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二中报》第225期 2023年3月25日

发布时间:2023-11-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衢州二中报》第225期 2023年3月25日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总第225期本版责任编辑:王俊生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主办网址:www.qzez.comE-mail:qzez1953@163.com3月23日上午,在衢州二中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签约成立暨校友捐赠仪式在学校博文楼会议室举行。市慈善总会会长毛建民、副会长王盛洪、副会长杨继、秘书长郑天顺等出席。衢州二中党委书记潘志强、校长翁胜华及班子成员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衢州二中党委副书记王飞主持。1983届校友吴锡山,2004届校友朱小聪,2001 届高三(6)班,2006 届高三(14)班分别以个人和班级名义为“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注入首批捐款二百七十六万余元。杨继副会长和翁胜华校长签署“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设立协议书。郑天顺秘书长和翁胜华校长分别和吴锡山校友,朱小聪校友代表朱元昌先生,2001届高三(6)班代表涂渺校友,2006 届高三(14)班代表胡雷校友签署“定向捐赠三方协议”。随后,王盛洪副会长和翁胜华校长分别向捐助者颁发了水晶奖牌和捐赠证书。毛建民会长在讲话中表示,慈善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 [收起]
[展开]
《衢州二中报》第225期 2023年3月25日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总第225期

本版责任编辑:王俊生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主办

网址:www.qzez.com

E-mail:qzez1953@163.com

3月23日上午,在衢州二中即将迎

来70周年校庆之际,“衢州二中教育慈

善发展资金”签约成立暨校友捐赠仪式

在学校博文楼会议室举行。

市慈善总会会长毛建民、副会长王

盛洪、副会长杨继、秘书长郑天顺等出

席。衢州二中党委书记潘志强、校长翁

胜华及班子成员参加签约仪式。签约

仪式由衢州二中党委副书记王飞主持。

1983届校友吴锡山,2004届校友朱

小聪,2001 届高三(6)班,2006 届高三

(14)班分别以个人和班级名义为“衢州

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注入首批捐款

二百七十六万余元。

杨继副会长和翁胜华校长签署“衢

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设立协议

书。郑天顺秘书长和翁胜华校长分别

和吴锡山校友,朱小聪校友代表朱元昌

先生,2001届高三(6)班代表涂渺校友,

2006 届高三(14)班代表胡雷校友签署

“定向捐赠三方协议”。随后,王盛洪副

会长和翁胜华校长分别向捐助者颁发

了水晶奖牌和捐赠证书。

毛建民会长在讲话中表示,慈善是

社会文明的体现,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的重要抓手。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

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

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毛建民会长表示,

市慈善总会将尽力推动“衢州二中教育

慈善发展资金”发展。他希望衢州二中

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公开透明,让

捐助的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有心理获

得感,使“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

成为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一项举措。

潘志强书记在发言中对以各种方

式帮助和支持过学校发展的校友们和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潘志强书记表示,校友是衡量一所

学校办学水平和成就的最终体现,是学

校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办

学过程中,当学校需要帮助的时候,学

校曾无数次收到校友们释放的善意,得

到他们在财力、物力、信息、精神方面的

主动支持和帮助。衢州二中70年办学

历史积淀的人文关怀,早已内化为文化

滋润着这座校园。

潘志强书记还表示,学校将妥善用

好“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把校

友们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化为踔厉奋进、

笃行不怠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努力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四省

边际教育桥头堡贡献二中人的力量。

2001届高三(6)班代表涂渺作为捐

赠代表发言。他表示,自己和所有校友

一样,怀着感激之情,感激栽培自己的

老师和母校。得知母校和衢州市慈善

总会设立“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

金”,2001届高三(6)班的同学们募集捐

款4万余元,以这种方式向母校七十华

诞献礼,表达对母校的感谢之情。

为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助推衢州二

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衢州市慈善总

会和衢州二中共同设立“衢州二中教育

慈善发展资金”。该资金将成为学校和

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情系教育、

捐资助学、回馈母校的一个重要平台。

“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接

受来自校友、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和国

际友人的定向捐赠,主要用于衢州二中

的奖教金、奖学金、扶贫济困、教育事业

发展等公益活动。

青春的脸庞如三月的阳光闪耀,青

春的远方正待肩负爱和责任勇敢去

闯!

3月4日下午,衢州二中、衢州博文

中学2023届“十八岁风华正茂,七十载

博雅二中”主题成人仪式在红五环广场

隆重举行。1013名衢州二中、衢州博文

中学高三学生,在老师、家长、校友的见

证和祝福下,带着自信走过成人门,步

入新的人生阶段。

衢州二中2003届校友、共青团衢州

市委书记童舟,衢州二中2012届校友、

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助理黄峰,

衢州二中党委书记潘志强、校长翁胜华

及教育集团班子成员参加了成人仪式。

下午 2 点,高三公益团队的 4 名学

生以寓意成长的歌曲《蜗牛》拉开了成

人仪式序幕。

一张张成长相片汇集成的视频《成

长的足迹》,带着父母和孩子重返岁月

的河流,体会父母、师长的倾情培养。

“无论你走多远,父母永远是你最

温柔的守候!

“永远有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

回家的路!”

肖闽哲妈妈、孙明夏妈妈回忆了孩

子带来的快乐,也送上了家长们饱含爱

意的祝福。肖闽哲和孙明夏同学也各

自分享家庭故事,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

和深深的谢意。

一份特别的礼物,代表了父母的关

怀与祝愿,一封写给父母的感恩信藏着

写给父母的心里话。父母子女间的深

情和对孩子的祝福,都融入一个个深情

的拥抱里。

青春的路上,有家长的牵挂,也有

老师的叮咛。如春日阳光般的青春时

光该如何无悔地度过?徐成辉、刘梦婷

老师用诗歌《青春的寄语》,细细叮咛。

“时代锻造了青年!青年是时代发

展不竭的动力!……”衢州二中党委书

记潘志强代表全校老师送上对“疫情后

的一代青年”的殷切寄语。

“希望你们始终心怀光明,始终传

递善意和关怀,做一个内心温暖明亮的

人!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顺境修力,提升技能;逆境修心,锤炼心

性。不断学习、终身成长,做自己成长

路上的引领者。希望你们像陈潇然一

样始终勇挑重责,自我加压,争当优秀

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的中坚力量。”

在青春向阳成长的时刻,扛起前行

的动力,面对未来许下铮铮誓言。在衢

州二中高三学生郑安岚、衢州博文中学

高三学生苏晴的带领下,红五环广场上

响起1013名学生的成人誓言。

18岁的声音带着无畏和勇敢,在广

阔的世界中回荡,又饱含着对未来怎样

的渴望?视频《十八岁的梦想》,听听新

一代衢州二中和衢州博文中学青年的

梦想。

学长学姐们也在这个重要时刻送

来了祝福。

2012 届校友黄峰学长应邀致辞。

2016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黄峰校友

直接攻读清华本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

校工作,现为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主

任助理。

黄峰学长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的

成长故事,希望学弟学妹们勇于探索,

学会选择,“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

性”。

2003届校友、共青团衢州市委书记

童舟在致辞中代表共青团衢州市委向

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

贺。她希望同学们,立鸿鹄之志,做勇

敢的追梦人;像海绵一样学习知识,持

续激发创造力;多锤炼不服输肯吃苦的

韧劲,劈波斩浪向前行;感受爱、传递

爱、给予爱。

还有更多身在天南海北的校友们

心系母校,关心着学弟学妹的成长,他

们以视频方式带来祝福。

冠礼,是中国传统成人礼的仪式。

家长们亲手为同学们带上象征新的权

利与义务的成人帽。

童舟校友为学生代表赠送《宪法》,

希望同学们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

宪法,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家长的陪伴下,每位高三同学走

过成人门,从班主任手中接过《宪法》,

接受老师们的祝福!

校际联谊38年,

四省四校汇聚我校

文/范少杰

3 月 18 日上午,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

学、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一中学、安徽省黄山

市屯溪第一中学的书记、校长、分管教学副

校长、办公室主任等齐聚我校,在博文楼会

议室参加“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与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暨四省四校联谊会。

我校党委书记潘志强、全体班子成员、学校

行政人员及教研组长与会。

今年是四省四校联谊会成立的第 38

年,也是疫情后四省四校的首次集体会议。

本届四省四校联谊会上,四校领导围绕

“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衢州二中党委书记潘志强致欢迎辞,潘

志强书记回顾了四省四校联谊会的发展历

史和四校在发展中建立的深厚友谊。潘志

强书记还向与会者介绍了衢州二中的办学

情况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

潘志强书记表示,创新对于国家发展

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一种时代

精神。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

对当今各级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

“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期待各校畅叙各

自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经验,探讨解

决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瓶颈的良

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教学经

验,携手共进。

潘志强书记还表示,希望结缘于上世纪

80年代初的四校友情,能够随着常来常往更

加亲密;期待未来四省四校继续增进了解,

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学互促活动,推进四

校高质量发展。

四校结合各校探索和思考,从组织规

划、机构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生选

拔培养、外部资源协调、评价标准设置、教学

改革、管理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各自

的经验。

同时,与会学校还探讨了从国家层面进

行系统设计,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壁

垒,在招生、课程、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更好

地衔接,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对衔接课程体

系的建设、对考试招生制度、对拔尖创新人

才实验学校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让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得以前后接续,形成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等问题。

衢州二中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廖如舟

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前,与会者参观了衢州二中校

园,走访了校史馆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衢州二中教育慈善发展资金”

正式设立

文/范少杰 摄/刘惠震

你的青春如阳光闪耀!

衢州二中教育集团举行2023成人礼

文/范少杰

衢州二中70周年校庆

LOGO评选结果

衢州二中70周年校庆LOGO征集活动

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

与,自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先后接到多幅作

品。对所有参赛的选手,学校均表示诚挚

的感谢!学校组织了专业人士,对参赛作

品进行了海选,共选出 10 幅契合学校要求

的作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

展为期一周的二次评选,评选活动吸引力

了 2 万多人的热心参与。现将评选结果公

布如下:

获奖等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作品编号

4号、6号

1号、5号、10号

2号、3号、8号、9号

第2页

QuZhou No.2High School ZheJiang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本版责任编辑:张高军 教师言论2版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而书籍浩瀚

如海,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读书

宜多读经典。

《毛泽东选集》就是一本经

过 历 史 和 实 践 检 验 的 经 典 书

籍。它是毛泽东写于1925-1937

年间的文章汇编,这段时期是中

国革命最危险的时刻:中共经历

了大革命失败、国共十年对峙,

中国革命在刀锋上跳舞,几经磨

难,最终前途光明。这也是毛泽

东人生最跌宕起伏的时刻:从一

个教书先生到国民党宣传部负

责人,再到武装反抗国民党,最

后一跃成为中共领袖。

《毛选》正是这段波澜壮阔

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和党内同志

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接下来我将从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

个方面的内容介绍这本书。

一、实事求是:

谁是我们的朋友

1924年国共合作,当时中共

存在一个显著问题:革命力量薄

弱。中共党员不过几百人,如何

改变四万万人的中国呢?党内

领袖陈独秀认为,依靠国民党力

量进行革命。张国焘认为,中共

应该学习苏联经验,发动工人运

动进行革命。但是依靠国民党

力量是有丧失独立性风险的,中

国工人的数量也不过两百万人,

且都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这

两位党的高层干部,都有一个共

同的感觉:革命力量严重不足,

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同盟军。

面对革命力量不足的问题,

毛泽东经过深入研究于 1925 年

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

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

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

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

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

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

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

大概的分析。

文章开门见山,毛泽东直指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

友,我们可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

法分辨敌友。由此可见,毛泽东

不再只是革命任务的执行者,他

开始以决策者的视角来思考革

命的方向问题。

毛泽东把中国社会分为六

个阶层:地主、中产、小资、半无

产者、无产阶级、流民。作为一

个无产阶级的政党,毛泽东却关

注到了半无产者农民,指出农民

是革命的同盟军,为什么呢?毛

泽东观察到如下现象:

贫农:荒时暴月,向亲友乞

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

日 五 日 ,债 务 丛 集 ,如 牛 负

重。……店员:以微薄的薪资,

供家庭的费用,物价年年增长,

薪给往往须数年一增,偶与此辈

倾谈,便见叫苦不迭。

这些衣衫褴褛的穷苦人,无

论他们多么努力工作,都难以改变

苦痛的现状,他们想要活得体面,

他们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

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解决了,

毛泽东立即展开实际行动,扩大

革命力量。1925年,毛泽东在广

州、武汉等地开办农民讲习所,

发动农民运动,大大支持了北伐

进程。后来也正如毛泽东预测,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使得革命

遭受重大挫折。毛泽东对于不

同阶级的分析,是符合现实的,

并具有预见性。

通过阶级分析法,毛泽东全

面掌握了中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

道路和方向,类似作品还有《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这

种从国情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在

历史重要关头屡屡发挥指导作用,

后被称为“实事求是”。

二、群众路线:

真正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于《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中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

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

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革

命需要有忠诚的军队和革命根据

地,更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

1927 年毛泽东开辟了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面对国民党多次

军事围剿,红军和根据地危在旦

夕之际,此时毛泽东更关心的是

群众问题。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

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

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

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

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

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

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

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

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

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

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得到

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

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

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

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

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

建 皇 帝 的 城 池 宫 殿 还 不 坚 固

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

……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

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

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

工作方法》(1934年)

妇女要学习犁耙、木桥太

小,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却是山一样

的大事。对于毛泽东和共产党,

人民群众问题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干革命,绝不把

群众当成革命的工具;中国共产

党干革命,为的是人民群众的利

益和幸福。这样的党,这样的军

队,在当时虎狼遍布的中国怎么

可能不胜利呢?这种处处把人

民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思

想,被人总结为“群众路线”。

三、独立自主: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作为党的创始人、开

辟了革命根据地、率领红军打了

无数胜仗,当时却被党内许多人

批判。1931年赣南会议中,毛泽

东就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

“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

倾机会主义”。

为什么?核心原因在于毛

泽东虽然富有实践经验,但是在

革命理论上却不被党内主流所

认同。党内主要领袖深受苏联

革命影响,陈独秀曾这样讲:“农

民是小资产者……他们怎么可

能接受共产主义呢?”长沙的共

产党代表说:“山里怎么可能有

马克思主义?”

面对质疑和否定,毛泽东在

延安苦读马列经典,经过深入钻

研,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

盾论》等著作。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

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的依据。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苏联、具有特

殊性,不能完全按照苏联经验来

指导中国革命。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

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些我们今天看来耳熟能详

的观点,在当时党内却是破天荒之

举,这种革命创造精神被总结为

“独立自主”。自此,毛泽东一举奠

定了自己在党内的权威地位。正

如《沁园春·雪》所言:“数风流人

物,还看今朝。”中共七大这样评

价: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

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

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结语

《毛选》这本书拥有许多优

点。在文本上,《毛选》的语言通俗

易懂、逻辑清晰、论点鲜明、论证充

分。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各个领域,其看问题非常有深度,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了解近代

中国的一把钥匙。

不仅如此,《毛选》还蕴含丰

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事

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

义。我们可以带着现实问题去

读书,读完书后联系实际去解决

问题。

文革以后,中国社会逐步走

出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毛泽东

逐渐变成了一种符号和象征。如

果不读他的著作,我们很难很深

入理解他、理解中国革命,他将成

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

能以毛泽东的功绩来遮掩他曾犯

下的错误,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

毛泽东曾犯下的错误来否认他的

伟大功绩。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

伟大领袖,他缔造了新中国,他思

想的精髓就包含在这本《毛选》里,

等待人去翻阅、探寻,我郑重向大

家推荐这本书。

革命改造中国 ——品读《毛泽东选集》

殷鹏

编者按:

2023年,时值衢州二中70周年校庆。衢州二中70年的发展,凝聚了无数优秀教师的辛勤汗水,他们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富足的精

神世界,是学校文化内涵的缩影。为全面展示衢州二中70年文脉传承,继续激励广大师生赓续传统,奋勇开拓,《衢州二中报》自本

期开始,将陆续刊发优秀教师的精彩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本期刊发的文章为衢州二中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殷鹏老师的一篇

读书笔记。希冀广大读者能从殷老师的文章中,品读出治学者的机智和二中教师广阔的人文视野。

第3页

三衢道中,衢江水畔,

二中校园,沐浴儒风,浸润

吾心“。纵有狂风拔地起,我

亦乘风破万里”是作为新青

年的无畏无惧;“少年应有

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是作为新青年的雄伟壮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是作为新青年的

乐观自信。四十位充满青

年感的同学们组成了高二

(2)班这个意气风发的集

体。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不骄傲不浮躁,不消沉不动

摇,为的就是大有作为、干

有所成。作为一个文科班,

踏实背书,字斟句酌是我们

的态度。早读还未开始,就

可以听到班级中传出朗朗

的读书声,在课间也经常会

看见同学们为了一道题目

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这,是高二(2)班。

教室是练兵场,而操场

则是我们的竞技场。“无体

育,不二中”是二中的一大

特色“。所谓体育,文明其精

神,野蛮其体魄”,小到每天

大课间跑操的认真参与和

体育课堂的积极锻炼,大到

校运会的奋勇拼搏和团结

呐喊,在突破中不断超越、

在超越中不断提升,追求更

好的自己是二班同学们奋

斗青春的底色。在班级参

加的第一次校运会中,尽管

有得力干将的因伤缺席,但

却 有 女 侠 的 忍 痛 咬 牙 坚

持。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

超越自我是最佳状态。坚

持不懈才能成就更好自己,

知难而进才能铸就精彩与

辉煌,这,也是高二(2)班。

通往高考的路是一条

布满荆棘的路,经过花草,

经过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也经历过孤峰峭壁、跌宕小

路,披过耀眼金鳞,但也曾

会暗淡无光。可这是一个

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有同学们的努力,更有

班 主 任 徐 老 师 的 倾 心 付

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日复一日,徐老师的教导就

像匠人打磨玉石,为的就是

让所有同学们学有所成,终

成大器。做数学题时的对

我们的一句句叮嘱;卫生检

查、日常跑操时对我们的一

句句监督;考完试之后细心

的一句句叮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缀,则未来可期”,正

是因为有徐老师的高标准、

严要求,同学们的鼎力支

持、全力配合,所以到崭露

锋芒之时,他们定会无畏前

路艰险,走向远方,有朝一

日张开巨大的羽翼,向着光

和梦想飞翔。飞翔的途中

沐浴过金色阳光,朦胧云

雾,享受过芬芳花草,透明

雨珠,让他们纯白稚嫩的翅

膀被点缀的五彩斑斓,绚丽

缤纷。校园麦霸赛、摄影赛

的积极参加,主持人团队、

学生会、社团联等的争相竞

选,处处可见二班同学积极

的身影,在丰富自己兴趣、

充实日常生活的同时,又何

尝不是一种担当与传承?

通向成功的路不是一

帆风顺的轨道,而是带有坑

洼的草原,只有不断踏实寻

找道路,才能在广阔世界闯

出自己的一片天。一个人

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

时候,可能会失败,但是四

十个人并肩依靠,全世界都

挡不住他们的阳光。少年

驰骋,仗剑天涯,值此二中

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即将步

入高三的二班四十位同学

们定会以梦为马,不负韶

华,同学校一起展鸿鹄之

志,迈步向未来!

郑鼎翰

学习目的明确,有理想,努

力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

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

心,能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

使用信息。时光如梭,转眼

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学

习生活,历历在目:学习上

他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

适合自己状况的学习方法,

用心思维分析解决问题。

勤奋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

共同完成任务。能评价和

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

人交流和分享。

尤绮

在教室里,她是一

个文静内敛的女孩,待

人和善,与她相处如沐

春风,可一旦到了田径

场上,她散发出截然不

同的气场。眼神中无

时 不 透 露 出 一 种 坚

韧。落日余晖中刻苦

训练的她,蹲在起跑线

的她,站在领奖台上的

她,真的很耀眼,专注

在她喜欢的事上,吸引

力法则为她带来更多

美好的东西。期待她

在未来飞奔在更广阔

的红色跑道上。

黄怡蕊

金阳透过林间的缝

隙洒落,似碎金在海面漂

浮,定格下她勤奋努力的

身影;微风轻拂过发梢,

定格下她从容自得的神

情;月亮与她相伴的长

夜,定格下她不懈奋斗的

身影......奋斗是她高中生

活的底色,而行动则是一

道道绚丽的印记。“高山

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至,然心向往之”,她的勤

勉好学、踏实肯干,深深

地印在同学们的心里。

美好的青春,其根源在有

前途,会激发无限可能,

她的青春必当以热血为

谱,唱着拼搏的歌,奔向

光明和众悦齐鸣的未来!

张彦骋

当校园里只剩下虫

鸣和洒在地上的月光时,

他才关掉教室里的灯,仔

细的带上门,最后一个从

教室离开。作为学生,他

学习刻苦,脚踏实地,志

向高远,矢志不渝。作为

班长,他善于与班主任沟

通交流,乐于为班级奉献

自我。作为课代表,他能

及时向任课老师反馈,担

任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他喜欢发言(插嘴),课上

总能听到他奇特的想法;

他喜欢唱歌(鬼哭狼嚎),

课间总能听到他上跑下

窜的音调;他喜欢运动

(不安宁),有阳光就不能

没体育。他就是张彦骋,

我们班的一朵奇葩。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本版责任编辑:林颂雨 班级风采3版

QuZhou No.2High School ZheJiang

吴恋何

一个优秀的班级体

总存在一些人但求奉献,

不求回报。卫生委员、体

育委员、广播站站长……

n重的身份使她肩上。这

边的窗台灰尘或是那边

校园广播设备的损坏,都

是她奔波操劳的对象,从

不 让 这 些 头 衔 虚 有 其

名。她多才多艺,运动场

上飒爽的英姿,播音主持

的专业功底,装扮她绚丽

的青春年华。“少年不惧

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

在。”这个积极向上,辛勤

奋斗的女孩,推动二班这

艘大船激流勇进。

麻辣 教师 语录

班主任徐树富老师:

现在初春,天气不冷不热,

学习的大好时机啊!

语文段旭冉老师:

师:“好,同学们,我们先开

始默写”

生“:啊?”

师:“啊什么,我们不是说

好的吗。”

生“:哦!”

英语徐飞老师:

同学们,英语一定要好好

学,像你其他的几门能够到

130、140吗?但英语你可以。

“好,你来回答下这个问

题。”

“……”

“What a clever boy!这

道就是选C!”

政治李宪诚老师:

我这个太上皇垂帘听政的

感觉真不错啊!

历史宋渭棠老师:

好,同学们,这节课练背

功!

地理陶丽老师:

“我觉得这个题目不是很

严谨啊,应该这么想……!”

恰 同学 少年

我们 的的集体

情求博才,实行合一

第4页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本版责任编辑:钟叶艳

QuZhou No.2 High School ZheJiang

二中杂忆 4版

报头题字: 张金锵 主编: 周旭荣 副主编: 赵升 执行编辑: 范少杰 李宪诚

地址:衢州市北门浮石路307号 电话:0570-8018087 邮编:324000 浙江衢州盛元文创印业有限公司 承印 电话:3055785

■卢睿蓉

1.小乐队

初二的时候学校组建校乐队,我报名参加了。

乐队是我们音乐老师程春春老师负责的,指挥是个

物理老师,个子小小的,温和,指导起来有板有眼,我

们挺服他。

乐队每周在音乐教室排练。我们的音乐教室是

二中最优美的一处,洋气的阶梯教室掩映在绿叶繁

枝间,前面有几株银杏,树叶飘散在地上,说不出的

浪漫。那时候不懂得浪漫一说,只觉得每每看到心

生欢喜。

乐队有3把二胡,我是其中之一,我们排练了许

多曲子,印象最深的是一首《马头琴之歌》,后来再也

没听过这首曲子,但四十年后我依然能哼出其中的

旋律。排练时,轻重缓急,分工合作,我从来不出错,

好几次被表扬。我特别喜欢团队表演,可能就那时

候开始的。

乐队几次到市里演出,有时是合唱团唱歌,我们

在后台伴奏。哪怕站后台,我们也挺乐意的。拎着

琴匣子走在校园里,感觉很不一般的样子,不过小孩

子使劲掩饰着自己的得意,努力绷着脸,装得若无其

事的样子。

还有一次不同寻常的记忆。有天程老师请到了

中央民族乐团的几位演员来给我们做音乐讲座,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傅慧勤老师和她的伙伴们来

了好几个,他们分别给我们唱了拿手曲,女高音、男

高音、女中音、男低音……我们大长见识。最重要的

是,傅老师现场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心灵

瞬时觉得一切都圆满了。

2.扛着锄头上学去

录取通知书上要求带一件劳动工具,爸爸帮我

选了一把挺好使的锄头。

二中6年,那些简单的打扫不算,我们也算干过

农活的人。

初中班里负责一小片桔子林,挖土、种植、施肥

(到学校厕所挑了粪肥)。桔子丰收时我们吃到了,

不过那是好久以后的事。好像还挖过花生地,但花

生是否成功已经忘了,最起码没有吃到。

食堂边有株很大的枇杷树,前人栽树后人吃果,

我们初一小朋友坐在教室里,老师抬了枇杷来,一人

一捧。

音乐教室外有一片茶田,我们一早起来采茶,一

位女生物老师陪着我们。茶叶上有露珠,那么些小

姑娘,又新鲜又可爱。

操场边有棉花地,我们也收过棉花。后来讲美

国南方文学的时候,我总要想起摘棉花的经历。

高一的时候 1、2 班组装收音机,3、4 班到电镀

厂,5、6班培育菌菇。我在6班,所以培育过白木耳、

黑木耳。培育白木耳时穿着白大褂,在饭厅对面的

房子里;黑木耳却在池塘边的花圃里,我们一早去给

它淋水。最后我们都收获了,我还花了 8 毛钱买了

新鲜的白木耳和黑木耳回家。

3.最遗憾的事

初中教生物的崔成宽老师要组织一个兴趣小组

给学校的树挂牌。多想参加啊!报名,落榜。很快

崔老师就带着同学们给树挂了牌,我只能踮起脚读

读牌上的字。

每日的升旗仪式,国歌声中红旗慢慢上升,是我

特别喜欢的仪式感。我个子小,永远站在第一排。

看着升旗手同学,又替她们着急(可别升不上去),又

满满地羡慕着。虽然好好学习好好表现,但老师从

来没叫我去升旗。长大后看到国旗护卫队,明白了。

太多美好的事,记忆稀疏了,反而遗憾永存。

在二中的六年,我们过得简单又快

乐,校门口的池塘边、音乐教室旁的桔树

林……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成我们的乐

园。 印象最深的是学校操场旁的那片

花海,一到夏天,花就整片整片地盛开。

花的外面是金黄色的,中间是绛红色

的。到现在我叫不出它的花名,后来也

没有再见过那样的花,一如我再也回不

去的青春。但青春是灿烂的,物质的贫

乏却压抑不住我们对精神的追求。一到

花期,我们喜欢躺在花海里背书,累了,

说说琼瑶,谈谈《射雕英雄传》,聊聊刘德

华……那时候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

那么无忧无虑。

而最为劳心的莫过于我们的班主任

胡勤老师,他温文尔雅,三年里从没有对

我们发过火。同学做错事了,他一般是

让大家自己反省,也没有要求我们交过

大几百的检讨书。最有趣的是,当时已

经是高三了,有个同学学习仍不在状态,

胡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了个办

法,让他给爸妈写封信。现在我还能记

得那封信的开头是这么写的:“爸爸妈

妈,儿子在学校里生了一种病。这种病

叫懒病……”这个懒病的同学,现在在澳

洲的一所大学里当教授。

记得大约是高一下半学期,校学生

会换届改选,因为有一些文艺方面的特

长,我被推选为文艺部长。文艺部长承

担的其中一项工作是负责午餐时间的

广播播放,每周有两到三次,上午最后

一节课下课后,同学们都去食堂用餐

了,我就匆匆地来到当时化学教学楼对

面的行政楼,踏着吱呀作响的木头台

阶,走到二楼最西头的一间小小的播音

室,一桌一椅一台设备。30 多年过去

了,设备的样子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依

然记得话筒开关的模样,那不是普通的

按钮,而是一个非常复古的金属拨杆,

轻轻往上一推就打开了,现在想起来特

别有仪式感。

广播的形式很简单,开头一段介绍

即将播放的音乐,有时是古典音乐,有时

是流行歌曲,民乐或戏曲有时也会出现

在广播里,总之有什么放什么,内容全由

自己准备,结尾只需“感谢收听,再见”云

云。最让我发愁的是素材的来源,那时

播放的卡带全是正版,售价九块八,算是

非常奢侈的消费,我一个学生自然消费

不起,所以我没少找同学帮忙借各种卡

带,特别感谢陈轶同学,每每“山穷水尽”

时找她总能帮我解决问题,有了这一段

革命友谊,我们直到今天依然是无话不

谈的最铁朋友。

不得不说人生有时很有戏剧性,在

那间几个平米的播音室里的我,绝没想

到我人生的方向会因一个小小的话筒而

改变。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冥冥中某种

力量在引导我走向那个未知又光明的未

来呢?

记得我们 90 届在高三分班时刚好

遇上浙江省高考改革,当时设想把原来

的文理科分成文科、理科、工科以及农林

医科,另外还有艺术类和体育类等分

科。学校根据这个情况,把我们高三年

级 6 个班,分成一个文科班,两个理科

班,两个工科班和一个农林医班,另外艺

术类的并入文科班,体育类的并入农林

医班。农林医班是 6 班,潘志强老师任

班主任,我当时因为想学医,有幸被潘老

师选入6班学习。

进入6班后发现有好多要好的同学

都在 6 班,尤其是校运动队的大部分同

学,因为要考体育类,所以基本也分在6

班,因为我平时喜欢打球,和校运动队的

许多同学都很熟。那时我们6班汇聚了

章劲、叶剑忠、汪慧锋、吕晓军、周海雄、

杨亚晨等运动健将。每年十月学校都要

举行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运动会是按

年级进行比赛的。那次运动会我们6班

几乎包揽了所有项目的第一名,就听到

运动场上的广播台,不停地在播报我们

班夺冠的消息,把其他 5 个班甩出一大

截,那种辉煌的情景估计在二中校运动

会史上可能也就这么一次,因为在后来

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我们这届一样的农林

医体育班了。后来我们班学医的同学大

概有 7 个,也算是当时我们农林医班的

一大亮点。

潘老师上英文课时经常会加入生动

有趣的原版小故事以及时事片段,加强

同学们的场景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有一

些关于dentist(牙科医生)的幽默小故事

和关于口腔护理重要的小常识,都给我

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对于口腔专业产

生了好奇与兴趣。

我高中毕业后,如愿进入华西口腔

医学院学习。潘志强老师又接着带下一

批高一的班级,刚好我妹妹唐子慧就在

他的高一(3)班里。后来我大学放寒假

回来时,听我妹妹说,高一刚开始的时

候,潘老师上课点她名字让她回答问题

时,经常错喊成我的名字,弄得当时班里

的同学们觉得很奇怪。后来我妹妹浙大

毕业要去新加坡留学,潘老师在送行聚

会时,专门和我妹妹介绍了新加坡的英

文特色,俗称Singlish,让我妹去新加坡之

前有了很大的期待和充分的准备。

我们兄妹俩和潘老师真是很有缘

分,也由衷感谢潘老师的教导和鼓励。

■唐子圣

■陈轶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