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3期)

发布时间:2024-1-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3期)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读城伏羲创画八卦、作历度、制琴作乐……肇启了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的阴阳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正因为其伟大的创造、创史之功,人们尊其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万世景仰的人文始祖。苗族人腊日祭祀伏羲从人类学和民俗学上证明了腊八节与纪念伏羲、女娲有重要关联,这对深究腊八节源有重要意义。《说文解字》称:“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先秦时代对腊日称谓各不相同,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谓之腊祭,秦曰腊。《风俗通义》又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腊。”文献对历代腊日称谓的记载虽有出入,但可以确定秦汉时期是腊八传统的形成期。不过,腊日具体在岁末的那一天举行却并不固定。汉代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魏腊在辰日,晋腊在丑日,各不相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腊祭活动逐渐合流,“腊祭”也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腊八节”时间初步固定了下来。节俗是节日内涵和精神的重要表征。魏晋以前猎禽兽,祭祖、祈福是腊祭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是其... [收起]
[展开]
读报 | 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2024.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读城伏羲创画八卦、作历度、制琴作乐……肇启了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的阴阳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正因为其伟大的创造、创史之功,人们尊其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万世景仰的人文始祖。苗族人腊日祭祀伏羲从人类学和民俗学上证明了腊八节与纪念伏羲、女娲有重要关联,这对深究腊八节源有重要意义。《说文解字》称:“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先秦时代对腊日称谓各不相同,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谓之腊祭,秦曰腊。《风俗通义》又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腊。”文献对历代腊日称谓的记载虽有出入,但可以确定秦汉时期是腊八传统的形成期。不过,腊日具体在岁末的那一天举行却并不固定。汉代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魏腊在辰日,晋腊在丑日,各不相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腊祭活动逐渐合流,“腊祭”也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腊八节”时间初步固定了下来。节俗是节日内涵和精神的重要表征。魏晋以前猎禽兽,祭祖、祈福是腊祭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是其全部意义。娱人也一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人本追求。腊日“纵吏民宴饮”“烹羊炰羔,斗酒自劳”,也是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的传统。可见,除了祭祖、祈福之外,狂欢庆祝也是腊日的重要内容。南北朝时期,腊八节多在寺院供养五谷八宝粥,腊八食粥习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固定下来的。唐代腊日“飨田神,赏农务”,腊八节也有了些丰收节的意蕴。此时形成了独特的赐腊习俗,皇帝常于苑中为群臣赐食、面脂、口脂、蜡脂等。唐宋以降,腊八节进一步世俗化,传统祭祀功能逐步减弱,但腊八节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广,腊八粥更是风靡九州,成为固定节俗,沿袭至今。传统腊八节尚有许多民间节俗。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食腊八粥。腊八是个甜蜜的节日,难怪沈从文说:“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出一种甜腻的感觉。”腊八粥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皆可食、皆爱食。除了甜腻,腊八粥还有诸多功能。据《月令广义》称,腊八食粥可辟邪、祛寒、祛疾毒。现存文献中,“腊八粥”的最早记载出自宋代。《东京梦华录》就有:“十二月初八日……各家亦以果子杂科煮粥而食也”的记载。可见,宋代腊八食粥已成定俗,到了清代,更是“腊八家家粥”。腊八节是一个以祈福为主题,众多民俗活动异彩纷呈的综合性节日。除食腊八食粥外,腊八节尚有许多民间习俗,腊日,医家亦多合药剂,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古人认为汲腊水造酒糟,经年不坏,陕西、四川、浙江、甘肃等民间多地有藏糟为醋、酿秫作腊酒、窖藏冰果的习俗。广西一带流行腊八制作腊味,北京人喜欢做腊八蒜,河南陈州一带腊日为小儿剃头谓剃腊,湖广地区在这一天常为女郎穿耳问盟。从形形色色的腊八习俗来看,一个腊八传统被祖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人民过出了花样,这很好阐释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与腊八有关的民谚也不在少数,形成了独特的一道文化景观。腊八时在三九前后,也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民间常有“腊八腊八,冻死寒鸦”“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腊八喝粥是腊八节的代表性食俗,民间故有“荤年素腊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一过,春节将近,人们开始扫房、赶年集、杀猪宰羊、祭灶……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人们常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一过,街道上人多起来了,咱们天水四里八乡的年集此起彼伏,好像腊八节吹响了过年的冲锋号。腊日无雪,便缺了些许诗意。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就有这种缺憾。元代诗人方回也说:“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像阳春三月的腊八,难免让诗人有些微词。如若冰天雪地,挚友三五众相邀赏“帘外寒江千里色”,或者“林中樽酒七人期”,甚或是小阁围炉“竹灶余温冻腊酒,盆山水影媚冰苔”,也别有一番情调。最温情的腊八就应该在家里度过,外面天寒地冻,家人围炉而坐,煮得软烂的八宝粥在炉子上冒着热气,家人一起叙天伦之乐事,这便是人间至美景。此时还身处异乡的游子,便“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因此,腊八的味道,就是家里的一碗腊八粥,唯有此方能品出那般独特的至情至味。腊八煮粥可简可繁,如冰心家的腊八粥就特别讲究,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而普通人家则往往以大米、糯米掺数种干果煮成。但无论怎样,腊八粥总比日常白粥要“奢华”得多。老舍先生赞叹道,腊八粥品位花色多种多样。这哪是粥?分明是小型农业展览会。一碗腊八粥,自带乡愁,既承载着独特的社会属性,也连接着悠远的家道传承。腊八不仅是一年的总结,也是对各方的一个交代。魏晋时期裴秀在《大腊》中说:“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是的,一年的收成结束了,无论好坏,是得有个总结,不为硕果累累,只因勤勤恳恳。我们应该将丰收的喜悦或成长的经验与家人、朋友分享,其中滋味皆在一碗腊八粥中。岁事告成八腊报勤︱︱腊八的节俗与传统□刘复兴腊八源于腊祭,具有悠久的传统。清代陆次云《岗溪纤志》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设女娲伏羲位。明代罗颀《物原》中则称,神农初置腊节。可见,腊八节渊源甚早,伏羲女娲与腊八缘起有重要的联系。

第3页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6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文学藏诗楼◇◇◇◇◇◇腊月的盛宴□叶梓美文冬至吃饺子,饺子吃毕,就等着喝腊八粥了,这是我儿时的记忆。这一天,天麻麻亮,母亲就早早地下炕,去厨房忙碌开了。她一个人,在油灯点亮的厨房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像是一个人在默默地进行着一种极其威严的仪式似的。稍后,开始烧火煮粥。她在一大锅粥里,放进红枣、核桃仁、杏仁、花生仁,好像还有胡萝卜丁。等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锅粥,也差不多就好了。有几年,记得母亲会在腊月初七的晚上,早早踏上了腊八粥之旅。一个晚上,都用文火炖着。炉膛里的火,星星点点地亮着。听锅里煮得“叭嗒”“叭嗒”地响,真是好听。“腊月八,家家煮得叭嗒嗒”,这句家乡的谚语,形象,生动,又明白如话,言外之意大概是说腊八是年前最重要的节令,这一天,几乎家家都要做腊八粥。传说中,好像这是一道与佛教有关的食品。但在家乡,似乎没有,只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而显得更加珍贵。我小时候,家家都穷,一顿腊八粥,几乎是一户穷苦人家粗茶淡饭的美食改善。平时,顿顿都是面食,鲜有米饭,但再穷的人家,在腊八这一天,也要凑点钱,买些米及佐料回来,做一顿像模像样的粥。其实,就是现在,在北方偏远落后的乡村,有不少人家,一年四季也是上顿白面下顿白面,很少去吃米饭———一方面,一方水土一方饮食,是饮食习惯使然,但与穷也有关系。我甚至想,在富庶南方的穷人家里,他们一定也很少花钱去吃面粉。当然,这种猜测不一定对。物以稀为贵,所以,善良的母亲总会把做好的腊八粥,端一些,送人。看着母亲一碗一碗地端出端进,我和哥哥舍不得,就不高兴起来:“连锅端走了!”母亲急了,总会劝:“大家吃,香!”后来,读到南宋诗人陆游“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的句子时,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在家乡就有腊八粥相送的习俗呢?如果有,那一定是寓意一年之末的团圆和来年的风调雨顺。喝粥的早晨,韵味悠长,记忆犹新。我们姐弟三人,一人一碗,在热热的土炕上,腿上还捂着被子,使劲地喝,生怕下一碗会舀不上,像是在抢。“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二三月”,这是家乡的谚语。也许有些道理,想想,寒风凛冽大雪飞扬的腊月,因为盛大隆重的年事而忙,时间自然觉着飞快。不过,再紧再忙,腊月八这一天,还得认认真真地吃一顿腊八粥。吃毕,腊月里剩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走得急,像黑夜里赶路的人,埋头只顾往春节走。这么一想,腊八粥,像一场腊月里的盛宴,像一朵开放在寒冬腊月里的花,朴素,而且生动。腊八节的笑容(外一首)□毛韶子感念,是潜藏的火焰总在腊月点燃与收成有关,与祖先有关想想不远处,闪闪烁烁的遗言和背影,带着虔诚我们跪下,也许更高大腊月里,追着雪开颜的梅花一轮轮,与脚底的麦子亲切交谈城市与村落的手,又一次紧紧相握。目送一个蹦蹦跳跳的身影远去,孩子们掰着手指计算起与压岁钱和新衣服的距离腊月,白雪想捧出所有家当押给阳春,一场以祥瑞为主题的龙年大戏即将上演腊月□刘雪中还是娘盛那碗香□王同举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烟火蔓延到了腊八,就是一碗腊八粥。对于儿时的我来说,能吃上一碗母亲熬的腊八粥,无疑是腊八节里最开心的事。腊八前一天,母亲挨着墙根边坐下,把莲子、红豆一股脑儿倒进竹筛里。墙根边上,阳光很好,母亲像伺候地里的庄稼一样,神情专注,细心地剔除混在其中的杂质。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乡下人,总能把这些简单的食材发挥到极致。那些品相不好的,要挑出来,母亲总不舍得丢弃,说能磨成粉,用来做面饼。经筛选后的莲子、红豆,分别用小碗装好,加上清水浸泡一晚上。到了腊八这一天,母亲把灶火点燃,往锅里添上少量水,把莲子、红豆倒进锅,等到水滚了一会儿,再加少量冷水,反复加水多次后,果质坚硬的莲子、红豆就会熟透爆开,这时再加入糯米、红枣、萝卜等,拿勺子不停地在锅内搅动,一方面是为了散热,避免粥糊了,另外,还可以防止因粥过稠而黏锅。刚出锅的腊八粥,腾腾热气中挟裹着糯米的清香,有红豆的红,有萝卜的白,色彩驳杂,粥粒晶亮,令人不禁食欲大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人捧着一碗暖暖的粥,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喝到额头渗出汗珠子来。这些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谷物,这些来自土地的丰实馈赠,从舌尖上滚过,释放出天然的甘甜。糯米的软绵,红枣的香甜,萝卜的清新,每一口都是极致的味觉享受。孩童们自然是坐不住,端了碗,村头村尾撒欢似的四处窜。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拢在一堆,评比谁家的粥好吃,谁家妈妈的厨艺最好。单凭口说自然不能服众,舌尖才是最好的评判师。小伙伴们轮流试吃,一碗腊八粥从一个勺子转到另外一个勺子,不一会儿就见底了,就去别人家灶台盛一碗接着吃,直到小肚皮撑得圆滚滚的,才恋恋不舍地托着空碗回家。那时候的农家,日子过得比较紧,生活清苦,孩子们的快乐却非常简单,简单得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后来,我离开家乡,辗转去过很多地方,每逢腊八,也会喝上一碗当地的腊八粥。如今的腊八粥精致了许多,配料丰富、风味各异,但我总觉得,与母亲熬的那碗简简单单的粥相比,还是少了一份韵味,少了一份安逸。一碗腊八粥,牵绊的不仅仅是儿时的记忆,还有无法割舍的亲情和乡愁。想起宝寅的诗句:“八宝连情锅里装,红红炉火煮柔肠。遍尝粥铺千家店,还是娘盛那碗香。”有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感觉。是啊,还是娘盛那碗香。随笔腊八,腊八鸟鸣在风中发芽水长成坚硬的玉块迈出的脚步让日子结出幸福的果实是脚步踩完四季的时分是回到老屋的时分是老父亲听到久别的问候时分一把糯米加上大枣以及核桃仁再用文火熬制火光映着母亲的白发等待如乡间弯弯曲曲的山路腊八粥出锅甜了日子香了岁月腊八辞没雪的冬天,风是一名优秀的弹奏师把阳光的声音演绎得尖锐且清澈透过腊八的笑声土坡下草尖的鼾声慢慢把最新的预言吐出

第4页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7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记得第一次接触周风,是因为读了他的散文集《泥土的味道》,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最深刻的印象是:透过文字,联想作者,我总认为人如其文,白尚礼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直到有一次,在朋友宴席上偶遇本人。有人介绍坐在席首的年轻人,说是《泥土的味道》的作者,我吃了一惊。那天,他带着小女儿,孩子活泼可爱,很快与我熟络起来,缠着我问东问西。眼见同席的人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父亲身上,口口声声唤着“白老师”取经,我却一直沉浸在与孩子的游戏中。直到散席,我和孩子告别,他感谢我陪伴孩子,予孩子欢乐。我方才有机会恭敬地唤一声白老师。这一唤似乎成了永远的老师,即使后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相熟到可以直言彼此过失,揪着对方囧事开怀大笑,我们仍然真诚地唤他“白老师”。如果说,在我们各自喜欢的文学路上略有收获,几乎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周风的指引。我们都是凭着一腔热情,蒙头扎进文学梦想里的新雏。就连最基本的文字运用,写作技巧,都是含糊的,更不用说修改、编排、发稿。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是1997年的春天,我回老家,写了一篇乡村见闻题材的习作,投稿在微众文学平台“秦州微刊”。周风在平台上看到这篇习作,主动联系我,有意将这篇文章刊登在《秦州文艺》杂志,征求我的意见。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一直定义自己的涂鸦,仅仅是表达自己的心情,从未奢望有一天会变成铅字。不久,我的第一篇习作《山那边不再是山》刊登在《秦州文艺》,文中不恰当的结构和措词,老师已经做过了调整,回头再读,整篇文章流利和顺畅了许多,周风先生还特意赠书一本,予以鼓励。这件事或许对当时的周风而言,只是一个“顺手”的事,但是,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鼓舞。从此,便对自己生出新的希望,慢慢有意识写一些文字,也请周风指点、矫正。如果说,从一开始,我对文字是随心、随性、随意的,在周风的引导下,我也学着琢磨文字的技巧,学着尊重和讲究运用文字的技巧。再后来,我们一群人通过文学平台,逐渐相识。周风就像一块磁场,把我们吸引在一起,成了文友,也成了知己和亲人,大家在各自的文字里书写着人生悲欢,又相互打磨,惺惺相惜,不离不弃。周风在出版了他的散文集《泥土的声音》《泥土的味道》,文史集《铁堂峡》之后,似乎沉寂了许久。这几年,他更专注于扶持文学新人,帮助别人实现文学梦想。一年前,偶尔聊天,他已生出出版诗集的愿望,并在不断整理。他的诗歌集跨年度相对较大,在整理过程中,对以前保留下来的,当下看起来不够成熟的作品,反复打磨,迟迟未及定稿。《时光简书》出刊之前,我也参与过审定,甚至也提出过自己一些个人建议,满意的,周风点头称赞,用铅笔在书稿上认真做出修改标记;不满意的,相互争论一番,豁然开朗,他本人也有了更准确的用词和表达。《时光简书》如作者本人,是质朴的,真诚的,毫不晦涩和玄奥。他写亲情,写日月,写人生,写与女儿的对话,写平淡的日常。那有什么要紧,让文字变得干净、清澈、透明,这或许才是一个高明的写手真正的技巧。我们总是期望别人看懂自己文字里的亮光,却用尽心思掩饰文字中的脆弱和失落。这或许也是一个泛泛的文学爱好者与一个作家的距离。“好想在一场大雪后/带上女儿返乡/让她在我出生的土地上/也踩出两行长长的脚印/好多年后/我俩就有了/同一个乡愁”。“佛在微笑/我不要奉承、恭维/在人间/只想与你们一起/说说笑笑,拉拉家常/做平常的人”。这样平实的诗句,读来让人感觉亲切和熟识,是触手可及的哲理和智慧,是芸芸众生的烟火人生。读其诗,识其人。周风的每一首诗,都曾经是一个过往的经历和故事,抑或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样的经历,你有过,我有过,他也有过,只是我们都在匆匆赶路,忘记了今天曾经让你心痛的人和事,终究都会变成故事,可以成为文字的摇篮。当这些文字被收集和整理,也是对我们所走过的路,经营过的人生,来一次清醒的梳理和反思。这些梳理和反思可能会促使自己更清醒的认识自己,纠正自己,善待自己。我曾问白老师笔名“周风”之含义,他笑而不答。我私下认为其笔名与本名渊源或同出一辙。如果说父母命名,是期望他做一个崇尚礼仪,传播礼仪的良人,那么他本人循着父母的心愿,一如既往践行着同一个为人标准,有礼、有节。具备这样品德的人书写人生,自是简单,通透,豁达,纯粹。有一次,我与周风谈到他的文史作品《铁堂峡》,他颇感意外,问我:“喜欢读吗?”我反问:“为什么不喜欢,不都是汉字吗?”事实上,我对天水古文化知之甚少,读过《铁堂峡》后,我有意循着书中记载,寻访过铁堂峡旧迹,比如:天水关、木门道、武侯祠、姜维堡、躲箭石……只是遗迹尚存,雄风不再,很难与轰轰烈烈的三国古战场联系起来。时间终归会磨蚀历史的痕迹,还好,这个世上还有孜孜不倦,甘愿寂寞捡拾历史、记录历史的人。每每车行十天高速,风驰电掣般从铁堂峡隧道驶过,就闪过一个念头:周风对抢救天水历史文化,也是作出过努力的。尚周之礼简风而书———读周风的《时光简书》□张维平阅读◇◇◇新书推荐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刘蕾】近日,甘肃临洮85后青年作家杜小龙创作的散文集《乘风去》,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他继诗集《风吹故乡》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作品。全书共24万多字,分《人间草木》《灵心禅境》《斯人斯地》《诗书史笺》《山水清华》五部分,汇集了作者自2013年至2023年创作的散文精选作品。内容既有写故土故人的,也有写临洮及周边历史文化,亲情童年和行旅忧思的,是一部新乡村叙事的散文佳作。杜小龙的散文更多的是本地历史人文与内心写照,历史与现实的映射,并在不同文体之间往来探索,希望找到最适合表达的文字。鲁迅说:“勿做空头文学家,这让我引以为戒,生活是艺术的源头,只有把体验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记录自我从而摹写众人。”这本散文结集,从生活细节出发,表达了80后小地方知识分子对乡土与都市、理想与现实的批判和呐喊,企图重建时空坐标。同时,为追求文学写作的形象性和意境,或托物言志,或以物起兴,或烛照历史,探微人心人性,或思古幽情寄托情怀,具有一定的特色。既有本色写作,也有精神史的部分。杜小龙,男,生于1985年,甘肃临洮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甘肃省作协会员,《作品》特约评论员。有作品见于《黄河三峡文艺》《兰州日报》《黄土地》《格桑花》《西风》等报刊,出版诗集《风吹故乡》。夜读手记书香陇原全民阅读青年作家杜小龙散文集《乘风去》出版

第5页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8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聚焦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西行的第一站。深藏林海中的麦积山石窟,是一座由7000余座佛像构筑而成的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栩栩如生的壁画和泥塑造像让人敬仰。大量的游人,学者希冀通过这一幅幅烂漫的卷轴来破译东方文化的密码。也许,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时间老人在汉唐时期的惊鸿一瞥,就像天水丝毯———一颗遗落在历史尘埃中,但依然闪烁的明珠。这是诞生于天水的一幅大型真丝挂毯《天水麦积山石窟》,作品做工精细,气势恢宏,并凸显着鲜明的国画艺术风格。1996年,它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收藏。这是天水丝毯首次作为文化信使进入我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由此,这种传统工艺渐渐向世人打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着一件东汉时期地毯的实物残片,透过苍茫岁月,它依然见证着中国早在汉唐时期就盛行的丝毯织造。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中曾写道:“红丝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诗歌记述的就是当时安徽宣州上贡朝廷的红线丝毯的华美。丝毯,顾名思义就是用手工编织的真丝挂毯、地毯等丝织物。真丝的柔和质地图案的华丽精美,成就了丝毯编织技艺的巨大艺术成就。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评论家安东尼·尼可利在第一次见到中国丝毯时就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制作现代都市风格作品,这是世界首创。”无疑,作为中国丝毯北派艺术的杰出代表,天水丝毯在千百年色彩斑斓的传承发展中,凝聚了一代代编织艺人的勤劳和智慧。作为古丝绸之路东端的重要节点城市,天水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为丝毯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天水丝毯沿袭了宫廷贡品的风格,采用了手工八字形打结栽绒的方法,行业内也称之为手工打结丝毯工艺。所谓八字扣工艺,就是前位跟后位的线互相交叉,形成一个八字形。正是凭借这一独特技艺,天水在历史上成为我国主要的丝毯制作、加工地之一。相传乾隆皇帝在北京设立的地毯传习所,就是天水编织艺人来传授技艺的。从汉唐而来,直至明清以降,天水一些编织小作坊在八字形打结栽绒工艺的基础上,开始应用剪刀片剪丝绒图案。栽绒后,丝穗偏长,需留出层次,再经过片剪工艺处理,使图案达到浮雕的艺术效果。这种类似于园林修剪的工艺,使得丝毯制作技艺首次从平面走向了立体,从而也被冠上“软黄金上的雕刻”的美名。天水丝毯编织艺人的这一创新,使我国古老的编织工艺焕发了新的活力。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天水丝毯的独特制作技艺才基本定型。天水丝毯的图案有仿古图案、艺术图案和波斯图案三种。仿古图案以富贵长寿、康乐自然为主题,从式样到配色都突出古朴典雅的特色。常见的图案有八宝、四翼、花草、龙凤、鸟兽、雷纹、蟠螭纹等,还有古代文人雅士狩猎、农人耕作等生活场景。仿古图案的丝毯,最早出现在清朝的乾隆年间,被王公贵族、文人商贾大量使用。艺术挂毯图案多涉及人物形象、奇山秀水、名兽珍禽、敦煌壁画、飞天造型以及琴棋书画等,追求毯面的美观逼真、设色的古典雅致。艺术图案的丝毯最早源自敦煌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壁画,画面中飞天舞伎在地毯上翩翩起舞,惊鸿若仙。波斯图案,是以波斯湾等国家的风土人情为基调,吸收古巴比伦文化的精粹,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的树、叶、藤以及鸟兽和几何图形。在配色上,以波斯红宝石、孔雀绿为主基调,通过多种颜色、层次的堆积和变化,形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风格的丝毯。无论哪种图案,融汇到天水丝毯中,都强烈地凸显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丝,贵如金,柔若金,且丝织极具浮雕效果,远超其他地方的织造,丝织而成的艺术挂毯,其华美、珍贵度有着“一丈毯,千两丝”的美誉。作为手工编织艺术中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天水丝毯采用优质的桑绢丝或柞绢丝为主料,有图案设计、绘制、图案打稿、配线、织毯、平毯、剪花、整理等21道工序。天水丝毯的制作,是一门复杂而艰苦的工艺,所有的工序都是手工操作。编织艺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每件丝毯,往往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完成。“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天水丝毯在无数的峥嵘岁月中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精神,2014年,天水丝毯织造技艺作为传统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软黄金上的雕刻天水丝毯︵上︶□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喜田这是源自手工和心灵的艺术,这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奇观。一次次传承中,一代代创新里,它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丝毯艺术的繁荣和昌盛。它,就是有着“软黄金上的雕刻”美誉的天水丝毯。◇◇◇本 报 地 址 :麦 积 区 成 纪 大 道 中 路 成纪新城D 座邮政编码:7 4 1 0 2 0 新闻采集中心( 报料) :8 8 8 9 0 2 6 子报编辑部:8 2 2 0 7 5 7 文化文艺中心:8 2 1 3 2 8 9 通联部:8889030群众工作部:8889006经营部:8212867印务发行部:8217168印 刷 投 递 质 量 监 督 投 诉 电 话 :8 2 1 7 9 0 7 零售价:1 . 0 0 元全年订价:2 2 8 . 0 0 元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排版:本报采用华光七型彩色系统照排印刷:天水新华印刷厂地址: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9号

第6页

一铁堂峡口,一隅开阔之地,傍水而居的是我的故园。我家住在一条大河边,正如曹文轩所说,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村子。村落四面环山,绿树掩映,西汉水在南山脚下绕村而流,清流激荡,鸟啭鱼欢。进入夏季涨水季,整个村子更是在一片水色里。“窗含青山千年秀,门对汉水万里清。”大爷爷的这副对联,便是绝佳的写照。祖辈在村口开凿出一条河道,将西汉水引进村子,一渠清水在村子中央穿行而过,两岸杨柳依依、绿草如茵、野花簇簇。溪水在家门前流过,开门见水,满眼都是清凌凌的流水。溪水在村子出口的地方连接着我家的磨坊。磨坊是一座古老的小木屋,长满青苔的水车“咯吱,咯吱”,一声声悠悠地转动。水斗翻转,水流哗哗,水珠飞溅,水汽氤氲出一片迷蒙。柳枝浮动,烟气袅袅,傍晚呈现出一派霞映碧水柳笼烟的迷人景象。爷爷把麦子倒进了磨盘,磨盘转动,麦香弥散。母亲和奶奶在溪边浣洗,清凌凌的溪水漫过脚踝,长长的柳枝轻摇鬓间,鸟儿在头顶翻飞,鱼儿在脚下游荡。磨坊不远处是我家的院落,房前屋后是爷爷的菜园和果园,挖一个水渠,河水顺着院墙下的水眼流进院子。顺着水渠,清凌凌的溪水汩汩流进菜园,流进果园。株株绿树下、棵棵菜苗下、簇簇花束下清流涌动,房前屋后流水淙淙,一片水光。太阳照射,水色潋滟,斑驳的水影在屋檐下,在老屋古旧的雕花长桌上明灭晃动,炕上炭火炖煮的野蘑菇,散发着诱人的香。各色的蝴蝶在花间闹着,房前屋后布谷声声。水永远在我心里清亮亮地流淌,有关家乡的记忆似乎总是漂浮在清凌凌的溪水上。夏夜,大人们在月辉下洗衣闲聊,孩子们或在水里嬉闹,或在村里捉迷藏。夜深了,随便在爹爹家,或是三爸家睡去了。奶奶的呼叫声却在村里传起,小脚的奶奶满村子寻着我们兄妹,她的呼唤在漫天的星光下,在清凌凌的水波上绵长久远地回响……磨坊里的油灯常常彻夜亮着,水车转动,磨盘嘤嘤。爷爷随转动的磨盘忙碌着,眉毛胡须沾满面粉,此时的他仿若西汉水上白胡子的仙人。磨坊的油灯透过窗户和溪流,在深夜里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磨坊里那盏昏暗的油灯、转动的水车,屹立于风里,不止百年的光阴。它连接着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牵动着一缕缕动人的情思,令人怀念。我没来由地想起《楚辞·渔父》的典故,心里生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古人坐在沧浪之水的岸边,濯足、濯缨,然后在莞尔一笑后,鼓枻而去。二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故乡,但心底里总有一种声音,那是故乡夏夜里青蛙的鸣唱,来自门外的溪水边或是房前屋后的果园里。那一声声蛙鸣,厚重欢快,很有节奏。那时还小,大人们坐在饭后的月色里一边闲谈,一边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欢乐。躺在奶奶怀里数着星星,听着那声声蛙鸣,就想快快长大。未曾想长大后的几十年,平凡而平庸,但那夏日的蛙鸣却始终留在心里。在温柔的晚风里,在故乡那一湾月色里,此起彼伏的蛙鸣,与虫儿的浅吟低唱,组成夏夜最顶尖的乐队……月光下,故乡的小院,古旧的土房,房前屋后一树一树的果子,以及坐在院子里纳凉的爷爷奶奶,成了诗。三想起故乡的小院,就会想起奶奶。庭房东侧面一间低矮的土房子,是我家的厨房。大案板,土灶台,占据了大半个厨房,十几口人吃饭,灶台真是大,那口铁锅也大,足足有三四尺。厨房里烟熏火燎,屋顶、墙面黑漆漆的,但在我心里却永远亮堂、温暖。奶奶总是无声地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添柴、烧火、做饭。大人们劳作归来,就可以开饭了,但不管大人怎样辛苦,孩子们总是要先吃的。长长的、细细的面条,在水里翻腾滚荡,雾气蒸腾。奶奶捞出一碗一碗的面条递给孩子们,大人们则在院子里洗漱、整理庭院,等待几个孩子吃饭。调皮的孩子从奶奶手里接过一碗,三两口吃完,就来讨要第二碗。看着乖巧的孩子还在灶台边眺望等待,奶奶就会笑骂着赶走调皮的孩子,把饭递给锅边等待的孩子。锅里热气腾腾,院里人声欢闹,最平常的人间烟火,却是最迷人的人间温情。灶膛里烧得极旺的灶火,映着奶奶安详的脸。奶奶烧火似乎有魔法,火钳三拨两弄,灶膛里的火就蹿起来,且越烧越旺。一时间,红彤彤的灶膛,照亮整个厨房。火“噼里啪啦”地响,像笑声,奶奶就说:“火笑了!”火笑了,就要有客人来了。还真灵验啊,站在厨房门口,眼见着,姑姑提着竹篮子,出现在南山的梁上,再沿着山道走下来。随后,她提鞋挽裤,蹚过西汉水,就从大门里笑着进来了。一声“妈”,院子里的阳光都明媚了,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四故乡的小院,房前屋后种了很多的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李子树,应有尽有。不得不提的,却是那棵参天的核桃树。夏日里,它枝叶相攀、遮天蔽日,占据了院子的大半个天空。它努力将枝叶伸出院外,让磨坊前的那片空地都变得阴凉。结果后,高处的核桃停在云端,低处的只需抬手就能摘到。等到核桃一天天成熟后,低处的果子早已被过路的人摘走,后来的人只能望着云端里的兴叹。嘴馋且淘气的孩子,捡起石块瓦片投向高处,幸运者击中后,捡起掉下来的那一两个核桃,一溜烟就没了影子。到了秋天摘核桃的时候,那可就热闹了。像是要赶赴一件极大的盛事,全家人都动员了起来。大人们拿着长竹竿站在地上打核桃,几个哥哥则爬上树摇动树枝,一时间,像是天上下起了核桃雨,核桃滚得满院都是。我们看着、笑着,捡拾起散落满地的核桃。核桃催生了我家一道传统的美食,核桃扁食,那真是人间美味啊!我喜欢,我的父亲母亲更喜欢。可是我的孩子不喜欢,说太过油腻。孩子们怎能懂得,故乡小院里生长的那种独特的醇香的味道。只需一碗核桃扁食,便又回到故乡。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5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人文铁堂峡是一条十里峡谷,壁立千仞,直插云天。西汉水谷底拨弦,小径回环崎岖,摩崖临水,有一夫当关之势。据说蜀国大将姜维与曹魏大军曾在这里激战,壮士挥戈,血雨腥风,豪壮之气直冲云霄。诗人杜甫曾经在这条长峡穿行跋涉,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篇《铁堂峡》。曾经的刀光剑影留在了历史的长卷,诗人的喟叹千古回旋,这条秀美的长峡因此多了沧桑的古韵,更有了磅礴浩然的气质。铁堂峡口有故园□饶饶铁堂峡︵资料图︶况味

第7页

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品鉴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6天水历史悠久,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古丝绸之路开通后,天水就成为贯穿东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之后无数岁月中,各民族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古城的发展日益加快。到了明清时期,天水城区逐渐形成了“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五城连珠”的城建格局。在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着大量的金石拓片,内容繁复,涉及历史、地理、政治、民族、民俗、艺术等各个方面。这幅“胡缵宗书衍渭”刻石拓片,就是从明朝时悬挂在西关城东门之上的牌匾上拓印下来的。五百年来,它和峥嵘岁月一起,见证了天水曾经的繁荣和兴盛。所谓拓片,就是指用纸从碑刻墓志、画像砖石及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器物上清晰地拓印下来的书法美术作品。“胡缵宗书衍渭”刻石,是明朝嘉靖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43年二月刻立于秦州西关城东门的。虽然牌匾早已消失在岁月深处,但留存下来的拓片却完好无损。这幅拓片,纵63厘米,横111厘米。上落款有两行,为“嘉靖二十二年二月上浣之吉,都御史郡人胡缵宗书”。下落款“署知州洛西李鲸、同知祝某、判官陈大经立”。上浣,就是上旬的意思。知州,就是秦州的第一行政长官。同知为知州的副职,负责分管地方的盐、粮、捕盗、江防、河工、水利等事务。判官,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从落款看,牌匾是胡缵宗和当时秦州府的主要行政长官们一起刻立的。明清时期,秦州古城的建制基本确立,呈现出了“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五城连珠”的格局。两山,就是南北二山。一水,就是穿城而过的母亲河———藉河。五城,就是东关城、大城、中城、西关城和伏羲城,其中东关城、大城、中城以民居、官署、学校和手工业为主,而西关城则为繁华富庶的商业之地。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科技,明清时期的秦州古城给予世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座江南小城。这和后来斯诺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对天水的描摹相当吻合。史料记载,当时的西关城开有五门,西门为“启汉门”,与伏羲城相通。东北为“大庆门”,东南为“阜康门”。东门为“衍渭门”,与中城相通。东门上悬挂的牌匾上,书写的就是胡缵宗“衍渭”二字。诗意的城门称号,隐喻着郡人们对古城的希冀和愿景。胡缵宗,号可泉,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等。他为官时爱民礼士,廉洁辩治,名扬大江南北。1534年,他罢官回归故里后,就开启了教书育人、著书游学的生涯。这幅“衍渭”牌匾是他回乡九年后游学秦州时兴之所至而写的。衍,为会意字,意思就是水流入海,多引申为地域丰足。渭,就是渭河。胡缵宗所书的“衍渭”二字,就是希望秦州这方水土永远光耀千秋,繁华富足。“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这是他在《鼓吹曲辞·上之回》中,对神州大美山川的向往与想象。其实,游历山川的阅历,让他的乡愁更加浓烈不已,只不过对于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来说,希望家乡繁荣富强应该是他晚年最朴素也是最恳切的愿望了。据《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记载,拓制拓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梁朝虞和的《论书表》中,就有“拓书悉用薄纸”的记载。《隋书·经籍志》里讲,“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拓片,最早是用于临摹习字的。盛唐时,这种临字方式被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之后到了南宋,拓片已盛行风靡,而拓制技艺也得到了空前提高,有着“下真迹一品”的赞誉。拓片制作手法各地略有不同,一般都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或印泥拓印来记录花纹、文字等。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在历经一千多年岁月的侵蚀后,这门独特的技艺承载了更多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信息。无论是在文物考古,还是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书法艺术中,拓片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法。清朝康乾时期,盛行金石学,拓片收藏极为流行。之后的晚清时期,拓片收藏再次盛行。目前所留存的这幅“衍渭”拓片,虽然我们无法知晓其具体的拓制时间,但它却完美呈现了胡缵宗书法水平的高贵与不阿。方正、圆润的馆阁体中,所蕴含的正是他廉洁、坦荡的人生风范。清朝至民国以来,天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秦州古城也随着经济的萧条而日渐凋敝。城门坍塌,牌匾消失。可喜的是,有心之人拓制了这幅拓片,让我们透过历史的烟云,依稀看到那个过往时代里曾有的繁华和富庶。李吉定,天水市金石拓片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致力于天水及周边地区金石拓片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在他看来,天水的金石拓片存量丰富,内容庞杂,且覆盖面广,对研究地方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幅“衍渭”拓片,既是研究胡缵宗书法的实物例证,也是极具人文内涵、文献价值的秦州建城史资料。毫无疑问,它是后人认识历史、重返真迹的信使。拓片自诞生以来,一直被收藏家、专家们所津津乐道。这幅胡缵宗书衍渭拓片,古朴生动,拓制技艺高超,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关陇地区政治、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脉络。如今,这幅拓片和其他馆藏文物一起,在每天的迎来送往中,被更多的游人所津津乐道。与之为邻的西关古城,历经了时间和智慧的造化后,在新时代也更是风姿绰约,美轮美奂,成为天水一张名耀华夏的文化名片。此时此刻,先祖们的愿景与历史的回响也遥遥暗合在一起,让这片福地更加深广灵动,生生不息。金石留痕胡缵宗书衍渭拓片一纸拓片,见证古城曾有的繁华。一人一城,共谱流传百年的盛典。金石留痕“,衍渭”拓片。◇◇◇天水宝藏·品鉴□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喜田“胡缵宗书衍渭”拓片胡缵宗画像﹃嘉靖二十二年二月上浣之吉都御史郡人胡缵宗书﹄

第8页

蜡梅,被誉为我国特产的名花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在寒冷的冬季盛开。它的花瓣如同被蜡涂上一层,晶莹剔透,黄色如琥珀,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这种花朵似乎是大自然特意为冬季准备的礼物,以其清雅之姿点缀着每一个角落。蜡梅,这独特的名字背后,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是中国特有的珍贵花木,被誉为自然界的艺术家,以细腻的香气、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一道亮丽风景。虽然关于蜡梅确切的栽培年代尚待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工引种栽培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一千年。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蜡梅已经开始在鄢陵地区种植,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那时,蜡梅还只是处于栽培的萌芽期,但足以证明中国人民对于蜡梅的热爱和欣赏。唐代,蜡梅开始被广泛种植用于观赏。杜牧的诗中描绘了蜡梅三年花开的情景,展现出蜡梅在唐代已成为观赏植物。到了宋代,蜡梅与梅花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黄庭坚在《山谷诗序》中首次将蜡梅与梅花明确区分开来,而晁补之的诗则描绘了蜡梅在雪中盛开的美丽景象。这一时期,蜡梅在吴下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栽培,成为人们眼中的珍品。到了明清时期,蜡梅的栽培进入了昌盛时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蜡梅的特点,而陈误子在《花镜》中则进一步明确了蜡梅与梅花的区别。这一时期,人们对于蜡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培育出了许多新的品种。鄢陵蜡梅更是闻名遐迩,被誉为“鄢陵蜡梅冠天下”,成为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中国人对蜡梅的喜爱源远流长。镇江、鄢陵等地更是将其视为市花,这足以说明蜡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清朝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诗人王士正曾赞誉鄢陵蜡梅为“鄢陵蜡梅冠天下”,这一赞誉让蜡梅名声大振。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蜡梅的传说,如“鄢陵黄梅冠天下”“天下第一花”等,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蜡梅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之花。从古至今,咏蜡梅的诗歌数不胜数。宋朝杨万里的《蜡梅》中写道:“栗玉圆雕蕾,金钟细著行。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扬。”这首诗生动描绘了蜡梅的精致和可爱,让人感受到蜡梅的独特魅力。而唐朝杜牧的《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中的“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蜡梅迟见二年花。”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蜡梅的坚韧与美丽。蜡梅不仅是中国人喜爱的花卉,更是贞洁不屈的象征和美丽的化身。它与白梅、山茶、水仙齐称为“雪中四友”,其生命力顽强,观赏性强,从古至今,永不衰败。在严寒的冬天,蜡梅独自开放,生机勃勃,这使得蜡梅成为高洁、顽强、独立创新、心灵高尚的象征。作为“一品十二命”之一,蜡梅与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杜鹃、玉兰并称为十二仙子,属花中极品。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不畏严寒,独自盛开,这是蜡梅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朵小小的花朵,不仅散发香味,还展现出抗多种有害气体的强大能力。它不仅为环境增添了绿意和花香,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帮助我们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蜡梅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它便是茶叶加工的理想之选,与茶叶的结合,让人们在品味清茗时,也能感受到蜡梅的淡雅香气。不仅如此,蜡梅花还广泛应用于酒类、糖果等食品加工领域,为我们的味蕾带来一场独特的芳香盛宴。《本草纲目》中对蜡梅的描述是:“辛、温”,而《贵阳民间药草》中则提到蜡梅花泡茶可以治疗久咳。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蜡梅在中医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蜡梅花精油更是备受瞩目,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珍贵物质。然而,目前对蜡梅花精油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方法所得的化学成分种类有限,这无疑限制了蜡梅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尽管我国蜡梅属植物的种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800余公顷,年产蜡梅干花达100余吨,但目前对其开发仍局限于传统产业,如蜡梅花茶、蜡梅酒、切花等。从花茶到精油,蜡梅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无论是作为观赏植物还是作为食品、用品的原料,蜡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蜡梅却在这个季节里独树一帜,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更为我们的餐桌和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的风味与保健功能。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日里,一碗蜡梅粥摆在眼前,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粥里的蜡梅花瓣与米粒相互交融,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联手创作的美食艺术品。每一口都充满了自然的甘甜与花香,让人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家的温暖。除了品粥,蜡梅还可以与鱼头一同熬制汤品。那种独特的香气与鱼头的鲜美相互衬托,仿佛是大自然与美食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家常聚会还是节日庆典,这道蜡梅鱼头汤都是餐桌上的亮点。除了美味,蜡梅还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经常饮用蜡梅花茶,不仅可以清新口气,还能治疗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药物,为我们在这个季节里保驾护航。不仅如此,蜡梅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其抗菌消炎、抗病毒的特性使它成为理想的护肤佳品。使用含有蜡梅成分的化妆品,就如同给肌肤穿上了一层保护衣,抵御外界的侵害。而山蜡梅茶更是保健的佳品。它具有解表祛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治疗流感等病症有显著效果。无论是工作疲惫还是身体不适,一杯山蜡梅茶都能为你带来片刻的宁静与舒适。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刘蕾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7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1161102062@qq.com博物□陈斌在银装素裹的冬季,大自然仿佛陷入了沉寂。然而,在这寂静之中,蜡梅却悄然绽放,为寒冷的季节带来一抹独特的色彩,那就数冬日的蜡梅了。冬日之花︱︱蜡梅自然书

第9页

责任编辑:胡晓宜编辑:洪波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8版网址:www.tsrb.com.cn 邮箱:2528883264@qq.com美术本 报 地 址 :麦 积 区 成 纪 大 道 中 路 成纪新城D 座邮政编码:7 4 1 0 2 0 新闻采集中心( 报料) :8 8 8 9 0 2 6 子报编辑部:8 2 2 0 7 5 7 文化文艺中心:8 2 1 3 2 8 9 通联部:8889030群众工作部:8889006经营部:8212867印务发行部:8217168印 刷 投 递 质 量 监 督 投 诉 电 话 :8 2 1 7 9 0 7 零售价:1 . 0 0 元全年订价:2 2 8 . 0 0 元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排版:本报采用华光七型彩色系统照排印刷:天水新华印刷厂地址: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109号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胡碧波】日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官网公布了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览入展名单,甘肃11人作品入展,其中天水书法家王健鹏、张弘扬、张旭瑞参评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承办,旨在引导广大书家坚守艺术理想,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国审美风范,追求时代正大气象,集中展现近年来手卷书法创作成果。据了解,本次展览共收到来稿14534件,经评审确定194件作品入展。这些入展作品秉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彰显了中华美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清新雅逸、质朴自然的艺术风貌。同时,注重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王健鹏,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麦积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闲堂书法工作室创始人。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被专业文博机构收藏。张弘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画院特聘书法家。2023年被评为第六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入展并获奖。张旭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张改琴书法基金会签约书法家,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艺术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性展览并获奖。天水书法家王健鹏张弘扬张旭瑞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展一条S型的山涧蜿蜒而下,水流湍急、水波回转、白浪翻飞。怪石嶙峋的崖壁上,两棵遒劲古松横斜在溪流之上,藤萝缠绕。四对姿态各异的山鹊,拖着长长的蓝色尾羽,或凌空飞鸣回旋,或栖止啄食于山涧树石之上,形象和姿态十分生动。画面左实右虚,左上黑重的崖壁与古松一角,与右下溪流中的砥石和部分石壁相呼应。松树的树干和松鳞以浓墨画出,松针用墨线勾描后再用花青淡淡渲染。崖间类似竹叶的草叶,以工笔双钩填色法绘制。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后稍加皴擦,再用花青和墨罩染,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和坚硬的岩石质感。此画的画风工细、动静结合,用笔苍劲爽利。画幅虽小,却是标准的南宋山水特有的“一角半边”式的山川图像截取,而且气势宏大,别有洞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堪称南宋花鸟和山水结合不可多得的精彩小品画。画作无款,自然就不知道作者的信息。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俗语果然不假。该画钤鉴藏印有:“黔宁王子孙永保之”“项墨林鉴赏章”“神品”“项元汴印”,可以看出曾经为明黔宁王沐昂和项元汴收藏。另有资料显示为黔宁王沐琳收藏,但经查共有12代黔宁王,其中并无沐琳,而画上所钤“黔宁王子孙永保之”,显然系沐昂之印。沐昂系首任黔宁王沐英的第三子,据《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记载,其喜好诗文,常与文艺人士交往,曾收集明代初年寄居在滇南的21位诗人的作品,编成《沧海遗珠》。松涧幽寂无人至山禽飞鸣独自欢———佚名《松涧山禽图》赏析□范美俊书画资讯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杨华】由天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天水市书法家协会、天水市文化馆承办,新阳文化艺术研究会协办的“温子安先生遗作书法展”日前在天水市文化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10幅,吸引了温子安生前好友及书画爱好者200余人观展。据了解,本次展览所展出作品,均是温子安先生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书法精品,其中既有他精心创作的行楷小字,也有草书大字,体现了温子安先生各个时期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创作探索历程。开展仪式上,天水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庆元说,能在天水市文化馆举办温子安先生遗作书法展,既是对他多年来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书画艺术成绩的一个肯定,也是对他去世一周年的一个告慰,更是对新阳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提升。尤其是他一生勤勤恳恳做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也为后辈树立了一个德艺双馨的楷模。中国文联主管《神州》杂志副社长、金石书法家毛晓春在接受采访时说:“身为家乡人,温子安老师对家乡的几代读书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新阳人的心里是文化人的代表,在他的影响下,家乡出了许多的文化人。此次举办这么一个高规格的展览,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和推广,也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温子安先生系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人,幼承家学,熟背《孙过庭书谱》,研习颜赵柳魏碑自有心得,临习“二王”书帖神形俱妙,晚年独钟黄庭坚乐此不疲。他自幼喜爱书法,几十年笔耕不辍,其书法兼容并蓄,自成一体,在新阳镇当地具有文化楷模的声誉。温子安先生生前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先进文化站站长,北京人民画院院士,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理事会副秘书长。温子安先生遗作书法展在我市举行业界宋·佚名《松涧山禽图》绢本设色25.3×2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藏品赏读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报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