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发布时间:2023-4-0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CAI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前言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体系是以“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国国家课程新方案、新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理念、目标、设置、内容、资源、实施、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 IBPYP、IBMYP、IBDP、IGCSE、A Level、AP 等世界主流课程的优势和特色,构建起的中小幼一贯制校本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为课程目标,开设了中小幼一贯制的“博学”、“实践”、“乐志”三类课程,编写了中外融通的高中、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实施纲要,并通过中外融通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和评价,落实中外融通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每一门学科都编制了课程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中课程的 12 个学科中,思想政治、历史直接使用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扎根中国”,培养“中国灵魂,家国情怀”,不用另行编制课程实施纲要。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 [收起]
[展开]
CAI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实验区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

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研究成果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CAI 艺术

课程实施纲要

广东碧桂园学校编印

2023 年 3 月 10 日

第3页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广东碧桂园学校编印

2023 年 3 月 10 日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第5页

前言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体系是以“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国国家课程新

方案、新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理念、目标、设置、内容、资源、实施、评价等方面,

借鉴和吸收 IBPYP、IBMYP、IBDP、IGCSE、A Level、AP 等世界主流课程的优势

和特色,构建起的中小幼一贯制校本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为

课程目标,开设了中小幼一贯制的“博学”、“实践”、“乐志”三类课程,编写了

中外融通的高中、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实施纲要,并通过

中外融通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和评价,落实中外融通的核心素养,使

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博雅、修实、乐

志的终身学习者。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每一门学科都编制了课程实施纲要。

中国普通高中课程的 12 个学科中,思想政治、历史直接使用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扎

根中国”,培养“中国灵魂,家国情怀”,不用另行编制课程实施纲要。语文、数学、

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需要与相关的国际

课程进行整合,编制课程实施纲要,体现“中外融通”,培养“国际视野,领袖品

质”,具体做法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范本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实施纲要中,

必须包含国家课程该学科的必修部分,以及国际课程该学科合规的全部内容。国

家课程该学科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大部分内容,通常会与国际课程重合,能够满

足学分要求。学习整合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

需求,又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际课程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可以取代该学

科的国家课程和国际课程。国际课程中的经济、商务、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校本

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参照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体例,选取合法合规的学习内容,

编制课程实施纲要。

第6页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

(一)学科核心素养 ………………………………………………………… 1

(二)课程目标 ……………………………………………………………… 2

二、课程结构……………………………………………………………………… 4

(一)设计依据 ……………………………………………………………… 4

(二)结构 …………………………………………………………………… 4

(三)学分与选课 …………………………………………………………… 5

三、课程内容……………………………………………………………………… 7

(一)必修课程 ……………………………………………………………… 7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 9

(三)选修课程 ……………………………………………………………… 23

四、学业质量……………………………………………………………………… 28

(一)学业质量内涵 ………………………………………………………… 28

(二)学业质量水平 ………………………………………………………… 28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 39

五、教学与评价建议……………………………………………………………… 40

(一)教学建议 ……………………………………………………………… 40

(二)评价建议 ……………………………………………………………… 43

目  录 CONTENTS

第7页

  1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

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

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素养 1 :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 感受图像的

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

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从形态、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

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析和解读现实

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素养 2 :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

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

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

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能够从第一手与二手

资源调查和个人研究中记录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培养使用一系列技术收集、记录

和回应视觉信息的能力。

素养 3 :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

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

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

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能够依据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反

馈进行反思与改进优化,做到在自身的文化背景框架下,对自己的尝试和作品有

第8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 

批判性的认识。

素养 4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

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联系现实生活,能够进行

一手资料调研和探究,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对物品

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以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

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培养连贯的、有逻辑的艺术工作习惯,有效利用广泛的资

源和信息,概括所收集的信息,依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对自己的发展和尝试进行选择;

要求能在创作中有反思、不断精进调整学生自己的作品以及获得评判适应自己主

题发展的能力。运用这一系列技能创作艺术和设计作品,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

能力。

素养 5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

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

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国家、地区、

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

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及其创造的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二)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

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

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高中生

必备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培养好奇心和创造性的研究,拥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从第

一手资料的观察、个人经验和其他来源记录的能力;通过在一系列流程和媒介应

用中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同时展示出学生的个人思考,以达成有效的视觉化呈现;

通过分析、评估、应用概念和技术训练,发展独立的表达能力;能让学生对不同

的艺术作品进行思考和回应,使用相关专业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清晰的

世界文化背景框架,能对自己的尝试和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对艺术和设计的

第9页

  3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重要概念和形式元素有批判性的理解;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学习艺术和设计所需的

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图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图像的风格特征和发展

脉络,理解图像蕴含的信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

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及其他表达意图的视觉形象;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

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审美观念;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

维进行创意,并用美术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现和完成;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

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第10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4 

二、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

程体系。本课程设置了体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确定了适应高中生身

心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提出了适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评价

方式以及相应的支持方式,以期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2. 依据美术学科媒材特性和技法特点划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美

术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程在综合考量美术通行的分类方式、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按照美术门类将学习内容划分为美术鉴赏、

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六个学习模块。

3.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采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本课程设置了必修课程、选择性

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设置的课程。

4. 依据当代课程发展趋势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课程内容确定的关联性原则,

本课程将“电脑绘画 / 电脑设计”“摄影 / 摄像”整合为“现代媒体艺术”,将“中

国画”“书法”“篆刻”整合为“中国书画”,以凸显内容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

综合的状态中进行学习,方便学生认知和应用。

(二)结构

国际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构关系及

教学实施表如下:

课程性质 学习系列 学习模块 学时 组织形式

必修

美术鉴赏

内容系列

(1 学分)

美术鉴赏 36(18+18)

可采用班级、跨班级或

跨年级形式组织教学 ,

以“走班”形式组织教学。

选择性

必修

美术表现

内容系列

( 1 学分 / 模块)

绘画 36(18+18)

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灵

活组织教学。

雕塑 36(18+18)

设计 36(18+18)

工艺 36(18+18)

现代媒体艺术 36(18+18)

第11页

  5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课程性质 学习系列 学习模块 学时 组织形式

选修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爱好、

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及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民间艺术传承等,由学校确定开设。

学校可根据学生选课情

况,安排在高中阶段的

任何一个学期。

可采用跨班级或跨年级

的形式组织教学。

说明:学生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修习其中两个模块获得 2 学分,与必修课

程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 1 学分共同构成高中美术必修的 3 学分。

(三)学分与选课

1. 学分设置

每课程选择一个模块修习 18 学时可获得 1 学分。每位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

54 学时,以获得 3 个基本学分。其中必修美术鉴赏内容系列 1 学分,选择性必修

美术表现内容系列 2 学分。

尽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 1 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

内容的基本单位。

因为美术表现内容系列内容丰富而学时有限,所以建议学生在绘画、雕塑、

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中任选两个模块,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

需求,在某一模块中继续选学。

在取得必修的 3 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学习选修课

程中的全部内容或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选学一些模块内容获得 9 学分,以满足发

展或升学考试的要求。

2. 课程定位

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

基本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拓展的技能课程,也是学生参加艺术专业类高

考和国际考的基本技能。

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艺术才能提供平台,为

学生发展艺术与设计兴趣提供选择,为将来大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学生可以选择

是否参加国际考试,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依据。

3. 选课说明

第12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6 

如果学生以国内高中毕业为目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加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

如果学生计划通过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或者参加相应的国际考出国

读书,必须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艺术与设计国际考试。

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开课之前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关于课程内容、学习与评价方

式、开课时间和课时数及所需工具材料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

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第13页

  7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三、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美术鉴赏内容系列在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持续理解下列基

本观点:

1. 图像诉诸视觉,是与口语、文字、声音和动作不同的交流方式。借助于图像,

人们既能获得知识和信息,也能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整体观念”是美术活动中重要的观念,也是人们看待和处理问题最有效的

观念之一。

3. 因观念、形态、材料和技法等差异,图像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4. 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显示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位,给人们带

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5. 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

文化特征。

必修模块 美术鉴赏

【内容要求】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

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等组成。

1. 从材料、工具、技法或题材等方面区分不同的美术门类,并在现实情境中

加以识别;知道中外美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 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

3. 掌握 2— 3 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主题、内

涵、形式和审美价值,并用恰当的术语进行解读、评价和交流。

第14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8 

4. 辨析美术作品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品位和格调的差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

5. 理解中国优秀传统书画和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创作观念及文化内涵,并

能将其综合运用于鉴赏过程之中。

6.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讴歌党、祖国、人民、

英雄的精品力作,探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7. 运用比较法分析中外传统美术在材料技法、语言风格和创作观念等方面的

不同。能了解现当代艺术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和代表作品,认识现当代艺术的

多样性。

8. 通过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美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理解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

的关系、艺术家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责任。

选择中外著名艺术家或当代美术现象进行专题研究,在调查、分析和讨论的

基础上撰写评论文章,并通过宣讲、展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提示】

1.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材质、肌

理以及细节的观看,获得视觉感受,进而展开鉴别、比较、分析和评价等活动,

在“看”的经验中展开美术鉴赏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

学手段,选择清晰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教学。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去美术馆、

博物馆接触美术作品原作,增强学习活动的情境感,积累观看美术作品的经验。

2.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多角度、多层面联系文化、生活情境鉴赏美术作品,

理解美术作品如何以形象、形式创造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与创意。例如,以本

地区或国内外重要的美术活动、文博资源、环境变化的事例为题,设计与美术相

关的学习单元,对事例的内容、形式、意义、价值进行观察、分析、评价。或以

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具有可比性的艺术现象为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相关知识,

分析中外美术的差异及与各自文化背景的关系。

3.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媒介、学习方式,丰富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例如,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作品的艺术形象、形式和风格,并以关键词选择和语言描述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鉴赏体会;指导学生在跨学科的联系中对单元主题进行多角度的

思考、研讨,深化对主题的理解;组织学生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开展

第15页

  9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以美术为主题的调查、考察活动,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和方式辅助学习,

拓展学习资源和空间。

4.美术鉴赏能力的养成是循环上升过程,每次鉴赏活动都可能是诱发新体验、

新发现的契机。因此,需要将基本问题和方法贯通于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中,

通过持续学习,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呈现的基本问题、形式特征、艺术手法和重

要细节的感悟和认识,从而提高鉴赏能力。例如,美术形象与真实世界、作品表

现与历史经典、艺术个性与时代风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可以在不同主题的美术

鉴赏单元中重复出现,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5.积极开展小组学习,给每位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鼓励不同审美感受、

观点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学习如何表述、证明个人观点,如何尊重、理解他人观点。

注意保护学生在作品鉴赏中表现出的个人独特见解,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

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多种媒介表达对

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要求学生制作学习档案袋,将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书、调研报告、

活动记录、文献资料、鉴赏与批评小论文、自我反思与评价等以文本、表格、图

像等形式存入其中,用以记录学生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成果,为学生对美术鉴赏学

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提供证据和资料。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美术表现内容系列

在美术表现内容系列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持续理解下列基本观点:

1.运用各种媒材与技术创造视觉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和美化生活,是人的

基本行为之一。

2.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空间形态,是美术表现的基础。

3.艺术家和设计师运用观念、素材、媒材、形式、结构和各种美术制作方法

进行实验和创作。

4.获得美术表现的效果和社会价值,一般需要经历感知、思维、想象、制作、

交流、评价和应用等过程。

5.创造是美术的特征,也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造力可以通过美术活

动得到培养。

第16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10 

6.在自身的文化背景框架下对自己的创作有批判性的认识,并能够根据自己

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炼和推进。

培养连贯的、有逻辑的艺术工作习惯,有效利用广泛的资源和信息,概括所

收集的信息,依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对自己的发展和尝试进行选择;要求能在创作

中有反思、不断精进调整学生自己的作品以及获得评判适应自己主题发展的能力。

运用这一系列技能创作艺术和设计作品,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选择性必修 1 绘 画

【内容要求】

绘画是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手段进行描绘,创造出不同形态的艺术形象,

以反映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的美术门类。鼓励学生通过直接观察

的方法,探索色调、色彩和构图,使用不同材料做出符合主题情境的作品。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速写、素描、油画、丙烯画、水彩画,粉彩,丙烯酸,水彩,

油和墨水,木炭,铅笔,陶瓷和版画等组成。

1. 识别不同的画种(如速写、素描、油画、丙烯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

和中国画等),了解其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根据题材内容对绘画进行分类(如肖像

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静物画和风景画等),认识其各自的特征。

2. 选择优秀作品进行临摹,通过整体而细致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认识画家

在造型、色彩、比例、构图和情境营造等方面的艺术匠心,以及作品的形象特征、

表现方式和结构关系。将对艺术家的学习与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

3. 通过对静物、风景、人物等的写生训练,了解一般的绘画写生步骤和相关

的绘画技巧,初步掌握 1— 2 种绘画方法,运用线条、明暗和色彩基本准确地表现

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空间、色彩关系及人物动态。操作过程应该通过直接

观察对象、选择与主题或概念相关的元素、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关联的事物进行

深入探究。学生可以使用速写本、视觉日志记录本或其他适当的视觉记录方式清

晰展示出他们的思路发展,并进行推进式的研究。

4. 认识构图在绘画表现中的作用和意义,运用不同的构图形式进行画面布局

和安排,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掌握基本的画面构成规律,形成整体处理画面

第17页

  11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的能力。

5.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了解创作构思的过程和方法,运用再现、表现及

象征等方式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将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带入创作的情境之中,

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

6. 通过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描述和讨论,并与名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绘画创

作的特点与表现规律,认识绘画表现形式、技巧、风格的特征,探索绘画与社会、

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理解作品,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感受,能

针对一个主题,考虑到艺术中的各种限制和问题,当中包括对艺术中传统的、当

代的、新兴技术和制作方法的变化的考虑。

【教学提示】

1. 绘画模块的内容较多,教学时应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可以根据自

己的专长和条件选择开设其中的一些门类,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较深入

的体验。通过对某一两个绘画门类的教学,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认识和掌握绘画

表现的共性特征、基本规律和学习方法。

2. 绘画模块的内容较多,教学时应该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可以根据自

己的专长和条件选择开设其中的一些门类,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较深入

的体验。通过对某一两个绘画门类的教学,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认识和掌握绘画

表现的共性特征、基本规律和学习方法。

3. 通过绘画鉴赏活动,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使他们形成学习绘画创作的基

本观念。通过组织学生对不同门类优秀绘画作品的观看和赏析,帮助他们了解艺

术家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时代与趣味的关系、主题与风格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

关系,以及技法与情感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绘画技法、

样式和风格。

4. 在具体的绘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空间与造型意识。结合

具体的绘画技能学习,以提示和讲解的方式,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帮助

他们学会整体、比较的观察方法,从大小、远近、高低、明暗和虚实等关系中认

识物体的存在和运动状态,提高对形象和形式特征的感悟与提炼能力。懂得使用

美术专业术语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评价,理解作品的展示位置和空间在艺术

呈现中的重要性。

第18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12 

5.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绘画创作与技法学习的辩证关系,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因此,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根据创作的需要选择和学习相关的绘画技法,同时也需

要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独立练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理解“意图、研究、

实现和反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6. 开展命题或自选题的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对主题的思考和探索,尝试

主题性绘画创作,引导学生经历联系生活、搜集素材、学习借鉴、构思构图、选

择媒材、绘画创作和展示交流等学习过程。在主题性创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

个性和在选择题材、确定主题、运用表现方法和形式等方面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创

造性,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提示和指导。

7. 通过临摹、写生、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对技法理论、工具材料和表

现技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通过不同的绘画练习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不同的

绘画构图方法,懂得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的运用以及透视、比例、结构和色彩知识,

体验和学会不同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绘画技法表现的程序和要点。

8. 在绘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评价活动。运用学习

档案袋、展示及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反思和评价的

能力,发现自身、他人(包括艺术家)的作品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

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及作品的解释、分析和评价,加深对绘画创作规律的理解,开

阔眼界,提高绘画鉴赏和创作水平,形成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的绘画学习做好

铺垫。

选择性必修 2 中国书画

【内容要求】

中国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国画、书法(含篆刻)艺术的统称。

利用中国画、书写和钤印的材料、工具,以线造型、追求神韵、讲究意境是其鲜

明的艺术特征。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中国书画材料工具及形式特点、中国画基础知识与技法、

书法和篆刻基础知识与技法、中国传统书论和画论基础知识等组成。

1.了解并掌握中国书画以及西方书信必备的笔墨纸砚、中国画颜料、刻刀、

第19页

  13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印石和印泥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其独有的文化特性。

2.通过对中外书法、篆刻经典作品的赏析,了解书法、篆刻作为中华传统文

化象征的意义和外国历史中交流的方式之一,认识书法、篆刻的种类和不同艺术

风格,以及对比国外书写的方式,认识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独特的学习和创作方式。

3.了解中外不同书体(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篆刻的基本

技法和创作方式,通过书法、篆刻的临摹与创作练习,体悟中外书法、篆刻的艺

术特征和审美趣味。

4.通过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的临摹和创作练习,学习中国画的笔法(如

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点厾、皴擦等)、墨法(如渲染、积墨、破墨等)和布

局等,加深对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的理解。

5.选择合适的题材和主题,综合运用绘画、书法、篆刻等知识和技法,结合

诗词意境进行中国书画创作,并运用中国书画的独特装裱方法,体验中国书画的

完整创作过程。

6.了解中、英艺术字体的创作方法,能依据不同书体创作符合主题的字体。

通过专题展览、校园艺术节、网络作品展示等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运

用所学的中国传统画论、书论基础知识和相关术语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进一步激发学习中国以及外国书画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理解。

【教学提示】

1.中国书画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块,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具

体的练习和创作活动获得对中国书画艺术魅力的体验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中

国书画教学不能限于单纯的技法训练,必须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既要关

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书画的程式化特征、基础知识、创作过程和展示方法,

可以将选择临摹某种字体、某类中国画作为学习中国书画的起点。在学习的过程中,

逐渐培养学生对中国书画独特程式的认同和喜爱,理解中国书画与中国文化传统、

姊妹艺术和其他美术门类的关联性。

3.学习中国书画,既需要了解毛笔、宣纸、墨等工具材料的特性,掌握正确

的使用方法,还必须认识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特质。因此,除了进行基本的技法

训练外,更要在中国文化情境中,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

第20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14 

中国书画的工具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

4.提倡以临摹和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国书画教学,帮助学生从“线条表

现性”入手理解中国书画。还要让学生认识中国书画艺术的综合性特征,学习诗

词等文化知识,并不断地体验生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书画。

5.通过鉴赏和临摹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研究某些中国书画作品产生的背景、

艺术家生平、艺术特点和创作观念等,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

经典中外书画作品,归纳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在创作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经常对

照经典作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6.研究中外艺术字体设计流程,在临摹字体的基础上通过变形、透视、添加

元素等方法创作出符合自定主题风格的字体。

7.倡导主题性研究学习,鼓励学生采用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主题

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综合运用绘画、书法、篆刻、等高线、大小写排版的知识

与技能,甚至文学知识,并融入自己的文化理解和生活经验,完成作品的创作、

装裱、展示以及评价和交流,体验中国书画创作的完整过程。建议使用学习档案袋,

记录学生对中国书画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及结果,为持续学习中国书画提供动力。

选择性必修 3 雕 塑

【内容要求】

雕塑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敲击、焊接、装配和编织等手段,

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美术门类。

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创作流程和技术发展知识和技能。能通过对理解创作的

主题或需求,考虑设计中的限制和问题,能够预判成果。同时还应考虑到艺术表

达方式中传统的、当代的、新兴的技术和制作方法的变化。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雕塑概述、中外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等组成。

1.认知雕塑具有不同的材质效果和立体造型的特点;分辨圆雕、浮雕和透雕

等种类;了解雕塑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社会价值,以及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推进加

深对雕塑的形式、规模和结构的理解。

2.学习运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用相关术语从材质、造型、主

第21页

  15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创作观念、象征寓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鉴赏雕塑作品,

联系人文、历史等知识写出鉴赏报告。

3.选择某种雕塑样式或风格的经典作品为样本,研究其材料、工具、技法方

面的特征以及雕塑家的创作观。通过临摹或实验性创作,学习雕塑技法,结合现

实生活情境和有意义的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大胆创意,对照经典,不断完善,

创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学生应利用模型、样本、材料探索和调研笔记来探索立

体作品的肌理、功能和形式,从而发展他们的想法。通过对一系列的媒介的实验与

尝试,如粘土,石膏,纸板,金属,弦和胶带,以开发创新的草图,进行进一步发展。

4.能够了解该作品的特定受众,适当使用视觉语言。根据纹理、形状、颜色

和技法进行相应的探索,理解作品的呈现形式、规模和结构,使用适当的材料和

技术有效地传达出意图。能有效使用专业的艺术工作流程和设备,如窑炉、CAD、

AI、激光切割机和手工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写出有见地的创作小结,恰当地

评价自己的作品,增强爱国情感,学会尊重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使用

一系列与雕塑设计相关的专业词汇。

【教学提示】

1.雕塑有着丰富多样的材料、工具、加工方法和创作过程,不同的雕塑类型

既有相似的创作过程,也有雕、刻、塑以及堆、焊、敲击、编织等不同的制作方法。

因此,要通过雕塑模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意识、材料的使用能力以及

动手创作的能力,使他们能运用雕塑知识与技能,创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

2.在学习“雕塑概述”时,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雕塑, 描述其所属类型、

所处的场合、意义和价值。如纪念性雕塑,具有城市地标性质;小型竹雕、面塑等,

属于民间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传承与保护等。让学生先感性认

识身边的雕塑及其作用,然后通过课堂学习,归纳雕塑艺术的特点、种类、发展

脉络和社会价值,理解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3.指导学生学会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鉴赏方法,从雕塑的形态(材质、

造型、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主题、文化背景和创作观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分

析作品,学习雕塑作品鉴赏,渗透相关专业用语。

4.根据学生的喜好,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如彩塑组、浮雕组、综合材料组

第22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16 

等)。在小组内,学生进一步讨论相关作品的形态、主题、文化背景和创作观等,

反思、调整并确定自己所选的样本。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法学习雕塑

技法,并尝试完成一件以模仿为主的作业,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5.与学生共同讨论,联系社会与现实生活,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创作主题和任务,

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较大的综合材料雕塑,或有地方文化特点的群

雕作品,也可为校园或社区创作一个雕塑作品。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创作任务搜集

素材、借鉴经典、设计草图、寻找材料、制作小稿或实验性作品、经过不同操作

方法的尝试,完成并展示雕塑作品等,体验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

6.引导学生关注雕塑的材质。不同的材料不仅有不同的美感, 而且具有不同

的寓意或象征。要鼓励学生发现或利用身边的雕塑材料,如鹅卵石、纸浆、树根等,

也可以在雕塑作品表面用颜色、材料仿造花岗岩、青铜、铝合金和木质等不同材

质效果,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7.组织学生讨论作业评价方案,具体包括根据学习目标分解出具体的评价指

标(如材料、主题、创作观、形式感、造型、表现技巧等)、分配评价权重、讨论

评价方式等。通过形成评价方案,明确和强化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评价每件

雕塑作业,不但让学生知道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学会评价,以推进后续的学习。

8.在各阶段的自我评价表中列出具体要求,让学生不断反思, 改进和完善自

己的作品,给出自评成绩,再写一份雕塑学习和创作小结,从而帮助他们学会自

我评价。最后,汇总学生的学习档案袋、班级互评成绩、学生自评成绩、学习小

结等,进行总结性评价。

举办学生雕塑作品展,优秀作品可长期陈列。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而且能营造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全校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可以组织全

校性的雕塑作品大奖赛,让学生(或其他教师)一起评出单项奖、综合奖等,鼓

励优胜。

选择性必修 4 设 计

【内容要求】

设计是在造物活动中,根据一定的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创意性构想、计划的

第23页

  17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艺术门类。设计效果一般通过图样或模型的方式加以呈现。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等组成。

1.通过观看和欣赏优秀设计作品,了解设计的概念与内涵、范围与种类,认

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知晓设计所具有的科技与艺术性、功能与生态性等基本特征。

2.学会恰当地使用设计术语,依据形式和内容的定位,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

通过讨论与交流的方式评价设计作品,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够在考虑空间、

平衡和色彩关系的情况下创造有效的设计。

3.以情境体验获得新的发现,运用联想、发散、归纳和逆向等思维方式,对

形象进行组合、置换、变异、转化、正负形和矛盾空间等创意练习。有效使用一

些适当的技能,可能包括:绘图、摄影、照片编辑、印刷、排版、刻字、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

4.以情境体验获得新的发现,运用联想、发散、归纳和逆向等思维方式,对

形象进行组合、置换、变异、转化、正负形和矛盾空间等创意练习。有效使用一

些适当的技能,包括:绘图、摄影、照片编辑、印刷、排版、刻字、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

5.通过鉴赏优秀设计作品,认知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完整

设计过程,如确定任务或主题、绘制方案、合理选材、手工制作和评价验收等,

并领悟特定形式显现的功能定位与审美倾向。了解作品对特定受众的需求的潜在

影响。

6.确定一个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运用绘图方式,选择招贴、标志、书籍、

包装等设计种类中的一项,以特定的设计要素、方法、程序及合适的材料,学习

以平面或立体等方式,完成图形和字体结合的视觉传达创意设计。能使用适当的

材料、工艺、技术和资源,思考如何利用视觉化设计进行交流。

7.通过社会调研发现生活中的不便,综合考虑功能与适用、经济与美观、生

态与环保,以及使用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个性等因素,依照产品设计的程序

和方法,选择生活器物、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和交通工具等设计种类中的一项,

学习以手绘、计算机软件绘制效果图或制作模型等方式完成产品创意设计,并辅

以对功能的文字说明。能适当使用视觉语言,选择适当的材料、工艺、技术和资

源表达自已的想法。

8.针对一套自己熟悉的居室,综合考虑房间的形态、结构与尺寸,按照不同

第24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18 

生活功能的区位,合理安排平面布局,以手绘、计算机软件绘制室内平面图、透

视效果图或制作立体模型等方式,完成以家具和陈设为主体的室内创意设计,并

辅以材料、采光、照明和色彩选择的文字说明。

【教学提示】

1.设计通常包括思考、表达和制作的完整过程。因此,应该通过阅读和鉴赏

活动,使学生了解设计的相关知识,认识设计活动以生活体验中的问题为导向,

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好的设计”

的概念和标准。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提高构思、策划、

绘图和制作能力,逐渐形成设计意识。

2.设计创意的根本在于思维,设计思维通过图样表达形成方案,有草图、照片、

问卷等不同方式的一手调研和支持性的二手资料记录,并最终经由材料与工艺的

抉择,通过制作的产品实现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迪学生创意思维的

艺术性,又要明确要求合理运用材料与制作工艺的科学性,强调从思维到表达一

体化的系统性教学。

3.倡导面向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开放性教学。倡导选择便于体验的身边物品

与环境,充分考虑社会现象与时代需求的设计主题,创设不同情境进行设计教学,

以体现教学内容和创意实践的开放性。为此,教师既要遵照教科书提供的理论与

方法,又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实现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

4.因为审美取向与功能定位的不同,同一设计主题的成果会呈现出形式与内

质的多元性。比如,面对不同人群,一件产品虽然实用,但不一定适用。因此,

应多开展基于拓展设计主题与内容的多元性教学。面对设计课题时,既可选择同

一内容的主题,也可选择不同内容的主题;完成设计作品时,既可以用相同材料、

工具与方法,也可以用不同材料、工具与方法。

5.创意竞争与分工合作是设计活动的基本行为方式,可以采用综合性设计项

目的命题、限定时间的个人创意表达以及优选方案的民主评价,以分工合作的方式,

分组完成优选方案的制作。组织课题作业交流和展示的课堂教学,通过创意表达、

选材制作、展示评论的过程,以包容自由想象、友善建议和客观批评的评价态度,

使学生形成自信与理解的态度,建立设计行为的责任心和文化精神。

第25页

  19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选择性必修 5 工 艺

【内容要求】

工艺是设计创意的物化,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和技术。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不同材料的传统手工艺及其制作技艺等组成。

1.通过对当地或其他地区各种手工艺品的认知和鉴赏,识别手工艺的品种与

艺术特色,加深对手工艺和工匠精神的理解,形成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尤其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认同。

2.认识不同手工艺品的材质、造型、色彩和制作方法,探索其与功能性、审

美特征和现代生活的关系。

3.以搜索和调查的方式,了解并记录当地或其他地区不同手工艺品的艺术风

格、适用功能、发展脉络以及艺人事迹、地域民俗,认知手工艺品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探索其象征和历史意义。

4.了解一种或多种手工艺(如陶瓷工艺、木工工艺、剪纸工艺、纸浮雕工艺、

印染工艺、编织工艺和金属工艺等)的造型规律和独特技艺,学会使用至少一种

手工艺的制作工具,合理使用材料,按照工艺流程,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制作,形

成使用手工艺语言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5.通过实践与各种尝试,理解设计过程中的艺术形式、功能和色彩关系。有

效使用如纺织、染色印花、网版和单面印刷、蜡染、刺绣、机缝等技术的专业操

作流程。

6.学会运用手工艺的基本术语来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艺

作品,并运用学习档案袋保存学习资料,记录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提示】

1.在教学中融入历史、生活和社会知识,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

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手工艺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建议建立校外手工艺作坊,通过实践活动、主题探究和兴趣选修等多种

方式开展教学。

2.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

第26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0 

织辩论会、举办工艺讲座、调查地方工艺、参观历史和民俗博物馆、考察历史遗

址和遗迹、采访民间艺人等,以内外结合的课堂教学与综合活动构建有效的手工

艺教学体系。

3.请教当地的知名工艺师、民间艺人,发掘家乡和其他地区手工艺的内涵。

从文化和历史的层面解读当地手工艺的价值和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家乡手

工艺的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传承与保护本土文化遗产的方法,促进他们对本土文

化的认知与自觉。

4.强调工艺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领悟工艺的独特价值,形成用工艺的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问题的能力。

尤其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5.提倡深入民间进行社会调查,搜集手工艺品及相关的图像、影像资料,结

合相关的起源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象征意义和图腾崇拜等文化现象,对

其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制作方法及独特的审美品质进行分析和认识。

6.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点,按照手工艺内容的要求组织教学,让学生通

过选题、借鉴、搜集素材、设计草图、寻找材料、制作、完善和展示等方式体验

创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难易程度,注意知识与技能的递

进和迁移。

增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形象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实物、挂图、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和模型等进行直观教学,并努力创造条件,开发

和制作相关课件,利用多媒体、网络开展教学。

选择性必修 6   现代媒体艺术

【内容要求】

现代媒体艺术是指运用多媒体设备与技术表达观念、思想与情感的新兴艺术

种类。多媒体设备与技术主要包括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互联网

传播设备与技术三大类。

本模块学习内容由摄影、摄像、数码绘画和数码设计等组成。

1.知道现代媒体艺术的内涵及主要表现手段(摄影、摄像、数码绘画和数码

第27页

  21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设计),了解其科技、艺术和人文理念相结合的特征,既需要掌握现代数码媒体技术,

又需要艺术感悟、造型和设计能力, 还需要深度的人文思考和社会关注。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对不同的媒介类型进行比较和判断,认知其各自的技术特点。创建自

己的博客、视频博客和社交网站,进行记录与分析,记录作品基本信息。

2.了解现代媒体艺术创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如摄影、摄像或数码绘画作品中

的对角线、垂直线、水平线、S 形和三角形构图,摄影中的光圈、焦距、景深和快

门,摄像中的“推、拉、摇、移、跟”以及镜头转换等拍摄技巧,数码绘画与数

码设计所需的软件知识等。

3.通过欣赏和练习,自主地分析摄影、摄像中美术语言的运用(如光、色、构图、

远近和虚实等),挖掘其独特的形式美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尝试运用“构成、

空间、时间、行为、声音、光线和符号”等基本的媒体要素及视觉表现语言进行

媒体艺术的基础练习。对记录和展示运动图像有一定的理解,在适当的情况下也

可以包括声音的记录。学生应熟悉一系列的技术、资源和流程,如故事板、动画、

数码编辑和演示文稿。

4.在鉴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尝试对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静物

和校园生活等)进行摄影活动,并通过后期技术创作兼具内涵和美感的摄影艺术

作品。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生活主题或社会议题编写场景剧本并进行

拍摄,通过编辑和后期加工处理,制作具有生活情趣且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微

电影作品。

5.了解和使用更多的形式进行综合性的艺术表达,如电影、新闻报道、纪录片、

广告、音乐视频、动画、游戏视频和其他组合形式等。使用传统和 / 或新媒体流程

创作作品,如蒙太奇,印刷摄影,数码摄影,摄影或数码安装,动画等。作品可

以是彩色和 / 或黑白的。

6.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示范,知晓常用的数码设计软件,运用网络或其他方式

搜集各类图形资源,进行数码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或三维立体设计)。

7.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码绘画的艺术探索,学习数码绘画的要素和方法(如

构图、造型、色彩、质感、笔触和步骤等),并尝试创作新颖的数码绘画作品。有

视觉世界的表现力和 / 或解释性的艺术反应。表现出对摄影的专业习惯和不同流派

的理解,如能通过肖像类摄影、风景类摄影和运动类摄影、以及适合学生所选择

领域的一系列的摄影技法表达自己对摄影的理解。

第28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2 

8.了解现代媒体艺术在装置艺术、影像装置 / 录像装置、互动媒体上的运用

及观念表达方式,分析其创意的来源及特殊的造型手段和方式。

9.了解不同种类现代媒体艺术的造型规律和独特技艺,尝试运用多种工具、

软件和媒体艺术语言去进行综合性的表现、设计及创作,也可采用移动学习,尝

试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与现代媒体艺术相关的学习与创作。技术应用考虑:

ELD(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深度、照明和曝光、视点 / 构图和框架、LM(流明)

速度 / 快门速度、编辑和过渡;学生需在媒介和工作流程的试验中展示技能,例如 :

抽象的、叙事的;使用替代印刷工艺的材料和技法 ( 如,液体乳剂、漂白、抗蚀、

调色、使用专业纸张或其他光敏材料 ),通过扫描图像与操作计算机创建图像;当

中的主要技能培养包括:编辑、使用声音记录、LMS 打印、暗房练习 ( 针孔相机,

燃烧,掩蔽,摄影,日晒,多次曝光,反转打印 )。

【教学提示】

1.运用小组讨论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对优秀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分析、

归类,思考其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深入发掘作品的内涵、形式、创

意和技巧,并尽可能用专业术语进行分析和评判,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强化问题的设计及引导,在具体问题(如主题选择、创意来源、造型技巧、

工具材料和文化思想等)的提示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媒体工具、手段与

造型的方法,并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师生共同体验媒体,尝试艺术创作,享受

过程的乐趣。

3.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主题的学习活动,选择贴近自身生活经验的表现主题(如

健康、环保、家庭、校园生活等),积极尝试并运用新颖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想和情感。指导学生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或计算机技术制作带有情节性的作品,

并与同学交流、探讨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

4.引导学生开展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与学生共同制订学习任务书,帮助他们

经历调查、探究、试验、制作和评价等阶段,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媒体素

材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融入媒体艺术的观念,创造具有新意的作品。

5.配合具体活动任务或课题的需要,指导学生拍摄、搜集各种相关素材,探

索主题和事件的意义,研究问题的答案,进行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展览及演示,并

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而修改、完善自己

第29页

  23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的作品。

引领学生积极关注在信息化环境下社会生活及信息科技等领域内的最新知识

与表现技能,强化跨界探究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融会造型艺术、计算机语言和网

络技术等手段和方法,理解现代媒体艺术是科学、艺术与人文理念的综合。

(三)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由五个模块构成,

主要供报考高等学校美术或设计专业的学生选修,也可满足学生其他的发展需求。

选 1 美术史论

【内容要求】

美术史论基础由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史常识两部分学习内容组成。美术基础

知识包括美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美术史常识包括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

主要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教学提示】

1.将教师讲授、学生自主阅读等方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知美术的基本概

念和基础理论,鼓励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结合对具体作

品的鉴赏,在特定的语境中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

2.通过讲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以观看视频、参观美术馆(博物馆)

和当地的文化历史遗迹、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形成知识框架,进而学会分辨不同的风格流派,了解美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

代表作。

以主题和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

式,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研究美术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联系文化情境,

对美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发表和交流。

第30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4 

选 2 速写基础

【内容要求】

速写基础由速写方法、人物速写和风景速写等学习内容组成。速写方法包括

速写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人物速写包括人物的比例与运动特征、重心与动态线、

画法步骤等;风景速写包括景物的取舍与构图、画法步骤等。

【教学提示】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籍、搜集资料和组织讨论等方式,结合适当的讲解和

示范,帮助学生认识速写的特点、作用和价值,体会速写工具、材料的性能,认

知速写的步骤和要领。

2.通过示范、指导范本临摹和现场写生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关于人物和风

景速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物体形象特征的观察、捕捉和表现能力。

3.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鼓励学生进行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

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提供适当的技法指导, 帮助他们不断提高速写水

平。

选 3 素描基础

【内容要求】

素描基础由素描基础知识和素描写生等学习内容组成。素描基础知识包括素

描的概念、作用、材料与工具、观察和表现方法等;素描写生包括静物写生、风

景写生和人物写生等。

【教学提示】

1.通过讲解和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素描的概念,并在欣赏优

秀素描作品的基础上,认识素描的作用和表现方法。以教师示范和学生临摹优秀

第31页

  25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素描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汲取中外画家的素描表现技法,并通过课堂写生加以

体会。

2.结合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逐渐学会整体的观

察和描绘。明确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的要求,体悟各自的表现特征,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素描形式和技法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

通过启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提供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将素描技法与思想、

情感的表达相结合,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素描不同表现方式。在素描教学的整个

过程中,鼓励学生以自评、互评的方式形成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推动持续的素

描学习。

选 4   色彩基础

【内容要求】

色彩基础由色彩知识和色彩写生(以水彩画或水粉画的方式进行)等学习内

容组成。色彩知识包括色彩在创作和设计中的作用、色彩产生的原因、色彩的调

配、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等;色彩写生包括静物写生、

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等。

【教学提示】

1.以讲授、讨论或让学生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础知识(如色

彩的产生、条件色、色调和色彩的冷暖);通过欣赏作品范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

在创作和设计中的作用及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尤其要关注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色

彩对人文、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表达。

2.引导学生以临摹的方式感悟色彩变化、色彩调配、色彩应用的规律和色彩

的情感性及画家的表现方式,辅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并通过简单练习,训练学生

的色彩调配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增加练习的强度,结合水彩画或水粉画的工具

材料特性,要求学生遵循写生步骤,进行静物、风景和人物的写生。

通过启发学生的感受和提供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在写生中传达自己的感

受、思想和情感,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此外,在色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

第32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6 

鼓励学生以自评、互评的方式形成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以提高他们学习色彩知

识的兴趣和能力。

选 5 创作与设计基础

【内容要求】

创作与设计基础由美术创作和命题设计等学习内容组成。美术创作包括创作

知识、生活观察和体验、题目理解、素材搜集与选择、表现过程等;命题设计包

括任务理解、调查分析、创意构想和设计表达等。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思想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生活经验、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知识与技能, 完成美术创作与设计任务的

能力。因此,教学应该集中于拓展生活经验、增加思想积累、训练思维方法,以

及选择、运用美术创作与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可以带领或鼓励学生进入生

活情境进行观察、体验、写生和记录,也可以通过对多种题材、主题内容的视频

观摩及访问交流等方式,丰富和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通过关注现实、文本阅读、

问题讨论、议题思考等活动,加深他们对社会文化与生活需求的认识,丰富和深

化思想。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开展经常性的思维

(联想、想象、聚敛、发散、直觉和逻辑)训练,结合美术创作与设计的方式(如

绘制小草图或创意设计草图等),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美术创作与设计问题

的能力。同时,在问题情境中,联系特定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目的性。

2.由于大多数美术创作与设计都是基于特定题目进行的,因此正确地理解题

意成为完成美术创作与设计的关键。首先,应该经常进行这类训练,列出一些题

目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从而学会正

确理解题意,准确把握题目的指向。其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生活、思想积累,

综合各种思维方式,尝试提出创作构思或设计创意,并以草图呈现;同时,让学

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不同艺术家或设计师针对类似题目的创作或设计,以启发构

第33页

  27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思或创意,并学习和借鉴表现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调整和优化自

己的构思和草图,运用已有的(或根据需要补充的)美术创作与设计知识与技能

进行正式的创作或设计。

3.美术创作与设计是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的

意见是推进思想和创造的有效方法。因此,应该提出一些问题或思考路径,鼓励

学生深化和拓展自己对美术创作与设计的想法、观点和表现方法。同时,鼓励学

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进行评价和交流,吸取有益的建议,激发灵感和创意,

改进和优化表现效果。应帮助学生养成反思和耐心倾听的习惯,并将其运用于美

术创作与设计领域,甚至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此外,应该认识到创造

性与个性相关,需要在美术创作与设计活动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

第34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28 

四、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

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见附录 1), 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

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必修课程】

模块 1 美术鉴赏

水平 质量描述

1

1-1 能根据材料、工具、技法或题材内容区分不同的美术门类,并说明其

不同的特点。(素养 1、2)

1-2 能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基本脉络。(素养 1、5)

1-3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美术作品,根据对称、均衡、节奏、比例、对比、

统一和变化等形式原理对作品进行分析。(素养 1、3)

1-4 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想法和观点。(素养 1、3、5)

2

2-1 能比较、分析中外传统美术在材料、技法和风格特征方面的基本差异。

(素养 1、2、3)

2-2 能选择几幅中外美术作品,搜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家的生平资料,

分析、研究作品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素养 1、5)

2-3 能分析和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美术现象,如分析自己对动画、漫画喜欢

的原因等,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素养 1、3)

2-4 能搜集各种资料,与同学共同研究与讨论社会和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

美术作品的,理解并尊重他人对艺术现象的不同理解和解读方式。(素养 5)

第35页

  29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 2 美术鉴赏

水平 质量描述

1 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艺术家作品,并说明其理由。(素养 1、3、5)

2

1.能大体区分不同的画种,如速写、素描、油画、丙烯画、水彩画、

水粉画、版画和中国画等,了解不同画种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素养 1)

2.能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和技术,对事物进行描绘,表达自己的意图。

(素养 2)

3.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如:色调绘画、笔墨、粉彩、绘画、釉彩、

丝印、雕刻、丝印、构造,等。(素养 2)

4.能运用整体和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表现。能够使用适

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如:

色调绘画、笔墨、粉彩、绘画、釉彩、丝印、雕刻、丝印、构造,等。(素

养 1、2、4)

5.能运用整体和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表现。理解艺术形式、

作品的视角和规模;能在构图时考虑空间、平衡和色彩关系;能够使用适

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能展示出对主题的思考这操作能

力。(素养 1、2、4)

6.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艺术家作品,并说明其理由。(素养 1、3、5)

7.能大体区分不同的画种,如速写、素描、油画、丙烯画、水彩画、

水粉画、版画和中国画等,了解不同画种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素养 1)

8.能使用绘画工具、材料和技术,对事物进行描绘,表达自己的意图。

(素养 2)

9.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如:色调绘画、笔墨、粉彩、绘画、釉彩、

丝印、雕刻、丝印、构造,等。(素养 2)

10.能运用整体和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表现。能够使用适

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如:

色调绘画、笔墨、粉彩、绘画、釉彩、丝印、雕刻、丝印、构造,等。

第36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30 

水平 质量描述

(素养 1、2、4)

11.能运用整体和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表现。理解艺术形式、

作品的视角和规模;能在构图时考虑空间、平衡和色彩关系;能够使用适

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能展示出对主题的思考这操作能

力。(素养 1、2、4)

12.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艺术家作品,并说明其理由。(素养 1、3、5)

3

能区分不同的画种,并能根据绘画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如风景画、

静物画、历史画和肖像画等。(素养 1)

能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描绘与创作,并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或想

法。(素养 2、4)

能了解几种绘画构图形式,如三角形、S 形、十字形、X 形、圆形、

垂直线和平行线,并选择作品进行分析。(素养 1、3)

能选择不同画种的作品,说明其不同的特点及其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素养 1、5)

4

能运用美术语言、构图知识,对不同画种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能

适当使用视觉语言。(素养 1、3)

能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对事物进行描绘,并根据主题进行有创意的创

作,用草图、照片和文字记录自己完整的创作过程和想法。(素养 2、4)

能选择某一画种,如油画、版画和年画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其

基本脉络,学会尊重并理解艺术是如何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能

理解目标受众和作品之间可能形成的潜在关系。(素养 5)

模块 3 雕塑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能区分圆雕、浮雕、透雕的不同特征,了解雕塑所使用的不同材料

和肌理效果。(素养 1)

2. 能用泥材捏塑带有模仿性的雕塑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制作的体会。

第37页

  31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水平 质量描述

(素养 2)

3. 能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雕塑作品。能对形式、规

模和结构有理解。(素养 1、3、5)

2

能选择雕塑作品,说明雕塑家如何根据主题、造型、比例和光线来考

虑放置地点和周围空间环境等。(素养 1、3)

能选择泥、草木、织物或废弃物等材料,构思创作具有一定新意的雕

塑作品,并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能够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

自己的意图。(素养 2、4)

能够根据纹理、形状、颜色和艺术原则进行设计,并有效使用专业的

创作流程和设备(如窑炉、CAD、激光切割机和手工工具),并对主题或

摘要做出思考和操作的能力。

能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雕塑作品,发表、交流自己

的看法。(素养 1、2、3)

3

能欣赏和理解传统的或现代的、抽象的或具象的雕塑作品。能考虑最

终结果所处的环境,例如室内 / 室外、城市 / 农村。(素养 1、5)

能说出中外传统雕塑艺术之间的主要差异,了解中外雕塑艺术的基本

发展脉络。(素养 1、3)

能借鉴雕塑家的创作观念和技法,选择适合的材料创作具有一定新意

的雕塑作品,并用草图、照片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能了解

该作品的特定受众。能使用适当视觉语言表达自己意图。(素养 2、4)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雕塑作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

价,形成有见地的审美判断和理解能力。(素养 1、3、5)

模块 4 设计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能运用设计术语,分析、比较设计作品,了解不同的设计意图,激

发设计思维。(素养 1、3、4)

第38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32 

水平 质量描述

2. 能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媒材、工具与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有

创意的设计活动。(素养 4)

3. 在创作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想法。能了解工

作对特定受众所需的潜在影响。(素养 2、3、5)

2

1. 能从形式与功能、材料与结构、风格特征以及发展脉络来分析、区

别各种形态的设计,拓展设计思维。(素养 1、4)

2. 能根据要求,选择适合的媒材、工具与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

有创意的设计。能对主题或摘要做出反应的能力。能够在考虑空间、平

衡和色彩关系的情况下创造有效的设计。能够根据纹理、图案和形状进

行设计。(素养 4)

3. 能用草图、照片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与想法,养成认真、细

致的工作态度。能理解透视、比例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形式、功能和色彩

关系。(素养 2)

4. 能与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意图,探讨存在的问题,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优化

5. 自己的作品。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素

养 2、3、5)

6. 能从文化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的设计师设计的作品,拓展设计思维,

提高设计意识。(素养 1、4、5)

7. 能根据特定的主题或内容,通过发散性思维,生成和构想创作意

图,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绘图、摄影、照片编辑、印刷、排版、刻字、产品设计、包装施工、织

物施工、染色和印花 ; 网版和单面印刷、蜡染、刺绣及机缝,等。(素养 4)

8. 能用草图、照片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与想法,并在与同学

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改和优化自己的作品。(素养 2、3)

3

1. 能运用所学的设计知识与技能以及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来美化生

活与环境。(素养 2、3)

2. 能选择自己的设计作品与同学一起策划和举办展览,进行展示和

交流。在交流中能使用适当的专业术语。(素养 2、5)

第39页

  33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模块 5 工艺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品种与艺术特点,形成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与兴

趣。(素养 1、3)

2. 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艺作品,体会传统手工艺的制作

流程和特点。(素养 2、4)

3. 能意识到中国传统工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素养 3、5)

2

1. 知道传统手工艺能够反映一定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

审美观念。(素养 1、3、5)

2. 能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多种传统手工艺作品,体会传统手工

艺的制作流程和文化内涵。(素养 2、5)

3. 能调查、了解当地或其他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用摄影、摄像或文字

进行记录,与同学相互交流。(素养 1、3、5)

3

1. 能选择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从材料、造型、色彩以及制作

方法方面分析不同地区的文化对手工艺设计的影响。(素养 1、3、5)

2. 能提炼和归纳传统手工艺设计的文化元素,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素养 2、4、5)

3. 能调查、了解当地或其他地区的传统手工艺设计,用摄影、摄像或

文字进行记录,并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素养 1、3、5)

模块 6 现代媒体艺术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能针对摄影、摄像或数码绘画作品,说出几种构图形式,如对角线、

垂直线、水平线、S 形和三角形构图等。(素养 1、3)

能利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拍摄。能考虑下列技术的

使用 : 深度,照明和曝光,视点 / 构图和框架;速度 / 快门速度,编辑和

第40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34 

水平 质量描述

过渡(素养 2、4)

2. 能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设计、绘制作品,并与同学交流数字媒

体技术的特点。(素养 2、4)

3. 能认识到现代媒体艺术对传统美术概念的改变。(素养 5)

4. 能使用传统的和 / 或新媒体的操作流程创作作品,如蒙太奇,印刷

摄影,数码摄影,摄影或数码安装,动画和数字创作和操作。作品可以是

彩色和 / 或黑白的(素养 2、4)

2

1. 能根据光、色和构图来分析摄影、摄像或数码绘画作品。(素养 1、3)

2. 能运用照相机或摄像机, 根据主题,如风景、人物、花卉、静物和

校园生活等进行摄影、摄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表现出对视觉世界的表

现力和 / 或解释性的艺术反应。能表现出对摄影的惯例和流派的理解,如

肖像、风景和运动,以及所选主题中适合的领域的一系列技术表达方式。(素

养 2、3、4)

3. 能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设计、绘制标志、广告和动漫等作品, 并与

同学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想法。(素养 2、4)

4. 能认识到现代媒体艺术具有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能通过媒介和

创作流程展示试验技能过程,例如 : 抽象的、叙事的;使用替代印刷工艺

的材料和技法 ( 如,液体乳剂、漂白、抗蚀、调色、使用专业纸张或其他

光敏材料 ),通过扫描图像与操作计算机创建图像;当中的主要技能培养

包括:编辑、使用声音记录、LMS 打印、暗房练习 ( 针孔相机,燃烧,掩蔽,

摄影,日晒,多次曝光,反转打印 )。(素养 2、5)

3

1. 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素

养 1、3、5)

2. 能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有关议题编写脚本,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或计

算机创作带有情节性的作品,并与同学交流、探讨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能展示对设备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以完成个性化的创作。能通过使用广泛的方法、技术和流程达成自己要表

达的意图。(素养 2、3、4)

3. 能认识到现代媒体艺术是科学、艺术与人文理念的结合,理解其为

当代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素养 2、5)

第41页

  35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选修课程】

模块 1 美术史论基础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能比较清楚地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并用于学习中的交流和讨论

以及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素养 1、3)

2. 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不同风格、形式与流派的作品,

能初步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并进行审美判断。

(素养 1、3、5)

2

1. 对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对主要的美术风

格、流派、艺术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理解。(素养 1、3、5)

2. 能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独创性,从而判断

其价值。(素养 1、3、4)

3. 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能力,能从文化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

行分析和评价,了解美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与自然、科技、

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素养 1、3、5)

模块 2 速写基础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认识速写的作用和价值,知道速写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运用速

写的基本技能。(素养 1、2)

2. 较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比例、形体、动态以及风景,构图合理, 取

舍恰当,具有速写的概括性,并显示一定的形式美感和个性特征。能使

用不同工具和技法表达。(素养 2、3、4)

2

1. 认识优秀速写的特征,娴熟地掌握速写的步骤、要领和表现手法。

(素养 1、2)

2. 能在生活情境中观察和捕捉有意义、有美感的人物表情、动态及

第42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36 

水平 质量描述

风景,富有个性和创意地进行表现,并在经常性的速写活动中,感悟生

活的丰富和美好。能够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素养 2、3、4、5)

模块 3 素描基础

水平 质量描述

1

1. 在认识素描的含义、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能自觉学习素描的基

本技法。(素养 2)

2. 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能发现对象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运用合

适的素描技法,表现其外形特征、内在结构、光影变化和局部细节。能

对主题有个人的反应能力。(素养 1、2)

3. 能较好地处理构图、结构、明暗和虚实等素描关系,并体现出自

己的个性特征和审美趣味。能有在构图时考虑空间、平衡和色彩关系的

能力。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的技能表达,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 色调绘画、

笔墨、粉彩、绘画、丝印。(素养 2、3)

2

1. 具有整体观察的习惯,能把握素描的基本表现过程和规律,运用

素描的多种手段和技巧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刻画。(素养 1、2)

2. 有对画面整体关系的处理和把控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素养 2、4)

3. 能刻画出鲜明、生动和具有个性的绘画形象,显示出一定的思想

性和较高的审美品位。

4. 能使用适当的视觉语言。(素养 2、3、4)

5. 能认识一定的文化观和审美观与不同素描形式和风格之间的关系。

(素养 3、5)

第43页

  37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模块 4 色彩基础

水平 质量描述

2

1. 在具备色彩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色彩表现能力,基本

掌握水彩(水粉)画技巧。(素养 2)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运用合适的

色彩表现技法,描绘色彩关系和变化。能对形式、调度和作品大小有一

定的理解。能在构图时考虑空间、平衡和色彩关系的能力。(素养 1、2)

2. 有一定的构图能力,能独立完成色彩写生作品,表达自己对事物

的感受和个人的情感与思想,并体现健康的审美趣味。能够使用适当的

材料和技术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素养 2、3)

3

1. 掌握色彩基础知识,能自如地调配和运用色彩。能有效使用一些适

当的技能,可能包括:色调绘画、笔墨、粉彩、釉彩、丝印、雕刻、丝印。

(素养 2)

2. 具有整体观察的习惯,认识色彩写生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娴熟地

运用水彩(水粉)画技法深入刻画对象。(素养 1、2)

3. 能对主题有个人的反应能力。能理解目标受众和作品之间可能形

成的潜在关系。能使用适当的视觉语言。

4

1. 具备对画面整体关系的处理和把控能力,并显示出一定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素养 2、4)

2. 能描画出生动的绘画形象,显示出一定的思想性和较高的审美品位。

(素养 2、3、4)

3. 能认识色彩的社会属性以及一定的文化观、审美观与色彩表现和

风格之间的关系。(素养 3、5)

第44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38 

模块 5 创作与设计基础

水平 质量描述

2

1. 知道美术创作与设计的意义及基本过程与方法。(素养 2)

2. 正确理解题意和任务,以一定的方式搜集素材、资料和数据, 调动

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进行构思和创意。(素养 1、2、4、5)

3. 通过借鉴优秀作品的构思、创意和表现方式,优化自己的构思和

创意,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 表达自己

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或满足功能要求。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和技术有

效地传达他们的意图。(素养 1、2、3、4、5)

4. 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基本的美术创作与设计的方法,解决美术创

作与设计问题。能理解设计中的透视、比例、色彩、形式、规模、功能

和结构。能对主题有个人的反应能力。能了解作品对特定受众所需的潜

在影响或了解该作品的特定受众。(素养 1、2、3、4、5)

3

1. 认识美术创作与设计的意义及过程与方法。能有效使用一些适当

的技能,如:绘图、摄影、照片编辑、印刷、排版、刻字、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窑炉,软件,激光切割机、手工工具、网版、单面印刷、蜡染、

刺绣及机缝等。能使用适当的视觉语言。(素养 2)

2. 正确理解题意和任务,以多种方式搜集素材、资料和数据,充分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积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构思和

创意。(素养 1、2、4、5)

3. 借鉴优秀作品的构思、创意和表现方式,通过不断反思和倾听意见,

优化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独立创作美术作品和

设计作品,具有个性和新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文化理

解或满足功能要求。(素养 1、2、3、4、5)

4. 在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综合运用美术创作与设计方法,解决美

术创作与设计问题。(素养 1、2、3、4、5)

第45页

  39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是阶段性评价、考试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必修课程

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一是学生在义务教育毕业水平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高

中学习所要达到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

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三是对应高考或用于高等院

校招生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求。选修课程学业水平分为三级,一级水平与必

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水平二相当,本课程标准仅列出二、三级水平。

第46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40 

五、教学与评价建议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

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

务的过程中,同时逐渐形成美术学科的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因此,创设

问题情境、探究性地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学科核心素

养本位美术教学的基本特征。其评价不仅针对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而且关注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所体现出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以

反馈和调控的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宜性、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有效性,并逐渐使

学生形成反思、评价、调整与改进的能力。

(一)教学建议

1. 倡导主题性研究型美术教学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经历较完整的美术鉴赏和创

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和一课

一练的教学习惯,形成创造性地策划、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教学领导力”,学会以

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性研究型教学设计。

教师应从现实生活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主题,拟订深化思维的“基本问题”,根

据美术课程的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学习

方法和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应鼓励学生探讨主题和基本问题,搜集生活中的相

关素材,通过完整的美术鉴赏和创作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应组建学习

共同体,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开展综合的主题性

美术学习活动。

同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建立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机制,按

照各阶段的学习任务设计具体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指导并监控学习过程,促

进学生发展。

2. 追求真实性学习结果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强调联系现实生活情境,追求真实性学习结果。

真实性学习结果是一种开放的表现性目标,指教师提出一项学习任务,不期望学

第47页

  41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关注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个体性。此目标仍要求按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同时又有机融入美术学科

核心素养。

3. 创设引发探究行为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包含问题的现实情境。它能激励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和获取知识

与技能,综合运用跨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关键。

问题是创设情境的核心,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样的。在创设问题情

境时,可以从情境中提炼问题,也可以将问题植入情境, 并形成发现和解决问题

的任务驱动。美术学习的问题情境可分为个人情境、社会情境、生活与职业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真实的活动和任务要求;提

供学习指导和支架;提供观摩艺术家作品、扮演多重角色的机会;支持协作性知

识建构;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促进自我反思;促进清晰表达;提供情境化评价。

4. 用学习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设计和运用多种学习工具,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和

探究性学习,以适应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例如,可以设计针对整个主

题学习的单元学习任务书、针对各具体学习任务的学习单和评价表、针对学习过

程与学习材料的学习档案袋等。

5. 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根据艺术家的工作(主题性创作、设计、工艺制作

和美术鉴赏等)和思维特点提炼出来的。当学生面对真实的创作主题时,教师将

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过程转化为教与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的探究与“做中学”,

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生成有意义的创作主题(文

化理解);研究艺术家的生平、风格与创作观,鉴赏并借鉴经典作品(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熟悉材料与工具,学习艺术家的表现技法(美术表现);搜集创作素材,

构思构图(创意实践);寻找媒材与工具动手创作(设计、制作),不断地克服困难,

解决问题,修改完善(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最终完成作品,展示交流,学习总

结等。学生经历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能全面发展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也落实了美术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对不同学段设置不同学业质量水平的

第48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42 

创作要求,能使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6. 将“基本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基本问题”指单元主题、内容和教学的上位引导性问题,与围绕“大概念”

的思维组织能力相关联,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它指向学科的核心,具有

开放性,涉及不同的价值、态度;或是在某一领域不断重演的哲理性问题,能孕

育出新的问题,从而将学习活动引向宏观的理念、新的思维角度、深刻的内涵和

文化意义。但“基本问题”往往比较宽泛,操作性不强,所以在具体实施时还应

该分解出一系列与学科相关的“小问题”。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这类“基

本问题”和“小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和表现,可以有效地发

展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7. 以多种角度和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中独立的学习内容,同时又能从形式、技法、创作观和

文化背景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美术表现。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及现当代

美术等的知识、术语,建立美术鉴赏的基础;让学生体验美术作品不同材质、形

式和内容特征所引发的心理反应;联系美学、历史、地理、哲学和社会学等知识,

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艺术家是如何利用主题、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媒

介和相关信息的相互作用,来传递意图、思想与情感的;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历、审美理想和文化观念,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

受和认识;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

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为了增强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师要设计好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与过程,

尽可能依照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程序设计学习单, 并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

运用联系、比较等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认识作品的主题、内涵、

形式、风格和意义。

8. 联系生活进行跨学科美术学习

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以其具有视觉感知、形象思维和图像表达等优势成为

视觉化的学习方式,能参与其他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解决学习、生活和

工作中的问题。跨学科的美术学习可从两个层次开展:一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

合的跨学科课程,比如以动画片的形式表现语文中的寓言、成语故事等;二是美

第49页

  43

CAI 艺术课程实施纲要

术与现实社会情境相联系的跨学科课程,比如地方文化的保护、绿色环境的营造等。

同时, 还应考虑各层次之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交叉。美术教师需要积极联系其他学

科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视觉感知、形象思维和图像表达等特长,参与各种

跨学科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9. 开展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美术教学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与时俱进地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自主、

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具体方法包括:充分利用网络图文信息资源和大数据丰富美

术学习的内容;运用 PPT、视频、微课、慕课、虚拟 / 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3D

打印机等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软件、设计软件、App 技术等进行美术创作、设计

和解决问题;运用网络互动平台以及其他远程通信技术加强师生或外界的人际交

流与互动,借助学习共同体的智慧与力量,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二)评价建议

1. 树立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评价理念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评价,不仅针对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更要针对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情境中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美术学科

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要将评价嵌入美术学习的整个过程,运用过程性评价随时发现和改进学习目

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

要发挥各种评价的优势,如美术作品评价能对美术学习质量水平作出判断;

阶段性自我评价能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档案袋能较全面地评价

学生美术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发展轨迹,以及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

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书面测验较适合于评价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水平等。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2. 合理量化质性评价

改变简单地根据作业优劣打分的评价方式,通过质性评价全面而充分地揭示

和描述学生及其学习过程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质性评价除了运用学习

档案袋,给出描述性和鼓励性的评语,也应相应制订评价量规,相对合理地量化

各评价指标,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在美术学业质量水平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发

第50页

博实乐“中外融通课程”高中教育阶段

44 

展程度。为此,教师要依据各模块的学业质量水平,仔细分解教学目标,确定评

价指标、评价量规、权重分配和评价方法,制订既重视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

能全面体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案。对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学习

活动,应增设分工、合作、参与度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应对主要细节提示要求与评分标准,根据学生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划分出优、

良、中、差等不同等级。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应尽可能向学生提供一份详细

成绩报告,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找改进的方向和途径。

3. 运用学习档案袋

在一个主题性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学习美术知识、进行美术鉴赏、

创作美术作品等多项学习任务。

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档案袋,保存学习资料,记录学习的全过程。其内

容包括:学习任务书、研究报告、反映各种技能和特征的资料(如构思设计、创

作草图、完成的作品)、工作进展、创作过程日记、对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小论文、

自我反思与评价表等。当一个模块的教学或一个学期结束时,教师应综合学生学

习档案袋、各阶段作业和综合表现的得分,或加上对学生的描述性评语,作出终

结性评价,恰当地判断学生学业质量水平。

4. 提供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展示是美术学习的重要活动,也是美术学习评价的独特方式。评价时除了展

示学生的美术和设计作品,也可以展示学生调研的资料、搜集的创作素材、设计

的跨学科研究方案以及如木偶剧或服装设计展示之类的多种学习成果,甚至展示

以学生学习档案袋呈现的研究或创作的过程,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

通过举办全校性的学生美术作品展或网上作品展示,接受全校师生甚至是家长的

评价,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营造良好的学校美术学习氛围。

5. 发展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能力

自我评价包括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判断和自我决策等,是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逐步深入并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学

生美术创作的“主题、鉴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等阶段,可以指导学生根据

教学目标制订自我评价表, 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以增强目标意识和反思能力。

为了避免单一的自我评价造成的认知局限,还可以组织班组同学相互评价,

通过相互比较、分析、研讨甚至辩论,发现他人和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提高学生

的评价能力,激发自信心,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