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春节特刊

发布时间:2024-2-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春节特刊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7三农人物INTERVIEW闲旅游引爆产品销售,输出技术、人才、标准、问题解决方案,带动区域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迈进。促进河北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国南和设施产业集群由中农富通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的中国南和设施园艺产业集群,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高端智能温室面积 11.3 万平方米,包含水果番茄、水果黄瓜、水果彩椒高效智能生产温室、地面潮汐灌溉工厂化育苗和泵房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前期由中农富通旗下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模式四:“新能源 + 植物工厂 + 科技 + 三产”融合模式——植物工厂特点: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绿色化。充分利用干旱地区新能源,为植物工厂提供电力,通过一系列专业技术设备模拟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从而达到稳定、高效、环保、高质的生产目标。植物工厂的主要优势:超越土地、光热、昼夜、水肥等自然约束,摆脱气候与地域的天然限制;自动化程度高,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产品品质易于控制;可与新能源、核能等产业结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六、现代设... [收起]
[展开]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春节特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7

三农人物

INTERVIEW

闲旅游引爆产品销售,输出技术、人才、标准、问题解

决方案,带动区域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促进河北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中国南和设施产业集群由中农富通进行规划设计、建

设施工的中国南和设施园艺产业集群,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

米,高端智能温室面积 11.3 万平方米,包含水果番茄、水

果黄瓜、水果彩椒高效智能生产温室、地面潮汐灌溉工厂

化育苗和泵房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前期由中农富通旗

下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

模式四:“新能源 + 植物工厂 + 科技 + 三产”融合

模式——植物工厂

特点: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绿

色化。

充分利用干旱地区新能源,为植物工厂提供电力,通

过一系列专业技术设备模拟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从而

达到稳定、高效、环保、高质的生产目标。

植物工厂的主要优势:超越土地、光热、昼夜、水

肥等自然约束,摆脱气候与地域的天然限制;自动化程

度高,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产品品质易于控制;可与

新能源、核能等产业结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六、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农业高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为引领新一轮农业

科技革命指明了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育种技术。包含转基因育种、种子工程、新品种等。

育种的本质就是通过人工控制及选择实现遗传改良,最

传统的育种方式是在植株层面既通过授粉实现遗传重组

和控制,通过表型选择进行新品种选培,这是有性杂交

育种模式(常规育种);在细胞、染色体、基因层面上

实现遗传控制就是生物工程育种。

育苗技术。包含育苗工厂、育苗基质块、嫁接机器

人等。如菊花现代化育苗工厂,采用工业化生产理念、标

准化育苗工艺构建自动化育苗生产流水线,实现全天候

自动化育苗作业。

设施栽培技术。包含植物工厂、无人值守农场、垂

直农场、环境控制、植株管理、生物防治等。例如,植

物工厂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植物工厂产品已进入普

通消费市场,微型植物工厂装置进入了餐厅、超市和家庭。

菊花插穗预处理 插穗预位

生长点视觉识别 自动扦插

智能中转站 自动摆放 机械化定植

第52页

4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借助植物工厂,人类甚至可以在太空、荒漠、戈壁等非

可耕地里进行作物生产,极大地拓展了农作物种植空间。

设施养殖技术。包含楼房养猪、鱼菜共生、渔光互

补等。工厂化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技

术,通过结合循环水养殖与无土栽培技术,将高密度循

环水养殖系统与无土栽培融合到同一个系统,利用高密

度循环水养殖系统产生的有机物质作为无土栽培系统植

物生长的营养源,残饵粪便以及养殖尾水经微生物矿化

分解之后作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经植物吸收及净化

之后的养殖尾水再输送到养殖系统循环利用,从而实现

养殖到种植的生态循环。

生物技术。包含生物肥料、生物植保、生物农膜、生

物制剂、生物净化等。例如 EM 菌,即有效微生物菌群,日

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 1982 年研究成功。EM 菌它

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

菌群等 10 属 80 余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制剂。对解决土

壤恶化、连作障碍,提高土壤肥效、作物的抗病抗逆能

力,提升产量和品质以及促进饲料发酵、养殖场除臭、发

酵床养殖等有着积极作用。

数字技术。包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农

业物联网、元宇宙、大数据、传感器等。人工智能是计

算机科学或智能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

的一个分支,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控制

论、系统论、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

的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和智慧的新学科,被学者们认为是

21 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新能源技术。包含光伏、风电、生物柴油、氢能、储

热能、甲醇、核能等。光伏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

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有独立

运营和并网运营两种形式,并可分为集中式(大型地面

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食品工程技术。包含化学合成、人造肉、3D 打印、预

制菜、冷链物流、无人机等。淀粉是人类粮食的最主要

成分,主要由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而成。人们获取淀粉,主要是直接从玉米、薯

类等农作物中提取。从 2015 年开始,中科院天津工业

生物所科研团队启动了人工合成淀粉项目,经过 6 年探

索,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

合成,为淀粉工业生产打开一扇窗。

新材料技术。如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

sp² 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

料,是世界上最轻材料,有着非常优异的光学、电学、力

学的特性,在农业领域价值逐步被开发。2020 年 5 月石

墨烯农业科技推广联盟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正式揭牌。

2020 年 12 月 21 日由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研究会牵

头,成立江苏省石墨烯农业科技推广联盟,引领石墨烯

农业科技创新。

(本文根据张天柱教授在第十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

发展高层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第54页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第55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1

三农人物

INTERVIEW

文方芳:做好土壤“保健医生”

助力健康土壤培育

她,针对北京耕地利用强度大、土

壤保育形势严峻等问题,就粮田和设

施菜田分别构建了适宜北京地区田块

尺度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

北京市土壤健康评价的空白。

她为解决科学施肥水平低、施肥

量大、利用率不高、劳动力不足等问

题,优化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

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简易基质

栽培、氮磷淋溶阻控等十余项肥料减

量增效关键技术,构建了农业种植面

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模式,在全国

率先开展土肥植保融合的专业化服务

模式探索与实践、多年来累计节肥 3

万吨,辐射带动 160 万亩,有效防控

了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并获得农业农

村部肯定。

她是文方芳,北京市耕地建设保

护中心田长制工作室主任,主要从事

耕地田长制管理、土壤改良修复和农

业种植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本期《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杂志走近文方芳,通过访谈来了解北

京市在耕地土壤健康管护方面做出了

哪些积极的探索,在农业种植面源污

染防控方面形成了哪些绿色清洁生产

模式, 创新了哪些推广机制。

一、守护耕地土壤健康,支撑

农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土壤

质量和土壤健康,多次对保护土

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发表重要

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入学习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的导向,协调发挥好土壤的

生产功能、环境保护功能和生态

服务功能,保障土壤资源持续高

效安全利用。开展耕地土壤健康

管护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当前北京市土壤健康问题严

重,土壤保育形势严峻。

一资源不足。在新中国成立

初期,北京耕地面积为 910 万亩,

到了 2000 年,耕地面积不足 50

年前的一半。特别是最近两三年

间,北京再次锐减了近 200 万亩

的耕地。

二地力总体偏低。尽管近十

年来,耕地质量总体提高,但耕

地中低产田占比较大。2018 年全

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 4.79,四

分之三为中低产田。

三土壤退化。因不合理使用

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板结、酸

化、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等问题,

加上农膜大量投入及回收率低造

成了新的微塑料污染,滥用除草

剂、农药、抗生素、过量施用有

机肥造成的重金属累积,也对土

壤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和北京

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的扶持引导

下,文方芳和团队就粮田和设施

菜田分别构建了适宜北京地区田

块尺度土壤健康定性与定量评价

指标体系。包括涵盖了粮田(18

个指标)和设施菜田(19 个指标)

的土壤健康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十大共性指标 +X 个性指

一一访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田长制工作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第56页

5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标”的土壤健康定量评价指标体

系。同时在平谷、顺义、昌平、

房山和延庆开展定性与定量土壤

健康评价体系的野外取样,覆盖

面 积 5759 亩。 选 取 典 型 粮 菜 地

块开展土壤健康定量与定性指标

体系协同评价,出具土壤健康综

合评价报告与技术建议报告。与

对照相比,定点监测地块土壤连

续三年评价结果为健康,确保了

土壤可持续高效使用,亩均增产

13.7%。

对于耕地资源有限的北京,

抓耕地数量增加产能的空间十分

有限,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和土壤

健康水平,是提升耕地综合产能

的关键。文方芳表示,未来计划

通过开展“土壤健康体检”“障

碍土壤防治”“健康管理平台”

三大行动,逐步创建首都健康土

壤培育和保护利用新格局。

“土壤健康体检”,即实现评

价指标体系的大面积落地应用与验

证,不断优化校正完善评价体系,

确保体系准确度达到 80% 以上。

“障碍土壤防治”,通过诊断

明确影响土壤健康的主要障碍因

子,通过优化集成补营养、构耕层、

降盐分、调酸碱、促活力等措施

逐步恢复土壤健康,储备土壤改

良修复技术库。

“健康管理平台”,搭建起北

京地区健康土壤资源大数据库,

研发土壤健康诊断 APP 便于农户

田间应用反馈,最终构建兼顾检

测、预警、实时反馈的土壤健康

管理平台。

二、多措并举开展面源污染治

理,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针对京郊种植园区存在施肥

量过高、土壤养分盈余严重、重

茬与土壤障碍、秸秆废弃物处理

不及时等问题,在国家重大科技

专项、市人大折子工程、市科委

等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文方芳带

领团队基于“源头减量 - 过程阻

控 - 废弃物循环”综合防控的理

念,构建了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控

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和模式。同时

联合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发布 11

种主栽粮菜作物肥药双减技术规

程,编制并发布了首个《北京种

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指南》。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土肥植

保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肥药投

入品监管约束和多形式全方位技

术培训,推动种植面源污染最佳

管理措施落地应用,并在京郊 57

家种植园区进行示范,根据园区

实际情况“私人订制”面源污染

第57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3

三农人物

INTERVIEW

防控措施。依托生态补偿政策、

试验示范和社会化服务,累计节

肥 3 万吨,辐射带动 160 万亩。

通过中央电视台、京科惠农、远

程教育、观摩培训等方式,组织

技术培训 30 多次,惠及农户上

万人,有效防控了农业种植面源

污染。

其中,城郊菜田“减量 - 改良 -

阻控 - 循环”绿色清洁生产模式入

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区域农业面源

污染综合治理典型模式,推荐在

华北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种植园应

用。“减量”是指以考虑养分需

求为基准,推广有机肥定量化替

代、水肥高效利用、控释肥等养

分综合管理技术,实现源头减少

化肥投入。“阻控”是指在菜田

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天然沸石等

吸附材料改良土壤、保水保肥,

降低了农田环境的氮磷风险。“改

良”是指通过利用夏季休闲期种

植玉米,玉米整株粉碎、旋耕入

土,同时施入石灰氮进行土壤消

毒,起到除盐改良效果。“循环”

是指将尾菜就地粉碎、晾晒旋耕

还田,既避免了养分流失和环境

污染,又实现了农作物秸秆还田。

城郊菜田“减量 - 改良 - 阻控 - 循环”的绿色清洁生产模式

该模式可亩均节肥 30%,降低硝

态氮 25%,亩均节本增收 3000 元。

为有效解决京郊农村劳动力

不足、老龄化女性化严重、一家

一户防治施肥施药器械落后、肥

料农药利用率低、盲目过度用肥

用药和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文方芳和团队重点开展了土肥植

保技术融合的专业化服务模式探

索。在原有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

服务的基础上,分别从土肥植保

服务方案制定、技术人员培养、

服务流程细化、服务结果评价等

方面给予服务组织具体的指导,

确保服务组织具备肥药双减专业

化服务能力,在昌平、海淀、房

山等区开展了肥药双减专业化服

务试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不断

完善相关服务技术与管理体系,

并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

式,逐步提高生产主体的专业化

意识。累计推广 1.1 万亩,较传

统 方 式 亩 均 节 肥 3.72kg, 节 药

84.4g,亩均节本增效 1200 元,

获得农业农村部肯定,农民日报

头版进行相关报道。

文方芳,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田长制工作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耕地田长制管理、土壤修复改

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局重点项目、市科委、市人大折子工程、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 20 余项。 获得省部级奖励 11 项,获得全国农技专业组织、市委宣传部、市科协

等表彰 16 次;制定标准 3 项,发表论文 33 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共 17 项,著作 18 部。中国共产党北

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党代表,北京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22 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第58页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第59页

我国是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经过 30 多年的

产业发展,我国蔬菜年播种面积达 3 亿亩,总产量近 8 亿吨,总产值

突破 2 万亿元,以 10% 的种植面积创造了整个种植业近 40% 的产值,

出口已连续 19 年保持大顺差,成为平衡贸易的第一大农产品。

天津青麻叶大白菜、山东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河北玉田

包尖白菜……这些各具特色、鲜香馥郁的“地标级蔬菜”,也是这

些区域的“土特产”。这些“土特产”在其特定的区域在其广袤的

大地上穿越四季、压茬生长,又在全球饕餮食客的味蕾中雀跃着争

相释放魅力。

一蔬一饭是生活。种菜和吃菜,深深刻在中国人基因里,如今,

14 亿人口能够享受“蔬菜自由”,而且“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

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因为,广袤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超

过 8000 米的海拔变化,让中国人拥有无比丰富的地标级蔬菜:华南

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

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这

些极具地域特色的蔬菜“土特产”,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菜篮子的礼

物,更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上千年精耕细作的成果。

如何激发蔬菜优势生产区的“土特产”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在“传

统味”蔬菜中打造地标级蔬菜产业。本刊专访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站名优蔬菜专家、中国农业科技下乡团传统口味蔬菜专家组组长曹华

老师,请他从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等方面介绍区域传统“土特产”蔬

菜产业种植的优势、发展的潜力及前景。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5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发掘“ 土特产 ”蔬菜

激发产业发展的活力

一一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名优蔬菜专家、

中国农业科技下乡团传统口味蔬菜专家组组长曹华

第60页

5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一、我国的蔬菜产业有多大?

我国的蔬菜产业有多大?据

统计,全国有 580 多个重点“菜

篮子”县,种植面积超过 3 亿亩,

蔬菜从业人员超过 1 亿。蔬菜产

区遍布中国的每一个省份,从南

到北,从东到西,满足着 14 亿人

的日常食用蔬菜的需求,这也使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

国除大中城市郊区外许多地方农

民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自己

吃不掉的部分才供应给邻近的城

镇。农民种菜没有积极性,商业

化很低,专业化更低,小城市勉

强可以自给自足,许多中大型城

市的农副产品供应经常会出现短

缺。中国北方居民冬季吃菜难的

问题由来已久。

分散的蔬菜基地终究无法做到

生产所有品类蔬菜,彼此隔离还会

产生巨大的信息差。产地的蔬菜批

发商并不知道哪里有需求,消费地

的蔬菜经销商也不知道哪里有多余

的供给。蔬菜价格信息决定着农户

对蔬菜供需关系的预判。

1995 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

内选定 23 家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

市场,接着将 28 个大、中和主产

区的 33 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

息联网。4 年时间,全国已经初

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

链接全国各地生产基地和零售市

场的稳定市场体系。“绿色通道”

是空间上的线,支撑了南菜北运、

北菜南运,决定着消费者对新鲜

蔬菜品类的选择。在国内蔬菜市

场上,有“北寿光,南苍山”的

说法。山东的寿光、兰陵,分别

供应着北京和上海两个特大城市

的餐桌。在北京当时的蔬菜市场

上,大约有 1/3 的蔬菜来自寿光;

而上海,对兰陵(苍山)蔬菜的

依赖度则高达 50% 以上。

之后“绿色通道”早已扩大到

与之平行的高速公路,再加上铁路

的飞速发展,铁路与公路的组合,

辐射着整个中国的边边角角。如

今,线上“菜篮子”迈出了新步伐。

农超对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

新型营销模式快速跟进,寿光全市

5000 多种蔬菜和种苗实现了网上

销售,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试点市。寿光以此为契机,积极推

动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

合,搭建覆盖全国的全产业链数字

蔬菜供应链。

30 多年前,一到冬天,人们

就要疯狂抢购和囤积大白菜。如

今,“过冬神器”大白菜逐渐被

第61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7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品种繁多的蔬菜替代。以前吃到

的番茄就只有红彤彤的一种,而

现在,红、黄、绿、紫等各种颜

色、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番茄

走上了百姓的餐桌。数据显示,

当前,全国种植的蔬菜品种超过

7000 个,同时随着设施农业的发

展,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更加合适

生长的环境,南菜北种,北菜南

迁已经较为普遍,并形成了多样

化的特色产业,例如章丘大葱、

安吉冬笋、百色番茄、蔡甸莲藕、

曾家山甘蓝、东海西红柿、华容

芥菜、鸡泽辣椒、邳州白蒜、商

都西芹等地标品牌。

二、我国传统口味“土特产”

蔬菜的起源

我国幅员辽阔,蔬菜资源丰

富,许多蔬菜起源于我国,同时

经过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了

新的变种和类型,我国已经成为

这些蔬菜的次生中心。

在我国丰富的蔬菜品种资源

基础上,在各地区特定气候和水

土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选择形

成了当地具有特色的蔬菜品种,

并得到了各地方以及国内消费者

的认可,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受

到欢迎。中国原产地的传统蔬菜

包括的种类及品种范围如下:

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中国

为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的蔬菜,

同时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具有

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

国内外市场较受欢迎的蔬菜有:

芋头、茭白、水芹、乌塌菜、莼菜、

香椿、韭菜、黄花菜、冬瓜、竹笋等。

引进中国历史较久,分布面

积较广,经过较长时间栽培,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型蔬菜。

如中国大蒜——苍山和金乡、江

苏太仓、上海嘉定、乌鲁木齐等

地所产的大蒜、新疆哈密瓜、兰

州白兰瓜、中国干辣椒等。

中国为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

的野生、半野生蔬菜,在中国分

布较广,生产数量较大,并具有

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享有

很高声誉的极品蔬菜,如发菜和

蕨菜。

在中国普遍种植的蔬菜中,

一些地方品种由于当地独特的气

候条件形成了特殊的经济性状,

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特产蔬菜。如

北京花叶心里美萝卜、五色韭菜、

核桃纹大白菜、北京刺瓜、山东

第62页

5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等都是驰

名中外的高端稀缺蔬菜品种。

三、我国传统口味“土特产”

蔬菜的区域分布

我国境内自然地理条件和气

候因素差异很大,适于多种蔬菜

的栽培。常见的蔬菜种类包括 37

个科 140 多种,其中原产于中国

的约有 25 个科近 60 种。

根据 1985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区划》中

记载,全国的蔬菜栽培优势区大

致可分为 8 个,即东北区、华北区、

华中区、华东区、华南区、西南区、

西北青藏区和蒙新区,每个区都

有自己独特的名特蔬菜品种。

东北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主要名

特产有黑龙江王兆红萝卜和翘头

青萝卜、吉林大马蔺韭和白羊角

豆角、辽宁金早生甘蓝和大锉菜

白菜等。

华北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河

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及北

京、天津两市。名特产品有胶州

大白菜、北京小青口核桃纹白菜、

天津青麻叶白菜;山东潍县萝卜、

天津卫青及北京花叶心里美萝卜;

莱芜生姜、苍山大蒜、章丘大葱

及北京春秋刺瓜、天津津研系列

黄瓜等。

华中、华东蔬菜栽培优势区

包括湘鄂皖苏浙及沪六省一市。

著名品种有上海“四月慢”油菜、

茄门甜椒、黑叶小平头甘蓝、太

湖莼菜、无锡茭白、安徽“雪湖

贡藕”、太和香椿、武汉紫菜薹、

江西信丰红瓜子、广昌通心白莲

子及湖南邵东黄花菜等。

华南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广

东、广西、福建及台湾四省(区)。

盛产广东菜心、海澄早菜花、七

星菜节瓜、福建竹笋、莆田蘑菇等。

西南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四

川、云南、贵州三省。誉享中外

的特产有四川涪陵榨菜、云南大

头菜,此外,成都圆根萝卜、红

嘴燕豇豆,云南大白豆,四川银耳、

木耳亦颇有名气。

西北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陕

西、甘肃两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

闻名的特产有兰州白兰瓜、百合、

黑木耳、镇远黄花菜、耀县干椒、

汉中冬韭、临潼韭黄、平罗红瓜子;

宁夏枸杞、甘肃和宁夏等地所产

的发菜等产品在国内各地和国际

市场,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青藏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青

海、西藏两省及四川、新疆部分

高原山区。该地区气象资源丰富,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一些蔬

菜个体大得惊人,一株西葫芦能

结瓜 3 个,重量可达 80 余斤,甘

蓝最大可达 46 斤,大萝卜重量达

30 斤,芜菁每个重达 9 斤。

蒙新蔬菜栽培优势区包括内

蒙古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名优产

品有哈密瓜、紫皮大蒜和白皮大

蒜、黄花菜、发菜等,其中有的

产品独占港澳市场,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

四、我国传统蔬菜优势

1. 中国传统名优特蔬菜营养

丰富,功效独特

作为人们生活重要副食品之

一的蔬菜,主要供给人体必需的

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酶、纤维

素等营养成分。相较于普通蔬菜,

中国传统名优蔬菜营养成分的含

量更高。一些蔬菜品种含有特殊

第63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9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医疗价

值,其药食同源,既是美味蔬菜、

经常食用又有辅助治病、美容、

延年益寿的功效。

2. 社会及经济效益好

国家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的要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粮食和棉

花的面积压缩,为蔬菜生产提供

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蔬菜生产

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

对名优蔬菜的需求日益迫切。国

民消费饮食的发展逐渐由温饱型

向营养型、保健型过度,对蔬菜

的口感和风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

高。我国传统名优特新蔬菜可满

足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3.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出口蔬菜生产是劳动力技术

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

的市场。我国众多的名特产蔬菜

资源和悠久的生产历史,曾奠定

了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特殊地

位,如太湖莼菜、宜兴百合、无

锡茭白等都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

商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我国

名特优蔬菜生产,发展创汇农业,

应积极引进、挖掘中国传统名优

蔬菜品种并加以推广。

五、我国传统蔬菜发展存在的

问题

1. 品种丢失或混杂退化的现

象严重

根据 25 个省(区、市)的不

完全统计,近 10 年丢失的地方蔬

菜品种达 280 余个。品质优良的

名特产传统蔬菜的品种数量与传

统栽培技术正在不断消失,主要

由于大部分地方蔬菜品种不具有

高产、抗虫、抗病、抗旱等特性,

地方传统蔬菜品种特性差的缺陷

成为未来地方传统蔬菜品种减少

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有些品种

虽然保留下来,但多年以来对于

传统蔬菜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没

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这些传统

口味蔬菜品种为农家品种,容易

形成混杂退化,致使这些宝贵的

品种纯度下降。

2. 高品质栽培技术和加工储

藏技术有待提升

据了解,由于前一时期对于蔬

菜销售没有采取优质优价的政策,

致使大多数名特产蔬菜的种植面积

逐年下降,至今还未恢复到历史最

高水平。绝大多数种植者采用普通

大路蔬菜的粗放式管理方式,我国

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已基本丢失,

致使传统名特优蔬菜品种的种植技

术水平低。另外,传统的种植方式

与种植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如今多

变的气候和逐年发生的严重病虫

害,没有针对传统品种特性形成相

应的栽培技术,导致种植面积逐渐

缩减;蔬菜产品的加工和整修技术

有待提高,加工整修不仅影响产品

的质量,也限制了蔬菜大达面积生

产的发展。

3. 产品品质和安全程度亟待

提高

许多种植者习惯于普通大路

菜的生产观念和习惯,没有采取

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

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安全依赖

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以化学肥料做为作物生长的主要

营养,很少施用有机肥料。致使

生产出的产品风味淡、品质差,

而且农药、重金属和硝酸盐等有

害物质超标。这是许多消费者感

觉到“现在吃什么都没味”,开

始寻找“三、四十年前儿时的味道”

的真正原因。

4. 传统名特蔬菜的发掘与保

护不足

很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生活

地区及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传统名

特蔬菜资源。但许多地区没有对名

特产蔬菜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挖掘

和保护,缺少优良品种提纯复壮、

生长发育特性及适宜栽培技术的研

究,任其自生自灭,导致出现传统

蔬菜资源减少的趋势。

六、我国传统蔬菜健康发展的

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对传统蔬菜和名特产蔬

菜的需求日益增强,推动这些名

特蔬菜产业的发展,需要做到以

下几点:

1. 优良品种是形成和发展传

统蔬菜的物质基础

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蔬菜

品种资源,挖掘和恢复地方名特

产蔬菜品种,积极引进新品种,

第64页

6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丰富我国传统蔬菜品种。如北京

丰台区卢沟桥种子站的王振林老

先生是个有心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老口味种子逐渐淘汰时,

凭着对老口味种子的浓浓的情怀,

把这些珍贵的种子收集起来放在

家里的房柁上,每隔几年繁殖一

次,后来家里有了冰箱,就用塑

料袋包好放在冰箱里保存,这样

可以延长保存年限,当 2009 年北

京市要恢复这些老口味品种种植

时,就无私的奉献出来,并在繁

殖过程中给予指导,可以说对北

京传统口味蔬菜品种恢复工作做

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北京市种子

管理站重视核桃纹大白菜、北京

苹果青番茄 20 多个传统口味品种

的繁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并在海

南三亚建立繁育基地,取得了可

喜成果。江苏省挖掘繁育了茭白

和菱角等已经丢失的一些水生蔬

菜地方优良品种,并建立了水生

蔬菜品种资源保存基地;四川等

地挖掘选育出一些芥菜类蔬菜新

变种,栽培鲜食芥菜的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的保持与恢复对传统蔬

菜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

选种保持品种的优点并克服缺点,

按照原品种固有的特性特征和主

要形状,严格选择种株,一般经

过连续选择 2-3 年,就可以达到

品种纯化,对我国传统蔬菜品种

资源恢复与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充分利用最佳生态条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许多名特产蔬菜都是在特

定的环境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有

的风味,离开特有的环境气候,

口味会变差、产量会变低,例如,

许多地方引种山东鲍芹都不如山

东章丘种植的味道浓郁,这种蔬

菜产品常被人们称为“特产”。

因此,国家农业农村部等 8 个部

门于 2020 年 2 月 26 日认定了第

三批 8 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

并强调扎实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域建设工作。所以,要深入挖

掘传统蔬菜的品种特性,不要盲

目引种,先了解品种特性和对环

境条件的要求,确定生长环境和

设施性能满足作物需求后再种植。

利用最佳生态条件才能发挥传统

口味蔬菜风味浓郁的优势。

3. 配套高品质的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配套才能生产出高

品质的产品,这是从北京 10 多年

恢复传统口味蔬菜取得的经验。

除选用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以外,

还要根据传统蔬菜品种的生长发

育特性及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采取科学、及时的田间管理措施,

使作物植株生长健壮,结出果型

周正、色泽好,大小适中、风味

浓郁、产品安全的高品质产品,

逐渐形成每个地区传统口味蔬菜

高品质栽培技术操作规范,以促

进传统口味蔬菜持续发展。

4. 适当的茬口安排种植时令菜

在恢复种植北京老口味蔬菜

的过程中我们摸出了一个经验,

要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时令

菜,比如种植花叶心里美萝卜,

第65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61

三农人物

INTERVIEW

适宜在 8 月 12~15 日播种,这样

种出的萝卜口感、风味都会好。

5. 适当使用肥料等生产资料

现在蔬菜生产跟工业产品一

样,也在追求标准化生产。种植

传统口味蔬菜要选用适当的肥料

等生产资料,注重有机肥替代化

肥和肥料用量配比,什么样的品

种要使用什么样的肥料,使用的

量是多少,可以像生产工业品一

样按照标准去使用。

6. 采取科学、自然的生产方式

进行田间管理要保持传统口

味蔬菜的高品质,就要采用自然

的生产方式。比如原来种植的番

茄籽汁多,果味浓郁,是因为番

茄生长在室外,依靠大自然的昆

虫授粉,现在的西红柿生长在设

施里没有昆虫,只能使用生长调

节剂喷花或蘸花,在这种情况下

西红柿果是坐住了,但籽汁水少,

风味欠缺。要保持传统口味蔬菜

的高品质,尽可能采用自然的生

产方式,如果在设施里生产,尽

可能采用雄蜂授粉,或者是震荡

授粉的方式,模式接近自然的授

粉方式,这样生产的果实风味儿

浓郁好吃。

要想种好传统口味蔬菜,就

要有到位的田间管理。比如蹲苗,

定植后秧苗需要控制水让根系下

扎,需要蹲苗 15 天左右,这样才

能够健壮。在管理中还要根据不

同作物需水规律和栽植的深浅来

确定后期是勤浇水还是需要控水,

当这些田间管理到位的时候,才

能实现传统口味蔬菜的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的协调,且能达到一

定丰产。

7. 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害

消费者对蔬菜病虫害防治认

识存在比较大的误区。病虫害的

发生是正常的,如果是蔬菜在生

长中还没有发生病害就打药,而

且几种农药一起打,这样容易造

成蔬菜生产的不安全。但是如果

病虫害发生了防治方法不得当也

是不行的。要种好传统口味蔬菜,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必须坚持预防

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轮

作倒茬等农业措施,诱虫灯和黄

板等物理措施、释放天敌和生物

农药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科学运用,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对种植作物容易发生

的病虫害进行风险评估。预计什

么时候能发生什么病虫害,比如

黄瓜霜霉病,是因为低温高湿容

易感染,就要控制夜间温度,根

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特别是夜里

12 点的温度非常重要。环境温度

在 11~14º 时黄瓜叶面会结露,叶

面结露后霜霉病就容易感染传播,

所以黄瓜生产中温室夜间温度最

好控制在 15-20º,避免形成叶面

结露,就不易发生霜霉病害。

施用农药后的坚持过安全间

隔期再采收的规定非常重要,蔬

菜的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施生

物农药,不能打完药后马上就采

摘,施用再安全的生物农药也要

按规定过 3-5 天后方可采收。

8. 适期采收与包装、储存

“土特产”蔬菜的独特性赢在

风味和品质,要保持传统口味蔬菜

的最佳品质和风味,采收的最佳时

机非常重要,比如北京春秋刺瓜长

到 160~180 厘米时味道是最鲜美

的,这时候进行采收是品质最佳。

所以采收中不要去追求产量高,因

为在产量最高时进行采收容易出现

品质、口感下降的现象。必须在最

佳时机采收,早了也不行,晚了也

不行,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在实践

中摸索出最佳采收时期。

传统口味蔬菜包装上要有特

色,不能用保鲜膜塑料袋托盘这

样的简单包装,但是包装也不宜

过度,最好要体现传统口味蔬菜

的特色。比如以前北京市场的大

白菜系上红绳是一种特色的体现。

传统口味蔬菜不仅包装要有

特色,其在包装之前的储存也是

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番茄、

萝卜、白菜还是胡萝卜,均需要

采用自然的储存方式,才有利于

蔬菜养分的转化。比如花叶心里

美萝卜采收后必须要在土窖里埋

上一两个月,养分和糖分才会转

化,越来越好吃,菜农称为“出汗”。

如何种好传统口味蔬菜,北

京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

员出版了一本《传统口味蔬菜的

高品质栽培技术》,这本书里不

仅介绍了北京市的特色蔬菜的高

品质栽培技术,还介绍了全国各

地 30 种特色蔬菜的高品质栽培技

术,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66页

6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北京二樱子萝卜

传统口味品种,早熟,60-65 天,适合秋露地和保护地

种植,口感甜脆,最适宜做腌制酱菜原料,是北京六必

居和韭园酱菜原料首选,也可和羊肉一起熬食;秋露地

在 8 月 15-20 日播种。

核桃纹大白菜

是北京农家品种,叶片布满皱纹似核桃的表皮,故名:

“核桃纹”。单株重 2.5-3 公斤,叶球柔嫩,风味浓郁、回

味微甜、纤维少,煮食易烂,品质好。耐寒、耐贮,适

合在秋季露地种植。

苹果青番茄

中熟、植株健壮,耐热性好,单果重 200 克,成熟时高

圆的果实从顶部开始变粉红色,近果蒂部分似苹果一样

绿色,掰开果实里面果肉是沙沙的,吃到嘴里浓浓的番

茄味,触动人的味觉神经。适合在春季保护地和露地种

植,也适合在高海拔山区夏季种植。

北京春秋刺瓜

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叶片较小,浅绿色。主蔓结瓜,第

1 朵雌花着生于第 7-8 节。瓜条长棒形,表面光滑,皮

浅绿色,单瓜重 160-200 克。中晚熟,较耐热,抗寒

性较差,抗病性较强,采收期长,果肉淡绿色,品质好、风

味浓。适于保护地和夏秋季露地栽培。

北京花叶心里美萝卜

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历史上以北京大兴区西红门等

地所产最为著名。叶片呈缺刻状花叶,根茎上细下粗,表

皮光滑,根肉为鲜艳的红色,艳丽如花,极惹人喜爱,其

皮薄、肉脆、汁多、味甜,清代时期成为皇宫的贡品,有

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一说。

部分北京乡土

名优蔬菜介绍

第68页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第69页

稻小蟹艺术农场:稻蟹共生

用艺术书写农业情怀

——访稻小蟹艺术农场经理 孙锐

沿着京津高速往东南方向行驶,到东

石村桥盘桥驶入张台路,就进入了通州区

台湖镇。

台湖镇曾因萧太后河南侧地势低洼聚

水成湖,因此得名。这里曾经有大片麦地、

稻田,甚至连张台路曾经都是庄稼地。

过去台湖镇最显著的标签是农业,它

的农业确实做出了名堂,比如“番茄联合

国”“稻田蟹”“清水稻”等,都曾是响

当当的品牌。台湖镇的农业发展跟北京其

他区县的传统旱作农业不同,这里自古至

今水源都很丰富,北有萧太后河、东南有

凉水河。据调查,早在解放前和新中国成

立初期,台湖地区就有人从海淀地区引种

水稻。由于水稻在产量上比种植玉米、小

麦等旱粮有明显优势,而且在洪涝灾害面

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水稻种植在台

湖镇很快推广开来。到上世纪 70 年代中

后期,台湖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农田面积的

80% 以上,成为主产作物。随着水稻种植

面积的扩大吗,台湖镇逐渐形成了水旱轮

作、稻麦两茬的耕作模式,并享有“京郊

小江南”和“鱼米之乡”的美誉。

今天,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

台湖,这座曾经的农业小镇正奏响悠扬的

文化新乐章,稻小蟹艺术农场里的 300 亩

水稻田,更是以稻禾为墨,大地作纸,描

绘出了一幅北京农文旅的新画卷,唤起人

们对农田的美好记忆,成为城市副中心发

展的新亮点,成为环球影城的文化旅游延

伸地,成为市民假日出游的网红打卡地。

本期《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杂志

带您走进台湖镇有 320 亩之大的稻小蟹艺

术农场,让农场经理孙锐带领我们去感受

稻小蟹艺术农场里的生态种养模式——稻

蟹共生,感受园区“稻田 + 艺术”带来的

农文旅发展的魅力。

走进稻小蟹艺术农场

踩着石子路进入农场,在蓝天白云的

映衬下,超美的治愈系稻田拉满了夏日氛

围感,蝉鸣、蓝天、白云、青草、绿树……

满眼碧绿的稻田,以及四周全是让人惊叹

的绿色!阳光下,微风轻拂,葱绿的稻田

方格间荡起层层涟漪,穿行其间,绿意触

手可及,成片的水稻长势喜人仿佛是一片

绿色的海洋,不远处,野鸭、白鹭几只天

空的精灵守候在稻田边上。

这里就是稻小蟹艺术农场。

稻小蟹艺术农场以稻禾为墨,大地为

纸,320 亩的稻田里创作了两幅稻田画。

登上北部的观景台,稻田尽收眼底,其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65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第70页

6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有 50 亩是由五彩水稻种植形成的

巨幅稻田画。2023 年稻田画的主

题——稻梦传奇演艺台湖,主要

是对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台

湖演艺小镇的特色进行诠释。农

场用水稻种植出大运河的轮廓,

在大运河的浪花上种出了稻小蟹

的主形象。在大运河的两旁种出

了通州的标志性建筑——紫运桥、

燃灯塔,种出了体现通州作为副

中心在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

的成果。这些都一一体现体现了

五彩稻田是在退耕还林背景下立

足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打造的生

态田园。

来到南部观景台,观景台的

下面是由紫色、黑色、白色、黄

色、红色五种不同颜色水稻种植

而成的五彩稻池,池子里养着鱼

苗、蟹苗、虾苗、泥鳅苗,它们

将与稻子实现种养共生。抬眼望

去,又是一幅稻田画。这幅稻田

画是 2023 年稻小蟹艺术农场里最

大的亮点,它是面向全社会征集

的稻田画的艺术创作,让孩子们

画出心中最美的农田,最美的副

中心家乡,农场则把一位获得一

等奖的 5 岁小朋友的画种植到了

稻小蟹艺术农场里。农场希望通

过这样一幅稻田画不仅给前来游

玩的人一个美好的景观视觉冲击,

同时也希望把青少年创作的艺术

作品通过土地、稻田等农业元素

得以展示,以培养青少年对农业

文化的喜爱和传承。

顺着稻田画往前看,在远处

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农民师傅正

在田间施肥、弯腰拔草,稻田里

一片辛勤劳作的火热气息。有创

意的稻田景观、辛勤的劳动气息、

静谧的绿色稻田、农场中各种创

意小景……这是走进稻小蟹农场

的第一印象。

稻小蟹艺术农场诞生记

稻小蟹艺术农场农业部经理

孙锐介绍,现在稻小蟹艺术农场

里,风吹稻浪,所到之处尽是绿色。

但是这片风吹稻浪的稻田原来是

村民的零散林地,2021 年 11 月,

台湖镇党委政府根据退林还耕政

第71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67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策和稻田养蟹历史,做出在实现

水稻生产的同时,复原台湖镇鱼

米之乡和稻田养蟹的决定,台湖

镇党委政府把艰巨的千亩复耕任

务交给了稻小蟹艺术农场。

这既是信任也是责任,更是

机遇和使命。农场不仅要恢复稻

田养蟹的农业场景,而且要把稻

田变成演艺农业艺术的大舞台,

助力台湖演艺特色小镇的发展。

结合台湖演艺车间,稻小蟹艺术

农场决定打造一个农文旅融合的

农场,呈现人、水、田、蟹共生

的优美农业画卷,让老百姓重新

找回记忆中的美好,给台湖演艺

小镇的建设增光添彩。这个决定

得到了镇区党委的肯定和大力支

持。就这样,稻小蟹艺术农场的

创意萌芽诞生了。

但在实现稻小蟹艺术农场创

意的路上困难重重。由于 2021 年

11 月份才划好复耕地块,时间紧

任务重,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财

力清理树木杂草,加班加点赶进

度。而之后的工作量和难度不断

加码,远远超乎预料,先是与土

壤混合的大量白色和建筑垃圾,

需要人工挑捡出来。在进入土地

平整阶段时,把那些密密麻麻的

大树坑填平,达到水稻种植的要

求更是难上加难,需要对田块重

复进行十几次的泡水、晾干、填平,

工程量巨大。稻小蟹艺术农场农

业部经理孙锐说,当时是举全公

司之力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把地块

整理出来了。

但是好事多磨,待插秧时,

新冠疫情不期而遇,北京成为中

高风险区,插秧机和插秧手被拦

在了高速路上,孙锐和同事们都

心急如焚,经历了度日如年的等

待和不断沟通,稻苗终于可以插

到了水中,她和同事们用五种不

同颜色的水稻,“画”出了具有

鲜明台湖特色的通州区第一幅创

意稻田画:一只头戴稻穗草帽,

活泼可爱的稻小蟹跃然田中,“生

态台湖,演艺小镇”大字衬托在

燃灯塔的衬托下……

就这样,时隔 20 年的通州区

第一棵水稻诞生生了,稻小蟹艺

术农场也随着一排排秧苗插到田

里诞生了,不仅重现 20 年前台湖

镇稻田养蟹的农业景象,还会让

稻田沉浸于艺术氛围中,艺术雕

塑、五彩稻渔、稻田直播间、音乐、

舞者、灯光秀等散布于田间地头。

稻蟹共生稻黄蟹肥

稻小蟹艺术农场成立的初衷

第72页

6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是在发展农业生产基础的同时,

对大田农业的景观进行创意设计,

同时通过稻田养蟹实现“一田两

用、一水双收、种养共赢”。

“以蟹养稻、以稻促蟹,这既

恢复台湖镇种植清水稻传统产业,

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当地

就业,实现区域经济多元化,助

力乡村振兴。”这是稻小蟹艺术

农场创立的初衷。

稻田养蟹是将水稻种植与螃

蟹养殖结合起来的农田生态系统。

在同一个农田中同时进行水稻种

植和螃蟹养殖,水稻提供了螃蟹

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而螃蟹在

帮助控制杂草和害虫的数量,形

成一个良好的农田生态系。

孙锐介绍说,秧苗定植后的

两个月,蟹苗也开始进入稻田中。

稻小蟹艺术农场里的稻田蟹首先

选用优质的来自盘锦的稻田蟹蟹

苗。稻田蟹,学名“中华绒螯蟹”,

是我国原生、产量最多、分布最

广的淡水蟹。它的适应性极强,

北起辽宁辽河,南至广东珠江,

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台湾岛,皆

有分布。它们的特点是“青背白

肚、金爪黄毛”。因生长环境不同,

各地稻田蟹在外貌上有些许差异,

但时节到了便黄肥膏美,生长在

台湖稻小蟹农场里的稻田蟹,不

仅蟹质好,且风味鲜美。

一只好蟹的养成是地域环境

原因,养殖的稻田需要精心控制,

稻小蟹艺术农场为了让稻田蟹膏

越来越肥,味越来越美,除了不

断地推进标准化养殖技术,而且

还非常精心控制稻田蟹的生长环

境。为此,农场用人工清除稻田

里的杂草,保证稻田阳光充足,

同时还要模拟出稻田蟹最优的生

长环境。人工清除稻田里的杂草

还有一个好处——最大限度地减

少农药的使用,既保证了稻田优

质生态,又保证了稻田蟹的质量

安全。

2023 年 的 秋 天, 对 于 北 京

的美食爱好者来说多了一种选

第73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69

三农人物

INTERVIEW

择——稻小蟹艺术农场里的稻田

蟹。特别是刚出锅的稻田蟹,在

蒸汽中泛着光,红里透着黄,忍

不住掰开稻田蟹,如果拿到的是

母蟹,油滋滋又闪闪发亮的蟹黄,

充盈在掌中;如果是公蟹,那就

是雪白如羊脂玉的蟹膏充盈在你

的手掌心……

农文旅结合:相映成趣、相映

成景

稻小蟹艺术农场重现了 20 年

前台湖镇稻田养蟹的农业景象,在

这里可去感悟“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境,在春天来这

里下田插秧体体验参与农事劳动的

快乐,在秋天来这里体验丰收的喜

悦,更能可以在这里体验稻田抓蟹

的开心……田边林下的“小蟹咖

啡”,搭配着稻田、秋千、凉棚足

满足你在开心劳作之后的休憩,久

居城市的你在体验开心的劳动和田

园生活之后,这种乡村生活的美好

足以洗濯疲惫的心灵。

2023 年的金秋时节到来了,

稻小蟹艺术农场里的稻黄蟹肥是

人们向往的美食,园区里的各种

活动也成为人们最快乐的体验!

与此同时,园区里的稻田市集、

稻梦营地、稻囍空间、稻田餐桌

等项目陆续开放,让休闲体验丰

富而多彩。艺术雕塑、五彩稻渔、

稻田直播间、音乐、舞者、灯光

秀等散布于田间地头,让来此的

消费者感受来自农业与艺术的碰

撞,感受碰撞后的兴奋和激情。

插秧节、丰收节、音乐节、冰雪

节等各类特色稻田活动轮流上

演,不仅能感受农耕文化带来的

仪式感、庄严感,也能带来劳动

后大汗淋漓的畅快感和丰收的喜

悦感。

总之,在这里稻田是广阔的

舞台,农业与艺术,时空与你我,

在天地间交汇,水声、蛙声、笑声、

舞蹈、音乐在稻田间相映成趣、

相映成景。

第74页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第75页

刘建新董事长:把屯北匠

新的鲜食玉米打造成

金色产业

1531 年玉米在我国的广西登陆,之后的 200 年间,中国的山野之间掀

起了黄金风暴,超过 20 个省份种植玉米。

现在,玉米已经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一株

株玉米昂首挺胸;在河西走廊上,我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在此孕育;在一

处处贫瘠土地上,玉米成为山野人家房梁上的富饶风景。

与此同时,鲜食玉米作为我国产业发展最快的农作物,成功地在中国人

的餐桌上杀出了一方天地,成为主食江湖上的后起之秀。以鲜穗鲜食为主要

消费方式的高端玉米逐渐进入各地市场。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鲜食玉米消费

量达 750 亿穗,人均年消费超 50 穗。放眼全国,食用鲜食玉米成为一种新

型健康的生活方式。市场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型、营养型鲜食玉米。

近几年,北京地区的鲜食玉米产业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从种植品种上来

说 90% 为鲜食型品种;从面积上来说,2017 年以前只有 3 万亩,到 2022

年达到了 5 万亩以上,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从区域范围来说,房

山、延庆、通州、顺义等区县都有种植。从育种上来说,北京是全国鲜食玉

米科研育种创新高地,这里集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农林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的鲜食玉米育种团队,以及多家鲜食玉米头部育种企

业,有数据统计全国每卖出 10 根玉米,就有 3 根是由北京选育的。

北京鲜食玉米产业正在发展浪潮中大放光彩,各个园区依靠自己的优势

产品在发展的浪潮中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蹚出各自发展的“新路

子”。本期三农人物栏目,我们走进位于海淀西北旺的屯北匠新鲜食玉米种

植园,让屯北匠新的董事长刘建新带着我们去看一看北清路上的屯北匠新鲜

食玉米种植园区,去听他讲一讲屯北匠新的鲜食玉米为什么好吃?他又是怎

么样种出好吃的鲜食玉米的。

屯北匠新:鲜食玉米主产地

我们要探访的屯北匠新鲜食玉米种植园区是离城区最近的一家鲜食玉米

种植园区,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1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第76页

7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西北旺,在京西版图上是一个

闪光的名字。京密引水渠如玉带环

绕,中关村公园让这里成为名副其

实的城市氧吧;昔日这里是首都的

“菜篮子”“米袋子”。今天这里

成为了中关村科学城的一部分,一

个个现代化的高科技园区拔地而

起,田园乡村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

野,在西北旺北清路的尽头还有这

么一片玉米地。

此时,夏日尽秋风起,一排排

的青纱帐在绵延铺开,这里的鲜食

玉米已经成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丰收画卷,正在绘织着甜蜜的希望。

何为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就是

在玉米灌浆期内尚未成熟时采摘食

用的玉米。将刚刚灌满浆的玉米穗

从玉米植株上掰下来,或煮或烤,或

将满浆的玉米粒打成浆液蒸着吃,不

仅味道极佳,且营养丰富。据明万

历年间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

记载,我国古代民间就有食用鲜食

玉米的传统。

屯北匠新的鲜食玉米为什么好

吃?

据屯北匠新玉米的创立者刘建

新董事长介绍,园区每天成熟的玉

米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来

这里购买鲜食玉米。

为什么屯北匠新的玉米这么热

销?首先屯北匠新的鲜食玉米口味纯

正,有足够的玉米香气。其次,它软

糯又不失嚼劲,咬一口下去,齿颊

留下香和甜,剩下的都是满满的回

味。总之,作为一种新型鲜食玉米品

种,它的口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因为屯北匠新鲜食

玉米属于甜加糯类型。它兼具了糯

玉米的软糯和甜玉米的清甜,刘建

新介绍说,为什么他种的玉米上能

吃出两种口感,因为这玉米穗上既

有甜玉米粒,也有糯玉米粒。其中

甜粒占四分之一,糯粒占四分之三。

“吃下去一口,两种口味全都能够

尝到,形成一种以糯为主、糯中带

甜的特别口感。这款玉米是北京新

研发出的鲜食玉米品种,不仅有软

糯和清甜的口感,更能感受到像小

时候玉米的那种“香”味。

第77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3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屯北匠新”鲜食玉米是如何

俘获男女老少的胃口的?

首先它的颜值很高,长得很秀

气,手掌长短,软萌可爱。扒开一

棒屯北匠新鲜食玉米,纯白色的籽

粒像玛瑙一样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

光。煮熟后,纯白色的籽粒变成了

金灿灿的籽粒,颗颗饱满。其次它营

养丰富,富含叶酸、花青素、微量元

素、多种氨基酸,最值得一提的是叶

酸含量,屯北匠新鲜食玉米叶酸含量

高达 347 微克 /100 克,是目前已知

含叶酸最高的玉米品种之一。

总之,由于它颜值高、热量低,吃

起来没有负担。很符合当今大众消费

者“抗氧化、粗粮细吃、营养均衡”

等健康膳食理念。作为绿色有机食品

的代表,屯北匠新的鲜食玉米引领了

健康生活的新风潮,在京津冀一带远

近闻名,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食品。

好吃的玉米是怎样种出来的?

屯北匠新的董事长刘建新介

绍,园区坚持用传统的方法精细化

种植。在种植玉米之前,刘建新先

带领员工对园区的土地进行了培

育, 使 得 种 玉 米 的 土 地 肥 沃 且 松

软,有机物质含量高,成为适宜种

植玉米的土壤。

好土之外,北京海淀西北旺的

地理优势,定义了屯北匠新鲜食玉

米玉米生长的绝佳环境:首先,这

里位于北纬 40 度。众所周知,世界

三大玉米黄金种植带位于北纬 45 度

左右,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阳光

充足,年均 2600 小时的光照时间,由

于光照充沛,且昼夜温差大,经检

测屯北匠新的鲜食玉米可溶性糖含

量高,口感更加香甜,营养成分也

是非常丰富。

其次,这里紧邻京密引水渠,站

在园区里,抬头就能看到北京西山,依

山傍水使得园区形成了独特的且玉米

生产喜欢的环境条件,园区的四周生

长着一棵棵粗壮的大柳树,形成了天

然的隔离带,避免了与其他杂异品种

的串粉影响口感和味道。正因为有这

样的生长环境,所以屯北匠新的鲜食

玉米不仅味美而且纯正。

屯北匠新鲜食玉米起步比较

晚, 仅 仅 有 5 年 的 时 间。 虽 然 只

有 5 年的种植时间,但是发展势头

强劲。园区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打

造让自己的鲜食玉米拥有绿色、健

康、安全、营养的“优势基因”。

为了种出品质好的玉米,屯北

匠新从种植开始进行品质把控。园

区 采 取 了 标 准 化、 规 范 化 种 植 生

产,从选种到种植再到田间管理都

执 行 严 格 的 标 准。 在 种 植 的 过 程

中,更是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全

程施用有机肥,田间管理的过程中

第78页

7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采用人工除草,不打任何农药。可

以说这里的每一棒玉米都是在安全

的环境下,在园区员工的精心呵护

下长大的。而到了收货的季节,为

了让消费者吃到的玉米就像刚从地

里摘下来的那样新鲜,园区又严格

把控加工技术和时间,在采摘 6 小

时内准时“锁鲜”。

营养丰富的鲜食玉米

在屯北匠新园区的一面墙上挂满

了一张张检测证书。这些证书分别维

生素 E、叶酸、花青素、维生素 A、叶

黄素等微量元素的检测报告。

其实,作为鲜食玉米本身就被

誉为“黄金谷物”,它虽然属于全

谷物范畴,但兼具了粮食、水果、蔬

菜三类食物的特性。比如说鲜食玉

米含有糖分、淀粉、蛋白质和油分

等大量的营养物质,尽管它营养丰

富,但它的糖分比食用传统米面升

糖率更低,深受糖尿病人的喜欢。

同 时 由 于 它 的 粉 100% 为 支 链 淀

粉, 口 感 好, 易 于 吸 收, 又 深 受

老人孩子的欢迎。另外,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纤维素含量高,可促进肠

道蠕动,减轻毒腐质在肠道内的积

累,能有效地降低便秘、痔疮、结

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还能预防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

等许多疾病。食用鲜食玉米已经成

为一种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位于北清路上的屯北匠新鲜食

玉米种植园区面积不大,只有 480

亩。即便如此,这里也是鲜食玉米

的育种创新高地。屯北匠新董事长

刘建新介绍,园区聚集了来自中国

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

国内一流的鲜食玉米育种团队,他

们 正 在 联 合 培 育 新 的 优 质 的、 营

养型富含高维生素 E、高维生素 A

原、高玉米黄素、高叶酸、高花青

素等多种营养强化的鲜食玉米品

种,另一方面,他们也正在开发能

够不同人群需求的不同品种的鲜食

玉米,尽可能的消费者提供好吃、营

养、多样化的鲜食玉米。

第79页

该书由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张天柱教授主编,主要从农业嘉年华温室内部景

观施工入手,系统总结了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建设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多年大型

项目的施工经验,总结了相关技术规范与流程。同时,对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工艺及特点

进行了详细论述,各分部工程进行了释义和分类,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重点阐述景

观施工的原则及方法等,规范了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相关施工管理。

致力于打造一个突出农业主题,体现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体,为各界农业嘉年华项目的投资建设者、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技术》

好书推荐

第80页

许越先:从禹城试验区到

农业科技主战场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许越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副所长,1995 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农业、

水文水资源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

7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第81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危害严重,

是国家“南粮北调”的重点救助区,禹城南大洼便是最难

治理的重灾区。

1966 年国家科委组织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有关单位

107 位科技人员,在这里联合攻关,创建了禹城实验区,

开始了多项治理改造和各种特色的实验研究。在总结治

理和研究中,提出了“井、沟、平、肥、林”综合治理

的禹城模式,靠着这个模式 14 万亩的南大洼变成了高产

高效的样板田,实验区的综合技术和单项技术向华北省

区传递和推广,为区域农业发展和扭转南粮北调局面作

出了特有的贡献。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禹城实验区开始向更高难度的

科学进军,着手科学施肥、高产高效等多方面试验研究,

为科技兴农创造了一系列新经验。如:科技队伍的联合攻关、

科技成果的多渠道转化、地方政府对科技工作强有力的领

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园的创建、企业参与农业规模开发等等,

这些经验可概况为“禹城经验”。

1988 年黄淮海平原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一靠政

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区域农业快速发展至 1993 年。

其中,粮食总产由 864 亿千克,增加到 1068 亿千克,6 年

增 204 亿千克,增 24%。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增 87 亿

千克,为全区粮食增产贡献 46%,项目区耕地面积仅占全

区 23%。中国科学院“黄淮海战役”主攻的德州、聊城、菏泽、

惠民(滨州)、东营、新乡、濮阳、沧州八个地市和安徽四县,

6 年新增粮食 55.5 亿千克,其中山东工作区贡献 39 亿千克

占 70%。

今天,当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再听许

越先先生回顾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成立和中科院

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

鼓舞精神。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7

第82页

7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海河和淮

河冲击而成的大平原,涉及冀鲁豫

苏皖京津七省市的 339 个县(市),

总面积 37 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2.9

亿亩,是我国的心腹之地。20 世纪

五六十年代,区内有盐碱地 3000

万亩,风沙地 3000 万亩,旱涝瘠

薄地 4000 万亩,每年都有大面积

耕地绝收,保收年粮食亩产也只有

几十斤。农民种的粮食不能自给,

国家每年都要从南方调运大批粮食,

发放给农民以维持生存底线。国家

决心要治理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灾害,

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其中一

项重要举措是引导科技工作者投身

黄淮海治理的实际工作者,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就是其中一支活跃

的力量。许越先作为地理所的一员,

他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对黄

淮海平原旱涝碱治理、中低产田改

造和区域农业发展,从点到面进行

了 30 多年全方位研究,取得了一系

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本期《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杂志走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许越先先生,听他讲述禹城

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成立和中

科院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经历,

分享他从禹城试验区到农业科技主

战场的科研思想和观点。

许越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

所副所长,1995 年调任中国农业科

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区

域农业、水文水资源研究以及科研

管理工作。在长达 50 多年的学术生

涯中,共承担和主持 18 项重大研究

项目,包括黄淮海平原区域治理和

区域农业开发、华北平原水资源与

南水北调、节水农业、区域农业结

构调整、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

国家重大项目。出版学术论著 16 部,

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结合研究

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科研管理思想。

为国家区域农业发展、提高科研管

理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

1964 年, 许 越 先 从 南 京 大 学

地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科

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研究室工作。

1965 年北方十四省大旱,许越先参

加了山东抗旱工作团。同年 5 月,

抗旱团领导研究决定以南北庄为中

心,将石屯、伦镇、安仁三个公社

交界的 130 平方千米范围内周边环

河相对封闭的区域,划为实验区进

行抗旱的科学实验。范长江同志为

其定名为——“禹城旱涝碱综合治

理实验区”。

130 平方千米的实验区内,有

13.9 万亩耕地,其中 11.5 万亩是

盐碱地,实验区内到处是白花花的

盐碱地和大量的红荆条。抗旱指挥

部设在实验区的中心——南北庄。

实验区的技术路线由范长江同志亲

自制定,就是采取巴基斯坦“井灌

井排”的模式,向国家申报了 100

万元资金,规划打 310 眼实验井。

许越先被分配在水利组,负责实验

区排涝水系的规划工作,随后他全

部精力投入到了实验区的规划和建

设中。

之 后 经 过 22 年, 禹 城 实 验 区

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

1966 年到 1969 年为创建阶段。在

这一阶段先搞调查研究,野外勘探,

选区布点。第二步制定建区规划,

确定分期分项实施步骤。第三步由

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群众三结合

在中科院地理所禹城试验站

左大康所长(右 1)、许越先(右 2)(1984 年)

第83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9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实施技术措施。从 1966 年 5 月到

1967 底,机井、水利、农业、林网

等各项规划都制定出来,对土壤和

农业结构做了初步调查,打实验机

井 330 眼,布置地下水长期观测孔

40 余眼,设立了土壤分析室。

第二阶段,从 1970 到 1974 年。

科技人员被调回单位参加运动,主

要由于禹城县领导和群众的重视,

县里仍派少数人维持现状,并开展

一些必不可少的实验工作。如坚持

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坚持对土壤盐

分进行定位监测,并把建区时取得

的各项技术资料完整地保存下来。

第三阶段,从 1975 年到 1978

年。在这一时期,禹城县委统一了

思想认识,加强了对实验区的领导,

成立了改碱试验区指挥部,正式提

出“井、沟、平、肥、林”五项措施。

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国家科委、省

科委和地区科委的有力支持,中国

农科院土肥所、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山东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山东省林

科所、山东农学院等单位来到或重

返实验区,从科研和技术上给予有

力的配合,经过三年多努力,旱涝

碱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每年以

17% 的速度递增。

第四阶段,从 1979 年到 80 年

代中期,实验区经过各项技术措施

治理,改造旱、涝、碱的目标基本

实现,面临新的问题是如何将治理

效果稳定下来,建立现代化的高产

田。在这个阶段,中国科学院和中

国农科院分别成立了禹城综合试验

站,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各单位在实验区内布设的各类科研

项目有 20 多项,其中包括:水循

环平衡试验研究,土壤盐分动态和

不同措施改良机理研究,蒸发实验

研究等等。全区设有综合和专业地

下水观测孔 170 多眼,地表水测流

点 2 处,土壤定位取土点 50 多处。

这些设施再加上灌溉、林业、土肥、

降雨入渗等试验,使全区形成了三

个实验系统。即全区综合实验系统,

5 平方千米小区水量平衡试验系统

和专业实验场系统。禹城试验站已

经发展成为地学、生物学基础研究

和应用的综合实验基地。这个研究

基地正在为认识和改造黄淮海平原,

分析区内自然规律,提供研究成果。

经过科技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

的共同努力,采取“井、沟、平、

肥、林”配套治理,共打井 1150 眼,

挖五级排灌沟 3960 条,总长 1204

千米,平整土地 4.5 万余亩,植树

350 万余株,林木覆盖率由 1966 年

的 3% 增 加 到 18%, 盐 碱 地 由 11

万亩减少到了 7000 亩,整个实验

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旱年

赤地一片,涝年遍地行船,田间难

见一棵树,到处取土熬硝盐”的景

象不见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渠

成网,地成方,树成行,旱能浇,

涝能排”的粮棉高产区。整个实验

区内粮食亩产已由 1966 年的 90 千

克提高到 1987 年的 625 千克,增

长了 6 倍;棉花亩产从 6 千克增加

到 75 千克以上,增长 11 倍。

禹城实验区的经验向全县推广,

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

年前,禹城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 40

元左右,共吃统销粮 2.4 亿千克,

花国家救济款 1075 万元,累计欠

国家贷款 1175 万元。1987 年,全

县工农业总产值达 4.76 亿元,比

1978 年 增 长 了 2.7 倍; 粮 食 亩 产

596 千克,总产 2.6 亿千克, 人均

山东省德州科技交流会期间留影

左起 许越先 、孙详平、邓飞(1988 年)

第84页

8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纯收入 575 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以上是中国科学院开展的黄淮

海农业科技工作的第一阶段,这一

阶 段, 从 20 世 纪 60 年 代 中 期 到

80 年代中期,主要进行中低产田

的治理,是试验示范研究成果积累

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 1987 年下半年到

1993 年,农业“黄淮海战役”全面

展开,是将点上经验向面上推广,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

得宏观规模效益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许越先先生不仅

是全程参加,而且是山东工作区的

负责人。

二、中科院农业科技“黄淮海

战役”

1988 年 1 月 15 日至 18 日,时

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在北京主持召

开“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

理开发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中科

院 25 个研究所的 400 多名科技人

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主要省份——

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与地方

政府及有关农业科技部门、单位合

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表示要按照中央要求和院的部署,

通过 5-8 年的努力,在治理开发中

低产田基础上,完成增产 100 亿斤

粮食的硬任务。1988 年 2 月 22 日《人

民日报》头版报道了中科院这场动

员大会,将这硬仗称为农业科技“黄

淮海战役”。

这次会议在对黄淮海工作进行

动员的同时,也做了具体部署:冀、

鲁、豫、皖部分地区的 78 个县(市),

8000 多万亩中低产田开发的地区,

定为五区、三市、四县。目标是通

过 5-8 年的科技开发,新增 100 亿

斤粮食。中科院地理所牵头组织 13

所 150 人承担山东工作区德州、惠

民、聊城、菏泽、东营五个地市的

任务。南京土壤所承担河南工作区

任务,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承担河

北工作区沧州地区任务。南京地理

所承担安徽工作区淮北 4 县任务。

四个工作区域中以山东、河南为重

点,许越先担任山东工作区的负责

人,被戏称为山东工作区“司令”。

接受任务后,如何开展工作呢?

中国科学院内各所能拿出哪些技术

成果?地方县乡又有哪些科技需求

呢?这些问题一直在许越先脑海里

琢磨。

恰好 2 月 9 日,德州行署王久

祜副专业和地委农村工作部董昭

合部长到地理所找许越先商量工

作,三人一见面就碰触出了一个创

意——召开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见

面会。

2 月 26 日 -29 日,科技与生产

见面会在德州举行,此时还没有过

完正月十五,但参会人员异常踊跃。

中国科学院 28 个(局)所近百名科

技人员到会,24 人在大会上介绍了

251 项农业科技成果,地区、区县

原计划 100 人参加会议,结果猛增

到 600 多人,没有座位就站在走道

上听。白天听技术报告,晚上各区

县、企业领导就到各研究所房间深

入了解并洽谈合作意向,来洽谈的

人从房间到走道排着长队等待见面,

这种对科技需求的场面,是科技人

员从未见过的。

通过这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在

禹城农业开发大会战

李振声副院长(右 1)许越先(右 2)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增(左)(1988 年)

第85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81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地州地区 13 个县(市)达成协作意

向 354 项,达成了在德州市、平原县、

乐陵县、武城县、齐河县、夏津县

建立6个新的治理开发试区的协议,

落实了中低产田开发的范围和面积。

会后 10 天,中科院李振声副院

长和山东省委陆懋增副书记亲自带

领市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在禹城县组

织农业开发万人大会战,在德州各

县市掀起了农业大开发的热潮。为

了让科技人员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

况,落实工作任务,许越先又组织

了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相关科技人

员从 1988 年 3 月开始,分四批考

察了德州、聊城、菏泽等 5 个地区

的 23 个县(市)的 90 多个点位,

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烈欢

迎和高度重视。

考察后和地方政府协商,在德

州地区、聊城地区和禹城县设立了

3 个农业开发工作站;为禹城、齐河、

武城、宁津、临邑和乐陵县配备了

6 位科技副县长,在德州、聊城、

东营等地、市有 4 人应聘担任科技

顾问;参加地区和县、市两级农业

综合开发规划的编制和科学技术的

投入。

在点上,设立了 7 个农业综合

开发试验区。每个试验区一般都有

50-300 亩中心试验小区,1 万 -3 万

亩的示范区,示范总面积 15 万亩,

推广辐射面积 240 万多亩,这些试

验区是时农业区域治理开发技术的

扩散源,又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转化器”。通过三年工作,

开发试验区取得了重大综合效益,

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

新鲜经验和技术途径。

禹城县是中国科学院长期的试

验基地,该县北丘洼、沙河洼和辛

店洼代表了黄淮海平原重盐碱地、

风沙地和低湿洼地三种主要低产类

型,是黄淮海平原的缩影。南北庄

周 围 代 表 了 中 低 产 类 型。 中 科 院

“七五”科技攻关在“一片三洼”

建立了新的试验基地,实施生物措

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和利用

相结合,领导干部、群众与科技人

员相结合,提出了治理开发的联合

技术,经过三年多艰苦奋斗,取得

初步成效,为黄淮海平原盐碱、风

沙、低洼内涝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板,

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1988 年 5 月,国务院陈俊生秘

书长来禹城视察,他考察了“三洼”,

听取了汇报,召开了座谈会,回到

北京后,于 6 月 8 日完成了《从禹

城经验看黄淮海开发的路子》长篇

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禹

城有过去多年治理的老样板,也有

近几年树起的新样板:

1. 沙荒改造。位置在沙河洼,

面积 1.64 万亩,洼内沙土连绵,

风起沙扬,荒漠一片,什么也没长

起来。1987 年春在中科院兰州沙

漠所的帮助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

物措施相结合办法,平掉沙丘 78

个,营造固沙林带 14 条,植树 4.3

万株,开挖支、斗、农渠 17 条,

动土 30 万立方米,建城果园 500

亩,农田 1500 亩,树起一个 2000

亩的治理样板,样板田里的葡萄、

花生、豆子茁壮成长。

2. 渍涝地改造。位置在禹城辛

店洼,面积 5617 亩,是一片沼泽

化的荒地。从 1986 年起,在中科

院南京地理所与湖泊所的帮助下,

采取以渔为主,综合开发的原则,

挖池养鱼,堆土造台田,共动土 55

万立方米,治理 1000 亩,开挖渔

池 88 个,建造养鱼水面 400 亩,

台田 400 亩。鱼塘养鱼,台田种植

果树、苜蓿以及玉米、花生、棉花等。

3. 重盐荒地改造。位置在禹

城北丘洼。面积 2.7 万亩,耕层含

盐量一般都在千分之六以上,重的

高达千分之十,治理难度大,历史

上是一片不毛之地。1986 年在中国

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帮助下,开挖排

灌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共动

土 38.6 万立方米,新挖和续建排水

渠 15 条,长 14.3 千米,营造防护

林带 24 条,长 20 千米,使 1.2 万

亩洼地达到干、支、斗、农渠配套,

解决了排水问题。其中 2000 亩重

盐碱地得到了初步治理,种的棉花

平均亩产 50 多千克,试种的西瓜、

白菜亩经济纯收入达 800 元以上,

甘薯亩产 3750 斤。

1988 年 6 月,李鹏总理视察了

山东禹城试验区,给与充分肯定。

1988 年 至 1993 年 间, 黄 淮

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两期后,

1994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办公室委托地理所承担“黄淮海平

原农业综合开发深化方向”研究项

目。许越先带领课题组先后到江苏、

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五省平原

第86页

8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地 区 的 31 个 地 市 58 个 县( 市、

区)实地考察 150 多个项目区,召

开 60 多次座谈会,取得大量第一

手资料。所到之处看到的大都是禹

城实验区和“一片三洼”治理开发

模式。与此同时,建立数据库和计

算机辅助系统,对 539 个县的农业

统计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得出重

要研究结论。

经过 6 年奋战,将我国粮食产

量从 8000 亿斤提高到 9000 亿斤。

在增产的 1000 亿斤粮食中,黄淮

海地区贡献了 504.8 亿斤,中国科

学院主战场新增 111 公斤。黄淮海

战役超额完成了任务。“黄淮海平

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研究与开发”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

科院特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 1993

年 农 业 奖。1991 年 至 1993 年,

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学院黄

淮 海 平 原 综 合 治 理 研 究(1986—

1990)丛书》,包括 6 部专著和 8

部论文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黄

淮海战役”的主要科技攻关成果。

这场农业科技大会战,为我国

粮食生产与消费保持供需平衡、保

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

展示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1996 年 8 月,禹城县召开“纪

念禹城实验区创建三十周年大会”,

许越先先生在会上作了“从禹城农

业发展看科技的力量”的发言中,

谈到了“禹城模式”“禹城经验”

和“黄淮海精神”。

禹城模式就是“井沟平肥林”

综合技术治理中低产田的模式,这

个模式在黄淮海平原全面推广,为

北方区域农业发展,扭转南粮北调

局面做出了独特贡献。

禹城经验比禹城模式具有更为

丰富的内涵,除了科技研发外,还

包括多学科队伍的联合攻关,科技

成果的多渠道转化,科技人员在政

府的参政议政,科物政结合的科技

承包,农业科技园区的创造,以及

地方政府对科技强有力的支持等,

其实质是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禹城经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禹城人的科技意识,二是科技人员

的黄淮海精神。

黄淮海精神就是长期在艰苦环

境下坚持农业科研及成果转化的刻

苦精神、联合攻关团结奋斗的精神,

为国家、人民、为科学忘我献身的

精神,在科学研究上孜孜不倦、持

之以恒、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在 30 多年间,把一个历史上

长期多灾少粮的贫困区域治理成全

国最大的商品农业基地,这一奇迹

般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创举,包括

社会主义制度下几个科学家群体的

贡献。在长期研究实践中形成的黄

淮海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献身精

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凝聚的民族精神,值得倡导,值得

颂扬。

周光召院长(中) 到山东项目区

许越先(右 1)在现场汇报(1989 年)

第87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服务于县域 / 市域农业发展,中农富通继农业嘉年华

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以下简称农业奥特莱斯)。

农业奥特莱斯以政策引导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品牌培育为

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集聚资源要素,融合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高效优质

农产品和绿色农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是集产品交易、服务体验、会展交流、

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商业模式;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供应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农业奥特莱斯具备产品交易、品牌培育、涉农

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休闲体验、会议会展和科技示范九大功能。

2019 年 5 月 19 日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隆重举办“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发布会”,引起来自国内外的嘉宾

和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农业奥特莱斯能成为具有多样性、更有张力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

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

产品交易 信息交流

涉农服务 金融服务

教育培训 休闲体验

综合性农商

全新产销模式 01

03

04

05

一站式服务 02

全新涉农

体验式消费

全新式生活

五大

创新

业务咨询:刘女士 15811564620

九大 功能

主要业务

构成

产品

交易

品牌

培育

涉农

服务

会议

会展

休闲

体验

科技

示范

农产品

展销服务

农商

体验服务

农业生产

服务

农业经营

服务

农业金融

服务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金融

服务

信息

交流

教育

培训

做现代农业 找中农富通

第88页

的士农夫桃园:

让“国桃”走进寻常人家

三 农

人 物

INTERVIEW

在北京提起桃子,几乎所有北京市民,都会将目光投向平谷——北纬 40°的京郊半山区。在这个地方,

每年的初夏伊始,桃园里一枚又一枚的明星开始横空出世,把平谷大地渲染成了一片甜蜜的“桃王国”。

为啥这里能被称为桃子的“王国”呢?

这里的桃园足够大,足足有 22 万亩;这里的品种足够多,有 200 多个品种在此荟萃;这里的桃子名气

足够响,被称为“国桃”,它以其不俗的成绩摘取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

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美誉由此而来;这里的桃子牌子也足够硬,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平谷的桃子如此有魅力,哪个品种的桃子好吃?哪家桃园的桃子种得好?本期《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杂志带您走进位于北纬 40 度——平谷大桃园,在 22 万亩中国最大桃园中去探访的士农夫桃园,去寻找最

好吃的桃子,也去听一听种桃人——的士农夫王长国和他的妻子韩莉娜种桃子的故事。

8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文 中农富通《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第89页

走进平谷刘家店镇辛庄子村的

士农夫桃园——中国农业大学理学

院绿色防控基地,满眼葱翠,桃子

藏在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的士农夫桃园在北京市平谷区

刘家店镇,这里是平谷 22 万亩桃

园的一分子。她的经营者是一位退

伍老兵——王师傅,也是一名出租

车司机。经过几年的经营,他把桃

园里的桃子种得好吃,桃味浓郁,

经过他们的运营,又让平谷的“国

桃”产品走进了全国各地的寻常人

家,普通老百姓也能大饱口福。

来到的士农夫桃园已经是 8 月

中旬,蟠十六挂满枝头,红蟠桃、

离核黄毛蟠已经进入尾声,绿化九

马上成熟等待走下枝头。说起的士

农夫桃园里的桃子品种,用明星荟

萃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什么

软桃、脆桃、蟠桃、水蜜桃,从 6

月底到 10 月轮番上场,无论是哪

一个品种的桃子,都受到了全国各

地消费者的喜爱。为啥?答案:惊

艳的桃味。

先说六月底,早熟明星蟠十三

率先高调上市,接着七月初外表跟

李子一样光滑,口感香甜脆的黄油

桃澳油登上市场,桃中贵族——小

白油蟠成熟,它是蜜糖炸弹,一上

市就在市场上拉起了一条“甜蜜战

线”。进入七月中下果园的黄油蟠

桃、黄毛蟠桃成熟,这两个品种占

据了的士农夫桃园的半壁江山,很

快让消费者的唇齿间旋起了桃香

“风暴”。进入八月份,离核黄毛

蟠开始走下枝头,它以浓郁的桃味

征服人们的味蕾;八月中下旬,绿

化九成熟了,绿化九不仅是平谷大

桃的封神之作,是桃中翘楚,更是

整个鲜桃季的收尾之作,这个品种

的桃子将持续供应到十月份。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优质明星品

种真不少,它们各有特色,其中:

蟠十三——早熟明星品种

市场上其他上市早的桃子在

风味上似乎总有点欠火候,风味

不够浓郁。但是在的士农夫桃园

里的早熟桃子蟠十三却完全是不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85

第90页

8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一样的画风:个顶个地“桃味浓

郁 + 硬吃起来嘎嘣脆”,成熟后

的蟠十三放上几天就会软糯,浓

郁的汁水和细腻的果肉更是老人

们和孩子们的最爱。

蟠十三是的士农夫桃园里早

桃 中 的 当 家 品 种。 刚 成 熟 的 蟠

十三,果肉的“硬度”是恰到好

处的,清脆中稍微带点弹性,一

口下去,饱满肥厚的果肉紧实脆

爽,带来脆桃党喜欢的那种“利

落干脆”,随着咀嚼,鲜嫩的果

肉与清甜的汁水交织,唇齿慢慢

被桃香萦绕!

在 初 夏 时 刻, 来 上 一 颗 蟠

十三,无论是享受它的脆爽还是桃

汁,都给人留下幸福感爆棚的舌尖

体验!

纽扣奶油蟠——爆甜

六月底七月初,在的士农夫桃

园里高调登场的桃子是离核油蟠,

也叫纽扣奶油蟠。

纽扣奶油蟠,是近几年刚推出

的新品种,因为其成熟后像极了一

枚枚白里透红的大纽扣,被人们称

为“纽扣蟠桃”。

纽扣奶油蟠是一枚迷你桃,但

生而不凡,它拥有蜜桃的水嫩,黄

桃的爽脆,有油桃的鲜亮、蟠桃的

外形,它集四类桃子的优势于一体,

是桃子家族里的珍品。

别看纽扣奶油蟠个头小得多,

但一样能给你带去十足桃味。刚成

熟的纽扣奶油蟠吃起来是一种脆

爽,光滑的外皮没有恼人的桃毛,

简单清洗后就可以直接开啃!咀嚼

之间,脆得“咔呲咔呲”的口感格

外爽快;浓郁的果香、甜美的果肉

一并在唇齿间刮起风暴,好不过

瘾!喜欢吃软糯口感的,它也一样

能够满足,稍稍放上两天,就迎来

了它的第二种赏味“高光时刻”。

这时候的它,汁水更加丰沛,果汁

与细腻的果肉交织,随着舌尖的轻

撵与咀嚼,细嫩甜美的滋味渐渐涂

满整个口腔。

更让人惊艳的是这款桃子越软

香气越浓郁,一口下去就爆汁,随

第91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87

三农人物

INTERVIEW

之入口的是一股淡淡清香,吃过之

后让你魂牵梦绕。是桃品种里甜度

高的一个品种一般含糖15-20多度。

黄毛蟠桃——桃中贵族

沉甸甸圆溜溜的大果子,比手

掌还大,软软的桃肉唇齿感受着果

肉的娇嫩与甜美,口腔被丰盈的汁

水充满;一颗吞下肚,久久不散的

桃香让心情都明媚起来……

这是从的士农夫桃园里摘下一

颗黄桃,入口后的感受。其实这颗

黄桃的来头是真不小,它称得上是

桃中贵族:浓郁的桃子味能秒杀市

面上的多数普通桃子。

这颗桃子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能 拥 有 如 此 殊 荣 ——“ 桃 中 贵

族”?首先它的个头大,的士农夫

桃园里的黄毛蟠单果都是 300g 起,

桃王更是等达到 500g 左右。每一

个黄桃均是肉厚实桃核很小,而且

还是离核的,让你能够大口地享受

鲜美的桃味。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黄桃,因为

是精心精准管理,每一颗黄桃长得

都很周正,把金黄金黄且圆滚滚的

黄蟠桃拿在手里,真的是很讨喜。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黄蟠桃最诱人

的还是它的味道。一般黄桃的糖度

在 13°左右,的士农夫果园里一般

会在凌晨 4 点采摘黄蟠桃,这个时

间点采摘的桃子有硬度,果肉是凉

的容易保存,耐运输。所以能够完

胜其他普通的黄桃。而且只要从的

士农夫桃园里采摘下的黄桃均是熟

透的黄桃,成熟的黄桃脆爽鲜甜,

一口下去纯甜爆汁,其独有的清爽

桃香让人回味无穷!

水蜜桃绿化九号——平谷大桃

的封神之作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晚熟品种是

绿化九。

绿化九是水蜜桃的一品种,也

是平谷大桃的封神之作。来到平谷,

如果没吃过绿化九,就等于没吃过

平谷大桃。的士农夫桃园里的绿化

九更是表现不俗,不仅个头大,而

且桃味浓郁,桃汁十足,桃肉更是

饱满,一口下去,若软中带有点阻

力,大口大口地嚼着桃子,饭量小

的人,一个桃子就能吃到饱,而一

口飙出的蜜汁,一点都不输夏季的

蜜桃,这对于秋燥的味蕾来说是别

样的滋润。

夏天没吃够水蜜桃的,秋天来

到的士农夫桃园,也可以接着吃!

因为的士农夫桃园位于北纬 40 度的

平谷刘家店镇辛庄子村,因为这里

纬度高,绿化九成熟期比市面上的

绿化九成熟都要晚。再加上这里地

处山区,早晚温差大,在生长中就

积累了足够的糖分,其品质和口感

都称得上是水蜜桃中的“佼佼者”!

第92页

8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三农人物

INTERVIEW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桃子有白

桃、黄桃、油桃、蟠桃四大类, 其中,

六月底上市的有早露蟠、蟠十三、

澳油、油蟠、金苹美油蟠桃、钮扣

奶油蟠;进入 7 月份,上市的有黄

油蟠九、早金霞晚金霞、平谷油蟠、

油蟠 7-7、黄毛蟠桃 7-12;八月份

进入市场的有:蟠十六、蟠 24 号、

离核黄毛蟠、绿化九、红蟠 21 号;

9 月中旬,酸甜可口的秋彤离核大

毛桃上市,再经历一个多月热闹,

桃园就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状

态。可以说从初夏到深秋,的士

农夫桃园里的美味桃子层出不穷,

各个品种的桃子更是“你方唱罢

我登场”,直到 10 月初才结束这

场蜜桃的狂欢。

出类拔萃的各种桃子,为啥出

自的士农夫桃园里?

吃过的士农夫果园桃子的人都

不禁会感叹,为什么他家的桃子桃

香如此浓郁,果肉如此甜美!

其实它们芳香四溢,桃味十足,

吃起来口感十分迷人,得益于它们

生长在“中国桃乡”——平谷,这

里有 2000 年多年的桃类栽培历史,

明清时期就有皇家贡桃之传说,历

史的传承下来了丰富的桃树管理技

术。再加上平谷地处海河流域北三

河水系,它的东、南、北三面环山,

如同处在一个气候温和的天然襁

褓;境内河流奔腾、水网密布,在

海河流域的滋养下,平谷桃园里的

土地肥沃。再加上平谷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据统计这里年平均日照

时长 2482.9 小时,独特的地理环

境使得平谷的刘家店镇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长,有利于

蜜桃糖分积累, 因此孕育了各种

美味醇厚的桃子。以上因素都让的

士农夫桃园成为满足各类桃子生长

的理想之地。

除了好品种、适宜的生长环

境,也离不开种植上的努力。为

种出更高品质的各个品种的桃

子,的士农夫桃园的管理者王师

傅夫妻俩在种植上下足了功夫。

他们俩从种植桃树开始,就严格

控制桃树种植间距,让每颗树上

的桃子都能更充分的沐浴阳光,

第93页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89

三农人物

INTERVIEW

得以更好的糖分积累,让桃子更

香甜可口!在管理上,他们除了

使用有机农家肥,还使用香油渣

和黄豆发酵成的酵素进行施肥,

为了让桃树吸收更多的养分,每

年王师傅都会把残次品的桃子收

集起来埋到每颗桃树的下面进行

发酵以滋养桃树,让来年的桃树

结出更好的桃子,拥有更浓郁的

风味。在防治病虫害上,整个桃

园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的绿

色防控基地,防治病虫害的方式

全部采用物理防控的模式,冬春

季节使用粘虫板、迷向丝等方式,

桃子刚一露头就采用套袋的管理

的方式来防止自然灾害和病虫

害。整个桃园在桃子生长的过程

中从不使用除草剂,全部使用人

工除草。这种精心管理桃子的模

式,不仅仅是让桃园里的桃子健

康地成长,而且让每颗桃子桃味

十足,消费者吃起来更是安心和

放心。

颗颗是精选 原则是严格

的士农夫桃园里的桃子好吃,

够新鲜是首要的。每日凌晨四点就

是的士农夫桃园的采摘时间。的士

农夫桃园的王师傅进入桃园登上梯

子,手持无损检测仪开始寻觅。他

用无损检测仪扫描桃枝上的桃子,

糖度达标,成熟度达标,采摘下枝

头。反之则把桃子继续留在枝头让

其生长。

无损检测仪器能更精准地判断

桃子的成熟度。其实,的士农夫桃

园一直坚持成熟到位的采摘原则,

给到每一颗桃子充分的挂果时间,

采摘下枝头的桃子在摘袋后,再经

历五到七天左右让阳光进行“涂抹

脂粉”的日光浴,让其糖分充分积

累,让果子被大自然充分赋予风味,

这才能达到下树的标准。

下树是严格筛选的。打包前更

会进行最后一轮的严格筛选。王师

傅的爱人坐在桃树下,一个个地筛

选果子,有一点瑕疵就会把它淘汰

掉,然后把挑选出来的果型圆润,

个头饱满,无伤痕的果子,悉心包

好网格套,装入精致包装箱里,这

才走向市场。

第94页

中农富通农业商学院、国际农学院

中农富通农业商学院、国际农学院是中农富通公司旗下的两个三农精英培训机构,成立于 2017 年,由中国农业大

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农富通公司首席专家张天柱担任院长。学院遵循创新理念办学的原则,体制机制独特

灵活,开创农业高端人才培训新模式,是一个培养“三农精英人才”的“黄埔军校”,已开展近 140 场培训考察,为

近 2 万人提供专业培训。学院研究和开发的课程非常贴近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致力于为学员打造“政策 +

产业 + 乡村 + 管理”的复合式知识结构和卓越能力,短期协助各级学员解决实际的决策和经营管理问题,长期以“培

养三农精英、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开辟中国“三农”教育新篇章。

培训采取“理念学习 + 实例研讨 + 咨询服务”的教学方式,两个学院的培训课程及培训对象各有特色。其中,农

业商学院培训侧重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经营管理,主要面向各地政府系统的农业农村部门主管领导、农业企业、农

业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高层管理人员等;国际农学院培训侧重于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主要面向农业

工程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领域的农业工程师、农业经济师、生产管理人员、农技推

广人员及其他立志于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的各行业人员。

我们的优势

发布 30 余个行业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影响及建议》系列研究 报 告

《中国农业嘉年华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公园发展研究报告》

《农业产业强镇发展研究报告》《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报告》《中国肉牛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研究报告》《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研究报告》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报告》 ……

拥有正式出版专业著作和技术成果汇编 40 余册,且每年增加 3 册以上

依托百年学府积淀,36 年发展历程和从业经验

行业深度研究

和总结提升

自主创新持续发力

汇聚行业尖端人才

近 1000 名以硕博为主的实战经验丰富的精英

实操经验丰富

截止目前已获批专利 700 余项,持续农业科技创新输出

服务国内外 700 余个精品项目

培训项目管理

系统完善

国内外 1000 余位政、产、学、研资深专家

集成创新超过 600 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需求调研

培训设计

资源整合

教学实施

评价反馈

通过专题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委托单位培训需求、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了解,

发现当前发展痛点和难点,提出专业的培训建议。

围绕委托单位需求,反复商讨,根据 5W2H 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采取讲授、案例、研讨、体验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学、学员管理、后勤协调联动、

有效衔接,充分保障培训实施效果。

培训期间,学员通过手机二维码在线评价与留言。

培训结束后,形成全面系统、详实丰富的培训报告。

根据培训计划,匹配讲师资源、现场教学资源、后勤保障资源。

深耕行业多年

第95页

定制农业培训考察,就找中农富通

详情咨询: 巩老师(18710120336)

邮 箱:znfuda01@163.com

网 址:www.agricarnival.com

农业园区运营管理 农业嘉年华官网 扫码即可了解培训动态

高素质农民培训

经营管理、专业生产、技能服务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

土人才,打造适应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干部培训

政策解读、国际农业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策略培训,全面提升

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村两委书记培训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乡村建设、现

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培训,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发展经济能

力强、改善民生能力强、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基层管理干部。

农业企业培训

经典 MBA 管理课程为基底,紧密结合涉农企业经营与管理实

践,典型案例现场剖析,农业行业标杆企业实地考察学习,深

度交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

政策解读、农民合作社管理方法、家庭农场运营方式培训,同

行先进经验学习,各地有效做法交流,提升农民合作社与家庭

农场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农技人员培训

现代农业领域的产业发展及专业技术培训,强化针对性和实用

性,加速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有效提升农技队伍实践工作能力

和综合素质。

培训范围

刘经理 15811564620

第96页

做现代农业 找中农富通

富通大潮来 让农产品飞起来

网址:www. zhongnongfutong.com

业务咨询:010-62392460/1581156462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 B座17 层

邮编:100083

投稿邮箱:ftxinxi@163.com

中国南和

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