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1:习题集
第399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399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0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1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2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3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4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5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6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7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8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09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0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1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2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3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4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5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6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7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8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19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0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1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2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3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4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5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6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7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8页
附录 1:习题集
第429页
CNC 编程大总结
还记得在我的 PM2012 编程讲义里面我就提到过,要成为好的编
程员必须具备五心:虚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感恩的心。不用
解释大家都明白,有了这五心,很多事情都会干好了,但是不是真
能成为编程大师了呢?很多人就问了,编程大师是不是需要十年八
年的经验呢?如果不是,那什么样才能真正算是编程大师呢?好,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来谈谈个人的看法,顺便也总结一下多年来编程
的工作和教学经验。
首先认清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在一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并不
等于他个人水平的高低。因为有很多人在上班都是混日子的,或者
说是机械的干活,一干就是十年八年的,结果会的东西还是跟当初
一样。反之如果是在用心做事那水平一两年时间就超越有十年八年
经验的人了。
再来讲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才能算是编程大师呢?
编程大师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最简约的刀路和最快的加工速度来
完成客户最满意的东西。其中的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这种品位
具体体现在编程的细节的把握,每一个细小的局部都要深思熟虑,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刀路简洁实用,不求多花哨,结合实际情况出发。如考虑到操机人
员的工作、模具结构、装夹 、电火花、方向、省模飞模、接顺、刀
具成本等等 。加工速度最快,并不是程序少就快,有些时候多写几
个刀路合并起来完成某地方的加工的总时间比你一个多路的时间还
少些。再就是用刀方面要前后考虑,还有就是每个加工方式的特点
要清楚;比如用等高方式开粗,那就要抬刀少,走起来快些,还有
参考线刀路等。而客户最满意的并不是你加工的工件越光亮就是越
满意。这是很多人的误区,他们一味追求刀路的完美,工件光亮,
而不计时间,不懂模具的结构,也不懂工件的用途,每个地方都清,
每个加工不到的地方用铜公打火花,每个曲面都有 R 刀光,而且都
是很小的公差,很小的步距,花费很多的时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吹塑模避空的位置不知道也在那猛搞,结果那地方是搞漂亮了,但
时间是花了很久,客户却不高兴了,因为那些地方没什么用的,你
耽搁了时间,没有尽快给他交货,延误了模具周期。还有很多模具
人家就是要去晒纹的,要的就是磨沙的感觉,你加工得再光到头来
还是一样的晒。所以客户最满意的那就是在达到他的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快地完成他的工件
。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CNC 编程交接
1 负责安排本组人员有工作,跟进需要 CNC 加工工件的进度,每天提前写本组
人员的工作排工单。每天下午 16:30 分准时到省模室开会,及时了解模具部
件加工进度,多与钳工组长交流加工工艺
2 监督机床的卫生、保养,每天保持工作台及地面卫生干净。每月月底盘点刀
具,留意库存刀具,用完的刀具及时申请购买。
3 拆铜公时按照公司规定的编号,以方便管理。例如模具编号是 WXL-08-059
前模那么铜公编号是 08059-A1,A2…..AN,后模以字母 B 代表,其余部件以字
母 X 代表,改模铜公编号一律以字母 C 代表。接到新模时第一时间拆铜公开
料,开料以电子表格打印出来,一式 3 份。一份由黄主管签名后交给钟小姐,
一份钳工,一份给省模。
4 出程式时注意机床的性能,大机用 D32R6 飞刀开粗建议转速 S1800~S2000 进
给 F2800 下刀量 0.3~0.35mm,锣模胚可下 0.4mm,大机最大转速不要超过
S4000。小机锣铜公 D10 开粗转速 S10000 进给 F5000 下刀量 0.35mm.小机最
大转速不要超过 S15000。以上是普通钢料、铜料,加硬料根据自己经验设置。
加工模仁时能光出来的尽量不做铜公,减低模具制造成本。
5 2013 年~2015 年编程档案放在 E 盘 work 文件夹里,2010 年~2013 年编程档案
放在 F 盘 2010~2013 文件夹里.D 盘 NC1 文件夹里有传输软件、UG 后处理。
后新模或改模图档放在桌面模具图图标,后处理的程式放到桌面 NC 图标里
即可。铜公线割图用 U 盘烤给线割师傅。大机后处理用法兰克,小机后处理
用宝元。
操作简要说明
这套电极模块是基于图层和铜公名称对铜公进行管理的。每个铜公放一个层,每个铜公都可以给它命
名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在操作铜公的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如在查找铜公过程中,开料过程中,出放电数过
程中,后处理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作用。下面就对这套电极模块的必要介绍项进行简要说明。
一般流程:拆完一个模仁中的所有铜公——>用“给多个铜公命名”功能给铜公命名——>出放电数(也可
最后出)——> 用“多个铜公排成条”功能使铜公的方向摆正——>用摆正后的铜公开料——>用“导
出单个铜公为一个新档”导出铜公——>编写铜公刀路并后处理出程式单。(这个流程仅供参考)
1.拆铜公:
①循环命令:是一组命令的组合,“取消(Cancel)”按扭或“Ese”键进入下一命令,“回退(Back)”按
扭退出这个功能。如果在选择状态下没有“回退”按扭时,请单击选择的“Class selection”图标,
“回退”按扭就会出现。命令的顺序和增减命令在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里更改。(拆相对简单
的铜公尽量使用这个功能,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②曲面 box:这个命令的运行速度快,缺点是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以已选择的面做自动修剪”
是指用你做 box 所选的平面(只是平面)对 box 做自动修剪。
③实体 box:优缺点同“曲面 box”恰恰相反。
④以平面修剪实体:选择实体的一个面(必须是一个平面),以这个面对这个实体修剪,修剪的方向永
远是朝向这个面的外方向的。
⑤通过一点一视图面修剪实体:理论是这样的:确定通过一个点的垂直于一个正交视图的平面,以这
个平面做修剪实体。步骤:先选择垂直于的平面,再选择要修剪的实体,然后选择要通过的点,然
后再选择要修剪掉的位置(这个位置点是相对于上一选择的通过点的,如这个位置点靠近通过点的
右边,则把右边修剪掉,靠近通过点的上边则把上边修剪掉)。
⑥以平面分割实体:同“以平面修剪实体”,只不过结果是分割实体。
⑦拉 伸:只允许选择面做拉伸,这个面必须是平面。
⑧基 准 台:“倒角象限”是位于构建基准台平面上的象限。如您选择第一象限则在右上角倒斜角,
第二象限在左上角倒斜角,第三第四象限在左下角和右下角倒斜角。
“基准台与铜公体合并”是基准台与铜公体做布尔并运算。“手动合并”是要您选择铜公体做合并。
“自动合并”是工作层中的(只是工作层中的)铜公体与基准台自动做合并。
“以工作坐标构建基准台”是一个可选项,当打勾时是以工作坐标构建基准台,而不以绝对坐标构
建基准台。
注意:“中心点 z”和基准台的方向(可以在不同的方向构建基准台)是以选择的第一个面计算的。
其他各项按字面理解即可。
2.铜公名称:
铜公命名时尽量用“给多个铜公命名”功能,而少用“给单个铜公命名”功能,这样可以检查铜公名
称是否重复。在一个图档中拆完了所有的铜公后,再用“给多个铜公命名”功能给所有的铜公一起命
名,这样是最好的。
①名称显示开关:如果是在开的情况下,铜公的名称将在铜公的中心显示。
②显 示 名 称:这个功能显示您选择的铜公的名称,在铜公的上方显示。字体较大。刷新(Refresh)
名称显示消失。
③给单个铜公命名:设定单个铜公的名称。
④给多个铜公命名:“起始的铜公名称”为第一个铜公的名称,名称的最后一个字符必须是数字,下
一个的铜公名称在此基础上加 1(递增)。“铜公命名时跳过空层”是指在“从层”到“到层”
之间有的层中没有铜公(实体),则铜公名称照样递增,如:需要为 1 到 3 层的铜公命名,1
和 3 层中都各有一个铜公,2 层则没有,“起始的铜公名称”为“CA_IN2-1”,命名后第一层
的铜公名称是 “CA_IN2-1”,第三层的铜公名称是“CA_IN2-2”,但您把这个选项打勾后第三
层的铜公名称就变成了“CA_IN2-3”了。
⑤拷贝铜公名称:是把一个铜公的名称赋于另一个铜公。如一层中有多个共用的铜公时就要用到这个
功能。
⑧列示铜公与对应的层:以信息窗口的形式列出铜公所在的层。
⑩铜公刻字:把铜公名称刻到铜公基准台的侧边。
3.铜公排位:
①单个铜公移至原点:单个铜公移至绝对坐标的原点,您不需做旋转过程,它自动的完成这一过程。
②单个铜公旋转 90 度:是以铜公的中心在您选择的一个平面中做 90 度旋转。
③多个铜公排成条:自动地把您选择的铜公按您设定的参数排成一条条。
④一组铜公移至原点:把一条铜公移至绝对坐标的原点,不自动旋转。
在排位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移动或旋转铜公时,请把铜公关联的参数删掉再执行。
4.开 料:
初次使用时请把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中的“开料的宽与高的规格”值修改为您们公司所购买
铜料的规格值。开料尺寸就是以这个值计算的
①以单个铜公开料:开料前请使用“铜公排位”菜单中的“多个铜公排成条”命令把铜公的方向摆正
后再用开料功能,以确保“长宽高”方向正确。“模号”输入栏中的数据将出现在开料单中的模号
项。“开料数量”是每个铜公的开料数量,如每个铜公只需一精公,就输入 1,需一粗公和一精公
就输入 2。如果对这个铜公进行了特殊的说明时,“开料数量”就用特殊说明的数量了。用“其他
项目”菜单中的“设定特殊铜公的 EDM”命令可进行特殊说明。
“x 方向(长度)定义比实际长--单边”是指开料尺寸在 x 方向(长度)比铜公实际的 x 方向单边长出
多少,如一个铜公的实际尺寸是 50X17X20(长 X 宽 X 高),您在此栏中输入了 2,则 50 在开料的尺
寸中将变成了 54(50+2X2)。
“y 方向(宽度)定义比料规格小--单边”:一般的公司所购买的铜料都是有一定的规格的,如 19X25
(宽 X 高,长度是按需求锯断的),我们把这个规格定义在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中,这个
文件是用户自定义文件,可以自由修改。料的规格是定好了的,不可更改的,这时铜公的实际尺寸
总得比您所要开的铜料尺寸小吧?小多少才算这个规格的料呢?这个参数就是定义“小多少”这个
数字的。
“z 方向(高度)定义比实际高”是指所开的铜料比实际的铜公尺寸需要高多少。说明同“y 方向(宽
度)定义比料规格小--单边”。
“z 方向(高度)计算方式:”这个选项是考虑废料(废旧铜公)重利用而设计的。“以材料的规格计算”
是指料的宽和高都以用户定义的规格料开料。“以实际高度+余量计算(比实际高)”是指料的高度(只
是高度)以铜公的实际高度+“z 方向(高度)定义比实际高”开料,这个选项对废料(废旧铜公)开料
比较合适,因为废料高度是不定的,您可以按这个高度来寻找合适的废料。
②以整条铜公开料:开料前请使用“铜公排位”菜单中的“多个铜公排成条”命令,把铜公排成一条
条后再用此功能。这个功能是为整条加工铜公而设计的。参数同“以单个铜公开料”一样,但在选
择铜公上是一条一条地选择的,您有多少条铜公需要开料就要选择多少次,选择完后按选择的“取
消”按扭或“Esc”键退出选择。
5.出放电数:
①大众化的 EDM 图纸:这是为了广大用户设计的,可以自由修改参数的出 EDM 图纸程序。参数都定
义在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中。如:一些尺寸的取舍,视图(边框)大小,视图的位置,注释的位
置等等。你熟悉了 config.def 文件对你操作这套电极模块将很有用。
②一张图纸出 1 层铜公数:“模仁层”是您的模仁放在哪个层中。“铜公层--从”是您需要出放电数的
铜公从这个层开始。“铜公层--到” 是您需要出放电数的铜公到这个层结束。“铜公图增加到目前
的图纸中”是把开始出放电数的铜公增加到当前的图纸中您指定的位置,位置只能是 1 到 6 的整数。
如:您在拆完铜公出完放电数后发现在模仁的某一处需要增加一个铜公,拆完这个铜公出这个铜公
的放电数时,您不想为这个铜公单独出一张放电图纸,这时您可以用这个选项把这个铜公数增加到
您上次出放电图的最后一张图纸的最后一个铜公数的后面。
“在模仁图中增加铜公视图”是在图纸的模仁图中加上铜公的形状,这就告诉了铜公在模仁中的位
置。
出放电数有自动检查功能,如对角线数据不对,铜公不垂直于正交视图,单边碰数点没有对应的圆
等它都可以检测。因而可以解决因不小心而造成的放电数不正确的烦恼。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
如果您拆的这个铜公只有铜公体而没有基准台的话,您必需在铜公的非放电端画上一条对角线,否
则出不了放电图。
隐藏的铜公不参加出放电数。
其他的四个出放电数的功能大致和这个功能一样,所不同的是“增加到的位置”输入的范围各不相
同,下面对它们进行说明:
“一张图纸出 3 个铜公数”,只能输入 2—4 的整数。
“一张图纸出 5 个铜公数”,只能输入 2—6 的整数。
“一张图纸出 10 个铜公数”,只能输入 2—11 的整数。
“一张图纸出 15 个铜公数”,只能输入 2—16 的整数。
如果出不了放电数的话是由以下原因引起了:
1.对角线数据不对。(注意:对角线和铜公实体必需在同一层中)
2.基准台的最大外边的四个边不垂直。(可以有多个边但最外的四个边必需垂直)
3.铜公体超出了基准台。(哪怕铜公体的边小基准台的边 0.01 都可以)
4.实体不为一个铜公特征。
关于火花间隙与铜公数量:我们采取默认的与特殊的方法,在您没有对这个铜公做特殊的说明时这
个铜公就是默认的,默认的火花间隙和铜公数量在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中定义。如果这个铜公
的火花间隙或数量和其他铜公不一样,需要做特殊说明时可用“其他项目”菜单中的“设定特殊铜
公的 EDM”命令进行说明。火花间隙和铜公数量会在放电数单中打印出来(目前只有“一张图纸出
1 层铜公数”才有)。
6.刀具路径:
①三把刀综合加工:以输入的三把刀自动编写加工铜公的程式,从开粗到光刀自动完成。
②四把刀综合加工:以输入的四把刀自动编写加工铜公的程式,从开粗到光刀自动完成。
③铜公开粗:只编写铜公开粗程式,包括铜公体、基准台开粗和铜公体的曲面平行粗光。
④光基准台平面与顶平:只编写基准台的平面与铜公的顶面用平刀加工的程式,注意:如果铜公的
顶面有两个或多个,将只光其中的一个(这个缺点以后版本会改进)。
⑤等高与平行精加工:用曲面等高和曲面平行加工所有大于 0 小于 90 度的曲面。等高和平行的两刀
间距在 D:\\ju_conf\\config.def 文件中定义,如:10 度曲面的下刀量是多少,45 度曲面的下刀量是多
少等等。注意:如果你是在 NX3.0 上用这个功能而要重生刀路的话,一定要记得在等高路径的切
削层上加上刀具的 R 角(把切削深度加深),这是因为刀路重生后在 NX3.0 上切削深度会复原,在
NX4.0 上则不会。(以上只是针对等高精加工)
⑥构建 NC 程式名:如果“第一个程式名”的最后一个字符是数字的话,后面的程式名就以 1 递增,
如果是字母的话就以字母的顺序递增。
关于坐标系:在一个图档中第一次用刀路功能时会用“使用的坐标系”构建一个名称为“JU_GEOM1”
的几何坐标系,以后的刀路都用这个几何坐标系。如果觉得构建的坐标系不合适而要重新构建的
话,你必需改变“JU_GEOM1”的名称或删去 JU_GEOM1 几何坐标系,这样才能用刀路功能构建新
的几何坐标系。
关于加工参数:“自动坐标系”:是程序自动找坐标系,铜公的长方向对应 X 轴,短方向对应 Y 轴。Z
轴有“对铜公顶为 0”和“对铜公底为 0”两种选择。“X 方向的毛坯比铜公单边宽”是指定义开
粗挖槽时的毛坯比铜公的 X 轴的单边宽多少。Y 轴定义同 X 轴相同。“起始的程式名”:是指第一
个的程式名称,后面的程式名称在此基础上递增。“第 1 把刀具名称”:如果在加载的模板中有
这样的刀具名的话,程式就会寻找并使用这把刀具,如果没有会要求你构建一把刀具。
关于加工模板:“D:\\ju_conf\\cam_ju\\TT.prt”文件是粗公模板文件。同目录下的“TT_.prt”为精
公模板文件。你可以编辑操作中的参数,以适合自已的加工方式,如粗公和精公的火花位,刀
具的转速和进给速率,光基准台的次数等等。但操作的名称不要更改。我们建议在你第一个加
载的模板中尽量多的构建刀具,以方便以后使用。如果你自已的模板中没有建刀具,可以把
“TT.prt”设为第一个加载的模板。
7.后 处 理:
①非自动换刀--全部后处理:以操作导航中的各个 NC 组群名为程式名对各个组群中的操作做后处理。
后处理的默认目录和后处理机种的定义在 D:\\ju_conf\\config.def 中可以更改。
②非自动换刀--以选择的程式后处理:以您已选择的 NC 组群的名称作程式名对已选择的 NC 组群下的
操作做后处理。
③自动换刀:自动换刀同非自动换刀的后处理不同处是:自动换刀把所有的 NC 程式都放在一个 NC 程
式文件中,并在每段加上了换刀指令。
后处理完后会自动出程式单,并可以检测每个 NC 组群中的刀具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在程式单中
的刀具栏会有“刀径不同”的字样提示。铜公名称会显示在程式单中的铜公上视图的上方。
8.其他项目 1:
①查看单边碰数点: 单边碰数点是为了避空铜公的一边而在另一边设定的一个 EDM 放电点,这个功
能能查询用“给铜公注明单边碰数点”功能设定单边碰数点的 XYZ 的值。
②删除单边碰数点: 删除用“给铜公注明单边碰数点”功能设定的单边碰数点的属性。
③给铜公注明单边碰数点:是给一个铜公设定单边碰数点性属,在构建一个点时会自动在点的位置构
建一个 R1 的圆,这个圆必须和铜公在同一层,否则在出放电图时会有错误提示,将无法通过。这
个 R1 的圆是一个形示的圆,没有别的作用,只是让您看到这个圆时就知道了这个铜公是单边碰数
的。如果您不小心把这个圆删掉了或是把它移到了别的层中,您可以手工在单边碰数点的位置画一
个 R1 的圆,在出放电数时将也可以通过。
⑦设定铜公注释:注释的前十个汉字(如果是字母或数字则是前二十个)在放电图中打印出来。这里还
有一个小技巧:如果注释的前十个汉字(如果是字母或数字则是前二十个)中包括逗号(必须是在半
角状态下的逗号)的话,则只在放电图中打印逗号之前的字符,如:注释为“需线割,这是 2007 年
1 月 1 日补的铜公”,则在放电图中只打印“需线割”三字。
⑧设定特殊铜公的 EDM:对铜公火花间隙和数量进行特殊的说明。如果您对铜公进行了特殊说明,
在开料和出放电数中就会用说明了的数量和火花间隙,否则就用对话框中的或默认的。如有一个
铜公需要做 2 粗 2 精,您就在“粗公数量”和“精公数量”栏中各输入 2。注意:只有在“火花
间隙”和对应的“数量”栏中都输入了数字时这个说明才会写到铜公中。
导出单个铜公为一个新档:把拆好的铜公一个个地导出到新图档中以便加工。铜公名称不会丢失。
导出整条铜公为一个新档:把一条条的铜公导出到新图档中以便加工。铜公名称不会丢失。
9.其他项目 2
①实体自动著色:相对你选择的分析平面,把实体的面按“D:\\ju_conf\\config.def”文件中定义的
参数著色,如:0 度面的颜色、垂直面的颜色、倒扣面的颜色等。您可以修改各项参数。
②曲面手动著色:以选择的面著色。颜色可在“D:\\ju_conf\\config.def”文件中更改。
③分析曲面:如果您选择的是平面,就分析角度,否则就分析 R。
④分析曲面角度:相对你选择的分析平面分析曲面的角度,如果是一个平面,在对话框中会有“平
面”的字样,否则会有“曲面”的字样。这就可以知道这个面是否是平面。
⑤曲面 BOX 的数据:计算曲面最大外形的长度,有 X、Y、Z 三个方向的长度。
⑥实体 BOX 的数据:计算实体最大外形的长度,有 X、Y、Z 三个方向的长度。
以上是对这套电极模块的各个功能进行必要的说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把拆好的铜公转到另一
个图档中而铜公名称不会丢失。为什么要保留转换后的铜公名称呢?这是因为在后处理的过程中在程式单的
铜公视图上方会写出这个铜公的名称,这就方便了在加工完这个铜公后在铜公上刻上名称。如果不用我们提
供的“导出单个铜公为一个新档”和“导出整条铜公为一个新档”的功能的话,就只能以“STEP”格式导出
铜公,再以“STEP”格式导入,铜公名称不会丢失,但“名称显示开关”将失效。或以“PRT”格式导入也可
以。不可以“parasolid”导入,如果以这种格式导入名称将丢失。
关于增加和转换功能:这个目录是为了部份用户而增加的一份功能,你可以进入安装盘下的这个目录看说明。
1. 执行安装程式目录下的“增加有助于整条加工铜公的几个功能”目录中的“add_len_elec_order.exe”
文件,会增加几个有助于“整条加工铜公模式”的功能。这些命令在“铜公排位”菜单下。
2. 执行安装程式目录下的“单个开料转换--按实际加余量开料”目录中的“Transf.exe”文件,会把
“以单个铜公开料”中的按规格开料转换为“长宽高”按实际尺寸+余量开料。
3. 执行安装程式目录下的“单个开料转换--按铜公名称排序开料”目录中的“Transf.exe”文件,会
把“以单个铜公开料”中的按规格开料转换为按铜公名称排序开料。
4. 执行安装程式目录下的“大众化 EDM 图纸转换--一张图纸可出多个共用铜公”目录中的“Transf.exe”
文件,可把一张图纸出一个铜公数转换成:一张图纸可出多个共用的铜公数。注意:也是用距离表
示数据。
关于图框文件:所有的图框文件都定义在 D:\\ju_conf 目录下。下面列出对应的图框。
1. 以单个铜公开料:kl_single_A4.prt;
2. 以整条铜公开料:kl_group_A4.prt;
3. 大众化的 EDM 图纸:my_edm_A4_a.prt
4. 一张图纸出 1 层铜公数: my_edm_A4_1.prt;
5. 一张图纸出 3 个铜公数:my_edm_A4_5.prt;
6. 一张图纸出 5 个铜公数:my_edm_A4_5.prt;
7. 一张图纸出 10 个铜公数:my_edm_A4.prt;
8. 一张图纸出 15 个铜公数: my_edm_A4_15.prt;
9. 非自动换刀--全部后处理,第一页:prog_sheet.prt;
10. 非自动换刀--全部后处理,第二页:prog_sheet1.prt;
11.非自动换刀--以选择的程式后处理:第一页:prog_sheet.prt;
12.非自动换刀--以选择的程式后处理:第二页:prog_sheet1.prt;
13.自动换刀,第一页:prog_sheet_auto.prt;
14.自动换刀,第二页:prog_sheet_auto1.prt
如果您对以上说明存在疑问或者觉得以上说明不足以介绍这套“电极模块”时请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及
时更正。
欢迎来电咨询及定制适合自已公司运作模式的程序或模块。
谢谢!
进玉软件工作室
2007 年 9 月修正
联系电话: 13824361285/13689501960
0755—28108515
地址: 深圳市龙华镇三合新村
CNC 改善、改良方按
1、加工工件时间需延长。加工程式要按粗、中、
光 3 次加工要求加工才能控制好数据的精
密,那就要长时间的加工!
2、刀具光刀需按要求是否要新刀加工,精密的
位置一定要换新刀。换新刀加工的会导致用
刀量比较大!
3、购买油压虎钳一个。油压虎钳比一般虎钳装
压工件稳定、平衡,对加工起了比较好的帮
助。
注射模具
设
计
標
准
从 11 页到 46 页
文 件 號:
版 次:B
执 行 日 期:
目 錄
第一篇 产品
一、抄图--------------------------------------------------------------------------------1-2
二﹑产品分析与检测-----------------------------------------------------------------3-4
三﹑常用塑料分析
(一)常用塑料缩水率-------------------------------------------------------------5
(二)常用塑料成型性能----------------------------------------------------------5
(三)常用塑料壁厚值-------------------------------------------------------------6
(四)常用塑料拔模角度----------------------------------------------------------6
第二篇 模具
一、排位----------------------------------------------------------------------------------7
二﹑模具系统设计
(一)浇注系统
1.1 主流道------------------------------------------------------------------------8
1.2 分流道------------------------------------------------------------------------8
1.3 冷料井------------------------------------------------------------------------9
1. 4 浇口--------------------------------------------------------------------10-12
1.5 转水口-----------------------------------------------------------------------12
1.6 典型产品流道浇口布置----------------------------------------------12-13
(二)内模结构------------------------------------------------------------------14-16
(三)行位系统
3.1 行位----------------------------------------------------------------------17-23
3.2 斜顶----------------------------------------------------------------------23-24
(四)顶出系统
4.1 顶出系统设计要点--------------------------------------------------------25
4.2 顶出机构的基本方式
4.2.1 顶针--------------------------------------------------------------------25-27
4.2.2 司筒--------------------------------------------------------------------28-29
4.2.3 扁顶针---------------------------------------------------------------------29
4.2.4 直顶--------------------------------------------------------------------30-31
4.2.5 推板------------------------------------------------------------------------31
4.3 先复位机构-------------------------------------------------------------31-32
(五) 冷却系统
5.1.运水位置----------------------------------------------------------------33-34
5.2.水路大小--------------------------------------------------------------------34
5.3.水路与模胚位置关系-------------------------------------------------34-35
5.4.水井--------------------------------------------------------------------------35
(六) 导向定位系统------------------------------------------------------------------36
(七) 排气系统
7.1 产品排气--------------------------------------------------------------------37
7.2 导套排气槽-----------------------------------------------------------------38
7.3 尼龙螺丝排气孔-----------------------------------------------------------38
(八)模胚结构件
8.1 撑头---------------------------------------------------------------------------39
8.2 垃圾钉------------------------------------------------------------------------39
8.3 锁模机构---------------------------------------------------------------------39
三﹑细水口模设计-------------------------------------------------------------------40-41
四、模具零部件材料选择----------------------------------------------------------42-43
五、典型产品结构设计
1.中层---------------------------------------------------------------------------44
2.CD 门--------------------------------------------------------------------------45
3.CD 机底壳--------------------------------------------------------------------46
4.Discman 底壳----------------------------------------------------------------47
5.面壳---------------------------------------------------------------------------48
6.手挽-----------------------------------------------------------------------------49
7.电池门--------------------------------------------------------------------------50
8.镜件-----------------------------------------------------------------------------51
9.布网架--------------------------------------------------------------------------52
10.CD 座--------------------------------------------------------------------------53
11.钮组----------------------------------------------------------------------------54
12.卡门----------------------------------------------------------------------------55
13.DVD 面壳---------------------------------------------------------------------56
14.DVD 门------------------------------------------------------------------------57
15.音箱底壳----------------------------------------------------------------------58
六、分模
(一)模具档分模--------------------------------------------------------------------59
(二)组立档分模-----------------------------------------------------------------60-61
七、注射机选择--------------------------------------------------------------------------62
八、其他-----------------------------------------------------------------------------------63
第三篇 图档
一、出图要求-------------------------------------------------------------------------64-65
1.排位图-------------------------------------------------------------------------65
2.装配图-------------------------------------------------------------------------65
3.顶针图---------------------------------------------------------------------65-66
4.线割图-------------------------------------------------------------------------66
5.零件图-------------------------------------------------------------------------66
6.分模图-------------------------------------------------------------------------66
7.爆炸图-------------------------------------------------------------------------66
二、图纸管理与进度控制
(一)图纸管理------------------------------------------------------------------------68
(二)审图------------------------------------------------------------------------------68
(三)进度------------------------------------------------------------------------------69
三、电脑图档管理--------------------------------------------------------------------70-71
第四篇 附录
一、标准件------------------------------------------------------------------------74
二、工程表格---------------------------------------------------------------------
注射模具
設計標准
文 件 號 版 次 執 行 日 期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一、产 品 篇
一.抄图
一.抄图前,先要看懂,看透产品线图,然后班顺思路,特别是外形面的画法。
抄好产品图要转为 2D 线图与设计部提供的平面线图套。要保证主要的视图和边界
线完全重合一致。若有不重合、不一致的情况,首先分析是 2D 线图本身表达有问
题,还是抄图时造成的。若为 2D 线图表达问题则应及时标明,并与设计部沟通、
反映;若为抄图问题,及时修改。
二.一个产品通常要多次转图与线图栏对上几次逐步确认,避免最后的问题堆积。
四.在抄图的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基体外形面的控制和核对。
五.抄好的 PRO/E 尽可能保证可以再生,以实现 PRO/E 的参数设计功能。
六.通常抄图应先抄好影响模具结构之处,如外形面、行位处倒勾、前后模基面加
减胶。至于柱位、骨位可最后再抄。
七.要区别常用的做曲面命令的通用情况如 Boundary 与 sweep 等。
八.分清结构线与效果线。原则上结构线一定要与线图完全一致,效果线应尽可能
接近。
九.抄整体产品外形,要考虑产品出模基体外形的出模角应在最初放好,不然,到
最好去做,通常是不会成动和很麻烦的。
十.特别注意,在倒角前应将拔模做好。
十一. 挑图要静心、细心。
十二. 产品外形抄好后,应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抄图报告。详细说明 PRO/E 图与线
图间的不同之处和处理方案。
1.
注射模具
設計標准
文 件 號 版 次 執 行 日 期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二、产品分析与检测
(一)、装配检测
1.首先装配成品,以内定方式(或者其他装配关系)组立,在 Analysis model
anlysis 下检查装配是否干涉。在 TYPE 项目中选 global interference,其他各项可不
必改动,然后单击 compute 即可。当存在干涉时,result 窗中会显示干涉的产品名
称,屏幕上同时会以红点指出干涉部位。
2.对有红点显示处做剖面,查看详细情况,进一步检查。
3.依据《CNC 加工指引(部分)》及《会议记录》,检查各成品装配单隙是否合适,
各成品间隙要求如下(单边):
1)按钮与钮孔:0.15(小钮);0.2(大钮)
2)镜与嵌镜件:0.1
3)discman 电池门与底壳:0.08
4)非 discman 类底壳与电池门:0.15+0.05
5)装饰件与面壳无开合要求且同材质:0.1
6)卡门与卡门位:1.0
7)布网架与布网架位:0.1(无布);0.4(有布)
8)特殊要求依设计部资料处理。
(二)、结构检测
1.检查产品各部分结构是否合理,对加工、注射是否存在明显不利影响。
2.检查产品是否存在难出模或不能出模之处,如倒勾等。
3.特别检查钮孔是否按要求。
(三)、拔模角檢測
1.首先在 Analysis Surface Analysis 中將 TYPE 設定為 Draft chack , surface 欄設定為
part, Angle Option 欄設定為 Both directions,然后設定一參考拔模角, 選擇一開模方向
2
注射模具
設計標准
文 件 號 版 次 執 行 日 期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平面,點選 Computer,則系統會計算并顯示分析圖示。由此可得產品哪些方面來做脫
模斜度。要特別注意插穿位拔模角的大小,一般為 3~5°。
2.產品各骨位(火花直接打出)、柱位拔模角可不考濾。
3.當需增加拔模角時,一般原則是往減膠方向拔模,以利今后改模。
(四)、肉厚檢測
1. 在Analysis Model Analysis中將Type設定為Thickness, plane為選擇或設定Datum
平面以确定該平面肉厚情況;Slice 為通過产品兩点間斷面檢測肉厚, Silce offset 為斷
面之間的距离,然后設定最小最大厚,Computer 之后,系統自動計算結果。當肉厚超過
最大設定值則超出部分以紅色線框來顯示;當肉厚小于最小設定值,則用藍色表示。
产品檢測与分析是分模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認真對待.在操作時應盡可能找出一
切疑点,并通過以下步驟及時解決它們,為以后的工作掃除障礙。
当檢測出錯誤及對做模有不利之處時:
1)詳細記錄實際情況 2)向組長或主管匯報 3)与設計部主管或負責該
产品的產品工程師聯系,提出問題 4)共同确定解決方案 5)落實改圖責任
人 6))改圖 7)改圖之后重新檢測。
3.
注射模具
設計標准
文 件 號 版 次 執 行 日 期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三、常用塑料分析
(一) 常用塑料缩水率
当 DISCMAN 类型,其 CD 门 、中层、底壳缩水率一律取 4/1000。
(二)常用塑料成型性能
分類 塑 料 名 稱
收縮率
( 0/00 )
逃气孔适宜深度
( mm )
模具温度
(℃)
成型溫度
(℃)
結
晶
性
PP 聚丙烯 20 0.01~0.02 40~60 205~288
PE 聚乙烯 20 0.02 20~60 149~371
非
結
晶
性
HIPS 825 聚苯乙烯 5 0.02 20~60 163~316
ABS 丙烯晴―丁=烯―苯乙烯 5 0.03 50~60 220
AS(SAN) 丙烯睛―苯乙烯 2 0.03 50~70 191~316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壓克力) 5 40~70 204~254
PVC 聚氯乙烯 5 10~60 170~210
▲ 以上均為墊塑性通用塑料.
塑 胶 材 料 缩水率
ABS 、PMMA、 HIPS825 5/1000
PP+PE 8/1000
SAN 3/1000
POM 15/1000
4.
注射模具
設計標准
文 件 號 版 次 執 行 日 期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三)常用塑料的壁厚值(MM)
(四)常用塑料拔模角度
塑 料 最小壁厚
小型塑件
推荐壁厚
中型塑件
推荐壁厚
大型塑件
推荐壁厚
HIPS 0.75 1.25 1.6 3.2~5.4
ABS 0.75 1.5 2 3~3.5
PE 0.6 1.25 1.6 2.4~3.2
PP 0.85 1.45 1.75 2.4~3.2
PMMA 0.8 1.5 2.2 4~6.5
PVC 1.15 1.6 1.8 3.2~5.8
POM 0.8 1.4 1.6 3.2~5.4
PC 0.95 1.8 2.3 3~4.5
PA 0.45 0.75 1.6 2.4~3.2
塑料名稱
型 腔
型 腔 型 芯
HIPS 35'~1°30' 30'~1°
ABS 40'~1°20' 35'~1°
PE 25'~45' 20°~45'
PMMA 35'~1°30' 30'~1°
POM 35'~1°30' 30'~1°
PC 35'~1° 30'~50'
墊固性料 25'~1° 20'~5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