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精准训练》生物选必2

发布时间:2023-8-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15分钟精准训练》生物选必2

体例说明《15分钟精准训练.生物》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与新教材同步,是一套适合同步教学使用的练习用书。本书注重基础小题,形式灵活,一页一练。每练用时15分钟,可课上小练,可课后小测,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学生碎片时间,夯实基础,提高成绩。在结构上,本书共分为4章,17个课时练习,多数章节设置一课时练习,重点、难点章节设置两个课时,每章还设置了章末易错练和过关检测 AB卷。本书具体结构示例如下:栏目设置 内容编排 设计用时基础对点练 约10个单项选择题 15分钟素养达标练 约7个单项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 15分钟章末易错练 约23个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过关检测卷 分 A、B卷,设置10个单项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 45分钟模块综合检测 20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 90分钟在内容、编排体例上本书呈现如下特色:一、新颖独到1.体例独创首创一课设两练,一页一练,一练15分钟。基础对点练巩固基础,素养达标练提升能力,章末易错练纠正易错点,过关检测卷规范答题。2.紧跟高考紧扣新课标,紧跟新高考题型。本书针对本地高考形式设置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个高考题型... [收起]
[展开]
《15分钟精准训练》生物选必2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体例说明

《15分钟精准训练.生物》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与新教材同

步,是一套适合同步教学使用的练习用书。本书注重基础小题,形式灵活,一页一练。每练用时15分

钟,可课上小练,可课后小测,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学生碎片时间,夯实基础,提高成绩。在结构上,本书共

分为4章,17个课时练习,多数章节设置一课时练习,重点、难点章节设置两个课时,每章还设置了章末

易错练和过关检测 AB卷。本书具体结构示例如下:

栏目设置 内容编排 设计用时

基础对点练 约10个单项选择题 15分钟

素养达标练 约7个单项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 15分钟

章末易错练 约23个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

过关检测卷 分 A、B卷,设置10个单项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 45分钟

模块综合检测 20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 90分钟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本书呈现如下特色:

一、新颖独到

1.体例独创

首创一课设两练,一页一练,一练15分钟。基础对点练巩固基础,素养达标练提升能力,章末易错

练纠正易错点,过关检测卷规范答题。

2.紧跟高考

紧扣新课标,紧跟新高考题型。本书针对本地高考形式设置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个高考题型。

二、使用方便

1.形式灵活

排印科学,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2.时间灵活

每个练习用时15分钟左右,可以当堂测试,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练习,比如晨读、午

间、自习、课余时间等,便于教师检测或学生自检。

3.使用灵活

一课时两练,一页一练,可一练15分钟单独练习,也可组合两练(一课时)30分钟集中练习,便于

师生使用。过关检测卷分 AB卷,每卷设计用时45分钟,一节课就能进行测试。

每天一练 掌握时间 提高效率 步步提升

第3页

01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生物

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社会责任: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

意识。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

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

对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生态足迹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需求的一种衡量指标

B.阅读的书可以转换为生产用于制造这些书的纸张所需要的

树林的面积

C.生态足迹只能应用于一个人

D.每个人、每座城市、每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大小不尽相同

◉明确目标

◉针对训练

◉夯实基础

02

章末易错练4

易错点1: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

1.2021年3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

号,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m。沙尘物质、强风和不稳定

的空气状态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条件。下列有关推测或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沙尘暴的形成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B.沙尘暴会破坏植被、掩埋农田、影响交通、损害人体健康等

C.可通过营造防护林、控制载畜量等方式治理沙尘暴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易错警示

◉剖析难点

◉巩固知识

03

第四章 过关检测 A 卷

(考试时间:45分钟,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

放的 CO2 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一般情况下,排放的 CO2 越多,

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

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

B.大量燃烧石油等化石燃料

C.生活垃圾一律焚烧处理,不分类回收

D.多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

◉知识整合

◉灵活测试

◉能力提升

第4页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 01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 01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 04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08

章末易错练1 …………………………………………………………………………… 12

易错跟踪训练1 ………………………………………………………………………… 19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 20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 20

第1课时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 …………………………………………… 20

第2课时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和生态位……………………………………… 23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 26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 29

章末易错练2 …………………………………………………………………………… 33

易错跟踪训练2 ………………………………………………………………………… 38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40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 40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43

第1课时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 43

第2课时 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 46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49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53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56

章末易错练3 …………………………………………………………………………… 60

易错跟踪训练3 ………………………………………………………………………… 65

第5页

第4章 人与环境 ………………………………………………………………………… 67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7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71

第3节 生态工程 ………………………………………………………………………… 75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75

第2课时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 79

章末易错练4 ……………………………………………………………………………… 83

易错跟踪训练4 …………………………………………………………………………… 88

过关检测卷 ………………………………………………………………………………… 91

第一章 过关检测 A 卷 …………………………………………………………………… 91

第一章 过关检测 B卷 …………………………………………………………………… 93

第二章 过关检测 A 卷 …………………………………………………………………… 95

第二章 过关检测 B卷 …………………………………………………………………… 97

第三章 过关检测 A 卷 …………………………………………………………………… 99

第三章 过关检测 B卷 ………………………………………………………………… 101

第四章 过关检测 A 卷 ………………………………………………………………… 103

第四章 过关检测 B卷 ………………………………………………………………… 105

模块综合检测一…………………………………………………………………………… 107

模块综合检测二…………………………………………………………………………… 111

答案全解精析……………………………………………………………………………… 115

第6页

P115 第1章

01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通过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比较,培养归纳、比较等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种群的概念

1.下列关于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C.个体不具备种群的数量特征

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

2.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块玉米田里的全部玉米、杂草、昆虫及其

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

熟蚜

知识点2: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下列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叙述是 ( )

A.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B.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D.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量

4.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的种群密度时,可用

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和某种蛇的种群

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C.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以地上部分

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

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5.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

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B.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

况,则计数值应为8

C.若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

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

最好为S1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

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hm

2 的草场

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

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

后再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

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

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

数量最可能 ( )

A.少于92只 B.多于92只

C.少于161只 D.多于161只

知识点3: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及其联系

7.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

群的年龄结构可能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02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8.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降低害虫的

种群密度。如在南方茶园中,利用一种人工

合成的化学诱饵,散发出类似雌性昆虫性外

激素的气体,引诱雄虫前来从而掉在诱饵下

的水 盆 中。 下 列 与 之 相 关 的 叙 述,不 正 确

的是 ( )

A.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昆虫的性别

比例

B.这种方法可使害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

密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降低了种群的出

生率

C.这种方法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

结构,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

响种群密度

D.若该种群是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

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9.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

密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B.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远远多

于雄性个体时,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D.可根据当前种群的性别比例情况,预测未

来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

10.如图为某同学构建

的种群数量特征 之

间 关 系 的 模 型,下

列 有 关 叙 述 正 确

的是 ( )

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

入率和迁出率

B.春节前后,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

决于图中的③和④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⑥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

是通过控制⑤来影响种群数量的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某中学校园中樟树

的种群密度

B.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某种蛾类的种群密

度时,可以得到精确值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

度时,部分草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会使所

得数据会偏小

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不统

计正 好 在 样 方 线 上 的 个 体,所 得 数 据 会

偏大

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 一 种 田 鼠 进 行 了 调

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

2,统计所捕

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

后进行 重 捕 与 调 查。所 得 到 的 调 查 数 据 如

下表:

捕获数

(只)

标记数

(只)

雌性个体数

(只)

雄性个体数

(只)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

的是 ( )

A.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

2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

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约为3∶2

3.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

的个体数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

亡个 体 数 为 10,则 该 种 群 的 年 出 生 率

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

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

延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

出生率最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页

P115 第1章

0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

A.2013 年 底 北 京 市 常 住 人 口 性 别 比 例 为

1.07∶1

B.近年来,北京 市 65 岁 及 以 上 的 人 口 比 例

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

分布

D.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

5.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

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

止。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

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

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变

化,与这种变化相符的坐标曲线图是 ( )

6.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

密度,在 该 区 域 内 随 机 设 置 了 若 干 捕 鸟 网。

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捕获鸟总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

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 区 域 麻 雀 大 约 有 322 只,黄 鹂 大 约

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

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

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7.如 图 表 示 种 群 的 某 些

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下 列 相 关 叙 述 正 确

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 亡

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

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

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

特征都会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8.某 研 究 机 构 对 我 国 北 方 草 原 一 种 主 要 害

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其中研究人员

调查了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

月龄组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乙草原的田

鼠种群属于 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

属于 型。

9.如图 表 示 种 群 的 数 量 特 征 之 间 的 关 系。请

回答:

(1)[A]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

征,是指种群在 中的

个体数。

(2)种群密度取决于[ ] 、[ ]

、迁入率和[ ] 。

(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可以使用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

到 。

(4)可用[ ] 来预测一个种群的

数量变化,如 型的种群数量会越

来越少。

(5)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

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的 ,从

而使一些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

密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04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

科学思维: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和解释种

群的数量变化。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1.某同学在“研究大肠杆菌数量变化”时,提出

的数学模型是 Nn =2

n (N 代表细菌数量,n

代表细菌繁殖代数),他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

的合理假设是 ( )

A.细菌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数目

B.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理想条件下,细菌

种群数量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C.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简单,分裂速度快

D.细菌微小,需要的营养物质少,繁殖速度快

2.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公式更能直观反映种

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设置

空白对照实验

C.“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

t 中,λ 可

以看成自变量

D.构建相应的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

行检验或修正

知识点2: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

3.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J”形 增 长 曲 线 是 数 学 模 型 的 一 种 表 现

形式

B.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可呈

“J”形增长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段时间内可

能呈“J”形增长

D.呈“J”形增长的种群,其数量达到最大值后

恒定不变

4.以下有关 K 值 (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 确

的是 ( )

A.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

而改变

B.过度放牧可以增加草场上奶牛的环境容

纳量

C.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种群的数量不可能

超过 K 值

D.到达 K 值后种群的出生率不可能高于死

亡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页

P116 第1章

05

5.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

然放养,自然繁殖。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

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t0~t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若在t2 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t1 时种群

的数量约为 N/2

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 时

D.在t1 ~t2 时,该 肉 牛 的 种 群 数 量 呈 下 降

趋势

知识点3:种群数量的波动

6.图中曲线乙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乙显示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为“S”

形增长

B.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丙所

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下,气候是影响曲线乙中ab段波

动的外界因素之一

D.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甲所

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食

物来源变少

7.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兔种群数量

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草原兔的栖息地遭

到破坏后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A.图中 K2 为草原兔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说

明此地草原兔种群的 K 值为K2

B.a段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和空间充

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草原兔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种群数量持

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居民打猎一次不会改变草原兔的 K 值

知识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8.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 群 数 量 的 动 态 变

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

A.将适量的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

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

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

盖玻片,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

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9.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

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

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1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06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

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其年龄结构为稳

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

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统计酵母菌个体数

常用抽样检测法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增长一般呈现出“S”形

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

A.种群的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B.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D.同一种群的 K 值固定不变

2.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

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 L值(L=当年末种群

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

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

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3.如 图 表 示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的“J”形曲线和“S”形曲

线,下 列 有 关 叙 述 正 确

的是 ( )

A.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一部分是曲

线 X的趋势,一部分是曲线 Y 的趋势

B.曲线 X 的数学模型为 Nt=N0λ

t ,其中λ

必须是大于1的定值

C.渔业生产中一般在曲线 Y 所示 B 点开始

捕捞以保证持续高产

D.同一地区中不同种群因所处环境相同,K

值也基本相近

4.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

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t1~t2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t2 时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t3 时大

C.t2~t4 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4 之后乙种群的数量仍能无限增长

5.如图表示某种群迁入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

λ值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

群的环境容纳量(K 值)

B.在10~30 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

增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2页

P116 第1章

07

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λ值的大小

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6.科研人员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

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某年种

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

A.2011~2013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

没有发生变化

B.2013~2018年,种群数量先增多,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

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D.该图能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

种概念模型

7.以下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的实验,正确的说法是 ( )

A.该实验是利用逐个计数的方法对培养液中

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

B.吸取培养液于计数室后盖盖玻片观察

C.为保证结果可靠,需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

平均值

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

其顶角的个数

二、非选择题

8.调查某草原田鼠的数量时,在0.01平方千米

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

出鼠43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

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

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

过的个体1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调查区内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 N,则

N= 只。若调查中使用的标记物比

较醒目,田鼠被标记后被其天敌捕食的机会

增大,则第二次捕获后计算得出的种群数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

数量。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

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填字母)。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

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食

物和水(不考虑疾病等其他因素),则笼内田

鼠数量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

曲线 。

(4)若调查该草原0.01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

某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应采用 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是 。在调查区内,

选取若干个样方。若某样方内部有

4株被调查植物,且在上、下、左、右4条边界

上,分别有2、1、3、3株该植物,则该样方中被

调查植物的个体数应计为 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3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08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科学思维: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

社会责任: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因素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养成关注生产实践的态度。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非生物

因素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很多植物的花都是白

天开放,夜晚闭合;如果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

低温度,即使在白天,花也会闭合。这个实验

表明:影响植物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光线

C.阳光和温度 D.植物种类

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

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

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

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3.我国有一句古语“大树之下,寸草不生”。下列

关于影响树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主要非生物

因素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因为大树林冠层郁闭度高

B.温度,因为大树下温度低

C.水分,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水能力强

D.矿质元素,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收矿质

元素的能力强

知识点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生物因素

4.下列有关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

的影响

B.捕食关系能使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C.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

密度是相关的

D.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在容器中混合培

养一段时间大草履虫处于优势地位

5.“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了农作物和田间

杂草 的 数 量 变 化 关 系,下 列 有 关 叙 述 错 误

的是 ( )

A.田间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种群数量的生物

因素

B.田间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密

度制约因素

C.即使去除全部田间杂草,农作物也不会呈

“J”形增长

D.“苗多”时,农作物种群数量不受生物因素

的影响

6.如图表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

猎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4页

P118 第1章

09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减小

B.b 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知识点3:种群研究的应用

7.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对菜粉蝶(幼虫又称菜青

虫,主要采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种群数量

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我们

把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因素属

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

①十字花科植物的数量 ②鸟、青蛙等天敌

的数量 ③寒流来袭、气温骤降 ④导致菜

粉蝶患“僵虫病”的球孢白僵菌的数量 ⑤菜

粉蝶栖息地突发火灾 ⑥喷洒杀虫剂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有

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

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多数是“S”形

增长,极少数是“J”形增长,没有第三种

B.通过治理环境,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

量,是防治有害动物的最持久有效且不产

生污染的措施

C.保护濒危动物时,可以通过捕杀捕食者来

增加被保护动物的 K 值

D.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都呈“S”形增

长,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敌

9.如图表示有限环境

中某一种群增长的

曲线。下列有关 叙

述正确的是 ( )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

大值 ②在 K 值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 K

值时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某种

鱼的种群,当 种 群 数 量 达 到 K 值 时 开 始 捕

捞,使其数量小于 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0.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

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

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

A.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

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

B.消灭捕食者,引入被捕食者是保护濒危动

物的根本措施

C.在田鼠种群数量达到 K/2时进行防治,

消耗的防治成本最低

D.鱼类养殖中,在接近 K/2时进行捕捞有

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相

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

度下降

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

高,但 却 可 促 使 东 亚 飞 蝗 种 群 的 爆 发 式

增长

C.食物和捕食性天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较

大,竞争者、寄生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5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10

响不大

D.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

非密度制约因素

2.一些种群在特定情况下的种群密度很小,以

下不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是 ( )

A.长势差的松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很小

B.家里养猫的农户院子里老鼠的种群密度几

乎为零

C.冬季苍蝇的种群密度几乎为零

D.双小核草履虫较多的池塘中大草履虫的种

群密度很小

3.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

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

要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C.喷 洒 杀 虫 剂 可 降 低 苍 蝇、蚊 子 的 环 境 容

纳量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

来预测成虫密度

4.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

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

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渔业捕捞后种群数量的剩余量应该在 E

点左右

B.图乙为“S”形曲线,G 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

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 点时进行

D.图甲为“J”形曲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

终不变

5.如 图 为 某 种 群 的 平 均

出生 率 (实 线)及 平 均

死亡 率 (虚 线)与 该 种

群所 依 赖 的 资 源 量 关

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内出生的个体数

量和死亡的个体数量

B.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内源性调节

因素

C.资源 量 长 期 小 于 R 会 导 致 该 种 群 密 度

降低

D.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 K 值可以无

限增大

6.在某自然保护区中,甲物种与乙物种的种群

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物种与乙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

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B.甲物种种群数量受乙物种种群影响,但乙

物种种群数量不受甲物种种群的影响

C.甲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

素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

影响

D.甲物种和乙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

斗争

7.如 图 为 某 地 东 亚 飞 蝗 种 群

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6页

P118 第1章

11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 点之前及时控制

种群密度

B.与b 点相比e点的环境容纳量较小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

止c点出现

D.该种群的数量增长不受稳定平衡密度的

限制

二、非选择题

8.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这样的实验:

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

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

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

平衡。但是如果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

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

长的 是 ,不 能 正 常 生 长 的 是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生物

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

是 ,在

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

转变为 。

9.如 图 为 种 群 的 增 长 曲 线

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

争最激 烈 的 是

段,t3 后 种 群 数 量 不 能 无 限 增 长 的 原 因

是 ,同

一种群的 K 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请判断并

说明: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

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

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

因是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

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

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

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7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12

章末易错练1

易错点1:种群数量特征间的联系

1.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知识框架图,下列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并非所有生物种群都具有图中的⑥特征

C.“S”形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 K/2

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⑤为衰退型

D.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

的田鼠更容易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

估算结果偏大

2.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形,则在种群数

量达到 K 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一直是增

长型

B.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但是种群

甲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

量大

C.种群甲的出生率高于种群乙,但种群甲的

增长率不一定比种群乙的增长率高

D.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

3.如图表示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

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④可依次表示年龄结构,出生率和

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

比例

B.种群密度能完全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

不可忽视的因素

D.种群数量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4.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结

构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个体数所占比例

幼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种群甲 60% 35% 5%

种群乙 33% 34% 33%

种群丙 20% 30% 50%

A.种群甲、种群乙、种群丙的年龄结构分别是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B.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种群甲的个体数量

可能会越来越大

C.比较这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种群乙的出

生率最高

D.可以通过提高种群丙的出生率来改善种群

丙的年龄结构

易错点2:混淆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和种

群增长倍数λ

5.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

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新增加的

个体数/个体总数×100%。调查某种群一段

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 A、B两条

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曲线 A 表示呈“S”形增长的种群的增长

率,则 X 不能等于零

B.若曲 线 B 表 示 种 群 增 长 率,且 X =1,则

Nt+1/Nt=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8页

P119 第1章

13

C.若曲线 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

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D.若曲线 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

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6.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另一

种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决定该生物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甲图所

示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

中bc时间段对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对

应着乙图中的b 点

D.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

群在相似环境中的增长率,则①种群的适

应性高于②种群

7.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食草动物某野

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

数量增 长 变 化 (λ)曲 线,λ=t 年 种 群 数 量/

(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形增长

B.在第 4 年 初 至 第 5 年 末,种 群 数 量 先 增

后减

C.在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

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8.某地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与其λ 的对应

关系如图所示,λ 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Nt+1

与当前种群数量 Nt 之比即λ=Nt+1/Nt。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环境中,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乙种群

的小

B.分析图示可知,甲、乙两种群密度越大,增

长速率越小

C.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 N1 时,一年后两者

数量仍相等

D.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 N2 时,乙种群数量

下降较甲快

9.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同时也属于非密度

制约因素

B.病源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强度与种

群密度无关

C.食物不足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属于内部生物

因素

D.捕食和种间竞争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

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10.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

速率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应使 渔 业 捕 捞 后 的 剩 余 量 维 持 在 C 点

左右

B.种群呈“J”形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乙

图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9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14

C.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 G 点时,

该种群数量将达到 K 值

D.甲图中C 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

F 点,AC 段可看成是“J”形增长

11.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

“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

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

结构为增长型

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

达到最大

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

丙点时适当捕捞

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

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易错点3:混淆 K 值和K/2的应用

1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增长中的 K 值和K/2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数量在 K 值时增长最慢,在 K/2时

增长最快

B.气候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种群的 K 值

C.防治蝗灾应在蝗虫数量达到 K 值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 K/2左右

13.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

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数量达 到 K 值 后,围 绕 K 值 上 下

波动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 b点对

应的种群数量以下,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效果可能

适得其反

D.cd段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14.如图表示出生数量、死亡数量和种群数量的

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

A.在 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在 K 值时种群增长最快,年龄结构为增

长型

C.该 图 可 用 于 实 践 中 估 算 种 群 最 大 净 补

充量

D.在 K/2 时捕捞鱼类最易 得 到 最 大 日 捕

获量

15.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

培养基(培养基 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

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

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

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 形,且种群数

量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菌种接种在5mL 培养基 M 中,

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

菌种的环境容纳量(K 值)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 培养

基 M 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

前相比,K 值 (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0页

P119 第1章

15

16.某城市卫生部门组织了一次用鼠药灭鼠的

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城市居民区的褐家鼠。

但灭鼠3年后,该城市又开始出现大量的褐

家鼠。灭鼠后7年内该城市褐家鼠的数量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褐家鼠 K 值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T

+



F

%T +flK

B C

D

A.卫生部门该次灭鼠活动导致 K 值降低至

很低水平

B.该城市居民区褐家鼠的 K 值约为150只

C.进行鼠害防治,最好在 K/2时开始人为

干预

D.第7年后可通过硬化地面和及时清理垃

圾等措施降低 K 值

17.下 图 为 某 种 群 的 “(K 值—种 群 数 量)/K

值”的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 K 值=

200只)。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

4



F

,

4

4

4

4

4

.4F

A.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在S1 点 时 不 存 在 影 响 种 群 增 长 的 环 境

阻力

C.“(K 值—种群数量)/K 值”的值越小,种

群增长速率越大

D.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 点

对应的种群数量

易错点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18.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

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表示环境变化前(A 以 表示)某地

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 A 转变为 B

(B以 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

最可能是 ( )

1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

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

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

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

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

A.捕食关系

B.种间竞争关系

C.种内竞争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20.下图是某种昆虫在双因素影响下的种群数

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图中所示的

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生

物因素

B.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

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1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16

C.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

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D.该 昆 虫 在 相 对 湿 度 为 90% 和 温 度 为

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

数方式增长

21.鼠的种类繁多,危害大,能传播鼠疫、流行性

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为了研究制约鼠

种群数量的因素,科研人员将某一鼠种群迁

入 一 座 荒 岛 后,获 得 了 鼠 种 群 数 量 变 化

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某鼠种群迁入荒岛后的鼠种群数

量变化曲线,根据图中的曲线:

①该 图 表 示 鼠 种 群 增 长 的 “ ”形

曲线;

②这个鼠种群繁殖速度最快在 点

左右;

③鼠种群数量最大(K)在 点;

④DE 段较CD 段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

;

⑤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种群繁殖速度制约因

素的是 ( )

A.AB 段 B.BC 段

C.AD 段 D.DE 段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下列因

素 中,属 于 鼠 种 群 数 量 密 度 制 约 因 素 的

是 。

①鼠疫 ②流行性出血热病 ③钩端螺旋

体病 ④谷物 ⑤天敌 ⑥温度

(3)如果因为冰山迁移 导 致 该 岛 的 气 温 骤

降,鼠种群的数量急剧下降,此时食物

(填“是”或“不是”)影响鼠种群数量变

化的因素。

易错点5:种群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曲线的相关

分析

22.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其种群数量因

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有如下四

种情况,下 列 有 关 产 生 这 些 变 化 的 原 因 分

析,错误的是 ( )

.4F .4F

.4F .4F

flK flK

flK flK

 

 

, ,

, ,

0 0

0 0

B C

, ,

,

D E

A.若图①所示为某草原上某种羊的种群数

量变化曲线,则a时后的变化可能是过度

放牧所致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

变化曲线,则b时后的变化可能是增加了

营养供应所致

C.图 ③ 中 c时 后 该 种 群 的 出 生 率 大 于 死

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实际

中的捕捞活动

2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

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

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

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

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2页

P119 第1章

17

述错误的是 ( )

*T.4 IN

/ 



ffi3 K N@

ffi3 K N@









        @ffl +flK 

flK%UBA9ffiCfflU

D74UEffffl9:

B C D E

A.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

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b时间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

其原因可能是株冠形成有利于田鼠躲避

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肉食性

猛禽的种群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总体

上为“S”形增长

24.科研人员对一个面积为6公顷的海岛上的

某种鸟的种群数量与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35ffiffiM

KS

35ffiffiM

KS

fl

M

K

S





ffi

K

S

+

!

 





S

.



ffi

fl

K

S

+



\"





A.随成年雄鸟总数量的增加,有领域与无领

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

B.随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

后的成活率降低

C.该种鸟的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等共同限

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增长

D.海岛上该种鸟的种群数量会不断波动,种

群 K 值约为80只

25.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波动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MT









        



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明显的周

期性

B.该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周

期性短缺

C.病原体和寄生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

随种群密度的改变而变化

D.密度过大引起的生理变化会使迁出率上

升,这是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易错点6: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化”实验的理解不透

2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 母 菌 种 群 数 量 的 变

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

微镜 视 野 中 酵 母 菌 细 胞 数 量 先 增 加 后

减少

B.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

稀释后进行计数

C.培养用具须严格灭菌,培养液不需灭菌,

但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能

统计方格内的菌

27.某兴趣小组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培养液中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进行如图所

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3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18

A.图示操作步骤正确,会得到准确的实验

数据

B.图示对酵母菌计数采用的方法为抽样检

测法

C.应先轻轻振荡几次培养瓶,再从培养瓶中

取培养后期的原液直接计数

D.进行步骤③后,应立马进行计数

28.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 ℃之间,

在pH 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

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

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

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

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的装置,按下表步骤

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

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

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d在不同时间取样计数,做好

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本实验的具体课题名称是

(3)某同学第5d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 培养液并适当稀

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

染液(台盼蓝是一种大分子染料,不能通过

细胞膜)。

②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

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

渗入,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

片。若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再盖上盖

玻片,则实验结果 (填 “偏 大”“偏

小”或“不变”);假如酵母菌没有全部沉降到

计数室的底部就观察计数,则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统计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

母菌。

(4)已知血细胞计数板的大方格为1mm×

1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

度为0.1mm,计数时一个大方格观察值为

M,则 10 mL 培 养 液 中 酵 母 菌 的 总 数 约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4页

P121 第1章

19

易错跟踪训练1

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

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

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C.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

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

度,但结果与真实值可能有差异

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

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

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

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

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ffi& & =5











ffi ffi ffi ffi ffi ffi

ffi





!



0

A.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B.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

C.该种群年龄结构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3.经调查,珠江西段鲮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会随

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达到最大增

长速率后,却随种群数量的继续增加而逐渐

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某两个时刻种群增长速率相等,则这两

个时刻鲮鱼的种内斗争程度一定相同

B.种群增长速率增加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

长型;反之,为衰退型

C.若环境条件稳定,则鲮鱼种群的 K 值约为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的

两倍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

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次捕捉,则估算值偏低

4.如图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种群数量

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 值表示甲鼠种

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M 值表示

乙鼠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种群的迁入和

迁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flK



     

























 

- . f

A.甲鼠种群数量在第3年的年末达到了最

小值

B.甲、乙种群的 K 值分别是1.0×10

3 只和

1.4×10

3 只

C.第3~5年甲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D.乙鼠在第1年年末迁入甲鼠生活的区域,

比甲鼠的繁殖能力更强

5.水螅是一种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生活的小动

物。研究人员将30个水螅分别置于甲、乙两

个培养皿中,甲组每天饲喂水蚤,乙组每2天

饲喂等量水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

检测甲、乙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单

位时间 内 种 群 数 量 的 改 变 量),结 果 如 图 所

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flKE

N

N

.

4

J

(

A.调查水螅种群密度时常用标记重捕法

B.两组水螅的种群增长率不同与营养条件密

切相关

C.第5天时两培养皿中的水螅均达到 K 值

D.第5天后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数量均基

本稳定

6.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

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

B.蝗虫种群密度越大,流行性疾病越容易传

播,结果个体死亡多,种群密度降低

C.非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

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D.无论是密度制约因素还是非密度制约因

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

迁入率、迁出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5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20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

科学思维:1.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

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2.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

态位分化的意义。

科学探究: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第1课时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群落的概念和研究的问题

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

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

生物

2.下列研究对象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

A.洪水导致农田中部分黑线姬鼠外迁

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

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

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知识点2:群落的物种组成

3.下列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同

B.不同群落的树木没有差别

C.西伯利亚比海南的乔木物种丰富度高

D.连云港花果山的乔木林和吉林长白山的乔

木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4.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从 赤 道 到 北 极,群 落 的 物 种 丰 富 度 逐 渐

减小

C.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

D.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5.判断一个群落中的优势种最重要的指标是

( )

A.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

B.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

C.个体体积最大的物种

D.繁殖和传播能力最强的物种

6.下列有关群落和优势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外貌不会随时间发生

变化

B.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物种丰富度

C.群落中的优势种会一直占据优势地位

D.草原群落中羊草占据显著优势,过度放牧

会影响羊草的优势地位,不利于维持草原

群落稳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6页

P122 第2章

21

知识点3:种间关系

7.下列属于原始合作关系实例的是 ( )

A.小丑鱼与海葵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因此又称海葵鱼,带毒刺的海葵保护小丑

鱼,海葵则吃小丑鱼消化后的残渣

B.蟹背上的腔肠动物对蟹能起伪装保护作

用,而腔肠动物又利用蟹作运输工具,从而

可在更大范围内获得食物

C.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

维素,必须要依靠肠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

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

产物供双方利用

D.织巢鸟将鸟巢安在胡蜂巢上方,以防止猛

禽攻击雏鸟,织巢鸟与胡蜂相安无事

8.下图中物种Ⅰ表示捕食者,物种Ⅱ表示被捕

食者的是 ( )

9.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

等生物,其中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10.下列对生物的种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蜜蜂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属于互利共生

关系

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属于寄生关系

C.蛔虫和人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D.羊吃草不属于捕食关系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

特征

B.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C.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

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

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

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2.下图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种群数量变

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猞猁的存在不利于该地区群落的相对稳定

B.种间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C.雪兔的数量变化只受猞猁的影响

D.猞猁和雪兔相互制约使二者数量出现波动

3.某种植物病毒 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

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种间竞争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4.如图甲、乙、丙 分 别 表 示 在 有 限 空 间 内 培 养

(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种间

竞争(丙)关系

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

图甲所示

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

所示

D.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强度

由弱到强再到弱

5.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

用,研究人员在荔枝单一种植园中种植矮小的

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并研究了种植山绿豆前

后种群园中几类昆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该复合种植园的叙述,不合

理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7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22

A.该复合种植园的生物种间关系有捕食、寄

生、种间竞争

B.该复合种植园中的寄生性昆虫可能是部分

植食性昆虫的天敌

C.植食性昆虫减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肉食性

昆虫的增多

D.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增多,降低了荔

枝园的物种丰富度

6.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关

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量/

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形增长,增长速率均

受本身密度制约

B.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兔子,则乙可能是牛

C.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甲、乙两种群为种间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

弱到强再到弱

7.如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群

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能正确说明图中所

表示的含义的是 ( )

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

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

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D.麝牛的种内竞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

二、非选择题

8.下图为4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

示 个 体 数,横 轴 表 示 时 间 )。 请 据 图 回 答

问题: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B.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C.狐与兔

D.细菌与噬菌体

(1)A~D4组生物所对应的曲线是 A

,B ,C ,D

(2)图②现象是由于 。

(3)图④与②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 。

(4)若4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

是 。

9.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

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

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

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

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用图中a、b、c 曲线表

示,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 在C~D 段下降的原因是

(4)曲线a 在A~B 段下降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8页

P123 第2章

23

第2课时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和生态位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群落的空间结构

1.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

用,缓解种间关系

C.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

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

间配置有指导意义

2.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

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

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

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

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

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

有关

B.群落中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知识点2: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4.随着气候的季节性交替变化,群落呈现出不

同的外貌,这就是 ( )

A.种群的数量波动 B.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的季节性

5.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的季节性往往随阳光、温度、水分的季

节性变化而变化

B.群落的季节性表现在外貌和结构随季节变

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

C.不同季节里,有些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变化

明显,有些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小

D.草原上动物的迁徙、海洋中鱼类的洄游等

活动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无关

6.生态位能够体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

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B.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也需要研究它与其

他物种的关系

C.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

7.下列是生态位关系图,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

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9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24

知识点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8.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 丰 富 度 的 研 究 活 动

时,正确的操作是 ( )

A.可用样方法调查鼠妇的种群密度

B.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以忽略不计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高温,可采用冷光源

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设计统计表,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

分析

9.下列关于实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

富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种相对数量的统计方法通常有目测估计

法和记名计算法

B.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

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

样进行调查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D.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

的酒精溶液中

10.如图是“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

A.甲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

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

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 壤 动 物 趋 光、避 高

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

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

的分层现象

B.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

系是互利共生

C.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

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D.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

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

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与物种的生态位密不可分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

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

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3.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冻原只有水平结构,而没有垂直结构

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

平结构

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

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

度和氧气的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决定

4.在一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

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

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

下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0页

P123 第2章

25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5.如图为某一区域 M、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

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N 两个物种所

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

A.曲线不重叠时,M 与 N 不存在竞争

B.b 越大,M 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d 越小,M 与 N 竞争越激烈

D.M、N 将呈现“J”形增长

6.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

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

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只存在捕食关系

B.该淡水鱼的幼鱼和成鱼之间存在着种间竞

争的关系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

群落的垂直结构

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

作用

7.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

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

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

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的是 ( )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

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

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

相同

二、非选择题

8.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

(1)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与环境因素 有关;动物也有类似

的分层现象,这是因为

(2)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进行了调查,发现不

同环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

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环

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系数进

行分析,其结果如表所示。通过表中数据分

析可知,阳坡植被种间竞争最激烈的两个种

群是 ,原因是阳坡光照较强,温

度较高,导致植物对 的竞争较激烈。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0.12 0.13 0.14

丁香 0.12 1 0.73 0.76

油松 0.13 0.73 1 0.88

刺槐 0.14 0.76 0.88 1

(3)叶片的大小、形状等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

与功能。生态学家构建的叶片大小与光照、

水 分 的 关 系 模 型 如 图 所 示。 请 根 据 该 图

分析:

①热带雨林草本层的植物叶片大小与图中的

第 号相似,理由是 。

②调查发现,热带旱生林的植物叶片较小,类

似图中的3号,理由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1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26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

科学思维:1.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2.阐明群落中的生物彼此相互适应,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形成统一

的有机整体。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荒漠生物群落的特点

1.以下哪项不是荒漠生物群落的特点 ( )

A.物种非常少

B.群落结构简单

C.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寒的特性

D.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下列有关荒漠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荒漠生物群落都分布在热带地区

B.荒漠生物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荒漠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D.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动物都是变温

动物

知识点2:草原生物群落的特点

3.下列关于草原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

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B.动植物种类比荒漠生物群落相对较多

C.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D.草原上没有乔木

4.远远望去,草原生物群落中的草本植物如地

毯般铺向天边,这些草本植物的长势比较整

齐,草原上还分布着成群的牛羊。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原上的草本植物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

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

围、边界和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等

C.草原上的植物大都具有抗旱特点,如叶片

变成针状、气孔仅在夜间开放

D.草原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

的,可大大减少竞争压力

知识点3:森林生物群落的特点

5.森林中树木繁茂,植物种类繁多,以下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比较复杂,是群

落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种表现

B.植物中乔木是群落中的优势种

C.阴生植物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颗粒大,

适合在弱光下生存

D.分层现象均是受光照强度影响的结果

6.下列有关森林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森林中的动物一般随植物呈垂直分布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森林群落

D.森林中的乔木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强,苔藓

和地衣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差

知识点4: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适应性的是 ( )

A.荒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

针状

B.干旱地区的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的

较深

C.群落中某缺少食物的动物,身体瘦小、生长

缓慢

D.森林中生活的动物善攀缘,草原上生活的

动物善奔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2页

P125 第2章

27

8.下列 有 关 群 落 中 生 物 适 应 性 的 叙 述,错 误

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结果

B.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生物发生适应环境

的可遗传变异

C.群落中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

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

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9.如图绘制了5种鱼的耐盐范围和耐温范围。

在这5 种 鱼 中,哪 一 种 是 北 冰 洋 的 特 有 种?

哪一种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 哪一种分布

最为广泛? ( )

A.2、1、5 B.5、3、4

C.3、4、2 D.1、2、3

10.极地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短小;菊科植

物在秋天开花;冬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

则不能抽穗结实;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柽柳生活在干旱环境中,有发达

的根系和细小的鳞片叶。产生上述现象的

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阳光、温度、温度、水分、水分

B.温度、温度、阳光、温度、水分

C.温度、阳光、温度、温度、水分

D.温度、阳光、水分、阳光、水分

11.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

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

有陆生生物

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

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支发达,一般有巨大

的叶片,以争夺阳光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

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荒漠灌木及半灌木由于缺水导致根系不

发达

B.草本植物一般具有大而厚的叶子有利于充

分利用光能

C.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啮齿目有冬眠习性,

降水时才苏醒

D.荒漠动物如沙鼠、跳鼠等具有与周围环境

一致的沙土色,有利于逃避敌害

2.海洋植物和高山植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沙漠

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生态因素依次是 ( )

A.光照、温度、水 B.温度、光照、水

C.水、温度、光照 D.光照、水、温度

3.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

可以将群落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群落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陆地的生物群落大致可分为荒漠、草原、森

林等类型

B.荒漠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区,群

落中物种较少,群落结构较简单

C.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

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D.森林生物群落中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群

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4.不同的生物群落中,生物的结构及特性不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它们以其

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水的环境

B.草原上分布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和灌木,乔

木非常少见

C.分布在沼泽、河流、湖泊等地的湿地生物群

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D.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

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3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28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各有特点,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

A.热带雨林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特别多

B.草原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

物组成

C.荒漠植株间隔大,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

不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和充分利

用水分

D.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一般都高大挺直,分枝

小,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6.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苔原的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B.热带雨林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

C.沙漠里的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

D.非洲草原上进化出了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

7.影响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许多,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对当地生物影

响最大的因素是水

B.在北回归线附近,分布有西双版纳、撒哈拉

沙漠、墨西哥草原,我国导致这一植被横向

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

C.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生活着许多

鸟类,而且明显呈垂直分布,产生这一现象

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生存空间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

落叶针叶林,导致这一植被纵向水平分布

的主要因素是水

二、非选择题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后,人

们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逐渐提高。回

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在地上和地下均有

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不同植物的根系在不同土壤层的

分布差异有利于充分利用

(至少答2个)等资源,同时也为土

壤小动物提供了 。

(2)处于林下层的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

(填字母)。

a.细胞壁薄 b.叶绿体颗粒大

c.叶薄 d.茎细长

这种结构使植物适应林下 (填字母)

环境。

a.强光 b.弱光

c.高温 d.高湿

9.海洋生物群落与人类的 生 存 和 发 展 息 息 相

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生物群落不包括 (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海水和阳光 D.所有动物

(2)海洋生物群落不同于其他生物群落,群落

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海

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

的 结构。

(3)海洋中的三类藻类植物主要吸收的可见

光如表,参见表格回答:

不同藻类 绿藻 褐藻 红藻

主要吸收的光 红橙光 黄绿光 蓝光

不同藻类吸光不同与其色素不同有关,体现

了 的生物学观点。已知海水对光波

中红橙光部分的吸收显著多于对蓝光部分的

吸收,试推测:绿藻只能分布在比红藻较

(填“深”或“浅”)的水层中,才能正常生

长,这一现象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4页

P126 第2章

29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核心素养

?????????????????????????????????????????????????

?

?

?

?

?

????????????????????????????????????????????????

?

?

?

?

?

?

? ?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阐明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演替的关系,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社会责任: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

基 础 对 点 练

知识点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

一个种群取代的过程

B.从裸岩阶段发展成森林阶段的演替,属于

初生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

方向

2.下列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

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

的植物

C.弃耕的农田先长出一年生的杂草,接着又

长出多年生的杂草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

又长出新的植物

3.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

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其他常见植物如表

所示。 下 列 关 于 该 演 替 过 程 的 叙 述,错 误

的是 ( )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其他常见植物

0~1 马唐

1 飞蓬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50 栎树等硬木树 山核桃

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

有的物种

B.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群 落 的 垂 直 结 构 变 得

复杂

C.群落演替使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

替较缓慢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

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

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

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

森林

5.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 程 包 括 以 下 几 个 阶

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

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以下说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5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30

错误的是 ( )

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

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不一样

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

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

阳光

C.该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发生改变,物种多

样性逐渐增加

D.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是因为地衣在竞

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知识点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间关系是影响群落演替的内部因素

B.外部环境因素不能影响群落的次生演替

C.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一定都是破坏

性的

7.下列有关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 )

A.人类可以对群落演替起促进、抑制、改造和

建设作用

B.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会影响群落

的演替

C.种间关系会影响群落演替,种内关系则不

会影响群落演替

D.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

部,环境变化也是影响演替的重要条件

8.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可以有效治理局部沙化

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

演替的方向,但不改变其速度

B.治沙植物应选用根系发达、叶小或退化的

品种

C.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

境因素是温度

D.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

种间竞争关系

9.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

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

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

A.滥垦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

B.该群落恢复过程中最先出现地衣

C.该群落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人类活动影响了群落演替,可以通过退耕

还林来改善此类生态问题

知识点3:认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0.“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下

表是某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变化,请据表分

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演替时间(年) 优势物种 主要物种

5 荻 草本植物: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

10 牡荆 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等

20 刺槐 乔木:刺槐、黄连木、构树

A.退耕之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由于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演替速度快于

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群落的演替规

律是不可改变的

C.退耕农田先后经历了草本植物、灌木和乔

木阶段,垂直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

象,提高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人类

活动对群落演替产生的积极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6页

P126 第2章

31

素 养 达 标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表示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情况,下列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群落的演替顺序就是生物进化的顺序

B.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

结构

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

指植物的演替

D.b阶段 为 c阶 段 的 群 落 形 成 创 造 了 适 宜

环境

2.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抵御环境变化

的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

宜环境

3.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

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

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

有水平结构

4.如图表示两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a处可表示发生特大火灾原有生 物 彻 底

灭绝

B.b处可表示火山爆发形成火山岩

C.甲、乙演替的起点均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

D.如果时间允许,甲、乙都会形成森林

5.下列人类的活动不利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朝着

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是 ( )

A.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B.在沙漠边缘种树种草

C.我国西部地区山坡上退耕还林还草

D.减少草原放牧量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影响的叙

述,错误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

于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单一农作物农业生物群落必须依靠人力来

维持,否则可能发生演替

D.人类活动不可以任意对生物对环境的相互

关系加以控制

7.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

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

旅游胜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7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32

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

垂直结构的体现

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可能会经历草本植物、

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

C.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

生演替

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非选择题

8.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

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

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

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扩散。在

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

展为稳定的群落。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

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

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在弃耕土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演替。土地经数年精耕细作后,以往植被

的痕迹往往被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

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农作物,还适于不

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

土地的先锋植物是 。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

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 关系明显加

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

的变化: 。

9.“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

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

结果,请分析作答: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 发生了

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 ,其

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 。

(3)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决定植物优势种

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而决定

动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4)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

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

到最大的 时 间 将 (填 “不 发 生 变

化”“提前”或“推后”)。与自然演替相比,退

耕还林 与 禁 牧 使 得 该 山 区 群 落 的 演 替 速 度

(填“变快”或“变慢”),这说明人

类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8页

P127 第2章

33

章末易错练2

易错点1:混淆种群和群落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

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

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

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条

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

物种、种群密度等

C.不同地段不同种群的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

水平结构

D.种群密度可以指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

数量

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物种丰富度有重要

作用

易错点2:不能正确区分种间关系

4.下列对捕食和种间竞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最终会导致被

捕食者灭绝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

菜上采食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C.鸡吃玉米粒,牛吃玉米的秸秆,因此鸡和牛

之间具有种间竞争关系

D.一个个体把另一个个体吃掉,两者之间的

关系不一定是捕食

5.下列有关生物之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人体肠道的菌群一般情况下可抑制外来肠

道致病菌的入侵,同时人体肠道为这些菌群

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②白尾鹿遇到危险逃

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伴

③菜青虫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幼叶为食 ④鸣

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

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

他树 木 向 上 生 长,最 终 往 往 会 把 其 他 树 木

缠死

选项 种内互助 种内竞争 互利共生 寄生 种间竞争 捕食

A ② ④ ① - ⑤ ③

B ② ① ④ - ⑤ ③

C - - ② ① ④⑤ ③

D - ④ ② ① ⑤ ③

6.某水池有一种浮游动物和一种浮游植物,其

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

水池 中 投 放 大 量 专 食 浮 游 动 物 的 某 种 鱼

(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

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

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9页

生 物 ·选择性必修 2 生物与环境

34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7.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甲、乙两种传

粉昆虫,一段时间后发现一种数量增加,另一

种数量减少,其种间关系与下列关系图相符

的是 ( )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

种群 数 量 的 变 化 曲 线,下 列 有 关 叙 述 正 确

的是 ( )

A.在图中C 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

退型

B.稳 定 状 态 时,乙 种 群 个 体 数 量 会 超 过 甲

种群

C.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 D 点时甲种群增长

速率最大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淘汰

9.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

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可分别表示什么?

( )

A.a 曲线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 曲线

表示整个地区植被的生物量

B.a 曲线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 曲线表示

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 曲线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 曲线表示

整个地区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 曲线表示食肉类动物的种类数量,b 曲

线表示食肉类动物的生物总量

10.如图所示,甲图为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

履虫和栉毛虫后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乙图为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为隐蔽场

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后得到的

种群 数 量 变 化 曲 线。 下 列 相 关 分 析 错 误

的是 ( )

A.甲图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大草履虫与栉毛

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乙图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大草履虫与栉毛

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培养液可直接为大草履虫的生存提供营

养物质

D.乙图中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易错点3:不能正确判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

结构

11.如图为某种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淡水浮游动

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图示,多边

形的宽度为不同深度处的相对个体数。下

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浮游动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

的水平结构

B.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较深

的部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