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咨询之窗-2024年新年特刊

发布时间:2024-1-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国信咨询之窗-2024年新年特刊

II目 录国信要闻 ............................................................................................. 1国信集团成立 24 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1国信咨询集团王胜:一站式产业链培育服务,助力打造区域产业生态.....................................................................................................6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成功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一轮投资咨询评估供应商名单 ..............................................12国信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举办“暖暖冬至情,浓浓饺子香”主题活动......................................................................................
[展开]
国信咨询之窗-2024年新年特刊
粉丝: 0
文本内容
第1页

I

第2页

II

目 录

国信要闻 ............................................................................................. 1

国信集团成立 24 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1

国信咨询集团王胜:一站式产业链培育服务,助力打造区域产业

生态.....................................................................................................6

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成功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新一轮投资咨询评估供应商名单 ..............................................12

国信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举办“暖暖冬至情,浓浓饺子香”主题活动

...........................................................................................................14

项目展示 ..................................................................................................16

星辰商业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商业综合体改造工程......................16

老挝甘蒙省东泰矿区 100 万吨/年钾盐改扩建项目.....................18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预算绩效管理 ..........................................19

国信观点 ..................................................................................................20

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后评价 ..............................20

海外声音 ..................................................................................................30

Europe’s construction sector set to slow as demand plummets........30

需求降低导致欧洲建筑业放缓 ......................................................35

政策摘要 ..................................................................................................39

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39

第3页

III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

改办环资〔2023〕942 号) ...........................................................44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地震灾区下达 2.5 亿元中

央预算内投资 ..................................................................................46

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下达第一批和第二批增发国债项目清单..47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相关

事项的通知》(财办库〔2023〕243 号) ...................................48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会〔2023〕31 号) .................................................................51

参加编制人员 ..........................................................................................60

第4页

1

国信要闻

国信集团成立 24 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二十四载风华正茂,不负韶华笃行致远。2023 年 12 月 3 日,国信

人在北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国信集团成立 24 周年。

庆典活动在北京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拉开帷幕。国信集团、国信咨

询、国信招标领导,各部门副总经理及以上领导;国信咨询、国信招标

各分公司总经理、各子公司总经理;以及羽毛球总决赛参赛人员共 200

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庆典活动由集团副总裁刘丽娜主持。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与会嘉

宾欣赏了各分子公司、业务单位特别为集团 24 岁生日录制的祝福视频,

第5页

2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真诚祝福,温馨有爱,感人至深。

集团总裁贾宇昆发表重要讲话。贾总表示,国信集团二十四年来风

雨兼程,历经各种曲折起伏,我们在磨砺中发展壮大,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衷心感谢国信老一辈创始人打下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新

一届领导班子的信任和支持。贾总强调,我们要倡导工匠精神,用专业

能力服务客户;更要奉献价值,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国

信人将继续并肩踔厉奋发,共创集团美好的未来。

第6页

3

为集团 24 周年特别创作的长诗《二十四载风华正茂 不负韶华只争

朝夕》由集团员工代表现场朗诵,诗歌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引发了现

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第7页

4

随后,集团领导们上台,一同切开生日蛋糕,开启香槟美酒,共

同见证国信集团 24 岁华诞。大家纷纷举起酒杯,为集团送上美好的祝

福,为国信明天更加辉煌干杯。晚宴期间的一系列抽奖活动惊喜不断,

在大家的声声祝福和阵阵欢笑中,国信集团 24 周年庆典活动圆满落幕。

第8页

5

时光以奔逝而珍贵,岁月以奋斗而闪光。凝聚的合力让我们紧密相

连,共同的梦想让我们携手并进,过去的二十四年只是一个逗号,在共

同见证国信纵跨二十四年厚重历史的同时,更应满怀激情的面向未来。

二十四载风华正茂,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在新

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抢抓机遇,以坚定果敢的信

心迎接挑战,砥砺奋进,永不言弃。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国信人的不懈努

力,一定可以从胜利走向胜利,再开创辉煌天地。

第9页

6

国信咨询集团王胜:一站式产业链培育服务,助力打

造区域产业生态

11 月 30 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暨全球供应链创

新发展论坛(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会展中心(顺义馆)举行,国信

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信咨询集团)执行总裁王胜在

“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中,向中外嘉宾分享了国信咨询集

团“一站式产业链培育服务”打造区域产业生态的有关经验。

供应链、产业链相互依存,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

势的关键。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生命力和品牌号召力的供应链、产业

链及其产业生态,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以及各链上企业共同

的目标,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园区招商运营和项目投资选址首要考虑的

第10页

7

因素。

国信咨询集团作为综合性咨询机构,产业咨询及产业链培育业务已

成为最重要的服务板块。集团自成立以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覆盖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投融资方案、招采咨询、建设管理、招商引资

对接、运营策划等各个过程。期间,国信咨询集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咨

询经验,包括政府、行业、供应商、专业服务机构、产业研究机构在内

的生态客户资源厚重,数量超过 10 万家。目前国信咨询集团能够为产

业链培育提供集成式、模块化的一站式服务,即“谋、融、建、招、运”

全过程服务,具备了打造产业链生态的能力。

本届链博会上,国信咨询集团重点展示的“一站式产业链培育服务”,

主要服务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产业链核心企业三类主体。

第11页

8

面向政府主要提供的产业链培育服务,国信咨询集团长期以来服务

各级政府部门,对政府的产业发展需求和资源状况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我们能够帮助地方梳理原有产业资源,设计产业结构、谋划存量产业资

产盘活,达到补链、延链和强链的目的。从结合区域特点建立产业发展

顶层规划、策划具体的产业项目,到提供资金解决方案、协助产业品牌

的打造和引入产业投资人,国信咨询集团通过一站式产业链培育咨询服

务,统筹考虑、整合打造产业链所需相关资源,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碎片

化服务导致的产业规划和定位与客观条件不匹配、实施过程衔接不畅、

实际效果差强人意的问题,提高产业投资效率和可落地性。

面向园区主要提供产业赋能服务,主要目标是以园区项目导入为核

心目标,协助园区进行规划、项目融资、建设管理、招商运营、搭建供

应链以及调区、扩区、再融资等咨询服务,助力产业链载体高效建设、

高效融资、高效招商和高质量发展。

面向企业主要提供的项目选址服务,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立足全

国面向全球的项目选址和投资全过程咨询服务,依托集团 50 多家分支

机构和覆盖全国各省市县区的服务网络,发挥国信咨询集团资源优势,

为企业的项目落地提供与地方政府的需求对接、政策咨询、融资策划、

立项咨询、建设管理、市场推广、人才配套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融

入产业链,实现企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12页

9

在产业链培育相关服务过程中,国信咨询集团也充分利用自身长期

以来积累的资源优势,努力培育产业发展生态系统和平台搭建。国信咨

询集团设立了重点产业的外部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包括资金、项目和媒

体资源在内的九大资源库,与上百家大型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为

培育和打造产业链提供资源保障。

实践中,国信咨询集团聚焦可持续强、发展潜力大,兼具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的产业领域,如新能源(如风光、氢能)、现代农业(包括

设施农业)、预制食品、康养、文旅等。咨询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着力解决产业链培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需求对接、各方利益平衡、

资金落实、招商落地等,通过一站式服务,打通产业发展中的堵点,取

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继续做好产业链培育一站式咨询服务的同时,国信咨询集团始终

关注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国家生态环保相关

战略,助力我国 30/60 碳排放目标的实现。

未来,国信咨询集团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打造产业培育发展新格局:

第13页

10

首先是更多地关注产业园区的节能环保。在存量园区的改造提升和

新园区或新片区开发策划阶段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帮助客户打造净(近)

零碳园区。同时利用国信咨询集团现有双碳业务和资源,协助园区和企

业发掘、开发和交易碳资产,全面落实“减量发展、低碳”的战略要求。

其次是践行数字化理念、使用数字化工具支持产业链培育。国信咨

询集团正在开展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打造产业资源数

据库,让长期形成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变成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更

好地服务客户。我们正在开发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运维管理协同平台,希

望使园区的管理更为高效、园区企业连接外部供应链更为便利。我们也

计划利用长期从事招标采购形成的业务和资源优势,研究开发数字化采

购和交易平台,探索出通过数字化提升供应链效能的新思路。

此外,积极布局海外产业咨询业务。国信咨询集团参与承担国家援

外项目的咨询工作已近 10 年,项目涉及超过 70 个“一带一路”国家,近

年来也多次为国内企业境外产业投资提供过相关咨询服务。国信咨询集

团将依托援外项目所积累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积极为境外产业投资及供

应链建设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响应首届链博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主题,王胜表示,面对全

球产业发展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发展特点,国信咨询集

团愿意向业界学习,与国内外各界朋友共同打造重点行业上中下游融通、

上中下游企业链接,开展产业服务合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

第14页

11

通和稳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努力。

第15页

12

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成功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新一轮投资咨询评估供应商名单

继 2023 年 8 月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

信咨询”)成功入围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决策咨询评估服务供

应商名单,近日,国信咨询又成功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以下简称“合肥市发改委”)新一轮投资咨询评估供应商名单。

本轮合肥市发改委投资咨询评估供应商招标分设:综合、生态、市

政、建筑 4 个专业,7 个包,共有三十家实力雄厚的咨询评估机构参与

了竞争,国信咨询等 6 家咨询评审机构成功入选,国信咨询成为生态环

境领域咨询评估单位,未来两年内将为合肥市发改委提供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评估咨询服务。

本轮入选也是自 2013 年以来,国信咨询第六次成功入选合肥市发

改委评估咨询机构库,充分彰显了国信咨询作为国内综合性咨询机构的

第16页

13

企业实力。国信咨询安徽分公司将在集团统领下,将按照专业、独立、

客观、公正的原则,继续坚持“质量第一、提高效率、服务优先”,为

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评估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助力合肥市投资决策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

第17页

14

国信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举办“暖暖冬至情,

浓浓饺子香”主题活动

时光匆匆、冬意更浓,岁月更迭,冬至来临。冬至包饺子是中国民

间传统习俗,饺子形似古代用来包裹财富的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递冬日温情,体现国信大家庭的温暖,2023 年

12 月 22 日冬至这天,国信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举办了“暖暖冬至情,浓

浓饺子香”包饺子主题活动。大伙儿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干劲高昂,

和面、调馅儿、擀皮儿,整个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推进,随着时

间的推移,造型别致、样式各异的饺子装满了一个又一个托盘,不一会

儿,一只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新鲜出炉了。

第18页

15

浓浓的饺子香,让同事们忘却了冬日的寒意,大家纷纷表示:“饺

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感谢公司的贴心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次活动缓解了大家年底的工作压力,营造了团结和谐、快乐工作

的良好氛围,加强了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冬至已至,

新春不远,满怀希望,拥抱温暖。来年,国信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

态和工作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第19页

16

项目展示

星辰商业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商业综合体改造工程

委托单位:石家庄市财茂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属性:全过程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全过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商业管理服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高新区,北至长江大道,南至湘江道,西至华

山街,东至秦岭大街。

本项目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建筑外立面、室外景观广场的改造

更新;改造完成后,总建筑面积不少于 27 万平方米,包括第Ⅰ~Ⅲ段(地

第20页

17

上四层,地下两层)和第Ⅳ段局部区域(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营的酒店区

域除外)。计划改造完成后,总建筑面积约 27 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

约 15 亿元。

项目的主要功能定性为政务商务型酒店、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城

市奥莱(品牌折扣店)、运动健身的“现代商业复合体”。

第21页

18

老挝甘蒙省东泰矿区 100 万吨/年钾盐改扩建项目

委托单位:中农钾肥有限公司

业务属性:造价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设计概算编制或审核、工程预算编制或审核、工程

量清单计价文件编制或审核、工程结算审核及非工程类结算审核等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甘蒙省他曲县东泰村,主要为尾盐

贮存车间矿机安装工程,项目总投资约 23.75 亿元。

第22页

19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预算绩效管理

委托单位:东昌府区财政局

业务属性: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服务

项目概况:

对新区 、侯营、梁水镇进行财政综合运行评价,辅助其余 11 个镇

(街道)做好自评工作。

第23页

20

国信观点

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后评价

----荣获 2020 年北京市工程咨询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项目背景

后评价是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后评价成果是制定

规划、项目审批、资金安排和项目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进行项目

后评价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别和变化,而后通过分析原因,总结经

验与教训,提出对策建议,以改善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提高投资效益。为此,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海淀发

第24页

21

改”)委托我公司对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建设工程(简称“本项

目”、“北部文化中心”)进行后评价。

海淀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拥有首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人

才、自然地理和资源等优势,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在北京市

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区国土面积约 431 平方公里,常住人

口约 348 万,辖 22 个街道、7 个地区。海淀北部地区国土面积约 226 平

方公里,占比全区约 53%,主要包括温泉、苏家坨、西北旺及上庄四镇,

并汇集了八大专业科教园区,是海淀重要发展地区。随着海淀北部地区

小城镇及园区的建设,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需求,而立项

时期海淀北部地区的文化设施基本处于村镇所属的小型文化站点状态,

尚无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娱乐休闲设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及企事业单位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部地区的区域竞争

力。

温泉镇地处海淀山后四镇的中心位置,且为中关村软件园等信息产

业基地的重要聚集地,是海淀区西北部地区的上风上水之处,2001 年北

京规划委员会通过了《温泉镇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淀区北部

地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全部规划在此地。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及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项目实

施可有效缓解海淀区文化设施不完善及功能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现状

问题,也为提升海淀地区特别是温泉镇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提供有利的

条件。同时,项目建设在满足区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城市

第25页

22

品质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 F-23 地块,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图

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温泉镇文化活动中心及配套工程;总用地面积

37991.41m2;总建筑面积 881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57800m2、地下

建筑面积 30300m2;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总投资 105180.51 万元,全部由

海淀区固定资产投资解决。本项目已于 2016 年 6 月 24 日投入使用,截

至目前运营基本正常,填补了海淀北部地区没有大型文化设施的空白。

北部文化中心采用“四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将“海淀区图书馆(北

馆)、海淀区文化馆(北馆)、海淀区档案馆及温泉镇文化活动中心”

四功能区域通过共享大厅互相联系,使中心四方向对城镇开放。项目建

筑造型以“竹简”的文化理念引领,表达为建筑上部粗细条带的花岗岩

石材韵律,与建筑下部连续玻璃体斜向、动态地穿插在一起,既传达文

化建筑的内在涵义,又具有活跃的现代感受;竖向粗细条带以钢琴的黑

白“琴键”为概念,也隐喻了文化馆的要素。

本项目建成之后,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功能使用和业务服务,均深

受广大民众的欢迎,进一步推进了海淀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了人民群

众的生活质量与艺术素质,扩大了政府的社会影响力,已惠及诸多百姓

及企事业单位,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可持续

性发展潜力。

第26页

23

图-1 本项目建筑外观现状示例图

图-2 本项目建筑平面布局示意图

第27页

24

图-3 现状图书馆内部结构示例图

图-4 现状文化馆内部结构示例图

第28页

25

图-5 现状档案馆内部结构示例图

图-6 现状温泉镇文化活动中心内部结构示例图

第29页

26

三、评估过程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

理办法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

改投资[2014]2129 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发

展改革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京发改[2006]419

号)及其他有关规定,我公司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了评估组,制定

工作方案,着手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评估组对海淀发改、温泉镇人民

政府及项目主要参建单位进行了调研,搜集和研阅了与评估工作相关的

资料与信息。最后评估组结合调研情况,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

理、总结和分析,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的效果和效益、项目目标

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价,提出项目评价结论,总结主要经验

教训,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了《评价报告》。

由于本项目涉及单位较多、工程建成较久、有关单位内部制度制约

及参建人员变动等因素,对于本咨询调研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项目

组努力克服了诸多完成项目后评价工作,总结了项目经验与教训,针对

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和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较好作用。

四、项目特点

1、本项目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本项目采用“四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将“海淀区图书馆(北馆)、

海淀区文化馆(北馆)、海淀区档案馆及温泉镇文化活动中心”四功能

区域通过共享大厅互相联系,使中心四方向对城镇开放,同时适度采用

第30页

27

了较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如采用导光管采光系

统、钢筋混凝土错列桁架形式、先进地高压细水雾和烟烙尽气体消防系

统及档案信息发布系统等),不仅解决了因条件限制而形成的设计和施

工难题,切实满足各馆的办馆需求,成果具有前瞻性,保证了建成后的

主要使用功能,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项目特色优势,建

成后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2、本项目建成效果显著

本项目建成后,获得了主管部门、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及专家学

者的一致支持与认可,弘扬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

建设,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显著,已然成为了海淀区重要的公共文

化服务阵地,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3、本项目已斩获“鲁班奖”等奖项,并作为海淀区示范推广项目,

在海淀区特别是海淀北部地区树立了标杆形象

本项目建设荣获了“2017 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工

程类二等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北京市建筑长城

杯工程金质奖”、“2016-2017 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

程)”等工程奖项。

本项目运营主体均获得了有关主管部门、协会或单位的诸多奖项和

荣誉,为项目的持续运营奠定了基础条件。特别是本项目图书馆和文化

馆采用社会化运营模式,得到了区政府的鼓励和推广,是本项目的一大

亮点,该运营模式使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了场馆发展的“硬支撑”,

形成了区域示范性。

第31页

28

4、本项目优劣特点鲜明,为后续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极具指导性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采用了先进的理念,成果

具有前瞻性,保证了建成后的主要使用功能。建设过程组织管理机制健

全,各参与单位协同共建,基本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建成后内外部发展

条件较好,建成后效果显著,具备可持续发展基础。本项目荣获了较多

奖项,在海淀区特别是海淀北部地区树立了标杆形象。

但是,本项目在建成前后仍存在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本项目

少量手续办理及部分招标工作不够规范,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及组织

管理质量;发生了重复拆改工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投资;使用单

位前期参建项目较晚,造成功能需求变化,设计变更较多;功能需求和

设计方案造成施工难度较大,致使建成后出现维保问题;建成后,不重

视环境影响指标的监测及消防设施的维保,存在负面影响风险;工程尾

款结算困难;未对项目实际建设总投资进行全面审核结算,不能全面掌

握项目投资控制管理情况;自评工作不到位;项目归档工作有待进一步

完善;各主要参与单位内部机制僵化,严重制约后评价调研的进度和效

果。

后评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针对主管部门、建设

单位、参建单位、使用单位和运营单位、物业单位等主要单位针对性地

提出了对策建议。因此,本项目优劣特点鲜明,为后续其他工程项目的

建设极具指导性,基本达到了后评价的目的。

5、本项目工程建设复杂且建设程序不同于常见项目,涉及单位众

多,基本实现了参建单位协同共建

第32页

29

本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投资规模较高、功能定位较高、影响力较大、

牵涉面较广、参建单位众多(区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各主管部门主管

领导组成;建设单位、代建单位、施工总包及分包单位、设计单位、勘

察单位、审计单位、咨询单位、招标代理单位、使用单位、物业管理单

位、社会化运营单位等)、设计方案复杂(如大空间结构、档案馆特殊

复杂需求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繁冗的手续、复杂的设计

和施工、反复的沟通协调、诸多的困难等事项。

本项目是区重大项目,被批复为“绿色”项目,受益于“并联协同

审查、从速、限时”等绿通机制,为本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效建立了联通机制,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时间,并

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合力,扎实做好了各项工作,这是项目合法合规落地

的重要保障。

6、项目实用价值

本项目提升了海淀区特别是温泉镇地区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已惠

及广大百姓和诸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多维文化和生活服务,基本实现

了项目的工程建设目标和定位功能,是一项惠及百姓、造福社会的民生

工程,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显著,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向上发展。

第33页

30

海外声音

Europe’s construction sector set to slow as demand

plummets

Author:Maurice van Sante

High interest rates and soaring building costs have drastically reduced

the demand for new buildings in Europe. So far, ongoing projects and a

heightened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have prevented construction volumes from

shrinking, but we're expecting to see a steep decline begin to emerge in 2024.

Zero growth in 2023

We’re expecting zero growth for EU construction volumes this year, an

upgrade of our previous forecast which is mainly due to a better-thanexpected first half of the year. Construction volumes still remain high. In June,

EU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was at the same level as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Firms still have a healthy backlog of work, with 8.9 months of

guaranteed projec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However, there are clear signs that volumes will start to shrink soon as

the late cyclical nature of the sector begins taking effect. Home buyers and

firms are reluctant to invest in new premises due to the weaker economy, high

interest rates and increased building costs. Due to long lead times, it's likely

第34页

31

to take a while before these effects are reflected in construction output

volumes.

Construction volume still stable but fall in bui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EU Construction sector volume (Index February 2020=100, SA)

Looming slowdown on the cards for 2024

Manufacturers of cement, bricks and concrete – those righ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value chain – are already facing sharp production declines.

Building material suppliers of these materials are registering an average fall

in production of 13% in June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highest declines are faced in Austria (-15.0%), Germany (-15.6%), and The

Netherlands (-19.5%).

A decline in building permits, confidence and demand are also indicators

第35页

32

for lower volume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3 and

into 2024. However, we only expect a modest decline for the EU construction

of -1% in 2024.

Renovation market counterbalances decline in new building sector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will not see as much of a decline in production

volumes a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sector. Building material suppliers mainly

deliver to new building projects, which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the renovation sector. The demand for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 more than 50% of total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 is less

affected by economic cycles.

Interestingly, the demand for R&M may even increase during an

economic crisis. For instance, homeowners who are unable to sell their

houses often opt to enhance their existing living spaces in order to meet their

changing housing needs. As a result, this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or at least

sustainment of demand for R&M. In addition, the R&M market will likely

show future growth driven by sustainable and energy-related factors. Many

governments support sustainability measures, and high energy prices act as

an extra trigger. Since energy prices have started to moderate this year,

interest in energy-saving measures has slowed but still remains at a high level.

The confidence of the different subsectors is slowly decreasing

第36页

33

Another sign that the decline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will be a small

one is the slowly abating confidence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subsectors.

Specialise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have been optimistic for a long time, but

in June, indicators were marginally negati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ore than

two years. This subsector consists of many construction branches that are

active in R&M, such as installation, plasterers, carpenters, painters and

glaziers. The confidence of companies in the non-residential building sector

as a whole has been in negative territory for almost a year.

Lastly, confidence in the infrastructure sector has remained positive for

quite a while and only initially touched negative territory in August. Man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re driven by public investments, the availability of

EU funds, the need for upgrading existing roads and required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 such as the extension of electrical grids.

Confidence indicators subsectors are slowly moving into negative

territory

Development EU confidence indicator

第37页

34

Demand shortages are replacing supply shortages

In August 2023, 9% of all EU contractors indicated lower production

due to delayed delivery or lack of building materials. Shortages are now

abating due to the easing of supply chain problems in the economy and are

almost at the average of the last 10 years. Another factor limiting production,

but with a more structural nature, is the availability of sufficient labour. In a

recent European Commission survey, almost 30% of EU contractors cited this

as problematic – particularly those in Austria, France and Germany.

While material shortages are easing, a lack of dem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new limiting factor for many contractors. 28% of EU building

companies are facing a lack of deman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production limitation, the share of which has been rising over the last year.

Belgian and Dutch contractors are experiencing the lowest demand restraints.

Link:Europe’s construction sector set to slow as demand plummets |

Article | ING Think

第38页

35

需求降低导致欧洲建筑业放缓

高利率和飙升的建筑成本大大减少了欧洲对新建筑的需求。到目前

为止,正在进行的项目和对可持续性的高度关注阻止了建筑量的萎缩,

但我们预计 2024 年将开始出现急剧下降。

2023 年零增长

我们预计今年欧盟建筑量将为零增长,这是我们此前预测的升级,

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的建筑量好于预期。建筑量仍然很高。今年 6 月,

欧盟建筑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仍然有大量的工作积压,今年第三

季度初有 8.9 个月的担保项目。

然而,有明显迹象表明,随着该行业后期周期性特征开始发挥作用,

交易量将很快开始萎缩。由于经济疲软、利率高企和建筑成本上升,购

房者和企业不愿投资新建房屋。由于交付周期较长,这些影响可能需要

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在建筑产量上。

建筑量保持稳定,但建筑材料产量下降

欧盟建筑业交易量(2020 年 2 月指数=100,SA)

第39页

36

2024 年的经济放缓迫在眉睫

位于价值链顶端的水泥、砖和混凝土制造商,已经面临产量急剧下

降的局面。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些材料的建筑材料供应商 6 月份的产量

平均下降了 13%。降幅最大的是奥地利(-15.0%)、德国(-15.6%)和荷兰(-

19.5%)。

建筑许可、信心和需求的下降也是建筑业在 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交易量下降的指标。然而,我们预计 2024 年欧盟建筑业只会小幅下

降-1%。

装修市场抵消了新建筑行业的下滑

建筑行业的产量下降幅度不会像建筑材料行业那样大。建筑材料供

应商主要向新建筑项目供货,这些项目比装修行业更容易受到经济发展

的影响。翻新和维护的需求占建筑总产量的 50%以上,受经济周期的影

响较小。

有趣的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对 R&M 的需求甚至可能增加。例如,

无法出售房屋的房主往往会选择改善现有的居住空间,以满足不断变化

的住房需求。因此,这可能导致对 R&M 需求的增加或至少维持。此外,

R&M 市场很可能在可持续和能源相关因素的推动下呈现出未来的增长。

许多政府支持可持续发展措施,而高企的能源价格是一个额外的触发因

素。由于能源价格今年开始放缓,人们对节能措施的兴趣有所放缓,但

仍处于较高水平。

各行各业的信心正在缓慢下降

第40页

37

建筑业下滑幅度较小的另一个迹象是,不同细分行业的信心指标正

在缓慢下降。专业建筑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持乐观态度,但在 6 月份,指

标在两年多以来首次出现小幅下滑。这个分部门包括许多活跃在 R&M

中的建筑分支,如安装、抹灰工、木匠、油漆工和玻璃工。近一年来,

非住宅建筑行业企业的整体信心一直处于负值。

最后,对基础设施行业的信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积极,

只是在 8 月份才初步触及负面区域。许多基础设施项目是由公共投资、

欧盟资金的可用性、升级现有道路的需求和必要的环境投资(如扩建电

网)推动的。

细分行业的信心指标正慢慢进入负面区域

发展欧盟信心指数

需求短缺正在取代供应短缺

2023 年 8 月,9%的欧盟承包商表示,由于延迟交付或缺乏建筑材

料,产量下降。由于经济中供应链问题的缓解,短缺现在正在减少,几

第41页

38

乎是过去 10 年的平均水平。另一个限制生产的因素(但更具有结构性)

是能否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在欧盟委员会最近的一项调查中,近 30%的

欧盟承包商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奥地利、法国和德国的承包商。

虽然材料短缺正在缓解,但需求不足正日益成为许多承包商面临的

一个新的限制因素。28%的欧盟建筑公司面临需求不足,这是限制生产

的最重要因素,这一比例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上升。比利时和荷兰的承

包商正在经历最低的需求限制。

原文链接:Europe’s construction sector set to slow as demand plummets

| Article | ING Think

第42页

39

政策摘要

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

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将规划统筹、集约高效、便民减负、

安全可靠的原则贯穿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全生命周期,刹住通过数字

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

劳动,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2.目标任务。用 1 到 2 年时间,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

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大幅提升数字政务管理服务

效能,有效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用 3 到 5 年时间,健

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

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

全面推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二、强化建设管理

3.加强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机关履职、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作用,将政务应用程序建设纳入信息化、数字化总体

第43页

40

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统建共用,统筹用好地方媒体资源,提高数

字政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4.加强立项审核。新建、改建或者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的政务应用程

序,应纳入信息化项目审批范围,开展立项审核,从防治“指尖上的形

式主义”方面,审核是否符合信息化数字化规划、是否与已有政务应用

程序存在功能交叉重复、是否能作为功能模块嵌入到已有政务应用程序、

是否能与相关政务应用程序项目进行业务协同、是否满足数据管理和共

享要求等内容。

5.突出便捷集约。政务应用程序设计应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功

能聚合,强化数据共享,优化界面设计,依托“一站式”综合平台设计

开发,统一办事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服务事项。政务应用程序建

设部署应充分利用政务云的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防护等软硬件资源。

对于功能相近、重复的政务应用程序,要进行整合迁移,防止同质化。

6.限制强制功能。除安保、应急等特殊规定外,政务应用程序原则

上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强制使用功能。确需设置

或已经设置的,应严格审批,且上述功能不得向用户和个人开放,仅供

内部掌握。

7.防止“空壳”“僵尸”。政务应用程序上线前原则上应对功能完

整性、性能稳定性、交互便捷性等进行验收,运行过程中注重收集用户

意见,持续优化完善功能性能,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对于使用频

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注销并提前发布公告,

第44页

41

依法依规处置相关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及流失。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

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

三、强化使用管理

8.防止强制使用。应制定政务应用程序使用规范,明确目标对象、

应用场景、使用要求等,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不得限定用户安装使用率,

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等。政务公众账号的推广使用应从实际需求出发,

不得作强制性要求。在工作群组中,不得脱离工作实际强制要求打卡接

龙、即时响应,不得随意摊派任务、索要材料。

9.防止过度留痕。不得把政务应用程序作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导

检查线上化的载体,不得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不得

随意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通过政务应用程序、工作群组上传不必要的截

图或视频。

10.防止滥用排名。不得滥用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的关注点

赞、转发评论功能,不得将其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设置积

分排名、在线时长的政务应用程序,不应将内部掌握的相关数据用于通

报排名和考评。

11.防止多头填报。要求基层使用政务应用程序报送数据应加强统

筹,针对同一事项或数据,原则上应通过“一站式”综合平台、“一张

表”形式报送,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防止多头填报、重复索要数

据。

四、强化安全管理

第45页

42

12.健全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安

全管理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配强配齐应急处置力量,制定应急预

案,开展应急演练,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有效防范各类突发情况。

13.加强分类防护。落实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

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管理,

依法依规保护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完善保密

自监管设施,及时发现处置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行为。组织做好政务应用

程序运行监测,建立健全运维管理规范,严格值班值守和巡查巡检,保

障可靠稳定运行。

五、强化组织保障

14.压实主体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确

定主办(使用)单位,履行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环节的主体责任,

主动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时整改纠错。主办单位上线政

务应用程序,应按要求履行 ICP 备案等手续,并在首页上以醒目方式标

示主办单位及 ICP 备案编号。鼓励在已备案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上架政

务应用程序。主办单位应在政务应用程序中提供投诉建议功能,设置“指

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投诉专区,实现在线受理、跟踪反馈和回访评价

等。

15.夯实属地责任。省级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加强本行政

区域内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监

第46页

43

督,加强与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联络沟通,健全

工作机制,明确管理机构,规范管理流程。依托现有投诉举报渠道,将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纳入群众监督范围,督促主办(使用)单位

及时受理、处置、整改、反馈,回应社会关切。省级党委网信办应组织

开展自查自评,并将有关情况向中央网信办报告。

16.落实监督责任。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央

网信办加强全国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统筹协调管

理、政策标准制定和业务监督指导。根据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

的用户规模、功能应用、使用频次、影响范围等情况,开展重点监测。

会同有关部门对建设、使用、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开展情况通

报,推广先进做法。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问责建

议,督促整改纠正。发现违规违纪、严重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及

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置。

第47页

4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3〕942 号)

2023 年 12 月 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

点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发改办环资〔2023〕942 号,以下简称《通知》)。

确定张家口市等 25 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10 个园区为首

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一、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组织

指导有关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

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

大项目。

二、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

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

施方案。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组织专业力量,对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

方案编制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对本地区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方案进行审

核后,于 2024 年 1 月 31 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我们将

组织有关方面对各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反馈有关修改意见。

第48页

45

附件: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第49页

46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地震灾区下达

2.5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立即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

响应机制,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跨司局抗

震救灾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灾区煤电油气运保障、应急救灾物资调配、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工作。紧急组织向甘肃、青海两省下达合计 2.5

亿元灾后应急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震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扎实做好灾区能源保供和救灾物

资调配,加强灾区民生保障,提前谋划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最大努力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50页

47

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下达第一批和第二批增发国债项

目清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陆续下达 2023 年增发国债第一

批和第二批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

8000 亿元,1 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第一批项目清单包括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东北地区

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工程领域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方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前期工

作,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强化项目监管,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

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批项目清单包括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

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

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

程等领域项目。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加快完善我国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

理体系,系统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 9600 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

5600 亿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

关部门督促各地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尽快形成实

物工作量。同时,加强项目监管,着力把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

工程、廉洁工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