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文史第20期

发布时间:2022-4-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长治文史第20期

民间记忆刊号。东街师范的前身是山西省立第四师范,成立于 1913 年,1928 年更名为长治师范,曾为国家培养了上万余名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人民作家赵树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赵树理于 1925年夏考入长治的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在1927 年 10 月到 11 月间参与领导了四师的“学潮”,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在赵树理的一生历史上都是光辉的一页。后来我了解到,长治师范为号召爱好文学的学生继承赵树理的文学创作精神,决定成立“赵树理文学社”,首任社长李红义,副社长徐联德、闫旭敏,名誉社长是学校的校长张经原,名誉副社长是周国斌、董英,还有校领导和语文组的老师担任指导,分别是郭林生、韩贵余、杨文彪、张德鑫;文学社的编委共 7 人,均是学生。赵树理文学社创刊的校园文学刊物《春芽》,于 1988 年 1 月 21 日出版了第一期(创刊号),为油印本,用粉连纸印刷,八开对折成十六开装订成册。开设栏目有小说、诗歌、散文诗、散文。在创刊号封面背面印有创刊词,“是春芽就要绽开”,言简意赅地阐明办刊宗旨:“面对崭新的世界,她要成为一枝奇葩,她需要乳汁、阳光,更需要不屈的抗争。那是蓬勃的生命,使长师春意盎然... [收起]
[展开]
长治文史第20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民间记忆

刊号。

东街师范的前身是山西省立第四师范,成立

于 1913 年,1928 年更名为长治师范,曾为国家

培养了上万余名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人民作

家赵树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赵树理于 1925

年夏考入长治的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在

1927 年 10 月到 11 月间参与领导了四师的“学

潮”,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在赵树理的一生历史上

都是光辉的一页。后来我了解到,长治师范为号

召爱好文学的学生继承赵树理的文学创作精神,

决定成立“赵树理文学社”,首任社长李红义,副

社长徐联德、闫旭敏,名誉社长是学校的校长张

经原,名誉副社长是周国斌、董英,还有校领导和

语文组的老师担任指导,分别是郭林生、韩贵余、

杨文彪、张德鑫;文学社的编委共 7 人,均是学

生。

赵树理文学社创刊的校园文学刊物《春芽》,

于 1988 年 1 月 21 日出版了第一期(创刊号),为

油印本,用粉连纸印刷,八开对折成十六开装订

成册。开设栏目有小说、诗歌、散文诗、散文。在创

刊号封面背面印有创刊词,“是春芽就要绽开”,

言简意赅地阐明办刊宗旨:“面对崭新的世界,她

要成为一枝奇葩,她需要乳汁、阳光,更需要不屈

的抗争。那是蓬勃的生命,使长师春意盎然。”在

创刊号里,共收录诗文 24 篇(首),20 个页码。

《春芽》封面“春芽”两个大字的字体为行楷,春高

芽低,春字左下角一棵幼苗从摊开的书本中间茁

壮而出,下方为春芽二字的拼音大写字母,再加

上两个大字四周围绕的圆点,共同组成了一个颇

具特色的图案。扉页及扉页背面为校领导题词,

张经原校长的题词是:“向人民作家赵树理同志

学习。”书记郭林生的题词是:“文苑添新蕾、春芽

绿长师。”在刊首语里,编委推荐了本期的优秀稿

件,最初每期印刷 100 份。每期的刊物刻版者有

三四人,尽管每期刊物油墨漫漶,看上去甚至还

有些土里土气,但却继承了“山药蛋”的本色。文

学社成立两个月之久,先后有 20 余篇作品先后

在《长治日报》、《太行日报》上发表。

就在 1988 年的那一年,在我们长治两所师

范的师生中流传有一种说法:长治的两个师范学

校要合并。我们学生当然盼着早点并校,后来不

知什么原因,并校的事情就搁起来了。1988 年 8

月,我毕业参加工作,但我还一直在关注着“长治

师范赵树理文学社”。我的同学秦小文在长治师

范就读时,曾主持过赵树理文学社的工作。十年

后,也就是在 1998 年 1 月 16 日,原长治第二师

范学校成功并入长治师范,即长治市民所称的长

治一师或东街师范、晋东南师范,与长治第二师

范学校正式合并。这两所师范学校实行合并,是

长治市政府根据全省调整中等师范学校的布局

规划,为适应中等师范学校改制的需求,结合教

育发展形势所做出的决定。两校合并后,现长治

师范学校校址作为长治师范学校的本部,集中举

办普通师范班;原二师校址作为长治师范学校的

分部,侧重音、体、美教学,培训各县、市、区的在

职小学教师。校本部挂“长治师范学校”校牌,校

分部挂“长治师范学校分部”校牌。实行统一领

导,分部管理。2002 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长治师范挂靠长治学院成为学院分校,面向全省

招生,2004 年学校更名为长治学院师范分院。而

原赵树理文学社的社刊《春芽》什么时候停刊,我

就不太清楚了。

新世纪的长治大学校园文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学的发展使校园文学有

了更准确的定义:即,校园文学是学生时代创作

的文学作品,通过校园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主

51

第52页

要为学生欣赏和接受的文学。的确是这样。校园

文学不仅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激情,既洋溢

着时代气息,还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晋东南师专中文系于 2002 年成立星原文学

社,其骨干是李晋峰、常晓峰、梁成忠、曹睿、甄琦

等,另外还有张星星编办的手抄体《美文》,郭路

军主编的《白桦林》报刊。星原文学社的成立得到

李仁和、王建堂、卢珏、张佳惠等老师的大力支

持。2004 年在晋东南师专升本长治学院之际,星

原文学社《星原》创刊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近

500 多人参加,还颁布了第一届星原文学奖。一

些优秀学子返回母校参加了活动,被誉为:“五

四”思潮长治再现。

2005 年 4 月 7 日,长治学院白鹭原文学联

合会成立,是由原星原文学社和白桦林文学社合

并成立的。白鹭原文学联合会的成立得到广大会

员和老师鼓励与支持,宗旨是:“弘扬校园文学,

展示青春风采。”白鹭原文学联合会不仅在长治

市各大高校中颇有影响,而且在全省高校文学社

团中首屈一指。无论从文学社的规模还是其独立

自发性,都极强地体现了长治学院广大学生的素

质修养与文学追求。是啊,进入新世纪的校园文

学作品,语言清新、明朗、纯正、规范,具有独特的

教育作用,富于幻想与新奇,其文学形式主要表

现在诗歌、小说、童话、科学文艺、校园戏剧小品

等体裁的作品中。校园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培养

新世纪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生存

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

作用。2012 年 5 月,长治学院举行“白鹭原文学

奖”征文大赛活动,还特邀《漳河文学》编辑部的

老师参加点评活动。

2005 年“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大型文化公

益活动在长治医学院举行,诗人林莽一行专程赴

会,山西籍作家、诗人张锐锋、潞潞、李杜、周同馨

也出席了活动。长治市政协主席常福江,市委常

委、宣传部长史耀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新民

观看了朗诵会。在这次活动中,长治学院师范分

院“赵树理文学社”的大学生们热情极高,欢声笑

语中折射着诗歌不竭的魅力。我看到这一消息后

很高兴,因为又听到了“赵树理文学社”这个名

字。

再后来得知,长治学院师范分院“赵树理文

学社”已经停办,原赵树理文学社的老师参加了

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据了解,多年来,长治

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在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

和帮助下,围绕“学习、研究、继承、弘扬赵树理精

神”的办会、办刊宗旨,充分发挥了一大批忠实于

赵树理精神传播者的骨干作用,采取多种形式、

方法,广泛征集资料,使会刊《赵树理研究》走出

了长治师范的校园,成为国内研究赵树理文学的

独树一帜的亮点。

雨后春笋般的中学校园文学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新时代的要求,青少

年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校园文学

艺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影响是最广泛的。到上

世纪九十年代,我们长治各县区的中学也相继成

立了文学社团,成绩突出的有襄垣一中的春芽文

学社、潞城一中的未名文学社、长子一中的江河

文学社等。

潞城一中的“未鸣”文学社成立于 1989 年

10 月 12 日,创办文学校刊《未鸣文学报》。该文

学社设有社长、理事、编辑部、对外联系部等机

构,建有诗歌朗诵协会、小记者采访协会、硬笔书

法协会、美术协会、科技小发明协会、摄影、体育

爱好者协会等分支机构,制定有严格的社内章

52

第53页

民间记忆

程,工作计划,聘有顾问、指导教师。“未鸣”文学

社自创建以来,坚持写作辅导讲座,互相交流创

作的作品,采取横向联系兄弟社团,纵向请作家、

诗人辅导等办法,并组织社员读报评报、写新闻

报道、文学作品,带领学生搞社会调查、采访、组

织社员进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报刊的

征文竞赛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

节”等活动,使文学社一天天壮大起来,成为长治

市校园文学社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994 年 9 月 24 日,长子一中“江河文学社”

成立,《长治日报》、《语文报》、《中学生知识报》、

《赵树理研究》等给以了报道,主办社刊《江河》,

他们的志向是:要将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成大

海,让成员遍天下,作品遍天下。江河文学社注重

于校外社团的交流并吸收社员,先后吸收上海、

北京、山东、广西、四川等地的一些中学生。1996

年江河文学社参加了“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

‘96——西安’年会”,带去了他们第一期打字复

印的“专页”。文学社还聘请《赵树理研究》主编一

丁先生和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研究会秘书长刘

解军先生为“江河文学社”顾问。1997 年江河文

学社荣获“全国中学文学社团研究会”和“优秀校

园文学社团”称号,社长程江河获得了“全国文学

社团优秀社员”。

潞城一中未鸣文学社建社以来,走出了黑骏

马、北琪、刘宝华、黄杰、岳红军等文学才俊,蜚声

文坛。还有,从长子一中江河文学社走出的程江

河,现任长治赵树理研究会会长;长治县一中《腾

飞报》走出的张国宏任《德育报》社长。另外,长治

师范赵树理文学社走出的王志彦、暴平方,也是

长治文坛的佼佼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治市各中校的校报、校

刊和校园网络,成为中学校园文学的阵地。到目

前为止,长治中学校园文学社团主要是:太行中

学文学社、长治二中文学社、长治一中文学社、长

治五中文学社、长治四中文学社、长治九中文学

社、长治十五中文学社等。

长治一中文学校刊《魁星报》,是由学校、语

文组与学生共同承办的校园综合性文学刊物,以

“繁荣校园文化,展示亮丽风采”为宗旨,力图全

面体现一中学生的创作水平。

2010 年 3 月,长治五中成立北辰文学社,社

名取自《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拱之”。其寓意与校园文化相契合又

暗含文学社成员及文学爱好者像一颗颗璀璨之

星为共同的文学理想相聚一堂,以德为文,以文

会友的深意。旨在既提高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

另外,长治市第十五中学文学社校报《长治

十五中》升格为“全国校报校刊协会”理事单位。

长治第十八中学明月文学社已成为学生展示才

华、开阔视野的重要窗口。为繁荣校园文学,《上

党晚报》的《大文化》、《教育周刊》曾分别为校园

文学发展开设了才艺大赛、成长文苑等专栏。

综览长治校园文学的发展史,分析研究上世

纪 80 年代以来长治新时期校园文学作品及其发

展的背景,我们不难看到,长治校园文学是和文

学社团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校园文学产生和

发展的一大特色。随着长治校园文学的发展,其

特色将更加成熟,从整体上将形成“独立”的校园

文学风格。

总之,流年岁月,多年前的记忆已在渐渐远

去,愿记忆中的“长治校园文学”永远停留在我的

记忆与回望中;愿今天的长治校园文学阵地成为

培养长治作家的摇篮,成为长治当代文学的苗

圃;愿新一代的校园文学青年成为新世纪长治文

学的生力军。

渊编校院秦卫冤

53

第54页

平顺,平安顺利,从字面理解多么美妙诱人,

是多少人生轨迹的最高追求。然而,作为一个县

的历史,却不是那么“平顺”。

明嘉靖七年(1528)平定陈卿起义,明嘉靖八

年(1529)建立平顺县。“平顺”作为县域名称,政

治意义非常强烈。延续至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末期,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从控扼要害和防御民变角度看,平顺

的地位明显下降。先是虹梯关和玉峡关两个巡检

司分别于清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和清乾隆二

十一年(1756)九月被裁,接着于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四月平顺县彻底被裁掉了。

民国元年(1912),山西省临时省议会通过了

一项新政策为平顺县恢复带来了福音。新政策规

定“直接制以县为单位,凡府、厅、州、乡一律改

县。”大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顺籍山西

省议会临时议员石璜率地方士绅多方争取,县治

终于恢复。民国四年(1915)因“财政困难”“于民

增加负担”的原因再裁;民国六年(1917)再次复

县的说辞是“该乡地方险要,亦非县佐权力所能

几分几合话平顺

要要平顺历史回望

54

第55页

震摄”。1940 年和 1958 年,虽经过了平南、平北

分治和壶(关)平(顺)合并,但时间非常短暂,不

影响大势。

回望平顺走过的历程,套用《三国演义》开篇

语,正所谓“话说‘平顺’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

合”。

平顺之前的野平顺冶

平顺建县历史区区 500 年,但先祖的繁衍生

息历史超出了许多人的固有认识。可以说在中华

文明发祥时,这里也走出了洪荒蒙昧。

分析平顺县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

料,在现在县境范围内,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

期先祖们大致集中于三个条带状区域内繁衍生

息:一是北耽车乡王曲村至石城镇石城村的浊漳

河流域;二是西沟乡西沟村至中五井乡留村村的

百里滩河流域;三是北社乡东河村至北社乡南社

村即东裕沟一带。

夏商时期,城市、村落等聚落形态已经形成。

商周时期,黎国建立,现今县域全境属黎国。春秋

时期,潞子婴儿国崛起,与黎国并立,现今县域范

围应分属潞子婴儿国和黎国。和平共处时间不

长,黎国被潞子婴儿国吞并,随即晋灭潞子婴儿

国恢复黎国,不久晋国连黎国也灭掉了。春秋末

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之后,全境属于赵国。秦朝开始实行郡

县制,县境分属潞城与壶关。隋代开皇十八年

(598)始置黎城县,自此至明嘉靖八年(1529)县

境基本分属黎城、潞城、壶关三县。

平顺县的建立

平顺县的建立与一个“事件”和一个“人物”

分不开。“事件”即众所周知的“陈卿起义”,“人

物”即时任兵科都给事中夏言。

民以食为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基

本分包到户,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推动了生产

力的发展,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的农民首次解决了

温饱问题。

纵观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农民起义,多数是因

为食不果腹,填饱肚子的“天性”没有得到满足。

饿肚子不全是因为年景饥馑,更多的是在国家机

器的压榨之下交足皇粮赋税之后,家无余粮。与

其饿死不若抗争。

明弘治版《潞州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潞州包括六个属县共有 262358 户,

1756556 口人,夏税小麦 17716 石,秋税粟米

420896 石;弘治五年(1492)共有 107723 户,

712385 口人,夏税小麦 55750 石,秋税粟米

223000 石。弘治五年比洪武二十四年,人口减少

1034171 人(减少原因主要是明初期人口的大迁

徙),减少率 58.9%;夏秋税粮减少 15986 石,减

少率 36.4%。很明显,弘治五年比洪武二十四年

人均税粮大大增加了。除皇粮正税外,还有马草

446000 束,户口食盐钞 229116 锭,岁贡绵羊皮

922 张,獐皮 37 张,麂皮 36 张,鹿皮 97 张,牛黄

等药材 30.147 斤,生丝绫三十疋(pi,同匹),生丝

绢五十疋。总之,弘治年间老百姓生活比洪武年

间还艰难。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封第二十一

子朱模为沈国简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潞州。

及至明弘治年间,除沈王府外,已有陵川王、平遥

王等王府 16 座,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府第 30 余

座。皇亲贵胄养尊处优,子嗣繁衍速度更快,骄奢

淫逸更是超越地方官员。万历版《潞安府志》记

载:“尝观自古同姓诸侯王之盛,未有逾于我国朝

者。”“考之往牒,州志(潞州志)创于弘治之初,郡

文史漫笔

55

第56页

王以下、将军四十五人耳,越六十年,已十倍于

前。今又四十年,几二十倍矣。”“当时王出必仪

仗,将军中尉出必舆盖,不则宁燕居深坐耳。”这

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明代是有史以来同姓诸侯王

最多时期,万历年间与弘治时期比较,郡王、将军

增加了 20 多倍,而且,郡王出行必须有仪仗队,

将军、中尉等出行也必须有舆盖,否则,宁可在家

闲坐。此外,王府下属服务于王府的官司机构非

常繁琐,包括长史司,职官有左右长史、典掾;纪

善所,职官有正副教授、伴读;审理所,职官有正

副审理;奉祀所,职官有正副奉祀;典宝所,职官

有正副典宝;良医所,职官有正副良医;典仪所,

职官有正副典仪;工正所,职官有正副工正;典膳

所,职官有正副典膳;广实库,职官有正副大使;

广实仓,职官有正副大使;沈阳中护卫,职官有正

副千户、百户、经历、镇抚;群牧所,职官有千户、

百户;仪卫司,职官有正副仪卫、典仗。郡府则有

教授所,典膳所,典仗所。在这些所有职官中,除

千户、百户为世袭外,其余均为朝廷从全国各地

已取得“功名”之人中选任。

亲王、郡王、将军,王府、将军府的属官,以及

沈府中护卫的兵丁,这么多人的吃穿住用均出自

民脂民膏。至于沈府所有皇族岁禄是否均由潞州

全部摊派,不能完全肯定。因《潞安府志》中记载

有:“民赋如故,而岁禄日增,全给者本折各半矣。

本折各半者,又不能卒备,而挨支十余年始得

矣。”意思是说,老百姓交的赋税还是那么多,但

沈府的岁禄需要却是与日俱增。大部分情况下是

只能给足应给的一半,这一半还不能按时供应,

拖了十余年才完全凑齐。另外,长治人栗应麟(时

任陕西佥都御史)建议将原来由平阳府承担沈府

的禄米,改到潞安府来就近收取。由此看出,此前

藩府支出是由潞州和平阳府各承担一半。即便一

半,这也是极大的一笔开支,而且这笔开支是不

断增长的,所以百姓承担完正常赋税之外,还得

从牙缝中挤出供他们奢靡浪费。

在一个政治昏暗,特权阶层贪婪无度,百姓

食不果腹的时代,爆发抗争性起义有一定的必然

性,不是陈卿,也会有李卿、王卿。

相关历史学者研究,认为“陈卿起义”最早是

由陈卿同其父陈琦、伯父陈曩、叔父陈良、陈铎、

弟陈来、村人王廷禄等组织起事。至于起事的起

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陈卿在正德年间为潞城

县衙小吏,“欺官舞弊,被革不悛”,回家后组织上

述人员开始起事。二说是嘉靖初年陈卿任潞城县

管理粮库的小吏,遭遇严重灾荒,本村村民集体

找陈卿想办法度灾。陈卿出于恻隐之心私开粮仓

赈济村民,官府发现后被革职回乡。回乡后又被

告发抗粮不交而遭受迫害,随即联系村民举事。

这两种说法的真实性值得商榷。因“陈卿起义”事

件只有新中国建立后才给予正面评价,所以在各

种旧版地方志书中均未详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因为“欺官舞弊,

被革不悛”就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开始思谋起事?

“不悛”就是不思悔改,官府并没有把陈卿当罪犯

缉捕。即便缉捕,在明中期汉儒忠君思想可谓深

入骨髓,受这种思想的束缚,其父即使有可能,其

伯、叔、弟及邻居会跟着造官府的反吗?明代的严

刑酷律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凡谋叛,不分首从,一

律斩首;妻妾子女交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没收

充公;男子上下三代包括兄弟皆流放两千里之

外。造反的后果如此严重,他们都不掂量掂量吗?

第二种说法就更难站住脚了。大明律规定中,和

尚娶妻、同姓结婚都会受到重责,私开粮仓岂能

轻饶?《大明律·刑律·监守自盗仓库钱粮》规定:

“凡监临主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不分首从,并

赃论罪,并于右小臂膊上剌盗官(钱粮物)三字,

每字各方一寸五分,每画各阔一分五厘,上不过

56

第57页

肘、下不过腕。”若私开粮仓属实,不仅陈卿回不

了家,他的乡亲作为从犯也会被杖责且要在手臂

上刻“盗官粮”三字作永久“纪念”的。

在缺乏足够历史史料支撑下,起事原因只能

揣度。《大明律》规定脱漏户口,有赋役者,家长杖

一百,无赋役者杖八十。八十大板打下来估计半

条命没了。规定逃避差役者,逃往邻境州县者杖

一百,发还原籍当差,而且所在里和迁入里的里

长,以及地方官员一同追责。哎!可叹当时的“顺

民”逃无去处,生无活路。顺理推断,只有在共同

承受过高的赋税和繁琐的差役,在遭遇饥荒等变

故时,官府仍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征粮,强派差役,

逼得百姓只有死路一条的情形下,在陈氏父子的

号召下共同起事比较合乎情理。

最早起义时间在 1997 版《平顺县志》中记载

为明正德十年(1515),这个时间也不完全准确。

光绪版《山西通志》记载:“牛耕,陵川人。正德六

年,流寇陈卿率众突入太行,至平城镇,执耕问

曰:陵川与壶关孰远近?耕给曰:壶关近且平,陵

川远且险。至壶关界,问众,尚远。贼以诳己,遂刃

耕于西火镇,而二邑胥免难。”正德六年,陵川人

牛耕在路上被陈卿队伍抓住问路,这里离陵川县

城近还是壶关县城近?牛耕说壶关县城近而且路

还平坦,陵川远路还危险。让牛耕带路,

到了壶关的交界,陈卿的队伍问当地老

百姓离壶关县城还有多远,老百姓说还

远着那。陈卿等明白了牛耕是在有意欺

骗他们,于是在壶关西火镇(现属长治

县)把牛耕杀了,牛耕以自己一命救了两

县人民。光绪版《山西通志》记载了牛耕

的义举。这个记载不仅向我们昭示了牛

耕是一个大义凛然的好人,也明确告诉

我们正德六年(1511)陈卿已经起义并在

太行山内活动。这说明陈卿父子最早起

义应是在正德初年。陈卿父子在正德初年已经起

义,还有一个记载也可佐证。明嘉靖朝内阁大臣

顾鼎臣撰写的《创建平顺县记》中“贼首陈卿父

子,世济暴恶……有司务掩盖,养乱者二十余

年。”平定陈卿起义是在明嘉靖七年,公元 1528

年,往前推 20 余年正是明正德初年。

起义以后,陈卿父子也经过了几次挫折,但

恢复后队伍越来越壮大。官方的几次围剿,均因

太行山的“庇护”,加之官兵的腐败无能与养尊处

优而无果。起义军波及地区越来越广,使“全晋之

地震恐”,“天子震怒”。明嘉靖七年(1528)八或九

月,朝廷调山西、河南兵马,对陈卿起义军进行了

集中清剿,十月中旬战事结束。

夏言,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是明代

少有坐着“直升飞机”升迁的官员。从嘉靖七年正

七品的兵科都给事中算起,嘉靖八年或九年,皇

帝赐四品官服和俸禄,十年三月升正四品的少詹

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翰林院院长),八月升

为正三品的礼部左侍郎,一个月后,晋升为正二

品的礼部尚书。《明史·夏言传》评价:“去谏官未

浃岁拜六卿,前此未有也。”十五年晋升为从一品

的少傅兼太子太傅,闰十二月兼武英殿大学士并

进入内阁,十七年冬,为内阁首辅。内阁首辅,从

文史漫笔

57

第58页

权力角度讲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又加少

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

夏言的父亲夏鼎任过从五品的临清知州,按

现在的说法,夏言也算“官二代”,但夏言的升迁

并不是靠“拼爹”而“上位”,他爹一个从五品的地

方官在朝廷几乎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夏言首先是个勤奋而认真的人。就以平定陈

卿起义之后为例,夏言当时任兵科都给事中。兵

科的职责是“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兵部百

官之事。”都给事中是兵科等六科的“一把手”。陈

卿起义平定后,夏言审阅各方战报后认为问题不

小,向皇帝上呈《请差官查勘青羊山功次及处置

地方疏》。《疏》中提到“中间获功缘由,前后不一;

进兵期会,彼此各殊”。而且,他担心抚剿未能并

行,重剿轻抚而致后患无穷。为认真核实战情,区

分各参战将官之功与过,以正确施行赏罚,并督

促抚剿并行策略的真正实行,夏言请求皇帝降旨

“遣差风力给事中一员,前去各该地方,会同抚按

从公核实,明白具奏施行”,一并对战区人口因时

因地进行处置。《疏》中还提到“相择高平原阜,建

置官府,以为防御。大则设一千户所,小则立二三

巡检司,控扼要害,长年戍守,以为百年无事之

计。”夏言还未到青羊山,就向皇帝提出建立官府

和立巡检司的建议。嘉靖皇帝看了奏章很高兴,

说你夏言就很“风力”,就你去吧。

夏言实地勘察之后,首先是上呈《恳祈天恩

申明屡降敕旨抚谕兵后残民以安地方疏》,请示

毁掉了从犯名单,不予追究,以安众心。其次又上

《开设县治巡司关堡抚恤降民事宜疏》中着重笔

墨强调设立县治的必要性:“惟在设立县治之后,

县官加以抚恤,暂免徭役数年,庶几(希望)渐有

生意……此县治之设,所以急宜举行,一以乘众

心惩创之机而得以心其涣散(即分散百姓与官府

对抗之心),一以假经营雇募之利得以济其窘困

(即利用县城及关隘建设雇佣百姓让百姓挣些

钱)。”关于县城的选址,夏言也是精心谋划。夏言

在《入青羊山抚谕相度开设大略疏》中这样叙述:

“山中周览五日,其山川阢塞,道路险夷,村墟井

落攀缘上下,一一皆经心注目。惟青羊一村,人民

颇众,山水环合,风气翕聚,土地沃衍,所宜开设

县治,堪以居养人民。臣尝读堪舆家书,亦略领其

意义,随以罗经立定方向,凡县治、学宫、文庙、城

隍及各项大小公廨、街渠、门巷、城垣道路,俱各

督同知州周昊画定规模,建以标准。三司等官对

面商榷,佥以为善。及询参政李际可,则知都御史

王应鹏、御史穆相,于贼平之后,臣未至之先,亦

已到山相度,与臣所拟相同。”大意是说,县境内

到处都是山川沟壑,崎岖不平,唯有青羊村,人多

地众,风水不错,能满足建立县治的种种需要,而

且与地方官的意见也相符,就青羊村吧。

嘉靖八年(1529)正月后,在夏言的强烈建议

和精心操作之下,一个以控扼民变为目的且集中

了壶关、黎城、潞城三县最是山大沟深的山区小

县建立了。同时,升潞州为潞安府,于府郭新设长

治县。

夏言也是一个有才的人。如夏言提升为少詹

事兼翰林学士后仍任皇帝的直讲官,而且京腔官

话讲的好(不操乡音)。如撰写的清词深得皇帝满

意。夏言更不是一个无底线谄媚的人。如夏言不

巴结宦官。如夏言坚决不戴皇帝赐给大臣们的道

士才戴的“香叶冠”而且还颇有微词。但最终受严

嵩排挤、诬陷,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被斩首弃

市,妻子被流放,终年 67 岁。

平顺建县之后,地方官府和百姓感激夏言,

在县衙东为夏言修建了颇具规模的生祠,时任内

阁首辅的李时为担任次辅的夏言撰写了《夏公生

祠记》。现代人不好理解了,这相当于“一把手”为

“二把手”写传记赞誉“二把手”,也许古人没有现

58

第59页

代人势利吧?同是内阁大臣的顾鼎臣撰写《创建

平顺县记》,也赞誉了夏言力主建设和规划平顺

县的功绩。建县初,地方官府还在现在的虹梯关

乡碑滩村和杏城镇花园村建立了夏言撰文的《虹

梯关铭》和《玉峡关铭》两块巨大的石碑,以资纪

念。现《虹梯关铭》碑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玉峡关铭》碑为长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几分几合的平顺

平顺平顺,寄托了朝野多少美好希望!但一

路走来,也不尽是一帆风顺。

崇祯元年(1628 年),陕西绥德人王自用,号

紫金梁,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崇祯六年(1633)

四月初六日,紫金梁的部属马守应(回族,别号

“老回回”)带领起义军攻占了平顺县城,此次事

件平顺旧志记载为“流寇破城”。当时,多数人认

为县城人少又无兵器储备,劝县令徐明扬等暂

避;徐公不走,誓死尽忠尽义,想方设法保卫县城

及居民,终因寡不敌众,被起义军攻破。破城后多

数百姓被屠杀,房屋尽被焚毁。徐明扬被擒,骂贼

不止,“被攒刃之”,其实就是千刀万剐了。不久,

潞安府同知率兵打退贼寇。平息之后百姓哀吊徐

公,祀徐明扬于名宦祠。《山西通志·名宦》、《大清

一统志·名宦》均为徐明扬立传。与徐明扬同时被

俘的还有被紧急委任城守这样一个临时官职的

平顺人路鸿翀。路鸿翀被俘后大骂贼寇,被火焚

而亡,乾隆版《潞安府志·忠烈》载其事迹。《潞安

府志·忠烈》还载:“冯天才,平顺人。值流寇围城,

率二子生员(秀才)冯亨、冯昌,誓死坚守。城破,

不屈遇害,二子亦被虏,不知所终。”明代的读书

人坚持正义不怕死,平顺也有典型!

顺治六年(1649)六月,县城及百姓在一个

“六六大顺”的年月又经历了一次洗劫,旧版平顺

县志称为“牛光天破城”。“牛光天破城”是清顺治

戊子年爆发的“姜瓖之变”对平顺的波及。“姜瓖

之变”又称“戊子之变”。“姜瓖之变”是以大同总

兵姜瓖为首领的一次大规模反清复明的兵变,起

兵于顺治五年十二月,顺治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姜

瓖被部下叛将所杀,大同城被攻破,同年十二月

全省基本平定,历时近一年时间。牛光天是聚集

于潞安府一带响应姜瓖兵变的首领沈烈、许守信

的部将。其时,屯留城已陷,府城告急。为快速扩

大战果,沈烈、许守信等派遣牛光天率兵于顺治

六年六月某日攻破平顺县城,百姓又遭受了一次

涂炭。“聪明”县令段昌祚携官印趁乱逃往东部山

区,于九月引河南清兵收复县城。十月,清室多罗

郡王瓦克达等率兵收复潞安府。“聪明”县令段昌

祚受到了多罗郡王的表彰和奖励,奖品是郡王的

衣袍和帽子(应该是郡王日常穿的袍帽,不可能

是官服)。不久,段昌祚调往河南南乐县仍任知

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月初九日之后,平顺

这个名称还在,只是由县变为了乡,变成了潞城

县的一个乡。平顺县被裁的直接原因是山西巡抚

和其衷奏请。《清实录》中原文是:“乙巳(乾隆二

十九年四月初九日),吏部议准:山西巡抚和其衷

奏称‘潞安府’属之平顺县。原拨潞城、壶关、黎城

三县,就青羊里为治。编户仅三十一里。环城皆

山,并无井泉,乡民每多不便,应裁。其编户及所

徵钱粮各归原拨。从之”。这应该是吏部存档的东

西,“从之”就是皇帝同意了,吏部遵照执行。从这

个记载分析被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县城缺水。

水,一直是困扰县城居民生活的一个大问题。从

建县之初到万历二十年约 60 年时间里,在县城

打了三眼井、修了三座水池。当时县城百姓的吃

水问题应该是得到了解决。到乾隆二十九年再提

这个问题,一来可能是人口大量增加,吃水问题

文史漫笔

59

第60页

也许真的是个大问题了;二来缺水裁县

可能只是个籍口。因为裁县说到底只是

裁掉官府机构,县学还保留,县城常住人

口并未减少很多,“乡民每多不便”的问

题并未彻底解决。真正被裁原因恐怕还

是防控民变的作用日渐式微,而财政供

养与百姓负担的矛盾又非常突出,裁县

是不得不为的手段。这样看,“乡民每多

不便”只是一个上下都比较容易接受的

借口而已。

县治被裁后,原属壶关的归回了壶

关,原属黎城的除了现在的石城镇范围外归了黎

城,剩下的归了潞城,划为一个乡,称平顺乡(这

个时候的乡不同于现在的乡,并不算是一级行政

区划,一个乡可以包括几个里,但没有统属关

系)。从 1764 年裁县到 1912 年第一次复县,历经

148 年。148 年翻看历史书最多就是几页,但百姓

的生活是一天天走过来的,这其中的艰辛只有经

过的人才知道。要想知道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艰

辛,还得从遗留下来的一些史料中探寻一二。现

位于北耽车乡西坡村关帝庙内一通立于清乾隆

三十五年(1770)的小碑,碑文内容极其简单,重

点是说划归黎城后,与平顺时比较只增了一项酒

课,其他杂税没有增加,百姓感恩县官老爷,所以

百姓捐款立了一块“李老爷清廉正直、实心爱民

碑”。穷苦百姓的钱往往不白花,自己捐款立这样

一通碑背后的深意,说不定是希望后任的县官看

到或者听到,提醒当政的县官,你看看人家李老

爷,是清廉正直、实心爱民的,你好意思增加杂税

吗?收录于民国版《平顺县志》中石璜撰写的《恢

复县治通告书》对百姓生活状况有一段描写:“查

平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裁县时,仅留石城及虹梯

关二巡检,厥以备防御东匪;又于县城设城守司

一员,以图居中御外。其计划不可谓不密。嗣后,

石城巡检不知何时裁汰,虹梯关巡检畏东匪之吓

避居潞城,且城守无权,位同虚设,防卫无人,门

户洞开。光绪二十年间,张井村、申家坪当铺先后

被抢,平顺城及龙镇当铺亦皆鉴于匪患停业不

做。盖当铺含有官性营业,尚不敢就地开设,至钱

行、杂货更无论矣。自时厥后数十年来,金融困难

不可言状。每当完粮纳税,人民无不仰屋兴嗟。”

“有心者每不胜黍离麦秀(哀伤亡国之辞)之感。”

民国开元,革故鼎新,民主、共和、立宪、议

会,新名词、新形式纷至沓来。山西省临时议会通

过了一项凡是府、厅、州、乡一律改县的新规定。

平顺籍省临时议会议员石璜撰写了《恢复县治通

告书》,号召地方士绅积极争取,县治于民国元年

夏季正式复县。八月,首任知事李生裕到任。李生

裕接的是盗抢泛滥的“烂摊子”。到任的当月,有

盗匪百余人入玉峡关,他亲自率警队赶赴追捕,

擒贼枭首示众。次年春,又有河南盗匪经“急三

盘”入现在石城镇的遮峪口,劫掠迷峪、王家庄等

村。李公一面派人去请援兵,一面亲自带领县公

安局警队前往追捕,一直追到河南林县县城,生

擒盗匪“桀奴”,将其人头割下,悬挂在马鞍上,一

路示众。自此,李公声名远播,匪徒不敢来扰,地

方治安大为好转。李生裕在任一年半,做了许多

60

第61页

值得称道的事。民国元年在县城东藏寺创立第一

高级小学校。民国二年六月,东南部 80 余村遭遇

严重水灾,当年粮食大为减收,李公来不及请示,

擅自把应缴税款用于赈济灾民,救活了很多人。

当年冬季,捐薪支持重修虹梯关及古道。后又修

现在阳高乡榔树园村西的西蚰道,百姓感其恩

德,改称李公道,俗称大榔梯。

民国三年,袁世凯的心腹爪牙、山西巡按使

金永以“迨经改乡为县之后,事更清简,不但分

治,而财政困难,政治未能悉举,且因犬牙相错,

凡规复差徭等事迭起冲突,是分治之策于民增加

负担,于行政益涉分歧。”的理由否定了省临时议

会做出的决定,经请示大总统于民国四年二月平

顺县再次被裁。裁县以后,全境以平顺乡划归潞

城。

此次再裁,激起了民愤。石璜撰写了《平顺公

民师孔仁等请议规复该乡为县并请增筹经费

书》,痛斥“金巡按莅晋,籍撙节财政之美名,施剥

夺地方之毒腕。”对金永提出的裁县为乡的理由

一一进行了驳斥。平顺籍省议员张玉龙撰写了

《提议清源、平顺、马邑三县非法裁并理合恢复

书》,重点强调了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变更必须依

法进行,金永以行政手段变更是与法律规定相抵

触的,建议省议会公决以否定巡按做出的不合法

决定。经过省级请示,内务府总长范源廉呈请大

总统时强调:“自民国四年裁并后,全境悉隶潞城

一县,鞭长莫及势所难免;该乡地方险要,亦非县

佐权力所能震摄,似以恢复县治为宜”。终于民国

六年五月三日以大总统第 784 号指令,再次恢复

平顺县建制。

1940 年 1 月,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为

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1940 年 6 月以老马岭一

线为界分置平顺(南)、平(顺)北县。1942 年 6

月,平顺(南)、平(顺)北合并,仍称平顺县。1958

年 11 月,平顺与壶关合并为壶关县,县治设在平

顺县城。1959 年 9 月,壶关、平顺分治。

从历史的起点一路走来,平顺经历了几分几

合,总体来说还是分的时间长合在一起的时间

短,所以民风民俗及语言详细区分明显分三大

块,基本是合并前原属黎城、潞城、壶关三部分。

清嘉庆、道光年间有一小部分襄垣人移居东南山

区一带,这部分人基本分居各村,风俗语言已被

同化。咸丰、同治以后,平顺县东邻河南林县今林

州市有很大一部分移居平顺境内,因人数较多,

多数是自成村落且集中连片,所以从风俗习惯到

方言土语基本沿袭自己的传统。从此之后,由原

来的三大块变为了四大块。

平顺山势险恶。严酷的生存环境,砥砺着平

顺人民的意志和精神,在与各种艰难困苦的斗争

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抗战期间,平顺为晋冀鲁豫

边区和晋冀豫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太南

地委(太行四地委)、太南专署(太行四地委)、太

行第四军分区以及林县、辉县、高平等八个抗日

民主政府均移居平顺。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

初期,一大批“支前”模范和“劳模”走出大山,享

誉全国,创造了以平顺人为代表的“太行精神”。

新时期,顽强不屈的平顺人民,不断艰苦创业,不

断改变着家乡的面貌。近年来,在历届党政领导

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平顺的山更绿了、天更蓝

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更美了、人的面貌更精神

了……。不仅改变了外界对平顺的旧有印象,也

得到了省内外大财团的青睐,更得到了游客的赞

许,使得平顺人越来越自信了,腰杆子挺得越来

越直了,在钱包越来越鼓的同时笑容也越来越灿

烂了,……使在平顺工作生活的、在外地工作祖

籍是平顺的,总之,越来越使每一个平顺人都以

做一个平顺人而自豪!

渊编校院金璐冤

文史漫笔

61

第62页

上党长子,因尧王长子丹朱封地而得名,历

史悠久,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它位于山西省东南

部、长治市西南,西枕太岳山脉,东走上党盆地,

山川交错各占疆域一半,河汉纵横分属漳沁二

水。境内古驿道北达太原,南通洛阳,扼上党西南

部交通之咽喉。地势呈“月牙”形,三面环山,一面

为广阔平原,倘若境内驻军,既有纵深防御之险,

亦有跃马驰骋之回旋余地,南可控制晋城、高平,

西可拦截从安泽、沁水方面入侵之敌,自古为战

略要地。周赧王 55 年(前 260)秦赵上党之战,双

方在县境南部丹朱岭下的丹河谷地鏖战月余而

“血流淙淙”,异常惨烈。西燕慕荣永乱世称雄,拥

长子为国都达 9 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长子为

太岳革命根据地之前哨阵地,中共长子县委领导

抗日军民给日侵军以沉重打击……千百年来,长

子乃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笔者试将

长子县古往今来的重大战事拾录如下,以飨读

者。

东周时中山军与燕军作战

公元前 323 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

王”,与燕、韩、赵、魏诸国王史称“五国相王”。周

郝王(姬延)元年(公元前 314),中山国军队与燕

国军队在长子发生激战。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

的一个小诸侯国,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

长子县古今重大战事

62

第63页

姬姓白狄,早先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

行山区。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山王“错”、相

国司马贝乘燕国内乱之际率军进攻燕国。中山军

分别在赵国长子(今长子西南)和燕国中人(今河

北唐县西南)击败燕国军队,“辟启封疆,方数百

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大大扩大

了自己的版图,跻身于诸侯之列成为千乘之国。

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在长子县境内发生的第一次

战斗。

战国时长平之战与长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

秦、赵两国为争上党而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是中

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战

人数最多、战况最为惨烈的围歼战。公元前 262

年,秦国举兵犯韩,秦将白起攻占了韩国太行道,

又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与上党

郡的联系,韩桓惠王献出上党与秦讲和,但时任

上党郡太守冯亭拒绝降秦,而将上党 17 城献给

赵国,赵国派平原君赵胜率兵 5 万来受地。秦派

将军王龁率兵直犯上党,赵国也派老将廉颇率军

20 万迎战,长平之战爆发。廉颇坚守不出,两军

相持三年之久。公元前 260 年,秦行反间计,终使

赵国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赵盲目出

兵,被围 46 天,终败,40 余万赵军被杀死,一时

间赵兵头颅堆积如山“流血成川,沸声若雷”。相

传长子县色头村就是因为血淋淋的赵军人头堆

积,而得名“血头”,后改为“色头”。长平之战的主

战场虽在高平,但与高平紧邻的长子县,尤其是

丹朱岭一带,与这场持久惨烈的战役关系紧密,

据考证,长子县是当时韩国上党郡治及重要的经

济都会和钱币铸造地,在兵员补充和后勤物质保

障方面,是长平之战的坚强后盾。

西燕国慕容永长子称帝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中有“四

燕”,即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均为鲜卑慕容氏

所建立的割据政权。另外,还有一个慕容氏政权,

被排除在十六国之外,它就是立国 11 年并在长

子建都 9 年的西燕帝国。前燕皇帝慕容俊的两个

儿子慕容泓和慕容冲,分别起兵于陕西和山西,

拥兵 10 万,进攻长安,并建立西燕。前秦皇帝苻

坚出逃,被后秦姚苌所杀。西燕初期,内部残杀告

一段落后,公元 386 年,身为西燕太尉、尚书令的

慕容永,率众击溃前秦残余势力,乘胜进占了长

子城。当时的长子城已是一座城墙坚厚、设施完

备的大城,于是慕容永在进城后没几天,便宣告

称帝,改元中兴,并以长子城为国都。慕容永定都

长子后,继续进兵,先后控制了上党、太原、武乡、

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今

山西忻州市)、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和河东(今山

西运城市)等并州八郡。西燕疆域北达忻州市,南

抵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东依太行,西至黄河。

此后近 10 年中很少再有战争发生,是一个比较

稳定的时期。这期间,西燕皇帝慕容永推行“息兵

养民”的大政方针,在政治上重用汉人,“刑政修

明,虚怀引纳”;在经济上实行“劝课农桑”、“轻徭

薄赋”;对外推行“和边政策”。为当时的山西大部

分地区创造了一段“最平静”的时光。公元 393

年,强大的后燕皇帝慕容垂,为结束“双日”并存

的局面,便发动了对西燕的战争。垂率步骑兵 7

万,分兵两路进攻西燕,永集兵 5 万防守。公元

394 年,慕容垂乘慕容永战略判断失误之机,突

然直捣台壁(今山西黎城县西南),使西燕军大

败。慕容永率残部逃回长子城坚守,慕容垂重兵

围住长子城,守城诸将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慕

文史漫笔

63

第64页

容永被杀,西燕就此灭亡。

唐代李存孝激战刁黄山

唐朝末期有个沙陀国

人,因帮助唐僖宗平息黄巢

起义有功,官封晋王并赐名

李克用。当时唐王朝经起义

军打击已丧元气,加之内有

朋党纷争,外有藩镇割据,连

年战乱,民不聊生。公元 890 年昭宗嗣位,唐相张

锐和割据汴梁的朱全忠勾结要挟唐绍宗下诏书

掠夺了李克用兵权,并出兵讨李,以 5 万兵马东

渡黄河入河东(今临河地区),同时朱全忠也北上

太行。李克用遣养子李存孝为主将带兵进入长子

县西部,驻扎在刁黄村东,李克用驻扎在岳阳村。

当年八月李存孝闻知唐副节度使孔揆带兵 2 千

余人抵沁河西岸,令精兵设伏,次日当孙揆走下

黑虎岭时,李兵杀出,一场血战后孔揆被生擒,其

不降且大骂不止,晋王下令锯死。刁黄一战,扭转

了河东的危险局势。公元 891 年,唐绍宗恢复了

李克用官职并晋加中书令,使河东人民免受一场

大的战乱。

明代李自成起义军占领长子

明崇祯三年(1630),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

20 万人,渡河入晋。崇祯六年,王自用(首领)向

晋东南进军,路径长子东里村,县城官吏惊恐万

分,组织守城,但义军势不可挡,经激战占领长

子。崇祯十七年,起义军进军北京,攻克太原,部

将刘芳据守山西,他攻占潞州各县,派刘历延为

长子县令。是年秋,清军攻陷上党郡县,刘历延随

义军西去。

清军攻破长子城

清顺治六年(1649)清大同总兵姜琅号召山

陕人民反清起义,各地农民奋起相应。同年 5 月,

有北下义军头目乔炳,联合屯留县人张斗光带领

义军 200 余骑,以姜琅副将为名,直抵长子城下,

城内居民卫银、常寿、马兴前去与义军联系,愿为

内应。知县李允生被劝降不从,随即卫常等人砸

锁开门,迎接乔张兵马入城,知县被处死。10 月,

清军围攻县城,卫银等据城固守,坚决抗击,终因

寡不敌众,清军破城而入。

太平天国军与清军柳花泊之战

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利用屯

留与长子交界处的狭长山谷,布置了一个口袋

阵,北伐军兵分四路,以屯留城为袋底,由林凤祥

主帅坐阵;以北张店的双桥村和丰宜镇为左右两

个袋口,右翼先锋李开芳选定河神庙为伏击点,

攻敌主力;左翼大将吉文元机动配合,打击敌人,

另由大将朱锡坤坐后,压缩敌向袋内深入,并逐

步收拢袋口。北伐军佯装失利,沿途丢下粮食,急

速东进布防。清东宁将军托明阿见此情景得意忘

64

第65页

形,催马紧追。追至双桥村时遭到伏击,身负重

伤,逃回洪洞县。清将福龙豹奉将令率 5000 人

马,经长子县碾张、营里村达西田甫村北的柳花

泊,人困马乏,正欲喝水休息,纷乱之际,只听喊

声四起,地雷火炮轰鸣,清军在太平军春官副丞

相吉文元带领下,四面包围过来,福龙豹马陷泥

泊,被吉斩首。太平军当夜驻扎于长子县鲍店镇,

次日向潞城方向开拔而去。

清末干草会起义

清宣统三年(1911)10 月中旬,南苏村人郭

胖孩在长治西南部收买杂铜时,目睹当地干草会

组织农民开展抗税斗争,回村后广泛宣传,发动

群众。几天之后郭联络琚村史绪长,色头村刘小

嘴、赵户则等人举事,并草拟缴文,散发传单,揭

露盐店旧秤 15 两顶 1 斤和乱加价等盘剥百姓行

为,反对官府苛捐杂税欺压百姓。11 月 11 日晚

张店村村民突然接到一个传单,上贴一根鸡毛。

传单上写着“替天行道,除恶暴安良民”。次日,郭

胖孩等人带领色头、王晃、地河、鲍寨等村村民

100 余人,个个手拿干草,还带上了长矛、大刀等

武器,从色头村出发,一路高举义旗,沿南张店、

崇瓦张、青仁、固益、大堡头等村向县城出发。随

后,起义军包围了长子城,知县张文鉴被迫答应

“免 17 项税款、惩办豪绅恶霸”的要求。干草会会

员将官方盐店、劣绅住宅点燃。13 日南鲍村罗招

锁带人烧了南漳、中漳、北漳等村土豪劣绅的宅

院。民国元年(1912)2 月,山西知府派出官兵前

往长子镇压。新任知县李华炳成立火案局,严令

查办,干草会首领郭胖孩、史绪长、宋大乱、罗招

锁等被处死,至此,干草会起义宣告结束。

抗战时巧袭大堡头日军据点

大堡头村位于长子县城南 5 公里处,日军占

领长子后即在此设立据点,村周围筑有八九尺高

的围墙,村内南北大街两端修筑有两座大碉堡,

设有观察台及各种工事掩体。北碉堡里驻守着日

伪一个中队,南碉堡驻有伪区公所和保安队。伪

中队长是当地“地头蛇”,既狡猾又顽固,死心塌

地为日军效命,他凭借有利地形控制了长子五里

庄和大堡头龙泉大道及通往县城与附近地区的

交通运输线,在县城与南陈、西堡头抗日根据地

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隔断了根据地与县城之间

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对开展抗日工作极为不

利。民国 32 年(1943)秋,根据刘(伯

承)邓(小平)首长“关于粉碎日军秋

季大扫荡,到敌占区捣毁敌人老巢,

把扫荡之敌从根据地赶回去”的指

示,太岳军区第二军区参谋长周希汉

率 20 团和 772 团一个连来到长子,

在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 10 月 18

日夜,以果敢机智的战斗动作,全歼

日伪军,拔除了大堡头据点,扩大了

游击区,缩小了敌战区,巩固和壮大

了农村抗日根据地。

文史漫笔

65

第66页

团城突围战

民国 32 年(1943)10 月,太岳军区第二军分

区 20 团和 772 团一部在长子县团城村(位于长

子县城西南 10 公里处)展开的突围作战。10 月

18 日夜,当部队突袭大堡头日军据点之后,回师

团城村休整,开始做攻打县城的准备工作之时,

正在太岳区“扫荡”的日伪军,慌忙撤回 6000 多

人马,将团城一带村庄紧紧包围,伺机与夜袭大

堡头获胜的抗日主力部队决战。

10 月 21 日上午 8 时许,一个连战士在团城

村外南山同敌人前哨部队接火之后,从村南上

山,以阻击可能西来之敌,楚大明团长率全部主

力迅速占领了团城村的南山高地。同时发现了从

仙翁山蜂拥而来的敌人,当机立断,一方面命令

西去的连队集中火力阻击敌人,以防敌人夹击;

另一方面亲自率领一部分主力向正南方向夺取

谢村南山高地,以掩护部队向苏村突进,冲破敌

人包围。当敌人发现八路军主力调到谢村一线

后,又速将后续部队改换方向从西边赶到谢村村

北一带,妄图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包围谢村。为

粉碎敌人包围谢村之阴谋,周参谋长立即派出一

个连的兵力向南苏村方向突围,以造成敌人的错

觉,牵制敌人,随之命令全部主力调头向东北方

向的高家村转移。这时,向南突围的全连指战员,

被敌人集中兵力堵截,向敌人发出猛烈的冲击

后,又迅速从苏村东沟转移。敌人被牵引后,周参

谋长率主力部队和隐蔽在谢村村南一个洼地的

中共长子县委部分干部急速向高家村方向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县委书记王逸飞等同志被流弹击

中牺牲。当敌人发现我主力已转移高家村时,才

如梦方醒,急令全部人马急追,以图包围高家村。

于是包围与反包围的激战又在高家村外的西面

和南面展开。下午 5 时,周参谋长为摆脱敌人,令

突围的断后部队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然而,

当部队撤至罗家沟村西时,由县城日军纠合尧庙

山碉堡之敌共 300 余人,经尧庙山、花豹圪脑到

罗家沟村北高地,从侧面用强火力封锁了通道。

此时,我军又与敌人展开激战。楚团长带领的突

围主力看到战场形势发生变化,为了掩护整个部

队突围,即率一个尖刀连会同在团城完成阻击任

务而赶到这里的连队,一齐向罗家沟村高地之敌

猛烈射击,掩护部队突围。两个连 5 挺机枪和 3

门掷弹筒压住了敌人的火力,其余部队相互掩护

交替前进。经过 1 小时的激战,大部主力越过了

敌人的火力封锁线,日军又组织力量,同断后指

战员展开了拼刺刀的肉搏战,经过一场恶战,部

队胜利突围。一天突围,几经周旋,数次激战,毙

伤日伪军 460 余人,全歼一个日军小队,抗日根

据地军民 230 人在战斗中牺牲。

解放军攻克长子城

民国 34 年(1945)9 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战略方针,晋冀鲁豫军

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责成太岳军区司

令员陈赓发起解放长子城的战斗。担负攻打长子

县城任务的是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太岳部

队 386 旅 772 团、20 团、士敏独立团和决死 1 旅

38 团,在县游击队的配合下,由陈赓司令员指

挥,于 9 月 13 日前将县城团团包围。全民总动

员,老幼齐出征,共组织民兵 1.85 万人,民夫 1.9

万人,担架 1208 副,运输车辆 1120 辆,筹集了大

批饲草、芦席、被服和粮食等战备物资,为攻打县

城做好了充分准备。

县城的守军为国民党第 2 战区督导第 2 纵

队、保安团及伪军 2100 余人。经日伪军多年的设

66

第67页

防,工事坚固,城墙高三丈余,外壕深宽各两丈

余,各城门、城角筑有明碉暗堡,壕外设有雷区和

铁丝网等障碍。敌以两个保安队分守城南、城北

的南、北两个制高点,作为外围据点。

为全歼县城之敌,并吸引长治敌人增援,陈

赓司令员、王鹤峰政委决定以 386 旅的 772 团、

20 团、士敏独立团,在刘忠旅长指挥下,担任攻

城;以决 1 旅的 25 团、38 团、57 团和长子县游击

大队在李成芳旅长、刘有光政委指挥下,协同太

行、冀南纵队担负歼灭长治出援之敌任务。攻城

具体部署是:20 团夺取西关、由西门登城;772 团

夺取北高庙、攻占北关,由北门登城;士敏独立团

为预备队,以一部夺取东关,相机登城;本县游击

大队包围监视南高庙守敌。从 9 月 13 日开始外

围作战,经两昼夜激战,攻占了西关、北关及北高

庙据点。同时 38 团歼灭了长治至长子之间宋村

据点之敌一个连。

18 日黄昏,陈赓司令员下令总攻。772 团、20

团首先进行坑道爆破和排除雷区障碍,接着各团

经 10 分钟的火力准备,于晚 7 时 30 分开始登

城。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登城勇士扛着跳板和木

梯飞速赶到各突击点,接近城墙外壕,有的跳板

长度不够,从外壕这头达不到对面,战士们干脆

扛着梯子跳入外壕,淌着齐腰深的冷水爬上去,

把梯子驾到城墙上,梯子一靠墙,战士们就快步

往上爬,这时敌人的火力接连扫射,不少战士牺

牲,登城几经受挫。但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

战士继续冲,用梯子加人梯上,蒋军城墙终于被

突破。蒋军为挽救即将灭亡的命运,轮番向登城

部队疯狂地反扑,登上城墙的战士用冲锋枪一阵

阵地猛扫,把敌人一次次的反扑压下去,后面的

战士一个个登上了城墙,把手榴弹朝着敌人投

去,顿时一片火海压得蒋兵抬不起头,战斗顺势

向纵深发展。20 团从西关登城成功,772 团突入

北门,士敏独立团从城东登城,三路部队夹攻,围

歼了城内十字街碉堡的敌人,又经 7 个小时的激

烈巷战,歼敌 500 余人,俘获敌挺进二纵队司令

白映蟾及官兵 1500 余人,南高庙一个保安大队

逃跑到外围也被 57 团和游击大队全歼。19 日凌

晨,战斗结束,宣告长子城解放。

上党战役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解放

长子城乃是上党战役第一仗,从此,古老的丹朱

大地,受尽苦难的长子人民,走向新生。

长子为我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尧子朱被封

于丹地做诸侯,距今整整 4300 年,秦时置县至今

也有 2237 年,为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县”。千百年

来,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演绎了一幅又一幅波澜

壮阔的战争画面,打响了一次又一次震荡山河的

喋血战役,哪些弥漫的硝烟似乎还未退尽,哪些

激越的号角声隐约回荡在长子的的山山水水之

间,告诫子孙后代,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和

幸福生活,应该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把家乡建设得

更加美好、更加富饶。

渊编校院秦卫冤

文史漫笔

67

第68页

在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有一个老爷

山,老爷山之东峰麟山有个三嵕山神庙,是个道

教之地。三嵕山神庙建于唐宋时期。宋代崇宁元

年朝廷赐匾额“灵贶”,后又敇封为“显应侯”。明

代洪武年,改封为:“三嵕山之神”。

庙内供奉着羿神及其妻子嫦娥。

之所以说三嵕山神庙,之所以说羿神与嫦

娥,是因为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历史之错。

神话故事中说,在远古的时候,天空出现了

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有一

天,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

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

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着大

地。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羿,他是个神

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

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

九个太阳。于是,羿登上了一座大山,拉开了万斤

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

阳,嗖嗖嗖地射掉了九个太阳,直到最后只剩下

一个太阳。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

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

生活得美满幸福。

许多人在这里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认为射

日的“羿”是传说中的后羿。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

个后羿,但是射日的却不是他,而是一个叫羿(有

的称为大羿)的人所为。嫦娥的丈夫也不应该是

后羿而是大羿。大羿是帝俊时期的人物,后羿却

是夏太康时期的人物。嫦娥应该是从帝俊的妻子

常羲和娥皇中演变过来的。

先从大羿说起。

《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帝俊赐羿彤弓素

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唐朝人

成玄英在《山海经·秋水》中曾经提到:“羿射九

日,落为沃”。他说是羿射九日而不是后羿射九

日。《山海经》里还有记载:“尧时十日并出,尧使

羿射十日,落沃焦”。说明古本《山海经》中有大羿

射日的故事,但在后来失落了。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大羿是帝俊时期的人

了。

帝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

的后代子孙在东、南、西、北各方建立起了各自的

国家,在这些国度中间,有中容、白民、司幽、黑

齿、三身、季厘、西周、儋耳、牛黎九国,加上殷商,

便是十国。

帝俊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羲和生

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这两位了不起的女神生

一个美丽的历史之错

68

第69页

下了十日与十二月,从表象意义上讲,帝俊及其

妻子们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之神;

从神话的深层意义上看,两位女性繁衍了帝俊部

族中一个崇拜太阳,一个崇拜月亮的两大氏族集

团。

大羿深受帝俊的重视。帝俊赐给他了一把神

弓箭,让他去人间体会百姓的疾苦。当时,东夷各

国长期处于混战之中,百姓们流离失所,日子十

分悲惨。大羿受命于帝俊,前往人间担任起帝俊

给他的使命,以统一东夷部落为己任。在大羿的

努力之下,东夷各部终于被统一,后羿将统一的

部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家的人们十分崇

拜太阳,在《山海经》一书中被称为“十日国”。

《山海经·秋水》中说:“羿射九日,落为沃

焦。”该九日当为九黎或多个部落方国的代名词。

从神话记载中可以看出,帝俊部族的产生、

形成、壮大均在东部,主要的后裔之国也在东部,

但为什么后来却分散于四方呢?在古代部族中又

有哪个部族可以让势力强大的帝俊部族四分五

裂而被迫大规模迁徒呢?那便只有赶走炎帝部族

又占据中原的黄帝部族了。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东海之外,大壑,少

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对这一段

突兀而来的记载,我们无法借助别的神话资料弄

清它的来龙去脉,现有的一些或许可以解释它们

的资料大多是后人依据此条而附会、编造出来的。

这里的关键词是“孺”字,治经者多以此字为养育、

哺养之义,琴瑟为少昊娱乐少年颛顼的玩具。

让我们把想象的触角伸向远古洪荒时代之

中。可以想见,当黄帝部族占据中原而向东发展

之际,与原有的东方帝俊部族相遇后的那些场

面。在开始的时候,黄帝部族的继承者与帝俊部

族的继承者,一个为了养精蓄锐,一个为了求得

偏安,两个强大部族形成了暂时的联合局面。少

昊在部族中接待了颛顼,且以琴瑟娱乐颛顼,表

达亲睦之意,这就是“少昊孺帝颛顼”的神话内

涵。之后,颛顼部族大举东进,击败了少昊部族,

亲睦破裂。琴瑟丢入大壑,正是对这种破裂的神

话解释。

对这场撕毁盟约后的血腥拼杀,神话中没有

明确记载,但是在史书中我们却找到了它的影

子。《国语·楚语下》有一段这样的话:及少白皋之

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

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

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斋盟,无有严威。神狎民

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

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

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

地天通”。

事实上,这段话正是炎、黄、俊三大部族在中

原进行殊死较量的历史缩影,以及黄帝部族在取

胜后为巩固其地位的重大举措的反映。“九黎乱

德”不仅包括帝俊部族,当然也包括炎帝部族。

再看看后羿。

后羿却是夏朝太康时期的人物。《苻子》中

说:后羿,纭姓。传说是颛顼的后裔,也是以善射

而著称。有穷氏,是有穷国国君。

夏朝以启为首的贵族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地位后,沉湎享乐,田猎无度,过着荒淫的生活,

很快就使国家达到“万民弗利”的地步。

夏启死后,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

君主。那时候,黄河下游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

羿,野心勃勃,看到太康出去打猎,就亲自带兵守

住洛水北岸。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

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

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个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

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

文史漫笔

69

第70页

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有一

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后羿身上

的肉被寒浞做了一道菜,要后羿的儿子吃,其子

不从,也被杀了。

这是后羿的故事。

尽管二人均善射,但射日神话中的“羿”是大

羿而不是后羿。

大羿是神话传说中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英

雄,是发明弓箭的人。大羿凭他威武勇敢的精神

和神奇的射技,射日诛害,为民解忧。加上大羿与

月中嫦娥还有夫妇关系,所以这一神话传说流传

很广。

然而神话传说经常出现不少歧异情况,后人

不必像对待史实那样去推敲。《山海经》说大羿是

奉帝俊之命扶救人们,而《准南子》的今传本,又

说他是奉尧的命令去为民除害的。因为靠记忆和

口头传播,传来传去,难免会有出入。

从史书上看,射日的究竟是大羿还是后羿,

记载得十分矛盾。一般典籍上都是把大羿与后羿

分开来讲的,认为后羿是大羿的后代。其实这种

观点也是很牵强的。大羿射日的故事,是帝俊时

期的事情,而后羿的故事,则是尧以后的舜再之

后的禹的儿子的启再之后的太康时期的事情了。

因此,射日的大羿,有个妻子叫嫦娥;而后羿则完

全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家伙。

可能是中国人习惯于用双音字的缘故,加之

又有大羿和后羿这两个似是而非的人物,于是就

把大羿和后羿当作了一个人,张冠李戴,以至把

大羿射日的事安在了后羿身上,混淆了大羿和后

羿的关系。

帝俊,作为远古东方部族的始祖神与后代子

孙所崇拜的天地开创者,他所繁殖的后人们在他

的后裔少昊统治时期,遭到了来自黄帝部族的毁

灭性的打击。随着部族的解体与离散,帝俊后人

们虽然在天地四方建立起了一个个独立氏族或

部落,但是却无法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只

能在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带默默地生活着,保持着

他们氏族的种种信仰。然而。随着时代的流逝,远

祖的身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远祖的业绩也渐渐

模糊起来。于是,帝俊也就这样慢慢地消逝在历

史的烟尘之中了。

为了使神话合乎政治的需要,为了建构有利

于汉民族统治的黄帝世系,为了从历史角度为大

一统社会找到依据,如不消灭帝俊神话,便不能

确立黄帝世系。所以后代儒士与史家们费尽心

机,采用改头换面法、枝叶移植法两大再造技术,

将帝俊的名字从神谱中抹去了,帝俊也就这样被

逐出了神坛。

帝俊之妻羲和与常羲分别生十日与十二月,

此为帝俊神话之精髓,人们便将这则神话重新改

造之后移植到黄帝头上,变成了”黄帝使羲和作

占日,常仪作占月“。于是帝俊的二妻变成了黄帝

手下掌管历法的二大臣子。

于是,帝俊的诸子孙们纷纷被改名换姓,忘

记了炎帝就是后稷,西王母就是帝俊的女儿。帝

鸿成了黄帝或者黄帝的儿子,少昊说成是黄帝的

孙子,帝喾说成了黄帝的曾孙子,中容成了颛顼

之子,契成了帝喾之子,后稷也被喾占有。俊妻常

羲改嫁了帝喾,娥皇走进了后羿的宫中。

“羿射十日”与“羲和生十日”密切相关。因为

有了“十日”,才会产生“十日并出”的局面,因而

才会有大羿射十日的故事发生。“射十日”可能是

“生十日”的发展,也可能二者原来就是一个完整

的神话。

可以说后羿是因为同名而沾了大羿的光,人

们错误地把射日的美名和美丽的嫦娥都张冠李

戴地给了后羿。这真是一场美丽的历史之错。

渊编校院秦卫冤

70

第71页

主要人物:

李老师 男 年近花甲 说沁县方言

李 妻 女 年过半百 说沁县方言

李 红 女 音乐教师 30 多岁 说普通

儿 媳 李老师儿媳 30 出头 说沁县普通

乐 乐 李老师孙子 7、8 岁 说普通话

导 游 女 20 多岁 说普通话

广东游客 男 花甲之年 说广东话

游客若干 男女不限 分别说太原话 、天津

话、普通话等

男女教师若干 小学生若干 村民若干 说沁

县方言或普通话

(注:文中方言多采用同音字或近似同音字,

括号内为其对应的普通话字词或解释)

渊一冤李家庄小学教室

李老师讲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地)大物博,疆土辽阔,

南北距儿(距离)5500 多公儿(公里),东西距儿

(距离)5000 多公儿(公里),总媚积(面积)960 万

平方公儿(公里),是世界自(第)三大。国土媚积

(面积)大,资蕊(资源)丰富。我们儿(李)家庄也

不二外(例外),风景优美,土特产多,沁细(沁县)

三记(三件)宝,资蛋(鸡蛋)、瓜子、吴阁老。除了

吴阁老,咱村一样都不少,目齐(目前)已经成为

蕊近(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学生甲:老师,吴阁老是什么东西?

李老师:哎,不当话话(当地常用语,含有对

神灵的敬畏之意),可不敢着跌(这样)说。吴阁老

可不是个东丝(东西)。

学生乙:那是什么呢?

沁县方言不讲“理”(方言短剧)

文化小品

71

第72页

李老师:阁老是古代官名。吴阁老, 就是吴

dě(i 吴琠),他是咱沁细(沁县)故西镇(故县镇)

徐村人,保和 dè(i 保和殿)大学士机(兼)刑部骚

书(尚书),清朝一代名相。是咱沁细(沁县)出嘞

最大的官,是个清官、好官,也是最有学问、最有

本事了(的)人。你耶们(你们。“你耶”两字连读,

意思是“你”, 这是沁县方言常用的表达方式。下

同)一定要好好向吴阁老学习,学好中国自尔(地

理),长大了洗(先)记飒(建设)儿(李)家庄,再记

飒(建设)好咱们沁细(沁县),还要记飒(建设)崔

(全)中国,早日实细(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梦。

(下课钟声响,李老师与学生走出教室)

渊二冤教师办公室

李红正在张贴由王小丫代言的“推广普通

话”宣传画,见李老师进来,便对他说:李老师,快

看看这画贴的正不正?

李老师:宰(这)是又把王小丫请上来兰

(了)?

李红:对,这个月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月。我们

学校在这方面还得加把劲。特别是你李老师,一

上课就“儿哇、儿哇”的,这叫什么呀!

李老师:哎呀,好你个耳红(李红)呀,你吃嘞

沁州黄,喝嘞南瓜桃(汤),沁细(沁县)人怎聂(怎

么)还能笑话咱宰(这)沁细(沁县)话嘞。

李红:去去,什么“耳红、耳红”,我明明初婚,

你见了就“耳红、耳红”的乱叫,难听死了,人家还

以为我是二婚呢。是李红,不是耳红!

李老师:昂(噢),知道兰(了),不是二婚,是

离婚(李红)。离老(了)婚再嫁,还不就成老(了)

二婚?

(众笑)

李红:李老师,你真要气死我啊!

A 老师:玩笑归玩笑,不过李老师,我们确

实应当注意这个问题。否则长期下去,咱们的学

生以后出去说话、办事,人家都听不懂,会耽误事

的。

李老师:哪有喔迭(那么)遗重(严重)!我接

着(觉得)咱宰(这)沁细(沁县)话怎聂(怎么)说

怎聂好听。当 nē(i 年)吴阁老在朝庭时,考思皇

自(康熙皇帝)问“吴爱卿,你说天下方音,何处好

听?”吴阁老连想都没想,马上对答:“嗨呀!宰

(这)还用问?!当然是你淹们(俺们)。”(你淹“两

个字连读,意思是‘我’, 这也是沁县方言常用的

表达方式。下同)家乡话好听!”考思(康熙)听老

(了)不但没生次(生气),反而撇手(拍手)称快,

雷雷(连连)说,“好个吴爱卿呀,也不怕我怪罪

你,拉嘞(说的)就是实在。真是个老实人,拗劲

头!”

李红:笑话!纯粹是杜撰。

李老师:(一本正经地)哎,宰(这)可不是瞎

北(编)的,史书上专门有自载(记载)。就发生在

考思(康熙)三十八 nē(i 年)十月二十二,公蕊

(公元)1699 nē(i 年)12 月 12 日,不信你可(去)

史书上查查。

李红:真的假的?

B 老师:是有这样的说法。听说吴阁老当年

进京赶考时,人们见他土气,乡音难懂,笑话他是

山汉,他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写了一篇《山汉

论》,轰动京城。

李老师:我接着(觉得)吴阁老拉嘞(说的)一

dě(i 一点)也不差,咱沁细(沁县)话确实好听,

说话有条是儿(有条是理)的,又清楚,又稳当。懂

范嘞(听懂的)接着(觉得)你是说嘞,懂不范嘞

(听不懂的)也能当你是唱嘞。

李红:什么呀,我就是教唱歌的,怎么从来没

听出沁县话里还有音乐元素?!

72

第73页

李老师:因为你淹们(俺们)都是山汉,不像

你呀你(人家你。“你呀”两个字连读,意思是“人

家”, 沁县方言中常有这样的表达。下同)拽的是

京圪卵(京腔)。

C 老师:老耳(老李)说得有些道耳(道理),

你听咱书房(学校)的孩孩们,自凡(早上)背书的

时候,哪个不是像唱歌一样好听。

李红:哼!我听得倒像念经一样。不和你说

了,我上课去了,今天要教学生一首老歌,你们这

些中老年人肯定喜欢。

(上课钟响。李红下,其他老师也去上课,留

下李老师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

(教室传来李红教唱的歌曲:远飞的大雁,请

你快快地飞,捎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

恩人毛主席……

李老师也跟着学唱:蕊飞(远飞)的大义(大

雁),请你慢慢地飞……(发现唱错,自嘲地笑)。

渊三冤李老师家

(门上写着“李家庄生态农家乐”,李妻与儿

媳在忙碌准备饭菜)

李老师上:她奶奶,快晌午张来了(快到中午

了),客人们马上就要来兰(了),饭菜准备好兰

(了)没呐?

李妻:说话就备 ri(马上就准备好了)。你快

舀上些水,等你呀们(人家们)来老(了)西死算死

算(先洗涮洗涮)。

李老师:宰(这)还用你教!这就是咱儿(李)

家庄的传统。生态农家瑞(院),风景就是美,饭菜

有特色,价歧(价钱)还不贵,进门西(先)倒水,客

人擦把磊(脸),兴骚(清爽)加美味,经自(经济)

又实惠。

(乐乐上)

乐乐:妈妈、奶奶!今天我们在学校学了新

歌,可好听了。

李妻:落落(乐乐),看你淹(俺)孩亲嘞,学会

甚歌兰(了),快给奶奶唱唱。

乐乐:奶奶,给你说过多少回了,我叫乐乐,

不是“落落”。你和爷爷都一直这样叫,同学们都

笑话我了。

李妻:她娘嘞接(脚),都是沁细(沁县)家,还

笑话你淹(俺)孩嘞。咱沁细(沁县)人是喂猪时候

才叫“乐乐乐乐……”俺孩又不是小猪娃。

乐乐:(恼怒地)讨厌奶奶!不和你说了。

李妻:跟你淹(俺)孩闹耍耍嘞,就恼了。看外

漏倒(样子),嘴噘嘞能拴住个叫儿(叫驴)!好,奶

奶就叫你乐乐。快给奶奶唱唱你学的甚歌?

乐乐(唱歌):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地飞,捎

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

李妻:头一句是甚呀?奶奶没懂范(没听清楚)。

乐乐:远飞的大雁。

李妻(比较生硬地学):怎捏(怎么)还有“岳

飞的大爷”?

李老师:好你个惑跺(糊涂)奶奶,甚“岳飞的

大爷”,还秦桧的婶婶嘞!咱沁细(沁县)话就是

“蕊飞(远飞)的大义(大雁)”。乐乐,你听听爷爷

唱的对不对啊——蕊飞的大义,请你慢慢地飞

……

乐乐:不对。不是慢慢的飞,是快快的飞。

李老师:你耶们(你们)nēi 轻(年轻)是小,

是快快飞,俺们老了,飞不动了,就得慢慢嘞飞。

乐乐:不对不对,爷爷胡说。不和你们说了。

李老师:唷,也是个拗劲头。

(导游与众客人上)

导游:(很熟络地)李老师、李大娘,你们好

啊!我们又见面了。

李老师:好好,又见面兰(了)。欢迎,欢迎,热

文化小品

73

第74页

烈欢迎!

李妻:闺女,hěng 过(拿来)你的杯杯(水

杯)来,西(先)给你舀上些滚水(开水)。

导游(明知故问):什么啊大娘?baby? 叫我宝

贝啊。您老什么时候会说英语了?

李妻:这闺女!打凑你大娘不会拉话(说话)。

你外水杯杯。

李老师:都丝人(累)了哇,快坐下歇歇。歇洪

林晌午(大热的中午),漏上(路上)灰尘驳样土

(尘土飞扬),快死算死算(洗涮洗涮)。这位老西

生(老先生),你死(洗)吧。

广东客:哇!我死吧。为什么啊!

李老师(指着自己的脸):死磊(洗脸),西死

把磊(先洗把脸)。

广东客(指着李老师):磊(你)?系磊(是你)

啊,还系(是)我啊?为什么让我洗(死)呀?!

李老师(着急表白):不是叫你死,是让你死

死磊(洗洗脸),温 ra(趁水热)擦把磊(脸),赶紧

死(洗)哇。

广东客:磊(你)什么意系(意思)啦?来七

(吃)你的农家饭,干什么就要我赶快洗(死)啊?

你们沁县人也太过分了!

导游:你误会了,他是让您洗洗脸。李大爷说

得是沁县方言,“死”就是洗,“死磊”就是洗脸的

意思。

广东客:原来系(是)这样子的啊,吓西(吓

死)我了。好啊!那我就先死死(洗洗)好了。我怎

么觉得这话这么别扭啊!

导游:好家伙,你们这一个“死吧”,一个“系

吧”,也不知道俩人倒底谁别扭?

(众人大笑。各自洗涮后,上饭菜)

(李妻和儿媳交替端出饭菜,并报饭菜名称。

李妻所说的需由导游解释)

儿媳:韭菜炒土鸡蛋

李妻:辣接嘞山药蛋丝丝(辣椒炒土豆丝)

儿媳:蘑菇炖豆腐

李妻:接接合迟嘞(豆角卤面)

儿媳:三合面擦圪抖(将白面、玉米面、豆面

和到一起,用一种专门的炊具做成条状,煮到锅

里)

李妻:biē 瓜菜扁食(北瓜馅饺子)

儿媳:软米面黄蒸(黍米面团子)

李妻:野菜自疙磊(自疙磊就是地衣)

儿媳:玉茭面疙磊(把玉米面做成颗粒状,用

土豆丝或者其它菜蔬一起蒸熟)

李妻:绿豆粉皮

乐乐(调皮地学说):绿豆放屁

儿媳(假装生气呵斥):乐乐!热饭也烫不住

你的冷屁眼。

(众人笑)

李老师(对导游羡慕地说):还是你宰(这)职

业好啊,不光能到处跑,而且甚自方(什么地方)

的话也能懂丰范唠(听懂)。

导游:哪能都听得懂!他们得说普通话才行。

尤其出门在外,不会讲普通话寸步难行。

李老师:老爷呀!喔迭怕法(那么严重)?

太原客人(问李老师):你听我是哪里人?

李老师:你宰(这)话和沁县话差不多,不是

沁县,就是武乡。

太原客人:甚的呀!额(我)是太原的,咱们山

西省的省城。

李老师:噢,太蕊(太原)的。

太原客人:不是“蕊”,是“原”,太原。

天津客人:你猜我是嘛地方人?

李老师:你这话我也能懂范(知道),早几年

在你淹们(俺们)村插队的知识青 nē(i 年)就是

说你这种话,我知道你是千津(天津)人。

天津客:好嘛。“千津人”,中国地图里有你

74

第75页

这城市吗!是天津。TIAN 天,天津,中国四大直辖

市之一!

李老师(不好意思地):唉,拉不成呀!不和你

耶们(你们)捣歇兰(说话,拉家常)。

众游客笑着说:真是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

音啊!

渊四冤几天后袁李老师家门口

(李妻、李红及村民若干)

李妻:老爷呀,要说机霎(现在)的光景真是

好呀!看你呀(人家)你耶们(你们)一个个拴真嘞

(拴真是羡慕、夸赞别人时常说的话,含潇洒,富

裕等意思),老婆们越活越 nē(i 年)轻,汉们越活

越精神。都活颠(děi)倒兰(了),不知道个老了

哎!

村民甲:你不是也一样?!机霎霎(现在)国家

政策好了,又是扶贫,又是农补,都对咱农民好,

可不是越过越好兰(了)。

村民乙:是嘞。还鼓二(鼓励)发展绿色农业,

有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咱村二头(里头)人

都沾上光兰(了)。

村民丙:我看咱这生活快锻上(赶上)城儿家

(城里家,指沁县城里的人)兰(了)。

村民甲:赶上城儿家算个甚,我看用不老

(了)几年,就能赶上长治家。

村民乙:就四(表示同意的意思),还要锻走

(赶上)太蕊(太原)家,千津(天津)家。

村民丙:咹,撅沟炮耶嘞(撅沟炮耶,即滚沟

跑崖,形容说话信口开河,不着边际)越说越没呐

航款(没谱)了,驳涝嘞(折腾的)儿(李)家庄还扎

(放)不下你们了,还想上千(天)呀!

村民乙:那当然!将来我们还要出国呢。

李红:听听你们说的都是些什么呀——“机

霎霎”、“拴真嘞”、“锻走”、“撅沟炮耶”,“驳涝

嘞”,“扎不下”……就凭你们这满口沁县话,到哪

里人家能听得懂?

村民甲:到时候我们就要说普通话。

村民乙:对,还要学外国话。

李红:那就赶快学吧,不要光说嘴。李婶儿,

这两天怎么没见到李老师?

李妻:快罢啦哇啊(不要说了)。自从上回待

切(待客)败了兴,现在,天天学开普通话了。唉,

人老不学艺,你说都快 60 的人了,还能学成个甚

嘞?

李红:李婶儿,你可别这么说。活到老学到

老。像李老师那么好学的人,只要想学,没有学不

会的。你可得支持他啊!

李妻:支持,全家人都支持。这子千(几天)老

东西甚也不干,光是一个人闷在家儿(里)学说。

俺孩乐乐又给他吃儿(梨),又给他敬儿(礼),你

呀(人家)就儿也不儿(理也不理)。

(众人笑)

(闪出李老师):lǐ 李,xǐ 洗,xiān 先

太蕊的“原”,千津的“天”,洗磊的“脸”

小白兔子白生生,两外耳朵侧棱棱,

爱吃萝卜爱吃菜,辣聒冻老(了)(跑起路来)

喔跌(那么)快。

(众人画外笑声):哈哈哈哈……

(完)

渊编校院金璐冤

文化小品

75

第76页

近日得闲,又翻开《潞安诗钞》,读到程之玿

序言中有句:“启祯以前世家大族藏诗颇多。自闯

变而潞之诗一大厄,迄姜变而潞之诗又大厄。今

日所存,大都千百什一而”。明亡以前,潞安府的

世家大族藏诗颇多,经过“闯变”“姜变”,覆巢之

下完卵难存,留存下来的诗仅有千百分之一。

闯变,即李自成起义,刘芳亮兵过潞安府,一

把火烧掉了沈王府皇城,“潞之诗一大厄”可以理

解。那是公元 1644 年 2 月间,也就是明朝最后一

个皇帝崇祯皇帝还没有到北京的煤山那棵歪脖

子树上吊的时候,李闯王部队过山西。潞安府空

城以待,没人要门票,李闯部下刘芳亮就大摇大

摆的住进了上党古城。刘芳亮为收买人心,实行

安抚政策,“五年不征,一民不杀”,这是对老百

姓。一个部队,吃穿住行都要银两的,所以对沈王

府的朱家后代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一个一个抓

来,交钱保命。刘芳亮所率部属除将王府财物抢

空外,据说是点了两把火,一把火点着了熔炉,

“销熔宝器数日”,一把火点着了皇城烧了数日,

那些亭台楼阁就这样没了。最后,还把“方在冲

龄”的第九世沈王朱迥洪掳走,不知所终。皇城烧

光了,那些朱家子弟们吟唱诗词的纸纸张张也化

作灰烬随风飘逝了。姜变,事没闯王闹得大,所以

一般人有些陌生。这件事主要发生在公元 1649

年,潞安府又遭受了一点小小血光之灾。

公元 1649 年,镇守大同的清朝总兵姜瓖起

义,反清复明。其实,这位姜瓖,真真实实不是个

什么好人。他老家在陕西榆林,世代都在明朝朝

廷里当官,哥哥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弟姜瑄

为山西阳和副总兵,姜瓖自己任镇朔将军印大同

总兵。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

1644 年时,李自成一路凯歌走山西,姜瓖就投降

了李自成大顺政权。传说李自成当时还准备杀掉

姜瓖,理由是大明政权把雁北大同这么重要的军

事重镇寄托在姜瓖身上,结果闯军未到大同,姜

瓖第一个就举白旗了,你说他是什么东西。李自

成在一位将军张天琳的劝说下留下姜瓖一命,结

果后来张被姜杀。这事就在当年四月李自成的大

顺军被清朝和吴三桂的联兵所败,五月姜瓖就叛

变李自成,追杀恩人张天琳,又降清。降清后,姜

瓖的日子也每天过得提心吊胆,在公元 1648 年

也就是清顺治帝五年腊月的时候,姜瓖自称大将

军,据守大同叛清,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不

久,在公元 1649 年 8 月姜瓖就被他的部将杨振

威杀了。大同终于回到了清政府的怀抱,但姜瓖

的反叛让多尔衮恼怒并心有余悸,他亲自下令,

对大同进行“屠城斩墙”。整个大同城除杀献姜瓖

人头的杨震威等人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吏兵

民尽行杀戮。大同城墙拆去五尺,并毁坏一切防御

工事。代王府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门前照壁,这

就是如今著名的大同九龙壁。姜瓖住宅被掘成了

个臭水池,今称兰池。如此看来,姜瓖没离开大同

1649 年,潞安府遭受的那点血光之灾

76

第77页

就一命呜呼了。那么这一年的潞安府所遭受的小

灾难又和姜瓖有何关系,为什么被称为姜变呢?

公元 1649 年,姜瓖在大同的叛乱引起了整

个山西省的连锁反应,诸地奋起响应,朔州、浑

源、宁武、代州、繁峙、晋中、晋南、汾州等地皆叛

清复明。 这个时候在晋东南地区,潞安府、泽

州、沁州等地也一时纷纷攘攘,战火四起。潞安府

发生的事情大概经过是这样的,原在汾州营的潞

安人许守信、乔炳结合商人胡国鼎投奔沁州的土

匪沈烈,四人假称受姜瓖之令,竖起了反清复明

的大旗,招兵买马,先占领了沁州,屯留,并进攻

潞安府。每一次攻城拔寨都要出几个叛徒,否则

的话,历史不知要改写多少次了。当沈烈等四人

自称受姜瓖之令起义,反清复明进攻屯留时,屯

留的把总郭天佑暗地里却与沈烈相通,胁迫屯留

参将周诏,开城门迎接进入。国军所有装备粮草

都归起义军了,军需无忧,遂大举进攻潞安府。潞

安府的知府杨致祥真是条汉子,“歃血誓众,力主

迎战”,城内开仓发帑,安顿民心,并命令潞城知

县杨万春火速到屯留征剿。这个杨万春,在从潞

城县到屯留县的路上听到了屯留县失守的消息,

便退回了潞安城守卫,日夜巡城,目不交睫,也是

个忠勇的主。沈烈等人攻城多日,不下,于是便有

了张国威这个叛徒出场。张国威本来是杨万春手

下一个小当兵的,家眷都在潞安城内,在和沈烈

的起义军作战时被俘,然后就叛变了。张国威潜

入潞安城,寻机会杀害了守将杨万春,大开城门,

沈烈终于攻进了潞安城。

潞安府城被攻下后,沈烈自任总兵,大封各

个位置伪官,并向各县派兵,晋东南的长治地区

全部易帜。据《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记载:

“潞安之变,盖因姜逆首祸,叛党四起,一府八县,

相继沦陷”。襄垣知县佟学诗弃城逃跑,倒是有个

硬骨头训导王奕叶坚守,城破被杀;黎城赵联芳

等人趁机作乱杀害知县李云起,黎城也被沈烈乱

军占领;伪官牛天光进攻平顺,平顺城破,烧杀掳

掠无恶不作,平顺知县段昌祚跑到平顺县东南山

上避祸……

借姜瓖在晋东南生乱这一事,各典籍多有记

载。《潞安府志》载:“沈烈、许守信、乔炳、胡国鼎

诈称姜瓖兵寇...... 遂进攻潞安”;《沁州志》载:

“汾、潞、泽、辽等郡邑小丑乘时蜂起,伪帅胡国鼎

啸聚潞安,祸连沁属”;《泽州志》载:“伪将陈杜、

张斗光等领兵攻克泽州”;《武乡县志》载:“顺治

六年,姜瓖叛,土贼多应之,掠民赀殆罄,旋即歼

灭”;《平顺县志》载:“姜瓖破潞安,转攻平顺,知

县段昌祚避东山”……

有什么将就带有什么兵,反反复复的小人姜

瓖好景不长,就在同年的八月,他的部下杨振威

就把他这个主子给杀了。清朝大军攻破大同后,

宁武总兵刘伟等投降,定西大将军端重亲王博洛

军攻克孝义、平遥、辽州、榆社等处。十月初四,清

军用红衣大炮攻破太谷,初十即占领沁州,紧接

着又攻克潞安府 。十一月,收复泽州。潞安府里

的这群乌合之众,在听到清朝大军来临之时,已

作鸟散。沈烈、郭天佑逃往陵川县,许守信、乔

炳逃往西安,后来都被清军活捉后斩首。倒是胡

国鼎这个贩卖茶叶的小商人还像个汉子,在潞

安城死守几天,城破后才逃走,死于乱军之中。

清军入城后,凡和叛军拉上关系的人都难幸免,

屠戮数日,整个潞安城血光映日。但要和“大同

之屠”比起来,潞安府遭受的这点灾难就小多

了。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姜变就此落幕。但这一次

全山西大规模的反清运动被清军镇压下去之后,

剩下的复明势力仍然利用险峻山区坚持斗争。进

攻掳掠平顺县的姜瓖部将牛光天就进入太行山

区,自称山西总统。直到公元 1658 年(顺治十五

年)五月,牛光天在直隶长垣(今属河南省)被保

定巡抚派兵擒获 ,这已经是姜瓖叛乱差不多十

年之后了。

渊编校院金璐冤

史海钩沉

77

第78页

苏峪村北有一处高地,名曰坟树拐,是武东

第一旺族——李氏家族的祖莹墓地。就是在这块

墓地上曾矗立着一块雄伟而壮观的石碑,该石碑

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组成,碑高 1.70 米,厚

0.20 米,宽 0.60 米,周边布满龙纹图案;碑首为

二龙戏珠雕刻甚是精美;其碑立于赑屃之上,赑

屃本是龙王第六子,因其形体极似龟状,故当地

百姓把它称之为老鳖驮碑。老鳖驮碑,历经风雨

沧桑,战争摧残,以及社会系列运动的洗礼,虽幸

免于难侥幸的留存了下来,然而它却最终未能逃

过盗墓者的毒眼,被这些社会的蛀虫无情的破坏

摧毁,好在他们这一恶劣的行径被正义的村民发

现,及早报警才使得历经二百年沧桑的文物古迹

重见天日。只可惜碑身已断裂,碑首也不知所踪,

好在上面的铭文清晰可辩,由此,才发现这原来

是一道刻在石碑上的圣旨。圣旨碑意外问世,震

惊了小山村,这是谁家的?圣旨是颁发给谁的?为

什么要把圣旨刻在石碑上?等等,一系列问题缠

绕心头。

圣旨碑原文如下: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袁志在官之美袁驰驱

奏效报功袁应锡类之仁遥 尔李沆乃直隶广平府经

历李伏麟之父袁雅尚素风袁长迎善气袁弓冶克勤于

庭训袁箕裘丕裕夫家声袁兹以覃恩貤赠尔为修职

郎直隶广平府经历遥锡之勅命袁於戏浴肇显扬之盛

事袁国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袁臣心弥励遥

制曰:奉职无愆袁懋著勤劳之绩袁致身有自袁

宜酬鞠育之恩遥 尔直隶广平府经历李伏麟之母魏

氏袁淑范宜家袁令仪昌后袁早相夫而教子袁俾移孝以

作忠遥 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八品孺人遥 於戏浴 贲象服

之端严袁诞应钜典袁锡龙章之涣汗袁永播徽音遥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译文:

接受天子赏赐承蒙厚爱遥

皇帝昭告说院 任用政府官员需要才能称职袁

能够有志于做个好官遥 能够为国家奔走效劳袁并

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袁报告功劳遥 应赏赐他们善和

仁的美誉遥 李沆袁是直隶广平府经历李伏麟的父

亲遥此人向来品德高尚尧作风优良袁经常用和蔼可

亲的态度对待人遥 能够努力进行家庭教育袁使家

族的名声得以显扬遥

而今国家册封你为直隶广平府经历遥赐予他

勅命封号,啊! 开始进行表彰大事袁国家的典章制

度是不会不公正地赠予袁 感谢辅佐的深厚情意袁

探解苏峪圣旨碑

78

第79页

希望臣子的精神更加受到激励遥

皇帝昭告说院供奉职务没有罪过遥 极大地显

露出了勤勉的功绩遥 勤勤恳恳搞好家庭内务工

作袁应当感谢她养育之深恩遥 她是直隶广平府经

历李伏麟的母亲魏氏袁 是治家有方的好模范袁好

的为人处世之道使后世昌盛遥 早年辅助丈夫尧教

育孩子袁 使孩子的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遥

因此深思决定封她为八品孺人遥 啊浴 请她穿着端

庄威严的服饰袁来隆重地接受至高典礼遥 感恩君

王册封之圣旨袁永远传播美誉遥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根据碑文内容及落款,尚可认定该圣旨颁发

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即公元 1735 年。据

史料记载,雍正于 1722 年登基,在位十三年,于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驾崩。也就是说这道圣

旨颁发的时候雍正皇帝已不在人世了,而是他的

儿子,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此时正值大

清国丧期间,应该是举国同悲,万民同泣。乾隆皇

帝为何偏偏选择此时,来嘉奖区区一个八品官吏

的父亲呢?按说此做法有孛常理,可细究起来却

也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自古以来就有一朝天子一

朝臣的说法,乾隆登基根基自然薄弱,笼络朝臣

便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加上清廷本是外夷入

主中原,反满势力偶有作祟,鉴于这样的非常时

期,乾隆皇帝更需慎之又慎,只有大肆的收买人

心,来巩固其统治政权。乾隆帝此举,想来自有他

的用意所在,不管咋样他是为了他的封建皇权,

可以更长久更坚固的统治下去,乃至使他不避国

丧忌讳肆意嘉奖朝臣。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自古

以来就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这句话是否可

以说明,新官上任伊始,都是富有满腔热情和超

强的责任心,都希望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建树,

有所作为。当然,皇帝也不可能例外,他必定也是

事事躬亲,大到军国大事,小到抚民谕旨等等,由

此一来,苏峪圣旨碑所记一文,极有可能是这位

新皇帝亲笔手书,而不是朝中大臣代拟。当然这

仅仅只是猜测,还需要相关专家的论证研究,通

过高新技术比对分解,从而得出结论来印证该碑

文是否出自乾隆皇帝亲笔。

据圣旨碑内容显示,此圣旨是颁发给修职郎

直隶广平府经历李伏麟的,目的是嘉奖其父母。

修职郎: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

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

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

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

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直隶即今的河北

省,广平府,辖永年、鸡泽、成安、曲周、邯郸、曲

周、肥乡、清河等九县。其府治在今永年县广府

镇。经历:官名。金朝于都元帅府、枢密院置经

历。 元枢密院、大都督府、御史台等衙署,皆有

经历。 明 、清都察院、通政使司、布政使司、按察

使司等亦置经历,职掌出纳文书。明、清也以参军

为经历的别称,知府衙门为知府的办事机构,亦

称府署,府衙。通常主要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

所和司狱司。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

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 1 人秩正八品,知事 1 人

轶正九品。其职务相当于今天市政府办公厅所行

使的职能。

苏峪李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武乡的名门望

族,其始祖是明洪武年间沁州学正落籍武乡的李

贽,伏麟乃李贽长子仲文之后,这一支传十一世

有若桂、若渊、若超、若沁四子,若渊曾在海南任

职知县,其生一子李沆,李沆又传一世即李伏麟

也。由于《李氏宗谱》的失落,致使这个曾经有过

无比辉煌的家族丧失了第一手资料,以至我们很

难全面而真实的了解这个家族,仅能在历代版

《武乡县志》及村中留存的散落的几块墓碑中,寻

找一丝线索,以还原李沆、李伏麟父子的人生片

段。据乾隆五十五年《武乡县志》载“: 李沆,字露

历史瞬间

79

第80页

盘,清例贡。知县若渊子。孺慕性成。父卒任,时

沆年仅六七岁,哭随榇归,几不欲生。堂弟亡,遗

孤俱幼,沆代理家政,不任恩德,里人至今犹称羡

之。为人伉爽,好义气,有古豪杰风。能抚危解困,

缓急相求无不应。家范严整,教子弟惟读书是务。

厥后科贡累累,天之报善良矣。”

关于李伏麟其人,据乾隆五十五县志载“李

伏麟,字潜光,李沆子,清例贡,灵丘训导,升广平

府经历。”仅仅寥寥数语,点到其生前曾担任的职

务,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不得而知,不过从李伏

麟墓碑记中,到是找到一些相关信息。如碑记载:

“朝仪大夫顺天府尹江南刘纶题。皇清例授直隶

广平府参军李公潜光墓。乾隆四十八年子宪、采、

灼、蔼。孙志元等,曾孙承谦重立”等字样。由此可

见碑是重立的,这说明这不是李伏麟墓的原立

碑,可能是因为原碑随着时代的更替,风雨腐蚀

较重,其子孙不忍先祖之灵如此落魄,故重立新

碑一通以示纪念。据此可以断定李伏麟的卒年应

该在乾隆四十八年以前。那他究竟卒于哪一年

呢?据《清史稿·刘纶传》载“: 刘纶,江南武进人,

乾隆元年中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直

南书房、礼部侍郎。乾隆十五年,刘纶以工部侍郎

身份兼任军机大臣,乾隆十九年兼顺天府尹、乾

隆二十四年升左都御史。后任兵部尚书、户部尚

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头衔、吏部尚书、文渊

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工部尚书,乾隆三十八

年去世。”根据这段刘纶小传,我们得知刘纶在乾

隆十九年——二十四年曾任工部侍郎兼顺天府

尹,这职位正好与墓碑上职位相互吻合,由此可

以断定李伏麟的卒年应该在乾隆十九年——二

十四年之间。也就是说距圣旨颁发的时间仅仅过

了一二十年,李伏麟就过世了,这说明圣旨颁发

时,李伏麟已步入晚年,此时的他或在任或已解

甲归田,总之不管李伏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

况,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为自己的父母向皇帝请

赠。按朝廷律例“一: 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

至九品称勅。同时又有(生为封,死为赠)之说。这

样就有了诰封与诰赠、勅封与勅赠。诰赠与勅赠

是朝廷为了加以表彰此官, 而为其已过世的先人

加以追封爵号。貤赠, 貤字(与移同音)是依次重叠

的意思,貤赠就是朝廷对此官员已过世的的父亲

和祖父依顺序追封爵号。”照这个律例,李伏麟属

八品官员,所以他只能为自己已故的父亲李沆、

母亲魏氏请求皇帝的追赠,当然皇帝也爽快的答

应了他的要求,并貤赠其父为修职郎直隶广平府

经历,其母为八品孺人。

在封建社会中,多有一方之名门望族,能手

捧皇封谕旨,更能有数辈几十人在朝为官的家

族,足可见这个家族自有它的非凡之处。光耀门

庭是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后人难免要

大肆炫耀其先祖功德,正是这种极强虚荣心理的

驱使,其后人遂将圣旨原文刻碑勒石,以彰显家

族之荣耀,方才使得圣旨碑流传后世。苏峪圣旨

碑的发现不仅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封赠制度,研

究武乡地域文化,研究苏峪李氏家族提供了极其

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绝不可

以再让文物贩子有机可乘,保护历史文物是我们

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恳请文物主管部门,期望

您们能在适当时机,把散落于民间有历史价值、

有历史意义的文物编档留存,使之能为国家为社

会发挥出更大的历史作用。

渊编校院秦卫冤

80

第81页

故县,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的县城所在地。拥

有故县名字的村子在上党地区有好几个,这在全

国都是很少见的现象。

作为最早建立县治的地方,要数战国时期晋

国卿大夫赵简子在今襄垣建立的宁城县。今天的

襄垣县下良镇西故县村,就是当年宁城县县治,

至今留有古代县城的遗址,故取名故县。后来,有

人在其东部隔一小溪立户定居仍属故县,为区分

就把故县东面的村子称作东故县。再后来,人们

又因为东故县的原因,干脆把故县村叫成了西故

县。有趣的是赵简子的儿子、赵国的创始人——

赵襄子挫败豫让的刺杀行为后,于公元 455 年筑

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从

而在当地留下了父子筑城的佳话。

地处太行和太岳交汇之处的沁县故县村是

古铜鞮县治。铜鞮,最早以“铜鞮水”而得名,又叫

小漳水、西漳水,实际上为浊漳之南源。两千多年

前的春秋时期晋国人消灭久居于此的赤狄部落

后,就把一块广阔的土地封给晋大夫羊舌赤(字

伯华)为食邑,号曰“铜鞮伯华”。形成政府建制的

铜鞮很快成为晋国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

心,并且在晋国完成其霸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

重的作用。如今,代表春秋时期建筑最高水平的

铜鞮宫遗址尚有多处清晰可辩。铜鞮宫东

南角保存最好,遗存高 6 米,底宽 10 余

米,略呈圆柱状;夯土层尚可辩识者高 65

厘米,计 10 层,每层 6.5 厘米。夯层为灰褐

土,中有夹砂灰陶鬲片及陶片。这座城角

遗址,传奇般地经历 25 个多世纪,成为铜

鞮宫迄今最为显著的标识。以铜鞮宫东南

角及其南护城河的位置推测,古铜鞮城南

北长约 700 米,东西长约 1500 米,与《左

传》记载的“铜鞮之宫数里”是相吻合的。

汉时设置的古铜鞮县治初在今沁县册村

乡乌苏村,在汉高祖七年(前 200 年)周勃在铜鞮

山南大破韩王信后,析铜鞮县为铜鞮、涅氏、襄

垣、武乡四个县,迁铜鞮县治于今古城村一带,为

五朝铜鞮县城。唐武德三年(620 年),铜鞮县治三

迁于角亥水堡(今沁县故县村)。明洪武元年(1368

年)废县归入沁州,民国元年(1912 年)改沁州为沁

县。如今的故县村位于今县城西南部,座落在具

有历史文化的官窝山下、白玉河畔。海拔 1040 米

的官窝山上有人工石洞一处,面积约为 10 平方

米,相传是隋代儒家大师文中子教书的学堂,徐

懋公等几大国公均读书于此洞,因此山名为官窝

山。距村东南三公里处,有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

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王典碑楼三个。

武乡县这个古县名因境内有武山和乡水而

得名,是在秦始皇年间约公元 265 年左右由大涅

县一分为三(涅县、辽阳、武乡)而来的。武乡县下

设的故县乡所在地故县村,从北孝文帝太和十五

年(491 年)由榆社县社城迁来建立县治,至 1947

年县城迁往段村为止,共有 1746 多年的悠久历

史。故县旧城南临漳河,有广阔的漳河滩,古城

“南亭川”;县城历经千百年修筑,到清朝末已是

一座典型的、完整的古城堡。距东城门不远,还有

瓮城一座,上建有观音阁,门题“耀武东封”四字。

故 县

古镇名村

81

第82页

这里还是后赵皇帝石勒的故里,相传公元 328 年

石勒在城中修筑龙门,人称“龙兴之地”。现在遗

存的有位于鞞山东侧的东河沟三亩则(地名)的石

勒出生地遗址、有位于城北面北原山上的石勒屯

兵营寨以及城南的旧县城石城墙、鞞山书院等。

当初,为什么武乡县要由社城迁至南亭川?究其

原因竟与“风水”有关。在清代以前,县、州、府都

设有“堪舆科”,专管“风水”事宜。在“堪舆科”看

来,南亭川小盆地藏风聚气,是典型的“众水来

朝”,再加上正好是石勒的出生地,自然是一块风

水宝地。当时的为政者为获取地灵,以荣其身,就

决定迁移县城。县城迁走后,.南亭川于 1951 年

被改名为故县。

黎城县黎候镇故(古)县村为古潞县和刈陵县

的县治所在地。西汉至魏晋时期,今黎城县地域

是古潞县的一部分。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 年),

上党郡中正郝温在今平顺杏城(时归潞县)杀死

守将王遥造反,县吏盖鲜率宗族讨之, 郝温战败

被杀,全家伏诛。明《潞安府志》(郡县)载:“郝温,

郡人,以门第为郡中正。”据南北朝大事记,太平

真君九年(448 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亲临上党,诛

杀与之有关的潞县(今黎城一带)叛民两千余户,

放逐三千余户。同时,他听信谣言,认为上党大王

山(今长治郊区东北)有“王气”,是地方不安定和

叛民铤而走险的诱因,遂下诏在大王山累石为山

厌其不祥,又挖凤凰山南足以断其风水。太平真

君十一年(451 年),北魏朝廷出于对叛乱的仇视

而撤消潞县,设置刈陵县(时属襄垣郡),以儆效

尤。刈:杀割也,刈陵县名有斩杀叛民以示惩诫之

意,更有斩断大王山“王气”之意愿。直到隋开皇

十八年(598 年),刈陵县地域被一分为二,北部

为黎城州(取意“黎城,黎国之都城”),南部潞城县

(取意于“潞地之城”)。《旧唐书》(志第十九·地理

二)载:“黎城,旧刈陵县,隋改曰黎城州。”《隋书》

载:“黎城(后魏以潞县被诛遗人置,十八年改名

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后黎城州改为黎城

县,宋天圣三年(1025 年),黎城县城迁于白马驿

镇(今黎城县城)。

早在汉武帝时,湿成侯刘忠封于沁水端氏

聚,建立了端氏侯国,历西汉二百年,因此沁水就

有了古端氏地之称。东汉时, 端氏侯国废而改置

端氏县,其县治在今郑庄乡西城村,隋开皇三年

(583 年)迁至今端氏村。其后沁水的县治在历史

上多次更名,先后有过永安县、永宁县、士敏县、

沁南县等名称,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易名沁水

县。沁水故县村曾经是何时的古县治,我一时还

没有找到是那个古县治的确切证据。在今日的故

县村西有燕丹寨遗址,相传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曾

住于此,因此得名。

郊区故县村相传是古屯留县城所在地,然而

查阅屯留史志资料,却没有县治曾在故县村设置

的记载。屯留建县也比较早,由于东西宽而南北

窄,城形似瓶而被称为瓶城。西汉时,屯留和余吾

两县同时设置,皆隶属上党郡,县治分别在今天

的李高乡古城村和余吾镇。古城是西周潞子国的

附属城国——古留吁国所在地,当时的屯留县就

是在古留吁国基础上设置的。《括地志》载:“屯留

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汉屯留县,古留

吁国。”清光绪《屯留县志》载:“屯留故城,在县南

十里即古城村,周七里,遗址尚存。”到了东汉,余

吾并入屯留,唐武德五年(622 年)县治由古城迁

到今屯留霍壁村,但第二年县治再由古城霍壁迁

至今屯留古城村。北魏景明元年(500 年),又分设

屯留和寄氏两县。寄氏县包括今天屯留的西部和

安泽县的东部,县治在今天的屯留张店镇八泉

村,但不久就将寄氏并入屯留。后来,屯留县几撤

几设,先后被并入过长子县、襄垣县,或和长子县

合并。

82

第83页

尽管郊区故县村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但在

西 30 里处的屯留县河神庙乡西故县村却是因为

在它的西部而得名的。解放前,郊区故县村确实

归屯留管辖,并且当时这里还是比较有规模的集

镇叫东故县镇。抗战时期这里曾经是八路军总部

办事处所在地,先后有电话局、抗日军政大学一

分校等机关在村里的二仙庙进行办公和抗日活

动。屯留县河神庙乡西故县村,原称河口村,就是

因为村以东 30 里有了个方圆几里有名的东故县

镇,随之模仿取名为西故县。

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长治县的故县村,因为

这里曾经是壶关县和古上党县两个县的县治。壶

关县早在汉高祖二年(前 205 年)就有始置,不过

当时的县治是在今长治市北郊故驿村,而且其行

政地位相当于现在的长治市。关于壶关名称的由

来,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山形似壶,于此设关,

故名壶关。北魏太和年中,壶关移治今长治县故

县村,直到北魏景明二年(501 年)又移治颖阳岗

(今壶关北行头村),即今壶关县西北。到了隋开皇

十六年(596 年),朝廷从壶关县分设上党县,并且

新设立的上党县就在壶关县曾经的县治所在地,

即今天长治县的故县村。其实包括长治和晋城的

晋东南地区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

的说法,故又称上党。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三

国分晋时,韩、赵、魏都曾经在这里设置过上党

郡。然而到了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朝廷却不知

出于何考虑,在广义的“上党”地理概念中设立一

个“狭义”的上党县。《释名》曰:“党,所也,在于山

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潞安府志》亦曰:“潞

以水名,其称上党,谓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

天为党也”。

上党县从壶关县分设而置不久,就在隋大业

二年(606 年)将壶关县兼并,而到唐武德四年(614

年),壶关县又被复置,其县治设在高望堡(今壶关

韩山村)。壶关县复置的三年后,上党县治所迁至

潞州(今长治市)内,潞州和上党县同治于潞州城。

上党县迁走后,这里被称为故县。再后来,由于地

壳变动,盆地升高,形成山壑,造成山洪不断冲刷

村里,村民随迁往东西两河岸。就这样,原来的一

个故县村子变成了东、西两个故县村。

上党县从建立,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

直到明洪武二年(1369 年)废县(上党县)入州(潞

州),上党县名前后沿用 773 年。时上党县管辖的

区域有多大?据《元和郡县图志》载:“上党县,望。

郭下。开元户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三,乡二十二”。

宋《太平寰宇记》载“上: 党县,旧二十乡,今十一

乡”。与此同时,书中还提到,在上党县境内有:庆

云山、羊头山、五龙山、紫团山、井谷关;鸡鸣水、

浊漳水、尧水、蓝水、八谏水等山水。由此可见,那

时的上党县至少包括现在的壶关县、长子县、长

治县和屯留县等部分土地,其南界直到今天都有

比较明确的标志。在今长治县城东南 21 公里的

南宋乡一个叫东沟的村子里,村东头的坡顶上矗

立着一座砖石砌就的古阁楼。古朴沧桑却风姿不

减,楼顶青石匾额上赫然镌刻着“上党南界”四个

大字。这应该就是当时上党县的最南端,也就是

今天“南北两上党”的分界。《隋唐演义》及相关隋

唐小说中曾提到一个重要人物单雄信的故乡是

“山西潞州府天堂县八里二贤庄”,这里的“潞州

府”指的是今天的长治市,“二贤庄”就在今天地

处市西郊湛上、暴马、蒋村三村之间的高岗之上,

那么“天堂县”就应该是“上党县”之误啦。

襄垣故县村、沁县故县村、武乡故县村、黎城

(故)古县村、郊区故县村、壶关故县村、屯留故县

村、长治故县村,因为这些村子都曾经承载过一

座县城的重要历史,所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

字——故县。

渊编校院金璐冤

古镇名村

83

第84页

欣闻我的故乡——豆峪村,被列入中国第四

批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大喜过望,夜不能寐。回

想一两年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

才、平顺县文联主席申志强等同仁孜孜不倦的共

同努力下,终于使豆峪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

护与抢救工程,取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随着喜

讯在网上迅速传播,不断有故交、文友、熟人向我

询问有关豆峪的一些事情。刚开始我是不厌其

烦,到后来,成了不胜其烦。干脆,我把豆峪村的

一些情况,尽我所能,用文字的形式,作一简明扼

要的介绍。我愿意为推介故乡尽我的微薄之力,

捎带着,也为有兴趣了解豆峪的读者释义解惑。

豆峪村行政隶属关系的全称是:山西省平顺

县石城镇豆峪村。

村庄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北方向,

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国家 4A 级风景区——太行

水乡景区内。与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近

在咫尺,万古不息的浊漳河村前奔腾流过。我这

么描述你可能觉得还是个大概方位,那么,在谷

歌 地 图 上 的 准 确 地 理 坐 标 是 : 北 纬 36°

22'48.98";东经 113°39'52.12"。

豆峪,南同石城、豆口毗连,北和西庄、黄贝

坪相邻,西同大岩垴接壤,东与和峪村连接。

驾车从 324 省道上,沿山西长治市到河南林

州市方向,至平顺县石城镇即到。

豆峪村的前身,是由许多小村或小自然庄组

成。从古代传叫到现在的地名中,可以寻出端倪。

比如,赵家坪、王家垴等等。据传说,很久以前的

中国传统古村落要要豆峪村

84

第85页

豆峪村,曾经属于大岩垴的一个自然庄,当时叫

“小柏林村”,可能是因柏树多而得名。

据民间口口相传,隋末唐初的夏王窦建德,

被秦王李世民千里追杀,从现在的豆口村(唐时

叫牛口村)一路向北仓皇逃窜,进入一条深沟,四

面山形险恶,地势陡峭,窦建德惊骇不已,询问当

地百姓,方知,此村名叫“小柏林”。窦建德心想,

“窦(豆的谐音)”入牛口,焉能活命。果不其然,窦

及其所部均被唐军设伏,战死于村后的断圪螂。

为纪念这位陈胜吴广式的农民起义领袖,故曰

窦。时间长了,作为一个村名,这个“窦”字,写法

太过繁复,遂取其谐音“豆”字取而代之。又因村

庄地处连阴山下一条狭长的山谷地带,故曰峪。

中国的象形字真是神奇,山、谷合二为一,可不是

个“峪”嘛。

豆峪村历史上与其邻村也曾多次分分合合。

譬如,民国七年的《平顺县志·区村略》记载,“豆

峪是第三区第二主村,联村有西庄、窑上、大岩垴

三个村。现在西庄村和窑上村都是单独的村庄,

与豆峪没有行政隶属意义上的任何关系。大岩垴

现在则属于石城村下辖的一个自然庄。”

豆峪村山环水绕,气象万千。

如今的豆峪村主村,大致分为西坡、东坡。往

石城方向的岭上还有一自然庄。村庄背靠东西

两座绵延不绝的大山,民居错落有致地挂在半

山腰上;村前有战备渠从西到东兜了个半圆逶

迤流过,村后有两股山泉日夜汩汩流淌,甘之若

饴,滋养着这里的所有生灵。西坡如一个“古堡”

抑或“古寨”,建在半崖之上,村前村后有类似城

门的牌楼耸立,下为石头拱券隧道,高约三米,

宽约两米,长为十米,供人车出入,使人顿生“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村里村外,古木参天,

屋舍俨然,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东坡与西坡

遥遥相对,螺号相闻,互为犄角。豆峪古时地处

咽喉要塞,从军事学的角度看,地理位置十分重

要,是山西通向河北、河南为数不多的秘密通道

之一。上世纪的 1941—1942 年间,党和国家领

导人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阮章竞等抗

日名流,曾经在这里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斗争。

豆峪地处僻壤,自古交通闭塞。也正因如此,

才保留下原汁原味,如世外桃源般的古朴风貌。

新世纪初,交通条件才稍有改善。目前,通行还比

较方便,村前六华里的乡村水泥路直达 324 省

道,往西可以上长治市,往东可以下河南林州市。

向北走八华里的水泥路,经黄贝坪村,再走三、四

华里就到达河北省涉县境内。这条道路,据说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晋冀两省曾达成协议,双方

各自在本省内打通这条古道。听说河北方面已兑

现承诺,而山西方面因为资金问题,工程至今搁

置。

尤其是豆峪至黄贝坪这段路,直可说是在悬

崖峭壁,荒山野岭中开出的一条路,从军事学的

角度来看,是凭险守关,十面埋伏的好地方。民国

初《平顺县志·营建志》载,“四仞断,在窦峪之北,

路通武涉,因断四仞,故名。明清之季,屡经修筑,

民国二年水冲路坏,五年,村人捐资重修。四仞

断,因地势险要,历来被兵家所重。”抗日战争时

期,八路军将领刘伯承等率部,在豆峪、和峪、黄

贝坪这个三角地带打游击,也曾在四仞断凭险拒

敌,给日寇以打击。

豆峪,往西是石城的一个自然庄大岩垴,往

古镇名村

85

第86页

东是和峪村。两村距豆峪都是四公里,全是直陡

陡的山路,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回想起小时候

夜里打着手电筒到和峪看戏,真是别有一番滋

味。这是从前的状况,现在这两条路荆棘丛生,荒

无人烟,羊肠小路也找不见了。不过,近几年,这

两条小道引起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注意,河南安

阳、林州的不少登山团体经常光顾。尤其是夏秋

两季,这两条线路确实风光无限。

豆峪有三大姓氏,依次为刘、赵、张,这三姓

占了村里总人口的 80﹪多。还有史、李、陈、王

等。其中,又以刘氏家族最为庞大。从现存的

《刘氏族谱》看,第一句话就是,“刘氏祖先源自

五美里王曲村”,也就是现在的北耽车乡王曲

村。自明朝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 16

年)迁居豆峪。距今最少也有 480 余年的历史

了。

刘姓最鼎盛时期,于大清同治 12 年(也就是

公元 1873 年)6 月,在村中心,建成刘氏宗祠。直

到 1942 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豆峪,刘氏宗

祠被一把火烧掉。

刘姓现在虽是村里的大姓,但最先在豆峪定

居的却不是刘家,是李家。

豆峪西向老坟,是刘家先人埋葬最集中的墓

群之一。每年正月初三和清明节,扫墓踏青的孝

子贤孙们纷至沓来。据村上的老人讲,最先占下

这块风水宝地的是李家。李家怕别的家族觊觎,

修墓时试图把偌大的西向坟圈起来据为己有。后

来,随着刘家的迁来和人丁的不断繁衍和壮大,

刘家反倒占据了坟的中心,并慢慢向四周扩展,

最终,西向成了名副其实的刘家老坟。

豆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藏有太行山独

特的民间文化、传统特色、风俗习惯。古文化元素

俯拾皆是。是一个集古民居、古街道、古庙宇、古

水利建筑、古关隘、古树、古井、古传说于一体的

秀美村寨。豆峪之美,在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

从人文学研究的层面来说,是上党地区具有标本

意义的村庄。

豆峪村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子。为什么这么说

呢?因为村前面的庙竭顶上建有纪念窦建德的庙

宇——窦王爷庙。即使按唐朝开国皇帝武德元年

(公元 618 年)算起,至今也有 1300 多年了。

村人自古崇文尚武,至今仍有不知建于何时

的文昌阁,依然从容不迫地矗立在石拱券之上,

龙脊凤柱,大气庄重;飞檐挑角,轮廓疏朗。文昌

阁下就是清朝光绪年间刘日增武举人的故

居——刘家大院。贯穿村庄的还有如今工业化社

会比较少见的石槽流泉水,长约四华里,金星利

水,川流不息。可惜,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改造自来

水工程时损毁,现在只剩几口干涸的水井。这次

豆峪有幸被评为全国古村落,支村两委决定,准

备重新恢复那股水流。

村里现存的古建筑,除上面所说的文昌阁、

武举院落外,还有药王庙、观音堂、龙王庙、三官

殿、关帝庙、马王爷庙等十几处地上文物及遗址。

据北京的专家考证认为,豆峪的三官殿和古引水

渠在我国北方比较少见,弥足珍贵。

千年的石头(上面的文字)会说话。

豆峪村的碑刻、碑文、碑记、碑碣、碑铭等碑

86

第87页

文化十分丰富,对研究当地历史脉络,还原古代

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如:

皇清雍正六年的《土地神祠记序》、道光二十三年

的《禁伐碑》、《民国二年水灾碑记》、《武举人墓碑

记》、《文昌阁石画像记》、《重修舞楼碑记》、《万通

公储荒志》、《创立刘氏祠记》、《重修窦王庙序》

等。最开人心智,启发人想象的是,龙王庙正殿四

根方形石柱的下边,柱础四面,石雕有十五首唐

诗。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重修后大梯道碑》,此碑

竟然随高就低,因地制宜,雕刻在梯道里面的半

崖之上。

关于豆峪村的石碑,平顺乡土作家申志强先

生,曾在《光明日报》副刊以“在石碑前的下跪”为

题,从艺术的角度,作过全面、深入的解构。

豆峪山峦林立,沟壑纵横,林木茂密,土地肥

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村域总面积 14000 亩,

耕地 757 亩,其中:水浇地 400 亩。适宜小麦、玉

米、谷子、大豆、高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花

椒、柿子、软枣、核桃、山杏等农副产品,其中,又

以大红袍花椒最负盛名。山上有几百种中药材,

如:柴胡、远志、金银花、薤白、连翘、苍耳子、荆芥

等。

据村里的老会计刘广炎讲,从上世纪三、四

十年代至今,村里的人口始终在 600 口人左右,

无论是奖励人口增长政策,还是计划生育政策;

无论人口迁入,还是迁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

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连阴山、西榔山、窟窿垴、狮脑山、杏石断、马

洪崖、蒲坡山、水岩岭、小庙顶、砍刀山、窗户山等

群山环绕,风景秀丽。黑龙洞、套蛇洞、五龙洞、四

缸洞、修仙洞、青龙洞等洞穴九曲回转,别有洞

天。

常常看到村与村之间,因为争夺水资源而打

架的事情。这是由于太行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缘

故。在这一点上豆峪是个例外。村后二里许,从断

圪螂西山脚底涌出的三股清泉,使村庄显得特别

润泽、清秀、妩媚、不落俗套。

横穿西坡泽被东坡的石头开凿的古引水渠,

经年累月,清冽明澈,喷珠吐玉,潺潺流泻。流水

是村庄的血液。诚哉斯言。

西向崖跟的老井,泉水喷涌,一汪碧绿,澄澈

甘甜,四季无冰。有人说,那是豆峪的“肾”。是村

庄的生命之源,先天之本。

苇地岸跟的流泉好像是从一个深不见底的

洞中溢出,吐纳着大山的津液,翻腾着自然的意

蕴。从高处跌落的水花,一簇簇,一串串,大大小

小,错错落落,争先恐后,闪闪发光,真是如泻万

斛之珠。当白雪覆盖大地,泉水蒸腾,水汽缭绕,

别有景象。

上面介绍豆峪有许多的庙、殿、堂、院、阁、碑

等古建筑,附着其上的三雕——石雕、砖雕、木

雕,显得架构严谨,布局紧凑,活泼精致,玲珑

清巧。雕刻一般集中在门楼、门罩、影壁、斗拱、

雀替、檐板、檐条、窗扇、门扇等部位,日用家具

中则以睡床、衣橱、屏风、柜盒为主。雕刻的内

容以象征吉祥富贵的如意花卉、瑞禽异兽图案

最多,但也有大量的山水人物构图。雕刻技法有

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半圆雕、镂空雕、透雕等

类型。

豆峪的门楼装饰,从明清两代到民国,各个

时期,形制不一。大多由质地优良的青石雕琢迎

风石、门墩。门通常为木门,几处讲究的大院,如

古镇名村

87

第88页

史家大院,其大门上雕饰有繁复的铺首和庖钉,

粗狂中不失细腻,简约中暗藏繁华。

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

一。窗分为板棂窗、隔扇、隔断、支摘窗、遮羞窗

等,除了通风透光之用,还有很强的装饰功效。豆

峪的窗户种类丰富,做工考究。窗棂雕饰简洁大

方,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漆成土黄色,

以团花锦,古钱锦、方格纹、一马三箭纹等吉祥纹

样为主,寓意多财多福,事事如意。

压窗石用来承托窗户,保护窗下墙体不受侵

蚀,又可起到承重及美化建筑的作用。压窗石大

多左右对称。豆峪的压窗石题材广泛,意趣盎然。

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祥禽瑞兽,吉祥

符号居多,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表达

方式多种多样,或隐喻,或象征,或用谐音等。艺

术价值以武举人刘日增大院为最。

柱础,又称磉盘,或柱础石。豆峪的柱础以龙

王庙和刘日增大院的为代表,大部分是几腿足端

呈饱满的圆形,并且向内卷曲,形成柱础式脚,给

人以新奇之感。两个几腿之间点缀鹿、牛、狮、马

等常见动物装饰图案,造型别致,栩栩如生。

除以上介绍的三雕外,还有诸多阑额、墀头、

迎风石、照壁、神龛、铺首、雀替、垂柱、瓦当等装

饰雕刻,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具有

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十一

豆峪村历代村干部十分重视村里档案的留

存和保护工作,迄今为止,他们为后人保留下了

丰富的历史档案,诸如,文件、信件、字据、账

簿、书籍等等,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涉及民国

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的各类资料,为后人研究太

行山区农村近百年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有力

的佐证。

公文。主要有民国时期县、乡两级下发的通

知;上下级之间来往的公函;两级领导来往的信

函。如:村长刘喜生给乡里的征收信。

账簿。主要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账本

(往来账,流水账)。如:1958 年豆峪食堂购菜统

计表。

票据。1952 年的《平顺县政府农业税征收

令》,夏秋公粮征缴手续。

票证。如:1954 年的《长治专区平顺县人民

政府兽医站看槽证》,1955 年的《山西平顺县石

城卫生所诊察票》,1953 年的《平顺县三区黄贝

坪乡选举委员会选民证》。

文书。光绪十三年的地契。

书籍。民国时期儿童识字课本;以及《早晚课

经》等。

十二

豆峪村自古尚武崇文,有几位在上党地区小

有名气的历史文化人物,如:清光绪年间武举人

刘日增;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刘可欲先生、书法家

张时敏先生等等。传统文化有正月十五转灯会、

八音会吹奏的上古调、放天灯、耍拳、跑旱船、跑

十不闲等。不知不觉文章写得又有点长了,关于

豆峪文化方面的事情,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我

想再写一篇文章专门介绍。

最后,以民国教育家、诗人刘可欲先生的一

首《七律·登清凉山咏》结束此文。

凌空高阁逼诸天袁翠柏苍松挂日边遥

锁径残花带露冷袁依枝老鹤伴云眠遥

疎林乍掩三家墅袁爽气豁开万井烟遥

飒飒金凤征虏候袁捷音谁送到山巅遥

渊编校院秦卫冤

88

第89页

长治掌故

今年是丁酉鸡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鸡

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谐音“吉”。凤的形象就

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

年画中也有“鸡王镇宅”的故事。中国地名中有许

多带有“鸡”的地名,如河南信阳鸡公山,陕西宝

鸡市,黑龙江鸡西市,云南宾川县鸡足山,河北宣

化有鸡鸣山,怀来县有鸡鸣驿,邯郸市有鸡泽

县。南京有鸡笼山,昆明有金马碧鸡坊,贵州省凯

里市有六个鸡村。 山西省襄汾县有鸡鸣山,临

汾市有玉鸡沟村。台湾基隆原名鸡笼,北京也曾

把鸡罩胡同改为吉兆胡同。

因为农耕文化时代,鸡和人们的生活密切,

它是人类最早驯化、畜养的动物之一。古代先民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晨雄鸡报晓便是人们一

天活动的序曲,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

共生活的时钟。长治地名中带“鸡”的不多,但拎

出来也全都有意思。

杀鸡养鸡形成“鸡”的地名。城区西街有个地

名叫鸡毛圪道,在城区医院对面的巷子里,因旧

时人们在此宰杀鸡后把鸡毛丢弃在这个地势低

洼的地方(本地方言地势低叫圪道),人们顺口就

叫成了鸡毛圪道,因此名字不文雅,后来改成了

鸡年谈谈“鸡”地名

城区鸡毛圪道

89

第90页

北营巷。长治县荫城镇藏龙村,在大跃进时期叫

过鸡山村,本来村在沟里,得名寺沟,有时叫成寨

沟。1958 年,村集体大搞养鸡时,把许多鸡场集

中在山上,蔚为壮观,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具

体行动吧,为了表达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就将村

名直观地改成了鸡山村,二十多年前村里人感到

此名称不雅,终究不如“龙马牛羊”等用字便想恢

复旧名,有人感觉用原来的“沟”之类的有点土,

就以村中曾经有过的藏龙寺来命名,上报政府得

到批准,村名一下由鸡变成了龙,档次也不知上

了多少。沁源县沁河镇北石村有个石鸡沟的地

名,石鸡是当地对野鸡的称呼。

求吉辟邪形成“鸡”的传说。郊区老顶山镇有

个鸡坡村,离市区不远,是个小村,该村得名有一

个传说,就是用“以名制名”的办法(用一个带有

厉害字眼的用字来制伏不吉利的东西),来求得

平安,这既是古人淳朴的思想,也反映了人们求

平安的心理。传说古代该村曾经以姓氏得名叫做

牛家庄,后来不知怎么,村里的蝎子比别的村多,

这给人们的生活起居,生产出行等带来了隐患,

许多场合还对人们造成了伤害。有一天,一个算

卦先生路过此村,听老百姓说起此事,他对人们

说:蝎子是怕鸡的,《西游记》里还有一回,昴日星

官吃蝎子精的故事,昴日星官是 28 宿之一,唐僧

师徒在毒敌山琵琶洞被蝎子精困住,经黎山老母

指点,昴日星官大叫一声蝎子精被吓死了。你村

靠近老顶山,如叫鸡坡村,保证村里无蝎子。村民

大为高兴,以后就叫成了这个名字。壶关县石坡

乡北平头坞村有个自然村叫鸡叫沟,传说每当中

午时,几个鸡同时叫的时候肯定是一个丰收年。

黎城西井镇杏树滩村有个性空山,附近有个金鸡

寨,相传,有一年,性空山与金鸡寨的强盗发生冲

突,为保圣地不受强盗侵袭,性空山的李老祖弟

子在此把守。由于强盗人数众多,寡不敌众,为免

遭贼兵侮辱,几个弟子便在此跳下深崖,以保全

名节。正当贼兵往上冲时,一阵仙风吹来,贼兵昏

昏欲睡,匆匆撤兵,再不敢来侵犯性空山。至此,

这座悬崖便叫住“舍身崖”。平顺县石城镇有个鸡

叫岭,传说每当黎明时候,有只金鸡叫的声音特

别大,村民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起了这个名字。

平顺县东寺头乡秦光村的鸡冠山,壶关大峡谷的

金鸡岭也有类似的故事。

自然居住形成“鸡鸣三省(县)”。平顺县石城

镇上马村,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之地,人

称“鸡鸣三省”,当地有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传

说当年王莽篡权追刘秀时,刘秀骑马跑上一架大

山,马又饥又渴止步不前,刘秀打一鞭马只原地

踏几步,把山上的石头都踏下了很深的马蹄印。

王莽追兵越来越近了,刘秀只好下马藏身,待王

莽追兵过后,刘秀重新上路。为表示在此地得救

的感激之情,刘秀称帝后封这个村庄为“马踏

村”,后来有人在村中修了一座砖塔,于是又将村

名改为“马塔”。马塔村高处的村叫“上马村”,传

说是因刘秀躲过王莽追兵后,马已跑到此处,刘

郊区鸡坡村

90

第91页

长治掌故

秀徒步到了这里翻身上马而得名。长治县西火镇

因与 晋城市的高平、陵川相连,是“鸡鸣三县”之

地,曾是“潞安府二衙”,又号称“潞安府南界第一

镇”,祈福胜地“天下都城隍”就座落境内。

“金鸡报晓”成景点。平顺县龙门寺在石城镇

源头村的山坳里 ,有“龙门八宝”景(龙门山前

有龙门,菩萨含笑迎佳宾,金鸡报晓钟声响,宝

石油灯昼夜明,幡杆预卜天阴睛,五檀闹槐映日

红,龙嘴吐水注清泉,透明碑前整衣冠),“金鸡

报晓”是其中一景。“鸡鸣钟响在五更,金鸡催人

勤学早,金钟常鸣可提醒。”太行山大峡谷的山

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也有沐浴朝阳的金鸡报

晓景点。

“金鸡独立”成造型。武乡县石盘开发区泉之

头村有个“金鸡独立”的造型院,当地叫沟里院,

也叫“五柳堂”院。院子从东到西为“山”字型结

构,一里三处楼院,也是前庭后楼式,不同的是总

大门为马鞍型,三个分院门各具特色,一个为

“人”字型,一个为圆拱门,中间一个最为特色成

金鸡独立式。

两条水都是“鸡鸣水”。屯留县李高乡有一条

鸡鸣水,也叫鸡鸣河,《清史稿·志 三十五·地理》

记载:“鸡鸣水乃古谏水,迳余吾故城南、屯留故

城北者。”源出于屯留县西南部李家沟,右会张

村、下李高、南宋村等地泉水,流至鸣水村。全长

5.6 公里,流域面积 1000 亩。鸣水村分东鸣水、西

鸣水村,东鸣水以山东人为多,西鸣水村是本地

人为主。传说张良得兵书的故事发生在鸡鸣桥

上,出生地就在西贾张贤村,少年张良为老翁桥

下拾鞋,尊敬老人又不失信约 ,受到老翁赞许,

老翁赠给他一部《太公兵法》。长治县境内也有一

条源于西火镇的鸡鸣水。《清史稿·志 三十五·地

理》载:“浊漳水自长子入。东南陶水出雄山,北合

八谏、鸡鸣山水,右会淘清河入。”

“梦醒鸡叫搬寺庙”。我的家乡平顺县北耽车

乡南耽车村边有个南垴山,山头有座女娲庙,老

百姓称为奶奶庙,一直流传着“鸡叫搬庙”的神奇

故事。传说这座庙最初并不建在这里,而是在北

耽车村东的山上。一些周边的村也担心风水不

好,南、北耽车(当时为一个村)的村民计划把庙

搬迁到南垴山这个一片葱茏的地方。商议已定,

但耗时费工,很不容易。一天村人同做一梦,梦中

有人嘱咐,一定要把牲口喂饱,寺院夜间需要使

用。但一整夜并未见动静。次日鸡叫时节,早起的

村民意外发现村里各家的骡、马、牛浑身是汗,好

像干活的样子,人们疑惑不解。出了门才发现庙

已搬到了南垴山顶上。原来是女娲在夜晚动用了

村里的牲口,在鸡叫之前将庙搬到了对面南垴山

上。南垴山上有一株生自宋代的松裹柏树,松柏

两种枝叶一树同杆生出,层次分明,枝繁叶茂,成

为一大奇观,被盛誉为“中华霸王松”。长治县正

觉寺也有“鸡叫搬寺庙”的传说。尧帝要派大儿子

丹朱驻守一个地肥水美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长子

县。丹朱在临行前梦见从天上掉下来一只大螃

蟹,到任几天后丹朱突然接到禀报,城外二十里

山上有反贼摇旗呐喊。八杆大旗围绕着中间的一

个“侃”字大帅旗,所在的位置,就是现在的看寺

村。丹朱认为那个“侃”字帅旗就是梦里的大螃

蟹,连忙禀奏尧帝,尧抽出他的雌雄宝剑化作漳

河挡住了反贼们的脚步。但反贼们摇旗呐喊,使

丹朱时常不得安宁。尧搬来西天的龙光寺压在这

个大螃蟹的头上,一天午夜时分,村里人们都正

在熟睡,梦中听见有人喊:“喂饱牛、喂饱牛……”

后来才知道,是借村里的牛去拉龙光寺。鸡叫天

明,村西突然间出现了一座“龙光寺”,人们再去

看自家的牛都气喘吁吁,累得满身大汗。从此村

名为“看寺村”。

渊编校院金璐冤

91

第92页

黄碾村位于长治市郊区的北部,原属潞城

县,1976 年划归郊区管辖。全村由黄南、黄中、黄

北三个村子组成。村西有漳河汩汩流过。这漳河

源于长子县的发鸠山,途经长子县、长治县,流到

黄碾镇。年平均流量为 2.64 亿立方米,水流湍

急,夹带的两岸泥沙使河水混浊,又名“浊漳河”。

古时的黄碾是商业重镇,街上牲口、骆驼昼夜不

停,街两旁全是店铺。黄碾还是上党地区的交通

要冲,好几条大道穿村而过。往东可至潞城县城,

南能到潞安府衙,北直通虒亭。但往西就没有路

了,浊浪滚滚的漳河水阻挡了人们的脚步。大概

在清朝时,有人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这桥经了

没多年,到民国初年便坍塌了,只剩下浩渺无际

的一湾河水。也有人想重新建造,但由于技术和

资金的因素,只能望河兴叹。

1941 年,正是中日交战最激烈的时候。为了

战争的需要,日伪潞城县政府倾全县之力,耗时

二十一个月,在这浊漳河上架起了有史以来的第

一座大石桥。

笔者收藏有一份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七日

由潞城县公署制的《黄碾石桥落成典礼经过报

告》,现抄录如下:

今天举行黄碾漳河石桥落成典礼袁乃是我们

最荣幸尧最可庆贺的日子遥因为自今以后袁有了这

大的石桥袁就可以把漳河阻隔的痛苦完全能除掉

了遥 我们大家在今天应该要特别庆贺的遥 所以能

够建设这样大石桥袁全赖我中日各长官领导及全

县民众踊跃工作所致遥兹将经过情形给于同仁诸

位袁简单的报告报告遥

于民国二十九年间袁日本军警备队长驻防本

镇袁议于河上建筑石桥遥 嗣经官民商洽袁一致赞

同遥是年腊月前任知事郭镇洛委任第三区马区长

兼办筑桥事宜袁经各方勘测决定于宋道人建桥处

建筑石桥遥于三十年一月先在黄碾成立建筑石桥

委员会遥原议建桥三孔袁预算约需洋三万余元袁觅

雇工匠实行动工遥 及至四月冰消土解袁掏挖宋道

人所建桥根袁费工两千余个袁尚无觅到石根遥加之

水势滔滔袁无法着手遥于是不得不更移地址袁以便

兴工嗣经遥

井关司令部参谋长特务机关长森部队长等

详加勘验后决定更移袁另觅要址遥

新觅地址因河身较宽袁复议建桥十孔遥 重新

预算袁除去苦力尧大车尧石头尧木料不计外袁只石

工尧铁工尧木工及零星材料袁约需洋九万余元遥 此

不过约略的估计袁当时一般民众及各位负责人认

为袁此桥有绝对建设的必要袁决然进行并且加紧

工作遥 当时日本友军各部队皆尽量补助一切材

料袁并有现款九千余元遥惟中途仍因款项不继袁关

系曾一度缩减工匠遥希图延长时期袁另作计划遥一

面工作袁一面呈请上峰拨款补助遥

后新民全县联合协议会决议袁 请求省方补

助遥而省方亦认为国府还都未久袁兵荒马乱之际袁

黄碾大石桥修建经过

92

第93页

而民众就能具此建设的热诚袁确实难得袁随决定

合计历次所筹得之款袁核与预算数仍旧不够遥 去

年九月间袁由石田队长同知事及平石首席参事等

招集全县士绅代表开会袁讨论结果袁决议随粮起

款遥更恐进行迟滞袁又在城内设立野桥梁促进委员

会冶袁同时将黄碾旧日委员会改为野办事处冶遥各就

其职责袁积极进行遥

以上经各方面的领导与援助袁所以能够将此

六十六丈二尺长尧三丈二尺高尧三丈宽之十孔巨

桥底于成功遥 从此袁可将数千年漳水阻隔之患完

全取消遥 我们民众得以享受这种幸福袁实在是各

位长官之所赐袁各位同仁的负责以及各位父老兄

弟们的努力袁而这种努力也茵茵茵茵茵茵茵茵茵

茵茵茵桥收支尧石桥工程以及苦力尧差车等附带

作简单的报告遥

1尧关于石桥收支

查石桥建筑共收过军方补助金九千四百四

十元袁省方补助金三万元袁地方各机关补助金四

千二百九十七元三角八分袁民众补助金七万四百

五十三元四角九分遥总计收过十一万四千九十九

元八角七分遥开支石匠工资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

元九角袁木匠工资二千四百三十四元五分袁铁匠

工资七百十三元八角袁经费及其他杂支二万四千

一百三十四元七角六分遥总计支出十一万三千二

百六十九元五角一分遥

2尧关于石桥工程

共需工人计石工九万四千五百三十五工袁木

工七千九百五十一工袁 铁工二千三百四十三工袁

苦力二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八工袁共计需工三十

三万二千七工袁 需马车夫三万七千三百九十八

工遥

渊附注冤按全县人口总数九万三千余人袁治安

区人口共七万四千三百余人遥 除是妇女一半袁约

三万七千一百余人遥再除老幼三分之一一万二千

余人袁中年能服劳役袁约二万五千余人遥共需工三

十六万九千四百五之数渊马车夫工在内冤袁以二万

五千余人平均分担袁每人应服劳役十四天有零遥

最可痛者袁 我们对于漳河桥梁具万分热心袁

总动员官民力量极积建设遥而丧心病狂的八路军

寻机搅乱袁乘隙破坏遥 在工作过程中曾被轰炸二

次袁火烧一次遥但是虽有这样艰难困苦袁我们负责

建设的父老兄弟们均抱定百折不回的精神袁去排

除那些种种困难袁卒将理想中之大石桥于敌匪扰

乱破坏之中居然落成袁 于第五次治强运动的初

期袁树立了华北唯一的功劳袁何等光荣遥我们可以

自夸的说是实践了第五次治强运动第一大目标袁

就是野我们要建设华北袁完成大东亚战争冶遥 我们

能够灭私奉公的来建设袁我们能够总动员袁向同

一目标来工作袁来发扬总动员之精神袁实在是本

县官民最光荣尧最可庆幸的一件大事遥

按此桥曾经土木工程专门家估价袁须需用六

十万之巨款袁并须三年以上长时间始可成功遥 而

我们父老兄弟以总动员奉公的力量袁以十余万元

之款能于很短期间成功袁 此足以发挥总力之伟

大遥

今天来的各长官尧各位来宾袁所以来参加此

庆祝的意义袁也在于此遥

最后对中日各位长官尧各位来宾以及本县父

老兄弟表示感谢遥

《报告》中提到的“郭镇洛”是潞城县东关人。

1940 年 5 月至 1941 年春任日伪潞城县知事。

1941 年 4 月他曾跟随山西省伪省长苏体仁组织

的“日满视察团”前往日本、满洲国实地观光考

察。从 4 月 25 日起程到 6 月 2 日回国,一行人考

察了奉天、安东、釜山、大阪、东京、热海、京都、八

幡、旅顺等地。日满先进的工业和井井有条的社

会秩序让山西省的地方官员啧啧称奇。郭镇洛用

优美的文笔,把沿途的见闻记了下来,回国后整

理成了一篇《赴日满视察经过状况日记录》。“宋

道人”应该是清朝时在这河上修桥的那个人了。

长治掌故

93

第94页

单从名字上看,他应该是个道士,或者是个念佛

的。不过今天遍访黄碾父老,已没人能知道他是

谁了,生平籍贯更是无从稽考。

《报告》上没有写明那天站在黄碾镇上,讲这

番话的人是谁。不过从说话的语气和东道主的身

份来看,应该是当时的日伪潞城县县长谢芳声。

谢芳声是关东洲旅顺三间堡会(即现在的辽宁省

大连市旅顺口区三间堡街道)人。他 1908 年出生

于一个地主家庭,十五岁就在日本银行当小鬼,

“九一八”事变后加入日本特务机关。1938 年调

任山西省太原市警察署督察长,1941 年春担任

日伪潞城县县长,1943 年又调到长治县任日伪

政府县长。黄碾石桥就是在他一手操持下修建

的。解放后谢芳声潜回沈阳市。1952 年 10 月 9

日长治县公安局将其逮捕,从沈阳市押回来。

1955 年在长治县城南关被枪毙。

《报告》中说共产党、八路军破坏大桥的建

设。在建桥期间,曾轰炸过二次,火烧过一次。《潞

城县志》上也记载,就在大石桥落成典礼的那天,

当中日来宾衣冠楚楚地到达黄碾时,“八路军某

部和武工队联合予以袭击”。八路军为什么要三

番五次地阻碍大桥的建设呢?当时黄碾镇西边的

屯留县是抗日根据地,日军前往根据地“扫荡”,

可能是大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所以八路军要阻拦

他修。

《报告》中“关于石桥收支”的数目,军方、省

方、地方各机关、民众四方的补助金,总计应该是

十一万四千一百九十元八角七分,而写的却是

“十一万四千九十九元八角七分”。应该是笔误。

为了筹集建造大石桥的资金,日伪潞城县政府采

用了“随粮起款”的办法。也就是全县的各家各户

在纳粮时连同摊派的建桥款一起上缴。可那几年

太行山上遭受了严重的灾荒,正是老百姓最困难

的时候。《潞城县志》上说,“民国 31 年(1942 年)

春旱,持续到秋,庄稼无收成。翌年大饥。人吃树

叶、野菜、谷糠度日。树皮、野菜皆被吃尽,饿死者

处处可见”。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呢?

笔者收藏有几页日伪潞城县政府 1942 年的文

件。一份题为《建设指示事项》的文书里说,“查石

桥摊款暨富户捐早经令饬依限交清迄至现在桥

工将已告竣仍有少数未清村庄仰未清各村长等

务于六月十日前交该管区长以便汇缴本署为

要”。到七月份了,县政府第三科在《建设指示事

项》里又说,“查石桥摊款暨富户捐现在仍有短欠

未清者前曾严定如逾六月十日不交按每一元加

罚二角令饬遵照在案○知各该村及富户等置若

罔闻殊属有意尝试仰未清各村长速将交数措齐

尅日措交该管区署汇缴本署如再拖延定即加重

处罚不贷”。以至于到年底了,县公署在《潞城县

现状报告书》中还在说,“查本县建筑黄碾漳河大

石桥自三十年一月开始动工起至三十一年九月

末日工程即已告竣共计交款十一万四千余元除

收入各项补助费尽数支用外下亏无多刻正严催

各村欠交摊款以资○补○○○”。从石桥收支帐

中可看出,潞城县民众出的钱占到了收金总数的

62%。为了修造大石桥,全县有多少人家四处借

债,求告无门?黄碾大桥的雄伟、壮观是建立在老

百姓的苦楚和无奈之上的。

黄南村的卫云明老师说,听村里的老人们

访,大石桥刚建成那会儿,方圆几百里内的人都

跑来瞧。波光粼粼的浊漳河上,凌空飞架着十孔

拱形的桥梁,如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大桥为石木

结构,连桥沿的栏杆和桥面都用的是青石。栏杆

上精雕细刻有很多图案,或者是石猴,或者是寿

桃,或者是山水,还有对联,手工精细,栩栩如生。

卫老师只记得其中的一幅是“乾坤有变幻,山水

无阻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家将精忠报国的

故事也雕成图画刻在青石上。

建石桥用的大青石都是从黄碾东边的山上

采来的,那里有石窝,全都是青石。现在人们还一

94

第95页

直取石用。而石匠都是从河南林县雇来的。村里

80 岁以上的老人们都记得小时候满街上都是说

林县话的人。从《报告》中也可看出,建造这座桥,

光石匠工资就开了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元九角,

占到了总支出的 76%。石匠、木匠、铁匠、赶马车

的,再加上中日双方的管理人员,少说也有几千

人吧!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拥进黄碾小镇来,那该

是一番怎样的人喊马嘶、川流不息的景象啊!铁

凿声声,锯刨叮当。光吃喝拉撒、生活起居就是件

大事。卫老师说听 89 岁的卫喜俊老人访,那时候

在卫家巷支的大锅给建桥的一部分人做饭,大师

傅就有好几十个。《报告》里说潞城县去黄碾支差

服役的苦力共出了二万五千多人,算上工匠和监

工,前后参加过这项工程的该有几万人之多吧!

在机械落后的民国,单凭人工和畜力,就把一座

大桥横跨在了漳河上。黄碾石桥真是潞城人民的

一大创举啊!

黄碾大石桥作为当地的交通要道,在阎锡山

统治时期和日军占领时期设有警备队和骑兵大

队。1945 年 7 月黄碾镇解放,同年 9 月 8 日,刘

伯承和邓小平在黄碾镇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议,

布置了上党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浩浩

荡荡的人民大军从黄碾桥上开过,取得了一个又

一个巨大胜利。

黄碾大桥作为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

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见证,曾被命名为“若飞桥”。

这其中的一段故事,应该被人们永远地记住。

1946 年春,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国共停战协

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当时在重庆同国民党谈

判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

(博古),为了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于四月八日

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

发、进步教育家黄齐生等冒着恶劣天气,同机飞

往延安。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在飞机上做了手脚,

当飞机飞到山西兴县黑茶山时,飞机失事众人不

幸殉难。同机遇难的还有八路军军官李少华、赵

登俊、魏万吉和叶挺夫人李秀文等十三人,加之

四名美国机组人员,共十七人全部罹难。真相大

白后,全国民众和各界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反动

派这一法西斯暴行,并对烈士进行哀悼。

噩耗传到当时潞城县边区政府时,县参议院

刚刚成立。于是由时任潞城县县长的赵军同志主

持召开了参议院会议,并亲手撰文题词,于民国

三十五年七月一日,即 1946 年“七·一”党的生日

之时,将黄碾大石桥更名为“若飞桥”当时黄碾属

潞城边区政府管辖),并将黄碾农历三月十六(公

历四月八日)定为“四八烈士庙会”,以示纪念。在

“若飞桥”西端还建造了“四八烈士祠”,用高两米

有余的青石碑文记载了王若飞、秦邦宪(博古)、

邓发、叶挺、黄齐生等五位烈士的革命事迹,使英

雄留芳千古。

1948 年,长钢为了在枣臻、小河堡一带拉运

焦炭矿石,在桥的北半边铺设了铁路,俗称小火车

道。1958 年 6 月,在修建长钢通往西安里的铁路

时,又在桥上铺设了 1435 宽轨,大小火车都可通

行。长期的风雨侵蚀,沉重的车轮碾轧,而黄碾大

桥始终巍然挺立,坚如磐石,固若金汤,这不能不

说是郊区建桥史上的伟大奇迹。甚至 1942 年涨大

水时,滚滚洪流在桥上汹涌澎湃也未冲走一墩一

石,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拱桥工艺的精湛和高超。

1966 年,潞安矿务局在黄碾大桥南面 1500

米处修建了铁路专用大桥以后,才拆去了黄碾大

桥上的铁道。1981 年,山西化肥厂用载重汽车拉

运一百多吨的巨大设备,要从桥上通过,怕引力

过分集中,桥洞难以承受,为了避免受内伤或发

生事故,拔专款九万元由公路局负责加固。施工

单位使用环氧树脂,用压力枪灌液,弥合了缝穴,

铺设了路面,并将石栏杆改建为水泥栏杆。经过

加固整修,这座桥更加坚固结实,面目一新了。

渊编校院秦卫冤

长治掌故

95

第96页

额题:圣寿寺碑。日、月。

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正文:

重建沁源县灵空山圣寿寺古碑铭记

窃以大雄垂世,慈化流芳,生死海中,利生为务。佛

生於西域,瑞现于中华汉明推入梦之祥,粱武显施身之

愿。西天乃四七,传来东土,以二三继续。一花五叶,结

果联芳。灯灯亘照,祖祖相传。我佛遗真空寂灭

之教,老子以实服虚心,孔子曰:“朝闻道,夕死

可矣。”以仁义忠信为道耶。

叹曰,西万有大圣仁,不治而不乱,不言而

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民焉也。孔夫

大圣,上遵基道,至於上下神祗无不遵奉,矧兹

凡失哲咨毀斥。

暨乎皇唐之世,乃有先师菩萨出现也。师

乃降诞於懿宗七代第三太子,字曰李侃,□年

登壹十九岁,弃舍皇宫,入山修道,至於五台

山,归礼文珠菩萨为师,谥号曰先师菩萨。得法

明宗,神驰物外,访道修行,游于天下名山福

地,古佛道场,往来遍履。诣於古沁之西,其山

名曰灵空之境,乃师驻锡之所也。举目视之,却

见万仞之崖,舍身於此,目兹成圣。感得五龙扶

卫,听法於金色光中;马明盖海相随,显相於清

凉境内。五龙现圣水之池,盖海有真仙之洞,观

音垒辇之 岩,亘古灵神之境,千峰项上,马跑

之泉。如斯神验之处,求风必应,祈雨时霖,此郡人民之

有望也。

僖宗尝诏师还阙,恳愿守志,许之。拨赐田土五处,

五龙芳一苗,维水同秦交、韩洪之川,以备衣钵之供也。

至昭宗景福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无病集众,钟磬自鸣,留

辞偈毕,焚香跌坐而化。神归佛境,教留尘劫,功行圆满。

至宋朝端拱二年,赐灵寿寺额,御书百二十诏,岁

度僧七人。真宗授《传灯录》三十三卷。仁宗天圣元年,

赐沁州下院崇福院额暨沁源县别建寺壹所,名曰“圣寿

寺”。

至于今朝大明成化初年,因见古迹殿堂疏漏,僧房

倒蹋,墙壁倾颓,无人修补。有沁源、岳阳二县各村施主

众善人等,同心商议,举保灵寿寺僧人广宣号古镜,前

诣灵空山圣寿寺,捐输衣钵,化度十方,同行布施,共舍

资财。或施金银钱帛,或施头畜馀粮,或施砖瓦木植,或

使工用力。贤良长者,有力檀那,舍今生有限之财,作来

世无穷之福。齐心重修正殿、中殿、南殿、东西僧房、正

面方丈、仙桥、蛮(峦)桥,俱各圆备。老僧年迈寿终,久

般涅槃。今于正德七年,有俗徒徐海鉴与师坟

前建立宝塔一躯;今有门人潭亮,见得工缘周

备,胜事万终,无伸感谢僧俗善人。建立碑文,

请题其名,同扬好事,高夆圣迹之有验也。庶几

乎,照示乎来世,其名岂不美哉!悉纪遗芳名于

金石,以其人天之正眼焉。立其铭记者矣。

沁源县知县:徐拱元。

典史:张聪。

儒学教谕:蔡宽。

训导:林蕙、汪体乾。

巡捡司:

阴阳训术:郭纪。

医学护印:阴禄。

僧会司护印:潭宁。

道会司:高玄礼。

致仕官:郭文、郭祥、李林、张胜、董健。

监生:宋侃、董源、崔深、胡昂、徐雄。

秀才:孙王已、安仁、范澄、史逵、曹恭、唐

相、李仁、史儒。

施主:刘道、范珂、杨仁、张资、李儒、李玺、郑文庆、

刘朝、李文、张伦、李贤、胡仲仁、陈恺、曲朝、武怀、王世

明、史业。

六房吏典:李侃、朱叔、苏良弼、胡□□、刘章、韩九

霄、李良碧、张纪、马世经、张文斌、任喜、刘景庭、张琮

胜。

山西太原崇善东堂、续曹洞正宗、传法嗣祖、沙门

庵主、授沁源□□□司僧会海溟号天潮书撰。

时大明正德玖年岁次甲戌十月乙亥朔冥生十□吉

旦立碑,修造主□□□□□潭亮、潭进同心谨志。

寿

9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