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热烈的民族期刊

发布时间:2023-10-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第五组热烈的民族期刊

走 进 非 遗 ——热烈的民族: 彝族文化 当谈到彝族文化时,我们不得不提及这个热烈的民族。彝族文化永远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多年来,这支永远燃烧的火把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他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每个重要的庆祝活动里,人们可以看到彝族人民燃烧烈火的激情和狂喜。彝族的音乐和舞蹈是他们文化的一大亮点。每当乐声响起,盛装打扮的姑娘们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为夏日渲染了最饱满的热情。他们用手中的彝族乐器演奏出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引导着人们跳起传统的舞蹈。彝族的舞蹈充满了力量和灵魂,每一个舞姿都传递着彝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界的感激之情。除了音乐和舞蹈,彝族人民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月三\"节。这个节日被认为是彝族人民的新年,他们以庆祝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彝族服装,举办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还会举办各种比赛和表演来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团结精神。彝族服饰也是彝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它们体现了彝族人民的骄傲和传统价值观。彝族服饰通常由华丽的刺绣和漂亮的图案装饰,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女性的彝族服饰尤其美丽,她们会在... [收起]
[展开]
第五组热烈的民族期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走进非遗

第2页

《走进非遗》杂志社社务委员会

主编

万萍

策划人员

万萍 胡雁青 布统 薛明媛 冷晃 杨星宇

宣传部

万萍 胡雁青 布统 薛明媛 冷晃 杨星宇

设计部

万萍 胡雁青 布统 薛明媛 冷晃 杨星宇

校对中心

万萍 胡雁青 布统 薛明媛 冷晃 杨星宇

订阅热线 0870—6854210

单价

人民币 元

印刷:昆明文理学院复印店

第3页

走 进 非 遗

——热烈的民族: 彝族文化

当谈到彝族文化时,我们不得不提及这个热烈的民族。彝族文化永远充满着

独特的魅力,多年来,这支永远燃烧的火把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

他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每个重要的庆祝活动里,人们可以看到彝族人民燃

烧烈火的激情和狂喜。

彝族的音乐和舞蹈是他们文化的一大

亮点。每当乐声响起,盛装打扮的姑娘们围

绕着火堆载歌载舞,为夏日渲染了最饱满的

热情。他们用手中的彝族乐器演奏出富有节

奏感的音乐,引导着人们跳起传统的舞蹈。

彝族的舞蹈充满了力量和灵魂,每一个舞姿

都传递着彝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界的感激

之情。

除了音乐和舞蹈,彝族人民还有着丰

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

月三\"节。这个节日被认为是彝族人民的新

年,他们以庆祝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人

们会穿上传统的彝族服装,举办盛大的游

行和庆祝活动,还会举办各种比赛和表演

来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团结精神。

彝族服饰也是彝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它

们体现了彝族人民的骄傲和传统价值观。彝

族服饰通常由华丽的刺绣和漂亮的图案装

饰,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之

处。女性的彝族服饰尤其美丽,她们会在特

殊的场合穿上色彩斑斓的彝族民族服装,展

现出女性的优雅和自信。

无论是燃烧的篝火上的载歌载舞,还是盛装打扮的姑娘们围绕着火堆展现的

热情,彝族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世界分享了彝族文化的魅力。通过传统节日、

服饰、手工艺品和民间故事,他们将彝族文化代代相传,保护和弘扬着这个文化

宝藏。

第4页

清新的民族: 白族

一、白族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

白族主要聚集在中国云南省的大理一带,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大理是

白族的重要文化中心和发祥地,被誉为“白族文化的摇篮”。白族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三世纪,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白族是原始的滇池居民,后来与南诏王

朝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白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被赋予了广泛的认可。

二、生活习俗:白色的崇尚

白族人民对白色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崇尚。白色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被视为纯洁和神圣的象征。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日庆典,白族人都喜欢穿戴以

白色为主的服饰和布置庆典场所。此外,白族人也喜欢用其他鲜艳的色彩来装点

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三、扎染:一门传承悠久的手工艺

白族的扎染艺术是一门传承悠久的手工艺,源

远流长。扎染技艺世代相传,从染料的制备到上

色、织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致入微的工艺和

耐心。白族的扎染作品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

组合备受赞赏。白族人借助扎染这一艺术形式,

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也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白族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理三道茶:白族的饮食文化

白族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

是大理三道茶。这道茶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

是苦茶,象征着人生的起初和艰辛;然后是甜

茶,预示着生活的甜美和美好;最后是咸茶,

表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道茶不仅美味,

更包含了白族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五、白族的婚礼习俗

白族婚礼是一种富有特色和传统意义的仪式。

通常,婚礼会持续数天,涵盖多个环节,如拜

堂、互换婚戒、接新娘等。在白族的婚礼中,

会有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包括祭拜祖先、婚前

调查、定亲、选日等。在白族婚礼中,送嫁妆

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嫁妆通常包括家居用品、

珠宝和一些代表吉祥与富贵的物品。这些嫁妆

不仅体现了白族家庭对新人的厚望,也象征着

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结。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寓

意和要求,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白族对婚姻的

重视,还彰显了他们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尊重。

第5页

六、白族建筑:融合多元文化的艺术

白族建筑风格深受多元文化影响,吸取了汉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建筑元素。其

中,三坊一照壁是白族传统民居的代表。这种建筑结构不仅符合白族人民生活的

实际需求,也在美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白族的传统民居通常围绕着一个或多个

庭院建造,庭院通常种有各种花草,以增加生活的乐趣。这些庭院不仅是日常生

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交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保护和传承白族的传统文化面临一系列挑战。然而,越

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一方面,有关机构和个人正在进行各

种形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包括对传统手工艺、建筑、音乐等进行现代化改

造和应用;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也在推动白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

舞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白族的传统文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正在

进行各种文化保护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包括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还涉及到与其

他民族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第6页

绚丽的民族: 傣族

傣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居住在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地。

傣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其中傣族织锦技艺更是备受赞赏。

傣族织锦技艺是一种古老的

纺织工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成

熟。在傣族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男

性负责耕种,而女性则负责织布。

这些锦缎多为单色面,图案设计非

常精致。

傣族的织锦图案丰富多样,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莲花、槟椰、孔

雀、大象、麒麟和龙凤等图案。傣

族妇女在劳作之余,借助娴熟的纺

织技艺,在彩锦上织造出高洁的荷

花、挺立的槟椰树、吉祥的孔雀、

庄重的大象、威严的麒麟和龙凤图

案,甚至还有佛塔等富有宗教氛围

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代表了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

神灵和宗教信仰的崇敬之情。

傣族织锦技艺的制作过程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技能和耐心。首先,傣族妇女要

挑选上等的纱线,然后运用精湛的织布技巧,将图案编织到布料上。这个过程需

要手工操作,锦缎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妇女们用心织制。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染

色、修整和整理,制作出的锦缎才能呈现出耀眼的光彩和绚丽的色彩。

傣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也得到了重视和支持。政府和相

关机构积极推动傣族织锦的保护

与传承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和

比赛活动,向年轻一代传授织锦

技艺,鼓励年轻人继承和创新傣

族织锦工艺。这有助于传承和发

展傣族独有的织锦文化,促进文

化多样性的传承与交流。

傣族织锦技艺的独特之处和

傣族妇女对织锦的辛勤劳动,使

得傣族锦缎成为傣族文化中一颗

璀璨的明珠。傣族织锦不仅是一

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体现。通过细腻的纺织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设计,

傣族妇女用锦缎传递着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彰显了傣族人民

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与崇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傣族织锦技艺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

第7页

光芒。我们应当珍惜和推崇这一独特的传统工艺,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支

持,并通过分享和交流,让更多

的人了解和欣赏傣族织锦的魅

力。

傣族织锦技艺的独特之处

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不仅受

到傣族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了国

内外游客和收藏家的追捧。傣族

织锦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

凭借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

多彩的图案设计,成为了展示傣

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

那么 z 是什么使得傣族

织锦如此独特呢? 首先,傣族织

锦所使用的纱线都是经过特殊

处理的,具有高度柔软和耐用

性。这使得织出来的锦缎质地上

佳,触感舒适,同时也不易变形和磨损。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赋予了傣族织

锦独特而精美的细节,每一个针脚都体现着制作者的用心和智慧。

傣族织锦作为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代表着傣族人民对美的

追求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守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应当更加注

重对傣族织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其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与现代

的需求和审美趋势相结合,持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除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外,傣族织锦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织锦的

传统是傣族社会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

重要表现形式。在傣族农耕社会

中,织布技艺不仅仅是一种劳动

手段,更是女性身份的象征和社

交活动的核心。

傣族社会的男耕女织分工

制度影响着傣族织锦的发展和

演变。傣族社会崇尚男性主导的

农耕生活,而女性则通过织锦技

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才华。傣

族妇女通常在耕作、家庭事务之

余,抽出时间来织锦。织锦不仅满足了家庭的生活需求,也成为了傣族妇女展示

自己才华和艺术创造力的途径,同时也代代相传,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织锦技艺

精湛的女性艺术家。

第8页

然而,傣族织锦面临着许多挑

战和困境。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

兴起,许多年轻的傣族女性已经转

行或放弃了织锦的传统技艺。市场

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对傣族

织锦带来了压力。为了保护和传承

傣族织锦工艺,政府、学者和相关

机构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制定

相应政策,举办展览和培训活动,

加强织锦技艺的传承和人才培养。

同时,傣族织锦的传承也需要

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作为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傣族织锦不仅

仅关乎一个民族的传统,也关乎整

个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通

过鼓励品牌建设、加强市场推广和

创新设计,可以为傣族织锦创造更

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推动傣族织

锦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傣族织锦作为傣族文化瑰宝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精湛

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承和展示

傣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珍视和支持傣族织锦的保护和传承,让其在世代

相传中继续闪耀光芒,为我们了解和欣赏傣族文化的魅力做出贡献。同时,也希

望通过对傣族织锦的介绍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这一精彩而独特的民族

文化。

第9页

神秘的民族藏族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为雪顿节期间

有藏戏演出和晒佛佛节”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为“藏戏节”

第10页

雪顿节习俗藏戏会演雪顿节从 17

世纪末期开始演出藏戏。宗教领袖

从布达拉官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

时藏戏班子来到罗布林卡演唱》。

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

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

油桶,带上酥油茶对来到罗布林卡

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

帷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藏戏。藏戏

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

“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

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

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

于 8 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 世纪

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

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

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

活化的表演。

故事从西藏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

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

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

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

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

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

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

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 80

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

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

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

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

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

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

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

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

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第11页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

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

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

奇。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第12页

歌善舞的民族:哈尼族

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族,远在唐代以前即在宁洱居住,有哈尼、豪尼、碧

约、卡多、阿木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民族自愿统称为哈尼族。

棕扇舞,流传于云南省红河与元江两县交界的哈尼族村寨的哈尼族传统舞蹈,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哈尼族的昂玛突(祭祖节)、库扎扎(六月节)、扎勒特(十月节)等传统节

日及人生礼仪活动中,人们都要盛装酒宴对歌舞蹈,双手各持一柄棕树叶跳棕扇

舞。棕扇舞有六十多种套路。舞蹈前,都要先由长者领跳并吟唱古歌和祝词。参

与者自由形成圆圈,男里女外,长者先跳,小辈跟进;舞至酣畅,争相进入圈内

展示舞蹈

技艺。棕扇

舞历史悠

久,舞蹈动

作大多是

模拟哈尼

族先民在

迁徙途中

所遇飞禽

走兽的形

态,以及对

日常生产、

生活状态

的模仿。如

模拟白鹇

展翅、白鹇

喝水、蜂蝶

采花、老熊

走路、公鸡

斗架、猴子

掰包谷、老

鹰拍翅膀

等,以及人

们生产劳

作的某些

姿态。

第13页

历史渊源

棕扇舞的起源是从哈尼族早期狩猎、采集的日常生活中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和猎

人凯旋而归的姿态中兴起的。与哈尼族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哈尼族古人认

为人死是被鬼摄去灵魂,为此他们手拿棕扇舞蹈希望借助棕扇的风力让鬼站不住

脚从而达到驱鬼的目的。哈尼族族民在宗教祭祀中通过棕扇舞模仿各种动物的动

作,展示着各

自动作不同而

动作优美的的

舞姿,表示对

先辈们的尊敬

和怀念。

第14页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哈尼族棕扇舞主要动

作姿态步法和基本动

作包括:忍步、左右

忍步、原地忍步等,

跳起哈尼族棕扇舞蹈

时,人们时而像白鹇

展翅,象征身弃小秽,

展翅迎新;时而像白

鹇喝水,象征新的一

年生活将会像泉水一

样甘美;时而像蝴蝶

菜花、蜜蜂采蜜,象

征哈尼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时而像吓

唬斑鸠,象征赶走农

田灾害,争取新的一

年获得丰收

第15页

棕扇舞发生的场域和过程:

(一)棕扇舞发生的时间。最初主要还是用于祭祀活动,关于哈尼族棕扇舞的起

源在哈尼族各个支系中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但一致肯定的是都是从祭祀中发展而

来。在祭祀活动中的哈尼族棕扇舞,舞姿不求统一,各自起舞。

(二)场景。

随着社会

的发展,棕

扇舞的祭

祀成分已

有所淡化,

发展到即

可用于祭

祀更是哈

尼族自娱

活动的主

要舞蹈,不

仅在祭祀

丧葬时歌

舞,逢年过

节,农事休

闲,庆典娱

乐时亦可

载歌载舞

欢跳哈尼

族棕扇舞。

在喜庆和

欢乐的节

日里哈尼

族要举行

棕扇舞盛

典,在哈尼

十月年(扎

勒特)和六

月年(苦扎

扎)。

第16页

(三)棕扇舞发生的过程和参与情况。

在哈尼十月年(扎勒特)和六月年(苦扎扎)里的棕扇舞盛典,成年男子们端着

自己家的佳肴、米酒、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个广场上,把酒菜沿着广场直摆成长

长的宴席,举行规模宏大的棕扇舞活动盛宴,活动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他受

持着棕扇,和扇向众为乡亲做三次揖,然后将扇一展开,示意棕扇舞盛典现在开

始,这时锣、鼓声震天动地,在欢乐的声乐中,现有主持仪式的老者绕着宴席跳

一圈,动作多为甩手斗身,意为跳掉身上的灰尘和疾病,迎来新的一年的吉祥和

幸福。接着,参加宴席的其他人,手持棕扇,依次担任或者多人,围着宴席跳一

圈。跳到高潮时,众人群起而舞。在哈尼人的心目中,白鹇鸟、蝴蝶、蜜蜂、是

吉祥物,斑鸠是孽鸟。

哈尼人相信万物有

神,信仰各种自然

崇拜,同时也对白

鹇鸟,蜜蜂、燕子等

当作是神的使者,

是哈尼族的吉祥物,

因此哈尼族棕扇舞

从模仿吉祥物的动

作开始一直到模仿

狩猎生活中禽兽飞

跃奔跑和表达猎人

凯旋归来的心情,

在不断的社会生产

实践中哈尼棕扇舞

又体现了生产劳动

中的内在情感和节

奏动律。

第18页

演奏乐器

哈尼族棕扇舞的背景音也十分简单,族人们只要有鼓和大钹打击声就能载歌载舞

跳起他们喜爱的棕扇舞。根据活动规模大小增加乐器种类及数量。常用乐器有牛

皮鼓、铓、

大钹、长

号、唢呐

等。其中

牛皮鼓是

较为重

要、必不

可少乐

器。它由

木材和牛

皮制成。

哈尼族牛

皮鼓制作

过程必须

隐蔽,制

作过程不

能被村子

的人看

到,亦不

能在自己

家里做。

现今会做

乐器的人

不多,只

有一些老

人会做。

第20页

棕扇舞折射出哈尼族对祖先迁徙历史的记忆,保留了哈尼族文化的传统基因,棕

扇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牛皮鼓、铓、钹、唢呐、三弦等。

第21页

狂野的民族--佤族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

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

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

参与的

大型祭

祀活动

中的一

部分,

木鼓被

作为族

群的象

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

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

的特征。

第22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

木鼓舞一说起源于一对跟从鸟虫

学会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来,反排

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袭。

一说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

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

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

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

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

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

拜。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

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

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

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

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

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从 1954 年唐开

学、张文显等人对反排木鼓舞进行改编并进京表演

至今,反排木鼓舞表演不下百余次。

1995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为了更好开展群众性体

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制定颁发《全民健身计划

纲要》。木鼓舞作为反排村历史悠久的民族群众活

动,对场地和道具器械有较少的要求。并且经常跳

反排木鼓舞,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

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质。

2009 年的台江县人口不到 15 万人,其中会跳

反排木鼓舞就已经超过 2 万人。

而 21 世纪 10 年代台江县反排地区几乎开启了

全民跳木鼓舞的新篇章。

第23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舞蹈特色)

身披长发的女主角立于凤撵上,仰头

挺胸,双手伸向空中,作拥抱太阳

状,撵子周围是扛木鼓的是六个头扎

红带的强壮男子;两名青年男子手持

鼓槌,威风凛凛地敲打着木鼓;周围

是头扎红带、赤裸上身的男子和甩着

长发的女子仰卧起伏,随着远处男女

歌手的歌声、吼声和鼓鋩交错的强烈节奏而缓缓起舞。木鼓舞以握

拳、跺脚和甩发为基本动作,别具一格的民族服装和银饰品在夕阳

下闪闪发光,声音动作配合协调,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撼人心

魄,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火一般的民族性格。

反排苗族木鼓舞

第24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演奏特点)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

点急时如雷鸣。缓时

如滴水;而施洞、革

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

始至终急如炒豆,响

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

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

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

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

统一进行,和谐统一。全身

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

手。头,手、脚开合度大,

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

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扩豪迈、骄健敏捷、灵巧活

泼。真谓是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

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的气势。

第25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舞蹈习俗)

舞蹈习俗 木鼓舞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反排木鼓舞

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和盛大的节庆活动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启、

承、转、合结构完整,舞蹈动作简练,组合丰富,风格热烈豪迈,表

现先民的生活场面和地理环境,叙述先民的由来。佤族民间节日与祭

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

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

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

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

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

他的崇拜和敬奉。

第26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舞蹈器具)

木鼓一般选取长度大约两米的粗大树干,中间刨空,作成槽子形状制

成。木鼓舞以鼓和鋩为伴奏乐器,以歌声、吼声以及鼓声和鋩声的有

机交融为主要旋律,既保留了远古时代深沉浑厚的音调,又有了新的

发展。木鼓的形制可分

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段

原木挖制成鼓,如佤族

的木鼓,佤语称作布

络。另一种,把整段原

木挖空作鼓膛,两端或

一端蒙以牛、羊皮制成

木鼓。双面的木鼓,苗

族称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称为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诺

族称为塞吐,用红毛树干挖制;而景颇族的赠疆,则用长约 3 米的巨

木挖制;瑶族双面鼓因用于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单面的桶形大鼓,

也叫大鼓。壮族的单面大鼓叫作种劳,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

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与制作方法、所敲击的鼓

点与音色之不同,从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种风韵。木鼓舞是贵州省台江

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

木鼓舞两大种类,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响较大。它分布于贵州台江县

城东南方 26 公里处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为苗族。

第27页

在佤族,

寻找遗世佤族---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传说中的通天神器,被视为民

族繁衍之源头,是佤族的历史文化象征。木

鼓舞集中体现了佤族民间歌舞、文学、艺术

及宗教信仰的成就 及特色,不仅有

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艺术学、民族

学、民俗学、宗教学 等方面也具有一

定的研究价值。木 鼓舞是佤族民间

歌舞的集大成者, 已是佤族人引以

自豪的木鼓文化中 的一颗明珠,是

佤族文化最直观生 动的体现,一直

为广大佤族民众所 喜爱,每逢喜庆

的日子里,人们总 要跳起木鼓舞,

抒发心中的喜悦,木鼓已成为佤族人勤劳、勇敢、团结奋进和开拓进

取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其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