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生代 XANGEA 25
置资源力量,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力保健康、防
重症、降病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
们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影响,适时出台应对疫情影响、恢复发展经济的《若干措
施》,接续制定稳住经济大盘37条政策及配套文件,积极保
障企业生产经营和物流畅通,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
金流540多亿元,新设的抗疫恢复、国资综改、创新投资、城
市更新等基金带动社会投资3700多亿元,推动全市经济加快
恢复、质效提升、动能增强。
——经济大盘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486.51亿元、增
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
副省级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高于全国5.4个
百分点,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网
上零售额增长10.1%。新登记市场主体43.8万户,累计在册
289.7万户、增长7.7%。城镇新增就业16.52万人。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地方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7%,增速位居副省
级城市第一。
——发展质量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35.5∶61.7,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六大支柱产业产
值达到7652.81亿元,增长27.9%。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2%,较上年提高12.1个百分
点。比亚迪汽车、三星半导体2家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新增
众迪锂电池、吉利汽车、西安隆基乐叶光伏3家产值过百亿元
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
业1.23万家。新增上市企业12家,总数达到100家。
——内生动力强。917个市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78个
高质量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
排名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份额
14.1%,位居全国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5.18%,位
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646.42亿元、增长
20%。实际引进内资增长38.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倍。
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3万亿元。3项举措入选“中
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功能强带动,城市综合能级持续提升。《关
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西安都市圈发展
规划》获国家批复实施,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
定成果正式启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入新阶段。国际性综
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加快,机场三期工程稳步推进,蓝田通
用机场基本建成,西安东站、西延高铁西铜段开工建设,京
昆高速西安段改扩建工程、鄠周眉高速公路、210国道过境
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轨道交通“米”字形运营骨架网全面形
成,地铁6号线二期、西户铁路公交化客运专列、西安—杨
凌市域列车开通运营,地铁4号线工程荣获“詹天佑奖”。
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两市共同成立8个工作专
班,协同推进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合
作任务落实,区域互联互通道路建设有序实施,科技二路市
政道路建成通车。市域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幸福路北延伸等
一批快速路开工建设,外环高速全线建成通车,中心城区交
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轨道、公交、慢行三网协同
增效,西安市获评全国绿色出行考核达标城市。城市更新试
点工作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西安试点通过自然
资源部验收,入选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电网攻坚成效
显著,建成变电站26座、在建31座,新增供电能力200万千
瓦。新建充电场站102座、充电桩2916根、5G基站6956个。
全面完成秦岭西安段“48峪”综合治理任务,秦岭北麓主
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获国家资金支
持。斗门水库北池建成蓄水,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与黑河引水
系统并线连通,富阎供水工程联网运行,西南郊水厂一期二
阶段建成供水,高新二污、沣西沣河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
用。沣西、阎良等5个污泥处置项目投入运行,污泥处置实现
“日产日清”。仪祉湖等8座公园建成开放,新增和改造城市
绿地705万平方米。西安市获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
试点,西咸新区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未央区、鄠
邑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灞桥区获
评全国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汉城湖水利风景区获
评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景区”。
(二)优化提升产业链,产业升级发展取得新突破。强
力推进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大力实施延链补链
强链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户,新增省级以上“专
精特新”企业163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户,先进制造
业百强市排名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航空产业集群入选
全国先进制造业决赛优胜集群。开展促投资专项包抓服务,
新签约工业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分别增长78.1%、54.3%,比
亚迪增产扩能、隆基29GW高效单晶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落
地建设,工业投资增长25.5%。获批建设国家生产服务型物
流枢纽,荣获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中国楼宇经
济最佳范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131.8亿元、增长
9.1%。文旅产业提质升级,“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
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
果,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荣膺国家级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