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乡情报1173期

发布时间:2023-9-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河源乡情报1173期

连平禾笔尖之巅为悬崖峭壁。(韦德林 摄)本报讯(记者 何源)近日,经河源海关检疫监管合格,一批720头供港活猪完成检疫监装,陆续由中转仓装至承载的货车上,当天便运输发往香港。与香港“同饮一江水”的河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近圈层,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一直是供港鲜活农食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活猪更是拳头产品,年供应量超 20 万头。据统计,今年 1 月-8 月,我市共发运供港澳活猪15.8万头。“河源海关提前了解企业供应计划,结合天气情况做好通关预案,全年365天做好供港澳活猪的检疫监装,在强化源头监管的同时保障供港活猪通关‘零延时’。”河源海关相关负责人说。为保障优质生猪稳定供应,河源海关统筹全关资质人员做好供港澳食品农产品的属地检疫,规范落实活猪日常监管和出场检疫监装,并与出口企业建立通关事宜联系机制,设置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和保供情况。此外,还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对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实行即报即检,确保农产品顺畅通关。河源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结合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推动各项便利通关模式有效落实,服务河源特色优势农产品抢“鲜”通关,助力河源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讯... [收起]
[展开]
河源乡情报117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连平禾笔尖之巅为悬崖峭壁。(韦德林 摄)

本报讯(记者 何源)近日,经河源海关

检疫监管合格,一批720头供港活猪完成检疫

监装,陆续由中转仓装至承载的货车上,当天

便运输发往香港。

与香港“同饮一江水”的河源,地处粤港

澳大湾区的近圈层,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一直

是供港鲜活农食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活猪

更是拳头产品,年供应量超 20 万头。据统

计,今年 1 月-8 月,我市共发运供港澳活猪

15.8万头。

“河源海关提前了解企业供应计划,结合

天气情况做好通关预案,全年365天做好供港

澳活猪的检疫监装,在强化源头监管的同时

保障供港活猪通关‘零延时’。”河源海关相关

负责人说。为保障优质生猪稳定供应,河源

海关统筹全关资质人员做好供港澳食品农产

品的属地检疫,规范落实活猪日常监管和出

场检疫监装,并与出口企业建立通关事宜联

系机制,设置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和保

供情况。此外,还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

对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实行即报即检,确保农

产品顺畅通关。

河源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结合

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推动各项

便利通关模式有效落实,服务河源特色优势

农产品抢“鲜”通关,助力河源外向型经济高

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陈晨 通讯员 陈振敏)

盛夏时节,持续的高温天气催热了“避暑游”。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7月—8月),万绿湖风

景区共接待游客 562747 人次,同比 2022 年增

长40.68%,同比2019年增长51.62%;旅游总收

入2515.534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35.12%,同

比2019年增长39.24%。

游水、赏绿是游客避暑的首要目的。万

绿湖风景区水月湾、龙凤岛、万绿湖风情街、

万绿湖文创小店等地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打卡

拍照,龙凤岛的“非遗”节目演出让游客们流

连忘返,每日3场的“非遗”表演座无虚席。

近年来,万绿湖风景区紧紧围绕创建国

家 5A 级旅游景区目标,树立高质量发展理

念,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不断加

大万绿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巩固生态

优势强化景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深入挖掘景区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客

家文化亮点,将文化元素融入项目建设中,

景区文化亮点不断增加,游客文化体验满意

度不断提升。

据万绿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

的创建工作带动了绿色生态和旅游融合发

展,景区游客量不断增长,游客人数与营业

收入双增加,并带动环万绿湖库区周边乡镇

酒店、民宿和餐饮等服务业快速高质量发

展,旅游从业人数明显增加,创建成效得到

初步体现。

河源风光

丝路来信第七封

》》B2版 》》B4版 河源乡情报官方微信 打卡河源官方微信

H E Y U A N N A T I V E W E E K L Y

河源乡情报社出版

每周一出版

本期8版

总第1173 星期一2 0 2 3

9/11

农 历 癸 卯 年 七 月 廿 七

新闻热线 0762-3375101

广东省优秀侨刊乡讯 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1 年 1 月 15 日创刊 主管主办:中共河源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4-(Q)0008

总编辑:虢琼华 E-mail:hyxqbs@163.com 发行:0762-3373755 传真:0762-3375759 社址:河源大道北94号 印刷:佛山市南海天阳印刷有限公司 零售价:1.00元

竹篾编织出的梦想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万绿湖暑期接待游客超56万人次

河源1月-8月发运供港澳活猪15.8万头

第2页

县区动态

源 城 :2023 年 教 育 工 作 大 会

召开

近日,源城区召开2023年教育工作大会,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述,向全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师

送上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动员广大教师、教育

工作者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共同开创

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特约记者 源宣)

东源:调度开展防汛和“县镇村

大提升行动”工作

日前,东源召开视频会议,调度各乡镇开展

防汛和“县镇村大提升行动”工作,认真贯彻省、

市工作要求,对各乡镇开展防汛和“县镇村大提

升行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县委书记秦

卫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

出席会议。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和平: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

召开

近日,县委书记、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

邓卓文主持召开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传

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国家

安全委员会会议、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精

神,研究该县贯彻落实意见。

(特约记者 朱景优)

龙川:县委工作例会研究部署下

一步工作

日前,龙川召开县委工作例会,听取“龙川

民声通”书记县长信箱、国家林草局广州专员办

2021年度梅龙高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许可

监督检查问题查处整改情况和龙川县河湖管理

重点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特约记者 曾祥太)

紫金:“全国首个司法所”展厅正

式对外开放

近日,“全国首个司法所”——紫金县蓝塘

司法所展厅布展工作完成,正式对外开放使

用,以全新面貌展示“敢为人先、司法为民”的

精神和情怀。1980年10月,紫金县蓝塘人民公

社管理委员会司法办宣布成立,是全国第一个

成立的乡镇司法行政机构,被称为“全国首个

司法所”。 (特约记者 甘建楼)

连平:县领导到水库检查指导防

汛工作

日前,县委书记邓小强深入元善镇鹤湖水

库、内莞镇桥头湾水库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强调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连续作战精

神,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落实落细防汛减灾措

施,全力保障各水库安全度汛。

(特约记者 连宣)

江东新区: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近日,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开展教师节慰

问活动,向江东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

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

重教传统美德,引导全社会尊重教师、关心教

师,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 (特约记者 廖志良)

一周 谈

A2 乡音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利东 版式 蓝采

以温情治理释放大能量

自 2019 年 8 月成立

以来,源城区东埔街道

人民调解工作室共化解

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020

宗,效能突出,效果明

显,上半年还获评全省

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

争议调解组织。

蓝山:当前经济社会领域的矛盾

纠纷纷繁复杂,既有新情况,也有老难

题。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

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

作用。

当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人调解

工作室的作用?笔者认为,关键要将

好钢用到刀刃上。一方面要聚焦调解

能手的专业特长,凭借独特的个人魅

力、扎实的调解功底、丰富的工作经

验,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接待、一揽子

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模式,打造

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

工作品牌。另一方面要发挥调解能手

的示范作用,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

经验,更好地放大工作室的品牌效应、

集聚效应,奏响化解纠纷的“大合唱”,

不断提高调解效率,增强调解效果,真

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

本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总之,我们要以个人调解工作室

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有效提升

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进

一步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

防线作用。

近日,河源交警与

汕湛高速蓝塘出口查

获一辆超员载客面包

车,该车核载7人,超员

2 人,乘客俱是同一乡

镇学校学生。

林涌生:相比较

于大城市交通的便利发达,在许多偏

远农村,群众的出行选择很少,像面包

车这类座椅多、空间大的车型,便深受

群众喜爱。但喜爱的背后也往往藏着

疏忽和危险,尤其是部分人群安全意

识淡薄,总觉得“超载一人两人”不是

问题,但车辆在超员状态下载重量增

大,危险性也相应增大,一旦发生交通

事故、车辆自燃等意外情况时,给乘客

逃生、抢救伤员带来极大困难。

农村交通安全并非小事,如何才

能更好地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呢?笔者

认为,我们要建立起健全规范化、便捷

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机制,着力推动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公安交警等相关

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局

面。同时,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宣传

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员干部、

农村交通志愿者、乡贤等群体力量,通

过走村入户的“面对面”宣讲,重点聚

焦“一老一小”群体,将道路安全宣传

教育延伸到每家每户,影响带动更多

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

理工作。

农村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全民议事厅

■本报编辑部

前段时间,“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

写平安批”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海外多家主

流华文媒体热烈响应,多位海外作者投

稿。比如,“洋留守”青年宋征宇在迪拜给

父母的家书,写尽了对父母的理解和依恋;

热爱书法艺术的马来西亚槟城华人刘邦宁

给在北京的表妹林伟写下一封信,满纸洋

溢着亲情……他们用古朴而诚挚的方式为

亲人寄去自己的问候。

这些年,人人都说侨批,侨批是反映侨

乡历史最完整且保存数量最多的民间文化

遗存,是研究近代华侨史的珍贵档案,是世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但侨批除了以上

价值,还有就是文化的价值,如书写侨批的

书法,可以说,侨批将书法、印章、美术等完

美融合其间,呈现出绚烂多姿的艺术之美,

深受华人的喜爱。

书法一直以来是汉文化圈中处于高位

的一种艺术形态,人们赋予了它很多形而

上的东西,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书法从

古代的交流通信功能,演变到今天已经艺

术化了。

其实,这些海外华人,又把书法艺术回

归到原本的实用功能,用它给亲人写信、表

达自己的感情。也许在一横一捺之间,这

些海外华人会觉得自己与祖(籍)国和家乡

联系得如此的紧密。无论离家千万里,在

书写书法的过程中,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

中国人。

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

越近,但某种程度上也越来越远。如刘邦

宁说的那样:“感觉上可以看到对方的图

像,但其实天各一方,造成很多时候大家都

没办法聚一聚。我写这封信是希望让我的

表妹,也让大家重拾传统书信文化,我还是

很提倡这种交流方式的。”确实,侨批里的

书法,除了联络亲情之外,也能通过一纸信

笺感受到传统书法的魅力。

长期以来,华侨华人传播优秀中国文

化,让世界认识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富有成

效。特别是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全

球看好中国,国外兴起了“中国文化热”“中

国书法热”。国外的不少艺术、文化教育机

构都十分关注中国书法,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加以研究,还派了不少留学生来中国

学习和研究书法。在亚洲地区,中华传统

的书法有着其极为广泛的影响。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专业

的书法家,如果还坚持使用亲笔书信,一定

能使对方感受到温暖和真诚,在非华语的

环境中,还有华人用笔墨纸砚,用心用情为

亲人写下思念与牵挂,实在是非常难得。

书法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血液,

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其它的

国粹一样,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发展。未来,

假如要让书法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异域文化环境中被了解、被认可、被接

纳,需要华侨华人付出更多努力。

希望未来,我们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

的书法文化交流。特别是开展海外文化传

承工作,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传统书法这一

沟通平台与桥梁,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架起

外交桥梁,把海内外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凝聚起来,以同根同源、乡情亲情友情为纽

带,不断创新交流平台,拓宽联络渠道,积

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书画联谊交友活动,发

展壮大海外朋友的队伍,促进内地城市与

海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

老一辈逐渐老去,会书法的人势必越

来越少,海外青少年才是我们未来传统文

化的承继者,我们要让广大海外青少年也

能感受我们书法的魅力,可以开展海外新

生代书法教育培训工作、国际书法名家邀

请展、书法现场笔会、现场书法友谊比赛、

网站建设交流等。让海外青少年有学习的

平台、环境和氛围。

也希望我们政府有关部门,能热心支

持海外的爱国活动和国际支化艺术交流,

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普及,为推动

海外文化交流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增进中

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和友谊。

家书抵万金,侨批家国情。但愿一笔

一划之间,能写出大大的家国情,为传统文

化的传承,找到最实用的载体。

一笔一划里的家国情

第3页

本报讯(记者 利东)近日,龙川

县鹤市镇举行杜锦周(鹤市)教育基

金会第十一届(2023)奖教奖学金发

放仪式,对 2023 年度取得优异成绩

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

仪式上,杜锦周(鹤市)教育基金

会对 167 名在 2023 年度在读优秀学

生及在 2023 年度中、高考中取得优

异成绩的学生们发放奖学金和多年

来一直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岗位上

任劳任怨的教师发放慰问金,共计发

放奖教奖学金13万多元。

杜锦周鹤市教育基金会成立于

2013 年,是河源市最早成立的镇级

教育基金会之一,为传承和弘扬尊师

重教、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该基金

会每年都积极参与奖学、助学活动,

踊跃捐款,用温暖与爱心激励学生奋

发向上。截至2023年8月,基金会已

连续 11 年举行奖教奖学活动,累计

奖励师生1700余人次。

杜锦周(鹤市)教育基金会理事

长杜锦周表示,将一如既往加大教育

支持力度,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位置,为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支撑。

鹤市镇167名优秀师生获表彰

B1 乡讯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燕燕 版式 蓝采

本报讯(记者 何源)近日,和平

县热水镇南湖村进入2023年中国美

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

南湖村位于热水镇南端,九连山

腹地,这里千山苍郁。该村庄总面积为33.2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地热资

源和生态资源。自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以来,南湖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加快本村旅游资源开发

步伐,温泉度假、生态旅游等特色旅

游产业、民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2019年南湖村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

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南湖村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温

泉温度高、流量大、含有益的矿物质多。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都选择来

此休闲放松。热龙温泉度假村是和

平温泉之都项目的一期工程,村内设

有标准客房、水上别墅,餐厅、康体娱乐、温泉水疗等配套设施。

除温泉资源外,南湖村还有300

万年前地壳变化形成的冰川奇观“冰臼”群、仙女石景点、东江纵队第三支

队司令部首先到达地遗址、粤赣8公

里古道等特色资源。如今,南湖村基

本形成了东部有仙女石景点,西部有

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司令部首先到达

地遗址,南部有粤赣古道、热水漂流,

北部有石圳客家古传统村落,中部有

温泉度假村,客家特色温泉民宿的特

色旅游格局。

南湖村入选2023年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本报讯(记者 陈晨 通讯员

詹秋萍)近日,粤港澳(东莞)非遗墟

市走进河源,活动在东源县文化馆举行,由东莞市文化馆、河源市文化馆、

东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东

源县文化馆协办。本次活动是东源

县文广旅体局精心策划组织的2023 “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旨

在弘扬东莞、河源两地特色优秀传统

文化,让群众能够“零距离”体验客家

传统文化,为非遗“活”起来开创新局面、开辟新路径。

据了解,东莞、河源两地非遗墟

市开市,展演活动现场亮点频现,高

潮迭起,精彩纷呈。

当天共有15个非遗制作技艺项

目在东源县文化馆门前展销,东莞市

的寮步香市制作技艺、万江新竹腐竹

制作技艺、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等非

遗项目传承人携项目亲临现场展示

交流;东源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康

禾贡茶制作技艺、客家糯米酒传统酿

制技艺和客家酸萝卜制作技艺等东

源非遗项目在非遗墟市亮相。非遗

传承人向群众们详细介绍、展示非遗

文化成果,并热情邀请群众边赏、边玩、边体验,让群众在体验过程中感

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引起保护传承

的共识。

东源展出15个非遗项目

本报讯(记者 林燕祥 通讯员

廖筱逊)近日,市文化馆举行“风雅颂”第七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河源赛区)比赛,18组选手展开了一场精彩

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金奖 5 组,银奖6组,铜奖7组。

黄宇红、邹勤梅、王俊飘、迟方

圆、罗贤花、戴小光、张汉青等5组金

奖选手,他们将代表河源出战“风雅颂”第七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总决赛。

据了解,参赛作品既有歌颂家国

情怀的《军人 妻子 儿子》《觉醒年代》,也有传递亲情的《乳娘》《母亲是

一种岁月》,还有怀念中国脊梁的《用

生命壮写忠诚——致敬公安英烈》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绚

丽多彩。选手们情感充沛的演绎,感

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热烈

的掌声。

5组金奖选手将出战省赛

“风雅颂”第七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河源赛区)结果揭晓

本报讯(记者 林涌生 通讯员 罗胜)近日,市生态环

境局深入源城区康乐路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注

土壤污染 提高环保意识”

——2023年河源市新时代文明实

践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公众践

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

活动现场,宣讲人主要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主要

制度、重点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宣传宣讲,通过对环保法等

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结合我市土壤污染防治日常工作经验和

工作实例,为社区群众送去政策解读红利,指导社区群众掌

握好、利用好党的各项惠民便民政策。

通过此次宣讲,社区工作者及当地群众对土壤污染防治

工作的主体责任、任务要求、政策法规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将更加注意保护土壤环境,

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建

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宣讲进社区

本报讯(记者 林涌生 通讯员 罗胜)近日,以“倡导低

碳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演讲活动在我市航空运动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内举行,30多名

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低碳生活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

开支的生活方式。”活动中,学生黄嘉伟以《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

美好》为题,从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可持续交通等方面,深入浅出

地向同学们传递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倡导同学们要从

日常生活做起,以俭素为美,反对奢侈浪费,自觉使用绿色、环保

物品,节约用电用水。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将以身作则,从小

事做起,牢固树立“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理念,争做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的践行者,进一步带动身边人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能

源的好习惯。

我市引导学生

树立低碳理念

本报讯(记者 林涌生 通讯员 田伟)近日,由省文旅

厅主办的“活力广东 现代湾区”深莞惠汕河2023旅游联合推

介会先后走进湖北宜昌、湖南郴州,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我市文旅部门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参加了此次活动。

推介会现场,我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文旅企业代表

通过播放旅游宣传片、介绍旅游概况、派发旅游宣传画册、

PPT 展示、互动抽奖等方式,将旅游与视频、图片、活动融成

一个整体,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市“绿色”生态旅游、“蓝色”

湖水旅游、“古色”历史人文旅游、“红色”革命教育旅游、“特色”恐龙文化和温泉旅游、“夜色”休闲旅游等文旅特色资源,

全方位展示了河源“六色”文旅品牌。同时,参加宣传推介活

动的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媒体就各地的旅游发展

经验等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5市组团赴

湘鄂招揽游客

本报讯(记者 刘亦竹)近日,团

市委、市青联以“广东 12355 服务项目”及“1+1爱心助学”项目作为重点

项目参加 2023 年“99 公益日”活动。在 9 月 7 日至 9 日期间,团市委向全

市各级团组织、青联、青年社会组织、

志愿者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发起了捐款倡议,所得款项将全部用

于两个重点项目,用爱的力量共同呵

护南粤青少年的成长。

2017年7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

会在全国率先打造全省统一接听的

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全年无休、全天24小时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

咨询、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综合服务。6年来,总服务量超194万个,成功

挽救了超 2300 名轻生青少年,劝导

1296 名闲散青少年重返校园,帮助3.25万名青少年修复家庭关系,项目被

纳入2023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 “1+1爱心助学”项目由广东希望

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项目累计资助23.2万困难学生,资助金额超2.4亿元。主要通过“一对一”的结对资助方

式,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

他们完成学业。

多年来,团河源市委以“南粤会

亲”广东省希望工程特有的品牌项目

为抓手,深入推进关爱服务青少年“3+ N”行动,积极响应“1+1爱心助学”项目,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河源会亲”活动。近日正在启动第十四届南粤会亲·河源会亲暨“河源有爱”助学活动,

计划以每人1000元的资助标准帮扶

100名低收入家庭小学生,着力解决青

少年实际困难、关心青少年成长。

团市委组织两项目参加“99公益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 陈晨 通讯员 叶慧芬)近日,源城消防

救援大队到新江酒店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实战拉动演练,共调派2个消防站8车24人参加演练。

演练中,假设源城区新江酒店6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向

上层房间蔓延并有2名人员被困。救援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发

现火势有进一步扩大、建筑构件不稳定现象,立即上报指挥员

并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所有战斗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清点人员时,发现消防站一名内攻人员被困住,未撤离现场。

指挥员立即组织紧急救援小组携带破拆救生器材进入现场开

展救援。通过调整力量部署,压制火势发现现场火势呈减弱

态势,现场供水力量充足,指挥员命令所有人员发起总攻。

据悉,经过近三十分钟战斗,成功扑灭了火灾并救出被困

指战员,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最后,指挥员对各战斗环节一

一进行点评,系统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源城消防开展

实战演练

第4页

目前,加拿大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野火季。西北

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阿尔伯

塔、萨斯喀彻温、安大略、魁北克等地也仍有火情。

驻加拿大使领馆提醒在加中国公民密切关注火情动

态,通过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最新信息,避免前往野火波及区

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如处于受野火

影响的区域,请遵守当地政府发布的有关指令,及时安全有

序撤离。

关于火情最新信息,请参考:

https://cwfis.cfs.nrcan.gc.ca/maps/fm3?type=fwih。

联系电话:

加拿大警察、消防或急救部门电话:91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加拿大使馆(领区为渥太华地区、新斯科舍省、爱德华

王子岛省、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努纳武特地区)领事保护

与协助电话:

+1-613-5621616

驻多伦多总领馆(领区为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领事

保护与协助电话:

+1-416-5942308

驻温哥华总领馆(领区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育空地

区)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604-3369926

驻卡尔加里总领馆(领区为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

省、西北地区)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403-5376907

驻蒙特利尔总领馆(领区为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

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514-9338891

B2 乡间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燕燕 版式 蓝采

寻找河源老行当

格箩在河源客家地区有的叫箩

格、姐箩。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塑

料制品、编织袋都是罕见品,格箩

是客家人节日或喜庆时用来装礼

物走亲戚,或外出祭祖装三牲水果

等物的特色竹制品,一般情况是由

女的来挑。然而,在现在高新技术

快速发展的时代,机器替代了手

工,在河源会织格箩的老手艺人也

越来越少了。东源县蓝口镇车头

山村,有一位坚守传统技艺的箩

匠,他叫廖日华,凭着对箩的“情有

独钟”,他 40 年如一日,编织着守

艺、传艺的梦想。

“我从18岁就开始织格箩,我祖

上 三 代 都 是 编 织 竹 制 品 的 手 艺

人”。65岁的廖日华介绍,“当时,竹

编的制品很多,有箩筐、竹梯、竹椅、

竹床、猪笼、鸡笼等,我们村那时候

有300多人以这门手艺谋生。”

据老人回忆,当时,竹编手艺很

受欢迎,销路很好,织格箩鼎盛时

期,村里种满了竹林,屋前屋后,毛

竹、黄竹各种品种遍地开花。很多

村民就地取材,但还是远远“供不应

求”。为此,村民多次组织去义合、

黄田、久社等地购买材料,再通过东

江水路运回村子。

比划着插、削等动作,廖师傅告

诉记者,织格箩很辛苦,虽然格箩看

起来造型简单,其制作工序却颇为

复杂,光是相关的制作工具就要十

多种。前期要把竹子洗好,然后锯、

削成形。廖师傅说,编格箩大体可

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

织过程中,先确定“九条横”和“九条

纵”的筐架,然后使用穿、插、削、锁

等各种技法,把竹子编进去,最后再

加箩畅用以加固。

“竹编的每一个部件都很重要,

任何一道工序做得不好,对成品都

会造成很大影响。”廖师傅说,由于

格箩的竹条很密集,最后加箩畅的

时候,要强力压下去,这对力度的要

求很高,很多女人都做不了。

“竹制品,特别是格箩,又贵又

重,都没有人买了。”廖师傅说,竹编

手艺很辛苦,也没多少人愿意学

了。现在村子里也就剩下他一个人

织格箩,再年轻的基本都没有会的

了。农田少了,格箩的用处不大

了。现在做的格箩基本上都是家里

准备做好事的人预定的。

俗语有言:“竹刀拿得起,不怕

没柴米。”曾几何时,竹编制品就是

个“铁饭碗”,篾匠师傅们可以靠编

织竹器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然

而,在现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

代,民间工艺文化难免会受到冲击,

客家竹编制品因此也逐渐被人遗

忘,丧失了它原有的活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客家竹编

制品不再成为生活必需品,部分客

家竹编手艺人由于现实生活所迫,

选择放弃从事竹编手工艺工作。另

外,年轻一辈也很少有人愿意踏踏

实实地学习竹编手工艺,知道客家

竹编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竹篾编织出来的梦想

■本报记者 苏远龙 文/图

林有义在画碳画

加拿大火灾严重,中使馆提醒

中国公民:

关注火情动态

及时安全撤离

■本报记者 韦德林

领保伴你行

海外出行,遇到紧急情况,

请拨打外交部海外领保24小时

服务热线电话:12308。

河源市外事局提醒您:

本报讯(记者 陈镔超 通讯员 程子

跞)日前,河源市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签

约仪式在市人社局举行,进一步强化就业优

先政策,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到实处。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才和四

级调研员谢振球参加了签约仪式,市就业中

心主任刘志锋代表人社部门与各经办银行

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稳

定和扩大就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就业

优先政策,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到实

处,市人社局近期牵头组织了河源市创业担

保贷款合作经办银行公开遴选,通过评审确

定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行、中

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行、中国邮

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分行、广东

河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源泰业

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银行为河源市

创业担保贷款合作经办银行。

签约后,罗文才听取了各合作经办银行

代表关于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的工作汇

报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就做好今年的创业

担保贷款工作提出部署要求。

他强调,创业担保贷款是一项利民的好

政策,各个合作经办银行应该从方便群众的

角度出发,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简化担保

手续、优化贷款还款方案,在规范管理业务

的同时,真真正正地帮助初创企业和小微企

业减轻融资压力,与人社部门共同助力创业

带动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社在线

主办:河源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河源乡情报社

》》

我市举办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签约仪式

第5页

赋有时代意义

花灯习俗

B3 乡风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利东 版式 丽珍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紫金苏

区镇炮子圩,旧址原名“湖子仓”,始建于

清末。为二进式院落,建筑面积 654 平

方米。民国16年(1927)12月,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和“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

师)的帮助下,进行第三次东江大暴动,

在此旧址召开紫金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开展土地革命。当年县农会、县委、县政

府在此办公,周恩来、彭湃等曾在此工作

过。1987年6月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

位;2006 年被列为河源市第一批文物保

护单位。

192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紫金

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第三区炮子

乡召开,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建立了紫

金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与海陆丰同期成

立的全国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大会号

召全县工农兵要拥护苏维埃政府,在苏

维埃政府统一领导下,将土地革命进行

到底。

大会选举产生了紫金县苏维埃政府

委员,钟一强任紫金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刘琴西、吴建民、张威、傅燊霖、戴耀田、

高云、钟善道、温国龙、黄培先、陈石进为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委员。

大会通过了《一切土地归农民》《镇

压反革命分子》《改善农民和士兵生活》

《抚恤遇难烈士及其家属》《取消苛捐杂

税》《妇女问题》《禁止米谷出口》等决

议。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设在炮子

湖子仓。

1927年10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的

指示精神,中共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在香

港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土地革命应打倒

地主制度,把农村中贫苦农民普遍发动

起来;政权应归于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

埃),号召各级党组织领导工农群众进行

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海陆惠紫一带,是

最早执行这一指示的地区。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以海

陆丰为榜样,在龙炮区(原第三区)开展

分田废债工作,并领导全县各区、乡开展

以焚烧契约、分田废债为中心的土地革

命运动,设立了土地委员会,专门负责领

导实施没收、分配土地工作,区设土地

科,乡设土地委员会或由乡苏维埃政府

直接领导土地革命工作。分田之前,先

焚烧契约,大锄田坣;然后,区、乡派出人

员丈量土地,将区、乡、村应参加分田的

人数核实准确,做出分配方案,以乡、村

为单位召集各户代表核准分配方案后,

开始分田。分田时,县土地委员会或区

土地科派出工作人员主持各乡、村分田,

并由苏维埃政府颁发土地使用证,有土

地使用证才能享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

用证不得买卖或抵押。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开展的土地革

命,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极

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革

命热情,要求入党、参军的人越来越多。

在苏维埃区域,有苏维埃农会的乡村,无

论男女,自 16 岁起至 40 岁止,一律编入

赤卫队的组织。有的年纪较大的编为通

讯队、侦察队等。编制是三三制,即一大

队三中队,一中队三小队,一小队三分

队。各大队由县区苏维埃政府军务部及

军务科指挥。1930 年 9 月,海丰县区乡

有赤卫队常备队的组织者约 300 余人,

陆丰全县统计有200余人,紫金有170余

人。调动队在海丰有四五千人,在紫金

有2000人左右。当时的武器装备,是土

铳、尖串、刀矛等。各县的群众斗争情绪

非常高涨,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红军、赤

卫队,轰轰烈烈闹革命。

据现存的上世纪 20 年代海陆惠紫

特委会向上级党委的汇报材料,炮子乡

的苏维埃运行状况,占有相当的比例。

炮子革命根据地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炮子被命名

为“苏区”。在现存的全县革命遗址中,

苏区镇最为集中,有 19 处,遗址群主要

分布在以炮子村为中心的方圆1公里范

围内。2011 年,这 19 处革命旧遗址、纪

念设施得到全面修缮。同年,该遗址群

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

教育基地。

河源花灯习俗

■曾演欢 收集整理

不少研究学者都指出,河源地区花灯文化

源自中原,是客家人的祖先从河南、河北、山西

等地向南迁移时带来的黄河流域的花灯文化。

花灯源自中原。起步之初,其形式单一,制

作简单粗糙,其意义也只是在喜庆之日把花灯

挂在大门前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后来中原

士族只顾逃命,哪顾得上休养生息,士族人口锐

减,士族后代为庆祝新人诞生,每逢哪家喜得贵

子便简单地扎制一盏灯笼吊在门上,以示添

丁。士族人在逃亡过程中,还不断吸收沿途文

化,从而在花灯设计、造型、制作等方面获得很

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绘画、美术、剪纸、书法、对

联、诗词方面体现更为艺术化。士族在岭南地

区定居下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年在春节至

元宵期间,不论哪家喜添贵子,都会习惯地买盏

花花绿绿的纸扎花灯,悬挂在屋内或祠堂或“灯

寮里”,以示“添丁”。而“灯主”的要求也比较

高,特别是灯的外表美观方面,有的乡绅还要求

灯的剪纸、绘画、诗词方面都要有深度,以示自

己家庭的威望。

作为传统民俗特色的河源花灯,在文化大

革命期间因破“四旧”被废除了。在那段时期,

无人敢做、无人敢买、更无人敢挂,这一民间工

艺几乎失传。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元宵时农村又兴起了生

子挂花灯的习俗,而且花灯的扎制也有了创新

提高。

近年来,花灯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不但保

存了地区特有一种传统习俗,还在原有的习俗

上进一步得到创新。近年来,连平忠信花灯节

的举办,在九连地区引起了积极反响,各界人士

踊跃参加花灯节各项活动,赏花灯谈商贸成为

一大特色,许多摄影爱好者也趁此大好机会前

来采风创作,为宣传连平忠信及河源起到促进

作用,也为当地的招商引资、旅游业的发展和繁

荣当地经济创造了条件,达到了以“花灯”促经

济发展的目的,这对河源来说,“花灯”更赋有新

的意义。

全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之一 —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

■陈晨收集整理

紫金“红屋”,即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韦德林/摄

据资料记载,从明朝始,在河源地区的农村,

如河源城区、龙川县、东源县、连平县等地的乡

村,不论是哪家喜添贵子,都会习惯地买盏花花

绿绿的纸扎花灯,悬挂在祠堂或“灯寮”里,以示

“添丁”。这一活动叫“吊灯”“, 吊灯”很有讲究,

分“迎灯”、“吊灯”、“贺灯”、“抢灯”四个过程。

1.迎灯

在迎灯前,凡上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

先做吊灯的准备,就是在年三十晚祭祖时,“灯

主”要在祠堂或“灯寮”的梁上放灯绳,灯绳一般

是自编的粗麻绳。绳的一头用红纸写上“新丁”

姓名,另一头缠在圆柱上,系个活结。大多数人

都想把灯放得离祖先牌位近些,以求祖先庇佑

“新丁”平安,长命百岁。但族人都讲仁义,所以

吊灯的最好位置都让给村中上年第一个出生的

“新丁”,“新丁”家要按规定购买一个较大的灯

作为“头灯”。

花灯一般是预先到花灯艺人家中预定,也

可春节开墟后到街上购买。但若是指定做“头

灯”的人家或是到花灯艺人家预定花灯的“灯

主”,就要举行“迎灯”仪式。“迎灯”的人家先要

洗净双手,在祖屋屋沿两边挂好爆竹,门口架起

供桌,点燃红烛,奉上鸡、猪肉、酒等供品。随后

带着请来的龙、狮队伍,在一路鞭炮的轰鸣下,

到村口迎接做灯人送来的花灯。“灯主”会在“迎

灯”前请来本族中阅历最广、知识渊博、受人敬

重的长者作为接灯人。在锣鼓和鞭炮声中,龙、

狮狂舞,作为接灯的老者在前头向送灯人说了

客气话后,就必须接受送灯人的挑战对对。送

灯人会唱一些客家山歌或说一些吉利的对联让

接灯人对,比如上名为“新做大屋四四方”,接灯

人就应承机答上相应的下名,如“做了上堂做下

堂”……对对之后,送灯人把花灯交给长者,长

者也把手中预先准备的“利是”递给送灯人。在

龙、狮和锣鼓、鞭炮相伴下,长者用竹竿挑着花

灯回到祠堂或“灯寮”里。

2.吊灯

“灯主”接灯回来或从街上购灯回来,灯都

是放在祠堂或“灯寮”里。等到正月十一前选定

一天,村中的长者搬出族谱摆在祖先牌位前,在

拜过祖先后,长者在村人的协助下,把最大的

“头灯”挂在正梁的灯绳上。挂上“头灯”后,其

他的“灯主”便把自家的花灯分别挂在两旁。挂

好灯,重新跪拜祖先牌位。族中长者祈求祖先

庇护子孙兴旺发达、幸福安康后,便拿来毛笔,

按族中的辈分把“新丁”的名字添入族谱。

花灯挂上去后,“灯主”每晚要带上灯芯和

高山油去“上灯火”加油,直到“抢灯”后。在“上

灯火”前,“灯主”要在鞭爆声中烧香拜过祖先后

才可把花灯放低加油。加完油亦要拜祖先。

3.贺灯

花灯挂上去后,到了正月十一、十二、十三,

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四,“灯主”要摆几桌酒宴请

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以示“添丁”,此也叫“喝灯

酒”,这和一些地方的“满月酒”类似。

来“喝灯酒”的人要送贺礼,作为小孩的外

公、外婆贺礼要重一些,如必须送小孩从头到脚

的东西,现在时髦点的送高级的玩具。而在以

前的风俗中则外婆要送小孩一顶镶满银像的

“八仙帽”。“喝灯酒”时,客人是边赏灯边饮酒,

兴尽才散去。

4.抢灯

花灯在祠堂或“灯寮”挂满七日后,“灯主”

就会在拜谢祖先后抢一盏自己喜欢的灯回家再

挂七日(但一些地方则按灯绳上的“新丁”的名

字把灯提回去挂,一些地方则让族中的小孩去

抢花灯上的花草、鸟、虫、鱼、龙、马等剪纸,且是

谁家小孩抢得多,谁家就会带来“好运气”)。花

灯提回家后,就把花灯挂在正厅中间,每晚也要

“上灯火”。

七天过后,灯主把花灯鞭炮一起点燃,把花

灯烧掉,叫暖灯。

第6页

书法帮助他修复了与恩师的关系

百年华侨家族第五代后人的书信情怀

B4 乡邻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利东 版式 丽珍

与刘邦宁一样,祖籍广东潮阳的庄丰治也是一位热

衷中华书法的马来西亚华人。获悉“丝路来信•全球书

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的消息后,庄丰治抄写了一封

抗日战争时期的侨批,并在来信中分享了自己与书法的

故事。

庄丰治挑选的内容来自一位海外华侨所写的家书,

信封上书“并付来银肆拾大元 交李景周贤侄收启”,落

款时间为“民国廿六年”(1937 年)。信中写道:“前两月

来今,被日贼侵略我国土地,残杀我国无限良民,毁我民

房无数,故此政府下令全国,动员与日贼抗战……目下海

外华侨努力捐款充当军需,为政府后援,以尽国民份子之

天责也。”

在庄丰治看来,这封有着近90年历史的侨批很有纪

念意义。“它提醒着我们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惨痛历史,

也彰显了海内外民众一心抗日的凝聚力,充满了人心与

家庭的温暖。”

庄丰治感慨道,上世纪先辈们生活在兵荒马乱、通信

不便的岁月,只能通过一方纸笔传递思念。而在互联网

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还坚持使用亲笔书信,一定能使对

方感受到温暖和真诚。因此,他常常为自己重要的亲友

手写贺卡。

作为一名硬笔楷书爱好者,庄丰治学习书法已有四

年,而书法也改变了庄丰治——他变得更加细心,不再是

一个急性子,而是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由此,他也结识了许多一流的书法家,还以老师的

身份与班上的 50 名学生一同练习书法,生活因此丰富

起来。

有趣的是,书法还帮助庄丰治修复了他与小学班主

任之间的关系。“当时,我的班主任非常热爱书法,而我的

心态是:将来是电脑时代,我又何必把字写得这么美,我

情愿把这些时间花在理科上。”因为总写不好字,他常常

会被班主任打手心,师生二人的矛盾日渐累积。

庄丰治自述,这段经历曾给他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尤其体现为面对难题时容易退缩。而使他长大后重新接

触书法的契机有两个,一是想从生命中最弱处做出改变,

二是想把中华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庄丰治慢慢重拾信心,曾经的阴

影也一扫而空。他每年都会给班主任寄去自己亲笔所写

的农历新年贺卡,老师看到他的改变后颇为欣慰,两人因

此重修旧好。

尽管已经学习了四年,庄丰治仍坦言自己在书法上

并无过多天赋,甚至称得上是“负天赋”。他深知初学者

摸着石头过河时所面临的艰难,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十分

有耐心,从未对同学们学习进度缓慢而生气,反而欣赏那

些屡败屡战却依然坚持的学生。

庄丰治希望更多人加入学习书法的队伍中来,“书

法是一门博大精深,也很有趣的学问,它就像堆积木一样,堆出了一种很漂亮的艺术,这是我在书法里面得到

的乐趣。” (来源:侨刊乡讯国际供稿中心)

丝路来信第七封

刘邦宁祖籍广东台山,现担任马来西亚《光华

日报》吉中区经理,该报由孙中山先生于1910年创办,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海外华文报纸。据刘邦

宁介绍,其家族移居马来西亚已有长达一百余年

的历史,而他是家中的第五代华人。刘邦宁曾从

家族碑文中了解到,自己的高祖刘南自中国南部

而来,于“宣统元年”(1909年)逝世,葬于马来西亚

吉打州亚罗士打,其后代自此便一直在南洋生活。 “我祖父是受英文教育的,是双溪大年汇丰

银行的经理。在我父亲五岁的时候,因日军南侵,他押着银行里的现款到新加坡烧焚时,因车

祸不幸逝世。我婆婆是家庭主妇,不懂得管理,

过后原本富裕的家境就慢慢地走下坡了。”

在抗日战争的危难关头,广大海外侨胞纷纷

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刘邦宁的外公与二舅也挺

身而出,一同从马来西亚前往中国参加抗战。战

争结束后,外公回到马来西亚,而二舅则就此在北

京落脚。

林伟是刘邦宁二舅的女儿,目前在北京一所

医院担任外科医生。刘邦宁说,考虑到表妹林伟

工作十分繁忙,从中国到马来西亚比较麻烦,一般

都是马来西亚的亲人过去探望她。

2020年,刘邦宁与表兄弟们约定好要去找林

伟相聚,但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计划被迫搁置。

疫情结束后,刘邦宁本想再次动身前往北京,却因

故未能如愿赴约。“原定今年邀了表兄妹们一起去

北京探访你,岂知大表哥的突然离世,导致这次的

聚会告吹,希望明年有这机会。”刘邦宁在信中向

林伟解释道。

虽然暂时无法相见,刘邦宁心中对家人的思

念却从未停止。他把心意寄托在字里行间,书写着“见字如面”的温暖。 “夏意渐浓,炎热的天气,需多喝水,照顾好自己。家里大小一切安好吧!兄弟姐妹们老了,能

聚聚的机会不多,彼此都珍惜,我们都安好,不用

牵挂!”

刘邦宁谦虚地表示,自己称不上一位书法

家,而仅仅只是中国书法的爱好者。这次为表

妹亲笔写下侨批,目的除了传递家音、联络亲情外,也是希望她能够通过一纸信笺感受到传统

书法的魅力。“书法从古代的交流通信功能,演

变到今天已经艺术化了。像我们这样六七十年

代的老一辈人还可以用毛笔书写,年轻一代却

已经很少了。”

刘邦宁不禁感叹,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某种程度上也越来越远。“感

觉上可以看到对方的图像,但其实天各一方,造成

很多时候大家都没办法亲自聚一聚。我写这封信

是希望让我的表妹,也让大家重拾传统书信文化,

我还是很提倡这种交流方式的。”

刘邦宁写给表妹的家书

庄丰治展示他的书法作品

第7页

向阮啸仙烈士

学什么?

A3 特稿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燕燕 版式 蓝采

■阮兆新

——读陈其明《阮啸仙纪事》

等书的体会

近期我拜读了陈其明《阮啸仙年谱》、《阮啸仙》、《阮啸仙纪事》等几本书,

深受教育和启发。在我的心目中,阮啸仙是我们的好兄长,好宗亲,好榜样,

他是河源的骄子,更是下屯的荣耀。作为阮啸仙后人,我们今天应该向阮烈

士学什么?

、学习阮啸仙全心为劳苦大众的精神

/

阮啸仙生长在农村,

亲身经历过农村的生活,

亲眼目睹农民的艰辛与苦

难,他十分憎恨万恶的旧

社会,也十分同情广大农

民和劳苦大众。

他 积 极 投 身 农 民 运

动,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

农民领袖。他与彭湃、周

其鉴、黄学增,被称为广东

“四大农民头”。他先后担

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

委书记、省农协常委、农运

特派员,足迹遍布南粤大

地,与广大农民建立了深

厚的革命感情。

1923年他与伴侣高恬

波等人,先后到顺德、东

莞、新会、广宁、惠阳等地,

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为

维护和捍卫广大劳苦大众

的利益而呼号奔走。(《年

谱》p53)

1924 年 他 参 加 花 县

农会成立大会时说:“今

天成立农会,就要有甘于

牺牲的精神,更加坚忍不

拔、全心全意为耕田佬做

事!我们耕田佬要团结

起来,锄头对准剥削穷人

的地主佬。”

1925年他的胞弟阮致

中(原名阮熙中)在他的推

荐下参加了第五届广州农

讲所学习,因学习训练比较

紧张,生活比较艰苦,思想

一度波动,啸仙便找弟弟谈

心,说“参加革命要靠自觉,

革命是为了劳苦大众,而不

是为了自己和个人升官发

财”,“干革命是要吃苦的,

要有奋斗和不怕牺牲精

神”,“要好好锻炼,坚强一

些”。在哥哥的教育鼓励

下,弟弟阮致中很快转变了

思想,并加入了党组织,成

了农运的骨干。阮啸仙毕

生投身农民运动,为的就是

要解救中国农民和广大的

劳苦大众。

、学习阮啸仙艰苦卓绝

、忍得住清贫的精神

/

、学习阮啸仙奉公守法

、铁面无私的精神

/

、学习阮啸仙坚忍卓绝

、奋斗牺牲精神

/

阮啸仙的爷爷叫阮济垣,任过河源、香

山两县知事,后被授直隶州州同,诰封奉直

大夫。他的祖辈家产殷实,生活富裕。他父

亲阮集仁,是祖父济垣的第四子,到了他父

亲这一代,家境就开始破落,田产不多,大不

如从前。特别是弟妹出世之后,家境日趋贫

寒。为了生计,父亲在村头开了一间经营杂

货的“洪亨”小店维生。啸仙共有兄妹五个,

两个哥哥熙慈、熙心成家后就自立门户在家

种田。他和弟弟熙中妹妹苑霞与父母相依

为命,一起过着清贫的日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十分懂事,平时除了

读书识字,还帮父母做家务、杂活和照管弟

弟妹妹。家里主食不足,他就跟着父母吃杂

粮,家里有点好吃的,他总是让着弟妹。家

里人都赞“阿朝(啸仙)懂事,挨得苦,经得住

清贫,是个好孩子”。

1904 年啸仙六岁了,为了让孩子们读

书,父亲将洪享杂货店改成了私塾,并请了一

位教书先生(阮益三)教啸仙弟妹三人读书。

啸仙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十分勤奋,好

思多问,成绩显著。他的外公是苏轼的后裔

也是文人,他常从外公那偷师,学诗词歌赋。

有一次他听完文天祥的故事,便模仿写下“挥

毫落下如云烟,意志坚强可敌天”的诗句。

1911年,十三岁那年,阮啸仙以优异成

绩初小毕业,正当他满怀喜悦等着去县城读

高小时,家境却窘困维艰,父亲再也供不起

他读书了,他失学后悄悄落过泪,但却不甘

心不放弃。他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坚持自

学,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夜读。逢年过

节家里人去烧香拜神和走亲访友,他却留在

家中看书学习。

1914年父亲为不耽误他读书与前程,咬

着牙向人借贷和典当,想尽一切办法凑足了

学费,让啸仙到县城三江小学(当时县城最

高学府)就读。

1916 年由于讨袁和战乱,三江高小停

办,他再次失学。11月他接到学校通知返校

复课,直至1917年冬,他以优异成绩在三江

高小毕业。

从以上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出阮啸仙从

小就经历了贫困和艰难的磨难,他经历过两

次失学和两次逃亡:第一次是 1916 年春节

被地主阮云楷追债,父亲还不起,只好带着

一家老少,东躲西藏,四处逃避。另一次是

次年河源发生“刘达庆之乱”,一家人逃进

“洋洞”大山里躲避战乱。正是人生的坎坷

与苦难,使他形成了挨得苦,经得住清贫的

品质。

1933年阮啸仙同毛泽东见面时,

毛泽东紧握着啸仙的手说:啸仙同志,

广州一别转眼十年了,今天我们又一

起共事啦!毛泽东听完他关于健全人

民审计制度的建议后说:“这种人民审

计制度,必须尽快以苏维埃政府法律

形式确立下来”。

1928年6月10日至7月11日,中

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召开,阮啸仙出

席并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这

是中共五大中央监察委的延续,也是

今天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

1929年初,阮啸仙从莫斯科回到

上海,留在中央机关担任中央审计处

处长。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上,他继续当选中央审查委员会委

员,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执委

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中央审计委员

会主任。在主政期间,他组织起草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

员会审计条例》,并经毛泽东签署颁

布实施。他率审计人员先后审签了

八个审计报告,并对中央各部门的节

省运动进行了专项审计,将反浪费斗

争纳入了经常化轨道。对中央各部门

及企业团体的预算会计财经收支情况

进行了审计,从制度上遏制浪费行为

发生。他在审计报告中说,“从前随便

开列数字的现象差不多没了,保证了

决算与预算无大出入,这是预算工作

的大进步”。对中央印刷厂、造币厂、

贸易总局等单位的收支审计时,发现

会计制度不健全,严厉批评“账簿极不

完全,用钱没有标准”,要求从斗争中

完善会计制度。在审计中发现中央印

刷厂会计科长杨某、军委印刷所会计

科长路某、中央造币厂会计科长凌某

做假账问题后,他率审计人员排除种

种障碍,终于查清了其利用假账贪污

的事实,并提请苏维埃法庭进行公开

判决。对福建省财政部没有节省行政

经费等问题,也以公开信方式提出了

严厉批评。之后在《红色中华》发表了

一系列相关的文章与报告。

在阮啸仙的努力和率领下,中央

审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

的开端,并步入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他勤俭节约、奉公守法、铁面无私的

精神受到毛泽东、陈毅等高度评价和

赞扬。

1918年,阮啸仙以河源全县第一的成绩,考

入了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期间他常

读《新青年》杂志,并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史》《阶

级斗争》等书,开始接受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紧接着,中

共广东支部成立,阮啸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

为广东最早的一批党员。从此,他便将自己毕

生的精力投身到中国革命中去,直至壮烈牺牲。

1923年他与毛泽东、彭湃、罗绮园等创办了

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第三届广州农讲所主

任和历届教员。1924年花县农会成立时,他亲

自参加并题写了“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

牲是我辈精神”的对联。

他领导过学生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和

党的地下活动,为了革命他经历过疾病的折磨,

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他的革命伴侣高恬波

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的胞弟阮致中被国民党

抓捕坐了三年牢。他自己也历经过三次大劫

难。第一次是1929年,当时他受中央委派任江

西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后还兼省委秘书长、

织织部长等职。这一年的11月省委遭到敌特冼

劫,几百名共产党员、干部群众被捕,三百多人

被杀害,阮啸仙却因事先去了上海向中央汇报

工作而躲过一劫,幸免于难。第二次是1931年

阮啸仙由代书记改任军委书记,4月8日这天河

北省委遭洗劫,省委书记徐兰芝等被捕,而他又

一次幸免,他与刘锡等五人组成临时省委并任

代书记。当年的11 月12 日,由于叛徒出卖,河

北省委再次遭破坏,省委代书记,省团委书记,

省驻北平代等数人被捕,阮啸仙又因去了辽宁

执行巡视任务而躲过了一劫。他虽又躲过了一

劫,但上海的中央机关紧急转移了,接头联络点

停用了,他陷入了与组织失去联系和疾病折磨

的困境,他万般无奈只好写信向家人求助。直

到1932年初才与上海地下组织(临时中央)取得

了联系。

1934 年,因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危害及蒋

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及

各地的党组织均遭受严重破坏,中央主力红军

被迫战略大转移(长征),时任赣南省委书记兼

军区政委的阮啸仙奉命与项英、陈毅、贺昌、陈

丕显、蔡会文等留下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3月6日这一天,阮啸仙与蔡会文率

部队突围时,在信丰县安西村枫树庵附近不幸

中弹壮烈牺牲,英年37岁。在他短暂的13年革

命生涯中,他经历过三次大劫难,先后都幸免,

在这次突围中却未能幸免。他用青春和宝贵的

年华,用热血和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坚忍卓

绝,奋斗牺牲”的精神。

(本文作者系原广州石化职工,现已退休)

第8页

吹眼睛吹出的“绯闻”

责任编辑 利东 版式 蓝采

年三十晚餐——没个外人 牛 皮 做 灯 笼 —— 肚 里 醒 光

乡趣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A4

本报名誉顾问:

李 斌(香港)

本报名誉社长 利 焕 南(深 圳) 吴 惠 权(香 港) 庄 成 鑫(香 港) 邵 玉 龙(香 港) 郑 文 红(河 源) 罗 济 全(香 港) 李 东 林(香 港) 郑 国 祥(美 国)

(排名不分先后) 简 松 年(香 港) 陈 祖 荣(香 港) 戴 可 定(澳 门) 叶 小 帆(香 港) 马 超 环(香 港) 邬 润 辉(香 港) 曾 仲(香 港) 程 剑 光(香 港)

一只老鼠被关进了鼠笼。它被吓得在里面急速

地转来跑去,最终累得精疲力竭,只得本能地停下来

不停地喘着粗气。待休息一会儿后,稍微有了点精

力,它又开始那愚不可及的无休止地转圈折腾。就

这样,它硬是被自己的愚蠢行为累得筋疲力尽!

当鼠笼的主人走过来提起鼠笼,唤来一只懒家

猫,准备放出老鼠让猫饱餐一顿时,这只老鼠出来后

已经完全跑不动了。即使逃生的机会再好,它也无

能为力,只有茫然地望着那只硕大肥胖的懒猫缓缓

地向它走过来,几乎没跑一步,它成了这只懒猫的盘

中餐。

小故事大道理:即便在极度困境中,也不可

丧失理智,尤其不能忘了要保留自己最基本的

求生能力,否则,即使命运出现转机,你也会丧

失原本可以生还的机会。

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

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

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

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

欢青蛙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它,它开始仇视人,它人就

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

告到了天宫。

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它改恶从善,蛇却口出

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

四条腿,免得害人。

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

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

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

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

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

救治了许多病人。

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

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

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

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

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青

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

急急忙忙地躲开。

生 肖 故 事

英子 搜集整理

遇见乡愁 漫画作者:夕源 蛇的来历

愚鼠

小故事大道理

■蓝山 搜集整理 兰子 搜集整理

◆客家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

A4 乡趣

先往锅里加入适量水,放入肉丸后一直煮到它变大熟了为止,然后把洗好的米粉放进锅里,不一会,开始放盐和胡椒粉,滴上一些

花生油,最后撒上一些葱花、香菜,便可舀到碗里,一碗热气热气腾腾的河源肉丸汤米粉就完成了。

鸡 公 髻 —— 外 来 肉

宋成是个农村娃,结了婚才和老婆搬

进了县城,一晃十来年过去了。这年开

春,宋成的父亲摔了一跤。他独居在农

村,没人在身边照顾,生活很不方便。宋

成想:不如趁早把父亲接进城里来住。

周末,宋成开车回老家,把事情一提,

父亲瞪着眼睛回道:“我一嗓子,左右邻居

都来,没事儿!”宋成一看父亲这态度,知

道拗不过他,只能作罢。

到了酷暑,宋成用“进城避暑”为由再

去和父亲说说,照旧吃了闭门羹。

转眼到了秋天,天气转凉。这天宋成

正在上班,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周末接我

进城!”

宋成回到老家,发现父亲早就把行李

收拾好了。可是父亲为啥突然要来城

里?他一直不敢问。

不久后的一天,宋成下班刚进家门,

听见父亲在卧室打电话,声音还挺大:

“还有没有……还有啊!”宋成好奇地问父

亲咋回事,父亲照旧是大眼一瞪:“啥事

没有。”

之后一段时间,宋成隔三岔五地就听

见父亲在卧室打电话,仍旧是那两句:“还

有没有……还有啊!”每次挂完电话,父亲

脸上就不高兴。

带着满脑袋的问号,宋成某天趁父

亲不注意,钻进卧室打开他的手机,发现

父亲的通话记录里,有一串号码拨打的

次数最多。宋成把电话号码记下来,拨

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老家的远房大爷。宋成

开门见山,问他和父亲通话讲的什么事,

大爷回答:“你爸问的是老家还有没有蠓

虫。这人啊……老了老了,不能晚节不

保。”说完,把电话挂了。

大爷的话,宋成琢磨了几天,也没想

明白,决定回趟老家调查情况。这个周

末,宋成把老爹撇在家里,和老婆一起开

车回了乡下。他俩分头行动,以串门为

由,探寻父亲的“底细”。

晚上,回家的路上,宋成叹着气说:

“村东大婶子告诉我,我爸竟然和他翠花

弟妹关系非同寻常。有一次,有人见到她

从他的屋子里跑出来,脸颊绯红。”

宋成的老婆也叹道:“我也听说了。”

回到家没几天,宋成又听见父亲在卧

室打电话:“没有了!太好了!”随后从卧

室出来,对宋成说:“我来了两个多月,想

回老家看看。以后,每年秋天我都来城里

住。”

宋成和老婆听了父亲那句“每年秋天

都来城里住”,认为父亲进城,一定跟“秋

天”有关。可这秋天有什么秘密?还有大

爷的那句“晚节不保”,又是啥意思呢?

晚饭时,宋成鼓起勇气问父亲:“您说

每年秋天进城,到底因为啥?”

父亲愣了一下,“呵呵”笑了两声,

又瞪着眼睛说:“每年秋天什么最多?

蠓虫。”

老婆说:“那和您进城有啥关系呢?”

父亲说:“小小的蠓虫,可不简单。你

们想想小时候最怕什么?”

宋成忍不住揉了一下眼睛:“小时

候最烦蠓虫子进眼。”他仍旧不知道父

亲的用意,便问:“揉出来、吹出来不就

可以了吗?”

“要揉不出来呢?”父亲问。

“揉不出来,让人帮忙吹呗!”

父亲接着说:“你数数咱邻居都有谁

在家?”

宋成掰着手指头:“除了出去打工的,

有五婶子、二大娘、六嫂、翠花弟妹……”

说到翠花弟妹,宋成特意停住了,有意看

着父亲,想看看他的反应。

听到翠花弟妹的名字,父亲果然变得

不好意思起来,他慢吞吞地说:“一入秋,

农村的蠓虫子乱飞,不小心就会钻眼睛里

去。你看看在家的这些人,年龄大的看不

见,年纪轻的都是些侄媳妇、孙媳妇,不合

适;小孩子也不会吹。上次蠓虫进了眼,

我转了好几圈找不到吹眼睛的人。最后,

我疼得实在受不了啦,让翠花吹的。她倒

没推辞,可吹完之后,我们俩的脸比猴屁

股都红。我发誓,下次眼睛瞎了也不办这

羞事了。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给我吹眼睛,

我才决定,每年秋天要进城住。如今蠓虫

没有了,这不才打算回家嘛。我们这代

人,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根早扎在农村

了,在城里不习惯。”

宋成这才明白,什么“秋天”“晚节不

保”,合着都是这小小的蠓虫闹的!

他一拍大腿,说道:“爹,进不进城您

说了算。不过要是虫子进了眼,打个电

话,我们回家给您吹!”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