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语 Juan Shou Yu
01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
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大力倡
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
后备军作用,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
历史性成就。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了亮
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
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
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
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
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在农村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在社区为邻里们倾心服
务,在边疆为祖国巡逻戍边……越来越多的青年深入基
层、投身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
成就人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981名全
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中,就有许多青
年先进典型。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
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扶贫),数
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
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
社会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堂。新时代中国青年
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
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展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和能力,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自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启动以来,志
愿服务成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
帜,成为青年在奉献人民、服务社会中锻炼成长的重要
途径。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
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他们活跃在社区建
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
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
共同前进的新风尚。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
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连续18年派遣
41万余名研究生、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2100多个县
(市区旗)开展扶贫支教、卫生医疗等志愿服务。青年始
终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给千家万户乃至全
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热情参与公益慈善、社区
服务、生态保护、文化传播、养老助残等社会事务,不
仅在很多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还组建
了一批以自愿成立、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为特征的社会
组织。目前,全国有7600多个共青团指导的县级志愿服
务、文艺体育类青年社会组织,带动成立青年活动团体
15万余个,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中国青年充分利用这
些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在依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
展行业自律、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倡导文明
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政府与社会沟通等方面发挥建设性
作用,展现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
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
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
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
前,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
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舍生忘死,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
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
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世界的未来也属
于青年。
未来的中国青年,必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
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
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
飞青春梦想。
(节选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