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教育2024-5期

发布时间:2024-12-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银川教育2024-5期

目录CONTENTS◆热点·教研大会04 在2024年银川市教研工作暨教育信息化转型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高小军07 构建教科研发展新格局 全面服务教育强市建设 以奋进之声拓展教研工作新赛道——银川市2023至2024年度教科研工作报告 / 张德生09 在学思中探索 于研行中前行 / 肖玲美◆专栏·校本教研11 基于区域联动的校本研修协同发展模式——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云联教研”教研共同体模型的实践探索 / 安维娟14 银川二中“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案例 / 白丽花17 灵武二中“131”行动教研案例 / 陈 刚 石钰琨 张珍珍21 数字教育背景下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1432”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 / 李艳荣◆寻真·教改探航24 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 陈 莉27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使用策略 / 王 阳◆智见·教研一线29 基于度量思想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 胡 明 李晓海 马晓红33 学科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蔡 丽37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 [收起]
[展开]
银川教育2024-5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教育 银川2024年第

5

(复总第055

银川市教育学会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主办 银川市教育局 主管

编委会

主 任

编 委 会 成 员

主 编

副 主 编

执 行 编 辑

栏 目 编 辑

编 辑 发 行

投稿问询邮箱

印 刷 单 位

发 送 对 象

印 刷 数 量

高小军

吴晓玲 李金鹏 袁 辉 李 晶

付星海 张德生

张德生

丁玉军 曹天祥

高东恩 陈桂花

(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 珺 仇千记 王 波 朱 维

胡 明 郭红霞 尉 忠

《银川教育》编辑部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北安街189号

邮政编码:750000

电话:0951-6180539

jks_ycjy105@163.com

宁夏青年印务有限公司

银川市教育系统

1000

敬请关注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准印证号:宁银新出管(兴)字[2024]第 313 号

第4页

目录CONTENTS

◆热点·教研大会

04 在2024年银川市教研工作暨教育信息化转型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高小军

07 构建教科研发展新格局 全面服务教育强市建设 以奋进之声拓展教研工作新赛道

——银川市2023至2024年度教科研工作报告 / 张德生

09 在学思中探索 于研行中前行 / 肖玲美

◆专栏·校本教研

11 基于区域联动的校本研修协同发展模式

——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云联教研”教研共同体模型的实践探索 / 安维娟

14 银川二中“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案例 / 白丽花

17 灵武二中“131”行动教研案例 / 陈 刚 石钰琨 张珍珍

21 数字教育背景下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1432”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 / 李艳荣

◆寻真·教改探航

24 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 陈 莉

27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使用策略 / 王 阳

◆智见·教研一线

29 基于度量思想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究

——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 胡 明 李晓海 马晓红

33 学科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蔡 丽

37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探究 / 马继雄

39 基于“读写结合”理念的小学语文小练笔作业实践 / 谢明君

第5页

2024 年第 5 期·总第 055 期

◆视窗·特色课堂

4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以人教2019版教材必修一概念教学为例 / 王 波 倪兴侠

46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英语大单元作业实践

——以人教版七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为例 / 周佳雯

◆明德·德育星空

49 奥运精神引领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 / 马静云

51 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 王甜甜

◆弦歌·叙事随笔

54 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敬那些闪亮的名字 / 邓亚琼

56 坚持 让好事发生 / 李松辉

57 老师,请竖起你的大拇指 / 温 帆

58 启航心灵 唤醒潜能 / 纳春燕

◆律动·校本教研

60 银川市北塔中学“:心行4+N”校本教研体系构建与实践 / 张建东

◆附录

封2 北塔中学 以人为本 为每位教师的自主发展构筑平台

封3 北塔中学 双核驱动 学校课程建设有体系

封4 北塔中学 以生为本 研学实践提素养

第6页

04

热点·教研大会 1

本栏目邮箱:ycedu_gllt@163.com

高小军

银川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在2024年银川市教研工作暨

教育信息化转型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将中高考质量分析、教研工作会议、教育数

字化转型推进会议合并来开,主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

育大会精神,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教学研究、教育数字

化的最新部署要求,聚焦教育质量这个生命线,通过全面

分析2024年中、高考质量,动员各县(市)区、市属各学校在

数据对比中认清形势、认清差距,通过高质量的教研、高水

平的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质量再提升、教育强市建设再

提速。

刚才,我们通报表扬了一批教研、教师培训先进集体

和个人,公布了2024年教育教学成果奖,4名代表作了发

言,柳军同志对 2024 年银川市中高考质量进行了全面分

析,数据清晰详实、问题精准精细。会后,教科所要尽快把

相关数据图表和分析报告发下去,请各县(市)区教育局、

市属各学校一把手认真研究、对号入座、认领问题。关于

教育数字化和教研工作,德生、李玲同志随后还要安排,这

里我结合中高考质量分析情况,就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

科研和教育数字化工作,重点谈4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抓质量?

从社会需求看,教育质量是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盼。

每个家庭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队,把主要精力、主要投

入都放在孩子身上,家长不再满足于孩子“有学上”,而是

“上好学”,上更好的学校、进最好的班级、选最好的老师、

挑最好的座位,这归根结底都是对孩子成长的期盼,对教

育质量的追求。

从主责主业看,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市最关键的内涵。

教育强不强,除了我们指标要达到预期,关键还是要看质

量强不强,《教育强市建设方案》三个方面13项措施,每一

项都聚焦于质量、服务于质量。

从学校发展看,教育质量是每所学校最响亮的招牌。

社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招生入学,这些

年,城区的一些初中学校连年容纳不下学生,片区的房价

居高不下,但有的学校招生还达不到设计校额;中、高考有

的学校仍然能在大的学生基数下、保持较高的升学率。

从队伍建设看,教学质量是书记校长最重要的职责。

学校的校长书记是抓班子带队伍提质量的关键岗位,每一

04

第7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名书记校长都要有这样的追问:这所学校,我到任前是什

么样、现在是什么样,离任后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个问题:质量怎么样?

一方面,成绩值得肯定。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综

合改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改革

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级实验区、全国性课程中心

相继落地银川,基础教育精品课连续6年领先全区,多个国

家级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教育在银川”品牌持续擦亮。

另一方面,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从中考情况看,一是县(市)区间、各学校间的发展不

均衡问题依旧存在,甚至越拉越大。二是优秀率和拔尖率

差值较大。三区良好及以上占比明显高于两县一市,两县

一市优秀和拔尖率占比较低。三是在普高扩招的情况下,

有3所学校2024年升学率不升反降。四是得益于农村专

项计划的实施,农村学校普高录取率实现了较高增幅,但

农村学校间的差异分化仍然较为明显。

从高考的情况看,一是 2024 年全国高校招生比 2023

年增长2.73%,其中普通本科招生增长2.19%,但部分高中

的录取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他学校是略有增长或基本持

平。二是在生源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学校间的高考升学率

呈现出明显的差距。三是部分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办学

实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升学率较去年有一定提升,但还

有几十到一二百名学生甚至没有被高职学校录取。

第三个问题:怎么抓质量?

教育质量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教材到

教学、从命题到评价、从培养到用人全链条发力。

一是认清差距。旭辉书记多次强调,银川教育要立足

宁夏、放眼西北,这是嘱托更是期待。从质量分析数据看,

不光是县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在拉大,我们与周边省

会、大中型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在拉大。有问题不怕,

怕的是视而不见、按部就班。我们很多学校常年处于低发

展阶段,往往是因为校长、领导班子的自负、封闭、不思考、

不学习造成的。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针对差距较大的

学校专题研究,看看是师资的问题还是班子的问题,把症

结找准了,拿出具体的提升策略,“一对一帮扶”“一校一

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县域内课堂教

学整体水平,确保校内教师能够“教足教好”、学生能够“学

足学好”。

二是勤于学习。我们常说,只会埋头走路的人,看似

认真努力,实则内耗、低效。时代在变,中央的要求在变,

课标教材在变、学情教情在变,大家一定不能固步自封、画

地为牢。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准确识别教育强市建

设、义务教育扩优提质、本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学校强校提

质、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增强前瞻性思维,

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准确把握先机,有效应对风险,谋定而

后动。比如,“五育并举”“破五唯”是国家站在未来发展上

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五育并

举”不是轻“智育”,打破“唯分数”,不是“不讲分数”。

三是主动应变。主要是应对三个变化:一是生源的变

化。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和机制不断改革,县市学生中考生

不能再到三区就读高中,县中的生源将会有较为明显的改

善,好学生留住了,是否能教好?二是高考题型和考察方

式的变化。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落地实施,高考题型将会迎

来很大变化,考查方式更加灵活,我们的教学备考、教研培

训都要与时俱进、跟上节奏,特别是各高中学校要深入思

考、提前准备、做好衔接。三是备考时间的变化。今年教

育部明确发文、国庆节前专门开会,要求中小学节假日严

禁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课,有效的备考时间进一步缩短,明

年又是我们新高考的首考,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要怎

么办?说到底,还是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从上好每一节

课做起,把有限的时间用足用好。

四是做实教研。只教学不教研,教学是肤浅的。在体

制建设上,要深化教科研部门与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建

设工作的职能整合,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市、

县、校三级教研为主体,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部门协同

配合的工作机制。在教研员队伍建设上,要严格落实教研

员准入标准,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建设专兼职结合

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在教研方式创新上,

要实施“全域大教研”项目,通过“主题化”教研,依托全市

域覆盖的协同教研机制,发现、诊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真

问题。建立市级教研基地、学区教研工作站、学校教研工

作坊,实施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加强对教学基本问题、关键

05

第8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环节的研究,增强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抓牢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抓质量、提

质量的关键抓手。要充分发挥好课程育人作用,坚持课程

育人理念,落实市、县、校三级课程建设与管理责任,设置

市级课程管理室,指导、管理县校级课程实施工作;进一步

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措施,“一区一计”“一校一

策”将国家课程方案育人“蓝图”转化落地为特色鲜明的高

质量育人“施工图”。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建设一批课程

教学改革基地,支持一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聚焦核心素

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

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重点问题,探索

不同区域、学校的有效实践模式。

六是优化管理。管理的真谛在于肯坚持、在于抓细

节。要持续为教师减负。从去年开始,从中央到市县,都

在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督导检查为基层减负,学校层面的

管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要给教师备课研究、批阅作业、

了解学生留出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

上。要严格学生管理。校风校纪好的学校,更容易出成

绩、出亮点。各学校特别是新建学校要在加强学校常规

管理上下功夫,同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家庭情况特殊学

生,严防校园欺凌。要加强监测应用。今年的中考学科

成绩与 2023 年义教监测结果趋于一致。各县(市)区、各

学校要借助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银川市级义务教育

质量监测,以及我们高三质检、中高考质量分析这些“镜

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通过优化教学方式、

强化教学管理、推动科技赋能等举措,不断完善学校发展

的内循环机制。

七是数字赋能。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发展,

推动教育数字化从硬件投入向深入应用的转变。在融合

应用上,要用好现有的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教育专网建

设等坚实基础,统筹实际需求和有效供给的互动关系,充

分利用AI人工智能、数字赋能技术,积极构建新情景、新场

景、新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教育

教学中,要注重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自治区智慧教育

平台,普及师生账号一键登录,开发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

源,畅通数据资源开放供给渠道,建设全学科全领域智能

化资源供给体系。在安全防范上,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教育

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数字化建设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保障数字教育安全平稳运行。

第四个问题:谁来抓质量?

一是校长书记要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从一定

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校长、书记是“老师的老师”,一定要重

教学、懂教学。要经常走进课堂,看老师课讲得怎么样、班

级管理的怎么样、课程思政有没有落实到位,即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多维度评价老师、提高质量。

二是教科研部门、各学科教研员要主动作为、抓实指

导。提高教育质量,教研必须跟得上教育发展的脚步。王

嘉毅副部长在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有针

对性地加强“五育并举”研究、课程实施研究、减负提质研

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质量评价研究、教育数字化应用研

究,这些内容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影响教

学质量提升的短板弱项,无论是教研部门还是学校,都要

聚焦这些问题,产出、推广一批研究成果。要加大复习备

考研究,在考试题型、复习策略、考查重难点等方面给予及

时指导。

三是要重视学科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持续加大

教师招引力度,摸清城乡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岗位需求,

科学合理设置招聘条件,精准招聘所需学科教师。要有针

对性地加强思政、科学、劳动、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招

聘补充,重点加大幼儿园教师和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补

充力度。要巩固推广名师、名校长引入机制,在更广范围

内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充优秀管理团队,努力达到“助力

一所学校、树立一面旗帜、成就一片森林”的目标。将师德

师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涵养教育,

发挥好评价激励作用,不断建立完善教师培养提升机制,

巩固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同志们,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为,

希望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准务实,在提升

教育质量上持续用心用力,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 波)

06

第9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张德生

构建教科研发展新格局 全面服务教育强市建设

以奋进之声拓展教研工作新赛道

——银川市2023至2024年度教科研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现在,我代表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银川市2023至

2024年度教科研工作作报告。

一、工作回顾

2023年以来,银川市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好教育教学、学校发

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发挥了

高质量教研体系的支撑、服务、带动作用,取得了突出的工

作实效。

一是一体化管理模式激发部门活力。将教科所、师培

中心、“互联网+教育”工作专班进行优势整合,按照“一体

化管理、一体化部署、一体化运行”的理念,进行多部门职

能整合,完成教研、科研、教师培训、电教、信息化、教育评

价等职能优化,实现合署办公。先后制定、修改《岗位设置

绩效考核制度》等 3 项管理制度,完成全员的岗位重新设

置,有效调整人员配置,重构教研、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策

略,探索了银川市本地的教研新样态,提升教师培训成效。

二是多样态教研活动深度推进。印发了《银川市关于

深化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

意见》,召开银川市及6个县(市)区校本教研启动会及校本

教研培训会。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指导68

次,组织开展银川市校本教研案例征集活动,征集案例61

件,评审优秀案例27件。拓展银川教研“品牌”,将学前教

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全部纳入“银川市大教

研”活动体系,年度完成大教研品牌活动68项,“三新改革”

“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在全区推广

展示。探索多学科“现场改课”“跨区域巡课”“说课”等卷

入式教研方式,深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助推人

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试验基地成功落户银川。

三是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提档升级。成立银川市教育

评价研究室,授牌银川市首个全面深化改革智库,联合苏

州教科院实施多轮质量监测。完成2023年义务教育质量

监测解读反馈,生成4大类352份监测报告,“专题辅导”覆

盖所有监测县区和学校,推进监测问题全面优化整改。组

织完成2024年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会,分学科生

成检测报告10份,有效指导高三学科教学。启动2024年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完成两轮入闱,命制语文、数学、

英语、艺术 2 个学段 8 份监测工具,全市 6.83 万师生参与

2024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本周将完成阅卷工作。本次义

教监测对艺术学科进行监测在大市级层面是全国首家。

四是多级教科研成果凝练推广。开展宁夏第七届基

础教育教学课题、美育教学研究课题、全区幼小衔接专项

课题等6项市级评审,完成342项申报课题的初审、盲评、

合议复审工作,立项区级课题 116 项,银川哲社课题 21

项。组织开展2024年银川市级课题申报,举办课题专题讲

座1次,中期指导1次,申报市级课题625项,立项197项。

对银川市2021年立项的130多项课题进行结项评审,结项

70%。完成2024年教科研成果认定工作,评审论文类、报

告类、案例类、著作类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296件,评选出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77项,二等奖111项。

五是教育数字化进程平稳转型。完成银川市域教育

专网建设,推进全市校园接入自治区教育骨干网,接入教

育厅教育专网网络地址和域名的统一管理,推进IPv6规模

07

第10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化部署应用。推进校园移动网、光纤宽带网、千兆无线网、

物联网建设,推动 5G、Wi-Fi 全覆盖。配合实施“算力之

都”“AI人工智能应用”“智慧校园升级”等区市重大项目,

组织开展1000节高中知识点微课录制,生成20节思政“金

课”“名师辅导课”等优质数字资源,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

台普及和使用。

六是开放性教师培训模式有序搭建。借助教科所、师

培中心职能整合,构建应对新一轮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

的“教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格局,2024年举办6期“三新”学

科专题培训班,完成37个国培计划班次学习,自主完成37

项市级新入职教师、校长资格任职等特色培训,参训教师

6000余人。探索学科教研员策划、设计培训课程,培训教

师三级辅助培训项目实施,有效整合国家级、区级、市级培

训项目,立足课堂、教师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多样化培训,搭

建本土专家、全国专家同台授课的平台,有效化解培训内

容和教师需要脱节、低效的问题。

回望过去一年,振奋、充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实现新突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坚强领

导的结果,是银川市教育党工委、市教育局大力支持的结

果,是全市广大教研工作者接续奋斗、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结果!在此,我代表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向全市教科

研、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问题和挑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统筹推进作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基础和

支撑,部署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任务。2024年全国教育大

会的召开,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明确了教

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教育强国”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让教育站在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起点

上,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银川市八五强首府战略中

的“医教强市”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全市教科研、教师培训、信息化工作取得成绩的同

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完备的课程实施体系还不健全。学前教育、特殊

教育还未全面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县(市)区

课程实施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不符合不同区域学校需

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课程建设仍是短板。

二是支撑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教研体系还不完善。银

川市特别是县市区教研部门,还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

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

题。教研员在评价、命题、课程落实等方面能力较弱。

三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还不够及时深入。银川教育数

字化建设依然处在硬件投入到软件应用的转型期,数字设

备和数字素养还需提升,数字化手段对于课堂教育、综合

实践、课程实验作用发挥还不足,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教育

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教育评价改革还处在浅层次低水平。与教育发

达省份、省会城市比,银川市教育评价改革还处在起步阶

段,机构、人员、制度等方面还有欠缺,评价结果应用和指

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发挥还不足。

五是新时代强师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还不匹配。银

川市青年教师增速明显。大多教师对改革的动态走向、重

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不明晰,对于“三新改革”“基础教育综

合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事项任务的认识不系统,

教师教、学、评综合能力还需提高。

正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

要求,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切实实施“五项行

动”,上下一心、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我市教科研工作水平。

三、下一年度工作举措

2024-2025学年,银川市教科研工作将聚焦育人关键

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机制创新,启动课程教学改革“五项

行动”计划,建立一套破解教学改革重难点问题的有效工

作机制。

一是实施课程方案落地行动。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

区、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和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

见,统筹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实施。设立银川市课程

指导中心,全面审核、指导、落实课程要求。加强课程方案

的学校校本化实施,“一区(县)一策”“一校一案”制定学校

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注重学生生

活实际,注重拓展学习领域,注重丰富学习样态,构建课程

08

第11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结构完整、发展层次递进、“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是实施教研支撑强化行动。完善区、市、县、校4级

教研联动机制,不断补齐完善分学科、学段教研员配备机

制,用好教研员“旋转门”制度,引入青年人才,培养青年

教研员,激活教研员队伍。建设具有银川特色的高质量

教研体系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常态化实施“推进课堂变

革”活动,用好五项核心指标,推进课堂转型。改进教研

工作内容,下移教研工作重心,教研员每周入校开展教研

工作,推动教研转型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心,优化学校教

研组建设。

三是实施育人方式变革行动。数字赋能“教与学”方式

变革,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展教学改革重难点

攻坚,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

活动。用好用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宁夏智慧教育

云平台,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数字化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等方

式带动各县市区、各校广泛参与,培育新的教学成果,提高

教学质量。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开展“人

工智能+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从构建智慧教育环境、打造人

工智能课程、实现师生数字画像、提升教师AI素养等方面,

分析师生数据,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满足个体需

求,普遍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

四是实施评价改革深化行动。健全基础教育课程实

施质量监测体系,构建市级统筹实施,县(市)区配套建立

经费、管理、督导的工作机制,有效实施系统性监测工作,

提升监测、反馈、指导的成效,为全面提升国家监测工作水

平奠定基础。探索银川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课程实施和

教材使用监测指标,形成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监测深化素

养导向的学业评价体系,将增值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果

评价相关联,为学校、学生精准“画像”,形成教师教学能力

的指标框架和工具,探索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值性评价。

五是实施教师素养提升行动。用好教科所机构整合

的组织优势,整体规划、系统组织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

引导教师明确改革的动态走向、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在

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与开发、教学评

价工具的开发与使用、教学数字化转型、教学数据分析等

方面加大教师研究、培训和反思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各级精品课建设遴选、优质课交流展示活动,鼓励教师以

研促教,努力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优秀教学成果,形成教

学方式变革典型范例。借助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科研研

讨等形式,注重在命题、评价、课程改革等方面引导教师、

教研员强化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整体水平。

同志们!新一学年,银川市教科研工作将立足“研磨

一批案例、研制一套技术、打造一个平台、建设一支骨干队

伍、构建一个支持系统”的实施路径,打造实施国家基础教

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银川样本”,推动全市基础教

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贡

献教研力量。

(责任编辑:王 波)

肖玲美

灵武市第十一小学

在学思中探索 于研行中前行

我是灵武市第十一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是教学副

校长。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边干

边学边钻研。潜心教研是我踏上教育征程的初心与坚守,

实践创新是我推动教学进步的动力源泉,引领教研是我作

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潜心教研: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

教研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需

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工作中,我坚持不断学习,懂得了爱

09

第12页

教研大会 JIAOYANDAHUI

学更要会学。找准问题,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努力做到

让每一堂课实而不虚。教研路上,积极关注教育领域的

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

二、实践创新:探索课堂教学 构建主题教研模式

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立足新课标,以问题为导向,积极

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课堂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从“背景及理论依据——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的方向

与目标——基于问题导向下的任务型教学设计”的深度思

考,到撰写教学实践研究课例,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

标的达成,形成模式,初有成效。教学教研工作中,我带头

参赛、上公开课、写课题,是引领者,更是参与者。

立足课堂教学,探究有效教与学。教学中讲方法,重

实效,敢创新,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行有所成。扎

根课堂教学一线,从“上好课——上公开课——研究课

——观摩示范课——精品课”一步步见证成长。充分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整合教材、探究

教学方式上下功夫,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方面

成果显著,得到市级教研员和全市语文教师的好评,教学

课例荣获部级优课,自治区精品课荣获一等奖。看得见的

成果是催化剂,让我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立足课题研究,赋能专业发展。由最初的参与者到

实践者再到研究者,亲自带头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教

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对问题小组提交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开展小专题研究,参

与的自治区第六届、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分别荣获区一、

二等奖,主持第五届课题已顺利结题,主持的第七届基础

教育课题《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教学

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JXKT-SJ-07-010)已立项。研究一

直在路上。

三、引领教研:打造“追光”团队

(一)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

学思为基,研行为翼。努力培养学习型的教师,打造

一支敢于“追光”的团队。尝试改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

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从“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的探究、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多个方面入手,开展主题

式教研实践研究,设计技术赋能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

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任务型学习活动框架,在任务驱动下

构建任务、活动与评价的有机体系,扎扎实实落实教学评

一体化,形成了学校的“三五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

研究。

(二)深度备课下功夫,构建有效校本教研模式

1. 一课“三备”式,优化设计。备“教案——课件——

反思”,提高备课实效。从自己做起落实三备活动,坚持个

人创新备课与帮扶研讨备课相结合。从培养学生能力发

展着手,发挥团队力量,在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实

践,优化教学设计,形成任务式备课教案。备写做到对教

材的再研读,对教学内容再认识,对教学过程的再优化。

2“. 三步式”探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教学教研的

整体性出发,就“基于解决的问题——开展情况——下一

步研究”,针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学生学的怎

么样开展“三步式”研究,找准问题共研究。做到探究有方

向,学习有力度,践行有态度。

3.打造“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网络专线,拓宽校本

教研渠道

以第七届基础教育课题《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目标达成的教学实践研究》为抓手,建设“专题教研”“成果

展示”专栏,实施校本教研与开放式研讨交流相结合,不断

吸纳人员参与项目研究,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带动大家积

极参与研究,使教师团队不断成长和进步。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行走在教研之路上,为

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继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 波)

10

第13页

04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专栏·校本教研 2

本栏目邮箱:jks_ycjy105@163.com

安维娟

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

基于区域联动的校本研修协同发展模式

——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云联教研”教研共同体模型的实践探索

一、背景分析

百年薪火相传,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秉承“点亮每个

生命”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生命 实践”课程体系,扎实落实

新时代课程育人目标。根据自治区、银川市及兴庆区对教

学教研工作的专项部署,学校从2021年起积极行动,以课

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为引领,以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

长为目标,不断探索校本教研转型新路径。

经调研,学校原有的传统校本教研模式在计划制定、教

研时间、研修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校本教研是学

校的核心发展力,也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学校发展必由

之路。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占比逐年增高的师资现状,结合

我校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区域联动教研助推教

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确立了基于区域联动的校

本研修协同发展模式,制定了区域联动共同体建设方案。

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思路,在兴庆区以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

展的整体布局下,兴庆区实验一小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

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拓宽校本教研途径,探索区域联动

教研的新形态。通过一系列备、研、教、学、训等专业发展

策略,充分发挥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效应,建立以兴

庆区实验一小为牵头校,兴庆区第十九小学、兴庆区第二

十二小学、兴庆区月牙湖教育集团(小学部三所分校)为成

员校的区域网络教研共同体。为兼顾各校教师日常教学

工作的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教育数字化行动,以国家中小

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宁教云平台(以下简称“两平台”)深度

应用为抓手,将数字技术与教学教研融合共通,搭建基于

智慧教育平台“区域联动+智慧共享”的“云联教研”新形

态。在共商共议下确立了协作共同体发展目标,即:在区

域联动共同体的行动框架之下,积极开展主题教研,探索

形成区域协作联动、学科实践丰富、学生素养提升、组织管

理规范、活动全面优质的区域共同体教育发展格局。

区域联动教研以促进协作体联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目标,结合前期调研数据分析,推进智慧平台应用,形成

“三阶三联”教研组织模式。第一阶段是校本教研,以各学

校的校本研修为基础开展常态化教学交流,校级名师联

动,做实校本教研,青蓝携手共成长。第二阶段是共建学

科教研基地,拓宽学科主题研究,开展联动大教研活动,在

教研员专业引领下开展主题化联动教研。第三阶段是构

建网络教研共同体,以两平台应用为抓手,在青年教师培

养培训、教研专题同步、学科竞赛、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云

11

第14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端联动,足不出校,课堂共打磨,问题共研讨,为教师专业

成长提供更具特色的发展平台。

三、实施过程

联动教研共同体统筹推进校际教学研讨与交流,遵循

“六步法”,即:调查分析——制订协作计划方案——确立

教研形式——实践研究——资源共建共享——交流总结。

(一)开展区域联动教研前测。以实验一小为辐射校,

通过“基于教师、基于学校”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和

现状研究,了解学科教师对本校校本教研及预计要开展的

区域联动教研活动的思考和建议。在“关于校本教研及区

域联动教研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中,共收到114份样本,

参与问卷调研的教师各年龄段和学科均有分布。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参与教研的意愿与态度占

比较高,对于开展联动教研持开放的态度,期待借助校际

交流激发教学内生动力和专业化发展活力。

图1:关于校本教研及区域联动教研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

(二)制定区域联动年度实施方案。在调查研究基础

上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深入落实。明确总体工

作思路为“123联动发展”,即:突出一个中心,聚焦课堂教

学,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抓实两项工作,以专业引

领促教师专业成长,以主题教研促课堂提质增效;提升三

个维度,提升联动校教学深度融合效度,提升校本资源共

建共享应用广度,提升教研联动研讨深度。

(三)探索区域联动教研新形态。深化“三个课堂”应

用,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切入口,尝试并创新“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样式。

联动教研共同体建设以学科联动为主,发挥各协作校

学科特色,以在线研讨的方式汇聚形成大学科群组。联动

研讨活动借助宁夏教育云平台智慧交互功能,各学科群组

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学科研讨交流活动,开展课例研讨、经

验分享、同步培训、集体备课、在线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研究和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促进区域间教育资源优化,加

强教研力量的整合。如:学科新课标在线学习交流、教研

员入校联动指导、“双师协同”在线教学研讨、“四课”竞赛

线上学习观摩、同课异构联动教学指导、“整本书阅读”指

导联动教研、学科名师在线教研、高质量发展教研组长论

坛、思政一体化暨“三进教育”区域联动研讨等。

(四)以校本教研辐射推进“云联教研”实践研究。支

撑联动教研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教

研。实验一小作为辐射校,在联动共同体活动中起着引领

作用。学校在三年来的品质教研实践中,以“专题推进式”

校本教研方案落实教研效益。各学科教研团队聚焦课堂,

聚焦老师们在新课标实践下的问题解决,确立学科小专

题,开展专题研究。学校坚持全学科推进小专题研究,将

学习新课标、新理念的思考与课堂教学实践产生的困惑进

行整合,问题由教师教学生发而来进行总结提炼,研究由

教研团队深入研究而改进教学。

着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坚持以课例研究推动教师的教

学理念与行动升级。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

围绕小专题进行探究,首先由教研组结合专题进行新课标

培训和专题研究指导,然后年级组根据教研专题进行细

化,结合学情做专题分解,寻找教研专题里的年级组共同

问题,确定便于年级研究的子专题进行同课异构,再开展

两周一次的学科大教研进行集中研讨,在学校“5D深度学

习课堂”变革推进下,按照年级备课、分工协作——分享设

计、修改打磨——课堂展示、教学观摩——说课及评课

——对标新课标、课例共研讨——学科专题微讲座的教研

流程,线上线下同步,形成全员全程参与的层级推进式教

研,让教研以人为本,让教师在“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问

题中产生研究的主动性,并乐于在团队中展示、分享。

以实验一小“专题推进式”校本教研为引领,云联教研

共同体中每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都坚持以教育教学实践

为导向,在新课标理念驱动下,确定带有实践价值的小专

题,以“专题推进,以课促研”的形式,深耕细研,让以课为

例的研讨更具研讨和学习价值。因前测中教师们普遍提

到教学任务重,因此“云联教研”共同体开展的教研活动采

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方式,学在日常,研在平常,把

12

第15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教学研讨融入常态化工作,减少老师路上的通勤,让教师

在更为熟悉的工作空间里参与大学科群组研讨。

(五)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强名师引领研训一体化

建设。联动共同体打破名师课堂与专家讲座“独享”的旧

格局,以活动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理念,开展系列

化的讲座和培训,提升联动教研的持续性,体现教研协

同。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举办高质量发展教研组长论

坛,明确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工作重点,回顾总结并做出

新的发展规划,让教研有目标可依,有方向可循,有步骤实

施,做到教研有引领,教学有方向。

开展以“一校带多校”的协同式研训,开放课堂与校

园,让更多优质资源成为共学共研内容。一校邀请名师专

题讲座,多校线上共聆听,形成资源共享的循环式专业共

培共学模式。每期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均邀请教研员现场

指导,为各校课堂问诊把脉,从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教材内

容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主体地

位的凸显、课堂的调控管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是非常受学科教师欢迎的校本研修方

式,在深化理念、丰富实践案例、提升课堂质效等方面有很

大的作用。

联动教研共同体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为增强

校际间融通发展,定期开展送课活动,让城乡教师拓宽视

野,促进城乡学校齐头并进,推进联动共同体取长补短,融

通发展。

四、取得的成效及创新点

在区域联动教学教研实践中,联动教研共同体集思广

益,积极推动“备-研-教-学-训”一体化建设,探索出一条

多学科主题整合式在线研训新路径,促进协作校教师同向

行走、研教并行、共研共进,实现了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

育成果上的互通共享,推进了协作校教育优势互补、协同

发展。

(一)创新教研组织模式,促进教-学-研共生共长。在

“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质效,优化课堂结构,教研的作用

至关重要。联动教研共同体以校本教研为支点,推动教师

开展卓有实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尝试并实践“一校带

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创新形成了

“三阶三联”教研组,以校本教研为基础,打通校级联动桥

梁;共建学科教研基地,在教研员及名师专业引领下开展

联动大教研活动;建构云联教研共同体(见图2),开展丰富

多样的云端联动教研,形成发展合力。

图2:区域联动教研体系模型

(二)拓宽联动形式与边界,增强区域联动实效。在实

践中,云联教研共同体不断拓宽联动边界,先后开展了“三

个课堂”京银名校联盟教研提升项目名校网络课堂线下交

流研讨会、兴庆区“国培计划”自主选学工作坊、兴庆区与

海原县“一对一”精准帮扶等项目。兴庆区自主选学工作

坊项目活动中,联动校增加到六所学校,覆盖了兴庆区城

南的优质学校。由实验一小作为主体校组织联动校共同

进行专题研讨,借云联教研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开展智慧研

讨,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作业设计专题展开研究,并

形成了覆盖语数英全年段的作业设计成果。在兴庆区与

海原县精准帮扶项目中,云联教研共同体在各项活动中积

极对接拉手学校参与共同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云端共研

优势,增强两地教师的教学交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

共建共享。

(三)优化智慧协作方式,助力教学能力提升。联动教

研共同体在智慧集备工作中,摒弃为了体现联动集备“一

拥而上”的简单做法,结合各学校实际,发挥校内教研组优

势,以校内线上智慧集备为主,学科群组为单位进行智慧

交流碰撞,让不同备课思路得到充分展现,在研讨中得到

切实提升。智慧集备与智慧平台应用紧密结合,技术赋能

教研更有抓手,更易落实。由线下集中备课转变为智慧在

线备课,极大地提高了备课质效。

(四)强化学科联动,增强教师协作力。联动共同体分

工合作,明晰学科特色,凝聚群组智慧力量,借助协作校的

学科优势,确立校际联盟学科活动基地。区域联动教研共

同体建设以学科联动为主,开展整合式主题教研,发挥各

协作校学科特色,以在线研讨的方式汇聚形成大学科群

组,开展学科主题教研和学科拓展活动,增强教师协作力,

13

第16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汇聚发展合力。

五、深入推进的方向

在以校为本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我们开展系列化、深

层次、持续性的实践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真实问题。兴庆

区实验一小在开展“专题推进式”品质教研形成较为结构

化的研究思路后,又以课题引领组织了形态相近的县域内

学校开展联动教研,云联教研的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

些不足和问题。

(一)校本教研的层级衰减。确定带有实践价值的小

专题以学科为中心,在“专题推进,以课促研”的过程中,存

在部分青年教师对专题理解不透,课例聚焦不精准等问

题。下一步,要从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做起,梳理落

实“朝阳工程”举措,让青蓝携手、校本教研、基本功训练、

课堂常规管理等内容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增强教研组同频

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云联教研的研讨深度和专业提升力度不够。云

联教研总体来说仍是由教研组主导的教研组织形式,在云

端研讨时缺少参与情境和表达机会,对教师的教研引力有

一定程度的影响。教研的最佳形态是全员分工协作,下一

步会在这个方面深入思考,改进教研主题的研究、教研过

程的交流方式、教研成果的积累方式,让数字化更好地赋

能教研。 (责任编辑:高东恩)

白丽花

银川市第二中学

银川二中“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案例

一、背景分析

银川二中,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在新时代

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考制度的深化改革,我们意识

到,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已成为决定学校发展

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分析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发现

虽然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教师队伍的建设仍存在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相对陈旧,

难以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匹配;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和教

育理念差异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整体提

升;学校缺乏一套系统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使得教师

队伍的专业成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构建

了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校本教研方案。经过深入研讨和

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该模式

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实践和研究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二、设计思路

“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是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和教师发展需求,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后提出的。该

模式的名称“11245”并非简单的数字组合,而是蕴含了我

们对教师发展理念和路径的深思熟虑。

(一)“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内涵

首先,“11”代表“一个核心,一个目标”。一个核心是

指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核心,我们坚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

教学能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个目标是培养卓越

教师,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模式,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超越,达

到卓越的教学水平。

14

第17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其次,“2”代表“两个基础”,即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

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

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这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同时,还

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实践。

再次,“4”代表“四种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

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这四种能力是

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教师培养过程

中重点关注的方面。通过提升这四种能力,我们可以帮助

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5”代表“五个阶段”,即新入职教师适应期、青

年教师成长期、骨干教师成熟期、学科带头人发展期和卓

越教师形成期。这五个阶段构成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完

整路径,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

发展策略,以实现教师的持续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的设计思路是

围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卓越目标,以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

理论为基础,提升教师的四种关键能力,并通过五个阶段

的发展路径,实现教师的持续成长和进步。

(二)精心设计教研内容与实施方法

在“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中,教研内容与实施方

法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深知,只有内容充实、

方法得当的教研活动,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研内容的设计

围绕“卓越教师发展”的核心主题,我们对教研内容进

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设计。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我们精选了一系列教育教学

理论经典著作和前沿研究成果,组织教师进行研读和讨

论。内容包括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还涉及新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学生评价方式等。通过学

习,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

理论支撑。

(2)教学技能提升: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

的实际问题,我们设计了多个教学技能提升模块。这些模

块包括课堂管理技巧、有效教学方法、学生互动策略等。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更加灵活

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题研究:为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从选题

指导、研究方法到成果撰写,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

持。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够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形

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2.实施方法的选择

在实施教研活动时,我们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相结合,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专题讲座: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来

校进行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内容紧扣教育教学前沿动态,

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享。

(2)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

活动。通过实地观摩和学习,教师可以直观感受到先进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小组合作研讨:鼓励教师按照学科或兴趣组成小

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小组合

作研讨不仅能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还能促进教师之间

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4)实践操作: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让教师在实际教学

中应用所学理论和技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调整,教

师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策略。

综上所述,通过精心设计的教研内容和多样化的实施

方法,“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三)构建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为了确保“11245”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构建了一套

系统化的培训机制。这套机制涵盖了新入职教师培训、青

年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多个层面。通过分

层分类的培训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需求,实现

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1.新入职教师适应期

定向培训:为新入职教师提供必要的入职培训,包括

学校文化、教学理念、课堂管理等。

导师制度:为新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

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15

第18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观摩学习:组织新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

习教学技巧和方法。

2.青年教师成长期

专业技能提升:定期举办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校

级学科名师工作室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

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其

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与反馈:建立定期教学评估的机制,为青年

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3.骨干教师成熟期

领导力培养:为骨干教师提供领导力和管理培训,以

便他们能够承担更多的领导职责。

学术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拓

宽其视野,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教学创新:鼓励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实践,形成自

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4.学科带头人发展期

专业深造:提供高级研修机会,让学科带头人在专业

领域进一步深造。

团队引领:学科带头人应带领团队进行教学研究,推

动学科发展。

资源整合:鼓励学科带头人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学

科整体实力。

5.卓越教师形成期

名师工程: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卓越教学能力和领导

力的教师,成为学校的名师。

成果展示:组织卓越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分享其

教学经验和成果。

持续学习:鼓励卓越教师持续学习,保持其教学理念

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这些培养计划旨在帮助教师在不同阶段实现专业成

长和发展,推动整个教师团队的进步和提升。

三、实施过程

(一)启动与准备阶段

组织全校教师召开启动大会,详细阐述“11245”模式

的目标和意义,统一思想。由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教师

组成专门的教研团队,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二)理论学习阶段

通过专题讲座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引导教师深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学者来

校进行讲座,与教师分享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

果。组织教师研读教育经典著作,通过读书交流会等形式

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

(三)教学技能提升阶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观摩活动,包括校内外优秀教师

的教学展示、课堂教学比赛等。通过观摩和学习,教师学

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组织学

科教研组、备课组合作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四)课题研究阶段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鼓励教师结合

自身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

导,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深

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创新点,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

能力,同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特色发展。

(五)总结与反思阶段

我们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提炼经

验教训,为后续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对表现优秀的教师

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取得成效及创新点

实施“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四个创新点。

(一)取得成效

1. 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通过系统培训和实

践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更加符合新课

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更加生

动有趣且高效。

2.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施,多位教师积

极参与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

省市级评选中屡获殊荣,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增强了教

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6

第19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3. 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大幅提高。随着教师队伍

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

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成绩稳步提升。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也大幅增加。

(二)创新点

1. 系统化的校本教研方案。“11245”模式构建了一套

系统的校本教研方案,全面覆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

面,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需求进行了分层分类的培训设

计。确保了教师培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为教师队伍的整

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

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小组合作

研讨等。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高了教师的参与度和

积极性,使教研活动富有成效。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11245”模式注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题研究等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

学习和成长。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

4. 完善的激励机制。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11245”模式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对表现优

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得

教师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五、深入推进的方向

“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我们仍需深入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该模式

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一)持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我们将继续关注教

育改革的新动态和教师队伍的新需求,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和方式。引入更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分享,

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二)加强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将进一步鼓

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影响

力。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管理,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和

实用性,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三)拓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

不断发展,我们将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

的应用。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教学内

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和

思路,我们将积极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

作。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教学观摩等活动,促

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

水平。

(五)建立长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为了确保“11245”

模式的持续发展和优化,我们将建立长效的评估和反馈机

制。定期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改进。同时,鼓励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

动该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11245”卓越教师发展模式在银川二中的

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将继续推进该模式的发展

和完善,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高东恩)

陈 刚 石钰琨 张珍珍

灵武市第二中学

灵武二中131行动教研案例

一、背景分析

2021年2月,我校加入到了山东省崔成林教授团队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团队。

2021年3-6月,我们以“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课堂”理论

为指导,举行了四轮“备-研-思”课改初探活动。种子教师

所在的教研组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做课(研课、观课、议

17

第20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课)-反思与总结”,为我校的“131行动教研”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同年的11-12月,我校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参

加了“基于‘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研修”,涵盖所有学

科。为实现我校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的

迭代升级,全体教师参与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设计”的

线上培训。至此,我校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

为主思路,以崔成林教授团队专有的《深度学习单元规划

表》《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和《灵武二中五点

观课单》为媒介的沉浸式行动教研初具雏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校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注重教学评

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

师的备课上课由经验型转向专业型。2020年我校被认定

为“互联网+标杆校”,实现了万兆光纤入校,千兆光纤入

班,无线网络全覆盖。现有交互式多媒体教室60间,专递

课堂教室4间、录播室1间、Steam创客教室5间、I-pad智慧

教室18间。随着我校“2241”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改革的深

入推进,我们积极利用宁教云的“教学助手”以及“希沃白

板”进行教学教研活动。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数字化集备功

能进行大单元集备,“希沃信鸽”进行数字化评课活动。为

推进教学教研数字化,我们借助陈明选教授团队、崔成林

教授团队以及宋海英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理论+实践指导,

2022年4月成立了专家领导团队+种子教师团队+校本研

修团队,成立了教科研长廊、互联网+、英语、地理、德育等

教科研中心,制订了《灵武二中互联网环境下“教学评一体

化”深度学习集体备课制度》《灵武二中“深度学习·品质课

堂”观课单》,形成了“2241”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出了独具特色的“131”行动教研模式。1是指集体备课,3

是指做课、观课、议课,最后的1是我们期望能够抵达的顶

层设计,也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打造灵武二中数字赋

能的“深度学习·品质课堂”新样态。

二、设计思路

(一)教研主题

“双新”背景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迁移学习

思维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二)教研目标

一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核

心素养的内涵和结构化思维的概念,形成系统的理论认

知,掌握“双新”改革下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

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技能。设计并实施基于核心素养

和结构化思维的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形成丰富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一系列与

结构化思维培养相关的学科校本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各

学科组共同开发一套包含教案、课件、学案、微课等多形式

的结构化思维培养课程资源。

三是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升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使其能够运用结构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核心素养

的全面发展。

(三)教研内容与实施方法

“131”行动教研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新课

标指导下的大单元集备活动。在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精

细研磨新课标中对本单元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分析

与学情分析制定操作性高、针对性强的单元学习目标。遵

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采用逆向设计原则,依据单

元目标制定达成评价。二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化教

学手段的使用。借助软件教学助手以及希沃白板5,以平

板为学习终端实现智慧化学习环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三是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命题。注重作业设计与学习目

标之间的高度匹配,建立作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把

作业视为课堂评价的延伸,同时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作

业设计理念。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为目

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图1所示,我们确定了“半天无课日”制,用充足的时

间保证教师对教研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以教科研长廊

与教科研中心为固定的教研地点,教研组按照既定的安排

进行教研活动,包组校领导参与教研,由教务处做好统一

考勤。在教研过程中主要遵循《灵武二中互联网环境下

“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集体备课制度》,其中包括“六研

议”“六确定”“组长负责制”以及“集备节点”四项内容。“六

研议”即为教研内容;“六确定”包含教研组每周固定的主

题内容、教研时间、教研地点、作业的时长与内容、相关课

题的命题设计;“组长负责制”主要强调教研活动由组长负

责,在集备过程中组织组员进行集备活动、总结反思、小专

题研究。集备中,主要由主备人对备课内容进行阐述,组

18

第21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员进行批注与讨论,过程中使用希沃的数字化集备功能,

将教案与课件上传至“集体备课”(后期巡查),在全体组员

集备完成后形成组内成果并上传“我的学校”资源库中形

成校本资源(后期使用)。“集备节点”主要提醒各教研组每

周集备活动,每月形成课堂成果资源。

图1

三、实施过程

(一)专家引领

为实现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我们以江南大学陈明选教

授团队+山东省崔成林教授团队为依托开展教育培训活

动。陈明选教授团队专门负责指导我校“互联网+标杆校”

的建设工作。陈教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包括课例研讨、

实地参观、专家讲座等,为我校“互联网+”教育工作提供了

宝贵的指导。

自2021年起,我们依托崔成林教授团队,采用线上与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多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

“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及课时设计培训。我们成功

开展了四轮“备-研-思”活动,开展了多次共同体教学教研

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以“理论+实践”为核心,通过沉浸式的

“131行动教研”模式,推动数字化背景下深度学习课堂的

发展。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授团队提供的单元规划表

和课时教学设计表,观课中使用我校的观课单,议课根据

观测到的点进行专业的点评与讨论。这有助于我们系统

规划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和

优化教学方法,为打造更加高效、富有深度的学习课堂提

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同伴互助

1.集体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过程,首先由主备教师

以说课形式,深入分析课标,从单元立意、单元目标、单元

达成评价以及单元结构化活动等方面进行阐释。说课结

束,组内其他教师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案与课件进

行个性化批注与修改。通过教师个人每天小备、教研组每

周集备、每月做课交流研讨的方式推进。教研组教师运用

希沃白板的数字化集备功能,将持续完善的教学设计及课

件推送至“我的学校”,形成我校的数字化资源。依托“半

天无课日”的时间保障和学科基地建设空间保障,各个教

研组开展了丰富多样且高效的教学教研活动。

2. 做课、观课、议课。为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构建优

质的教育教学团队,我们以青蓝结对工程为依托,开展做

课、观课、议课等活动,借助三个课堂的方式达到资源的

共享、共研、共促。观课依据《宁夏基础教育优质课评价

指标》以及《灵武二中数字赋能下“深度学习·品质课堂”

观课单》,采用循症医课的原则,针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

学行为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进行分任务专项观

测。然后借助希沃信鸽,对执教教师的课堂展开评价,由

观课的教师依据自身观测到的课堂要点,进行评价,并提

出改进建议。

四、取得成效及创新点

(一)形成了立足于新课标,数字赋能的“灵武二中

2241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品质课堂”。如图2所示。

图2

落实新课标下的学科核心素养,以素养目标为出发点

总领课堂结构化思维教学设计,达到以用引学的效果。迁

移应用回归素养目标达成,始于高阶,终于高阶。注重“教

学评一体化”设计,任务驱动对应先行组织中的主任务,过

程中嵌入表现性评价量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同时

要求学生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学习任务,以评促学,达到

育人目标。

(二)依托于“半天无课日”+“灵武二中集备制度”形成

了学科特色的科学育人主题(见图3)。

19

第22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图3

(三)建立了一些优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

(四)形成了《灵武二中学生作业管理制度》《灵武二中

学生作业公示制度》。学生的作业量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经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调整,作业质量得到了有

效提升。

(五)校本教研氛围浓厚,教研组内形成了独具学科特

色的小课题、小论文以及特色作业设计等成果。与银川市

第十八中、灵武三中、红寺堡五中、灵武三中建立了教研教

学共同体,带动共同体学校补短强弱,共同发展。

五、深入推进的方向

(一)实施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

1. 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结构化思

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上还有

待提高。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

对平板智慧课堂驾驭熟练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

学的功能。

3. 在跨学科教学方面,教师对跨学科标准的理解和

落实还存在困惑,需要进一步明确跨学科教学的规律和

方法。

4. 对于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的位置、强度、等级的理

解和操作还不够透彻,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实践。

(二)改进措施

1.加强校本培训,邀请专家团队开展课例研讨、讲座等

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和结构化思维的概念。

2.加大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

“走出去”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

3.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专题研究和交流

活动,分享成功经验,明确跨学科教学的标准和方法,促进

学科融合。

4.深入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加强对评价指

标的解读和实践指导,确保评价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和学生

的发展。

(三)教研工作发展方向

1. 持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思维课堂教

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3.加强校本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丰富资源形

式和内容,为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注重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结

构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规划

1.短期规划(1-2年)

①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②加强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培训与实践,提升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与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

③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④建立健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研机制。

2.中期规划(2-3年)

①深入推进教师对核心素养和结构化思维的理解与

应用。

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③取得一定的跨学科教学成果,推广成功经验。

④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一体化。

3.长期规划(3年以上)

①全面提升新时代数字化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②实现校本资源的丰富和优质,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③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④成为区域内校本教研的示范学校,引领本市教育教

学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高东恩)

20

第23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李艳荣

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

数字教育背景下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

“1432”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

数字教育背景下,以经验为主导的传统教研模式已

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为实施教研数据化和

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智能研修平台的课堂

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能力AI数据分析生成的四类精准教

研报告,实现精准教学反思、精准教学帮扶、精准教学指

导、精准教师画像,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行为。银川市金凤

区实验小学依托智能研修平台,结合实际探索出“1432”

校本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校教学质量

稳步提升。

一、背景分析

(一)校本教研现状分析

传统教研方式注重经验的获取、行家的“指导”,在团

队中成熟的、有经验的、年长的、职称或职位较高的人往往

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教研过程缺乏基于科学数据的分析

和诊断,案例追踪缺少过程性资料的佐证,“精准性”不足,

使得教研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每次教

研活动参与人数少,活动内容少,互动交流少,使教研活动

的受益面不大。

(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34名,教师平

均年龄33.5岁。青年教师数量多,缺乏教学经验,受多种

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出

现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不配合、专业发展遇到瓶颈等问

题,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二、设计思路

为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科学、专业、智能,2022

年底,学校积极申请中央电教馆的智能研修平台,2023年

3 月申请成功,建设了两间智慧教室,为有效开展智能精

准教研提供了有利的技术环境。各教研组依托智能研修

平台开展更加高效的专题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

程中,帮助教师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自我反思,实现动力

内化,促进专业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校初步探索出基于智能研

修平台数据循证的“1432”校本教研模式,打造了以“人工

智能+”为特色的校本教研新样态,推动学科教研活动精

准教学反思、精准教学帮扶和精准教学指导,培养教研型、

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智能精准教研水平。

“1432”校本教研模式,即借助 1 个数字教育平台(教

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智能研修平台),从教学常

规课、集体备课、专题教研、师徒结对4个方面开展智能精

准教研,形成 3 份课堂教学行为数据分析报告(即教师教

学行为智能分析报告、同课同构/异构教学行为对比分析

报告、教师行为周期画像分析报告),提升教师2个方面信

息素养(数据分析意识和数据应用能力)。

我校学科教研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研团队借助智

能研修平台的录播和数据分析等设备工具,充分运用平台

特色应用工具,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课堂

行为,把数据作为引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各环节的证据,

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三、实施过程

(一)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解读

依托智能研修平台赋能精准诊断问题,实现从经验判

断转向基于实证,从传统教研转向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教研。

1.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赋能教师专业

成长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核心特点主要体

现为“9.9.3”这组数字,其中第一个“9”代表 9 种师生教学

21

第24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行为;第二个“9”代表 9 个维度学情分析;“3”代表 3 份精

准分析报告。

(1)九种师生教学行为数据统计,精准把脉课堂教

学。九种师生教学行为包括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学生

行为包括5类,即读写、举手、听讲、生生互动、应答。教师

行为包括4类,即板书、讲授、巡视、师生互动。

(2)九个维度学情分析图,综合诊断课堂教学。9 个

维度学情分析图包括教学行为分布图、课堂互动 S-T 曲

线、教学模式 Rt-Ch 分析、课堂表现曲线、课堂参与度曲

线、课堂关注度曲线(课堂教学过程三条曲线)、教学行为

时序、课堂对比分析、教师周期行为分析。

①教学行为分布图,诊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分

布图以可视化的数据结果呈现,使教学研究更加精准化、

图谱化、深度化。从直观的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

师和学生的每一类行为的时间长度,以便准确把脉课堂。

②课堂教学过程三条曲线(见图1),诊断课堂节奏把

握。课堂参与度曲线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变

化轨迹,曲线纵坐标所反映的值越高,则表示学生参与课

堂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关注度曲线反应教师在讲授、板

书、提问时,学生听讲、举手、应答等行为的占比,曲线纵坐

标所反映的值越高,则表示教师教学活动越有吸引力。表

现曲线反映学生整体行为一致性的变化轨迹,如学生齐

读、齐写时曲线走高,当学生课堂行为离散时曲线走低。

图1 课堂教学过程三条曲线

③课堂互动 S-T 曲线(见图 2),诊断课堂师生互动。

S-T 分析图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两

类,S表示学生行为,T表示教师行为,通过S-T曲线分析图

可以看出,出现了断崖式竖直线段和平铺式水平线段,断

崖式竖直线段说明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课堂是以学生为主

进行活动,一般以探究活动为主;平铺式水平线段说明在这

个时间范围内,课堂是以教师为主进行活动,一般以讲授

为主;竖直线段和水平线段的转折点表示的是教师和学生

的行为互动转换频次,转折点越多表明师生的交互越多。

图2 课堂互动S-T曲线

④教学模式 Rt-Ch 分析(见图 3),诊断课堂教学模

式。Rt-Ch分析是基于课堂互动S-T曲线分析的延伸,Rt

越大,表示教师活动越多,Ch 越大,表示师生互动多。根

据教学时间采样结果,将教学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练习

型,讲授型,对话型,混合型。

图3 教学模式Rt-Ch分析

⑤教师周期行为分析,精准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对教师在周期范围的教学行为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个人画

像,帮助精准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⑥教学行为时序(见图 4),精准定位所有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视频每6秒钟打一次点,每2分钟记录一次教学

行为数据,图中记录了教师和学生一堂课的所有行为,其

中每一个节点清楚记录了课堂视频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

师对自身教学过程切片诊断、分析以及反思。

图4 教学行为时序图

22

第25页

校本教研 XIAOBENJIAOY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⑦不同教师课堂对比分析,精准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

着力点。根据不同教学需求,灵活选择方式和对象,在年

轻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骨干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教师

与教师自己之间、骨干师徒之间,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

的教学行为数据对比分析,从不同维度层面,精准找到改

进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基于主观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多维度评价教学效果

这里的主观数据主要来自课堂观察量表赋分评价和

教师主观评论数据。

(1)利用课堂观察量表科学评价课堂教学。如果说人

工智能数据采集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的精准把脉,那

么课堂观察量表评价则是结合学生学情对课堂教学的科

学评价。我校主要根据银川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四

课”比赛评价量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赋分评价。

(2)利用教学行为时序图进行有效打点评价。这种评

价方式主要针对录播课进行评价,既克服了教师评价的时

空限制,又能使评价的定位更精准。

(二)智能精准教研活动实践探索

我校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常态化推进教学常规课、集

体备课、专题教研、师徒结对工作,从已获取的证据群中

筛选出适合问题解决的证据,为后续改进课堂教学提供

数据支撑。

1.根据智能研修平台“教师行为周期画像”,分析教师

成长路径

学校教导处定期安排部分青年教师到智慧教室开展

教学常规课,对教师的画像前后进行对比,客观、公正地评

估教师个人成长及发展过程,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

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和帮助。

2.应用智能研修平台“磨课中心”,开展“三备两反思”

集体备课

“三备两反思”集体备课:执教教师先进行个人初备,

在智慧教室开展课堂教学,根据课堂实录回放个人反思教

学后组内进行集体备课;个人复备后再次进行课堂教学、

组内集体教研后个人反思,最后进行个人三备,形成优质

课例。多角度、全方位、真实记录磨课过程,让集体备课有

迹可循、有据可依,实现课堂教学精准研磨。在此过程中,

集体备课均在线上进行,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难,使

得集体备课更加有效,也让教师学会真思考、真学习、真提

升,实现全员全程参与的“三真两全”的真实课堂,促进教

师团队专业成长。

3.利用智能研修平台“听评课”工具,开展大规模在线

教研活动

我校各学科组每一次集中专题教研活动,利用智能研

修平台“听评课”工具科学开展“线上+线下”“量表评分+AI

数据分析”“定性+定量”多样态观课评课活动,直观呈现教

师能力的多维度评测结果,为教师自主研修、反思改进提

供数据支撑。学校各学科组专题教研均在智慧教室组织,

听评课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方式,线上评课

主要是“量表评分+AI数据分析”,线下评课主要是优秀、骨

干教师评课,实现“定性+定量”的多元评价方式。

学校每学期组织的新调入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

课、师徒结对示范课、新入职教师汇报课、一年级课堂教学

展示课、三年级起步作文研讨课等专题教研活动均在智慧

教室组织开展,活动结束后依据平台数据进行客观评课,

结合新课标要求和银川市“五项核心指标”进行主观评价

已经成为常态。

4. 借助智能研修平台的课堂对比分析,开展“师徒结

对”帮扶活动

师徒共同备课、评课指导、教学实施、教学改进,全流

程伴随式跟踪记录。师徒结对活动从原来单一的研课议

课到现在的师父示范讲课、师徒“同课同构”课堂对比分

析,利用教学行为时序精准指导课堂教学,提升师徒结对

活动的实效性。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结对活动,以“同课

异构”的形式开展,通过智能研修平台课堂对比分析,从课

堂教学行为分布图、课堂教学过程三条曲线、课堂互动ST曲线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利用教学行为时序进行精准定

位,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课堂教学行为数据分析报告

教师依据智能研修平台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形成的

三份数据分析报告,针对性地进行个性研修和反思改进,

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在“教师教学行为智能分析报告”中,

教学行为分布图、课堂教学过程三条曲线、课堂互动 S-T

曲线和教学模式Rt-Ch分析,便于教师发现自己课堂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在“同课同构/异构教学行为对比分析报

23

第26页

告”中,不同教师根据相同课的课堂对比分析报告,可以查

找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教师行为

周期画像分析报告”中,教师根据多节课行为分析呈现出

的整体教学模式情况,查找问题,自我反思改进。三份数

据分析报告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使教

研组活动更加科学、精准。

四、取得成效及创新点

数字教育背景下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1432”校本教

研,使金凤实验小学教育教学现象有数据,问题有证据,改

进有依据。我校申报的课题《数字教育背景下依托智能研

修平台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参加宁夏第七届基础教

育教学课题研究已被立项。一年多来,在教育部、自治区精

品课遴选活动中,我校有2人次获部级优课,有8人次获自

治区一、二等奖;在“四课”活动中,有2人次获自治区二等

奖,有3人次获银川市一等奖。学校充分发挥智慧教室、智

能研修平台各项功能,实现科技与教育的赋能、超越和共

生,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深入推进方向

依托智能研修平台数据诊断课堂对我校教师来说是

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让我

们看到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理论的欠缺,也发现部分教

师存在数据分析能力不强、应用数据结果转变课堂教学行

为的能力不足、应用数据结果进行自我反思的自觉性不够

等问题。今后,我校将充分发挥智能研修平台工具作用,

夯实专题教研、集体备课、常规教学、师徒结对等基础教

研,加强教师数据分析解读相关培训工作,做好智能研修

平台校本资源库的分类建设、归纳整理工作,深入应用平

台开展线上优质课比赛,扩大提升平台应用效能,全面扎

实开展“1432”校本教研活动。

(责任编辑:高东恩)

04

寻真·教改探航 3

本栏目邮箱:ycedu_jyyx@163.com

陈 莉

银川市第五中学

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摘要: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首字母组合,其教育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与知识联系,强调四门学科内

容整合。笔者基于STEM教育理念,分析STEM教育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转变,借实际案例提出教学实践策

略。旨在通过学科融合,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使数学教学更具实践意义与生活价值。

关键词:STEM教育;数学教学

STEM教育模式核心在与创新,强调将所学到的各学

科知识融合于一起,在真实情景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STEM教育背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可通过多学科综

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高效完成初中数学教

24

第27页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教改探航JIAO GAI TAN HANG

学转变,革新整体课堂教学,让单一课程的教学转变为综

合性实践课程体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能力。

一、开展STEM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

践的意义

素养时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面对复杂情境解决问题

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多学科融合成为教

学趋势。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结合,使学生能

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思考和解决问题。依托STEM教育理

念的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呈现出显著的不同。

首先,教学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力和创新思维。教师不仅注重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更

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其次,教学方法由传

统的讲授式转变为探究式和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

探索和合作学习,发现数学规律,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最后,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依赖于考试成绩,

而是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如课堂表现、项

目成果和创新能力等。这些转变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

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

开展STEM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学生素

养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依托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

实践

STEM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

多个领域开展融合性学习,还能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教师基于此理念开展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围绕项目学习,科学整合数学、技术、

工程等内容,落实学习措施优化。整合各个学科内容,把

握学科融合契合点,实现对项目方案的研发,让学生在融

入式真实情境中加深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具备高深数学思

维,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以《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节为例,融入STEM教育理念,

开展项目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科融合中感悟数学来源

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积累数学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体会

数学学习乐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项目启动

情境是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主

要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可通过情境

创设来导入新课,通过新课导入落实项目启动。教师先

播放一段关于建筑设计师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进行建筑设

计的短视频。视频内容包括测量建筑物高度、设计斜坡、

计算桥梁跨度等实际应用场景。接着提问“一位建筑师

需要设计一座斜塔,他需要精确计算塔的高度和倾斜角

度,以确保安全和美观。这与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点有

关?”(引导学生回答出“勾股定理”)然后继续提出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勾股定

理?”(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并分享各自的发现)随后,教师

展示一些实物模型,如梯子靠墙、斜坡、风筝等,让学生现

场用尺子和计算器测量并计算相关长度,为后续实践活

动做好准备。

(二)温故知新,做好铺垫,项目实施

STE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融合,教师基于此理念展开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温故知新来做好项目铺垫,合理推动

项目实施,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先回顾基础

知识,提问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其公式,并出示几道基础题,

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应用勾股

定理。接着,提供一些变式题目,如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

边求另一条直角边,或已知两条直角边求斜边。随后,教

师介绍本次项目的背景和意义:结合物理、工程等学科知

识,设计一个综合项目,如设计一座桥梁模型,并利用勾股

定理计算桥梁的跨度和高度。明确各小组的具体任务,如

测量、计算、设计和制作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角

色和职责。完成项目铺垫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小组

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学习环节中的疑问。

(三)合作探究,展示应用,学科融合

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设计合作探究模式,学生通过

项目实践,掌握相关知识点,实现深度学习。完成项目小

组划分与任务设计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项目需求绘制设

计图纸,标注各个部分的尺寸。学生需分组进行实际测

量,记录数据,并应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鼓励学生使用计

算器、测量工具以及编程软件(如 Python)来辅助计算)。

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设计图纸,使用纸板、胶水等材料制

作斜面模型。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色的模型。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勾股定理,强

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第28页

教改探航JIAO GAI TAN HANG

《勾股定理的应用》STEM教育模式实践

课程标准解读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相关内容提出了教学要求:①学会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②学会将问题

转成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

初中阶段勾股定理在求两点间距离时,沟通了几何图形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启发了学生对空间的认知,为将来学习空间

几何奠定了基础。

1.能将立体图形根据需要展开成平面图形,再构建成直角三角形。

2.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

围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设计项目实践活动,并借助情境、互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学习实践训练。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项目启动;2.温故知新,做好铺垫,项目实施

3.合作探究,展示应用,学科融合;4.技术引用,拓展资源,项目实践

5.展示成果,解决问题,项目总结;6.教学反思,分享感受,项目评价

(四)技术引用,拓展资源,项目实践

新时代教育强调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STEM

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基于新时代

教育理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拓展教学资源组织项目实

践,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展示一张古代数学家毕

达哥拉斯的图片,引出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勾股定理?”组织学

生运用组建的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随后教师用

课件动态演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及其应用实例,并推荐

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如Khan Academy、YouTube上的

数学视频,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关

于勾股定理的经典书籍,如《几何原本》《数学的故事》等。

提供一些数学网站链接,如Wolfram Alpha等,帮助学生进

行在线计算和问题解答。最后,组织全班反思在项目中的

收获和不足,分享学习体会。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

点评和总结,强调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及其文化价值,培养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带领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五)展示成果,解决问题,项目总结

STEM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整合和实践应用,通过项

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际教学

中,通过引入真实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经验,提高问题解决

能力。完成项目实践后,教师组织项目成果展示交流会,

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数学模型,交流分析模型制作过程与方

案,以此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分享感受,项目评价

本次《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活动,将STEM教育理念

融入传统的数学课堂,通过具体的项目开展,学生掌握了

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体验到了数学与实际生

活的紧密联系。这种项目式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数学经验。教师组织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来进行项目评价,借助评价来巩固学

生项目所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

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

行过程性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肯定学生项目学习成

果,针对学生实际革新项目活动。

三、结语

总的来说,STEM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

标,旨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新时代优秀人才,是

未来的教学趋势。开展STEM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实

践,需要教师领悟STEM教育的真实含义,高效发挥STEM

教育的真正价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生高

效学习与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长友.跨出精彩:学科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中学课程辅导,2024,(14):60-62.

[2] 陆玮. 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J]. 数学之友,

2024,(07):10-11.

[3] 栗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学科融合教学[N].山西科技

报,2024-04-01(B03).

(责任编辑:马 珺)

26

第29页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教改探航JIAO GAI TAN HANG

王 阳

唐徕中学南校区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

“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使用策略

摘要:2024年秋季启用的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单元末新增“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笔者以统编版教

材七年级上册为例试研究该栏目,分析栏目的特征,提出使用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思考与行动;使用策略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

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统

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基于单

元重要内容,知行整体设计,情境类别多样,活动形式丰

富,能促进学生在学中思、思中行,知行合一。从学生的角

度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从老师的角度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因此,用好该

栏目意义重大。

一“、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特征

“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以一个课时为容量,从“知”与

“行”两个角度设计,分为“情境思考”“实践活动”两个部

分,具有生活性、启思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一)生活性。道德与法治课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学生成长变化的实际进行生活化教

学,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统编版《道德与

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所选

择的情境主要分为活动情境和思辨情境,涉及全面看待成

长中的“我”、生活中的亲子关系构建、青少年生命教育、榜

样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这些情境都与学生生活联系紧

密,适宜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真实表达与参与。

(二)启思性。“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基于本单元的重

点或难点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例如,第二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在实践活动中要

求学生尝试组建社团,制定社团章程开展社团活动。学生

在完成任务时,需要处理在组建社团时如何借助社区、博

物馆等社会资源、遇到困难时怎样寻求教师家长协助、怎

样协调社团建设与学习的矛盾等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的过程就是面对真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不仅

可以深化学生对本单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

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观。

(三)综合性“。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所处位置是每个单

元的最后章节,它是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的升华。例如,第一

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在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制订

一份梦想行动计划书。该活动具有一定综合性,它是建立在

学生学习完本单元正确认识自己、学习成就梦想、做好初中

规划等重点内容后,根据栏目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认真思

考个人成长目标,规划学习生活,撰写行动计划书。这一活

动将课堂获得延展到行动计划书制订过程中,学生在完成相

关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升思

考能力,这也正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四)实践性。道德与法治教学最基础的目标就是启

思导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

地成长和生活。例如,第三单元的情境思考部分,以《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为引子,让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书籍,谈谈

对生命的理解。该情境意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特点以及

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是对本单元的

27

第30页

教改探航JIAO GAI TAN HANG

拓展和思考,问题设置具有延伸性,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

中加深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二“、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使用策略

(一)精心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利用课程资

源创设学习情境,优化教与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统编七

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为教

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且学习情境都来自学生的真实

生活世界。例如,第二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聚焦

“成长的时空”这一主题,通过创设“爸爸和我谈心”情境,启

发学生认识到在接受家长爱的同时,也要有能力给予爱、回

馈爱,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实际行动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

教师在利用该情境时,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

互联网技术,将文本资料用视频资料代替,发掘情境中需要

提出、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写或

续写情境,将学生不同的改写或续写方案进行对比,在兼顾

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增强教学

的生动性、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活动中不断获得。例如,第四单

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中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开展

“职业调查”的采访活动,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

的概况以及从业的条件,了解择业原因和条件等要素,从

而更好地树立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准备。基于这样

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按照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流

程、要求)——分配小组成员——完成活动任务——整理

采访信息——小组展示交流——归纳总结的流程进行。

教师可以从活动参与度、活动完成度、能力提升效果三个

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创作活动中

的典型行为和态度,推动教学评的有机衔接,增强学生解

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采用主题式体验学习、“以案说法”

式案例教学、辨析式学习、议题式教学、项目化学习、模拟

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

悟与建构。例如,第一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中情

境思考环节呈现了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五种观点,引导学

生对其辨析,表述自己的观点,深入思考梦想与现实之间

的辩证关系。教师在处理此情境时,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

式,确定辩论题目,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完成价值澄清,正

确认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第二单元的“单元思考与

行动”栏目实践活动要求设计主题为“成长之路不孤单”的

宣传简报,该活动可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项目化学

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分析结果,

思考应对不同困惑的方法,制作成果简报或展板在班级进

行展示,交流思考与收获,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路上能给

予我们支持与力量的人有很多,解决在生活中与不同人交

往的问题和困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坚持课

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第

四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的情境思考部分通过展

示三则“感动中国”人物的榜样心语,引导学生思考三则

榜样心语的共同之处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学习榜样人

物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人生目标。在处理这一环节

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比如走访参观

宁夏解放纪念碑广场、银川党史馆、银川市雷锋纪念馆等

场馆,让学生在了解榜样人物优秀事迹的同时,强化学生

对“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的认同,积极践行在奉献中

成就精彩人生的理念。再如,第三单元的“单元思考与行

动”栏目的实践活动要求制订一份健康家庭行动方案,为

了增强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

班级实际,邀请社区医生、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家长等人

员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通过聆听专

业人员的讲解和指导,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家庭行动方

案,这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也间接引

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达

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思考与行动”栏目是新教材的重点,用好该栏目

既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利于培育学生

核心素养。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用好栏目,转

28

第31页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

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本文是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批准立

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

目”的使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YJKG21-09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韩震,万俊人.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 朱小蔓,王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对教师的期

待与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4):24.

[3] 朱小蔓《.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教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4] 吴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J].政治教学月刊,2016,(9):9.

(责任编辑:马 珺)

04

智见·教研一线 4

本栏目邮箱:ycedu_jyyx@163.com

胡 明 李晓海 马晓红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银川市兴庆区实验第二小学

基于度量思想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究

——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度量思想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凝练单元大概念、详尽

分析教材与学情、科学重构单元框架、系统实施课程内容及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全面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

养的发展。通过实践验证,该策略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对面积度量本质的理解,还显著增强了他们的度量意识、

直观想象、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本文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度量思想;单元整合;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

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

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

别是度量意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空间观念等方面的

提升。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多边形的面积》单

元不仅是学生掌握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培养其度量思想

和推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结

合“找准大概念,用结构·抓本质·找联系·促迁移”的教学

29

第32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理念,探讨如何通过基于度量思想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追溯度量本源,凝练单元大概念

(一)度量的本质与意义

度量是数学的基本活动之一,其核心在于对量的认识

和比较。在数学学习中,度量不仅涉及长度、重量、时间等

基本量的测量,还涵盖面积、体积等复合量的计算。对于

小学生而言,面积度量的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空

间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体积、表面积等概念的

前提。

(二)单元大概念的提炼

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中,我们提炼出“转化”与

“面积单位”作为两大核心概念。转化思想贯穿整个单元,

是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重要工具。通过转化,学生可以

将复杂的多边形面积问题简化为已知图形的面积问题,从

而降低解题难度。而面积单位则是度量图形面积的基础,

学生需要理解图形面积实质上是该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

位个数。这两个概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深入理解面积度

量本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分析教材与学情,确立单元目标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多边形的面

积》单元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学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提示强调运用转化思想推导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

和推理意识。这些要求为我们确立单元目标提供了重要

依据。

(二)教材分析

纵向梳理:从教材的纵向编排来看,《多边形的面积》

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后进行

的。这一安排有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长方形面积知识作

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多边形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同时,也

为后续学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圆的面积等更复杂图形的

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横向对比:通过横向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发现

虽然编排顺序和具体细节有所差异,但转化思想和面积单

位计数的本质是一致的。这为我们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

学设计提供了可能。

(三)学情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前测分

析。前测题目如下:

下面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每一格边长1㎝)你有

几种方法?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前测结果划分为4个水平层次,前测统计数据如下:

水平0:没有思路,不会数方格,也不会转化,学生分别

会出现“受到长方形面积的负迁移,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为邻边相乘”“面积和周长概念混淆,求周长”及“未作答

等其它错误”等情况。

水平1:借助格子图一个一个拼数面积。学生根据以

往学习经验,通过先数整格,再数半格,把半格折合成整

格,最后相加的方法得到面积。

水平2:把所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借助格子图得到面

积,并说明道理。这个水平又分为2个维度,一部分学生虽

然会遇到“非整格”的情况,但能通过剪拼,用“每行面积单

位数×行数”的规律计算。另一部分学生会利用转化思想,

将所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再借助格子图列出长方形面

积公式求面积,并说明道理。

水平3:不借助格子图,直接列出算式求面积,并借助

30

第33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转化思想说明道理。

结果显示,学生在面对多边形面积问题时存在不同的

认知水平。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转化意识和面积

单位计数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理解障碍。因此,教

学需要关注学生转化思想的形成过程,经历从转化意识到

转化方法再到转化策略的逐步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确立了以下单元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图形的面积实质是该图形所包含

的面积单位个数。

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体会平面

图形及其面积计算方法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度量本质。

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不同推导过程有着共同

的转化道理。

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直观想象、推理意识和空间观

念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构单元框架,系统实施课程内容

(一)单元框架的重构

我们以度量思想为统领,对《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进行

了重构。整合前后顺序不变,增加内容,调整课时,形成了

包括建模课、迁模课、运模课和归纳整理课在内的单元教

学规划。

整合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单元复习课

课时

2

2

2

1

1

1

整合后

数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 梯形的面积

多边形面积的拓展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单元复习课

课时

1

2

2

1

1

1

1

课型

建模课

建模课

迁模课

迁模课

运模课

运模课

归纳整理

整合框架如下:

具体实施如下:

建模课《数面积》:作为单元新增课时,旨在启蒙度量

思想。通过数不规则图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直

角梯形的面积活动,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便捷性,理解面

积度量的本质。设计进阶探究任务,如数方格计算面积、

图形转化计算面积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面积单位

的累积效应和转化思想的价值。

迁模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三个探究任务引导

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任务一:学生自主验证面积公式,关注课堂生成,鼓励

个性化展示;

任务二:探究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相等,

深化底和高的理解;

任务三:辨析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否变

化,验证面积公式与斜边无关。这些任务不仅帮助学生掌

握面积公式,还促进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继续围绕面积度量的核心思

想展开教学。通过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自主探

究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活动,学生借助方格纸进行割补、

倍拼等操作实践,感受图形转化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价

值。同时,通过辨析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加深学生

对度量本质的理解。

运模课《多边形面积的拓展》:从复习平面图形面积公

式及其推导过程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发现图形面积之间的

联系。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多边形面积的通用公式(如梯形

面积公式),感受其通用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对比辨析

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强化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组合图形的面积》:基于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图形面积

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复杂组合图

形的面积问题。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练习题目,帮助

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聚焦于图形面积的测量智慧,

引导学生面对不规则图形时采取合适的度量策略进行估

算。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后续复杂的度量概念学习奠定基础。

归纳整理课进行单元复习和归纳整理工作。通过梳理

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策略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构

31

第34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升思维结构化水平。同时设计综合

练习题和拓展思考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深度。

(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情境导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引入

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动手实践:设计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

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

3. 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思维提升: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逐

步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逆

向设计的原则通过前测、课中分层练习和课后评价等多种

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做法

如下:

(一)前测评价

在单元教学开始前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度量思想和

面积单位的理解程度以及转化意识的形成情况,为后续教

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过程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动手实践

能力和合作交流情况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

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练

习题目,实施差异化教学。

(三)结果性评价

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结果性评价,通过综合练习题

和拓展思考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方

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通过基于度量思想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

实践,我们发现该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面积度量本质的

理解,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掌握面积计算方法的

同时实现了在理解知识本质、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

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显著进步。这一教学策略不仅符合《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也为数学教学

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未

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基于度量思想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

究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

学核心素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

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和交

流,分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22.

[3] 史宁中.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 中小学

管理,2016.

[4] 张丹.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 小学

数学教育,2017.

(责任编辑:胡 明)

32

第35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蔡 丽

银川市第二中学

学科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颁布新教材使用之后,需要一线教师将学科核心素养较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有正面积极作用。笔者探究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

习,将项目式学习设计为项目准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四个环节。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学习

数字时代衍生了数字教育、数字经济、数字生活……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

式以及社会结构,加快提升全民信息素养是我国国家发展

的战略要求。

自2007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信息技

术课程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

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也就是掌握技术应用背后的原理和思想方法,理解人、信

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

展自主学习、协同合作与知识分享,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

数字公民。

新课标的推出,新教材的使用,需要一线教师突破传

统课堂教学,能够将学科核心素养较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

中。大量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方面有正面积极作用。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高中信

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核心能

力和必备品质,它是基于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

学科大概念确定的,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

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四个核心要

素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其中,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是

信息化社会学生必备的文化修养;计算思维是学生处理信

息问题的思考方式;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数字时代学生重

要的学习方式。

二、项目式学习

(一)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以建构

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解决真实世界

中的问题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通过一定时长的小组合作

方式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分享和展示项目成果,从

而提升学生多元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笔者尝试把项目式学习作为落实新课程的抓手,紧紧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把项目整合于课堂教学中,重构教学

组织方式,实现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

(二)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学习

方法。它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主题来源于真实世界,融合多学科知识。在项

目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

析,这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和综合运用知识。

2. 强调学生从做中学。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在实

践活动中,需要什么知识自己主动去学习,完成实践任务

的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掌握。

3. 项目活动过程注重协作。项目主题承载了一个单

元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分工协作,共同完

成项目任务。

4. 项目式学习离不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为了

33

第36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高效地完成项目活动任务,学生可以协作使用各种认知工

具和信息资源来助力项目任务的完成。

5. 多样化项目作品的产出。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和活

动结束时产生一个或者一系列作品,作品形式可以是一个

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是一个程序设计等。项目作品是

学科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的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设计流程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我们

要注意的是项目活动承载的是单元知识,而不是单元中的

某一节内容,这是一线教师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在设

计项目活动时,先要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教学内

容,明确单元目标,将本单元知识嵌入到整个项目活动中,

依据单元中每一节内容将项目活动分阶段实施。

笔者依据自己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将项目式学习

教学过程分为项目准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

四个环节。

(一)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是项目式学习最核心的环节,需要教师根据

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单元知识梳理和整

合,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对单元内容中的概念体系和重难

点进行梳理,为项目设计做好铺垫。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准备

(二)项目设计

以理解学科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社

会作为项目设计的目标点,以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复杂

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完成一项源自真实世界经验且

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作为项目主题,依据项目准备阶段确

定的单元项目目标,根据本章节内容,将单元项目目标分

解成章节目标,让学生分阶段实现单元项目目标。在整个

过程中项目所需要的数字化工具、资源和项目活动支架的

设计是很重要的。最后是评价方案的设计,要做到过程评

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导向引领

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设计

(三)项目实施

项目活动按照章节内容依序展开。在实施过程中,学

生根据情况随时优化项目活动方案,分阶段实施项目,先

实现章节目标,最后实现单元项目目标。在整个项目实施

过程中,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思维发

展。如图3所示。

图3 项目实施

(四)项目总结

完成单元项目,形成作品或成果进行班级展示、交流

和评价,并进一步优化项目功能,能够将解决一个问题的

方法迁移到解决一类问题。最后要求学生使用数字化工

具进行知识点梳理,从项目实践中归纳出单元学科知识,

实现实践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项目总结

34

第37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四、学科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设计案例

本案例是以人教中图版高中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

二章“算法与程序”为例进行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本章的

主要概念是算法和程序,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这一学科关键知识,培养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这一关键能

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本案例项目主题是编程实现“记忆力大考验”游戏。

基于算法这一核心大概念展开,将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

容镶嵌于整个项目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本章

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项目主题

编程实现记忆力大考验游戏

(二)学习目标

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并能应用于实

际问题的解决。

2.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算法与程

序的兴趣,发展计算思维。

3.描述算法的特征,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

4.选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增

强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5.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知识,体验通过编程解决问

题的基本过程,感受计算机编程的魅力。

6. 运用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编写程序,提高利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7.理解解析算法和枚举算法,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算

法,编程实现简单问题求解。在经历完整项目作品创作的

过程中,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三)项目活动

1.项目活动一

任务一:请同学们分析“记忆力大考验”游戏过程,选

择一种描述方式,完成记忆力大考验游戏项目分析任务。

任务二:请同学们根据任务一的分析,分解记忆力大

考验游戏功能。

任务三:①结合演示视频,运行Python程序“记忆力大

考验游戏实例.py”,体验游戏,看你能答对几题呢?

②根据“记忆力大考验游戏实例”功能分解图,阅读程

序代码,借助注释,分析程序语句所实现的功能。

任务四:修改程序,验证结果

为了提高答题正确的次数,我们可以延长显示水果种

类及编号的时间为 20s,请同学们尝试修改程序,观察运行

结果。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游戏功能,请根据

自己的想法,尝试对程序进行其他修改,如改变显示物品

的数量或出题数,或增加其它功能等,完成下表。

2.项目活动二

任务一:请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算法的概念及

描述的知识点。

任务二:选用恰当的描述方法来描述“记忆力大考验

游戏”的算法。

3.项目活动三

任务一:请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程序设计的基

本知识。

任务二:补充“记忆力大考验游戏”的程序代码。

4.项目活动四

任务一:总结和梳理解析算法和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关键。

任务二:在“记忆力大考验游戏”的程序代码中使用了

什么算法?

5.项目活动五

小组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阐述增加了哪些功能。

五、实践建议

(一)走出“项目式学习就是讲完知识点后学生动手实

践”的误区

仔细研读新课标发现,项目式学习已被视作一种常规

课堂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从

做中学,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学科及跨学科的知

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养,不是老师讲完知识点后学生动

手实践。

(二)项目主题的选择应来源于学生真实情境,着眼于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驱动问题

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需要结

35

第38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合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自主设计项目主题,开展基于

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驱动性问题是基于项目主题和课

程内容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使用驱动性

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

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设计驱动问题时,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一定的

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能动性。

(三)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切勿只重视小组协作学习,忽

视个人自主学习

项目式学习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承载了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相对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可

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难以独自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小组

协作完成,切忌整个项目学习以小组学习贯彻始终,这样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项目式学习中学科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需要什么知识自

己主动建构什么知识,学科知识和技能都分散于项目活动

中,不利于知识统整。这就要求学生在项目总结环节使用

数字化工具将运用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图谱,实

现实践经验转化知识的过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

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完整。

(五)重视教师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监管和引领作用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

项目的引领下自主学习,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时刻监管和

引领,以防止学生学习走偏或不完整,保证项目式学习能

够有序、按时完成。

(六)教师搭建的学习支架在项目式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式学习与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强调学

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需要什么知识自己主动去

学习什么知识,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能够保证

学生项目式学习按序按时完成,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高质量

的学习支架,如范例、项目资源和建议、信息技术工具资源

等,为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提供支持。

(七)重视项目复盘和反思在项目式学习中的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来说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

学习方式。项目复盘和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一

种审视,也是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的一

种有效途径,便于在以后的项目式学习中改进和提升,从

而熟练掌握项目式学习方法。

本文系2023年度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

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计算思维培

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号:YJKG23-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宿庆,张文兰,王海,李红斌.面向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

的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学习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22,(08):109-115,122.

[2] 肖广德,黄荣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

课标的考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0-15.

[3] 张文兰,胡姣.项目式学习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

46 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2):95-104

[4] 曹艳.基于项目的学习促进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之策略研

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张文兰,苏瑞,张思琦.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科课程项目

式学习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3):10-13.

[6] 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吴琼,陈淑兰.网络环境下基于

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16,37(2):38-45,53.

[7] 桑国元,叶碧欣,黄嘉莉,罗颖.构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标准模型[J]. 中国远程教育,

2023(6):49-55.

(责任编辑:胡 明)

36

第39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马继雄

灵武市第五中学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分析

及对策探究

摘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的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笔者归纳了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

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学科核心素养;障碍表现;对策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

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是一种以语文阅读

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

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

往更关注语文和外语阅读能力,而忽略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

养,使得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试题、课辅资料及书籍时遇到

重重障碍。所以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提高学生数学

阅读水平。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是学习者在根据已有的知

识经验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模型和方法的过程中,在数

学语言(主要包括文字、符号及图形语言)理解、数学思维应

用、数学知识结构梳理及心理辅助上受限,导致学生提取关

键信息的能力不强、辨析数学词语及术语的意识弱、做题漏

掉或错看条件、对试题内容和图表理解不一致等等。

一、数学阅读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一)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及相关素材时,在没有获取该有的已

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情况下,漏看、错看条件,利用不对应的

知识体系或错误的经验盲目地分析、解答。一方面,学生对

数学阅读没有概念,认为只有语文、外语等语言性强的学科

才有阅读,数学不需要阅读,对于数学阅读的认识不正确。

另一方面,学生的依赖性较强,总认为看不懂的、不会做的老

师会在课堂上讲解、归纳和总结,只要把结论、公式记下就

好,不需要自己亲自去阅读,缺少了知识的内化过程。

(二)内心抵触数学阅读,有畏难情绪

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阅读,有抵触心理,特

别是在遇到文字较多、图表较为复杂、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紧密或术语概念化的情况下,存在不接受、不愿意理会的现

象。比如,当学生遇到方差的公式 S2 = 1

n[(x1 - -

x)

2 +(x2 - -

x)

2

+

…+(xn - -

x)

2 时,在没分清楚各字母含义的情况下,往往会因

为计算公式表面的复杂、繁琐而退缩,表现出抵触情

绪。这说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容易被问题的表

面迷惑,不能静心分析,在阅读时不勾画、不记录,不会

深入思考。

(三)欠缺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不知道怎么从一段数学素材提取所要的已知条

件、未知条件等关键信息,也有少部分学生能获取相关信

息,但是理不清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处理信息的能力欠

缺。学生在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

认识、辨别、理解上存在不足,内化能力弱,不会进行数学

语言之间的转化和联系,也不会分析文字较多、语句较长

的材料,提取不出有用信息。

(四)感性思维过重,抽象概括能力弱

学生凭借以往的经验及认知进行数学阅读,感觉是怎

样的情况就认为是怎样的情况,不会把实际问题概括为数

量间的关系、几何图形、数学模型等。如学习完二次函数

的两个解析式(一般式与顶点式)后,学生往往会把顶点式

( y = a(x - h)

2 + k)中的k当做该二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纵坐

标来对待,认为它和一般式( y = ax

2 + bx + c)与Y轴交点的

坐标(0,c)一样,总感觉二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既是

(0,k),又是(0,c)。究其原因,是学生将新旧知识重叠,

37

第40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形成了错误的认知,思维水平不能够支撑实际需求,没有

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

(五)混淆关联及相近知识

学生理不清数学符号、术语、名词、图表等,混淆关系

相近或联系紧密的知识。如学生在完成北师大版九年级

上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学习任务后,部分

学生依然会将“坡度”与“坡角”分不清,总以人们在现实生

活中常说的“路面的陡峭程度”来理解“坡度”一词,将“坡

度”与“坡角”混为一谈。

二、数学阅读障碍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内驱力”,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类有一种自主性功

能,就是兴趣,兴趣是感情状态,而且处于动机的最深水

平,它可以驱策人去行动。”教师可借用游戏创设、生活实

际情景、有趣的数学故事、跨学科的数学作业等吸引学生,

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动性。

在课堂当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内化数学知识与思维提升

的过程外,还要尽可能发挥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让其多

观察、思考、表达,着力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

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深化数学语言的理解

数学语言主要包含文字、符号与图形。其中,文字语

言较为常见,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理解各种概念和结论,

但在表达复杂关系时显得冗长;符号语言虽然概括性强,

易于表达数量关系,但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读懂、读透;

图形语言能直观地反应数学信息,但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显

得欠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语言间的

转化,切实减少学生阅读数学语言的障碍,特别是涉及数

学符号、公式、术语、名词和图表时,要让学生知其然,且知

其所以然。如在进行课题《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的教

学时,面对符号语言和 (ab)

n = an

b

n

和(an

)

m = amn ,就要让学生

明白 (ab)

n 的底数就是a与b的积,(an

)

m 的底数可看成幂,因

此我们的课题名称为“积的乘方”“幂的乘方”。

(三)强化数学思维及思想的渗透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数学知

识的形成和内化为抓手,以说明原因、一题多解、辨别知识

间的联系和区别等为契机,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渗透数学

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如在解不等式 2x + 1

3 - 5x - 1

6 > 1 时,不但要让学生

清晰地明白解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着相似的算法,

解不等式可以类比解方程进行运算,还要让学生懂得解不

等式的去分母和系数化为一是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而

解方程的去分母和系数化为一则是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避

免学生出现只会模仿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不等式,却不

知道何时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四)注重知识结构的形成

借助“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大单元集体备

课的特点,优化集体备课,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

理清知识形成的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如在

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等腰三角形(第

一课时)》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重现七年级下得到“等腰

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一结论的实验情景,还要让学

生迁移到八年级上第七章《为什么要证明》,使学生在知识

的纵向发展上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五)加强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想让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方法的获取必

不可少。在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教辅资料及素材时,培养

学生“图文匹配”“抓关键句子”“巧读”“勾画”“记录”等阅

读习惯和方法。如在遇到问题“在△ABC中,∠B=90°,AB=

6,AC=10,求△ABC的面积”时,要引导学生尝试着画出几

何图形,将几何图形与文字、符号语言匹配,方便找出解决

问题的切入点。面对逻辑关系紧密且又复杂的符号语言

时,也可让学生在旁边记录文字语言,以此作为辅助,便于

自主阅读及内化。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

变革,“数学阅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解

决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形成注重数学阅读的教学模式,

才能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设计,高效实施课堂教学。

本文系2023年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

中生数学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YJKG23-

086)阶段性研究成果。

38

第41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谢明君

银川市阅海第五小学

基于“读写结合”理念的小学语文小练笔作业实践

摘要:随文练笔作为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发展学

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依托小学语文教材和整本书阅读等,根据学情和材料特点设计仿写、补写、改写、创

写等形式多样的小练笔,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理念,以读促写、以写助读。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小练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落实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

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小练笔作业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与途

径。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练笔过于频繁、篇幅求大求多

等诸多问题,演绎了很多课堂上赶时间、写套话或者课末

布置、课下“烂尾”的现象。为了科学落实读写结合,提高

小练笔作业的质量,我们开展了“基于‘读写结合’理念下

的小学语文小练笔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现将我们的实

践进行总结与梳理,期望与更多小学语文老师进行交流。

一、从读写训练处入手,仿写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在发展阶段,语言和

词汇的运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范例。统编教材在编排中

精选了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

文章结构,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结构独特、用词讲究的句子或结构清

晰、严谨的段落,有针对性地组织仿写活动。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为例。本

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

子”。本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

自由的花的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

情表达得自然深厚,同时又通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等拟人化的修辞将花儿的生长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

妙地结合在一起,情境交融,写法新鲜。在教学中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品味表达与仿写练

习。让学生在理解了“放假”一词后,想象当时的情景,照

样子写一写“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学生在阅读认知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借助具有

新鲜感的句式进行表达,在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同

时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充分发挥练笔价值。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

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

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产物,课文结构清晰,语

言生动,富有童趣,是中段学生学习段落篇章的良好范

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写法,发现这几个

段落都能选取多种事物并“围绕一个意思写”。当学生积

累一定表达技巧后,引导学生在课后题中的四幅图中任选

一幅,模仿本文的段落结构进行表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

可以选择熟悉的场景,如“热闹的校园”等进行练笔。

教师在阅读中指导恰时、恰当的仿写,可以让学生将

阅读所得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技巧,为习作打下基础。

二、从思辨价值入手,想象续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

课标”)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通

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

材料及其关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思辨价

参考文献:

[1] 辛士红.以阅读为基础发展学生数学思维[J].阅读与成

才,2023,(05):24-25.

[2] 仇胜华.阅读,开启数学学习之门的金钥匙[J].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3,(01):124.

(责任编辑:胡 明)

39

第42页

教研一线JIAO YAN YI XIAN

值,巧设练笔,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自相矛盾》一文中卖

盾和矛的楚国人,一边夸赞自己的盾坚不可摧,一边夸赞

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围观的人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让其哑口无言,彰显思维的价

值。我们引导学生写一写“当楚国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后,

他决定有错就改,这一次他又带着自己的矛与盾来到了集

市上……”,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续写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做人、做事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三、从主题升华处入手,拓展补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主要通过

动作、外貌,将小嘎子的机灵、祥子的精神和严监生的吝啬

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先

生的《骆驼祥子》,展现了刚进城时祥子的高大健硕、自信

乐观和旺盛的生命力。结合整本书的资料导读,学生明白

作者借助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此时设计了这样的练笔作业:经历过人生的“三起三落”和

小福子的死后的祥子又是什么样子呢?请结合背景资料,

模仿课文中外貌描写进行续写。

这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小练笔设计,学生的写作质量

较高:

——在一个小巷子中,祥子的衣服破烂不堪,他的五

官还是原来的五官,但原来熟悉他的人竟然认不出他了。

他靠在墙上,身边满是垃圾,老鼠围在他身旁……巷子中

黑漆漆的,不时还有人来问他要钱,没有就是一顿毒打,使

得他的脸上满是血与泥土。

——经过打压后的祥子,眼中再无光彩,变得黯淡无

光。他认清了现实,对现实没有了希望。他变了,变成了

“城市垃圾”,曾经健硕的身体变得消瘦,脸上再也没有红

扑扑的色彩,衣服也早已看不出颜色与质地。他再也不是

从前的祥子,他心中的熊熊火光被现实的凶残扑灭了。

此次练笔延伸了文章内涵,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四、从文本转换处入手,改写创编

改写就是要改变文本原来的表达方式,破旧立新,另

起炉灶,既可以改变表达顺序,也可以改变文章体裁;既可

以改变表现手法,也可以改变叙述人称。例如,统编版小

学语文 一年级下册《小壁虎找尾巴》生动讲述了小壁虎被

咬断尾巴后向小动物们借尾巴,最后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

巴的故事。仔细研读课文就会发现,在生动的故事背后蕴

含了许多小壁虎生活习性的介绍,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

个练笔作业:大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壁虎习性的词句,

根据你所提炼的关键词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小壁虎科

普卡》。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品:

小壁虎科普卡

名称:壁虎 类型:爬行动物

爱吃的食物:蚊子等昆虫 活动地点:墙角、屋檐下

本领:断尾逃生 特点:断了的尾巴可以再生

将较长的童话故事改写为语言简练的“科普卡”,需要

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总结,落实了新

课标低段学业质量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提示提取文本

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显性特点。”

五、从课文留白处入手,化虚为实

“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是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

之一,在国画中我们常常能从画家巧妙的“留白”中进行

联想。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够从作家的“留白”中产

生遐想,巧借练笔进行“补白”,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深

邃意境。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在介绍台湾

日月潭的位置、名称、由来之后,又详细介绍了清晨和中午

时候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不难想出日落黄昏时日月潭的景

色也十分迷人,可课文中却没有叙写。在教学中我们借助

这一“留白”,补充相关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补充

描写日月潭的黄昏,深入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提升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的“留白”之处,为师生的阅读留有无限的想象空

间,也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师要潜心研读

文本,仔细挖掘文本内涵,善于发现并利用文本中的“留

白”,引领学生透过文字去想象、思考,对文本进行合理的

补充、解释和说明。

六、从情感共鸣处,表情达意

“情动而辞发”是情感引发的写作状态。在语文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情感浓烈之处,让学生在有话

想说、有情可感之处,联系生活实际尽情表达。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后,可以

40

第43页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拿到钱时为什么会“鼻子

一酸”,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在教学中教师引

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使学生明白即使母亲身处如此恶

劣的环境,家境如此贫寒,仍愿意坚定地支持“我”读书,

“我”鼻子一酸蕴含着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文本中的故

事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唤起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类似

经历的练笔,加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环境、语言、神态等

描写把自己的经历写得生动、具体,达到抒发情感,运用语

言的目的。

七、借助“整本书阅读”,适当拓展小练笔

新课标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

来呈现,实现了整本书的阅读由无序到有序、由感性到理

性、由课内到课外的转变。整本书的阅读从某种角度讲是

“留痕”的阅读,阅读后可以通过故事会、朗诵会、戏剧节、

擂台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交流读书经验、汇报阅读所得、展

示阅读成果。其中利用阅读收获进行小练笔也是“留痕”

方式之一。

有位课题组成员在指导学生阅读了《西游记》整本书

后,建议有兴趣的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故事的方法,

创编一则小故事入选《新版西游记》。很多学生对这个练

笔设计很感兴趣,创作了《孙悟空三借宝葫芦》《猪八戒贪

吃误大事》《沙僧一根扁担闯龙宫》等故事,故事情节颇有

《西游记》的写作风格,收到了很好的练笔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9

[2] 熊建峰.语文教学要强化“小练笔”[J].江西教育,2024,

(34):22-25.

(责任编辑:胡 明)

04

视窗·特色课堂 5

本栏目邮箱:ycedu_tskt@163.com

王 波 倪兴侠

银川高级中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以人教2019版教材必修一概念教学为例

摘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

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概念习得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41

第44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

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

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

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

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

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实现课程

改革的目标的着眼点在数学教学。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此,笔

者将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

策略与同行分享。

一、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

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中以数学学科核心素

养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落

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下面

以《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片段为例,阐释以上观点。

案例1.函数的概念

(一)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函数的概念,制定

教学目标

1. 能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能说出定义

域、值域的含义和作用,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2.能用具体实例说明对应关系f 的含义,能区分对应

关系与对应关系的表示形式。

(二)教学片段

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如下情境回答问题:

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350km/h后保持匀速运行半

小时。

(1)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单位:km)与时间t

(单位:h)的关系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是一个函数吗?

(2)有人说:“根据对应关系 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

350km/h 后,运行 1h 后就运行了 350km.”你认为这个说法

正确吗?你能确定这趟列车运行多长时间前进700km吗?

(3)你认为如何表述S与t的对应关系才能更准确?

问题2:某电气维修公司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

至多不超过 6 天. 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

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

(1)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

(2)一个工人的工资w(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的函

数吗?

(3)你能仿照问题 1 中对 S 与 t 的对应关系的精确表

示,给出这个问题中w与d的对应关系的精确表示吗?

追问:问题1和问题2中函数的对应关系相同吗?是

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你认为确定一个函数需要哪些

要素?

问题3:图1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

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变化图

图1

(1)如何根据该图确定这一天上午8∶00时的空气质量

指数(AQI)的值I?如何确定任意时刻的I值?

(2)你认为这里的Ⅰ是t的函数吗?如果是,能仿照前

面的说法刻画这个函数吗?

对于问题(2)由于不能用解析式表示对应关系,学生

判断时会出现困难,因此设计如下追问:

追问 1:时间 t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空气质量指数

(AQI)的值在什么范围变化?

追问2:任给一个时间t,根据图像是否有唯一确定的I

与之对应?从函数的观点看,图像给出了什么?

问题 4: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r r = 食物指出金额

总支出金额 × 100%)

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

活质量越高。表1是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

况,从中可以看出,该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表1 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y

恩格尔

系数r

(%)

2006

36.69

2007

36.81

2008

38.17

2009

35.69

2010

35.15

2011

33.53

2012

33.87

2013

29.89

2014

29.35

2015

28.57

42

第45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1)你认为表中给出的对应关系,是恩格尔系数r与年

份y的函数吗?

(2)如果是函数,你能仿照前面的说法刻画这个函

数吗?

追问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再由恩格尔系数的定义,

你认为r的取值范围应该是什么?

追问 2:我国有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另外还有可能

要研究某些特定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为了使研究方便以

及可以在不同地区进行比较,你认为如何给定r的取值范

围更有利?

(三)案例分析

1.归纳实例共性

上述问题 1~问题 4 中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特征?由此

你能概括出函数的本质特征吗?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

流、小组代表汇报发言、教师点评的课堂活动中,归纳出四

个实例的共同特征:

(1)都包括两个非空数集,我们用A,B来表示;

(2)都有一个对应关系;

(3)尽管对应关系不同,但他们都有如下特征:对于数

集A中任意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

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

2.定义概念

在上述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讲解:事实上,除解析式、

图像、表格外,还有其他表示对应关系的方法。为了表示

方便,我们引进符号f统一表示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可以

把函数定义为: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

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

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f 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B为从集合A到B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

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

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x∈A}叫做函

数的值域。

(四)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归纳、概括4个实例中函数的共同特征,体会

数学抽象的过程,概括出用集合语言与对应关系刻画的函

数概念。其中,突破难点“如何在4个实例基础上,让学生

进行归纳、概括、抽象出函数概念,并以此培养学生数学

抽象素养”,突出重点即在“变量说”的基础上,通过实例

归纳出函数的本质特征(要素),用集合语言与对应关系

刻画函数。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导学

生经历概念抽象的完整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

力,加深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了研

究的数学思想及解决的方法。

二、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概念研究的

一般路径

研究数学概念的一般过程包括观察实例、分析共同属

性、抽象本质属性、确认本质属性、概括定义符号表示和具

体运用。因此,高中数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路径可以归纳

为:分析具体实例──归纳实例共性──抽象概念本质─

─定义概念──符号表示──概念辨析──概念应用。

应用数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路径进行概念教学,引导学生经

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提

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积累学习经验的科

学素养。

案例2.函数概念的辨析与应用

为了获得函数的概念,我们在案例1中的教学中,已经

按照数学概念建立的一般路径,经历了“分析具体实例─

─归纳实例共性──抽象概念本质──定义概念──符

号表示”。下面展示函数概念的辨析与应用过程。

(一)函数概念的初步应用

问题6:如果让你用函数的定义重新认识一次函数、二

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那么你会怎样表述这些函数?

设计意图:用函数定义重新认识已学函数,加深对函

数定义的理解,体会函数概念在“变量说”与“对应义关系

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定义域、值域和对

应关系是函数的三要素。

(二)概念的辨析

问题7:你认为正方形的周长l与边长x的对应关系是

l=4x 是正比例函数 y=4x 吗?y=x 和 y= x

2

x是相同的函数

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7,通过利用函数概念来判断两个

43

第46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函数相等问题,帮助学生辨别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区别,

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由案例2,我们发现数学概念的获得过程中,要重视发

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更要建构数学概念学习的完整路

径,帮助学生学会辨别新概念与已有概念之间的区别,提

升概念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概念的

合理表达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情境,促

进概念的生成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握数学的

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

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

《指数函数的概念引入》为例,阐述以上观点。

案例3.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

成4个,4个分裂成8个……如果这种细胞分裂 x 次,相应

的细胞个数为 y ,与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情境2: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

一年,这种物质剩余的质量是原来的 84%.如果经过 x

年,该物质剩余的质量为 y ,与 y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情境3:《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

其半,万世不竭”.如果经过 x 天,该木槌剩余的长度为

y ,与 x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8:你能写出这几个问题的函数模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具体的指数函数模型,感受

指数函数与自然界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模型与初

中已经掌握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不一样

的,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建立模型,获得概念

问题9:通过这几个函数,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典型特征,从

“特殊”到“一般”进行抽象,建立指数函数模型,并尝试自

己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让学生在建立指数函数模型过

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再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素养。

四、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整体把握教学内

容,促进核心素养的生长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教

师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抓住教材内容的主线,

明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体系形成中表现出的连续

性和阶段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实现学生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

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下面以《数列

的概念》教学设计片段为例,阐释以上观点。

案例4. 数列的概念

(一)教学片段1概念引入

教师写出一组数:1,1,2,3,5,8,13,21,34,55,89,…

引导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组数的规律。

生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

生2: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

之积多1.

生3: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

之积少1.

生4:随着这一列数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

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0339887……

师:这组数列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的,因此

叫斐波那契数列。

然后,教师通过这个例子引出数列及相关概念。

设计意图:利用数学文化引入,介绍数学家或数学史,

抽象出数列的知识结构,明确了数列的学习目标,为这节

课乃至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片段2概念理解

师:由数列的概念可以发现,在数列中由项的序号可

得对应项,即对于每一个序号n,都有唯一的项与之对应,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5:数列是函数。

师:很好,所以数列也是一类函数,那么数列与函数有

哪些区别与联系呢?

生6: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是正整数

44

第47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集,图像是一些孤立的点组成

师:函数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对应关系,数列可以用通

项公式来表示n与他的关系。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

研究数列的哪些性质?

生7:写出该数列的每一项。

生8:判断某个数是否为该数列的一项?

生9:可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

师:我们为了研究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哪些研究方

法呢?

生11:列表、图像、通项公式等。

设计意图: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这是数列概

念的核心。在后期数列的学习中,学生就懂得利用类比函

数的研究方法,来解决数列问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

学习过程,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经验,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五、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信息技术与

数学概念学习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

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学生学

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

机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数学概

念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理解概念创设背景,为学

生探索规律启发思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引导学

生自主获取资源,帮助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案例

1《函数的概念》中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力

量,来突破函数教学中的概念抽象程度高、教学内容多、难

度大的问题。教学设计体现几个方面的特点:利用信息技

术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通过信息技术演

示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动态观察;通过信息技术从解析式、

图像、表格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函数的对应关系的三种

表示方法,加深对函数符号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数学抽象

素养的发展。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中利用geo⁃

gebra软件完成函数图像的作图过程,通过改变底数a的大

小,来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为师生提供了深度探究指数函

数基本性质的工具,便于学生持续地、完整地理解指数函数

的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和逻辑推理素养。

总之,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直接影响

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领悟,

是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

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加深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明

确高中课程培养目标,深入研究教材,多角度了解学情,树

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本文系银川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数学

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为例》(课题编号:YJKG22-058)的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蔡海涛,林运来.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

[J].数学通报,2019,58(9):22-23

[3] 程仕然. 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J].数学通报,2023,62(8):11

(责任编辑:郭红霞)

45

第48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周佳雯

银川唐徕中学南校区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英语大单元作业实践

——以人教版七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为例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为例,探讨了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设计

和实施策略。首先,从目标导向出发,设计大任务;然后,通过逆向设计,将大任务拆解为一系列前置任务;再根据

学生水平和兴趣差异,优化任务群分配;最后,通过细节情境二度创设,完善作业设计。实施策略包括梯度增强作

业选择性、多模态增强作业丰富性、技术增强过程互动性和反馈展示增强成长性,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评价

策略则强调评价的重要性,提倡通过评价促进学习和教学,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大单元作业;设计和实施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

施,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探索大单元教学法。单元

作业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要素,它既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的形式性工具,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帮助他

们改进教学方法。笔者以人教版七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作业的

设计和实施。

一、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目标导向为起点,确定情境大任务

在设计基于单元主题的作业时,首先应明确学习目

标,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对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一单元,我们的教学目

标是使学生掌握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询问价格的句

型,如“How much...”以及相关词汇。因此,我们设计的大

任务是让学生策划并实施一次校内二手衣物交换会,要求

学生在活动前准备,包括设计宣传海报、编写广告语等,在

活动当天作为买家和卖家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真实的交易

和沟通。

(二)以评价逆向设计,完成情境系列任务

逆向设计是从预期的结果出发,反向规划教学活动的

过程。在本单元,我们期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购

物场景下的对话。因此,我们将大任务拆解为一系列前置

任务,以确保学生在最终活动中的表现达到预期标准。这

些前置任务包括:

1.模拟购物对话: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购

物对话,包括询问价格、讨价还价和表达满意或不满意等。

2.市场调研:学生需要走出校园,观察和记录当地商店

的广告语、价格标签和促销活动,了解市场上的营销策略。

3. 创意广告设计:基于市场调研的结果,学生设计自

己的广告语和海报,为即将到来的衣物交换会做准备。

(三)分析情境评估难度,优化任务群分配

在大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细致地考量学生

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点,以确保所分

配的任务既充满挑战,又切实可行。以“模拟购物对话”为

例,我们为初学者设计基础的对话练习,让他们在简单的

交流中逐步建立信心;而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设

置更为复杂的讨价还价场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提

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创意广告设计”任务中,我们鼓励学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主题

进行创作。通过这种细致的任务分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力,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享受创作乐趣

的同时,强化对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46

第49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银川教育 2024 年第 5 期

(四)细节情境二度创设,完善作业设计

为了使作业更加贴近真实生活,我们通过具体的情境

来增强学习体验。例如,在“市场调研”任务中,学生不仅

要收集数据,还要分析广告语背后的营销策略,这要求他

们不仅学习语言,还要理解文化和商业概念。在“创意广

告设计”中,学生可以参考真实的品牌广告,学习如何有效

地传达信息,吸引潜在客户。

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目标导向、逆

向设计、难度优化和细节情境的创设,构建一个全面、富有

层次的作业体系,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地运用并深化单元知识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乐

趣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

提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评估依据,实现

了教学与学习的双重优化。

二、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实施

在设计和实施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时,教师面临着

如何使作业既富有挑战性又不失趣味性,同时要确保它们

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难题。笔者的策略是通过

梯度增强作业选择性、多模态增强作业丰富性、技术增强

过程互动性以及反馈展示增强成长性。

(一)以梯度增强作业选择性

在作业设计中引入梯度,意味着为学生提供不同级别

难度的任务,以适应他们的个体差异。在“模拟购物对话”

这一任务中,可以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1. 初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基本

的购物对话。

2. 中级:学生独立设计对话脚本,包含讨价还价和询

问价格的复杂场景。

3. 高级:学生不仅要进行对话,还需录制视频并上传

至班级共享平台,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通过这种梯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

的任务,既避免了任务过难导致的挫败感,也防止了任务

过简带来的乏味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

挑战中成长。

(二)以多模态增强作业丰富性

多模态学习指的是通过多种感官和媒介进行学习的

方式,可以丰富作业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意

广告设计”任务中,除了传统的书面文字和图画,还可以鼓

励学生使用音频、视频或动画等形式来呈现。例如,学生

可以录制一段自己设计的广告音频,或者制作一个介绍产

品的短视频。这种多模态的作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多

媒体制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以技术增强过程互动性

技术的融入为作业实施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

线协作和即时反馈方面。在“市场调研”任务中,可以利用

在线调查工具如Google Forms或问卷星,让学生设计并发

送问卷给同学或家庭成员,收集关于购物偏好的数据。学

生可以在云端实时查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在课堂上

分享他们的发现。此外,使用在线协作平台如 Padlet 或

Miro,学生可以创建虚拟的“创意墙”,共同编辑和完善广

告设计草图,促进了远程的团队合作和创意碰撞。

(四)以反馈展示增强成长性

反馈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

自己的强项和待改进之处。在大单元作业的实施过程中,

应建立一个反馈循环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定期收到教师和

同伴的反馈。例如,通过组织“作品展示会”,学生可以展

示他们的“创意广告设计”,并接受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建设

性反馈。可以设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整个单元中

的作业历程,包括初稿、修改稿以及最终成品,让学生直观

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

设计和实施基于情境的大单元作业是一个复杂而细

致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单元学习目标,不

断创新作业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引入作

业梯度、多模态元素、技术支持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我们

创建一个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语言技能、文

化意识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培

养他们面对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技能,如创新、合作和自

我反思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

该持续探索和优化作业设计,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和

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47

第50页

特色课堂 TE SE KE TANG

三、多角度评价促进目标落实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评价的重

要性,提倡通过评价促进学习和教学,并将评价活动融入

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应根据评价目标来选择恰当

的评价内容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

习效果,并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教学、学习与评价

的有机结合。在学生进行大任务导向的单元作业时,教

师和学生应共同进行持续的评价活动,确保评价的实时

性和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明确的评价标准有助于他们在开始大任

务前设定目标、规划执行步骤,并在任务执行中调整策略、

改善方法。及时的评价还能够帮助学生反思任务完成过

程,发现不足、改进学习。对教师而言,评价有助于跟踪学

生在大任务中的进展,提供定制化的支持和指导。此外,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评估大任务的设计效果,并进行优

化。大任务通常涉及多种语言技能和知识领域,评价时应

全面考虑,确保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由于

任务多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可能存在观察和记录的困难。

评价设计应考虑如何有效收集和获取学生表现的数据,以

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大任务评价可能涉及多个评价者,不

同的评价者可能会有主观性差异。所以评价设计需要确

保评价标准和方法的一致性,以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评价

差异。

表1 评价标准

维度

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

能力评价

评价方式

小组互评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能够运用本单元重点语

言知识技能进行购物的

角色扮演,调动日常经

验进行沟通交流,进行

与购物有关的基本交流

能够了解人民币与美元

的基本常识,拥有正确

的消费观

在搜集广告和进行市场

调研时能够辨析总结相

关的语言知识,在特定

情境中进行一些基本的

写作

得分

四、总结

在本单元的英语作业设计中,我们秉承了英语学习活

动观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和解决问

题,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深化学习。我们设定的作

业任务和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策划和执行义卖活动的能力,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实现了听与

说的有机融合。作业的结构设计条理清晰,引导学生从理

解知识到应用实践再到创新思考,层层递进,有效提升了

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我们巧妙地将“为爱义卖”这一主题融入作业中,

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实现

了教育的育人目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由表达,激发了他

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表达的渴望。本单元的英语作

业设计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所倡导的综合性、连贯性

和实践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

本文系银川市教学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初中英语真实情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

YJKG23-09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国强“. 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英语作业的策略[J].考

试周刊,2023(25):108-112.

[2] 徐婷.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探究[J]. 科普童话,2023

(40):127-129.

[3] 周林霞.应用“生活化”理念,激活初中英语教学[J].文渊

(中学版),2023(5):525-527.

[4] 彭程.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

[J].上海课程教学,2012(03):51.

[5] 王春晖.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与实践[J].基础外语教

育,2019(5):32-28.

[6] 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

外语教学,2018(4):1-6.

(责任编辑:郭红霞)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