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年第6期(电子刊)

发布时间:2022-1-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年第6期(电子刊)

看到博物馆的功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ꎬ 总趋势是在不断扩展和延伸ꎮ 今天的博物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ꎬ 越来越深入参与公众的日常生活ꎬ 越来越涉及到多元领域和多元人群ꎬ 其功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ꎮ 可以想见ꎬ伴随时代变迁ꎬ 博物馆还将担负起更多的新功能ꎬ 秉持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的宗旨不断前行ꎮ 而博物馆社会功能的不断完善ꎬ 不仅需要研究者努力建构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ꎬ 而且需要参与主体有意识地参与到社会变革中ꎬ 推动博物馆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与有序运行ꎬ 真正使博物馆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ꎬ 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前行的力量ꎮ参考文献[1]彼得?什托姆普卡. 默顿学术思想评传[M] . 林聚任ꎬ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 2009:127.[2]罗伯特? K. 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 . 唐少杰ꎬ 齐心ꎬ 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ꎬ 2015.[3]严建强. 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单霁翔.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10(4)... [收起]
[展开]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年第6期(电子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1页

看到博物馆的功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博物馆自

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ꎬ 总趋势是在不断扩展和

延伸ꎮ 今天的博物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

参与者和推动者ꎬ 越来越深入参与公众的日常

生活ꎬ 越来越涉及到多元领域和多元人群ꎬ 其

功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ꎮ 可以想见ꎬ

伴随时代变迁ꎬ 博物馆还将担负起更多的新功

能ꎬ 秉持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的宗旨不

断前行ꎮ 而博物馆社会功能的不断完善ꎬ 不仅

需要研究者努力建构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与

影响ꎬ 而且需要参与主体有意识地参与到社会

变革中ꎬ 推动博物馆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与

有序运行ꎬ 真正使博物馆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角色ꎬ 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前行的力量ꎮ

参考文献

[1]彼得?什托姆普卡. 默顿学术思想评传[M] . 林聚任ꎬ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 2009:127.

[2]罗伯特? K. 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 . 唐少杰ꎬ 齐心ꎬ 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ꎬ 2015.

[3]严建强. 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单霁翔.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10(4) :4-7.

[5]项隆元. 博物馆的职能与功能———博物馆学术语规范化问题之一[ J] . 东南文化ꎬ 1993(2) :174-177.

[6]王宏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 2001:45.

[7]史吉祥. 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 J] . 中国文化遗产ꎬ 2005(4) :77 – 80.

[8]安来顺. 今天的博物馆站在了哪里? ———对 ICOM 博物馆定义修订的初步观察与分析[ J] . 东南文

化ꎬ 2020(1) :126-133ꎬ 189-192.

[9]苏东海. 博物馆学在中国[ M] / / 苏东海. 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 卷一) . 北京:文物出版

社ꎬ 1998.

(编辑: 王青)

50

第52页

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姜 昊 胡 胜①

① 姜 昊: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ꎻ 研究方向: 展览设计ꎬ 科学普及ꎻ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特 1 号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ꎻ

邮编: 430070ꎻ Email: 269587340@ qq? comꎻ

胡 胜: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技术总监ꎻ 研究方向: 展览设计ꎬ 科学普及ꎻ Email: hzau_husheng@ 163? comꎮ

引用格式: 姜昊ꎬ胡胜. 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2021 ( 6) :51 - 57. [ Jiang Haoꎬ Hu Sheng .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Characteristic Design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Exhibit Content [ J] .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ꎬ2021(6) : 51-57.] .DOI:10.19628 / j.cnki.jnsmr.2021.06.007

【摘要】 自然博物馆在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困难: 自然类藏品的稀缺性ꎬ

导致特色化设计的基础缺失ꎻ 具备学术支撑能力的高水平策划人才匮乏ꎬ 跨学科人才的奇

缺ꎬ 自然知识体系的庞大ꎬ 导致内容设计的特色化缺乏深度和广度ꎻ 传统展陈观念的根深

蒂固ꎬ 导致展陈内容设计缺乏在教育功能上的积极突破ꎮ 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 藏品

特色分析和系统性补充征集ꎻ 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ꎬ 融合学科交叉优势以及复合型人才

培养ꎻ 改变传统展陈观念ꎬ 将教育功能有机融入展陈内容设计等ꎮ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ꎻ 展陈ꎻ 内容设计ꎻ 特色化ꎻ 对策

“见物见精神” 是博物馆语境表达中最内

核的东西ꎬ “物质” 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ꎬ 必

须有相应的 “ 精神” 与之相匹配ꎮ 博物馆 “ 教

育、 研究和欣赏” 的目的正是 “ 物质” 和 “ 精

神” 相匹配的集中体现ꎮ 自 然 博 物 馆 是 收 藏、

保护并向公众展示天文、 地质、 动植物、 古生

物等见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标本ꎬ 行使科

教文化功能的机构[1ꎬ2]

ꎮ 当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水平日益提高ꎬ “博物馆事业上升到国家

战略” ꎬ 社会公众对科学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ꎬ

都促使我国博物馆事业空前繁荣ꎮ 自然博物馆

因其自身特质同样处在高速发展期ꎬ 各种规模

层次的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纷纷上马[3ꎬ4]

展陈是博物馆职能发挥的重中之重ꎬ 而特色

是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的生命线[5ꎬ6]

ꎮ 2017 年 4

月 19 日ꎬ 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

调研ꎬ 参观汉代文化博物馆时也指出 “ 博物馆

建设不要千馆一面ꎬ 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ꎬ

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ꎮ” 相比于人文博物馆ꎬ

自然博物馆由于自然类展品的广泛性和复杂性ꎬ

在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困难ꎬ

使得自然博物馆建设中凝练特色成为突出的问

题ꎬ 常常陷入困境[7ꎬ8]

一、 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的困境

(一) 自然类藏品的稀缺性ꎬ 导致特色化设

计的基础缺失

对任何一个博物馆展陈而言ꎬ 藏品是最基

础、 最核心的部分ꎬ 通常一个博物馆的起源也

总是基于一定的藏品积累[1ꎬ9]

ꎮ 因此在做展览内

容设计 时ꎬ 第 一 步 是 对 藏 品 进 行 分 析、 梳 理ꎬ

然后才能进行创意初设ꎮ 所谓创意其实就是要

找到一条特色化建设的方向ꎬ 而藏品是特色化

建设的基础ꎮ 唯有深刻理解自然类藏品的特性ꎬ

51

第53页

才能获得出色的创意ꎮ

首先ꎬ 自然类藏品具备天然的稀缺性ꎮ 不论

是动植物还是土壤地矿类标本ꎬ 都有地域性分

布的特征ꎬ 这种地域分布是极度不均衡的ꎬ 同

时越是狭窄的地域分布越体现出标本的独特的

珍稀ꎬ 也越容易成为各收藏机构和个人的收藏

目标ꎬ 这种独特和稀缺决定了其收藏的难度ꎬ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困难ꎮ 以华南虎为例ꎬ

这种猛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ꎬ 又

是曾经在广大华南地区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

顶端的旗舰物种ꎬ 其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展陈内

容设计中的地位不言而喻ꎮ 然而近年来ꎬ 华南

虎在野外几乎绝迹的现实ꎬ 使新建自然博物馆

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华南虎标本ꎮ

相关的主题展陈在设计上难以回避这一内容ꎬ

却在实施过程中备受困扰ꎮ

其次ꎬ 资源交流机制欠缺ꎮ 我国的自然博物

馆起步较晚ꎬ 而早期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

由于自身学术研究和教学示范的要求ꎬ 收藏了

大量土壤、 地矿、 生物等自然标本ꎻ 一些农林

水产行政机构也因业务需要收藏了相当数量的

标本ꎮ 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 文化、

生态观念的发展ꎬ 自然博物馆对标本的需求开

始增长ꎮ 在一些自然资源ꎬ 尤其是珍稀标本资

源匮乏、 不易甚至不能采集的情况下ꎬ 机构之

间进行标本交流成为可取的途径ꎻ 但是在法律

政策层面ꎬ 隶属不同的机构之间进行标本交流

是非常困难的事情ꎬ 不仅涉及固定资产转让转

移等问题ꎬ 一些珍稀标本ꎬ 如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更是在法律层面缺乏指导性文件支撑ꎮ

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省级自然博物馆的珍稀藏

品大都源自早期的积累ꎬ 也正是这一批早期珍

稀藏品奠定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基础ꎮ 当前ꎬ

公众对自然类科普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催生着

各地自然博物馆的扩张或新建ꎬ 一大批自然类

博物馆正在设计规划或正在建设ꎬ 这些场馆对

自然类藏品的需求很大ꎮ 但是自然类藏品的天

然稀缺性ꎬ 以及珍稀标本资源缺乏便捷的交流

机制ꎬ 使得这些博物馆的相关收藏极度缺乏ꎬ

导致展陈内容的设计失去了应有的基础ꎬ 特色

化更是无从谈起ꎮ

(二) 高水平策划人才匮乏ꎬ 特色化的内容

体系策划难以完成

与人文历史类博物馆丰富多样的主题不同ꎬ

自然博物馆的主题比较一致ꎬ 自然系统的同一

性、 普遍性ꎬ 决定了自然博物馆的展陈内容跳

不出天文、 地质、 植物、 动物、 古生物和人类

学这几个方面[10]

ꎻ 同时ꎬ 宇宙大爆炸、 板块漂

移、 进化论、 生物大灭绝等主流学说几乎是所

有自然类展览展陈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和科普

重点ꎮ 因此ꎬ 自然博物馆在进行内容设计时难

免殊途同归ꎬ 最后的设计结果大同小异ꎮ 这导

致各场馆的展览主题和内容高度雷同ꎬ 一些关

键性标本也成为相关展览的 “标配” ꎬ 不仅加剧

了相关标本资源的枯竭ꎬ 也使观众产生了审美

疲劳ꎬ 很难 达 到 预 期 的 科 普 效 果ꎮ 由 此 看 来ꎬ

从普遍中提炼特色对于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极

为重要ꎬ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研

究ꎮ 另外ꎬ 大型博物馆偏向宏大的主题ꎬ 小型

场馆在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模仿ꎬ 使

得小型博物馆越发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ꎮ

在实际操作中ꎬ 还常常出现一种情况: 一些大

型的自然博物类设计施工公司可以为馆方提供

建馆的前期服务ꎬ 其中就包括内容策划ꎮ 这种

设计有很多便利之处ꎬ 但弊端也很明显: 这些

公司一般承接过很多场馆设计建设ꎬ 经验很丰

富ꎬ 也不存在设计方与施工方的沟通问题ꎻ 但

在实践中ꎬ 大都由形式设计人员来主持展览设

计ꎻ 内容设 计 人 员 只 是 几 个 “ 写 手” ꎬ 人 数 既

少ꎬ 又缺乏自然科学的专业背景ꎮ 这种设计主

题基本限定在几个大的框架之内ꎬ 具体内容通

常模块化比较严重ꎬ 这类设计因而更注重形式

的表现ꎬ 在内容上缺少特色ꎮ

展览内容策划需要相关科学知识的积累ꎬ 需

要大量的前期学术研究ꎬ 才能形成明确的展览

主题、 展示 目 标、 展 示 效 果 追 求 和 展 品 设 想ꎬ

依赖展览公司难以设计出有丰富内涵、 有深刻

主题、 有鲜明特色的展览ꎮ 问题的关键在于博

物馆自身团队的能力与水平ꎬ 如果自然博物馆

没有对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研究和挖掘ꎬ 很

52

第54页

可能会依赖设计施工公司的展陈内容设计ꎬ 从

而使展陈效果最终流于平庸ꎮ

(三) 自然科学体系庞大、 跨学科人才奇缺ꎬ

导致内容设计特色化缺乏深度和广度

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对人才的知识体系

要求很高ꎮ 由于自然科学体系的庞大广博ꎬ 自

然博物馆建设的内容设计工作本身是一个宏大

复杂的系统工程ꎬ 设计的内容不仅要求科学性

强、 艺术性高、 还要考虑可展览性和可操作性ꎬ

这就对内容设计者的知识体系和储备有深度和

广度要求ꎬ 同时还必须具备将各种跨学科知识

点融汇贯通并能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ꎮ

这样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要求近乎苛刻ꎬ 几乎

没有一个专业能够独立培养出来ꎮ 另一方面ꎬ

对博物馆展示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深度ꎬ 更

是必须在博物馆设计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ꎮ

目前我国博物馆固定的专业岗位少ꎬ 一些收

藏和展教相关岗位多以合同制临时岗位为主ꎬ

造成人员流动性大ꎬ 难以形成稳定优秀的策展

队伍ꎮ 一些博物馆和上级机构对自然博物馆存

在 “有什么展什么” ꎬ 甚至 “只是把库房对外开

放” 的想法ꎬ 因此对策展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待

遇提升重视不足ꎬ 进一步造成人员流失ꎬ 不得

不继续招聘没有经验的新人ꎮ 一些小型博物馆

甚至只能依靠志愿者开展有限展教活动ꎬ 对本

馆展陈资源缺乏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开发的能

力ꎻ 而馆方或上级机构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ꎬ

造成恶性循环ꎮ 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ꎬ 我国自

然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ꎬ 常常需要组织一个由

跨学科的各领域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ꎬ 团队内

部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沟通才有可能做出一个

相对系统的内容设计方案ꎻ 综合性人才的缺失

又往往使设计方案的各领域之间缺乏联系ꎬ 难

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ꎬ 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也无

法保障ꎮ 更可惜的是ꎬ 随着一个博物馆内容设

计的完成ꎬ 这个设计团队往往会随之解散ꎬ 其

在合作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难以积累ꎮ 这种形

式使每一个新的自然博物馆在内容设计上既缺

乏跨专业合作经验ꎬ 又容易重复基础设计ꎬ 因

而设计水平难以提高ꎮ

(四) 传统展陈观念根深蒂固ꎬ 导致展陈内

容设计缺乏在教育功能上的积极突破

传统博物馆的三大功能是收藏、 研究、 展

陈ꎻ 随着时代进步ꎬ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与

时俱进ꎬ 转换为教育、 研究、 收藏ꎮ 我国 2015

年颁布的 « 博物馆条例» 将博物馆的目的定义

为教育、 研究和欣赏[11]

ꎮ 这其中ꎬ “教育” 成为

首要功能ꎬ 体现出博物馆核心功能的本质变化ꎬ

“欣赏” 更是从精神文明层次有所期望和要求ꎬ

而不论是 “ 教育” 还是 “ 欣赏” ꎬ 都是对原先

“展陈” 功能的转变和提升ꎮ 这种转变和提升首

先是观念的转变ꎬ 需要改变传统的 “ 有什么展

什么” 的观念ꎬ 挖掘藏品背后的价值ꎬ 讲好展

品背后的故事ꎮ 这种转变对于自然博物馆来说

尤其重要ꎬ 因为自然展品相比人文历史文物ꎬ

更容易因为日常生活的接触而熟视无睹ꎬ 或因

为罕见而停留在猎奇层次ꎬ 因此更需要用展陈

内容设计引导观众感悟自然界的规律、 体会人

类发现探索自然过程的艰辛和伟大ꎬ 更需要在

内容设计中强调科学教育和展品背后的科学精

神、 科学思想ꎻ 而引导观众的方式方法ꎬ 本身

便是展陈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ꎮ 近年来ꎬ 随着

科学发现日新月异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ꎬ 公

共科学教育的需求越发迫切ꎮ 自然博物馆理应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之间扮演桥梁角色ꎬ 承

担开展公众自然科学教育、 提高公众科技素养

水平的义务ꎮ

当前全国的自然博物馆或自然类展厅ꎬ 其中

很大一部分仍然受到传统展陈观念的限制ꎬ 只

在 “展陈” 上下功夫ꎬ 虽然也有一些形式上的

突破ꎬ 但限于藏品稀缺、 系统性不足、 学科交

叉不深等原因ꎬ 难以真正体现出特色ꎮ 仅有少

数大型自然博物馆ꎬ 突破了传统观念和思维限

制ꎬ 在一些展陈项目中体现出对科学精神的推

崇ꎮ 由此可见ꎬ 要改变传统的展陈观念、 要让

展陈内容设计有特色ꎬ 设计人员首先需要突破

思维困境ꎮ 只有把 “ 教育” 作为首要功能ꎬ 围

绕教育开展学术研究ꎬ 培养跨学科专门人才ꎬ

才能挖掘出独特的展陈内容ꎬ 形成独特的设计

视角ꎬ 采用独特的叙事方法ꎬ 给予观众独特的

53

第55页

观展体验ꎬ 进而突破自然藏品稀缺性、 自然展

陈主题普遍性等特色化困境的限制ꎮ

二、 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困境的解

决之道

根据以上当前自然博物馆在特色化建设上遇到

的问题ꎬ 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ꎬ 才能使自然博物馆

向着个性特征鲜明、 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ꎮ

(一) 藏品特色分析和系统性补充征集

藏品特色分析为展陈内容设计提供特色化基

础ꎬ 系统性补充征集展品持续强化特色ꎬ 探索

灵活的机构间标本流转途径ꎮ

藏品既是展览的基础ꎬ 也是凝练特色的基

础ꎮ 通常当藏品有一定的规模、 数量和质量时ꎬ

就有了建设博物馆的需求ꎬ 充分梳理和分析已

有藏品的特色是展览内容设计成功的基础ꎮ 自

然科学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是人类对世界认知

的历史过程ꎬ 自然史是自然博物馆的天然的宏

大主题ꎬ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ꎬ 这个主题不断被

层层扩展细化ꎬ 不仅分成了多个领域ꎬ 每个领

域下面又会有更多的分支学科ꎬ 每个学科下面

更是还有很多专业ꎮ 因此ꎬ 在设计博物馆展览

内容的时候ꎬ 主题的选取可以根据藏品的属性、

类别、 特点进行分析ꎬ 寻找一个合适的分类框

架进行相应的主题设计ꎮ 一些学科特点突出的

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博物馆在这方面有天然的

优势ꎬ 值得借鉴ꎮ 如中国油菜博物馆和中国柑

橘博物 馆ꎬ 这 类 博 物 馆 主 题 突 出、 特 色 鲜 明ꎬ

在国内的自然类博物馆中独树一帜ꎮ

在对藏品进行特色化分析并进行内容设计

时ꎬ 往往会 遇 到 一 个 问 题: 藏 品 系 统 性 不 足ꎮ

此时需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对标本进行有针对性

的征集和补充ꎬ 以进一步强化特色ꎬ 加深主题

展陈的深度ꎮ 自然类藏品的稀缺性ꎬ 尤其是珍

稀生物标本的难以获得又使这种补充常常难以

满足展览需要ꎮ 在不涉及科研工作的展览环节

中ꎬ 一些展陈故事线上关键或必要的展品可以

通过高还原度的复制品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部分

解决ꎮ 当前工艺制作水平的进步ꎬ 博物馆展览

的表达和叙事手段的创新ꎬ 复制品和多媒体技

术结合应用可以甚至更容易实现内容设计的表

达目的ꎬ 有更好的科教效果ꎬ 也能得到业界和

观众的认可[12ꎬ13]

探索机构间标本流转的方式ꎬ 进行标本资源

的合理配置ꎬ 通过博物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

现科教育人的需求ꎮ 在现行法律和政策的框架

下ꎬ 探索机构之间标本资源重新配置或合作的

方式ꎬ 有可能解决自然博物馆藏品不足的问题ꎮ

借展、 租赁等是当前一些博物馆进行标本交流

的重要方法ꎬ 而依托标本收藏单位建设自然类

博物馆是更普遍的做法ꎮ 如中国古动物馆ꎬ 即

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

古生物化石标本收藏于 1994 年建成开馆ꎮ 近年

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向公众开放的高校自然

类博物馆ꎬ 都是依托相关专业的深厚标本收藏

资源筹建的博物馆ꎮ

需要指出的是ꎬ 藏品特色分析和补充征集ꎬ

实际上是在策展前期对藏品和主题进行系统和深

入的学术研究[14]

ꎮ 对于新建或小型场馆ꎬ 自身学

术研究的力量相对欠缺ꎬ 需要通过组建团队、 外

聘专家、 研讨交流等形式ꎬ 开展或引进相关的学

术研究ꎬ 以满足特色展陈设计的基本需求ꎮ

(二) 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

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为展陈内容设计特色

化指明方向、 提供灵感ꎮ 世界由不同的区域组成ꎬ

站在全球地质变迁、 生命演化的视角看待和理解

本地区域的特征特色ꎻ 并以本地素材与案例为基

础讲述全球性的地质、 生命的演化规律ꎬ 不仅是

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段ꎬ 更是自然客观存在ꎬ 以及

科技、 文化全球化的要求[15]

ꎮ 世界地理版图幅员

辽阔ꎬ 各个自然区域内气候、 水文、 土壤、 地貌、

地质、 植被、 动物、 古生物等各要素都各有不同

的特点ꎬ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

系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区域自然地理特色ꎮ 区域性

自然博物馆是自然博物馆中的一大类ꎬ 这类博物

馆的特色化建设不论其藏品的收藏范围、 规模以

及水平如何ꎬ 都必须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进行

内容设计ꎬ 然后根据设计对藏品进行取舍和征集

补充[16]

ꎮ 一些当地高校或研究所也往往形成了很

完备的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体系ꎬ 可以提供很多区

54

第56页

域地理研究数据帮助优化博物馆设计ꎮ 西藏自然

博物馆即是较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类博物馆ꎬ 其围

绕青藏高原的独特自然环境、 矿产资源、 气候条

件以及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主

题展览[17]

(三) 融合学科交叉优势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融合学科交叉优势和复合型设计人才能融会

贯通自然科学各领域知识、 将展陈内容设计特

色化赋以具体灵活的设计思路和展陈形式ꎮ 随

着社会文明的发展ꎬ 自然科学已形成系统的、

庞大的、 相互交叉的理论体系ꎬ 其中的任何一

个理论、 甚至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自然博

物馆建设的内容基础ꎬ 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极

大地丰富了相应学科的核心思想ꎬ 理论上每一

个理论、 知识点或相应学科核心思想都是自然

博物馆特色化建设的方向ꎮ 在学科交叉方面ꎬ

目前通常由馆方或相关部门组织相关领域的学

者分别撰写内容设计文本ꎬ 然后拼凑在一起请

相关专家评审ꎬ 这样的设计会使各部分内容之

间缺乏联系ꎬ 难以形成整体格局ꎮ 这样的方案

往往展览逻辑混乱ꎬ 知识传播重复ꎬ 主题思想

游离ꎬ 导致展览特色缺失ꎬ 形式设计不易落地ꎮ

因此在撰写内容设计方案之前ꎬ 设计人员还应

该有一个博物馆创意及特色化凝练环节ꎬ 这个

环节必须通过沟通和讨论ꎬ 完成明确的建设特

色化方向及内容的总体构架ꎮ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ꎬ 首先各博物馆和上

级管理部门应该改变博物馆仅仅是藏品陈列的

观念ꎬ 增加对博物馆策展和科教人才的稳定岗

位设置ꎬ 或提供灵活的人才政策支持ꎮ 馆方选

拔学历教育专业相关且有潜力的青年人才ꎬ 提

供稳定岗位和专门培训和实践机会ꎬ 设计晋升

通道ꎬ 让青年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ꎬ 成

为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的业务骨干ꎬ 与博

物馆同步发展和提升ꎮ 同时ꎬ 人才队伍的建设

成功ꎬ 也能加强研究能力ꎬ 能够从有限的标本

资源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展陈主题ꎮ

(四) 改变传统展陈观念ꎬ 将教育功能有机

融入展陈内容设计

改变传统展陈观念ꎬ 将教育功能有机融入展

陈内容设计是特色化的重要前提ꎮ 真正实现现

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教育” ꎬ 需要从根本上改

变传统展陈观念ꎻ 需要认识到教育功能对于博

物馆的社会意义ꎻ 需要从展陈内容设计之初ꎬ

就将教育的理念融入并贯穿整个设计的始终ꎮ

在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支撑下ꎬ 由优秀的设计

人才将特色展陈内容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巧的叙

事结构呈现给观众ꎬ 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ꎬ 让

观众在参观后有所思有所悟ꎬ 达到公众教育的

目的ꎮ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故事化ꎬ 像影视作品

一样ꎬ 以生动的小故事为支点去撬动宏大的主

题ꎬ 实现寓教于展的教育效果ꎮ 例如西班牙巴

塞罗那海事博物馆 2015 年推出的展览 “ 7 艘船ꎬ

7 段口述史” ꎬ 该展览根据展馆场地面积形状等

硬件条件、 主办方展览设计主旨以及主要观众

群体关注领域统计研究数据ꎬ 从不同时代的 7 艘

代表性船只和 7 个普通人物的视角ꎬ 以 7 个小故

事讲述了人与海洋、 科技与社会、 航海与人类

等大历史大科学主题ꎬ 以有限的展览面积和馆

藏文物ꎬ 充分地展示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

的海洋科学与航海文化[18]

ꎮ 又如上海自然博物

馆ꎬ 在大的框架和小展项方面ꎬ 都在 “ 自然背

后的故 事” 方 面 着 力 不 少ꎬ 不 仅 展 示 自 然 的

“过程” 和 “ 现 象” ꎬ 更 重 视 “ 机 制” 和 “ 文

化” ꎮ 如其设置的 “ 达尔文中心” ꎬ 观众可以从

研究学者的视角和思路去回溯科学发现历程ꎬ

体验科学思维之严谨缜密和科学发现之跌宕起

伏ꎮ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整个展览围绕人与自然

和谐的主题ꎬ 阐释人类文明在起源、 发展、 兴

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ꎬ 以及文明的

兴衰ꎬ 不仅特色鲜明ꎬ 更是与上海自然与人文

交相辉映的城市气质相呼应ꎮ 这些展览都跳出

了传统的展陈理念ꎬ 以教育为目的对展陈内容

进行了主题和结构上的精心设计ꎬ 展陈的特色

化也水到渠成ꎮ

三、 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实践

(一) 综合性自然博物馆特色化建设——武

汉自然博物馆

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目前没有一座较大规模的

55

第57页

自然博物馆ꎬ 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武汉

建设为 “博物馆之城” ꎬ 然而武汉的市级各门类

博物馆中也独缺自然类博物馆ꎬ 因此在武汉市

建一座较大规模的自然博物馆也被顺理成章地

提上议事日程ꎮ 筹建之初ꎬ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

展陈内容设计即面临本文前述提及的几个困境:

藏品匮乏、 系统性不足、 展览预设主题与国内

外自然博物馆雷同等ꎮ 武汉自然博物馆首先改

变了传统的展陈观念ꎬ 在架构上因地制宜ꎬ 将

依托长江的地域自然地理特色的长江文明馆及

园博园纳入设计共同规划ꎬ 其次争取到环球健

康与教育基金会的一批全球范围动物标本捐赠ꎬ

在此基础上邀请生物、 环境、 地质、 人文等各

领域专家组成了一支稳定的跨学科设计团队进

行内容设计ꎮ 设计团队首先深刻分析了自身收

藏的长江流域自然标本和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

会捐赠的标本特点特色ꎬ 提出了 “ 大河生命”

的世界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总体内容设计方案ꎬ

然后根据内容设计进一步对展品进行针对性的

系统性补充征集ꎮ 方案 “ 以大河为背景ꎬ 以生

命为主题” ꎬ 建设大河生命馆ꎬ 与长江文明馆南

北呼应ꎬ 形成立足于长江流域的区域自然地理

特色ꎬ 展现全球十条大河的流域自然风貌的展

陈格局ꎻ 展陈设计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叙事方

法ꎬ 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展项都强调故事性ꎬ 而

不是平铺式的展陈ꎬ 例如亚马孙河流域展区ꎬ

就通过凯门鳄与美洲豹的搏斗、 丛林泥潭中动

物的聚集、 凤梨科植物形成的空中会客厅等一

系列自然故事将整个亚马孙流域的自然风貌特

点展露无遗ꎬ 让观众身临其境ꎬ 获得沉浸式的

参与体验ꎬ 寓教于展ꎮ 武汉自然博物馆是国内

首个以流域为展陈设计框架的自然博物馆ꎬ 这

一点对传统展陈观念的突破给所有观众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ꎬ 已经成为我国自然博物馆特色化

建设的一个经典案例ꎮ

(二) 高校自然类博物馆特色化建设——武

汉地区高校自然类博物馆群

高校博物馆以其深厚的学科背景为支撑ꎬ 随

着博物馆事业的繁荣 “走出深闺” ꎬ 逐渐受到社

会和高校本身的重视ꎬ 近年来新建馆或升级改

造成为普遍现象[19]

ꎮ 以武汉地区为例ꎬ 武汉大

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

新建或改造博物馆ꎬ 其中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

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物馆都包括自

然部分ꎬ 而许多动植物标本藏品的相似性使这

几所高校博物馆自然部分在内容设计上需要再

进行细化分析ꎮ 同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或叙事

结构去设计展陈是自然类博物馆常见的情形ꎬ

因此较具有代表性ꎬ 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例子ꎮ

如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 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

馆和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展览中都有宇宙

探索相关的内容ꎬ 此三馆分别选取航天员、 太

空竞赛、 科技进步三个角度进行展陈设计ꎬ 不

仅各自特色鲜明、 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参观体

验ꎬ 更是从不同的侧面完善了同一个主题和科

技领域的公众教育[20]

ꎮ 武汉地区几所高校的情

形与此类似ꎬ 以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自然厅为

例ꎬ 该校生命科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累

了很多有价值的标本ꎬ 在对这批标本藏品进行

特色分析后ꎬ 设计团队发现其藏品的区域地理

特征强 烈、 系 统 性 意 义 明 显、 示 范 价 值 突 出ꎮ

该馆展览设计融合了学校浓郁的人文风情ꎬ 将

其展览的内容设计创意定为: 以生物演化为线

索ꎬ 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生物类群序列ꎬ 系统、

示范性展示生命演化和以湖北为核心的华中地

区生物多样性ꎬ 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生物类群

序列ꎬ 设计 “ 一条主线ꎬ 两个分支” 的展陈内

容方案ꎬ 以 “生物系统发育” 为主线ꎬ “动物类

群” “植物类群” 为两个分支ꎬ 与动物演化相关

的 “索之源” “鳍之漪” “鳃之没” “ 爪之痕”

“羽之纷” “ 牙之印” “ 骨之谜” 单元ꎬ 讲述不

同动 物 类 群 的 演 化 故 事ꎻ 与 植 物 演 化 相 关 的

“氧之源” “水之蕴” “叶之初” “茎之韧” “种

之裸” “花之绽” “绿之语” 单元ꎬ 介绍不同植

物类群的结构和生理特点ꎬ 形成了师范类高校

的系统教育鲜明特色ꎮ 相应的ꎬ 武汉大学博物

馆和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的自然部分展陈内容

设计也都跳出了传统展陈观念、 遵循藏品特色

分析和系统性补充征集、 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

色、 融合学科交叉、 强调公众教育等过程ꎮ 武

56

第58页

汉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鸟类标本有着相当长的历

史积累ꎬ 根据其鸟类标本的收藏种类齐全ꎬ 系

统性强ꎬ 亮点多的特点确定了 “ 百鸟朝凤” 的

展览创意ꎻ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以农业科学为

特色ꎬ 校内畜牧兽医学科实力雄厚ꎬ 家禽家畜

标本可获得性强ꎬ 因此计划建设国内首个畜牧

文化主题博物馆ꎮ

四、 结语

除以上提到的问题和对策ꎬ 要实现国内自然

类博物馆的特色化建设ꎬ 在宏观层面需要国内

自然博物馆领域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制ꎮ 如相

关协会可下设一个自然博物馆建设专家咨询机

构ꎬ 为全国的自然博物馆建设提供服务ꎮ 自然

博物馆的实际建设中ꎬ 特色化是每一个自然博

物馆建设的目标ꎬ 每一个自然博物馆都期望结

合自身的地域环境特点及馆藏ꎬ 在纷繁复杂的

自然科学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亮点ꎮ 这是

一项艰巨的挑战ꎬ 不仅需要博物馆对自身特点

进行深度挖掘和凝练ꎬ 甚至需要对全国乃至全

世界的自然博物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ꎮ 希望我

国自然博物馆能在特色化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

希望之路ꎮ

参考文献

[1]楼锡祜. 中国的自然博物馆[ J] . 科普研究ꎬ 2009(2) :61-67.

[2]吴晓明. 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的自然类博物馆展示[ J] . 科普研究ꎬ 2010(4) :75-79.

[3]孟庆金ꎬ 杨德礼. 中国大陆地区自然博物馆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09(1) :72-81.

[4]潘洁. 中国自然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J] . 科普研究ꎬ 2009(2) :61-67.

[5]王平. 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概要[ J] . 大众文艺ꎬ 2015(3) :65-66.

[6]单霁翔. 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J] . 中国文化遗产ꎬ 2011(1) :8-26.

[7]龙倩. 主题式博物馆的设计与研究[ J] . 山西建筑ꎬ 2016(8) :25-27.

[8]马元. 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审美探索与思考[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12(1) :97-99.

[9]王平. 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要素[ J] . 大众文艺ꎬ 2015(5) :54-55.

[10]金文驰ꎬ 陈砚. 美国菲尔德自然博物馆———现代自然博物馆的典范(上) [ J] . 生命世界ꎬ 2011(10) :

84-9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博物馆条例[ Z] .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ꎬ 2015.

[12]刘莉.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的新趋势———读«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1 年博物馆版» 报告

[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12(4) :102-105.

[13]鲍贤清. 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ꎬ2012.

[14]唐立鹤. 论学术研究在主题展览中的基础性作用———以“鸦片战争”展览为例[ J] . 自然科学博物馆

研究ꎬ 2017(4) :5-11.

[15]杨瑾. 新全球史观下的博物馆藏品研究[ J] .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 2019(4) :5-11.

[16]綦小骐. 地方性博物馆设计研究[ J] . 黑龙江史志ꎬ 2014 (15) :284.

[17]群增. 搞好西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建设ꎬ提升科普教育手段[ J] . 西藏科技ꎬ 2011(2) :30-31.

[18]马之恒. 小人物、小故事折射大背景、大主题———巴塞罗那海事博物馆“7 艘船ꎬ7 段口述史” 展览浅

析[ J] .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 2017(1) :69-76.

[19]全仁哲. 高校自然博物馆建设中的特色问题[ J]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ꎬ 2012 (2) :33-36.

[20]王晓宇. 从不同角度讲述宇宙探索的故事———美国三个博物馆展示内容和叙事结构对比[ J] .自然

科学博物馆研究ꎬ 2017(2) :71-79.

(编辑: 王青)

57

第59页

基于问题的策展思路探索与实践

———以厦门科技馆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为例

郁红萍 刘晶晶①

① 郁红萍: 厦门科技馆馆长ꎬ 董事长ꎻ 研究方向: 科教场馆管理运营、 科学传播、 科技馆教育、 科普场馆建设、 展览设计ꎻ 通讯地址: 厦门市

思明区体育路 95 号ꎻ 邮编: 361001ꎻ Email: 1260948022@ qq? comꎻ

刘晶晶: 厦门科技馆外联部运营ꎻ 研究方向: 自然科学博物馆新媒体传播ꎻ Email: 1595309921@ qq? comꎮ

引用格式: 郁红萍ꎬ刘晶晶. 基于问题的策展思路探索与实践———以厦门科技馆“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为例[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2021

(6) :58-68. [Yu HongpingꎬLiu Jingj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blem ̄Based Curatorial Ideas: Taking the Marine Exhibition Ask the

Sea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 [ J]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ꎬ2021(6) : 58-68.] .DOI:10.

19628 / j.cnki.jnsmr.2021.06.008

【摘要】 如何改变 “自上而下” 的传统模式ꎬ 形成 “以观众为中心” 的展览设计机制ꎬ 是当

前许多科技馆感到困惑、 正在探索的命题ꎮ 厦门科技馆在 “问问大海” 展览的设计过程中ꎬ

调研观众所关心的海洋问题ꎬ 从 “观众问题” 中提炼展览主题、 延伸展览内容、 指导展览

设计ꎬ 并采用 “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 来设计观众的展览参观过程及教育活动ꎬ 借助问

题引导观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探索知识、 科学思考ꎬ 发挥展览的科普价值ꎮ

【关键词】 科技馆ꎻ 展览设计ꎻ 以观众为中心ꎻ 问题制学习ꎻ 策展思路

展览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公益性文化产

品ꎬ 观众作为最终受众ꎬ 其需求和兴趣本应是展

览的立足之本ꎮ 虽然国内博物馆、 科技馆经历了

从 “以藏品为中心” 到 “以观众为中心” 的观念

变革ꎬ 后者也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ꎮ 但在实际策

展过程中ꎬ 不少场馆在策划与设计中发生偏差ꎬ

普遍存在 “以自我为中心” 的倾向ꎬ 即在展览设

计阶段更多地从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出发ꎬ 决定什

么重要、 观众需要什么、 应该展示什么、 怎么展

示ꎬ 却很少真正立足观众视角考虑ꎬ 调查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兴趣ꎮ 其结果容易造成科技馆推出的

展览不符合公众需求、 不能满足公众的兴趣ꎮ 这

样做既可能导致展览不吸引人、 科技馆未能发挥

应有的科普职能ꎬ 也背离了科技馆作为公众科技

文化服务机构的宗旨ꎮ

厦门科技馆自开馆以来始终践行 “ 让科学

更好 玩” 的 理 念ꎬ 积 极 探 索 展 览 创 新 之 路ꎮ

2019 年ꎬ 厦门科技馆在海洋展厅的改造项目中

突破固有思维束缚ꎬ 通过观众调研了解观众需

求ꎬ 将 “要观众看” 转变为 “ 观众要看” 的思

维模式ꎬ 大胆创新求变ꎮ 首次从观众问题视角

出发ꎬ 将其应用于展览的前期调研、 方案策划、

展览设计、 教育活动等各环节ꎬ 全流程切入观

众视角ꎬ 重视、 尊重和利用观众诉求ꎬ 基于观

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策展ꎬ 引入 “ 问题制学习”

的思路开展设计ꎬ 启用问题导览式参观模式ꎬ

通过让观众置身于探索一系列海洋问题的情境

之中ꎬ 带着各种趣味问题参观ꎬ 让展览回归到

为观众提供的科普服务产品的定位ꎬ 打造真正

“以观众为中心” 的科普展览新模式ꎮ

58

第60页

本文围绕厦门科技馆海洋科普展览设计的基

础调研、 内容设计、 展品设计三个阶段ꎬ 探讨

科普展览与观众互动的深入融合ꎬ 详细阐述策

展理念、 亮点及创新之处ꎮ

一、 与 “问题” 相关的理论和依据

(一) “观众问题” 理论基础

“观众问题” 作为一种策展的新视角ꎬ 其本

质是基于观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展览策划ꎮ 无论

在传播学、 博物馆学还是教育学中都有广泛的

理论基础ꎮ 1959 年美 国 社 会 学 家 卡 茨 ( Katz)

首先提出 “ 使用与满足” 理论ꎬ 该理论颠覆以

往立足传播者的角度ꎬ 选择站在受众的立场上ꎬ

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

足了他们什么需求ꎬ 考察大众传播带给人们的

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1]

ꎮ 该理论更强调受众中

心和积 极、 主 动 的 受 众 特 性ꎬ 受 众 的 能 动 性、

突出受众的地位[2]

ꎮ 基于这一理论ꎬ 观众作为

科技馆的服务对象和信息受众ꎬ 展览及其教育

活动作为科技馆为观众提供的服务产品和信息

载体ꎬ 理应以满足观众需求为前提ꎮ 为此ꎬ 科

技馆开发服务产品、 信息载体应当调查了解观

众的需求ꎮ 复旦大学周婧景也认为 “ 以观众为

中心” 的理念本质是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兴趣ꎬ

并将其分为三个维度ꎬ 其深层维度 “ 物及其所

载信息” 更是强调以观众为中心的必要性ꎬ 认

为它是驱动观众前来的根本诱因ꎮ 观众是策展

中的重心ꎬ 从根本上说ꎬ 策展的目的是向观众

传播物载信息ꎮ 观众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观众

研究获取ꎬ 可优先考虑前置性评估和形成性评

估ꎬ 将各种声音真正纳入内容生产中ꎬ 从而为

观众提供合适的内容深广度和进入方式[3]

ꎮ 美

国博物馆学者福尔克、 迪尔金夫妇则提出观众

在博物馆学习中有三种情境ꎬ 其中个人情境指

个人在参观博物馆时所拥有的独特背景条件ꎬ

包括参与者动机与期望ꎬ 参观者已有的知识以

及认知发展水平ꎬ 参观者已有的体验ꎬ 参观者

已有 的 兴 趣ꎬ 参 观 者 对 自 己 学 习 的 选 择 和 控

制[4]

ꎮ 其中提到的动机、 期望、 兴趣和观众对

自己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控制均与 “ 观众问题”

不谋而合ꎮ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

主动性ꎬ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经验

生成意义、 建构理解的过程[5]

ꎮ 应用该理论的

教学法之一为支架教学法———通过对学习者已学

知识、 已有经验和兴趣进行了解和分析ꎬ 并利

用学 生 的 兴 趣 开 展 教 学ꎬ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教 学

方法ꎮ

综上所述ꎬ 利用 “观众问题” 指导策展的思

路便呼之欲出ꎮ 对于海洋ꎬ 观众感兴趣和关注的

问题既是他们渴望了解的知识点ꎬ 也是开展海洋

科学教育的 “支架”ꎮ 通过调查可以获取观众对

海洋的问题需求ꎬ 了解观众需求和 “支架”ꎻ 同

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展览设计ꎬ 既能让科技馆提

供的服务产品、 信息载体满足观众的需求ꎬ 又可

为实现预期的展示教学目的奠定基础ꎮ

(二) 问题制学习

问题制学习 ( Problem ̄Based Learningꎬ 缩写

为 PBL) 又称 “基于问题的学习” ꎬ 是近年来受

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ꎬ 强调把学习设置

到复杂、 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ꎬ 以 “ 问题” 为

牵引ꎬ 通过学习者相互合作解决真实问题的过

程ꎬ 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ꎬ 培养解决

问 题 的 技 能ꎬ 并 形 成 自 主 学 习 的 能 力ꎮ 这 是

“问题 制 学 习” 应 用 于 博 物 馆 内 教 学 实 践 的

关键[6]

无论何种方式ꎬ 问题始终是问题制学习模式

的起点与主线ꎮ 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问题制

学习的实施效果ꎬ 因此在问题制学习中ꎬ “ 问

题” 要保证学生有机会对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

不断访问与运用ꎬ 促使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ꎬ 同时也让学

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灵活的、

能够迁移的学科知识基础ꎮ

科普教育是科普展览的基本功能ꎬ 如何让观

众在参观中学有所获是办展的初衷ꎮ 通过引入

问题制学习理念ꎬ 为观众直接提供依托展品的

59

第61页

问题设计ꎬ 与展览进行有效合理的融合ꎬ 让观

众在问题情境中思考、 解决、 收获ꎬ 是对 “ 以

人为本” 展览的具体实践ꎮ

(三) 展览设计方式演变

“以展品为中心” 的展览设计模式ꎬ 是我国

科技馆设计的传统模式ꎮ 很多人认为ꎬ 科技馆

就是提供展览的地方ꎬ 展览的关键在于各种展

品ꎮ 因此很多科技馆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

力投入到展品收集过程中ꎬ 并根据展品的类型

和数量进行具体的展览设计[7]

ꎮ 更有科技馆从

业人员认为: 只要选好展品ꎬ 排列组合后进行

布展ꎬ 面对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些展品的观众ꎬ

不会不成功ꎮ 这种设计模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观众在科技馆中参观ꎬ 只是观看各种展品ꎬ 对

于展品承载的知识、 文化、 历史背景均不能充

分了解ꎬ 没有真正实现科技馆展览和教育的目

的ꎮ 随着行业发展ꎬ 博物馆学的研究从以 “物”

为中心的研究拓展到以 “ 人” 为中心ꎬ 把博物

馆的 “物” 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ꎬ 树

立 “以人为本” 宗旨ꎬ 将有助于实现把 “ 人的

发展和 愉 悦” 作 为 主 要 任 务ꎬ 为 社 会 发 展 服

务[8]

ꎮ 一个成功的陈列展览ꎬ 最重要的是站在

广大观众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他们的喜好与兴

趣、 感觉与感受等[9]

由此可见ꎬ 展览设计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

转变ꎬ 从 “以展品为中心” 发展为一种灵活的

“以观众为中心” 的博物馆实践范式ꎮ 破除 “以

展品为中心” 的展览设计模式更符合行业需求

和观众诉求ꎬ 是目前科技馆亟需解决的一大问

题ꎮ 过度迷信展品ꎬ 忽视观众需求ꎬ 只会让科

普展览失去吸引力ꎻ 只有以观众需求为基础、

关注观众体验ꎬ 才能办出符合观众期望的ꎬ 让

观众真正看得懂、 愿意看的展览ꎮ

二、 创新实践: “问问大海” 海洋主

题展

(一) 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 年ꎬ 已经运行 10 年的厦门科技馆海洋

展厅面临主题过时、 展品老化、 展示手段落后、

布展氛围陈旧等客观问题ꎬ 无法满足观众日益

增长的观展需求ꎮ 如何打造一个符合观众期望、

观众愿意参观并观有所获的展览ꎬ 是策展的重

难点问题ꎮ 改变 “以展品为中心” 的策展模式ꎬ

打破策展只能集中于 “专业人士” 的固有圈层ꎬ

颠覆 自 上 而 下 知 识 灌 输 的 被 动 接 收 模 式ꎬ 将

“观众问题” 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纳入整个展览

环节ꎬ 让展览的最终受众参与其中ꎬ 构建一个

从观众中来、 到观众中去的主题展览ꎬ 是从根

本上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ꎮ

一是立足以观众为中心ꎮ 海洋展厅从策展之

初ꎬ 便确立科普必须以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不

断增长的需求为目的ꎬ 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ꎬ

关注观众的所思所想所盼ꎬ 采取亲近观众的设

计和定位ꎬ 以符合大众审美理念、 人性化的策

展方式解答晦涩难懂的科学问题ꎬ 直观回应观

众的关注点ꎬ 通过生动的科学故事和生活化的

语言ꎬ 拉近与观众距离、 充分互动、 产生共鸣ꎬ

有效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ꎬ 传递正确的科学思

想和科学方法ꎮ

二是创新策展方式ꎮ 在展示内容上充分征集

观众意见ꎬ 通过广泛调研了解观众真正感兴趣、

有需求的问题ꎬ 让观众从一个单纯的、 被动的

参观者变为策展的参与者ꎻ 在展示形式上大胆

创新ꎬ 启用新形式、 新技术、 新方法、 新材料

等更贴切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ꎻ 在展品

造型和色彩上贴合主题ꎬ 提高展品的高颜值和

观赏性ꎬ 让观众在海洋问题与海洋场景相交融

的沉浸式氛围中ꎬ 不自觉地进入到主题情境ꎻ

在展览传播上ꎬ 充分契合观众的信息接收习惯ꎬ

采用直播、 微博、 微信等多种 “互联网+” 方式

全面覆盖观众生活场景ꎻ 在效果总结上ꎬ 将观

众到场率、 获得感等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ꎮ

三是采用问题引导的探究式参观ꎮ 改造后的

海洋展厅颠覆传统的以知识点引导观众参观的

模式ꎬ 通过一系列令观众感兴趣、 能吸引观众

的问题来引导参观过程ꎬ 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

60

第62页

前来参观ꎮ 改造后的海洋展厅一经开放就广受

好评ꎬ 科普不再是生硬的知识说教ꎬ 由问题引

导的探究式参观不仅激发观众的求知欲ꎬ 更能

引导观众自主探究问题答案ꎮ

(二) “观众问题” 三部曲

如何让 “ 观众问题” 这一核心要素融入展

览的 前 期 调 研、 策 划、 展 览 设 计、 教 育 活 动、

评估等全链条、 各环节ꎬ 以下从基础调研、 内

容展示设计、 展示方式设计三方面进行阐述ꎮ

1? 基础调研

围绕观众问题开展基础调研ꎬ 确定展览主

题ꎬ 让观众成为展览的重要参与者ꎮ

基础调研包括需求调研、 资源调查和理念

研究等ꎮ 选题 是 决 定 展 览 成 功 与 否 的 重 要 基

础ꎬ 因此选题要契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热

点[ 10]

ꎮ 厦门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ꎬ

有着 “ 城在海上、 海在城中” 的美誉ꎬ 海洋文

化是厦门的独特气质ꎬ 也是厦门的城市名片ꎮ

厦门科技馆紧扣城市特质ꎬ 因势利导推出海洋

主题展ꎮ 但海洋科学博大精深ꎬ 展览作为主题

的展示载体ꎬ 虽然能发挥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

的作用ꎬ 但空间的局限性和学科的复杂性ꎬ 让

任何一 个 展 览 都 无 法 涵 盖 某 一 学 科 的 所 有 门

类ꎬ 因此如何选择策展主题成为新馆建设的首

要问题ꎮ

为了让展览主题演绎从观众角度出发ꎬ 厦门

科技馆首次将观众问题纳入策展前置性研究环

节之中ꎮ 向前来参观的观众广泛征集意见ꎬ 围

绕观众最关心的问题ꎬ 以问题为切入点ꎬ 进行

展示内容选择与展品设计ꎬ 结合现代化技术手

段ꎬ 打造问题导览探究式参观的海洋主题科普

展览ꎮ

通过 向 到 馆 参 观 的 游 客 以 问 卷 方 式 征 集

“您最感兴趣的海洋问题是什么?” “ 面对大海ꎬ

您有什么最想问的?” 等问题的答案ꎬ 工作团队

于 2019 年 3—5 月间共收集近千份问卷反馈ꎮ 对

反馈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分析ꎬ 可以发现观众

对下列问题和内容最为好奇并充满求知欲ꎬ 包

括: 鱼如何在海洋生存ꎻ 鱼如何认知世界ꎻ 海

水淡 化ꎻ 海 洋 国 土 界 定ꎻ 深 海 世 界、 海 洋 环

保等ꎮ

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性整理、 聚焦、 归纳分

析ꎬ 最终从观众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 “ 海洋住

民———鱼类如何在海洋中生活?” (见表 1) “守

着浩 瀚 的 大 海ꎬ 为 什 么 我 们 还 结 构 性 缺 水?”

“万里海疆ꎬ 如何界定海洋国土?” “入海难于上

青天ꎬ 海洋到底有多深?” 四大问题主题ꎬ 并通

过邀请海洋学专家、 行业资深专家等进行专业

性评估ꎬ 最终确定以 “ 问问大海” 作为展览主

题ꎬ 以四大问题作为展览分主题ꎬ 以此构建展

览的内容脉络、 完成展览策划的前期环节 ( 见

图 1) ꎮ

表 1 从 “观众问题” 到展览内容的转化过程

初始代表性问题 归纳焦点问题 提炼主题

鱼会睡觉吗?

海水是什么味道?

深海鱼会被压扁吗?

淡水鱼能在海里生存吗?

我们如何畅游海底世界?

鱼眼中的世界?

鱼会 “说话” 吗?

鱼会迷路吗?

鱼会被淹死吗?

为什么有些动物叫 “鱼” 却不是鱼?

深海莫测ꎬ

鱼如何在海洋中生存?

茫茫大海中ꎬ

鱼如何认知世界?

海洋住民———鱼类如 何 在

海洋中生活?

61

第63页

图 1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主题构成

2? 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即对展览场馆进行总体规划、 设计

展教大纲、 提炼主题与分主题、 选取与组织具体

科学知识等[10]

ꎮ 基于 “观众问题” 的调研结果和

问题制学习理念ꎬ 确立用问题作为展览的构建方

式ꎬ 即用问题驱动观众ꎬ 通过问题展开展览内容ꎮ

在本次海洋展厅的内容设计上也贯穿问题制

学习思路ꎬ 营造人与海洋的双向对话空间ꎮ 展

览将最受观众关注的 4 大主题问题 “ 海洋住民

———鱼类如何在海洋中生活?” “守着浩瀚的大

海ꎬ 为什么我们还缺水?” “万里海疆ꎬ 如何界

定海洋国土?” “ 入海难于上青天ꎬ 海洋到底有

多深?” 作为一级展览标题ꎬ 围绕每个一级标题

层层设问ꎬ 分解为二级问题和三级问题ꎬ 通过

逐级分层和逻辑梳理ꎬ 在广度和深度上对各子

主题进行剖析ꎬ 形成总体到局部ꎬ 从局部到细

部的网状思维结构ꎬ 最终通过问题的层层推导

完成整个展览的内容设计 (见表 2) ꎮ

(1) 分主题 “海洋住民———鱼类如何在海洋

中生活” 内容设计 (见表 2)

表 2 分主题 1 内容设计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第四层级

海洋住

民———

鱼类如

何在海

洋中生

活?

鱼类如

何适应

海洋环

境?

鱼类如

何在海

水中运

动?

鱼类如

何交流?

海水密闭ꎬ鱼如何汲取氧气?

海水高盐ꎬ鱼为何不脱水?

深海高压ꎬ鱼如何抵抗水压?

弱肉强食ꎬ鱼是如何通过食物

分等级?

暗潮 汹 涌ꎬ鱼 为 何 能 应 对 自

如?

声色世界ꎬ鱼是如何交流的?

一望 无 际ꎬ鱼 为 何 不 会 迷 失

方向?

海水中的氧气

鱼鳃如何工作?

鲨鱼 如 何 应 对 海 水

压力变化?

食物链

猜猜谁游得快?

流线型

鱼的 爆 发 力 来 自 哪

里?

“鳍”开得胜

鱼体解剖

鱼眼中的世界

听听海洋的声音

鱼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全球变暖会给海洋

生物带来“致命伤” ?

茫茫海上“大草原”、古老的

蓝藻、如果没有藻类会怎样?

月鱼有个特殊的鳃

一滴水中的浮游世界、离不

开鲨鱼的珊瑚礁

潜水艇的原型———鹦鹉螺

会爬树的鱼

海里的“小猪佩奇”

会“飞”的鱼

海里的“歌唱家”

海洋生物中哪些才是鱼?

有的动物叫“鱼”却不是鱼

62

第64页

该分主题探讨鱼如何在海洋生存以及鱼如

何认知世界两个方面ꎬ 描述了鱼的呼吸、 运动、

构造、 交流、 辨识方向等内容ꎬ 展示了鱼的生

存智慧ꎮ

在调研过程中ꎬ 观众对海洋原住民———鱼类

有大量各式各样的疑问ꎬ 如 “ 你听说过 ‘ 人造

鱼鳃’ 吗?” “海洋生物中哪些不是鱼?” “鱼会

淹死吗?” 等ꎬ 这些问题有趣但缺乏一定的科学

性无法直接采用ꎮ 通过对观众问题的归纳提炼ꎬ

可发现这些问题其实都聚焦于 “ 鱼如何在海洋

中生存” 和 “ 鱼如何认知世界” 两大类ꎬ 继续

聚焦则是围绕 “ 鱼类如何在海洋中生活” 这一

主题发问ꎬ 为了让整个主题更具科学性ꎬ 工作

团队对问题进行延伸思考ꎬ 通过正反双向推理ꎬ

最终确立基于调研问题的四层主题脉络ꎬ 依据

问题脉络帮助观众构建该主题的知识体系ꎮ

(2) 分主题 “ 守着浩瀚的大海ꎬ 为什么我

们还结构性缺水?” 内容设计 (见表 3)

表 3 分主题 2 内容设计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第四层级

守着浩

瀚的大

海ꎬ 为

什么我

们还结

构性缺

水?

地球水

资源如

何分布?

如何有

效利用

海水资

源?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水?

我们到底多缺水?

为什么可用的淡水资源那么少?

如何直接利用海水?

海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喝?

为何还没有大规模地进行海

水淡化?

地球上有多少水?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

水滴的旅行

渗透作用 “渗透” 那些事儿

海水的应用 “海水稻”是长在海水里吗?

海水有哪些成分?

海水蒸发后剩下什么呢?

“互不相融” 的海水

海水为什么不易结冰? 咸咸的海水ꎬ 淡淡的海冰

为什么海水不能喝?

海水淡化技术现状

你知道多少种海水淡化技术?

海 洋 电 厂 ( 潮 汐 发 电 / 波

浪发电 / 洋流发电)

该 分 主 题 与 人 对 水 的 需 求 相 关ꎬ 观 众 比

较感兴趣 的 方 向 是 水 资 源ꎮ 这 一 点 通 过 观 众

对 “ 地球上 有 多 少 水” “ 为 什 么 海 水 不 易 结

冰” “ 为什么海水不能喝” 等问题的关注与兴

趣得以证明ꎮ 在 对 观 众 问 题 加 以 提 炼 时ꎬ 可

发现问题 聚 焦 在 水 资 源 分 布 和 海 水 资 源 利 用

两个方面ꎬ 向 上 归 纳 为 对 结 构 性 缺 水 问 题 的

关注ꎮ 但如 果 展 览 仅 从 观 众 感 兴 趣 的 问 题 进

行延展ꎬ 内容 较 为 单 薄ꎬ 难 以 支 撑 起 整 个 主

题ꎮ 工作团队依据观众问题进行了内容拓展ꎬ

增加了关于 海 水 渗 透、 海 水 淡 化、 海 水 利 用

等方面的 问 题 对 分 主 题 加 以 支 撑ꎬ 最 终 确 定

了该主题 的 四 层 问 题 结 构ꎬ 也 使 分 主 题 内 容

体系更加清晰ꎮ

(3) 分主题 “ 万里海疆ꎬ 如何界定海洋国

土?” 内容设计 (见表 4)

表 4 分主题 3 内容设计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万里海疆ꎬ 如 何 界 定 海

洋国土?

我国的海洋国土包括哪些部分?

台湾海峡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界定海洋国土?

万里海疆

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 领土意识

台湾海峡的变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 300 万平方千米ꎬ

但公众对海洋国土的认知普遍较浅ꎬ 凸显开展

海洋国土教育的意义重大ꎮ 该分主题就海洋国

土的划分原则、 我国海区、 海峡及相关岛屿进

63

第65页

行了梳理ꎬ 旨在加强受众的海洋国土意识ꎬ 拓

展认知范围ꎮ

相比 陆 地 国 土ꎬ 海 洋 国 土 更 容 易 被 公 众

忽视ꎮ 因此在 调 研 时ꎬ 这 部 分 内 容 更 多 是 以

封闭式问 题 的 形 式 对 观 众 的 认 知 程 度 加 以 了

解ꎬ 并通过 对 结 果 的 分 析 进 行 主 题 选 择 和 提

炼ꎮ 该分主 题 的 内 容 选 择 更 多 是 为 了 传 播 海

洋国土意 识 和 相 关 知 识ꎬ 具 体 形 式 也 以 封 闭

式问题为主ꎬ 围 绕 海 洋 国 土、 台 湾 海 峡 等 重

要知识点 展 开ꎬ 以 直 接 提 问 的 形 式 引 导 观 众

关注、 学习相 关 知 识ꎬ 提 升 海 洋 国 土 意 识 和

爱国意识ꎮ

(4) 分主题 “ 入海难于上青天ꎬ 海洋到底

有多深?” 内容设计 (见表 5)

表 5 分主题 4 内容设计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第四层级

入海难

于上青

天ꎬ 海

洋到底

有多深?

如何测

量海洋

深度?

深海压

力有多

大?

如何探

秘深海?

如何测量海洋?

海有多深?

海水压力有多大?

探秘 深 海ꎬ 聚 宝 盆

中到底有什么宝藏?

探测 海 洋 的 工 具 知

多少?

测距原理

结绳测海深

声波测海深

遥感测海深

海底地形测绘

深度与压力

海水压力的威力

压力体验

上升的气环

海水 为 什 么 看 起 来

是蓝色的?

海底资源

热液生态系统

深海电梯

蛟龙号

水声通信技术

981 钻井平台

探海格局

雪龙号

“山” 高还是 “水” 深?

危险的深潜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海水的分层、 千奇百怪的深海动物

珊瑚礁王国

海底的 “传声筒” 、 “蛟龙” 号靠什

么千里传音

在海上钻井平台是什么样的体验?

科考队员照片

该分主题从测量海洋深度的方法和深潜设备

两个方面分析了海洋之深的问题ꎬ 主要探究声波

测深的原理以及深潜设备是如何应对海水带来的

阻碍从而进入并观测海底世界的ꎮ 最后ꎬ 从海洋

垃圾的危害之深提出了海洋生态保护的问题ꎮ

海洋的神秘之处在于深不可测ꎬ 通过观众调

研也能发现: 观众对海洋深度等问题十分好奇ꎬ

但问题多聚焦在较浅层的 “大海有多深” “海水

为什么是蓝色的” “人最多能潜水多少米” 等问

题ꎮ 工作团队需要结合专业知识拓展这些问题ꎬ

发掘其内在价值ꎬ 如: 海洋深度可以延伸至海

洋探测、 海洋测距等相关主题ꎻ 海洋深潜可以

延伸至海底资源、 海洋科考等相关主题ꎮ 最终

通过层级推演和拓展确定了 “ 入海难于上青天ꎬ

海洋到底有多深?” 的主题ꎬ 将分主题体系进行

延伸有利于带领观众拓展兴趣问题ꎬ 让整个分

主题内容更具科学体系ꎬ 也更有意义ꎮ

从上述四个分主题的展示内容设计可以看到ꎬ

64

第66页

“问问大海” 展览立足观众问题ꎬ 通过对问题的

挖掘和延展ꎬ 最终完成内容及展品的设计ꎮ 考虑

到展览空间的局限性和问题的主观性ꎬ 有限的展

品数量无法完全支撑起展览的科学体系ꎬ 观众主

观的兴趣无法承载展览的科学价值ꎬ 展览设计者

又基于问题进行了聚焦归纳提炼ꎬ 对知识点进行

延伸和补充ꎬ 以此来弥补问题和空间的不足ꎬ 最

终通过双向层层推演撑起整个问题体系 (即展览

内容体系) 的设计ꎮ 整个展览在问题展开、 探

究、 沟通中ꎬ 让观众通过问题参与进来ꎬ 引导观

众层层寻求答案ꎬ 在科学探索和趣味体验中认识

海洋、 感受海洋、 聆听海洋、 保护海洋ꎮ

3? 展示方式设计阶段

对于博物馆展览而言ꎬ 科学性、 知识性、 通

俗性是基本要求ꎬ 互动性、 参与性是科技馆展

示的特色ꎬ 生动性、 趣味性则是科技馆吸引观

众的亮点之一ꎬ 最终目的都是激发、 引导观众

动手实践、 与展品发生互动联系ꎬ 强化展示效

果ꎮ 让观众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ꎬ 把

观众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

索者ꎬ 用 “请你动手” “请你体验” 的方式最大

限度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ꎮ

本次海洋展策划在展品的展示方式上秉承

“以观众为中心” 的理念ꎬ 将 “观众问题” 进行

可视化表达ꎬ 并依托展品丰富的表现形式ꎬ 互

动装置及外形、 布展的标识等来实现ꎮ 紧密围

绕观众对展品展示的内心需求ꎬ 创新表现形式、

展示方 法、 实 现 手 段 等ꎬ 运 用 多 种 信 息 技 术ꎬ

实现展品的信息化、 数字化和媒体化展示ꎮ 如

在展示形式上ꎬ 充分考虑观众的认知和学习特

点ꎬ 通过大量的交互式展品、 多媒体视频、 实

物实景展示、 实验展示、 模拟场景体验、 特效

影片等形式ꎬ 将 “ 高冷” 的科学知识以一种生

动又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ꎬ 在充满

趣味性、 娱乐性的参观体验中习得新知、 加深

认识 (见表 6) ꎮ

表 6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代表性展品展示方式

展品名称

展示形式

图文板 多媒体

实物或

标本

复原场景

或景箱

机械或

机动互动

模型 剧场 实验室

展品类型

海水中的氧气 ■ ■ 件

鱼鳃是如何工作的 ■ ■ ■ 件

以柔克 “压” ■ ■ ■ 件

猜猜谁游得快 ■ ■ ■ ■

流线型 ■ ■

运动发动机-肌肉 ■ ■

展项组

“鳍” 开得胜 ■ ■ 件

仿生鱼大闯关 ■ 件

“鱼” 事 ■ 核心展品

地球上的水 ■ ■ ■ 件

海水的应用 ■ ■ ■ 件

海水主要成分 ■ ■ ■

为什么喝海水会更渴 ■ ■ ■

海水淡化技术 ■ ■ ■

展项组

渗透实验 ■

观察海水中的微生物 ■

海水为何不易结冰 ■

核心展品

什么是海洋国土 ■ ■ 件

65

第67页

表 6 (续)

展品名称

展示形式

图文板 多媒体

实物或

标本

复原场景

或景箱

机械或

机动互动

模型 剧场 实验室

展品类型

台湾海峡 ■ ■ ■ ■ 核心展品

测距原理 ■ ■ ■ 件

结绳测海深 ■ ■ ■ ■ 件

声波测海深 ■ ■ 件

遥感测海深 ■ ■ 件

海底地形探测 ■ ■ ■ 件

海水压力的威力 ■ ■

四面八方的压力 ■ ■

上升的气环 ■

展项组

深海电梯 ■ ■ 核心展品

蛟龙号 ■ ■ ■ ■ 核心展品

水声通信技术 ■ ■ 件

981 钻井平台 ■ ■ ■ 件

深海格局 ■ ■ ■ 件

海底宝藏 ■ ■ 件

热液生态系统 ■ ■ ■ 件

海洋ꎬ 我想对你说 ■ 件

整个展览还通过可视化的布展将 “ 问题导

向” 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ꎮ 将问题的分层解

析以不同颜色、 不同底纹、 不同大小的问题符

号呈现ꎬ 在辅助公众更便捷地了解动线之外ꎬ

也激发公众在参观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探究ꎮ

展览入口处安装了一面多媒体展示屏 (见图 2) ꎬ

以动态演示加文字图标的形式将观众最感兴趣

的代表性海洋问题进行展示ꎬ 如: “ 鱼会睡觉

图 2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入口处观众问题展示屏

66

第68页

吗?” “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 “海水能种水稻

吗?” 等进行展示ꎬ 邀请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探索

问题的答案ꎮ 在展览的结尾处则安置了一面电

子互动屏ꎬ 观众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将自己参

观获得的学习心得进行展示ꎮ 通过这样的交互

方式ꎬ 观众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了解他

人的参观收获ꎬ 让展览在话题性十足的讨论中

得到升华ꎮ

综上ꎬ 海洋展览设计可以通过可视化问题布

展、 创新展品的表现方式和互动方式将 “ 观众

问题” 在展览中充分展现ꎬ 设置基于问题的知

识学习和科学探索ꎬ 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调动观众的学习兴趣ꎬ 让 “ 观众问题” 真正落

到实处ꎮ

(三) “问题探究式” 参观学习

传统的展览参观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ꎬ 观众

只是被动的接受者ꎮ 而 “ 问问大海” 海洋展从

策展理念到参观学习模式都采取问题导向式ꎬ

以观众为主体构建一种探究式参观模式ꎬ 每一

展区匹配由浅入深的趣闻问题引导观众进行递

进式思考ꎬ 在问题闯关式的学习中收获知识ꎮ

“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 流程如图 3 所示ꎮ

图 3 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流程

“问问大海” 的展览主题首先将观众置身于

海洋相关的问题情境中ꎬ 四大主题展区以层层

递进、 环环相扣的设问模式激发观众的求知欲

和好奇心ꎬ 调动观众的学习参与性ꎮ 在参观过

程中ꎬ 观众初步观察展品时已经能看到对展品

的提 问 ( 即 基 于 调 研 归 纳 得 出 的 “ 观 众 问

题” ) ꎻ 随着对展品的深度观察对该问题进一步

探究ꎻ 带着问题延伸至科技馆外进行实验、 验

证自身判断ꎻ 进而能真正地解决问题ꎻ 完成知

识建构并能准确地整合、 组织和解释ꎻ 最后对

本次参观学习进行评价反馈ꎮ 四大主题展区共

计 37 个问题完成整个展览ꎬ 引导观众以问题为

切入点与展品发生联系ꎬ 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

海洋探究之旅ꎮ

在海洋展厅定期举办的预约制教育活动 “瓶

子里的海洋” 也借鉴了 “问题制学习” 的流程ꎬ

该活动与展览中 “海洋住民———鱼类如何在海洋

中生活?” 主题展区内容形成呼应ꎬ 让观众围绕

该展区食物链和活体水族箱等展品开展问题探究ꎬ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提高海洋环保意识ꎮ

教育活动首先向参与观众发放问题任务卡

牌ꎬ 引导观众观察寻找活体水族箱展品内的海

洋生物和非生物ꎬ 对 “ 这些生物或非生物在环

境中有什么作用” 产生疑问ꎻ 然后以 “ 海洋生

态缸是 否 需 要 人 为 干 预 来 维 持 正 常 的 生 态 平

衡?” 对问题展开探究谈论ꎬ 并进一步围绕活体

水族箱展品拓展ꎬ 设想馆区断电后水族箱可能

发生的故事并与学生进行交流ꎻ 接着邀请观众

动手设计一个生态瓶ꎬ 比较 “人工生态缸 VS 自

然界中海洋” ꎬ 聚焦影响生态瓶中平衡状态的因

素并加以验证ꎮ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计让观众了

解海洋生态系统、 阐述观点ꎬ 并对海洋生态中

食物链、 食物网、 生物多样性等核心概念精准

掌握、 构建知识框架ꎮ 最后由指导教师综合观

察学生表现、 讨论情况进行表现性评价ꎬ 根据

活动前后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认识变化进行前后

评估对比ꎬ 较好地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ꎬ 促进

和保证教育活动的效果ꎮ

作为以 “ 观 众 问 题” 为 基 础 策 划 的 展 览ꎬ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自 2020 年 1 月开放以

67

第69页

来累计接待观众超 60 万人次ꎮ 依托馆区展品对

内容进行深度拓展ꎬ 开发深度看展品、 科学实

验秀等传统经典教育品牌主题ꎬ 原创戏剧导览、

线上直播、 科普研学活动等创新主题活动形式ꎬ

累计开发配套教育活动 20 个、 开展教育活动 44

次ꎬ 累计受众 9? 1 万人次ꎮ

三、 结语

科普展览的基础功能是传播科学知识ꎬ 传递

科学方法、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则是更高层次

的追求ꎮ 厦门科技馆 “ 问问大海” 海洋主题展

通过 “观众问题” 对观众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调

研ꎬ 依托 “问题” 开展策展和设计ꎬ 打破传统

展览 “以我为主” 的策展方式ꎬ 在展览各个环

节凸显 “观众问题” ꎬ 让观众真正成为展览的主

体ꎮ 展览中设计了问题探究式的参观模式和采

用 “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 的教育活动ꎬ 让

每件展品不再孤立地展示ꎬ 参观模式和教育活

动成为参观中的连接ꎬ 用问题串起全场ꎬ 充分

调动观众兴趣、 启迪观众思考、 让观众观有所

获ꎬ 让展品在观众的思考中焕发生机ꎬ 让观众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习科学ꎮ

参考文献

[ 1]Katz. E.ꎬ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M] / / Blumler

& E. Katz ( eds.) ꎬ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ꎬ

Beverly Hillsꎬ CA: Sageꎬ 1974:19-34.

[2]邓银华. 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用户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 湘潭大学ꎬ 2015.

[3]周婧景. 对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观念的再理解[ J] . 中国博物馆ꎬ 2021(1) :28-36ꎬ 127.

[4] Falk J. H.ꎬ Dierking L. D.. Learning from museums: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 M] .

Walnut Creekꎬ CA: AltaMira Pressꎬ 2000:135.

[5] Siemens G.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a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ꎬ 2004ꎬ2( s101) :3-10.

[6]徐松岩. “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博物馆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J]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估) ꎬ 2016(10) :43-45.

[7]谢咏殷. 科技馆展览形式的变迁[ C] / / “ 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下) . «科技与企业»编辑部ꎬ 2016:80.

[8]孙景云. 试论科普场馆的“以人为本” [C] / / 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 年中国

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ꎬ 2004:66-67.

[9]郑奕. 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 . 复旦大学ꎬ 2012.

[10]郭娜. 科技馆常设展览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融合的可行性[ J] . 科学咨询ꎬ 2018(36) :30-31.

(编辑: 王青)

68

第70页

科技成就类科普展品的展示创意

———以 “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为例①

李 博②

①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公共安全科普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 ꎬ 编号: 2019YFC0810805ꎮ

② 李 博: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科技教师ꎬ 高级工程师ꎻ 研究方向: 科普展品原理及教育功能ꎻ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 5

号ꎻ 邮编: 100101ꎻ Email: libo@ cstm? org? cnꎮ

引用格式: 李博. 科技成就类科普展品的展示创意———以“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为例[ J] .自然科学博物馆

研究ꎬ2021(6) :69- 77. [ Li Bo. The Display Creativity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xhibi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aking the Exhibition Innovation Wins the Futur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for 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an Example[ J]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ꎬ2021( 6) : 69-77.] .DOI:10.19628 / j. cnki.

jnsmr.2021.06.009

【摘要】 本文围绕科技馆策划科技成就展的展品创意进行探讨ꎬ 针对相关展览的现状及问

题ꎬ 分析展品的目的性及其与观众的联系ꎬ 分别对展品创意中可能的展示点及展示手段进

行了梳理归类ꎬ 并以 “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为实例ꎬ

对展示点及展示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予以阐释ꎮ

【关键词】 科技馆ꎻ 科技成就展ꎻ 展品创意ꎻ 展示点ꎻ 展示手段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日益进步ꎬ 近年来ꎬ 关于

当代科技成就的展览不断增多ꎮ 科技馆推出了诸

多以科普为目的科技成就展ꎮ 鉴于科技馆的科普

工作性质ꎬ 以及观众以青少年为主的实际情况ꎬ

与其他博物馆或展会相比ꎬ 科技馆的此类展览往

往更注重观众互动体验水平及获得的观展体验[1]

并且更倾向于科技知识传播ꎮ 目前ꎬ 国内专门针

对科技成就类科普展的讨论很少ꎬ 在中国知网以

“科技馆” “科技成就” “展览” “展品” 等关键

词组合搜索ꎬ 绝大多数文章为新闻报道ꎬ 鲜有学

术讨论或经验总结类论文ꎮ

一、 科技成就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 科技成就展面对的难题

科技馆擅长表现牛顿力学、 几何光学、 电磁

学等基础学科ꎬ 形成了一批符合 “ 传递直接经

验、 再现科学过程” 理念的 “经典展品” ꎮ 而在

表现高新科技成就时ꎬ 科技馆需要面对一系列

不同于以上学科领域的难题ꎮ 高新科技成就ꎬ

根据学科领域及功能ꎬ 可分为侧重技术应用和

侧重基础研究两种方向ꎮ 二者有一定区别ꎬ 也

有联系和共性ꎮ

1? 关于技术应用类成就的主要难题

其一ꎬ 更新迭代快ꎮ 技术成就不同于经典基

础科学理论ꎬ 后者通常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大

幅更新或被替代ꎬ 但技术成就迭代速度很快ꎬ

层出不穷的技术方法、 不断刷新的应用数据ꎬ

造成此类展品策划不宜耗费过长时间ꎬ 相比经

典展品ꎬ 更有必要探索展品创意的通用模式ꎮ

其二ꎬ 技术集成度高ꎮ 科技馆经典展品主要

关注单一原理或现象ꎮ 而技术成就可能来自跨

学科和领域的合作ꎬ 是大量技术方案和细节的

69

第71页

综合结果ꎬ 因此ꎬ 要完整细致地解释清楚成就

背后的全部技术支撑是不现实的ꎮ 同时ꎬ 复杂

的细节也限制了对成就的直接复制展示ꎬ 因为

复制品往往存在细节简化和失真ꎮ 此外ꎬ 在科

技馆这类强调交互的场馆中ꎬ 简单复制很难满

足高强度高频率操作下对展品的稳定性要求ꎮ

2? 关于基础科学类成就的主要难题

基础科学类ꎬ 特别是在物理学领域的一些前

沿突破ꎬ 最突出难题在于抽象性ꎬ 不仅可能涉

及过于宏观或微观的尺度ꎬ 而且可能具有反直

觉属性ꎬ 需借助数学语言才能准确阐释ꎬ 相关

现象难以在现场直接呈现ꎮ

3? 两类科技成就的联系与共性

技术应用类和基础科学类成就虽是两个不同

方向ꎬ 但二者并非全无交集ꎬ 基础科学需要以

技术工具 ( 如试验或观测设备) 为辅助手段ꎬ

技术应用则以科学定律或原理为基础ꎮ 部分成

果既体现技术应用属性ꎬ 也体现基础科学属性ꎬ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FAST) ” 即属此

类ꎮ 基础科学类成就的抽象性特点也存在于部

分技术领域ꎬ 尤其是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 如

超级计算机、 汉字激光照排等) 特别突出ꎮ

前沿成就ꎬ 不管属于技术应用类还是基础科

学类ꎬ 都可能有极强的专业性ꎮ 而且部分成果

尚未达到应用转化条件ꎬ 不容易与日常生活建

立联系ꎬ 或不适合通过简单操作即呈现效果ꎬ

这为科技成就向展品转化带来困难ꎮ

(二) 展品的现状与问题

以上情况ꎬ 增加了科技成就类展品的设计难

度ꎮ 策展人员如仍按简单直接的思路对成就进

行复刻ꎬ 可能造成一些共性问题ꎮ 事实上ꎬ 很

多相关展品走向了类似方向ꎬ 造成大量展品手

段单一集中ꎬ 内容晦涩又试图面面俱到的情况ꎮ

1? 技术性成就相关展品的问题

对于技术性成就ꎬ 策展人往往大量直接使用

实物、 模型及纪录片视频ꎬ 或在图文中以专业

语言进行长篇大论地阐述ꎮ 对于具有首创意义

且外形特点鲜明的成果ꎬ 直接呈现的确可以给

观众留下深刻印象ꎬ 但对于如电子设备、 专业

工具等强调小精尖的成果ꎬ 普通观众仅从外形

看不出和以往所见类似产品的区别ꎮ

2? 基础科学突破相关展品的问题

尽管基础科学类成就在综合性科技成就展中

占比较少ꎬ 但在一些展览中ꎬ 重大、 前沿、 开

创性基础科学突破仍是难以回避的话题ꎮ 策展

人往往费尽心力ꎬ 希望阐释清楚其中的深奥原

理ꎬ 结果要么止步于该学科领域的早期基础知

识介绍ꎬ 要么仅能提供一些使观众难以产生共

鸣的晦涩数据或图表ꎮ

二、 展品创意需考虑的要素

以上现状ꎬ 固然源于科技成就自身特点带来

的难题ꎬ 也与策划者对展品定位不明确ꎬ 对展

示目的及其与观众联系的思考不清晰有关ꎮ 科

技馆强调 “直接经验” ꎬ 但面对复杂抽象或高度

集成的前沿成果ꎬ 应尊重客观规律ꎬ 不必强求

以经典展示方式呈现所有内容ꎮ 对展品的定位

需要注意观众特点ꎬ 与其他场馆相比ꎬ 科技馆

观众更多带着 “动手” “有趣” “零距离” 等心

理预期ꎬ 如果只提供围着护栏的沙盘、 展柜里

的实物或模型、 在网络上同样可以获取的视频ꎬ

显然不能满足观众需求ꎮ 与其他场馆相比ꎬ 科

技馆更需要注意避免单纯外形复制或信息罗列ꎬ

应首先明确展示目的及其与观众的联系ꎬ 在此

基础上ꎬ 捕捉符合观众需要的展示点ꎬ 适当舍

弃于展示目的及观众意义不大的内容ꎬ 并巧妙

配合展示形式和手段ꎮ

(一) 明确展示目的

在科技成就展中ꎬ 经常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

在内容上ꎬ 希望尽可能把所有信息全部传递给

观众ꎬ 使观 众 难 以 把 握 重 点ꎻ 二 是 在 手 段 上ꎬ

认为互动越多越好ꎬ 将互动等同于探究ꎬ 事实

上ꎬ 应避免 “为互动而互动” 或互动性偏离知

识传达目的等情况[2]

ꎬ 对互动的理解不应局限

于机械装置或互动屏ꎬ 旧金山探索馆认为ꎬ 文

字图形同样可以实现互动或参与[3]

ꎮ 美国 “ 非

70

第72页

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委员会” 概括了非正式

科学学习六方面目标ꎬ 即: 发展科学兴趣、 理

解科学知识、 从事科学推理、 反思科学、 参与

科学实践、 认同科学事业[4]

ꎮ 对于现阶段大多

数科技成就展来说ꎬ 理解科学知识和认同科学

事业的目标尤为突出ꎬ 此外ꎬ 激发兴趣可能是

容易被忽视的方面ꎮ 下面从这三方面进行讨论ꎮ

1? 理解科学知识

传递知识是展品最常见目的之一ꎮ 与经典展

品相比ꎬ 成就类展品承载的是多学科和领域的综

合体ꎬ 需避免面面俱到ꎬ 或者过于纠结深奥原理

或细节ꎬ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ꎬ 而应考虑是否有助

于观众把握成就最核心的技术方法、 最重要的科

学原理、 最显著的应用效果ꎬ 或者是否有助于弥

补观众最可能缺失或混淆的知识空白ꎬ 进而帮助

观众以点带面ꎬ 整体把握相关知识ꎮ

2? 认同科学事业

科技成就背后ꎬ 往往有特定的需求环境、 感

人的研发过程、 重要的社会影响等ꎮ 与经典科

学内容相比ꎬ 新成就的时代更近ꎬ 更容易引起

观众共鸣ꎮ 以提升观众对科技成就的认可为目

的ꎬ 可以使其在情感、 态度、 价值观方面有所

触动ꎮ 例如发扬求真务实精神、 激发对科技工

作者的敬意等ꎮ

3? 发展科学兴趣

与经典展品相比ꎬ 成就类展品在激发兴趣方

面的作用可能被忽视ꎬ 事实上ꎬ 对于此类展品ꎬ

以激发观众兴趣为目的ꎬ 有助于引导观众对相

关信息持续关注ꎮ

(二) 与观众的联系

皮亚杰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提出ꎬ 认识决

定于认知者和物体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5]

美国博物馆协会 ( AAM) 的 Serrell 等学者强调

对展览的评价应着眼于构建观众体验[6]

ꎮ 因此ꎬ

不能忽视展品与观众的联系ꎮ 科技馆观众以自

由参观为主ꎬ 与有趣的声、 光、 电、 磁现象相

比ꎬ 高新科技成就往往显得曲高和寡ꎬ 展品要

吸引观众驻足ꎬ 尤其需要注意与观众的联系ꎮ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与观众建立联系的渠道ꎮ

1? 生活经验

考虑科技成就是否与观众自身生活相关ꎬ 是

否能够引起观众对某些经历的联想ꎬ 或者在未

来阶段ꎬ 可能对观众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ꎮ

2? 社会影响

如科技成就与观众生活较远ꎬ 不易建立直接

联系ꎬ 也可考虑是否会为整个社会发展带来深

远影响ꎬ 展品如能阐释清楚这方面内容ꎬ 同样

可以让观众感觉与科技成就建立了关联ꎮ

3? 兴趣与好奇心

部分科技成就不仅与观众生活难以建立联

系ꎬ 且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应用前景或社会影

响ꎬ 这种情况多集中在基础科学领域ꎬ 这时候ꎬ

可以挖掘成就背后出人意料的发现、 现象、 故

事等适合激发观众兴趣的内容ꎬ 拉近展品与观

众的距离ꎮ

三、 选择合适的内容展示点

在明确展示目的及其与观众的联系后ꎬ 应在

大量相关内容中选取适当的展示点和展示手段

以实现目的ꎮ 展示点关联到对内容重点的把握、

叙事模式的构建、 详略层次的控制ꎮ 适当的展

示点ꎬ 有助于形成详略得当的信息传递层次ꎬ

帮助观众建立理解ꎬ 回避过于复杂而对观众缺

乏意义的细节ꎮ

整体来说ꎬ 展示点可能来自成就研发周期的

前段 (问题段) 、 中段 (过程段) 和后段 (效果

段) ꎬ 不同展示点适配不同成就ꎮ

(一) 问题段

科技成就往往是基于特定需要而诞生的ꎮ 所

谓从问题段切入ꎬ 就是将科技成就面对的或要

解决的问题作为核心内容ꎮ 这有助于激发观众

兴趣ꎬ 培养观众对科技工作者的共情心理ꎮ 具

体分为从要解决的问题和须面对的环境切入ꎮ

1? 从要解决的问题切入

各类科技成就在投入研发前ꎬ 已经有较明确

的目的ꎬ 例如ꎬ 在基础研究领域ꎬ 绝不是漫无

71

第73页

边际的盲目尝试ꎬ 其目的往往是验证某种科学

假设ꎮ 如能对这一科学假设加以呈现ꎬ 既能让

观众更准确地把握科技成就的核心目标ꎬ 也有

助于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ꎮ

2? 从需面对的环境切入

很多技术成就要进入实际应用ꎬ 不得不考虑

特殊的工作环境ꎮ 例如ꎬ 深海探测器需要面对高

压、 低温、 黑暗环境ꎻ 高原铁路需要面对缺氧、

冻土等环境ꎻ 深空探测需要面对失重、 真空、 宇

宙射线等环境??将这些特殊环境展示给观众ꎬ

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和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ꎬ

从中获得对科学精神的感悟和认同ꎮ

(二) 过程段

所谓从过程段切入ꎬ 即从研发过程和关键技

术中寻找展示点ꎬ 这有助于反映成就的核心原

理和技术ꎮ 具体可分为从关键环节、 通用原理、

历史沿革切入ꎮ

1? 从关键环节切入

科技成果虽然高度集成ꎬ 但其中往往有最核

心或最有特色的方法或技术ꎬ 能够代表该项成

果ꎮ 例如ꎬ “轮廓+参数” 技术路线ꎬ 对于汉字

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ꎬ 就是关键环节[7]

ꎮ 从关

键环节切入ꎬ 适用于关键环节可以高度凝练、

易于理解或直观呈现的成果ꎮ

2? 从通用原理切入

出于科学普及的目的ꎬ 成果所属技术方向的

通用原理可作为展示点ꎬ 使观众了解这一技术领

域的一般方法ꎮ 例如ꎬ 彩色印刷技术的减法三原

色原理、 压水堆核电站的回路构成[8] 等ꎬ 都属于

相关技术领域的通用原理ꎮ 在选取通用原理时ꎬ

应注意两点: 一是原理对于科技成就应具有独特

性ꎬ 例如介绍压水堆核电站时ꎬ 却聚焦电磁感应

这种发电机一般原理ꎬ 会让观众感觉过于肤浅ꎬ

甚至跑题ꎻ 二是对原理的选择应以服务展示目的

和同观众建立联系为前提ꎬ 例如对一些应用性强

的技术成果ꎬ 观众可能更希望了解其应用效果ꎬ

如展品泛泛讲述其中涉及的摩擦力、 离心力、 惯

性等一般力学知识ꎬ 就属于没有考虑清楚观众的

关注点ꎬ 疏远了与观众的联系ꎬ 使本来有趣的成

果也变得冷漠、 乏味ꎬ 如同 “焚琴煮鹤”ꎬ 不如

从效果段切入更恰当ꎮ

3? 从历史沿革切入

对于部分科技成果ꎬ 要提取关键环节并不容

易ꎮ 这时可以转换思路ꎬ 将成果置于科技发展

史的大背景中ꎬ 以 “ 讲故事” 方式展示科学过

程的整体脉络[9]

ꎬ 并呈现该成果在其中所处的

阶段和地位ꎬ 对比体现成果的突破性ꎬ 有助于

降低观众理解和接受的门槛ꎮ

(三) 效果段

所谓从效果段切入ꎬ 即围绕科技成果最终目

的或结果寻找展示点ꎮ 这有助于与观众经验或

生活建立联系ꎬ 提升观众的认同感ꎬ 培养观众

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ꎮ 具体可分为

从直观形象和应用效果切入ꎮ

1? 从直观形象切入

直观形象是传统科技成就展最常见的展示

点ꎬ 即将科技成就最终形态直接呈现给观众ꎬ

适合具象化、 形态美观或壮观、 辨识度高的成

就ꎬ 特别适合大型工程项目ꎬ 如桥梁、 机械等ꎮ

2? 从应用效果切入

表现成就的应用效果ꎬ 不必强求现场演示该

成就的真实工作状态ꎬ 只要是最终效果能够高

度概括或量化的成果 ( 例如超级计算机的运算

能力、 高铁列车的行驶速度、 杂交水稻的产量

等) ꎬ 都能借助一些可视化手段予以呈现ꎮ

四、 展品的表现手段

内容和形式是展品互相搭配的两方面属性ꎮ

如果手段不合适ꎬ 展示点的意义也会相应削弱ꎮ

想要全部展品达到 “ 传递直接经验、 再现科学

过程” 的效果是不现实的ꎮ 但通过一些巧妙设

计ꎬ 可以提升传递直接经验的展品比例ꎮ

(一) 展品基本类型

不管什么表现手段ꎬ 归根结底是要把信息传

递给观众ꎬ 按照信息的真实程度由强到弱ꎬ 科

技馆展品可分为真实再现、 模拟、 事先嵌入三

72

第74页

个层级[10]

ꎬ 配合不同的表现手段ꎬ 即形成实验

类、 模拟类、 讲述类展品[11]

ꎮ 下面是三类展品

各自对表现科技成就的适用性ꎮ

1? 实验类

科技馆教育形式是获得直接经验[12]

ꎮ 实验

类展品属于科技馆经典展品ꎬ 通过现场呈现真

实现象ꎬ 达到 “传递直接经验、 再现科学过程”

的效果ꎮ 实验类展品有趣、 直观ꎬ 深受观众欢

迎ꎬ 但普遍局限于明确、 简单的科学过程ꎬ 如

声、 光、 电、 磁 等 基 础 学 科 的 一 些 现 象[13ꎬ14]

对于很多科技成就ꎬ 经典展品有时并不直接适

用ꎮ 另外ꎬ 需要说明ꎬ 静态实物在信息可靠程

度上ꎬ 属于真实层级ꎬ 但在手段方面ꎬ 通常缺

乏与观众的深度交互ꎬ 没有呈现科学过程ꎬ 本

文中将其归为讲述类ꎮ

2? 讲述类

讲述类展品ꎬ 即将内容以图文、 模型、 音视

频等方式直接讲出来ꎮ 其手段和内容彼此独立ꎮ

对于科技馆来说ꎬ 讲述法通常不符合经典展品

特征ꎬ 但对于科技成就展来说ꎬ 讲述法是普遍

采用的传统手段ꎮ 其优点是对各类内容普遍适

用ꎬ 而缺点是如全部依赖这一方法ꎬ 会显得说

教意味较重ꎬ 观众参与程度有限ꎮ

3? 模拟类

模拟类介于讲述类和实验类之间ꎬ 是对因过

于宏观、 微观、 抽象ꎬ 或 因 时 长、 危 险 性、 复

杂性等原因ꎬ 不适合直接感知或实验的科学过

程ꎬ 采用模拟装置进行表现ꎮ 模拟类与讲述类

的区别在于ꎬ 其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不是事先

制作好的固定内容ꎬ 模拟类展品与真实情况之

间存在偏差ꎮ 为将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ꎬ

需要注意对真实现象或过程核心特征的把握ꎬ

避免对观众产生误导ꎮ 已成为科技馆经典展品

的 “万有引力井” 即为其中典型代表ꎬ 展品按

反比例函数曲线旋转面制成漏斗状结构ꎬ 小球

在其表面所受水平方向的分力与小球轨道半径

呈平方反比关系ꎬ 不仅符合万有引力公式特征ꎬ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义相对论在二维空

间的体现ꎮ 模拟类展品相对于讲述类展品有更

好的交互性、 直观性和可探究性ꎬ 相对于实验

类展品ꎬ 扩展了内容范围ꎬ 但对创意水平的要

求很高ꎬ 数量较少ꎮ

(二) 强化表现手段

在常规手段基础上ꎬ 还可以使用一些手段以

增强表现力ꎬ 下面列举一些方法ꎮ

1? 感官转换

基于人的不同感官采集信息效率的差异ꎬ 将

原本难以描述的抽象信息通过一些手段转化成

可以感受的信息ꎮ 例如ꎬ 根据 FAST 获取的中子

星数据编制音乐ꎮ 科学可视化可归为感官转换

法的子类ꎬ 它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ꎬ 将抽象的

科学数据转化成具象的图像、 模型等ꎬ 让数据

各方面特征变得生动明显ꎮ 法拉第以磁感线表

现磁场的方法就是其中的早期代表ꎮ 在非线性

数学领域ꎬ 也以绘制分形图形为典型研究方法ꎮ

如今ꎬ 计算机建模已成为科学可视化的常用手

段ꎮ 除科研 领 域ꎬ 科 学 可 视 化 也 常 用 于 科 普ꎬ

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评出若干重大原创

性科技成果后ꎬ 会为各项成果推出科学可视化

短动画ꎮ 目前ꎬ 科学可视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还

是网络和纸媒ꎬ 前沿科学相关展品设计可以考

虑借鉴科学可视化方法ꎮ

2? 尺度缩放

一些科学知识在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超过了人

的感官范围ꎬ 因此难以形成感性认识ꎮ 1 亿公里

和 1 光年对观众来说ꎬ 都只是 “ 遥远” ꎬ 似乎没

有多大区别ꎮ 此时可以对原信息进行成比例缩

放ꎬ 将其纳入可感知范围ꎮ 例如ꎬ 介绍天文尺

度时ꎬ 若将地球压缩为 1 个直径 10 厘米的橙子ꎬ

则神舟飞船的飞行高度大约相当于橙子皮的厚

度ꎬ 而月球探测器则需要飞到 3 米以外才能抵达

目的地[15]

3? 类比经典展品

类比展示ꎬ 是为成果寻找具有共同特征的经

典展品ꎬ 建立成果与经典展品的联系ꎬ 让观众

在操作、 体验经典展品时ꎬ 从新的角度理解科

73

第75页

技成果ꎮ 与模拟类展品相比ꎬ 类比展示法更倾

向于赋予已有展品以新的内容和意义ꎬ 而不是

创造新展品ꎮ

4? 引入教育活动

对于一些复杂、 专业的成果ꎬ 如果完全依赖

观众自行参观理解ꎬ 效果并不理想ꎬ 可以将展

品做成活动辅助的形式ꎬ 通过辅导员介入ꎬ 以

人与人的交流补充人与物的交流ꎬ 提升观众获

取信息的效率ꎮ

五、 展品设计实例

在对科技成就选取展示点及表现手段时ꎬ 每

项成就可能选取多个展示点ꎬ 并综合运用多种

表现手段ꎮ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18 年推出 “ 创新

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科技成就科

普展” ꎬ 展览试图打破以实物、 模型、 多媒体为

主的传统展示风格ꎬ 尽量以反映成就核心信息、

与观众建立有效联系等原则ꎬ 选择展示点及展

示手段ꎬ 共 68 件展品ꎬ 涉及 40 项科技成就ꎮ 其

中ꎬ 有 4 项成就以图文展板形式呈现ꎬ 不属于展

品ꎬ 有 4 件展品不是展现具体成就ꎬ 即共以 64

件展品表现了 36 项成就ꎬ 各展品展示点及展示

手段如图 1 及图 2 所示ꎬ 同一展品可能有多种展

示点和展示手段ꎬ 因此图表中数据之和大于 64ꎮ

图 1 展品对展示点选取的分类体现

图 2 展品对各类表现手段的分类体现

本文以其中部分展品为例ꎬ 关于上文所述

内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予以阐释ꎮ

(一) 代表性案例

1? 案例一: 展品组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

高原铁路ꎬ 在修建和运行过程中ꎬ 需要面对高

原冻 土、 动 物 保 护、 高 原 缺 氧 等 问 题ꎮ 因 此ꎬ

除用图文、 模型介绍铁路沿途环境及机车外观

外ꎬ 还以冻土保护为重点展示点ꎬ 展示其中几

项技术创新ꎬ 即从过程段的关键环节切入ꎮ

其中ꎬ 热棒作为高原冻土散热装置ꎬ 是此项

工程项目的代表性创新ꎬ 展品选取热棒作为代

表技术ꎮ 对热棒的展示包括两个装置ꎮ 其一是

一根长度超过 9 米的巨大热棒实物 ( 见图 3) ꎬ

以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外观ꎬ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

象ꎮ 其二是一套饮水鸟装置 (见图 4) ꎮ 饮水鸟

是科技馆经典展品ꎬ 它借助中空管中的液体反

74

第76页

复蒸发和液化ꎬ 实现热量单向传递[16]

ꎬ 而热棒

同样是依靠中空管内液体的反复蒸发和液化ꎬ

实现冻土热量向空气的单向传递ꎬ 保持冻土低

温[17]

ꎮ 使用饮水鸟配合展示ꎬ 旨在帮助观众理

解热棒的工作原理ꎬ 属于类比经典展品ꎮ

图 3 展品组 “青藏铁路” 中展示的热棒实物

图 4 展品组 “青藏铁路” 中展示的饮水鸟装置

2? 案例二: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

展品

“神威?太湖之光” 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

计算机ꎬ 曾多次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中取得

第一名ꎮ 展品在表现这一科技成就时ꎬ 以其卓

越的计算速度作为展示点ꎬ 即从效果段的应用

效果切入ꎮ 而在手段上ꎬ 使用了感官转换、 尺

度缩放和类比经典展品ꎮ

在背景墙上ꎬ 将该计算机每秒运算能力以立

体数字直接呈现出来ꎬ 让观众尝试去读数ꎬ 由

于数位过大ꎬ 观众事实上很难用熟悉的数位读

出来ꎬ 由此直观感受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强大ꎮ

这种设计符合旧金山探索馆所说的以文字图形

实现互动或参与的理念ꎮ

台面上是一套汉诺塔玩具ꎬ 用于类比计算机

运算ꎬ 这也是科技馆经典展品ꎮ 观众需要经过

反复迭代操作ꎬ 将一组圆环从一根立柱移到另

一根立柱ꎬ 观众可以尝试移动并计算时间ꎮ 台

面上还有一个固定的 32 层汉诺塔ꎬ 按规则完成

这个汉诺塔需要移动 43 亿次ꎬ 而如果将 “ 神威

?太湖之光” 每计算一次算作移动一次的话ꎬ

只需要 1 亿分之 3 秒即可完成ꎮ 通过类比经典展

品ꎬ 并将运算时间缩放到人可以感知的尺度ꎬ

反映了超级计算机惊人的运算能力 (见图 5) ꎮ

图 5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展品的墙面

立体数字及台面汉诺塔游戏

3? 案例三: 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

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选主持的重大技术成果ꎮ 项目初衷是解决照

排技术时代的汉字印刷问题ꎬ 由于第四代照排

技术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ꎬ 因此该项技术

不仅解决了印刷需要ꎬ 还客观上为日后汉字进

入各类电子产品打开了通道ꎮ

展品为该技术成果及其相关应用选择了多个

展示点ꎬ 涉及历史沿革、 关键环节、 直观形象、

通用原理等ꎮ 展示手段包括讲述类、 实验类及

活动辅助法等ꎮ

该成就的关键是以 “轮廓+参数” 方式实现

汉字字型信息高效压缩ꎮ 以往展览中通常以文

字和视频介绍该成果ꎮ 本展品除传统方法ꎬ 还

使用了针幕和亚克力导光板呈现点阵式和 “ 轮

75

第77页

廓+参数” 式存储在系统资源消耗上的差别ꎮ 当

观众托起平板部件ꎬ 表现传统点阵式存储的针

幕中会有大量针柱升起ꎬ 填满整个字形ꎬ 而表

现 “轮廓+参数” 存储的针幕中ꎬ 仅有与参数相

关的几个关键点升起针柱ꎬ 同时一些关键轮廓

亮起ꎬ 由此对比二者对系统资源占用的差别ꎮ

其次ꎬ 除关键环节ꎬ 展品也展示了实际应用ꎮ

其一是排版系统界面ꎬ 展品以一台计算机造型的

显示屏播放 “方正书版” 软件工作过程录屏视

频ꎬ 呈现方正书版的几项特色功能ꎬ 并配有同步

注释文字ꎬ 帮助观众了解专业化汉字排版系统的

工作情景ꎮ 其二是印刷胶片实物ꎬ 在展台上陈列

有用于小学语文课本印刷的胶片ꎬ 让观众近距离

了解激光照排印刷的技术流程ꎮ 其三是彩色印刷ꎬ

展台上重叠放置了四张橡胶书页ꎬ 各页分别以黑

色、 黄色、 品红色、 青色印刷了不同位图点阵ꎬ

当把多页叠加ꎬ 就会看到四色混合ꎬ 组成颜色细

腻的课本封面页ꎬ 多种原本不包含在四张书页上

的颜色都会呈现出来ꎬ 以科技馆经典展示手段ꎬ

介绍了彩色印刷的通用原理ꎮ

此外ꎬ 展品组还包括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活字印刷术” 的介绍ꎬ 古今呼应ꎬ 反映中华民

族一以贯之的探索实践精神ꎬ 提升观众的民族

自豪感ꎮ 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引入教育活动呈现ꎮ

为了拉近同观众的距离ꎬ 活动所选活字均为姓

氏中出现概率较高的汉字ꎮ

4? 案例四: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科

技成就科普展” 中所涉及科技成就ꎬ 大部分属

于技术性成就ꎬ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展览中少

数属于基础科学领域的成就之一ꎮ 该成就原理

深奥ꎬ 专业性强ꎬ 以往展示普遍为多媒体介绍ꎮ

在内容方面ꎬ 经常仅介绍更基础的普通霍尔效

应现象ꎬ 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一笔带过ꎮ

本展品回避了该成果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细

节ꎬ 选择以过程段的历史沿革切入讲述故事ꎬ

此处的 “故事” 不是传统理解的人的故事ꎬ 而

是关于物的ꎬ 是对物理现象从一般到特殊认识

过程的梳理ꎬ 从具有高中基础即易于理解的普

通导体及霍尔效应讲起ꎬ 将普通导电现象、 霍

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

研究发现脉络串联起来ꎬ 组成 “ 霍尔家族” 展

品组ꎬ 对比四种效应的不同阶段及现象区别ꎮ

手段方面ꎬ 展品借鉴 “科学可视化” 手法ꎬ

以电子流动作对比ꎬ 但并非多媒体屏幕ꎬ 而是

以 LED 灯阵透过有机玻璃罩形成移动亮斑模拟

电子运动ꎬ 配合图文介绍ꎬ 帮助观众在历史进

程及现象对比中理解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特点

及其在学科发展中所处的阶段ꎮ

(二) 其他展品案例

鉴于篇幅ꎬ 本文仅选择以上四例进行详细介

绍ꎬ 下面是部分其他科技成就相关展品的简要

介绍ꎮ

1? 杂交水稻

选取 “产量高” 作为展示点ꎮ 按宋朝水稻、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稻、 最新杂交水稻的产量ꎬ

设置了不同容量的木桶并堆放稻米模型ꎬ 让观

众直观感受水稻杂交技术的增产效果ꎮ

2? “悟空号”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从问题段入 手ꎬ 以 其 研 究 对 象 “ 暗 物 质”

作为展示点ꎮ 展品围绕 “ 看似空旷的宇宙可能

遍布暗物质” 这一科学假设ꎬ 使用偏光测试卡

制作工艺ꎬ 将科学家以科学可视化方法绘制的

暗物质分布图制成肉眼不可见的隐藏画面ꎬ 观

众直接看上去ꎬ 此图只是空旷星空ꎬ 当透过偏

振片ꎬ 就会看到理论预测的暗物质分布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除介绍星座部署及应用外ꎬ 选取过程段的卫

星定位通用原理为展示点ꎬ 采用模拟类展品ꎬ

观众可以操作三点定位机械装置ꎬ 通过移动滑

块引起坐标数字实时变化ꎬ 了解卫星定位的通

用原理ꎮ

4? “蛟龙号” 深海探测器

国内对蛟龙号的外观展示已经很多ꎬ 本展品

组除选取常规手段外ꎬ 还从问题段的工作环境

切入ꎮ 台面设置一套以血压计改装的压力感受

76

第78页

装置ꎬ 对深海压强按固定比例缩小并让观众体

验ꎬ 使观众从侧面了解蛟龙号的工作环境ꎮ

六、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科技成就展览大量采用实物或

模型陈列、 展品与观众交流有限、 基础科学类

成果难以表现等现状及问题ꎬ 探讨了科技馆在

策划此类展品时的创意设计思路ꎬ 尝试基于实

践案例ꎬ 对展品展示点和展示手段进行系统性

梳理和概括ꎮ 文中所述可能仍无法涵盖全部情

况ꎬ 但希望尽可能为此类工作提供方向借鉴ꎮ

展 品 研 发 创 新 是 一 个 漫 长、 复 杂、 反 复 的 过

程[18]

ꎬ 本文重点着眼于展品的概念设计策划ꎬ

对于属于另外探讨范畴的展览整体脉络、 技术

工艺等方面并未涉及ꎮ 近年来ꎬ 各地科技馆策

划开发了多项科技成就类展览ꎬ 仅在中国科技

馆ꎬ 除 “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

年科 技 成 就 科 普 展” 外ꎬ 还 有 “ 礼 赞 共 和 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全面小康?科技同行” “科创百年———建党 100

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等展览ꎮ 目前阶段ꎬ 关

于科技成就展的专题性理论探讨还不多ꎬ 但这

些展览丰富了实践经验ꎬ 对未来此类工作的进

一步提升提供了借鉴ꎮ

参考文献

[1]唐罡.科技馆内科技成就主题展览的策划与实践———以“礼赞共和国” 展览为例[ J] .自然科学博物馆

研究ꎬ2021(1) :75-80.

[2]王旭东.临时科普展览设计[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ꎬ2020:18.

[3]雷蒙德?布鲁曼.美国探索馆展品集(三) :探索馆展品技术手册[M] .中国科学技术馆ꎬ编译.北京:科

学普及出版社ꎬ2017:272.

[4]菲利普?贝尔ꎬ布鲁斯?列文斯坦ꎬ安德鲁?绍斯ꎬ等.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

[M] .赵健ꎬ王茹ꎬ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ꎬ2015:40-43.

[5]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 .卢濬ꎬ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15:1-2.

[6] Beverly Serrell. Judging Exhibition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Excellence[ M] . Walnut Creekꎬ CA: Left

Coast Pressꎬ 2006:23.

[7]刘海波ꎬ李黎明.方正大师:王选[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ꎬ2012:69.

[8]卢洪早.核电厂科普知识[M] .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ꎬ2012:11-12.

[9]孟涛.浅议以“讲故事”形式加强科技馆内容建设的新思路[ J] .科技经济导刊ꎬ2021ꎬ29(1) :159-160.

[10]李博.科技馆展品的可探究性评价[ J] .科普研究ꎬ2017ꎬ12(5) :30-35ꎬ 107-108.

[11]李博.关于科技馆展示手段发展方向的思考[ J] .学会ꎬ2018(7) :51-55.

[12]王恒.科学中心的展示设计[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ꎬ2018: 6.

[13]林晨.刍议目前我国科技馆展项设计的不足及建议[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ꎬ2017( 6) :

179-182.

[14]史晓.浅谈科技馆的展品应如何创新[ J] .数字通信世界ꎬ2021(1) :251-252.

[15]李博.在科技馆等比例展示太阳系? 不可能! [ EB / OL] . ( 2019 - 03 - 27) [ 2021 - 11 - 3] . https: / /

www.163.com / dy / article / EB9OFO9G0511DKAK.html.

[16]崔莹ꎬ徐国艳ꎬ高峰.永动机的神话[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ꎬ2012:59-62.

[17]陈宗舜ꎬ张宪.青藏铁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7:40-43.

[18]廖红.从展品研发角度谈科普展品创新[ J] .科普研究ꎬ2011ꎬ6(2) :77-82.

(责任编辑: 刘怡)

77

第79页

宋代四大浑仪的设计与展示价值

汤深语①

① 汤深语: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博士研究生ꎻ 研究方向: 天文学史、 古天文仪器ꎻ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 80 号ꎻ

邮编: 100190ꎻ Email: tangshenyu@ foxmail? comꎮ

引用格式: 汤深语. 宋代四大浑仪的设计与展示价值[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2021(6) : 78-84. [ Tang Shenyu. The Design and Display Value of

the Four Great Armillary Spheres in Song Dynasty[ J]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ꎬ2021 ( 6) : 78 - 84.] .DOI:10. 19628 / j.

cnki.jnsmr.2021.06.010

【摘要】 浑仪是中国古代天文测量中最重要的仪器ꎬ 具有象天与望准的功能ꎬ 在许多科技馆

与博物馆中ꎬ 都可以见到浑仪的身影ꎮ 不过ꎬ 古代浑仪的形制并非一以贯之ꎬ 而是历经多

次转变ꎮ 汉唐之际的浑仪ꎬ 更加突出对宇宙结构的演示功能ꎮ 宋代以后ꎬ 浑仪的观测功能

开始受到重视ꎬ 北宋时期共铸造了四件浑仪ꎬ 在许多细节上有所不同ꎮ 北宋四大浑仪在改

造中注重结构的简化与测量精度的提高ꎬ 并直接推动元朝郭守敬发明了简仪ꎮ 在当代ꎬ 对

宋代浑仪的多样化展示不仅反映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ꎬ 也折射出今人看待宋代科技的新

视角ꎮ

【关键词】 浑仪ꎻ 天文仪器ꎻ 宋代

浑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重要的天文观测

仪器ꎮ 如今ꎬ 在许多科技馆、 博物馆以及一些

公共空间中ꎬ 可以见到浑仪的身影ꎮ 不过ꎬ 这

件天文仪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ꎬ 经历了许

多变化ꎬ 在不少细节和功能方面不断改进ꎬ 其

发展在宋代达到高峰ꎮ

宋代是中国古代浑仪制作最为兴盛的时期ꎬ

不仅是因为这个时期制作的浑仪数量多ꎬ 更是

因其达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ꎮ 从张思训制作太

平浑仪开始ꎬ 到苏颂等人完成水运仪象台制作

的百年间ꎬ 就先后有五台大型天文仪器问世ꎮ

关于宋代的仪象在 «宋史?天文志» 中记载道:

“宋之初兴ꎬ 近臣如楚昭辅ꎬ 文臣如窦仪ꎬ 号知

天文ꎮ 太宗 之 世ꎬ 召 天 下 伎 术 有 能 明 天 文 者ꎬ

试隶司天台ꎻ 匿不以闻者幻罪论死ꎮ 既而张思

训、 韩显符辈以推步进ꎮ 其后学士大夫如沈括

之议ꎬ 苏颂之作ꎬ 亦皆底于幻眇ꎮ”

[1]950李约瑟认

为宋代的浑仪制造达到中国古代的顶峰ꎬ 其中

尤以北宋的四大浑仪为代表[2]351

ꎮ 这四台浑仪分

别是: 韩显符的至道浑仪ꎬ 周琮、 舒易简等人

的皇祐浑仪ꎬ 沈括的熙宁浑仪以及苏颂、 韩公

廉的元祐浑仪ꎮ

北宋时期的四大浑仪一直以来得到相当多学

者的关注与研究ꎮ « 中国天文学史» « 中国古代

天体测量学及天文仪器» 等书中有对各个浑仪

有详细描述ꎮ 李志超在 20 世纪曾对沈括的熙宁

浑仪进行过复原工作[3]

ꎮ 邓可卉对韩显符的至

道浑仪情况也进行过分析[4]

ꎮ 清华大学、 中国

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

究所在 21 世纪也对苏颂元祐浑仪所在的水运仪

78

第80页

① 文中图片若无特别说明ꎬ 均为作者拍摄ꎮ

② 另有说法是北斗七星ꎮ

象台进行过复原工作ꎮ 目前在南京紫金山上仍

有一台明朝制作的浑仪ꎬ 这台浑仪制作于明朝

时期的北京ꎬ 曾在清末民初被侵略者带到德国ꎬ

直至 20 世纪 30 年代才被放置于南京紫金山ꎮ 如

今这台 浑 仪 被 收 藏 展 示 于 南 京 紫 金 山 天 文 台

(见图 1) ꎬ 它虽是明朝制作ꎬ 但实际上是一台宋

浑仪或元浑仪的仿制品ꎬ 器型上是典型的三重

结构浑仪ꎬ 作为仿制品结构上已无大的变化[5]

它是目前国内留存最为完好的浑仪ꎬ 所以国内

大部分科技博物馆中的浑仪展品也是依据这台

浑仪所仿制ꎮ 北京古观象台和中国科技馆西广

场的浑仪展品是依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浑仪 1 ∶ 1

复制ꎬ 上海科技馆外广场的浑仪展品也是依据

此架浑仪制作ꎮ

浑仪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件简单的观测工具ꎬ

更是 “天人合一” 观念下的一件礼器ꎬ 它的背后

是中国古代璀璨的天文学成就ꎮ 本文通过对浑仪

的演进和宋代浑仪的分析ꎬ 来展现浑仪在这个时

期的特征和背后的文化技术因素ꎬ 以及其作为一

件重要的古天文科学藏品背后的意义ꎮ

图 1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陈列的明制浑仪①

一、 望准与象天: 早期浑仪的形成与

演进

浑仪二字中 “浑” 指的是球形的天ꎬ “ 仪”

指的是准望之器[6] 171

ꎮ 目前天文学史中浑仪指

的是专门用来测量的观测仪器ꎬ 与用来演示的

浑象有所区别[7]

ꎮ 浑仪的出现与中国古代浑天

说有着密切联系ꎬ 但其实在浑天说以前ꎬ 就已

经有在功能上与浑仪相近的观测仪器ꎮ «尚书?

舜典» : “在璇玑玉衡ꎬ 以齐七政ꎮ”

[8]36自汉以来

就有天文学家认为璇玑玉衡就是一种浑仪② ꎬ 其

中衡是一种望筒ꎬ 玑就是一种可旋转的浑天仪ꎮ

«史记?天官书» 索隐: “东汉马融云: ‘璇ꎬ 美

玉也ꎻ 玑ꎬ 浑天仪可转旋ꎬ 故曰璇玑ꎻ 衡其中

横筒ꎮ’ ”

[9]1292但不论璇玑玉衡是否是浑仪ꎬ 从

«五星占» 中五星行度的数据精度来看ꎬ 测天的

仪器已经在天文测量中开始使用ꎬ 并且浑仪中

所采用的基本概念已经形成了[10]

浑仪从汉代起已明确地在使用ꎮ 首先是落下

闳在制历时ꎬ 扬雄就说他曾使用过一种叫作浑

天的仪器: “或问浑天ꎬ 曰: 落下闳营之ꎬ 鲜于

妄人度之ꎬ 耿中丞象之ꎮ”

[11]320 这里的浑天是否

是浑仪ꎬ 是何构造并没有明确的记载ꎬ 有学者

认为落下闳制作的是一种圆仪ꎬ 即一种赤道式

的两重规环带有瞄准器的仪器[12]

ꎮ 东汉贾逵论

历时ꎬ 强调了黄道在天文测量中的重要意义[13]

根据 «晋书?天文志» 记载: “暨汉太初ꎬ 落下

闳、 鲜于妄人、 耿寿昌等造圆仪以考历度ꎮ 后

至和帝时ꎬ 贾逵系作ꎬ 又加黄道ꎮ”

[14]284 贾逵在

原来 圆 仪 的 基 础 上 又 增 加 了 黄 道 环ꎮ 张 衡 在

«浑天仪图注» 中描述了所谓浑天的天地结构ꎬ

这台浑天仪是一台浑仪还是一台浑象尚有争议ꎬ

但是在浑天说的大背景下ꎬ 浑仪这种测量仪器

已经是汉代测天的重要工具ꎮ 孔挺的浑仪是中

国第一台具有详细结构记载的浑仪ꎮ 在 « 隋书

?天文志» “浑天仪” 一节中ꎬ 描述了孔挺浑仪

是两重规环的结构ꎬ 并且带有四游仪结构的瞄

准器ꎮ 这架浑仪可以测定天体的赤道坐标ꎬ 与

汉代的浑仪在结构上应大同小异ꎮ

79

第81页

① “三议” 分别为 «浑仪议» «景表议» «浮漏议» ꎮ

三重结构的浑仪成型于唐代李淳风的浑天黄

道仪ꎮ 根据 «旧唐书?李淳风传» 记载ꎬ 李淳风

进入太史局之后ꎬ 上奏太宗说北魏遗留下来的仪

器有诸多疏漏ꎬ 难以满足当前的测候需求ꎬ 所以

需要制作新的仪器ꎮ 太宗同意了他的制作请求ꎬ

在公元 633 年时这架浑天黄道仪制作完成ꎮ 李淳

风还为此专门撰写了 «法象志» 记载了此架浑仪

的制作方法ꎬ 并论述了前代浑仪的优点和不足ꎮ

这个浑仪同圆心多个圈环堆叠的模式成为了后世

浑仪的主要构造ꎮ 此结构的浑仪由外向内一共有

三重ꎬ 分别是六合仪、 三辰仪和四游仪ꎮ 最外层

的是六合仪ꎬ 一共用了四个规环ꎬ 构成了三个圈

(其中天经双规圈是两个规环)ꎬ 平行于地面的一

般叫作地平环 (地浑环)ꎬ 与赤道面平行的叫作

天常环ꎬ 与子午圈平行的两个规环叫作阳经环ꎮ

六合仪既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ꎬ 同时也代表着

天地结构ꎮ 中间一层是三辰仪ꎬ 与外层天常环在

一个平面的是赤道环ꎬ 与赤道环成一定角度的是

黄道环ꎮ 李淳风的浑仪在三辰仪中还特别有白道

环ꎬ 它上面有很多孔用来移动调换与黄道环的位

置ꎬ 以保持与天象的符合ꎮ 这一重的规环就代表

着天空中日、 月、 五星的运行轨道ꎮ 最里面则是

四游仪ꎬ 它主要由一根窥管和与其同一个平面的

双重规环组成ꎬ 此平面和窥管都可以自由移动ꎬ

以对准天空中具体的天体位置ꎮ 多重圆环的结构

是浑仪主要的观测部件ꎬ 其下方一般是用于支撑

的四个脚柱组成的云架ꎬ 和一个用于校准水平的

底座ꎮ 自李淳风的黄道浑仪之后ꎬ 浑仪的结构就

以三重结构为主 (见图 2)ꎬ 它的多重结构也反映

了古人对于所处宇宙的认识ꎮ 在此之后浑仪的改

良也主要集中于规环的调整或者一些观测细节上

的改变ꎮ

二、 实测与模型的矛盾: 宋代四大浑

仪的探索与改良

图 2 中国科学技术馆西广场的三重浑仪展品

浑仪的宇宙模型变得极度复杂化之后ꎬ 对实

测功能产生了影响ꎬ 实测与模型之间便出现了

矛盾ꎮ 北宋是中国古代浑仪制作最多的朝代ꎬ

同时也是改历最频繁的朝代ꎬ 不断地改历也催

生了对天文仪器精准性的需求ꎮ 沈括在任司天

监官员期间就提出: 天文院和司天监经常暗中

合谋ꎬ 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观测[2]107

ꎮ 沈括对于仪

器制作并用于实测的重视程度很高ꎬ 这也是他

潜心研究写出仪器 “ 三议” 的重要原因① ꎮ 四

大浑仪的制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矛盾ꎬ 他们制

作的浑仪又各有何特征?

(1) 韩显符与至道浑仪

宋初天文管控严格ꎬ 天下懂天文的人都需要

到首都为皇家服务ꎬ 而韩显符、 张思训等人就

被召集并参加考试ꎬ 后来韩显符成为一名天文

官员ꎬ 并主持制作了这台至道浑仪[4]

ꎮ 至道浑

仪是宋代四大浑仪中结构最为简单ꎬ 且唯一的

一台非三重结构的浑仪ꎮ 沈括在 « 梦溪笔谈»

中描述这台浑仪的时候说道: “ 司天监铜浑仪ꎬ

景德中历官韩显符所造ꎬ 依仿刘曜时孔挺、 晁

崇、 斛兰之法ꎬ 失于简略ꎮ”

[2]67这台浑仪没有采

用唐代浑仪的制作方法ꎬ 而是依据唐之前孔挺、

晁崇、 斛兰 等 人 的 方 法ꎮ 在 « 宋 史 ? 天 文 志»

中详细 记 载 了 这 台 浑 仪 的 结 构: 双 规、 游 规、

直规、 窥管、 平 准 轮、 黄 道、 赤 道、 龙 柱、 水

臬ꎮ 这是一台两重结构的浑仪ꎬ 其主要观测部

80

第82页

分由两个部件组成ꎬ 一个是游仪 (包含游规、 直

规、 窥管)ꎬ 另外就是直接组合起来的多个圈环

(包含双规、 平准轮、 黄道、 赤道)ꎮ 这和晁崇、

斛兰浑仪的结构一致ꎬ 外部圈环并未分为六合和

三辰两部分ꎬ 因此沈括也在 « 浑仪议» 中描述

了: “司天铜仪ꎬ 黄、 赤道与纮合铸ꎬ 不可转移ꎬ

虽与天运不符ꎮ”

[15]959这台浑仪的黄道、 赤道和地

平环是合铸在一起的ꎬ 无法移动ꎬ 因此也并未在

浑仪中加入李淳风新增的白道环ꎮ 这台浑仪未增

加白道环是因为其制作方法就未依据李淳风三重

浑仪的制作之法ꎬ 所以也不应认为是韩显符在设

计上主动简化白道环ꎮ 但他在至道浑仪上首次设

置 “地盘平准轮”、 在 “游规” 中设计 “二直矩”

以夹窥管ꎬ 明确提到定天极高度问题ꎬ 为后世浑

仪的制造提供了创新之法[4]

(2) 周琮、 舒易简与皇祐浑仪

周琮虽在司天监工作四十余年ꎬ 但他不是进

士ꎬ 而是司天监的一名历算官员ꎮ 他由于推算

准确ꎬ 奉命与舒易简等人制作皇祐浑仪ꎮ 皇祐

浑仪是仿制于唐代浑仪的ꎮ 在 « 宋史?律历志

九» 中记录了这台浑仪的情况ꎬ 并在其后附上

了具体的结构:

“真宗祥符初ꎬ 韩显符作浑仪ꎬ 但游仪双环

夹望 筒 旋 转ꎬ 而 黄、 赤 道 相 固 不 动ꎮ 皇 祐 初ꎬ

又命日官舒易简、 于渊、 周琮等参用淳风、 令

瓒之制ꎬ 改铸黄道浑仪ꎬ 又为漏刻、 圭表ꎬ 诏

翰林学士钱明逸详其法ꎬ 内侍麦允言总其工ꎮ

既成ꎬ 置浑仪于翰林天文院之候台ꎬ 漏刻于文

德殿之钟鼓楼ꎬ 圭表于司天监ꎮ 帝为制 « 浑仪

总要» 十卷ꎬ 论前代得失ꎬ 已而留中不出ꎮ 今

具黄道游仪之法ꎬ 著于此焉ꎮ”

[15]1743

皇祐浑仪制作完成后被放置在翰林天文院ꎬ

它的制作完全依据李淳风、 梁令瓒的浑仪制法ꎬ

所以它的结构也和唐代的黄道游仪一致ꎮ 皇祐浑

仪也是三重结构ꎬ 分别是一重六合仪 ( 阳经双

环、 阴纬单环、 天常单环)、 二重三辰仪 (璇玑

双环、 赤道单环、 黄道单环、 白道单环)、 三重四

游仪 (璇枢双环、 横箫望筒)ꎬ 底部带有十字水

平槽ꎮ 整个皇祐浑仪的设计保留了唐代浑仪所有

的功能并未做出调整ꎮ 所以沈括也评价这台浑仪:

“天文院浑仪ꎬ 皇祐中冬官正舒易简所造ꎬ 乃用

唐梁令瓒、 僧一行之法ꎬ 颇为详备ꎬ 而失于难

用ꎮ”

[2]67沈括认为其难用是因为过多的圈环导致

了浑仪运转之难ꎬ 他在 «浑仪议» 中进行了具体

的论述ꎮ 但皇祐浑仪也在一个细节上进行了改变ꎬ

就是将原来唐代浑仪测时功能的规环ꎬ 从地平环

移至了天常环: “天常单环: 外围二丈四寸六分ꎬ

直径六尺八寸二分ꎬ 阔、 厚一寸二分ꎮ 上列十干、

十二支、 四维时刻之数ꎬ 以测辰刻ꎬ 与阳经、 阴

纬环相固ꎬ 如卵之壳幕然ꎮ”

[15]1743唐代浑仪将十二

时辰均匀地刻制在地平环上的方法实际上是不准

确的ꎬ 因为太阳的周日运动实际上是在赤道平面ꎬ

地平环上的投影移动速度在全天内并不是匀速的ꎮ

所以皇祐浑仪的这一改进ꎬ 实际上是让浑仪的测

时功能更加准确了ꎮ

(3) 沈括的 «浑仪议» 与熙宁浑仪

熙宁浑仪是沈括对浑仪研究的集中体现ꎬ 也

是浑仪简化的开端ꎮ 沈括对浑仪的研究在他的著

作 «梦溪笔谈» 卷七、 卷八和 «宋史?天文志»

的 “浑仪议” 部分有充分的论述ꎬ 在 «宋史?律

历志十三» 也记录了沈括熙宁浑仪制作的过程:

“浑仪尺度与 «法要» 不合ꎬ 二极、 赤道四

分不均ꎬ 规、 环左右距度不对ꎬ 游仪重涩难运ꎬ

黄道映蔽横箫ꎬ 游规璺裂ꎬ 黄道不合天体ꎬ 天

枢内极星不见ꎮ 天文院浑仪尺度及二极、 赤道

四分 各 不 均ꎬ 黄 道、 天 常 环、 月 道 映 蔽 横 箫ꎬ

及月道不与天合ꎬ 天常环相攻难转ꎬ 天枢内极

星不见ꎮ 皆当因旧修整ꎬ 新定浑仪ꎬ 改用古尺ꎬ

均赋辰度ꎬ 规、 环轻利ꎬ 黄赤道、 天常环并侧

置ꎬ 以北 际 当 天 度ꎬ 省 去 月 道ꎬ 令 不 蔽 横 萧ꎬ

增天 枢 为 二 度 半ꎬ 以 纳 极 星ꎬ 规、 环、 二 极ꎬ

各设环枢ꎬ 以便游运ꎮ” 诏依新式制造ꎬ 置于司

天监测验ꎬ 以较疏密ꎮ 七年六月ꎬ 司天监呈新

制浑仪、 浮漏于迎阳门ꎬ 帝召辅臣观之ꎬ 数问

同提举官沈括ꎬ 具对所以改更之理ꎮ”

[15]1905

沈括对浑仪的改良对照的是僧一行、 唐令瓒

81

第83页

的黄道游仪[3]

ꎬ 他在 « 浑仪议» 一文中具体提

出了浑仪改良的十三事ꎮ 这十三事包括: 地理

位置与天极对准问题、 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问

题、 省去白道环、 瞄准技术改进、 极星与天极、

省去天中单环、 三辰仪组装与读数方法、 三辰

仪规环组装顺序、 移动银丁位置、 减轻规环重

量、 黄赤道规环组装与读数方法、 移动黄赤道

规环位置、 向下移动地平环ꎮ 沈括对浑仪的改

良更加注重如何提高仪器在实测中的精准性、

便利性ꎮ 他虽没有突破浑仪原有三重结构ꎬ 但

省去了规环、 调整了规环位置、 改变了某些部

件结构、 减轻了整个浑仪的重量[16]

ꎮ 与至道浑

仪仿晁崇、 斛兰旧制、 皇祐浑仪依黄道游仪而

制不同ꎬ 熙宁浑仪已经在原有的仪器制作范式

上实现了突破ꎮ 浑仪作为一件象天仪器ꎬ 每个

规环都在天空中有对应的概念ꎬ 沈括大胆地省

去了一些规环ꎬ 开始了从仪器注重 “ 象天” 到

注重实测的转变ꎮ

(4) 苏颂的元祐浑仪与水运仪象台

苏颂、 韩公廉的元祐浑仪是水运仪象台的一

部分ꎬ 水 运 仪 象 台 是 一 架 “ 与 天 协 同” 的 仪

器[17]

ꎬ 元祐浑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在传动系

统的带动下能实现 “自动化式” 的观测ꎮ «新仪

象法要» 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详细

结构、 尺寸和设计思路等 (见图 3) ꎬ 其中卷上

的内容就是浑仪 (见图 4) ꎮ 在浑仪部分有记载:

图 3 «新仪象法要» 中水运仪象台整体构造图[18]85

“今则全用淳风三重之制ꎬ 而于三辰仪上设

天运环ꎬ 以水运之ꎮ 水运之法始于汉张衡ꎬ 成

图 4 «新仪象法要» 中元祐浑仪构造图[18]15

于唐梁令瓒及僧一行ꎬ 复于太平兴国中张思训ꎮ

公廉今又变正其制ꎬ 设天运环下ꎬ 以天柱关轴

之类上动浑仪ꎬ 此新制也ꎮ”

[18]17

元祐浑仪采用的依旧是唐代三重浑仪的方

法ꎬ 仪器分六合仪、 三辰仪和四游仪三重ꎮ 但

元祐浑仪在唐三重浑仪的结构之上也有一些变

化ꎬ 首先是它增加了两个单环:

“右四象单环ꎬ 今之所创也ꎮ 附于三辰仪南

北极末ꎬ 与南天运环黄赤道东西交相结ꎬ 今两

交无低垫之患ꎬ 随天运环运转与天符合ꎮ”

[18]35

一个是增加了四象单环ꎬ 起到的是固定连接

作用ꎬ 配合天运单环使浑仪运转ꎮ

“右天运单环ꎬ 亦今所创也ꎮ 附于三辰仪ꎬ

居黄道之南ꎬ 环外周设四百七十八牙距ꎬ 下与

鳌云中天毂相衔ꎮ 其最下动枢轮轴一牙ꎬ 上动

天柱一牙ꎬ 距乃上转天运环一距ꎮ 天运环转则

三辰仪与环俱动ꎬ 以象天运ꎬ 无穷旧ꎮ 三辰仪

未有水运ꎬ 故无此环ꎬ 今创为之ꎮ 其四百七十

八牙距即仿用周天度分之法ꎮ”

[18]36

另一个是增加了天运单环ꎮ 它位于三辰仪之

上ꎬ 环下还带有一些部件ꎬ 其目的是利用水流

带动ꎬ 借助此环来运转浑仪ꎮ

其次ꎬ 元祐浑仪将黄道环改为了双环ꎮ 苏颂

认为原来黄道单环的浑仪ꎬ 不能完整观察到太

阳ꎮ “今以望筒于黄道双环中ꎬ 全见日体ꎬ 若仰

窥 太 阳 随 天 运 转ꎬ 则 太 阳 适 周 于 双 环 之

内ꎮ”

[18]34-35现在将黄道改为双环ꎬ 太阳就会在黄

道双环内运动ꎬ 可以看到太阳全貌ꎮ

82

第84页

① 图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网站 http: / / www? bao? ac? cn / kxcb / kpcg / 201309 / t20130928_ 3941778? htmlꎮ

最后ꎬ 元祐浑仪中也没有设置白道环 ( 见

图 5) ꎮ 苏颂在设计元祐浑仪之时ꎬ 用的是淳风

之制ꎬ 但在 «新仪象法要» 中并未提到未设白

道之 事ꎮ 笔 者 认 为 元 祐 浑 仪 强 调 的 就 是 通 过

“水运” 来实现观测的 “自动化” ꎬ 而非人力操

作ꎬ 以实现测量的精准ꎮ 苏颂也在 «进仪象状»

中说道: “ 至于测候ꎬ 须人运动ꎬ 人手有高下ꎬ

故躔度亦随而移转ꎬ 是致两竞各指得失ꎬ 终无

定论ꎮ”

[18]6但是带有白道环的浑仪ꎬ 需要不断地

通过人来移动白道环ꎬ 相当于是周期性的重复

组装ꎬ 明显和水运仪象台的理念不合ꎮ

图 5 “苏颂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原理研究” 项目组

复原的元祐浑仪模型

三、 当代视角下浑仪展示的意义与影响

目前浑仪在我国多座科普场馆中作为反映古

代科技文明的重要展品进行展出ꎮ 上文讲述到

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作中的巅

峰之作 (见图 6) ꎬ 它集浑仪、 浑象和报时机构

于一体ꎬ 元祐浑仪作为水运仪象台的一部分ꎬ

往往和这件大型的古代装置一起被陈列ꎮ 在中

国科技馆的华夏之光展厅展览有 1 ∶ 2 大小复原

的水运仪象台展品ꎻ 在制作者苏颂故乡福建同

安的同安科技馆ꎬ 以及北宋都城所在地ꎬ 今河

南开封的开封博物馆中也复原了 1 ∶ 1 大小的水

运仪象台展品ꎮ 在中国台湾的台中自然科学博

物馆中的 1 ∶ 1 大小复原的水运仪象台模型ꎬ 是

世界上第一座功能完备且依据原尺寸而建的木

样模型ꎻ 在台南的树谷生活科技馆中ꎬ 也设置

了水运仪象台的展品ꎬ 但这里的展品只有水运

仪象台的核心枢轮及控制系统部分ꎬ 包括水运

系统和水轮秤漏装置ꎬ 以青铜制作ꎬ 这相较于

完整结构的水运仪象台而言ꎬ 能让参观者更能

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原理ꎮ

图 6 第 28 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展出的

水运仪象台 1 ∶ 3 复原模型①

浑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仪器ꎬ

它的发展与天文学中的各项成就密切相关ꎮ 中

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天文坐标系ꎬ 除了在表

示形式上存在差异ꎬ 中国古代的赤道天文坐标

系与近现代通用的几乎完全一致[19]58

ꎮ 赤道测量

坐标系在观测仪器浑仪中充分使用ꎬ 浑仪的雏

形圆仪就是一个纯赤道式的装置ꎬ 成型的三重

浑仪中的赤道环也是用来测量赤道坐标ꎮ 随着

数学方法的进步ꎬ 在历法运算中能够实现黄赤

道坐标更加精准的数学转换ꎬ 这让浑仪在构造

上得到了突破ꎬ 直接取消黄道环ꎬ 通过赤道式

的装置获取位置ꎬ 进而转换为黄道坐标ꎮ 这也

是后来郭守敬成功制作简仪的重要基础ꎮ 郭守

敬的简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ꎬ 它继承了浑仪原

有的测量天体坐标的功能ꎬ 在结构上被分为了

赤道式装置和地平式装置两个部分ꎬ 这已经和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组成原理完全一致ꎮ

83

第85页

浑仪的发展折射出古人对宇宙认识的累积ꎮ

浑仪由简到繁形成了三重结构ꎬ 以唐代李淳风

的浑天黄道仪为典型ꎮ 宋代浑仪发展遭遇了瓶

颈ꎬ 到底是在宇宙论的概念下继续完备ꎬ 还是

要更加注重实测效果? 其中四大浑仪在这一发

展当中各有特点: 至道浑仪不依唐制ꎬ 而采用

太史候部铁仪的制作方法ꎬ 是宋代唯一的一个

二重浑仪ꎻ 皇祐浑仪仿唐代黄道游仪制作ꎬ 但

调换了时刻功能的规环ꎻ 熙宁浑仪是浑仪简化

的重要标志ꎬ 沈括对浑仪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ꎻ

元祐浑仪体现了 “ 与天协同” 的理想ꎬ 自动化

的运转方式让其增加了带动圈环并省去了白道

环ꎮ 宋代浑仪制作兴旺是在国家文化变革下的

具体映射ꎬ 国家的支持、 机构的改制以及用人

制度的变迁都是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ꎮ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ꎬ 浑仪这样一件极具

中国古代科技特色的藏品在科技博物馆中也应

有其重要地位ꎮ 而除了博物馆ꎬ 在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等场所亦有浑仪模型展示ꎬ 其象征民族、

科技、 文化的符号价值不言而喻ꎮ 浑仪的成型

也不是一蹴而就ꎬ 它的每一次改良都蕴含了古

人的思考ꎬ 通过介绍和追溯浑仪发展的历史ꎬ

能够使得这样一件展品更加立体ꎮ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对本

文的指导ꎮ

参考文献

[1]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ꎬ 2018.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ꎬ 合肥钢铁公司. «梦溪笔谈»译注[M]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ꎬ 1979.

[3]李志超. 关于黄道游仪及熙宁浑仪的考证和复原[ J] .自然科学史研究ꎬ 1987(1) :44-49.

[4]邓可卉. 韩显符及其天文仪器研究[ J]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汉文版) (2) :179-186.

[5]潘鼐.现存明仿制浑仪源流考[ J] .自然科学史研究ꎬ1983(3) :234-245.

[6]李志超. 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M] .郑州:大象出版社ꎬ 2014.

[7]王玉民.“浑天仪”考[ J] .中国科技术语ꎬ2015ꎬ 17(3) :39-42.

[8]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M] . 北京:中华书局ꎬ 2004.

[9]司马迁. 史记[M] . 北京:中华书局ꎬ 1982.

[10]徐振韬.从帛书«五星占»看“先秦浑仪”的创制[ J] .考古ꎬ1976(2) : 84ꎬ89-94.

[11]扬雄ꎬ 汪荣宝著ꎬ 晨仲夫校. 法言義疏[M] . 北京:中华书局ꎬ 1987.

[12]李鉴澄ꎬ 李迪. 中国古代浑仪结构的演变[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ꎬ 1939:90.

[13]孙小淳.关于汉代的黄道坐标测量及其天文学意义[ J] .自然科学史研究ꎬ2000(2) :143-154.

[14]房玄龄. 晋书[M] . 北京:中华书局ꎬ 1974.

[15]脱脱ꎬ等. 宋史 [M] . 北京:中华书局ꎬ 1985.

[16]关增建. 沈括对传统计量的贡献[ J] . 中国计量ꎬ 2007(8) :45-48.

[17]孙小淳. 苏颂为什么要建水运仪象台? [M / OL] / / 中国天文学会.2013 中国天文学会学术年会文集ꎬ

2013: 7 [ 2021 - 9 - 15 ] . https: / / kns. cnki. net / kcms/ detail / detail. aspx? dbcode = CPFD&dbname =

CPFD0914&filename = ZGTW201310001009&uniplatform = NZKPT&v = Ok8d - tVTbW5M36 _

6WR15fKrAl2izV2_S3_xwKWbUQQLoV66u0f1hFOtLhZqpIXXWZlsoHAx76E0%3d.

[18]苏颂. 新仪象法要[M] . 北京:商务印书馆ꎬ 1937.

[19]吴守贤ꎬ 全和钧. 中国古代天体测量学及天文仪器[M]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ꎬ 2008.

(责任编辑: 谌璐琳)

84

第86页

中国旧石器考古与博物馆事业的奋斗者———裴文中先生

高 源①

① 高 源: 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ꎻ 研究方向: 博物馆教育ꎬ 科学传播ꎻ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 126 号ꎻ 邮编: 100010ꎻ

Email: 625094819@ qq? comꎮ

② 2019 年更名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ꎮ

引用格式: 高源. 中国旧石器考古与博物馆事业的奋斗者———裴文中先生[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ꎬ2021(6) :85-90. [ Gao Yuan. The Striver of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in China: Mr. Pei Wenzhong[ J]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ꎬ2021(6) :

85-90.] .DOI:10.19628 / j.cnki.jnsmr.2021.06.011

【摘要】 裴文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古生物学家、 史前考古学家、 博物馆学家ꎬ 不

仅在旧石器考古学、 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等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ꎬ

而且在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上功勋卓著ꎮ 他精心培养后学ꎬ 为我国地质古生物和古人类事

业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铸就了坚实的人才基础ꎮ 他留下了丰厚宝贵的精神财富ꎬ 让后人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ꎮ

【关键词】 裴文中ꎻ 博物馆ꎻ 旧石器考古学

裴文中 ( 1904—1982) ꎬ 河北丰南人ꎬ 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 (后改称院士) ꎬ 我国著名的地

质学家、 古生物学家、 史前考古学家、 博物馆

学家ꎮ 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

长、 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自然科学

博物馆协会② 理事长、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ꎮ

一、 学术成就 硕果累累

裴文中先生为世人所知ꎬ 最著名的事件是他

于 1929 年 12 月 2 日发现北京人第一头盖骨ꎬ 从

此蜚声世界ꎬ 但其一生的成就远不止于此ꎮ 他

不仅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第四纪哺乳动

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ꎬ 也是中

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ꎮ

裴文中在这几个领域的建树是与他一系列重

要的科学发现分不开的ꎮ 他主持了多个旧石器

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ꎬ 除了亲手发掘出北京

人第一头盖骨ꎬ 还在周口店第 1 地点发现并采集

了用火遗迹ꎬ 辨识出了石制品ꎮ 此外ꎬ 裴文中

还发现和主持发掘了山顶洞和周口店第 13、 15

地点等多处地点ꎬ 发掘出数以万计的石制品、

丰富的动物化石和其他文化遗物ꎮ 1949 年之后ꎬ

裴文中又先后主持了四川资阳人遗址、 山西丁

村遗址、 广西巨猿化石遗址、 内蒙古扎赉诺尔

遗址、 宁夏水洞沟遗址、 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

北京周口店、 贵州观音洞遗址等多处重要遗址

的调查、 发掘、 研究ꎬ 先后在江苏泗洪、 北京

周口店、 湖北建始等地发现古人类化石、 巨猿

化石和大量的文化遗物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ꎬ

为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体系的建立

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ꎮ

裴文中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方面做出了

许多创新和贡献ꎮ 他创新地采用制作试验和人

85

第87页

工与非人工标本对比观察的方法ꎬ 对北京猿人

石制品和周口店出土的碎骨进行了研究ꎬ 这种

对碎石、 碎骨的成因和环境研究成为后来考古

埋藏学的核心内容ꎬ “故称他为埋藏学的先驱是

当之无愧的”

[1]335

ꎮ 他还是环境考古学的倡导者ꎬ

多方位地研究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考古学文

化与环境的耦合关系ꎬ 开创了学术的先河ꎬ 不

仅在中国是第一人ꎬ 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也是

领先的[2]7

ꎮ 裴文中在石器类型学方面也进行了

一些有益的尝试ꎬ 做出了建立中国旧石器考古

类型学、 开展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初步努力ꎮ

他建立了中国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体系的雏形ꎬ

形成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早、 中、 晚三期

演化模式[2]8

裴文中对 “中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和细

石器考古遗存的研究也卓有成就ꎮ 中国的 “ 中

石器时代” 概念是裴文中首先提出来的ꎮ 他进

行了积极的思考和研究ꎬ 并勇于自我否定ꎬ 对

中国的 “中石器时代” 做出了富有意义的探索ꎮ

中国最早关注细石器研究的也是裴文中ꎬ 他对

中国细石器遗存源流的研究为后来诸多学者所

继承ꎮ 他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拓荒者

之一ꎬ 尤其在西北地区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ꎬ

为建立西北地区的史前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ꎮ

裴文中研究了各种成因类型地层中的哺乳动

物化石ꎬ 是我国这个领域的最权威者之一[3]17

1929—1934 年间ꎬ 裴文中发表了两部与周口店

哺乳动物有关的专著 «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食肉

类» «周口店第五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 ꎮ 他和

杨锺健等人一起ꎬ 记述了哺乳动物的大量新属、

新种ꎬ 充实了中国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内

容ꎮ 而且因为化石是亲自采集的ꎬ 既有可靠的

地点和地层层位ꎬ 又有详细的地质记录ꎬ 从而

奠定了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以及与此密切相

关的生物地层学的坚实基础ꎮ 1934 年之后ꎬ 裴

文中独自扛起了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和生物

地层学这面大旗ꎬ 做了大量的发掘和研究工作ꎬ

发表了诸多专著和论文ꎬ 终于勾画出一个中国

第四纪的基本地层框架[3]18

在古人类学方面ꎬ 裴文中除了参与领导一些

重要古人类地点的发掘、 发现了一大批古人类

化石之外ꎬ 还有其他若干重要贡献ꎮ 例如ꎬ 他

提出了中国境内存在比北京猿人更为古老的人

类的观点ꎬ 这是中国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的

首次阐述[4]25

ꎮ 他还成功接收保护了在研究中国

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蒙古人种起源方面

具有重要价值的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ꎮ 另外ꎬ

他还推动了我国古灵长类学科的研究ꎬ 这对于

探讨人类起源演化的过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

价值ꎮ

二、 耕耘文博 奉献终生

裴文中不仅是一位名闻中外的科学家ꎬ 也是

一位功勋卓著的博物馆学家ꎮ 他曾为中国的博

物馆事业呕心沥血ꎬ 是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

开拓者ꎮ

1929 年裴文中发现的震惊中外的北京人第

一头盖骨曾在地质调查所展出ꎬ 让裴文中第一

次感到博物馆的巨大作用[5]20

ꎮ 1935—1937 年ꎬ

他在法国留学期间ꎬ 除了在巴黎大学听课外ꎬ

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度

过的ꎬ 对博物馆的性质、 方针和任务有深刻的

体会ꎬ 也真正体会到博物馆对于科研、 科普和

提升国民科学素质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力量ꎮ

他说ꎬ “我每次在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观看标

本ꎬ 就想 到 中 国 也 应 该 有 一 座 自 然 历 史 博

物馆ꎮ”

[5]20

1940 年ꎬ 在燕京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期间ꎬ

为了学生的实习ꎬ 裴文中征得校方同意ꎬ 筹建

了一个小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ꎬ 即史前陈列馆ꎬ

全部展品由裴文中亲自筹集ꎮ 这些展品是一批

相当珍贵的资料ꎬ 大部分为先生在周口店发掘

所得ꎬ 并且还有他在法国搜集的极为珍贵的典

型旧石器遗存[6]31

ꎮ 这是先生从事博物馆事业的

开始ꎬ 为其后从事宏伟的博物馆事业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ꎮ

86

第88页

1949 年 12 月ꎬ 裴文中应文化部社会文化事

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先生之邀ꎬ 暂时放下个人

的研究工作ꎬ 出任博物馆处处长ꎬ 投入到博物

馆事业的发展中来ꎮ 他制订了 “ 改造旧有博物

馆ꎬ 建立新型博物馆” 的方针ꎬ 对接管的 21 个

博物馆进行了整顿改造[7]9

ꎬ 为新中国博物馆事

业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ꎮ

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ꎬ 裴文中自然更关心在

中国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馆ꎮ 他一方面恢复原来

外国人在各地创办的自然历史博物馆ꎬ 一方面

建议在北京创建自然历史博物馆ꎮ 1951 年ꎬ 裴

文中受命筹建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 ( 北京自

然博物馆的前身) ꎬ 他废寝忘食ꎬ 四处奔走ꎬ 解

决办公地点、 招收人才等问题ꎬ 在标本征集上

尤费苦心———除了接收各来源的标本之外ꎬ 他还

把自己在野外挖掘的化石也交到筹备处以充实

库藏ꎬ 其中包括在北京通县发现的完整麋鹿化

石ꎬ 这是证明麋鹿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最有力的

化石证据ꎮ 新西兰奥克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

表彰裴文中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而赠送给他的

两件完整而珍贵的恐鸟和鸸鹋化石骨架ꎬ 他也

转给了筹备处[5]21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ꎬ 裴文中并没有担任北京

自然博物馆的馆长ꎬ 但不管是在担任馆长之前

还是之后ꎬ 裴文中一直都以高度的热情关注并

投入到博物馆的工作中ꎮ 裴文中从来不摆官架

子ꎬ 他亲自撰写展览提纲ꎬ 亲自动手搬运标本、

布置展品ꎬ 亲自为标本写标签ꎬ 还亲自到展厅

里为公众讲解并回答问题ꎮ 裴文中对讲解员十

分关心ꎬ 他亲手编写讲义ꎬ 为全馆工作人员讲

授古生物学甚至英语和法语ꎮ 在生命的最后几

年ꎬ 裴文中 虽 已 步 履 艰 难ꎬ 但 仍 然 经 常 到 馆ꎬ

参与制定博物馆的发展规划ꎬ 并解决具体问题ꎮ

他邀请了周国兴加入北京自然博物馆组建古人

类室ꎬ 搭 建 起 北 京 自 然 博 物 馆 “ 动、 植、 古、

人” 四大支柱ꎮ

20 世纪 70 年代ꎬ 裴文中推动筹建中国第一

个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ꎬ 并

在 1980 年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第一次代表

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ꎬ 关心和指导全国自然科

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ꎮ 裴文中应聘担任了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的筹备处主任ꎬ 指

导北 京 自 然 博 物 馆 与 柳 州 博 物 馆 的 合 作ꎬ 对

1956 年裴文中等发现的柳州白莲洞洞穴遗址进

行了联合发掘ꎬ 逝世前还惦记着柳州洞穴博物

馆ꎬ 亲自观看标本ꎬ 并为其题词ꎮ

裴文中对博物馆事业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ꎬ

例如 “ 博物馆是国家的门面ꎬ 是科学水平的晴

雨表”

[5]22

ꎬ“必须自己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5]22

“博物馆首先要有珍贵的文物或标本”

[5]20

ꎬ“叫展

品自己说话”

[5]22

ꎬ“ 不仅要有科学的现代化保护

方法??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8]25

ꎬ“ 反对只

重视历史的、 考古的、 美术的而不重视自然科

学的”

[5]23等等ꎮ

在他逝世前两年ꎬ 裴文中和徐仁、 郑作新、

周明镇三位教授联合发表了 « 国家自然历史博

物馆势在必建» 一文[5]23

ꎬ 遗憾的是ꎬ 先生在有

生之年并未得以满愿ꎮ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ꎬ 先

生的梦想即可成真ꎬ 届时终可告慰先生对中国

博物馆事业的一片痴心ꎮ

三、 培育人才 谆谆教诲

裴文中先生非常关心人才的培养ꎬ 在这方面

做出了极大的贡献ꎮ

裴文中在 1927 年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前ꎬ 经

常在北京的一些中小学授课ꎬ 从青年时代起就

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5]20

ꎮ 1940 年ꎬ 裴文中应邀

到燕园讲授史前考古学ꎬ 这是他留法归来后的

首次开课ꎬ 是国内大学开设考古课程的首例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ꎬ 燕京大学的教学工作被迫

停止ꎬ 裴文中又到北平师范大学地质系任教ꎬ

为地质事业培养专业人才ꎮ 1945 年抗战胜利后ꎬ

裴文中回到燕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史前考古学ꎬ

并 于 1947 年 在 北 京 大 学 历 史 系 讲 授 考 古 学ꎮ

1948—1949 年ꎬ 他兼任中法大学教师ꎬ 讲授考

古学[9]40

87

第89页

1952—1955 年期间ꎬ 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

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

合举办了四次考古人员培训班ꎬ 都是由裴文中

担任班主任ꎮ 裴文中亲自编写讲义、 授课、 指

导学员田野实习ꎬ 并承担教学的组织工作ꎬ 广

泛邀请当时中国文物考古界和史学界名流为学

员讲课ꎮ 四期训练班共培训 346 人ꎬ 为中国的考

古学和博物馆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ꎬ 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2]12

1956 年起ꎬ 裴文中和贾兰坡多次组织在周

口店举办 “古人类—旧石器考古田野培训班” ꎬ

培训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 古人类学和地质学、 古脊椎动物学以

及田野发掘ꎬ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ꎬ 中国旧石器

时代考古学和古脊椎动物学的第二代研究力量

开始成长[2]12

ꎮ 张森水在 1994 年的 « 裴文中传

略与浅析» 中说ꎬ “目前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和

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 年龄在 50 岁以上者都得

到过他的指导或从他那里收到教益ꎮ”

[7]11-12

裴文中在工作中对后学悉心指导ꎬ 言传身

教ꎮ 许多学者都曾描述过自己如何接受裴先生

的教导和帮助ꎮ 著名考古学家、 曾任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务委员兼考古系主任的安志

敏先生说: “先生安排我到中法大学旁听史前考

古学的课程ꎬ 还允许我随时在标本室内阅读图

书和观察事物标本ꎬ 为我创造了极为优越的进

修条件ꎮ 先生还亲自带我去周口店龙骨山、 琉

璃河和八宝山汉代城址做过考古调查ꎮ”

[6]31周国

兴说: “裴老鼓励我勇挑此担ꎬ 还亲任顾问做我

后盾ꎬ 并亲自带我去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第一

头盖骨的现场ꎬ 进行详细考察ꎮ”

[10]20考古学家、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邱中

郎先生说: “ 他 ( 裴文中) 要求我们学习地质

学、 古生物学、 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ꎬ 他

把这四门学科比作四条腿ꎬ 勉励我们学会 ‘ 四

条腿 走 路’ ?? 他 言 传 身 教ꎬ 使 我 们 获 益 匪

浅ꎮ”

[11]37考古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考古系副系主

任的吕遵谔先生说: “先师??对培养学生很有

一套办法ꎬ 也很有经验ꎬ 协助我制定了三年的

学习计划ꎬ 每一学期都很具体而又灵活??关

于学习方法ꎬ 先生认为因人而异ꎬ 总的来说是

要 ‘四勤’ 和 ‘四条腿走路’ ꎮ ‘四勤’ 即 ‘脑

勤’ ‘手勤’ ‘眼勤’ ‘嘴勤’ ꎮ ??得益于当年

先生对我学习的安排ꎬ 至今感激不尽ꎮ”

[9]41-43著

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说ꎬ “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另外

两位前辈是裴文中和杨锺健ꎮ 他们对我的培养

和帮助是我工作上、 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的重

要因素ꎮ”

[12]35

四、 精神品格 熠熠生辉

裴文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

就ꎬ 和他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高洁纯粹的品格

是分不开的ꎮ

他简单纯净ꎮ 裴文中在 « 周口店洞穴层采

掘记» 中自述ꎬ “我本来是一个很随便而遇事无

可无不可的人ꎬ 凡事多不欲认真ꎬ 读书亦多不

求甚解: 自觉很不适宜于担任科学上的工作和

科学上的研究ꎻ 但是不知为什么而入了北京大

学的理科ꎬ 又不知为什么而入了地质系??”

“欲教书无人聘请ꎬ 欲作事又无门路可走??有

兴趣 的 事 业 都 走 不 通ꎬ 不 得 已 又 回 归 地 质 本

行ꎮ”

[13]25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裴文中对自己过往

的一些怠惰习性没有任何避讳ꎬ 我们能够感受

到先生像儿童一样纯净的心灵ꎮ 然而ꎬ 从裴文

中后来在工作学习中的实际表现可以得知ꎬ 他

并不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不认真、 不求甚解ꎬ 而

是恰恰相反ꎬ 他勤奋好学、 热情执着、 探索创

新ꎬ 成就斐然ꎮ

他勤奋好学ꎮ 裴文中在去周口店之前ꎬ 连脊

椎动物是什么都不知道ꎮ 当到了周口店ꎬ 发现

连一位工人都能熟练地识别化石时ꎬ 他感到由

衷地钦佩ꎬ 同时心里也升起了紧迫感ꎬ “工人都

如此程度ꎬ 我可怎么办?”

[13]25他制订了雄心勃勃

的自修计划ꎬ 手不释卷地阅读古生物学的各种

书刊ꎮ 有一 回 他 去 修 鞋ꎬ 一 边 走 路 一 边 看 书ꎬ

结果到了修鞋铺发现鞋不见了 [14]23

! 为了阅读

88

第90页

关于哺乳动物化石的英文书ꎬ 他起早贪黑、 废

寝忘食ꎬ 查着字典硬抠ꎬ 几乎花了一整年的时

间ꎬ 终于把这本英文大部头啃完了 [14]24

ꎮ 他又

征得杨锺健的同意ꎬ 开始参与实际挖掘ꎬ 在过

程中认真观察ꎬ 虚心请教ꎬ 就这样一步步努力

前行ꎮ 后来发掘出石器ꎬ 为了研究石器ꎬ 裴文

中又开始学习考古学ꎬ 真可谓需要什么学什么ꎬ

学无 止 境 说 的 就 是 裴 先 生 这 样 的 状 态 吧!

1935—1937 年ꎬ 裴文中在法国攻读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ꎬ 仅仅两年的时间ꎬ 在答辩时竟能做到

操一口流利的法语侃侃而谈ꎬ 使主考学者大为

惊 奇 并 夸 赞 其 论 文 “ 令 人 信 服ꎬ 很 有 创

见”

[14]51

他不惧权威ꎮ 裴文中在周口店初发现石器

时ꎬ 选了一些带回北平地质调查所ꎬ 请大家观

看ꎮ 然而包括当时的学术权威在内ꎬ 没有一个

人承认这些是石器ꎬ 甚至对他出言不逊、 冷嘲

热讽[10]20

ꎮ 但裴文中没有被压力打倒ꎬ 而是尝试

多种方法对这些石头进行研究ꎬ 来佐证自己的

判 断ꎮ 最 终ꎬ 经 法 国 史 前 考 古 学 权 威 步 日 耶

(Abbe Breuilꎬ 1877—1961) 教授鉴定ꎬ 这些石

头被确认为石器ꎮ 正是这种不惧权威的科学精

神ꎬ 让裴文中在多个领域都有独创性的建树ꎮ

他锐意创新ꎮ “ 我们周口店开掘化石的工

作ꎬ 有如此大的规模ꎬ 至如此长的时间ꎬ 在中

国还算是创举ꎬ 因为是创举就无成法可遵ꎮ”

[13]11

周口店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方法ꎮ

当裴文中发现用筐抬之法运送土石费时费力时ꎬ

提出了 “ 机器化” 的口号ꎮ 初始他计划用 “ 土

法制造” ꎬ 经过若干尝试ꎬ 发现不可行ꎬ 于是迅

速调整思路ꎬ 打破自己先前的想法ꎬ 而不固守

己见ꎬ 最终成功实现了机器化ꎮ 这样的创新精

神使运送土石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33 倍[13]14-16

!

更为难得的是ꎬ 在原本有了一定的方法可以操

作时ꎬ 裴文中仍然能够看到更深层的问题ꎬ 而

不辍创新改进ꎬ 对遗址挖掘方法的改革即是一

例ꎮ 原来的挖法ꎬ 虽能挖出化石ꎬ 但无法做到

很好地记录化石的具体出土地点ꎮ 改革后ꎬ 采

用 “探方” 法ꎬ 实 现 了 数 据 的 完 整 精 细 记 录ꎬ

保留了化石原始层位信息ꎬ 大大提升了其研究

价值ꎮ

他热情执着ꎮ 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工作是辛苦

的ꎬ 累了怎 么 办? 裴 文 中 不 像 常 人 那 样 休 息ꎬ

而是看看 “ 宝贝” 来解乏ꎮ 那时他把几件非常

重要的标本收藏在柜子里ꎬ 包括骨针、 带孔的

鹿犬齿和两块燧石制的石器ꎮ 晚上倦了ꎬ 就拿

出来看看 “过一次瘾”

[13]35

ꎮ 这种在常人看来奇

葩的过瘾方式展现了裴文中对自己事业的极度

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ꎮ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前期那段特殊的岁月里ꎬ 裴文中被扣上了

“反动权威” 的帽子ꎬ 冷落在家ꎬ 但他始终满怀

希望ꎮ 散步时偶然遇见垃圾堆ꎬ 他总会情不自

禁地走上前去用手杖拨弄ꎬ 似乎那就是发掘现

场的堆积物ꎮ 遇见墙有裂缝ꎬ 他也要走过去用

手杖 捅 一 捅 探 个 深 浅ꎬ 似 乎 那 是 地 层 的 裂 隙

[14]70

他不掩己过ꎮ 在 « 周 口 店 洞 穴 层 采 掘 记»

中ꎬ 裴文中描述了挖掘北京人第一头盖骨的情

景ꎬ “ 我??决定取出来ꎬ 用撬棍撬出ꎮ 结果

呢ꎬ 头骨一部被震动而破碎了ꎻ 这样结果ꎬ 又

使我很后悔ꎬ 然已悔之不及ꎮ”

[13]29字里行间能体

会到他的内疚和自责ꎬ 丝毫没有推卸责任和粉

饰自己ꎮ 他还讲到自己 “很抱愧的一件事” ꎬ 有

一个头骨ꎬ 在遗址现场他没有识别出来ꎬ 后来

技工修理时方才发现ꎮ 别人说这件标本因为有

泥土包裹着所以他才没看出ꎬ 但裴文中却并不

顺势为自己开脱ꎬ 他坦诚地说ꎬ “他们为我维护

短处ꎬ 掩盖我失察的罪名ꎮ 但无论如何ꎬ 不能

不承认我的疏忽ꎮ”

[13]29-30关于遗址挖掘的方法ꎬ

裴文中写道ꎬ “我现在回想起来ꎬ 我们三年前的

工作ꎬ 真是太无 ‘ 方法’ 了!” “ 回想从前的工

作ꎬ 真觉太草率了!”

[13]18其实ꎬ 在一项工作发展

之初ꎬ 不规范不成熟是正常的ꎬ 别人也不会怪

罪ꎬ 但裴文中却真诚地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ꎮ

裴文中这种彻底的坦荡不仅没有给他增加 “ 污

点” ꎬ 反而使他品质更为纯净ꎬ 更加赢得人们的

89

第91页

崇敬ꎮ

五、 结语

裴文中先生一生在科学领域学术硕果累累ꎬ

在博物馆事业上功勋卓著ꎬ 他的教育情怀让中

国在旧 石 器 时 代 考 古 学、 地 质 学、 古 人 类 学、

博物馆学等领域的人才开枝散叶ꎬ 他留下的精

神财富更是珍贵无比ꎮ 先生因为发现北京人第

一头盖骨而被每个人熟知ꎬ 但他更应该因其闪

亮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而被铭记ꎮ

谨以此文纪念北京人头盖骨发现 92 周年ꎬ

纪念北京自然博物馆第二任裴文中馆长诞辰 117

周年ꎮ

特别感谢裴文中之子裴申先生ꎬ 对文稿进行

审阅指导ꎮ

参考文献

[1]张森水.从周口店早期工作看裴文中先生对史前考古学的贡献———纪念裴文中先生诞辰 90 周年[ J] .

第四纪研究ꎬ1994(4) :330-338.

[2]高星.论裴文中先生对史前考古学的贡献与影响[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与业绩.北京:科学出版

社ꎬ2004:4-16.

[3]祁国琴.裴文中先生对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的贡献[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与业

绩.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4:17-23.

[4]刘武ꎬ吴新智.裴文中先生与中国古人类学的发展[ 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与业绩.北京:科学出

版社ꎬ2004:24-26.

[5]甄朔南.裴文中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贡献[C] / / 周国兴ꎬ甄朔南ꎬ段瑞华.北京人第一头盖骨发现六十

周年文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ꎬ1992:20-24.

[6]安志敏.早立程门雪ꎬ忝列门下先———追怀 60 年前与裴文中先生的遇合[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

与业绩.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4:30-33.

[7]张森水.裴文中传略与浅析[ J] .文物春秋ꎬ1994( S1) :3-23.

[8]许维枢.怀念裴文中理事长[ C] / / 周国兴ꎬ甄朔南ꎬ段瑞华.北京人第一头盖骨发现六十周年文集.北

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ꎬ1992:24-26.

[9]吕遵谔.考古苗圃的园丁———忆裴文中老师[ 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与业绩.北京:科学出版社ꎬ

2004:39-47.

[10]周国兴.时光倒流一万年[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ꎬ1999:20-21.

[11]邱中郎.怀念裴老师[C] / / 高星ꎬ裴申.不朽的人格与业绩.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4:34-38.

[12]贾兰坡.悠长的岁月[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ꎬ2008:35.

[13]裴文中.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M] .北京:地震出版社ꎬ2001:11-36.

[14]刘后一ꎬ刘秋生.发现中国猿人的人———裴文中[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ꎬ1980:14-38ꎬ50-70.

(责任编辑: 白婷)

90

第92页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es on Chinese University Museums

Liu Mingqian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university museum ̄related literature in CNKI database from 1956 to 2021 as

the research objectꎬ analyzes the authorsꎬ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through a scientific metrological

tool: CiteSp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ꎬ the research topics mainly focus on four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ꎬ positioningꎬ collection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museums. But there is littl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ꎬ and most of the researches are independentꎬ and the

researches on core issues is weak. Alsoꎬ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museum researche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emergent function of keywords. At lastꎬ this paper makes the analysis and prospect

to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university museums from four

aspects: cooperation mechanismꎬ operation mechanismꎬ smart museum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Keywords: university museumꎬ knowledge graphꎬ bibliometric method

A Research on Public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Museums Based on Online Reviews

Hu Xiaowen Tan Xingye Chen Riyan Wu Baoyu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ing 134

university museum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five aspects: spatial distributionꎬ visitor perception hot

spotsꎬ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 / museum educational attributesꎬ social functions of leisure / educationꎬ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educational learn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public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museums at home and abroad is high. The positive affective factor in

domestic university museums is the identity stimulating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ꎬ while abroad ones are

complete informatizationꎬ the improvement of peripheral services and perceived self ̄social status. The

negative affective factors of Chinese university museums are inconvenience in visitingꎬ improper

management of exhibitsꎬ lack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low service standard. Meanwhileꎬ low

interpretation service qualit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are two main nega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xperience in abroad university museums.

91

第93页

Keywords: university museumꎬ public experienceꎬ content analysisꎬ influencing factors

Collectionsꎬ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i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Research: The Case of Tsinghua Science Museum

Ma Xi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decadesꎬ the rise of the research for histor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s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ꎬ largely due to the involvement of museum

collections and museum practitioner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oweverꎬ this trend has not

been embraced in China.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18ꎬ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Museum has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restoration of instruments and inventionsꎬ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ꎬ in response to the attention paid to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scientific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science abroad since the 1980s. It also makes consistent efforts to connect the

museum?s collections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ꎬ the history of Tsinghua Universityꎬ eve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origins and results of these researchesꎬ

reflects the existing worksꎬ also make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relevant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history research in dome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Keywords: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scientific instrumentsꎬ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Museum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Paleontological Site Museums in China

Wang Xiaolin

Abstract: Paleontological Site Museum is a very important kind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ꎬ which can

truly record major life evolution events on the earth. Thus farꎬ China has established many national

geoparks focusing on paleontologyꎬ and built distinctive site museums in their important fossil sitesꎬ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fossils and their sites. Howeverꎬ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ꎬ including natural weathering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fossils. How to

92

第94页

build a site museum that can display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life on the earthꎬ carry out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ꎬ als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fossil records of these major life events is a severe challenge we

are facing now.

Keywords: natural relicsꎬ paleontological site museumꎬ fossil protectionꎬ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Revisiting Museum Social Func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erton?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Theory

Liu Sha

Abstract: Robert King Mertonꎬ a structural functionalist sociologistꎬ revised several popular hypotheses

in early functional studiesꎬ namelyꎬ the hypothesis of integration of social functionsꎬ the hypothesis of

universal functionalismꎬ the hypothesis of necessity and the hypothesis of explicit functions. His

researches provided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the study of museum functions. According to his

researchesꎬ each specific func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different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social

systemꎻ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influences of museums on different

individualsꎬ different subgroups and the broader social structure. The same function may be realized in

various waysꎬ and various factors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a social structure restrict the possible variation

range of function substitution items and realization modes.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useums includes

not only “ positive function ” and “ explicit function ” ꎬ but also “ negative function ” and “ latent

function” .

Keywords: museumꎬ Robert King Mertonꎬ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ꎬ functional analysis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Characteristic Design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Exhibit Content

Jiang Hao Hu Sheng

Abstrac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often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design of exhibit

content. The scarcity of natural collections leads to the lack of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sign. The

93

第95页

lack of high ̄level planning talents with academic support abilityꎬ the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and

the huge natural knowledge system lead to the absence of depth and width of characteristic of content

design. The deep ̄rooted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xhibition leads to the lack of positive breakthrough i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xhibition content design. 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includes:

analyzing col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taking systematic supplementary collectionꎬ combining the

regional natural geographical featuresꎬ integ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advantages and train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ꎬ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xhibitionꎬ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functions to the exhibit content designꎬ and etc..

Keywords: natural history museumꎬ exhibitionꎬ content designꎬ characteristicꎬ countermeasur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blem ̄Based Curatorial Ideas: Taking the

Marine Exhibition Ask the Sea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

Yu Hongping Liu Jingjing

Abstract: How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op ̄down mode and form an audience ̄centered exhibition design

mechanism is a topic that ma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are confused and exploring.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Ask the Seaꎬ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vestigated the marine

problems concerned by the audiencesꎬ refined exhibition themeꎬ extended the exhibition contentꎬ and

guided the exhibition design from audiences? problems. It also adopts the exhibit ̄based problem learning to

design the exhibition visit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audience. With the help of questionsꎬ the

audience can be guided to better explore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visiting and

learningꎬ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pular science value of the exhibition.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ꎬ exhibition designꎬ audience ̄centeredꎬ problem ̄based

learningꎬ curatorial ideas

94

第96页

The Display Creativity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xhibi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aking the Exhibition Innovation Wins the Futur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for Celebrating the 40

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an Example

Li Bo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hibits creativity of plan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elevant exhibitionsꎬ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hibits? purposes and their connections with

the audienceꎬ combs and classifies the possible display points and means in the exhibits creativityꎬ and

explains their embodiment in the practical work by taking the exhibition Innovation Wins the Futur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for 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an example.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ꎬ exhibi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ꎬ

exhibits creativityꎬ display pointꎬ display means

The Design and Display Value of the Four Great Armillary Spheres in Song Dynasty

Tang Shenyu

Abstract: The armillary sphe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strument of astronomical surveyingꎬ used for

observing and distinguishing astronomical phenomena in ancient China. Now we can see exhibits of

armillary spheres in ma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Howeverꎬ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armillary sphere were not consistentꎻ many transitions had been made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The

armillary sphere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had more prominent function of demonstr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After the Song Dynastyꎬ the observing function of the armillary sphere had

begun to receive attention. The Four Great Armillary Spheres had been cast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ꎻ each on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many details. The four great armillary sphere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ocused on the simplification of struc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easuring

95

第97页

accuracyꎬ and directly promoted the invention of the abridged armillary sphere made by Guo Shoujing in

the Yuan Dynasty. Nowadaysꎬ the diversified display of the armillary spheres of the Song Dynasty not

only reflect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ꎬ but also reflects the new perspective of modern peopl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 armillary sphereꎬ astronomical instrumentꎬ Song Dynasty

The Striver of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in China: Mr. Pei Wenzhong

Gao Yuan

Abstract: Mr. Pei Wenzhong is a famous geologistꎬ paleontologistꎬ prehistoric archaeologist and

museologist in China. He had not only made gre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paleolithic archaeologyꎬ

Quaternary mammalogy and biostratigraphyꎬ but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ause of modern

museums in China. He had cultivated a lot of students earnestlyꎬ built a solid tale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eologyꎬ paleontologyꎬ paleoanthropology and museology. He had left a richꎬ

valuable and inexhaustible spiritual wealth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Keywords: Pei Wenzhongꎬ natural history museumꎬ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9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