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2020)

发布时间:2022-12-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05-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2020)

第三章 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 43芝麻信用以商业力量为推动力,实现 “采信-评信-用信”的完整闭路循环。采信即是对被征信者信息的采集、汇总。芝麻信用基于互联网的经济生态和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对我国传统征信体系形成有效的补充。我国传统征信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代表,采集的主要为个人信息和信贷记录,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社会保险缴存和发放等公共信息,缺乏在线、实时交易信息以及可能反映人们信用水平的其他信息。而芝麻信用拥有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个人与小微企业的交易信息,有效弥补了传统征信数据的不足。同时,通过积极寻求与公安、法院、工商、海关、税务等政府主管部门展开合作的方式,打破了数据孤岛,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有更多维度和更大覆盖面的数据库,为 “评信”和 “用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芝麻信用的评信过程主要基于其构建的信用评分模型来对个人经济信用行为进行综合评估。模型主要包含五大维度:信用历史、履约能力、行为偏好、身份特征和人脉关系,信用评估结果最终以芝麻信用分的形式展现。芝麻信用评分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信用等级。350-550分为最低等级,表示信用状况 “极差”;550-600分表示信... [收起]
[展开]
05-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2020)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4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市场化公司,其主要业务

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弥补央行征信中心在个

人信用信息领域的欠缺。截至2019年7月12日,百行征信已与976家机构签订了业

务合作和信息共享协议,合作机构涵盖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中小金融和新金融等

4大类18小类金融机构,与105家机构实现信息共享,目前个人征信生产系统采集借

款人数逾6300万,信贷账户数1亿个。

案例32

芝麻信用

2015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个

人征信系统———芝麻信用。芝麻信用在汇聚个人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及云

计算技术评价个人信用,通过连接信用卡、消费金融、租车等多个金融与生活类场景

和各类服务平台,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芝麻信用的商业运作一方面让用户体

验到信用带来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内容多样、覆盖广泛的信用触达点。

第52页

第三章 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 43

芝麻信用以商业力量为推动力,实现 “采信-评信-用信”的完整闭路循环。采

信即是对被征信者信息的采集、汇总。芝麻信用基于互联网的经济生态和数据信息技

术进行数据采集,对我国传统征信体系形成有效的补充。我国传统征信以人民银行征

信系统为代表,采集的主要为个人信息和信贷记录,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社会

保险缴存和发放等公共信息,缺乏在线、实时交易信息以及可能反映人们信用水平的

其他信息。而芝麻信用拥有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个人与小微企业的交易信息,有效弥补

了传统征信数据的不足。同时,通过积极寻求与公安、法院、工商、海关、税务等政

府主管部门展开合作的方式,打破了数据孤岛,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有

更多维度和更大覆盖面的数据库,为 “评信”和 “用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芝麻信用的评信过程主要基于其构建的信用评分模型来对个人经济信用行为进行

综合评估。模型主要包含五大维度:信用历史、履约能力、行为偏好、身份特征和人

脉关系,信用评估结果最终以芝麻信用分的形式展现。芝麻信用评分从低到高划分为

五个信用等级。350-550分为最低等级,表示信用状况 “极差”;550-600分表示信

用状况 “中等”;600-650分表示信用状况 “良好”;650-700分表示信用状况 “优

秀”;700-950分为最高等级,表示信用状况 “极好”。

用信是征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通过声誉机制来对个人的行为起到约束

作用,使诚信者受到奖励,失信者受到惩罚。芝麻信用的应用场景不仅包括金融领域,

还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金融场景中,蚂蚁金服基于芝麻信用分来匹配其

贷款产品 (花呗、借呗等)的贷款额度;在生活场景中,基于芝麻信用分,客户可以

享受各类免押金服务,包括免押金入住酒店、免押金租车、免押金租房等,大大提高

了效率,减少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现金压力。

(二)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印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的通知》(银办发 〔2015〕101号)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和农

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 〔2015〕280号),全面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2015年7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

《关于开展 “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的通知》(税总发 [2015]96号),建立

了政府、税务部门、金融机构三方联动机制,开启银税互动模式。金融机构相继推出

云税贷、税融通等纯信用、线上融资的金融产品,解决纳税信用较好的企业因抵押资

产不足、贷款手续繁琐等因素而无法获得贷款的难题。

第53页

44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征集和整合分散在各职能部

门的中小微企业信息,构建企业评价模型,客观展示企业信用状况,为政府部门、金

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缓解了数字普惠金融主体间信息不

对称的问题。地方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

1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各地纷纷形成了 “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成

立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指导意见等文件,内容涵盖了组织工作机制、信用信息

征集与应用、资金与技术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措施,保障

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数据库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

数据库建设是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和重要环节。各地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组织科技力量开发系统,设置了数据征集、信息共享、信用评定、评贷对

接等多个模块,实现信息查询、信用评价、分类统计等多项功能。

3开展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

各地政府部门、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部门联合开展企业信用培育、守信企业评

选等活动,强化信用评价结果的多领域应用。一方面,金融机构依托信用评价结果,

开发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针对信用评价结果较好的中小微企业,

在授信额度、利率水平等信贷政策上予以优惠,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依托信用评级结果,出台政策激励措施,在评先评优、招商引资、

基金奖励等方面对守信企业予以支持,增进中小微企业信用意识。

4合理利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2018年8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落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作和指导,推动地方

政策性担保机构逐步实现规范发展。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主要以再担保业务为主,适当

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支持各省份开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业务。再担保业务主要是对

符合条件的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风险分担,推动形成 “国家融资担保

基金-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辖内融资担保机构”三级机构与银行共同参与的业务联

动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 “三农”

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贷款。

第54页

第三章 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 45

(三)农村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提出,在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的过程中,要为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农村

社会成员以及相关涉农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在具体实

施过程中,主要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健全农村信用信息收集和管理体系;二是建立

农村地区的信用评价机制,开展信用村、信用乡 (镇)创建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在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除了由基层工作人员入村实地收集相关信息 (包括

财产、收入、子女、嗜好等)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部分农村地区还通过大数据等金

融科技手段,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业局等多方数据信息,健全农

户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

三是帮助失信贫困户重新建立信用。贫困户的贷款违约行为有时可能受到自然灾

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从而进入央行征信系统黑名单,被排斥在金融服务

范围之外。因此,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也在帮助此类非恶意失信用户

重建信用。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为例,针对非主观恶意造成征信记录不良、有生产

经营能力和脱贫致富意愿的贫困户,对其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发展生产、脱

贫致富从而结清欠款,重塑信用。截至2017年末,累计为542户失信贫困户开展信用

重建,占宜君县失信贫困户的81%,预授信2166万元,实际发放贷款1974.95万元。

案例33

浙江丽水案例①

2019年元旦前夕,浙江省丽水市发布全国首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地方标准 《农村

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为全面推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对优化区域信用环

境、促进金融普惠、助推农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标准不仅从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和信用农户、信用村 (社

区)、信用乡 (镇、街道)评定及运用等三大部分,对农户信息采集、存储、加工、查

询、应用等事项,作了全面细致的界定和规范,还对工作内容和操作要求进行了具体

的设置,共有25大项若干小项。比如,标准对农户信用信息来源和采集更新方式作出

明确要求,建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及农户 “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可以

① https://www.creditchina.gov.cn/hangyexinyong_824/zonghedongtai/meitidongtai/201901/t20190109_

143533.html

第55页

46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有效保证农户信息得到及时有效更新。标准对农户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得尤其细致。比

如,明确了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权限分配、哪些信息需要当事人授权查询、

哪些信息应公开、信息有误如何处理等等,充分尊重农户隐私权、知情权和异议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还特别强调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的运用,突出了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原则,如金融机构把信用农户评价结果作为农户信贷准入的重

要参考,并对不同等级的信用农户、信用村 (社区)、信用乡 (镇、街道)制定差异化

的信贷优惠政策;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农户实行信用评价一票否决,不给予贷

款 (授信)或降低贷款 (授信)额度,不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等政策扶持。

近年来丽水市建立了全省最全的地方信用数据库———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了49万户农户信息联网共享,评出信用户41.4万,信用村 (社区)962个,信

用乡 (镇、街道)39个,在支农惠农、助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农

民增收、金融机构增效、政府满意的多赢格局。

第56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评价政策监管对普惠金融发展所起的作用,要看各种监管政策和措施是否有利于

金融服务那部分尚未被覆盖的人群。总体来说有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慎监

管的目标是保持金融稳定,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是风险比较高的群体,金融创新也可

能带来新的风险,所以审慎监管政策对风险控制的严格要求阻碍了金融创新和普惠金

融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审慎监管保持了金融稳定,维持了金融服务的稳定发展,

促进了金融服务的繁荣,使更多的人群获得了持续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分析金融监管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还有另外一个困难,就是很难找到坐标系。我们

只能观察到某种政策实施以后普惠金融的发展状态,而无法观察到如果没有采取某种

政策,普惠金融将会是怎么样的发展状态。因此,无法判断普惠金融的某一种变化与

政策实施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在这里我们只能采用一种推理办法,就是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具备三个必要条件来

推断其因果关系:一是两个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二是因果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三是

是否有其他因素在同时发生作用。虽然弄清政策监管环境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具有

相当的难度,我们仍尝试通过回顾两者的发展变化来窥探其中的联系。

!\"vwxEyz78{|}

(一)统一监管和服务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始建于1948年,当时并没有要把它建成央行的打算,而是为了保证

政府运行和国计民生的货币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

第57页

48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1953年开始建立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

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

掌握。总行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

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对国有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季节性贷款和

少量的大修理贷款,对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部分生产流动资金贷

款,对农村中的贫困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口粮贷款和其他生活贷款。

(二)监管和服务剥离时期

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

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将它的职责规定为: “研究和拟订金融工作的方

针、政策、法令、基本制度,经批准后组织执行;掌管货币发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统一管理人民币存贷利率和汇价;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管理国家

外汇、金银和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置或

撤并;协调和稽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管理金融市场;代表我国政府从事有关的

国际金融活动。”这个文件停止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信贷业务,同时也从

法律上明确它独立的执行央行职能。

剥离出来的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分别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

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执行。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业务与农村居民的

生产生活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的 《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的通知》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运行。恢复后的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

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其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

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作出 “中国农业银行

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从1996年8

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剥离开始,

农业银行逐步转型为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2009年整体改制为股份制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则是为了承担过去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而于

1984年成立的。它本来属于国家专业银行,1994年以后逐步转型为国有商业银行,

2005年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

(三)分业监管时期

中国从1993年以后才逐步形成新的金融体系,其显著的特点是在国务院领导下

第58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49

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执行央行职责,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进行分业监管的金融

监管体系,也就是所谓的 “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

国务院于1993年颁发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调

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并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剥离,由相应的专业

银行开展。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

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2003年成立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

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调整为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

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为: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

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提出制订和修改的建议。审批银行

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

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

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报表,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

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法

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主要任务是:

拟订有关商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则;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和业务指导,依法查处保险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

秩序,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进保险改革,促进保险企业公平

竞争;建立保险业风险的评价与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企业稳

健经营与业务的健康发展。

中国证监会成立于1992年10月26日。基本职能是: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

系,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强化对证

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

资咨询机构和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其他机构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

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

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

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

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统一监管证券业。

第59页

50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2018年4月成立的中国银保监会并没有将分业监管的体系彻底打破,它只是将中

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整个监管体系从

“一行三会”变成 “一行两会”。

4\"yz~€xES

在讨论普惠金融的时候,常常把金融排斥归结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金融本

身就是嫌贫爱富的,二是因为监管体系重点关注金融稳定性,忽略了金融的公平性,

监管体系对金融排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呼吁金融监管机构采取措施来解决

普惠金融的问题。

普惠金融虽然是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是金融排斥确实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的事

实。普惠金融强调了主动解决金融排斥问题的愿望,具有政策引导的意义。金融排斥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市场失灵,因此监管部门有责任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解决中低收入人群金融问题的政策尝试

如果将 “为了使某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而专门实行的金融政策”视为

普惠金融政策,我们可以追溯到很长的历史。虽然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在2005年由

世界银行提出,2010年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承认,但类似的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的概念早在中国流行,例如三农金融、小微金融、金融扶贫等。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宋朝政府就实施了名为叫 “青苗法”的政策,由政府出资贷

给农户以解决他们生产投入短缺问题。据史料记载,政策实施初期阶段获得良好效果,

受到当时农民的欢迎,后来由于政治和逐利在内的各种原因, “青苗法”以失败而

告终。

1农村信用合作

比较近代的政策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解决农户农业生产的融资问题,政

府出台政策成立了 “农村信用合作社”。它是在多灾多难和战争刚刚结束的历史背景下

诞生的。最初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合法金融机构,是由农民入股、入股农民民主

管理、主要为入股农民服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

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几经变迁,已经失去了信用合作的性质,但是它扎根农村六十多

年,坚持为农村农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发展成为了当前最有普惠金融特征的、

第60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51

分布最广泛的正规的金融机构。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 (1951年-1959年),自我管理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1年5月

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由农民入股筹集资本金,由社员选举产生管理干部,为内部社员提高信贷,帮助社员

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阶段 (1959年-1980年),基层生产队的金融工具阶段。在人民公社的体系

下,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主要为基层社

队提供金融服务。

第三阶段 (1980年-1996年),向银行转型阶段。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农

业银行 《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金融

组织,在遵守国家金融政策和接受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恢

复和加强农村信用社 “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

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经营、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

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起到了

明显的作用。

第四阶段 (1996年-2003年),乡村银行阶段。国务院下发了 《国务院关于农村

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 [1996]33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管理的政

策措施,农村信用社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五阶段 (2003年以来),新一轮改革。国务院于2003年6月27日印发了 《深化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新一轮农信社改革正式启动。方案确定吉林、山东、江

西、浙江、江苏、陕西、贵州、重庆等8个省 (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参加深化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在充分总结8省 (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8

月,国务院决定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扩大到另外21个省 (区、市)。国务院印

发的 《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人民银行、银监

会、省级政府和省级联社在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中的权力和责任。

2003年农信社改革是农信社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改革,主要围绕产权关系、管

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展开。改革的目标是更好服务 “三农”、明晰产权、完善机制、实现

可持续发展。

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 (省级政府)负责,同

时明确省级政府对信用社管理的主要职责。成立省联社作为管理机构,填补了自农信

社成立以来就没有省级管理机构的空缺。省联社是由省内县级农信社出资入股成立,

第61页

5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受省政府领导,接受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监管。省联社不是经营实体,不从事存贷款

业务,具有行政功能,代理省政府对信用社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并享有一

定的人事任命和经营管理权。2007年8月,海南省联社挂牌启动,全国省级联社建立

完成。实践证明,省联社对于顺利推进农信社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指导了

省内农信社的正常运行。

二是转换机制。农信社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历史包袱非常沉重,各地农

信社的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的农信社不良资产占比较高甚至资不抵债,经营困难。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要正视历史包袱,通过政府的支持为农信社提供正向激励机制。

改革以来,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票据置换等政策支持,帮助化解

农信社的历史包袱,使改革后的农信社轻装上阵。

三是明晰产权关系。这是改革的原则之一,目的是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

善和经营机制转换。将县联社和乡镇农信社两级法人统一为县联社统一法人,鼓励改

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对以合作金融定位的农信社进行的一次根本性改革,通过

采用现代银行体制把农信社改造成为强健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民

间资本,清晰产权,完善治理结构。

四是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要建成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的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就无法在市场中与

其他机构竞争。通过改革,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

险的市场主体。

2 “三农”金融服务

“三农”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在古代是指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

三类地区的农民。当代社会所谈的 “三农”概念是指 “农村、农业和农民”,它于上世

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来,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可以说, “三农”概念的核心

含义没有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是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城乡差别问题,也是贫富差距问题。农村资源有限,劳

动生产率和资本利润率低,农村劳动力和资本通过劳动力流动和银行系统被工业和商

业等吸走,导致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 “三农”问题的解决,一直将 “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家经济

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历史任务。从上述金融政策的演变来看,中国历来的金融改革都与

服务三农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通过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三农的生产生活金融问题。

第62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53

1978-1995年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成以农业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基础、

其他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农村金融体系。在1996-2004年期间,以农村

信用社改革为重心,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

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在2004年以后,以金融机构创新为主要手段,逐步实现构建 “广

覆盖、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目标。

自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16年以 “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 “三农”

问题的政策,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 “三农”金融的发展:

一是逐渐放宽农村金融的进入门槛,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保证资本金

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

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

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

二是进一步强调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提出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

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以及通过财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支持,引导

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

三是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先后在浙江丽水市、广西田东县等地方进行

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探索 “三农”金融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小微金融

中国在1994年就引进了小额信贷业务,但起初只是国际援助机构和国内非政府组

织针对中国农村扶贫贴息贷款计划中的一种尝试,从2000年开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的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尝试并推广小额贷款。到了2005年,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贵

州和四川五省 (区)开展五省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要求商业性小额信贷机

构不能吸收存款,只能以自有资金即股东出资进行信贷投放。最先试点的是山西省平

遥县两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 (“日升隆”和 “晋太源”)。此后,试点的范

围逐步扩大到中西部省份。至此,小额贷款行业商业试点与推广阶段完成。

伴随着2008年5月银监会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小

额贷款行业进入高速扩张与完善阶段。该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统一

制度安排。从那以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范围迎来了发展高潮,小额贷款公

司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开始,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增速开始放缓,贷款余额和就

业人数开始出现零增长甚至下降。

2010年,第一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资质获准,此后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资质

越来越受到青睐。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获客、风控、管理等,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未来

第63页

54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的发展趋势。2016年和2017年拥有互联网小额贷款资质的机构数量剧增,快速发展

的同时也出现了现金贷、校园贷等问题。2017年底,有关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业务的

监管,行业进入到了新的转型探索阶段。

(三)扶贫贷款

扶贫贷款是由国内有关金融机构承担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它是我国扶贫开发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形式是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始于1986年,用于

支持农村贫困户扶贫开发。

2001年,为落实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扶贫贴息贷款管

理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规定贷款由农业银行发放和管理,每年的扶贫贴息贷款计划

由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和农业银行确定,层层下达到各地。政府扶贫部门负责提供

扶贫贷款项目,农业银行在扶贫部门提供的扶贫项目范围内选择贷款项目,按3%的

优惠利率发放贴息贷款。优惠利率执行一年,优惠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利差由

财政贴息,财政部将贴息资金拨付给农业银行总行。

2006年7月,国务院下发 《关于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对扶

贫贷款管理运行体制进行改革试点,将贷款分为到户贷款和项目贷款两类,改变贴息

办法,下放贴息资金管理权限并扩大承办金融机构范围。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多、

从业人员多、服务范围和对象广,所以也成为扶贫贷款的主办金融机构。

扶贫小额贷款是为了配合精准扶贫金融,力争于2020年基本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

目标而制定的一项专项金融扶贫政策。它的发放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要求为:

(1)有 A级以上信用等级。(2)有贷款意愿,家庭成员中最少有1人年龄在18周岁

(含)到60周岁 (含)之间 (县农商行的贷款准入年龄最高可放宽至67岁)、具有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 (3)有就业创业潜质,有一定技术素质,有切实可行的产业项目。

(4)有较强信用意识,具备还贷能力。精准扶贫贷款是国家支持贫困户发展的一种措

施,其本质是贷款,与其他的贷款一样,都是需要偿还的,但是区别在于精准扶贫贷

款是国家全额贴息贷款,不需要贷款人员承担任何利息支出。其资金来源是由政府贷

款,之后由当地农户最方便联系的银行发放给农户,一般期限为三年。

扶贫小贷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贫困户贷款需求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贫困户没有

贷款需求或贷款数量少用途简单,或者认为贫困户没有信用或还不起贷款,导致造成

贷款的用途和对象出现偏移。

事实上,认识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对贫困户的贷款需求缺乏了解。贫困户对贷款需

求有小额、分散、混合、及时等几个方面特点。一是受到资源、劳动力和经营能力的

第64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55

制约,贫困户短期内对信贷的需求比较小;二是贫困户分散在边远农村地区,地理分

布广,交通不便,服务成本高;三是拥有资源种类多规模小的现状决定了混合经营的

生产模式,因此贷款的用途也是混合的;四是生产周期的不同,要求长短期贷款的配

合。如林果类生产投入的周期比较长,同时,粮农蔬菜的投资周期比较短。种子化肥、

资料投入、气节性用工等临时性的投资带有气节性,对贷款的及时性要求高。

为了纠正目标偏移的问题,2019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

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的通知》,从

坚持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切实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资金需求、稳妥办理续

贷和展期、妥善应对还款高峰期、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分类处置未直接用于贫

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健康发展扶贫小额信

贷的具体措施。

扶贫小额贷款应该是一种负责任金融,既要满足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又要考虑贫

困户的真实贷款承受能力,防止过度贷款损害家庭金融健康;既要提供长期生产投资

资金,又要考虑短期生产资金;既要提供用途专一的贷款,又要提供用途灵活的贷款;

从普惠金融发展的层面来说,既要以贷款为主线提供包括保险在内的内容全面的金融

服务,又要着手开展贫困户的金融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扶贫小额贷款才能发挥真正

的扶贫作用。

B\",-€xEyz

中国对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的变化基本上是从鼓励到整顿的过程。2016年之前,出

台的政策以鼓励为主。由于劣币驱逐良币,局部风险露出端倪。在保证金融稳定的总

体监管目标的前提下,政府采取了逐步严格的监管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的网络借

贷专项整治,按照政府的说法,存量风险得到很好处置。大部分网贷机构选择退出或

停业,正在运营的网贷机构已经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一)鼓励数字金融创新

自从2008年第一家小贷公司获得正式批准以后,市场不断开展关于互联网小贷的

探索,政府也开始认识到互联网在金融创新服务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2013年,十八

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发

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互联网金融”首次进入决策

范畴。2014年3月 “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互联网

第65页

56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严守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2015年1月中国银监会宣布成立普惠金融局,并将P2P网贷纳入普惠金融范畴,

意味着P2P行业的 “普惠金融”性质已经被监管层认可。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 “互

联网+”普惠金融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指明了互联网金融的三大发展方向:探索

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积极拓

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

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划分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的监管职能部门。

按照 “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励

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

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坚持简政放权和落实、完善

财税政策,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按照 “依法监管、适度监管、

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

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

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2015年8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划

定了 “24%”这一民间借贷利率红线,还进一步明确了P2P平台的 “媒介身份”。此

外,还指出P2P平台作为提供媒介服务的中介平台,无须履行担保责任,这被视为

P2P行业去担保化的重要开端。

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对账户进行三类分类监管,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Ⅰ类账户;确认针对网络支付的额度

仅限于账户余额,银行卡网银支付与快捷支付不受新规的影响。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 《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

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市场,积极构建消费金融组织体系、不断推进消费

信贷管理的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另外,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优化消

费金融的发展环境。

(二)风险专项整治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同时,校园贷、e租宝、泛亚等负面事

件的发生,引起政府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担忧,出于金融属于高风险行业考虑,政府

开始出台一系列专项整顿政策,开启了至今还在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整顿时期。

第66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57

2016年4月国务院出台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

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且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

年7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第二阶段:集中清理整顿阶段 (2016年8月-2016年11

月中旬);第三阶段:督查评估阶段 (2016年11月中旬前同步完成);第四阶段:2017

年1月底前完成验收和区域报告。2017年3月底前完成总体报告并上报国务院。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 《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

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

治,防止学生陷入校园贷款陷阱,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016年8月银监会出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

P2P网贷平台的业务活动,内容包含:1.界定了网贷内涵,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贷活

动基本原则,重申了从业机构作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2. 确立了网贷监管体制,明

确了网贷监管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促进各方依法履职,加强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

力,增强监管效力;3. 明确了网贷业务规则,坚持底线思维,加强事中事后行为监

管;4. 对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5. 注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对

出借人进行风险揭示及纠纷解决途径等要求,明确出借人应当具备的条件;6. 强化信

息披露监管,发挥市场自律作用,创造透明、公开、公平的网贷经营环境。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规范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扭转互联网金融某些业态偏离

正确创新方向的局面,遏制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

意识,建立和完善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的监管长效机制,实现规范与发展并举、

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支持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

为了落实上述通知精神,2016年10月各有关部委密集出台了相应的整顿方案,

包括工商总局等十七部门印发 《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

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保监会印发 《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证监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

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网信办、国

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 《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

施方案》;银监会印发 《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宣传部、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

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网信办、国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 《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

第67页

58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中央宣传部、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

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网信办、

国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 《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

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促进互

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 《关于规范整顿 “现金贷”业务的

通知》,明确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

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各地不得进一步放

宽或变相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规定。

(三)监管的结构性放松

经过2017年以来的清理调整,数字普惠金融进入慢增长时期。从国家政策发布情

况来看,2019年 “严监管”的政策环境中出现了结构性放松的信号,有可能成为数字

普惠金融模式转型的关键时点。这种结构性放松,不仅与互联网金融整顿、风险压力

逐步缓解有关,也和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政府需要保持金融适当增长有关。紧

缩与放松同时并举,在2019年的主要政策中有明显的体现。

首先,对互联网金融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使得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各类小贷公司、

互联网金融和P2P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关闭、转型和升级,尤其是P2P向小贷业务转型

的趋势明显。

2019年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

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 《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

工作的意见》 (175号文)。明确指出, “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能退尽

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明确网贷平台应向三大方向转型:持牌

小贷公司、助贷机构和为金融机构提供Fintech支持的科技公司。

与此同时,2019年10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关于印发融

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助贷机构未经批准,不得提供融资担保服

务:未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汽车经销商、汽车销售服务商等机构不得经营汽车消费

贷款担保业务;为各类放贷机构提供客户推介、信用评估等服务的机构,未经批准不

得提供或变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这种严监管的标志性结果就是作为网贷先锋之一的陆金所退出 P2P网贷业务。

2019年7月18日,陆金所旗下陆金服为配合监管要求,宣布停止网贷业务并进行

转型。

第68页

第四章 稳定的监管环境 59

第二,在对网贷进行严厉监管的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金融科技在传

统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1.着手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2019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 《金融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 (2019-2021年)》,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

发展的 “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

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2.重视区块链开发应用。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

现状和趋势进行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

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

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

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3.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10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

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中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

于区块链技术做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

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4.推动个人金融信息 (数据)保护政策出台。2019年10月,央行向部分银行下

发了 《个人金融信息 (数据)保护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 《办法》)初稿,待征求意见

结束后将正式对外发布。《办法》重点涉及完善征信机制体制建设,将对金融机构与第

三方之间征信业务活动等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加大对违规采集、使用个人征信信息

的惩处力度。

在这种政策形势下,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5月8日,

工商银行通过附属机构设立工银科技有限公司;5月16日,北京银行成立北银金融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6月13日,中国银行通过附属机构设立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截

至目前,已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工

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10家商业银行先后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第三,除了继续要求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采取定向降准、普惠金融考核等

措施,促进传统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2019年4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破

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再贴现对

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500万元及以下小额票据贴现。将支小再贷款

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 (含新型互联网银行)。将单户授信1000万

第69页

60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最后,准入政策有所松动。一方面,民营银行审批再度 “开闸”。2019年5月23

日,江西裕民银行获得中国银保监会筹建批复,成为江西省第1家、全国第18家获批

的民营银行。紧接着,9月17日,上市公司红豆股份、柯利达参与发起的锡商银行再

获银保监会筹建批复。截至目前,共有19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其中17家已陆续开

业运营。

另一方面,第一家外资支付机构正式进军中国市场。2019年9月30日,中国人

民银行批准国付宝股权变更申请,PayPal通过旗下美银宝信息技术 (上海)有限公司

收购国付宝70%的股权,成为国付宝实际控制人,PayPal也因此成为进入中国支付服

务市场的第一家外资机构。

N\"xEyz~,-€xES

谈及中国金融监管的问题,舆论常有 “一管就死,一松就乱”的说法。那么,这

一轮金融监管又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实际上,过去几年一系列 “去杠杆”措施

的实施,已经对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产生了复杂影响,并改变着微观

主体的行为方式。对这些措施的效果,民间颇有争议。这种情况下发力金融监管会不

会对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再添压力,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回顾以上中国金融监管历程,可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中国政府最初是鼓

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特别是对互联网金融在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寄予很大的期望。

事实上,以金融科技公司为主要力量的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改革创新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

也应当承认,互联网金融确实存在某些不良的经营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

或以数字普惠金融的名义进行金融违法活动的行为,造成数字金融市场的某些混乱。

网贷 “爆雷”事件、关门 “跑路”事件都给社会和金融业稳定带来较大的冲击,引起

社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的担忧。

从政府的监管政策来看,政府希望在规范数字金融市场特别是规范由金融科技公

司开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也希望数字普惠金融获得稳健的发展。政府也在

积极引导传统银行开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以便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优质的

合适的金融服务。我们相信经过这一轮的整顿,数字普惠金融将进入一个结构性的调

整时期,同时也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第70页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应用

金融科技的发展无疑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内容,尤其是云技术、大数据、人工

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为金融服务提供了低成本、效率高、服务快捷的方案。当然,

宽松的数据收集环境也给金融科技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资源。

!\"st‚ƒcS

(一)云计算与大数据

云计算的目标是对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的高效管理,在此基

础上云计算通常有三种服务模式,分别是: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

(PlatformasaService)和SaaS (SoftwareasaService)。其中在IaaS层管理的主要

是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同时实现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它还使用到了虚

拟化技术、调度算法等技术。在PaaS层解决了应用层的弹性问题,提供通用的应用服

务,例如提供应用开发和生产运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开发 API、开发工具、数据

库、服务和应用部署、资源监控与管理等。在SAAS层提供的是完整的软件服务,只

需调用相应的服务即可。这也体现了云计算的本质是服务和能力的交付,IaaS是客户

配置和使用基础资源的能力,PaaS是客户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平台和环境类资源

的能力,SaaS是客户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应用和服务的能力。

云计算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等。其中虚拟化技术具有

兼容性、封装性、隔离性和独立性等特征。虚拟化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将资源进行了

“池化”管理,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同时将用户需求与物理基础设施的绑定分离,

第71页

6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配合调度算法大大提高了使用各类资源地弹性和灵活性。分布式计算则是通过将任务

分解与拆分以解决成本、效率和可拓展性之间的平衡,相较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

可以理解为解除了用户与大型应用系统或者任务的绑定关系。现在 VMware、Xen、

KVM 等虚拟化平台通过多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开源的云平台 OpenStack也已得到广

泛应用。

大数据平台可以视为云计算PaaS层的一个复杂通用型应用。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化

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将大量的数据通过清理和处理,从而得到有用

的 “信息”,将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到 “知识”,再将

得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形成对于实际业务产生促进作用或者决策的 “智慧”。这个处理

数据的流程就是做大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思路,但是数据在整个收集、传输、存储、

分析处理、检索与挖掘的过程中用到了基于硬盘的分布式队列、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

分布式计算等多种技术。

(二)人工智能

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也在不断总结归纳和变化中,从较初始的解决一些机器

不能胜任的事情,到与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行为相似的计算机程序,再到能够自我学习

的计算机程序,甚至是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进而做出合理的行为等。人工智能的发展

按照应用和场景的不断变化,其内容的外延和边界也在不断延伸,整个发展路径是在

向着实证方向更加深入与细化。

人工智能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出来的综合性技术,它可以

使用数学单元来模拟神经元,进而将多个神经元组成神经网络以确保任何可能的输入

都有神经网络的输出。每个神经网络的节点均需要计算大量的参数,同时还需要大量

的数据训练,因此需要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配合。对于用户来说,可以直接调用云

计算厂商的服务接口来使用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更像是在SaaS层的应用服务。

从2017年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曲线 (图5.1)中人工智能的位置来看①,人工智

能中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已经进入到了期望膨胀期的顶端,接下来需要在期望膨胀

之后进入到生产成熟期。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阶段,按照应用范围的不同大致可将

人工智能分为专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这三类。目前人工智能仍

是以专用人工智能为主,以一个或者多个专门的领域和功能作为应用的主要内容,但

是人工智能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仿生学、自动化、心理学等多种学

① 埃森哲-百度 《智能金融联合报告》

第72页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应用 63

科的发展,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会将人类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向一个新的

高度。

图51 犌犪狉狋狀犲狉新兴技术成熟曲线

(三)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

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或者是去

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从使用范围可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它有三个核心

的技术即分布式存储、密码学和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保证了区块链中的账本采用分

布式的核算和存储,可由多节点共同维护,且其中的数据对于任何一给定节点均可查

询。密码学和共识机制保证了区块链的安全性,加入区块链中的数据必须通过加密算

法同时验证各节点的计算结果相同,才允许加入区块链,如果某节点的运算结果不匹

配,也会被其他节点纠正,这也就保证所有节点安全一致性。而要想篡改整个区块链

难度也较大,需要拥有至少全网51%的算力基础,这是由于改变一个区块的数据的同

时,要不断改变与之相匹配的父哈希值,并保持与整个网络中合法区块链的进度相

同步。

虽然区块链理论上拥有不可篡改、异构灵活、配合智能合约可以达到透明可信、

自动执行和强制履约等特点,但是区块链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例如2016年

第73页

64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6月,基于以太坊建立的TheDAO项目遭遇了黑客攻击①,在这个创造了众筹世界记

录的区块链项目中,黑客利用其智能合约的一个漏洞偷走了360万以太币 (当时市值

约5亿人民币),造成市场大面积被抛压,引发整个区块链产业的危机。2018年5月,

萌奈币 (Monacoin)遭受了扣块攻击 (BlockwithholdingAttack)或自私挖矿 (Self

ishMining)的攻击,海外交易所 Livecoin损失数万美元。此外,区块链至今还没有

行业统一的标准,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国际电信联盟 (ITU)、万维网联盟

(W3C)等机构纷纷启动了区块链标准化工作。2018年3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

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就筹建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事宜开展

专题研究,工信部将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

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方案。

4\"‚ƒ„…c†‡ˆW

上文提到的各种科技手段,均是技术本身发展多年的成果。但是只有将以上的科

技手段作用工具使用于金融业务中,进而达到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

效率、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等作用,才能将其理解为金融科技

促进金融行业或者普惠金融的发展。本节主要简述在数字支付、大数据征信、互联网

理财等各个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中金融科技所发挥的作用。

(一)数字支付服务

支付服务虽然只是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服务之一,但却是金融科技服务于

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环。金融科技带来的数字支付服务有着高效、便捷、易使用等特点。

依托于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支付服务可以满足普惠金融高覆盖性的需求。

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在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的业务体验。通过将多种支付场景进行整

合,除常用消费以外,生活支出、投资理财等多种支付场景越来越集中,使得用户对

于数字支付平台有了更强的依赖性。其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指纹、面部识别等人

工智能技术对于支付服务的安全性有更强的保障,NFC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使得支付的

方式与场景结合越来越紧密。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2018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

支付业务约1752亿笔,其中网上支付业务570亿笔,同比增长为17%,移动支付业

① 《区块链研究报告》———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连一席,谢嘉琪,甘源

第74页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应用 65

务超过605亿笔,金额超27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61%和37%。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306亿笔,金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85%和45%。由此可

见移动支付业务量已在快速增长,数字支付服务在快速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①。

数字支付服务的安全认证会使用到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而支

付业务的大量数据是由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储,因此数字支付服务对数据的

存储、传输与交互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区块链技术也可以促进数

字支付的发展,例如蚂蚁金服之前推出的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

务已在中国香港上线②。港版支付宝的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向菲律宾钱包 Gcash

汇款。第一笔跨境汇款耗时仅3秒,而在以前这需要10分钟到几天不等。在区块链技

术的支持下,跨境汇款从此能做到像本地转账一样,实时到账、省钱、省事、安全、

透明。

(二)大数据征信服务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主导力量,民营第三方机构为补充力

量,形成由政府主导、市场共同推动的格局。但即使如此,征信的覆盖程度和信息源

丰富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此大数据技术与征信服务的结合也应运而生。

大数据征信服务在覆盖面和数据来源方面相比原有的征信体系均有较大的提升。

大数据征信机构普遍采用多维度的信息来源,而不单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取客户

的信息。按照信息的类型大致可将其分为:客户的标识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和

号码等;信贷信息,包括借贷记录、信用卡和担保信息等;履行义务的信息,包括社

会保险参保缴费信息、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车辆抵押交易信息等;非金融交易信息,

例如生活费用、电信等缴费信息;公共部门的相关信息,包括行政处罚信息、执业资

格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欠税信息等;此外还有大量互联网原始社交和行为数

据,工作经历、社交网络、搜索痕迹、兴趣标签等。

随着大数据征信的发展,征信与场景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例如在需要押金服务

的场景中,芝麻信用已经开始发挥信用分数的作用,提供免共享单车押金、免酒店押

金,甚至可以在办理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签证时免去财务及履约能力证明或可以快

速面签等多种服务。截至2018年底,芝麻信用为用户免押金额累计超1000亿元③,

中国人民银行 《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https://www.sohu.com/a/237709281_99940985

飞猪联合芝麻信用发布的 《2019信用住旅行报告》

第75页

66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飞猪联合芝麻信用推出的 “信用住”产品已累计帮助2000万用户节省了1400万小时

的排队等待时间,免除了360亿元的住宿押金。这种将征信产品与现实场景结合的应

用,不仅丰富了信用类产品的类型,更可以让用户更加重视自身的信用分数,进而推

进诚信社会建设,提高征信服务的社会价值。

大数据征信服务使用到了多项金融科技技术,海量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与计算

需要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同时大量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对于信息的传递

和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理财服务

传统理财投资产品往往针对富裕人群有一定的门槛和规则,例如线下风险评估、

T+1或T+2赎回等。2013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的出现则彻底打破

了这些门槛和规则,实现了理财投资零门槛、零网点、T+0赎回、可用于生活消费等

一系列突破。截止到2018年末,余额宝规模高达1.13万亿元①,余额宝的客户达到了

5.88亿户,相比2017年增加1.14亿户,增幅达到了24%,其中有1亿以上的客户来

自农村。

互联网理财服务增进了大众对于理财的认识。高流动性、操作的便捷性、用途的

广泛性都使得理财成为了全民参与的金融服务,这正实现了普惠金融高覆盖性和用户

的可负担性。从金融技术的角度,理财服务主要使用的是支付机构与基金公司的数据

对接,所以更加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四)融资服务

在普惠金融各产品中,融资服务是最具综合性的服务。它不仅需要支付系统和征

信业务的支持,还需要机构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利率、额度等关键因素,因此完

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融资服务的核心。金融科技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工具作

用———风险定价。要想给予用户可负担的成本和合理的融资额度,就需要充分了解用

户信息,测算其还款能力和意愿,了解用户的信用资质,对其发生违约的概率进行预

测,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这其中使用到的金融科技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

在信贷业务的模型中,反欺诈模型、信用风险模型才是业务的核心。由于有大量

的信息都可用于正面或侧面描绘用户的行为习惯,这种多维度的信息就需要人工智能

① 天弘基金余额宝2018年年报

第76页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应用 67

中的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技术的支持,以保证快速发现数据异常,维护业务稳定

性,因此对数据挖掘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反欺诈模型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各种技术手

段确认用户、设备和银行卡三者之间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真实关系。信用风控模型则

是通过多个维度的数据对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进行评估以定出合理的价格。反欺诈模

块也会与信用风控模块相结合,例如在社交关系中如果某用户与黑名单上的用户有密

切联系或与多名黑名单上用户有交叉关系网,那么其信用风险相对较高。

除了贷前和贷中环节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贷后环节也需要运用到金融科技。尤

其是在催收环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先将客户进行智能分群,再利用

催收机器人,在不同的催收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催收策略和方法。例如在通知阶段、催

收阶段和联系人阶段等不同的时期,可以控制机器人催收的语气是施压还是温和等细

节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催收,还可以通过客户的反馈对其还款意愿和当前状态进行判断

以动态调整催收策略,甚至可以调整电话拨打的频率和时间段等。总之,金融科技的

加入可以提高催收管理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而可以处理更多、更复杂或者账龄

更长的复杂案件①。

(五)互联网保险服务

在保险产品方面,通过金融科技技术的运用,保险公司提升了自身的风险识别、

定价和产品管理能力,降低了投保的门槛,增强了理赔的快捷性和人性化,进而提高

了保险的可获得性,使投保对象从健康人群扩展到特定人群,甚至覆盖到了小众人群。

大量新的保险产品也层出不穷,比如银行卡安全险、家人防骗险、手机碎屏险等,都

进一步扩大了保险产品范围的边界,也使得保险产品更加专业化和定制化,例如针对

三高和高龄老人都可以投保的防癌医疗险、覆盖全球的出行保险等。2018年,互联网

健康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从2015年至2018

年,三年间保费收入增长了11倍②,这足以体现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

对于保障性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在保险产品定价方面,对于消费者行为习惯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将显

著提升保险精算和产品定价的能力,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保险方案成为了主流。金融

科技改变传统保险对于大量同质风险的聚合方式,原有的精算假设和概念面临重新定

《人工智能时代下多模式的贷后管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885374567590907&wfr=

spider&for=pc

《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77页

68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保险产品,将会更加通俗化、人性化,同时产品价格也会更加

亲民。

B\"xE‰‚cŠW

综合上节对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整个金融科技在服务普惠金

融的过程中,以支付服务为基础,大数据征信服务作为其他业务的依据和支撑,信贷

业务作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手段,配合理财和保险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全方

位的金融服务。由于任何一种金融业务都由多个模块实现,而不同的业务模块往往会

用到不同的金融科技,所以金融技术与业务往往是交叉结合在一起,或者说金融科技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金融服务提供商降低获客成本,提高风控和定价能力,

降低用户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进而体现了普惠金融高可得性、可负担、产品丰富、

商业可持续的特点。

(一)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金融科技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这个成本主要是获客成本和风控成本等

业务成本。其中获客成本的降低途径之一是通过大幅度减少一线服务人员数量,减少

人员费用的开支。其次是大幅减少了物理网点的租赁及安装费用,同时也减少了物理

网点相关的日常运营成本。通过以上对于数字支付、大数据征信、互联网理财服务、

融资服务和保险服务的介绍也可发现金融科技可以在这些领域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增强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进而大大降低获客的成本。而风控的成本主要是通过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大量的数据通过建模进行智能化的风险管理决策,减少了人力成本

和人为的错误成本。

(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金融科技带来的服务模式的变革可以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全天候为客户提供金融服

务,只需少量甚至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快速的决策运算结果使得客户可以很快得到

反馈,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更加便捷的指纹、面部识别提升了客户身

份识别的效率,提升了客户体验。

此外,金融科技的使用也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

院对中和农信数字化项目的调查发现 (贝多广;李焰;莫秀根,2017),有85.13%的

员工认为数字化以后他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营销;有65.1%的员工认为他们的

第78页

第五章 金融科技的应用 69

贷款业务量由此提升。与此同时80%以上的受访信贷员认为数字化服务节约了交通工

具的油耗、减少了上门放收款的时间;超过90%的受访信贷员认为数字化服务减少了

其去银行存取款的时间;信贷员同时更为关注现金放收款带来的安全问题,90%以上

信贷员认为集中代付避免了保管大额现金、降低了自己收到假币的风险。

(三)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客户的需求可以被精准地细分和归纳,进而可以创

造出更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例如智能投顾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让原

先对于投资和理财知识匮乏的客户得到适合个人情况的投资组合。当然,在做资产配

置组合之前要先了解用户画像和风险偏好。这其中包括客户的人生阶段、消费习惯、

信用情况、资产情况、投资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以此类信息为

基础才能配置出合理的投资组合,达到客户的预期收益,提高客户满意度。这要求所

有的投资组合不再是为了某些特定客户而设计,必须针对每个客户动态制定。智能投

顾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进一步扩展投资理财的用户边界,充分体现了金融科技可以

提供 “千人千面”服务的特点。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

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有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由此因而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和门槛,

极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提升了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79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当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行业时,商业模式领域的创新同样层出不穷,

在另一个维度改变着普惠金融行业格局。在本章,我们着重介绍数字普惠金融商业模

式的三个创新:生活场景化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助贷业务模式。

!\"‹ŒŽ‘

随着金融科技日益发展,金融服务的形式也逐渐更加日常场景化,悄然进入人们

日常生活中。这种生活场景化的趋势使得金融服务与人们日常生活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镶嵌于电子商务场景、社交场景、出行场景、政府公共事业场景中的金融服务,冲击

了以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推动了金融结构变革和金融效率的提升。

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大区别在于金融服务和应用的主体从单一静态的产品转

化为具体场景下的动态方案。这种场景化的金融形式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

自然:金融产品与各种生活场景融合,从各类场景入手赋予产品意义,大大提升了目

标客群的低成本触达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具有便捷、透明、高覆盖能力的生态特点

(闻之,2019)。因此,场景化是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场景化金融首先离不开 “场景”一词。广泛的场景指可以用来描述实体情况的任

何信息,详细地说就是典型的位置、人的身份状态、所处的物理状态和环境 (Deyet

al.,2001)。因此,场景化金融是用场景的思维去构建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设计的出

发点在于满足生活场景的某项需求,将有相关关系的、复杂的、需要风险评估的产品

和服务用场景的简单思路进行呈现,赋予金融新的定义 (彭若弘和孙玮佳,2016)。在

这种模式下,客户不仅是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更是需求的提出者以及信息流和

第80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71

资金流的交汇点 (闻之,2019)。金融机构需要搭建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 (例如

吃、穿、住、用、行等)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场景化金融可以借助数据挖掘、动态识别等技术实现场

景的识别,将拥有相同特征和需求的客户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高效而精准地服务客

户需求。这有助于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让风险定价变

得更加精确。随着场景化金融的发展,消费、社交、娱乐等场景的边界将会逐渐模糊,

场景跨界融合、线上线下连接的 “泛场景化”将成为常态。因此,场景化金融的概念

也将逐渐丰富,演化成一个扩大、多元、融合的动态金融业态。

作为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趋势之一,场景化金融为克服普惠金融的天然困难提供

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互联网平台通过建立一些诸如电子商务平台 (如淘宝

与天猫)或者社交网络平台 (如微信)这样的 “场景”紧紧地黏住数千万甚至上亿的

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来自社交媒体和网购平台等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做信用

评估。场景化金融就是这样通过数字技术降低获客与风控的成本,为金融机构创造增

值空间,大大提高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

生活场景化金融案例一

蚂蚁金服

植根于淘宝的支付宝从一开始就具备自己的应用场景———网络购物。在引入快捷

支付之前,用户的网购流程必须跳转到电子银行支付,需要口令卡、U 盾等工具,经

过银行的认证后才能转账,过程较为繁琐。为了让用户在淘宝上的购物支付具有更加

流畅的体验,支付宝引入快捷支付,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支付效率。2019年第一季度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中,支付宝的占比为53.8%,居全部第三方移动支

付厂商的首位。

然而,支付宝并不仅仅满足于单一场景的 “支付结算服务”,在网购场景中,消费

贷款、分期付款也是一大需求。支付宝从这一场景出发,设计了信用消费贷款产品

“花呗”与 “借呗”。这种小额的金融借贷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物贷款需求,刺

激了用户的增长和消费,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支付宝的 “花呗”将金融需求与网购场

景相融合。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链接了广大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又通过借款余额收取

利息,通过网购场景将消费者牢牢地纳入蚂蚁金服的体系中。一定程度上使低收入群

体或收入不稳定群体获得了消费信贷的机会,提高了其生活福祉。

在拥有最大数量的电子商务卖家及其经营数据的基础上,蚂蚁金融进一步拓展其

金融服务领域,设立网商银行为在线商户提供小额的经营类信用贷款 “网商贷”,并借

第81页

7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助其 “村淘”网络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贷款产品 “旺农贷”。截至2018年6月,

网商银行累计为1042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累计为用户提供资

金1.88万亿元。

另外,支付宝还考虑了在网购场景中的退换货的需求,为用户和商家建立了 “运

费险”,将保险这一金融形式和场景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得蚂蚁金服的场景化金融

服务不断延伸与完善。

生活场景化金融案例二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为财付通旗下的支付系统,依托社交平台微信,从2013年上线开始,为

个人用户创造了诸多便民服务和应用场景,致力于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

服务。

微信支付的社交化渗透始于2014年春节 “微信红包”的第一次爆发。微信红包提

炼了亲人、朋友在春节传统节日通过馈赠红包沟通情感、互祝好运的社交场景,在微

信这个亚洲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社交平台接入 “微信红包”,通过 “发红包”、 “抢红

包”的在线支付和收款功能,迅速地推广了微信支付。2014年春节期间,从除夕到初

一有超过500万用户参与 “微信红包”,收发红包数量达1600万个。2015年春节微信

更是借助春晚平台的高观众量、高参与度,推广了 “摇一摇”活动,使得微信红包和

微信支付被千家万户所知,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在获取用户信任的同时培养了用户

对社交支付的强依赖性。

从 “微信红包”开始,微信支付被迅速普及,并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各个场景,

不仅能够实现转账、支付的功能,更提供了充值、出行、交费、理财等诸多日常生活

中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同时,微信支付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并且为各类企业和小微商户提供

了金融解决方案,将企业、商品、门店、用户通过微信社交平台连接在一起,让智慧

生活变为现实。微信支付基于具有社交属性的微信平台,模糊了社交场景与金融、商

业、消费场景的边界,是场景化金融客观的流量入口。

截至2019年中,微信支付已覆盖了34个省市、100多个行业,月活跃用户已经

达到8亿,日均总交易量超过10亿笔,连接了线上线下5000万的个体商户与商家。

第82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73

生活场景化金融案例三

建设银行

场景化金融除了涉及社交、家庭消费、娱乐、文化教育、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

还表现在政务类、民生类领域场景的应用。通过数字金融场景搭设,进一步拓展和巩

固政务、民生类领域的代发工资、财政支付、缴费等客户群体,提高业务效率,简化

业务流程,是政府便民、利民、亲民的金融模式创新之举。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以及建信金科公司研发的 “一部手机办

事通”APP是 “智慧政务”的体现。截至2019年1月,该 APP累计注册用户216万

人,累计业务办理量超过1400万件。“一部手机办事通”的场景化办事模式能够方便

地帮助群众和企业办理各类事项,聚合百姓生活中紧密联系的事项,根据前后关系形

成流程,为百姓提供诸如 “我要看病”、“我要补办身份证”、“我要办社保”、“我要办

医保”、“我要养老”、“我要申请办户口”、“我要办税”等14个常见场景的业务办理,

服务百姓的需求。“一部手机办事通”从百姓的需求点出发,凝练出常用场景,使得群

众、企业能够通过手机 “指尖办”就能进行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不仅服务了百姓,提

高了部门的审批效率,突破了传统办事流程、制度、办法和规定的局限性,更是便民

服务的智慧渠道。

建设银行云南分行和云南省政府的 “智慧政务”场景不仅覆盖了线上的渠道,也

覆盖了线下渠道,全方位、全区域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流程。在线

下,云南省分行的标准版银行智慧柜员机也统一开通了 “智慧政务”功能。目前,云

南全辖319个网点悉数具备政府便民服务功能,银行通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将支付

融入到民生服务场景中,变身成为 “政府便民服务网点”。

场景化金融向政务类、民生类领域的场景拓展,是金融聚焦百姓,纾解民生痛点,

发展普惠金融的体现。建设银行云南分行 “一部手机办事通”从百姓办理政务的场景

切入,以数字科技和金融的手段服务民生,简化流程,是商业银行便民服务的重大举

措。利用建行的网点和线上技术,银行网点和手机都成为了可移动的便民服务窗口。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为百姓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银行获得了大量

的非金融数据,有助于后续为这些人提供信贷服务。

4\"’ˆ“xE‘

如果说场景化金融在生活中的体现为在电子商务、社交平台、政务民生等生活场

第83页

74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景中为终端客户即个人消费者嵌入的金融服务,那么供应链金融也可以理解为嵌入于

生产场景中的金融服务。在生产信贷领域,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兴的借贷模式正在逐渐

取代传统借贷模式,更加快捷并高效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信贷服务。

供应链金融可以被定义为使用融资和缓解风险的方法来优化对供应链流程和交易

中投入的营运资金和流动性的管理 (世界商业组织国际商会商务部,2016)。它是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和有效性的有力手段 (Xuetal.,2018)。供应链金融正

在企业的运营与财务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供应链中实现交易与合作的企业,

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与融资提供方 (金融机构)合作,使用供应链金融工具 (例

如反向保理、动态贴现、库存融资、采购订单融资等手段)筹措资金以支持生产或销

售,改善整体 “产—供—销”供应链的稳定性、流动性、财务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因而,供应链金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一种基于经营关系、互助共赢的经济联盟

组织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源于贷方和借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Song,2019)。而供应链

金融的主要机制在于融资过程中整个链条交易数据的信息共享,借助核心企业的桥梁

作用实现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间的信息流动。这种信息共享机制使

得金融机构能通过供应链金融中的贷方与核心企业的购销行为有效评估企业经营产生

的未来现金流,并以此作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进行单笔

或额度授信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这种以业务为核心的信贷模式能够为金

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具备还款能力的信息来源和判断依据,使得贷方能够从这种能力

特质中感知到借贷是可期待的 (Mossetal.,2015),从而有效降低借方和贷方的信息

不对称及风险,大大增加中小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可能性,企业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

获得融资。在这种意义上,供应链金融具有普惠性的特征。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帮助其降低信贷风险。例如生产计划、

库存数据、POS信息、销售预测等贷款企业无法透露给金融机构的信息可以在供应链

中被容易地传递和获取。因此,金融机构在审核中得以有效识别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

评估其还款能力,从而降低风控成本。其次,围绕贸易本身进行的授信业务具有封闭

性、自偿性和连续性 (宋华,2015)。其中,封闭性指金融机构通过封闭性贷款操作以

保证贷款的专款专用。自偿性指还款来源于贸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连续性指同类贸

易行为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会持续发生。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授信业务可以反复进行

(胡跃飞,2007)。第三,实施供应链金融能够实现贷款的规模效应。供应链金融是依

托核心企业的金融,核心企业对应着一批资金需求微小的中小企业。借助核心企业在

上下游中的桥梁作用和信号传递,金融机构可以对贷款的中小企业进行批量授信,从

第84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75

而提高金融机构的借贷效率。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出了更多价值。第一,互联网技术能够使

得供应链的运营和管理更为高效 (宋华,2015)。通过企业或组织间高效率流程的建

立,降低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第二,电子商务也有助于供应链

中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并且使信息更高效地在供应链中传递,使得企业的市场反应更

加灵敏。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供应链中由于上下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逐渐放大的波动,

减缓供应链运行中的 “牛鞭效应”①,从而为广泛开展供应链金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具有诸多特征。其一,数字经济的腾飞让供

应链金融的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数字科技被应用于供应链全流程的高频和多方位监

控,以实现供应链金融的精准放贷、循环放贷。其二,电商平台为供应链提供了更多

应用场景。通过覆盖支付、信贷、销售全渠道,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打包服务。其三,

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进行的互联网平台化供应链金融实践能够有效地对接核

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乃至贫困农户,以供应链的角度为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提供了新

的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案例一

京东金融 “数字农贷”

农户、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通常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无法跨过金融机构信

用审查的高门槛。为了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缩短农户和金融服务间的距

离,京东金融在2016年开发了 “数字农贷项目” (下称 “数字农贷”)。自上线近三年

来,数字农贷与多地100多家合作社合作,累计放款约10亿元,逾期率和坏账率均

为0。

这种数字农贷模式是全新的微供应链金融模式。它以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模型和农

民的历史生产数据为基础,贷前预测未来的生产结果并根据预测结果产生信用,贷中

全程、高频、多方位地监督生产过程。贷款并不会一次性发放,而是根据实际生产需

求,为授信主体提供定时、定量、循环的匹配资金,投放到生产环节而非农户手中以

减少农户挪用资金的风险,体现了供应链金融的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 (宋华,

2015)。在贷后阶段,数字农贷以授信贷款为起点,帮助农户做养殖管理。此种模式全

① 牛鞭效应指在供应链上需求的微小变化,会从零售商到制造商、供应商逐级放大。这种需求信息的不真

实性逐级放大的波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牛鞭,在根部的一端只要有一个轻微的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

出现很大的波动,表现在供应链中即越往上游,变化越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第85页

76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程以数字化方式跟踪生产过程,结合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技术,为农户免费提供三流

合一 (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系统以改善绩效,建立起一个更紧凑的现代化

农业产业链体系。

图61 京东金融数字农贷模式

例如,山东某生态农业公司在引入自动化养鸡设备后营运资金出现问题,遂与数

字农贷项目联系。通过评估企业的养殖水平、饲料分配、鸡蛋销售等数据,数字农贷

同意向该企业放款。贷中阶段,数字农贷团队对该企业的养殖过程进行分解,精准放

贷,循环放贷。例如:鸡苗刚进栏时需要的饲料远少于成年鸡,每只鸡每天需要多少

数量的饲料等,利用这些信息对贷款总额进行判断。此外,数字农贷不是将资金发放

给企业,而是将饲料总量对应的款项分批次打给饲料厂。鸡苗成长需要更多的饲料时,

拨下的贷款也随之增多,数字农贷 “定时、定量、定点、定向”的分段投放模式使得

企业的贷款利率低了许多,并且帮助该生态农业公司提高了蛋鸡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从盈亏平衡开始盈利,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京东金融的 “数字农贷”模式重点在于 “数字”二字,利用数字科技催生农业蝶

变。“数字农贷”的 “数字”赋能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京东金融通过历史生产数据

作为基础,预测未来的生产结果并据此授信。接着,京东金融借助数字化的农业管理

系统进行生产流程跟踪监测,根据生产各环节的需求量高频、实时、循环,精准放贷,

对接资金与实际生产需求。最后,在贷后阶段,数字农贷帮助农户进行数字化养殖管

理,为农户下一个生产周期提供更精准的信贷服务。

第86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77

供应链金融案例二

蚂蚁金服 “旺农贷”

旺农贷是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面向农村市场推出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产品,目

的是为农民群体、农业产业和农业地区提供信贷服务。旺农贷无需抵押物,针对不同

的贷款需求,可以提供为贷款人员提供高达50万的信用贷款,并提供多种期限选择和

还款方式。旺农贷包括三大业务模式:数据化平台模式、“线上+线下”熟人借贷模式

和供应链及产业金融模式。本报告重点探讨其供应链及产业金融模式。

蚂蚁金服的供应链及产业金融模式即 “金融+保险+电商平台+龙头企业”的农

业生产闭环模式。首先,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为中华保险提供数据

及农户管控。其次,中华保险为农户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接着,网商银行通过旺农贷

产品以龙头企业的支付宝中间账户形式给需要贷款的农户放款。农户接受的贷款通过

支付宝中间账户代付,在农村淘宝平台上进行农资器具的定向采购,农村淘宝可以将

农户的采购信息作为溯源同步给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周期结束后,龙头企业回购农产

品并通过支付宝账户向网商银行还款,剩余的利润返还给农户。龙头企业再通过天猫

等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全流程的贯通。

图62 蚂蚁金服供应链及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图

“农业产业链+电商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农业价值链的闭环。旺农

贷从农业的生产场景入手,从农资农具在农村淘宝平台上定向购买,到生产出的农产

品经龙头企业回购后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销售,实现农业生产与产前、产中、产后服

第87页

78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务的连接,提供了农业供应链全链条的整体解决方案。资金完全在蚂蚁金服的体系内

闭环流通,降低了信贷风险。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网商银行能够依托电商平台

对接农户交易数据和销售数据,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降低多

方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扭曲,缓解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金融案例三

农业银行 “农银犈管家”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让现代金融服务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国农业银行

于2017年5月将互联网金融服务 “三农”作为银行的 “一号工程”,着力打造 “农银

E管家”平台。平台旨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助推农业企业提质增效。

“农银E管家”是农业银行为上下游企业打造的一个统一的平台,以核心企业为

节点,将上下游中小微客户通过平台联系在一起,以购、销、存为切入点,对企业的

人、财、物进行全方位管理,集中解决上下游间订单沟通低效、财务对账繁琐、支付

方式单一、订购核对不符等现实问题。平台免费使用,企业不需要自建平台, “拎包”

入驻,帮助生产制造及商贸分销等传统行业完成电商化转型,顺应了 “互联网+”的

发展趋势。

“农银E管家”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在于与企业ERP系统的对接服务。 “农银E管

家”团队通过精心选择供应链场景客户,以大银行的优势,对接企业的ERP系统,推

进专业市场类定制场景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农行不仅服务核心企业的财务管理,并

且积极扶植了大批下游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入驻 “农银E管家”的扶贫商城进行线上销

售,这使得核心企业与大批下游贫困农户能够匹配、对接。同时也链接了上游种养殖

农户和下游经销商,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方案。这种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能够有效

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以融资服务场景化的形式,批量地帮扶了贫困农户进行农产

品销售,建立了企业 ERP对接互联网场景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截至2019年6月底,

农行江苏省分行有17.4万家企业上线 “农银E管家”,交易金额达179.6亿元。

农业银行 “农银E管家”的模式特点在于农业银行利用其大银行的规模优势,构

建了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平台供需要金融服务的广大中小微企业使用。商业银行利用自

身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资金融通的经验,在对接企业ERP系统的基础上,为企业打

造专业定制类场景,同时帮扶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进驻平台成为核心企业

的上下游,打通了整条供应链的金融服务。

第88页

第六章 商业模式创新 79

B\"”•†‡‘

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业务不断下沉的尝试中,可能会面临客户触及不到位或者征

信信息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助贷业务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创新。

以引流获客为特征的狭义助贷,就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助贷机构与持牌金融机构、

类金融机构等资金方,通过商务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由助贷机构提供获客、初筛

等必要贷前服务,由资金方完成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后发放百分之百的放

贷资金,从而使借贷客户获得贷款服务的合作方式①。

这种助贷业务有如下特点。第一,是以为普惠金融的长尾客户提供贷款业务为目

的,因而具有普惠性的特征。在客户触达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长期未能完善小

微群体的触达渠道,而助贷机构能够以更立体的角度服务更广泛的客户。举例来说,

财税服务商、支付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等助贷机构与小微群体有着频率更高、触角更

广的商业交互。金融机构通过与助贷机构的合作,可以通过提升触达能力,提高信贷

产品的可得性。

第二,该模式强调助贷机构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例如技术优势、场景优势、

数据优势、风控优势等,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传统

金融机构的优势是拥有金融牌照与较低的融资成本服务大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其短板

是不善于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因为开发小额信贷产品的成本过高,为

提升效率所需的时间和科技成本投入较大。而助贷机构往往拥有大量小微企业和个人

客户的数据积累,并且拥有相对有效的小额贷款风控模型,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

进行初步的客户筛选和评估,进而提升小额信贷业务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小贷业务中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资金方的资产质量。因此,助贷业务有效填补了银行业金融

服务未能满足的融资需求的空白领域,承担了金融循环的底层功能。

助贷业务案例

平安普惠和乐信

平安普惠构建了信贷服务聚合平台,一方面,整合了信贷业务链条中获客、增信、

资金等环节具有优势能力和资源的银行和非银机构,提高信贷服务各环节的单位产能,

降低单一机构服务普惠金融人群所需承担的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促进金融资源

① 本节内容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19年10月发布的 《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

第89页

80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向末梢人群渗透,增强信贷获得感;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驱动的运营平台实现了机构

间资源的高效部署、协同和匹配,降低了合作成本。多环节优势资源协同和金融科技

创新双驱动,带来乘数效应,优化信贷供给侧的服务质效,并兼顾商业可持续性。

乐信拥有具备商业优势的 “获客 (乐信平台上的各场景端)———客户初筛 (鹰眼

风控引擎与虫洞系统)———资金方审批和信贷投放”的助贷业务模式。助贷业务在其

2019年第一季度总业务量中的占比超过70%。乐信最大的王牌已然是智能风控、智能

匹配、智能催收等智能服务。

第90页

第七章 主要经验与展望

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是诸多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xE9:Scf–i—

首先,是存在大规模的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在引进数字金融服务之前,中国长期

实行的国有金融服务体系实际上只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大型经济项目,客观上抑制了大

规模的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1)中国金融政策和金融体系长

期以国有经济发展为优先服务对象,忽略民营经济和个人的金融需求;2)重视生产性

的融资需求,忽略消费性的金融需求;3)政策上一味强调降低利率,而忽视了需求的

多样性和适当高利息服务需求的存在,导致一定程度的价格扭曲,阻碍金融服务的商

业可持续性,最终造成局部金融服务的不足;4)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

的金融需要,通过各种市场化的金融改革,鼓励大量农村金融资本向城市流动,导致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第二,具有比较便利的基础设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成功的经验是快速地改

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国政府通过以工代赈、扶贫、老区建设等专项支出的方式,对

落后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改善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乡村

道路、水电供应、电视和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在村村通公路、通水、通电、通电视、

通无线电话、通邮政、通互联网光缆等工程的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村村通电子支付、

村村有电商等数字经济活动变得顺理成章。

第三、中国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金

第91页

8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融需求,对这些地区实施优惠的金融政策。长期以来,政府通过对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和政策支持维持了信用社的运行,通过信用社和后来成立的邮储银行对农村地区实现

基础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当然,这个政策在保证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可能压抑了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化的发育,形成对这两家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缺乏竞争。

第四、金融监管对数字普惠金融给予厚望,在最初时期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催生

了大量的数字金融服务企业,加速了数据技术的应用和金融科技的创新。

第五、数字金融技术的进步大幅度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触达能力,降低了服务成本,

提高了金融服务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小额分散的金融需求的能力。

第六、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的结合催生了多种形式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幅度

提高了数字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

4\",-€xE˜R™šc›œ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使部分人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它可以解决普惠金

融的任何问题。而上述一些风险事件的爆发,也给部分人带来悲观的情绪。正确认识

数字普惠金融的缺陷可以使我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利用数字金融服务。下面讨论的一些

问题,既是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也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普遍遇到的问题。

首先,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的矛盾。普惠金融的兴起是对金融服务的历史表现进

行反思的结果。金融的历史很悠久,但是现代金融伴随工业革命而发展,其主要的功

能是作为资本的中介,对资本进行调节,提高资本的效率。金融业本身也是一种特殊

的产业,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追求利润的目标要求金

融企业把资本投到回报率最高的领域,尽可能降低成本,降低风险。追求利润的目标

使许多银行不断壮大,经历历史检验,持续为产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提高资本

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但是,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反思金融服务的结果,不难发现,金融业这种追求利

润的市场原则始终把一部分人和经济实体排斥在外,在它的作用下,资本总是流向富

裕阶层,结果是富人越来越富,两极分化严重,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均等,不利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金融的包容性概念,即普惠金融,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国历来重视基础经济实体的金融服务。回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

金融业是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的。

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数字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金融风险,主要涉及系统

第92页

第七章 主要经验与展望 83

安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平台安全。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应用范围更广,对系统依赖程度

更高,但由于大多数新兴互联网机构运营时间短、投资规模小,导致系统稳定性与传

统金融机构相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客户的个人信息利益价值凸显。海量数据既是企业和

用户的核心资产,也成为网络攻击瞄准的目标,以窃取数据为主要目的攻击事件将越

来越频繁。而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其数据在真实性和有效性上与其他数据相比更

具价值,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在整个互联网版图中具有 “洼地效应”,大量用户甚至在多

个网站使用同一账户名和密码,只要其中一家机构 (即使是非金融领域)的客户信息

泄露,势必将引发金融领域信息安全问题。

资金安全。资金安全是数字普惠金融与一般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风险差异。传统金

融机构对资金安全的保障通常依托面对面的人工审核,以此保证是客户本人并且是按

照客户自主意愿来办理相关业务。以信用卡的办理和使用为例———在申请办理环节,

业务员必须遵循 “三亲”(亲访、亲签、亲核)原则,即亲访申请人工作单位、看到申

请人亲自签名、亲自核实申请资料;在刷卡消费环节,特约商户的营业员也必须按照

信用卡受理相关流程,审核用户在信用卡背面和签购单上的签名,以确认为持卡人本

人交易。

第三、不恰当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带来的创新大多数表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新

的模式可能给商业带来某些不可预期的变化。一是,面对数字化金融这种新的商业模

式,金融机构需要做出新的战略性决策。数字技术和金融需求的多样性,技术革新的

不断加速,使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日新月异。选择不同的金融模

式,对普惠金融和商业可持续性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不恰当的战略选择将导致负

面的结果。二是,数字化的商业运作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数字化金融服务改变了

产品设计、商业流程、经销行为、管理模式等等,这种变化有可能提高金融机构的效

率,不恰当的商业运作模式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三是,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能力风

险。传统的金融商业模式依赖人员的经验和技巧,而数字化金融模式更依赖技术。例

如智能金融将很多原来由员工进行操作的业务交给了机器,于是能否掌握可靠的智能

金融技术变得至关重要。不可靠的金融技术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商业运作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流动性、信用、利率和合规性等方面的风险。流

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履行其现金流量义务并破产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是客户不能偿还贷款并且没有足够抵押品或者担保机构,贷款无法收回。若商业模式

选择不当,将导致一方面资本融资的利率增加,长期贷款利率被锁定,另一方面又不

第93页

84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

能提高向客户收取的利率,收支不平衡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第四、数据安全。大数据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也带

来新的挑战。依托互联网在线提供金融服务,不仅需要信贷机构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

能力,同时基于网络的金融服务对现代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其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也极

为复杂。此外,依托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还取决于消费者的综合素质,由此蕴含的风

险也不容忽视。具体说来,金融体系的数据安全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技术开发过程中

由于系统本身的各种潜在问题如系统漏洞、系统架构以及系统各部分性能兼容性问题

导致的风险,二是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应用导致的风险,三是外部网络攻击导致

的数据泄露风险。

最后,数字鸿沟。数字金融依赖于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等,服务对象天然地瞄准了

那些可以获得其数据的个体。个人信息比较难以获取的那部分个体,有可能被排斥在

外,特别是那些不用或是少用互联网、手机等数字终端的人群,例如边远地区居民、

老年人和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很可能由于没有数据信息而无法获得金融服务,而且这

部分人往往也是传统金融服务不到的人群。

当前信息分别被不同部门收集,教育部门、税务部门、金融机构、电信、互联网

企业等各自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系统内,并没有对信息数据进行

有效整合,每一个部门的信息都不完善,难以对客户进行完整的画像。

B\",-€xE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将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理念,它是

“以人为本”理念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是普惠金融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普

惠金融的客户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群体,具有多样的需求,不能从单一维度去理解,否

则将导致设计的服务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只有围绕客户的特

点和需求,才能设计出低收入客户既可以获得又能使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使用

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受益,供方才有利润以维持商业活动。

金融机构采纳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可以达到五个方面的目标:增加客户的

采纳率和使用率;改善市场地位;降低成本以满足特定细分客户群体的需要;满足客

户保护和监管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分层次的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强调为所有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机会,

但不是要求每一个金融机构都要提供全菜谱式服务,而是根据自身能力对金融需求进

行市场细分,提供符合自身专长的专业服务。就整个市场来说,必须允许鼓励不同层

第94页

第七章 主要经验与展望 85

次的数字金融服务存在。

第三、渗透各个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将和各领域的服务密切结合,融入到各种服

务之中,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共享单车是一个现成的案例,共享单车因为与手机支

付结合,迅速成长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服务;手机支付也因为共享单车的使用使人们对

它产生依赖。目前手机支付大有向交通、购物等各种服务渗透的趋势,也许不久的将

来,会渗透到所有的服务领域。

第四、融入人们生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跨越

几个量级,为金融科技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使用成本的降低将使数字

终端更加普及,增加数字金融的可得性;数字技术更加人性化,从而帮助改善客户对

数字金融的体验,提高使用率;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提高服务的质量。实际上,部分数

字金融服务已经嵌入人们的生活,例如线上支付、手机支付与网购结合,其使用频率

不断提高。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将成为人

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五、实现穿透式监管。科学合理的监管将更加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循环。随着监

管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广泛应

用,监管可以穿透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金融监管原则能得到逐步落实,数字金融

服务市场的发展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第六、在宏观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其本质功能

是为生产生活服务。在生产方面,它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率和质量,扩大全

社会的生产规模,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因此增加全社会的生产总量。从消费金融

的角度,数字普惠金融提供小额便捷的服务将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宏观经济增长。

第七、成为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普惠金融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机会

均等的金融服务,谋求将金融服务送达低收入人群,解决中小微经济实体的融资问题。

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均等的机会,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一个发展相对

平衡的、收入差距缩小的社会。

第97页

C

M

Y

CM

MY

CY

CMY

K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y.pdf 1 2020/11/16 8:57:3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