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福 建 建 筑 2024 年
4 结论
依据“识别生态源地→构建阻力面→提取生态廊
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思路,在综合分析生态
红线、生态极重要区、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重
点公益林等重要生态斑块的基础上,结合 GIS 技术评
价,识别出 90 余处重要生态源地,面积 5328. 6 km
2
,占
宁德市国土面积的 24. 6%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利用水系安全法、最小累积阻力方法,提取 18 条重要
生态廊道,从而构建了宁德市“山海相依、一屏一带多
核十一廊”的山 - 海生态安全格局。 识别了 25 处生
态障碍点,生态源地、廊道主要由林地、河流水域、湿
地、重要海洋功能区等构成,这些生态区的保护,对区
域生态安全的维持意义重大。 在尽量避免这些重要
的源地、生态廊道被占用的同时,应尽量修复生态障
碍点,以保护生态源地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生态廊道
的连通性。
注释
①宁德市自然资源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19).
②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 福建省宁德市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2020. 9).
③宁德市林业局 . 宁德市森林资源调查(2019).
④宁德市林业局 . 宁德市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2020).
⑤宁德市统计局 . 宁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
⑥自然资源部.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
价指南(试行)(2020 - 01 - 19).
参 考 文 献
[1] Steffen W, Richardson K, Rockström J, et al. Planetary
boundaries: Guiding human development on a changing
planet[ J] . Science,2015,347(6223) :1259855.
[2] Wu J G. Urban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state - of -
the - sci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5(2): 209 - 221.
[3] Dabelko G D,Dabelko D 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sues
of conflict and redefinition[ J].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ject Report,1995,1(1): 3 - 13.
[4] 傅伯杰.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J].
地理研究,2010,29(3): 383 - 396.
[5] LIU D,ChANG Q. Ecological security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5,35(5): 111 - 121.
[6] 彭建,吕丹娜,董建权,等. 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国土空
间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认知[ 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3 - 13.
[7] 吴健生,王仰麟,张小飞,等. 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
理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4 - 25.
[8] 王威,贾文涛.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
保护修复[J]. 中国土地,2019 (5):29 - 31.
[9] 王军,应凌霄,钟莉娜.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
思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1):26 - 36.
[10] 方莹,王静,黄隆杨,等.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诊断与识别———以烟台市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90 - 203.
[11] 林丰增. 新时期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认识与思
考———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J]. 华东地质,2021,42
(4):409 - 418.
[12] 王继龙,林丰增,彭博,等. 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城镇建设
适宜性评价与实践———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J]. 华东
地质,2022,43(4)490 - 502.
[13] 周锐,王新军,苏海龙,等. 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识
别与 安 全 格 局 构 建 [ J] . 生 态 学 报, 2015, 35 ( 6 ) :
2003 - 2012.
[14] 张定源,张景,牛晓楠,等. 双评价理论探索与福建实践
[J]. 华东地质,2021,42(4):419 - 428.
[15] 吴健生,刘洪萌,黄秀兰,等. 深圳市生态用地景观连通
性动 态 评 价 [ J]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2012,23 ( 9 ):2543
- 2549.
[16] 付凤杰,刘珍环,黄千杜. 深圳市福田区三维城市景观格
局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9,39(12):4299 - 4308.
[17] 张景,陈国光,张定源,等. 基于陆海统筹理念的闽江口
生态格局探讨[J]. 华东地质,2022,43(1):61 - 71.
[18] 王洁,李锋,钱谊,等. 基于生态服务的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
局的构建[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1):199 -205.
[19] 付凤杰,刘珍环,刘海.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
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贺州市为例[ J]. 生态学报,
2021,41(9):3406 - 3414.
[20] 毛诚瑞,代力民,齐麟,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生
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 J]. 生态
学报,2020,40(18):6486 - 6494.
[21] McRae B H,Hall S A,Beier P,et al. Where to restor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Detecting barriers and quantifying restoration benefits[ J]. Plos One,2012,7 (12): e52604,Doi:
10. 1371 / journal. pone. 0052604.
[22] McRae B H, Shah V B, Mohapatra T K. 2013. Circuitscape
4 User Guide. The Nature Conservancy. http: / / www. circuitscape. org. 2014 - 0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