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3年第2期全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3年第2期全文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Nanchang Daxue Xuebao(Gongke Ban)2023 年 6 月 第 45 卷第 2 期 总第 176 期期刊基本参数 CN 36-1194 / T∗1964∗q∗16∗102∗zh∗P∗ ¥ 20.00∗1 000∗13∗2023-06目 次?环境、化学与材料工程?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 黄虹ꎬ周星明ꎬ潘志卫ꎬ徐唱ꎬ邹长伟(103)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 钟梅芳ꎬ相明雪ꎬ王玉菲ꎬ刘琪ꎬ章萍(112)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李娜ꎬ张晨ꎬ马长坡ꎬ余彭欣ꎬ王艳涛ꎬ杨维冉(120)????????????????????????????????????????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 孟帅ꎬ李开扬ꎬ叶润平ꎬ张荣斌ꎬ冯刚(128)?食品与生物工程?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 邱祖民ꎬ刘传福ꎬ吴正德ꎬ於中烨ꎬ陈宏彬(136)?建筑工程与力学?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 [收起]
[展开]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3年第2期全文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Nanchang Daxue Xuebao(Gongke Ban)

2023 年 6 月 第 45 卷第 2 期 总第 176 期

期刊基本参数 CN 36-1194 / T∗1964∗q∗16∗102∗zh∗P∗ ¥ 20.00∗1 000∗13∗2023-06

目 次

?环境、化学与材料工程?

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 黄虹ꎬ周星明ꎬ潘志卫ꎬ徐唱ꎬ邹长伟(103)

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 钟梅芳ꎬ相明雪ꎬ王玉菲ꎬ刘琪ꎬ章萍(112)

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李娜ꎬ张晨ꎬ马长坡ꎬ余彭欣ꎬ王艳涛ꎬ杨维冉(120)

??????????????????

??????????????????????

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 孟帅ꎬ李开扬ꎬ叶润平ꎬ张荣斌ꎬ冯刚(128)

?食品与生物工程?

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 邱祖民ꎬ刘传福ꎬ吴正德ꎬ於中烨ꎬ陈宏彬(136)

?建筑工程与力学?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 雷斌ꎬ黄威武ꎬ王时彦ꎬ徐震寰(144)

钢挡块内置橡胶缓冲装置的厚度对曲线梁桥抗震性能影响 ?????? 田钦ꎬ霍振坤ꎬ刘康ꎬ康彩霞(154)

现浇梁式楼梯支座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文明ꎬ冯辉ꎬ王伟伟ꎬ陈宝魁ꎬ傅华耀(162)

超缓凝混凝土在长螺旋咬合桩中的应用 ???????? 刘世成ꎬ孙旭辉ꎬ徐升才ꎬ邹府兵ꎬ龚良勇(170)

?机械与动力工程?

基于超声辅助的 Q235 镀锌钢板 MIG 焊电弧行为数值模拟 ??? 贾浩ꎬ洪蕾ꎬ曹龙ꎬ付水淇ꎬ马国红(176)

平地与侧坡一体化割草机的设计与分析 ???????????????? 潘兵兵ꎬ黄兴元ꎬ马林(183)

?信息工程与数理科学?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无线传感网离群值检测算法 ?????????? 衷卫声ꎬ王运辉ꎬ罗力维ꎬ张强(189)

基于深度学习的牙模 3D 打印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 马莹ꎬ宋江ꎬ李建兴ꎬ刘振宇ꎬ叶国棋ꎬ张仲鑫(195)

本期责任编辑:汪泽华 邱俊明 刘旭波 英文审校:彭海龙 终审:江风益 朱学春

第3页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 Technology)Vol.45 No.2 2023

Serial Parameters CN 36-1194 / T∗1964∗q∗16∗102∗zh∗P∗ ¥ 20.00∗1 000∗13∗2023-06

CONTEN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the area beside urban expressway during winter

HUANG HongꎬZHOU XingmingꎬPAN ZhiweiꎬXU ChangꎬZOU Changwei(103)

?

???????????????????

Insight into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by cement based materials tricalcium aluminate

ZHONG MeifangꎬXIANG MingxueꎬWANG YufeiꎬLIU QiꎬZHANG Ping(112)

?????????

?????????????????????

L ̄lactide quantification problems during its synthesis from L ̄lactic acid and the way to improve its selectivity

LI NaꎬZHANG ChenꎬMA ChangpoꎬYU PengxinꎬWANG YantaoꎬYANG Weiran(120)

?????????

?????????????????

Research progress of perhydropolysilazane coating in 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s

MENG ShuaiꎬLI KaiyangꎬYE RunpingꎬZHANG RongbinꎬFENG Gang(128)

?????????????????????

?????????????????????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rmal ̄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high boiling point

QIU ZuminꎬLIU ChuanfuꎬWU ZhengdeꎬYU ZhongyeꎬCHEN Hongbin(136)

?

?????????????????????

Multi field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freeze ̄thaw conditions

LEI BinꎬHUANG WeiwuꎬWANG ShiyanꎬXU Zhenhuan(144)

????????????

???????????????????????????

Influence of thickness of shock absorber device equipped in steel block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urved bridge

TIAN QinꎬHUO ZhenkunꎬLIU KangꎬKANG Caixia(154)

????????

????????????????????????????

Influence of cast ̄in ̄place beam staircase bearing form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

WEN MingꎬFENG HuiꎬWANG WeiweiꎬCHEN BaokuiꎬFU Huayao(162)

????????????????

??????????????????????

Application of super ̄retarding concrete in long spiral bite pile

LIU ShichengꎬSUN XuhuiꎬXU ShengcaiꎬZOU FubingꎬGONG Liangyong(170)

????????????????????????????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G welding arc behavior of Q235 galvanized steel plate based on ultrasonic assistance

JIA HaoꎬHONG LeiꎬCAO LongꎬFU ShuiqiꎬMA Guohong(176)

????????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flatland and side slope mower ?????? PAN BingbingꎬHUANG XingyuanꎬMA Lin(183)

Outlier detection algorith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semi ̄supervised learning

ZHONG WeishengꎬWANG YunhuiꎬLUO LiweiꎬZHANG Qiang(189)

?????????????????

????????????????????????

Research on 3D printing defect detection methods for dental mould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A YingꎬSONG JiangꎬLI JianxingꎬLIU ZhenyuꎬYE GuoqiꎬZHANG Zhongxin(195)

????????????????

??????????????????

Executive Editors:WANG Zehua QIU Junming LIU Xubo English Proof:PENG Hailong Final Review:JIANG Fengyi ZHU Xuechun

第4页

收稿日期:2022-11-28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2265011)ꎮ

作者简介:黄虹(1975—)ꎬ女ꎬ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ꎮ

∗通信作者:邹长伟(1969—)ꎬ男ꎬ副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与环境管理ꎮ E ̄mail:cwzou@ ncu.edu.cnꎮ

黄虹ꎬ周星明ꎬ潘志卫ꎬ等.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

(2):103-111.

HUANG HꎬZHOU X MꎬPAN Z Wꎬ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the area be ̄

side urban expressway during winter[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03-111.

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

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黄虹aꎬb

ꎬ周星明aꎬb

ꎬ潘志卫aꎬb

ꎬ徐唱aꎬb

ꎬ邹长伟aꎬb∗

(南昌大学 a.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江西 南昌 330031ꎻb 资源与环境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2019 年 12 月 6—13 日ꎬ在枫生快速近路区域ꎬ在距离快速路不同水平距离设置 4 个采样点ꎬ距离快速路

同一水平距离不同垂直高度设置 5 个采样点ꎬ采集 PM2.5样品ꎻ采用碳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ꎬ讨论

分析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ꎮ 结果表明:采样期间ꎬ枫生快速近路区域ꎬ

大气 PM2.5中 OC 和 EC 的质量浓度为 8.3~ 20.5、2.5~ 5.4 μg?m

-3

ꎬ比南昌非快速路旁区域的 OC、EC 质量浓度高ꎬ

反映机动车尾气对 PM2.5中碳组分的贡献ꎻ距快速路不同水平距离 4 个采样点的 PM2.5中 OC、EC 的质量浓度ꎬ随着

与快速路水平距离的增加ꎬ呈递减趋势ꎻ距快速路同一水平距离不同垂直高度 5 个采样点的 PM2.5中 OC 在不同高

度采样点呈“W”型分布特征ꎬ而 EC 随着高度上升ꎬ质量浓度逐渐降低ꎻ垂直方向上ꎬPM2.5中 OC 组分的质量浓度并

没有随着高度的上升呈现单一渐减的趋势ꎬ反映 OC 的分布不仅受一次排放影响ꎬ同时受气象条件和二次生成的影

响ꎮ 主成分分析源解析结果显示ꎬ研究区域 PM2.5的主要来源为汽油、柴油车尾气(56.1%)、煤炭/ 生物质燃烧混合

源(25.4%)和特定柴油车排放源(14.8%)ꎬ受机动车尾气(70.9%)排放影响大ꎮ

关键词:碳气溶胶ꎻ有机碳ꎻ元素碳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03-09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the area beside urban expressway during winter

HUANG Hong

aꎬb

ꎬZHOU Xingming

aꎬb

ꎬPAN Zhiwei

aꎬb

ꎬXU Chang

aꎬb

ꎬZOU Changwei

aꎬb∗

(a.Key Laboratory of Poyang Lak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ꎬMinistry of Education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

Nanchang 330031ꎬChinaꎻb.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

Abstract:From December 6th to December 13thꎬ2019ꎬin the area beside Feng Sheng expresswayꎬseveral sampling sites were set

to collect PM2.5

sample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distances from the expressway at the same height and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at

the same horizontal distance.Organic carbon(OC) and elemental carbon(EC) in PM2.5were determined by carbon analyzer.The distri ̄

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were discussed.The source of PM2.5 was analyzed and apportion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s concentration range of OC and EC in PM2.5 were 8.3-20.5 and 2.5-5.4 μg?

-3

ꎬrespectively.The concentrations of OC and EC in the study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express roadside area in Nanchangꎬ

reflec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hicle exhaust to carbon components in PM2.5

.The concentrations of OC and EC in PM2.5

at four sampling

points at different horizontal distances from expressway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orizontal distances from expressways.In the

PM2.5

sampling points at the same horizontal distance and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of the expresswayꎬOC showed a W ̄shaped distribu ̄

tion at the sampling points at different heightsꎬwhile EC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ight.Verticallyꎬthe

concentration of OC component in PM2.5 did no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ightꎬindicating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C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primary emissionꎬbut also b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econdary generation.PC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sources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5页

of PM2.5

in the study area were the exhaust emission sources of gasoline and diesel vehicles(56.1%)ꎬcoal / biomass combustion mixed

sources(25.4%) and specific diesel vehicle emissions(14.8%).PM2.5

in the area beside urban expresswa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vehi ̄

cle exhaust emissions(70.9%).

Key Words:carbonaceous aerosolsꎻorganic carbonꎻelemental carbon

近些年来ꎬ由于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ꎬ机动车

尾气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ꎬ尤其在城市区

域ꎬ城市空气污染逐渐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混合型

或机动车型污染[1]

ꎮ 随着全国快速公路里程和车

流量的不断增加ꎬ许多城市因城区拓展和出行需求ꎬ

在外环布设或在市区贯穿若干快速路ꎬ快速路对城

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值得重视ꎮ PM2.5是指空气动力

学当量直径小于 2.5 μm 的颗粒物ꎬ粒径小ꎬ质量轻ꎬ

数量多ꎬ在空气中滞留时间长ꎬ可通过人体呼吸道进

入肺泡ꎬ增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癌症的发病

率ꎬ危害人体健康ꎮ 碳组分是 PM2.5 的重要化学组

分ꎬ城市区域大气 PM2.5的碳组分主要包括有机碳

( organic carbonꎬOC) 和元素碳( elemental carbonꎬ

EC)ꎬOC、EC 对大气能见度的降低、气候的改变和

人体健康的危害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4]

ꎮ 有研

究表明ꎬ公路近路区域 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明显高

于较远区域[5-6]

ꎬ其中ꎬ车辆排放是 PM2.5的主要来

源之一ꎻXie 等[5] 研究发现靠近洲际路的采样点

ALS 和 MAS 的 OC 质量浓度(3.56、3.51 μg?m

-3

)

和 EC 质量浓度(0.66、0.48 μg?m

-3

)均高于远距离

采样点 PAL 和 EDI 的 OC 质量浓度 ( 3. 03、 3. 39

μg?m

-3

)和 EC 质量浓度(0.31、0.32 μg?m

-3

)ꎮ 另

有研究指出ꎬ近地层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加ꎬPM2.5质

量浓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7-9]

ꎮ 快速路作为城市重

要的交通枢纽ꎬ完善了城市内部交通与市际交通的

有序衔接ꎬ承载着大量汽油型和柴油型机动车ꎬ燃油

燃烧产生的机动车尾气和车辆行驶引起的扬尘都将

加剧附近区域空气污染问题ꎮ

当前对于快速路近路区域大气 PM2.5中 OC、EC

及 8 个碳组分含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分布特征的

研究极为少见ꎬ开展相关研究ꎬ对快速路近路区域

PM2.5的分布评价与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ꎮ 本研

究以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近路区域大气

PM2.5为主要研究对象ꎬ通过对快速路近路区域大气

PM2.5质量浓度以及 PM2.5中 OC 和 EC 含量的监测ꎬ

在距离该快速路段不同水平距离位置处和同一水平

距离不同垂直高度位置处设置若干个采样点ꎬ讨论

分析快速路近路区域 PM2.5中 OC、EC 在不同水平距

离和不同垂直高度上的分布特征ꎬ分析碳气溶胶污

染物的组成及来源ꎬ为科学防控快速路近路区域碳

气溶胶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ꎮ

1 研究方法

1.1 采样点

枫生快速是南昌市一条地方加密横线高速路ꎬ

是南昌西大门、北大门到市区的必经之路ꎬ该快速路

是出入南昌城区的主要通行道路ꎬ是南昌市的重要

交通枢纽ꎮ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路段的车流

量大且稳定ꎮ

本研究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主要研究区域ꎬ

区域北邻枫生快速路ꎮ 采样期间ꎬ研究区域的气象

条件(表 1)记录显示主导风向是北风/ 东北风ꎬ枫生

快速路与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位置显示ꎬ采样区域

是枫生快速路下风向主要受影响的区域ꎮ 在区域内

距快速路不同水平距离位置处设置 4 个采样点ꎬ这

4 个采样点离地高度一致(距地面垂直高 25 m)ꎬ距

离枫生快速路由近至远分别为:SP1(距快速路 150

m)、SP2(距快速路 200 m)、SP3(距快速路 300 m)、

SP4(距快速路 400 m)ꎻ在区域内距路同一水平距离

(距快速路水平 200 m)按不同垂直高度设置 5 个采

样点ꎬ离地由低到高分别为:CZ1(距地面垂直 1. 5

m)、CZ2(距地面垂直 12 m)、CZ3(距地面垂直 22.5

m)、CZ4(距地面垂直 33 m)、CZ5(距地面垂直 43.5

m)ꎮ 图 1 为各采样点分布示意图ꎮ

图 1 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1 Locations of sampling sites

1.2 样品采集

2019 年 12 月 6—12 日ꎬ在研究区域内开展了

?104?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6页

PM2.5的样品采样ꎬ采样期间气象条件如表 1ꎮ PM2.5

样品的采集采用 MiniVol 大气采样器ꎬ采样滤膜为

石英纤维滤膜ꎬ采样流量为 5 L?min

-1

ꎻ每 24 h 采集

一个 PM2.5样品ꎬ每次采样结束后ꎬ取出采样滤膜、放

置新滤膜之后采集新的样品ꎬ共采集 32 个样品和 2

张空白对照膜ꎮ 空白对照膜的采集是在采样旁放置

经过相同处理的采样滤膜ꎬ但并不经采样器采集ꎬ本

次测量数据全部经过空白校正ꎮ

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在采样之前ꎬ对仪

器进行检查以及流量校准ꎬ保证采样过程中仪器正

常运行ꎬ每次采样前都清洗切割头以及滤膜托板ꎻ

2)确保使用的滤膜完整无缺ꎬ且去除膜本底杂质ꎻ

3)滤膜称量过程中ꎬ每个膜平行称 3 次ꎻ4) 滤膜在

取放过程中ꎬ使用处理干净的镊子ꎬ滤膜壳确保已清

洗处理干净ꎮ

表 1 采样期间气象条件

Tab.1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sampling period

日期

平均温

度/ ℃

风向

相对湿

度/ %

压强/

hPa

2019-12-06 7.5 北风 3 级 67 1 020

2019-12-07 9.0 北风 2 级 78 1 023

2019-12-08 9.0 东风 1 级 63 1 026

2019-12-09 9.5 南风 2 级 57 1 027

2019-12-10 12.5 南风 1 级 62 1 026

2019-12-11 17.5 北风 2 级 52 1 024

2019-12-12 13.5 东北风 2 级 62 1 028

1.3 样品分析

PM2.5的质量浓度采用重量法ꎬ采用精度为十万

分之一的天平(Mettler Toledo)对预处理后的石英滤

膜在采样前、后称重ꎮ PM2.5中碳组分的分析测定采

用多波段热/ 光碳分析仪(DRI -2015)ꎬ应用热光反

射法(TOR)对样品中的 OC、EC 进行定量分析ꎮ 在

采样滤膜上截取 0.495 cm

2 小圆片ꎬ送入碳分析仪

样品槽中ꎮ 采用 IMPROVE-A 逐级升温程序ꎬ样品

在纯氦环境中ꎬ分别于 140 ℃ (OC1 )、280 ℃ (OC2 )、

480 ℃ ( OC3 )、580 ℃ ( OC4 ) 热解有机碳ꎬ随后在

He / O2(98%He、2%O2 )环境下继续升温ꎬ于 580 ℃

(EC1 )、740 ℃ ( EC2 )、840 ℃ ( EC3 ) 氧化元素碳ꎮ

580 ℃条件下灼烧得到的 EC1 中部分元素碳是由有

机碳热解转化而成ꎬ该部分有机碳定义为聚合有机

碳(OPC)ꎬ通过 635 nm 波长的氦-氖激光源光度计

核算其量ꎮ ρ(OC) = ρ(OC1 ) +ρ(OC2 ) +ρ(OC3 ) +

ρ(OC4 )+ ρ ( OPC)ꎬ ρ ( EC) = ρ ( EC1 ) + ρ ( EC2 ) +

ρ(EC3 )-ρ(OPC)

[10]

1.4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近路区域车流

量分析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车流量(表 2):

双向(南向北)(北向南)2019 年 12 月 6—12 日车流

总量为 804 668 辆ꎬ大货车车流量为 85 430 辆ꎮ 12

月 6 日车流量为 118 144 辆ꎬ大货车车流量为13 073

辆ꎻ其中早高峰 8:00—10:00 车流量达到 16 215

辆ꎬ每分钟车流量为 135 辆ꎮ

表 2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

车流量统计

Tab.2 Traffic flow statistics of Qianhu Campus of

Nanchang University beside Feng Sheng

expressway 单位:辆

日期

南向

北车流

总量

北向

南车流

总量

南向北

大货车

车流总量

北向南

大货车

车流总量

2019-12-06 62 502 55 642 6 527 6 546

2019-12-07 57 314 53 362 5 384 5 894

2019-12-08 54 881 50 041 5 222 5 734

2019-12-09 61 985 56 085 6 125 6 696

2019-12-10 62 419 56 088 6 224 6 623

2019-12-11 61 680 55 565 6 528 6 690

2019-12-12 62 668 54 436 5 504 5 733

一周总数 423 449 381 219 41 514 43 916

2 结果与讨论

2.1 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 OC、EC 的分布

2.1.1 PM2.5中 OC 和 EC 的质量浓度

采样期间 PM2.5中 OC、EC 组分的质量浓度见表

3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中 PM2.5

日均质量浓度二级限值为 75 μg?m

-3

ꎬ本研究采集

31 个有效 PM2.5样品ꎬ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 52.7 ~

129.4 μg?m

-3

ꎬ表明高速公路近路区域细颗粒物污

染较为严重ꎮ 研究区域内大气 PM2.5中 OC 和 EC 的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8.3 ~ 20.5、2.5 ~ 5.4 μg?m

-3

OC 在 PM2.5中的占比为 13.1% ~ 18.9%ꎻEC 在 PM2.5

中的占比为 3.5% ~ 4.9%ꎬ反映 OC、EC 是区域大气

PM2.5中重要的化学组分ꎮ 郑权等[11]于 2013 年秋季

在南昌市 6 个采样点的 60 个 PM2.5样品中发现 OC

和 EC 的质量浓度范围为 4.6 ~ 15.8、1.5 ~ 8.2 μg?

-3

ꎬOC 在 PM2.5 中的占比为 8. 3% ~ 15. 6%ꎻEC 在

PM2.5中的占比为 2.7% ~ 4.3%ꎬ与之相比ꎬ本研究区

域 PM2.5中 OC 和 EC 质量浓度略高ꎬ反映交通源对

快速路近路区域 PM2.5中 OC 和 EC 的含量增加产生

影响ꎮ

第 2 期 黄虹等: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105?

第7页

表 3 研究区域 PM2.5中 OC、EC 的分布

Tab.3 Distribution of OCꎬEC in PM2.5

in the study area

采样点

ρ(PM2.5 ) /

(μg?m

-3

)

ρ(OC) /

(μg?m

-3

)

ρ(EC) /

(μg?m

-3

)

ρ(OC) /

ρ(EC)

ρ(OC) /

ρ(PM2.5 ) / %

ρ(EC) /

ρ(PM2.5 ) / %

SP1 41.3~ 73.0 10.1(8.9~ 11.6) 2.9(1.7~ 4.5) 3.4 16.2 4.7

SP2 59.8~ 77.2 9.5(7.4~ 11.2) 2.6(1.9~ 3.2) 3.8 13.3 3.5

SP3 52.7~ 70.1 8.3(5.5~ 11.7) 2.5(1.7~ 3.7) 3.3 13.1 3.9

SP4 55.6~ 85.1 11.0(7.3~ 13.6) 2.8(1.8~ 3.3) 4.0 15.4 3.9

CZ1 101.7~ 116.3 20.5(18.9~ 23.4) 5.4(1.8~ 8.4) 3.8 18.6 4.9

CZ2 87.1~ 113.4 18.9(17.7~ 22.8) 4.6(3.9~ 5.9) 4.1 18.9 4.6

CZ3 95.3~ 123.6 19.9(18.6~ 23.0) 4.3(3.9~ 5.5) 4.6 18.8 4.1

CZ4 85.7~ 129.4 18.1(15.2~ 21.5) 3.8(2.6~ 4.3) 4.8 18.3 3.8

CZ5 91.4~ 126.5 19.5(15.3~ 21.6) 4.6(3.3~ 5.4) 4.2 18.2 4.3

2.1.2 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 OC 和 EC 质量浓度分

布特征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近路区域内ꎬ距

城市快速路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大气 PM2.5中 OC

和 EC 质量浓度分布特征见图 2ꎮ 由图 2 可知ꎬOC

质量浓度在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的分布情况为:

SP1(10.1 μg?m

-3

) >SP2(9.5 μg?m

-3

) >SP3(8.3

μg?m

-3

)ꎬEC 质量浓度在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的

分布情况为:SP1(2.9 μg?m

-3

)>SP2(2.6 μg?m

-3

)

>SP3(2.5 μg?m

-3

)ꎬ表明在快速路近路区域ꎬ随着

与快速路水平距离的增加ꎬPM2.5中 OC 和 EC 质量

浓度呈现渐减的趋势ꎮ 这与张罡等[6] 研究发现距

离快速路越近 OC 和 EC 质量浓度越高的结果相似ꎮ

但 SP4 点 PM2.5 中 OC( 11. 0 μg?m

-3

) 和 EC ( 2. 8

μg?m

-3

)质量浓度并没有像 SP1、SP2、SP3 的情况ꎬ

随着与快速路水平距离的增加ꎬ碳组分的质量浓度

渐减ꎬ而是比这 3 个采样点的质量浓度更大一些ꎬ这

是因为 SP4 采样点南面紧靠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校

内的一条行车道———五四大道ꎬ该采样点既受枫生

快速路又受五四大道上机动车的双重影响ꎬ因此该

采样点 OC 和 EC 的质量浓度略高于其他采样点的ꎬ

进一步说明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细粒子中的碳组分带

来影响和贡献ꎮ

OC / EC 值常用于讨论二次有机碳(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ꎬSOC)的形成ꎮ 大气环境中ꎬ当 OC 与

EC 的比值大于 2 时ꎬ通常认为大气 PM2.5中有 SOC

的存在[12]

ꎮ SP1、SP2、SP3 和 SP4 采样点 ρ(OC) /

ρ(EC)比值分别为 3.4、3.8、3.3 和 4.0ꎬ距快速路不

同水平距离 4 个采样点的 PM2.5中ρ(OC) / ρ(EC)比

值均大于 2(表 3)ꎬ反映研究区域大气中 SOC 的生

成ꎬ其中ꎬSP4 采样点 ρ(OC) / ρ(EC) 比值(4.0) 最

大ꎬ分析原因是 SP4 采样点 OC 质量浓度除直接受

到 2 条道路(枫生快速和校内行车道) 机动车尾气

的影响外ꎬ同时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ꎬVOC) 与?NO3 、?OH、

O3 等氧化剂发生反应ꎬ形成低挥发性或半挥发性二

次有机物ꎬ在物理/ 化学吸附、吸收、气粒转化等机制

作用下生成 SOC

[13]

ꎬ因此ꎬ多种原因综合造成 SP4

采样点 OC 质量浓度相对于 SP3 大幅度上升ꎮ

SP1 SP2 SP3 SP4

采样点

14

12

10

8

4.0

3.5

3.0

2.5

2.0

ρ/(μ ·g m-3

100 200 300 400

OC EC

水平距离/ m

图 2 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大气 PM2.5中 OC、EC

的质量浓度分布

Fig.2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OC and EC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distances

2.1.3 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 OC 和 EC 质量浓度分

布特征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不同垂直高度采

样点大气 PM2.5中 OC 和 EC 质量浓度分布特征见图

3ꎮ 由图 3 可知ꎬOC 质量浓度在不同垂直高度 5 个

采样点间呈现出侧“W”型变化趋势ꎬ在距离地面垂

直 1. 5、22. 5、43. 5 m 高度处 OC 质量浓度( 20. 5、

19.9、19.5 μg?m

-3

) 出现高值ꎬ而在距离地面垂直

12 和 33 m 处 OC 质量浓度(18.9、18.1 μg?m

-3

)出

现低值ꎮ 与陈晓飞[9] 研究天津某高层建筑 PM2.5质

?106?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8页

量浓度垂直分布的结果相似ꎬ随着距离地面高度的

上升ꎬ颗粒物质量浓度不是单一衰减的趋势ꎮ 近地

面由于受到道路扬尘、土壤粉尘再悬浮和周边建筑

阻挡作用的影响ꎬ大气扩散能力较差ꎬ污染物易聚

集ꎬOC 质量浓度较大ꎮ 随着高度上升ꎬ微环境空气

流动对污染物起稀释扩散作用ꎬOC 质量浓度略有下

降ꎬ同时受到空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影响ꎬ经过化

学/ 光化学反应后生成的 SOC 在约 20 m 高度处易

聚焦ꎬOC 质量浓度增大ꎮ 随着高度的进一步增加ꎬ

微环境风速增大ꎬ对污染物起加速稀释作用ꎬ离地约

30 m 高度处 OC 质量浓度下降ꎬ再上升到 40 m 高度

上ꎬ受到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ꎬOC 质量浓度又略有上升ꎮ

CZ5

CZ4

CZ3

CZ2

CZ1

EC OC

3 4 5 6 17 18 19 20 21 22

43.5

33.0

22.5

12.0

1.5

度/m

ρ / (μg?m

-3

)

图 3 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大气 PM2.5中 OC、

EC 的质量浓度分布

Fig.3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OC and EC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随着距离地面垂直高度的增加ꎬEC 质量浓度依

次为 CZ1(5.4 μg?m

-3

) >CZ2(4.6 μg?m

-3

) >CZ5

(4.6 μg?m

-3

)>CZ3(4.3 μg?m

-3

) >CZ4(3.8 μg?

-3

)ꎮ 诸多研究表明 EC 仅来自于污染源的一次排

放ꎬ随着高度上升ꎬ微环境风速不断增大ꎬEC 的稀释

扩散明显ꎬEC 质量浓度逐渐降低ꎮ 上升到一定高度

后ꎬ受到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ꎬEC 质量浓度略有上升ꎬ导致 CZ5 采样点的

EC 质量浓度稍高于 CZ3 和 CZ4 采样点ꎮ

Zhu 等[12]认为 OC 除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污

染外ꎬ还来源于经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二次有机物ꎬ

而 EC 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等的不完全燃

烧ꎬ只存在于一次气溶胶中ꎬ因此可利用 OC 与 EC

的比值来评价二次有机物的形成ꎮ ρ(OC) / ρ(EC)

值高于 2 时ꎬ通常可认为存在二次有机碳的生成ꎮ

随着距离地面垂直高度的增加ꎬρ(OC) / ρ(EC)的比

值(见表 3)逐渐增大ꎬ离地 1.5、12、22.5、33 m 高度

处 ρ(OC) / ρ(EC)比值分别为 3.8、4.1、4.6 和 4.8ꎻ但

在一定高度后ꎬρ(OC) / ρ(EC)比值在 33 m 高度达

到最大值后又会降低ꎬ33 m 高度处 ρ(OC) / ρ(EC)

值( 4. 8) 高于 43. 5 m 高度处 ρ ( OC) / ρ ( EC) 值

(4.2)ꎮ SOC 的生成受多种因素(风、温、湿、气压和

光照等气象因素ꎬ前体物分布和大气氧化条件等)

的影响ꎬ在污染天气时大气中的 PM2.5有较强的消光

作用ꎬ 氧 化 条 件 变 差ꎬ 会 导 致 SOC 的 生 成 量 减

少[14]

ꎮ 本研究中ꎬ从地面到垂直高度 33 m 处ꎬSOC

的分布有增加的趋势ꎬ但 40 m 高度以上ꎬSOC 的生

成相比 30 m 高度有所减少ꎬ可能与前体物分布减少

和大气氧化条件的减弱有关ꎮ

2.2 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 8 个碳组分的分布特征

2.2.1 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碳组分的分布特征

图 4 为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不同水平

距离采样点 8 个碳组分质量浓度分布情况ꎬ图 5 为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

各碳组分占比情况ꎮ

14

12

10

8

6

4

2

0

ρ/(μ ·g m-3

OPC

EC3

EC2

EC1

OC4

OC3

OC2

OC1

SP1 SP2 SP3 SP4

采样点

图 4 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大气 PM2.5中碳组分

质量浓度分布

Fig.4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carbon

fractions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distances

比/%

OPC

EC3

EC2

EC1

OC4

OC3

OC2

OC1

SP1 SP2 SP3 SP4

100

80

60

40

20

0

采样点

图 5 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大气 PM2.5中碳组分占比

Fig.5 Proportion of carbon fractions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distances

第 2 期 黄虹等: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107?

第9页

由图 4 和图 5 可知ꎬ不同水平距离 3 个采样点

SP1、SP2、SP3 间 OC2 质量浓度变化(3.12 μg?m

-3

>

3.07 μg?m

-3

>2.69 μg?m

-3

)、OC3 质量浓度变化

(2.90 μg?m

-3

>2.74 μg?m

-3

>2.54 μg?m

-3

)、OC4

质量浓度变化(2.50 μg?m

-3

>2.15 μg?m

-3

>1.90

μg?m

-3

) 和 OPC 质量浓度变化( 0. 34 μg?m

-3

>

0.22 μg?m

-3

>0.19 μg?m

-3

)ꎬ随着距快速路的距

离增加ꎬOC2 、OC3 、OC4 和 OPC 的质量浓度在不同

水平距离 3 个采样点(SP1、SP2、SP3)间均呈现出递

减的变化情况ꎬ在 SP3 采样点质量浓度最小ꎬSP4 采

样点的 4 种碳组分质量浓度又均有升高ꎬ与 OC 质

量浓度在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的分布情况相似ꎬ造

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有机碳组分除受到双重路段的

影响外ꎬ在 SP4 采样点由于密集公寓区域环境条件

利于 SOC 的产生ꎬ部分有机碳组分质量浓度相应增

大ꎮ 随着距快速路的距离增加ꎬOC1 在不同水平距

离( SP1、SP2、SP3、SP4)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23、

1.27、0.99、1.57 μg?m

-3

ꎬOC1 的质量浓度呈先增加

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ꎬ拐点分别在 SP2 和 SP3 采样

点ꎬ由于 SP2 采样点(距快速路水平 200 m)距离校

内食 堂 最 近ꎬ OC1 被 认 为 是 生 物 质 燃 烧 的 标 志

物[15-16]

ꎬ因此 SP2 点 OC1 质量浓度略高于 SP1(距

快速路水平 150 m)和 SP3(距快速路水平 300 m)ꎮ

EC1 在不同水平距离(SP1、SP2、SP3、SP4)的质量浓

度分别为 2.12、1.58、1.63、2.11 μg?m

-3

ꎬ随着与快

速路水平距离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ꎬ转折

点在 SP2 采样点ꎬ由于 SP4 点(距离快速路水平 400

m)受到双重路段的影响ꎬ该采样点的 EC1 质量浓度

较高ꎮ EC2 主要来自于柴油燃料车辆排放的汽车尾

气ꎬ校内五四东大道几乎无此类车辆经过ꎬEC2 主要

受到枫生快速柴油类车辆尾气排放的影响ꎬ因此ꎬ距

离快速路越远ꎬEC2 质量浓度越低ꎮ

在 SP1、SP2、SP3 采样点 8 个碳组分质量浓度

由高到低依次为:OC2 >OC3 >OC4 >EC1 >OC1 >EC2 >

OPC>EC3 ꎬ且在 SP1 采样点 OC2 质量浓度最高ꎬ为

3.13 μg?m

-3

ꎮ SP4 采样点 8 个碳组分质量浓度由

高至低为:OC3 >OC2 >OC4 >EC1 >OC1 >EC2 >OPC >

EC3 ꎬ在 SP4 采样点 OC3 质量浓度最高ꎬ 为 3. 40

μg?m

-3

ꎮ 研究指出ꎬ不同碳组分的含量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颗粒物的来源ꎬOC1 可作为生物质燃

烧的标志物[15-16]

ꎬ汽油/ 柴油车尾气中 OC2 含量较

高[17]

ꎬOC3 、OC4 是道路扬尘颗粒的特征组分ꎬEC1 、

OPC 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ꎬEC2 、EC3 通常在

柴油车尾气中占比较高[18-19]

ꎮ 本研究区域 PM2.5中

OC2 和 OC3 含量较高ꎬ表明快速路近路区域碳质气

溶胶主要来源于汽油、柴油车尾气ꎮ

2.2.2 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碳组分的分布特征

图 6 为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不同垂直

高度采样点 8 个碳组分质量浓度分布情况ꎮ 图 7 为

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

各碳组分占比情况ꎮ

25

20

15

10

5

0

ρ/(μ ·g m-3

OPC

EC3

EC2

EC1

OC4

OC3

OC2

OC1

CZ1 CZ2 CZ3 CZ4 CZ5

采样点

图 6 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大气 PM2.5中碳组分的

质量浓度分布

Fig.6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carbon

fractions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OPC

EC3

EC2

EC1

OC4

OC3

OC2

OC1

CZ1 CZ2 CZ3 CZ4 CZ5

比/%

100

80

60

40

20

0

采样点

图 7 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大气 PM2.5中碳组分占比

Fig.7 Proportion of carbon fractions in PM2.5

in sampling sites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由图 6 和图 7 可知ꎬOC1 质量浓度在不同垂直

高度采样点的分布情况为:CZ1 ( 3. 18 μg?m

-3

)、

CZ2( 2. 84 μg ? m

-3

)、 CZ3 ( 3. 25 μg ? m

-3

)、 CZ4

(2.56 μg?m

-3

)和 CZ5(2.68 μg?m

-3

)ꎻOC3 质量浓

度在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的分布情况为:CZ1(6.55

μg?m

-3

)、CZ2 ( 5. 87 μg?m

-3

)、CZ3 ( 6. 13 μg ?

-3

)、CZ4(5.69 μg?m

-3

)和 CZ5(6.08 μg?m

-3

)ꎻ

OC4 质量浓度在不同垂直高度采样点的分布情况

为:CZ1(6.16 μg?m

-3

)、CZ2(5.51 μg?m

-3

)、CZ3

(5.84 μg?m

-3

)、CZ4(5.31 μg?m

-3

) 和 CZ5(5.77

?108?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10页

μg?m

-3

)ꎮ OC1 、OC3 和 OC4 质量浓度在不同垂直

高度 5 个采样点间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加再降低然

后再增加变化趋势ꎬ在 CZ2(12 m 高)和 CZ4(33 m

高)采样点处出现低值ꎬ在 CZ2 各最低值分别为 OC1

(2.84 μg?m

-3

)、OC3 (5.87 μg?m

-3

) 和 OC4 (5.51

μg?m

-3

)ꎬ在 CZ4 各最低值分别为 OC1(2.56 μg?

-3

)、OC3(5.69 μg?m

-3

)和 OC4 (5.31 μg?m

-3

)ꎬ

与 OC 质量浓度在不同垂直高度 5 个采样点间呈现

出“W”型变化趋势类似ꎮ 随着离地高度增加ꎬOC2 、

EC1 和 EC2 都呈现先递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ꎬ均在

CZ4 采样点(33 m 高)出现最低值ꎬ在 CZ4 各最低值

分别为 OC2(4.30 μg?m

-3

)、EC1(3.27 μg?m

-3

)和

EC2(0.71 μg?m

-3

)ꎬ这与 EC 随着距离垂直地面高

度的增加而质量浓度减小的情况相似ꎻEC1 和 EC2

的来源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ꎬ汽油/ 柴油车尾气中

OC2 含量较高[16]

ꎬOC2 、EC1 和 EC2 在不同垂直高度

的分布结果表明这 3 个碳组分主要来源于快速路汽

车尾气的直接排放ꎮ OPC 质量浓度随着高度增加ꎬ

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ꎮ 相关研究表明ꎬOPC 与水

溶性有机碳(WSOC)的丰度有关[12]

ꎬWSOC 又与相

对湿度(RH)有显著的正相关性[20]

ꎮ 随着离地高度

的增加ꎬ相对湿度小幅度增加[21]

ꎬ从而引起 CZ1 ~

CZ4 采样点 OPC 质量浓度小幅度上升ꎮ 随着高度

进一步增加ꎬ微环境风速增大ꎬ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起主导作用ꎬOPC 质量浓度在 CZ5 高度上比 CZ4 高

度处有所下降ꎮ

不同垂直高度处各采样点的 8 个碳组分的绝对

质量浓度值的排序相同ꎬOC3 >OC4 >OC2 >EC1 >OC1 >

EC2>OPC>EC3 ꎮ 8 个碳组分中ꎬOC3 、OC4 、OC2 、EC1

占 TC 的比例分别为 25% ~ 26%、23% ~ 24%、18% ~

20%、15% ~ 17%ꎮ 研究表明ꎬOC2 、OC3 、OC4 和 EC1

与汽油车尾气排放密切相关[22-25]

ꎬ 本研究区 域

PM2.5中 8 个碳组分的优势组分为 OC3 、OC4 、OC2 、

EC1 ꎬ表明快速路段地区碳质气溶胶受汽油车尾气

直接排放的影响大ꎮ

2.3 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碳气溶胶来源解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 PM2.5进行来源解

析ꎮ 应用 SPSS 软件对快速路近路区域 PM2.5中各碳

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ꎬKMO 检验值为 0.692ꎬBartlett

检验的 P 值小于 0.05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因子分

析ꎮ 表 4 为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大气

PM2.5中碳组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ꎮ 由表 4 可知ꎬ3

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 1. 0ꎬ共解释了碳组分含量

96.3%的变化ꎮ

因子 1 中载荷较大的变量为 EC2 、OC1 、OC2 、

OC3 、OC4 和 EC1 ꎮ OC2 、OC3 、OC4 和 EC1 与汽油车

尾气排放密切相关[22-25]

ꎬEC2 在柴油车尾气中的含

量明显高于汽油车尾气[26]

ꎮ 因此将因子 1 识别为

汽油/ 柴 油 车 排 放 源ꎬ 对 碳 组 分 的 贡 献 率 高 达

56.1%ꎬ因子 1 是快速路近路区域碳气溶胶的主要

贡献源ꎮ 因子 2 中ꎬOPC 载荷量最大ꎬOC1 、OC2 、

OC3 、OC4 和 EC1 也具有较高的载荷量ꎬ推断因子 2

为煤炭、生物质燃烧混合源[27-29]

ꎬ对碳组分的贡献

率为 25.4%ꎮ 因子 3 贡献率 14.8%ꎬ其中 EC3 表现

出最高载荷量ꎮ Cao 等[28] 研究认为在一些特殊柴

油车尾气中碳组分 EC3 含量较高ꎬ因此将因子 3 识

别为特定柴油车排放源ꎮ 综上所述ꎬ枫生快速南昌

大学前湖校区段大气 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自汽油/

柴油车排放源、煤炭/ 生物质燃烧混合源和特定柴油

车排放源ꎬ整体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最大ꎮ

表 4 PM2.5中碳组分主成分分析结果

Tab.4 Results of PCA for carbon fractions in PM2.5

碳组分

载荷量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OC1 0.867 0.462 0.091

OC2 0.820 0.468 0.302

OC3 0.857 0.470 0.195

OC4 0.855 0.473 0.202

EC1 0.788 0.554 0.168

EC2 0.936 0.030 0.026

EC3 0.139 0.048 0.986

OPC 0.294 0.921 0.022

特征值 4.5 2.0 1.2

解释变量/ % 56.1 25.4 14.8

3 结论

1)南昌市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段大气

PM2.5中 OC 和 EC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8.3 ~ 20.5、

2.5~5.4 μg?m

-3

ꎬ略高于文献中南昌非快速路近路

区域 PM2.5中碳组分的质量浓度ꎬ反映机动车尾气对

PM2.5中碳组分的贡献ꎮ

2)快速路近路区域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大气

PM2.5中 OC 与 EC 质量浓度随着与快速路水平距离

的增加ꎬ呈现渐减的趋势ꎮ 不同垂直高度 5 个采样

点大气 PM2.5中 OC 质量浓度呈现侧“W”型分布ꎬ在

距离地面垂直 1. 5、22. 5、43. 5 m 高度处出现高值

(20.5、19.9、19.5 μg?m

-3

)ꎬ12、33 m 高度处出现低

值(18.9、18.1 μg?m

-3

)ꎻ不同垂直高度 5 个采样点

大气 PM2.5中 EC 质量浓度随离地高度增加ꎬ呈现渐

第 2 期 黄虹等: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109?

第11页

减趋势ꎬ但 43.5 m 高 CZ5 采样点因局地气象因素影

响出现比 CZ3、 CZ4 采样点 EC 质量浓度稍高的

情况ꎮ

3)距快速路不同水平距离 4 个采样点ꎬ随着与

快速路水平距离的增加ꎬPM2.5中 OC2 、OC3 、OC4 、EC2

和 OPC 的质量浓度逐渐降低ꎬ与 OC 和 EC 质量浓

度在不同水平距离采样点的分布情况相似ꎻ不同垂

直高度 5 个采样点 PM2.5中 OC 和 OC1 、OC3 、OC4 等

组分的质量浓度随离地高度增加ꎬ呈“W”型分布特

征ꎬEC 和 OC2 、EC1 、EC2 等组分的质量浓度随离地

高度增加ꎬ呈现渐减趋势ꎮ

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ꎬ枫生快速南昌大学前

湖校区段大气 PM2. 5 中碳组分的主要污染源为汽

油、柴油车排放源(56.1%)、煤炭/ 生物质燃烧混合

源(25.4%)和特定柴油车排放源(14.8%)ꎬ受机动

车尾气(70.9%)排放影响大ꎮ

参考文献:

[1] 张静ꎬ吴琳ꎬ杨志文ꎬ等.典型道路路边空气颗粒物中碳

组分的组成特征[ J]. 中国环境科学ꎬ2016ꎬ36 ( 9):

2561-2566.

[2] 陈熙勐ꎬ张皓旻ꎬ顾万清ꎬ等.我国 PM2.5主要成分及对

人体健康危害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ꎬ2019ꎬ

21(1):83-85.

[3] XIAO YꎬWANG L NꎬYU M Zꎬ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oor/ outdoor PM2.5

and related carbonaceous species in

a typical severely cold city in China during heating season

[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ꎬ2018ꎬ129(2):54-64.

[4] GORDON T DꎬPRESTO A AꎬMAY A Aꎬet al.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exceeds primary particulate mat ̄

ter emissions for light ̄duty gasoline vehicles[ J]. Atmos ̄

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ꎬ2015ꎬ15(1):19-20.

[5] XIE M JꎬCOONS T LꎬDUTTON S Jꎬ et al. Intra ̄urba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M2.5

 ̄bound carbonaceous compo ̄

nents[J].Atmospheric Environmentꎬ2012ꎬ60:486-494.

[6] 张罡ꎬ叶芝祥ꎬ杨怀金ꎬ等.高速公路大气细颗粒物污染

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ꎬ2017ꎬ40(2):158-162.

[7] LI J WꎬHAN Z WꎬWU Y Fꎬet al.Aerosol radiative effects

and feedbacks on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and PM2.5

chemical components during winter haze events over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ꎬ2020ꎬ20(14):8659-8690.

[8] 王占永ꎬ蔡铭ꎬ彭仲仁等. 城市高架路旁建筑室内外

PM2.5和 CO 质量浓度的垂直观测[C] / / 第十二届中国

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常熟:中国智能交通协会ꎬ

2017:8.

[9] 陈晓飞.PM2.5时刻和垂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实

测和模拟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ꎬ2018.

[10] ZOU C WꎬZHANG Y KꎬGAO Y Tꎬet al.Characteristicsꎬ

distributionꎬand sources of particulate carbon in rainfall

collected by a sequential sampler in NanchangꎬChina[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ꎬ2020ꎬ235:117619.

[11] 郑权ꎬ赵莉斯ꎬ于瑞莲ꎬ等.南昌市秋季大气 PM2.5中碳

组分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导刊ꎬ2018ꎬ37(3):6-10.

[12] ZHU C SꎬCAO J JꎬTSAI C Jꎬet al.Comparison and impli ̄

cations of PM2.5

carbon fraction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ꎬ2014ꎬ466:203 -

209.

[13] YAO TꎬLI YꎬGAO J Hꎬet al.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 ̄

gion:contribution from the oxidation of semi ̄volatile and

intermediate volatility primary organic aerosols[J].Atmos ̄

pheric Environmentꎬ2020ꎬ222:117111.

[14] 索娜卓嘎ꎬ谭丽ꎬ周芮平ꎬ等.采暖期北京大气 PM2.5中

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J]. 中国环境监测ꎬ

2018ꎬ34(4):54-59.

[15] SINGH RꎬKULSHRESTHA M JꎬKUMAR Bꎬet al.Impact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nd open biomass burning on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of

Indo ̄Gangetic Plain [ J ]. Air Qualityꎬ Atmosphere &

Healthꎬ2016ꎬ9(7):809-822.

[16] WU XꎬCAO FꎬZHANG S Cꎬet al.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fine organic aerosols in

Northeast China [ 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ꎬ 2020ꎬ

239:117722.

[17] 王成.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的环境空气 PM2.5中碳质气溶

胶来源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ꎬ2021.

[18] VALOTTO GꎬZANNONI DꎬGUERRIERO Pꎬet al.Char ̄

acterization of road dust and resuspended particles close

to a busy road of Venice mainland(Italy)[J].Internation ̄

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19ꎬ16(11):6513-6526.

[19] WU Cꎬ YU J Z.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combustion

source organic carbon ̄to ̄elemental carbon(OC/ EC) ratio

using ambient OC and EC measurements:secondary OC-

EC correlation minimization method [ J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ꎬ2016ꎬ16(8):1-25.

[20] LIU Y CꎬWU Z JꎬTAN T Yꎬet al.Estimation of the PM2.5

effective hygroscopic parameter and water content based

on particle chemical composition: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ꎬ2016ꎬ59(8):

1683-1691.

[21] 汪小爽.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覆盖下大气颗粒物空间

扩散规律与调控[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ꎬ2021.

?11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12页

[22] QI M XꎬJIANG LꎬLIU Y Xꎬet al.Analysis of the charac ̄

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PM2.5

in

the BeijingꎬTianjinꎬand Langfang regionꎬChina[J].Inter ̄

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ꎬ2018ꎬ15(7):1483.

[23] 于涛ꎬ刘亚妮ꎬ任丽红ꎬ等. 中国典型沿海城市冬季

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环境化学ꎬ

2022ꎬ41(1):113-124.

[24] KARJALAINEN PꎬPIRJOLA LꎬHEIKKILA Jꎬet al. Ex ̄

haust particles of modern gasoline vehicles: a laboratory

and an on ̄road study [ 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ꎬ

2014ꎬ97:262-270.

[25] LIU B SꎬZHANG J YꎬWANG Lꎬ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the fine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HaikouꎬChina

[J].Atmospheric Researchꎬ2018ꎬ199:103-112.

[26] WANG JꎬHU Z MꎬCHEN Y Yꎬet al.Contamination char ̄

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sources of PM10

and PM2.5

in dif ̄

ferent functional areas of ShanghaiꎬChina[ J].Atmospher ̄

ic Environmentꎬ2013ꎬ68:221-229.

[27] SAMIKSHA SꎬRAMAN R SꎬNIRMALKAR Jꎬet al.PM10

and PM2.5

chemical source profiles with optical attenuation

and health risk indicators of paved and unpaved road dust

in BhopalꎬIndia[ J].Environmental Pollutionꎬ2017ꎬ222:

477-485.

[28] CAO Jꎬ WU Fꎬ CHOW J Cꎬ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organic and elemen ̄

tal carbon during fall and winter of 2003 in Xi'anꎬChina

[J].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ꎬ2005ꎬ5 ( 11):

3127-3137.

[29] 黄众思ꎬ修光利ꎬ朱梦雅ꎬ等.上海市夏冬两季 PM2.5中

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ꎬ

2014ꎬ37(4):124-129.

第 2 期 黄虹等:城市快速路近路区域冬季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111?

第13页

收稿日期:2022-10-05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67018)ꎻ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G70054)ꎮ

作者简介:钟梅芳(1993—)ꎬ女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ꎮ

∗通信作者:章萍(1981—)ꎬ女ꎬ特聘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新型环境材料研发及其在水污染控制应用ꎮ E ̄mail:zhangping

@ ncu.edu.cnꎮ

钟梅芳ꎬ相明雪ꎬ王玉菲ꎬ等.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2):112-

119.

ZHONG M FꎬXIANG M XꎬWANG Y Fꎬet al.Insight into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by cement based materials

tricalcium aluminate[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12-119.

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钟梅芳1ꎬ2

ꎬ相明雪1

ꎬ王玉菲1

ꎬ刘琪1

ꎬ章萍1∗

(1.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ꎻ2.赣江上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ꎬ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电镀废水中的 Pb(Ⅱ)、Zn(Ⅱ)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ꎬ经济有效地处理废水中的 Pb(Ⅱ)、

Zn(Ⅱ)对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尤为重要ꎮ 采用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C3A)去除 Pb(Ⅱ)和 Zn(Ⅱ)ꎬ考察了反

应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溶液 pH 对去除的影响ꎻ且结合反应后固体产物微观表征和宏观溶液组分分析ꎬ探讨了

Pb(Ⅱ)和 Zn(Ⅱ)的去除机制ꎮ 结果表明:C3A 对 Pb(Ⅱ) 和 Zn(Ⅱ) 的去除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

2 =

0.984 9)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

2 = 0.953 9)ꎬ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最大去除量分别为 8.44、13.73 mmol?

-1

ꎻ高 pH 值有利于 C3A 对金属离子的去除ꎮ C3A 对 Pb(Ⅱ)的去除主要是碱式硝酸铅的沉淀作用和无定形氢氧

化铝的絮凝作用主导ꎬZn(Ⅱ)主要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与沉淀作用形成 ZnAl-LDH 被去除ꎮ

关键词:铝酸三钙ꎻPb(Ⅱ)ꎻZn(Ⅱ)ꎻ阳离子交换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12-08

Insight into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in

water by cement based materials tricalcium aluminate

ZHONG Meifang

1ꎬ2

ꎬXIANG Mingxue

ꎬWANG Yufei

ꎬLIU Qi

ꎬZHANG Ping

1∗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ꎻ

2.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Ganjiang River UpstreamꎬGanzhouꎬJiangxi 341000ꎬChina)

Abstract:Pb(Ⅱ) and Zn(Ⅱ) present in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seriously endangers human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reinꎬtricalcium aluminate(C3A) was employed for the removal of Pb(Ⅱ) and Zn(Ⅱ).The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timeꎬinitial con ̄

centration and solution pH as well as remova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The Pb(Ⅱ) and Zn(Ⅱ) removal behaviors of C3A were

fitted with the pseudo second ̄order(R

2 = 0.984 9) and pseudo first ̄order(R

2 = 0.953 9) kinetic modelsꎬrespectively.The maximum re ̄

moval capacities of Pb(Ⅱ) and Zn(Ⅱ) were 8.44 and 13.73 mmol?g

-1

ꎬrespectively.High pH value could enhance the removal ca ̄

pacity of Pb(Ⅱ) and Zn(Ⅱ).The Pb(Ⅱ) removal was dominated by the precipitation of lead and the flocculation of amorphous alu ̄

minum hydroxide.Zn(Ⅱ) was removed in the form of ZnAl-LDH via precipitation and cation exchange.

Key Words:tricalcium aluminate(C3A)ꎻPb(Ⅱ)ꎻZn(Ⅱ)ꎻcation ion ̄exchange

近年来随着电镀行业的迅速发展ꎬ水体重金属ꎬ

特别是含铅或锌废水污染日益严峻ꎮ 排放后的重金

属离子可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向周边水体扩散ꎬ不

仅危害水环境中的水生生物ꎬ且可通过食物链进入

人体ꎬ危害人体健康[1-2]

ꎻ因此ꎬ如何经济有效地处

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已成为保障人体健康与生态

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ꎮ

铝酸三钙(3CaO?Al

2O3 ꎬ简写 C3A) 是水泥熟

料主要矿物之一ꎬ其在水化过程中可形成中间产物

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钙铝 LDH)ꎬ并溶解释放

大量 Ca

2+

、Al(OH)

4 及 OH

-[3]

ꎮ 其中ꎬ钙铝 LDH 因

其主层板金属离子可交换、自溶解-再沉淀等特性ꎬ

已作为水体金属离子(如 Cu(Ⅱ)、Pb(Ⅱ)等)污染

修复材料备受关注[4]

ꎮ Rojas

[5] 利用钙铝 LDH 去除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14页

Cu(Ⅱ) 与 Pb ( Ⅱ)ꎬ证明其反应机制分别是钙铝

LDH 层板上的 Ca

2+与 Cu(Ⅱ)之间的阳离子和其自

溶解产生的 Ca

2+

、OH

-的沉淀作用ꎮ 此外ꎬ本课题组

前期研究发现ꎬC3A 可借助其水化过程中释放的

OH

-有效中和水体中的 NH

4 ꎬ其去除量高达 155. 4

mg?g

-1[6]

ꎮ 可见ꎬC3A 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具

有一定的潜在应用性ꎮ

因此ꎬ本研究利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 C3Aꎬ

选取 Pb(Ⅱ)与 Zn(Ⅱ)为水体金属离子代表ꎬ通过

单因素法考察了 C3A 对 Pb(Ⅱ)和 Zn(Ⅱ) 去除行

为ꎬ并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溶液

pH 对去除的影响情况ꎮ 同时ꎬ结合反应固体产物的

X 射线衍射( XRD)、红外光谱( FTIR)、拉曼光谱

(Raman spectrum)及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和

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情况ꎬ探讨了 Pb(Ⅱ)

和Zn(Ⅱ)的去除机制ꎬ以期为水泥基材料应用于水

环境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提供理论依据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试剂:碳酸钙(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ꎬ分析纯)、

氢氧化铝(天津风船化学试剂有限公司ꎬ分析纯)、

硝酸铅(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ꎬ分析纯)以及硝酸锌

(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ꎬ分析纯)ꎻ实验过程用水均

为去离子水ꎮ

仪器:D8 ADVANCE 型 X 射线衍射仪(XRDꎬ德

国 BPUKER 公司)ꎻNICOLET5700 型红外光谱分析

仪(FTIRꎬ美国 Thermo 公司)ꎻVirsa 型拉曼光谱仪

(Raman spectrumꎬ英国 Renishaw 公司)ꎻNano-S45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ꎬ日本 Hitachi 公司)ꎻDV

2000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 ICP -

OESꎬ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ꎮ

1.2 C3A 的制备

采 用 固 相 反 应 法 制 备 C3Aꎬ 将 CaCO3 和

Al(OH)3以物质的量比为 3?2 混合均匀ꎬ混合均匀

后用孔径 74 μm 的筛子过筛ꎬ然后经过多次压片于

1 350 ℃的马弗炉内高温煅烧 4~5 hꎬ重复上述步骤

数次ꎬ直至产物颜色变成浅绿色ꎬ将此产物球磨后即

获得 C3Aꎮ

1.3 C3A 对 Pb(Ⅱ)与 Zn(Ⅱ)的去除实验

称取一定量的 C3A 分别投加至一定浓度的

Pb(NO3 )2和 Zn(NO3 )2 溶液中ꎬ然后用放置于水浴

恒温振荡器中振荡一定时间ꎬ取样离心分离ꎬ采用

ICP-OES测定上清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ꎮ

C3A 对 Pb(Ⅱ)与 Zn(Ⅱ)的去除量与去除率的

计算方法按照式(1)与式(2)进行ꎮ

Q = (C0

- Ce)V / m (1)

E = (C0

- Ce) / C0 (2)

式中:Q 为 C3A 对 Pb(Ⅱ)与 Zn(Ⅱ)的去除量ꎬ单位

为 mmol?g

-1

ꎻE 为 C3A 对 Pb(Ⅱ)与 Zn(Ⅱ)的去除

率ꎬ单位为%ꎻC0 和 Ce 分别为 Pb(Ⅱ)与 Zn(Ⅱ)的

初始质量浓度和剩余质量浓度ꎬ单位均为 mg?L

-1

V 和 m 分别为反应溶液体积和 C3A 质量ꎬ单位分别

为 L 和 gꎮ

2 结果与讨论

2.1 C3A 的结构表征

图 1 为 C3A 的 XRD 图谱ꎬ图中 I 代表强度ꎮ 可

知ꎬC3A 样品在 2θ = 33.14°、47.59°、59.24°分别出现

了对应于(440)、(800) 和(844) 的特征衍射峰ꎬ与

C3A 的标准图谱(JCPDS No.38-1429)一致ꎬ说明所

制的样品为纯立方相 C3A

[7]

ꎮ 图 2 为 C3A 的红外

图谱ꎬ其在 817、740、520 以及 901、866 cm

-1处出现

的吸收峰分别为 Al—O 和 Ca—O 振动吸收峰ꎬ与文

献所报道的一致[8]

ꎮ C3A 的拉曼图谱(图 3)显示样

品在 353、506、752 cm

-1 处分别出现了 Ca—O 键、

v1 [AlO

5-

4 ]弯曲振动峰和 v3 [AlO

5-

4 ]非对称伸缩振动

峰[9]

ꎬ证实样品为由钙氧八面体(CaO)和铝氧四面

体(AlO4 )组成的 C3A

[10]

ꎮ 图 4 为 C3A 的 SEM 图ꎬ

其呈不规则块状结构ꎬ粒径约为 12 μmꎮ

I

10 20 30 40 50 60 70

(844)

(800)

(440)

2θ / (°)

图 1 C3A 化合物的 XRD 图谱

Fig.1 XRD pattern of C3A

2.2 C3A 对 Pb(Ⅱ)与 Zn(Ⅱ)的去除性能

2.2.1 反应时间的影响

以水为溶剂ꎬ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 1 200 mg?

-1的 Pb(Ⅱ)和 Zn(Ⅱ)溶液ꎬ再称取 0.02 g 的 C3A

材料ꎬ加入到 20 mL 上述质量浓度的 Pb ( Ⅱ) 和

Zn(Ⅱ)溶液中ꎬ并将其放置在 25 ℃下的恒温振荡器

第 2 期 钟梅芳等: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113?

第15页

T/%

3 500 2 500 1 500 500

901

866 817

740 520

σ/ cm

-1

图 2 C3A 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Fig.2 FT-IR spectrum of C3A

I

200 400 600 800 1 000

C3A

Ca-O

v1AlO5-

4

v3AlO5-

4

ν / cm

-1

图 3 C3A 化合物的拉曼图谱

Fig.3 Raman spectrum of C3A

10 μm

图 4 C3A 化合物的 SEM 照片

Fig.4 SEM image of C3A

中ꎬ不同时间点取样测量ꎬ绘制反应时间对 C3A 去

除 Pb(Ⅱ)和 Zn(Ⅱ)的影响趋势图(图 5)ꎬ图中 QZn

表 示为Zn 的去除量ꎬQPb 为Pb 的去除量ꎮC3 A 对

Pb(Ⅱ) 和 Zn(Ⅱ) 的去除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

加ꎬ随后趋于平衡ꎮ 在 10 min 内ꎬC3A 对 Pb(Ⅱ)的

去除量随着时间延长而迅速增大ꎻ 60 min 后ꎬ对

Pb(Ⅱ)的去除量达到平衡ꎬ此时平衡去除量为 8.44

mmol?g

-1

ꎮ 而相同条件下ꎬC3A 对 Zn(Ⅱ) 的去除

至 120 min 时达平衡ꎬ平衡量为 13.70 mmol?g

-1

为进一步研究 C3A 对 Pb(Ⅱ)和 Zn(Ⅱ) 的去除行

为ꎬ本实验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3) 与准二级动

力学方程(4)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ꎮ

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Qt

= Qe(1 - e

-k1

) (3)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Qt

= k2Q

t / (1 + k2Qe

t) (4)

式中:Qt 为时间 t 内 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去

除量ꎬ单位为 mmol?g

-1

ꎻt 为反应时间ꎬ单位为 minꎻ

Qe 为动力学反应平衡时 C3A 对 Pb(Ⅱ)和 Zn(Ⅱ)

的去除量ꎬ单位为 mmol?g

-1

ꎻk1 和 k2 分别为一级和

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速率常数ꎮ 拟合结果参数见

表 1ꎮ 结果表明ꎬC3A 对 Pb(Ⅱ)的动力学行为则更

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

2 = 0.984 9)ꎬ表明此反应

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11]

ꎻ而 C3A 对 Zn(Ⅱ)的动力

学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R

2 = 0.953 9)ꎬ且说明

该反应过程受扩散步骤控制ꎬ其去除速率主要受

Zn(Ⅱ)的初始质量浓度影响[12]

Zn(Ⅱ)

Pb(Ⅱ)

16

12

8

4

0

QZn/(m

mo·l g-1

)

QPb/(m

mo·l g-1

)

8.8

8.4

8.0

7.6

7.2

100 200 300 400 500

t / min

图 5 反应时间对 C3A 去除 Pb(Ⅱ)和 Zn(Ⅱ)的影响趋势图

Fig.5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Pb(Ⅱ) and

Zn(Ⅱ) removal by C3A

表 1 C3A 去除 Pb(Ⅱ)和 Zn(Ⅱ)的准一级速率方程和准二级速率方程的拟合参数

Tab.1 Pseudo ̄first ̄order and pseudo ̄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constants for the

removal of Pb(Ⅱ) and Zn(Ⅱ) with C3A

项目

准一级动力学 准二级动力学

qeꎬcal

/ (mmol?g

-1

) k1

/ min

-1

qeꎬcal

/ (mmol?g

-1

) k2

/ (g?mmol

-1?min

-1

) R

Pb(Ⅱ) 8.37 0.581 0.788 8 8.44 0.368 0.984 9

Zn(Ⅱ) 14.29 0.014 8 0.959 3 16.84 0.000 99 0.936 9

?114?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16页

2.2.2 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

以水为溶剂ꎬ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 20、50、100、

200、400、600、800、1 200、1 500 mg?L

-1的 Pb(Ⅱ)

和 Zn(Ⅱ)溶液ꎬ再称取 0.02 g 的 C3A 材料ꎬ加入到

20 mL 上述质量浓度的 Pb(Ⅱ)和 Zn(Ⅱ)溶液中ꎬ

并将其放置在 25 ℃ 下的恒温振荡器中ꎬ恒温振荡 4

hꎬ平衡后取样测量ꎬ绘制初始质量浓度对 C3A 去除

Pb(Ⅱ)和 Zn(Ⅱ)的影响趋势图ꎬ其中 R1 为去除率

(图 6)ꎮ 由图 6 可知ꎬ随着 Pb(Ⅱ) 初始浓度的增

大ꎬC3A 对 Pb(Ⅱ)的去除量逐步增加ꎬ在质量浓度

为 1 500 mg?L

-1时达 7.37 mmol?g

-1

ꎮ Pb(Ⅱ)去

除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ꎬ在质量浓度为

600 mg?L

-1时达平衡(100%)ꎮ 另一方面ꎬC3A 对

Zn(Ⅱ)的去除趋势不同ꎮ 随着 Zn(Ⅱ)初始质量浓

度的增加ꎬC3A 对 Zn(Ⅱ)的去除量逐渐升高ꎬ在质

量浓度为 800 mg ? L

-1 时达平衡 ( 13. 70 mmol ?

-1

)ꎮ Zn(Ⅱ) 去除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显著

降低ꎬ从 100.0%降至 51.0%ꎮ 由结果可以看出ꎬ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去除行为存在明显差异ꎬ并

且初始质量浓度对 C3A 去除 Pb(Ⅱ)的影响很大ꎮ

Pb(Ⅱ)去除量

Zn(Ⅱ)去除量

Pb(Ⅱ)去除率

Zn(Ⅱ)去除率

16

12

8

4

0

Qe/(m

mo·l g-1

)

R1/%

100

80

60

40

20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 200 1 500

C0

/ (mg?L

-1

)

图 6 初始质量浓度对 C3A 去除 Pb(Ⅱ)和 Zn(Ⅱ)的影响趋势图

Fig.6 Effect of initial mass concentration on the Pb(Ⅱ) and Zn(Ⅱ) removal by C3A

2.2.3 溶液 pH 的影响

图 7 为 25 ℃ 下ꎬ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

1 200 mg?L

-1时ꎬC3A 在不同溶液初始 pH 值下对

Pb(Ⅱ)和 Zn(Ⅱ)的去除效果ꎮ 可知ꎬ随着 pH 值的

升高ꎬ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去除量均逐渐升

高ꎬ最后趋于稳定ꎬ说明 pH 值的升高有利于 C3A 对

Pb(Ⅱ)

Zn(Ⅱ)

12

8

4

0

Q/(m

mo·l g-1

)

2 3 4 5 6 7

pH

图 7 溶液 pH 对 C3A 去除 Pb(Ⅱ)和

Zn(Ⅱ)的影响趋势图

Fig.7 Effect of solution pH on the Pb(Ⅱ) and

Zn(Ⅱ) removal by C3A

Pb(Ⅱ)和 Zn(Ⅱ)的去除ꎬ当 pH 值为 7 时ꎬ其去除

量均达到最大值ꎬ分别为 8.37、13.0 mmol?g

-1

ꎮ 此

外ꎬ在溶液初始 pH 值为 2 时ꎬC3A 对 Pb ( Ⅱ) 和

Zn(Ⅱ)的去除量均很低ꎬ这是由于当初始溶液 pH

值较低时ꎬ环境呈强酸性ꎬC3A 易发生溶解现象ꎬ无

法水化释放 Ca

2+

、OH

-等离子生成沉淀或形成钙基

LDHs 等中间产物ꎮ

2.3 机制研究

为进一步探究 C3A 对 Pb(Ⅱ) 和 Zn(Ⅱ) 的去

除机制ꎬ本研究于 25 ℃下分别将 1 g?L

-1的 C3A 投

加至 200 和 1 500 mg?L

-1的 Pb(Ⅱ)溶液和 1 500

mg?L

-1的 Zn(Ⅱ)溶液中反应 4 hꎬ并将反应后的样

品进行干燥ꎬ采用 XRD、FTIR、SEM 等测试手段对其

固相表征ꎮ

2.3.1 XRD 分析

图 8 为 C3A 分别与 Pb(Ⅱ)和 Zn(Ⅱ)反应前后

的 XRD 图谱ꎮ 由 C3A 去除 Pb ( Ⅱ) 固体产物的

XRD 图谱可见ꎬ低质量浓度下(200 mg?L

-1

)ꎬ分别

在 11.80°、23.60°及 32.9°处出现代表 CaAl-Cl-LDH

第 2 期 钟梅芳等: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115?

第17页

(Ca2Al(OH)6Cl?2H2OꎬJCPDS No.42-0558) 的特

征衍射峰[13]

ꎬ未出现与含铅化合物相关的衍射峰ꎮ

而该质量浓度下ꎬC3A 对 Pb(Ⅱ)的去除率为 69.3%

(图 6)ꎬ说明低 Pb(Ⅱ)初始浓度条件下ꎬPb(Ⅱ)的

去除与沉淀或阳离子交换无关ꎬ受其他机制主导ꎮ

当 Pb(Ⅱ)初始质量浓度为 1 500 mg?L

-1 时ꎬ可以

观测到代表 mPb (NO3 )2?nPb (OH)2 的衍射峰ꎬ

CaAl-Cl-LDH的衍射峰均消失ꎬ说明高质量浓度条件

下ꎬPb (Ⅱ) 的去除受沉淀作用主导ꎮ 在 C3A 去除

Zn(Ⅱ)固体产物的 XRD 图谱中ꎬ在 11.21°、23.41°、

33.58°及 60.20°处出现的特征衍射峰与 ZnAl-NO3

LDH(JCPDS No.48-1023)衍射峰的(003)、(006)、

(009 ) 及 ( 110 ) 特 征 晶 面 对 应ꎬ 说 明 C3A 与 含

Zn(Ⅱ)溶液反应后的主要固体产物为 ZnAl-NO3

LDHꎮ

C3A

I

10 20 30 40 50

C3A 去除 Zn(Ⅱ)

C3A 去除质量浓度为

200 mg·L-1 的 Pb(Ⅱ)

C3A 去除质量浓度为

1 500 mg·L-1 的 Pb(Ⅱ)

2θ / (°)

◆mPb(NO3 )2?nPb(OH)2 ꎻ

●CaAl-LDHꎻ■ZnAl-LDHꎻ▲C3Aꎮ

图 8 C3A 去除 Pb(Ⅱ)与 Zn(Ⅱ)前后的 XRD 图谱

Fig.8 XRD patterns of C3A before and after

removal of Pb(Ⅱ) and Zn(Ⅱ)

2.3.2 红外分析

图 9 为 C3A 分别与 Pb(Ⅱ)和 Zn(Ⅱ)反应前后

的 FTIR 图谱ꎮ 由 C3A 去除 Pb ( Ⅱ) 固体产物的

FTIR图谱可见ꎬ低质量浓度下( 200 mg?L

-1

)ꎬ在

3 470、400 cm

-1左右分别出现了结构水中的 O—H

振动峰与金属晶格的振动伸缩峰[14-16]

ꎬ说明生成了

钙铝水合物ꎬ即 CaAl-Cl-LDHꎬ与 XRD 结果一致ꎮ

在 1 420 cm

-1 出现的吸收峰为 CO

2-

3 的振动伸缩

峰[17-18]

ꎬ这可能是由于空气中溶解的 CO2 形成的

CO

2-

3 ꎮ 值得注意的是ꎬ在 1 055 ~ 1 000 cm

-1处出现

了代表 Al—OH 对称伸缩振动峰ꎬ说明无定形氢氧

化铝的生成[19-20]

ꎮ 已有前期研究表明ꎬ无定形氢氧

化铝可通过絮凝作用达到去除 Pb(Ⅱ)的效果[21]

因此ꎬ可以推测低浓度下ꎬPb(Ⅱ)是通过 C3A 水化

生成的无定形氢氧化铝的絮凝作用被去除的ꎮ

高质量浓度下(1 500 mg?L

-1

)ꎬ在 3 448、685~

450 和 1 355 cm

-1出现的吸收峰分别为 O—H 振动

峰、Pb—O 伸缩振动峰[22-23] 和代表 NO

3 的 N O

特征吸收峰[24]

ꎬ 进一步证实了该条件下 C3A 与

Pb(Ⅱ)反应后的产物为 mPb(NO3 )2?nPb(OH)2 ꎬ

其去除主要受沉淀作用控制ꎮ 此外ꎬ高质量浓度条

件下ꎬ同样出现了 Al—OH 对称伸缩振动峰ꎬ说明该

条件下絮凝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去除 Pb (Ⅱ) 的

效果ꎮ

在 C3A 去除 Zn(Ⅱ)固体产物的 FTIR 图谱中ꎬ

出现了代表结构水的 O—H 振动峰(3 680、3 550 及

1 638 cm

-1

)、 NO

3 的 N O 特征吸收峰 ( 1 395

cm

-1

) 与 代 表 LDH 主 层 板 结 构 的 金 属 氧 键

(Al—OH、Zn—OH)的特征吸收峰(785、554 cm

-1

)ꎬ

与文献报道的 ZnAl -NO3

- LDH 的特征吸收峰一

致[25]

ꎬ进一步说明 C3A 与 Zn(Ⅱ)反应的最终产物

为 ZnAl-NO3

-LDHꎬ与 XRD 结果一致ꎮ

C3A

T/%

3 500 1 500 500

C3A 去除 Zn(Ⅱ)

C3A 去除质量浓度为

200 mg·L-1 的 Pb(Ⅱ)

C3A 去除质量浓度为

1 500 mg·L-1 的 Pb(Ⅱ)

2 500

740 520 817 866

901

1 395

785 554

1 420

1 336 420

683

3 550 3 680

3 423

3 464

σ/ cm

-1

图 9 C3A 去除 Pb(Ⅱ)与 Zn(Ⅱ)前后的红外图谱

Fig.9 FTIR spectra of C3A before and after

removal of Pb(Ⅱ) and Zn(Ⅱ)

2.3.3 SEM

图 10 为 C3A 分别与 Pb(Ⅱ)和 Zn(Ⅱ)反应后

的 SEM 图谱ꎮ 低浓度下ꎬC3A 与 Pb(Ⅱ)反应后的

产物为近六方片状结构ꎬ表面覆盖较少非晶态化合

物[26-27]

ꎬ表明产物为 LDHꎬ且表面覆盖较少的絮凝

物ꎮ 高浓度下ꎬ产物呈大量纳米颗粒堆叠的块状结

构ꎬ与碱式硝酸铅的形貌相似[28-29]

ꎮ C3A 与 Zn(Ⅱ)

反应后的产物为近似六面体的片层状结构ꎬ层板边缘

较为规则且尖锐ꎬ表明形成了晶相单一的 LDHsꎮ

2.3.4 溶液组分分析

图 11 为 25 ℃ 下ꎬ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

1 200 mg?L

-1时ꎬ不同反应时间下 C3A 分别与Pb(Ⅱ)

?116?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18页

10 μm 10 μm 5 μm

(a) 200 mg?L

-1

Pb(Ⅱ) (b) 1 500 mg?L

-1

Pb(Ⅱ) (c) 500 mg?L

-1

Zn(Ⅱ)

图 10 C3A 去除 Pb(Ⅱ)与 Zn(Ⅱ)前后的 SEM 图

Fig.10 SEM images of C3A before and after removal of Pb(Ⅱ) and Zn(Ⅱ)

Ca2+

Al(OH)

-

4

Zn(Ⅱ)

16

14

12

10

8

6

4

2

0

放 Ca2+

和 Al(OH) -

的4浓

度/(m

mo·l L-1

)

除 Zn(Ⅱ

的)浓

度/(m

mo·l L-1

)

14

12

10

8

6

4

2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Ca2+

Al(OH)

-

4

Pb(Ⅱ)

10

8

6

4

2

0

放 Ca2+

和 Al(OH) -

的4浓

度/(m

mo·l L-1

)

Pb(Ⅱ

的)浓

度/(m

mo·l L-1

10 )

8

6

4

2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t / min

(a)

t / min

(b)

图 11 随反应时间变化 C3A 去除 Zn

2+

(a)和 Pb

2+

(b)过程中 Ca

2+

、Al(OH)

4 的释放量

Fig.11 Release amounts of Ca

2+

and Al(OH)

4 during the Zn

2+

and Pb

2+

removal process by C3A with time

和 Zn(Ⅱ)反应过程中 Ca

2+

、Al(OH)

4 的释放情况ꎮ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ꎬC3A 与 Pb(Ⅱ)反应的溶液中

Ca

2+的浓度逐步上升ꎬ至 10 min 时达到3.0 mmol?

-1

ꎬ而 Al(OH)

4 浓度接近 0ꎮ 结合上述固样表征结

果ꎬ可以看出释放的 Al(OH)

4 基本形成了无定形的

氢氧化铝ꎬ附着在 mPb ( NO3 )2?nPb(OH)2 沉淀

表面ꎮ

在 C3A 与 Zn(Ⅱ) 反应体系中ꎬ随着反应时间

的增加ꎬ溶液中 Ca

2+的浓度逐步上升ꎬ至 120 min 时

达到平衡(10.6 mmol?L

-1

)ꎮ 并且ꎬCa

2+的释放量随

时间变化的趋势与 Zn(Ⅱ)的去除趋势一致ꎮ 目前ꎬ

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ꎬLDHs 与重金属离子反应机

制主要为主层板的离子交换[30]

ꎮ 因此ꎬ溶液中的

Zn(Ⅱ)是通过与 C3A 水化产物 CaAl-LDH 层板上

Ca

2+发生阳离子交换而被去除的ꎮ 此外ꎬAl(OH)

浓度接近 0 mmol?L

-1

ꎬ结合上述固样表征结果ꎬ表

明释放的 Al(OH)

4 基本与 Zn

2+发生反应形成 LDH

沉淀ꎮ 基 于 上 述 讨 论ꎬ C3A 分 别 与 Pb ( Ⅱ) 和

Zn(Ⅱ) 的 反 应 机 制 如 图 12 所 示ꎮ 在 低 浓 度 含

Pb(Ⅱ)溶液体系中ꎬPb(Ⅱ) 的去除主要受 C3A 水

化释放的 Al(OH)

4 形成的无定形氢氧化铝的絮凝

作用主导ꎮ 在高浓度含 Pb(Ⅱ)溶液体系中ꎬC3A 水

化释放的 OH

-及溶液中的 NO

3 与 Pb(Ⅱ)结合生成

mPb(NO3 )2?nPb(OH)ꎮ mPb(NO3 )2?nPb(OH)2

的沉淀作用与无定形氢氧化铝的絮凝作用共同起到

了去除 Pb(Ⅱ)的作用ꎬC3A 投加至含 Zn(Ⅱ)溶液

后ꎬ水化形成钙基 LDH 与 Zn

2+ 发生阳离子交换反

应ꎬ同时释放出的 Al(OH)

4 也与 Zn

2+ 也发生共沉

淀ꎮ C3A 是通过阳离子交换及沉淀作用得以高效去

除溶液中 Zn(Ⅱ)ꎮ

3 结论

1) 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去除分别符合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

2 = 0.984 9) 和准一级动力学

模型(R

2 = 0.953 9)ꎬC3A 对 Pb(Ⅱ)和 Zn(Ⅱ)的最

大去除量分别为 8.44、13.73 mmol?g

-1

ꎻ高 pH 值有

利于 C3A 对金属离子的去除ꎮ

2) C3A 对 Pb(Ⅱ)的去除机制主要为:低浓度

下ꎬ无定形氢氧化铝的絮凝作用起主导作用ꎻ高浓度

下ꎬC3A 水化过程中溶解出的 OH

-与 Pb(Ⅱ)、NO

发生沉淀反应生成 mPb(NO3 )2?nPb(OH)2 ꎬ该条

件下无定形氢氧化铝也起到絮凝作用ꎮ

第 2 期 钟梅芳等: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117?

第19页

C3A+H2O

mPb(NO3)2

·nPb(OH)2

图 12 C3A 去除 Pb(Ⅱ)与 Zn(Ⅱ)反应机制示意图

Fig.12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potential mechanism of Pb(Ⅱ) and Zn(Ⅱ) removal by C3A

3) C3A 对 Zn(Ⅱ)的去除机制为:C3A 水化产

物钙基 LDH 与 Zn

2+发生阳离子交换ꎻC3A 水化过程

中溶解出的 Al (OH)

4 与 Zn

2+ 发生沉淀反应生成

ZnAl-LDHꎮ

参考文献:

[1] ZHU N LꎬZHANG BꎬYU Q L.Genetic engineering ̄facili ̄

tated coassembly of synthetic bacterial cells an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heavy metal removal [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ꎬ 2020ꎬ 12 ( 20): 22948 -

22957.

[2] DASTYAR WꎬZHAO MꎬYUAN W Yꎬet al.Effective pre ̄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biomass using a

low ̄cost ionic liquid ( triethylammonium hydrogen sul ̄

fate): optimization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ox

Behnken design[ J].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 ̄

neeringꎬ2019ꎬ7(13):11571-11581.

[3] MYERS R JꎬGENG G QꎬRODRIGUEZ E Dꎬet al.Solu ̄

tion chemistry of cubic and orthorhombic tricalcium alu ̄

minate hydration [ J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ꎬ

2017ꎬ100:176-185.

[4] ZHANG SꎬCHEN YꎬLI Jꎬet al.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aqueous Cu(Ⅱ) and Cd(Ⅱ) by hydrothermal synthe ̄

sized Ca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 J ].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ꎬ

2022ꎬ641:128584.

[5] ROJAS R. Copperꎬlead and cadmium removal by Ca 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 J ]. Applied Clay Scienceꎬ

2014ꎬ87:254-259.

[6] ZHANG PꎬZENG X ZꎬWEN X Hꎬet al.Insights into effi ̄

cient removal and mechanism for ammon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tricalcium aluminate[ J]. Chemical Engineer ̄

ing Journalꎬ2019ꎬ366:11-20.

[7] MYERS R JꎬGENG G QꎬLI J Qꎬet al.Role of adsorption

phenomena in cubic tricalcium aluminate dissolution[ J].

Langmuirꎬ2017ꎬ33(1):45-55.

[8] ZHANG Pꎬ WANG T QꎬQIAN G Rꎬ et al. Removal of

methyl orang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rough adsorption

by calcium aluminate hydrates[ 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ꎬ2014ꎬ426:44-47.

[9] GASTALDI DꎬBOCCALERI EꎬCANONICO F.In situ Ra ̄

man study of mineral phases formed as by ̄products in a

rotary kiln for clinker production [ J].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ꎬ2008ꎬ39(7):806-812.

[10] TORRÉNS-MARTÍN DꎬFERNÁNDEZ-CARRASCO Lꎬ

MARTÍNEZ-RAMÍREZ Sꎬ et al. Raman spectroscopy of

anhydrous and hydrated calcium aluminates and sulfoalu ̄

minates [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ꎬ

2013ꎬ96(11):3589-3595.

[11] LIU H BꎬLI M XꎬCHEN T Hꎬet al.New synthesis of nZ ̄

VI/ C composites as an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the uptake

of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J].Environmental Sci ̄

ence & Technologyꎬ2017ꎬ51(16):9227-9234.

[ 12 ] VAHIDHABANU Sꎬ ABIDEEN IDOWU Aꎬ KARUP ̄

PASAMY Dꎬet al.Microwave initiated facile formation of

sepiolite ̄poly( dimethylsiloxane) nanohybrid for effective

removal of Congo red dye from aqueous solution[ J].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ꎬ 2017ꎬ 5 ( 11 ):

10361-10370.

[13] MERLINI MꎬARTIOLI GꎬCERULLI Tꎬet al. Tricalcium

aluminate hydration in additivated systems: a crystallo ̄

graphic study by SR - XRPD [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ꎬ2008ꎬ38(4):477-486.

?118?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20页

[14] WALLING S Aꎬ KINOSHITA Hꎬ BERNAL S Aꎬ et 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inder gels formed in the sys ̄

tem Mg(OH)2

-SiO2

-H2O for immobilisation of Magnox

sludge[ J]. Dalton Transactionsꎬ 2015ꎬ 44 ( 17): 8126 -

8137.

[15] CHUANG Y HꎬTZOU Y MꎬWANG M Kꎬet al.Removal

of 2 -chlo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Mg / Al lay ̄

ered double hydroxide(LDH) and modified LDH[ J].In ̄

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ꎬ 2008ꎬ 47

(11):3813-3819.

[16] KHAMKAR K AꎬJAGADALE P NꎬKULAL S Rꎬet al.

Synthesisꎬ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LaAlO3 by sol ̄gel auto combustion method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 ̄

icsꎬ2013ꎬ24(11):4482-4487.

[ 17] LIU R LꎬGUAN YꎬCHEN Lꎬet al.Adsorption and desorp ̄

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d

2+

and Pb

2+

by micro and nano ̄

sized biogenic CaCO3 [ J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ꎬ

2018ꎬ9:41.

[18] CHUBAR N.EXAFS and FTIR studies of selenite and sel ̄

enate sorption by alkoxide ̄free sol ̄gel generated Mg-Al-

CO3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with very labile interlayer

anions [ J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ꎬ 2014ꎬ 2

(38):15995-16007.

[19] MEHER Tꎬ BASU A Kꎬ GHATAK S.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umina gel in hydroxyhydrogel and nor ̄

mal form[J].Ceramics Internationalꎬ2005ꎬ31( 6):831-

838.

[20] ZAWRAH M FꎬEL DEFRAWY S AꎬALI O A Mꎬet al.

Recycling of LCW produced form water plants for synthe ̄

sizing of nano FeO(OH)ꎬAl(OH)3 ꎬ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J]. Ceramics Interna ̄

tionalꎬ2018ꎬ44(8):9950-9957.

[21] ZHANG Y XꎬJIA Y.Fluoride adsorption onto amorphous

aluminum hydroxide: roles of the surface acetate anions

[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ꎬ2016ꎬ483:

295-306.

[22] WANG G XꎬLUO MꎬLIN C Sꎬet al.Lanthanum lead ox ̄

ide hydroxide nitrates with a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 J].

Inorganic Chemistryꎬ2014ꎬ53(23):12584-12589.

[23] CRAM A GꎬDAVIES M B.A Raman and IR spectrophoto ̄

meric study of some basic lead nitrate compounds and

their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 J].Journal of Inor ̄

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ꎬ1976ꎬ38(6):1111-1117.

[24] WIJNJA HꎬSCHULTHESS C P.ATR-FTIR and DRIFT

spectroscopy of carbonate species at the aged γ-Al

2O3

/

water interface[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ꎬ1999ꎬ55(4):861-872.

[25] BARAHUIE FꎬHUSSEIN M ZꎬGANI S Aꎬet al.Synthesis

of protocatechuic acid ̄zinc / aluminium ̄layered double hy ̄

droxide nanocomposite as an anticancer nanodelivery sys ̄

tem[J].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ꎬ2015ꎬ221:21-

31.

[26] BLACK LꎬBREEN CꎬYARWOOD Jꎬet al. Hydration of

tricalcium aluminate(C3A)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gypsum:studi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 ̄ray dif ̄

fraction [ J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ꎬ 2006ꎬ 16

(13):1263-1272.

[27] WU JꎬZHU Y JꎬCHEN F.Ultrathin calcium silicate hy ̄

drate nanosheets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s:synthe ̄

sisꎬcrystallizationꎬlayered self ̄assembly and applications

as excellent adsorbents for drugꎬ proteinꎬ and metal ions

[J].Smallꎬ2013ꎬ9(17):2911-2925.

[28] HAMMANNAVAR P BꎬLOBO B.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VA - PVP

blend filled with lead nitrate [ J]. Materials Today: Pro ̄

ceedingsꎬ2018ꎬ5(1):2677-2684.

[29] DERMATAS DꎬCAO X DꎬTSANEVA Vꎬet al. Fate and

behavior of metal ( loid ) contaminants in an organic

matter ̄rich shooting range soil:implications for remedia ̄

tion[ J].WaterꎬAirꎬ& Soil Pollution:Focusꎬ2006ꎬ6( 1 /

2):143-155.

[30] MALAMIS SꎬKATSOU E.A review on zinc and nickel ad ̄

sorption on natural and modified zeoliteꎬ bentonite and

vermiculite: examin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ꎬ kinetics

and isotherms[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ꎬ2013ꎬ

252 / 253:428-461.

第 2 期 钟梅芳等:水泥基材料铝酸三钙对水体重金属去除机制研究 ?119?

第21页

收稿日期:2023-02-20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22169011)ꎮ

作者简介:李娜(1996—)ꎬ女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转化ꎮ

∗通信作者:杨维冉(1982—)ꎬ女ꎬ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转化ꎮ E ̄mail:wyang16@ ncu.edu.cnꎮ

李娜ꎬ张晨ꎬ马长坡ꎬ等.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

(2):120-127.

LI NꎬZHANG CꎬMA C Pꎬet al.L ̄lactide quantification problems during its synthesis from L ̄lactic acid and the way to improve its se ̄

lectivity[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20-127.

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

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李娜a

ꎬ张晨a

ꎬ马长坡b

ꎬ余彭欣b

ꎬ王艳涛b

ꎬ杨维冉b∗

(南昌大学 a.资源与环境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ꎻb.化学化工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聚乳酸(PLA)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降解、可再生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ꎬL ̄丙交酯作为生产聚乳酸的重

要中间体ꎬ其纯度直接影响聚乳酸的质量和生产成本ꎮ 丙交酯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或核磁

共振氢谱法(

1H NMR)定量ꎮ 然而ꎬ发现 GC 在乳酸生产丙交酯的过程中并不适用于定量ꎬ丙交酯收率总是比 LC

高得多ꎮ 详细的分析表明ꎬ一些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完全转化的乳酸低聚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解聚生成丙交酯ꎬ从

而使丙交酯的产率比实际的高ꎮ 因此ꎬLC 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丙交酯定量分析方法ꎮ 基于这一现象ꎬ采用固定床反

应器模拟 GC 分析的反应条件ꎬ大大提高了丙交酯的选择性和收率ꎮ 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可使丙交酯的最高收率达

到 100%ꎮ

关键词:L ̄乳酸ꎻL ̄丙交酯ꎻ固定床ꎻ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O6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20-08

L ̄lactide quantification problems during its synthesis from

L ̄lactic acid and the way to improve its selectivity

LI Na

ꎬZHANG Chen

ꎬMA Changpo

ꎬYU Pengxin

ꎬWANG Yantao

ꎬYANG Weiran

b∗

(a.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ꎻ

b.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

Abstract:Polylactic acid (PLA) is a promising degradableꎬrenewable and biocompatible polymer.A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ꎬthe purity of L ̄lactide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on cost of PLA.Lactide is usually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ꎬ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or 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1H NMR). Howeverꎬwe

found that GC was not suitable for quantif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lactide from lactic acidꎬand the yield of lactide was always much

higher than LC.Detailed analysis showed that some lactic acid oligomersꎬwhich were not completely transformed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and then can depolymerize to produce lactide at high temperatureꎬso that the yield of lactide was higher than the actual.There ̄

foreꎬLC was a relatively accurate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actide.Based on this phenomenonꎬa fixed bed reactor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GC analysisꎬ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selectivity and yield of lactide.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 ̄

tions can make the maximum yield of lactide reach 100%.

Key Words:L ̄lactic acidꎻL ̄lactideꎻfixed bed reactorꎻ liquid chromatography

近几十年来ꎬ由于化石燃料资源的枯竭和塑料

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越来越受

到人 们 的 关 注ꎬ 其 中 最 有 吸 引 力 的 是 聚 乳 酸

(PLA)

[1]

ꎬ为一种脂肪族聚酯[2]

ꎮ 美国食品和药物

管理局(FDA)已认可聚乳酸为公认安全(GRAS)材

料ꎮ 聚乳酸因其环境友好性和良好的材料性能(如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22页

可堆肥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石油基聚合物的良

好替 代 品ꎬ 广 泛 应 用 于 包 装[3-7]

、 纺 织 品[8-9]

、 电

子[10]

、农用薄膜[11-13] 和医疗材料[14] 等领域ꎮ 但是

聚乳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ꎬ如韧性差ꎮ 为了扩大产

品的使用范围ꎬ聚乳酸还可以与其他树脂或不同的

填料相结合ꎬ如纤维和微纳米颗粒[15]

ꎬ以获得更好

的性能ꎮ一般来说ꎬ聚乳酸的生产方法有 3 种:缩

聚、固态缩聚和开环聚合(ROP)

[16-18]

ꎬ丙交酯开环

聚合是工业上合成聚乳酸的主要路线ꎬ前 2 种方法ꎬ

即使在催化剂的帮助下ꎬ也很难获得高分子量的聚

乳酸ꎬ因为在聚合过程中会形成水ꎬ这反过来又会加

速解聚反应ꎮ

虽然中国拥有丰富的玉米和秸秆资源储备ꎬ淀

粉、淀粉糖和乳酸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ꎬ但丙交

酯生产的发展起步较晚ꎬ在技术上与国外仍有一定

差距ꎮ 在中国申请的丙交酯专利中ꎬ与丙交酯生产

相关的专利不到 10%ꎬ其余都是丙交酯的应用或纯

化ꎬ这进一步说明ꎬ高纯度丙交酯的生产技术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ꎮ 国内部分企业ꎬ如金丹科技、中粮科技

等ꎬ已实现了丙交酯的稳定生产ꎬ但未来国内对丙交

酯ꎬ尤其是高纯度丙交酯的需求依然较大[19]

ꎮ 高分

子量聚乳酸的制备通常是将乳酸转化为丙交酯ꎬ再

经过丙交酯的开环聚合(ROP)合成[20]

ꎬ即两步法ꎮ

丙交酯的制备也是两步法:乳酸首先脱水缩聚成乳

酸低聚物ꎬ再将其解聚[21] 形成丙交酯[18]

ꎮ 光学纯

乳酸ꎬ尤其是 L ̄乳酸ꎬ是合成高质量聚乳酸的关

键[22]

ꎬ能满足生物材料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和强度保

持时间ꎮ

丙交酯由于其低产量和复杂的生产工艺而价格

高昂ꎬ一些反应参数ꎬ如压力、温度、催化剂的类型和

乳酸低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ꎬ对丙交酯的产率有

显著影响ꎮ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各种催化剂

和改进丙交酯生产工艺上ꎮ 寻找低毒催化剂ꎬ以乳

酸为原料合成高收率的丙交酯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

要内容[23]

ꎮ 当前广泛使用的生产丙交酯的金属催

化剂是锌和锡化合物[24]

ꎬ如锌粉、D、L ̄乳酸锌、氧化

锌、辛酸亚锡和氯化锡等ꎮ 但这些催化剂存在以下

问题:1)多为粉末固体ꎬ难以与乳酸完全混溶ꎬ最终

影响丙交酯的产率ꎻ2) 反应温度过高(250 ℃ )ꎬ导

致不必要的副反应ꎬ使得 L ̄丙交酯[25]纯度较低ꎮ 传

统的布朗斯特酸催化剂ꎬ如 β-沸石和 ZSM-5ꎬ由于

乳酸在非选择性酸的催化下缩合成低聚物ꎬ丙交酯

产率低[26-27]

ꎮ Ma 等[28] 制备了 β - 沸石 ( Si / Al =

10)ꎬ能将乳酸转化为丙交酯ꎬ但产率仅为 77.5%ꎮ

因此ꎬ探索生产丙交酯的更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意

义[23]

ꎮ Wang 等[18] 提出了通过添加季戊四醇来固

定这些挥发性杂质以获得高纯丙交酯的新方法ꎬ然

后ꎬ乳酸可以直接蒸馏到 99%的纯度ꎮ Meng 等[19]

设计了一种 PANI 负载的 ZnO 纳米复合材料ꎬ作为

一种易于制备的催化剂ꎬ用于 L ̄乳酸缩聚生产 L ̄丙

交酯ꎬ产率为 84%ꎬ光学纯度为 98.2%ꎮ Upare 等[26]

以 SnO2

-SiO2 为催化剂ꎬ常压条件下由乳酸一步合

成丙交酯ꎬ优化乙醇结晶工艺后ꎬ丙交酯纯度为

99%ꎬ产率为 78%ꎮ H-Beta 沸石被认为是最佳的催

化剂ꎬ可达到 83%的丙交酯收率和 98%的光学纯

度[29]

ꎮ 本文首先采用间歇式反应器合成丙交酯ꎬ反

应结束后分离催化剂ꎬ再通过固定床来进一步提高

丙交酯收率(图 1)ꎮ 我们对多种非均相酸性催化剂

进行了测试ꎬ以获得更好的性能ꎮ 然而ꎬ在此过程

中ꎬ气相色谱法定量丙交酯存在问题[30]

ꎬ这通常会

提供比实际更高的收益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

研究ꎬ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合成过程中ꎬ以提高丙交

酯的收率ꎮ 结合固定床反应器ꎬ在优化的反应条件

下ꎬ丙交酯的收率最高可达 100%ꎮ

生物质 收率高 聚乳酸

条件温和

固体酸催化剂

间歇反应器+固定床

图 1 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

Fig.1 Synthesis of L ̄lactide from L ̄lactic acid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设备

乳酸(伊诺凯ꎬ95%)ꎬ丙交酯(阿拉丁ꎬ98%)ꎬ

甲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ꎬ≥99.5%)ꎬ邻二

甲苯(伊诺凯ꎬ99%)ꎬ对二甲苯(阿拉丁ꎬ98%)ꎬ氘

代氯仿(伊诺凯ꎬ99.9%)ꎬHND-580 固体酸催化剂、

HND-8 固体酸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磺酸树

脂、二氧化硅磺酸树脂均购自江阴市南大合成化学

有限公司ꎬ超纯水(自制)ꎮ

固定床反应器由上海岩征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提

供ꎮ 液相产物使用液相色谱仪(日本ꎬShimadzu)分

析ꎮ 核磁共振仪(BrukerAvance400) 由瑞士布鲁克

公司提供ꎮ

第 2 期 李娜等: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121?

第23页

1.2 实验步骤

1.2.1 间歇反应过程

在 100 mL 圆底烧瓶中ꎬ依次混合所需量的 L ̄

乳酸、催化剂和甲苯ꎬ烧瓶上放置油水分离器ꎬ并在

配有磁力搅拌器的油浴中加热至所需温度ꎬ整个反

应过程采用冷凝回流处理ꎬ能够及时将反应产生的

水带出ꎬ使化学平衡转移到产物侧ꎮ 分析前ꎬ所有样

品通过 0.22 μm 膜过滤器过滤ꎬ以去除固体颗粒ꎮ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滤液进行分析

定量ꎮ

1.2.2 逐步反应法

待间歇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ꎬ分

离催化剂ꎬ以乙腈为溶剂将反应液稀释至 250 mLꎮ

设定固定床的温度和流速ꎬ柱子内部填充石英砂ꎮ

先将柱子用乙腈洗涤 0.5 hꎬ然后将稀释的反应溶液

在固定床中进行高温反应ꎮ 固定床处理后的反应液

一般在前 2 h 内不收集ꎬ以防止被最初用于柱洗涤

的乙腈稀释ꎮ 此后ꎬ每小时采集 1 次样品ꎬ并采用液

相色谱法分析 L ̄丙交酯的产率ꎮ

1.3 产物分析

使用日本岛津有限公司生产的 Shimadzu 液相

色谱仪( LC) 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ꎮ LC 分析方法

为:色谱柱(250×4.6 mm)ꎻPDA 检测器ꎻ流动相为

V(乙腈) / V(超纯水)= 3 / 7ꎻ流速为 1.0 mL?min

-1

波长 196 nmꎻ进样量为 10 μLꎮ

1.4 结果计算

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ꎬ结合外标法计算出产物

收率ꎬ计算方法如下:

Y =

2C × V

M × n

× 100%

式中:Y 为丙交酯的产率ꎬ单位为%ꎻC 为丙交酯的

质量浓度ꎬ单位为 g?L

-1

ꎻn 为反应前乳酸的物质的

量ꎬ单位为 molꎻV 为定容的体积ꎬ单位为 LꎻM 为丙

交酯的相对分子质量ꎮ

2 结果与讨论

2.1 利用间歇反应器合成丙交酯

在 100 mL 圆底烧瓶中混合所需量的 L ̄乳酸、

催化剂和甲苯ꎬ在油浴中加热至所需温度ꎬ反应 1 hꎮ

首先对几种非均相酸性催化剂进行了测试ꎬ 以

HND-580(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ꎬ甲苯作溶

剂ꎬ1 mmol L ̄乳酸在 140 ℃ 下反应 1 hꎬ乳酸转化率

为 94%ꎬ得到 70. 1% 的 L ̄丙交酯收率(表 1ꎬ序号

1)ꎮ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ꎬ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

脂)、HND-8(酸性离子交换树脂)、silica-SO3H(二

氧化硅磺酸树脂)、PFSA(全氟磺酸树脂)得到的丙

交酯收率分别为 69.3%、55.6%、55.7%和 47.4%(表

1ꎬ序号 2~5)ꎮ 由此可见ꎬHND-580 在该反应条件

下产率最高ꎮ 然后ꎬ研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ꎬ与甲

苯相比ꎬ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作溶剂时ꎬ乳酸转化率

分别为 87%和 85%ꎬ丙交酯产率则要低得多ꎬ分别

为26.0%和 21.2%(表 1ꎬ序号 6 ~ 7)ꎮ 然后ꎬ优化了

溶剂的用量ꎬ当甲苯用量减少至 25 mL 和 15 mL 时ꎬ

丙交酯的收率分别为 64.9%和 44.8%(表 1ꎬ序号 8~

9)ꎬ均低于甲苯 30 mL 时的丙交酯产率ꎮ 最后考察

了反应温度对结果的影响ꎬ当温度由 140 ℃ 上升到

150 ℃时ꎬ丙交酯的产率从 70.1%下降到 55.1%(表

1ꎬ序号 10)ꎮ 当温度从 140 ℃ 下降到 130 ℃ 时ꎬ丙

交酯的产率下降幅度更大ꎬ仅为 38.9%(表 1ꎬ序号

11)ꎮ 在圆底烧瓶中进行 2 次放大反应后ꎬ乳酸转

化率分 别 为 95. 1%、 94. 9%ꎬ 丙 交 酯 收 率 分 别 为

70.6%和 71.1%(表 1ꎬ序号 12 ~ 13)ꎬ这对于工业化

生产具有重要意义ꎮ

此外ꎬ还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图 2)ꎮ 反应条件为 1 mmol L ̄乳酸ꎬ30 mL 甲苯ꎬ

HND-580 作催化剂ꎬ140 ℃ 反应 1 hꎮ 首先ꎬ没有催

化剂的参与ꎬL ̄丙交酯无法生成ꎮ 当催化剂用量增

加到 80 mg 和 100 mg 时ꎬ 丙交酯的产率分别为

68.0%和 70.3%ꎬ与 50 mg 时的产率(70.1%)接近ꎮ

当催化剂用量减少到 30 mg 时ꎬ丙交酯的收率仅为

49.4%ꎮ 因此ꎬ50 mg 催化剂更合适ꎮ

然后ꎬ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

(图 3)ꎮ 反应条件为 1 mmol L ̄乳酸ꎬ30 mL 甲苯ꎬ50

mg HND-580ꎬ140 ℃ ꎮ 乳酸转化率和丙交酯产率均

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ꎬ1 h 时乳酸转化率达到 94%ꎬ

丙交酯产率为 70.1%ꎬ2 h 时未见明显增加ꎬ故反应

时间为 1 h 较为合适ꎮ

最后ꎬ研究了在不同底物浓度下产物收率的变

化情况ꎮ 具体的反应条件为 L ̄乳酸ꎬ30 mL 甲苯ꎬ50

mg HND-580ꎬ140 ℃ ꎮ 当乳酸浓度从 0.033 mol?

-1增加到 0.1、0.17、0.23 和 0.33 mol?L

-1时ꎬ丙交

酯的收率分别为 53. 2%、47. 5%、43. 7% 和 40. 3%ꎮ

乳酸转化率无明显变化(图 4)ꎮ 低乳酸浓度更有利

于丙交酯的生成ꎮ 因此ꎬ最佳反应条件为:1 mmol

L ̄乳酸、50 mgHND-580、30 mL 甲苯作溶剂ꎬ140 ℃

下反应 1 hꎮ

?122?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24页

表 1 乳酸制备丙交酯

Tab.1 Preparation of lactide from L ̄lactic acid

序号 n(L ̄乳酸) / mmol 催化剂 溶剂 θ / ℃ 转化率/ % 产率/ %

1 1 HND-580 甲苯 140 94.0 70.1

2 1 Amberlyst-15 甲苯 140 89.0 69.3

3 1 HND-8 甲苯 140 85.0 55.6

4 1 silica-SO3H 甲苯 140 72.0 55.7

5 1 PFSA 甲苯 140 76.0 47.4

6 1 HND-580 邻二甲苯 170 87.0 26.0

7 1 HND-580 对二甲苯 170 85.0 21.2

1 HND-580 甲苯 140 78.1 64.9

1 HND-580 甲苯 140 55.2 44.8

10 1 HND-580 甲苯 150 60.0 55.1

11 1 HND-580 甲苯 130 63.2 38.9

12

10 HND-580 甲苯 140 95.1 70.6

13

20 HND-580 甲苯 140 94.9 71.1

反应条件:50 mg 催化剂ꎬ30 mL 溶剂ꎬ1 hꎬ600 r?min

-1

ꎬLCꎬ

1H NMR 分析ꎮ

25 mL 甲

苯ꎮ

15 mL 甲苯ꎮ

300 mL 甲苯ꎬ0.5 g HND-580ꎮ

600 mL 甲苯ꎬ1 g HND-580ꎮ

产率

转化率

100

75

50

25

0

0 25 50 75 100

率/%

100

75

50

25

0

率/%

m(催化剂) / mg

图 2 产物分布随催化剂用量的变化

Fig.2 Products distribution with catalyst dosage

产率

转化率

100

75

50

25

0

0 0.5 1.0 1.5 2.0

率/%

100

75

50

25

0

率/%

t / h

图 3 产物随时间的分布

Fig.3 Products distribution with time

100

75

50

25

0.07 0.14 0.21 0.28 0.35

率/%

0

100

75

50

25

0

率/%

产率

转化率

c(乳酸) / (mol?L

-1

)

图 4 不同底物浓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Fig.4 Products distribution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s

2.2 产物的定量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ꎬ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

(L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

1H NMR) 是丙交酯定量

的主要方法[29-30]

ꎮ 比如ꎬ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

(2010 plusꎬKyotoꎬJapan)ꎬ火焰电离检测器(FID)配

备 RTX VMS 色谱柱对丙交酯纯度进行了分析ꎮ 文

献[31]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 7890b)定量测定了

合成的丙交酯ꎮ 文献[32] 采用带 FID 的气相色谱

分析(Agilent HP 6820) 测定了产品中 DꎬL ̄丙交酯

的含量ꎮ Park 等[33]使用气相色谱(Agilent 7890)和

Cyclosil B 毛细管柱(0.32 mm×0.25 mm×0.25 μm)

与 FID 分析乳酸和丙交酯ꎮ Upare 等[34] 使用 DS

Science(IGC 7200) 分析乳酸转化率和丙交酯选择

性ꎬIGC 7200 配有 280 ℃ 的 FID 和手性 Cyclosil-B

毛细管柱(内径 0.32 mmꎬ长 30 m)ꎮ Xu 等[17] 使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ꎬ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分析了反应后的高浓度乳酸、粗丙交酯和聚合物的

成分ꎮ 文 献 [ 35 ] 采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 HPLC

U3000ꎬDionex)定量测定合成的丙交酯ꎮ 文献[36]

开发了一种将化学动力学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第 2 期 李娜等: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123?

第25页

的丙交酯定量分析方法(岛津公司ꎬ日本)ꎮ Gozan

等[3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ꎬUSA)测定了丙

交酯的浓度ꎮ 文献[38]使用1H NMR(JEOLꎬJapan)

分析了其生产过程中的丙交酯含量ꎮ

然而ꎬ在定量过程中 GC 和 LC 的分析结果存在

显著差异[29]

ꎮ 例如ꎬ10 mmol L ̄乳酸ꎬ0.1 g HND-

580ꎬ30 mL 甲苯ꎬ140 ℃ 下反应 2 hꎮ LC(ACQUITY

UPLC Hclassꎬ Shimadzu ) 测 得 的 丙 交 酯 产 率 为

14.3%ꎮ 然而ꎬ采用 GC(Agilent 7820A)分析的收率

为 77. 2%ꎮ 对 于 上 述 结 果ꎬ 利 用1H NMR ( Bruker

Avance 400)作为第 3 种方法进行验证ꎬ以甲酸为内

标ꎬ加入氘代氯仿ꎬ

1H NMR 分析表明ꎬ乳酸转化率

为 61%ꎬ丙交酯收率为 15.1%(图 5)ꎮ

1H NMR 的产

率与 LC 相近ꎬ因此ꎬLC 分析结果比 GC 更准确ꎮ 由

于 GC 进样口温度为 220 ℃ (图 6)ꎬ因此我们推断造

成这一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样品(10 mmol L ̄乳

酸ꎬ0.1 g HND-580ꎬ30 mL 甲苯ꎬ140 ℃下反应 2 h)在

进样口被气化ꎬ导致乳酸低聚物解聚生成丙交酯[29]

所以我们在气相中没有观察到不同的丙交酯峰ꎮ

LC 可以避免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ꎬ从这个角度来

看 LC 是一种更适合于丙交酯定量的分析设备ꎮ 此

外ꎬ我们认为ꎬ这一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模拟

GC 分析过程中的条件来提高丙交酯选择性的方法ꎬ

我们将在下一步详细研究ꎮ

80

60

40

20

0

LC GC NMR

率/%

不同分析方法

图 5 3 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对比

Fig.5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ree analytical methods

信号处理

信号 数据 尾气

检测器

色谱柱

进样器

(气化室)

进样

载气

流量控制

温度控制

100

75

50

25

0

0 40 20 30 10

图 6 气相色谱分析过程

Fig.6 Analytical process of gas chromatography

2.3 L ̄丙交酯选择性的提高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 GC 分析的高温环境ꎮ

首先ꎬ在无催化剂参与的情况下ꎬL ̄乳酸在 250 ℃ 的

固定床中直接进行反应ꎬ流速为 0. 5 mL?min

- 1

L ̄乳酸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转化ꎮ 然后在固定床

柱子内填充 HND-580 固体酸催化剂ꎬ固定床温度

设为 250 ℃ ꎬ流速为 0.5 mL?min

- 1

ꎬL ̄乳酸在此条

件下反应ꎬLC 未检测到 L ̄丙交酯ꎮ HND-580 催化

剂温度适用范围为 0 ~ 180 ℃ ꎬ固定床内温度超过

180 ℃ ꎬ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ꎮ HND-580 催化

剂在 250 ℃ 下煅烧了 1 hꎬ然后测定了煅烧前后

HND-580 的红外光谱ꎬ在 3 420、2 940、1 700 cm

-1

处分别对应于—OH、—C—H、—C O 的特征峰ꎻ

在 1 150 和 1 010 cm

-1处对应于—C—O 的特征峰ꎻ

不同温度下 HND-580 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图 7)ꎮ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OH —C—H —C—O

HND-580

HND-580(250)

A

—C —— O

σ/ cm

-1

图 7 HND-580 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光谱

Fig.7 FTIR spectra of HND-580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24?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26页

将 0.17 mol?L

-1的 L ̄乳酸(5 mmol L ̄乳酸ꎬ30

mL 甲苯)ꎬ50 mg HND-580ꎬ在圆底烧瓶中ꎬ140 ℃

反应 1 hꎬLC 分析乳酸转化率为 93%ꎬ丙交酯收率为

47.5%ꎮ HPLC 分析表明ꎬ反应后存在乳酸低聚物和

少量未完全转化的乳酸(图 8)ꎮ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

温后ꎬ分离催化剂的反应液在固定床上进行高温反

应ꎮ 固定床柱内填充石英砂ꎬ温度设定为 250 ℃ ꎬ流

速 0.5 mL?min

- 1

ꎬ经固定床处理后ꎬ乳酸转化率为

100%ꎬ丙交酯的收率提高到 60.5%左右(图 9(a))ꎮ

结果表明ꎬ固定床可以进一步促进中间体乳酸低聚

物的解聚ꎬ从而获得更高的丙交酯收率ꎮ 随后对固

定床流速和反应温度的优化并没有改善结果ꎮ

L-乳酸

L-丙交酯

乳酸低聚物

8.5 9.0 9.5

10 20 30 40

t / min

图 8 间歇反应器处理后的 HPLC 图谱

Fig.8 HPLC chromatogram after batch reactor treatment

由于 LC 分析中使用的溶液浓度低ꎬ降低乳酸

的浓度可能有助于提高产物收率ꎮ 然后ꎬ将 L ̄乳酸

浓度降至 0. 1 mol?L

-1

(3 mmol L ̄乳酸ꎬ30 mL 甲

苯)ꎬ以 50 mg HND-580 为催化剂ꎬ在 140 ℃的圆底

烧瓶中反应 1 hꎬLC 分析乳酸转化率为 93%ꎬ丙交酯

收率为 53.2%ꎮ 将分离催化剂的反应溶液在固定床

上进行高温反应ꎬ固定床温度设置为 250 ℃ ꎬ流速

0.5 mL? min

-1

ꎬ经固定床处理后ꎬ 乳酸转化率为

100%ꎬ丙交酯收率提高至 73. 5%左右(图 9( b))ꎮ

然后在此条件下ꎬ我们准备进一步降低乳酸浓度ꎬ以

获得理想的收率ꎮ

将 L ̄乳酸浓度进一步降低至 0.033 mol?L

-1

(1

mmol L ̄乳酸ꎬ30 mL 甲苯)ꎬ在 140 ℃的圆底烧瓶中

反应 1 hꎬLC 分析乳酸转化率 94%ꎬ丙交酯收率为

70.1%ꎬHPLC 分析表明ꎬ其中含有乳酸低聚物和极

少量未转化的乳酸ꎬ由于乳酸和乳酸低聚物的响应

值小于 L ̄丙交酯ꎬ因此在液相色谱图上不明显(图

10)ꎮ 经过固定床处理后(温度 250 ℃ ꎬ流速 0.5 mL

?min

- 1

)ꎬ乳酸完全转化ꎬ丙交酯的产率从 70.1%最

高可提至 100%(图 11(a))ꎬHPLC 的详细分析表明

乳酸转化完全ꎬ乳酸低聚物消失(图 12)ꎬ这些乳酸

低聚物可以在高温下解聚生成丙交酯[39]

ꎬ从而获得

较高的丙交酯产率ꎮ 由于反应条件温度较高ꎬ反应

液在固定床内的反应过程是连续的ꎬ所以我们每隔

1 h 对固定床处理后的反应液进行收集和定量ꎬ在

某些时间段检测到非常少量的内消旋-丙交酯(me ̄

so ̄LT)

[34]

ꎬ因为每个时间段的反应状态不可能完全

一致ꎬ因此ꎬ不同时间段的产物分析结果难免会有一

些细微的差异ꎮ 以 1.8 g(20 mmol)乳酸为原料ꎬ1 g

HND-580 为催化剂ꎬ在油浴中进行放大反应ꎬLC 分

析乳酸转化率 94.9%ꎬ丙交酯收率为 71.1%ꎬ经固定

60

45

30

15

0

3 4 5 6 7

率/%

58.2 62.1 59.1 61.3 61.9

t / h

(a)

80

60

40

20

0

3 4 5 6 7

率/%

73.3 72.7 73.6 73.9 74.2

t / h

(b)

图 9 反应液经固定床反应后的 L ̄丙交酯产率

Fig.9 Yield of L ̄lactide after fixed-bed reaction

L-乳酸 L-丙交酯 乳酸低聚物

9.4 9.8

10 20 30 40

8.6 9.0

0

t / min

图 10 间歇反应器处理后的 HPLC 图谱

Fig.10 HPLC chromatogram after batch reactor treatment

第 2 期 李娜等: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125?

第27页

床处理后(温度 250 ℃ ꎬ流速 0.5 mL?min

- 1

)ꎬ乳酸

完全转化ꎬ获得的丙交酯收率最高可达 100%(图 11

(b))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ꎬ通过将间歇过程的反应

液置于充满石英砂而不添加催化剂的高温固定床反

应器中ꎬ可获得高纯度的丙交酯ꎬ这在实际工业应用

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ꎮ

120

90

60

30

0

3 4 5 6 7

率/%

100 100 97 98.5 100

内消旋-丙交酯

L-丙交酯

t / h

(a)

120

90

60

30

0

3 4 5 6 7

率/%

100 99.1 99.8 100 100

内消旋-丙交酯

L-丙交酯

t / h

(b)

图 11 反应液经固定床反应后的 L ̄丙交酯产率

Fig.11 Yield of L ̄lactide after fixed-bed reaction

L-丙交酯

0 10 20 30 40

t / min

图 12 固定床处理后的 HPLC 图谱

Fig.12 HPLC chromatogram after fixed bed treatment

3 结论

在本工作中ꎬ评价了不同的多相催化剂ꎬ以 L ̄

乳酸为原料合成 L ̄丙交酯ꎬHND-580 表现出良好的

活性ꎮ 最重要的是ꎬ在定量过程中ꎬ气相色谱分析得

到的丙交酯收率比实际高得多ꎮ 详细的研究表明ꎬ

在 GC 分析的高温条件下ꎬ一些尚未完全转化的乳

酸低聚物解聚生成丙交酯ꎬ从而导致了较高的丙交

酯产率ꎮ 因此ꎬLC 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丙交酯定量方

法ꎮ 在此基础上ꎬ采用固定床设备模拟气相色谱分

析条件ꎬ可将丙交酯的最高收率提至 100%ꎮ 这一

发现对超纯丙交酯的工业生产至关重要ꎮ

参考文献:

[1] YI W JꎬLI L JꎬHAO Zꎬet al. Synthesis of l-lactide via

degradation of various telechelic oligomeric poly( l-lactic

acid) intermediates[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 ̄

try Researchꎬ2017ꎬ56(16):4867-4877.

[2] UNDRI AꎬROSI LꎬFREDIANI Mꎬet al.Conversion of po ̄

ly(lactic acid) to lactide via microwave assisted pyrolysis

[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ꎬ2014ꎬ

110:55-65.

[3] BOTVIN VꎬKARASEVA SꎬSALIKOVA Dꎬet al. Synthe ̄

ses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glycolide and lactide

as monomers for biodegradable polymers [ J ].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ꎬ2021ꎬ183:109427.

[4] ZHANG HꎬHU YꎬQI Lꎬet al.Chemocatalytic production

of lactates from biomass ̄derived suga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ꎬ2018ꎬ2018:1-18.

[5] NOFAR MꎬSALEHIYAN RꎬSINHA RAY S.Rheology of

poly ( lactic acid) ̄based systems[ J]. Polymer Reviewsꎬ

2019ꎬ59(3):465-509.

[6] CHEUNG EꎬALBERTI CꎬENTHALER S.Chemical recy ̄

cling of end ̄of ̄life poly(lactide) via zinc ̄catalyzed depo ̄

lym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 J ]. ChemistryOpenꎬ

2020ꎬ9(12):1224-1228.

[7] WILLIAMS C KꎬBREYFOGLE L EꎬCHOI S Kꎬet al.A

highly active zinc catalyst for the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of lactid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ꎬ

2003ꎬ125(37):11350-11359.

[8] XUE YꎬFENG JꎬMA Zꎬet al.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co ̄benign fire ̄retardant polylactide [ J]. Materials Today

Physicsꎬ2021ꎬ21:100568.

[9] GONCALVES CꎬGONCALVES I CꎬMAGALHÃES F Dꎬ

et al. Poly ( lactic acid) composites containing carbon ̄

based nanomaterials:a review[J].Polymersꎬ2017ꎬ9(7):

269-305.

[10] ZHAO XꎬHU HꎬWANG Xꎬet al.Super tough poly( lactic

acid) blend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 J ]. RSC Ad ̄

vancesꎬ2020ꎬ10(22):13316-13368.

[11] LAJUS SꎬDUSSEAUX SꎬVERBEKE Jꎬet al.Engineering

?126?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28页

the yeast yarrowia lipolytica for production of polylactic

acid homopolymer[J].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 ̄

otechnologyꎬ2020ꎬ8:954-968.

[12] QI XꎬREN YꎬWANG X.New advances in the biodegrada ̄

tion of poly(lactic) acid[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ꎬ2017ꎬ117:215-223.

[13] GOTO TꎬKISHITA MꎬSUN Yꎬet al.Degradation of poly ̄

lactic acid using sub ̄critical water for compost[ J].Poly ̄

mersꎬ2020ꎬ12(11):2434-2447.

[14] VAN WOUWE PꎬDUSSELIER MꎬVANLEEUW Eꎬet al.

Lactide synthesis and chirality control for polylactic acid

production[J].ChemSusChemꎬ2016ꎬ9(9):907-921.

[15] KASEEM M.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s[ J].Materialsꎬ

2019ꎬ12(21):3586.

[16] CASTRO-AGUIRRE EꎬIN

IGUEZ-FRANCO FꎬSAMSU ̄

DIN Hꎬet al.Poly( lactic acid) ̄mass productionꎬprocess ̄

ingꎬindustrial applicationsꎬand end of life[ J].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ꎬ2016ꎬ107:333-366.

[17] XU XꎬLIU L.A study on highly concentrated lactic acid

and the synthesis of lactide from its solution[J].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ꎬ2021ꎬ45(9 / 10):856-864.

[18] WANG GꎬTANG SꎬCAO Fꎬet al.Preparation of high pu ̄

rity lactide using a high boiling point alcohol immobiliza ̄

tion method[ 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 ̄

searchꎬ2018ꎬ57(22):7711-7716.

[19] MENG XꎬZHANG YꎬZHOU Hꎬet al.Polyaniline ̄suppor ̄

ted zinc oxide nanocomposite ̄catalyzed condensation of

lactic acid to lactide with high yield and optical purity

[J].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ꎬ2022ꎬ10

(23):7658-7663.

[20] DE CLERCQ RꎬDUSSELIER MꎬPOLEUNIS Cꎬet al.Ti ̄

tania ̄silica catalysts for lactide production from renewable

alkyl lactates: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 J].ACS Cataly ̄

sisꎬ2018ꎬ8(9):8130-8139.

[21] FENG LꎬFENG SꎬBIAN Xꎬet al.Pyrolysis mechanism of

poly(lactic acid) for giving lactid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tin [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ꎬ 2018ꎬ 157:

212-223.

[22] GHADAMYARI MꎬCHAEMCHUEN SꎬZHOU Kꎬ et al.

One ̄step synthesis of stereo ̄pure lꎬl lactide from l ̄lactic

acid[J].Catalysis Communicationsꎬ2018ꎬ114:33-36.

[23] PORYVAEVA E AꎬEGIAZARYAN T AꎬMAKAROV V

Mꎬet al.Synthesis of lactide from lactic acid and its e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rare ̄earth compounds[J].Russian Jour ̄

nal of Organic Chemistryꎬ2017ꎬ53(3):344-350.

[24] RITTINGHAUS R DꎬTREMMEL JꎬR U

°

ˇ

I C

ˇ

KA Aꎬet al.

Undiscovered potential:ge catalysts for lactide polymeriza ̄

tion[ J]. 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ꎬ2020ꎬ26 ( 1):

212-221.

[25] MENG XꎬYU LꎬCAO Yꎬ et al. Progresses in synthe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L ̄lactide

[J].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ꎬ2021ꎬ19( 47):

10288-10295.

[26] UPARE P PꎬCHANG J SꎬHWANG I Tꎬet al.Integrated

production of polymer ̄grade lactide from aqueous lactic

acid by comb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solvent

crystallization with ethanol[ J].Korean Journal of Chemi ̄

cal Engineeringꎬ2019ꎬ36(2):203-209.

[27] HU YꎬDAOUD W AꎬFEI Bꎬet al.Efficient ZnO aqueous

nanoparticle catalysed lactide synthesis for poly ( lactic

acid) fibre production from food waste [ J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ꎬ2017ꎬ165:157-167.

[28] MA ZꎬZHANG QꎬLI Lꎬet al. Steam ̄assisted crystalliza ̄

tion of highly dispersed nanosized hierarchical zeolites

from solid raw material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lactide production[ J].Chemical Scienceꎬ2022ꎬ13(27):

8052-8059.

[29] DUSSELIER MꎬVAN WOUWE PꎬDEWAELE Aꎬet al.

Shape ̄selective zeolite catalysis for bioplastics production

[J].Scienceꎬ2015ꎬ349(6243):78-80.

[30] HUANG QꎬLI RꎬFU Gꎬet al.Size effects of the crystallite

of zsm-5 zeolites on the direct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l-

lactic acid to lꎬl-lactide[J].Crystalsꎬ2020ꎬ10(9):781-

789.

[31] ZHANG YꎬQI YꎬYIN Yꎬet al.Efficient synthesis of lac ̄

tide with low racemization catalyzed by sodium bicarbon ̄

ate and zinc lactate[J].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 ̄

gineeringꎬ2020ꎬ8(7):2865-2873.

[32] YANG X GꎬLIU L J.Improved preparation of DꎬL ̄lactide

from DꎬL ̄lactic acid using microwave irradiation[J].Pol ̄

ymer Bulletinꎬ2008ꎬ61(2):177-188.

[33] PARK H WꎬCHANG Y K.Economically efficient synthe ̄

sis of lactide using a solid catalyst [ J].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ꎬ2017ꎬ21(12):1980-1984.

[34] UPARE P PꎬYOON J WꎬHWANG D Wꎬet al.Design of a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and di ̄

rect synthesis of lactide from lactic acid[J].Green Chem ̄

istryꎬ2016ꎬ18(22):5978-5983.

[35] XU YꎬFANG YꎬCAO Jꎬ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l ̄

lactide using Sn ̄beta zeolite catalysts in a one ̄step route

[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ꎬ2021ꎬ

60(37):13534-13541.

[36] FENG LꎬGAO Zꎬ BIAN Xꎬ et al. A quantitative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actide content using hydrolytic ki ̄

netics[J].Polymer Testingꎬ2009ꎬ28(6):592-598.

(下转第 143 页)

第 2 期 李娜等:L ̄乳酸合成 L ̄丙交酯过程中的定量问题及其提高选择性的方法 ?127?

第29页

收稿日期:2022-10-03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875096)ꎮ

作者简介:孟帅(1985—)ꎬ男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化学领域专利审查ꎮ

∗通信作者:冯刚(1982—)ꎬ男ꎬ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催化化学ꎮ E ̄mail:fenggang@ ncu.edu.cnꎮ

孟帅ꎬ李开扬ꎬ叶润平ꎬ等.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2):128-135.

MENG SꎬLI K YꎬYE R Pꎬ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perhydropolysilazane coating in 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s[ J].Journal of Nan ̄

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28-135.

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孟帅1

ꎬ李开扬1

ꎬ叶润平2

ꎬ张荣斌2

ꎬ冯刚2∗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ꎬ北京 100088ꎻ2.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以全氢聚硅氮烷(PHPS)作为前驱体制备的涂层在光电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ꎮ 介绍了 PHPS 分子结

构和 PHPS 涂层的形成机理ꎬ搜集整理了 PHPS 涂层的期刊文献与专利文献ꎬ根据功能将 PHPS 涂层分为介电层、

阻隔层、光学层ꎬ以及其他功能层ꎬ分析了不同功能涂层中 PHPS 结构、改性原料、制备方法、涂层结构等因素对涂层

性能的影响ꎬ对 PHPS 涂层在我国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展望ꎮ

关键词:全氢聚硅氮烷ꎻ涂层ꎻ光电ꎻ专利

中图分类号:TQ1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28-08

Research progress of perhydropolysilazane coating

in 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s

MENG Shuai

ꎬLI Kaiyang

ꎬYE Runping

ꎬZHANG Rongbin

ꎬFENG Gang

2∗

(1.Chemical Invention Examination DepartmentꎬSIPOꎬBeijing 100088ꎬChinaꎻ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

Abstract:Coatings prepared with perhydropolysilazane (PHPS) as precursors have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ield of optoelec ̄

tronics.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HP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HPS coating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collects and sorts

journal literature and patent literature of PHPS coating.The coatings were divided into dielectric layerꎬgas barrier layerꎬoptical layer and

other functional layer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The influence of PHPS structureꎬmodified raw materialsꎬpreparation methodsꎬcoating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coating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coatings.In additionꎬ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PHPS coating in our country was summarized and the perspectives in this field was provided.

Key Words:perhydropolysilazaneꎻ coatingꎻ optoelectronicꎻ patent

聚硅氮烷是主链由 Si—N 键构成的聚合物ꎬ其

性质比较活泼ꎬ与水、极性化合物、氧气等具有高的

反应活性ꎬ在陶瓷、航空航天、涂料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ꎮ 聚硅氮烷可分为有机聚硅氮烷和无机聚硅

氮烷ꎬ有机聚硅氮烷是侧链含有机基团的硅氮聚合

物ꎬ无机聚硅氮烷是侧基全为氢的硅氮聚合物ꎬ又称

为全氢聚硅氮烷(perhydropolysilazaneꎬPHPS)ꎬ其分

子中仅含硅、氮、氢 3 种元素ꎮ

相比有机聚硅氮烷ꎬPHPS 结构较单一ꎬ市场价

值大[1]

ꎬ可用于陶瓷前驱体、隔热材料制备等ꎮ

由于 PHPS 不含有机基团ꎬ可通过多种方式实

现低温转化ꎬ与基底黏附好ꎬ其转化形成的涂层具有

耐腐蚀、耐高低温、隔气、长期耐候性、透明和耐划刻

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涂层制备[2]

ꎮ 光电技术在现

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ꎬ光电领域涂层的制备依然

是阻碍其发展的难题ꎬPHPS 涂层技术作为光电技

术重要分支ꎬ对于改善光电器件性能、解决光电领域

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ꎮ

1 PHPS 结构及涂层形成机理

1.1 PHPS 结构

PHPS 是一种主链为 Si—N 结构ꎬ侧基全为 H

的含 硅 聚 合 物ꎬ 其 链 段 中 的 基 本 结 构 单 元 为

[—(SiH2—NH)n—]ꎬPHPS 中的最简单结构是具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30页

有图 1 的重复单元(a)的链状结构ꎬPHPS 分子内也

可同时具有链状结构与环状结构ꎬ例如分子内可以

具有由图 1 通式(b) ~ (f)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与下述

通式图 1(g)所表示的末端基团ꎮ

Si N

H H

H

Si N

H

H

Si N

H

Si N Si N

H H

H

Si N H

H

H

Si

(a) (b) (c) (d) (e) (f) (g)

图 1 PHPS 基本结构单元

Fig.1 Basic structural unit of PHPS

这样的 PHPS 分子内可以具有支链结构或环状

结构ꎬ其部分结构可如图 2(a)所表示ꎬ另外ꎬ如图 2

(b)所示ꎬPHPS 也可具有多个 Si—N 分子链进行交

联而得到的结构[3]

ꎮ 具有不同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的

PHPS 所形成的涂层的性能也相应有所不同ꎮ

SiH2

SiH

H

N

HN

H3Si

H2Si

H2Si H2Si H3Si

SiH

H

N

N

H

N

H

Si

H2

Si

Si Si

H2

SiH

NH

NH

HN

HN

N

N N

N

HN N N

(a)

Si N

N N N

N Si N Si

Si Si Si

(b)

图 2 PHPS 不同组成结构

Fig.2 Different constituent structures of PHPS

1.2 PHPS 涂层形成机理

PHPS 在氧气或水存在的条件下ꎬ在有/ 无催化

剂的条件下ꎬ经高温或光照处理可得到氧化硅涂层ꎮ

大量学 者 研 究 了 不 同 条 件 下 PHPS 的 成 膜 机

理[4-6]

ꎬ特别是王丹等[7] 研究了高温处理条件下

PHPS-氧化硅转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

(分别参见图 3 和图 4)ꎮ

图 3 展示了 PHPS 转化过程中的相演变过程ꎬ

其中 PHPS 相如图 3(a)所示ꎬPHPS 相为连续相的

海岛结构如图 3(b)所示ꎬ双连续相结构如图 3( c)

所示ꎬ氧化硅为连续相的海岛结构如图 3( d)所示ꎮ

图 4 的化学反应涵盖了 PHPS 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水

解、缩合和氧化反应ꎮ

研究结果表明ꎬ 当转化温度低于 180 ℃ 时ꎬ

PHPS 的转化以 Si—H 和 Si—N 的水解缩合反应为

主ꎬ转化程度较低ꎬ形成的是氧化硅为分散相、PHPS

为连续相的结构ꎬ此时样品的折光指数较高、模量和

硬度较低ꎮ 转化温度在 180 ~ 300 ℃ 时ꎬPHPS 的转

化以 Si—H 和 Si—N 的氧化反应为主ꎬ氧化硅相逐

渐生长ꎬ形成双连续的相结构ꎬ且在温度高于 200 ℃

时发生相反转现象ꎬ氧化硅相成为连续相ꎬ样品的力

学性能显著增加ꎮ 转化温度在 300 ~ 600 ℃ 时ꎬ氧化

硅网络骨架基本形成ꎬ在高温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

致密化ꎮ

形成 生长 相反转

(a) (b) (c) (d)

图 3 PHPS 转化过程中的相演变示意图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phase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PHPS transformation

2 PHPS 涂层的分类与应用

PHPS 作为涂层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ꎬ张宗波

等陆续报道了 PHPS 涂层材料研究进展[8]

、PHPS

用于塑料表面硬化涂层的研究进展[9]

、PHPS 制备

氧化硅气体阻隔涂层的研究进展[10] 等ꎮ 但上述文

章中均未涉及专利文献ꎬPHPS 涂层具有很高的应

用价值ꎬ作为重要研究主体的企业申请人ꎬ他们通常

将 PHPS 涂层的研究成果提交专利申请而非撰写学

术论文ꎬ且检索发现涉及 PHPS 涂层研究的专利数

第 2 期 孟帅等: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129?

第31页

量远超期刊论文数量ꎮ 本文同时选取 PHPS 涂层相

关专利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ꎬ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

利局智能检索系统的 CNTXT、VEN、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使用分类号 C08L83 / 16 及关键词“全氢聚

硅氮烷、PHPS、perhydropolysilazane” 等作为检索入

口进行检索ꎬ以 2022 年 12 月 1 日之前公开的文献

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专利从申请到公开有 18

个月的滞后期ꎬ故 2021 年至今的数据仅供参考)ꎮ

图 4 PHPS 转化过程中常见的水解与缩合反应

Fig.4 Common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reactions during PHPS transformation

2.1 PHPS 涂层作为介电层

二氧化硅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湿性以及绝

缘性ꎬ在层间绝缘以及沟槽填充方面成为不可或缺

的介电材料ꎮ PHPS 液相法制备的二氧化硅介电层

可克服热氧化法、CVD、PECVD 等方法所存在的缺

陷ꎬ因而得到广泛应用ꎮ

PHPS 原料结构影响介电层的性能ꎮ 文献[11]

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在 800 ~ 2 500 和3 000~ 8 000的

范围内具有极大值ꎬ且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

Mw

/ Mn 为 6 ~ 12 的 PHPS 制备涂布组合物ꎬ通过将

该涂布组合物涂布到具有间隙的基板上ꎬ并在 1 000

℃以下加热形成埋设到间隙深部的硅质膜ꎮ 除关注

相对分子质量外ꎬ更多的研究工作关注 PHPS 中元

素或基团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ꎮ 文献[12-13]中

使用不含 N—H、不含 C 且富含 Si 的 PHPS 组合物ꎬ

该组合物包含单元:[—N( SiH3 )x( SiH2—)y]ꎬ其中

当 x+y = 2 时ꎬx = 0、1 或 2 且 y = 0、1 或 2ꎻ并且当 x+y

= 3 时ꎬx = 0、1 或 2 且 y = 1、2 或 3ꎮ 将该 PHPS 与不

同催化剂配合制得氧化物膜ꎬ所得氧化物膜具有低

收缩率ꎬ特别适用于半导体间隙的填充ꎮ 文献[14]

使用了特定的 PHPSꎬ该 PHPS 的1HNMR 光谱满足

以下条件:从 N3 SiH1 和 N2 SiH2 导出的波峰称为波

峰 1ꎬ从 NSiH3 导出的波峰称为波峰 2ꎬ[ P1

/ ( P1

P2 )]比率大于或等于 0.77ꎻ从波峰 1 与波峰 2 之间

的最小点到 4.78 ppm 的面积称为区域 Bꎬ从 4. 78

ppm 到波峰 1 的最小点的面积称为区域 Aꎬ区域 A

的面积(PA)相对于区域 B 的面积(PB )的比率(PA

/

PB )大于或等于 1.5ꎬ使用该特定 PHPS 可制备层厚

度均一性极佳的二氧化硅层ꎮ 文献[15] 中制备了

重均分子量 ( MW ) 为 8 000 至 15 000ꎬ 氮含量占

PHPS 总重量的 25%至约 30%的 PHPSꎬ由该 PHPS

制备的二氧化硅层具有极佳的抗蚀刻性ꎮ

除了研究 PHPS 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ꎬ大量

研究将不同的改性原料与 PHPS 配合使用ꎬ从而制

备具有不同性能的涂层ꎮ 文献[16] 中使用数均分

子量为 100~50 000 的 PHPSꎬ以及以铝与硅的摩尔

?13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32页

比计含铝量不小于 1.0×10

-8且不大于 1.0×10

-4的铝

化合物的涂料组合物ꎬ制备了具有较小平带位移

(flat band shift)的硅质膜ꎮ 文献[17-18]中通过将

PHPS 溶液与含铝溶液、聚丙烯酸酯类溶液混合制

备组合物ꎬ该组合物经过涂布、加热干燥后得到介电

常数低于 2.5 并在环境气氛下基本上保持这种较低

的介电常数而无须进行抗水处理的多孔硅石涂层ꎮ

而文献[19]中将包含不小于 5 个 C—C 键间隔的含

2 个氨基的特定胺化合物与 PHPS 共用ꎬ从而以更

快速度并在更低的温度下形成致密的硅质薄膜ꎮ

此外ꎬ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制备方法如何影响涂

层性能ꎮ 文献[20]中通过涂布、干燥和紫外线照射

PHPS 原料得到氮氧化硅膜ꎬ该制备方法可克服氮

氧化硅膜制备方法复杂、制备成本高的问题ꎮ Park

等[21]将 N2O 等离子体处理 PHPS 并经 650 ℃ 空气

转化制备 SiO2 作为插层介电层( ILD)ꎬ研究显示

PHPS 对纵横比为 23 和宽为 15 nm 的沟槽形状具

有非常好的填充性能ꎬ同时对亚 30 nm 硅电路具有

非常好的平坦化性能ꎬN2O 等离子后处理的 ILD 可

有效减少 SiO2 的表面污染ꎮ Suzurikawa 等[22] 使用

PHPS 制备了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的钝化膜ꎬ

并研究了 O2 等离子体处理对膜性能的影响ꎬ其中膜

厚可达 600 nmꎬ薄膜 LAPS 的寿命可能超 2 周ꎮ Me ̄

hta 等[23]同时研究了处理方式和后处理对涂层性能

的影响ꎬ其使用 UV 处理、蒸汽退火处理旋涂 PHPS

薄膜ꎬ研究发现在蒸汽退火之前旋涂 PHPS 薄膜的

宽带紫外线辐射可提高长宽比(>7?1)间隙填充结

构内最终 SiO2 的密度ꎮ 与仅经过蒸汽退火的薄膜

相比ꎬ蒸汽退火后湿法蚀刻速率在 UV 处理平坦薄

膜中的提高达 18%ꎬ在≥7?1 的长宽比间隙填充结

构中的提高达 26%ꎬ其中紫外线的剂量对最终薄膜

致密化起到了关键作用ꎮ

2.2 PHPS 涂层作为阻隔层

阻隔层ꎬ特别是包括水蒸气在内的气体的阻隔

层是电子及光学器件常用的表面涂层ꎮ

文献[24]中采用 PHPS 制备了阻隔层ꎬ该阻隔

层和黏着剂层共同构成了黏着片ꎮ 阻隔层的表层部

的膜密度为 2.4~4.0 g?cm

-3

ꎬ相对于所述阻隔层的

表层部中的氧、氮、硅的总量ꎬ氧原子、氮原子和硅原

子的比例为 60% ~75%、0% ~ 10%、25% ~ 35%ꎬ这是

较早采用 PHPS 制备阻隔层的专利报道ꎮ 文献

[25]也研究了 PHPS 结构对气体阻隔膜的影响ꎬ其

使用了改性 PHPS 作原料ꎬ其中 SiH3 与 SiH 和 SiH2

的总和之比[( SiH3 ) ?( SiH + SiH2 )] 为 1?( 10 ~

30)ꎬ该结构 PHPS 制备所得的气体阻隔膜在高温高

湿条件下保存稳定性优异ꎮ

除仅使用 PHPS 原料ꎬPHPS 常与改性原料配

合使用制备阻隔层ꎮ 文献[26] 使用 PHPS 与金属

化合 物 如 三 仲 丁 氧 基 铝 制 备 得 到 结 构 式 为

SiOxNyMz 的含硅膜ꎬ其中 0.001≤Y / (X+Y)≤0.25、

3.30≤3y+2x≤4.80(上述化学式中ꎬM 表示元素周

期表的第 2 ~ 第 14 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但不包括

硅及碳)ꎬx 为氧相对于硅的原子比ꎬy 为氮相对于硅

的原子比ꎬz 为 M 相对于硅的原子比且为0.01~ 0.3ꎬ

X = x / (1+(az/ 4))ꎬY = y / (1+(az/ 4)ꎬ其中ꎬa 为元素

M 的价数)ꎬ该气体阻隔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保存

稳定性优异ꎮ 文献[27] 使用 PHPS 和以下添加剂

中的一种:1)烃基取代的胍类ꎻ2)包含氧以及氮作

为组成成分的冠醚胺类ꎻ3)具有氨基取代的多环结

构的环烷基类ꎻ4)烃基取代的肟类从而使所制备的

膜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能ꎮ 除添加剂外ꎬ溶液也

会影响 PHPS 阻隔层的性能ꎬ文献[28]中通过限定

PHPS 具有下述式(1) [—SiH2—NH—] 和( 2) [—

SiHR—NH—]表示的结构单元ꎬ并限定结构单元

(1) 和( 2) 中 Si—R 键的数目相对于 Si—H 键与

Si—R 键的总数的比为0.01以上 0.05(其中 R 为选

自碳原子 1~6 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6 ~ 12 的

芳香族烃基、碳原子数为 1~6 的烷氧基的基团)ꎬ从

而使其溶解于脂肪族烃类溶剂中ꎬ可使用该组合物

制备水蒸气透过率低的类二氧化硅玻璃阻隔层ꎮ

此外ꎬ还有大量文献研究制备方法对阻隔层的

影响ꎬ例如文献[29]中使用加热和等离子体处理的

方法ꎬ以 PHPS 作原料制备厚度为 10~500 nm、折射

率为 1.48~1.63 的隔气膜ꎮ 文献[30]在真空紫外照

射条件下使用 PHPS 在高分子基材如聚碳酸酯、环

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和纤维素衍生物基材上

制备生产率优异、具有非常优异的气体阻隔性且兼

具相位差膜功能的气体阻隔性膜ꎬ该膜可用作挠性

电子设备如 OLED 的气体阻隔膜ꎮ 文献[31] 中使

用 PHPS 作为原料涂覆在基材上ꎬ照射最大峰波长

为 160 ~ 179 nm 的光ꎬ接着用最大峰波长比之前照

射光的最大峰波长还长 10 ~ 70 nm 的光进行照射ꎬ

得到了具有良好阻气性能的硅质膜ꎮ Sasaki 等[32]

研究并讨论了真空紫外(VUV)诱导与 Si—N 键数、

PHPS 薄膜组成和自由体积(存在于形成的 Si—N

网络中)对 PHPS 致密化过程的影响ꎬ发现 VUV 辐

照时通过形成 Si—N 键引起快速的氢释放和薄膜致

密化ꎬ薄膜组成与残余氢原子和 Si—N 键的数量密

第 2 期 孟帅等: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131?

第33页

切相关ꎬ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开发具有较高密度和

优异气体阻隔性能(与真空处理阻隔膜所表现出的

性能相当)的溶液处理纳米 SiN 薄膜的指南ꎮ

Sasaki 等[33]进一步在室温下氮气气氛中通过

真空紫外(VUV)辐照全氢聚硅氮烷(PHPS)溶液制

备气体阻挡层ꎬ该层可具有 4.8 × 10

-5

g?m

-2?d

-1

(阻隔性能接近玻璃)的阻气性能ꎬ这使其成为迄今

为止性能最好的水蒸气阻隔材料之一ꎮ 具有该性能

的阻隔层厚度仅为 990 nmꎬ在短的 VUV 照射时间

(每个 PHPS 层 2.4 min)即可制备得到ꎮ

许多文献专门研究了层叠膜工艺对于膜性能的

影响ꎮ 文献[34] 中气体阻隔性膜的制造方法包含

在基材上形成第 1 阻隔层的工序和在上述第 1 阻隔

层上形成第 2 阻隔层的工序ꎬ形成第 2 阻隔层的工

序包含:在氧气浓度为 2.0×10

-4以下、水蒸气浓度为

1.0×10

-4以下的环境中使 PHPS 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而制备涂布液、在上述第 1 阻隔层上涂布上述涂布

液和对上述涂膜照射真空紫外线而对聚硅氮烷进行

改性ꎬ所得到的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优异ꎮ

文献[35]中提供了气体阻隔性膜ꎬ其结构是在基材

上依次具有锚固涂层以及与上述锚固涂层接触且通

过真空成膜法形成的气体阻隔层ꎬ上述锚固涂层是

用真空紫外照射 PHPS 而得到的ꎬ并且将上述锚固

涂层的厚度设为 A(nm)、将上述锚固涂层整体的氮

原子相对于硅原子的原子比(N/ Si) 设为 B 时ꎬA×

B≤60ꎬ使用该气体阻隔性膜的涂层使得电子设备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优异ꎮ 文献[36] 中使

用 PHPS 制备了阻气性优异且无色透明性优异的阻

气性层合体ꎬ其具有基材和阻气性单元ꎬ所述阻气性

单元包含在所述基材一侧的阻隔层(1)和在所述阻

隔层(1)的与基材一侧相反的面上的阻隔层(2)ꎬ所

述阻气性单元的厚度为 170 nm ~ 10 μmꎬ折射率为

1.40~1.50ꎬ所述阻隔层(2)的折射率为 1.50 ~ 1.75ꎬ

[阻隔层(1) 的光学膜厚] / [阻隔层( 2) 的光学膜

厚]为 3.0 以上ꎮ 文献[37]中公开了透明导电层叠

层用膜、其制造方法及透明导电膜ꎬ使用 PHPS 制备

的阻隔层使得具有该透明阻隔层的透明树脂膜基材

的 JIS K7129 所规定的 40 ℃ ×90%RH 的水蒸气透

过率为 1.0×10

-3

g?m

-2?d 以下ꎬ相当于 100 μm 该

透明树脂层的 JIS K7129 所规定 40 ℃ ×90%RH 的

水蒸气透过率为 20 g?m

-2?d 以下ꎮ

2.3 PHPS 涂层作为光学膜

PHPS 也经常被用于制备光学膜ꎬ例如可与改

性原料一起形成组合物来制备光学膜ꎮ 文献[38]

中通过(A)PHPS 和(B)从含硅氮烷的有机聚合物、

含硅氧硅氮烷的有机聚合物、含脲硅氮烷的有机聚

合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有机聚合物的组合物制备低

折射率膜ꎮ 文献[39] 中将含 PHPS 的溶液与含氟

聚合物的溶液进行混合、涂布ꎬ从而制备强度高、耐

油酸滑动的二氧化硅光学膜层ꎮ 而 Yamano 等[40]使

用 PHPS 的二甲苯溶液作为前体制备了掺杂螺吡喃

(SP)的二氧化硅涂层ꎬ掺杂 SP 的 PHPS 薄膜是透

明的和浅黄色的ꎬ随着 PHPS 向二氧化硅转化的进

行ꎬ颜色变为红色ꎬ并且 500 nm 处的吸光度增加ꎮ

曝光处理后ꎬ薄膜在空气中避光保存 73 h 后ꎬ500

nm 处的吸光度进一步增加ꎬ薄膜由红色变为深红

色ꎮ 由此获得的掺杂 SP 的二氧化硅涂层显示出可

逆的光致变色反应ꎬ当薄膜分别用可见光和紫外光

照射时ꎬ500 nm 处的吸光度分别降低和增加ꎬ所制

备的薄膜可用作光学膜ꎮ 除使用有机或高分子改性

原料外ꎬKhan 等[41] 在 PHPS 溶液中加入无机原料

ZnS:Mn

2+纳米粒子的胶体溶液ꎬ通过刮刀法制备了

发光薄膜ꎮ

除原料影响产物性能外ꎬ制备方法也会影响光

学膜的性能ꎮ Nakagawa 等[4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

备 PHPS 转化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薄膜ꎬ然后将其涂

覆在 4 层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的活性层

上ꎮ 相比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活性层的 OLEDꎬ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OLED 具有明显的电致发光

性能ꎬ该性能可归因于活性层的不溶解ꎮ 除关注具

体的制备方法外ꎬ更多的文献报道了工艺参数对

PHPS 的影响ꎮ Lee 等[43] 通过二丁基醚溶液在 Si

(100)上制备了 PHPS 旋涂层ꎬ在 405 nm UV 照射

的条件下ꎬ在水或双氧水溶液中制备得到了致密氧

化硅交联层ꎬ该层中 O/ Si 的化学计量比为 1.5~1.7ꎬ

折射率为1.45~1.47ꎮ Baek 等[44]在空气环境中和低

温下使用强脉冲紫外光( IPL) 通过各种曝光能量

(4.2、8.4 和 12.6 J?cm

-2

)制备了 PHPS 衍生的 SiOx

层ꎬ然后测试了它们的化学性能、组成、转化率和折

射率ꎬ所得的 SiOx 层表现出与热处理二氧化硅层

(600 ℃ ) 相 似 的 100% 转 化 率 和 与 无 定 形 SiO2

(1.45) 相同的折射率ꎮ 该 IPL 工艺可有效地将

PHPS 转化为具有良好硬度、弹性模量和透明度的

柔性聚合物薄膜上的 SiOx 层ꎬ可大规模应用于卷对

卷制造工艺及光学薄膜行业ꎮ

2.4 PHPS 涂层作为其他功能膜

太阳能电池用涂层是近年来 PHPS 应用比较活

跃的领域ꎬ其在太阳能电池器件中所发挥的作用各

?132?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34页

有不同ꎮ 例如文献[45] 中公开了使用 PHPS 制备

太阳能电池的介电阻挡层ꎬ阻挡层位于由金属或玻

璃构成的基材和铜-铟-硫化物(CIS)或铜-铟-镓-

硒化物(CIGSe)型光伏层状结构之间ꎮ 文献[46]中

采用 PHPS 制备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包封层ꎬ所制

备的黄铜矿太阳能电池对于波长范围为 300 ~ 900

nm 的光具有低于 95%的平均相对反射率ꎬ对于波

长范围为 1 100~1 500 nm 的光具有大于 200%的平

均相对反射率ꎬ所得到的膜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ꎮ

文献[47]中采用 PHPS 制备了太阳能电池用防眩

膜ꎬ防眩膜具有适合防眩性的表面凹凸ꎬ并能有效去

除附着在表面上的污染物质ꎮ 而 Kim 等[48] 通过真

空紫外辐照将 PHPS 转化为二氧化硅的方法来封装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ꎮ 为了避免 PHPS 溶

液和 VUV(λ = 172 nm)的高能光照射导致 PSC 的降

解ꎬ将 CdSe / ZnS 量子点作为阻挡层扩散在聚二甲

基硅氧烷基质中ꎬ所得封装层水蒸气透过率为8.63×

10

-3

g?m

-2?d

-1

(37.8 ℃ ꎬ100% RHꎬ相对湿度)ꎬ将

这种方法应用于柔性太阳能电池ꎬ其室温寿命延长

了 400 多小时ꎮ 进一步地ꎬKim 等[49] 也通过真空紫

外辐照将 PHPS 转化为二氧化硅的方法来封装柔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ꎬ所得的封装层呈 PHPS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 PHPS 三明治结构ꎬ

所得封装层水蒸气透过率为 0.92×10

-3

g?m

-2?d

-1

(37.8 ℃ ꎬ100% RHꎬ相对湿度)ꎬ可使得电池在环境

温度下工作1 000 h 后仍保持稳定ꎮ

此外文献[50] 中将 PHPS 溶解于二甲苯中而

形成界面液ꎬ界面液的 PHPS 遇氨水后水解ꎬ将钙钛

矿薄膜黏接在氧化钛致密层ꎬ从而推进了钙钛矿光

伏产业的规模化生产ꎮ

除了上述常用的介电层、阻隔层、光学层外ꎬ

PHPS 还可用于制备其他功能层ꎮ 例如文献[51]中

使用 PHPS 在基材上制备化合物层ꎬ使化合物层中

至少一部分的硅氮烷化合物转换为具有硅氧烷键的

化合物ꎬ并且在化合物层上形成由银或以银为主要

成分的合金构成的金属层ꎬ由此制备了透明的导电

膜ꎮ 文献[52]中使用包含溶剂、PHPS 和波长转换

剂的组合物制备相对于水溶液具有 50%或更高的

可见光透射率的波长转换薄膜ꎮ 文献[53] 中制备

了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导热绝缘板ꎬ具体来说是在金

属基板上依次层叠第一氧化物层、第二氧化物层和

由 PHPS 固化得到的二氧化硅的涂层ꎬ所得到的绝

缘板 具 有 良 好 的 导 热 性 能 及 绝 缘 性 能ꎮ 文 献

[54-56]中在交联剂存在下通过光照交联反应制备

PHPS 嵌段共聚物ꎬ该 PHPS 包含具有含 5 个以上硅

的聚硅烷骨架的直链或环状的嵌段 A 和具有含 20

个以上硅的聚硅氮烷骨架的嵌段 Bꎬ这种特殊结构

的 PHPS 可用于制备厚度大、密度高和与基板亲和

力强的牺牲膜ꎮ

3 结论

我国在光电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存

在较大的差距ꎬPHPS 涂层优异的加工性能和产物

性能使其在光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ꎮ 在

PHPS 的制备方面ꎬ我国的综合实力较弱[57]

ꎬ而对于

PHPS 涂层的应用ꎬAZ 电子材料、三星株式会社、柯

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等发达国家

的申请人在我国开展专利布局早ꎬ专利数量多ꎮ 相

比于国外在 PHPS 涂层方面的研究ꎬ国内的研究报

道较少ꎬ针对 PHPS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研究更是鲜

有报道ꎬ这无疑对我国光电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ꎮ

我国应加强 PHPS 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的研究ꎬ突

破 PHPS 制备与应用存在的难点并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ꎬ打造有竞争力的 PHPS 涂层产业链ꎮ

参考文献:

[1] 张宗波ꎬ肖凤艳ꎬ罗永明ꎬ等.全氢聚硅氮烷的应用及产

业化[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ꎬ2013ꎬ21(7):25-28.

[ 2 ] KOZUKA Hꎬ NAKAJIMA Kꎬ UCHIYAMA H. Superior

properties of silica films prepared from perhydropolysi ̄

lazane solu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lkoxide ̄derived silica films [ J]. ACS Ap ̄

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ꎬ2013ꎬ5(17):8329-8336.

[3] 冈村聪也ꎬ神田崇ꎬ樱井一成ꎬ等.全氢聚硅氮烷、以及

包含其的组合物、以及使用了其的二氧化硅质膜的形

成方法:CN201480066142.6[P].2018-10-19.

[4] LEE J YꎬTAKEICHI TꎬSAITO R.Study on synthesis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polybenzoxazine / silica nano ̄

composites provided from perhydropolysilazane[ J]. Poly ̄

merꎬ2016ꎬ99:536-543.

[5] LEE J YꎬSAITO R.Transparency and water vapor barrier

properties of polybenzoxazine silica nanocomposites pro ̄

vided with perhydropolysilazane [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ꎬ2016ꎬ133(47):44238.

[6] SOKRI M N MꎬONISHIN TꎬDAIKO Yꎬet al.Hydropho ̄

bicity of amorphous silica ̄based inorganic 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derived from perhydropolysilazane chemically

modified with alcohols [ J ]. Microporous & Mesoporous

Materialsꎬ2015ꎬ215:183-190.

[7] 王丹ꎬ郭香ꎬ李鹏飞ꎬ等.全氢聚硅氮烷-氧化硅的转化

第 2 期 孟帅等: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133?

第35页

过程研究[J].化学学报ꎬ2022ꎬ80(6):734-740.

[8] 张宗波ꎬ肖凤艳ꎬ罗永明ꎬ等.全氢聚硅氮烷(PHPS)涂

层材料研究进展[J].涂料工业ꎬ2013ꎬ43(4):74-79.

[9] 梁倩影ꎬ赵莉ꎬ孙宁ꎬ等.全氢聚硅氮烷用于塑料表面硬

化涂层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ꎬ2018ꎬ47(5):91-97.

[10] 张宗波ꎬ王丹ꎬ徐彩虹.全氢聚硅氮烷转化法制备氧化

硅气体阻隔涂层[J].涂料工业ꎬ2016ꎬ46(8):82-87.

[11] AZ 电子材料(日本) 株式会社.含有聚硅氮烷的涂布

组合物:JP20100001883[P].2013-03-27.

[12] L’AIR liquideꎬ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 ̄

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erhydropolysi ̄

lazan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oxide films

using same:US2019018985[P].2019-08-29.

[13] L’AIR liquideꎬ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 ̄

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erhydropolysi ̄

lazan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nitride films

using same:US2019019000[P].2019-08-29.

[14] 尹熙灿ꎬ金佑翰ꎬ高尚兰ꎬ等.用于形成二氧化硅层的组

成物、二氧化硅层及电子装置:CN201510282712.1[P].

2016-12-07.

[15] 三星 SDI 株式会社.用于形成二氧化硅层的组成物、二

氧化硅层以及电子装置:CN202110406105.7[P].2021

-10-22.

[16] 清水泰雄ꎬ一山昌章ꎬ名仓映乃.具有较小平带位移的

硅质膜及其制备方法:CN200580026893.6[ P].2007-

07-18.

[17] AOKI Tꎬ SHIMIZU Y. Low ̄permittivity porous siliceous

filmꎬ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such filmsꎬ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the film: US20010009735 [ P ].

2003-05-29.

[18] AOKI Tꎬ SHIMIZU Y. Porous siliceous film having low

permittivityꎬ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coating composi ̄

tion:US20030363007[P].2004-02-12.

[19] AZ Electronic Materials( Japan) KK. Composition contai ̄

ning polysilazane compoundꎬwhich can provide dense sili ̄

ceous film:JP2008069406[P].2009-04-30.

[20] AZ 电子材料(日本) 株式会社.形成氮氧化硅膜的方

法 和 具 有 由 此 形 成 的 氮 氧 化 硅 膜 的 衬 底:

JP2011064248[P].2012-12-27.

[21] PARK K SꎬKO P SꎬKIM S D. Effects of N2O plasma

treatment on perhydropolysilazane spin ̄on ̄dielectrics for

inter ̄layer ̄dielectric applications [ J]. Thin Solid Filmsꎬ

2014ꎬ551:57-60.

[22] SUZURIKAWA Jꎬ NAKAO Mꎬ TAKAHASHI H. Surface

passivation of the thin ̄film laps with perhydropolysilazane ̄

derived silica treated by O2 plasma[J].IEEJ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ꎬ 2011ꎬ 6 ( 4):

392-393.

[23] MEHTA SꎬSHENG HꎬKRISHNAN Rꎬet al.UV assisted

densification of perhydropolysilazane(PHPS) based spin ̄

on glass in high aspect ratio gap fill structure [ J]. ECS

Transactionsꎬ2018ꎬ85(13):717-728.

[24] 上村和惠ꎬ网野由美子ꎬ铃木悠太ꎬ等.粘着片以及电子

设备:CN201180042769.4[P].2014-12-10.

[25] 伊东宏明.改性聚硅氮烷、含有该改性聚硅氮烷的涂布

液及 使 用 该 涂 布 液 而 制 造 的 气 体 阻 隔 性 膜:

CN201580006849.2[P].2016-09-14.

[26] 长谷川彰ꎬ黑田俊也ꎬ石飞昌光ꎬ等.气体阻隔性层叠

膜:CN201080015879.7[P].2015-01-07.

[27] 森 田 敏 郎. 膜 形 成 组 合 物: CN200780024402. 3 [ P ].

2012-06-06.

[28] 信 越 化 学 工 业 株 式 会 社. 含 聚 硅 氮 烷 的 组 合 物:

CN201910645020.7[P].2022-07-12.

[29] 永绳智史ꎬ铃木悠太.改性聚硅氮烷膜及隔气膜的制造

方法:CN201280026469.1[P].2015-09-09.

[30] 本田诚.气体阻隔性膜、电子设备用基板和电子设备:

CN201380021977.5[P].2017-02-22.

[31] 尾崎祐树ꎬ樱井贵昭ꎬ小林政一.硅质致密膜的形成方

法:CN201380052701.3[P].2017-03-08.

[32] SASAKI TꎬSUN L NꎬKUROSAWA Yꎬet. al.Nanometer ̄

thick sin films as gas barrier coatings densified by vacuum

UV irradiation[ J].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ꎬ2021ꎬ4

(10):10344-10353.

[33] SASAKI Tꎬ SUN LꎬKUROSAWA Yꎬ et. al. Solution pro ̄

cessed gas barriers with glass ̄like ultrahigh barrier per ̄

formance [ J ].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ꎬ 2022ꎬ 9

(34):2201517.

[34] 铃木一生ꎬ 河村朋纪. 气体阻隔性膜的制造方法:

CN201780040108.5[P].2020-10-16.

[3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气体阻隔性膜和电子设备:

JP2015068227[P].2016-01-21.

[36] 大桥健宽ꎬ岩屋涉ꎬ铃木悠太.阻气性层合体、电子器件

用部件及电子器件:CN201680019724.8[P].2017-11-

28.

[37] 森田亘ꎬ原务ꎬ西岛健太ꎬ等.透明导电层叠层用膜、其

制造 方 法 及 透 明 导 电 膜: CN201680017089. X [ P ].

2020-06-30.

[38] AZ 电子材料(日本) 株式会社.用于形成低折射率膜

的组合物、形成低折射率膜的方法以及通过该形成方

法形成的低折射率膜和抗反射膜:JP2012054705[P].

2012-09-07.

[39] 小堀重人. 涂布液、改性二氧化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183259.4[P].2016-11-23.

[40] YAMANO AꎬKOZUKA H. Preparation of silica coatings

heavily doped with spiropyran using perhydropolysilazane

as the silica source and their photochromic properties[J].

?134?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36页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ꎬ2009ꎬ113( 17):5769-

5776.

[41] KHAN SꎬAHN H YꎬHAN J Sꎬet al. Luminescent silica

films prepared using perhydropolysilazane and Mn ̄doped

ZnS nanophosphors [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ꎬ 2020ꎬ

511:145441.

[42] NAKAGAWA RꎬJITSUI YꎬEMOTO Aꎬet. al. Fabrication

of silica glass thin films containing organic emissive mate ̄

rials and application to multi ̄lay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J].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ꎬ2016ꎬ

641(1):111-118.

[43] LEE J SꎬOH J HꎬMOON S Wꎬet.al.A technique for con ̄

verting perhydropolysilazane to SiOx at low temperature

[ J ].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 ̄State Lettersꎬ 2009ꎬ 13

(1):23-25.

[44] BAEK J JꎬPARK S MꎬKIM Y Rꎬet.al.Intense pulsed UV

light treatment to design functional optical films from per ̄

hydropolysilazane: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 J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ꎬ

2022ꎬ(1):254-273.

[45]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Solar cells with a barrier layer

based on polysilazane:EP2010001638[P].2010-09-23.

[46] 罗德 Kꎬ斯图加诺维克 Sꎬ斯克涅比斯 Jꎬ等.具有基于

聚硅氮烷的包封层的太阳能电池:CN201080018732.3

[P].2014-10-29.

[47] 株式会社钟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用防眩膜、带有防眩膜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JP2014066790

[P].2015-01-08.

[48] KIM JꎬJANG J HꎬKIM J Hꎬet.al.Inorganic encapsulation

method using solution ̄processible polysilazane for flexible

solar cells [ J].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ꎬ 2020ꎬ 3

(9):9257-9263.

[49] KIM D JꎬJEON G GꎬKIM J Hꎬet.al.Design of a flexible

thin ̄film encapsulant with sandwich structures of perhy ̄

dropolysilazane layers[J].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 ̄

facesꎬ2022ꎬ14(30):34678-34685.

[50] 孙越ꎬ林纲正ꎬ陈刚.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设备、方法及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N202111451993.0[P].2022-03-

25.

[51] 鬼头朗子ꎬ神崎寿夫ꎬ大下格.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

法:CN201010003998.2[P].2013-11-06.

[52] 赵素惠ꎬ韩准秀ꎬ李昇勇ꎬ等.具有聚硅氮烷和波长转换

剂的涂覆组成物和波长转换片: CN201510019229. 4

[P].2018-05-15.

[53] 汪洋ꎬ宋延林ꎬ张佑专.导热绝缘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

子元器件:CN201710911638.4[P].2019-07-05.

[54] NAKAMOTO NꎬFUJIWARA TꎬSATO A.Amorphous sili ̄

con form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block co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morphous silicon film using same:

US201917298549[P].2022-01-20.

[55] Merk Patent Gmbh.Method for producing amorphous sili ̄

con sacrifice film and amorphous silicon forming composi ̄

tion:EP2019082581[P].2020-06-04.

[56] FUJIWARA TꎬSATO A.Silicous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block co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i ̄

liceous film using same:US201917416005[P].2022-08-

02.

[57] 孟帅ꎬ逄贝莉.聚硅氮烷制备专利技术分析[ J].江西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46(4):411-416.

第 2 期 孟帅等:全氢聚硅氮烷涂层在光电领域的研究进展 ?135?

第37页

收稿日期:2023-02-16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65018)ꎻ江西省国家奖励后备培育项目(20223AEI91006)ꎮ

作者简介:邱祖民(1963—)ꎬ男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工ꎮ E ̄mail:qiuzm@ ncu.edu.cnꎮ

邱祖民ꎬ刘传福ꎬ吴正德ꎬ等.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2):

136-143.

QIU Z MꎬLIU C FꎬWU Z Dꎬet al.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rmal ̄sensitive ma ̄

terials with high boiling point[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36-143.

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邱祖民ꎬ刘传福ꎬ吴正德ꎬ於中烨ꎬ陈宏彬

(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在蒸馏体系中ꎬ具有高沸点和热敏性特征的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会因长时间所受高温而发生结构变化ꎬ如

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分离与纯化的难点ꎮ 分子蒸馏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新分离技术ꎬ常用于对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分

离ꎮ 对分子蒸馏原理及特点进行介绍ꎬ并概述了分子蒸馏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E、长链脂肪烷醇和角鲨烯提取

中的应用ꎬ探讨了其实际应用时的不足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ꎬ为后续分子蒸馏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

理论指导ꎮ

关键词:高沸点ꎻ热敏性ꎻ分子蒸馏ꎻ耦合精馏

中图分类号:TQ0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36-08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rmal ̄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high boiling point

QIU ZuminꎬLIU ChuanfuꎬWU ZhengdeꎬYU ZhongyeꎬCHEN Hongb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

Abstract:In distillation systemꎬthe structure of substances with high boiling point and heat sensitivity will change due to long time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he difficulty o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Molecular distil ̄

lationꎬas a special high technologyꎬis often used to separate high boiling point heat sensitive substances.In this paperꎬ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were introducedꎬ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in the extrac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ꎬvitamin Eꎬlong chain fatty anols and squalene was summarized.The shortcomings of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ꎬ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as prospectedꎬ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ubsequent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Key Words:high boiling pointꎻthermal sensitivityꎻmolecular distillationꎻcoupled distillation

自然界中有部分物系对温度很敏感ꎬ这种现象

被称为热敏性ꎬ当温度较高且受热时间过长时ꎬ该敏

感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ꎬ引起质变ꎬ其在生产过程

中ꎬ则往往表现为聚合、结焦、炭化、变色等状况ꎮ 常

见的高沸点、热敏性物质大都具有沸点高、结构复

杂、分子量大及热稳定性欠佳的特点ꎬ要对其分离与

纯化难度很大ꎬ尤其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工业生产

是一个挑战ꎮ一般情况下对热敏性物料的分离提纯

需要限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1]

ꎬ规避长时

间承受高温ꎮ

真空精馏是指在不到一个大气压的压力条件下

进行的精馏ꎬ也叫减压蒸馏ꎮ 其中在高于 13. 3 Pa

且低于 3.990 kPa 的情况下操作的精馏过程又称为

高真空精馏[2]

ꎮ 当真空度高于高真空精馏的操作

范围时ꎬ此时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会更大ꎬ该条件

下则属于分子蒸馏ꎮ 分子蒸馏(又称短程蒸馏) 是

指控制在一个操作温度低、压力较低时的蒸馏过程ꎬ

属于非平衡状态下的蒸馏ꎮ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极高

真空度下ꎬ利用混合物中不同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各

不相同从而实现分离的效果[3]

ꎮ 分子蒸馏技术的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38页

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压力低、加热时间短、蒸馏所需

要的温度低、分离效果优秀等方面ꎬ因此该技术常常

应用于具有热敏性、高沸点和易于氧化等特点的物

系分离[4]

本文主要从工业化案例的角度出发ꎬ根据精细

化工领域高真空蒸馏技术的理论知识ꎬ重点介绍分

子蒸馏原理、分子蒸馏装置的种类以及该技术在多

种热敏性物系中的分离应用ꎬ同时对分子蒸馏在油

脂深加工行业的应用现状及不足进行评述ꎬ对分子

蒸馏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ꎬ期望为分子蒸馏在

油脂提纯与分离的应用过程提供借鉴ꎮ

1 分子蒸馏原理、种类及特点

蒸馏是指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之间沸点的

差异而进行的分离过程ꎮ 分子蒸馏和常规减压蒸馏

虽然都称为蒸馏ꎬ但是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ꎬ分子

蒸馏是利用不同种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从而

其平均自由程也具有差异ꎬ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系

平均自由程度小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系ꎬ分离过

程如图 1 所示ꎬ混合液先进入加热板ꎬ在加热板中流

动时轻重组分的分子都会被加热ꎬ由液相逸出进入

气相ꎬ轻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重组分ꎬ而平均自

由程会长于重组分ꎬ此时当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一块

冷凝板ꎬ轻组分物质在冷凝板处冷凝ꎬ而重组分还到

不了冷凝板ꎬ会随混合液一同排出ꎮ 如此则实现了

轻重组分的分离ꎮ 在这个过程中驱动力是薄膜和冷

凝面之间的压差ꎬ由于分子蒸馏的真空度很高ꎬ即便

是一个微小的压降就可以实现蒸气的流动[5]

冷凝

重组分 轻组分

重分子

加热

轻分子

加热板 冷凝板

混合液

λ 轻

λ 重

图 1 分子蒸馏原理图

Fig.1 Scheme diagram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分子蒸馏装置核心的部分是分子蒸发器ꎬ共分

为 3 种ꎬ分别为降膜式分子蒸馏[6]设备、刮膜式分子

蒸馏[7]设备和离心式分子蒸馏[8] 设备ꎬ降膜式分子

蒸馏器是最早出现的一类ꎬ但存在液膜较厚且不均

匀、效率低下的缺陷ꎬ现已逐渐被淘汰ꎬ刮膜式分子

蒸馏设备更为复杂ꎬ依靠中间旋转的刮板可以形成

更为均匀的液膜厚度ꎬ分离效率有所提高ꎬ离心式分

子蒸馏设备则是三者之间最为复杂的装置ꎬ液膜主

要是靠离心力形成[1]

ꎬ它们的设备与运行示意图分

别如图 2~图 4 所示ꎮ 目前刮膜式分子蒸馏器在工

业上应用最为广泛ꎮ

馏出物 残留物

真空系统

图 2 降膜式分子蒸馏设备与运行示意图

Fig.2 Device and operation diagram of

falling ̄film short ̄path evaporator

进料

残留物 馏出物

真空

蒸发器

冷凝器

图 3 刮膜式分子蒸馏设备与运行示意图

Fig.3 Device and operation diagram of

wiped film short ̄path evaporator

分子蒸馏与常规减压精馏的区别有以下 3 个方

面:分子蒸馏压降小于常规减压蒸馏ꎬ常规减压蒸馏

的物系会有多次的蒸发冷凝过程ꎬ分子间碰撞多ꎬ压

降大ꎬ而分子蒸馏仅有 1 次蒸发冷凝ꎬ分子间不会发

生碰撞ꎬ压降小ꎻ不同于常规减压蒸馏ꎬ分子蒸馏往

往是不可逆的ꎻ就真空度而言ꎬ分子蒸馏也远低于常

规减压蒸馏[1]

相较于常规精馏ꎬ分子蒸馏具有以下优势:分子

蒸馏的真空度高ꎬ在操作过程中温度较低ꎬ会远低于

第 2 期 邱祖民等: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137?

第39页

物系的沸点ꎻ分子蒸馏还具有受热时间短、分离效率

高等优点ꎬ因此在易氧化物质中的分离效果良好ꎬ特

别适合对温度敏感且高沸点物质的提纯ꎻ另外分子

蒸馏在脱臭、脱色以及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方面具

有不俗的效果ꎮ 由于分离过程不包含化学反应ꎬ因

此可以很好地保护被分离物质不被污染ꎬ保持提取

物的原有品质ꎻ分离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减压蒸馏和

普通的薄膜蒸发器[5]

残余物 馏出物

冷凝器

进料计量阀

加热转子

机械泵

冷阱

进料槽 进料储罐脱气阀

扩散泵

图 4 离心式分子蒸馏设备与运行示意图

Fig.4 Device and operation diagram of

centrifugal short ̄path evaporator

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分离技术ꎬ与常规

真空精馏技术相比ꎬ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9]

ꎬ特别

是近年来人们追求天然材料ꎬ这为分子蒸馏技术的

应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ꎮ 分子蒸馏技术在

脱酸[10-12]

、脱色[13]

、除臭[14-15]

、纯化[16-17]或浓缩[18]

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ꎬ尤其在浓缩或纯化具有高

分子量、热稳定性差、高沸点和高黏度的物质时展现

出优越的分离效果[19]

ꎮ 现如今分子蒸馏已在高沸

点热敏性功能性物质(如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脂

肪烷醇、维生素 E、植物角鲨烯、羊毛脂胆固醇等浓

缩和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20-26]

2 分子蒸馏在高沸点热敏性物质分离中的

应用

热敏性物料常常出现在食品、医药、香料等领

域ꎮ 例如食品行业的柠檬精油[27]

、果蔬汁[28]

ꎬ医药

行业的广藿香精油[29]

ꎬ香料行业的牛至精油[30]

、迷

迭香精油[31]

ꎬ对此类物质常规的分离手段有超临界

萃取[32]

、色谱分离[33]

、结晶[34]等ꎮ 超临界萃取具有

安全无毒ꎬ价格低廉的优势ꎬ但人们对超临界流体本

身的认知还不够透彻ꎬ对于传质理论的相关研究远

不如传统的精馏、萃取技术成熟ꎻ结晶法操作较为简

便ꎬ但是适合于凝固点高的物质分离ꎻ色谱分离具有

分离程度高、分离速度快的优势ꎬ但是洗脱时溶剂的

使用量大ꎬ会造成浪费ꎬ不利于产业化生产ꎬ且若分

离物的极性相差不大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ꎮ 分子蒸

馏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ꎬ其操作温度低ꎬ分离时间

短ꎬ分离效率高的优势逐渐凸显ꎬ尤其在高沸点热敏

性且易氧化的物质的分离过程中效果显著ꎮ 以下概

述分子蒸馏在不同种类热敏性物质中的成功应用ꎮ

2.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与纯化

多不饱和脂肪酸指含有多个双键且碳原子数为

18 至 22 之间的直链脂肪酸ꎬ常见的有二十碳五烯

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花生四烯酸

(ARA)和亚麻酸(ALA)等ꎬEPA 和 DHA 一个重要

来源就是深海鱼油和藻油[35]

ꎮ 不同种类的鱼体内

EPA 和 DHA 的含量不尽相同ꎬ 大部分的含量在

5% ~25%之间ꎬ长链的 Omega ̄3 PUFA 在鱼体内的

总含量往往能达到 20% ~ 30%ꎮ 但要想达到现代保

健品的要求这样的含量还是远远不够ꎮ 这几年制药

行业和保健品行业利用长链 Omega ̄3 PUFA 的理化

性质对其进行分离提纯[20]

ꎮ 利用不同碳链长度的

脂肪酸在低压力下沸点不同ꎬ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

流量可以实现不同规格 EPA 和 DHA 配比的产品生

产ꎬ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ꎮ 目前ꎬ分子蒸馏技术

凭借提取率高、对环境污染小、可连续性生产的优势

而广泛应用于从鱼油中提取 EPA 和 DHAꎮ

例如方旭波等[21]以乙酯化鱼油为原料ꎬ将分子

蒸馏法和尿素包合法相结合ꎬ设置 2 次 5 级分子蒸

馏ꎬ优化整个工艺流程ꎬ探究出了最佳包合工艺ꎬ其

EPA 和 DHA 总含量从最初 30.72%提高到 83.42%ꎬ

且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标准ꎮ 王亚男等[36] 则以金

枪鱼鱼油为原料ꎬ通过乙酯化将鱼油甘油三酯转化

为乙酯ꎬ然后通过 3 级分子蒸馏将起始 29.0%的乙

酯鱼油提高到 70.8%ꎬ富集效果显著ꎮ Lin 等[37] 采

用分子蒸馏和尿素络合相结合的方式从沙丁鱼油乙

酯中对 EPA 和 DHA 进行分离纯化ꎬ将尿素和沙丁

鱼油乙酯按照 1.9?1 的质量比混合后在较冷条件

下结晶ꎬ最后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得到最终产物ꎬ

EPA 和 DHA 的质量分数均可以达到 83.5%ꎬ具有较

好的富集效果ꎮ

分子蒸馏技术不仅具有分离程度高、适合热敏

性物质的优势ꎬ还可以与结晶、超临界萃取等技术结

合使用ꎬ实现进一步提纯ꎮ 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提纯

方法ꎬ只能得到总含量超过 50%的 EPA 和 DHAꎬ多

级分子蒸馏则可以得到总含量相对更高的产品ꎬ然

?138?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40页

而随着级数的增加ꎬ馏分的总含量固然可以提高ꎬ但

同时设备的投资费用和能耗会大幅上升ꎬ得率也会

随之下降ꎮ 为解决这个问题ꎬ国内部分公司采用分

子蒸馏法和尿素包合法相结合的工艺来实现提纯ꎮ

例如江苏常州奥奇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挪

亚圣诺(太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舟山新诺佳

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及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

司等ꎮ

2.2 维生素 E 的分离与纯化

维生素 E

[38]也称为维他命 Eꎬ又名生育酚ꎬ是一

种脂溶性抗氧化剂ꎬ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ꎮ 主要是

通过拦截过氧自由基实现抗氧化的作用ꎬ具有特殊

气味ꎬ氧化后的呈暗红色ꎮ 维生素 E 还具有提高机

体免疫力和预防癌症的作用ꎬ是人类日常生命活动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ꎮ 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药品兼

营养保健品ꎬ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ꎮ 维

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 是维生素系列三大主要

产品ꎬ在全世界范围应用广泛ꎬ需求量大ꎮ 维生素 E

根据来源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

素两大类ꎬ由于天然维生素 E 受全球植物油精炼规

模限制ꎬ总产量受限ꎮ 而合成维生素 E 由于是全合

成ꎬ在全球产值占到 80% 以上ꎬ国内外市场前景

广阔ꎮ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生育酚一共有 4 种类型ꎬ

即 α-、β-、γ-和 δ-生育酚ꎬ也叫作天然维生素 E 或

者混合生育酚ꎬ主要从植物油精炼中脱臭工艺产生

的副产物———脱臭馏出物(deodorizer distillateꎬ又称

DD 油)提取而来ꎮ 不同植物油中 4 种类型的生育

酚比例不同ꎬ例如大豆油来源的天然维生素 E 中 d-

α-生育酚相对含量最低(一般约 8% ~ 14%之间)ꎬ

d-δ-生育酚相对含量最高(一般在 20% ~ 30% 之

间)ꎻ而葵花籽油来源的天然维生素 E 中 d-α-生育

酚相对含量最高(≥80%)ꎬ其他来源如玉米、菜籽、

棉籽或者混合油脂来源的 α-生育酚比例介于大豆

和葵花籽油之间ꎮ 而合成维生素 E 又称为 dl-α-生

育酚醋酸酯(天然是 d-构型ꎬ合成是 dl)ꎬ由一系列

的基础石化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分别合成主环(三甲

基氢醌)与侧链(异植物醇)ꎬ最后两者缩合而成ꎬ结

构式如图 5 所示ꎬ由维生素 E 的结构式可知ꎬ有 3 个

手性碳ꎬ即 2、4 和 8 位ꎬ共计有 2

3 = 8 个旋光异构

体[39]

目前不论天然维生素 E 还是人工合成的维生

素 Eꎬ都是高沸点热敏性脂溶性成分ꎮ 王秀华等[40]

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

生育酚ꎬ实验过程采用了 2 次蒸馏:第 1 次蒸馏温度

控制在 100 ℃ ꎬ操作压力设置 0.5~1.5 Paꎻ第 2 次蒸

馏控制在 150 ℃ ꎬ操作压力设置为 0.1 ~ 0.4 Paꎮ 进

料速率为 1.0 mL?min

-1

ꎬ刮膜器转子转速为120 r?

min

-1

ꎬ经过 2 次分子蒸馏ꎬ生育酚含量由原来的

8.46%提高到 49.5%ꎬ富集效果显著ꎮ 王宝刚等[41]

将前处理的大豆脱臭馏出物作为原料ꎬ采用分子蒸

馏的方式提纯天然维生素 Eꎬ首先将原料甲酯化ꎬ采

用水洗去除醇ꎬ再通过冷析、分离甾醇后ꎬ再经过 2

级分子蒸馏浓缩得到纯度较高的天然维生素 Eꎬ同

时得到甾醇和脂肪酸甲酯 2 种副产品ꎬ经过 2 级分

子蒸馏后ꎬ在轻组分相中天然维生素 E 含量达到

49.6%ꎬ第 1 级分子蒸馏后副产品脂肪酸甲酯含量

能达到 87%ꎮ

图 5 合成维生素 E 的化学结构式

Fig.5 Chemical structure of vitamin E

林涛等[23]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提纯维生素 Eꎬ

不同于以往的分离提纯方法ꎬ由于杂质的流动性很

差ꎬ为了减小物料在壁面的残留ꎬ林涛等先对粗品进

行脱气、脱臭处理ꎬ再对维生素 E 进行提纯ꎮ 实验

以纯度为 91%的合成维生素 E 粗产品作为原料ꎬ首

先采用多级蒸馏的方式去除杂质得到中间产品ꎬ最

后 1 次蒸馏轻组分得到的就是维生素 Eꎮ 整个实验

研究了蒸馏温度、进料速率、操作压力、操作级数对

维生素 E 纯度的影响ꎬ最后得出蒸馏温度为 158

℃ 、进料速率为 110 mL?h

-1

ꎬ操作压力趋近于 0 时

纯度最高ꎬ产品纯度能达到 98%以上ꎮ 而操作级数

在达到 6 级后ꎬ维生素 E 的纯度变化不大ꎮ

Giménez 等[42]以大豆和葵花籽油脱臭馏出物为

原料ꎬ采用 1 次降膜蒸馏和 2 次分子蒸馏的方法对

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 E 进行浓缩ꎬ降膜蒸馏温度为

150 ℃ ꎬ压力为 8 ~ 13. 33 kPaꎬ第 1 次分子蒸馏为

230~ 240 ℃ ꎬ压力为 1. 33 Paꎬ第 2 次分子蒸馏为

270~280 ℃ ꎬ压力为 0.133 Paꎬ为了获得 500 mg?

-1的天然维生素 E 使用了固定化脂肪酶作为生物

催化剂ꎬ用甘油对浓缩物中存在的游离脂肪酸进行

酶促酯化ꎬ其次ꎬ用乙醇萃取反应混合物富集生育

酚ꎬ然后采用离心和蒸馏去除有机溶剂ꎮ 通过上述

方法ꎬ豆油和葵花油除臭馏出物的生育酚质量分数

由5.06%上升为 53.14%ꎬ已经达到标准化商业水平ꎮ

第 2 期 邱祖民等: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139?

第41页

2.3 长链脂肪烷醇的分离纯化

长链脂肪醇ꎬ一般是指含碳个数在 20 个以上的

直链脂肪醇ꎬ它们可以和长链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

酯类物质ꎬ常存在川蜡或植物蜡中ꎬ例如蔗糖蜡、糠

蜡、蜂蜡等ꎮ 尤其是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ꎬ因为具

有减轻肌肉疲劳疼痛、增强耐力和爆发力、降低血清

胆固醇的功效ꎬ所以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度一直很

高ꎬ并对它们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ꎮ

例如刘元法[43]就对米糠蜡中含有的二十八烷醇进

行精制ꎬ运用单级分子蒸馏技术获得了含有 30%的

二十八烷醇产品ꎬ如果采用多级蒸馏的方式ꎬ则最终

产品的得率可以达到 80%ꎮ Chen 等[44] 同样采用分

子蒸馏的方式对米糠蜡中的二十八烷醇粗提物进行

精制ꎬ先将米糠蜡加入烧瓶中ꎬ并加热至其完全熔

化ꎮ 在连续搅拌下将含有 0.2% KOH 的正丁醇溶液

加入到熔融的米糠蜡中ꎬ溶液回流 8 hꎮ 将反应混合

物冷却至 0 ℃ ꎬ随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ꎮ 将所得

干燥固体用乙醇在 70 ℃ 下提取ꎬ得到质量分数为

12.12%的二十八烷醇粗提取物ꎬ再通过分子蒸馏的

方法进行提纯ꎬ通过实验确定了在 176.1 ℃ ꎬ压力为

171.98 Pa 时提纯效果最佳ꎬ此时的二十八烷醇的质

量分数能达到 25.93%ꎬ产率为 51.09%ꎮ Chen 等[45]

在另外 1 项实验中先采用酯交换的方法得到米糠

蜡ꎬ再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对粗提取物进行进一步

提纯ꎬ通过实验确定了在 150 ℃ ꎬ66.66 Pa 压力下提

纯效果最佳ꎬ提纯后的产品中二十八烷醇由 25.4%

上升到 37.6%ꎬ三十烷醇质量分数由 51.5%上升到

72.6%ꎮ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长碳链脂肪烷醇ꎬ

具有工艺简单ꎬ自动化程度高ꎬ操作安全可靠ꎬ产品

质量好的优势ꎮ

2.4 角鲨烯的分离纯化

角鲨烯( Squalene)ꎬ又称为鲨烯[46]

ꎬ分子式为

C30H50 ꎬ相对分子质量为 410.7ꎬ化学名称为 2ꎬ6ꎬ10ꎬ

15ꎬ19ꎬ23-六甲基-2ꎬ6ꎬ10ꎬ14ꎬ18ꎬ22-二十四碳六

烯ꎬ这种烃类物质具有高度的不饱和结构ꎬ可能存在

的顺反异构体有 10 种之多ꎮ 最初角鲨烯是从深海

鲨鱼的肝油中提取ꎬ占脂质含量的 90%以上ꎮ 近年

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ꎬ加之深海鲨鱼生产

周期长ꎬ繁殖率低ꎬ深海鲨鱼数量大幅度减少ꎬ各国

为保护鲨鱼的种群数量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

捕杀ꎬ因此由鲨鱼来源的角鲨烯锐减ꎮ 人们转而投

向植物来源的角鲨烯[47]

ꎬ近年来从 DD 油中提取植

物甾醇[48]

、天然维生素 E

[49] 及角鲨烯[50] 的研究较

多ꎬ生产较为成熟ꎬ例如欧洲从橄榄 DD 油中提取角

鲨烯已经实现产业化[51]

ꎮ 丁辉等[25] 以大豆 DD 油

为原料ꎬ通过皂化及 2 级分子蒸馏提取角鲨烯ꎬ其中

1 级分子蒸馏过程蒸发温度 73 ℃ ꎬ控制进料速度为

1.1 mL?min

-1

ꎬ刮膜的转速则控制在 250 r?min

-1

经过分子蒸馏提纯ꎬ角鲨烯含量从原料的 1.95%提

升到 21.01%ꎬ总收率 86.8%ꎮ 国内江西宜春大海龟

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宣称是首家从其他植物 DD 油

(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苋菜油及葵花籽等)来源

实现规范化提取的厂家ꎬ并牵头制定了“天然维生

素 E 用植物油馏出物” “植物角鲨烯”的团体标准ꎬ

取得了重大突破ꎮ Cetinbas 等[15]通过两步法从含有

40%角鲨烯的橄榄油脱臭馏出物中回收角鲨烯ꎮ 第

一步将游离脂肪酸酯化ꎬ再通过分子蒸馏的方式分

离角鲨烯ꎬ酯化的最佳条件为 190 ℃ ꎬ反应 360 minꎬ

此时的游离脂肪酸含量由最初的 49. 3% 降低到

7.9%ꎬ分子蒸馏时温度控制在 190 ~ 230 ℃ ꎬ压力控

制在 6.65~665 Pa 进行实验ꎬ发现在 230 ℃ ꎬ压力为

6.65 Pa 时角鲨烯的纯度最高ꎬ此时角鲨烯质量分数

可以达到 98.1%ꎬ总回收率能达到 68%ꎮ

3 分子蒸馏技术的不足

然而分子蒸馏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ꎬ首先是由

于其操作压力非常低ꎬ而蒸发面积又受到结构限制ꎬ

致使其处理强度与处理量均小于精馏塔的ꎻ其次ꎬ分

子蒸馏设备的真空度要求非常高ꎬ需要高质量的密

封性材料ꎬ动态密封的最低耐压值不超过 0.5 Paꎬ静

密封则必须满足耐高温、耐油、较好的弹性和耐久

性ꎮ 此外由于旋转部件与内部紧固件之间的距离

小ꎬ加工制造必须精确ꎬ因此生产成本也较为高昂ꎮ

受传动件、刮膜及密封等条件限制ꎬ多不饱和脂肪

酸、天然和合成维生素 E 等功能性油脂使用的分子

蒸馏蒸发面积以 5 ~ 20 m

2 为主ꎬ另外ꎬ由于分子蒸

馏设备具有价格昂贵ꎬ前期投资较大ꎬ操作费用高

昂ꎬ维护困难等缺点ꎬ对其进一步的应用也造成了一

定的阻碍ꎻ不同于减压精馏塔ꎬ单级分子蒸馏由于只

存在一个单级过程ꎬ如果待分离的物料沸点差异接

近或者具有同系物则分离效果往往打折扣ꎬ此时则

需要多级分子蒸馏联用[50]

ꎮ 例如在鱼油行业中ꎬ采

用单级的分子蒸馏设备来分离鱼油和去除高沸点的

杂质时并不合适ꎬ更多地会选择多级的分子蒸馏设

备来提纯ꎬ例如应文俊等采用 6 ~ 8 级分子蒸馏设备

来实现分离[52]

ꎬ采用多级分子蒸馏提纯可以做到

EPA 和 DHA 总含量达到 80%ꎬ该方法也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ꎬ由于鱼油产品的种类繁多ꎬ高纯度鱼油的

?14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42页

提纯领域少有涉及ꎬ更适用于中纯度和低纯度的混

合型鱼油的提纯ꎮ 天然维生素 E 行业也有类似的

特点ꎬ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 Eꎬ一般需要

3~4 级分子蒸馏联用ꎬ才能得到 50% 的混合生育

酚ꎬ如果需要分离其中的植物角鲨烯和生育酚单体

(α-、β-、γ-和 δ-生育酚)ꎬ即使多级分子蒸馏仍然

无能为力ꎮ

4 未来发展的方向

针对上述分子蒸馏存在的缺陷ꎬ目前研究的热

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预处理后将高真空精馏和分

子蒸馏结合起来ꎬ发展为多功能耦合蒸馏的模式ꎮ

例如在鱼油行业ꎬ为了解决分子蒸馏分离效率差ꎬ且

不能分离 EPA 和 DHA 单体的缺陷ꎮ 代志凯等[20]

申请了高真空精馏耦合分子蒸馏工艺富集鱼油中

EPA 和 DHA 的专利ꎬ该专利以鱼油乙酯为原料ꎬ采

用 3 级分子蒸馏耦合工艺ꎬ第 1 级作为精馏ꎬ在第 2

级的轻组分相的出口接收 EPA 乙酯ꎬ第 3 级的轻组

分相接收 DHA 乙酯ꎬ可以得到含量较高的 EPA 乙

酯和 DHA 乙酯产品ꎬ该合成方法代替了原来的 6~8

级分子蒸馏工艺ꎬ因此效率大大提高ꎮ 该方法的特

点在于能将 EPA 乙酯和 DHA 乙酯实现分离ꎬ因此

在后续的实际生产中 EPA 乙酯和 DHA 乙酯的比例

可以任意调整ꎬ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又拓展了应用

范围ꎬ孙海辉等[53]

、魏国华等[54-55] 分别申请了高真

空精馏耦合分子蒸馏工艺制备天然维生素 E、植物

角鲨烯及植物角鲨烷的专利ꎮ 相比于传统技术中对

天然维生素 E 采用的多级分子蒸馏工艺ꎬ高真空精

馏耦合分子蒸馏工艺既有高真空精馏的分离力能

强、效率高的优势ꎬ又能避免精馏塔受热时间长、温

度高、压降大的缺陷ꎬ两者优势互补ꎮ 目前除了能利

用传统的大豆 DD 油为原料ꎬ还能利用各种混合植

物油来源的 DD 油(混合植物油来源的 DD 原料中

生育酚含量一般低于大豆 DD 油ꎬ提纯难度大)ꎬ通

过独创的耦合精馏工艺ꎬ可以富集到 50% ~ 70%的

含量(传统的多级分子蒸馏工艺只能富集到 25%)ꎬ

有利于下游进一步通过离子交换或者硅胶色谱分

离ꎮ 此外由于耦合精馏出色的分离效果ꎬ专利中还

提出能分离混合生育酚中的 4 种单体生育酚ꎬ进一

步放大了耦合精馏的优势ꎮ 该技术如果能推广ꎬ相

信也能应用于鱼油行业中的 EPA 和 DHA 单体的分

离ꎬ长链脂肪烷醇中的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的分

离等领域ꎮ

参考文献:

[1] 李春利ꎬ田昕ꎬ李浩ꎬ等.高沸点热敏体系精馏过程的研

究进展[J].化工进展ꎬ2022ꎬ41(4):1704-1714.

[2] 唐善宏ꎬ伍昭化ꎬ刘乃鸿ꎬ等.精细化工高真空连续精馏

技术[J].现代化工ꎬ2008ꎬ28(S1):71-74.

[3] MAZZELLI AꎬLUZZI D MꎬBUONANNO Gꎬet al.An opti ̄

mized separation process of microalgal lipidic products by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 ̄economic analysis [ J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ꎬ2019ꎬ207:1187-1195.

[4] 付建平ꎬ胡居吾ꎬ李雄辉ꎬ等.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工业

中的应用研究[J].粮油加工(电子版)ꎬ2015(6):41-

43.

[5] 左青ꎬ左晖.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深加工中的应用[ J].

中国油脂ꎬ2022ꎬ47(3):143-147.

[6] ZHU DꎬHUANG F XꎬXU S Lꎬet al.Multi ̄scale simula ̄

tion of falling film short ̄path distillation[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ꎬ 2016ꎬ 94 ( 8): 1533 -

1538.

[7] VALIZADEHDERAKHSHAN MꎬKAZEM-ROSTAMI Mꎬ

SHAHBAZI Aꎬ et al. Refining cannabidiol using wiped ̄

film molecular distillation:experimentationꎬprocess mod ̄

elingꎬand prediction[ 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 ̄

istry Researchꎬ2022ꎬ61(19):6628-6639.

[8] YU J AꎬZENG A WꎬYUAN X Gꎬet al.CFD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across the laminar wavy film on a centrifugal

molecular distillator[J].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 ̄

ogyꎬ2015ꎬ38(10):1865-1872.

[9] FENG T HꎬXUE RꎬZHU Lꎬet al.Comparison of antioxi ̄

dant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Eucommia wood vine ̄

gar under the refining methods of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and vacuum distillation [ 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 ̄

uctsꎬ2023ꎬ192:116013.

[10] ŞTEFAN N GꎬIANCU PꎬPLEŞU Vꎬet al.Highly efficient

deacidification process for Camelina sativa crude oil by

molecular distillation [ J ]. Sustainabilityꎬ 2021ꎬ 13 ( 5 ):

2818.

[11] LI J WꎬSUN D WꎬQIAN L Gꎬet al.Subcritical butane ex ̄

traction of wheat germ oil and its deacidification by molec ̄

ular distillation[J].Moleculesꎬ2016ꎬ21(12):1675.

[12] HAN LꎬZHANG S AꎬQI B Kꎬet al.Molecular distillation ̄

induced deacidification of soybean oil isolated by enzyme ̄

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effect of distillation parame ̄

ters[J].Applied Sciencesꎬ2019ꎬ9(10):2123.

[13] 郑来宁ꎬ刘玉兰ꎬ王动民ꎬ等.浸出混合油脱溶工艺对米

糠毛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 J]. 粮食与食品工业ꎬ

2015ꎬ22(6):4-7.

[14] SONG G SꎬZHANG M NꎬPENG Xꎬet al.Effect of deodo ̄

第 2 期 邱祖民等: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141?

第43页

rization method on the chemical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fish oil during refining[J].LWTꎬ2018ꎬ96:560-567.

[15] CETINBAS SꎬGUMUS-BONACINA C EꎬTEKIN A.Sepa ̄

ration of squalene from olive oil deodorizer distillate us ̄

ingshort ̄path molecular distillation [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ꎬ2022ꎬ99(2):175-179.

[16] LUO HꎬJIANG W LꎬZHA G Zꎬet al.Removal of impurity

Pb during crude selenium purification by controlling po ̄

tential oxidation and vacuum distillation [ J ]. Vacuumꎬ

2022ꎬ195:110674.

[17] XIONG Nꎬ FRIEDRICH SꎬMOHAMED S Rꎬ et al. Th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impurities in the purification of

high ̄purity magnesium via vacuum distillation[J].Journal

of Sustainable Metallurgyꎬ2022ꎬ8(4):1561-1572.

[18] MA C GꎬMA J XꎬLI L Jꎬet al.Evaluation of 3 ̄monochlo ̄

ropropanol esters and glycidyl esters during the produc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diacylglycerol by two ̄stage short ̄path

molecular distillation[J].LWTꎬ2021ꎬ144:111145.

[19] RODRIGUEZ N EꎬMARTINELLO M A.Molecular distil ̄

lation applied to the purification of biodiesel from ethanol

and soybean oil[J].Fuelꎬ2021ꎬ296:120597.

[20] 代志凯ꎬ李祥清ꎬ何国军ꎬ等.一种高含量 Omega ̄3 脂肪

酸乙酯的制备方法:CN201610167926.9[P].2021-11-

23.

[21] 方旭波ꎬ龚戬芳ꎬ蒋雅美ꎬ等.分子蒸馏和尿包结合法富

集乙酯化 EPA/ DHA[J].中国食品学报ꎬ2013ꎬ13(4):

101-106.

[22] 乔国平ꎬ王兴国.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油脂工业中应用

[J].粮食与油脂ꎬ2002ꎬ15(5):25-27.

[23] 林涛ꎬ王宇ꎬ梁晓光ꎬ等.分子蒸馏技术浓缩合成维生素

E[J].化工进展ꎬ2009ꎬ28(3):496-498.

[24] 赵国志ꎬ刘喜亮ꎬ刘智锋.高纯度维生素 E 产品生产新

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ꎬ2008ꎬ16(3):28-30.

[25] 丁辉ꎬ程楠ꎬ齐德珍ꎬ等.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角鲨烯的

富集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ꎬ2012ꎬ29(4):15-20.

[26] 张星华.羊毛脂中胆甾醇的分离提取工艺[D].天津:

天津大学ꎬ2010.

[27] GUADAYOL MꎬGUADAYOL J MꎬVENDRELL Eꎬ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pene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

and the growth cycle of lemon fruit and comparison of two

extraction methods[J].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ꎬ

2018ꎬ30(4):244-252.

[28] CRISCUOLI Aꎬ DRIOLI E. Date juice concentration by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Separation and Purifi ̄

cation Technologyꎬ2020ꎬ251:117301.

[29] WIDYASANTI AꎬNURJANAH SꎬNURHADI Bꎬet al.Iso ̄

lation of guaiene from crude and distillate patchouli oil ex ̄

tracted by molecular distillation[ J].IOP Conference Se ̄

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ꎬ 2021ꎬ 924 ( 1):

12008.

[30] OLMEDO RꎬNEPOTE VꎬGROSSO N R.Antioxidant ac ̄

tivity of fractions from oregano essential oils obtained by

molecular distillation [ J ]. Food Chemistryꎬ 2014ꎬ 156:

212-219.

[31] MEZZA G NꎬBORGARELLO A VꎬDAGUERO J Dꎬet al.

Obtention of rosemary essential oil concentrates by molec ̄

ular distillation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anal ̄

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ꎬ2013ꎬ9

(2):147-153.

[32] YOUSEFI Mꎬ RAHIMI - NASRABADI Mꎬ POURMOR ̄

TAZAVI S Mꎬet al.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ssen ̄

tial oils[J].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ꎬ2019ꎬ

118:182-193.

[33] HUANG JꎬHE J MꎬMU Q.Relayed chromatography ̄coun ̄

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in series with liquid chromatog ̄

raphy for the separ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ꎬ2022ꎬ1676:463205.

[34] YANG PꎬYANG XꎬLIU Hꎬet al.Isolation of punicic acid

from pomegranate seed oil by modified freeze crystalliza ̄

tio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ꎬ2022ꎬ46(12):2-12

[35] ZEB LꎬTENG X NꎬSHAFIQ Mꎬet al. Simultaneous ex ̄

traction of DHA and EPA rich oil and separation of pro ̄

teins from Antarctic krill using three ̄phase partitioning

system of cosolvents and organic salt[J].Journal of Chem ̄

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ꎬ 2022ꎬ 97 ( 8): 2231 -

2242.

[36] 王亚男ꎬ徐茂琴ꎬ季晓敏ꎬ等.分子蒸馏富集金枪鱼鱼油

ω-3 脂肪酸的研究[ J].中国食品学报ꎬ2014ꎬ14( 7):

52-58.

[37] LIN WꎬWU F WꎬYUE Lꎬet al.Combination of urea com ̄

plexation and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o purify DHA and

EPA from sardine oil ethyl esters[J].Journal of the Amer ̄

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ꎬ2014ꎬ91(4):687-695.

[38] TRABER M G. Vitamin E [ J]. Advances in Nutritionꎬ

2021ꎬ12(3):1047-1048.

[39] 邵斌.天然 D-α-维生素 E[ J].中国食品添加剂ꎬ2000

(2):78-83.

[40] 王秀华ꎬ谷克仁.分子蒸馏提取天然维生素 E 研究[ J].

中国油脂ꎬ2006ꎬ31(9):72-74.

[41] 王宝刚.分子蒸馏提纯天然维生素 E 工艺实践[ J].中

国油脂ꎬ2005ꎬ30(10):80-82.

[42] GIMÉNEZ TꎬMULA DꎬGEA-BOTELLA Sꎬet al.Lipase

catalyzed deacidification of tocopherol ̄rich distillates ob ̄

tained from natural Vitamin E sources [ J]. Process Bio ̄

chemistryꎬ2019ꎬ77:70-76.

?142?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44页

[43] 刘元法.米糖蜡中二十八醇的提取与功能性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ꎬ2000.

[44] CHEN FꎬCAI T YꎬZHAO G Hꎬet al.Optimizing condi ̄

tion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crude octacosanol extract from

rice bran wax by molecular distillation analyzed using re ̄

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 ̄

ingꎬ2005ꎬ70(1):47-53.

[45] CHEN Fꎬ WANG Z Fꎬ ZHAO G Hꎬ et al.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octacosanol extracts from rice bran wax by mo ̄

lecular distillation[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ꎬ2007ꎬ

79(1):63-68.

[46] PARAMASIVAN KꎬMUTTURI S.Recent advances in the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squalene[J].World Journal of Mi ̄

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ꎬ2022ꎬ38(5):1-21.

[47] ARDHYNI D HꎬAPARAMARTA H WꎬWIDJAJA Aꎬet

al.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qualene from Nyam ̄

plung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leaves[ J].IOP Con ̄

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ꎬ 2022ꎬ

963(1):12042.

[48] YAN FꎬYANG H JꎬLI J Xꎬet al.Optimization of phytos ̄

terols recovery from soybean oil deodorizer distillat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 Societyꎬ 2012:

2012ꎬ89:1363-1370.

[49] LIU WꎬFU X LꎬLI Z Z.Extraction of tocopherol from soy ̄

bean oil deodorizer distillate by deep eutectic solvents

[J].Journal of Oleo Scienceꎬ2019ꎬ68(10):951-958.

[50] LAORETANI D SꎬIRIBARREN O A.Optimization of the

recycle structure of multiple stages molecular distillat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ꎬ 2018ꎬ

130:35-41.

[51] 代志凯ꎬ李祥清ꎬ马金萍ꎬ等.植物角鲨烯提取研究进展

[J].粮食与饲料工业ꎬ2017(6):27-31.

[52] 应文俊ꎬ赵永俊ꎬ汪志富ꎬ等.一种分离提纯鱼油中的二

十碳五烯酸乙酯的方法及精馏装置:CN202211122105.

5[P].2022-11-18.

[53] 孙海辉ꎬ张昭ꎬ叶留平ꎬ等.一种以精馏-分子蒸馏耦合

方 式 制 备 天 然 维 生 素 E 的 方 法 及 装 置:

CN201510476895.0[P].2015-11-18.

[54] 魏国华ꎬ孙海辉ꎬ谢刚ꎬ等.从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

天然维生素 E 的方法:CN201810429190.7[P].2021-

01-12.

[55] 魏国华ꎬ孙海辉ꎬ谢刚ꎬ等.植物角鲨烯组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及应用其的产品:CN201810429153.6[P].

2021-07-23.

???????????????????????????????????????????????

(上接第 127 页)

[37] GOZAN MꎬKAMILAH FꎬWHULANZA Yꎬet al.Optimiza ̄

tion of lactide synthesis from lactic acid in biorefinery of

palm oil wast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J].

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 ̄

ingꎬ2018ꎬ334:12058-12066.

[38] UTSUNOMIA CꎬMATSUMOTO KꎬDATE Sꎬet al.Micro ̄

bial secretion of lactate ̄enriched oligomers for efficient

conversion into lactide:a biological shortcut to polylactide

[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ꎬ2017ꎬ124

(2):204-208.

[39] TSUJI HꎬFUKUI IꎬDAIMON Hꎬet al. Poly( l - lactide)

Ⅺ.lactide formation by thermal depolymerisation of poly(l

-lactide) in a closed system[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ꎬ2003ꎬ81(3):501-509.

第 2 期 邱祖民等:分子蒸馏技术在高沸点热敏性油脂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143?

第45页

收稿日期:2022-11-18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8046、52268043)ꎻ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领军人才项目

(20204BCJ22003)ꎮ

作者简介:雷斌(1980—)ꎬ男ꎬ教授ꎬ博士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再生混凝土ꎮ E ̄mail:blei@ ncu.edu.cnꎮ

雷斌ꎬ黄威武ꎬ王时彦ꎬ等.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3ꎬ45

(2):144-153.

LEI BꎬHUANG W WꎬWANG S Yꎬet al.Multi field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freeze ̄thaw con ̄

ditions[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ꎬ2023ꎬ45(2):144-153.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

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雷斌ꎬ黄威武ꎬ王时彦ꎬ徐震寰

(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ꎬ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由于混凝土服役时通常处于多因素耦合环境ꎬ单一的冻融循环场不能反映服役混凝土的工作状态ꎮ 考

虑了不同新、老界面渗透率、不同降温速率和是否存在外加荷载等因素ꎬ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第一主应力分布、孔隙

水压力、各细观成分应变参数的变化ꎮ 通过 Python 编写再生混凝土的二维随机骨料模型ꎬ利用 Python 对 Comsol 进

行二次开发ꎬ从细观层面上分析了荷载-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ꎮ 结果表明:新、老界面渗透率过高会

导致试件第一主应力下降ꎬ导致砂浆发生受拉破坏ꎻ降温速率过快导致孔隙水结冰速率提高并使结冰量增大ꎬ水相

变引起的体积膨胀导致孔隙壁受到更大压力ꎻ外加荷载的存在加快了冻融过程中老砂浆与新水泥基质的剥离ꎮ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ꎻ数值模拟ꎻ冻融模拟ꎻ随机骨料ꎻ多场耦合

中图分类号:TU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56(2023)02-0144-10

Multi field coup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nder freeze ̄thaw conditions

LEI BinꎬHUANG WeiwuꎬWANG ShiyanꎬXU Zhenhuan

(School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ꎬNanchang UniversityꎬNanchang 330031ꎬChina)

Abstract:Since concrete in service is usually in a multi ̄factor coupled environmentꎬa single freeze ̄thaw cycle temperature field

cannot completely reflect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concrete in service.In this paperꎬ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permeability

of new and old interface transition zonesꎬdifferent cooling rate and whether there is external loadꎬthe meso component changes of 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distributionꎬ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train parameters of recycled concrete were analyzed.The two ̄dimensional ran ̄

dom aggregate model of recycled concrete was compiled by Pythonꎬ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load freeze ̄thaw cycle

was analyzed from the meso level by the Comsolꎬwhich is continually developed by Pyth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of the specimen decreases and the mortar is in tensile when new and old ITZs permeability are high.The freezing rate of pore water and

the amount of freezing were increased when the cooling rate was rapidlyꎬand the volume expansion caused by the water phase change

leads to higher pressure on the pore wall.The presence of the external load accelerated the stripping of the new cement matrix from the

old mortar during the freeze ̄thaw process.

Key Words:recycled concreteꎻ numerical simulationꎻ freeze thaw simulationꎻ random aggregatesꎻ multi field coupling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度的加快ꎬ老旧房屋及老旧

构筑物的拆除所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对环境造成了

较大的污染ꎮ 有研究表明大约有 70% ~ 80%的粗骨

料和细骨料用于混凝土中ꎬ将建筑废料中的再生粗

细骨料用于制造再生混凝土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与

环境效益[1]

ꎮ 再生混凝土是指利用再生粗骨料完

全或者部分取代天然骨料浇筑成的混凝土[2]

ꎮ 再

生混凝土技术不仅缓解了我国天然砂石紧缺的问

题ꎬ同时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并推动了我国建筑

行业转型ꎬ为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巨大帮

第 45 卷第 2 期

2023 年 6 月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45 No.2

Jun.2023

第46页

助[3]

我国幅员辽阔ꎬ许多处于寒冷环境下的混凝土

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冻融破坏ꎬ再生混凝土在冻

融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问题ꎮ 由于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比传统混凝土复

杂ꎬ其细观结构中存在 2 个界面过渡区ꎬ分别是再生

骨料与老旧砂浆的老界面过渡区以及再生骨料与新

砂浆的新界面过渡区ꎬ而旧砂浆是再生混凝土的薄

弱部分ꎮ 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初始缺陷ꎬ导致再生混

凝土的耐久性能[4] 不如天然骨料混凝土ꎮ 不仅如

此ꎬ在实际工程中ꎬ混凝土时常处于多因素耦合的环

境条件ꎬ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机理较单

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复杂ꎮ Lei 等[5] 研究了再生混凝

土在复杂盐溶液中经重复荷载和冻融循环耦合作用

下的耐久性能ꎬ试验发现经过盐溶液浸泡后受到相

同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比天然

混凝土高ꎮ Wang 等[6] 研究了碳化、干湿、冻融循环

的耦合作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及其机

理ꎬ碳化和干湿循环可以改善孔隙结构ꎬ降低孔隙连

通率ꎻ冻融循环ꎬ碳化和冻融循环耦合ꎬ以及碳化、干

湿循环和冻融循环耦合 3 种耦合工况下可显著破坏

孔隙结构ꎮ 上述试验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多因素耦合

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试块的微观形貌、砂浆及界面过

渡区的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等参数来探讨其破坏机

理ꎮ 但试验研究无法准确判别再生混凝土内部骨

料、基体以及新、老界面等组分破坏的初始位置及其

损伤演化过程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ꎬ有学者使用仿真软件

建立混凝土模型ꎬ通过模拟混凝土各组分之间的相

互作用从而分析混凝土的破坏机理[7]

ꎮ Miao 等[8]

通过 Python 脚本建立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ꎬ采用

Abaqus 分析冻融条件下气孔含量及骨料级配对混

凝土性能的影响ꎬ结果发现混凝土中气孔含量越高ꎬ

骨料级配越不均匀ꎬ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越大且

气孔含量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比骨料级配

大ꎮ Zhou 等[9]通过建立二维混凝土数值模型分析

其冻融性能ꎬ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的渗透率对混凝

土的抗冻融性能有重大影响ꎬ而界面过渡区的热膨

胀性能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几乎没有影响ꎮ 虽然

上述文献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进行了模拟分

析ꎬ但是还未有相关文献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

-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进行深入研究ꎮ

本文通过 Python 程序建立再生混凝土随机骨

料模型ꎬ利用 Comsol 软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进行数值模拟ꎬ实现了模型建立

和数值分析的有效应用ꎬ并从细观层面上分析了再

生混凝土在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后的性能表现ꎮ

1 随机骨料模型的结构建立

1.1 混凝土细观结构

再生混凝土与天然混凝土的性能差异主要是再

生粗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层老旧砂浆ꎬ使得各个再生

粗骨料的性能不尽相同ꎬ附着在再生粗骨料表面的

砂浆会明显影响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10]

再生混凝土在细观结构上由天然骨料、包裹老旧砂

浆的再生骨料、新砂浆、新界面区、老界面区五相结

构组成[11]

1.2 骨料级配

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同ꎬ由于骨料粒径不同

被划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部分ꎮ 骨料级配是指粗

骨料和细骨料之间的数量比例ꎬ骨料级配会影响混

凝土硬化后的各种力学性能ꎮ 20 世纪初ꎬ美国学者

富勒基于最大密度理论提出了富勒最大密度级配曲

线方程ꎮ 富勒方程[12]如下:

P(d) = 100

dmax

æ

è

ç

ö

ø

÷

(1)

式中:P(d)为骨料粒径为 d 以下的质量百分比ꎬdmax

为最大骨料粒径ꎮ 由于富勒方程只适用于三维空间

的级配曲线ꎬ而本文随机骨料模型为二维空间结构ꎬ

于是利用瓦拉文公式将富勒方程进行转换ꎬ使其适

用于二维空间ꎮ 瓦拉文公式[13] 如式(2)所示ꎬ被用

来建立富勒级配曲线与二维级配曲线的联系ꎬ则混

凝土内部任意一点落在粒径小于 d1 的骨料内部概

率为:

Pc(d < d1 ) = Vd(1.065d

0.5

1 d

-0.5

max

- 0.053d

1 d

-4

max

0.012d

1 d

-6

max

- 0.004 5d

1 d

-8

max

- 0.002 5d

10

1 d

-10

max )

(2)

式中:Vd 为骨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ꎬd1 为随机

骨料颗粒直径ꎬ二维随机骨料模型的级配便由瓦拉

文公式计算得出[14]

1.3 随机骨料生成的基本原理

蒙特卡罗法[15] 是通过多次重复统计实验解决

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ꎮ 采用蒙特卡罗法解决下面 2

个问题:1)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变

量ꎻ2)利用统计方法确定模型的数字特征ꎬ从而得

到骨料特征的随机参数ꎮ 由于再生粗骨料随机分布

在再生混凝土中ꎬ所以利用随机数来确定再生粗骨

料的投放中心点坐标ꎮ 随机数 x 生成的基本方法是

第 2 期 雷斌等: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145?

第47页

取区间[0ꎬ1]上的均匀分布ꎬ随后将其转换成感兴

趣的区间[aꎬb]ꎮ 在[0ꎬ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如下:

f(x) =

1ꎬx ∈ [0ꎬ1]

0ꎬx ∉ [0ꎬ1] { (3)

经式(4)可将随机变量 x 转换为区间[aꎬb]上的 x

:

′ = a + a(b - a)?x (4)

本文通过 Python 中的 random.uniform( aꎬbꎬc)

指令生成 a 至 b 区域中的随机数并将其作为随机骨

料模型的中心点位置ꎮ 其中 a 为区域下限ꎬb 为区

域上限ꎬc 为样本数量ꎬ程序设计流程如图 1 所示ꎮ

计算骨料含量确定粒径范围

生成第 i 颗骨料坐标,确定骨料形状

生成新老界面区附着砂浆

对骨料进行

相交性检验,判断是否符

合投放要求

生成 i+1 颗骨料

计算各级配

投放骨料面积是否达

到预设值

投放结束模型建立完毕

图 1 骨料投放流程图

Fig.1 Flow chart of aggregate placing

1.4 多边形骨料的生成

再生粗骨料是由天然混凝土破碎后筛分得到ꎬ

大部分再生粗骨料形状为凸多边体ꎮ 本文假设再生

粗骨料均为边缘平整的不规则凸面体ꎬ其在二维坐

标的投影为边缘平整的不规则凸边形ꎮ 骨料的投放

步骤如下:

1)使用 Python 程序中的 random.uniform 命令生

成的随机数确定多边形骨料外接圆的圆心坐标

(xꎬy)ꎬ将坐标储存于数组 a0 中ꎮ

2)使用 Python 程序中的 random.randint 命令生

成数字 4 至数字 9 内的随机整数作为多边形骨料边

数并将其保存ꎮ

3)以六边形为例ꎬ以六边形骨料外接圆的圆心

建立坐标系ꎬ随机生成符合要求的半径 Rꎬ并生成六

边形的顶点坐标(Riꎬθ)ꎬ其中 θ∈(0ꎬ2π)ꎮ 那么平

面坐标系下各顶点坐标(xiꎬyi)可以表示为:

xi

= cosθi

yi

= sinθi

{ (5)

4)将六边形的顶点坐标连接ꎬ骨料投放结束ꎬ

如图 2 所示ꎮ

y

x

A

B

C D

E

F

O

图 2 投放的单颗六边形骨料

Fig.2 Single hexagonal aggregate

1.5 界面区和老砂浆的生成

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最大构造

区别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再生骨料上包裹着老

旧砂浆ꎮ 再生骨料模型在普通天然骨料模型的基础

上还应加上老骨料与老砂浆界面和老砂浆与新砂浆

界面ꎮ 实际工程中的再生粗骨料外包裹的老砂浆为

非均匀附着ꎬ本文数值模拟中将老砂浆简化为均匀

分布在骨料外部的材料ꎮ 将生成的普通多边形骨料

各顶点坐标( xiꎬyi)通过极坐标变换得到相应顶点

的极坐标:

ρi

= x

+ y

θi

= tan

-1

(yi

/ xi)ꎬ(xi ≠ 0) { (6)

假设新老界面区和老砂浆一样ꎬ均匀附着在多

边形骨料外边缘ꎬ其顶点坐标(ρkꎬθk)可通过依次叠

加新老界面厚度、老砂浆厚度计算得到:

ρk

= ρi

+ μi

θk

= θi

{ (7)

式中:μi 可以根据需要分别代表老砂浆厚度、老界面

厚度、新界面厚度ꎮ 本文按照骨料表面各种界面顺序

从里至外顺序分别生成各个界面ꎬ依次为老界面过渡

区、老砂浆、新界面过渡区ꎮ 由于 ITZ 厚度主要集中

在 15~50 μm 之间[16]

ꎬ为了降低计算机的计算负荷ꎬ

本文界面过渡区厚度取为 50 μmꎮ 再生粗骨料由于

经过破碎加工的差异ꎬ其厚度并不固定ꎬ本文根据文

献[17-18]ꎬ取两者砂浆厚度中间值 2 mmꎬ再生骨料

?146?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48页

模型如图 3 所示ꎮ

老界面

骨料

老砂浆

新界面

图 3 再生骨料模型

Fig.3 Recycled aggregate model

1.6 骨料相交性判断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ꎬ不可能出现骨料两两

相交的情况ꎬ而使用 Python 程序进行骨料的随机投

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料两两相交的情况产生ꎬ于

是我们需要保证骨料互不相交从而不对计算结果产

生负面影响ꎮ 假设其中一个多边形骨料外接圆心坐

标为 O0(x0 ꎬy0 )ꎬ另一个多边形骨料外接圆心坐标

为 O1( x1 ꎬy1 )ꎬ外接圆半径分别为 R0 和 R1 ꎬ那么

O0O1 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如下关系:

O0O1

= (x0

- x1 )

2 + (y0

- y1 )

> R

+ R

(8)

每次骨料投放后都需进行相交性判断ꎬ使得所

有骨料都互不相交ꎬ符合投放要求的骨料如图 4

所示ꎮ

x

y

O

O0

R1

O1

R0

图 4 符合投放要求的骨料

Fig.4 Aggregate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placing

2 再生混凝土模型参数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COMSOL Multiphys ̄

ics 中的固体力学模块模拟计算再生混凝土试件冻

融循环过程中的应力场ꎬ达西定律模块计算孔隙水

结冰过程及其水压力ꎬ多孔介质传热模拟温度场变

化ꎮ 本文采用尺寸为 100 mm×100 mmꎬ水灰比设置

为 0.4ꎬ骨料体积分数为 40%且骨料取代率为 50%

的正方体再生混凝土试件ꎮ 根据文献[19-22]ꎬ设

置骨料、老界面、老砂浆、新界面、水泥砂浆的密度、

弹性模量、泊松比、比热容、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ꎮ

根据文献[22]ꎬ设置水和冰的弹性模量、体积模量、

导热系数、比热容、流体可压缩性、密度ꎮ 由于混凝

土内部存在各种微裂缝和孔隙ꎬ在冻融过程中会伴

随着孔隙水的相变ꎬ孔隙水结冰产生的压力也是混

凝土冻融破坏的成因之一[23]

ꎮ 根据文献[24]ꎬ设置

多孔骨架体积模量、水与冰界面张力及水的动力

黏度ꎮ

本文应力场采用固体力学模块ꎬ底部采用固定

约束ꎬ防止模型内部压力发生位移ꎬ两侧采用辊支

撑ꎬ考虑重力作用ꎬ重心在试件几何中心ꎮ 渗流场采

用达西定律模块ꎬ初始水压和初始水头均为 0ꎮ

有限元中网格的划分本质是将分析对象整体离

散为多个连续性单元的过程ꎮ 本文网格单元总数量

为 957 180 个ꎬ以单元偏斜度衡量单元质量ꎬ单元平均

质量为 0.824 1ꎬ质量较好ꎬ可以达到计算精度要求ꎮ

其中最大单元大小为 5.3 mm 位于水泥砂浆单元中ꎬ

最小单元大小为 0.03 mm 位于新老界面单元处ꎮ

3 再生混凝土的多场耦合模拟

3.1 新老界面及砂浆渗透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

性能的影响

设定 10 h 为一个完整升温降温的冻融循环ꎬ冻

融循环初始温度为 20 ℃ ꎬ每次模拟包含 4 个冻融循

环ꎮ 新老界面渗透率是砂浆渗透率的 3 倍ꎬ设置新

老界面渗透率分别为 1.102 5×10

-18

、1.102 5×10

-19

1.102 5×10

-20 m

2 的再生混凝土[24]

ꎬ研究新老界面

砂浆渗透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ꎮ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ꎬ随着渗透率的减小ꎬ无论处于温度升

高状态或是温度降低状态ꎬ孔隙水压力逐渐升高ꎬ孔

隙水相变点处的孔隙水压力达到的峰值应力也随之

大幅度提高ꎬ说明再生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对抗冻融

性能有很大影响ꎮ

降温段ꎬ在温度刚开始降低的前 2.5 h 时ꎬ3 种

试件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彼此差异都不大ꎬ且 3 种

试件的孔隙水压力数值都偏小ꎮ 从 2.5 h 时ꎬ孔隙

水开始发生相变ꎬ此时 3 种试件的孔隙水压力都开

始升高ꎬ其中渗透率为 1.102 5×10

-19

、1.102 5×10

-20

2 种试件的孔隙水压力近乎以突变的方式增长ꎬ

而渗透率为 1.102 5×10

-18 m

2 试件的孔隙水压力呈

缓慢上升趋势ꎬ增长的数值并不大ꎮ 造成此现象的

原因推测可能是因为渗透率大的试件ꎬ水分迁移难

度较低ꎬ即使水结冰也不会对孔隙壁造成过大的孔

隙水压力ꎮ 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ꎬ降温段的孔隙水

第 2 期 雷斌等: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147?

第49页

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不变ꎬ但是峰值压力会随之降

低ꎮ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ꎬ

试件内部孔隙结构由于过大的孔隙水压力导致损

伤ꎬ使得孔隙逐渐连通ꎬ导致孔隙水迁移难度下降ꎬ

当温度到达最低点时对试件造成的峰值孔隙水压力

逐渐下降ꎮ

120

90

60

30

0

-30

-60

0 10 20 30 40

渗透率 1.102 5×10-18 m2

渗透率 1.102 5×10-19 m2

渗透率 1.102 5×10-20 m2

p/M

Pa

t / h

图 5 不同渗透率试件孔隙水压力变化

Fig.5 Vari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升温段ꎬ3 种试件的孔隙水压力都开始降低ꎬ其

中渗透率为1.102 5×10

-19

、1.102 5×10

-20 m

2 种试

件的孔隙水压力降低的幅度较大ꎬ 而渗透率为

1.102 5×10

-18 m

2 试件的孔隙水压力下降的幅度较

缓ꎮ 此阶段由于冰开始融化ꎬ水分开始逆迁移ꎬ对孔

隙产生拉力ꎮ 在冰融化的前期ꎬ冰融化对孔隙造成

的拉力小于冰晶对水的阻碍造成的压力ꎬ所以此时

孔隙中还是受到压力作用ꎻ随着温度逐渐降低ꎬ到达

相变点处ꎬ渗透率为 1.102 5×10

-19 m

2 试件的孔隙

水压力逐 渐 恢 复 到 初 始 压 力 阶 段ꎻ 而 渗 透 率 为

1.102 5×10

-20 m

2 试件的孔隙率在第 1 次冻融循环

同样恢复到初始压力状态ꎬ但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

增加ꎬ试件在相变点处的孔隙水压力下降到负数ꎬ试

件处于受拉状态ꎮ 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孔隙出现微裂

缝ꎬ裂缝的增加导致孔隙水迁移的过程增加ꎬ导致孔

隙水对试件造成的持续拉力增大ꎬ从而导致了多次冻

融循环后回到初始温度时孔隙水压力呈负值ꎮ

表 1 中 的 试 件 在 渗 透 率 为 1. 102 5 × 10

-18

1.102 5×10

-19

、1.102 5×10

-20 m

2 下的孔隙水压力是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第 1 次最低温点时的峰值分别为

4.29、30.84、78.84 MPaꎮ 由达西定律可知ꎬ压力与渗

透率成反比[19]

ꎮ 随着渗透率的增大ꎬ水分迁移的难

度减小ꎬ导致孔隙水压力也相应降低ꎬ这一结论与

Zhou 等[9]的结论一致ꎮ

表 1 不同渗透率试件最大孔隙水压力

Tab.1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试件渗透率/ m

2 最大孔隙水压力/ MPa

1.102 5×10

-18

4.29

1.102 5×10

-19

30.84

1.102 5×10

-20

78.84

如图 6 所示ꎬ从左到右分别为渗透率为 1.102 5×

10

-18

、1.102 5×10

-19

、1.102 5×10

-20 m

2 试件的第一

主应力分布图ꎮ 可以看出ꎬ随着渗透率的降低ꎬ试件

水泥砂浆面上应力明显增大ꎮ 渗透率为 1.102 5 ×

10

-18 m

2 试件水泥砂浆处应力大约在 5 ~ 20 MPaꎬ渗

透率为 1.102 5×10

-19 m

2 试件水泥砂浆处应力大约

在35~50 MPaꎬ渗透率为 1.102 5×10

-20 m

2 试件水泥

砂浆处应力大约在 70 ~ 80 MPaꎮ 从应力的分布来

看ꎬ应力主要集中在骨料密集区的界面层处ꎬ而其他

部位的应力相对较小ꎮ 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界面渗

透率与水泥砂浆基质渗透率差异过大ꎬ水分在迁移

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梯度ꎬ造成应力的集中ꎬ应力

集中在渗透率低的试件上尤为明显ꎮ

图 6 不同渗透率试件最低温点第一主应力分布

Fig.6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at the lowest temperature point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图 7 所示为循环结束后( t = 40 h)的应力分布

图ꎮ 渗透率为 1.102 5×10

-18 m

2 试件上下边界应力

为负ꎬ呈受压状态ꎻ而试件中部应力为正ꎬ呈受拉状

态ꎬ越靠近试件中部应力越大ꎮ 渗透率为 1.102 5×

?148?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3 年

第50页

10

-19 m

2 试件上边界中部及下边界应力为负ꎬ试件

中心部分应力为正ꎬ且越靠近中心部位应力越高ꎮ

渗透率为 1.102 5×10

-20 m

2 试件受压部分主要集中

在下边界以及靠近下边界的试件两侧位置ꎬ中心部

位以及试件上边界都为受拉状态ꎮ 随着渗透率的下

降ꎬ试件受压区域逐渐下移ꎬ且随着渗透率的下降ꎬ

试件中部区域逐渐由受拉状态变为受压状态ꎬ并且

冻融循环结束后水泥砂浆受到的拉应力逐渐减小ꎮ

因此ꎬ减少界面和老砂浆的渗透率可以提高冻融后

试件的性能ꎬ结合孔隙水压力变化和主应力分布可

以发现渗透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有较大

影响ꎮ

图 7 不同渗透率试件循环结束时间点第一主应力分布

Fig.7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at the end time point of cycle for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3.2 温度变化速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本节将讨论冻融循环过程中温度降低速率对再

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ꎮ 由于折线温度曲线更

能简明地反映温度变化的速率ꎬ所以本节使用折线

温度变化曲线来模拟冻融过程中温度的变化ꎮ 设置

降温速率分别为 4、6、8 ℃∙h

-1

ꎬ初始温度为 10 ℃ ꎬ

最低温度为-20 ℃ ꎬ从再生混凝土 4 个边界同时降

温ꎮ 降温方式如图 8 所示ꎮ

10

0

-10

-20

0 30 40 50 60

降温速率 4 ℃·h-1

θ/℃

10 20

t / h

(a)

10

0

-10

-20

0 20 30 40

降温速率 6 ℃·h-1

θ/℃

10

t / h

(b)

10

0

-10

-20

0 20 30

降温速率 8 ℃·h-1

θ/℃

10

t / h

(c)

图 8 降温函数

Fig.8 Cooling function

表 2 所示的是不同降温速率下试件的最大孔隙

水压力ꎬ可以看出随着试件降温速率的提高ꎬ试件中

最大孔隙水压力也随之升高ꎮ 根据图 9 中孔隙水压

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可知ꎬ最大孔隙水压力出现点都

是在试件达到最低温度处ꎮ

表 2 不同降温速率试件最大孔隙水压力

Tab.2 Maximum pore water pressure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试件降温速率/ (℃∙h

-1

) 最大孔隙水压力/ MPa

4 61.99

6 70.79

8 75.19

从图 9 中可以看出ꎬ0 ℃ 以上时 3 种试件孔隙

水压力都偏小ꎬ3 种试件基本没有差距ꎮ 当达到相

变点时ꎬ开始进入 0 ℃以下ꎬ3 种试件的孔隙水压力

都向正方向发生一定量的突变ꎬ随着温度的降低ꎬ3

种试件的孔隙水压力都随之增大ꎮ 此时不同温度变

第 2 期 雷斌等: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冻融条件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149?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