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四)晋明帝察军形 ……………………… 26 一、人物传记 (五)萧 俛 ……………………………… 27 (六)太宗言隋亡事 ……………………… 28 (一)曾巩传 ………………………………… 1 (七)齐景公游于牛山 …………………… 30 (二)八大山人 ……………………………… 2 (八)卖酒者传 …………………………… 31 (三)戚继光传 ……………………………… 3 (九)诸葛瑾传 …………………………… 32 (四)何灌传 ………………………………… 5 (十)范 滂 ……………………………… 34 二、讽谏劝谕 (十一)原 毁 …………………………… 35 (一)苏世长讽谏 …………………………… 6 (十二)强项令 …………………………… 37 (二)田赞谏荆王 …………………………… 7 (十三)郑同北见赵王 …………………… 38 (三)咎犯进谏 ……………………………… 9 (十四)曹 真 …………………………… 39 (四)魏征进谏 …………………………… 10 (十五)自为墓志铭 ……………………… 41 三、论说事理 (十六)说 钓 …………………………… 42 (一)颜真卿论早教 ……………………… 11 (十七)宋学士濂 ………………………… 43 (二)列子拒粟 …………………………… 12 (十八)猫 说 …………………………… 45 (三)颜渊论御马 ………………………… 14 (十九)叔向贺贫 ………………………… 46 (四)虞孚问治生 ………………………… 15 (二十)东坡还宅 ………………………… 48 四、军情战争 (二十一)石奢、李离传 ………………… 49 (一)秦攻宜阳 …………………………… 16 (二十二)宗泽传 ………………………… 50 (二)方腊起义 …………………………… 18 (二十三)第五伦传 ……………………… 52 (三)李愬传 ……………………………… 19 (二十四)严植之 ………………………… 53 (四)李广击匈奴 ………………………… 20 (二十五)鲁施氏有二子 ………………… 54 (二十六)霍丘知县阳湖左君 …………… 56 第二部分 文言文专题训练 (二十七)黄 忠 ………………………… 57 (一)利国不避己害 ……………………… 22 (二十八)魏征谏太宗 …………………… 58 (二)吕南公作《不欺述》 ……………… 23 (二十九)申胥谏许越成 ………………… 60 (三)芳容至孝 …………………………… 24
(三十)季 布 …………………………… 61 (二)悟道诗 ……………………………… 98 (三十一)韩世忠 ………………………… 62 (三)山中留客 …………………………… 98 (三十二)国有七患 ……………………… 64 (四)野 步 ……………………………… 99 (三十三)赵孟頫传 ……………………… 65 (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99 (三十四)元德秀传 ……………………… 66 (六)滁州西涧 …………………………… 99 (三十五)吴 起 ………………………… 68 (七)北青萝 ……………………………… 100 (三十六)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 ………… 69 (八)长安春望 …………………………… 100 (三十七)颜斶说齐王 …………………… 70 (九)在狱咏蝉 …………………………… 101 (三十八)梁 鸿 ………………………… 72 (十)咏赤壁 ……………………………… 101 (三十九)陈幼学 ………………………… 73 (十一)江楼旧感 ………………………… 102 (四十)王 祯 …………………………… 75 (十二)淮上渔者 ………………………… 102 (四十一)方克勤传 ……………………… 76 (十三)即 事 …………………………… 103 (四十二)白圭经商有道 ………………… 77 (十四)感遇(其一) …………………… 103 (四十三)阮封翁 ………………………… 79 (十五)咏 潮 …………………………… 104 (四十四)陆九龄 ………………………… 80 (十六)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104 (四十五)竹鸡之性 ……………………… 82 (十七)公安县怀古 ……………………… 105 (四十六)藻 ……………………………… 83 (十八)浣溪沙 …………………………… 105 (四十七)张文节荐晏殊 ………………… 84 (十九)相见欢 …………………………… 106 (四十八)张友正 ………………………… 85 (二十)临江仙 …………………………… 106 (四十九)彭天锡串戏 …………………… 87 (二十一)越中览古 ……………………… 107 (五十)刘忠宣能忍 ……………………… 88 (二十二)好事近·梦中作 ……………… 107 (五十一)毛遂自荐 ……………………… 89 (二十三)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108 (五十二)夏馥传 ………………………… 91 (二十四)金城北楼 ……………………… 108 (五十三)萧惠传 ………………………… 92 (二十五)二月四日作 …………………… 109 (五十四)景公出游 ……………………… 93 (二十六)岁暮到家 ……………………… 109 (二十七)早 兴 ………………………… 110 第三部分 诗词赏析 (二十八)塞下曲 ………………………… 110 一、武汉市诗词赏析真题回顾 (二十九)天末怀李白 …………………… 111 (三十)登岳阳楼 ………………………… 111 2022 年中考 ………………………………… 95 (三十一)浣溪沙 ………………………… 112 2022 年四月调考 …………………………… 95 (三十二)临江仙 ………………………… 112 2022 年元月调考 …………………………… 96 (三十三)二月二日出郊 ………………… 113 2021 年中考 ………………………………… 96 (三十四)雨 夜 ………………………… 113 2021 年四月调考 …………………………… 97 (三十五)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 113 2021 年元月调考 …………………………… 97 (三十六)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114 二、专题训练 (一)东栏梨花 …………………………… 97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一、人物传记 (一)曾巩传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 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 3 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 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 3 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 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 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3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 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3 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常平:官仓名。 ( ) ( ) 追本溯源 ( ) ( )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3.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3 4.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度常平不足赡 度:估计 3 B. 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疾:快速 3 C. 自是外户不闭 户:窗户 3 D. 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委:衰败 3 1
◎ 天下中考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A. 谕告属县讽富人 / 自实粟总十五万石 / 视常平价稍增 / 以予民 B. 谕告属县 / 讽富人自实粟 / 总十五万石 / 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C. 谕告属县讽富人 / 自实粟总十五万石 / 视常平价 / 稍增以予民 D. 谕告属县 / 讽富人自实粟 / 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 / 稍增以予民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曾巩从小聪明,十二岁就写成《六论》,声名传播到四方。 B. 饥荒年间,曾巩劝说富人把粮价稍微提高一点卖给百姓。 C. 曾巩在齐州为官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捕捉盗窃犯。 D. 江西流行瘟疫时,曾巩安排士兵和百姓住在官吏的住所。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2)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 (二)八大山人 [清]陈 鼎 八大山人①,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②, 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 33 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 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 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 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 3 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 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③,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 3 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 其颠如此。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 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nuò)管: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 二十两。 2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追本溯源 ( ) ( ) 1. 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 ( ) 3 ( ) 2.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3 3. 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3 4.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善书法 善:擅长 3 B. 尝写菡萏一枝 尝:曾经 3 C. 则欣然泼墨广幅间 广:宽大 3 D. 如爱书,则攘臂搦管 爱:爱惜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 A. 或洒以敝帚涂 / 以败冠 / 盈纸肮脏 / 不可以目 B. 或洒以敝帚 / 涂以败冠 / 盈纸肮脏 / 不可以目 C. 或洒 / 以敝帚涂 / 以败冠盈纸 / 肮脏不可以目 D. 或洒 / 以敝帚涂 / 以败冠盈 / 纸肮脏不可以目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八大山人性格耿直,不贪钱财,精通书法、篆刻和绘画。 B. 八大山人作画时似癲似狂,即便墨汁弄脏全身也不以为意。 C. 八大山人的画作构图巧妙,形神兼备,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 D. 人们想得到八大山人的字和画,最好的办法便是以酒相待。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2)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三)戚继光传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 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 3 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 多薮泽④,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 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3
◎ 天下中考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何灌在担任河东从事时,深得韩缜赏识,认为他终将取代自己。 B. 何灌射技惊人,射敌能穿透敌人铠甲,射石能将箭头没入石中。 C. 何灌率领手下的射士兴修水利,使河湟一带不再受干旱之苦。 D. 何灌陪辽使射箭,不以技炫耀,而是礼让使节,受到徽宗的赞赏。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2)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二、讽谏劝谕 (一)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 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 3 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 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 3 畋①,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 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 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 3 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 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 3 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 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 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③?”高祖深然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畋(tián):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 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6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追本溯源 ( ) ( ) 1.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关雎》) ( ) 3 ( ) 2.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3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3 4.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高祖责其后服 服:降服 3 B. 高祖顾谓群臣曰 顾:看 3 C. 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 直:通“值”,值得 3 D. 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 宜:应当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A. 后从猎 / 于高陵是日大获 / 陈禽于旌门 B. 后从猎于高陵 / 是日大获陈 / 禽于旌门 C. 后从猎于高陵 / 是日大获 / 陈禽于旌门 D. 后从猎 / 于高陵是日 / 大获陈禽于旌门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苏世长原为王世充部下,高祖平定王世充后,苏世长归顺了高祖。 B. 苏世长认为隋炀帝建造华丽的披香殿是奢靡之举,容易丧失民心。 C. 苏世长多次向高祖谏言,要汲取历史教训,勤于政事,戒奢用俭。 D. 高祖被部下讽谏却不怪罪部下,可见高祖宽容大度,比较开明。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二)田赞谏荆王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田赞对 3 曰:“衣又有恶于此者也。”荆王曰:“可得而闻乎?”对曰:“甲①恶于此。” 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则寒夏日则暑衣无恶乎甲矣。赞也贫, 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贵无敌,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 3 也。意者为其义耶?甲之事,兵之事也,刈②人之颈,刳③人之腹,隳④ 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其名又甚不荣。意者为其实邪?苟虑害人, 33 7
◎ 天下中考 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人则甚不安。之二者, 臣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说虽未大行,田赞可谓能立其方⑤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顺说》) 【注释】①甲:铠甲。②刈(yì):斩杀。③刳(kū):剖,剖开。 ④隳(huī):毁,毁坏。⑤方:主张。 追本溯源 1. 货恶其弃于地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 ) 3 ( ) ( ) 2.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 ( ) 3 3. 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3 4.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恶:令人厌恶 3 B. 而好衣民以甲 好:喜欢 3 C. 刑人之父子也 刑:杀害 3 D. 苟虑害人 苟:如果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冬日则寒夏日则暑衣无恶乎甲矣 A. 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 B. 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 C. 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 D. 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荆王见田赞穿着破旧的衣服感到不解,田赞称自己家里穷,故 穿破衣。 B. 在田赞眼里,铠甲比自己的衣服还要糟糕,而荆王喜欢让百姓 穿铠甲。 C. 田赞认为,战争杀人性命,夺人城池,是极不光彩之事,害人又 害己。 D. 田赞从衣服引入,向荆王道出反战的主张,荆王最终采纳了他 的主张。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荆王曰:“可得而闻乎?” (2)之二者,臣为大王无取焉。 8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甚怀危惧 怀:心怀 3 B. 必自戒慎 戒:警戒 3 C. 恶闻正谏 恶:凶恶 3 D. 桓公避席而谢 谢:感激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直言之路天下幸甚 A. 屡以安危 / 系意方欲纳 / 用忠良开直言之路 / 天下幸甚 B. 屡以安危系意 / 方欲纳用忠良 / 开直言之路 / 天下幸甚 C. 屡以安危系意 / 方欲纳用忠良开直 / 言之路天下 / 幸甚 D. 屡以安危 / 系意方欲纳用忠良 / 开直言之路 / 天下幸甚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唐太宗即位十五年来,亲君子,远小人,广开言路,善用良才。 B. 平定高昌国后,唐太宗见天下已太平,有些放松自己,贪图享乐。 C. 魏征认为帝王在创业初期善于纳谏,国泰民安后则喜欢听谄媚 之言。 D. 魏征以齐桓公和其大臣鲍叔牙等人为例,告诫唐太宗要不忘初心。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 (2)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 三、论说事理 (一)颜真卿论早教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①,犹不遗忘;二十 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②,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 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 33 天下;荀卿③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 3 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 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 3 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 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11
◎ 天下中考 【注释】①理:练习,温习。②坎壈(kǎn lǎn):困顿,不顺利。 ③荀卿:与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皆为人名。 追本溯源 1. 博学而笃志(《论语》) ( ) 3 ( ) ( )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 ) 3 3.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3 4.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老而弥笃 笃:坚定 3 B. 名闻天下 闻:闻名 3 C. 犹为硕儒 硕:大 3 D. 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并:并且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A. 世人婚冠 / 未学便称迟暮 / 因循面墙 / 亦为愚耳 B.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 / 迟暮因循 / 面墙亦为 / 愚耳 C. 世人婚冠未学 / 便称迟暮 / 因循面墙 / 亦为愚耳 D. 世人 / 婚冠未学便称迟暮 / 因循面墙亦 / 为愚耳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作者年少时的记忆力比二十多岁时更好,是因为年少时精神专一。 B. 学习从小抓起,当然效果更好,但如果错过了机会也不应放弃。 C. 袁遗、曾子等人都是到了老年后才开始学习,同样可以取得成就。 D. 作者举例告诫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 机也。 (2)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二)列子拒粟 子列子①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②者曰:“子列子圉寇, 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③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④ 之粟数十秉⑤,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 33 12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望⑥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佚乐⑦,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 过⑧而遗先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 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 3 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 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 3 (选自《新序·节士第七》) 【注释】①子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名御寇,一作“圉 (yǔ)寇”、“圄(yǔ)寇”。子,古 代 学 生 称 呼 师 长 时,在 名 字 前 加一“子”字表示敬重。②郑子阳:郑国的相国子阳。③无乃:岂 非; 莫 非。④ 遗(wèi): 赠 送。⑤ 秉: 古 代 计 量 单 位,一 秉 等 于 十六斛(hú),一斛为十斗。⑥望:怨恨,埋怨。⑦佚乐:安乐。佚, 通“逸”,安闲。⑧过:看望、拜访。 追本溯源 1. 夹岸数百步(《桃花源记》) ( ) 3 ( ) ( ) 2.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 ) 3 3.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3 4.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数:几 3 B. 使者去 去:离开 3 C. 其罪我也 罪:罪过 3 D. 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 果:果然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 A. 今妻子皆有饥 / 色矣君过而遗先生 / 先生又辞 / 岂非命也哉 B. 今妻子皆有饥色矣 / 君过而遗先生 / 先生又辞 / 岂非命也哉 C. 今妻子皆有饥 / 色矣君过 / 而遗先生 / 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 D. 今妻子皆有饥色矣 / 君过 / 而遗先生 / 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列子是一个自守节操、不无功受禄的人。 B. 列子认为相国子阳送粟给他但是并不了解他。 C. 列子的妻子认为有道德学问的人的妻子命该受穷。 D. 列子认为受了别人的恩惠不报答是不义。 13
◎ 天下中考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2)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 (三)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 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 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 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 3 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3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 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 3 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3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 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 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释】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④趣:通“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方法。⑥组: 编织。 追本溯源 1.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 ) 3 ( ) ( ) 2. 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 3 3. 执策而临之(《马说》) 3 4.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乡寡人曰 乡:通“向”,从前,先前 3 B. 然则马将佚矣 然:这样 3 C. 上车执辔 执:牵,拉 3 D. 然犹策之不已 策:鞭子 3 14
◎ 天下中考 追本溯源 ( ) ( ) 1.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 ) 3 ( ) 2.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3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3 4.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如其言取漆叶煮为膏 如:依照,按照 3 B. 吴侩闻有漆 闻:听说 3 C. 劳而舍诸私馆 舍:房舍 3 D. 夜取漆叶之膏和其漆以俟 俟:等待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三年树成而割之得漆数百斛将载而鬻诸吴 A. 三年树成 / 而割之得漆 / 数百 / 将斛载而鬻诸吴 B. 三年树成 / 而割之 / 得漆数百斛 / 将载而鬻诸吴 C. 三年 / 树成而割之 / 得漆数百斛 / 将载而鬻诸吴 D. 三年树成 / 而割之得漆 / 数百斛将载 / 而鬻诸吴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虞孚听信妻兄的话,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准备在漆中掺假。 B. 虞孚把漆树叶熬成膏,与品质良好的漆搀到一起运到吴国卖。 C. 买家通过封记看出破绽,延期购买,虞孚的漆最终全部坏掉。 D. 虞孚因为弄虚作假,导致生意破产,沦为乞丐,死在了吴国。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吴与越恶,越贾不通,吴人方艰漆。 (2)谓虞孚请改约期二十日,至则漆皆败矣。 四、军情战争 (一)秦攻宜阳 秦攻宜阳,周君①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 3 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 翠③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④,羁旅也,攻 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⑤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 16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 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 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 33 必从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⑥,韩氏果亦效重宝。景 3 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周君:东周末代君王。②公仲:韩国国相。③景翠: 楚国名将。④甘茂:秦国将领。⑤周公旦:西周开国元勋。⑥煮枣: 古邑名。 追本溯源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 ) 3 ( ) ( ) 2.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 ) 3 3.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出师表》) 3 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之效(《出师表》)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宜阳必拔也 拔:攻取 3 B. 不如背秦 背:背弃 3 C. 秦恐公之乘其弊也 弊:疲惫 3 D. 秦惧,遽效煮枣 效:进献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 A. 公爵为执圭 / 官为柱国 / 战而胜 / 则无加焉矣 B. 公爵为执圭官 / 为柱国战 / 而胜则无 / 加焉矣 C. 公爵为执 / 圭官为柱 / 国战而胜 / 则无加焉矣 D. 公爵为执圭 / 官为柱国战 / 而胜则 / 无加焉矣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秦军进攻韩国宜阳城,赵累告诉周君,宜阳一定会被秦军攻下。 B. 周君认为宜阳兵马粮草充足,加之有楚军在旁相助,秦军必败。 C. 赵累建议周王去游说景翠不要盲目援助韩国,应考虑个人得失。 D. 景翠在秦军进攻宜阳时立即发兵援助宜阳,韩国对其感激不尽。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功,则削迹于秦。 17
◎ 天下中考 (2)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二)方腊起义 酒数行,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①,农桑不足以供应。 暴虐如是,能无愠乎?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 3 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②者皆龌龊邪佞之徒。 东南③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④之扰,尤所弗堪⑤。诸君若能 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朝廷得报,调习 3 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⑥矣。此时当已大定,无足 虑也。况西北二虏⑦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 据有江表⑧,必将酷取于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 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⑨,不能为之谋也。我但划江而守, 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皆曰:“善!” 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 3 云集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4 ——选自《容斋逸史》 【注释】①侵渔:掠夺。②当轴:官居要职。③东南:指浙江和 安徽,浙皖地处大陆东南。④花石:指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 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⑤尤所弗堪:特 别不能令人忍受。⑥首尾期月:一整年。⑦西北二虏:这里指辽与 西夏。⑧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⑨伊、吕:指伊尹和吕尚(姜子牙), 两人都是古代开国元勋。 追本溯源 1.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 ) 3 ( ) ( )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 ) 3 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3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能无愠乎 愠:怨恨 3 B. 调习兵食 习:练习 3 C. 民方苦于侵渔 方:正在 3 D. 众殆百万 殆:陷入困境 3 18
◎ 第一部分 文言文分类训练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A. 数日有众 / 十万遂连 / 陷郡县数十 / 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B. 数日有众十万 / 遂连陷郡县数十 / 众殆百万 / 四方大震 C. 数日有众 / 十万遂连陷郡县 / 数十众殆百万 / 四方大震 D. 数日有众十万 / 遂连陷郡县 / 数十众殆 / 百万四方大震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方腊认为东南的老百姓因长期遭受朝廷剥削,已经民不聊生。 B. 方腊准备占领江南后,先与朝廷划江而治,再寻机统一全国。 C. 方腊揭竿而起,威震东南,当地百姓纷纷响应加入起义大军。 D. 辽和西夏得知方腊起事,立即调兵遣将,趁机攻击中原地区。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 (2)四方孰不敛衽来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三)李愬传 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或以军政 不肃为言,曰:“吾非不知也。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 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3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 3 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既而召诘之, 3 士良无惧色。愬曰:“真丈夫也!”命释其缚。士良乃自言:“昨日力 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愬乃给其衣 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②。”愬曰:“吾兵少,不足战, 宜出其不意。”遂往克其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愬引兵还以诱之, 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③, 3 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释】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②往亡:阴阳家语。凶日 名。旧历每月皆有,是日诸多禁忌。③胡床:室具。 19
◎ 天下中考 第二部分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利国不避己害 魏太武①尝校猎②西河,诏弼③以肥马给骑士。弼故给弱者,上大 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我,还台④先斩此奴。”时弼属尽惶惧,弼告 3 之曰:“事君而使君盘游不适,其罪小。不备不虞⑤,其罪大。今北狄 3 南虏,狡焉启疆,是吾忧也。吾选肥马以备军实,苟利国家,亦何惜 3 死?明主可以理干,罪自我,卿等无咎。”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 国之宝也。”弼头尖,帝尝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 后唐庄宗⑥尝须钱蒲博⑦,赏赐伶人,而张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庄宗置酒库中,酒酣,使其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 马为赠。庄宗指钱积,语承业曰:“和哥⑧乏钱,可与钱一积,安用带 马?”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庄宗语侵之,承业怒曰:“臣 3 老敕使非为子孙但受先王顾命誓雪国耻惜此钱佐王成霸业耳。若欲 用,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因持庄宗衣而泣。乃止。 (选自冯梦龙《智囊》,有删改) 【注释】①魏太武:北魏太武帝拓跋焘。②校猎:泛指打猎。 ③弼:指古弼,太武帝的臣子。④台:此处指皇宫。⑤不备不虞:不 防备突发的危险。⑥后唐庄宗:即李存勖(xù),五代后唐王朝建 立者。⑦蒲(pú)博:即赌博。古代有一种赌博叫樗(chū)蒲,故赌 博亦称蒲博。⑧和哥:继岌的小名。 追本溯源 1.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 3 ( ) ( ) 2.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 ) 3 3.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3 4.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时弼属尽惶惧 属:下属 3 B. 事君而使君盘游不适 事:侍奉 3 C. 苟利国家,亦何惜死 苟:如果 3 D. 国家钱非臣所得私 私:偏爱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臣老敕使非为子孙但受先王顾命誓雪国耻惜此钱佐王成霸业耳 22
◎ 第二部分 文言文专题训练 A. 臣老敕使非为 / 子孙但受先王顾命 / 誓雪国耻 / 惜此钱 / 佐王 成霸业耳 B. 臣老敕使 / 非为子孙 / 但受先王顾 / 命誓雪国耻 / 惜此钱佐王成 霸业耳 C. 臣老敕使非为 / 子孙但受先王 / 顾命誓雪 / 国耻惜此钱 / 佐王成 霸业耳 D. 臣老 / 敕使非为子孙 / 但受先王顾命 / 誓雪国耻 / 惜此钱佐王 成霸业耳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古弼为了国家安全考虑,敢于违抗皇命不给骑士提供马匹。 B. 皇帝得知古弼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原因后,并没有怪罪古弼。 C. 庄宗让儿子继岌为张承业跳舞是想求张承业给他国库的钱。 D.. 张承业坚持原则,坚决不拿国库的钱给庄宗,庄宗只好作罢。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尖头奴,敢裁量我,还台先斩此奴。 (2)明主可以理干,罪自我,卿等无咎。 (二)吕南公作《不欺述》 吕南公作《不欺述》,所书之人,皆以卑微不见于史氏。曰陈策, 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 驵①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 3 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 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及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 见君帑②有之,今何靳③?”策曰:“然,有质钱④而没者,岁月已久, 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 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危 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 3 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⑤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 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33 (节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 【注释】①驵(zǎng):马贩子。②帑:库房。③靳:吝啬。④质 钱:抵押借钱。⑤畀(bì):给,给予。 23
◎ 天下中考 追本溯源 ( ) ( ) 1.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 ) 3 ( ) 2. 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3 3.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3 4.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十二章)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其子与猾驵计 计:商量 3 B. 其驵舞秤权阴厚整 阴:阴险 3 C. 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直:通“值”,价值,钱 3 D. 又饮驵醇酒 饮:请……喝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 A. 尝买骡得 / 不可被鞍者 / 不忍移之 / 他人命养 / 于野庐俟其自毙 B. 尝买骡得不可 / 被鞍者不忍 / 移之他人命 / 养于野庐 / 俟其自毙 C. 尝买骡 / 得不可被鞍者 / 不忍移之他人 / 命养于野庐 / 俟其自毙 D. 尝买骡得 / 不可被 / 鞍者不忍移之 / 他人命养于野 / 庐俟其自毙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陈策买的骡子不能使用,他宁可放在家里养着也不卖给别人。 B. 陈策不想卖银器,就将银器放到热炭火上烧,借此让人死心。 C. 危整指出市场无赖的过错而又保全此人颜面,堪称诚信君子。 D. 陈策和危整这两个人身份卑微,但都为人诚实,不欺骗别人。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2)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三)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 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 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 33 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 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 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 24
◎ 第二部分 文言文专题训练 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3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②,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 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 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 3 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 命于地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燠(yù):热。②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追本溯源 1.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 ) 3 ( ) ( ) 2. 顾野有麦场(《狼》) ( ) 3 3.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 4. 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念:念头 3 B. 芳容自顾年已及壮 顾:考虑 3 C. 欲徙置邻庙 置:布置 3 D. 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已:停止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自出都后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失度饥饱无时 A. 自出都后容日行 / 风霜雨露 / 中寒燠失 / 度饥饱无时 B. 自出都 / 后容日行 / 风霜雨露中寒 / 燠失度饥饱无时 C. 自出都后 / 容日行风霜雨露中 / 寒燠失度 / 饥饱无时 D. 自出 / 都后容日行风霜 / 雨露中寒燠 / 失度饥饱无时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芳容的祖父母临终前嘱托他,让他长大后把父亲的遗骨背回家 安葬。 B. 芳容从十四岁就有了归葬父亲的念头,快成年时立即开始了寻 亲之旅。 C. 寻亲路上,芳容即使是得了病,也不放弃,最终找到了父亲的 遗骸。 D. 寄居旅店的时候,店主看到芳容患病严重,急忙请来医生为他 治疗。 25
◎ 天下中考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2)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 (四)晋明帝察军形 王大将军既为逆,屯军姑孰。晋明帝以英武之才,犹相猜惮,乃 著戎服,骑巴賨①马,赍②一金马鞭,阴察军形势。未至十余里,有一 3 客姥,居店卖食。帝过愒③之,谓姥曰:“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 3 骇惧社稷是忧。故劬劳④晨夕,用相觇察⑤,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 追迫之日,姥其匿之。”便与客姥马鞭而去。行敦营匝而出,军士觉, 曰:“此非常人也!”敦卧心动,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命骑追之, 已觉多许里,追士因问向姥:“不见一黄须人骑马度此邪?”姥曰:“去 3 已久矣,不可复及。”于是骑人息意而反。 3 (选自《世说新语》) 【注 释】① 巴 賨(cóng): 指 巴 中 地 带。② 赍(jī): 携 带。 ③愒(qì):通“憩”,休息。④劬(qú)劳:劳苦。⑤觇(chān)察: 暗中侦察。 追本溯源 1.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 ) 3 ( ) ( ) 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爱莲说》) ( ) 3 3.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3 4.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乃著戎服 著:穿 3 B. 谓姥曰 谓:对……说 3 C. 已觉多许里 许:表约数 3 D. 于是骑人息意而反 反:反省 3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 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廷骇惧社稷是忧 A. 王敦举兵 / 图逆猜害忠良 / 朝廷骇惧 / 社稷是忧 B. 王敦举兵图逆 / 猜害忠良 / 朝廷骇惧 / 社稷是忧 C. 王敦举兵 / 图逆猜害 / 忠良朝廷骇 / 惧社稷是忧 D. 王敦举兵图 / 逆猜害忠良 / 朝廷骇 / 惧社稷是忧 26
◎ 第三部分 诗词赏析 第三部分 诗词赏析 一、武汉市诗词赏析真题回顾 2022 年中考 湖口望庐山温布水①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避遥半常氟。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宽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氟盖。 【注 释】① 此 诗 为 张 九 龄 受 唐 玄 宗 赏 识 而 出 任 洪 州 都 督 后 所 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统辖。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 夺目的壮观景象。 B. 领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 层云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 空,雨天声势浩大。 D. 尾联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 博大开阔的胸襟。 2022 年四月调考 送人东游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唐诗三百首》) 95
◎ 天下中考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描述了友人离开时豪情满怀的状态。 B. 在颌联中诗人借友人可能所经之地、所见之景描述其东行的情形。 C. 颈联中的“几人在”“孤棹还”表明诗人正在江边迎接友人孤舟 归来。 D. 从尾联的“重相见”“樽酒”可知诗人在想象与友人重逢喝酒的 场景。 2022 年元月调考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唐】李白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从标题和首联可以得知诗人的从弟在宣州辅佐郡守。 B. 颔联中的“夸”和“邀” 包含着兄弟俩昔日同游的回忆。 C. 颈联中的“五落”和“未还”说明诗人常年在外乡远游。 D. 尾联中的“相思”和“叹息”体现了兄弟两人的深厚情谊。 2021 年中考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姻,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7.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 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 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 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96
◎ 第三部分 诗词赏析 2021 年四月调考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333 A. 前两句中“驱、急、压、殷”四字描绘出夏天风疾云黑、雨骤 雷鸣的磅礴气势。 B. 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雨住风停、天开云散、草色青青、蛙声和 鸣的美好面面。 C. 诗人通过对“风声”“雷声”“蛙鸣声”的描绘来表现大自然的 生机勃勃。 D. 诗人借大自然的变化告诉我们:风雨过后,人生会迎来更美丽 的风景。 2021 年元月调考 送崔九①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释】①崔九:崔兴宗,盛唐诗人,早年与王维、裴迪隐居唱 和,后来出仕为官,但不久对官场生活产生厌恶情绪,去官归隐。裴 迪为之饯行送别。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归山”句点明了诗题中的“送”,交代了诗人送朋友归隐山林。 B.“须尽”句是诗人从正面劝勉朋友要尽享山水真趣,莫改初衷。 C“. 莫学”两句诗人从反面劝勉是因为担心朋友对官场仍有留念。 D.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意。 二、专题训练 (一)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97
◎ 天下中考 1.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淡白”两字突出了梨花盛开时的特点:洁白如雪而不娇艳。 B.“柳絮飞”句点明了梨花盛开与柳絮飘飞是在同一个时节。 C. 诗人“惆怅”是因为梨树被雪覆盖,梨花敌不住严寒即将凋零。 D. 诗人感叹梨花花期短暂,全诗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2.“清明”在诗中是指 。 (二)悟道诗 【宋】某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前两句点明了诗人到处寻“春”,却迟迟找不到春天的踪迹。 B.“尽日”“踏遍”两词明写寻“春”,暗喻诗人悟道的辛苦。 C.“归来”说明诗人遍寻而不得的“春”,其实就在诗人身边。 D. 后两句诗人嘲笑自己,“春”在身边唾手可得,自己却不知。 2. 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 (三)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②便拟归③。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④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春晖:春光。②轻阴:阴云。③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④云:烟雾。 1.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33 A. 前两句点明了主人留客的理由:山中风光秀美,值得一观。 B. 客人“拟归”是因为天空起了乌云,担心在游玩途中遇雨。 C. 主人劝说客人,山中天气晴好,不会有雨,可放心游玩。 D.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与挽留友人共赏美景之意。 2. 从“莫为轻阴便拟归”中你能体悟到的人生哲理是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