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福 建 建 筑 2024 年
4. 2. 4 旅游设施完善
充分考虑游线的科学性,研究打通景区山上内部
游览环线,形成“大环套小环” 的游步道格局。 构建
三级游客服务体系,新建景区游客中心,形成旅游服
务核心,激活景区旅游服务。 充分利用景区内闲置的
番楼,引入华侨主题民宿;利用山上优美的生态环境,
策划森林树屋、星晨露营地等住宿设施,丰富康养度
假体验。 餐饮与购物设施布局遵循“有地大用,无地
小用”原则,在有室内场所布置餐饮设施,地块小或观
景台等露天休息场所设置自助机补给设施,为游客餐
饮提供方便。
4. 2. 5 旅游服务提升
研究提取景区特有元素,完善和提升标识系统样
式与内容。 智慧化提升景区服务,通过智慧管理平
台、智慧营销推广和智慧游览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同
时,针对景区环卫设施及管理、旅游厕所数量与布局、
景区管理制度、管理与运营等方面,提出提升措施。
提升景区营销策略,提出“新形象导入、全媒体营销、
大事件引爆”营销策略。
4. 2. 6 资源与环境保护
景区以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为主要特色。 本研
究重点保护花岗岩风化物(象形石)、洞穴、山地森
林、生态、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严格保护自然地形地
貌,游览设施建设必须顺应地形,不得随意改变地形
地貌。 保护屏山寺、抗倭遗迹、华侨历史建筑等,新建
建筑风格与色调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严格控制游
客数量。 景观及环境氛围的保护,主要严格遵守《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
量标准》等相关要求。
5 结论
旅游景区提升规划是低等级景区向高等级景区
发展的必要,本文总结了旅游景区升级提升过程中的
常见问题,分析提炼景区的提升路径,并以猴屿洞天
岩景区为例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景区评定细则为指
导,分析得出景区的发展基础与不足,以文化内涵入
手,从整体上系统地提升景区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
并注重规划可操作性。 研究得出:旅游景区提升规
划,需要在景区评定细则的指引下,对标发现问题;在
旅游产品提升中,注重本地特色文化的挖掘,打造独
一无二的特色吸引物;注重规划落地,提出分期实施
内容与计划,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参 考 文 献
[1] 张毓利, 徐彤, 赵云,等. “多规合一”背景下全域旅游
规划的规划衔接策略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
37(7):858 - 862.
[2] 王婷,胡新均,邱于皙,等. 梯田旅游景区规划思路与实
践[J]. 规划师,2019(15):46 - 52.
[3] 刘家明,杨新军.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J].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9 - 79.
[4] 管菁,管清宝.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智慧景区”
规划设计[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8):13 - 17.
[5] 郑宸. 基于 ArcGis 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在山区小城镇
规划中的应用———以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为例[ J]. 福
建建筑,2012,173(11):25 - 27.
[6] 李开明,刘俊. 基于实施导向的特大城市乡村旅游布局
规划研究———以《上海市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为例[ J].
小城镇建设, 2018(1):66 - 73.
[7] 张欣欣. 旅游规划实施评估的实践探索———以海南省旅
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 - 2030)实施评估为例[ J]. 铁道
标准设计,2021,65(6):38 - 45.
[8] 王慧. 5A 级景区旅游景观提升研究———以宿州市新汴
河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设计为例[ J]. 城市住宅, 2021,28
(05):142 - 143.
[9] 肖月莹. 浅谈旅游景区的品牌提升规划[ J]. 科技信息,
2014(10):207 - 208.
[10] 武宁,李旭. 大足石刻旅游景区空间品质提升方法探究
[J]. 山西建筑,2013,39(15):6 - 8.
[11] 刘思敏,姜庆. 创立“照相指数”超越“到此一游”———互
联网背景下旅游景区规划、提升与营销的新工具[ J]. 旅
游规划与设计,2011:98 - 100.
[12] Gunn,C. A. Tourism Planning:Basic[M],New York:Taylor
andFrancis. 1988.
[13] 贾婷婷,蔡君.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规划方
法评述[J]. 河北林业科技, 2010(1):4.
[14] Buckley,Ralf. \"A framework for ecotourism. \" [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 3(1994):661 - 665.
[15] Gunn C A. Tourism Planning:Basics,Concepts,Cases[ J].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1993.
[16] de Kadt,Tourism:Passport to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Social and Cutural Effects of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17] Baud - Bovy,M. New concepts in planning for tourism and
recre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1982,3:308 - 313.
[18 ] McCool, S. F.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nature dependent
tourism development: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system[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94,19:51 - 55.
[19] Jamal,T. B. &Getz,D. Collaboration theory an da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
22(1):186 -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