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交通管理 627
1984 年,吕梁地区交通会议提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一起干,国营、集体、个体,各种运输工
具一起上,打破地区分割,打破“三统”的模式,提倡多家经营,鼓励竞争,个体、联户发展运输业,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加营业性运输业,变封闭型的运输市场为开放型的运输市场,形成以
公有制为主体,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和按运输经济特点组织运输的新格局。但由于客观控制不力,
行政管理工作薄弱,运输中无照经营,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个体运输户偷税漏税现象比较严重。
1986 年 5 月,交城县义望汽车联营队成立,从 1986 年开始的 60 户 60 辆汽车 130 人,发展到 1990
年的 93 户 96 辆车 196 人。其形式是产权和隶属于关系不变,归个人所有,联营汽车运输队的领导由联
营车队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接受义望村委会的管理和领导。1989 年,全队营业额是 940 万元,平均每个
车辆载重吨位,年利润 0.15 万元,义望联营队每年上交村委会 3 万元作为发展资金。运费以联队统一结算,
单车核算,除上缴税费及联队管理服务费外,全部返回给车主。经过两年的试点,组织个体运输联营车队,
成为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和运输全行业管理的好方法。
1989 年,根据中央提出的“治理、整顿、深化、提高”的八字方针,吕梁行署交通局制定《关于吕
梁地区道路运输市场治理整顿的决定》,对公路运输市场进行为期 3 年的治理整顿。治理整顿中,全区
共组成 63 个小组,利用有线广播、电视宣传 275 次,出动宣传车 841 天,计 4516 个小时,召开经营户
动员会 44 次,参加人数达 2.15 万人次,张贴大幅标语 1435 条,印发治理整顿方案 650 份,在省地报刊
上刊登治理整顿有关方面报道文章 15 次。共有 191 人参加运输市场调理摸底,深入全区的 693 个运输
经营单位,8158 个经营户调研。1989 年调查统计,全区共有运输从业单位 18960 户,从业人员 32653 人,
有大、中、小载客汽车 2256 辆,载货汽车 8805 辆。其中,全民国有运输企业 2144 户,从业人员 7826
人 ;集体所有制企业 1661 户,从业人员 5794 人 ;个体私营 14755 户,从业人员 19233 人。汽车维修经
营企业 425 户,具备大修能力的 4 户,中修能力 1 户,小修能力工 15 户,专项修理的 305 户 ;从业人
员 2080 人,年完成汽车维修总产值 478 万元。其中 :国有汽车维修企业 37 户,从业人员 898 人,固定
资产 360 万元。集体所有制汽车维修企业 52 户,从业人员 514 人,固定资产 431 万元。个体私有汽车
维修企业 336 户,从业人员 758 人,固定资产 153 万元。
1989年,对 1987年规定的按山区和平川区别划价,客运平川每人千米 0.024元,山区每人千米 0.026元,
货运平川每吨千米 0.18 元,山区每吨千米 0.20 元的过低标准进行调整。公路客运票价,按营运路线等级、
车型、车类及不同的营运方式计价,调整为普通大客车一等营运路线(干线及与铁路并行的路段)每人
千米 0.038 元,二等营运路线(山区干线公路及县乡公路)每人千米 0.042 元,三等营运路线(特别偏
僻的山区和经营困难的路段)每人千米 0.048 元。这次调整运价对运输部门的扩大再生产,起到了一定
的积极推动作用。全年全区货源总吞吐量 1686.9 万吨,其中年输出量 468.33 万吨,年输入量 534.66 万
吨,短途运输 683.9 万吨。煤炭输出量 323.53 万吨。同时,对运输市场上存在的无牌无证营运,证照不全,
不使用统一票据,偷漏各种税费 ;车辆户籍混乱,倒卖票据,不按批准线路营运,不执行统一运价和统
一结算凭证等问题,依照《道路运输处罚暂行条例》进行专项治理,并先后制定《吕梁地区道路、水路
运输市场规则与行为规范》《吕梁地区购置新增营运车辆意向申请》《吕梁地区公路货运管理暂行规定》
《吕梁地区危险货物运输暂行规定》等。通过治理整顿,运输市场井然有序。
1991 年,吕梁地区交通局制定《关于加强大宗货物管理实行合同运输实施办法(试行)》,把运输管
理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在各县建立货运服务或货物配载中心,面向社会,实行合同运输,对 500 吨以
上货源必须履行合同运输,500 吨以下货物实行市场调节运输。依靠运输企业本身建市场,先后建起各
类货运信息中心站 2266 个,发布各类信息 2293 次,发生运费结算 3000 万元。
1993 年以后,通过运输市场治理整顿,各级运管部门加大对行业管理的力度,提高了行业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