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咨询之窗-2023年11月刊

发布时间:2023-11-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国信咨询之窗-2023年11月刊

II目 录国信要闻 ............................................................................................. 1国信咨询集团在西安召开咨询业务区域座谈会............................1国信咨询在广东分公司组织召开产业及投融资业务研讨会........4凝心聚力 共创未来——国信集团分公司系列专题报道之辽宁分公司.....................................................................................................6项目展示 ..................................................................................................17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栗子铁矿独立工矿区光华中学异址新建项目(九年一贯制) .........................................
[展开]
国信咨询之窗-2023年11月刊
粉丝: 0
文本内容
第1页

I

第2页

II

目 录

国信要闻 ............................................................................................. 1

国信咨询集团在西安召开咨询业务区域座谈会............................1

国信咨询在广东分公司组织召开产业及投融资业务研讨会........4

凝心聚力 共创未来——国信集团分公司系列专题报道之辽宁分

公司.....................................................................................................6

项目展示 ..................................................................................................17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栗子铁矿独立工矿区光华中学异址新建

项目(九年一贯制) ......................................................................17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 ..............................................19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

育中心)项目 ..................................................................................21

国信观点 ..................................................................................................23

大型综合性市政工程的招标策划及管理――以北京大兴国际机

场工作区配套市政道桥及管网工程为例 ......................................23

海外声音 ..................................................................................................35

Achieving Urban Resilience Calls for Business Unusual ................35

实现韧性城市需要不同寻常的商业 ..............................................38

政策摘要 ..................................................................................................40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

第3页

III

15 号)..............................................................................................4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

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3〕36 号).....................56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 1 万亿元国债

主要用于 8 个方向 ..........................................................................6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

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1364 号).................................66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关于延长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有效期

的通知...............................................................................................70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3—2025 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23〕332

号)...................................................................................................71

参加编制人员 ..........................................................................................74

第4页

1

国信要闻

国信咨询集团在西安召开咨询业务区域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国信咨询集团内外区域协同发展,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近日,国信集团副总裁、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王胜、产业投资研究中心总经理李一斌、运营事业部副总经理田玉娜,

以及陕西分公司、山东分公司、山西分公司、安徽分公司、甘肃分公司

等相关领导同事齐聚西安,就集团咨询业务展开经验交流。

座谈会上,产业投资研究中心总经理李一斌作开场汇报,就集团产

第5页

2

业咨询类项目现状及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表示集团产业投资中心会

对各分公司给予业务支持,为集团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集团副总裁王

胜针对集团咨询业务的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当前集团及各分公司开

展咨询业务的重点、难点,并对各分公司今后咨询工作的方向及侧重点

提出了独到的意见与建议,要求各分公司抢占先机,积极主动开拓业务

市场,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集团的壮大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运营

事业部田玉娜副总也分享了运营事业部的工作心得,大家就各分公司目

前咨询业务的现状展开热烈讨论,并对未来集团咨询业务的发展壮大寄

予美好祝愿。

第6页

3

会上,各分公司代表踊跃发言,并对本单位目前咨询业务的情况与

咨询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参会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王胜副总裁、李一

斌经理也就各分公司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指明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

来发展的机遇,与会各分公司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座谈会加强了集团与分公司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大家能够面对面分

享彼此的业务心得,达到了坚定工作方向,明确发展道路的目的。各分

公司应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开拓新市场,充分利用集团现有咨询业务平

台资源,明确各自的业务方向,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不断培育新的业

务增长点,为进一步推动集团咨询业务发展共同努力。

第7页

4

国信咨询在广东分公司组织召开产业及投融资业务

研讨会

金秋十月,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投资研究中

心总经理李一斌,与广西分公司、海南第一分公司、海南第二分公司、

湖南分公司、广东咨询分公司等分支机构领导和业务负责人齐聚广东分

公司,就产业投资规划咨询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座谈。

会上,李一斌总经理介绍了集团产业投资规划咨询业务情况,就开

展相关业务的指导思路、业务流程、业务工具、关键环节和重难点问题

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讲解,并分享了氢能源和预制菜两个重点行业的

产业投资规划咨询案例。

第8页

5

参会各分支机构领导和代表,就当前各地区的产业投资规划咨询业

务情况进行了通报,从潜在市场机会、业务开展中遇到的内外问题等进

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李一斌总经理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各参会代表均表示:本次座谈交流增强了分支机构在产业投资规划

咨询业务方面的信心,拓宽了开展相关业务的思路和方法,增进了集团

与各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各分支机构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响应集

团的业务战略布局,争取在产业投资规划咨询业务领域开拓新局面。

第9页

6

凝心聚力 共创未来——国信集团分公司系列专题报道

之辽宁分公司

一、分公司简介

集团辽宁分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5 月,常驻办公地点位于辽宁省营

口市。作为集团下属分公司,辽宁分公司自成立起一直围绕着集团的发

展部署和企业愿景,立足辽宁市场稳步提升、扎实推进,承接了省、市

大量重点项目,业务涵盖全过程咨询、PPP 咨询、绩效评价、招标代理、

工程咨询、造价咨询、投融资咨询等领域。为便于业务开展又分别在沈

阳市、大连市、盘锦市、阜新市设立办事机构,并完成全省各资源交易

中心及相关网站的网络布局。服务团队的本地化保证了为客户提供更通

达、更便捷、更持久的服务,为分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0页

7

目前,分公司在职员工 40 多人,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拥有

众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其中,一级注册造价师 3 人、注册咨询工程师 2

人、高级工程师 2 人、工程师 10 余人。设有 PPP 咨询部、招标采购部、

市场开发部、造价部、综合财务部。具备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设施、高智

能工程软件和优质的办公环境,内设开评标会议室、多媒体会议室、接

待室、档案室、复印室、办公区、活动区及食堂等,总建筑面积 2000 多

平方米。

辽宁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贯彻集团的管理理念,持续落实和大

力开拓全过程咨询业务、稳定发展招标代理业务等战略部署,充分利用

集团雄厚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资源后盾,培育持续的盈利能力,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绩。分公司多次荣获集团先进分公司、招标质量奖、最佳

咨询业绩奖、分公司综合考核第一名等奖项。

第11页

8

在承办的各类业务中,分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为客户

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辽宁分公司于 2014 年起开展咨询业务,是代表

集团在辽宁地区较早开展 PPP 咨询业务的咨询机构之一,已承接项目

类型涵盖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行业。

近年来,分公司开展的 PPP 项目中有 4 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 PPP 示范项

目,在辽宁省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中位于前列。基于务实肯干、业绩突

出,2021 年度,辽宁省财政厅特聘辽宁分公司作为其顾问单位,负责入

库审核及辅助 PPP 管理工作,为国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赞誉。

二、经典案例

(一)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段改扩建工程(二期)PPP 项目

和集本线、小桥线、本宽线新建及改扩建工程 PPP 项目

在国家财政部组织评选的第三批国家级 PPP 示范项目中,全辽宁

省仅 6 个项目成功入围,由辽宁分公司实施的辽宁省本溪市沈本线、集

第12页

9

本线两个 PPP 项目名列其中。项目实施单位本溪市交通运输局因此获

得国家财政部奖励资金 800 万元及辽宁省发改委奖励资金若干,同时凭

借两示范项目,本溪市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国家 PPP 项目试点城市。

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段改扩建工程(二期)PPP 项目路线长度

17.7 公里,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集本线、小桥线、本宽线新建及改扩

建工程 PPP 项目由三个子项目组成,主要包括:集本线三架岭隧道及引

线改建工程,路线长度 2.260 公里。小桥线连洲岭段改扩建工程,路线

长度 13.175 公里。本宽线(S206)北大岭隧道及引线新建工程,路线长

度 15.4 公里。

第13页

10

(二)营口自贸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PPP 模式)

本项目入围第四批国家级 PPP 示范项目,全辽宁省有 2 个项目成

功入围,由辽宁分公司实施的营口自贸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PPP 项目

就是其中之一,并成功为营口市自贸区申请到中央专项补助资金 6000

万。

中国(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是我国第三批自贸区中的一员,主要

定位是面向东北亚地区发展。项目建设集企业服务中心、国际商品展示

及销售中心、总部经济、金融创新于一体的自贸区服务中心。项目拟投

资 96406.39 万元,用地面积 104256.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11411 平方

米。项目的建设是提升整个自贸区乃至营口市的形象及营口市对外开放

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14页

11

(三)营口自贸区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第15页

12

项目占地约 39065 平米,建设内容包括工业互联网实体基建与数

字基建。实体基建包含原有建筑扩建、装修及改造,新建工业互联网展

厅等,数字基建包括数字底座、数字支撑能力、数字应用平台、园区数

字服务及应用推广等。

项目的建设具备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应用、网络和数据基

础设施、园区智慧大脑,其设立将强化区域协作,汇聚产业资源,加快

营口产业转型发展,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

助力营口自贸区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的关键抓

手。

(四)营口综合保税区造价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约 6 亿元,运营期为 14 年。项目用地面积

1.8526 平方公里,包括综合保税区企业综合服务楼工程;综合保税区卡

第16页

13

口工程;综合保税区查验平台及查验监管库工程;综合保税区查验场工

程;综合保税区围网工程;综合保税区道路及附属工程;综合保税区室

外工程;综合保税区信息系统及监控设备;检验处理场所和设施工程。

三、分公司风采

辽宁分公司与时俱进地优化和调整公司员工福利体系,旨在更好

地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

1、旅游福利:定期安排国际游及国内游。

2、餐饮福利:为员工提供食堂,免费就餐。

3、住房福利:根据国家和当地政策法规,为员 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为外地员工提供宿舍(空调、电视、热水器等配置齐全)。

4、保险福利:除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外(包括养

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每年还为特定

人员购买人身意外等商业保险。

5、配车福利:给予一定级别员工配车福利。

6、车辆补贴:员工使用本人车辆出差的,给予行车补助及车辆补

贴。

7、节日福利:值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全体员工发放节

日物资或补贴;妇女节为全体女职工发放补贴。

8、教育培训性福利:指定的员工进修、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学

费报销。

9、健康体检: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员工免费健康体检。

10、服装补贴:免费为员工提供工装。

第17页

14

第18页

15

辽宁分公司 13 年深耕市场,厚积薄发。面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分公司将持续创新变革,全面加强全过程管理学习,拓宽业务范围,提

第19页

16

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以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团结力量,逐步使企业文

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以初心、使命、理想和信念,结

合有效薪酬回报激励员工,树立目标导向、成长思维,提升业务能力水

平,努力在行业内树立企业品牌,提升知名度,形成不可复制的核心竞

争力,为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工程咨询集成服务商而不断奋进!

第20页

17

项目展示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栗子铁矿独立工矿区光华中学

异址新建项目(九年一贯制)

委托单位:临江市光华中学

业务属性:全过程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施工项目管理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临江市,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1.98 万㎡,总建筑面积约

4.18 万㎡,总投资约 2.13 亿元。地上建筑包括教学楼(小学部、初中

部)、实验楼、行政办公楼、门卫等;地下建筑包括食堂、图书馆、篮

球馆、设备用房、室内活动场等;室外工程包括绿化、道路硬化、围墙

大门、配套管线和室外运动场地。

项目进展情况:

第21页

18

该项目目前已完工,学校设有 48 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预计达到

2280 人,将有效解决该市城区学校服务半径小、学位不足、新生入学难

等问题。

第22页

19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

委托单位: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业务属性:全过程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项报告编制

项目概况: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明月山大

道与抚州大街交接的西南角,规划占地面积约 5.44 万平方米,总建筑

面积约 7.25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4.7 亿元。包括实验楼、应急保障楼、

业务大楼等建筑。

项目进展情况: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是落实江西省政府一号文件的

第23页

20

重点工程,是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建设的重要项目。项

目从 2022 年 7 月 30 日进场以来,各方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历经

300 天奋战,实验楼、应急保障楼、业务大楼等主体工程于 2023 年 10

月 23 日如期封顶。

第24页

21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

训基地(教育中心)项目

委托单位: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

业务属性:全过程工程咨询

咨询服务范围: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以及工程项目实施的全生

命周期提供包括前期咨询、招标代理、监理、造价、项目管理(含工程

报批报建)、项目后评价等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开封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学生教学实训

第25页

22

用房、宿舍楼、餐厅、运动场等,总建筑面积约 7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5 亿元。

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我公司已组建精锐的咨询团队,开展专业的项目前期研究和

决策支持咨询服务,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第26页

23

国信观点

大型综合性市政工程的招标策划及管理――以北京大

兴国际机场工作区配套市政道桥及管网工程为例

----国信招标集团新疆分公司总经理 李群堂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宿宁

招标策划是为实现招标工作目标,针对整个招标活动的全过程安排。

招标策划需要根据拟发包工程特点,对招标工作主要内容作出原则性安

排,尤其应重视关键交易规则的专项研究。招标策划成果在报建设单位

批准后,用于指导后续整个招标工作。招标工作组织实施应加强全过程

招标管理。全过程招标管理是落实招标策划成果,顺利实现各项招标工

作目标的重要保障。

笔者曾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作区配套市政道桥及管网工程(下

称“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的招标咨询和管理工作,该配套市政工

程涉及道路、桥梁、综合管廊、热力、雨污水、燃气等内容,具有投资

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专业工程多、工期紧、施工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现通过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招标工作的咨询和管理实践,对大型综合

性市政公用工程招标策划及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供

在类似工程项目的招标策划及管理工作中借鉴参考。

1 招标策划主要内容

第27页

24

招标策划应从深入分析工程特点入手,并依据工程项目总体进度要

求进行策划工作。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总投资估算约 50 亿元,虽为

建设工程规划红线内的“小市政”,但从规模体量及工程内容看,属于

典型的大型综合性市政公用工程。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紧紧围绕航站

楼站前立体交通接驳区、驻场单位工作区、货运区、近远端停车区等进

行设计,总体呈平面布局,局部为线型布置。按大兴机场工程整体建设

进度计划,配套市政工程应同时开工、同时竣工,对各参建单位之间的

施工配合提出极高要求。招标策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1 落实招标条件

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具备《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

标办法》规定的招标条件。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作为整个机场工程的

一部分,在招标具体工作中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整体项目可研报告作为

批准依据,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采取委托招标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

为国家资本金及企业自筹,施工设计已完成,各项招标条件落实到位,

满足招标工作的需要。

通过落实招标条件,既能保证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实施的合法性,也

可有效避免招标活动出现暂停、终止或其他法律风险的发生。落实各项

招标条件是招标活动开展的基础。

1.2 合理划分标段

大型综合性市政公用工程因其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紧等特点,一

第28页

25

般需要分标段施工。标段划分应符合工程客观实际,笔者认为合理划分

标段应把握如下主要原则:

(1)满足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

(2)符合市场供需关系以保证充分竞争力;

(3)充分考虑各标段工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4)利于现场施工作业和管理;

(5)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6)各标段工作界面应清晰。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标段划分时充分考虑了上述原则。通过分

析各专业工程特点,结合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合理确定了各标段内容、

计划工期、招标启动时间和招标周期,按照“平面区域划分”原则,均

衡安排各标段投资额,将整个配套市政工程划分为八个标段。各标段以

工作区道路为基本界面,标段间工作面清晰,且均有足够的施工作业空

间。

各标段划分见如下示意图:

第29页

26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标段划分示意图

大型综合性市政公用工程是复杂系统工程,划分标段时应特别注意

标段界面的确定,一般以平面区域或线型区域划分界面。若各标段之间

界面划分不清,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推诿扯皮,在安全、质量、投

资、工期等方面给招标人带来重大管理隐患。

1.3 明确招标范围

大型综合性市政公用工程由于专业工程多,各专业工程要求的施工

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有较大差异,在招标策划时清晰划定招标范围,

更有力于市场主体依据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作出市场判断。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招标策划时,依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深入研究分析各标段共有和差异化内容,明确各标段招标范围的技术特

点,为资格条件设置、评审因素策划等提供依据。部分标段招标范围如

第30页

27

下表: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部分标段招标范围

标段序号

招标范围

第一标段 第二标段 第三标段 第四标段

各 专

业 工

程 内

相同专

业工程

道路工程、给水管网、雨水管网、雨洪利用、污水管网、再生水

管网、通信管网、低压网络、…

差异化

专业工

桥梁工程、桥下铺

装、综合管廊(土建

工程)、给水管网远

程 实 时 监 控 系

统、…

桥梁工程、桥下

铺装、综合管廊

(土建工程)、

地面停车场(近

端)、…

桥梁工程、内部交

通场站、综合管廊

(土建工程及安

装工程)、…

全场交通工

程(基础及

设施)、10kV

开闭站、…

1.4 确定主要资格条件

招标策划时应研究确定合格投标人主要资格条件,要求潜在投标人

具备一定等级施工资质,且应同时具有类似工程经验。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规定,结合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各

标段工程规模,各投标人均应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

资质。

在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发包当期,较少有同等规模的综合性市政

工程,若类似工程规模严格各标段投资估算确定,则可能会造成市场竞

争不充分,甚至导致个别标段投标人数量不足。对于大型综合性市政公

第31页

28

用工程而言,相较于类似工程规模,各专业工程的综合性更为重要。大

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招标策划时,要求类似工程应包含城市道路工程,

同时还应具有桥梁、供水、排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照

明等中的任意两类及以上的工程。

资格条件应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和市场现状,保证招标过程的充分竞

争性。在设定企业资质和类似工程经验时,应严格按标段投资规模和工

程特点确定施工资质,并充分调研一定时期内同类工程的投资建设情况,

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要求。

1.5 确定主要评审因素

主要评审因素包括资格预审和评标两个阶段:

(1)资格预审评审因素主要包括财务状况、项目经理、技术负责

人、类似工程业绩、认证体系、信誉、拟投入生产资源等。

(2)评标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信用评价、投标

报价、投标人市场行为信用评价等。

在策划评审因素时,应根据各标段招标范围和专业工程规模,制定

符合每个标段实际特点的评审因素,比如在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第二

标段招标范围中包括大跨径高架桥,在设定本标段类似业绩评审因素时

相应的增加桥梁工程专业业绩的考察。

2 合理确定多标段招标投标规则

在合理划分标段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多标段招标投标交易规则是

第32页

29

招标策划的核心工作之一。多标段交易规则涉及资格预审申请、资格预

审评审、资格预审合格单位变更、投标、评标等多个环节,需要统筹考

虑。

2.1 资格预审阶段

2.1.1 资格预审申请

一般而言,资格预审申请阶段应允许市场主体对所有标段提出申请,

以保证市场主体的参与权利。采用多标段发包,其实质是受工期、市场

主体施工组织能力等客观条件限制,若交由一家承包商实施将无法保证

总体工程目标,因此一般仅允许一家单位中标一个标段。在允许对所有

标段提出资格预审申请时,为增加入围单位的广泛性,同时兼顾入围者

更多参与权利,可对一家单位最多允许投标标段的数量作出约定。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资格预审公告中载明:各申请人可就八个

标段提出资格预审申请,但最多允许获得两个标段的投标资格,并最终

只能中标一个标段。

2.1.2 资格预审评审

在资格预审申请多标段规则条件下,资格预审评审时,若一家单位

在多个标段评审中均有较大优势时,应制定相应规则以确定该单位最终

如何入围。笔者在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中提出两种解决思路:一是由

在多个标段中由评审会员会推荐入围的单位,在资格预审结束后,依据

自己意愿向招标人提出申请以确定最终入围标段;二是在资格预审文件

第33页

30

中约定标段评审顺序,由评审委员会按评审顺序直接推荐该单位应最终

入围的标段。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采用了上述第二种解决思路:在资格预审文

件中约定按各标段合同估算价由大到小顺序确定入围单位,同时建议评

审委员会应按标段估算价由大到小顺序进行评审,以兼顾公平与评审效

率。

2.1.3 资格预审合格入围单位变更

资格预审评审确定各标段合格入围单位后,个别入围单位出现重大

变更或项目经理更换等原因,导致不满足原资格条件或放弃投标资格时,

也应制定相应的多标段交易规则,以保证全部合格入围单位符合资格预

审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招标策划时,明确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

因项目经理不能到位或其他原因导致投标资格取消的,该申请人不得获

得后续标段投标资格,但在其他标段已获得的投标资格不受影响。

2.2 投标评标阶段

投标评标阶段的多标段交易规则,应重点考虑允许一个潜在投标人

可以同时参与几个标段的投标,并明确当某一投标人同时在多个标段排

名第一时,如何确定该投标人在哪个标段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投标邀请环节,约定投标人同时允许参与

两个标段投标时,最多允许中标一个标段。

第34页

31

当某一投标人同时参与两个标段投标时:

(1)若在两个标段最终均排名第一,则只允许获得招标控制价大

的标段的中标资格,同时该投标人将不再被推荐为另一个标段的中标候

选人。

(2)若只在一个标段最终排名第一时,则只允许获得排名第一的

标段的中标资格,另一标段将不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为实现上述要求,同时减少重复性评标工作,评标办法约定推荐中

标候选人时,评标委员会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按各标段招标控制价由大到小顺序依次确定各标段的第一中

标候选人,已获得第一中标候选人资格的投标人,在其他标段不再推荐

为中标候选人。

(2)各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确定后,再依次推荐各标段其他中标

候选人。

3 强化全过程招标管理

招标工作从启动策划到发出中标通知书、签订施工合同,为保证招

标进度和质量,实现招标工作目标,必须强化全过程招标管理。全过程

招标管理主要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接口管理,每项管理均应制定

管理计划、目标、制度、控制及保证措施。

3.1 进度管理

招标工作作为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中的关键线路之一,完成招标进度

第35页

32

目标,对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兴机场配套市政工程在招标工作启动之初,制定了招标进度里程

碑控制节点,包括招标条件落实、招标策划成果提交、资格预审文件编

制、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资格预审文件递交及评审、招标文件

编制及备案、招标文件递交及开评标评、合同签订及备案等。每项工作

由招标采购管理人员与招标采购咨询机构通力合作,责任落实到人,全

力保证招标进度目标的实现。

3.2 质量管理

招标质量管理是指通过策划、组织及过程控制,实现招标质量目标。

招标质量目标可分解为招标条件落实到位,招标程序合法合规,过程文

件符合工程实际需求,从而保障招标过程能吸引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并形

成充分竞争。

招标条件是否严格落实到位,会对后续招标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甚

至是决定性影响。如应加强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的质量管理,确保设计

图纸达到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及施工深度;项目审批、资金落

实情况,不仅关系到招标工作能否启动,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进入建设实

施阶段的基础条件。

程序合法合规是招标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招标程序主要包括招标公

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评审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异议及

投诉处理等。各项程序均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

第36页

33

定,否则会导致招标工作反复或停滞,甚至会带来极大法律风险。

招标过程文件符合工程实际需求,本质是要求在设置资格条件、评

标办法、合同条款时应从工程特点出发。资格条件设置过高,会实质上

构成限制和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评审因素和标准脱离项目实际特点,

会降低评标办法的择优功能;合同条款中权利责任不对称或风险无限转

移条款,将为合同顺利实施埋下各种隐患。

3.3 接口管理

大型综合性市政工程招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组织和实施中,会与

多个部门或单位进行纵向或横向联系,如投资、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

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勘察设计、造价咨询、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外

部协作单位,以及工程技术、合同管理、财务、审计监察、档案管理等

内部合作部门等。招标工作一方面接收项目前期投资决策、规划许可,

勘察设计输出结果作为招标条件,同时吸纳工程技术、造价咨询、合同

管理、过程审计等单位或部门的成果文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转站。

招标工作接口多,管理难度大,又具有较强敏感性,因此接口管理是综

合性很强的一项管理工作。在招标组织时应对各个接口进行梳理、实施

动态控制,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落实接口管理责任。

除上述主要管理内容外,全过程招标管理还包括一些其他内容,如

造价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沟通管理等,不再一一赘

述。

第37页

34

4 结束语

综上,在大型综合市政公用工程招标时,应紧扣工程特点和实际需

求,在招标前期加强招标策划,重视多标段招标投标交易规则的制定,

在招标实施阶段运用系统思维,实施全过程招标管理,保证招标工作各

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曾发表于《招标采购管理》总第 98 期

第38页

35

海外声音

Achieving Urban Resilience Calls for Business Unusual

Published: 17 August 2021

Cit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need to scale up investments in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amid increasing climate and disaster risks.

Overview

By 2030, 55% of the popul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will live in cities,

including in areas that are most at risk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e region

is home to six of the world’s 10 most climate vulnerable cities. This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to urban planners and developers to make their cities mor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A webinar organized by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in

February 2021 discussed opportunities to accelerate resilience-building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haring of new approaches,

supported by examples, particularly those that are ready to be mainstreamed.

These include initiatives and pilot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ADB.

Manoj Sharma, chief of the Urban Sector Group at ADB, opened the

discussions and underscored the need to make urba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t

to meet not just the demands of rapid urbanization but also address the

第39页

36

growing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isks as well as the “new normal”

brought about by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pandemic. ADB

estimates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need to invest $1.7

trillion per year (2016–2030) for infrastructure to maintain growth, eradicate

poverty, and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jority of these can be

expected to be invested in cities. This presents a huge challenge, but it is also

a huge opportunity to mainstream resilience i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for Resilience

Alex Nash, an urban development specialist at ADB, spok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limate and disaster risk information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There are increasing amounts of geospatial data available as well

as various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models to support resilience planning and

design.

Risk-informed planning, however, is more about the “journey”

(planning process) than the “destination” (the plan). That is, a good plan is

one that adapts to new information and is “resilient” to the information being

imperfect. This is crucial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uncertainty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associated risks that need to be tackled.

Resilience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s derived not from building

第40页

37

an infallible asset but from creating some slack and redundancy and having

backup plans, such as flood adaptation measures like rescue boats and power

generators. It involves multifunctional rather than specialized solutions.

Examples include nature-based solutions, such as using wetlands and

reedbeds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permeable surfaces, and bioswales

to reduce runoff.

Social capit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esilience planning,

but it is often forgotten. In times of disaster, people rely on one another. A

high level of social capital is needed to make infrastructure work properly.

Stormwater drains should be free of litter, for example. On the other hand,

good infrastructure increases social capital by making cities safe and livable.

Link : https://development.asia/summary/achieving-urban-resiliencecalls-business-unusual

第41页

38

实现韧性城市需要不同寻常的商业

在气候和灾害风险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亚太地区的城市需要扩大对

韧性基础设施的投资。

概述

到 2030 年,亚太地区 5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其中包括最容易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 10 个城市中,亚

太地区占有 6 个。这对城市规划者和开发商是一个重大挑战,他们需要

考虑如何使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以及更可持续性。

亚洲开发银行于 2021 年 2 月组织了一次网络研讨会,讨论了通过

分享新方法,特别是那些准备纳入主流的新方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发

展韧性建设的机会。其中包括亚行支持的试点项目。

亚行城市部门集团负责人 Manoj Sharma 为论坛开幕致辞中讨论并

强调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需要增强,不仅要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需求,还

要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日益严重的威胁,以及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带来的“新常态”。亚行估计,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每年

(2016-2030 年)需要投资 1.7 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保持增长、

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其中大部分预计将投资于城市。这是一个巨

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将韧性纳入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的

主流。

韧性计划

第42页

39

亚开行城市发展专家 Alex Nash,谈到了气候和灾害风险信息在城

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各种气候变化

情景模型可用于支持韧性规划和设计。

然而,基于风险的计划更多的是关于“过程”(计划过程)而不是“目的

地”(计划)。也就是说,一个好的计划能够适应新的信息,并且对不完善

的信息具有“韧性”。在气候不确定性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风险的多维性背

景下,这一点至关重要。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韧性并不来自于建立一个绝对可靠的资产,而

是来自于建立一些闲置和冗余装置,并有备用计划,比如救援船和发电

机等洪水适应措施。以上需要涉及多功能而不是具有专门的解决方案。

例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使用湿地和芦苇床废水处理系统、可渗透

性表面和生态湿地来减少径流。

社会资本是韧性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经常被遗忘。在灾难

时刻,人们相互依赖。要使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需要高水平的社会资本。

例如,雨水渠应当保持无垃圾。另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使城市变得

安全和宜居,从而增加社会资本。

原 文 链 接 : https://development.asia/summary/achieving-urbanresilience-calls-business-unusual

第43页

40

政策摘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发〔2023〕15 号)

2023 年 10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

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

性和人民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

各类金融风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

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惠

金融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自觉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

第44页

41

——坚持政策引领。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强规划引导,加

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基础设施、制度规则和基层治理,推进普惠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遵循金融规律,积

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深化改

革,破除机制障碍,强化科技赋能。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和完善

现代金融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着力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

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倡导负

责任金融理念,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

得性实现新提升,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金融基础设

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效,普惠金融促

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银行业持续巩固乡乡有机构、村村有

服务,保险服务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基础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保障能力

显著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持续提高,信贷产品体系更加丰富,授信户

第45页

42

数大幅增长,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基本构建。小微企业

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高,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

金融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力不断增强。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金

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力度持续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

民金融服务不断深化。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实现信用建档评级全覆盖。脱贫人口小额

信贷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应贷尽贷,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

——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知识普及程度显著

提高,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选择适配金融产品的能力和风险责任意识明

显增强。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适老性持续提升,“数

字鸿沟”问题进一步缓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更加完善,侵害金

融消费者权益行为得到及时查处。

——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

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机制不断完善。数字

平台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和防控。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力遏制。金融稳定

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普惠金融基础平台的包容性和透

明度不断提升,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建成。配套法律制度体

系进一步完善,诚信履约的信用环境基本形成,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逐步

第46页

43

优化。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健全。

二、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

(四)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

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

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的专业化机制,加大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

强化对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规范发展小微企业供应链票据、

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业务。拓展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

融资服务。鼓励开展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加大对小微外贸企

业的支持力度。

(五)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

力。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

融支持。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

平,有效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持续增加首贷户。加

大对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类主体的金融保障力度。强化对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稳妥推广农村

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探

索开展禽畜活体、养殖圈舍、农机具、大棚设施等涉农资产抵押贷款。

第47页

44

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重点支持县域优势特色产业。

(六)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改革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补短板。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升贷款便利度。

推动妇女创业贷款扩面增量。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

下,丰富大学生助学、创业等金融产品。完善适老、友好的金融产品和

服务,加强对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支持具

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发展。鼓励信托公司开发

养老领域信托产品。注重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人工服务、远程

服务、上门服务,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提高特殊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

便利性。积极围绕适老化、无障碍金融服务以及生僻字处理等制定实施

金融标准。

(七)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

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

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探

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支持农业散煤治理等绿色生产,

支持低碳农房建设及改造、清洁炊具和卫浴、新能源交通工具、清洁取

暖改造等农村绿色消费,支持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城乡

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丰富绿色保险服务体系。

三、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八)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推动各类银行机构

第48页

45

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

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考核激励、资源倾

斜等内部机制,完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

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提

升治理能力,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转

贷款业务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合作银行风险共担机制,立

足职能定位稳妥开展小微企业等直贷业务。

(九)发挥其他各类机构补充作用。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灵活、便捷、

小额、分散的优势,突出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

普惠金融服务效能。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支农支小业务规模,规范收

费,降低门槛。支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助力小微企业、涉农企业

盘活设备资产,推动实现创新升级。引导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等地方

金融组织专注主业,更好服务普惠金融重点领域。

四、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

(十)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

提标”。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

保险实施范围。落实中央财政奖补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特

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发展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推进农

业保险承保理赔电子化试点,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业务制度,进一步

提高承保理赔服务效率。发挥农业保险在防灾减灾、灾后理赔中的作用。

(十一)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

第49页

46

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扩

大覆盖面。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机制,提升服

务能力。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鼓励发展面向县域居民的健康险业务,

扩大县域地区覆盖范围,拓展保障内容。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发

展面向农户的意外险、定期寿险业务,提高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十二)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商

业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对接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加

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长期领取需求。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交

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在风险有

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

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五、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十三)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多

层次资本市场差异化制度安排,适应各发展阶段、各类型小微企业特别

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新三板融资机制和并

购重组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效能。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

试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

退”机制,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农业。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

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

成长型小微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发行创新创业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优化

小微企业和“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公司债发行和资金流向监测机制,

第50页

47

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十四)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

业、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并购重

组。对脱贫地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延续适用首发上市优惠政策,探索支

持政策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相衔接。优化“保险+期货”,支持农产

品期货期权产品开发,更好满足涉农经营主体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需

求。

(十五)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丰富基金产品类型,满足

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管理需求特别是权益投资需求。构建类别齐全、策

略丰富、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体系,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建设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便利投资者集中查询基金投

资信息。

六、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十六)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强化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支持金

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

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业、个

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推动互联网保险规范发

展,增强线上承保理赔能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经营提升保险服务水

平。稳妥有序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提升服务效能和安

全管理水平。

(十七)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支持金融机构依托数字化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