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第一期
卷首语
凉水泡茶慢慢浓
宝山风华
宝山的树
小说天地
梅花为谁开
散文掇英
重 游“ 共 青 ”浮 想 感 记
笔尖童心
蜗牛的愿望
诗歌精选
美 兰 湖,月 亮 里 的 银 河
文艺评论
当“ 爱 钱 ”开 始 变 态
文研论坛
演绎美育进阶
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二零二三年第一期
卷首语
凉水泡茶慢慢浓
宝山风华
宝山的树
小说天地
梅花为谁开
散文掇英
重 游“ 共 青 ”浮 想 感 记
笔尖童心
蜗牛的愿望
诗歌精选
美 兰 湖,月 亮 里 的 银 河
文艺评论
当“ 爱 钱 ”开 始 变 态
文研论坛
演绎美育进阶
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凉水泡茶慢慢浓
文 / 赵 路 卷首语
每每有点空闲的时间,比如逢年过节时,总喜欢到
书店逛逛,或者去图书馆静静地看一会书。这时候,总
会见到有许多读者如我一样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心里真
有一种清风拂面、花香幽悠的感觉,十分的愉悦。
如今,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阅读的途径也
不再受制于书本杂志。随着观念的改变和网络的普及,
许多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和网络上去,认为所有的知
识都唾手可得,与其孜孜不倦地读书,还不如聊聊天打
打游戏,放纵心情。
但是,我总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读点书。
在我看来,读书,至少还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更是一件最为简朴又最不会受到干扰的事情。捧一本书,
泡一杯茶,如果抽烟的话,只要不在公共场合,不妨还
点上一支烟。这时候,不管你读的是经典名著,还是休
闲短文,你的心境就一定不像平时那么浮躁,原先的一
些烦恼或许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在了脑后,好不惬意。
读书还具备了另外一个特殊的好处。有一首民谣叫
“凉水泡茶慢慢浓”,而一个人读书读多了,也就会像
凉水泡茶一般地“慢慢变浓”。不管你承认与否,一个
整天沉湎于搓麻将、热衷打网络游戏的人,和一个喜欢
以书为友的人,也许在短时间里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异的,
但时间长了,两个人走出来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很难言说,只能意会。反正前者有点粗俗平
庸无精打采的味道,而后者大多会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
间透出一种书卷气,温文尔雅,令人舒服,让人喜欢,
或许,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人
“蛮有气质的”吧!
其实,谁都希望自己是个有气质的人,包括那些个
暴富的“大款”们,未尝不希望自己看上去像个专家学
者呢?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只要交纳一笔钱,就可以无
师自通地坐在钢琴前弹上一曲《致爱丽丝》,那实在是
求之不得的妙事啊!可惜不可能,幸亏不可能,因为气
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种长期修养的结果,
金钱无法买来,而读书,则肯定具备了这样一种功效。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观
念当然颇为陈腐了,但书本是人类求知的阶梯,陶冶情
操的养料,这个观点永远不会过时。记得有一年,上海
书展就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作为主题,这个主题
在朴实平和中,揭示了一个鲜活的道理:读书,至少是
我们热爱寻常生活的一种表现;读书,一定会让你变得
更加幸福。
�� 小说天地大爷耿晓晖
01 03 05 09 在稻子上滑行吴建国哭比笑好赵荣发卷首语暂无
��
总期号第31期
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综合性群文杂志
主 编 :
副主编 :
责任编辑:
文字编辑:
特邀编辑:
姚 砚、李 君
许 建、郭 贇、张大鹏、朱 虹
余汉琴
张季洁、周辛欣
赵荣发
主管: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上海市宝山区图书馆
协办:
上海市宝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海市宝山区作家协会
封面作品 张淑斐《阳春》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龙镇路88号
邮编:201941
本刊投稿邮箱:
123434236@qq.com
《宝山文艺》编辑部
目
录
�
文艺评论
当“爱钱”开始变态 南 妮 / 55
�
文研论坛
演绎美育进阶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 57
⸺市民美育大课堂的宝山实践
宝山区文化馆
�
书画摄影
插页 / 第二十二届“江南之春”美术
获奖及入选作品
�
诗歌精选
48 / 美兰湖,月亮里的银河 周永其
49 / 乡愁(外二首) 金玉明
51 / 年岁(外二首) 兆 远
53 / 盘坐在樱花树下的人 箫 鸣
54 / 老屋 吕爱军
�
散文掇英
26 / 昨夜踫到摇纱郎 赵积尤
28 / 重游“共青”浮想感记 朱全弟
33 / 西白岭的香榧树 吴建国
35 / 年年柿子年年红 唐同轨
37 / 那片荷塘 施伟立
38 / 鸡蛋情深 夏 云
�
小说天地
梅花为谁开 徐慧芬 / 09
地铁上的女子 魏福春 / 11
毛丫头 周成树 / 13
�
笔尖童心
短尾巴猫和长尾巴猫 黄诗勤 / 40
蜗牛的愿望 袁艺瑄 / 46
爱美的大象 朱筠龄 / 47
�
宝山风华
04 / 宝山的树 赵荣发
06 / 隐秘在临江公园门口的两幢老房子 唐吉慧
�
卷首语
凉水泡茶慢慢浓 赵路 / 01
4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宝山没有自然意义上的山,但濒临
长江口的这块土地上,绝非少了古树名
木。位于月浦镇练祁河口的“狮子林”,
就是其中一座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树
林。
相传,1732 年 7 月 16 日,宝山发生
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潮灾,那场狂潮消退
后,练祁河口被冲刷出一块巨石,形如
睡狮,人称“狮子石”。清朝乾隆十二
年,即公元 1747 年,“狮子石”附近的
张家宅书生张金惠赴考及第,中得举人,
未久便被选派去福建为官。谁知就在赴
任那天,长江口突发大潮,狮子石被卷
入江中,不知所踪,令张金惠和一行送
行人蒙上一层不祥之兆。果不其然,张
金惠不久就在任上得罪了京城权贵,被
削职回乡。张金惠闲赋在家后,在屋前
屋后种下 13 棵银杏和诸多松柏翠竹,过
起隐士生活。也是命中注定,13 年后,
张金惠染病过世,家人遵其遗嘱,将他
葬于练祁河口,并将其经手栽种的银杏、
松柏、翠竹移植于坟旁,再补上一块仿
照的“狮子石”。随着岁月的流逝,这
些银杏和松柏翠竹逐渐成林,远望一片
葱然,被称为“狮子林”。
道 光 六 年(1826 年) 后, 狮 子 林
成了指引长江口来往船只的标志。光绪
十五年(1889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
此修筑炮台,称“狮子林炮台”。1937 年,
淞沪抗战爆发,守军将领姚子青率全营
官兵在罗店、宝山、狮子林一带与日军
浴血奋战六昼夜,终因敌不寡众,全部
壮烈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狮子
林藉此更加声名遐迩。
宝山古树自然还有许多,比如朴树、
枫杨、美国山核桃、香樟,以及最常见
的梧桐等。古埠吴淞码头附近至今还有
一条百年梧桐路,这里的梧桐躯干粗壮
宝山的树
文 / 赵荣发
宝山风华
5
斑驳,虬枝格外繁茂,夏日里在半空交织起一道
天然的绿色走廊,路人走过,仿佛有一种穿越历
史的感觉,心境却是宁静而广远。
与这些古树遥相对应的,就是宝山新的树木,
新的树林。
泡桐就是其中的一员。泡桐算不上名贵,但
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上世纪六十年代,
在那篇介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通讯里,
就多次写到了兰考的泡桐树。它的生命力特别旺
盛。如今,宝山城区的永乐路两侧人行道上的泡
桐树,早已成为一道风景,它们阳光大气的身姿,
分明契合了宝山的性格。
长年来,宝山还陆陆续续地引进了不少异域
的树种,比如加那利海枣树。它的身价显然不菲,
但这个热带树木中的华贵一族,却为自己能够落
户宝山而深感欣喜。它们硕壮的躯干和羽状的叶
片,构成了宝山绿化中的一幅新的剪影。
樱花的来世今生也许更具渊源。樱花原本在
我国就有种植,明代诗人于若瀛就留下这样的诗
句:“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后来,樱花
成了日本的骄傲。冰心先生曾用这样的笔墨描写: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
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
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日本到处
都有樱花,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
气息里。”
可惜,冰心先生已经故世,否则,她或许也
会来到顾村公园,也一定会为这里的樱花击节歌
吟,赞叹不已。
事实上,顾村公园的樱花,至今已有 1300
余亩 100 多个品种 1.3 万余株,其面积、品种、
数量均为上海各大公园之最。其中,“染井吉野”
堪为明星代表,“钟花樱”开花最早,颜色鲜艳,
分布甚广,而“白妙”的花色纯白如云,无一丝
杂质,故而被公园视为“一级国宝”“掌上明珠”。
近十年来,顾村公园每年举办一届“樱花节”,
每到这个节日,公园内游客如云,无不流连而忘返。
不仅如此,如今,即使在宝山最偏远的罗泾镇,
也成为了网红打卡的好地方。
罗泾镇位于宝山最北部,素有“宝山西伯利亚”
之称,倍遭冷落。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速
推进,罗泾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在最近几年来,
已形成了“千亩涵养林”“千亩鱼塘”“千亩良
田”“千户人家”的休闲农业旅游区。不必说鱼塘、
良田和人家之美,就说“千亩涵养林”吧——原
来这是一片宝山湖的“水源林”,多以高密度的
乔木林为主,被誉为“上海的城市绿肺”。在这
片树林中,绿草芳菲,鸟禽栖息,甚至连罕见的“北
黄莺”也时常飞临,每当旅游旺季,不少市民远
道而来,男女老幼,漫步在林间小道,徜徉在各
个景点,品尝当地人家“柴灶菜肴”,宛如处身
于桃花源一般。
作为一座滨江新城,宝山如今已成为上海中
心城区的“片城区”。今天,当你走进宝山城乡,
不管哪里,甚至在街角转弯处,也可能会邂逅白
玉兰、龙柏、水杉、紫荆、石榴等各种花卉树木;
而如果你来到位于城区的炮台湾森林湿地公园,
站在长江口的堤坝上,眺望眼前那天水一色的景
色,你不能不宝山的气象壮阔、日新月异而陶醉。
宝山没有山,但到处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
宝山还有更多的绿地景点,但只要有树,就足够
见证宝山的发展历史,又昭示着这块濒临长江口
的土地未来的美好前景。
我爱宝山的树,我也因此深爱着自己的故乡。
本文选自“我的城市我的河”2022 年长三角市民写作大赛百篇优秀作品集
6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临江公园的正门对着友谊路,友谊
路的头上有友谊路 4 弄和友谊路 8 号两
个门牌。
4 弄里住过一位我的初中同学,那时
候我们在宝钢第一中学念书(今宝山实
验学校),每天的功课在学校里都能应
付,几个好朋友课间算计的是放了学该
去哪里打发时间,于是 4 弄里这位同学
的家成了我们经常聚集的好地方,因为
他有一台学习机,学习机游戏卡里的“坦
克大战”、“采蘑菇”让一个半小时过
的轻轻松松,而后各自回家吃晚饭。
同学家在 4 楼,从他的房间向下望
去,看得见两幢前后紧挨着的老房子,
一幢别致淡雅,一幢朴素陈旧。学生的
年代对于我们来说本性贪玩,所以这两
幢房子并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直到今天,
我才了解到一些关于它们的故事。
友谊路 4 弄 5 号,是其中一幢房子
现在的门牌。建筑整体为仿早期岭南地
区建筑风格,进门左手边有间紧靠着尖
顶围墙的小亭子,小亭子边上有一所红
顶小房子,热爱宝山历史文化的叶敏老
师记得清晰,红顶小房子是六十年前的
机关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前她在此全
托数年:“从前围绕小亭子建有园林式
隐秘在临江公园门口的
两幢老房子
文 / 唐吉慧
宝山风华
7
小回廊,可惜后来拆了。”她说。由于年代久远,
前些年房子整修过,好在修旧如旧,窗户、外墙、
阳台等多处依然延用着建造时的老物件。
房子的建造者叫吴邦珍,这位出生在 1883
年的宝山城厢人是清末拔贡,后来留过学从过政,
做过青浦、昆山等地方的县长,也做过江苏省教
育厅的厅长,在当时的教育界很有些影响,平生
最喜爱的却是作诗作文。
1927 年,商务印书馆为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
先生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校生活记》,当伯吹
先生翻开新书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为新书写序
的竟是自己敬仰的前辈吴邦珍。经过询问,他才
清楚,原来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给了他这份惊喜。
伯吹先生不能忘怀在宝山县学堂(今宝山实验小
学)任教时,每逢星期一全校师生在大礼堂举行“周
会”同唱的那首校歌,词作者正是学校的第四任
校长吴邦珍:“……东望扶桑臂一振,同种文明进;
愿我黄帝之子孙,及今都自奋……”伯吹先生晚
年曾忆及当年的情景,他说大家的“歌声既优美
动听,复慷慨激昂。师生唱罢,怀着爱国兴奋的
心情,列队进入各自的教室上课。老师也抱着激
动报国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向学生授课。”
去年偶然的机缘,我在艺术品市场买到两页
吴邦珍的诗稿,笺纸上的毛笔字写的沉实洒脱,
字里行间却是诗人在家国兴亡之际的殷殷之情。
宝山城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楼,据记载城楼
上“望江门”“交泰门”“通运门”“镜海门”
是他的手迹,遗憾的是这些手迹毁在了“八一三”
淞沪会战的炮火里,再没有人能见到了。
另一幢房子的门牌是友谊路 8 号,这里是革
命烈士冯国华家人的旧居。1901 年冯国华出生在
宝山城厢一户农民家庭,由于早年丧父,靠了母
亲省吃俭用才供他读的书,待到 1924 年师范毕业,
冯国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两年后回到宝山,开
始了在宝山教育局的工作。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冯国华投笔从戎,
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抗日救国运动的队伍之中。他
(吴邦珍诗稿) (冯国华烈士像)
(冯家旧居)
8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招收上海近郊各县失业教师和失学青年 500 多
人,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和军事训练,结业后组成
游击队,出没在上海、松江、青浦一带打起了游
击战。
1938 年 10 月 5 日, 冯 国 华 在 市 区“ 王 家
沙”附近的一家旅店里陪家人吃了一顿饭,未曾
想这顿饭成了他与家人最后的诀别。第二天,冯
国华与在松江农村打游击的某旅第一团张团长同
赴松江,晚上住在了泗泾石宅。深夜 12 点,约
有 500 多名日伪军包围了石宅,一时枪声突起。
冯国华与张团长带着游击队员奋起还击,终因众
寡悬殊,弹尽援绝,除一名游击队员生还外,其
余全部壮烈牺牲。冯国华时年 38 岁。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为烈士收殓尸体,发现
冯国华除枪伤外,左额被刺刀劈去,血肉一片模
糊。1985 年 11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冯国华
为革命烈士。
这两幢老房子所处的位置起初叫草鞋浜,形
成在清道光年间,源于旧时附近一条草鞋状的小
河浜,后更名城中大队。许多年过去,草鞋浜、
城中大队早已隐入历史、隐入宝山现代化的城市
建设之中,成了友谊路街道的一部份——这两幢
老房子无疑在岁月的烟尘里见证了宝山这一方水
土上人事聚散的悲喜交集。
(冯家旧居)
9
梅花为谁开
文 / 徐慧芬
他一身唐装,怀抱梅花,要不是
这身唐装的过于华美,倒真像是一位
古人穿越到我面前来。
几天前突然接到他的电话,问我
是否还记得他这位学生。当然是记得
的,当年一个绘画有禀赋的少年,美
术作业常受到我夸赞。虽然毕业后师
生往来不多,但还是知道他离校后一
直与绘画结缘。
雪天里,迎面扑来的清香,让我
感动,我欣喜地把他迎进屋。
坐定下来,他从信封里掏出一张
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指着上面一
篇文章给我看。原来这是我几天前刊
登在晚报上的一篇文章。
老师,我才知道您还写作呢,这
篇《梅花为谁开》,借花喻人,切中时弊,
许多话说到我心坎上。我记得美术课
您教我们画梅花时还讲了古人喜欢梅
花的故事,比如林和靖的梅妻鹤子,
王冕的梅花墨池,您还给我们介绍了
古今画坛上的一些画梅高手……他进
入了回忆,我眼前也出现了教室里一
张张稚嫩的面孔。
老师还记得我们班最调皮的大雄
吗?那次画梅花,您说可以题两句诗
在自己的画上,大雄在他的画上题了
“梅花梅花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结果他同桌的林梅花一下子哭了起来。
难得你对过去的美术课还有这么
清晰的记忆,那些同学你还联系多吗?
我问。
小说天地
10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大多不联系了,人长大了各有各的生活圈子,
我也忙得很,现在的精力主要是在画画上,平时
交往的也都是圈子里的人。
啊,那你今天怎么有空来呢?
看老师说的,前几天我读了您这篇文章,真
后悔没及早来拜访您,我和您一样喜爱梅花啊,
梅花的精神太令人神往了!接着他从随身带的卷
筒里取出一卷梅花图,一一展开来。
呀,浓墨重彩,恣意泼洒,真炫人眼睛!
过去我什么都画,人到中年了也没搞出啥名
堂,这两年我改变路数,盯着梅花这一个题材来
画,老师,您给提提意见。
哦,你很有想法,胆子也大,借用了现代画
的一些理念。
老师到底是行家,我的想法是,任何画都要
跳出古人的窠臼,梅花为什么一定要画得那么孤
傲冷清呢,时代在变,人的审美眼光也会变,我
的梅花就要让它奔放,绚丽,热闹,在表现形式上,
我也尽量不择手段……
他滔滔不绝,把我还想表达的一点意见堵住了。
停下来,我没话找话,指着画上的题句问,
这都是你自己撰写的吗?
哦,这倒不是,我平时看到别人画上有意思
的题句就抄下来,有时候就在唐宋诗词里摘录几
句套用一下。
这方印章“梅道人”是指?我有些疑惑,因
为我想起这是元代大画家吴镇的名号。
这是我给自己取的号,激励自己做人要像梅
花那样,迎风霜而傲然开放。
那当然好,现在看点书的时间还有吗?我问。
不瞒老师说,我实在太忙,今年春季我的“百
梅图画展”要在本市举行,结束后还要赶去香港
举办,老师您可能不知道,我刚才提到的林梅花,
后来嫁给了一个香港富商,我这次香港开画展就
是她帮忙牵线搭桥的。
我突然悟到了点啥,问,你这次来看我,还
有其他事吗?
他听我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我就是
来探望老师的,当然我也是想请老师给我写篇文
章,在晚报上介绍一下我,您知道,现在都这样,
要想有点名声,卖得动画,没人鼓吹捧场可难哪!
啊,我不是专门写艺术评论的,写不了呢。
不不不,老师一定要帮帮我,您随便写,晚
报读者面广影响大啊!说着他又掏出一张折叠好
的纸片说,我列了几点提纲,供老师参考。
我看了一下,好几条。但主要归结为两点,
一是作品高雅画如其人,二是人品淡泊不趋名利。
他走后,我陷入苦恼,怎么写呢?违心说点
假话吗?突然电话响了,声音传来:老师,刚才
在你家卫生间抽屉里我留了一个信封,里面是感
谢老师帮我写文章的一点辛苦费……
11
地铁平稳进站。车厢里,很空。
老陈不疾不徐上了车,迎面一长排座
位上没有一个乘客。他从容地走过去,
坐下,对面一排座位上也只坐着一位
女子。午饭后的这个时间段,出行的
人不多。老陈拿出手机刷起微信。
地 铁 离 开 站 台, 加 速, 风 驰 电
掣……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散开来,
老陈抬起头,对面的女子不知何时把
口罩拉到下巴上,悠闲地嗑起了葵花
籽。他不觉一愣,地铁车厢内怎么可
以这样?清了清嗓子,然而话到嘴边,
又咽了回去。老陈要斟酌一下用词。
女子看上去不是个好说话的角
色——40 出头的年纪,蒜鼻阔唇,圆
脸粗眉,长得结实健壮,一身紧绷绷
的黑色拉链衫,裹着圆滚滚的身体。
她个头不高,可以从她的腿上看出——
一条短腿搁在拉杆箱上,这是不让箱
子来回滑动。箱子上铺着一张面巾纸,
纸上已有隆起的一小堆瓜子壳。
女子显然习以为常——装有葵花
籽的马夹袋放在身旁座位上,右手不
紧不慢一颗一颗送往嘴里,上下牙轻
轻一咬,手顺势一扭,放下的是壳,
嚼着的是仁;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左
手拿着的手机,手机里欢声笑语——
播放着相声抑或小品?有滋有味,逍
遥自在。
女子仿佛感觉到有异样的目光,
忽地抬眼扫了他一下,那双眼睛黑亮
亮的,似有一道寒光闪过,老陈忙转
过头去,刚刚想好要说的话随之忘得
干干净净。
小说天地
地铁上的女子
文 / 魏福春
12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别多管闲事。老陈暗暗告诫自己。
乘客渐渐多了起来,新上车的男男女女皆有
意无意地避开这嗑着瓜子的女子。车厢里依然宽
敞,站着的乘客数得清几位,他们在靠门口的空
地站着,人手一“机”,看着新闻,打着游戏,
一个个神态自若。
有几双眼睛悄悄地注视着女子,有的目光里
分明流露出不解,不屑——地铁车厢,口罩不带
好不说,能这么堂而皇之地吃东西?
女子无动于衷,也许无暇他顾,沉浸在自己
的世界中自得其乐。她时而忍俊不禁,发出声声
嬉笑,是手机里的笑语欢声感染到她?时而举眼
环顾一下四周,是想与他人分享快乐?每每这时,
或明或暗瞅着她的一双双眼睛,瞬间移了开去。
当女子又垂下眼一边看着手机,一边优哉游哉地
嗑着瓜子时,那一双双移向别处的眼光,便不约
而同地回转过来,重新聚焦到她的身上……
老陈如鲠在喉,欲说还休。他看看左边,一
位年龄和他相近的中年男子在闭目养神;看看右
边,一个年轻小伙双手飞快地打着字——在和谁
对着话。老陈自嘲地笑了笑——大家见怪不怪,
我又何必自寻不快。眯缝起双眼,似睡非睡地养
起精神……
又是一站。上来一对母女,女孩背着书包,
母亲提着琴盒,女孩看到了空着的座位,一个大
步要过去,母亲拉住了她:“这里蛮好”。女孩
费解地看着母亲:“妈妈,你休息一下嘛!”母
亲笑笑:“不累,一会儿就到了。”女孩望望母亲,
又望望那半个座位,嘟着小嘴:“有座位为什么
不坐呢?是那马夹袋吗?阿姨,这马夹袋能收起
来吗?地铁上吃东西是不文明的。”“你——”
女子一惊,老陈也是一惊,不由睁大眼睛挺起身,
准备着“路见不平一声吼”。只见女子粗眉倒竖,
瞧了瞧女孩,张开嘴竟然是低沉的一句:“你来坐,
我马上到了。”说着拉起挂在下巴上的口罩,用
箱子上的面巾纸包好瓜子壳,放入身边的马夹袋
里,随后收回搁在箱子上的腿,站起身推着拉杆
箱走向车门处,女孩甜甜地说道:“谢谢阿姨!”
母女俩手牵着手,一起坐下了。
地铁到站了。女子没有下。地铁又进站了,
女子依旧倚靠在门旁的立柱上看着手机。直至地
铁又一次缓缓停靠,女子提了下拉杆箱走了出去。
一直默默观察着的老陈,猛地站了起来——他差
点坐过了站……
13
“毛丫头,下雨了,赶快收阳台
上的衣裳啊!”“毛丫头,我女儿结
婚了,这是喜糖。”“毛丫头,昨晚
上王老师住院了,我们一道去看看。”
人们都喜欢和她打招呼,却不叫真名
实姓,也难怪,叫起毛丫头朗朗上口,
喜气十足。
她是苏北人,北康里一条街新上
任的治保主任。之前这条街治安差,
邻里间常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吵闹打
架,失窃事件桃色传闻也时有发生,
负责治安的老主任对此很无奈,有时
两手一摊:“内部矛盾,一团烂泥,
难弄!”
街道领导终于下了决定,推荐军
嫂毛丫头担任治保主任。你没听错,
毛丫头原来是个军嫂,难怪热心能干,
人缘极好,换任顺利通过。
新官上任三把火,毛丫头踏上岗
位后,很快成立了一个治安小组,她
和大家一起走访,排摸情况,接着推
出分块治理专人负责制,北康里的治
安从此不断好转,里委支部书记多次
夸奖她:“毛丫头,你的称呼虽然土气,
其实长得很秀气,办起事来点子多,
效率高。”
毛丫头却不好意思起来:“我可
没你讲的那么好,我只是记住了一句
话:凭勤快办好事情,靠大家改变局
面。”
书记听了频频点头:“这就是最
好的作风呀!”
毛丫头这下笑了:“书记,我会
继续努力的。”
小说天地
毛丫头
文 / 周成树
14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毛丫头果然没有食言,很快又做成了几件
事,甚至“降伏”了北康里的一位绰号“老黑皮”
的上海爷叔。此人是个做水果生意的个体户,特
爱喝酒,脾气暴躁,经常与人打架,至今还是个
光棍。一次,有个女顾客到他这里买水果,刚说
了句“侬这里的价格太高”,老黑皮就暴跳起来,
“侬覅瞎讲八讲,当心吃生活!”谁知女顾客也
不买帐,老黑皮果然伸出拳头,把对方打倒在地,
也把自己打进了派出所。
毛丫头得知消息,火速赶到派出所,鉴于顾
客没有受伤,老黑皮经过教育认错后,当夜就被
毛丫头带回了家。
老黑皮从此对毛丫头另眼相看,不时和她说
说心里话。毛丫头也更加以诚相待,有一天对老
黑皮说;“爷叔,你年纪不小也该成个家了。”
老黑皮听了,长叹一口气:“你以为我不想
讨老婆吗,可没人要我啊!”
毛丫头一听有门,便开始为他介绍了几个对
象,可惜都没成功,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
坏脾气。但毛丫头并不气馁,她发现弄堂里有个
女租客,在附近一家超市当营业员,带着个刚上
学的小女孩,一打听,原来还是自己的同乡,去
年丈夫去世了,她便带着孩子来上海谋生。
毛丫头了解底细后,不禁心动:“她和老黑
皮组成一个家庭,不是蛮合适的吗?”
毛丫头很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黑皮,谁
知老黑皮却吞吞吐吐,既不点头也不摇头。毛丫
头猜想他心是动了,但还没定当,就扔下一句话:
“那你再想想吧!”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消一个月,老黑皮持
续高烧,咳嗽不止,去医院后,医生居然发现他
肺部不仅感染,而且还有个结节,需要住院进一
步检查。
毛丫头得知情况,赶紧带着几个人去探望,
等到医生告知并无大碍后,又带着那位同乡女租
客一起来到病房。毛丫头对老黑皮说:“这是我
之前和你说起过的同乡姐妹。”那位女租客也跟
着说:“我听主任说,你的病不要紧的,只是还
得住几天医院,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抽空来照料
你。”
老黑皮是何等聪明的人啊,他看到对方长得
端正漂亮,说起话来也温和,心里不禁一热:“谢
谢,谢谢!”
于是,没几天老黑皮就出院了,不多几个月,
那对母女和老黑皮成了一家人。
这以后,毛丫头的工作越来越有起色,里委
会的各项建设也踏上新台阶,不相信的话,你不
妨去一探真假。
15
《幸福 · 纪之七》金璐
《云腾致雨 秋收冬藏》王红瑛
第二十二届
“ 江南之春 ”
美术获奖及入选作品
「
「
16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荷 · 区块链》李新卫
17
《城 · 乡》李新卫
18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醉意江南》王惠华
《新家园》张国中
第二十二届
“ 江南之春 ”
美术获奖及入选作品
「
「
19
《曙光》朱弘
20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童趣》费嘉昱
21
《弄堂里的黑小囡》陈晓磊
22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有你的旧时光》滕华夏
2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郑庆谷
24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养猪致富奔小康》屈建明
25
《祈福》沈婧能
《面膜系列之三十五》苏迎春
第二十二届
“ 江南之春 ”
美术获奖及入选作品
「
「
26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昨夜踫到摇纱郎
文 / 赵积尤
散文掇英
昨夜踫到摇纱郎,竟让我一夜没
有睡好。
昨天晚饭后,我看完电视新闻,
又看了一会儿书,随后去楼下小花园
做八段锦。
一弯如勾的月亮已经斜到西楼顶,
万家灯火熄了二三成,满天星星在薄
云后面明灭。寂静的夜晚,原以为已
经过时的桂花香竟又暗暗袭来。
我调匀气息,双手托天,随后运
作起各种架势,正不断施展时,突然
听到“嗦,嗦,嗦,嗦”的声音在身
后响起。
这是摇纱郎的声音!尽管几十年
没有听到了,但我还是立刻听出这就
是摇纱郎的声音!仿佛只有一只,藏
在桂花树后的灌木丛中。它的歌声没
有高低,没有旋律,也不清脆,也不
婉转,但此刻传到我的耳里,竟似天
籁!
我轻轻地停下手脚,但没有走近
它,怕它被惊动了会停止歌唱。几十
年没有遇到它了,我想让它多唱一会
儿。
摇纱郎也就是织布娘,是一种会
唱歌的昆虫。但在我儿时住的乡下,
人家大多叫它摇纱郎。它发出的声音
细小而清晰,时而急促,时而舒朗,
“嗦,嗦,嗦,嗦”“嗦,嗦,嗦,嗦”
就像是把锭子上的纱摇到纱车上去时
发出的声音。对,就是这种声音。
现在,这种声音竟让我穿越到半
27
个世纪前。
那一年,入秋了,夜晚的小村子里,各种虫
鸣声此起彼伏。摇纱郎也很少缺席。但它似乎更
愿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尽情鸣叫,在农家几多
窗户里还闪出黯淡的灯光,发出纺纱织布的声音
时,它的叫声,使空旷的村夜里有了更多的诉说
和遐想。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那一天,我娘在摇纱,
我在看长篇小说《苦菜花》,我们共用一盏煤油盏。
煤油盏放在矮桌上,我坐在小板凳上,把书摊在
桌子上。娘坐在我旁边,把煤油盏移到靠近我的
地方,好让豆芯一般大小的灯光,照亮我的书本。
娘不识字,看到儿子读寸把厚的书,就觉得有一
种盼望。我娘每天都下田干活,操持家务,但吃
过晚饭,收拾停当后,她就会纺纱织布、结绒线、
扎鞋底。那一晚是摇纱,几十个锭子都要摇完,
明天一早,父亲要会把它们送到很远的染坊去,
染成各种颜色。之后,娘会把这些纱织成布,做
成新衣裳,穿在全家人的身上。
那一晚,我和娘都不说话,屋里只有摇纱车
发出的“嗦,嗦,嗦,嗦”的声音,还有我偶尔
翻书的声音,窗外,不停地传来摇纱郎的吟唱。
我偶尔抬起头,只见油盏的火苗间或跳动着,把
娘摇纱的身影投射到墙上,不住地晃动。
如今,我已渐老,但那个晚上的情景却始终
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只是,早已离开家乡的
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摇纱郎的叫声了,却没想
到,今晚会与这久违的声音相遇。
一弯月亮已经消失在西楼后面,各家窗户里
的灯光大半熄灭了,我却还是没有急着回家,摇
纱郎的歌声还没有停息,几十年没有听见了,再
听会儿吧!
28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重游“共青”浮想感记
文 / 朱全弟
过了元宵节,新年算过完了,一
切从头做起。验车,也是一件事,奈
何生性糊涂,竟不知,一月底过期了。
八十二机动车安全检测站站长是个年
轻人,很可爱,令人有与之亲近感。
指点迷津,补办手续,第二天一早再
去,验审通过,心情大好。准备回了,
车已经在调头道上了,瞥见右边就是
共青森林公园的指示牌,果断变道,
到了门前,不去没道理。
昨日还是淫雨霏霏,阴冷,体感
难受,今天放晴,临时起意,觉有召唤,
那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强吸引力。这个
公园还闪回着我心中逝去的母亲的身
影和我中学到此参加劳动的往事。
车停在南大门,进去,往右一拐,
就有新鲜的气味沁入心扉。来不及细
看浏览那些树,只觉空旷和稀疏,但
是公园体量足够大,不碍输送天然氧
吧到每个游客面前。
我来故地重游之日,正是完成“非
凡十年——外滩荟彩诗歌诵读会”筹
备的两首诗作以后,人彻底放松下来,
到此享受大自然无遮无拦的慷慨赐予。
信马由缰,走着走着,有锻炼习惯,
看见黑色的木栏杆上去压腿,就着一
片树林和草甸,不走了。脚下不走思
想走,心猿意马跑得更远。不过,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还沉浸在诗意
盎然的余音袅袅之中。一位老总说:
从没见过比这更好的宣传众安保险的
最好作品。另外一位光大银行支行行
长则评价说非常好:写得妙!读起来
也朗朗上口。这一首新诗我是有意押
韵的,方便春天到时朗诵。
可以自我陶醉一会,但决不可盲目
散文掇英
29
乐观,对于首肯夸奖之语,应该视作鼓励之用,
千万不能当补药吃。也许,我这两首诗只是比别人
以前聊以应付的企业文化写作好了一点,因为形式
是新颖的,得益于策划者的懂行与专业,更感谢组
织者让我这个不是诗人仅是爱好者上阵一试。
回过神来,林子不密但公园很大,时有清风
徐来令人警醒。林荫土路旁,左边树木依然葱郁,
右面枝叶已经枯索,像煞“朝如青丝暮成雪”的
寓意和写照?树犹如此,何况人乎?
1972 年,我在建江中学 73 届(16 班)到此
参加劳动,那时豆蔻年华,奈何自己不知,于今
回首一望,虽没有到“甚矣吾衰矣”的状况,抑
或还有一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死灰复燃
的味道,想做些事,大多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的情境了。
鲁戈挥日,只是一个传说,然而,“会挽雕
弓如满月”可能的,以此励志每天给自己上发条,
最直观的打吴式太极时的一记“扇通背”,前掌
竖直,右臂往后抽,其形其意与弯弓搭箭颇为相
似。太极拳是延缓衰老保持反应的最好途径之一,
消耗少,收获大。再说其中的气与心法有夸耀嫌
疑不展开了。我转而又去湖边继续运动,接着穿
越公园直抵黄浦江边,走猫步打太极,完成一天
的定量后,肚子也饿了,到南大门去吃饭,进来
时已看见。
点菜,按我的脾气两菜一汤不能再少了,正
考虑时,年轻的高个子老板走过来说,一块大排,
一碗汤,再炒一盆青菜够了,多了你也吃不了。
一句话,让我放下,这一份好意必须领受。吃完,
临别,老板特地和我打招呼:下次再来。
踱出门外,意犹未尽,从左边再进园逛一逛
看一看。终于看到指示牌有茶室,便有了去坐一
坐的念头。名为绿荫茶室,临湖,可惜湖不大,
更是内湖,似乎没有活水进来。将就着,坐下,
要了一壶普洱。
女儿来微信问我,并告:里面有咖啡馆。我
说喝茶好。她哪里知道,一杯水盛不下半个世纪
的往事,冲泡成咖啡也达不到那个年代的浓度。
看!这一坐,就坐回到了五十年前。时移境
迁,唯有高高稀疏的水杉才是记忆中的当年遗存。
那时叫苗圃,如今称森林,郁郁葱葱的不见了,
代之以一簇簇园林都是摆弄当然要比插花艺术为
更宏大的构思布局。白云苍狗,设计总是与怀旧
抵牾,人有感伤多有大呼“将进酒”的场景,现
在为茶,也可以。现在总比过去好,以前再好,
也不如当下,这是我做人到晚境的真切体会。那
就来吧!有一分感觉就享受一分时间,莫等闲白
了老人头,再也不敢虚掷光阴了。
眼前的普洱,初极淡,疑是外面没好茶,才
想起我的包里备有正山小种。其实,这茶还是可
以的,刚开始未泡开,以后慢慢就浓了起来。喝
茶不能心急,毕竟这壶茶,我等它半个世纪了。
我的思绪与壶中的茶叶一起舒展开放,似酽
酽地汤汁倒出滚烫而来。我目力所及的湖原来应
该是自然河,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最早归属于江
湾区巽河乡,1952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疏浚
黄浦江航道,将黄村、顾家宅、陆家宅及兴隆村
等四个沿江的自然村迁移,用作市疏浚公司吹泥
填土垒高的地基。我大姨妈一家是农民就住在苗
圃对面的陆丁巷,姑父姓陆,是支内遵义的技术
人员。在我去共青苗圃劳动前,逢年过节我去做
客多次。甚至在我结婚无房也曾一度住在大姨妈
的二楼房间。大姨妈待我亲如己出,姑父慷慨大
度,那时我在中学工作,分房小组的副校长王德
30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银和历史老师李辉东从金陵东路 2 号骑车到我的
借住地陆丁巷,这一路来回可把他俩累坏了,结
果我分到了浦东陆家嘴的一间新公房,尽管我只
是一个青工门卫。不能不说,那是一个公正美好
的时代。差不多二十年后,我才请中学领导和老
师叙旧在外滩沿江的饭店吃了一顿像样的饭。
在共青苗圃原定两周时间,因为发生了一起
打架事件,班主任当机立断提前结束了劳动。很
多年以后,我早已从事文字工作了,大哥才告诉
我,他去开家长会时,我的班主任老师告诉他,
原来准备包送我上大学去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因
为我参与了打架而作罢。我当时听了一笑,喜欢
并能应用自如地用母语汉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实在
是一件非常开兴和美好的事情。然而,我的班主
任谢天振老师在恢复高考那年,原来学俄语的他
考上了上外的英语专业硕士生,毕业后留校,升
做讲师时,分到了新房子,我叫了一帮打十大形
的师兄弟过去帮忙去搬家。再后来,谢老师成了
博导、教授,是国内外有影响的比较文学的著名
学者,我在报上为他写过书评。回想起来,我虽
然没有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他再次结缘再次成为
他的学生,但是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的上海作家
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我们相遇了,还拍了照片。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也过来和
我们打了招呼,这是又一段有意思的情景剧。
在此之后,我和中学同窗多次邀谢老师与我
们聚,他请来了先后做过建江中学两任校长的语
文老师蔡寿春和数学老师张宁一起过来,真是令
我喜出望外。此前还有一次,谢老师来电说,韩
国有个作家代表团到上外交流,他是东道主要在
对面大连西路的梅园邨饭店设宴款待他们,还说
你也是作家,正好过来和他们交流交流。谢老师
如此抬爱高看,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不虞那天有
个要紧的采访,实在分身乏术,遗憾地错过了。
我与谢老师是师生之谊,却有君子之交淡如
水的况味。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班主任握有分配
学生去向的生杀大权,分在建筑公司技校,临毕
业分配时又受到了不公对待,我一度灰不溜秋,
待分配在家,羞于见人了。
直到我分到建筑公司后再辗转调入中学,那
是 1982 年,以后学校派人去上海外国语大学外
调我的情况,当年的班主任谢老师接待了我的领
导,送他出来时关切地询问了我的情况。这位总
务处的领导回来对我说:你的谢老师很好,他非
常关心你!就这么一句话,勾起了我对谢老师的
思念,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他管我们管得很紧
很严格,是有水平有威信的班主任。心中残存的
一丝不快和芥蒂全部烟消云散了,我和谢老师又
接上了关系。不过,我从来没有问过当年共青苗
圃打架后他对我的看法,更遑论保送上外那件事
情的有无。只是,当年去了上外的一位中学同学,
毕业后又去了美国。2000 年以后吧,她回来了,
也是谢老师叫我一起相聚,从此有了联系。不久
她还带着美国丈夫回来探亲,我请他们吃饭聊天,
31
非常开心。又过了很久,我发了一个朋友圈,不
知怎么说到这件事,我的同学有点不高兴了,大
家都知道保送读大学的是她,怎么会有我?我想
也对,说不定老师为了给我一个教训,随口一说,
不可当真。2022 年国内疫情吃紧,我发了许多
关于中医的文章和朋友圈,她又看见了了,说回
来一定找我介绍中医给她号脉,我马上答应,这
应该是前嫌尽释了吧。
没想到,早已过去的事,持续发酵和贯穿在
我的人生中。当然,这些是插曲。面对共青森林
公园,最令人难忘和勾起我无限遐想的是我的母
亲当年曾经参加建设共青苗圃的义务劳动。
2006 年 7 月,共青森林公园五十周年纪念,
邀请沪上 10 位作家前去采风,记得有作家叶辛、
顾行伟、李大伟等,我也忝列其中,虽是命题作文,
于我却是伤心地、纪念处。我收获了公园的前身
也就是最早的历史记载,也感慨于我的大姨妈的
意外过早谢世,连陆丁巷这个村庄和大片的农田
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2005 年 5 月 4 日,83 岁
的母亲在长海医院也去世了,此后一段日子,我
时常陷入恍惚之中。母亲养育了 7 个孩子,一生
吃尽了苦头,还没有好好享福就走了。特别是我
已经贷款买下了三室两厅等待交房,她老人家没
有挨到入住的那一天,这已成了我心中最大的遗
憾。公园安排的采访都是行色匆匆的,甚至连停
下静静地坐着喝一杯茶想一些事的空暇也没有,
意犹未尽,兴味索然,自己曾想,一定再来。
又是七八年过去了,一日和摄影记者到共青,
为他的照片配文字吧。这个活不是很新闻,但也
惑力,我去了,看见了一个盛开的菊花展,然而
好景不长,天空下起了不小的雨,很密,天气本
来不暖和,一下子变得寒风飕飕,阴冷袭人。我
独自在公园里兜,看见湖水,尽是凄冷的体感,
心有戚戚焉。与其说欣赏景色,不如说是寻觅母
亲当年可能站过的地方,这纯粹是意念和冥想,
只在心里。那一次,留下的满是怅惘与失落。
如今,虽是春寒料峭,但有太阳,日子是一
天天向着暖意走了。
母亲是卢家桥浣纱大队 8 队的人,如今村庄
已被黄兴公园整体改造覆盖,紧邻的爷叔家门前
至今还留下了两棵水杉树,仍然在。母亲 9 岁时
就和大她一岁的姐姐就是我的大姨妈到东洋人开
的纱厂当童工了,那还是开了后门的。我老爹的
亲妹妹的儿子的过房娘在纱厂里是“拿摩温”,
才被带进去的。我外公本地人叫老爹的陈贵生,
是当地有名的“竹头”,他是木匠,不识字,但
会看图纸,造房子是一把好手,为人慷慨豪爽,
喜欢喝酒交友,方圆一带,很有声望。
大姨妈和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了许多
木料,准备造房子用,因为那时老爹老奶虽有宅
基地,自家的房子一直没有造起来,都是借住在
沾亲带故的人家里。我小时候是在卢家桥外婆家
长大的,那个房子有印象,外面好象是客堂间,
烧饭也在这里,里面是睡觉的。据我大哥讲,这
32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是我的娘娘的大伯伯的房子,给了三儿子,后来
支内到榆林去了,这房子就转给了老四。老爹借
住后,老四家里造房子缺木头都是老爹给的,所
以我们住着时他们也不收房钱。家有木匠,还是
竹头,要造也是很快的,拖着拖着,直到 1949
年解放军打进上海前,家里的木料被国军强行拉
走去做工事了,到了晚年,母亲和我们讲起来,
还是一副悻悻然的神情。
去共青森林公园回来后,旧事重提,大哥跟我
说了一句:我们是村里唯一本村本土却没有造房子
的人家。那块靠河边的宅基地也被别人用掉了。
母亲从纱厂一直做到解放后收归国有的国棉
三十一厂。不久,母亲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了
一下,她原谅了人家,没叫人家赔,甚至医院检
查都不去,结果回来后却因此躺在床上不能上班
而丢了工作。幸亏那时父亲做裁缝手艺好,生意
不断,日子过得下去。直到 1958 年,母亲又被
召回上棉十七厂去了。那时当一个工人是很响亮
的,有经济收入,更有政治地位。可惜到了三年
困难时期,老实的母亲离开工厂回到家里。父亲
也早已公私合营拿工资了,每月 72 元是不低的,
可是家里人多加上赡养两边的老人,生活一下就
紧张困难了。
我是 1956 年生的,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
们和大姐大哥都在卢家桥住过。母亲去共青苗圃
劳动,我推算是是年年底,后来大哥匡正说是
1958 年母亲重新回到上棉十七厂之后,厂里组
织去义务劳动的,这就对了。大哥还说了,母亲
从卢家桥走到杨树浦路,节省车钱。大姐也说了
一次母亲加夜班,发了馒头两只自己不舍得吃,
提早叫大姐带着 5 岁的我和 4 岁的妹妹从卢家桥
坐车到上面十七厂门口等候,他们看着我们美滋
滋地吃下了淡馒头。
怀想有关共青森林公园之事,我是足足喝掉了
老式的一大热水瓶,手机也没电了。那天包里竟然
没有带笔记本,还是服务员撕下了一张练习簿的白
纸头,我在上面涂满了回忆和感想的潦草字。
这一刻,我很享受,母亲回来了,活在我的
心中。可以什么都不要,就一壶茶,所思,所想,
绵延不绝,状如泉涌,遏制不住。我看着对面的桥,
想起老代头的人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
路还要多。很好,那我也要经常到公园来,多走
走,外面平坦,里面桥多得很,人的资格会速成
变得很老很老。当然,必须有的放矢,对我而言,
就是类似共青森林公园,与之互动,能够激起一
如眼前湖面的涟漪,到了会心处,她是会抒情的,
有时畅快,欢乐,有时迟滞,感伤。最高兴处,
她反射了天上太阳的光辉,一脸灿烂,美不胜收。
别了,归去!我会再来,沪上独此一家的共
青森林公园。
33
西白岭的香榧树
文 / 吴建国
散文掇英
从上海出发,先到嵊州,嵊州是
越剧的发祥地。
痴迷越剧的人,看嵊州的街景就
是舞台,嵊州城年轻女子都是演员,
她们举手有型,脚步轻盈,就是这酷
暑时节里的便装,也穿出了戏服的感
觉。在美若西施的剡溪边午餐,大堂
的音响里,播放的是嵊州出生的越剧
名家张小君的《金玉良缘》。嵊州古
城,建立在连绵不绝的会稽山脉中的
一片平坦土地之上,这里是可以放下
心绪的地方,因此,下午到达此行目
的地——嵊州西南方向的山里一个名
叫“西白”的农舍时,我们还沉浸在
越剧的韵律里。
西白农舍的海拔高度是 658 米。
附近最高的山峰是 1095 米,唯这一处
山势平缓,前后左右有五六户农舍。
我们到达后觉得十分惊奇,太阳下依
然酷热,树荫下就能感受到特别的凉
爽:风吹过,汗湿的肌肤很快变得干
燥了,而上山的道上看到的全部绿色,
居然是这满山满坡的香榧树,连空气
中都散发着香榧树的清香。
静心驻足,看手机里居然有西白
农舍的标注,我们便把此地叫作西白岭。
西白岭的香榧树给我们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关于香榧,我记得陪幼儿
看的一部动画片:恐龙时代里食草的
腕龙,它身高二十多米,一次要吃掉
几棵大树,但就是有一种叫“榧”的
树,因为树身和树叶有异味,腕龙不
吃,所以榧树就从恐龙时代留下来了。
这一定是今天的科普写手借鉴了“全
球五十个农业遗产之一——榧树”的
相关资料,写出来的故事新编。科学
的说法是:距离今天一亿七千万年前
的恐龙时代,那时就有一种被后人称
34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为“榧”的植物,这种树高大且有异香,果实能
被动物食用。一亿七千万年过去了,恐龙在地球
上灭绝后变成了化石,展示在今天的博物馆里,
而这种叫“榧”的植物,直到今天依然生长在我
们的时代里!植物学家告诉我们:榧树是第三纪
孑遗植物,今天,最古老的榧树群落,在中国宁
波市宁海县的榧坑村,总数有两千多株。
看地图,榧坑村距离我们住宿的西白农舍直
线距离只有 100 公里,两个地方都是山区,山不
高,地理教科书里把这片地域称为“浙东丘陵”。
我们在西白岭这里看到的香榧树是“榧树自然变
异后的优等植株”。这个植物自然变异的过程是
神奇的,原本高大的榧树变成了低矮的香榧树,
长在泥土与山石之间,更适合多台风地区的山坡,
而且让人们采摘果实更加方便;其次,果实中少
了原来榧树特殊的异味,变得更加清香,更加具
有油脂的香味。
香榧果十分珍贵,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
也是山里百姓的生计。
第二天晚餐,主人把餐桌放在门前露天的平
台上。湛蓝的天空渐渐暗下来了,香榧树的清香
似乎更加浓郁了。太阳落山的时刻,满山坡一半
是金黄色一半是黛青色,而远处山坳里白墙红瓦
的民居,点缀在这两个色块之间,成了一幅让人
心醉的油画。晚餐开始以后,我们看到山坳里薄
雾升起来了,像云一样慢慢飘荡,这个时刻山村
里灯火闪烁,宛若星辰,但比星辰更加明亮,更
加亲切。
主人为我们准备的晚餐,菜都是自己种植的,
唯一的荤菜红烧鹅肉,这鹅也是散养在香榧树下
的。这样的黄昏里,也是他们全家晚餐的时刻。
主人 15 岁的孙女是戏剧学校的学生,学的是越剧。
她落落大方,用手机播放伴奏音乐,唱的是《五
女拜寿·奉汤》、越剧《红楼梦》和《孔雀东南飞》
选段。这几出越剧的选段,出自不同的门派,唱
腔把握也有不同,小姑娘唱得很专业,她这样年
纪的少女,能准确把握戏中的情感,并把情绪传
递给听众,这是很难得的。
我们邀主人一起坐下来,向他敬酒,感谢他
为我们付出的辛劳。他说:农家乐的开办,各种
制约的因素很多,山里偏僻,来的客人很少,好
在自己会烧菜,平时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大家
人聚在一起,有客人来时大家一起帮忙打扫卫生
洗菜洗碗,没有客人时,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
也能节省开支。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的话题说
到了身边的香榧树。主人说,他最大的希望都寄
托在了这满山坡的香榧树上,期待今年有一个好
的收成。他说,这些钱,用途已经安排好了:老
伴要去杭州或者上海做一个小手术,三万元可能
不够;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暑假结束后就要开
学了,住校费、伙食费、学杂费,也要两万元。
大儿子儿媳在城市里打拼,收入不高但房租和生
活费用很贵;小儿子在南方开店做生意,这几年
亏了很多……两个儿子和儿媳都不轻易回来,因
为路费太贵了……他们的户口都在这里,种满香
榧树的山坡地也是他们的责任田。
暑期过后就是开学的日子,可是,香榧果收
获采摘的时节要到深秋呢?我们没有开口问主人,
只是感到眼睛湿了……说点高兴的事吧,我们说:
您的孙子孙女读书都很好,以后会有出息的。他
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了我们的话。
——西白岭的黄昏,我们看到的是嵊州山里
的美景,听到的是越剧的美声,也让我们知道了
山里百姓生活的不易……
35
年年柿子年年红
文 / 唐同轨
金秋十月,朋友老龚家的柿子又
熟了。只见屋前屋后四棵髙大的柿树
上,硕大饱满、圆润晶亮的柿子像一
盏盏红灯笼,挂满了枝枝桠桠,整个
宅院也跟着热闹和喜气起来。
每年的釆摘柿子,是老龚一年中
最快乐的时光。如同往年一样,每到
柿子约有八、九分熟的时候,老龚总
会搬来那把年龄已与柿树一样长的自
己制作的木梯子,在哪只连他自己也
不知已经用了多少年的竹篮子的篮襻
上系上一根棉纱绳子,系在裤腰带上,
然后一步一步爬上木梯子,从枝干的
最髙处一层一层往下摘。每摘到一只
柿子,老龚总是轻轻地放进篮子,生
怕戳破了柿子红彤彤的“脸蛋”。放
了二、三层,便将篮子慢慢往下放,
让守候在树旁的妻子解开系在篮襻上
的绳子,转放到院子里早已铺设好的
木板上,整整齐齐又挤挤挨挨地排列
好,然后再将篮子系上绳子交给老龚
继续釆摘。
采摘时,毎每见到一只好好的柿
子已被乌雀野鸟啄食得“满目疮痍”时,
生性善良的老龚不仅没有怨言,反倒
笑呵呵地说:“它们倒好,赶在我们
之前尝鲜了!”
整整采摘了一天,老龚才和老伴
一道,全部完成了四棵柿树的采摘任
务。眼见五、六百斤的柿子一地飘红,
老龚黝黑的脸庞上乐开了花,满是喜
悦并不停地喃喃自语:“这下可让朋
友们尽情地尝一尝了!”
其实,将上好的柿子送给朋友们
散文掇英
36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分享,这是老龚每年都要做的令他十分有面子的
一件事。经过一番分拣筛选之后,老龚将那些体
形较小又“不够体面”的柿子留下自用,其余的
与老伴一道,一一分袋装好。在不厌其烦地与各
位朋友电话约定好时间后,又叫来儿子将柿子搬
上车子的后备箱,然后夫妻三人东南西北给各家
各户一一送去。每当朋友们满怀感激,夸赞他的
柿子软软糯糯、冰甜可口特别好吃时,憨厚、纯
朴得像山野里的那棵山楂树似的老龚,心里哪股
髙兴劲啊,真正是没得说了!
问起老龚的柿子的品质为何能如此“出类拔
萃”,此刻的他,总会显露出一种十分得意又很
有成就感的神色:你们可不知道,每年入冬后,
我总要给每棵柿树施用人家煎熬大补膏剩下的药
渣各 150 斤左右,用作“基肥”,为柿树“强身
健体”夯实基础。平时,我还会时不时将集市里
废弃的鸡肠、鱼肠制作成肥料,让柿树始终“身
强力壮”呢!真想不到,一直从事理工科教学的
老龚,对柿树的培育和“侍候”,还真有一套科
学实用的心得呢!
江南的果树林林总总,为什么老龚只偏爱栽
植柿树呢?也许,这与老龚的品性与生活的经历
有关吧!
熟悉并了解老龚的人都知道,他秉性纯朴,
为人厚道,做人做事以善为先,在圈内是出了名
的“实诚人”,而柿树“粗枝老叶貌无奇,朴厚
谦淳本不移”的特征,恰恰与老龚的秉性相融相
合。其次,老龚曾一路坎坷而始终乐观向前的人
生历练,正如柿子一定是要经过风霜才红透,并
誓用一身火红的爱,让苦涩的日月沁出甜味来,
是多么契合、一脉相承啊!
更有深意并令我遐想的是,老龚的偏爱种柿,
是否还暗喻了他对末来生活“柿柿如意”、“柿
柿平安”的美好憧憬和由衷祝福呢?人这一生,
就图个平安,我以为,老龚一定会是这样想的!
真诚地祝愿老龚栽柿、生活“好柿成双”!
37
那片荷塘
文 / 施伟立
今早醒来首先入耳的便是滴滴答答的雨声,
掰掰手指一算,入秋以来已是好多天没下雨了。
真是应了“一阵秋雨一阵寒”那句老话,起身洗
漱的时候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寒颤之余突然又想
起前些日子到访过的那片荷塘,不知道在这深秋
的雨天里是否安好?
上月国庆小长假期间的一个下午 , 刚学会自
行车的妻子吵着要来一次远骑。其实,她所谓的
远也就是一二十公里的距离。午饭后就不停地催
促我规划骑行线路,我只好放下手中的书,喝了
口茶,一本正经地规划起了线路。
想了一会也没头绪,便又翻起了手里的那本
《当代名家散文集》,恰好翻到朱自清《荷塘月色》
一文。读着这篇烂熟于心的经典散文,不由想起
一片偶遇过的荷塘。
那片荷塘在九号线洞泾站附近,离家大约
七八公里,一路过去都有和机动车道隔离开的专
用非机动车道,无论是距离还是路况倒是都适合
老婆这个菜鸟骑行者。去那儿,既可以练车,顺
便还可欣赏一番美景。
有了合适的线路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午饭
后小憩一会,搬出自行车,戴好头盔,再带上几
瓶水就可以出发了。
路上倒还平稳,一个小时不到就到目的地了。
喝口水,喘口气,走到荷塘边时忽然有一种
走错地方的感觉。记得那次偶然经过的时候,一
朵朵粉面荷花,亭亭玉立于笔直的颈端。硕大的
荷叶铺满河面,没有风的一刻犹如一幅精致的中
国山水画,微风荡漾时就像是一部老旧的放映机
在缓缓地展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的美景。而今,既无这样的旖旎,更无朱先
生笔下那种月光下的美景。
匆匆忙忙一撇的绿,惊艳绝伦昂立的粉,不
经意间就成了残与败交织的荒。荷花如此,生命
其实也如此,抬头时,荷塘边的落叶还在飘忽,
转眼却已不见踪影。
这样深秋的雨天里,大概连残叶也没有了
吧?不过没关系,只要那片荷塘还在,来年梁元
帝《采莲赋》笔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
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
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那番
景象定会再现。
这样想着,便安心多了。凉飕飕的秋雨好像
也变得温暖了些许。
散文掇英
38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鸡蛋情深
文 / 夏 云
离我们最贴心、最平民的是鸡蛋,
既可以当荤菜也可以当素菜,既可当
消遣的零食,也可作病中的补品。小
时候,村里的孩子都视鸡蛋为珍宝,
端午节夏至日,胸前挂个蛋,后面跟
一大帮屁小孩,在村里转来转去,仿
佛挂的是大奖牌。放学后,最开心的
事就是拣鸡蛋,把母鸡赶走,兴高采
烈地大喊道:“又下了又下了,还是
热的。”有时候偷偷从米缸里抓一把
米喂母鸡,鸡抢得特别欢,内心是希
望母鸡多下蛋,但那时候大米很珍贵,
鸡多吃一口,人就少吃一口。大人要
是知道我用大米喂鸡了,非把我耳朵
拧下来:“怪不得家里米不够吃,原
来是喂了鸡。”
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鸡蛋的举
足轻重,还真没有其它东西能替代。
生孩子坐月子要鸡蛋,中秋节、端午
节要鸡蛋,谁家结婚、过生日、乔迁
之喜、建房上梁,都喜欢把鸡蛋染红
了,送给邻里乡亲,并逐渐形成风俗,
一直维持到今天。老底子过年的时候,
到婶婶家拜年,叫过“伯伯婶婶”,
婶婶知道我去拜年了,捧出大把瓜子
长生果,还有两三颗糖,把我两边的
小口袋灌得满满的,我就飞奔回家了。
如果婶婶家经济条件较好,或许还有
两个红鸡蛋呢。也许我会得意一整天,
逢人便掏出来把玩显摆。握得两只小
手心红红的,好几天才能洗掉。
十六七岁,我离开了爷爷奶奶,
散文掇英
39
来到上海,格外想念乡下的人和事。盼着过春节,
以便早早回到故乡。只有在乡下过春节才觉得是
真正的过节,心情释放,热闹快乐,回味无穷。
留在城里过节,就觉得格外寡淡和寂寞。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间春节假期就
结束了。在我回沪的前一个晚上,爷爷奶奶必定
在灶头间忙忙碌碌,灶堂添柴,铁锅炒瓜子花生,
煮鸡蛋更是必须的。他们嘀咕着,怎样才能把这
些东西塞进旅行包,拉链还能拉起来。当然红蛋
必须先放进去,既可路上充饥,又不允许挤压,
带回去可以当礼物,你家两个,他家两个,外加
两个红薯,送给邻居并不会太寒酸。此刻,奶奶
口中自言自语道:“住这三四天就要走,也不多
住几天。”说着,叹了一声,关照道:“明年早
点回来吧”。忽而发现行李包脱线了,又找来针
线慢慢细缝。最后,还有一只现杀的鸡,或者还
有二十斤大米,只能另外准备蛇皮袋了。那时,
小叔叔家开油坊,现榨的油也是城里人喜欢的。
沾亲带故的邻居,得知你明天要走,也会话
语相送,并把红蛋准备好,嘴上还要客气客气:“我
们乡下人,也没什么东西拿得出手,几个鸡蛋还
是前几天刚下的。”除了鸡蛋,自家的芋头、山芋,
或蔬菜只要你带得动,要多少有多少。
那时,几乎所有进城办事的乡亲,都会考虑
送鸡蛋。探望病人,带一筐;走亲访友,带一筐;
求人办事更要带一筐,也附带一句:“自家鸡下
的蛋,不花钱。”正因为是自家鸡下的蛋,必然
是土鸡蛋,用今天的价值观衡量,更受欢迎了。
如果从乡下来,土鸡蛋比较多,我们就开始
送人,除了家里人,当然是走动最勤的人,有时
要托人办个小事,买个礼还真犯难,买贵了吧,
有贿赂的嫌疑,怕别人不收;买贱了吧,怕送不
出手,被别人轻视。我的经验是,送礼送双,备
一件主礼,再提一筐土鸡蛋陪衬就保险了。土鸡
蛋如今是个香饽饽,比那些鱼肉还要珍贵,没有
人掂不出送礼者的良苦用心。
鸡蛋在庄稼人心中,确实非常看重。它总是
用来招待自己最尊贵的客人。战争年代,老百姓
自己舍不得吃穿,也要给子弟兵送鸡蛋、送棉鞋、
送煎饼。和平时期,人民子弟兵奋勇抗洪抢险,
当子弟兵撤离时,乡亲们捧着煮好的鸡蛋在村口
送行,唱主角的都是鸡蛋。现在外出打工子女返
城,父母又是一路相送,行李箱里,总是装满了
香肠腌肉瓜果鸡蛋。鸡蛋它携带方便,烹饪简单,
营养丰富,外形可爱,非常讨人喜欢。
我相信,鸡蛋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时
候,我都觉得简简单单的鸡蛋总是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传递着款款亲情。以前是奶奶给我煮鸡蛋,
后来是妈妈给我煮鸡蛋,现在是老婆给我煮鸡蛋。
现在,儿子也常常人在旅途,我们也总是往他背
包里塞几个鸡蛋,是叮咛也是嘱咐,是牵挂也是
关爱,总是那么意味深长,情意绵绵。
40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短尾巴猫和长尾巴猫
文 / 黄诗勤
猫曾经不是短尾巴猫,在他变成
短尾巴猫以前,姑且就叫他猫吧。
猫是一只黄虎斑猫,深棕黄色和
浅麦色交织的花纹,错落有致地对称
分布在猫的背部及身体两侧,四肢上
也有同色环状斑纹。他有一双金色琉
璃般的眼睛,一身柔软光滑的皮毛,
和一条蓬松的大长尾巴。他是一只漂
亮的黄虎斑猫。
猫在皇宫西北角的花园里散步。
是的,他是国王养的猫,整个花
园都是他的院子。在他看来,国王也
不过是一个折服于他的美貌的高级仆
人罢了。
他 走 累 了, 想 趴 着 打 盹 了。 他
给自己找了一个上面铺着凉席的软
垫——为了让猫能随时随地休息乘凉,
国王让仆人们每隔一小段距离就铺上
这样的软垫作为猫的床榻。猫不紧不
慢地踩上他的床榻,略带嫌弃却无比
优雅地用两只前脚交替踩踏——这是
他为数不多的运动之一,直到把本就
松软舒适的软垫踩得飘出了草香,才
缓缓卧在上面。
猫弯曲身体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
势,刚要把头埋进身侧,眼睛一瞟,
却看到花园的角落里蜷着一只黄白交
错的小猫。
这可真稀奇,猫心想。
猫踩着轻快的步子走近小猫,仔
细一看,小猫身上的皮毛又短又秃,
浑身脏兮兮的,瘦弱的身躯一起一伏,
笔尖童心
41
四条腿细得像四根火柴棍,已经饿得昏了过去。
小猫身后是花园的围墙,围墙底下是泥土,隐约
可以看见一个像是啮齿类动物挖的小洞,比一个
鸡蛋大不了多少。小猫就是从这里钻进来的。
猫向来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不爱管闲事,今
天却不知哪来的兴致,也许是日子实在太无聊了吧。
猫优雅地迈着腿,回到他的床榻。他不高不
低地叫了两声,很快就有仆人端着精致漂亮的食
盒来到猫的面前,手脚麻利地从食盒里取出上好
的鱼干、虾干等数十种小食,并果汁、羊奶、海
鲜汤、肉汤等饮品和汤品,在猫面前布置成月牙
形状。猫慵懒地趴在床榻上,只微抬猫眼,静静
地看着仆人们摆好食物迅速退下,这才低伏脑袋,
拉长身体,伸了个舒服的懒腰,开始享用美食。
待吃饱喝足后,他叼着食物又走近了小猫。
“嘿,小家伙……”,还没等猫把话说完,
闻到食物的小猫就如箭一般冲过来狼吞虎咽地吃
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小猫终于吃得饱饱的,
他向猫道了谢,准备钻出洞去。
猫舔了舔被修剪得圆润小巧的前爪,傲慢地
说:“喂,小东西,看看你这寒碜样。像你这样
又脏又臭,身形瘦弱,还长得那么丑的猫我本是
连看都不屑看一眼的,但是我是多么宽宏大度的
猫啊,我特许你依附于我。想想吧,每天都有享
不完的美食,住的是天鹅绒铺成的宽敞房子,戴
的是最珍贵的黄金铃铛,还有一群仆人随时听你
使唤,每天要做的只是散步、玩耍、接受人们的
赞美,好不享受。你还不快感激我的大恩大德?”
“谢谢你的美意,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里,我要做自己的主人!”小猫既客
气又坚决地说,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真是个不识抬举的猫。”猫哼哼道。
转眼又到了选美大赛的时候了。从猫开始参
加选美大赛起,冠军就一直是猫。还记得第一次
参加选美大赛,夺得冠军的那刻,台下人们潮水
般的欢呼声、赞叹声把猫淹没。猫先是被浩大的
声势吓到,足足愣了一分钟才反应过来。当他站
在高台上俯视人群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像是轻飘
飘地浮在水面上,荣耀感淌进他的四肢百骸,他
爱极了这种滋味。
但是这一次,荣誉没有降临。在今年与邻国
举办的选美友谊赛上,猫落败了。冠军是邻国的
猫。这是一只身姿矫健的大型猫,他有一双圆耳朵,
每只耳朵上各有一撮尖毛;他有一身又厚又长的
皮毛,厚实的皮毛更显蓬松柔软;他还有一条扫
把似的大尾巴。
这是猫生来第一次如此不甘、愤怒和耻辱。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人类的几句话带给他的将是
巨大的灾难。
就在猫一边抱怨比赛的不公,一边批评人类
的审美的时候,一位大臣向国王进言说:“陛下,
我们这次之所以落败,是因为邻国的卑鄙狡诈。
这次的冠军猫明显不是他们本国培育的,而是他
们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我们的猫从体态、毛色、
力量、智慧程度等方面都很难赢过他们的猫。要
想赢得冠军,就只能从一个方面着手,那就是要
有独特之处。”
再来看看小猫。自小猫离开花园,他就开始
了艰难的求生之路。他太弱小了,但是他从不屈服,
从不放弃。他和其他动物斗智斗勇,也和人类斗
智斗勇。为了争夺食物他能埋伏一天一夜,为了
保护自身安全他能忍辱负重示弱于其他动物。他
42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靠着弱小动物的智慧——偷袭、逃跑、伪装,顽
强地活了下来。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下,他练出
了一身本领。现在的他,有着一双灵敏的招风耳,
一身干练的短毛,一双锐利无比的爪子和尖牙,
一条长而有力的短毛尾巴。“小猫”已不能再用
来形容他了,虽然还略显青涩,但他已长成一只
合格的长尾巴猫了。
长尾巴猫是极有个性,又十分独立的猫。他
饿了就逮树上的鸟吃,渴了就咬灌木丛里的果子
吃。要是有人敢踏足他的领地,他定要和他斗争
到底,直到把他赶走。有一次,附近的一只老猫
看不知天高地厚的长尾巴猫不顺眼,带着几个猫
手下来挑衅长尾巴猫。长尾巴猫形单影只却不见
丝毫退却。那老猫也是个讲义气的,绝不以多欺
寡,于是两只猫一对一打了起来。打斗中,老猫
一爪子划到长尾巴猫的左眼,这一下可不轻,长
尾巴猫眼睛里的白膜都冒了出来,眼睑一时睁不
开来。就在老猫以为稳操胜券的空档,长尾巴猫
硬是鼓足全身力气,猛地朝老猫一侧的脖子咬去,
再也不松口。一个虽然武力高强却摆脱不了纠缠,
一个只要有口气在就绝不服输,两猫终是没有分
出上下。倒是老猫被这小年轻的骨气所折服,于
是就此结下了友谊。
长尾巴猫又是极好自由,最无拘无束的猫。
除了他自己,谁都不能定义他的生活,更别说拿
人类的标准来评判他们猫了。不管人类喜欢不喜
欢他,夸赞他还是咒骂他,那又关他什么事?他
还是想逮田里的老鼠就逮,想尝瓜地里的甜瓜就
尝。猫是机会主义者,猫就应该遵循猫的规矩,
才不讲归属这一套。有人看见长尾巴猫捕鼠本领
很是高超,起了想把他抓回家养起来专门捉老鼠
的心思。也有家里的菜地、瓜地上的作物被长尾
巴猫偷吃的人们,他们恨不得长尾巴猫赶紧被抓
起来,于是也加入了捕捉长尾巴猫的队伍。一开
始,人们准备了一些食物来引诱长尾巴猫。但是
长尾巴猫多么机警,哪怕饿得饥肠辘辘,也不上
人们的当。人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到用陷阱
来抓捕长尾巴猫。知道长尾巴猫看到人就不靠近,
人们特地布置好陷阱就离开去干活。等人们信心
满满地收工回来一看,哪里有长尾巴猫的影子啊?
用来抓长尾巴猫的铁笼子里只有一只吱吱喳喳惊
叫的田鼠。陷阱边上,本来埋在地里面的,连接
机关的绳索全数被刨了出来,陷阱上面撒着的作
为诱饵的肉干却不见了踪影。这一见招拆招的行
为简直像是在嘲笑想用这点把戏对付他的愚蠢的
人类。后来,人们又尝试了很多次,都无功而返,
令他们直呼狡猾。
没过几天,长尾巴猫彻底在王城出名了。起
因是长尾巴猫把一只从贵族家里逃出来的名贵小
鸟给吞进肚子里去了。贵族气得暴跳如雷,不惜
重金悬赏长尾巴猫,誓要把他抓来喂狗。于是,
王城的墙上、柱上、告示板上,甚至是那些犄角
旮旯的地方,都贴满了长尾巴猫的通缉令。一只
猫成了通缉犯,这还是开国以来的头一遭。
就在长尾巴猫满大街逃窜之时,又一届选美
友谊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长尾巴猫找了个靠近
比赛会场的隐蔽角落躲了起来,一双圆溜溜的大眼
睛很快就捕捉到了赛场中心的黄虎斑猫。他还是一
样的高贵优雅,高昂着美丽的头颅,一双金色的猫
眼傲然俯视着台下众人,一身柔顺亮泽的皮毛下是
圆润的脊背,还有一条——短如兔子的尾巴。长尾
巴猫眨了眨眼,确认他没看错。他看了看自己的长
43
尾巴,尾巴根部没来由地一痛。他隐隐约约听到
了人们描述黄虎斑猫的短尾巴“稀有”、“可爱”、
“创新”、“优雅不失活泼”等字眼。这时,比赛
会场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长尾巴猫忙看
过去,只见礼仪人员正给黄虎斑猫戴上冠军的王
冠。然后,黄虎斑猫起身绕赛场一圈,以显示自
己冠军的身份和荣耀。他沿着赛场内圈走的时候,
无数人在赛场外围边走边簇拥着他,并且纷纷挤
破脑袋抢上前摸一摸他美丽的皮毛,握一握他小
巧的爪子,更有甚者,带了印泥和白纸想留下他
的爪印作为纪念。现在的黄虎斑猫是名副其实的
短尾巴猫了。短尾巴猫威风凛凛地迈着步子,保
持着他一贯的高傲神情,接受人们的崇拜和爱慕,
他是多么享受这种众星拱月的感觉啊。
比赛结束后,短尾巴猫第二次在花园角落看
到了长尾巴猫。长尾巴猫站在墙沿上,短尾巴猫
站在墙根下。短尾巴猫必须得仰视才能看到长尾
巴猫。他哪里受过这种对待,谁见到他不是客客
气气的?他想爬上墙头,无奈他尖利的爪子已被
人类磨平,短短的尾巴也无法帮助他保持平衡,
他尝试了几下无果,便更加气恼了,冲着上头的
长尾巴猫责骂道:“我身为选美冠军,肯和你一
个通缉犯交谈,已经是你天大的荣幸了。而你这
个无礼的家伙,竟敢让尊贵的我仰视你,还不快
下来觐见我!”
长尾巴猫只是动了动尾巴尖。
短尾巴猫见状,气得头上的王冠都歪了。就
在他要去找仆人给他搭梯子的时候,长尾巴猫开
口了:“你的尾巴,是人类剪断的吗?”
长尾巴猫脸色一暗,随即五官痛苦地扭曲在
一起。他在空气中重重挥舞了好几下前爪,像是
要把噩梦挥散一样,这才缓过脸色来,咬牙切齿
地说:“我永远也不会原谅敢对我做出如此恶行
的低等人类!”
“你为什么不离开皇宫,离开人类,自由自
在地生活呢?”长尾巴猫提议。
“没有我,这群人类连什么是美都不知道。”
短尾巴猫斩钉截铁地说。他晃了晃脑袋,得意洋
洋地接着说:“而且,只有像我这么高贵美丽的
猫才能享受人类的供奉,得到人类的伺候。我只
要喊一声就能吃到全天下的珍馐美食,只要动一
动前爪就有仆人为我清洁身体,只要伸一伸后腿
就有仆人抬着轿子送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才
不用像你们这些野猫一样为了点吃食把自己弄得
灰头土脸还差点丢了性命,一点儿也不体面。”
“更何况,受千人宠爱、万人景仰,一出门
就轰动全国,一颦一笑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
资,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见我一面为荣,就连邻国
的国王,见了我都要弯腰低头赞美一番。这种美
妙的滋味,可不是你们这种小喽啰能体验到的。”
“你吃的是人类准备的食物,戴的是人类制
作的铃铛,住的是人类建造的房子,坐的是人类
抬的轿子。你的快乐来自于人类给予的安逸和虚
荣,就连你的痛苦也来自于人类施加的残忍与折
磨。这样不靠自己的本领却依附于人类而生活,
终不能长久。只有自食其力,脚踏实地,掌握真
本领,才能更好地生活。”长尾巴猫年龄虽小,
但是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过,经历已经很丰富了。
他以一种老练的口吻说这番话时,仿佛自己比短
尾巴猫还要大上个好几岁。
“哼,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短
尾巴猫不屑地说。
44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既然这样,那你保重。”长尾巴猫不再多说,
自顾自离开了。
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去了,短尾巴猫又蝉联了
多次冠军,出现在各大报刊媒体上;长尾巴猫也
还是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城市和野外,因至今无人
抓到他,还成了有名的通缉犯。
这天,老国王老得不行了,咽下最后一口气
与世长辞了。新国王是一个对猫毛过敏的人,一
接触到猫毛就止不住打喷嚏起疹子。他最讨厌的
动物就是猫。他下令把所有的猫赶出他的国家,
赶不走的就处死。
这对于短尾巴猫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第一个被清理的自然是皇宫。短尾巴猫和其
他大小品种各异的猫们一天之内全被扔出皇宫,
成了街头的流浪猫。这群从小锦衣玉食的猫,一
个个愁云惨淡,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
“就凭我这美貌,人们肯定争着抢着来侍奉
我。我有什么好担心的?”短尾巴猫心想。
他信心满满地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没想他不
管怎么叫唤,里头的人都不出来开门。
正所谓上行下效。可怜的短尾巴猫,也不想
想国王的命令谁敢违抗。
短尾巴猫不信邪,又跑了好几户人家。好不
容易有一个开门的,主人拿起网就往短尾巴猫头
上兜去,原来是想把他抓来卖个好价钱。好在短
尾巴猫反应快,赶紧拔腿就溜,没被逮住。还有
一户人家是屠户,直接拿起锋利无比的杀猪刀就
往短尾巴猫身上招呼。短尾巴猫哪里见过这种阵
仗?他吓得肝胆俱裂,全靠生存本能支撑他逃跑。
要不是他体型小,躲到阴沟洞里屠户拿他没办法,
恐怕他的寿命就此到了头。
他饿得前胸贴后背。他曾经觉得老鼠这么龌
龊的动物他连碰都不想碰,更别说吃。现在,他
瞅了瞅阴沟洞里的老鼠大军,只觉得口水直流。
他忘记了自己那双圆润的没有丝毫战斗力的爪子,
直往其中一只老鼠身上扑。那老鼠灵活狡猾得很,
短尾巴猫扑了个空。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
又急忙冲上去抬起爪子想按住老鼠。这一次他成
功了,连老鼠自己都以为自己气数已尽了。没想
到那爪子竟然直接从老鼠的皮肤上滑了过去,没
留下一点伤痕。其他老鼠躲在暗处看得明白,瞬
间爆发出阵阵嘲笑。那只老鼠也反应过来,冲着
短尾巴猫又笑又叫。一时之间,吱吱声不绝于耳。
短尾巴猫涨红了脸。当然,他的脸上覆着深
棕黄色的毛,所以别人看不出来。他死命追着那
只老鼠又抓又咬。而那只老鼠笃定短尾巴猫中看
不中用,奈何不了他,士气高涨得很,本就灵活
的身手更是如鱼得水,还存心兜着圈子捉弄短尾
巴猫。终于,短尾巴猫累得气喘吁吁,瘫在地上
一根脚指头都动不了了。
“可恶的鼠辈,尽玩一些低级的小把戏,有
本事我们正面单挑啊!”短尾巴猫的话音刚落,
又是哄堂大笑。
短尾巴猫再也不屑于与这些阴险狡诈的鼠辈
们纠缠,但是他饿得实在没办法。他看到鸟儿懒
洋洋地栖息在树上毫无防备的样子,又想去逮鸟
来吃了。然而他却连树都爬不上去。这都要归功
于他并不锐利的爪子和无法保持平衡的短尾巴。
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
最后,在面临饿死的关头,短尾巴猫再也顾
45
不上什么尊严和骄傲,靠着吃人类和其他动物的
残羹剩饭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流浪逃亡生活。但
是,因为短尾巴猫过于弱小,又什么本事都不会,
能不被打扰地吃到残羹剩饭都是一种奢侈,更多
时候这口维持生命的食物旁边总是不乏众多竞争
者,而短尾巴猫从来都是最快被打在地上的一个。
饥饿和负伤使得短尾巴猫躺在地上奄奄一
息。他以为他就要这样死去了。
等他再次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面前的食
物——两只死老鼠、几根吃剩下的鱼骨头、还有
一点奶酪渣子——和他在皇宫里的食物简直天壤
之别。他一头扎进食物里就开始狼吞虎咽,他已
经好多天没吃过东西了。他觉得,这是他这辈子
吃的最美味的一顿饭。
短尾巴猫迅速把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这才注
意到长尾巴猫就站在一旁。
短尾巴猫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谢你……”
长尾巴猫说:“不客气,曾经你救了我一命,
这是我应该报答的。”
长尾巴猫这时已经俨然是这片领地的头领
了。边上的大小猫们都安静地待命,眼神里无不
透露着信赖和赞赏。
短尾巴猫这才想起来问他们在什么地方。长
尾巴猫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在王城外的树林子里。
自从新国王下令要赶走我们猫族,我们的生存空
间就逐渐被人类占领,只剩这最后一片树林了。
许许多多的猫被迫逃到这最后的领地里来。我和
伙伴们都不甘心离开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的这片土
地,决心团结起来守卫这片树林。后来,在我们
的顽强抗争下,人类终于让步了。我们可以安心
生活在树林里了。”
就这样,短尾巴猫在猫的树林里生活下来。
除了长尾巴猫,几乎没有猫愿意和他交往。猫们
觉得他的短尾巴不仅一点都不好看,而且还丢了
他们猫族的脸,因为这断尾之伤不是战斗得来的,
而是屈服于人类任人宰割而来的,实在是大耻辱。
所以别的猫总是对短尾巴猫冷眼相待,背地里更
是少不了嘲笑一番。短尾巴猫倒毫不在意,把猫
们的嘲弄权当做嫉妒。他向来自视清高,除了他
自己以外他谁也看不上眼,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是
孤孤单单的,没有朋友。
在树林里的生活也不比外界生活容易,虽然
没有人类的迫害,但是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
对短尾巴猫来说都成问题。他必须自己捕猎才能
养活自己,而他娇生惯养了半辈子,只想不劳而获,
却从不愿意去学习捕猎技能。而且,即使是在同
类群体之中,虽然他的体型不算小,但他毫无疑
问是最弱的一个,在争夺食物的战斗中他也是最
快出局的一个,连抢残羹剩饭都要碰运气。他仍
然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猫们都是崇尚强大
的,他们对于弱小得连幼猫都打不过的短尾巴猫
更加看不起了。
而短尾巴猫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他还沉湎于
那些虚无的荣耀,幻想着回到他原来的上流生活。
他满心盼望着爱猫派的皇亲贵族上台,好把他从
这贫民窟里接走,重享他的荣华富贵。他一边做
着美梦一边等啊等啊,饥饿困顿了大半辈子,最
终没等来这一天就死去了。
本文选自《凤凰飞过梧桐树“笔尖上的童心”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46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蜗牛的愿望
文 / 袁艺瑄
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林,小动物
们都苏醒了过来,开始了一天的美好生活。唯
独小蜗牛最近几天愁眉苦脸的,原来它每天出
去都会遭到树上小鸟们的嘲笑。
“小蜗牛,我们每天都能在天空中自由自
在地飞翔,你不羡慕吗?不想和我们一样吗?
可惜,你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
于是,小蜗牛在心里暗暗许愿:希望我能甩
掉这一身重重壳,能够拥有一对翅膀。小蜗牛
从清晨爬到夜晚,这个愿望在脑海中久久不能
散去。就在这时,前面出现了一只浑身散发着
金色光芒的人,神秘地对小蜗牛说:“我是天
神宙斯,我可以帮你实现愿望。”说完,宙斯
一挥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蜗牛背上的壳
消失了,变成一对美丽的翅膀。小蜗牛又惊又喜,
天呀!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等天神消失后,小蜗牛马上扑腾着翅膀飞
到了高高的夜空中,夜晚的星星可真美呀!像
一支支极小的蜡烛在发着光。它飞着飞着,就
来到了嘲笑它的小鸟家,看到鸟儿正在吃小虫
子,便连忙向它们炫耀:“你看,我也有翅膀啦!
而且我飞得比你们高,再也不是从前那只笨拙
的小蜗牛啦!”
接着,它又飞到了蜗牛的朋友家,也学起
来小鸟的样子嘲笑其他的小蜗牛:“哼,你们
怎么还背着壳再爬呀?看我的翅膀,这是天神
宙斯赐予我的,让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你
们就认命吧,一辈子都不会拥有的。”说完,
就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飞到半路,天神又出现了,摇摇头说:“由
于你的傲慢无礼,我将收回赐予你的翅膀。”
说完,蜗牛就立马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小蜗
牛后悔极了,真不应该去嘲笑别人啊!从此它
只能背着重重的壳生活下去,也成了别人的笑
话。
笔尖童心
47
爱美的大象
文 / 朱筠龄
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
一天,大象在河边喝水,平静的水面上倒
映出它那长长的鼻子和蒲扇似的大耳朵,它望
着自己的样子,总觉得自己的耳朵和鼻子太难
看了,如果能把它们变短、变小一些就好了。
于是,大象连忙找到了森林里的精灵,向
她提出自己的愿望,精灵禁不住它的央求,仅
仅一扬手就把它的鼻子变短了,耳朵变小了。
大象看到自己“俊俏”的模样,高兴极了,兴
冲冲地跑回去,想要好好炫耀一下。
它走着走着,口渴了,便找到一处池子,
准备喝个痛快。可它一低头,没喝到水。“哎呀,
我的鼻子变短了,怎么喝水呢?”它左思右想,
但是池子太深,在岸上根本够不着,怎么办啊?
它感觉喉咙都快冒烟了。“啊!好渴!”它不
管三七二十一,只听见“咚”地一声,它把身
体趴在地上,鼻子嘴巴一起探到水里,终于喝
到水了。它转念一想:鼻子短了确实不方便,
但是美丽却更重要。
大象喝足了水后,又上路了,耳边却响起
了“嗡嗡嗡”的声音。“啊,是可恶的苍蝇。”
它大吼道,“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它一边说着,
一边像往常一样扇动着耳朵,可是根本没用,
小耳朵压根儿扇不起来。那些讨厌的苍蝇还闹
得更欢了,甚至呼朋唤友道:“大伙儿快来,
这里有头小耳朵的大象。”大象只能不停地晃
着大脑袋躲来躲去,可仍旧摆脱不了它认为的
可恶的苍蝇。
就这样,大象十分狼狈地度过了一天。终
于,它实在是忍不住了,又回到了精灵面前,
请求她把自己变回原来的模样。精灵会心一笑,
再次答应了它的请求,大象松了一口气,甩了
甩长鼻子,扇了扇大耳朵,感觉自己的长鼻子
和大耳朵好像也没有那么丑了。它感叹道:“好
看不一定实用,还是原来的自己最好!”说着,
它迈着大步,晃着长鼻子,扇着大耳朵,欢天
喜地地跑回家了。
笔尖童心
48 | 宝山文艺 | LITERATURE AND ART OF BAOSHAN
诗歌精选
没见过月亮里的银河
却陶醉在美兰湖
龙船载着罗店人的憧憬
劈波斩浪
奔向小康和远方
喝一口美兰湖的水
据说能长命百岁
拔一根岸边的野草
也能嚼出它的甘甜
百年龙船
你是金罗店的图腾
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
如今越发俊俏美丽
美兰湖,我要用一首诗
化作春风,去拥抱你
拥抱你
像拥抱春天
罗店龙船,我要唱首歌
跟着鼓声,去追随你
追随你
像追随历史的新娘
美兰湖
我的家,我的天堂
你是我的至爱
龙船
你是我的诗篇
怎么读也不厌
我在美兰湖畔徜徉
看到了月亮里银河的模样
美兰湖,月亮里的银河
文 / 周永其
注:2023 年罗店龙船节诗歌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