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教

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组织开展 15 项全国性活动,

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成为各地宣传重点。

6 月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照《中

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标准》加强中等职业

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

7 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新版大典包括大类 8 个、中类 79 个、小类 449

个、细类(职业)1636 个。

8 月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

来自 123 个国家(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

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

形成《天津倡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主旨演讲。

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9 月

■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

新版《简介》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

业简介框架统一调整为 9 项内容。

10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

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

11 月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12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提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

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

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第80页

76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2020 - 2022》发布:

乡村教育多项指标进步明显

2022 年 12 月 25 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2020 -

2022》(以下简称《报告》),调研结果显示 2021 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 1199.20 万人,与

2012年相比减少 1071.87万人,减幅达 47.20%。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育多项发展指标进步明显,

在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支出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均衡问题。

这份中国农村教育的“三年体检报告”,采用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采集到了 30 余万份数据,

同时结合国家统计数据研制完成。报告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描摹。

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在园幼儿达峰值

随迁子女以省内流动为主,超九成就读于公办学校

《报告》显示,2021 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达 88.1%,农村(包含镇区加乡村,下同)幼儿园

数量占 2/3。2021 年全国有幼儿园 29.5 万所,比

2012 年增加 11.4 万所,十年间增长 62.67%。农村

幼儿园数量占 66.21%,依然是学前教育大头。

综合考虑我国新生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和学前

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

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预测,“十四五”时期

我国在园幼儿数量将达到峰值,并呈平稳下降态势。

《报告》显示,乡村教育部门和事业单位

办幼儿园数占 57.87%,全国在园幼儿普惠率达

《报告》显示,2021 年全国义务教育在校

生数达 1.58 亿,比 2012 年增加 1339.34 万人。

2021 年小学教育城镇化率达 79.15%,初中教

育城镇化率达 87.85%,义务教育总体城镇化率

达 81.91 %, 分 别 比 2012 年 增 加 16.82、8.3 和

13.91 个百分点。

“十三五”以来,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的增长速

87.78%,普惠性学前教育是付费可享有、价格可

承受、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服务。

此外,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增幅缓慢,学历层

次继续提高。2021 年全国有幼儿园专任教师 307.66

万人,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增长缓慢。2021 年全国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

87.60%,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增幅最

大。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向农

村倾斜。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

出为 3050.22 元,比 2017 年的 2431.70 元增长了

25.4%。其中,一半经费投入到了农村。

度首次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义务教

育城镇化进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此外,2021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有 1372.41 万人,比 2012 年减少 21.46 万

人。2021 年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

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 90.9%。随迁子女依然以省内

流动为主,占 57.8%。

第81页

77

二○二二年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省域内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

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教育改革

2021 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 1057.19

万人,比 2012 年净增 148.21 万人。但是,全国小

学平均师班比为 2.02:1。其中,城区为 2.04:1,镇

区为 2.11:1,乡村只有 1.88:1,乡村小学专任教师

配置又显不足;全国初中平均师班比为 3.83:1。其

中,城区为 3.60:1,镇区为 3.83:1,乡村为 4.52:1,

乡村初中存在相对超员情况。

2020 年对全国 31 个省份 21278 名教师调查显

示,29 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例,乡

村为 22.2%,镇区为 21.3%,城区为 16.1%,乡

村高出城区 6.1 个百分点,呈现年轻化走势。但是,

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55 岁以上教师占比,

乡村为 8.8%,镇区为 4.5%,城区为 3.3%,乡村

截至 2021 年年底,全国 31 个省(区、市)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895 个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当年,教育部出台《关

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

提出“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的新发展目标。

与“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以全面提

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着力补齐短板、兜住底线,

提升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的

教育水平。邬志辉说,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提升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地解决某

一因素就能达到。“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

育体系的短板在农村,而在农村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中,乡村家长教育经验、乡村教师专业水平、乡村

教育环境、乡村儿童健康营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

优化、提高与改进。

“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旨在提升农村教师

高出城区 5.5 个百分点。

邬志辉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省域内教

师年龄结构分布并不均衡,在一些未实施“特岗计

划”的县,29 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不足 10%,而

55 岁以上老龄教师占比却高达 33.8%,最高的超

过 50%。

《报告》还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连续工作 10

年教师获得一级教师职称的机会,城区为 5.3%,

镇区为 4.0%,乡村为 3.5%,城区显著高于乡

村。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但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 年全国义务教

育经费总投入为 24295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了

38.02%。

质量的优师工程、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

划等,但相关政策效果要显现需要一定的周期。更

为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教育

模式更适合于乡村教育,还没有形成共识,还需要

广大乡村校长、教师及相关群体积极探索。”邬志

辉表示。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尊重乡村儿童生活经

验与认知基础的,最好的学习,一定是在熟悉的

社区和生态环境中完成的。”邬志辉坦言,必须

深入探索符合乡村学校特点的在地化教学模式,

尊重儿童的经验,尊重地方的教育资源,尊重乡

村小班教学的特点,鼓励和激发乡村学校校长、

教师勇担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使命,拥抱现代

教育理念和方式,系统性重塑乡村教学与学习模

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发

展道路。

作者:陈 鹏,来源:《光明日报》█

第82页

78

国际动态

二○二二国际基础教育十大事件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演化。2022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在蔓延,

世界教育发展在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变得更加复杂。联合国大会第 77 届会议期间召开的教育变

革峰会,号召调动各方行动、雄心、团结力及解决方案,以恢复因疫情导致的学习损失,重新构想未来的教

育,进而实现 2030 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回顾 2022 年,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响应,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STEM 教育、

教育数字化变革、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教育公平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复苏的相关举措,成为国际基础教育

发展的重要关切,深刻影响着未来全球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研究院和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梳理 2022 年国际基础教育发展动态,挑选出

具有影响力的十大事件,展现过去一年国际基础教育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从中寻找前行的借鉴。

联合国召开教育变革峰会引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欧盟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优先发展事项

2022 年 9 月,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办教育变

革峰会,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聚焦恢复疫情以来

的学习损失、重新构建教育体系、实现包容与公平

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等优先事项。联合

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当前世界教育

系统内部的差距与鸿沟在不断拉大。在贫困国家,

大量的儿童仍无法阅读基本的文章;在发达国家,

教育系统也常常在巩固而不是减少不平等问题;而

新冠疫情更是在全球范围对教育造成冲击。会议指

出,教育危机比想象的更加严重,教育必须要进行

气候变化被列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

一,欧盟强调教育、培训必须与其他部门一样,采

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2022 年 6 月,欧盟理事会通

过了《关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建议》,

为会员国提供了所有阶段教育和培训中支持绿色和

可持续发展学习与教学的路线图。该建议呼吁会员

国将通过学习促进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

培训政策和方案的优先事项,通过教育使所有学习

者了解气候危机与可持续性,支持教育工作者发展

变革,要更加充分地给予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机

会,努力构建全要素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场景,更加

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安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

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加大对

教育财政的支持,充分融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促进

教育资源融合,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人类实际问题

中的积极作用,构建更加美好的教育新生态。会议

制定了关键举措,宣布了国际教育融资机制,并发

布了《青年宣言》。会上 130 个国家承诺优先发展

教育。

讲授与气候危机、可持续性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

可持续发展创造环境,并实现动手、跨学科与本土

化特色教学,让学生和教职员工、地方当局、青年

组织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习等,以促进可持续发

展。欧盟委员会计划通过教育可持续性的同行学习

和交流,为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开发资源,具体包

括成立一个关于该主题的欧盟专门工作组、为教师

开设关于学校可持续性行动的在线课程等支持该建

议的实施。

第83页

79

国际动态

美国将 STEM 教育作为长期战略规划

德国更新基础教育数字化公约

英国制定专门法案全方位保护儿童权益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有助于

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

的重要趋势。2022 年以来,美国教育部启动多项

STEM 教育计划。2022 年 9 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

办公室联合 STEM 教育委员会及其他机构,围绕太

空领域 STEM 人才培养,推出《跨部门规划:加强

太空领域 STEM 教育及从业者培养》,该规划被称

作“太空 STEM 特别行动”。2022 年 10 月,美国教

2022 年 6 月,德国在波恩举行首届“中小学数

字化公约”中期报告会,会议主题为“创建结构—

塑造教育”,围绕各州事务、地方视域、设计教育

基础设施、学校数字化发展和促进参与等主题展开

讨论,并发布《“中小学数字化公约 2019—2024”

进展报告》。进展报告回顾了德国数字化发展进程、

各州三年来的协同发展情况以及跨区域合作案例,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各州应对挑战所采取的

举措。2019 年 5 月起,德国“中小学数字化公约”

为进一步维护儿童权益,保护儿童安全,英国

教育部发布了新版《确保儿童在教育中的安全法定

指南》,该指南于 2022 年 9 月 1 日生效。英国的

基础教育机构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制定保护儿童

安全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旨在确保学校教职工、

学生及家长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遵守涉及保护儿童的

法律法规。《确保儿童在教育中的安全法定指南》

规定了学校保障 18 岁以下儿童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措

育部启动“你属于 STEM”计划,旨在召集 STEM 合

作伙伴,为所有年轻人实施和推广公平、高质量的

STEM 教育,基于社会赋权和公平理念来构建 STEM

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年轻人产生对 STEM 的归属感。

整体而言,美国将 STEM 教育发展作为一项全国性

长期战略规划,且始终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趋

势,修订 STEM 教育相关政策,使 STEM 教育实践顺

应时代和国家发展需求。

项目计划未来 5 年投入 50 亿欧元,用于推进德国教

育系统的数字化进程,建设和改善数字技术以及教

学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校配备高速互联网、

数字黑板等。2020 年 3 月,全德学校因疫情肆虐开

始停课,这使得对数字化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并

推动了相关进程。不过,在此次会议上,德国联邦

教育与研究部部长贝蒂娜·施塔克 - 瓦青格指出,

学校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然而,数字化变革尚未

在学校充分体现出来。

施。新版指南所做的更改包括:纳入教育部关于学

校儿童间性暴力和性骚扰的建议、阐述人权和平等

立法保障对学校的重要意义等。儿童在学校受新冠

疫情影响关闭期间,会出现因缺乏良好网络安全意

识和技能,而受到不宜内容和网络霸凌等网络侵害。

该指南尤其针对儿童离校期间的网络危害防范问题,

强调学校与家长围绕儿童网络安全访问开展谈话的

重要性。

第84页

80

法国持续推进“反校园欺凌计划”

日本审议并通过特殊才能学生指导法案

比利时颁布特殊教育新法令推进全纳教育

自 2022 学年开始以来,法国所有公立小学和初

中都参与了全国部署的学校“反校园欺凌计划”。该

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创设一个打击欺凌行为的数字平

台,既能为学生、家长、教师等提供反校园欺凌的教

育内容,又能为学校领导及工作人员提供监督工具,

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中,国民教育部最新

设立的“对欺凌说‘不’奖”是该计划的年度亮点之一,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模块:预防校园欺凌、预防网络

2022 年 11 月 7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就学校如

何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恰当指导,展开了探

讨和提案审议。学生在特定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主

要表现包括,在语言、数理、科学、艺术、音乐、

运动等领域较有天赋;对社会问题具有浓厚兴趣,

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愿;好奇心强、较为感性、五

感敏锐等。针对具备以上特质的学生在学习、学校

生活、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相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

困难,会议就今后学校如何为其提供指导进行了探

全纳教育是欧盟特殊教育与全纳教育发展署等

组织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比利时签署了《联合国

残疾人权利公约》,建立全纳教育已经成为比利时

政府的强制性规定。为了使特殊儿童尽可能融入教

育系统以及更好地保障和支持特殊教育,比利时弗

拉芒区政府于 2022 年 7 月 8 日颁布了《学习支持

法》,该法令旨在完善普通教育、学习支持和特殊

教育,为每个学生找到最佳的教育场所。《学习支

欺凌、预防性别歧视和性骚扰、预防欺凌残疾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或视频,表达他们对校园欺凌

的看法。“对欺凌说‘不’奖”鼓励参与者提出校

园欺凌的解决方案,坚决反对和禁止一切欺凌行为。

设置该奖项旨在增进学生福祉;提高学生和教职员

工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识;让学生成为校园欺凌的

预防者,赋予学生发言权;鼓励在相关学校和教育

机构中实施可持续的反校园欺凌项目。

讨,并提出以下方案:促进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

认识和理解,为此类学生提供多样且充分的学习场

所,为此类学生确定自己的特质提供帮助、为学生

获取校外学习资源提供信息及渠道帮助,在实践中

积累案例以备参考。该提案旨在促进教师、学校、

校外机构以及家庭形成四方合力,让基础教育阶段

在特定领域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认知程度和好奇心积极开展学习,认同彼此的特质

和优点,过上安心充实的校园生活。

持法》及配套的学习支持模式于 2022 年 9 月 1 日

分阶段实施。比利时弗拉芒区政府每年将为《学习

支持法》提供 1.95 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既可用于

主流学校中特殊需要学生的支出,也可用于特殊学

校中额外人员招募与资源保障。同时,该法案强调

将加大对普通学校教师的援助,确保教师培训课程

在结构设计上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特殊儿童的照顾

需求。

国际动态

第85页

81

巴西发布新版教育行动计划落实全民教育倡议

南非推动所有学校恢复教学秩序

2022 年 4 月,巴西非政府组织“全民教育”发

布新版指导性计划书《教育,即刻行动!》,为下

一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基础教育政策建言献策。

“全民教育”组织的参与者包含巴西各阶层人士,

旨在让巴西所有公民获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新冠

疫情暴发以来,巴西大量学校长时间关停,远程教

学困难重重,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面临前所

未有的挑战。为了能更好地消除结构性障碍、推动

2022 年 2 月 6 日,南非基础教育部部长发布了

关于学校恢复日常出勤率的声明。该声明指出,教

育部长理事会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召开会议,审议了

学习者完全返回学校的准备情况,并且相信学校已

经为新常态做好了准备。为了让所有学校恢复正常

上课,声明要求各省围绕以下重要领域进行准备:

与父母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沟通“大返校”事宜;调

整学校时间表和工作负担;调整学校测评方案;做

好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制定非药物

建立系统的学校教学保障制度,该文件向下一届联

邦政府及州政府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国家对基础教

育的管理;促进教育公共行政机构管理的现代化;

优化教育资金的投入和分配;重视并加强师资力量;

推动学校管理的专业化,为学校管理提供支持;根

据全国通用课程基础重新设计课程;保障幼儿教育

的质量,包括对 0—6 岁学龄前儿童的关怀;推行适

龄扫盲计划;重新规划中等教育课程。

预防方案;加快基础设施、水和卫生用品供给;继

续提供学生通勤服务;继续保障学校营养供给;加

强教育监测和评价监督;制定课程恢复计划。该声

明还指出,要着力解决“学习损失”危机,防止学

校教育时间被延误或中断,同时确保学校社区的健

康和安全,敦促家长和所有教育领域的利益攸关方

共同努力。

作者:苑大勇 巫锐,单位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

际教育学院;来源:《中国教育报》█

国际动态

第86页

82

二○二二年全球职业教育十大热点回顾

岁末年初,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过去一年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动态进行了

梳理、整合与分析,回顾过去一年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真实图景,探索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纵观世界风云,世界疫情反复和国际安全风险

相互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全

球教育面临新挑战,世界各国推动新合作,职业教

育面临新发展。回顾 2022 年,多个国际组织与各国

政府不断探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加大对职

业教育的扶持和投入,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绿色转型,解决师资短缺,深化产教融合,增进国

际技能交流,全方位多维度地完善职业教育模式;

通过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正

逐步打造世界职业教育高地。

全球各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地区经

济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各不相同,职业教育在

各行业中的发展也因地制宜。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为代表的全球教育国际组织,积极探索“转

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实现成功且公正的转

型”,将教育与工作世界联系起来,帮助青年人发

展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和创业所需技能。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的未来》报告深入探讨了数

字技术、气候变化、社会两极分化以及不确定的工

作前景等问题,呼吁个人和集体凭借行动力、领导

力、抗压力、创造力和关爱力实现教育转型,建设

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

世界各国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投入

和政策支持的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的

发展,为提升人才工作能力创造良好条件。英国政府

投入 4 亿英镑资助 62 所继续教育学校修建和改善基

础设施,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更多相关联的就业机会。

芬兰教育文化部为落实《芬兰教育政策报告》计划拨

出1500万欧元的战略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领导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德国联邦政府推进“国家继续教育战略”,让更多的

心(CEDEFOP)发布了名为《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

未来》的报告,通过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估,促进课

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转型。东南

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发布报告,提高成员国

对终身教育的关注、认识和投资,并提出一系列对

终身学习和非传统教育资格的认可方案。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了 2022 年技能峰会,讨论

了职业教育项目设计与实施政策经验,旨在提高弱

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制定全方位支持政策。从全球

范围看,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得到了国

际组织的广泛认同,国际组织正大力倡导构建可持

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员工和公司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政府每年

资助住房 40万套,在建筑、土木工程、能源技术、管道、

卫生、供暖以及空调技术领域进一步提升劳动参与度,

以加强“双元制”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西班牙政府推

进“2022 新职业教育之年”的目标,已拨款约 23 亿

欧元用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通过了综合职业教

育与培训体系发展改革法案,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工

作需求。国家和政府等多方面来源且充裕的经费保障,

可以让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更好的硬件条件。

国际组织愈加重视职业教育改革

各国持续增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

国际动态

第87页

83

后疫情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领

域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各国不断助力重塑职业

教育新生态。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与联邦各州签

署联合声明,发展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加快人

工智能的研发转移到创新产品、服务和初创企业的

速度。越南职业教育培训总局推行面向职业教育和

培训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与投资部国家创新

中心、谷歌公司共同举办“越南数字经济潜力”研

讨会,有效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联合国教科

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

环境愈加复杂。各国政府携手企业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促进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加拿大卑诗省

成立农业技术创新中心,预计将创造 200 个就业

岗位,为 700 多名工人提供培训。新加坡工艺教

育学院与维视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 3D

虚拟化领域培训。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

与当地学校和企业共同发起“意大利双元教育系

统”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技能培训以及政府津贴。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一亿多美元开展“数字技能学

员试验”项目,助力学员将课堂课程付诸实践,

并成为雇主最合适的技术人才。新加坡教育部推

出新的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并提供更好的

全球多国开展绿色转型,推动经济、能源和产

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发展绿色职业教育成为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推进经

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2030 年教育议程》中强调,在 2022 年至 2029 年

期间,通过促进技能发展,促进向更加数字化、绿

色和包容性的经济社会过渡,使技术和职业教育转

型,实现成功和公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呼吁绿

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启动首个网络

合作计划,采用职业教育数字能力框架,实施数字

能力培训,发展和提升教师、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

的数字能力,并通过建立在线共享系统,分享成果

导向管理体系在各执行层面的资源和经验。欧洲社

会基金提出建立在“实际行动鼓励发展高质量数字

学习体验”基础上的十项标准化规定,推动教育和

培训数字化,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支持教育者、学

习者以及政府管理当局与中间机构。

培训前和培训后资助服务。韩国教育部公布了“高

中毕业生求职者能力强化支持项目”和“职业高

中实践支持指导项目”的推进计划,投入总预算

为 162 亿韩元,支持职业高中学生的资格考试证

书获取和实践技能提升辅导,加强学生就业能力。

新西兰政府正在进行职业教育系统改革,帮助学

习者、雇主和社区协同发展,从而更有效地促进

就业。同时,国际组织也积极扮演角色,发挥对

国家或地区人口就业的推动作用。世界银行支持

老挝教育和体育部以及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启动了

“优先领域技能成长项目”,通过课程开发、教

师培训、提供在线学习平台、职业咨询、为贫困

学生提供津贴等方式,改善老挝青年的就业前景。

色转型,助力创造新类型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

长,实现全方位绿色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欧洲论

坛(EfVET)秉持欧盟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生产的理念,

推出农业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的 Fields 项目,旨在

通过向清洁、循环的方向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减少污染。同期强调气候变

化的相关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粮食生产问题,呼吁

应当积极向年轻人传授园艺及农事科学技术,保证

粮食生产。

全球职业教育推进数字化转型

深度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就业

各国职业教育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

国际动态

第88页

84

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得到有力推动,多个国家和

地区都出现教师数量短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教师

储备不足的难题,各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以加快

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与各国合作,改进与教师有关的政策,支持以

包容性、性别敏感和数字技术为重点的高质量培训,

以应对全世界约有 6900 万名教师短缺问题,帮助教

师跟上教育变化。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举办“职

通世界—师资培训工作坊”,为成员国发展职业教

虽有疫情影响,但全球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依旧

稳步推进。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培训领

域的政策监管、行业标准、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有共

同发展的契机和空间,通过推动资源协调的职业教

育国际化合作,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双方职业教育发

展和经济发展。英国成功推进“图灵计划”的实施,

3.8 万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机会到美国、日本、

加拿大、泰国和南非等超过 15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

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技能大赛已

然成为各国技术技能型人才交流展示职业技能的重

要平台。2022 年,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世界技能大

赛中,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和时尚、信息与

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

输与物流等六大类的比赛项目,成为各国参赛选手

加深职业技能交流的舞台。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

俄方技能组主办的“2022 金砖国家及亚太地区专业

育培养优秀师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师校园”

为全球教师扩大了其自定进度和便利课程的在线目

录,提供 16 种语言的资源、38 门课程,以提高教

师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线或混合教学以及社会情

感支持和福祉等方面的技能。世界银行提出教学技

术(T4T)项目,旨在帮助各国实施有效的、可扩展

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运用低技术和高科技的解决

方案,培训和支持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以及终身

学习的推动者”。

学习、交流和工作。柬埔寨成功举办“中文 + 职业

技能”本土中文师资线上研修,在提高柬埔寨高素

质中文教师资源储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

柬埔寨的职业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瑞典提供 1100

万美元支持与南苏丹合作开展为期 4 年的“加强南

苏丹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旨在解决南苏丹职业

教育培训缺口问题,为双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

基础。

教师远程国际赛”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

伊朗、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 6 个国家的选手参与

远程线上技能大赛。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的举办与

肯尼亚 2030 年工业化远景目标相契合,推动非洲工

业化的发展与技能国际交流。欧洲成功举办第六届

欧洲职业技能周,以实现欧洲绿色协议碳中和的技

能措施为主题,为各国人才提供专业技能学习与交

流的平台。

各国采取措施解决职业教育教师短缺

全球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进一步加深

技能大赛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式

国际动态

第89页

85

为提高和巩固劳动者的职业能力,适应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

及创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变得尤为重要,各国纷纷出

台相应政策支持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例如,日本

职业教育促进合作研讨会提到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劳动者必须从雇佣者的角度进行职业规划并加强终

随着全球职业教育合作的逐步加深,中国在职

业教育合作的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 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围绕“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

方式、新技能”的主题进行广泛探讨,结合 123 个

国家(地区)代表意见,形成《天津倡议》。同年,

由教育部主办的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大会在北京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并宣布金砖国家职

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2022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

周”以“共建友好家园 共创多彩未来”为主题在贵

安新区开幕,共同规划和制定面向 2030 年的教育发

身学习。新加坡高等教育学院推出 4 项新的未来技

能工读计划课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准备能力,并

进一步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

身学习研究所发布新政策简报《将高等教育机构转

变为终身学习机构》,提出国家政府应通过政策法

规支持终身学习制度化,赋能全民终身学习。

展合作愿景。此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教

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举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

国际研讨会,与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深入探讨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热点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还牵头开展“工业 4.0 背景

下泰国职业教育和劳动力技能提升现状”系列访谈

活动,总结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变化,探索符合澜湄

地区各国劳动力技能提升合作新模式、新路径。

作者:苑大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副院长,李淑静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业教育

出版分社社长;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终身化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

国际动态

第90页

86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育智库平台,汇聚

各类教育智库专家,为各级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提

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为各类学校的定位、规划、战略、管理

和创新提供专业指导,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咨询、培训、会议、

交流服务,通过建立课题评估和交易平台,为课题的转化提供政策、

技术、人才、资金等一系列支持和帮助。

网址:http://www.eduthink.com.cn/

微信号:edu-think

中心官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sdp.edu.cn)以服务中

心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平台为宗旨,是展示中心工作动态、集聚教育改革公共服

务平台、发布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平台。

教育之弦官方微信

“教育之弦”(微信号:moe-csdp)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

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打造教育创新要素汇聚

的微信平台,聚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关注国家

教育政策和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案例。

中心平台

第91页

87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

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是为统筹规范教育统计培训及管理工作,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学员的公益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信

息发布、教学辅助、教务管理和培训数据信息统计分析为一体,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

的综合性服务。

网址:http://essp.csdp.edu.cn/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

“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集成各级各类教育、经济

社会发展及国际比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集应用管理、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国家

教育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作为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

台,以满足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培训课程由中心、

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和其他培训基地联合开发,并由复旦大学提供

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远程继续教育要求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学员完成规定

的在线培训课程后,可获得由中心和复旦大学共同颁发的《教育事业统计在线

培训合格证书》。

登录中心官网:http://www.csdp.edu.cn/

点击: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统计在线培训

网址:http://fudan.kmelearning.com/

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

中心平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