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高一寒假

发布时间:2023-10-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历史 高一寒假

目 录作业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 ………………………………………………… 1作业2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5作业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9作业4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 13作业5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16作业6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20作业7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24作业8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28作业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31作业1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35作业1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 38作业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收起]
[展开]
历史 高一寒假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假期好作业.历史.高一寒假 /«假期好作业»编

写组主编.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10(2023.12重印)

ISBN978G7G214G20946G7

Ⅰ.①假? Ⅱ.①假? Ⅲ.①中学历史课-高中-习

题集 Ⅳ.①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2017)第200519号

书 名 假期好作业 历史 高一寒假

主 编 «假期好作业»编写组

责 任 编 辑 张蕴如

出 版 发 行 江苏人民出版社

地 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 A 楼,邮编:210009

印 刷 江苏天旭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16

印 张 5

字 数 148千字

版 次 2017年10月第1版

印 次 2023年12月第7次印刷

标 准 书 号 ISBN978G7G214G20946G7

定 价 26.00元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请联系我们:陈老师,025G85313551,19825046251;

严老师,025G83658087,18705186649)

第4页

目 录

作业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 ………………………………………………… 1

作业2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5

作业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9

作业4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 13

作业5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16

作业6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20

作业7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24

作业8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28

作业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31

作业1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35

作业1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 38

作业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 42

作业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46

作业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50

作业15 综合检测卷 ……………………………………………………………………………… 54

第5页

作业1

作业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

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1.政治: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 ”为主要特征的

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变法, 的雏形出现.

2.经济: 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

成,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

了发展.

3.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感逐步增强.

4.思想文化:中华文化奠基并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百家争鸣成为后世

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考点秒记】

1.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 的石器作为工具.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阶

级分化明显.部落权贵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 、中原核心

的方向发展.

3.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商

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 ,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4.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进一步交融,产生了 观念,华夏族发展壮大.社会经济发展,井

田制瓦解,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 成为潮流.商鞅变法使秦国

,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5.孔子提出“ ”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6页

1.(2022?江苏南师附中检测)表1 1所示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部分).据表可知,中华文

明起源具有 ( )

表1 1

文化遗址 所在省份(或市)(今) 文化遗址 所在省份(今)

元谋人 云南 金牛山人 辽宁

北京人 北京 丁村人 山西

山顶洞人 北京 马坝人 广东

蓝田人 陕西 长阳人 湖北

巫山人 重庆 和县人 安徽

A.多元性 B.同步性 C.竞争性 D.领先性

2.(2023?江苏淮安高一期中)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

邦”时代.«史记?五帝本纪»曾记载:帝尧“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

昭明,合和万国”.其中“九族”是与邦国君主家族血缘关系最近的宗族集团,即所谓“帝之九

族”.据此可知,万邦时代 ( )

A.奠定了多元一体文明的基础 B.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C.已呈现血缘宗法的家国特征 D.体现出聚族而居的特点

3.(2022?江苏海安检测)“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

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

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 )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 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 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4.(2022?浙江舟山联考)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爆重大发

现,现已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见图1 1.四川三星

堆遗址的青铜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

图1 1

A.商周时期 B.夏商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第7页

作业1

5.(2022?山东聊城期末)西周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

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之前邦国林立的状态,促使这一局面出

现的主要因素是推行 ( )

A.王位世袭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2023?江苏南通高一月考)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黄河中游流通的

“布币”,东方齐国的“刀币”,南方楚国的蚁鼻钱.这反映了当时 ( )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 B.大型中心城市涌现

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7.(2023?江苏南京高一期末)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楚国吴起变法规定

凡贵族封君的子孙,已传到三代以上者收回爵禄;秦国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没有立军功的

人不得入贵族籍,不得授予军功爵.出现这些规定的根源是 ( )

A.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C.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 D.诸侯对于变法运动的支持

8.(2022?江苏白蒲中学检测)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这种主张意在 ( )

A.恢复西周礼乐 B.重建社会秩序

C.传播儒学思想 D.提高个人修养

9.(2022?江苏南京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

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

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二 内外服制滥觞于夏,形成于商,影响至周,是独特国家结构形式.内服职官数量众

多,由商王直接任免.外服职官有侯、甸、男等.卜辞中侯的数量有五十多个.他们一方面臣

服于商,接受商予的封号,另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不是由商王任免.诸侯国要担负纳

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材料二中的制度.

第8页

10.(2022?江苏苏州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

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

大治.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无耻”.虽然容易

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如果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

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摘编自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些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

如何?

(2)根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第9页

作业2

作业2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一统时代,是中华文明

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

1.政治:秦朝“大一统”的实现,建立起 制度,西汉时得以巩固加强.

2.经济:秦汉时期,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

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和对外关系: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

往交流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得到 .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交

往扩大,陆海通道的打通密切了中外联系.

4.思想文化:秦朝 ,加强了思想控制;汉武帝时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

的主流意识形态;佛教传入,道教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科技方面形成

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考点秒记】

1.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秦始皇首创 ,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秦始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 的发展.

2.秦朝的速亡与秦的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

3.西汉初期基本沿袭秦制,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 作为首要

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果.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许多治理国家的举措,出现了封建国家“

”的强盛局面.光武帝 加强集权、发展生产,使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4.东汉后期 和宦官专权,导致政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促使东汉逐步走向衰亡.

第10页

1.(2022?江苏盐城检测)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图2 1体

现的中心主题是秦朝 ( )

图2 1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 D.巩固国家统一

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据考证,秦王朝设置的36郡,大致有三种情况:因袭战国时期各国故

郡17个,征服六国新旧国都改置的郡9个,重要地区或交通要道新置郡10个,据此推断秦朝

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 ( )

A.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B.实现了各地均衡分布

C.凸显了秦国故地优先原则 D.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

3.(2022?广东普宁高一期末)秦朝大兴土木,政策性的人口流动极为频繁,“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

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 )

A.统一王朝的建立 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4.(2022?江苏无锡检测)“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

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 )

A.郡国并行 B.师法黄老 C.设置刺史 D.设置中朝

5.(2022?云南昆明高一期末)董仲舒说:“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其意在 ( )

A.建议朝廷尊崇儒术 B.吸取秦亡教训

C.统一法律 D.延续百家争鸣

6.(2022?江苏徐州高一期末)汉昭帝时期,部分官员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批评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与

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他们批评的政策应是 ( )

A.打击豪强 B.改革币制 C.盐铁官营 D.重农抑商

7.(2023?江苏淮安高一月考)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

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

映出 ( )

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 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 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

第11页

作业2

8.(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

用,抚(损耗)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负雉兔

之获,则仁者不繇(通‘由’)也.”作者意在 ( )

A.描述贵族生活丰富多彩 B.批评统治者沉醉于享乐

C.劝谏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D.描述汉武时期国力强盛

9.(2022?江苏天一中学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表2 1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

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

内迁民族的酋长负责

都 护 府、校 尉、中 郎

将、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

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

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

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

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

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

第12页

10.(2022?江苏海安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

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摘编自«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东方社会

之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

层背景.

———摘编自陈苏镇«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汉高帝五年,诸侯王领22郡,刘邦自领24郡,而高帝十二年,诸侯王领38郡,中央直辖

15郡.7个诸侯王国的封地,不仅占据了当时汉朝整个疆域的一半,而且还是位于汉疆东部

最富庶的地区.相比之下,此时由高帝刘邦所亲自统辖的汉郡却只有15个,比高帝五年异

姓诸侯王国存在时的汉郡领域还小.

———摘编自葛剑雄、李晓杰«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疆域与政区»

材料三 在中原种族四周的诸种族中,尤以北方的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最大.楚汉之际,

“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他们“东击东胡”“灭东胡王”“西击大

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侵燕、代”,征服了北部大片土地??其领土南缘最接近中原政

权的中心,所以总是弯弓跃马,南侵中原.

———摘编自吕思勉«汉朝大历史»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某一天你穿越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针对

当时情况,你会向刘邦提出哪些建议? 并说明理由.(要求:建议明确,理由充分,至少提两

条建议)

第13页

作业3

作业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中华文明在

曲折中不断发展.隋唐时期(581—907年)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封建社会高度繁荣,中华文明逐

渐走向成熟.

1.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政权并立,南北对峙,中央

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是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隋唐国家统一,疆域开拓,社会

安定;唐中期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 的分裂局面.

2.经济:封建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与发展交替; 初

见成效.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 加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多民族交融为中华

民族注入新鲜血液.

【考点秒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 ,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

成效.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 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2. 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

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3. 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但北魏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

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及运河沿线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

使 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史之乱导致唐朝 ,黄巢起义后唐

朝灭亡,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4.隋唐两朝的民族政策比较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

两族的友好关系.

1.(2022?江苏高一学业考试)图3 1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

表的朝代是 ( )

第14页

10

图3 1

A.北魏、西晋、北周 B.西晋、前秦、后周 C.西晋、北魏、北周 D.北魏、前秦、西晋

2.(2022?山东济宁高一期末)图3 2为北魏贵族墓葬中考古发现的壁画.作为史料,它们可以证

明当时 ( )

(a)牛耕图 (b)汉人胡食图

图3 2

A.北魏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B.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边疆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 D.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3.(2022?江苏淮安高一期末)东晋时期,北方南下人口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

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而且多向江南的荒芜地区发展,种植麦、菽.由此可见,人口迁移 ( )

A.加剧了江南的人地矛盾 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4.(2023?江苏泰州高一期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明显属于鲜卑、匈奴等族后裔的有刘氏、窦

氏、高氏、房氏、宇文氏、长孙氏、李氏、于氏等十多支,而此时的鲜卑族本身尽管不再作为一个

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这主要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 )

A.导致姓氏愈加繁杂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直接为唐朝培养了人才 D.使少数民族完全同化

5.(2022?江苏宿迁高一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户口几乎没有增长,而北方编户就有了引人瞩

目的增长迹象:如北魏末年的河北括户曾使当地丁口增加了一倍之多.出现这一反差的主要

原因是 ( )

A.北方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B.南方佛、道空前盛行

C.北朝国家管理能力更强 D.南朝士族更为腐朽

6.(2023?江苏盐城高一期中)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制度,进行了市与坊的划分,设置了专门的市(东

市、西市).经考古勘测,长安城面积约为83平方千米,东西两市分别为0.924平方千米、

0.956平方千米.这说明 ( )

A.唐朝政府对待商业的重视 B.唐政府对市的管理规范

C.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限制市 D.商业贸易活动范围有限

第15页

作业3

11

7.(2023?江苏南京高一期末)诗人元稹«法曲»中描写:“自从胡骑起烟尘??女为胡妇学胡妆??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出 ( )

A.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B.民族交往影响习俗变迁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丝路贸易丰富民众生活

8.(2022?河北邯郸检测)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

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节度使朱温、李

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 )

A.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B.宦官势力消亡

C.朝廷政治危机严重 D.宰相权力膨胀

9.(2022?天津河东区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及祝文”被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

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考古工作者

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 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

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

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庙,由此证实了大兴

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

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

的租调.出产麻布的地区,可以布代帛缴纳.以丁夫计征的租调制具有一定的均赋意义.虽

然奴婢和耕牛的租调大大低于一般丁男丁女,但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

税义务,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从而比较

有效地解决了户调制的弊端.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并说明材料中用到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何

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赋税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

北魏孝文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第16页

12

10.(2022?江苏淮安检测)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华阳国志»载:“戎伯

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

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

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

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

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

北方诸州,约700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

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

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

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

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乾坤众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

析其影响.

第17页

作业4

13

作业4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是制度创新的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思想文化全面繁荣.

1.政治: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确立与完善,加强了 .

2.对外关系:唐朝实行 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形成.

3.思想文化: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医学的发展,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

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 ”的趋势.

【考点秒记】

1. 既继承了察举制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2. 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使得中央决策和

行政体系日臻完备.隋唐 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放松.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是

指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

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出现了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形式风格各异;唐朝时期,中国文学艺术达到新的高峰.南

朝祖冲之计算的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唐高宗时编修的« »

等科技成就居世界前列.隋唐时期的 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1.(2022?江苏扬州高二调研)唐初,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安史之乱

中,翰林学士(738年设置)正式掌管制诏.之后,军国重事,由翰林以白麻草拟;普通诏令,则

用黄麻,由中书草拟.由此推断唐中后期 ( )

A.政局变化抑制皇权发挥 B.中枢机构出现变动

C.翰林院掌握了决策权力 D.三省六部实已废除

2.(2023?江苏无锡高一期末)唐朝时人们把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称之为“一品白衫”“白衣公卿”.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第

第18页

14

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这说明唐代 ( )

A.进士科地位突出 B.察举制影响广泛

C.价值观逐渐功利 D.门阀制彻底瓦解

3.(2023?江苏南京高一开学考试)如图4 1所示,(a)到(b)体现了我国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该

变化 ( )

(a) (b)

图4 1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保证了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

C.扩大了税收名目和对象的范围 D.遏制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的现象

4.(2022?江苏天一中学模拟)佛教最初传入中原时关于“剃度”并无明确限制.但东晋高僧慧远却

指出,凡是尚在朝廷效力的人,尤其是士兵,或者还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人都不能受戒剃度.

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儒家统治地位动摇

C.佛教主动适应现实 D.三教合一开始出现

5.(2022?江苏泰州中学检测)魏晋南北朝时,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

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 )

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碰撞

图4 2

6.(2022?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图4 2所示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

画的«职贡图»(局部),描绘了某次异国进贡的盛大场面.该作品

( )

A.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

B.体现了艺术审美和史料价值的结合

C.凸显了唐代对外交通的繁荣

D.再现了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

7.(2022?江苏南通高一期末)唐朝来华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仅日本派遣“遣唐

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祅教也得到尊重.外国人甚至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

官.材料反映出唐朝的对外交流 ( )

A.构建完整的朝贡体系 B.以文化宗教为主要载体

C.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 D.呈现开放多元的时代特色

8.(2022?江苏徐州模拟)唐朝壁画中的佛像不像南北朝时那样严肃庄重,而是富于人情味和亲切

第19页

作业4

15

感.如将菩萨处理成女性,衣饰华美,仪貌端丽而慈祥,体态丰腴而多姿.这一变化 ( )

A.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 B.反映了时代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C.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9.(2022?江苏海安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

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

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

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摘编自«朱子语类»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能及其特点.

10.(2022?江苏常州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

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

化营养.

———摘编自[美]杜希德、芮沃寿«唐朝的概观»

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于唐代的习

俗、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

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摘编自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与晚清的中外文化冲突»

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

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

———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行拟定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

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20页

16

作业5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我国历史上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民族交融

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 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

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宋代科举制发展,促进了 .

2.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国内外交通促进国内和海外贸易的发达,

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租佃制发达;经济重心南移在 时完成,封

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3.民族关系:各民族政权并立对峙,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各民族互相交融,边疆 进程

加快;元朝大一统,推动民族交融出现新高潮.

4.思想文化:教育发达,文化高度繁荣;各民族文化交融;儒学复兴,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官

方哲学;科技成就突出; 文学艺术繁荣.

【考点秒记】

1.北宋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强化了君主专制政治,但却埋下了

的隐患.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 冲突不断,王安石变法是

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了改革.

2.宋金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辽和西夏与北宋并立,维持了较长时

间的和平,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促进了 .

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

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元朝实行 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但不

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仍进一步发展.

4.宋代耕作制度的变化,提高了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宋元时期,区域经济作

物的种植,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

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突破传统 ,城市与商业发

展空前繁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促使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宋元国家对社会

的控制逐渐松弛.

第21页

作业5

17

5.程朱理学的内涵

图5 1

1.(2022?江苏扬州检测)有学者指出:在探讨宋代相权强弱问题上,应将制度的设立与制度的实施

区别开来.从制度层面看,宋代宰相的权力确实被大大削弱了,但事实上这些制度不过徒具

形式而已.该学者认为宋代 ( )

A.宰相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宰相依然拥有较大权力 D.制度的实施具有灵活性

2.(2023?江苏泰州高一期中)熙宁二年(1069年)9月,政府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1500

万贯石为本钱,向农民发放青苗贷款.每年分两期,即播种和夏秋未熟时贷出,收割后收回,

每期取息2至3分.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

C.切实解决了农民的困境 D.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

3.(2023?江苏盐城高一期末)两宋时期质朴洁净之风逐渐盛行.士人多着宽薄的衣衫,颜色也多为

清白淡黄;服饰图案造型也多以写实为主,没有过多的渲染或夸张,其结构更是十分严谨.这

一现象说明 ( )

A.社会风尚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B.纺织技术革新改变穿衣风格

C.经济中心南移引发思想动荡 D.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控制放松

4.(2022?江苏东台检测)表5 1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 )

表5 1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审吉:契丹古称)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太祖纪»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

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夏国传下»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

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章宗本纪一»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政权稳定

C.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5.(2022?江苏苏州检测)元朝中期吏部统计:中央政府官员中汉人、南人占59.6%,京都以外的地

方官员中汉人、南人占71.5%.该数据说明元朝 ( )

第22页

18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中央政府已经完全汉化

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6.(2022?江苏徐州检测)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国庶务,统郡

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所掌庶

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D.易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

7.(2022?江苏常州检测)胡宏«五峰集»记载:“北宋湖湘一带,有些客户或丁口蓄多,衣食有余,稍

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了.”据此可知 ( )

A.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B.主客户间矛盾激化

C.北宋商品经济发达 D.客户人身相对自由

8.(2023?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元朝王祯编撰«农书»,其在论述垦耕时说:“自北至南,习俗不同,曰垦

曰耕,作事亦异.”«垦耕篇第四»又常把几种作用相同、形制相异的农具放在一起加以叙述,以

便于人们比较采用,“今并载之,使南北通知,随宜而用,无使偏废”.该书 ( )

A.反映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B.表明南北农业水平相当

C.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南北农业技术交流

9.(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

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

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第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

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抄录制.科场文体从侧

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第23页

作业5

19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

创新和文化繁荣期.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摘编自[美]墨菲«亚洲史»

(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5 2、5 3、5 4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

料印证的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试从文化角度再举三例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10.(2022?山东菏泽模拟)学者杜文玉对唐、宋两朝鼎盛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5 2 唐、宋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比较

年代 耕地面积(万亩) 百分比 岁入粮食(万石) 百分比

唐天宝中 48546 100% 2506 100%

宋天禧五年(1021年) 51111 105% 3278 146%

表5 3 唐、宋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

时代

省份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总计

唐 32 11 32 24 4 18 12 44 20 29 — 4 7 237

宋 20 11 25 20 2 17 16 302 56 402 44 21 5 941

表5 4 唐、宋财政收支的比较

时代 财政收入数(万贯) 财政支出数(万贯) 支出占收入之比

唐 3411(其中工商业收入1522) 3306 97%

宋 5875(其中工商业收入4619) 9599 163%

分别提取表5 2、5 3、5 4中的信息,并据此对宋代经济指标的变化加以说明.

第24页

54

作业15 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

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 ( )

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 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 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

2.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

义.欲查阅与此相关的史书,最适合的是 ( )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后汉书»

3.(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末)东晋以后,世家大族在南方强占山泽现象愈演愈烈.为此,南朝宋孝

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

递减,九品及百姓亦可占山一顷.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这些举措

( )

A.进一步增强世家大族的实力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有助于推动南方地区的开发 D.促进外来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4.史学界认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以下史实能说明上

述观点的是 ( )

A.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品位较低官员担任宰相 D.社会中下层参与政权

5.(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

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从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

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

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 ( )

A.是政府文化专制的体现 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

C.蕴含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D.阻碍了儒学的传播

6.(2023?江苏盐城高一期末)据史书记载,明朝内阁与皇帝寝宫有1千米左右的距离,而清朝的军

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的距离.这一布局变化 ( )

A.反映了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凸显了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

C.体现了皇宫布局更趋合理 D.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7.(2023?江苏泰州高一月考)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沿海各省清军不敷调用,清政府从内地各省抽

调兵丁5.1万人增援沿海,表15 1所示为部分省区的抽调兵力数据.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中

国战败的重要原因是 ( )

第25页

作业15

55

表15 1

省份 安徽 湖北 江西 陕西 河南 四川 甘肃 贵州 山西

兵丁数(人) 3500 7300 4000 5700 4000 7000 3700 2500 1500

A.军队战斗力低下 B.军事体制的落后

C.军队增援不及时 D.清政府兵力不足

8.(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

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

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 (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进一步把中国推向深渊

C.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D.双方签订«辛丑条约»

9.1915年,陈独秀认为要建立西洋式新国家、新社会,首先要输入西洋式的国家之基础以及与新

社会相适应的新信仰,为此他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B.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

C.积极推动文学的革命 D.将西学与儒教相结合

10.1920年,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共产党宣言»的第一

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中国出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当时,为这股思潮传播作出贡献

的人物有 ( )

A.康有为、梁启超 B.陈独秀、胡适 C.李大钊、鲁迅 D.陈独秀、李大钊

11.(2023?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图15 1为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的一张图表,记载了

侵华日军占领的华北地区在1938年1月至1940年10月间铁路被捣毁情况的数据.导致图

中甲点出现数据高峰的历史事件是 ( )

图15 1

A.华北事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12.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二号,并试种、推

第26页

56

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 )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13.(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中)南京大学在贵州开展三线建设口述史调研时指出:当年一大批工人、

知识分子、民工,拖家带口、携妇将雏,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开展工业建设,所以他们才会说“贵

州的今天有我的一份汗水”“青春无悔”! 据此可知,该时期 ( )

A.倡导艰苦奋斗的新风尚 B.践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开启国防工业建设历程 D.确立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14.(2023?江苏泰州高一期末)2012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招商局创办140周年而发行了一组特种邮

票(图15 2).邮票图案内容的变化,凸显了招商局 ( )

图15 2 中国邮政发行招商局主题邮票[(a)为浦江创业、(b)是蛇口开发、(c)是再创辉煌]

A.经营业务与公司规模的壮大 B.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时俱进

C.从个体私营发展为全民国有 D.从航运公司转向科技企业

15.2022年,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作报告时提出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一要求的重要前

提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A.体现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 B.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思维

C.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D.同马克思的价值观高度一致

16.小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收集到如下素材:«“复兴号”与“和谐号”相会的一瞬间»«“神威?太

湖之光”: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玉兔二号”月球车

在月球背面行走».据此判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

A.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 B.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C.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说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并不仅仅是从战争和政权对峙的角度看.从黄河流域

的气温变化曲线中,我们会注意到,北宋、南宋之交正处于气温的明显低谷期.黄河流域无

霜期急剧缩短、农业收成减产.长期活动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当传统上生

活的地带持续寒冷、干旱时,他们便会往更加温暖的地方迁移,这种民族大迁徙会导致游牧

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摩擦、冲突甚至战争.北宋时黄河向北摆动曾经夺海河口入海;两宋

之交由于人为因素,黄河曾夺淮河口入海.这两者之间的广阔区域曾经沦为黄泛区,农业主

第27页

作业15

57

产区深受其害.

在忧患严重的不利情况下,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

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

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理解.(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宋代“革命”举例进行说明.(8分)

18.«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的重要

时代,图15 3是该书内容的思维导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5 3

———摘编自«每日解读诗词?‹哈佛中国史6:大清›»

(1)该书认为清朝是一个“成就斐然”的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这一观点

加以评析.(12分)

第28页

58

(2)考量一个朝代的历史,你认为应坚持什么原则? (2分)

19.1905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中国国内掀起抵制美货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褚娥(女)发表的«抵制美货歌»

听听听,听我歌,大家不必道啰唆.我父日日言,禁美货,我母夜夜讲,恨美货,诸人皆说废美

货,我也时时恨美货,就拿林文烟香水来打破.母亲见了大发怒,我父晓得大赞成,大家以我

为奇货.说我此事应该做,因为美禁华工律太苛.告姊妹,劝弟哥,大家不用美国货.全国

儿童学了我,不怕美国枪炮多.使他货色无销路,工商无了行业做,不怕美人不讲和.诸公

听,莫笑我,仔细想想定不误.

———摘编自1905年«女子世界»第2刊第2期

材料二 1905年是中美关系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5月从上海开始的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

范围内迅速展开,美国对华出口减少,美货在中国滞销.更重要的在于它打击了美国在华传

教和教育事业,特别是打击了美国的在华形象.运动迫使美国局部改变排华苛例,减少对华

人的歧视,满足了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摘编自王立新«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抵制美货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简述材料一的史料价

值.(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抵制美货运动的影响.(3分)

第29页

作业15

59

20.(2023?江苏南通高一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5 1

时间 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949年 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

1950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与6个亚洲国家和12个欧洲国家建交,掀起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3年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万隆会议,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进一步开展同亚

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1964年 中法建交,被称为“外交核弹”,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 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又一次建交高潮

从表15 1中提取三个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提取信息

有效,表述成文,论述准确)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