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文史第23期

发布时间:2022-4-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长治文史第23期

晋东南盲聋哑学校漫忆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晋东南聋哑学校这个名字在人们的记忆里已渐行渐远了。也许不少人还不知,她其实就是今天的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从晋东南聋哑学校到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一路走来,这其间还曾经历了一段少为人知、且曲折蜿蜒的发展历程。学校成立上党地区聋哑儿童曾经较多,虽然这些孩子不会说话,但他们心灵手巧,特别渴望能够有上学的机会。为此,原晋东南地区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于 1959 年秋,在长治市大南关借用一处民宅挂起了“晋东南盲聋哑学校”的校牌,学校正式宣布成立。虽然学校成立了,但只有“晋东南盲聋哑学校”的校牌是自己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于是,校长兼书记李金水(长治县人)、副校长苏忠义(沁水县人,老中医)、总务主任余义书(四川人,转业军人)、团支部书记程乐昌(晋城人),另外还有张晋良(武乡县人)、魏进荣(长治市郊区人)、阎某(壶关县人)、霍某(沁县人)、连某(女)等建校的首批元老们,在李金水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有的跑经费,有的跑设备,有的选校址和征地。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长治市南门外淮海厂的西侧选好了一块面积 10750 平米的土地作为校址。... [收起]
[展开]
长治文史第2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晋东南盲聋哑学校漫忆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晋东南聋哑学校这

个名字在人们的记忆里已渐行渐远了。也许不少

人还不知,她其实就是今天的长治市特殊教育学

校的前身。从晋东南聋哑学校到长治市特殊教育

学校,一路走来,这其间还曾经历了一段少为人

知、且曲折蜿蜒的发展历程。

学校成立

上党地区聋哑儿童曾经较多,虽然这些孩子

不会说话,但他们心灵手巧,特别渴望能够有上

学的机会。为此,原晋东南地区根据全省统一部

署,于 1959 年秋,在长治市大南关借用一处民宅

挂起了“晋东南盲聋哑学校”的校牌,学校正式宣

布成立。

虽然学校成立了,但只有“晋东南盲聋哑学

校”的校牌是自己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白。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于是,校长兼书记李金水(长治县人)、副校

长苏忠义(沁水县人,老中医)、总务主任余义书

(四川人,转业军人)、团支部书记程乐昌(晋城

人),另外还有张晋良(武乡县人)、魏进荣(长治

市郊区人)、阎某(壶关县人)、霍某(沁县人)、连

某(女)等建校的首批元老们,在李金水的统一指

挥下,分工合作,有的跑经费,有的跑设备,有的

选校址和征地。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长治市南

门外淮海厂的西侧选好了一块面积 10750 平米

的土地作为校址。

校址选好后,为了早日建成学校,无论领导

还是职工都和施工队一样搬砖和泥,晴天一身

汗,雨天一身泥,谁也是乐呵呵的没有一句怨言。

姻 姻 民间记忆

51

第52页

经过两年多的劳动建校,共建起 1982 平米的校

舍和配套设施,成为全省先期成立的 6 所聋哑学

校之一。

开始招生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校初具招生条件。

1962 年 3 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 34 名,分两个

班,学制 6 年。

在开学之前的全体教职工会上,领导要求大

家:第一,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学好哑语(手

语),因为我们过去都没有学过,今天再不学,那

就当不好聋哑学生的老师。第二,学校现在尽管

设备还不完善,但我们有上级领导的支持,在我

们一边教学一边建设的情况下,不久的将来会建

设成全省一流的聋哑学校。第三,学生因种种原

因不会说话,但他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们渴

望学到知识,他们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为

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做贡献。老师们也都清楚,

虽然这些孩子身体有残疾,但在父母的心里仍然

是宝贝,父母舍得把他们交给我们,说明是对我

们的信任,我们仅有同情心还远远不够,我们一

定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和保护他们,鼓励他

们去掉自卑感,努力奋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学校的教学工作就续了,但建设学校的工作

仍在继续。初期建校时学校的围墙只圈部分,因

为学校原来规划校门朝北开,不远处便是淮海厂

通往南关的大路。因征地问题没有解决了,所以

校门只好朝西开在西山墙上,出了学校经过一条

弯弯曲曲的小路才通到南关。还有,学校在南关

大片菜地中显得孤零零的,而且学校的围墙还没

有建完整,所以,从领导到教职工,人人都在为学

生的安全操心,担心他们走出去,找不回来,为

此,对学生管理得特别严格。原计划开校门的那

段围墙直到 1963 年以后盖房子才占用了,这时

学校的围墙才算完整了。学校的建设随着学校的

发展仍然在继续(初期建设留的空地,种着蔬菜,

长势很好),直至建成 1982 平米的校舍。

学校 1963 年招生 20 名,编为一个班。1964

年、1965 年继续招生,编为 4-8 班,这时在校生

已将近 200 人,有男有女,年龄七至十四五岁的

都有,这时的教职工人员也增加到 30 多人。

为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至少能够自食

其力,学校购买了缝纫机、木工工具、制造粉笔的

模具等,并请了师傅。开设了职业技术训练课。同

时,学校注重孩子们的体育锻炼。1965 年 11 月

上旬“山西省聋哑人青年运动会”在太原市举行,

学校组织了 29 人的代表队,代表晋东南参加了

田径、篮球和乒乓球的比赛,取得了总分第二名

的好成绩。

经历“动乱”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也积极组织师生

学习党中央的有关文件,开始还能坐在一起学

习,后来随着社会上分成两派,都宣称自己是站

在正确的一边。这时学校教职工也分成两派,虽

然他们观点上分成两派,但没有社会上的两派对

立的狠,也没有深涉到社会上的两大派的对立中

(个别学生参加了),但对学校里的“当权派”——

副校长苏忠义和团支部书记程乐昌还是进行了

隔离审查。

1966 年文革大串联阶段,学校于 11 月也派

出师生 14 人组成的队伍去北京串联,并且参加

了 11 月 25 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活动,其

中张来兴同志还上了天安门西侧的第一个观礼

52

第53页

台。67 年初开始“停课闹革命”,其他学校开始大

规模的串联活动,学校虽然没有组织大规模的串

联,但学校的秩序已乱,课已停,隔离审查的也不

了了之。

随后长治的武斗开始了,学生陆续回家,但

教职工仍然还坚守在学校里。1967 年 12 月份,

武斗更严重时,学校处在社会上两大派交战的中

间,不得已,把能藏起的办公用品等,藏到新盖起

的两间房子的硬顶棚上,大部分教职工回家,只

有少部分教职工借住到南关老百姓家。开始,白

天还有三两个职工相跟去学校转游,看是否有人

破坏学校,后来由于武斗升级,白天黑夜枪炮声

不断,住在南关的教职工也不敢去学校转游了,

也陆续回老家了。

1968 年 3 月底至 4 月初,在中央解决山西

问题的《七·二三》布告公布以后,晋东南地区所

有学校都接到通知:要“复课闹革命”。这时,教职

工及学生陆续返校。返校后,去取藏起来的办公

用品时,才发现,除了墨汁瓶和墨水瓶(玻璃瓶)

冻烂,流掉了,其它东西什么也没有了。大家猜

想,可能是因墨水瓶等冻破,墨水印透顶棚被人

发现后偷去,是谁干的无从知道。

后来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稳定了

学校秩序。由于师生们仅是思想认识上分成两种

观点,没有形成很对立的两派组织,所以联合起

来也很容易。在军宣队和工宣队的组织下,大家

很快坐下来,学习中央和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的有

关文件。

1968 年 7 月份,学校的第一届学生顺利毕

业离校了。

1969 年春天,开始了“清理阶级队伍”。军宣

队撤出,工宣队配合学校干部,对学校教职工中

个别历史不清楚的人进行了外调。这年夏天又抽

调部分职工到其他单位帮助整党工作。冬天,未

毕业的学生也全部放假回家,工宣队也撤离学

校。

重建学校

1970 年春天,学校被撤销了。学生回家,教

职工中有的插厂(调到工厂工作)、有的插队(下

放到农村劳动),有的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少数人

暂时留在学校清理学校财产,事后也调离了学

校。学校停办后,校舍被晋东南无线电器材厂和

晋东南电影机修配厂占用。

回家后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只以为是暂时的,

结果迟迟等不来开学的消息。家长们首先感觉

到,聋哑孩子们上学以后,聪明多了,也开朗多

了。聋哑学生们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学习了几年

后,心里亮堂了,胆子也大了,丢掉自卑感,正准

备努力奋进,学上本领报效祖国时,学校却停办

了。

1975 年吴红兵、丁长富、张平义等三名学

生,进京上访国务院有关部门:虽然我们有残疾,

但我们要成为残而不废,自立自强,具有良好的

社会公德并能掌握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技能的劳

动者。经他们多次上访,1976 年,终于盼来了好

消息——学校要恢复。

1976 年 5 月,原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

发了《关于恢复晋东南地区聋哑学校》的通知。得

到恢复学校消息的师生及家长们(聋哑学生)互

相转告,大家都非常高兴。

1976 年 7 月,首先成立了晋东南地区聋哑

学校筹备领导组,组长程乐昌。

学校要恢复,校址怎么办?1959 年成立学校

姻 姻 民间记忆

53

第54页

时,选校址难,1976 年恢复学校,找校址更不容

易。原来的学校被其他单位占用,要回来比较困

难。所以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联系占用学校的单

位,往回要原来的校舍,同时也在另选地址,首先

到长治市东关选地址不成,又选原来潞安中学校

舍。虽然和占用原来学校的单位已经签订了归还

学校的协议,但那都是纸上谈兵。

学校暂时没有校舍,不能耽误学生的入学时

间,所以,经主管部门协商,暂时借用晋东南师范

学校东北角 32 间教室、宿舍和其它用房,开始招

生。

1977 年 6 月,是恢复学校后招收的第一批

学生 90 名(有复校生和新招生)入学了,分 4 个

班,学制 6 年。

开学后,虽然学校是借用的,但大家都很兴

奋。一切工作都已走上正轨,10 月份在师范学校

的操场,举行了复校后的第一届秋季“田径运动

会”,大家都踊跃参加。

晋东南聋哑学校筹备组的公章一直延用到

1981 年 2 月,才正式启用“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聋

哑学校”公章。

1980 年 3 月,学校向省委反映了有关校舍

的问题,10 月 28 日《山西日报》刊登了《聋哑儿

童入学难,校舍何时能归还》的报道,晋东南地委

于 1981 年 6 月,派人同聋哑学校领导一起去查

看原来晋东南地区文化补习学校(长治市西街牛

岭上)校舍的情况。

1983 年 3 月 21 日,晋东南地区行署下发

《东署发(1983)18 号》文件,将原来地区文化补

习学校的房屋 149 间,占地面积 14784 平米,从

3 月 21 日起,划归晋东南聋哑学校使用,并先后

拨款 20 万元,对原来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同时又

新建了一栋 2 层的教学楼。

发展壮大

1985 年夏天,学校恢复后招收的第一批学

生毕业离校,同时又新招收 54 名学生,分为 2 个

班。

搬迁到新学校后,又遇到不少问题:吃水难、

行路难、清理垃圾难等问题,被《长治日报》报导

后,先后都得到解决。

1985 年 7 月,晋东南地区进行体制改革时,

原晋东南聋哑学校划归长治市管辖,从 1986 年

1 月起,学校更名为“长治市聋哑学校”,校址仍

在牛岭上,也就是现在的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

1986 年 10 月,增设了“职业技术工艺美术”

一个班。

1989 年 9 月增设“职业技术初中班”,学生

15 名。分“艺术班”、“缝纫班”、“木工班”等,并购

买了配套设施。

同年招收第一批盲童。

2001 年 5 月,学校正式更名为“长治市特殊

教育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还成立了“长治市

特殊教育中心”,负责和指导、协调全市特殊教育

学校和辅读班的工作。

2007 年,长治市编制办下发 51 号文件成立

“长治市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正式明确学校由科

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学生由原来的九年制延

长为 12 年制,增加了高中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1 至 3 年级:思想品德、语文、语训、数学、律

动、美术、劳动、周会、写字。

4 至 6 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

54

第55页

1968 年,晋东南盲聋哑学校首届毕业生合影

识、体育、美工、社会常识、健康法制教育、周会、

写字、劳动。

初中:思想政治、语文、作文、数学、理科、健

康法制、体育、社会,计算机、缝纫、刺绣、编织、工

艺美术。

职业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

史、地理、体育、计算机、工艺美术(雕刻、剪纸、编

织)、刺绣、堆锦。

盲童班:语文、数学、美工、生活指导、按摩、

乐器、音乐、体育、定向行走。

上午是文化课,下午是专业课。

自学校成立以来,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的

人们,为了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残而不废的

特殊人才,为了使那些特殊儿童能够残而有志、

残而有才、残而有为,为了让他们学会自强不息,

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并对国家有所贡献,他们辛

勤耕耘了几十年。

几十年来,学校逐渐形成并长期坚持了走出

去、请进来,迎进来、送出去的办学理念和有效办

法。

走出去:1,让学生去其他学校(小学、中学、

大专学校)参观、学习、联欢。2,到烈士陵园缅怀

烈士,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3,到植

物园学种植。4,到广场等地表演文艺节目:舞蹈

《苗苗的期盼》、《驰骋草原》、《聋童的心声》、《舞

蝶》等,(舞蝶荣获艺采中国比赛金奖)。5,学生的

书画、刺绣等作品参加有关单位的展览。6,组织

学生参加省、市体育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这样做,

姻 姻 民间记忆

55

第56页

使学生克服了自卑感和种种困难,高高兴兴地投

入到学习中。7,为提高教师在特教岗位上的认

识、耐心和教学能力,多次派教师分批去兄弟单

位参观、学习。为展示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知识、

能力,学校曾派出姚双丽等六位教师参加了在阳

泉举办的山西省首届特殊教育教师课堂基本功

技能大赛,六名教师共获得 18 个单项奖,并取得

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请进来:1,邀请长治学院、长治医学院等学

校的同学来学校和聋哑儿童手拉手同联欢,虽然

语言交流有困难,但聋哑儿童用纸笔交流很流

畅,所以,他们从认识开始,到结对子、交朋友互

相帮助。2,请老红军来学校作报告,介绍红军艰

苦奋斗的精神,告诉残疾孩子们,要克服困难,勇

往直前。3,邀请市消防队的官兵来学校给学生讲

解消防知识,并做了逃生的示范。4,针对残疾学

生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聘请法律辅导员,为学

生讲解法律知识,并让学生旁听庭审受教育。5,

邀请长治有关企业单位如:康宝制药厂、武乡县

福泉生态农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上党堆锦等单

位领导来学校考察,当他们看了之后,很满意,随

即签下了协议,解决了聋哑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这一系列的工作,使聋哑学生放下了包

袱,去掉自卑感,大家团结一致努力学习文化

和专业技术。同时,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大同

学帮助小同学,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们像蝴

蝶飞舞的双手(手语),那是他们在交流思想

或者在讨论问题……

迎进来:每次新招收的学生因为年龄小,

在家一切生活都由父母包办,养成了依赖人

的习惯,刚来学校时什么也不会做,全靠老

师,特别是班主任,手把手的教。盲童更难,从

起床到穿衣服、洗漱、吃饭都得老师陪着,直到他

们对学校的环境熟悉了,一切生活、学习能够自

理了为止,老师们才能松一口气。

送出去:几十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和

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将一个个无知的残疾儿童,

培养成具有专长的优秀生 1000 多人。他们分别

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走上继续深造,有的走上

自己喜欢的舞蹈事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有的

从事其他工作,总之,他们都能够自食其力,融入

社会,发挥作用。

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经几十年的曲折历

程,几代人的努力坚持,现已建成了在山西省同

类学校名列前矛的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在校教职工 90 余人,为 200 余名盲聋

哑学生坚持“以爱育爱,以爱育人”的办学宗旨。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残而不

废,融入社会”。

校领导及教职工多次被国家教委、山西省教

委、山西残联、长治市教委等单位评为先进,模范

工作者等。学校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国

特殊教育学校先进单位”,被长治市评为“残疾人

之家”、“平安校园”等。

14 人串联时的合影(最后一排左第一人是张来兴)。

56

第57页

潞城师范学校史略(上)

1951 年 8 月 27 日—9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初等教

育工作会议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 要

普及小学教育,就需要大批的教师。成人初等补

习教育也需要大量的教师。而师资来源要靠中

等、初等师范教育。”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指出“而:

师范教育,对于各级师资的培养与提高,又是整

个人民教育事业能否办好与能否发展的决定性

问题。”次年 7 月 16 日,教育部颁发试行《师范学

校暂行教程(草案)》。

其实长治专区教育行政部门早在 1950 年就

对“太行三专区联立张庄师范学校”的学制做了

调整,开始招收二年制师范学生。1951 年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以后,规定招收学制为三年制的初级

师范学生 107 名。规范的初级师范教育步上师范

教育的历程,从而也就改变了带有简易、速成式

培育教师的性质。“太行三专区联立张庄师范学

校”也在 1952 年下半年改称“山西省潞城师范学

校”。改制后的学校承担职后师范进修培训的任

务仍旧不变。

建校之初的教育教学

挂牌后的“山西省潞城师范学校”,严格贯彻

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初级师范教学相关规定“开全

课程”。除此之外,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

灵活调整(增加)一些相关课程。长治地委人事组

织部门协同教育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实

际需求,予以调配、充实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使

得改制后的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步上了一个新的

台阶。一批近百名充满朝气、有意愿积极开辟乡

村教育的有志青年,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这

所师范学校。至此,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大量

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改制后的学校领导信心大

增,办学底气十足。

山西省文教厅及时调拨一批教学用具到校,

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

下得到了改善。学校在职后师范培训中,又加设

了两个短期培训班,使得学员增加、学校规模扩

大了。因此,师生们教与学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各

姻 姻 民间记忆

57

第58页

项教学计划得到了落实,规范的学科教研工作也

由此开启。

1953 年 7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师范学校暂

行规程(草案)》、《三年制初级师范教学计划(修订

草案)》。山西省潞城师范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规

定,严格修订自己的教育、教学规划,规范教学内

容和课程设置,详细制定学年、学期教育教学计

划。其中对不同年级的每周课时安排、各学科课

时安排,都有了具体的编排。

学科三年课时的设置:1、语文及语文教学法

664 课时。2、数学及算术教学法中,数学 252 课

时,代数 144 课时,平面几何 144 课时,算术 78

课时。3、物理 154 课时。4、化学 90 课时。5、自然

及其教学法,包括植物学 126 课时,动物学 126

课时,人体解剖生理学 72 课时,自然教学法 32

课时。6、地理与其教学法,包括自然地理 108 课

时,世界地理 72 课时,中国地理 64 课时,地理教

学法 14 课时。7、历史及教学法,包括世界历史

108 课时,中国历史 204 课时,历史教学法 14 课

时。8、中国革命常识 64 课时。9、教育学 168 课

时。10、学校卫生

32 课时。11、体育

及其教学法,包括

体育 176 课时,体

育 教 学 法 14 课

时。12、音乐及其

教学法,包括音乐

176 课时,音乐教

学法 14 课时。13、

图画及其教学法,

包括 图 画 176 课

时,图画教学法 14

课时。14、教育参观实习 64 课时。

周教学课时安排:第一、二学年(初师一、二年

级),每周为 33 课时。第三学年(三年级)为 32 课

时。

学期上课周数:第一学期 18 周,第二学期 14

周。

每学期年级上课课时:第一、二学年上下两

个学期平均为 594 课时;第三学年中的上学期为

576 课时,下学期为 448 课时。三个学年总计

3400 课时。

根据各科教学规定,语文教学时数包括写作

练习,每两周作文一次,中国历史分四个学期讲

授,第三学年讲授中国近代史,最末一个学期中

有四周集中进行教育参观学习。

学校以学科划分组成教学研究组,各教研组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研究教法,交流教

学经验。同科教师相互听课,教研组定期和不定

期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教学,促进新老教师之间

相互学习,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个人的施教水

平。学校领导和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亲自进行示

1954 年 1 月 22 日,山西省潞城师范全体师生员工合影

58

第59页

范教学,学校教研风气日渐浓厚,自觉改进教法

成为习惯。

学校利用教师暑假集训的机会,号召老师们

虚心向他校老师学习,对照自己的教法,取长补

短,努力改进。在观摩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好教法,用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施教学科的教

学质量,普惠于学生。

1953 年,由长治专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在各

校试行苏联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在各校推行

“三中心论”、“五环节说”和“六大原则”的课堂施

教方法。潞城师范学校雷厉风行,苏联的课堂教

学模式立马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得到效仿。这对当

时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实有了很大的促进。但也

出现了脱离实际、照抄照搬、死搬硬套的偏颇倾

向。其中“三中心论”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

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五环节说”是:

课前准备、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

作业。“六大原则”是: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

学的直观性;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的系

统性和连贯性;知识掌握的巩固性;教学的可接

受性。

苏联教学模式的推行,在学校逐步建立集体

备课、观摩教学、课后评议等制度上确实有了一

定程度的推动,也对设定学生操行评定、建立课

代表制度有了极大的帮助。但在以后的教学改革

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使得教与学在一定程度

上形成了单纯的知识转移和传递,忽略了学习主

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领导班子调整及作风建设

1950 年学校党支部公开以后,学校的全面

工作就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展开。1952 年下半年

改制后的“山西省潞城师范学校”正式挂牌,长治

专区教育局调任平来校担任副校长一职,协助校

长樊秀歧处理学校一切日常事务。原教导主任王

昌荣调离后,学校领导班子有了变化:

校长:樊秀歧 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副校长:任平 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

主抓教学工作;

教导主任: 郭鼎新 (1951—1952)、王世盛

(1952—1954) 协助校长、副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

务,负责全校教务工作;

总务主任: 张松起 负责后勤管理及财务收

支具体工作,服务并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

转;

教导处教导员:樊巩(1950—1953,同时兼任

校团支部书记)、王增发 (1951—1963)、王恒文

(1953—1970)、王素萍。在教导主任的领导下,处

理学校各项日常教务等具体事务,负责编排各班

级的课程安排;

总务处会计:尚兴盛(1951—1954)

司务长:孟群锁(1949—1970)

校医:王杰(1952 年起)

文印员:王洪福

教导处下属有各教研组。

学校群团组织有校团支部、校工会、学生会。

学校下属机构健全,职责完善;各机构领导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使

得建校以来规范办学的态势初步形成。

接着,作风建设又提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

议事日程上。解放初期,新型师范的创办,在长

治地区没有先例。有的只是民国教育时期旧式

师范留下的印记,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待建立。摆

姻 姻 民间记忆

59

第60页

在潞城师范领导层面前的:1、必须有一个全新

的办学理念;2、抗日军政大学和北方大学的办

学精神必须承接;3、团结、向上的校风学风必须

创设。

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学校领导团结带领所

有教师,只有坚决破除旧式“师道尊严”的影响,

创设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新型师范教育,

剔去旧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影响,关爱学生,建立

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完成新的教育、教

学任务,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所需人才。

在具体工作实施阶段,樊秀歧校长的表率

作用一直在影响着学校领导层及所有教师的工

作。当时,樊校长是行政 15 级,属正县团级,又

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全校师生

无一不敬重这位早年就投身革命的工农干部。

对于樊校长本人来说,他却平易近人、作风民

主,没有任何领导架子。冬季来临,各室开始点

燃取暖的炉子(用缸改做的火炉),安全教育随即

跟上。樊校长每夜必查学生宿舍,几乎是风雪无

阻(当时叫“查斋房”)。学生经过一天紧张的学

习、活动,到了夜间睡的很沉,校长的到来根本

不觉。樊校长无论带着人或不带人“查斋”,总是

轻手轻脚,从不惊动学生。有些学生睡相不好,

露膊坦胸,樊校长总要亲自给他们掩好被子,检

查了火炉,方才离开。

其间,樊校长的一次“查斋”排除了一个学生

宿舍将要发生的不幸,将 20 多名同学从就要煤

气中毒的险境中及时救了出来,避免了一次重大

事故的发生,也引起全校师生的警觉,促使学校

冬季取暖的安全防范工作得到落实。

事情的起因是樊校长某一夜“查斋”,发现一

男生宿舍有异常,此时已是夜间 11 点钟,睡下的

学生发出不同寻常的哼哼声。樊校长与教导员王

增发及时打开房门,刺鼻的煤气十分浓烈,已经

封火的炉子泄漏的煤气还在往宿舍里冒。樊校长

呼唤同学们,但响应不大,醒过来的同学不是头

痛就是恶心。才不得不督促同学们赶快起床到室

外进行自救。好在煤气中毒时间短,发现也及时,

20 余名同学化险为安。

于是,严格每晚“查斋”制度,班主任、教导处

交叉“查斋”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但防不胜防的

事总不能叫人消停,这是后话。

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主体自然是广大教

师,潞城师范领导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在樊秀歧

校长的带动下,学校领导团结一致,以身作则,自

觉自律。除以自身作风影响外,把教师的位置靠

前摆放,包括对教师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

持。使校领导与广大教师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

在了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使用上,无论是旧知识分子还是解

放后新分配来的教师,樊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都

是一视同仁。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也放

手大胆地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学

校领导一贯的作风。十分注重教师们的自尊需

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换来的是

老师们对校领导的尊重、支持、理解、信赖。使得

潞城师范时期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下,领

导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合力,学校内各

方面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潞城师范学校的领导层,在樊校长的影响

下,注重作风建设,注重表率作用。他们以人格的

魅力感召着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促使学校向着

一个健康、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60

第61页

提到狐神,人们会想到蒲松龄笔下那些美貌

娇艳的狐妖、狐仙。但潞城市黄牛蹄乡韩家园村

狐神庙里,供奉的狐神却并不是女性,而是几个

须发皆白的老头。这些老头就是春秋时期辅助晋

文公重耳称霸的大臣狐偃,以及狐偃的父亲狐

突、弟狐毛等人。狐氏与上党地区的狐神崇拜有

什么渊源呢?

辅助晋文公称霸诸侯的狐氏家族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导致了著

名的骊姬之乱。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

子,就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申生

自杀,重耳和夷吾逃离国都,后来又逃离了晋国。

重耳是晋献公早年娶的狄人狐姬所生。公元前

655 年,重耳被迫逃离晋国流浪到了其母亲的故

国——翟国。翟国是狄人所建,位于今天的吕梁

交城一带。追随重耳一起流亡的有狐偃、赵衰等

人。狐偃,别名子犯,是重耳的亲娘舅,史书常称

之为“舅犯”。重耳在翟国流亡了十二年,晋国政

治再次发生动荡,当初分头逃亡的夷吾返回国内

登基称王,为晋惠公,惠公派人潜入翟国追杀重

耳。重耳被迫带领狐偃、赵衰、狐毛等人流浪卫、

齐、曹、宋、郑、楚等国。

重耳流亡十九年后返回晋国登基,此时的晋

国经历了二十年的政治内讧,国乱民忧,经济凋

敝,国力衰弱。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

治动乱留下的创伤,晋国国力快速恢复。5 年后,

晋楚爆发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面对强大的楚

军顾虑重重,狐偃对晋文公说:“战也,战而捷,必

——从潞城韩家园狐神庙谈上党的狐神崇拜

姻 姻 文史漫笔

61

第62页

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吕氏

春秋》记载说:“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

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

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

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诈”的策略。晋军退

避三舍避实击虚,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

尘土,制造逃跑假象,终于击垮楚军,一战奠定了

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史书评价说:“晋之卒成霸

业,偃之力居多。”

公元前 629 年,狐偃逝世;第二年,晋文公去

世。狐偃虽然去世了,但他吃苦耐劳,忍辱负重,

忠义护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聪明

睿智,力挽狂澜,辅助年迈的晋文公卒成霸业,为

历代封建君主所推崇。不仅狐偃,就包括他的父

亲狐突在内,亦为忠义之典型。当年骊姬之乱后,

狐突便派其子狐偃、狐毛辅助重耳,面对晋公命

令重耳必须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

其子狐偃大义凛然,拒绝回晋。狐突此时身在晋

国国内,为解除子辈后顾之忧,毅然仗义死节,伏

剑身亡。

正是这些美德,使得狐氏在两汉、魏、晋、南

北朝及隋唐,受到了历代皇帝的推崇,修庙建祀,

表彰为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宋徽宗还曾封狐突

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

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潞城韩家园的狐神庙,大

门对联曰:“敬狐祖忠义参天地,尊仙人慈善满乾

坤”,“忠义”二字,正是由此而来。

狐氏后人权争失利逃亡上党潞城

为推动晋国强大,晋文公曾经建立了“三军

六卿”的军事政治制度,全国军队分为中、上、下

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

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

佐。他们依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协助

晋公管理国家。《周礼·夏官》称,当时“王六军,大

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晋国

作为诸侯,最多允许建三军,晋文公建六军,也说

明了当时的“礼崩乐坏”。城濮之战时,狐偃就担

任上军将一职。后来,六卿为赵、韩、魏、智、范、中

行六家把持,并最终导致了赵、韩、魏“三家分晋”

局面的出现,这是后话。

狐偃去世后,其子狐射姑继承爵位,担任中

军佐的职位,权势仅次于时任中军将赵盾。赵盾

是赵衰的儿子,史称“赵宣子”,是战国七雄赵国

的先祖。狐射姑是晋文公的表弟,也随晋文公重

耳流亡十九年,在政见上与赵盾多有不合,矛盾

渐生。

晋文公有欢、雍、乐、黑臀等儿子,为了吸取

晋献公诸子争储的悲剧,晋文公立欢为太子,把

雍、乐、黑臀分别派到秦、陈、周等国,欢就是后来

继位的晋襄公。公元前 621 年春,晋襄公去世,临

终时将太子夷皋托付给赵盾。但赵盾感觉夷皋年

幼,决定从秦国迎回公子雍继位,而狐射姑则支

持公子乐,派人从陈国迎立公子乐。赵盾以公子

乐“母淫子辟”为由拒绝其称王,并派公孙杵臼等

人在路上截杀了公子乐。此后,赵盾又变卦阻碍

公子雍返回国内,立晋襄公托孤于他的夷皋为晋

灵公。整个过程似乎是赵盾谋划的一局棋,类似

康熙皇帝的废立太子,导致了狐射姑的势力衰退

和出丑。狐射姑大怒,派族人狐鞫居刺杀使自己

失去正卿之位的阳处父。不久,赵盾追究阳处父

被杀之事,将狐鞫居抓捕刑讯并正法。至此,狐射

姑与赵盾的权争彻底落败,狐射姑被迫逃亡到了

62

第63页

翟国。后来赵盾等人率军将翟国消灭,狐射姑又

逃亡到了赤狄潞子国,就是今天的上党潞城,最

后死在了这里。晋国狐氏自此衰落。

赤狄是狄人的一支,以身穿红衣而得名,当

时上党地区赤狄人建立的国家有潞子国(今潞城

市)、留吁国(今屯留县)等。

狐射姑虽客死在上党大地,但他在逃亡的时

候,把狐氏的家庙祭祀也先后搬到了翟国、上党

一带,使得狐氏宗庙在山西多地都有传承。直到

今天,祁县贾令镇西的贾令中学校院内保留有明

代的狐偃庙,太原市古交市常安乡郭家梁村南有

狐偃山,海拔 2100 多米;我市的狐偃文化遗存也

有很多,除潞城市黄牛蹄乡韩家园村之外,沁县

覆甑山上建有狐偃庙;屯留县西贾乡东庄村东侧

的狐神头,曾有一座三进院的大庙,在上党战役

时为给我军提供木材被拆毁,也是供奉狐偃的庙

宇,甚至传言庙院中间的大坟墓,就是狐偃的墓

地。

狐狸精为什么多是美女形象?

为什么民间的狐狸精常是妖媚的美女形象?

原来狐神与狐狸精可能来自

不同的文化演进。

狐神崇拜,在中国上古

时期的母系氏族时期已经出

现,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

等部族均属狐图腾崇拜。在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中,大

禹在涂山,看见一只九尾白

狐,意有所动,于是就在此地

娶妻生子。涂山氏为大禹所

生的儿子启,后来成为夏朝开国君王。《吕氏春

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

日,复往治水。”

故狐神一经诞生,就多以女性形象出现,东

晋郭璞著的志怪小说集《玄中记》中说:“狐五十

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

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为天狐。”经过历代演进,特别是许仲琳的《封神

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广泛流传,狐

神、狐仙、狐妖的形象或集善恶、魅惑等于一体,

在民间成为一种别样的神灵。狐神崇拜在民间得

到了更广泛的流传,狐神庙、狐神洞等场所多有

存在。

但是,上党地区的狐神崇拜却以供奉狐偃家

族为主,或许有一部分狐神庙属图腾崇拜,敬奉

的是成仙得道的女性狐狸精;但更多的具有相当

文化遗存的狐神庙,则是对忠义楷模狐偃家族的

祭祀和推崇。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朴素的

崇拜一律把“狐偃”称之为“狐神”,于是口口相

传,以讹传讹,狐偃逐渐被老百姓所遗忘,狐神、

狐仙甚至狐妖、狐精等逐渐在民间得到更广泛的

传承。

姻 姻 文史漫笔

平顺狐仙洞

63

第64页

在潞城市翟店镇南舍村的中心地带,一个略

高于村里地面的台地上坐落着一所规模不太大

的神庙——玉皇庙。其建筑风格很明显属清朝时

期。这座庙的院子里长着一株硕大的牡丹花,每

年立夏时节开出紫色的花朵,号称紫云仙。按一

般常理来讲,应该是先有庙后有的花,但是这个

地方的牡丹花却比玉皇庙名气大的多,并且围绕

这座庙的始建年代还有诸多的说不清。

一、玉皇庙曾名秦琼庙,传说始建于隋唐时

在网上搜索南舍村,可以看到“百度百科”关

于南舍的资料是:

“……南舍村开阜较早,村中古建筑较多,其

中玉皇庙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庙中牡丹增栽于

宋朝平治年间,而今近千年的牡丹每到立夏时节

更是叶茂花艳,香气逼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百度百科”断定南舍玉皇庙建于唐代,庙中

牡丹栽于宋朝平治年间,不知依据是什么?况且

宋朝也没有个“平治”的年号,倒是在日本有这么

个年号,可是和大中国也没有什么关系啊。在本

村的一位孙先生,已经七十余岁年纪,他对玉皇

庙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坚信玉皇庙最早可以追溯

到隋唐时期。传说是这样的:

隋唐时期,李渊父子在潞州的潞城县南舍村

西南方向的天池受到宇文化及的围困。天池就是

在南舍村西南方向的一大块湖泊湿地,被当地老

百姓称为天池,曾有一座宏伟的天池庙,今天天

池湖泊没有了,庙也没有了,只留下记忆。正在潞

州城二贤庄养病的秦琼单枪匹马将李渊父子救

64

第65页

出。李渊父子为答谢秦琼的救命之恩,就在天池

不远的南舍村建了一座秦琼庙,后来进入李唐时

期,慢慢就改成了玉皇庙。起源于隋唐的说法,除

了民间传说外,最主要的根据是庙前台地上生长

有两个硕大的槐树,当地百姓一直称为唐槐。只

是很可惜,这两株“唐槐”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被

砍伐了,为附近的贾村修盖学校用了木材,无法

考证了。现在还有两株槐树,就是当年两株槐树

被砍伐后的复生槐,已然是郁然苍翠,荫翳如盖。

秦琼庙改为玉皇庙,只是传说,空口无凭,当

不得扎扎实实的证据,所以玉皇庙始建于唐代一

说不能认定。由中华书局 1999 年 5 月出版的《潞

城市志·文物 胜迹》篇中有关于南舍玉皇庙及牡

丹的记载,南舍牡丹并被记为潞城“新八景”之

一:

“南舍牡丹 位于市区南 7 公里南舍村的玉

皇庙,又称通明宫或灵霄宝殿。大殿西侧殿院内,

生长着一株近千年的特大牡丹花,品名紫云仙。

其主杆高 2.12 米,分枝多达 100 余枝,冠幅直径

为 2.8 米。根部主杆直径为 45 厘米。每年立夏节

开花,多达 300 余朵,花最大直径为 20 厘米。全

丛花叶多达 5000 余片。紫花金蕊,绿叶相衬,色

彩艳丽,芳香四溢,堪称上党一绝,圃苑花王。”

《潞城市志》并未说明玉皇庙的建筑年代,只

是说牡丹有近千年,说明也并不认同始建于唐代

之说。可见始建于唐代这个说法只是民间传说,

“百度百科”并不具有权威性,甚至连中国宋朝时

期年号都搞错了,这个暂且不去管他,但是民间

传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该好好发

掘、记录、保护、传承下去。

二、玉皇庙还是土地庙,这只是以讹传讹

在网络上各公众号搜索一下“潞城市玉皇

庙”,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写的游记文章中都写有

一句话:“南舍有座土地庙,庙里供的是玉皇”。土

地庙里供的是玉皇,并不是空穴来风,真真实实

的证据就是在现玉皇庙正殿西边供奉文王(姬

昌)和王妃的西角配殿门口立有一通新立的“重

修土地庙”石碑。据潞城市机关干部、南舍村挂职

第一书记苏先生说这个碑实实在在是安错了地

方。所以“南舍有座土地庙,庙里供的是玉皇”一

说,只是因为有好事者错安了一块“重修土地庙”

石碑之后,游客也不加求证,以讹传讹而已。

三、玉皇庙,现有建筑均是清代遗构

还是回到玉皇庙上来。玉皇庙,又称通明宫

或灵霄宝殿。由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年 9 月出

版的《潞水汲古——潞城市古建古碑古树木》一

书中关于南舍玉皇庙记载:

“南舍玉皇庙位于潞城市翟店镇南舍村中。

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长 36 米,东西宽

26 米,占地面积 936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

存建筑为清代遗构。……1991 年被潞城市人民

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石遗存:存碑

7 通。”

玉皇庙文保铭碑

姻 姻 文史漫笔

65

第66页

玉皇庙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这是毫无疑义

的,因为玉皇庙内现存有 7 通古碑,从碑文记载

足可以证明。据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玉皇上

帝关圣帝祖师三官庙碑志》碑文记载:

“……自咸丰三年(1853)八月秋,粤匪入境,

将通明宫殿宇、廊房一切俱焚,惟有戏楼尚存

……于咸丰戊午岁(1858)合社公议,□遇献戏

之期,停戏焚香。每年秋后,按地捐谷,因有费项,

兴工重修。本年修此庙大殿……八年修本庙拜殿

两廊。九年修三角殿。十年修柜房以及庙外祖师、

三官殿……”

从上述碑文记载可见,1853 年秋天,太平天

国起义军过潞城,在南舍村放了一把火,把整个

玉皇庙除戏楼外烧了个不亦乐乎。“村中老幼,触

目伤心”,重修吧,没钱又奈何,于是“按地捐谷”,

等有钱了,“兴工重修”,历时多年才重修完毕。除

戏楼外,其余建筑从清同治五年算起,到今也就

150 余年历史。那么,玉皇庙的戏楼又是什么年

代建筑呢?还是碑记,且来看,清道光三年(1823)

三月初七日《重修庙宇楼台序》碑文记载:

“……然而创斯庙也,不知昉自何代,以殿右

碑石所志,乃大明崇祯十年(1637)内重修也。迄

今二百年来,风雨浸湮,构甍垂落,其中廊房、夹

殿未免栋折榱崩之忧……道光元年(1821)重修

两厢南楼,二年筑台榭,修石梯,树槐四株,以壮

巨观……”

由《重修庙宇楼台序》碑文可见,戏台重修于

1821 年。要按古代建筑要求来讲,应该是修旧如

旧的,也就是说,重修可以,但是形制结构是不可

以改变的,可为什么留下的建筑明明显显就是清

代建筑风格呢?最不济,也应该是明朝崇祯年间

风格才对啊,因为从上述碑文得知,在大明崇祯

十年,也就是公元 1637 年重修后,直到道光年间

因“构甍垂落、栋折榱崩”,才不得已重修。历史总

被风吹雨打去,没有确切的记录,我怎么能瞎说

呢。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从上述碑文还可窥见一

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就是被南舍老百姓称为唐槐

的两株槐树,可能它们的年龄要年轻许多了,因

为直到 1822 年南舍村才“筑台榭,修石梯,树槐

四株,以壮巨观”。从 1822 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

也就过去了 120 余年,在水土肥沃的南舍村,这

槐树长的飞快也是可能的,三人合围不住,如此

巨大,疑为唐槐,也不是老百姓的错。

四、玉皇庙,文保铭碑错认为是宋代建筑

从两通碑石已可明确玉皇庙现存建筑的修

建时间,但是玉皇庙的始建年代还是一个谜。

1991 年,潞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玉皇庙为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并在玉皇庙外墙西南角上立了一块

文物保护单位铭碑,上书:

潞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庙

宋代

潞城县人民政府公布

公元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立

关于潞城文保单位铭碑以及潞城市老百姓

普遍认为玉皇庙是宋代始建的理由,都来源于玉

皇庙内最古老的一块石碑——大明崇祯十年

(1637)三月立“重修庙宇石桥碑”,这块碑也立在

玉皇庙院内西边文王殿的门口。大明崇祯十年

(1637)三月吉日《重修庙宇石桥碑记》记载:

“南舍村重修 □ □庙宇记。本境地广而平,

山环水秀,其间多生吉士。自大德(1297-1307)

初,檀越建议,非庙宇,福田无归依之所。其村先

人创建昊天玉皇上帝宝殿,至今年久,风雨浸溉,

66

第67页

木朽损坏,不可御风雨……

重修石桥记。……今本村西南,三山在其前,

黑台枕其后,东南涟大禹,西北顶良材,四方环

山,八水来朝,地势洼下,聚集灌浸。自治平

(1064-1067)之初,民遭水患,更无依归之所。前

人筑桥,奉敕赐额,封为黑龙江霸龙桥……”

上述碑记中出现一个时间:治平之初。治平

(1064-1067)这个年号,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

年号,共计 4 年。如果从治平初年(1064)算起,到

今就 950 余年了,这也是潞城市都在说玉皇庙有

一株千年牡丹的说法来源,网上以及诸多资料书

籍也多说南舍村牡丹花是北宋治平年间种植。如

果是一般游人或者村里百姓这样说,那是可以理

解的,但是,文史工作者如果也持这种说法,轻者

是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重者就是严重的不负责

任,指鹿为马,张冠李戴,混淆视听。崇祯十年三

月立的这块碑,它的碑记内容其实是分为两个部

分,第一部分是《南舍村重修 □ □庙宇记》,第二

部分是《重修石桥记》。出现治平这个年号的地方

恰好是碑记的第二部分《重修石桥记》,记录了现

在南舍村正南面的那一条河叫黑龙江,因水患严

重,前人就修了一座石桥,由于特殊的原因,还被

敕封为黑龙江霸龙桥。所以,治平初年,是指黑龙

江霸龙桥的修建时间,和玉皇庙是一点关系也没

有的。

在大明崇祯十年(1637)三月吉日《重修庙宇

石桥碑记》的第一部分《南舍村重修 □ □庙宇

记》也有明确时间说法:“自大德(1297-1307)初,

檀越建议,非庙宇,福田无归依之所。其村先人创

建昊天玉皇上帝宝殿……”这才是说关于庙宇

的。大德(1297-1307)这个年号,是元朝元成宗

的年号,共 9 年多。因这块碑记有了明确的时间

记载,所以说玉皇庙始建于宋代之说,也是错误

的。

五、玉皇庙,实际上始建于元代

南舍村,地平而广,土地肥沃,山环水秀,风

景优美。地灵当然人杰,“其间多生吉士”。优美的

环境,肥沃的土地,安居乐业的人们没有近忧,必

有远虑。比如村南边的那条河,就常常给富裕的

老百姓制造些麻烦。于是,在大德(1297-1307)

初,就有善良的老百姓提出,“非庙宇,福田无归

依之所”。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当自然不可

战胜时,人们只有求助于神仙,希望神仙能给人

们庇护,因此南舍“村先人创建昊天玉皇上帝宝

殿”。这就是大明崇祯十年的石碑上记载的事实,

据此记载应可明确南舍村玉皇庙始建于元朝大

德年初,距今 720 年左右。如果是元大德年间的

“昊天玉皇上帝宝殿”保留至今的话,那潞城市又

会多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按一般规则来讲,应该是先有庙后有牡丹

的,那么南舍村的牡丹花紫云仙子腾云驾雾来到

南舍村的时间也不会早于 720 年,或者更晚。这

可能也是潞城人民不愿接受的事实,谁不愿家乡

有株千年牡丹呢?不过,对于牡丹花紫云仙子来

说,可能更愿意让人说她年轻漂亮吧,女孩子都

有这点小秘密。

南舍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村庄,那一条蜿

蜒曲折的小河依偎在村庄的东、南两面,有水,村

庄就有了灵气、秀气,借着潞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特色风情小镇的春风,南舍村的未来一定会

更美。愿玉皇上帝一如既往地给予南舍村以庇

护,愿比相传年龄小了二百年的紫云仙子每年立

夏开出的花朵更大更美,愿玉皇庙山门外的那两

株复生槐更加挺拔,且永远不会有人砍伐。

姻 姻 文史漫笔

67

第68页

曾为长治知县的

《金瓶梅》作者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借《水浒

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

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

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

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

识价值。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

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它的诞生标志

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取材于

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

作模式的终结,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

流,甚至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

探索和准备。

《金瓶梅》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

者署名兰陵笑笑生。然而就是这个“兰陵笑笑生”

到底是谁的问题,曾困扰学术界百年,甚至被称

为文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经过诸多学者的艰

苦探索,关于《金瓶梅》作者形成了多种说法,其

中比较热门之一的是“丁惟宁说”。

丁惟宁(1542—1611),字汝安,又字养静,号

少浜,今山东诸城人。其先祖是朱元璋手下的将

军,人称铁枪丁兴。丁惟宁于明嘉靖甲子(1564)

中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直隶(今

河北)清苑知县。在任清苑知县中,因母亲去世,

按当时朝廷惯例,丁惟宁辞官奔丧守孝。但不久,

他突然接到朝廷急报:山西长治县混乱,奉命上

任治理。丁惟宁在长治县任职知县时正是明隆庆

时,经过五年的治理,当地社会治安稳定,老百姓

生活大有好转。朝廷升任他为四川监察御史。离

任长治时,县城百姓,万民空巷,夹道送之,后来

还在县里为他立了祠堂。乾隆《潞安府志·职官

68

第69页

中·长治知县》载:“丁惟宁,山东诸城进士。”

此后,丁惟宁充侍经筵,即为皇帝研经读史

而设的御前讲席,又巡抚直隶,授河南佥事。明万

历十四年(1586)督饷陕西,授湖广郧襄兵备副

使。次年,因遭巡抚李材和参将米万春诬陷,官降

三级,令补官陕西,丁惟宁愤然辞官归里。归乡

后,已经 40 多岁的丁惟宁隐居于九仙山即今山

东日照市五莲县丁家楼子村,编写县志,课业授

徒。也正是在这个时间,他写出了传世名著《金瓶

梅》。九仙山之阳的一条深谷原名“兰陵峪”,乡民

俗称“兰陵口子”,后改为“洗耳泉”。这也可能就

是丁惟宁署名“兰陵笑笑生”的原因吧。至于“笑

笑生”,笑什么?只能是笑世事荒谬、人生冷暖啦。

据说丁惟宁是在父亲丁纯所著《恶豪传》的基础

上,继续创作,写出《金瓶梅》的。丁纯(1504—

1576),字质夫,号海滨。27 岁中举,做了 20 多年

的“岁贡”,却屡试不第,直到 50 岁上,方才被授

钜鹿县训导,后任长苑县教谕,成为一县学政的

全权主持者。

因为丁惟宁曾在长治县任知县,而当时长治

县盛产潞绸。乾隆《潞安府志·名宦》载:“丁惟宁,

山东诸城进士。嘉靖间长治知县。县宜桑,人多以

绸为业。”潞绸,顾名思义即古潞州织造之绸,历

史上曾与杭绸、蜀锦齐名,为中国三大名绸之一。

明代潞州所造潞绸,除部分由潞商经销外,主要

专供皇宫使用。据《潞安府志》载:明洪武初年,潞

州六县有桑树八万余株,织机九千余张,绸庄丝

店遍布街巷,机梭之声随处可闻。潞绸质地精巧

艳丽,品种丰富多彩,有天青、石青、杀蓝、月白、

酱色、油绿、秋色、真紫、艾子等十余种花色,规格

分大绸、小绸两种。明代中叶以后,潞绸逐渐成为

畅销全国的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士庶皆得为

衣”(吕坤《去伪斋集》)。不仅如此,潞绸还飘洋过

海,出口到阿拉伯、印度、地中海东部沿海国家

等。正是因为丁惟宁任长治县知县时对潞绸很了

解,所以他在写《金瓶梅》中就有 19 处提到潞绸。

如:第三十七回:西门庆为王六儿之女爱姐“买了

两匹红绿潞绸,两匹锦绸和他做衣里儿”;第三十

九回:吴道官送与哥儿西门庆的礼物中,有“一双

青潞绸衲脸小履鞋”;第四十二回:形容王六儿

“身上穿紫潞绸袄儿”。

在《金瓶梅》一书中,有一位以“廿公”名义写

的跋。这位“廿公”不是别人,正是丁惟宁的第五

子丁耀亢。丁耀亢不仅为父亲丁惟宁的《金瓶梅》

写了跋,还紧跟父亲的脚步写了《续金瓶梅》。丁

惟宁 18 岁时娶胶州进士纪公之女纪氏,一直无

子。后丁惟宁纳徐氏为妾,生三子。37 岁时,为了

挽救病重的爷爷,丁惟宁被迫接受家中安排的

“冲喜”,又纳诸城仪氏为妾,生一子。56 岁时,丁

惟宁在琅琊台海庙结识儒学训导田公,成为至

交。想不到田公 16 岁的女儿竟然被丁惟宁的才

气所打动,顿生爱意。此时,丁惟宁的原配纪氏过

世,他就娶田氏过门立为正室。丁和田在九仙山

麓下建了田间小屋,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生

下两子,大儿子就是丁耀亢。丁耀亢(1599—

1669),字西生,号野鹤,少负文才,其诗作踔厉风

发,晚年出语更加豪迈,有“诸城诗风”之誉,但他

自称紫阳道人,后又称木鸡道人。丁耀亢虽有天

赋,但命运却跟他开起了玩笑,竟三次科举落榜。

这对丁耀亢打击很大,心灰意冷之下的他在山东

诸城相家沟村后的山上建了个“煮石草堂”,取自

唐诗“归来煮白石”,以此表示自己要隐居,不再

谋求仕途。丁耀亢在煮石草堂先是著有《天史》一

书,后又写出《续金瓶梅》。清康 (下转第 79 页)

姻 姻 文化小品

69

第70页

屯留古碑见证光绪奇荒

屯留县东街居民陈守龙在自家老宅挖根基

时,发现一块光绪年间的古碑,碑高 60 厘米,宽

80 厘米,碑题为《皇恩浩荡牌坊记》,简要记载了

光绪三、四年屯留县遭受百年不遇的大灾后,上

级奉皇旨为屯留县减缓税赋、劝捐赈救的事件。

为表达全县老百姓对当朝皇上的感激之意,知县

崔晓然隆重立碑建坊,以示永远铭记。

那么,光绪初年,屯留县遭灾到什么程度?上

级究竟为屯留县减缓了多少税赋?开仓放了多少

粮银?何以值得一县之长崔晓然,兴师动众,率领

大家勒石建坊呢?

一、大灾悄悄降临 官民措手不及

整个碑文言简意赅。碑记开门见山:“窃以屯

邑民生瘠苦,风俗醇良”。首先道出了屯留老百姓

的生存环境和风俗特点,屯留人纯朴、老实,祖祖

辈辈在贫困线上挣扎,勉强度日。接着碑文记载

“光绪三年,由春及夏,雨泽愆期①,禾稼枯槁,遂

至灾歉荐臻②,粮价日昂。哀鸿遍野,待哺嗷嗷,诚

千百年未有之奇灾也。”这年,从春至夏,雨水不

施,连续干旱,耽误了农民耘除的最佳时期,导致

禾苗枯萎,灾歉连续不断的到来。到了秋天,几乎

没有收获,粮价飞涨,哀鸿遍野,饿死无数。对此,

刘钟麟、何金声、杨笃编著的光绪版《屯留县志》,

孙军旗、李更文、张来恩等编著的《屯留史话》等

书都对这次灾荒有零星记载,都从丰歉的角度展

现了这次灾害的全景。

光绪初年,屯留县属于潞安府管辖,潞安府

属于冀宁道管辖。山西分置四道:河东道、冀宁

道、雁平道、归绥道。光绪元年(1875)时,屯留普

遍旱灾趋势已经初显。光绪三年,潞安府各州县

70

第71页

屯留光绪古石碑

全面旱荒。据记载:“光绪三、四两年,…赤地千

里,而三年为尤甚”。潞安府七县中,“屯留因为天

气干旱,而秋收甚歉”。屯留只是旱荒,有的县除

了旱情,还有雹灾。饥民以糠皮、草根、树皮等为

食。光绪《屯留县志》卷一·祥异记载,“三年六月,

…是岁大祲,斗米千钱,树皮草根,剥掘殆尽,饿

殍遍野。”光绪三年灾荒达到顶峰。光绪四年初,

潞安府旱情依然持续。屯留县“四年春,不雨,夏

无麦,斗米钱,一千四百有奇,人相食,疫大作。自

夏及秋,死者甚众。”光绪五年,屯留旱情逐步消

退,又遭遇狼鼠灾。据记载,屯留“光绪五年,夏、

秋中稔。惟狼狈成群,伤人无数。又鼠害异常”。六

年,屯留气候趋于正常,旱灾结束。

二、人食土、人食人、兽食人

光绪三、四年的这场灾荒在历史上被称为

“丁戊奇荒”。期间,屯留的人们食用草根、树皮、

石粉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山乡间有石中之粉,

形类滑石,名曰观音粉,为其救苦救难也”。然而

食用石粉,不能消化,也不能排泄,最后致使食用

者肚胀而死。灾荒时期,屯留灾民因而身体肿胀、

发黑,大小便不畅,进而丧命。

屯留有许多荒诞不经的怪像发生。有卖子为

奴的,只要管饭,终生为奴都行;也有妇女逃荒中

途弃儿的,女人和女孩子成群地被卖给了人贩

子;有的家里死了人,全家不敢哭,只怕邻居闻声

前来抢尸体吃;有的自家人分吃亲骨肉;有外地

人来屯留灾区办事,看到大路、小路、田野到处是

人骨、头发;有的地方恶兽横行,人们不敢单独出

门,出门时手里要拿一根硬物以防身。据屯留县

吾元镇川底坪村 86 岁的徐新花老人回忆,她娘

家在牛家垴村,幼时,全家住着三间麦草房,父亲

经常给她讲,房上的麦草是后来重新铺上的,原

来的麦草被全家在(光绪)灾荒年吃掉了。

三、何谓牌坊 建在何地

据年近花甲的陈守龙回忆,他的老宅位于屯

留旧城东门外,建于明末清初。光绪版《屯留县

志》记载,牌坊是用于彰显朝廷的恩宠,丰富本县

都邑的观瞻,堪称当代的盛事。屯留范围内的牌

坊颇多,而今废弃殆尽。犹罗列用以今人怀古之

思。在“牌坊”项下,记载了 49 座牌坊,有为关公

爷立的“义勇坊”、为城隍爷立的“为国保民坊”。

最后一座牌坊是“赈济坊:在东门外,光绪四年知

县崔晓然建。”根据建坊时间、碑上内容以及陈守

龙老宅位置断定,陈家发现的这块石碑就是当年

知县崔晓然所建的“赈济牌坊”内的刻碑。

四、减免税赋 豁免丁银

碑记:“仰蒙恩旨叠降,蠲缓三年下忙、四年

上忙③钱粮,并发仓拨漕。”面对这样的大灾,屯留

县官府积极调查灾情,呈报上司,数言屯留灾情,

力争减缓税赋,争取赈济。

据光绪版《屯留县志》记载:光绪三年,秋旱

成灾。上级为屯留减缓国家赋税 15984.26 两

(银),减免部队应征粮 177.4282 石。除此之外,

姻 姻 史海钩沉

71

第72页

这年春天,经屯留知县任澍林批准,县常平仓(官

方粮食储备仓,位于屯留一中旧址一带)为群众

出借粮食 2036 石。第二年,县府再次呈报上级,

数言屯留灾情特别重大,请求再次减缓税收,上

级又为屯留减缓了一部分税赋。碑记“(光绪)四

年正月,复奉旨以被灾较重,将本年上忙钱、银、

粮、兵米,全数蠲免。”这一次动静不小,上级把屯

留首季应缴的农业税税收、地方附加、部队粮全

部免去。

光绪四年五月,上级为屯留蠲④除被灾荒地

2074 顷 62 亩 9 分 地的 农 业 税 , 共免 除 银

6719.626923 两。同时免除应征部队粮食 71.5605

石(米)。

光绪五年七月,西北乡白马脚村等 11 村庄

遭遇冰雹灾害,地 163.08 顷,勘明成灾七分余,

奉旨蠲免地丁正耗银十分之二,共银 127.257625

两;兵米 1.46896 石。其蠲余缓征地丁正耗银

509.0305 两;兵米 5.87584 石。

五年八月,续查出有主新荒地 15.88 顷。丁

粮归地以后,应征正耗银 108.28007 两;米 1.239

石。奉旨自光绪五年起蠲免两年钱粮,又无主新

荒地 296.82 顷,丁粮归地以后每年应征正耗银

1402.03679 两,米 16.707 石。奉旨自光绪五年

起,蠲免三年钱粮。

六年二月,奉旨将缺额之丁,9792 丁的丁银⑤,

永为豁免。

五、开仓放粮 捐款赈救

紧接着碑记显示“并发仓拨漕,劝捐赈救,数

万贫民均得,籍以存活,不致委填沟壑”。那么,当

时县府开仓为全县老百姓放了多少粮?捐了多少

款?据记载,光绪三年,屯留县遭遇大灾后,县官

府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劝捐,大力宣传,以弘扬道

德仁义、倡导行善积德为手段,动员大家、特别是

富户自愿捐款。前前后后,这次全县共捐款

10004 缗⑥。并按村发放。同年十一月,屯留县府

开仓发放粮食,把仓库里面仅有的粮食全部发放

给全县群众。光绪四年春天,屯留县官府有关部

门,从市场大量买进粮食,原价买给全县群众。同

年秋,本县知县崔晓然下令,动用赈济谷 200 石,

在县城内外设立多个粥厂,供当地困难群众和过

往外地流客充饥。同时,赈济受灾村贫民口粮谷

5737.72 石。为本县县城守营兵出借粮食 177.72

石。

光绪四年三月初十日,奉文拨给河南省博爱

县清化镇转运局东漕米 500 石;二十七日,又拨

给东漕米 400 石;五月二十九日,奉文拨给东阳

关转运局苏漕米 1100 石。立碑之后,七月二十七

日,拨给苏漕米 600 石;八月十一日,拨给清化镇

转运局,德州漕米 600 石;九月初一日,拨给德州

漕米 5342 斤;十二月初六日,拨给福建白籼米

411 石;十二日,拨给福建白籼米 400 石;五年正

月十九日,拨给东漕米 1100 石;三月十二日;拨

给东漕米 1500 石;二十八日,拨给东漕米 1100

石,共拨给赈米 8111 石。俱散放各村。同时县府

把本县仓库里仅有的米全部散放给全县各村。

光绪三年至五年,县官府陆陆续续将收回的

装粮白布包,全部改制成绵衣裤 1061 件,散发给

全县贫民,以资遮体取暖。

光绪四年八月,上级拨给屯留县小麦种子银

3960 两,县官府立即分散到各村贫民手中。五年

十月,由善后局拨到牛 96 只、马 4 匹,每只匹定

价银 8 两,给农民领买以资耕种。所售之银即散

给贫农为购买器具、籽种之资。

六、崔晓然者 何许人也

72

第73页

清廷通过为屯留县减免农业税、开仓放粮、

劝捐赈济、平价售米等多项措施,使全县

100387 万老百姓“共沐皇仁”,饥饿得以缓解。

于是屯留知县崔晓然,带领县府官员,代表全县

老百姓“同深感戴”,为当朝皇上光绪帝勒石建

坊,歌功颂德。尽管屯留县府、民间如此大幅度

救助,但面对时间长、范围广、“二百年未遇”之

奇灾,无异于杯水车薪,全县老百姓还是大量逃

亡、死绝。光绪四年底统计,屯留县人口减少到

51665 口,人口锐减率达到 45%。今天,我们通

过考证这块 138 年前所立的碑文,足以见证,在

屯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心系群众的好县

长。崔晓然,好样的,您对屯留老百姓的一片怜爱

之情,后人永远铭记。

崔晓然,河北赞皇人,光绪三年(1877)任屯

留知县,光绪四年兼任潞城知县。他到潞城任职

的第二年即邀学者、绅士,于卢山书院设修志局,

纂修《潞城县志》。未脱稿因病去职。光绪九年,新

任潞城知县程天达接着修志,十年方完稿。该志

编纂者为杨笃,清光绪十一年(1885)出版。杨笃,

山西乡宁县人,曾纂修光绪版《屯留县志》。清末

民初,《屯留县志》、《潞城县志》被美国、日本图书

馆收藏。1965 年 4 月,潞城县文史研究馆翻印了

这本《潞城县志》150 册,“文革”中,大部分作为

“四旧”付之一炬,完整留存者已不多见。2004

年,光绪版《屯留县志》被屯留县史志办翻印,主

编胡志勇,堪称屯留史上一件珍贵史料。

崔晓然究竟因何去职,至今是一个谜,据《清

实录 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三

月十二日,“以行止荒谬,革山西潞城县知县崔晓

然职。”

七、铭记灾荒 居安思危

《尚书》说:官风要正,天地所生的财物有限,

我们一定要珍惜。《管子》说:为政的首要任务就

是为天下看护好粮食。这两句话放在当下的屯

留、上党乃至山西,再恰当不过了。“丁戊奇荒”虽

然过去 130 多年了,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新的灾

荒不会卷土重来,笔者衷心祝愿天下人、特别是

年轻一代要十分珍惜粮食,居安思危。

附:

皇恩浩荡牌坊记

窃以屯邑民生瘠苦,风俗醇良。光绪三年,由

春及夏,雨泽愆期①,禾稼枯槁,遂至灾歉荐臻②,

粮价日昂,哀鸿遍野,待哺嗷嗷,诚千百年未有之

奇灾也。仰蒙恩旨叠降,蠲缓③三年下忙、四年上

忙④钱粮,并发仓拨漕,劝捐赈救,数万贫民均得,

籍以存活,不致委填⑤沟壑者,无非共沐皇仁,同

深感戴,故特建坊,以誌永垂不朽云尔。

题辅潞城县署屯留县事常山崔晓然建

光绪四年何月⑥ 毂旦

注释

①愆期:失约;误期。

②荐臻: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

③蠲缓:指免征或缓征赋税。

④“上忙”:按清雍正十三(1735)统一地丁

钱粮征收期限:第一期在农历二月开征,到四月

缴纳半数,称为“上忙”;第二期在农历八月开

始,到十一月截止,称为“下忙”。就如后来征收

农业税分为“夏征”与“秋征”一样。2006 年,我

国废止了农业税制,屯留农民再也不用为缴纳

农业税而去“上忙”、“下忙”了。

⑤委填:谓流注使满。

⑥何月:六月

姻 姻 史海钩沉

73

第74页

“晨钟暮鼓”听清口

清口,是潞城东部一个古老的村庄,相传因

刘秀落难此处而得名。西汉末年刘秀“伐莽兴汉”

在上党人的心中是正义的,因此“王莽攆刘秀”的

传说故事在上党地区非常流行。据《上党地名典

故》记载:传说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到今潞城

市清口村之地,人困马乏,就躺在一小山凹的大

树下休息。正当饥渴难耐之时,从树上掉下一柿

子,正好落在刘秀口中,刘秀吃了,清凉爽口,回

味无穷。后来刘秀登基建立东汉,封此地为清口,

就是今天的清口村。

清口村最早走进我的记忆里,源于上世纪八

十年代同在古城求学相识的同学。我走进清口沉

寂的历史里,是在研读《潞水汲古》每一页的古文

化记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从潞城雕刻的题材

看,并没有太多的宗教色彩,民俗化意味很浓,宗

教宣传内容大多由匾额楹联承担。境内关帝庙的

匾额众多,“山西夫子”、“汉砥柱”、“英雄佛”、“大

义参天”、“亚玉帝”、“威震乾坤”等,传达了关羽

一生的传奇和尊荣。这里的“亚玉帝”就指的是潞

城清口村关帝庙的匾额,更令我震撼的是关帝庙

外的钟鼓楼,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样式

在上党地区较为少见,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

壮观,是潞城市乃至上党地区重要的古建筑之

一,也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资料。但是查遍《潞城县志》以及相关的文献资

料,都没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不知是何原因。

盛夏之日,我走进了清口,去寻踪清口钟鼓

楼被风雨荣枯的历史。

74

第75页

红岺山下的“晨钟暮鼓”

清口村位于潞城市东部的红岺山下,钟鼓楼

就建在村中关帝庙山门的两侧,建筑年代已无法

考证。听村里老人讲钟鼓楼要比上党廉吏靳会昌

的故居旧址早几百年,钟鼓楼的楼阁内原有几个

人才能抱住的大钟,可惜在“文革”中被损坏,石

碑也大都被毁,剩下的字迹不清,其中的一块石

碑被挪用在了村舞台上。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在

石碑上找到了“钟鼓二楼”的字样。

关帝庙为二进院落,山门建在约 3 米高的

平台上。踏楼梯上到钟鼓二楼的楼阁,放眼望去,

清口一带风景独好。二进门上悬挂的牌匾写着

“亚玉帝”,周围所雕刻的花纹玲珑剔透,手法流

畅细腻。门楼是戏楼,后院开阔,正殿已重修,基

本保持着原样。钟鼓楼也被维修,据说原味失去

了很多,在村里老人自豪的谈吐中我们也为钟鼓

二楼原味的消失感到无奈。

钟鼓楼是我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是

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是建于

宫廷内,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

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一种是

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其作用说法很多,主要是报

时和专供佛事之用。到唐代时,寺庙内也设钟和

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所以,寺庙相对

也建起钟鼓楼。不过,钟鼓楼多为两层建筑。一些

钟鼓楼的对联与匾额记载着其中的历史。如南昌

钟鼓楼的对联:“钟鼓楼中,终古钟鼓撞不断;凤

凰塔缝,奉皇凤凰引难鸣”。永昌钟鼓楼悬挂巨匾

有:“丽日摩云”、“民淳俗美”、“文运天开”等。潞

城清口村钟鼓楼山门牌匾是“亘古一人”,村里老

人说该庙曾有过一副对联:“匹马征北魏,单刀伐

东吴”。横批就是:亘古一人。原来如此。从清口

村关帝庙钟鼓楼的建筑遗构推断,该庙应建于明

清年间。

说到钟鼓楼,我们自然会想起“晨暮钟鼓”这

一词条。该词条出自于唐·李成用《山中》诗:“朝

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其意是指寺庙

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喻指使人警觉醒悟和时光

流逝之意。在古人的计时法中,划一昼夜为十二

时辰,分别以地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

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于是在

齐武帝(483-493)时期,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

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早上打钟

晚上击鼓来报时。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

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

朝来撞钟,夜来击鼓。这就是“晨钟暮鼓”的来历。

其实,“晨钟暮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时(汉魏

除外)城内的报时法,即早上敲钟,晚上击鼓;二

是指佛教寺院传统的做法,即早晨先钟后鼓,晚

上先鼓后钟,故名“晨钟暮鼓”。如唐代实施鼓响

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好多文人墨客的诗文中有这方面的描写,如:陆

游“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的诗句。

欧阳修的《庐山高》:“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

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白居易之弟白行简的《李

娃传》:“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

当速归,勿犯禁!”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

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不过在汉

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

反。汉蔡邕的《独断》写到:鼓以动众,钟以止众。

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汉代击

姻 姻 古镇名村

75

第76页

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早在先秦时

期,鼓已作为一种壮音,出征前先要击鼓,如《诗

经·邶风·击鼓》所记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那

么,潞城红岺山下的关帝庙钟鼓楼,它的作用又

是什么呢?清口一位老人告诉我:建筑在一个小

山村的钟鼓楼,不仅仅是报时与做佛事用,它是

清口村上党廉吏靳会昌靳家书院、靳家商业发展

的象征。

清口关帝庙山门悬挂的匾额是“亘古一人”,

意思是从古到今的第一人,表示无论是空间上或

时间上,从古到今所没有的意思。关公的忠义、勇

武、仁信等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

现了社会民众的愿望和理想人格。因此,关公千

百年来得到了世人的拥戴,被历代加封,宋代封

为“显灵王”,宋徽宗时封为“义勇武安王”;明神

宗时将其神位晋级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

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皇

帝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

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再之,明清以来,上党

潞州商人也把忠勇信义的关公敬为保护神。我们

不难想象:清口靳家的经商者,如盐店商、当铺商

等,他们在忙忙碌碌的经营中同样也需要关圣大

帝的护佑。于是,筹资兴建关帝庙,山门建起了钟

鼓楼。从此,红岺山下晨钟暮鼓,以关公之得教化

民众,庇护一方百姓。

“晨钟暮鼓”中的“兴文喻众”

清口村靳姓是一大旺族。考究靳姓原出有

三,即:以邑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改姓;他姓改

姓。其中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是指匈奴族的汉化改

姓为氏。据沈起炜的《细说两晋南北朝》记载:“刘

渊,字元海,生于魏嘉平年间,他师事上党名儒崔

游。”刘渊乘西晋八王之乱时,起兵反晋,攻入太

原,据河东之地,借汉高祖和匈奴单于和亲改姓

刘。晋永兴元年(304)十月,刘渊在左国城(今离

石东北,即匈奴左部驻地)建国称汉,自称汉王,

改元元熙,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

权,并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刘渊是以

自己祖先与汉朝宗室刘氏约为兄弟而自称汉王

的,因此他建国后立意要像汉朝一样统一天下,

故以“汉”为国号,史称前赵。《晋书·载记一》记

载:刘渊“上承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绍修

三祖(刘邦、刘秀、刘备)之业”。刘渊尊刘邦、刘

秀、刘备为三祖,志在重建汉朝。有学者研究刘渊

在庙里供奉的就是刘邦、刘秀、刘备。博名右岸垂

钓先生在他的博文《从刘秀、刘备与刘渊所建功

业对比看民心》里也这样写到:“刘渊的家庙里的

确供奉的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以及汉昭烈

帝(即刘备)牌位。”刘渊尊光武帝刘秀为世祖,曾

下令说:“我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

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俾三光晦而复明,神器幽而

复显。”《( 晋书·刘元海载纪》)。305 年刘渊因为离

石遇到大饥荒,便把国都从左国城临时迁都到了

黎亭(今长治县)。刘渊是一个极有政治头脑的高

明人物,他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山西,而上党自古

就有“天下脊”之称,再有上党一直流传有“刘秀

被王莽追杀”的故事,刘渊迁都后把天紫岭改称

天子岭,其意义是深远的。308 年 7 月,刘渊又迁

都至蒲子(今隰县)才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永

风。刘聪(?-318),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今忻

州)人,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

君主,310 年至 318 年在位。汉天王靳准(?―

319),匈奴族,十六国时期汉赵外戚权臣。靳准有

76

第77页

二女靳月光、靳月华,生得十分美艳。315 年,汉

赵昭武帝刘聪立靳月光为上皇后,靳月华为右皇

后。318 年 7 月,刘聪去世,汉赵隐帝刘粲即位。

靳与刘虽为同族,但靳姓家族与皇家建立关系可

能这是唯一的记载。

其实,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昭武帝刘聪的部

将,就在潞城三垂冈有过战事。据《太平寰宇记》

卷四十五载:“三垂山,在县(今潞城市)西南二十

七里。前赵刘聪遣将乔琮攻晋上党太守庞和于壶

关,晋北将军王广、韩柔救之。聪将乔琮败之于三

垂。”《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又载:“三垂山,县

(潞城)西二十里。晋永嘉中,刘聪将乔乘攻晋上

党太守庞和于壶关,晋北将军王广、韩柔驰救,败

乔乘于三垂。”另外,唐地理著作《十道记》载:

“(三垂山),晋将军王广、赵柔尝败刘聪将乔乘于

此山。”《潞州志》(明)潞城卷载:“三垂山,在城西

南二十里。晋将军王广、赵柔曾败刘聪将乔乘于

此。”《潞城县志》也载:“三垂山,在城西南二十

里。晋将军王广曾败刘聪将乔乘于此。”

清口村为啥会有因“刘秀被王莽追杀”的故

事而改村名的传说?清口一带是否就是汉赵时期

主要驻兵之地?靳准与清口靳氏是否同门一族?

清口靳姓家族与皇家是否有关?清口建村时间是

否就是在汉赵时期?这些还需史学研究者考证。

有人说“晨钟暮鼓”这个词条依其谐音之意

是:臣忠目古。如此说来,清口钟鼓楼的建筑意义

就非一般了。

在清口古村,我们到处能看到靳姓家族的人

文资源:古院、石板路、靳会昌故居旧址、靳家槐

阴书院石碑、靳会昌坟墓遗址、靳氏家谱、靳氏祠

堂等。在这些折射几百年历史的人文资源中,槐

荫书院当为首选。

槐荫书院是靳氏家族的书院。靳亮畴于康熙

二十八年在清口村修筑了槐荫书院,康熙三十年

撰写《槐荫书院记》碑文。据碑文记载书院原名

“上苑书院”,靳氏家族随着人口的增多,便“分拆

书院为住室,各读书于家”。在这种情况下靳亮畴

重新修起了书院,当时的书院有广业、露泉、无

暑、黎阁四亭,书院里有三棵大槐树,枝繁叶茂,

树荫蔽日,槐香四溢,于是他便将书院更名为“槐

荫书院”。正是有了这样的家族书院,靳氏家族人

才辈出。据记载,从书院走出了进士 13 人、贡生

2 人、武举 1 人、例授登仕郎 4 人、授修职郎 1

人、任候铨经厅 1 人、太平县教育 1 人、广生 1

人、太原孺学 1 人,恩赐介宾 2 人、节孝王 1 人、

五品 1 人、八品 1 人、九品 1 人、文举、痒生、秀才

等,共计 53 人。

槐荫书院走出的靳会昌是其中的佼佼者。靳

会昌,字泰阶,号云屏,是清口村靳氏家族第 12 代,

生于 1792 年,卒于 1833 年,年仅 42 岁。靳会昌之

父就是一贡生,诰封中宪大夫。靳会昌从小在清口

村便有神童之名,23 岁赴京考取甲戍科进士,当年

殿试以一篇《上党天下之脊赋》名动朝野:

上党天下之脊赋

原夫东南地阙,西北天卑,犬牙错落,鳌足参

差。测日景于四游,理涵今古;览舆图于八极,势

判华夷;云爰云逮鱼天,望中原而歌瞻彼。巍峨雉

堞,怀古迹而赋温其。若乃郡称上党之名,旧属婴

儿之地。近日月以为居,图山川而布利。天台无

影,山腰之烟火齐辉;瑞阁余馨,地脊之城郭标

异。联秦晋为指臂,气涵瑶界三千;跨燕赵为腰

肢,形似碧城十二。尔其泰华作屏,黄河为带,面

日下之长安,指云间之吴会。村联佛耳,人家倚斗

牛之墟;坂结羊肠,樵经出烟环之外。沐朝雨而仙

姻 姻 古镇名村

77

第78页

鬟缭绕,峻莫与京;挹春风而螺髻 巃,高宜称最。

则有狮峦风岭,芝圃兰皋。山号五龙,穿云中之松

刺;泉名百谷,飞天半之波涛。列王屋以盘纡,石

原是骨;决漳源以灌溉,土岂不毛?对蓬岛之宫以

相峙,似昆仑之顶而犹高。于是罗列宿于心胸,惹

飞霞于衣褚。乘朝露以步虚,超塗泥以遐举。地临

上界,唐明皇月窟来游;人解真修,文中子石崖高

处。快目中之尘净,群依碧落而为家;讶足底之云

生,直以太清而为舆,则见金汤百二,气象万千。

结宇于平林之杪,构堂于峭壁之前。乱落明珠,麀

谷则晴飞密雨,轻匀海岱,马鞍则春暖孤烟。控喉

舌以当关,岂属弹丸之地;联腹心以比户,不违咫

尺之天。爰乃瞻五岳,望九嶷,势穷千里,地绝四

维。东鯷西倾,接大邦而来风雨,三山二水,环胜

地而布新棋;即此坤舆之奠,可赓帝力于无为。我

皇上化洽八方,瑞符万象。睹山泽之相环,识梯航

之至广;图用诵训之司,祥兆仙人之掌。此灵区著

于神州,而圣境昭于上党也。

靳会昌先是被选为庶常散馆,后成为道光帝

的老师,38 岁时被选拔为济东道尹,在山东期间

靳会昌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42 岁时经道光

帝恩准返乡侍奉慈母。是年,其母亡故,靳会昌也

病故。

清口古村晨钟暮鼓,书院朗朗,声闻四达;百

姓循规蹈矩,男耕女织,一派祥和。由此看来,清

口钟鼓楼籍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

风雨浸润,已是清口历史文化与民风习俗的象

征。

“兴文喻众”演绎“清口文脉”

上党门钟鼓楼上的两块匾额题为“风驰”和

“云动”。“风驰”一词出至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的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都庄云动,野馗风驰。”

“释奠礼”是祭祀礼的一种,它是古代在学校设置

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后成为国家和

社会祭祀孔子的一种公祭形式。这种作为祭祀先

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思想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在周制中已经存

在,但在《仪礼》、《周礼》和《礼记》中并无释奠礼

程序和礼规的详细内容。这表明“释奠礼”是在后

世逐步完善起来的。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445),皇太子释奠孔子用乐奏登歌,标志着用乐

器释奠孔子的开始。至此以后,这项祭祀活动就

多由皇帝或皇太子亲自祭奠。景龙元年(707),李

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居住在上党门内的潞州衙

署。那时的李隆基也曾在德风亭上,以皇子的身

份起乐登歌释奠孔子。羌笛声中他举目四望,太

行山逐渐在他眼中成为大唐王朝的所有河山。我

们不难得出:清口钟鼓楼南望李庄文庙,晨钟暮

鼓,既振兴了清口一带的文教,又教化了清口一

带民众。这也许是对偏远山庄清口建钟鼓楼和李

庄修文庙的最好解释。

有专家研究说:钟鼓楼除报时外还,包含着

地方文脉久远的意义。清口文脉就是清口古村记

忆的延续: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清口古村,清口古

村的发展依村里建筑钟鼓楼、槐荫书院形成了古

村的文脉。从风水学的角度上讲,“文脉”为“龙

脉”的一种。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阐述如何踏龙

觅穴和阴阳宅选址布局的一些问题,其最终目的

和本质就是要选择一个能“藏风聚气”且使天、

地、人三才合一的风水宝地。“文脉”在我们汉文

化中常规的解释是指:华夏文明发源的脉络,是

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

78

第79页

熙四年(1665)八月,年过六旬的

丁耀亢因写《续金瓶梅》被逮捕入狱,关押 120 天

后经龚鼎孳等人极力营救,方才获释。被释放时,

官府命他焚毁书稿。他曾写《焚书》一诗:“帝命焚

书未可存,堂前一炬代招魂。心花一化成焦土,口

债全消净业根。奇字恐招山鬼哭。劫灰不灭圣王

恩。人间腹笥多芷草,隔代安如悔立音”。沉重的

打击使丁耀亢双目失明,于清康熙八年(1669)病

死于家,享年 71 岁,葬于相家沟村西,其墓人称

“老爷林”。

巧合的是二百年后,丁惟宁的七世孙丁琰

又踏着先辈的足迹任长治县知县。丁琰,字昆

埔,其父丁廷值先后为天津、南阳通判,他由例

贡捐授长治县知县。丁琰任长治县知县时,地方

父老请他一起来拜谒丁公祠。当时长治县衙与

潞安府衙同署一地,有一府役肆虐乡里,知府庇

之,但被丁琰治以重法。县里有座文书院,丁琰

拿出自己的俸禄将其修缮一新。当地人将丁惟

宁和丁琰尊称为“大小丁公”。丁琰后升任江西

广信府同知,署吉安府莲花厅同知、广信府知

府,在任上以劳殉职。乾隆《潞安府志·名宦》载:

“丁琰,诸城人。乾隆时任长治县知县。遇事恂

谨,考诚杜诸弊端。建普济堂,规制甚善。后升任

广信府同知”。

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清口文脉”从狭义

上讲就是“清口文化的脉络”;从广义上讲就是:

潞城区域文化的脉络是一种肇始于过去、融透于

现在、开拓于未来的发展形态,既牵着潞城之魂

又饱含着潞城百姓智慧的情感,是潞城区域社会

文化的荟萃。

我们看一下潞城的历史沿革:西汉置潞县,

以古潞国为名,故治在今潞城市区东北辛安泉古

城村,属上党郡。据《水经注》:“(潞)县故赤翟潞

子国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入刈陵

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潞城县,属潞州,大业

初年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天眪二年(905)避朱全

忠父朱诚名讳,改潞子县。五代唐复为潞城县。宋

属隆德府。金、元属潞州。明、清属潞安府。据传

在潞城民间曾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当年置潞城县

时重选城池地址,首选的就是今潞城市黄牛蹄乡

李庄村一带,所以在李庄最先修建了文庙;后改

选在今潞城市翟店镇贾村一带,因贾村一带没有

官道才又选在今天的所在地。如今,潞城贾村还

有民谚“先有碧霞宫,后有潞城县”。这一说法值

得我们深思与研究。这一传说也告诉我们:清口

钟鼓楼与李庄文庙的建筑,见证的是潞城曾经有

过的一段辉煌历史。

随着时代的前进,“清口文脉”让我们不时地

从潞城的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历经沧桑,一

直默默地守候着几经荣枯的清口钟鼓楼,挺立于

岁月的风雨之中,见证着清口古村的历史,记载

着清口古村的历史及文化的发展,传承着潞城历

史久远的文脉。

当我们审视清口古村的生命的时候,我们会

感到总有一股力量在影响着清口古村,影响着清

口的精神,左右着清口百姓的人生。这就是清口

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清口的“文脉”。

据说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已正式恢复每日“晨

钟暮鼓”仪式,人们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

家礼仪文化。同样,我们也期盼着清口古村的钟鼓

楼能早日恢复“晨钟暮鼓”的仪式,让清口一带乃至

潞水流域的百姓也来感受传统的中华文化。

(上接第 69 页)

姻 姻 古镇名村

79

第80页

南北对峙 说 雄关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文史巨擘,他的名字起得

极好,生活在元朝,好学问。他的一句诗:“问世

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让人在文史的长

河中,一直会记得他。他同时也写过这样的诗:

《南关二首》

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隆州。

无情团柏关前水,流尽朱颜到白头。

路转川回失系舟,更教两驿过徐沟。

多情团柏关前水,却共清汾一处流。

元好问生于金朝动荡时期,14 岁师从上党

陵川巨儒郝天挺,在上党从学 7 年,在这之间,他

多次往来于潞州、泽州、沁州之间,当然也就几度

过隆州,之后,他便离开了上党,再没有回来。

诗中提到的地名,现在还存在,而且能从诗

中感觉到元好问行走的方向,是从南关顺着河流

的方向,先是团柏、徐沟,然后看到河流注入了汾

河。宋朝设隆德府,也就是上党地区,金改为潞

州,元初时又称为隆德府,后又改回潞州,显然没

有改为隆州。诗中提到的隆州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找团柏,原来五代时山西省境大多属于北汉,

北汉曾在团柏设隆州,并建有隆州城。元好问写

的是南关,又说是团柏关前水,南关也叫团柏关?

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春暖花开,我们在一片春色如许里,带着元

好问给我们的疑问,去寻找南关的踪迹。

南关故址在武乡县西北 45 公里南关村(选

自《山西关隘大观》)。

如果寻幽访古,应该走 208 国道,这条道的

雏形修建于民国 14 年,当时称为白晋公路。朋友

告诉我 208 经常堵车,为节省时间并保证行程,

我们选择了走太长高速。在武乡县下高速,到八

路军纪念馆接到郝雪廷(郝雪廷和元好问的恩师

郝天挺只差了一个字),直接到了南关村。

南关村基本就是武乡和祁县的交界了。这里

正处于形似树叶的太岳山脉的起点处。站在南关

村中,四周崇山峻岭,南关村就在山谷之间的一

条狭长地带上,和汾高速、208 国道、220 省道、乡

村公路在这里纵横交织,已经看不出当初设关时

山势和河流的走向,但是可以判断当初的关城应

该就设在这条深谷内,且在南关村的北面。这里

山崖陡峭,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南关设于宋代。《山西志辑要》记载:南关,县

(武乡)西北百二十里,与祁县龙舟北关相接,号

南北关,一名南关镇。光绪《山西通志》武乡县志

记载:南关里所领村石板沟、权店、護甲,地皆绝

80

第81页

险,而南关一镇,北界祁县,西达上店,山界连平

遥,成冀南户牖,潞泽咽喉。从记载可以看出,南

关所在之地从古到今皆为显要。不管历史称谓如

何变,不管是上党郡、隆德府、潞州,还是现在的

长治,此地皆为咽喉。虽然太长高速修通以后,从

武乡直达榆社,不再路过此地,但 208 国道还延

续着它的运输功能。此地不再象以前一样喧嚣,

只是近十年间的事儿。

既然典籍言明,南关与祁县北关相接,我们

决定顺路去探访北关。车沿 208 国道向北行驶大

概三里路后,就到了祁县北关村。乾隆《武乡县

志》记载南北关相差十五里,实际情况和记载有

较大出入,大概是古人地理概念不清,亦或是古

道沿山谷中河流的方向,曲曲弯弯,也大概有十

五里。

站在北关村可以看到,这里和南关村的地形

一样,东西皆山,南北山形环绕皆不见路,象是处

于一个瓮中。我们在村的东面,找到了一段古道,

并且找到了当年日军修筑的碉堡。此地地形极为

特殊,河水从山下由南向北流,河床很宽,208 国

道在西面,220 县道在东面,白晋铁路只能看见

一些遗留的桥礅在河床上挺立着。古道荒草覆

盖,沿河流方向在河床之上,还有碉堡和工事。北

关旧址在古道的转弯处,现在有后来垒起的窑洞

状的建筑覆盖其上。

南关,北关,南北对峙。虽然南北对峙,却看

不见彼此。道路在这里转了几个弯,两关都设在

转弯处。虽然关城在南北互相瞭望,但地势是割

不断的,两面皆山,东为板山,西为白石岭,海拔

都在 1100 米以上,两山也对峙。此地即使不设关

城,只要屯兵驻守,一样也是插翅难逃。

在南关看不到河流,流经北关的河流,古代

叫胡甲河,现在叫昌源河。先来看这条河流,一般

河流应该是从西向东或者从北向南,因为我们国

家整个地势就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高山,东

南多海洋。《淮南子·天文训》对此有记载:昔者共

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

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

水潦尘埃归焉……古代认为是共工怒触了不周

山,其实我们知道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这条河源

出平遥,流经武乡,经北关到祁县。古代时河流有

没有流经南关,现在不可考。但南关与昌源河是

有关系的,这还得从分水岭说起。分水岭村以神

庙堂为界,河水分为两支,一支向南流入涅河,一

支向北流入昌源河,所以才被称为分水岭。这条

河是流经南关村的,和昌源河在离南关村不远的

地方汇合。向南流的涅河最终与浊漳北源汇合,

流入海河,向北流的昌源河最终与汾河汇合,流

入黄河。一县跨两大水系,这是颇让武乡人自豪

的地理优越性。所以元好问会写道:却共清汾一

处流。

宋代置关,是因为上党的重要作用,得上党

可望中原。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在不断强

大,中原的物产和繁华都是让他们觊觎的。大宋

一朝因为赵匡胤是皇袍加身的,就给自己后代定

下了积贫积弱的理政调子,尽管如此,为防止游

牧民族的侵袭,也是要做一定的地理防御的。上

党是必争之地,此地又是必经之地,在此设关是

当时政治之必然。

我们找到的古道,历史更为悠久。比置关的

宋代,要早得多。这条古道被称为潞安晋阳道,它

的历史要从宋再往前追溯两千多年。夏商时期,

各部落各方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战争频仍,战

车的使用就得了普及,当时居住在此地的人群,

姻 姻 上党关隘

81

第82页

把径改为道,把道改造成了可以由车辆通行的

路,后来就有了道路一词。西周建立以后,洛阳成

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方的侯国都要经

此地,过泽州,南出太行山到洛阳去朝见。战国时

三家分晋,这里是战略要冲。秦朝时,这里是上党

郡到太原郡的重要驿道。唐玄宗两次经此道由洛

阳到太原(当时的太原为北都)去巡幸。宋朝时,

汴京离此地不远,北方的人要经此道用盐、马、

牛、毡、铁器去交换南方的茶、药材、漆器、瓷器,

这条道成为重要的商道。明清时,交通情况得到

改善,道路越来越稠密,但此道依然是山西境内

最重要的 10 大驿道之一,曾在沿线设有驿站和

关防,南关就是其中最大的驿站(置于明洪武四

年,当时配有额马 38 匹,马夫 19 名,清末裁去)。

可见朝代的更换,并不能消减这条古道的作用,

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使是后来 208 国

道的修建,也没有离开过古道原线。元好问说的

没错,从南往北,先是团柏,后是徐沟,再往后便

是省府太原了。

在这样的交通要冲上设关,而且选择了两山

对峙的此地,是有战略眼光的,屯兵驻扎、控制交

通、征收关税,关隘的作用实施起来轻而易举。按

说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冲,又有地形之便利,攻破

是很不容易的,可偏偏历史好和当事人开玩笑,

最难的事情竟然最容易。有史实为证。

北宋末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已经

兴起。1115 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先后出兵攻破了辽国的东京、上京、中京、西京

(大同)、南京(北京),控制了北方。之后便把目光

瞄准了北宋。1125 年,金国找了个贡币逾期且低

劣的理由,开始了攻宋的步伐。《山西关隘大观》

中记载了一个人,说是叫金粘罕。其实此人叫完

颜宗翰,本名黏没喝,又名粘罕。粘罕武艺精绝,

有勇有谋,他整个身体可以在疾驰的马背和腹间

飞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射箭且百发百中,

他随完颜阿骨打打了许多胜仗,深得阿骨打的喜

爱。正是这样的一个粘罕,被任命为西路军副元

帅,从西京一路向南攻打而来,朔州、代州、太原

先后沦陷,剑指汴京。路过此地时,粘罕一看此雄

关,巍然矗立在要道上,心里直犯怵,他加了几分

小心,如果在此设伏,那是断然没有退路的,他连

忙让部队驻扎下来,派出探子四处打探,终于得

到准确情报,此处关内并无军队,四周山上也无

人驻守,粘罕便带兵顺利通过此地。站在宋朝的

关城上,粘罕大笑三声,说:关险如此,而使我得

越,南朝可谓无人。从这里离开,粘罕一路南下,

1126 年攻陷了汴京,俘虏了徽钦二宗北归,并带

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文化匠人。(这一点上,南

关与北关的记载是一样的。)

站在这里,清澈的河水哗哗地流过,车辆往

来穿梭,在河岸被劈出来的古道上,我仿佛听见

了粘罕的笑声,那笑声是得意的、鄙视的,也是踌

躇满志的,这一笑,便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以

至于今天我都听得到耻辱的回声。多么讽刺啊,

徽钦二宗的祖先们在此设关,不管多么有战略眼

光也难以抵挡后人们战略上的无能。如果在此设

一支伏兵,哪怕只有几百人,中国的历史也将改

写,哪能让粘罕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一个朝

代所建的关口,又埋葬了一个朝代。从这个意义

上讲,不管是南关,还是北关,都是左右了历史格

局的一个关隘所在。怪不得有人会作诗骂道:一

水迥还渡,山多路易穷。危崖顶上压,断岩足边

空。高鸟飞难渡,单车辙不通。可怜宋君相,坐失

此关雄。

82

第83页

当然宋之后的金元明清,此地都是防御重

地。

民国时阎锡山统治山西,继白晋公路之后修

筑了白晋铁路的底基。如果说宋朝时南关的命运

是可叹的,到了民国就是可怜复可恨的了。1939

年日军侵略上党,在这里拆除了关隘,修成了白

晋铁路,又在南关修建了车站,这个车站在当时

成为日军晋冀豫三省最大的物资转运站。从此一

代雄关在世上失去了它的形体。历史回溯到了这

里的时候,我握紧了拳头,我们的雄关险隘阻挡

不了侵略者的步伐,反倒因为此地交通之重要,

成为日军的凭险之地,物资运进来,用枪炮作代

言,踏上了我们的土地,蹂躏着我们的山河。现今

车站已不存,我无法构思当年的繁忙景象,只能

任悲愤填满自己的心胸。

站在北关的碉堡上,忽然有个疑问,这一路

我们都能看见光秃秃的桥礅,当年白晋铁路的枕

木和铁轨都哪去了?郝雪廷笑了笑,站在碉堡之

上给我们讲解。1940 年 5 月 3 日,刘伯承、邓小

平发出《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白晋铁路北段作战计

划》,这次战役的任务是协同民众连续毁坏铁路,

搬完铁轨,烧完枕木,炸毁桥梁、涵洞,打断敌人

修通白晋铁路的企图。郝雪廷又问我:你觉得铁

轨都去了哪里?我愣了。他说:在黄崖洞,我们都

是利用夜晚拆了铁路,把铁轨运到黄崖洞,再造

出武器来打狗日的。妙啊,一时间,在郝雪廷快乐

的笑声里,我们都发出了会心的笑。这笑声,和当

年粘罕的笑声绝对地不同。历史就是这样有趣,

时而让你沉重,时而让你轻松,常常在不经意间

幽你一默。

郝雪廷在八路军纪念馆任职,他热爱武乡的

一草一木,他更是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红色

研究中,我拿到他的《八路军序列沿革研究》,我

是感慨莫名的。怪不得说起八路军来,他如数家

珍。

这个时候,他又说,八路军总部在武乡,你们

想,我们会让日军如此猖獗吗?当时的南关四周

全是日军的碉堡,火车站上戒备森严,南关镇有

两个碉堡,一个储藏军火弹药,一个堆满医药用

品。日军比宋朝人聪明多了,据险设守,这对于我

们来说,是个麻烦,为了断掉日军的运输线,刘伯

承、邓小平、周希汉亲自指挥,在南关打了三次破

关之战,才把南关夺了下来,当然,我们也牺牲了

一些将士。

我们沉默着。雄关正因为其雄峻和地理上的

重要性,带给我们正反两面的代价都是很大的。

在过滤南关和北关资料的时候,我产生了其

他猜测。这两个关的记事几乎相同,都是金粘罕

叹南朝无人,难道,粘罕站在两个关城上,说着同

样的话?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关呢?成化《山西通

志》言明:隆州谷关,在祁县东南 90 里,古无其

名,今日南通沁州,北通徐沟,两壁皆山,道旁有

水,即胡甲水,洪武三年,置巡检司戍守。《读史方

舆纪要》言明:隆州谷关亦曰隆州北关。所有的记

载并未说明北关置于何时,最早的也是说明明朝

设巡检司,南关确切记载置于宋,拆于民国。所有

记载中明朝之前的都没有。于是一个念头在我脑

海里,日渐清晰。我猜测在明之前,这里只有一座

关城,就是隆州关(也叫龙舟关),且在南关村,当

时,关南叫南关村,关北叫北关村,都属团柏(即

隆州)管辖,后来,武乡和祁县有了明确的地域分

界,才在北关的地方增设关卡,又设巡检司。逐渐

演变成了现在的南关和北关两个关口之说。当然

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识。

姻 姻 上党关隘

83

第84页

是谁造了窦王的 谣

我的家乡在平顺县石城镇一带,几百年来百

姓口中流传着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的英雄故事。

关于窦王在这一带的故事有多种版本,故事的大

致经过各村老人们讲述的基本相同,只是细节上

有些许不同。但窦王最后战死在豆峪村断圪螂,

以及窦王葬在豆峪村庙竭岭等等一些历史事实,

几乎是众口一词,讲得是有鼻子有眼儿。说实话,

我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其故事梗概是:隋末唐初,军阀割据,烽烟四

起,天下大乱。秦王李世民想吞并王世充,帮父亲

统一全国。夏王窦建德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窦

建德在武德元年(618)冬天已自立为王,并取年

号为五凤,建立夏国。)带兵救援,双方经过几次

厮杀,窦建德战败,向北逃跑。逃到现在平顺县石

城镇下石壕村一处悬崖边,成了绝路。前无去路,

后有追兵,怎么办?情急之中,窦的战马一声嘶

鸣,从悬崖顶纵身跃下,惊骇的是窦的战马如有

神助,安然无恙。(按常识推断,从这么高的悬崖

上跳下,不论动物或人必死无疑。)窦见状,大喜。

就和部下一起,脱去盔甲顺山就势爬将下来,安

全脱险。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卸甲楼”。窦沿

河沟逃跑,来到一个小山村坐下休息,想到自己

兵败如山倒,心急如焚仰天长叹:何故老心焦也。

这个小山村就叫了“老申峧”。又经过一个水草丰

美的洼地,窦的战马吃草,后人就叫了“青草凹”。

继续往前走迷了路,这迷路的地方就叫做密峪。

再后来渡过浊漳河,到了一个叫牛口的村子,窦

王一听,豆(谐音“窦”)入牛口,焉有活命,觉得这

村名不太吉利,遂改名叫了“窦口”,不知过了多

少年,后人为书写简便,又改为“豆口”。这窦王带

84

第85页

领一些残兵败将散兵游勇,不知怎么误打误撞又

跑到了东庄村,这次虽没有给东庄村改名,但也

留下不少传奇故事。从东庄村折向北,最后顺豆

峪沟进入断圪螂(平顺县志上叫“四仞断”),被秦

王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设伏,斩杀。其尸体葬

于豆峪庙竭(碑文上叫“东高岭”)。

后世,不知何年,豆峪伙同石城、豆口、东庄

四个村的先人,在豆峪庙竭岭(东高岭)上建了窦

王庙,以纪念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再后来又分别

于明嘉靖十二年秋天、清嘉庆二十五年夏天、清

光绪十四年秋天重修窦王庙。以上说法就是平顺

县石城一带祖辈传流下来的故事,三次重修窦王

庙则有三通石碑为证。

2007 年初,电视剧《贞观之治》在东南卫视

首次播出,刚看了前三集,其中剧情彻底推翻了

我从小固有的对窦建德一些历史事实的认知。我

曾把我的一些质疑与村中同样爱好历史故事的

赵海彦同志讨论,他说,电视剧里剧情的表述不

能当真,因为电视剧也有文学创作的成分,编剧

在写剧本的时候可以虚构。想想也是。以后的好

长一段时间没有再纠缠这件事情的真伪。直到

2012 年末至 2013 年电视剧《隋唐英雄》在湖南、

吉林、湖北等卫视陆续播出,剧情中关于窦建德

之死与《贞观之治》中几乎一模一样,心中又起了

疑惑,过了一段时间又在网上观看了《乱世桃花》

和《秦王李世民》这两部与窦建德之死有关的剧

情,都与窦建德死在我们豆峪村没有一丁点关

系。退一步说即使虚构,为什么窦建德之死这一

情节编剧们虚构的一模一样?!

我知道剧本可以虚构,但更懂得在重大人物

和重大事件上的历史不能虚构的道理。黑格尔把

历史剧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

“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历

史剧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

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

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

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戏剧性事件,并适

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戏剧性矛盾、冲突,再现

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至此,我认为历

史剧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导致

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等重要情节上是绝

对不能虚构的,对于不影响事实的部分则可以进

行必要的艺术加工。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窦建德

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谁擒获窦建德?他又

是死在哪里呢?针对一些疑问,下面就本人了解

的一些历史事实,作简要叙述,并求教于各位方

家。

“豆入牛口”到底是怎回事

清乾隆十五年版《顺德府志》记载:“唐武德

年间,窦建德率兵十万反唐,秦王登虎牢关望其

军按甲不战,曰:‘侍其饥破之’。后率史大奈、秦

叔宝大败窦军。窦受重创窜入牛口峪。其军有谣

曰‘豆入牛口,势不能久’,至是果败。”顺德府是

哪里呢?就是现在河北邢台市一带。隋末唐初,这

一带属于窦王建德的地盘。虎牢关又在哪里呢?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因周穆王在

此地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

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

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

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 16 公里

的汜水镇境内。此为一方府志的记载,如果读者

觉得其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那么翻开二十四史之

姻 姻 长治掌故

85

第86页

一的《旧唐书》,有关窦建德的记载:“及建德结阵

於汜水,秦王遣骑挑之,建德进军而战,窦抗当

之。建德少却,秦王驰骑深入,反覆四五合,然後

大破之。建德中枪,窜於牛口渚,……先是,军中

有童谣曰: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建德行至牛口

渚,甚恶之,果败於此。”这个牛口渚又在何方?也

说的是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在镇东北三十五

里,有山名板渚,牛口渚是板渚的一部分。以上两

种说法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牛口峪”与“牛口

渚”。峪者,山谷也,或峡谷开始的地方;渚者,小

洲也,也就是水中的陆地,泛指水边。这两个地名

从字面上理解,倒也与平顺县豆口、豆峪相连的

地方相像。豆口村在浊漳河边(但那里的水中没

有小洲);从豆口村到豆峪村必须经过一条河沟,

说是峡谷或山谷也可以。有个大前提是不论牛口

峪,还是牛口渚,都与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

(虎牢关)相距太远,因为决定窦建德的生死一役

是在虎牢关打的。一个地方在中原,另一个地方

在太行山,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这个牛口渚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地方,北宋

大学士苏东坡也曾造访,并留下诗篇《牛口见

月》:

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

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彷徨。

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滂。

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

车马无复见,纷纷操伐郎。

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

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

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

今来牛口渚,见月重凄凉。

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

是谁擒获了窦建德

按豆峪村庙竭窦王庙里《窦王庙碑》记载,上

面有“秦王出现,逼避终入此山……”字样。秦王

肯定是李世民无疑,逼避谁终入此山?语焉不详。

但既然在“窦王庙碑”这个大前提下说事,应该是

指窦建德无疑。由此可知,碑上这十几个以讹传

讹的字,对后世百姓传说窦建德的故事起到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

在文章开头叙述的故事梗概中,百姓口口相

传是秦王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斩杀了窦建德。

尉迟恭何许人也?尉迟恭(585-658 年),字敬

德,胡人。祖籍朔州平鲁下木角。唐朝名将,官至

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之一。此人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

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

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外通,于显庆

三年去世,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

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后来,被俗世尊为民

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德与叔宝(秦琼)是“门神”

的原型。

由宋祁、欧阳修、范镇等合撰编修的《新唐

书》之《列传十·王世充·窦建德》记载,在虎牢关

一战中,窦建德被李世民战败,“窜於牛口渚,车

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生获之。”由此可知,生擒

窦建德的既不是尉迟恭,也不是秦王李世民;而

是在中国历史上不知名的两位车骑将军白士让、

86

第87页

杨武威。如果硬要说是李世民活捉窦建德也可

以,因为这场重大战役是李世民指挥的。关于虎

牢关,顺便多说几句,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人们记住了三英战吕布,其实那是虚构的小说演

义,不是历史事实。在虎牢关与成皋城(属古成皋

县,公元 598 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

后称为汜水关。),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有数十起,

最有名的莫过于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和李世

民与窦建德的虎牢之战,这两次战役也是历史上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窦建德死在何地

平顺县石城一带老百姓传说,窦建德死在豆

峪村的四仞断。而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撰写的

《新唐书》记载,“七月,秦王俘建德至京师,斩于

长安街市,年四十九。自起军至灭,凡六岁,河北

悉平。”原来,事实是唐高祖李渊在如今的西安市

下令斩杀了窦建德。

关于《旧唐书》与《新唐书》,后世公认为,《新

唐书》比《旧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完

整、严谨。《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

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大

唐”、“本朝”、“今上”等字样。欧阳修、宋祁等在新

修时,把这些不伦不类的话都删除了。值得注意

的是,欧阳修还是北宋有名的金石大家、文学家,

他对古代金石学颇有研究,曾撰《集古录》,用金

石刻的记载考证史实,这些都使《新唐书》在某些

史实考证方面更胜一筹,另外,其清新质朴的语

言特点为世人赏识。

欧阳修即为金石学的开山鼻祖,依此推断,

经他亲手撰写的《新唐书》,迄今九百余年,经历

代后人研证,公认为定谳。其中关于窦建德的历

史事实不容置疑。

窦王建德的坟茔在何处

民间在口头上传说窦建德死后葬于豆峪村

庙竭(东高岭)窦王庙东侧。

窦王庙里有一通石碑正面上书《重修窦王庙

序》,碑文里说窦建德,“其人宽宏大度,恕己谦

恭,与李密、王世充争锋,大有超出群之外者。及

大庙御世双鼋,二虎势不相容,识时务而潜遁幽

荒,保守善终于此地也,故后人立庙祀之,实其宜

矣。”善终啥意思?无非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常说

的干工作要善始善终;二是指人因衰老而死亡,

不是死于意外的灾祸。结合碑文中“识时务而潜

遁幽荒”的解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是第二层

意思,也即,窦建德“善终”于豆峪。

事情推到这里,我是彻底蒙圈了。一座庙里

两通石碑,明嘉靖十二年秋立的《窦王庙碑》记

载,上面有“秦王出现,逼避终入此山”字样。这分

明是说秦王李世民追杀窦建德,把窦逼到豆峪沟

中。而清嘉庆二十五年夏立的《重修窦王庙序》记

载,又说窦建德“识时务而潜遁幽荒,保守善终于

此地也”。前一种说的是战争状态下,李窦争雄的

事情;后一种说的是处江湖之远,退隐山林的避

世善终。两种说法大相径庭,互相矛盾,叫人无所

适从。

无所适从,也得慢慢适从。据报载,河南省太

康县常营镇后刘村西面,有一墓冢。据当地人讲

其冢祖辈相传就是窦建德墓,窦建德在长安被杀

后,部属敛其尸葬在自己家乡。解放前墓前立有

石牌坊,后来被毁。现后刘村北还称窦岭(陵)。据

姻 姻 长治掌故

87

第88页

明嘉靖三年的《太康县志》记载“窦陵,县西五十

里窦建德葬。”墓冢所在位置与县志记载相符。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西官庄村更邪

乎,早在 1956 年就发现了窦建德墓,故事讲得也

是天花乱坠,说窦建德起义军与隋朝军队在山口

村西北一片洼地作战,窦身负重伤,后来在附近

河边卸甲养息,终未治愈而亡,义军将其安葬于

此,当年作战的地方至今仍称“交兵洼”,附近的

小河故称“卸甲河”(与平顺县下石壕的“卸甲楼”

有一拼)。古墓高约 7.5 米,占地面积 513 平方

米。

后来,河南省洛阳百姓也传说起来,说窦建

德死后葬在偃师县缑氏镇孙坡村,故事讲得也是

合情合理,头头是道。据说该墓葬还被盗墓贼盗

了。目前,全国窦建德墓有十多处,但均未挖掘,

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墓葬的真实性。

上面关于窦建德墓的故事,均属民间“一口

咬定”式辗转述说,与豆峪窦建德墓之说如出一

辙;言说者根本拿不出有效证据证真,而反驳者

却可以拿他们自相矛盾的说法来证伪。有人自圆

其说,说,这是传说。不错,倒是有传说这一说,但

传说不是胡说,传说也不能胡编乱造。尤其是涉

及改变历史走向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重大历史

事件,更是传说不得。中国古代不乏经典的美丽

传说,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拾金子的故

事等等,这些好的传说故事,在给人们传达美好

的价值观外,没有与历史事实发生冲突、矛盾。打

个比方,任谁也不能传说项羽死在了豆峪。凡是

学术界或史书公认的重大、重要历史事实都不能

用传说来粉饰。

去年六月,福建考古界捷报传来。该省顺昌

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先生在本县宝山主峰上发

现了孙悟空墓,这是继我国发现猪八戒墓之后又

一重大发现,凤凰网以及各大媒体已经报道,我

国的考古界形势真是一片大好。王先生还写了论

文进行了论证,说孙悟空兄弟姊妹五个,两男三

女,哥为齐天大圣,弟为通天大圣。讲得是神乎其

神,神出鬼没。消息传出,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

舞,激动不已。福建网友说:孙悟空原来是个福建

猴。话音未落,就受到四川网友的呛白:备不住明

年就发现了四川猴、山西猴。还有人展望,说,既

然发现了猪八戒、孙悟空墓葬,那么,离发现白骨

精墓也为时不远;甚至,发现太上老君、蜘蛛精的

墓葬也指日可待。

相比这些,窦建德墓的真伪几乎可以忽略不

计。

88

第89页

豫让桥就在襄垣

太原、邢台等地方都在争豫让桥,且都有依

据也都有根据。它究竟属于哪里?经过查看资料、

实地走访,惊奇的发现:其实,豫让桥就在襄垣,

原名叫市桥,也称国士桥。

豫让桥就在襄垣,因为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有。《襄垣县志》(乾隆版)记载:市桥,在韩州故城

旧先天观。后世传豫让欲刺赵襄子处,即八景中

市桥。这里明确指出,豫让桥就是八景中的市桥,

在襄垣县。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

编委会编辑的《上党风景名胜志》记载:襄垣是赵

襄子封地,襄垣城就是赵襄子筑的。此时,赵襄子

从晋的国都绛州新田(今属侯马)回晋阳(太原),

路过襄垣,豫让就化装成服苦役的囚徒,混入襄

垣城行宫。一天,赵襄子出城路过襄垣一座大桥

名叫市桥,豫让就事先怀揣利剑伏于桥下。后来

就发生了大家众所周知的豫让刺襄子的故事。这

里也明确指出,豫让桥就在襄垣。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英杰辈出》记载:豫

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一代圣贤侠士。被称为

“国士”。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要经过一座

桥(传说该桥在襄垣县古韩镇北关村,名叫市桥)

……这里也记载了豫让桥就在襄垣的历史。

豫让桥就在襄垣,因为民间故事传说中流传的

有。在襄垣古韩大地的民间,广泛流传着豫让与

赵襄子的故事。

人文襄垣丛书《山水名胜》详细记录了这个

流传民间的故事: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豫让

为晋国大夫智伯瑶的家臣,赵襄子联合韩、魏共

灭智氏,豫让欲为智伯瑶报仇,于是改名换姓,装

姻 姻 长治掌故

89

第90页

作刑徒进入赵襄子宫内厕所,谋刺赵襄子未遂;

继而又用漆涂身使自己身患恶疮,吞炭使自己声

音嘶哑,暗伏桥下,再次谋刺赵襄子未遂,被捕,

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衣以示为主报仇,随后

伏剑自杀。为一代圣贤侠士。市桥,亦称国士桥,

是豫让刺杀襄子处,在今襄垣北关村。

姚九功还为豫让赋七律一首《市桥怀古》:食

报千秋襄子城,卓哉勇烈死犹生。只因国士酬知

遇,奋向河桥伏刺兵。匕首刑人非贾誉,漆身吞炭

岂图名。追维跃斩仇衣日,定有长虹贯日月。

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豫

让行刺赵襄子之处的桥就在襄垣。

豫让桥就在襄垣,因为古典诗词中描写的

有。清乾隆版《襄垣县志》记载:明朝刘龙赋诗《市

桥怀古》:刘卿分晋岁华遥,古迹犹存国士桥。流

水落花仇尚在,夕阳衰草恨难消。伯夷耻食周五

粟,仲文惭登小白朝。万古人心此忠义,丹青留作

姓名标。

刘龙,字舜卿,号紫岩,凤仪长子。历尚书六

年,召还京。屡疏乞休,特允驰驿。卒年七旬有八,

赐谕祭,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紫岩集》四十八

卷、《尚书讲章》八卷,《奏议》四卷行于世。(入乡

贤祠)

清李廷芳赋诗《市桥怀古》:清泉咽不流,桥

影上千秋。毁状非行乞,甘心为报仇。山云深更

黑,涧草媚还幽。不是忠臣殉,谁知国士酬。

李廷芳,字鹤亭,四川长寿人,清代乾隆年间

进士,授襄垣县知县,主修光绪版《襄垣县志》。

明·黄洪毗《市桥吊古》:久作捐躯计,宁存吞

炭身。桥边酬国士,马首失仇人。遗恨乾坤老,孤

忠汗简新。至今城下水,呜咽似悲辛。

黄洪毗:明代诗人,官至嘉靖巡按、御史(山

西监察御史)。作为襄垣本土的尚书刘龙、襄垣知

县的李廷芳、山西监察御史黄洪毗,为襄垣的桥

写诗赋词,是理所应当的,也是情理之中,不在意

料之外。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责任,体现了他们的

一种担当。

其他文人墨客也在诗词中写到了襄垣的豫

让桥,吟诵豫让的故事。如:

唐·胡曾《豫让桥》: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

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年国士心?

清·汪德修《市桥怀古》:犹忆当年国士遥,而

今胜迹尚遗桥。满腔仇恨捐生报,一片丹心誓死

消。惊马忠魂遗百世,斩衣侠气壮千朝。英雄自古

谁称谢,留落芳名青史标。

明·刘夔《市桥怀古》:晋地瓜分岁已遥,经今

遗迹义臣桥。渠深百尺仇难报,气壮千秋恨未消。

是处惟闻雄战国,当年空叹弱周朝。兹心耿耿乾

坤正,留得芳名万古标。

明·刘洁《市桥怀古》:国士桥边绿草,史官笔

下清风。人美五回壮节,我怀一片孤忠。

明·刘凤仪《市桥怀古》:一上桥边思惘然,人

间国士忆当年。漆身为癞名犹洁,吞炭无声事尚

传。贯日孤忠遗庙在,凌霄高节汗青编。至今一点

心难死,呜咽潺潺有碧泉。

明·李浚《市桥怀古》:市桥风景尚依然,一上

登临吊昔贤。襄子有谋安社稷,豫生决计耻生全。

穹碑剥落留残照,古木萧疏惨暮烟。寄语儒林诸

俊彦,闲来游览赋诗篇。

明·郭瑄《市桥怀古》:一泒溪流当道中,长桥

横驾卧晴虹。羊肠踏遍生涯苦,蜗角争趋活计穷。

千古空遗惊马迹,九原谁谢斩衣功。往来多少行

人过,那有当年国士风。

清·姚大生《市桥怀古》:万古云溪绿草空,至

90

第91页

今呜咽尚朝东。斩衣自解孤臣愤,惊马天留国士

忠。壮志逆流桥下水,英锋斜贯日边虹。儿时爱阅

忠臣迹,袖拂残碑感慨同。

清·杨彬《市桥怀古》:壮士桥边野草菲,昔贤

心事不胜悲。漆身岂为留名洁,吞炭长怀报国私。

陌上春风吹恨骨,陇头明月照封。史官珥笔彰青

简,万古忠魂宇宙垂。

清·张星祥《市桥怀古》:义侠桥边野草敷,备

尝险阻苦如荼。残伤肢体真奇士,剪灭须眉亦丈

夫。汉室苏卿曾啮雪,殷家箕子愿为奴。二心有戒

怀忠节,愧杀朝秦暮楚徒。

胡曾、汪德修、刘夔、刘洁、刘凤仪、李浚、郭

瑄、姚大生、杨彬、张星祥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都是看了或者听了襄垣的豫让桥,触景生情写下

的诗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佐证,豫让桥,即市

桥,也称国士桥,就在襄垣县。

豫让桥就在襄垣,因为襄垣古八景中描述的

有。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风景名

胜浩若繁星。分布在各地的名胜其数不一,但以

八景居多。“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

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后来名

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八景的来历还要从北宋

说起。话说北宋有个大画家宋迪,河南洛阳人,是

宋朝进士。他将湖南长沙的名胜绘成八景,即平

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

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取名“潇湘八

景”。画成后,令当时的画家、诗人所倾倒,认为此

乃佳作,天下无双。从此这八幅风景名噪南北。此

事被自命风雅的南宋宁宗皇帝赵扩闻知后,便为

“潇湘八景”逐景配诗,于是轰动朝野,此后各地

风景以取八景之数为多,一时群起效之,成为风

尚。元、明、清各朝无不受此影响。

襄垣的古八景为:韩山独秀、漳江春渡、仙堂

旧隐、市桥怀故、狮山晚照、凉楼盛观、甘泉嗽玉、

宝峰晴雪。旧志载:市桥,也称国士桥,在甘水之

北,故城先天观之后,世传豫让欲刺赵襄子处,即

八景之“市桥怀古”。战国时,豫让事智伯,赵襄子

合韩魏灭智伯,豫让漆身为癞,吞炭使哑,为智伯

报仇,欲刺襄子,伺襄子出,伏桥下,襄子至桥,马

惊,随即擒获豫让,豫让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

剑击三下,以示为主报仇,然后伏剑自刎。

市桥怀古作为襄垣的古八景,已经成为历史

的重要记载,也可以印证豫让桥就在襄垣。

豫让桥可能在襄垣,因为生活情理中本应就

应该是。襄垣历史悠久,战国时期为赵襄子领地,

韩赵魏三国分晋,地归韩属,故称“古韩”。自战国

赵襄子筑城至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

豫让作为襄垣的一代圣贤侠士,正如豫让所

说:“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他除了有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的报答知遇之恩的

情结外,还试图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间道义、人

的气节和忠义。现在已经成为襄垣人学习的榜

样、赶超的目标。他们从豫让身上不但明白了做

人的真理、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进而不断陶冶、

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横贯日月的浩然正

气,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华

和辉煌。襄垣人将赵襄子所筑的城作为自己的居

住地,将本土刺客豫让行刺赵襄子之处不管是争

取过来也好,还是本来就是也罢,于情于理都可

以说的过去。

姻 姻 长治掌故

91

第92页

在历史长河中,有的本是成对的村名,由于

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历史形成的划界,分属于不同

的乡镇、县甚至不同的市和地区管辖,这造成了

一体“割裂”现象,成了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谈

资,也为地名文化增添了魅力。

武乡县洪水镇的下石墙村与晋中市榆社县

岚峪乡的石墙村紧邻,相传该村原名石桥,榆社

县的石墙村称上石墙,相应的该村叫下石墙。这

是市与市之间的“割裂”村名。壶关县树掌镇有个

赵和池村,有时也写作赵活池、赵豁池,晋城陵川

县六泉乡也有个赵豁池,两村相邻,原来都属晋

东南地区,据说二村原是一个村,古代因起了争

执,县官划分成了分属两个县管辖的村。这是分

属不同市管辖的对应村。

下面说说分属不同县、区管辖的对应村。

郊区的老顶山镇西长井村,原属壶口乡,和

壶关县集店乡的东长井村相邻,西长井村晋姓居

多。郊区堠北庄镇有个下秦村,长治县郝家庄乡

有个上秦村,下秦村因采煤区地质塌陷,搬迁建

成了新的下秦新村,在长治市区通往长子的路

边;上秦村传说慈禧太后在此长大,有娘娘院,为

长治地区的人熟知。长治城区有北董村,因大型

军工企业惠丰厂在此而出名,长治县苏店镇有个

南董村,在五龙山脚下,有意思的是,古代还有个

中董村,就是现在的苏店村;据说北董村,原名侯

范底,历史上称为凤凰村,村南为凤头,村北为凤

尾,传说古代三户董姓来此落籍,称来董村,后分

别在北、中、南三处各立村庄,叫成了北、中、南董

村,后来中董改名苏店。长治县北呈乡有个北张

村,长子县慈林镇有个南张村,二村相邻;北张村

——对应村名错落美之五

92

第93页

居紫砂岭北,因姓张的居此,近年因村中人到欧

洲打工而闻名上党;南张村相近的,还有一个南

张河村。

长治县有北呈、南呈、东呈,长子县有西南

呈、西北呈、东北呈,都是按方位而起的村名,北

呈、南呈属于南呈乡,东呈属韩店镇,西南呈、西

北呈、东北呈属长子县南漳镇,据传东北呈是由

东程(姓氏取名)演变而来,北呈人称小北呈,因

是从长子县西北呈迁来的,后来人口逐渐增多,

叫成了北呈;南呈村的支书李秉璧在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是著名的劳模,村中的地道也很出名。长

子的西南呈村三十年前曾因农村人口达四千多

人而称之为长治第一大村,又因历史上制造铜响

乐器而闻名,2006 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

化艺术之乡。

郊区的南村、中村在西白兔乡,北村在潞城

市店上镇,以小韩山为标志而得名,这三个村都

比较有名:南村以南耀集团工业富村而为人称

羡,中村因申家二十四院的文化遗产闻名,北村

因八路军总部红色纪念地受人敬仰。壶关县黄山

乡有南宋壁,长治县西池乡有北宋壁,二村也很

相近,传说宋壁村有人在朝中为官,被诬陷私藏

珍贵璧玉,被抄家取走了璧玉,儿孙避祸他乡,后

来冤案辨明后,送回璧玉,村名叫成了送璧,后传

写成宋壁,分成了两个村,分属两个县;南宋壁在

壶关全县版图上是最西边的一个村,据测算比现

今最东边的鹅屋乡东土池村太阳迟出两分钟。长

子县色头镇有西后沟村,长治县东和乡有个东后

沟,据说西后沟原叫铁炉沟,因在紫云山背后,叫

后沟;东后沟原称洞子沟,后因长子后沟取名东

后沟。

浊漳河流经我市许多村,相应地有了上下游

的对应村名,分属不同县管辖,铭刻了人们的记

郊区西长井

长治县西火

潞城北村

姻 姻 长治掌故

93

第94页

忆。潞城市辛安泉镇有个南流村,还有一个西流

村,黎城县程家山乡有个北流村,都因漳河水流

经村边,一北一南而得名,西流村后因村大,分为

西流北村、西流南村,“西流晚渡”曾是古代潞城

八景之一,前些年开发了高山流水景区漂流旅游

项目。潞城市辛安泉镇有个南马村、南马庄村,黎

城县上遥镇有个北马村,因马姓而得名,分别在

漳河边,对应成了村名,长邯高速公路从村庄附

近经过。武乡县故城镇有个北涅水村,沁县牛寺

乡有个南涅水村,因涅河流经村庄得名,当地百

姓称涅水为“节水”,南涅水石刻是国内目前最大

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襄垣县西营镇

有个南漳村,武乡县监漳镇有下北漳村,蟠龙镇

有上北漳村,是因浊漳北源得来的村名。

同一个县内,分属不同乡镇管辖的对应村,

好多县都有。

郊区有北寨、南寨,分属大辛庄镇和堠北庄

镇,五代时后晋与后梁之间的潞州夹寨之战,就

发生在南、北寨;南寨曾因南寨煤矿(后演变为三

元煤矿、晋能集团)而为人熟知,北寨建有市政府

政务大厅和长治体育中心。长治县有东、西、中、

南、北“五和”,算是对应村名中最全的。五个“和”

村的分属却不同,北和村属于北呈乡,其余属东

和乡,五和因古时陶清河、八谏水、丹水、黎水、雄

山水在此地汇合,姓和的也比较多而得名;振东

集团的名字就取自于振兴东和村之意,五和食品

是振东集团的产品,也来源于家乡的地名。

潞城市有三个村与潦河这条水有关,就是潦

河头村、潦河村,还有个小潦河村;潦河头村、潦

河村在黄牛蹄乡,小潦河村在微子镇。潦河之名,

取水时大时小,如同撩拨人一样,人们用创造的

同音字“潦”来命名。屯留县西贾乡有个西魏村,

相邻的李高乡有个东魏村,原称魏村,后分开后,

称东、西来区别。西魏村有新石器时期的脑张遗

址,是龙山文化的遗存。

屯留县李高乡有个南宋杜村,据说来源于绛

河两岸人民往来渡河,叫成了南宋渡,后来又简

写成南宋度,因为姓氏又写成了南宋杜,上村镇

有个北宋杜,来源也是如此。屯留县北岗村原属

北岗乡,现属渔泽镇,2016 年改为岗上村;村中

有抗大女生队遗址,习仲勋夫人齐心在此学习、

郊区北寨 屯留岗上村

94

第95页

工作而为人们所敬仰;据说北岗村、南岗村地形

为莲花,人称莲花窝,又传村南落过凤凰,村形像

凤凰展翅,改成凤岗村,百姓俗称岗上村,后取对

应村名分别叫成了北岗、南岗。

长子县分属不同乡镇管辖的对应村有好几

个。一是小京、大京村。小京村在岚水乡,大京村

在丹朱镇(原属草坊乡),据说村原名大井,因为

水井得名,后又称大景,因为姓氏得名,后演变成

大京名,村里编辑有《村志》;小京村因比大京村

规模小而得名。二是王内村。宋村乡有个西王内

村,南漳乡有个东王内村,还有一个王内庄村,相

传北宋时有一个姓连的王侯,在京城因犯事跑到

此地定居,起名王内,后来因饮马方便,将原来在

村西的浊漳河故道改在村中,从此分成了河东、

河西两个村庄,王内庄是派生出来的村,当地方

言读“王类村”。三是上霍、下霍村。丹朱镇有个下

霍村,南漳镇有个上霍村,还有个上霍庄村,当地

都念“上和、下和”,也是以霍姓取名,以浊漳河为

界;下霍村是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的老家,村

里安乐寺比较有名;霍尔辛赫煤矿的名字来源也

和这两个村有关。四是东常、西常村。大堡头镇有

两个村,分别是前、后西常村,原属南郭村管辖,

西常村以村中大庙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村,分别

叫前西常、后西常;南漳镇有个东常村。五是李末

村。宋村乡有个北李末村,南漳镇有个南李末村,

也是以浊漳河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村,据说此村

在浊漳河和陶清河的交汇处,称双龙镇,清朝年

间发大水,大部分人家被淹了,李姓人家幸存,改

村为李末村。

壶关县有个逢善村,还有个小逢善村。据说

村里大地主为非作歹,后来本着弃恶从善之意起

名逢善村,现在是环城高速公路长治东口所在

地;小逢善村据说原是小坟上村,后也因逢善村

的名字好听,人口又少,改为小逢善;逢善村原属

辛村公社,后合并到集店乡;小逢善村也属集店

乡管辖,2000 年成为常平开发区管理。壶关县龙

泉镇有个西归善村(原属西川底乡),五龙山乡有

个东归善村,是有名的养猪大村,归善村原称龟

山村,因取高雅的村名改成今名;西归善村旧时

东、南、北三面围山,村西开口子,南北夹村的两

座山岭下建有土寨,村东西出口处各建有石碹,

是典型的城堡村。

平顺县龙溪镇有上井村,西沟乡有下井村,

因村中有泉水,有水井,人们生活有了希望,所以

依泉的上游、下游区别上井、下井。黎城县东阳关

镇有个前贾岭村(原属龙王庙乡),西井镇有后贾

岭村(原属源庄乡),原名嘉岭,取有山有地、土地

肥沃、带来嘉禾之意,后因姓氏命名,现在都是二

百多人的小山村。黎城县还有个黄须村,一个是

东阳关镇的东黄须村,一个是停河铺乡的西黄须

村,“须”是古代一条水的名字。

襄垣县王桥村,是王桥镇所在地,王桥村也

称东王桥,原叫下王村,本乡镇还有个上王村,原

因是清朝康熙年间知县王国治修桥有功,改名王

桥;相应的古韩镇有个西王桥村,在县城南,也叫

小南城。古韩镇有个北偏桥村(原属八里庄乡管

辖),王桥镇有个南偏桥村,据说南偏桥村中间有

天然土壁,成为人们出行的要路,村里起名叫南

天桥;北偏桥村中有一土桥方位不正,后来两村

以此命名。古韩镇有个南田漳村,夏店镇有个北

田漳村(原属九庄乡管辖),因漳河支流小河为界

得名。武乡县涌泉乡有个大良村,石北乡有个小

良村,传说大良村,蒋、张两个姓氏人家住在一个

圪梁上叫大梁,后改为美好的大良之意。

姻 姻 长治掌故

95

第96页

沁县南里乡北底水村,新店镇南底水村(原

属南池乡管辖),两个村之间有个山,也是一个分

水岭。南底水村,1938 年 5 月到 8 月,八路军总

部在此居住 77 天,曾召开过纪念“七七抗战一周

年大会”。

有的对应村名,2000 年前分属不同的乡镇

所辖,后来合并乡镇时,山不转水转,“兄弟”又归

到了同一个“家庭”里。

长治县北宋村,原属赵村乡,合并乡镇时与

南宋村同合并到了新的南宋乡,据说南宋原为难

送,刘秀被王莽追赶时,村里老百姓保护刘秀,相

互送别;北宋村靠南五龙山(长治县北部还有一

个五龙山),乡境内有上党南界、五凤楼等景观。

长治县早就有老东火、老西火的说法,可见其村

由来已久,据说西火原称西湖,由于炼铁业发达,

改成西火;东火有仇家东山书院,历史上有“小皇

城”之称,还曾出过一个尚书、两个进士;原来西

火、东火是独立的乡镇,2000 年合并成新的西火

镇,镇境内有天下都城隍等著名景观。襄垣县北

马喊村,原是九庄乡所辖,合并乡镇时并到夏店

镇,夏店镇原有一个南马喊村,两村现同属一个

乡镇所辖,二村的方言读法都是“马前村”,传说

刘邦访张良时有马嘶叫而得名。

沁县南里村是南里乡所在地,南里乡有个中

里村,北里村分上、下两个村,原属樊村乡后归段

柳乡。传说明朝初年,温、王、任三姓农民来此建

村,村在县城南,又是一里(古时村级行政单位),

因而得名。民间传说老君爷挑着担子给人们送

煤,让人们种煤,但此处人们不搭理他,所以起名

叫不理村,后因方言,村里人改成了同音字北里,

所以至今沁县无煤炭。

襄垣西王桥

9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