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 大日如来佛像北京宫廷清雍正(1723-1735年)
2124 大日如来佛像北京宫廷清雍正(1723-1735年)
2056 宗喀巴像北京宫廷清乾隆(1735-1795年)
2022 释迦牟尼佛堆绣唐卡北京宫廷清乾隆(1735-1795年)
2105 财宝天王像北京宫廷清康熙(1661-1722年)
2023 金刚总持像西藏古格王朝 15世纪
2059 观音菩萨像中原明代
2020 金刚力士像大理国 13世纪
2001 黄财神像
北京 18 世纪
铜镀金 高 11 厘米
RMB: 无底价
黄财神是藏传佛教各教派普遍崇奉的“五姓财神”之一,掌财富宝库,能令信奉者衣
食财宝具足,无病长寿,因其身色呈黄色,故而得名。此像头戴五花冠,头顶束高发髻,
脸庞宽大,浓眉紧蹙,双目睁视,表情凶忿。躯体壮硕,肚腹圆鼓。上身戴项圈,披络腋,
下身着长裙,手足戴钏镯,帔帛飘扬于身后。右手持物于胸前,左手置左膝托象征财
富的吐宝鼠鼬,游戏姿势坐于双层卡垫式台座上。卡垫制作讲究,侧壁錾刻有寓意吉
祥的花卉纹饰,精致美观。整像造型周正,工艺精湛,镀金亮丽,品相完好,具有清
中期北京地区造像风格鲜明特点,更兼其题材寓意美好,对于收藏或供奉皆为上佳之选。
2002 无量寿佛像
北京 清雍正(1723-1735 年)
铜镀金 高 18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无量寿佛像头戴五叶花冠,饰有璎珞连珠,束葫芦形发髻。面庞圆腴,眼睑微垂,相容和煦。大
耳垂肩,耳悬圆铛,余发披于两肩,上身袒露,配饰项链、璎珞、臂钏等,雕刻精细。帔帛绕肩而下,
于身体两侧曲转飘扬,下身着长裙,两腿间的裙褶呈放射状铺于座面,自然流畅。双手结禅定印,手
捧长寿宝瓶,结全跏趺坐于高束腰莲花座上,上端连珠细密整齐,大方雅致,下端多层堆叠,束腰处
较高,莲瓣圆润舒展,为雍正时期佛造像的惯用表现手法。
雍正时期造像传世稀少,宫廷造像更是凤毛麟角,其以铜质厚重,加工精良,为藏家所珍爱。宫廷造
像有两方面功用,其一为赏赐蒙古王公。其二为皇家寺庙供奉所需。此尊造像亦是出自宫廷匠师之手,
其造型端庄,铸刻精良,法相妙好庄严,宝冠、璎珞及长寿宝瓶皆镶嵌松石和青金石,愈显华贵,适
宜收藏供奉。
参阅 1:夏景春先生及 Speelman 家族旧藏“大清雍正年敬造”款铜镀金弥勒菩萨像,高 24 厘米,曾参
拍于 2017 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稽首慈云——重要佛教美术夜场”第 6016 号,成交价:
RMB 5,405,000
参阅 2:2013 年中贸圣佳冬拍,lot1659,清雍正铜镀金无量寿佛坐像,高 17.5cm,成交价 RMB517,500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2003 大红司命主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高 12.5 厘米
RMB: 无底价
大红司命主又称“铠甲护法”,藏语称“甲木斯塄”。原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崇奉的护法神。
其主要职能是佑护崇拜者不为外敌所伤,是居于人右肩之上的神灵,也是事业之神,
为汉藏佛教所奉重要护法神之一。
此尊红色焰发竖起,佩戴五骷髅头冠。三目圆睁,血口大张,表情凶忿,以佛法的
无上威力降伏一切邪魔。全身呈将军装束,穿着精致铠甲,右手高扬闪光剑(佚失,
现为金刚铁蝎),左手放置于胸前。双肩所搭帔帛,自然垂顺于躯体两侧,下端卷
曲向上飘起,极富装饰风韵。下身腰围兽皮短裙,足蹬传统藏式战靴,以左展姿态
站立于莲花座上,富有律动之感。通观整像胎体厚重压手,镀金绚丽亮泽,展现出
清代乾隆造像的选材特点。造型规整大方,雕刻繁复精细,堪称清代造像量度的完
美再现,体现出清代内地造像对细节的严苛追求。是清代内地护法神灵造像的上乘
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参阅:2014 年厦门保利秋拍,lot0708,清乾隆宫廷铜镀金大红司命像,高 19cm,成
交价 RMB575,000
参阅图
2004 佛塔
北京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镶松石 高 16 厘米
RMB: 无底价
塔身铜镀金,方形,莲瓣须弥座,束腰饰对狮拱摩尼
宝图案。一圈方形浅雕莲瓣托上方四层方形塔基,塔
身肩部饰兽面,兽口衔华丽璎珞。塔身正面设龛门,
门沿一周錾刻卷莲瓣纹。塔刹十三层,鼓形华盖。顶
部为嵌宝石日、月,有摩尼宝珠镶嵌。此宝塔金壁辉煌,
錾刻的纹饰精美,雕工精细,美观而华丽。
参阅 1:2008 年北京保利春拍,lot2127,清乾隆铜镀
金佛塔,高 32cm,成交价 RMB907,200
参阅 2:2018 年北京瀚海秋拍,lot1928,十八世纪铜
镀金佛塔,高 19.8cm,成交价 RMB345,000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2005 宗喀巴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高 11 厘米
RMB: 无底价
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也是整个佛教最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之
一,开创了完整的佛法显密修行次第,大师一生勤于闻思修、讲辩著,培养了很
多高僧大德,度化了无数众生,重兴了藏地佛教,度化了无数众生,被尊称为第
二佛陀。
宗喀巴及其弟子修建了著名的拉萨三大寺即甘丹、哲蚌和色拉寺,三大寺与另外
三大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另三座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
和甘肃的拉卜楞寺)。三大寺对藏族地区的政治、宗教都有重大影响。
此尊宗喀巴像为宫廷造像,面相饱满圆润,慈眉善目。身着交领式坎肩、僧裙和
袒右肩袈裟,衣纹自然写实。衣缘上刻画缠枝莲纹饰,纹饰精致细腻。双手当胸
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花朵至肩头盛放,左肩花上奉置经书,右肩花上应
安立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莲
座造型宽大,上缘饰有一周连珠纹,莲瓣宽大,莲座下神圣的装藏保存完好,具
有极大的宗教加持力量,体现了清代宫廷造像的明显特点。此像整体造型大方,
形象庄严,工艺精细,铸胎厚重,保存完好,几百年来依旧保留原宫廷泥金极为
难得,值得收藏。
参阅 1:北京故宫藏宗喀巴像
参阅 2:青海省博物馆藏宗喀巴像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2006 上师像
西藏 15 世纪
铜镀金 高 19 厘米
RMB: 80,000-120,000
上师在藏传佛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上师的信仰亦是十分虔诚。此尊上师像头
部浑圆,发际线清晰规整,棱角分明,面部刻画写实,双颊圆润,眉弓劲韧,双目平
直,双唇肥厚,面带微笑,面容慈善,面部刻画写实,双颊圆润,眉弓劲韧,双目平直,
表情生动,脖颈处三道蚕节纹,被认为是金刚座释迦牟尼佛的象征。身姿挺拔伟岸,臂
膀圆润厚实,四肢粗壮有力,结构匀称。身着交领僧衣,外披袒右肩袈裟,衣缘錾刻
精美花纹,衣纹流畅贴体,袈裟上间隔出均匀的福田纹,保留了印度传统福田衣的特色,
象征大师广种福田、修为广大无边。上师像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双腿结跏趺端坐于双
层仰覆莲座之上,手指修长灵动,掌心肥厚,脚趾刻画生动逼真。莲座莲瓣做工精美,
饱满有力,层次分明,上下对称排列,装饰讲究。整尊造像精雕细琢,鎏金水亮厚重,
层层堆迭出如此完美的艺术作品,可见此尊上师像在当时的重要性,应是重要寺院所
供奉,极为难得。
参阅 1:2014 年北京保利春拍,lot7413,15 世纪上师像,高 16cm,成交价 RMB368,000
参阅 2:2016 年北京瀚海秋拍,lot2021,15 世纪上师像,高 20cm,成交价 RMB448,500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2007 无量寿佛像(烧蓝莲花座)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5-1795 年)
铜镀金 冷金烧蓝 高 20 厘米
RMB: 无底价
参阅图 3 参阅图 4
无量寿佛乃法身阿弥陀佛报身佛显现的另一种形象,于密教中为五方佛之西方主尊,无量寿佛又称长寿佛,代表着
寿命的延长,深受乾隆帝的信奉,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宫中都有供奉,可参阅故宫博物院《慈宁宫花园》中的同款
造像。
此尊无量寿佛造像顶结高发髻,耳下垂圆环。面型方正,面容庄严肃穆。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
胸前配饰项圈璎珞,下身着长裙,帔巾搭于双肩,绕过手臂垂于身体两侧,手和足部有钏躅装饰。裙子与帔帛采取
写实的手法表现,衣纹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本有的质感。结跏趺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双手置脐上托
一宝瓶,身后为卷云纹身光。莲花座为双层束腰式,莲瓣线条优美饱满,内缘饰精美连珠纹,尖端部上卷成花蕊状。
主尊莲花座运用烧蓝工艺装饰,此工艺为皇家造办处常用手法,造型精美华丽,比例匀称,动态舒展,线条流畅,
金色饱满悦目,富丽堂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参阅 1:2015 年北京保利春拍,lot6378,清乾隆掐丝珐琅八宝佛龛奉无量寿佛,龛高 45.4cmA 佛高 19cm,成交价
RMB1,150,000
参阅 2:2015 年中国嘉德春拍,lot3093,清乾隆宫廷铜镀金释迦牟尼掐丝珐琅底座,高 17.3cm,成交价 RMB632,500
参阅 3:故宫博物院出版《慈宁宫花园》
参阅 4:启功先生总顾问,北京出版社编纂“雍和宫佛像宝典”48 页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纪录
净瓶观音又名“持华瓶观音菩萨”,因其手持华瓶而得名。此法相常见
于古印度、晋、南北朝、隋唐及日本和朝鲜。华瓶亦称“净瓶”“澡瓶”,
又称“宝瓶’。八宝吉祥,系佛教传说中的八件宝物,其中有宝瓶。
在
佛教看来,宝瓶象征“福智圆满不漏之谓”,而观世音菩萨之宝瓶专装
甘露圣水,圣水洒向人间,能带来祥瑞,它象征天下太平。
观音像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明代又受到万历时期
慈圣皇太后的特别推崇,所以更加盛行。
此尊观音菩萨像头戴镂空雕铸的峨冠,冠叶正中安住化佛,发髻高挽,
馀发束绺垂搭双肩。面相丰颐圆润,曲眉似弯月与鼻梁相连,眼睑较宽,
双眼微合,俯视前方,神态慈和宁静,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
身穿通肩袈裟,胸前饰璎珞,下身着高束腰及胸长裙,衣纹厚重写实,
刻画自然流畅,衣缘錾刻缠枝莲纹,雕刻精细,纹饰清晰,衣褶曲转流畅。
结跏趺端坐,左手托净水盂,右手当胸作抛洒甘露的手势。覆腿的衣裙
略呈椭圆形的褶皱,这是明代造像的常用手法。整像端庄优美,铜胎厚重,
铸造工艺精湛,鎏金亮丽无损,可谓明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中的经典之作。
2008 净瓶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21 厘米
RMB: 40,000-80,000
纪录:巴黎佳士得秋拍 lot23
2009 夏玛巴喀觉旺波像
西藏 15 世纪
铜镀金 高 15 厘米
RMB: 120,000-180,000
出版:《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
佛像》邢继柱先生旧藏,文
物出版社,2012年,第166-
167页
藏文题记汉译:顶礼吉祥噶玛巴
出版
参阅图 2 参阅图 3
夏玛巴仁波切也称为红宝冠法王,据史料记载,第一世大宝法王都松钦巴圆寂时曾预言他将转世两个化身在此世界,
即噶玛巴和夏玛巴,历代转世互为师徒,相互传法,以将佛法留存于世。夏玛巴全称为昆津夏玛巴,是藏传佛教噶
举派中最高持教法王之一,并且也是最早拥有活佛转世制度的藏传佛教领袖之一。夏玛巴和噶玛巴有互相认证的传统,
已在位的一方与新登位的一方为师徒关系。夏玛巴活佛转世系统,官方记载仅有十世。第十世夏玛巴却朱嘉措,其
弟六世班禅入京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病逝于承德,乾隆赐下大量金银,却被六世班禅的另一位兄弟扎什伦布寺
总管仲巴呼图克图占为己有。为此却朱嘉措前往廓尔喀,劝说廓尔喀出兵入侵后藏,劫掠扎什伦布寺的财宝。1788
年第一次入侵以议和告终。1790 年廓尔喀又第二次入侵,清廷派四川总督鄂辉、大将军福康安迎战。廓尔喀王被迫
投降,却朱嘉措则畏罪自杀,史称“平定廓尔喀”。此后,乾隆帝宣布却朱嘉措为叛国者,同时下令夏玛巴不得转世,
红帽系僧人也被迫改宗黄教。清军平定廓尔喀后,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正式确立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
制度。
因此,现存世的夏玛巴活佛造像非常稀少,此上师即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历辈红帽法王夏玛巴之一。此尊造像头戴红
色法帽,法帽正中菱形图案内饰摩尼宝,上方饰日月,顶饰宝珠顶严。眉如远山,双目圆睁,炯炯有神。鼻梁挺阔,
小嘴微抿。神情宁静祥和,表现出一代高僧睿智坚毅而又超脱俗世的精神气质。大师双手扶膝结触地印,内着坎肩,
外披袒右式袈裟,腰围大氅。衣纹十分丰富,线条自然流畅,用冰冷的铜将织物轻柔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袈裟
上錾刻细密精美的花纹,尤其是大氅上的缠枝莲花,柔美妙蔓、顾盼有致,极为华丽。大师衣着丰富华美,不仅增
加了铸造难度,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当时西藏上师、尤其夏玛巴活佛系统的服饰样式、服饰制度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大师身形壮硕,魁梧有力,结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双腿双足裹于大氅之内。下承仰覆式束腰
莲座,稳重大方。双层莲瓣宽阔圆润,大气舒展,富有生机。莲座后方錾刻一行藏文题记,字体规整、笔意流畅,
写着:顶礼吉祥夏玛巴,通过查阅电子数据库,得出此尊造像的人物明确就是二世夏玛巴喀觉旺波,意为“空行王”,
是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二世活佛,是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的上师,在噶举派历代法王中地位相当尊崇。前文中
提到过因为历史原因,现存的夏玛巴造像非常稀少,有些明确身份题记的就更是难以见到,这尊制作精美、品相完好,
有题记,有传承的二世夏玛巴喀觉旺波像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有缘者不应错此良机。
出版:《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邢继柱先生旧藏,文物出版社,2012 年,第 166-167 页
参阅 1:首都博物馆收藏,第四世夏玛巴像,清代,高 22 厘米
参阅 2:2017 年上海匡时秋拍,Lot0810,16 世纪四世夏玛巴,高 20cm,成交价 RMB632,500
参阅 3:2015 年北京嘉德春拍,Lot3127,16-17 世纪红帽五世夏玛巴像,高 29cm,成交价 RMB5,060,000
参阅 4:《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P208,2016 年 8 月文物出版社
参阅图 1
2010 禅定观音像
中原 元代
铜 高 24 厘米
RMB: 40,000-60,000
此像头戴高花冠,头顶束高发髻,
中央花瓣安化佛阿弥陀佛,是观音
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耳边缯带飘
转,耳下垂花瓣形耳饰,双肩垂发辫,
这些装配皆轻巧别致。面相丰圆,
双目及口鼻小巧精致,尽显菩萨温
婉清秀之美。上身披双领下垂式袈
裟,胸前饰勾环式项圈和花瓣形璎
珞,下身着僧群,腰间束带并打结。
衣纹简括自然,衣缘刻精美的缠枝
莲纹饰。结跏趺端坐,两手上下相
叠置双腿结禅定印。整像造型端庄,
雕工精细,铜质莹润,品质上乘,
是一尊元代中原造像的典范之作。
其花冠及头部装饰 . 胸前项圈及璎珞
形式,以及面部刻画及衣边花纹样
式等,不同于明代造像特征,是其
时代风格的重要体现。
2011 渡海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 嵌金嵌银 高 17.5 厘米
RMB: 100,000-120,000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此像跣足而立,身体向左倚斜,头、
脸也明显偏向左边,双目下垂,俯
视芸芸众生。面部饱满娟秀,神态
慈祥宁静。头部乌发上梳成髻,头
顶罩以披巾。上身着垂领袈裟,下
身穿长裙。虽然躯体被衣服裹得严
严实实,而且表面又有繁密而写实
感极强的衣褶,但也难以遮掩其丰
腴的体态和曼妙的身姿,由内而外
散发的生命力量和灵动之美让人瞬
间即可心领神会,充分展现了古代
匠人高超娴熟的雕刻技艺。从造型
姿势来看,此像表现的是渡海观音
的造型样式,寓意观音菩萨在十六
罗汉护持下普渡苦海众生。而这一
样式的观音像在晚明江南地区十分
流行,制铜名匠石叟和德化窑瓷圣
何朝宗都有类似作品传世。此像造
型优美,雕刻精细,衣纹飘逸自然,
衣缘錾刻精美花纹,胎体厚重,铜
质温润,极具石叟造像风格和工艺
特点。而细审其背后,果有“石叟”
二字刻款,应是一件出自石叟本人
之手的稀有之作。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观音额部的白毫以纯金镶嵌而
成,以突出观音菩萨相好的殊妙,
是现知石叟款造像中绝无仅有的,
足见其珍贵程度。
款识图 文物店标签图
参阅图
汉钟离是我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八仙之一,据说他曾度化吕洞宾成仙,并传
授他“点石成金”之法,因此受到我国民间普遍崇奉,认为有护佑金矿、财
运的济世功德。此像双腿站立,头顶束双发髻,双眉倒立成八字形,双目圆
睁,额部高凸,两耳外阔,頜下蓄长髯,形象生动威严。身躯浑厚,姿态挺拔。
身披垂领式宽袖大袍,袒胸露腹,腰间系帯,衣边、下摆及腰帯结飘逸自然,
刻画细腻生动。跣足立于山石形台座之上,右手伸向右前方,执芭蕉扇(已失),
左手举于左前方。全像造型完美,气宇非凡,铜质莹润,工艺精细,皮壳铮亮,
包浆油润,是现知八仙造像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从铜质、工艺及色泽来看,
它明显具有明代钱塘造像的特点,若非江南的能工巧匠,实难做出如此优秀
的雕塑作品。
参阅:大同市博物馆藏明代铜汉钟离像,高 55.5 厘米,大同市博物馆编:《平
城文物精粹—大同市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6 年,第 186 页
2012 汉钟离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41.5 厘米
RMB: 150,000-180,000
正面图
2013 净瓶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佛高 16 厘米 通高 32 厘米
RMB: 180,000-220,000
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
观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化身,男相观音
就是其中之一。此像为男相观音的标
准形象,它头部披发,戴发箍,发箍
中央安化佛。面相饱满,五官端正,
嘴边及下颌长满胡须,神态超然自适。
上身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长僧
裙,腰间束带并打结,衣纹简洁自然,
衣褶宽大厚实。右手当胸持杨柳枝,
左手置腹前托净瓶,表示以杨枝蘸甘
露洒向众生,解除众生的渴恼。双腿
结跏端坐于多层仰莲台上,莲台下是
粗大的莲茎及象征莲池的六棱台座,
莲茎两侧各有一龙王守护。整像造型
完整,工艺精湛,镀金亮丽,题材特殊,
堪为明代观音造像中的上品之作。
2017 哈香尊者像
西藏扎什伦布寺 17 世纪
铜镀金 高 15 厘米
RMB: 250,000-350,000
哈香尊者即汉地的布袋和尚,其形象传入西藏后,身份、谱系部分地被重新建构和诠释而变成西藏的哈香尊者。藏地传说画面
中这位汉地罗汉是唐肃宗邀印度十六罗汉来中国时的信使,以侍从身份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组画之中,成为所谓的十八
罗汉的第十八位,俗称“布袋和尚”。“罗汉”即“阿罗汉果”,亦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扎什伦布寺,坐落于今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始建于 1447 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中班禅转世系统的主寺,也
是整个藏传佛教流布地区中最为重要的寺院之一。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崇高的宗教地位,扎什伦布寺同时又是藏传佛教艺术
重镇。根敦珠巴始建扎什伦布寺时,即聘请著名画师勉拉顿珠为寺院绘制壁画、塑造雕像;四世班禅时期,又延请曲英嘉措进
入寺院进行艺术创作,使扎什伦布寺成为藏传佛教绘画最为重要的勉唐派及新勉唐派发源地。同样自四世班禅时期开始,扎什
伦布寺中逐渐形成造像生产的手工艺作坊。到五世班禅时期正式定名为“扎什吉彩作坊”。这里是扎什伦布寺的艺术创作中心,
该作坊制作的铜鎏金造像就是著名的“扎什琍玛”。琍玛是藏语中铜合金一词的音译,后被用来指称所有铜制造像,顾名思义,
扎什琍玛即专指扎什伦布寺生产的铜制造像。扎什琍玛大约兴起于 16 世纪,逐渐成为西藏地区最流行的造像艺术流派之一,
于 17 世纪达到最盛,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此尊哈香尊者造像无论从造型、装饰还是工艺上看,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品质,身型比例敦实厚重,在严谨地遵循佛像度量经
的同时融入了自然的写实之风,展现了扎什伦布寺雕塑艺术和工艺技术的鲜明特点,胎体厚重且结构匀称,造像端庄大方。通
体鎏金,金色明黄,观之灿烂悦目,可见用料奢华,不惜成本。哈香尊者体态胖硕,额际高广,鼻梁高挺,五官棱角分明,双
目炯炯有神,看起来表情沉静沉稳,极尽写实之能事。身着宽大的僧袍,衣褶清晰写实,衣缘自然垂搭至须弥座前,胸腹部袒
露,随意洒脱,体现出游戏人间的洒脱和入世布道的豪迈。双手置于膝盖之上,手势生动,从手腕到手背饱满丰润,指节分明,
与细致精巧的双脚相互对照,将人格化的觉者塑造的生动真切,可亲可近!尊者游戏坐在三层卡垫之上,底座造型软垫堆栈,
别致少见,如三本迭放的经书,上下两层错落有致。在尊者身前的有两名童子玩耍嬉戏,妙趣横生。其形象明显来源于汉地的
布袋和尚及童子戏弥勒的题材。这些童子偶尔被解释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但绝大多数时候与家庭和睦、五子登科、
子息繁衍等信仰联系起来。
哈香尊者造像在藏传佛教雕塑中并不多见,拍卖市场上更是寥寥无几,西藏大昭寺收藏有一尊同题材造像,与尊年代相似(图一)。
此尊造像久经数转,但丝毫没有留下岁月的印记,只有耐人寻味的气息;细节处理到位,表现手法干净利落,无论从品相、工
艺、还是艺术效果都属精品,同时作为标准的扎什伦寺官造作品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也是一尊十分难得的供奉佳品。
参阅 1:冯·施罗德《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Volume2》第 1076 页,图 278B
参阅 2:居米多杰《大昭寺·西藏最神圣的佛堂》,第四部分,图 20A
参阅图 2 本拍品原装藏图
2018 骑麟送子香薰
北京 清代
铜 高 19 厘米
RMB: 120,000-180,000
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
晋代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即成为“麒麟
送子”的来源。
此尊麒麟送子香薰,极为罕见,一般麒麟送子像为观音送子像,童子送童子的形象应为仅见。
整器包浆油润,麒麟一足前伸,三足屈于身下,作跪卧回首状,双角后倚,鬃髮上扬,双目突
出,如意形鼻上翘,大口怒张,獠牙外露,气势威严。全身鳞片毕现,背鳍似齿轮,花尾似火
焰,腋下火云纹上飘,静中寓动。童子自由坐于麒麟背部,头裹髮巾,广额丰颖,大耳肥硕,
满脸含笑,内着坎肩,饰祥云纹,身披长衫,腹部圆硕,錾刻精美的云鹤纹,右手持如意,左
手当胸,抱一婴孩手持如意瑞果,坐于其上,此题材表现形式极为罕见。整器材质上佳,雕刻
精湛,动感十足,寓意吉祥,皮色完整,极具收藏价值。(旧配木质器座)
参阅图
2019 阿弥陀佛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 50 厘米
RMB: 350,000-450,000
来源:欧洲南徳家族,自20世纪50年代收藏。
纪录:德国纳高 lot20。
此尊阿弥陀佛像来源有序,是标准的明代中原汉传佛教造像。头部较大,头饰螺发,肉髻圆
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双耳垂肩,
面相宽大饱满,双目平直,眼帘低垂,神态慈和宁静。上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高束
腰长裙,腰系束带并打结,衣纹写实自然,衣缘上刻有立体感较强的精美花纹。结跏跌端坐,
双手置双膝上结禅定印。身下为多层大仰莲花座,莲瓣形制饱满,上下错落分布,衬托出莲
花佛国之主的庄严与神圣。整尊造像端庄大方,比例舒展匀称,胎体厚重敦实,时代风格鲜明,
是明代中晚期中原造像中的典型作品,并且体量颇大,镀金厚重,錾花精美,非常难得。
明代早中期,诸帝王皆大力推崇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由此在内地大行其道,影
响十分广泛。但到明中晚期,嘉靖帝崇奉道教,排斥藏传佛教,其后的万历皇帝及其母亲慈
圣皇太后虔诚奉佛,且大力扶持汉地佛教,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从此一蹶不振,而内地佛像艺
术开始重新回归到传统艺术风格的发展之路。这尊阿弥陀佛像表现出汉地佛教造像的传统风
格面貌,正是当时内地佛像风格由汉藏结合式转为单一传统汉式的一个突出实例,也是当时
藏传佛教式微,汉地佛教重振的重要历史见证。
参阅 1:2011 年 中 贸 圣 佳 秋 拍,lot2344, 明 铜 镀 金 阿 弥 陀 佛 像, 高 58cm, 成 交 价
RMB2,300,000
参阅 2:2011 年北京保利春拍,lot7296 明铜镀金阿弥陀佛,高 51cm,成交价 RMB3,680,000
参阅 3:2018 年北京荣宝秋拍,lot22871,明嘉靖铜镀金释迦牟尼佛,佛高 52cm,成交价
RMB4,025,000
参阅图 1 参阅图 2 参阅图 3
2020 金刚力士像
大理国 13 世纪
铜 高 27 厘米
RMB: 280,000-480,000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博物馆编 .《佛国遗珍:南诏大理国的佛
陀世界》[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2. 李昆声 .《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M].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云南省博物馆编 .《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
[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8.
4. 张永康 .《大理佛》[M]. 台北:典藏杂志社,
2004.
5. 邹启宇 .《云南佛教:源流与文物》[M].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2018.
6. 马榆 .《妙香佛映:南诏大理国佛教造像艺术品
鉴》》[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