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精准训练》必修二化学

发布时间:2023-10-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15分钟精准训练》必修二化学

体例说明《15分钟精准训练.化学》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与新教材同步,是一套适合同步教学使用的练习用书。必修第二册教材,共分4章,12节,6个实验活动(学生必做实验)。本书共设置了23个课时练,16个综合训练,6个实验活动跟踪练,8套综合检测卷。充分体现新课标“一核四层四翼”。本书栏目设置如下表所示:栏目设置 内容编排 设计用时课时练基础巩固练设计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巩固15分钟素养提升练设计选择题、填空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化学思维的培养15分钟综合训练在每一节后,每一章后设计综合训练,使训练具有层级性、滚动性,便于巩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30分钟实验活动 依据教材实验活动,设计跟踪、拓展练习,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30分钟综合检测卷 设计成 AB卷形式,A 卷夯实基础,B卷提升能力,合璧形成素养 45分钟在内容、编排体例上本书呈现如下特色:一、新颖独到1.体例独创首创一课时设两练:基础巩固练对点落实基础,素养提升练综合提升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一页一练,用时15分钟左右。2.紧跟高考紧扣新课标,紧... [收起]
[展开]
《15分钟精准训练》必修二化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体例说明

《15分钟精准训练.化学》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与新教材同

步,是一套适合同步教学使用的练习用书。必修第二册教材,共分4章,12节,6个实验活动(学生必做

实验)。本书共设置了23个课时练,16个综合训练,6个实验活动跟踪练,8套综合检测卷。充分体现

新课标“一核四层四翼”。本书栏目设置如下表所示:

栏目设置 内容编排 设计用时

课时练

基础巩固练

设计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

巩固

15分钟

素养提升练

设计选择题、填空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

化学思维的培养

15分钟

综合训练

在每一节后,每一章后设计综合训练,使训练具有层级性、滚动性,便于巩

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30分钟

实验活动 依据教材实验活动,设计跟踪、拓展练习,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30分钟

综合检测卷 设计成 AB卷形式,A 卷夯实基础,B卷提升能力,合璧形成素养 45分钟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本书呈现如下特色:

一、新颖独到

1.体例独创

首创一课时设两练:基础巩固练对点落实基础,素养提升练综合提升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一

页一练,用时15分钟左右。

2.紧跟高考

紧扣新课标,紧跟新高考题型。

重视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落实,紧跟新高考的步伐。试题情境多来自于生活实践、科技、工农业生

产,适当增加了试题的阅读量。实际类和探究类试题占有一定比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

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图表类试题占有一定比例,体现了新高考“无情境不题,无图不题”的新理念,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使用方便

1.形式灵活

排印科学,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2.时间灵活

每个练习用时15分钟左右,可以当堂测试,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练习,比如晨读、午

间、自习、课余时间等,便于教师检测或学生自检。

3.使用灵活

一节两练,一页一练,可一练15分钟单独练习,也可组合两练(一节)30分钟集中练习,便于师生使用。

每天一练 掌握时间 提高效率 步步提升

第3页

01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1 硫和二氧化硫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硫的存在与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B.硫与金属反应时作氧化剂,与非金属反应时作还原剂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对点训练

◉分层突破

◉夯基固本

02

综合训练4 第五章 复习提升

易 错 易 混 练

易错点一 对物质的漂白或褪色原理理解不透

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A.仅①③④ B.仅②④

C.仅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纠错提能

◉专项突破

◉正本清源

03

第六章 综合检测卷(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绿色制氢示意图,图示中未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

A.风能→电能 B.化学能→电能

C.太阳能→电能 D.电能→化学能

◉达标检测

◉规范训练

◉能力培养

第4页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 01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 01

课时1 硫和二氧化硫 ……………………………………………………………… 01

课时2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03

课时3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05

综合训练1 硫及其化合物 …………………………………………………………… 07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 09

课时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 09

课时2 氨和铵盐 …………………………………………………………………… 11

课时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 13

综合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 15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 17

综合训练3 无机非金属材料 ………………………………………………………… 19

综合训练4 第五章 复习提升 ……………………………………………………… 21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 23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25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27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27

课时1 化学反应与热能 …………………………………………………………… 27

课时2 化学反应与电能 …………………………………………………………… 29

综合训练5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31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33

课时1 化学反应的速率 …………………………………………………………… 33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 35

综合训练6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37

综合训练7 第六章 复习提升 ……………………………………………………… 39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41

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43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 45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 45

课时1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烷烃的结构 ………………………………………… 45

课时2 烷烃的性质 ………………………………………………………………… 47

综合训练8 认识有机化合物 ………………………………………………………… 49

第5页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51

课时1 乙烯 …………………………………………………………………………… 51

课时2 烃 有机高分子材料 ………………………………………………………… 53

综合训练9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55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 57

课时1 乙醇 …………………………………………………………………………… 57

课时2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59

综合训练10 乙醇与乙酸 ………………………………………………………………… 61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 63

课时1 糖类 …………………………………………………………………………… 63

课时2 蛋白质、油脂 …………………………………………………………………… 65

综合训练11 基本营养物质 ……………………………………………………………… 67

综合训练12 第七章 复习提升 ………………………………………………………… 69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 71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 73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75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75

课时1 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75

课时2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77

综合训练13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79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81

综合训练14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83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85

综合训练15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87

综合训练16 第八章 复习提升 ………………………………………………………… 89

综合检测卷 ………………………………………………………………………………… 91

第五章 综合检测卷(A 卷)……………………………………………………………… 91

第五章 综合检测卷(B卷) ……………………………………………………………… 93

第六章 综合检测卷(A 卷)……………………………………………………………… 95

第六章 综合检测卷(B卷) ……………………………………………………………… 97

第七章 综合检测卷(A 卷)……………………………………………………………… 99

第七章 综合检测卷(B卷)……………………………………………………………… 101

第八章 综合检测卷(A 卷) …………………………………………………………… 103

第八章 综合检测卷(B卷)……………………………………………………………… 105

答案全解精析……………………………………………………………………………… 107

第6页

P107 第五章

01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1 硫和二氧化硫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硫的存在与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B.硫与金属反应时作氧化剂,与非金属反应

时作还原剂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2.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硫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B.硫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与多种金属发生

反应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

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

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

金属硫化物

3.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

而成的是 ( )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 ⑦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知识点二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

4.下列气体中,有毒、能污染大气,但可以用碱

液吸收的是 ( )

A.CO B.CO2

C.SO2 D.N2

5.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既可溶于水,又可以与水反应

6.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通入

SO2 气体进行实验。

(1)请填写表中空格:

管中棉花的位置 ① ② ③

棉花浸取试剂 品红溶液

淀粉和碘

水混合液

氢硫酸

现象 褪色 黄色沉淀

体现SO2 的性质 漂白性 氧化性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三 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性质的比较

7.SO2 和SO3 是硫的重要氧化物。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SO2 和 SO3 都 是 酸 性 氧 化 物,化 学 性 质

相同

B.SO2 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SO3 不具有漂白性

C.SO2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

D.SO2 和 SO3 水 溶 液 均 能 使 石 蕊 溶 液 变

红色

8.将SO2 和SO3 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 BaCl2

溶液中,其结果是 ( )

A.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 BaSO4 沉淀生成

B.只有 BaSO3 沉淀,SO3 通入溶液中无沉淀

生成

C.生成 BaSO3 和 BaSO4 两种沉淀

D.只生成 BaSO4 沉淀,SO2 会从溶液中逸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02

素 养 提 升 练

1.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 S8 形式存在。加热时,

S8 会 转 化 为 S6、S4、S2 等。 当 温 度 达 到

750℃ 时,硫 蒸 气 主 要 以 S2 形 式 存 在 (占

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8 转化为S6、S4、S2 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

化硫

C.S2、S4、S6、S8 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

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2.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此

酒营养丰富,保健作用明显,它能调整新陈代

谢的性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胆固醇增加。

如图是某品牌葡萄酒及说明书,我们可以看

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SO2 属 于 非 法 添 加 剂,不 该 添 加 到 葡 萄

酒中

B.SO2 具有还原性,少量的 SO2 可防止葡萄

酒氧化变质

C.SO2 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D.SO2 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体现

了它的漂白性

3.下列溶液: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

性 KMnO4 溶液;④ 新制氯水;⑤ 品红溶液,

能够区别SO2 和 CO2 气体的是 (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②③④⑤ D.全部

4.在古罗马著名诗人荷马的著作里讲到硫燃烧

有消毒和漂白作用。①潮湿的氯气;②二氧

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都具有漂白性,

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对于反应2SO2+O2

催化剂

?????2SO3 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方程式中“???”表示在相同条件下,

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C.1 molO2 与 2 molSO2 混 合 反 应,生 成

2molSO3

D.在该反应中SO2 作还原剂

6.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 后,最终一定有白色沉

淀的是 ( )

①Ba(NO3)2 溶液 ②BaCl2 溶液 ③Ca(OH)2

溶液 ④Na2CO3 溶液 ⑤H2S溶液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 的性质,按下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 + H2SO4 (浓)??Na2SO4 +

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

名称分别是 、 。

(2)反应后,装置 B中发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 C 中的现象是

,表现了SO2 的 ;装置 D

中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E的目的是探究 SO2 与品红溶液作

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F装置的作用是 ,

漏斗的作用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页

P107 第五章

03

课时2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硫酸的制备

1.实验室模拟合成硫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抽取SO2,

抽取 O2

气体

混合

SO2 的催

化氧化

吸收SO3

制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与空气反应

生产SO2

B.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

取SO2

C.SO2 与过量的 O2 经催化氧化后可完全转

化为SO3

D.工业上用水吸收SO3 生成硫酸

2.有关接触法制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硫和硫铁矿均可做为原料

B.SO2 转化为 SO3,需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

下进行

C.SO3 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

D.制备过程的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二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3.以下几组实验装置,可验证浓硫酸吸水性的

组合是 ( )

A.abc B.bcd C.bce D.bde

4.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的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

大(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

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知识点三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5.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

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

观察到 固 体 变 黑,片 刻 后,黑 色 物 质 急 剧 膨

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

量的热。(如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填

“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

颜 色 恢 复。 说 明 该 气 体 中 一 定 含 有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

化碳,其理由是 。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

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

??。

知识点四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等,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除氯

化钡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

A.硫酸溶液 B.盐酸

C.氢氧化钡溶液 D.硝酸钠溶液

7.下列检验试样中有无 SO

2-

4 的操作及结论正

确的是 ( )

A.滴加 BaCl2 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

2-

4

B.加 盐 酸 酸 化 的 BaCl2 溶 液 有 白 色 沉 淀 生

成,一定有SO

2-

4

C.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没有白色沉

淀生成,一定没有SO

2-

4

D.先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 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

2-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04

素 养 提 升 练

1.区别 浓 硫 酸 和 稀 硫 酸,既 简 单 又 可 靠 的 方

法是 (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点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泡生成

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

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

量浓 硫 酸 的 反 应。 下 列 实

验不合理的是 (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 生成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 的生成

C.③中选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 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3.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

人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

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

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4.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硫酸生产流

程如下:

含硫物质

空气

燃→烧

A

催化剂(V2O5)

高温(400~500℃

→)

B

试剂 C

→ H2SO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含硫物质可以是单质硫,也可以是黄铁矿

(FeS2)

B.A到B的反应原理为2SO2+O2

催化剂

400~500℃

????? ?

2SO3

C.试剂 C可以是纯水

D.物质 A、B均为酸性氧化物

5.下 列 实 验 方 案 能 够 确 定 溶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SO

2-

4 的事实是 ( )

A.取 少 量 试 样 溶 液,加 入 用 盐 酸 酸 化 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少量试样溶液,先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

色沉淀生成,再加稀 HNO3,沉淀不溶解

C.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 Ba(NO3)2 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

D.取少量试样溶液,先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

再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

气、HI、H2S等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

2H2SO4(浓)

??3SO2↑+2H2O,在此反

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

酸性

C.把足量铜粉投入含2molH2SO4 的浓硫酸

中,得到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

D.常温下能够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

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铝钝化

7.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 CO2,选用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流向,连接如图所示装

置的正确顺序是 接 ,

接 , 接 。

(2)若实验检验出有 CO2 生成,则装置乙、丙

中的现象分别为装置乙中 ,

装置丙中 。

(3)装 置 丁 中 酸 性 KMnO4 溶 液 的 作 用

是 。

(4)写出装置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页

P108 第五章

05

课时3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自然界中硫的存在与转化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于水的固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

地下水里

C.自然界中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硫

酸盐

D.一些动、植物体内也含有硫元素

2.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硫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B.煤 中 含 有 硫 元 素,燃 煤 中 加 入 生 石 灰 可

脱硫

C.硫具有弱氧化性,和变价金属反应,通常将金

属氧化成低价态

D.氢硫酸是弱酸,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知识点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3.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

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Na2S B.S

C.SO2 D.H2SO4

4.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S→H2S B.S→SO3

C.H2SO4→SO2 D.Na2SO3→SO2

5.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 化 合 物 的 转 化 关 系

(反应 中 生 成 的 水 已 略 去),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

SO2

KIO3-淀粉溶液

→先变蓝后褪色

NaOH 溶液

→Na2SO3

→Na2S+Na2SO4

→NaHSO3

→SO2 +Na2SO3

Zn

→Na2S2O4 +Zn(OH)2

A.反应①说明SO2 具有漂白性,反应②说明

SO2 具有酸性

B.反应②中生成物n(Na2SO3)∶n(NaHSO3)=

1∶1时,则反应物n(SO2)∶n(NaOH)=

1∶2

C.反应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2

6.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

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如图所示,回

答下列问题:

(1)Y 的化学式为 ,检验 Y 所用的试

剂是 。

(2)W 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

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欲制备 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

合理的是 。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4)将 X 与 SO2 混 合,可 生 成 淡 黄 色 固 体。

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1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06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SO2、H2SO3 均具有还原性,故 浓 H2SO4

均能氧化SO2 和 H2SO3

B.H2S与浓 H2SO4 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的

氧化物只能是SO2

C.单 质

+O2

→ 氧 化 物

+H2O

→ 酸 或 碱

+NaOH 或 HCl

→盐,能按 照 上 述 转 化 关 系

直接转化的可以是硫元素

D.硫 黄 制 备 硫 酸 经 历 两 步:S

O2/点燃

→SO3

H2O

→H2SO4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

不能实现的是 ( )

A.Na2S

H2SO4

→H2S

O2

→S

B.H2SO4(浓)

Cu/△

→SO2

O2

→SO3

C.S

O2

点→燃

SO2

BaCl2 溶液

→BaSO3

D.NaHSO3

NaOH

→Na2SO3

H2O2

→Na2SO4

3.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

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

转化为丙。在丙溶液中加入 Na2S生成气体

丁,把丁通入乙溶液中得到沉淀戊。甲、乙、

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分别是

( )

A.SO3、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SO2、SO3

C.SO3、H2SO4、H2SO3、SO3、Na2S2O3

D.SO2、H2SO3、H2SO4、H2S、S

4.如图所示,硫酸工业中产生的 SO2 通过下列

过程既能制得 H2SO4 又能制得 H2。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 和 HI

B.该 过 程 总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SO2 +

2H2O??H2SO4+H2

C.X物质是I2

D.SO2 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 还 原 性 与 漂

白性

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SO2 通入氯水中:SO2 +Cl2 +2H2O ??

SO

2-

4 +2Cl

- +4H

+

B.足量的SO2 通入 Na2CO3 溶液中:CO

2-

3 +

SO2??CO2+SO

2-

3

C.铁与硫混合加热:2Fe+3S

??Fe2S3

D.浓硫酸与 FeS混合:FeS+H2SO4(浓)??

FeSO4+H2S↑

6.如图所示某固态单质 A 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

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

物 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 和 C 的相对分

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 D 是重要的工业

原料。

(1)写出 A 在加热条件下与 H2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2)写出 E与 A 的氢化物反应生成 A 的化学

方程式: 。

(3)写出一个由 D生成 B的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2页

P109 第五章

07

综合训练1 硫及其化合物

基 础 巩 固 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硫元素具有正交硫、单斜硫等多种同素异

形体

B.硫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用于制作药皂

C.SO2 和SO3 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化物都

是强酸

D.可以用 CS2 洗涤试管中残留的硫

2.下列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是 ( )

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

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 用 途 具 有 对 应 关 系

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使火柴梗炭化变黑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铁能与冷的浓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4.自然界中的硫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①和②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SO2 的排放

C.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SO2 只具有还原性

5.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是

(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

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在溶液中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能溶于稀

盐酸 ⑤ 通 入 气 体 能 使 溴 水 褪 色,再 滴 加

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只有③ B.只有④

C.③④⑤ D.只有⑤

6.有关亚硫酸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亚硫酸是SO2 与水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其

水溶液显酸性

B.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2

C.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D.亚硫酸对人体有害,所以用 SO2 漂白过的

物质不能用

7.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

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

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

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图中的实验装置(锌与浓

硫 酸 共 热 时 产 生 的 气 体 为 X,且 加 热 装

置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乙 同 学 认 为 还 可 能 产 生 氢 气 的 理 由

是 。

(3)A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作用是

;B 中加入的试剂可

能是 ,作用是 ;

E 中 加 入 的 试 剂 可 能 是 ,作 用

是 。

(4)可以证明气体 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

C中 ,D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3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08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用来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操作中错误

的是 ( )

A.分别取10 mL 溶液,质量大的是浓硫酸,

质量小的是稀硫酸

B.观察液体流动性,流动性好的是稀硫酸,油

状黏稠的是浓硫酸

C.把 CuSO4 ·5H2O 晶体投入溶液中,逐渐

变为白色粉末的是浓硫酸,晶体溶解的是

稀硫酸

D.将铝片分别投入溶液中,快速放出气体的

是浓硫酸,放出气体慢的是稀硫酸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向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SO2:SO2+

OH

-??HSO

-

3

B.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 SO2:5SO2+

2MnO

-

4 + 2H2O ?? 2Mn

2+ + 5SO

2-

4

+4H

+

C.将 SO2 通 入 到 饱 和 的 NaHCO3 溶 液 中:

2H

+ +CO

2-

3??H2O+CO2↑

D.将 SO2 通入到 BaCl2 溶液中:SO2 +H2O

+Ba

2+??BaSO3↓+2H

+

3.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

确的是 (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干燥SO2

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SO

2-

4 、CO

2-

3 、Cl

- 中的一

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现进行

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②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

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

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

加硝酸钡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硝酸银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对原

溶液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有SO

2-

4

B.一定有 CO

2-

3

C.不能确定 Cl

- 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

2-

4 是否存在

5.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 Na2SO3 晶

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湿 润 的 品 红 试 纸 褪 色,证 明 SO2 具 有 漂

白性

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 SO2 的

氧化性强于I2

D.蘸有酸性 KMnO4 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

SO2 具有漂白性

6.(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2)试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

应的各种产物。写出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

产物气流从左右右的方向,填装置的序号):

→ → →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 A 瓶的溶液褪

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则 A 瓶溶液的作用

是 ,B 瓶溶液的作用是

,C 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可

确定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②在整套

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

(5)装置③所盛放的溶液是 ,可验证

的产物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4页

P110 第五章

09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氮气

1.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

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且不溶于水

C.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

质反应

D.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

结构稳定

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1molN2 与3molH2 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3

D.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在化学

反应中作氧化剂

知识点二 氮的固定

3.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含氮化合

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自然界中存在如图

所示的氮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过程①“雷电作用”中发生的反应是 N2+

O2

放电

??2NO

B.过程③“固氮作用”中,氮气被还原

C.⑤ 中 涉 及 的 反 应 可 能 有 2NO

-

2 + O2

??2NO

-

3

D.⑥ 中 涉 及 的 反 应 可 能 有 2NO

-

3 +12H

+

??N2↑+6H2O

知识点三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

4.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

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

接化合得到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NO、N2 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

能稳定存在

B.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C.NO2 通入 FeSO4 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D.NO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6.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

烈反应,产 生 大 量 高 温 气 体,从 火 箭 尾 部 喷

出。引燃 后 的 高 温 气 体 成 分 有 CO2、H2O、

N2、NO 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

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色物质,产生

红色的原因是 ( )

A.高温下 N2 遇空气生成 NO2

B.NO 与 H2O 反应生成 NO2 和 H2

C.NO 遇空气生成 NO2

D.CO2 与 NO 反应生成 NO2 和 CO

7.将40mL 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

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里,充分反应后试管

中剩余20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NO 的体积比为 ( )

A.2∶1 B.1∶1

C.3∶1 D.1∶1

8.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

N2、O2

雷电

→ NO

O2

→ NO2

H2O

→ NO

A

(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O2 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

应中氧化 剂 和 还 原 剂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3)实验室收集 NO 的方法为 。

(4)化合物 A 的化学式是 。

(5)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

NO 与 CO 发生反应:2NO+2CO ??2CO2

+N2,当生成1 molN2 时,被还原的 NO 为

m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5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10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2.下列关于 N2 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质在氮气中都不能燃烧

B.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属于氮

的固定

D.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

化氮

3.下列关于 NO、NO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O、NO2 都难溶于水

B.NO、NO2 都是无色气体

C.NO、NO2 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D.NO、NO2 都是有毒气体,实验中需要尾气

吸收

4.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 Mg3N2 的装

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 A、B 中 可 依 次 加 入 浓 硫 酸、NaOH

溶液

B.若去掉装置 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

C.实验时应先加热 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

再加热 D

D.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

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

氮的氧化物是 ( )

A.N2O B.NO

C.NO2 D.N2O5

6.试管 中 盛 装 的 是 红 棕 色 气 体 (可 能 是 混 合

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

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

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

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充满液体,原来试管

中盛装的气体是 ( )

A.可能是 N2 和 NO2 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 NO2 气体

C.可能是 NO 与 NO2 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 N2 和 NO 的混合气体

7.某混 合 气 体 中 可 能 含 有 Cl2、O2、SO2、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

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

把剩余 气 体 排 入 空 气 中,很 快 变 为 红 棕 色。

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SO2 和 NO2

B.肯定只有 NO

C.肯定没有 Cl2、O2 和 NO2

D.可能有 Cl2 和 O2

8.NO 与 NO2 中氮元素的价态均处于中间价

态,则 NO 与 NO2 均 既 有 氧 化 性 又 有 还

原性。

(1)NO 极易与氧气反应表现 性,化

学方程式为 ;

在一定条件下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N2,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NO2 可发生自身歧化反应,NO2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O2 与 NaOH 溶 液 反 应 可 生 成 两 种

盐,其中一种是 NaNO3,化学方程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6页

P111 第五章

11

课时2 氨和铵盐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氨的性质

1.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B.氨气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氨气具有还原性

D.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检验氨气的存在

2.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 NO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

分解

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

为红色

3.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

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

知识点二 铵盐的性质及 NH

+

4 的检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

素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共热时

反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NH

+

4 +OH

- △

??

NH3↑+H2O

D.NH4Cl和 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

分离

5.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取少许待测物置于试

管中,然后 ( )

A.加水溶解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B.加强碱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在试管口检验

C.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知识点三 氨的实验室制法

6.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7.氨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常

利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备 NH3,

实 验 室 也 可 以 用 下 列 两 种 方 法 快 速 制

备 NH3:

方法一:加热浓氨水。

方法二: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碱石灰)固

体中。

(1)请写出上述方法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原理)。

①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

;

②方法一: ;

③方法二: 。

(2)根据上述原理,该小组欲用下列装置制取

氨,方法一应选择 ,方法二应选择

(3)下图是该小组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

其中可行的是 ,集气的原理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7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12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

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

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

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2.能把 Na2SO4 溶液、NH4NO3 溶液、KCl溶液、

(NH4)2SO4 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

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

A.Ba(OH)2 溶液 B.NaOH 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 溶液

3.下图是 NH3 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实验均体现了 NH3 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 NH3 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 NH3 是碱性气体

D.实验Ⅱ体现了 NH3 是还原性气体

4.下列有关氨和铵盐说法正确的是 ( )

A.氨和铵盐都易溶于水,都能生成 NH

+

4

B.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C.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如图所示试剂和装置

D.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氨气

5.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

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

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SO2(饱和 NaHSO3 溶液)无色喷泉

B.NH3(CuSO4 溶液)/蓝色喷泉

C.HCl(石蕊溶液)/红色喷泉

D.H2S(AgNO3 溶液)/黑色喷泉

6.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

的方法是 ( )

A.加入 NaOH 溶液 B.加入 AgNO3 溶液

C.加热并冷却 D.加入水

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快

速制取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性质,同时收

集少量纯净的氮气,请回答。

(1)写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反应制氨的化学

方程式: ,解释

放出 NH3 的原因: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

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无水硫酸铜的

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

口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

象,写出在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这个反应说明氨具有 。

A.碱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不稳定性

(3)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 。

(4)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干燥、纯净的

氮气,收集方法是 。

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

(5)装置 E的作用是 ,

装置 F的作用 。

E中的碱石灰 (填“能”或“不能”)换

成 CaCl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8页

P112 第五章

13

课时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

1.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混合物

B.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

防护和通风

C.浓硝酸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吸收水蒸气

而浓度减小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

凉处

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冷的浓硝酸

3.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 )

A.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4 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

不变色

C.铜 片 溶 解,放 出 红 棕 色 有 刺 激 性 气 味 的

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

变为红棕色

知识点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4.铜与1mol·L

-1 硝酸溶液反应,若c(NO

-

3 )

下降0.2mol·L

-1,则c(H

+ )下降 ( )

A.0.2mol·L

-1 B.0.4mol·L

-1

C.0.6mol·L

-1 D.0.8mol·L

-1

5.0.5mol铜和含1.0molHNO3 的浓硝酸,充

分反应后,生成 NO2 的量为 ( )

A.0.2mol B.0.5mol

C.小于0.5mol D.大于0.5mol

知识点三 酸雨及防治

6.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7.下图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气体容易形成酸雨的是 。

A.CO2 B.SO2

C.N2 D.NO2

(2)写出硝酸型酸雨形成过程中转化的化学

方程式:

①NO→NO2: ;

②NO2→HNO3: 。

(3)下列措施中,可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的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

煤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生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9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14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

物所引起的 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 CO2

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空气中CO2 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酸雨”主要

是由于雷雨天闪电而引起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全部 D.只有②④

2.在下列反应中,HNO3 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

现出酸性的是 ( )

A.H2S+2HNO3??S↓+2NO2↑+2H2O

B.MgO+2HNO3??Mg(NO3)2+H2O

C.4HNO3(浓)

??4NO2↑+O2↑+2H2O

D.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

3.为除 去 镀 在 铝 表 面 的 铜 镀 层,可 选 用 的 试

剂是 (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稀硫酸 D.浓盐酸

4.将 铜 粉 置 于 稀 H2SO4 中,加 热 后 无 明 显 现

象,但加入一种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而且

溶液变蓝,则此物质可能是 ( )

A.NaCl B.Na2SO4

C.NaNO3 D.Na2CO3

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

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6.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 和铜跟浓硝酸

反应产生的气体 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

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没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

产生的是 NO 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NO、NO2 能与 NaOH 溶

液反应):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 ,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中铜丝插入稀

硝 酸,并 微 热 之,观 察 到 装 置 B 中 的 现 象

是 ;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装置 E和 F的作用是 ;

为实现此目的,操作方法是 。

(4)D装置的作用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0页

P113 第五章

15

综合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基 础 巩 固 练

1.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绿水

青山 就 是 金 山 银 山”。如

图是 甲、乙、丙、丁 四 个 城

市在某个时段测得的雨水

pH 图,依据图像判断酸雨

最严重的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C、N、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

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

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

有利于减少这些氧化物的产生

B.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

7的雨水称为酸雨

C.N 与S的氧化物还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

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D.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

关系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气:NH

+

4 +

OH

- △

??NH3↑ +H2O

B.NaOH 浓 溶 液 与 NH4Cl溶 液 混 合 加 热:

NH

+

4 +OH

- △

??NH3·H2O

C.氨 水 中 加 盐 酸:NH3 · H2O+ H

+??

NH

+

4 +H2O

D.氨 水 中 加 入 氯 化 铁 溶 液:Fe

3+ +3OH

-

??Fe(OH)3↓

4.工业制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由 N2 制取 HNO3 的过程中,含氮物质发

生的都是氧化反应

B.反应④产生的气体可循环利用进入③的反

应中

C.反应④中 NO2 作氧化剂,H2O 作还原剂

D.路径②③④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

途径

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浓 HNO3

与 Cu 反 应 的 微 型 实 验。 下 列 说 法 中 错 误

的是 ( )

A.挤压塑料瓶使浓 HNO3 进入干燥管就可

引发反应

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

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 NO2 的作用

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

应实验

6.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CO2、CO、SO2、NOx 等物

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

来源之一。

(1)汽车尾气中的 CO 来自 ,

NO 来自 。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

(至少填两种)。

(2)NOx 能 形 成 酸 雨,写 出 NO2 转 化 为

HNO3 的化学方程式: 。

(3)汽车尾气中的 CO、NOx 在适宜温度下采

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

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 NO 被 CO 还

原的化学方程式:

(4)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已

知:4NH3+6NO

催化剂

????5N2 +6H2O,8NH3

+6NO2

催化剂

????7N2+12H2O。同温同压下,

3.5LNH3 恰好将3.0LNO和NO2 的混合气

体完 全 转 化 为 N2,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NO 和

NO2 的体积之比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1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16

素 养 提 升 练

1.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①中 N2 与 O2 反应生成 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

有 NH3

B.加热可除去 NH4Cl中的少量 NaHCO3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

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在试

管口用 湿 润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检 验,试 纸

变蓝

D.铵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只能与碱反应,不

能与酸反应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 NH3 的是 ( )

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 H2SO4 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

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 NO、CO2、NO2、

N2 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

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

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

A.NO2、N2 B.NO、CO2

C.NO2、CO2 D.NO、CO2、N2

6.将0.1mol铜与40mL10mol/L HNO3 充

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H

+ 。由此可知

( )

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B.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49L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

D.反 应 后 溶 液 中 所 含 NO

-

3 的 物 质 的 量

为0.2mol

7.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 A、F 为氨气

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

氨气反应的装置。

备选装置

Ⅰ Ⅱ 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装置 A 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如

图的备 选 装 置 中 选 择,并 将 编 号 填 入 空 格:

B 、D 、E 。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 C 内出现

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

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5)若从装置 C的 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 N2

和少量 Cl2,应如何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2页

P114 第五章

17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硅酸盐材料

1.下列关于硅酸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有玻璃、水泥、

陶瓷

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D.硅酸盐水泥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

2.下列关于硅酸盐产品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的陶瓷制品和用于建筑长江三峡大坝

的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B.制备普通玻璃和水泥的共同原料是石灰石

C.实验室使用的玻璃仪器是在普通玻璃制备

基础上加入硼酸盐制成的

D.硅酸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硅酸盐材料具

有硬度高、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的特点

知识点二 硅和二氧化硅

3.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

广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硅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第ⅣA 族

B.晶体硅主要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

C.右图是常见于汽车中的小摆件“苹果花”,

它的动 力 是 以 Si为 原 料 制 作 的 太 阳 能

电池

D.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自然界中存在大量

硅单质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SiO2 熔点高、硬度大,常用透明的 SiO2 晶

体制作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

B.SiO2 高温时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下 列 转 化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能 够 实 现:SiO2

HCl(aq)

→SiCl4

H2

高→温

Si

D.SiO2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

5.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

A.SiHCl3 的摩尔质量为135.5g

B.H2 和 HCl均可循环利用

C.SiO2 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

D.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

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

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4价,二氧化硅具

有氧化性

D.在二 氧 化 硅 中,每 个 硅 原 子 结 合 2 个 氧

原子

知识点三 新型陶瓷和碳纳米材料

7.宇航员在升空、返回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

穿上10公斤重的舱内航天服,该航天服是由

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

韧”航空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由碳化硅、

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下列有关该航空材

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碳纳米管、石墨烯、C60 等新型碳材料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

B.石墨烯属于有机化合物

C.C60 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管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3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18

素 养 提 升 练

1.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

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下列物品中

用到硅单质的是 ( )

A.陶瓷餐具 B.石英钟表

C.计算机芯片 D.光导纤维

2.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B.硅的氧化物都可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C.碳化硅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中都有石灰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

好的半导体材料

C.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常温下不与任何

酸反应

D.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

金属反应

4.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

米材料,它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石墨烯

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

(如图所示)的一种碳单质新材料,它是构建

富勒烯、碳纳米管的基本单元。利用石墨烯

可制造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板等。下列有关

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石墨烯与富勒烯的结构相同

D.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

成的

5.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

陶瓷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

瓷和轴承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

材料———光导纤维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

的,其熔点很高

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光导纤维做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

蚀,铺设也很不方便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

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

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港珠澳大桥的建造中

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氮

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

无机非金属材料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

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7.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

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

(2)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翡翠

的主要成分为 NaAlSi2O6,用氧化物形式表

示为 。

(4)高纯度单晶硅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SiO2

①C

高→温

Si(粗)

②HCl

300℃

→SiHCl3

③过量 H2

1000~1100℃

Si(纯)

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③需要在无水无氧环境下进行,若在有

氧环境下,除了有不安全因素外,还可能使产

品中混有杂质 (填化学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4页

P114 第五章

19

综合训练3 无机非金属材料

基 础 巩 固 练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硅原子最外电子层均有4个电子,其原

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故二者的

单质与其他物质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B.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地壳中只有SiO2一

种存在形式

C.自然界中,碳元素只有有机物和氧化物两

种存在形式

D.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是构成地壳的主要

物质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l2 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

反应

B.N2 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

接转化为 NO2

C.硫是一种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

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

性质活泼

3.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Si→SiO2→H2SiO3→Na2SiO3

B.Al→Al2O3→Al(OH)3→NaAlO2

C.N2→NH3→NO→NO2→HNO3→NO2

D.S → SO3 → H2SO4 → SO2 → Na2SO3

→Na2SO4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型陶瓷在组成上不再局限于硅酸盐体系

B.碳化硅、氮化硅、锆酸盐、氧化铝等都是新

型陶瓷的组成成分

C.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

墨烯等,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富勒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系列笼形分子

化合物的总称

5.制造芯片用到高纯硅,用 SiHCl3 与过量 H2

在1000~1200℃反应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

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 遇 水 剧 烈 水 解,在 空 气 中 易

自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装置 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B.实验时先打开装置 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C.装置 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

入烧瓶中的SiHCl3 汽化

D.装置 D 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

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管会软化

6.中国高铁对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重

要的作用。

(1)建设高铁轨道需要大量的水泥,生产水泥

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和 。

(2)高铁上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了光导纤维,

其主要成分是 ;乘务员使用的无线

通话机的芯片材料是 。

(3)高铁上安装有许多玻璃,氢氟酸可以处理

玻璃表面的微裂纹,氢氟酸与玻璃中的二氧

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高铁上的卫生间没有任何异味,是由于所

使用的马桶,地漏和洗手盆下水口都是纳米

硅胶的高科技产品,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

盐酸可产生硅酸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5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20

素 养 提 升 练

1.《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

择取无砂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

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

为青色),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砂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

B.“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

变化

C.“浇水转釉”使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

Fe2O3 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

D.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2.已知某物质 X 能发生如下转化:

X

O2

→ Y

O2

→Z

H2O

→ A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

述错误的是 ( )

A.若 X为 N2,则 A 为硝酸

B.若 X为S,则 A 为硫酸

C.若 X为Si,则 A 为硅酸

D.若 X 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 A

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 Y

3.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

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化学式为Si3N4

B.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

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

C.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

主要成分为SiO2

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

子和硅氧单键个数之比为1∶2

4.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

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

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

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

化等优点

5.下列应用利用的是含硅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 )

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B.在野外,用硅、消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

氢 气:Si+ Ca(OH)2 + 2NaOH ??

Na2SiO3+CaO+2H2↑

C.金刚砂的制备:SiO2+3C

高温

??SiC+2CO↑

D.单质硅的制备:SiO2+2C

高温

??Si+2CO↑

6.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

粗SiO2

NaOH 溶液

→ X

稀 H2SO4

→ Y

灼烧

→SiO2

A.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步 骤 Ⅱ 的 反 应 是 Na2SiO3 + H2SO4??

H2SiO3(胶体)+ Na2SO4

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 CO2 来代替

D.SiO2 既 能 与 盐 酸 反 应,又 能 与 氢 氟 酸 反

应,所以SiO2 是两性氧化物

7.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

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已知:PdCl2 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CO+PdCl2 +H2O ??CO2 +2HCl+

Pd↓ (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

(1)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 N2,其原因

是 。

(2)装置 B的作用是 。

(3)装 置 C、D 中 所 盛 试 剂 分 别 为

、 ,若装置 C、D 中溶液均变浑

浊,且经检测两种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装置的缺点是 。

(5)资料表明,上述反应在焦炭过量时会生成

副产物SiC。取18gSiO2 和8.4g焦炭充分

反应 后 收 集 到 标 准 状 况 下 气 体 的 体 积 为

13.44L,假定气体产物只有 CO,固体产物只

有Si和 SiC,则 Si和 Si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设 计 实 验 证 明 碳 酸 的 酸 性 比 硅 酸 的

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6页

P115 第五章

21

综合训练4 第五章 复习提升

易 错 易 混 练

易错点一 对物质的漂白或褪色原理理解不透

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①活性炭 ② 过氧化钠 ③ 氯水 ④ 二氧

化硫

A.仅①③④ B.仅②④

C.仅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SO2 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

SO2 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

①KMnO4(H

+ ,aq)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 ⑤Fe

3+ (aq)

A.①⑤ B.②③④

C.全部 D.都不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O2 具有漂白性,能使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

B.漂白粉、活性炭、Na2O2 都 能 使 红 墨 水 褪

色,其褪色原理都相同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D.SO2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体现了

SO2 的氧化性

易错 点 二 忽 视 酸 性 条 件 下 NO

-

3 具 有 强 氧

化性

4.下列各种情况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

离子组是 ( )

A.能 使 pH 试 纸 变 红 的 溶 液:NH

+

4 、Na

+ 、

SO

2-

4 、Fe

3+ 、NO

-

3

B.含 有 大 量 NO

-

3 的 溶 液:H

+ 、Fe

2+ 、

SO

2-

4 、Cl

-

C.含 有 大 量 Cl

- 的 溶 液:Fe

3+ 、Mg

2+ 、

SO

2-

4 、OH

-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

+

4 、

Na

+ 、NO

-

3 、SO

2-

4

5.在100mL 某混合液中,HNO3 和 H2SO4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分 别 是 0.4 mol·L

-1、

0.1 mol·L

-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

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

2+ 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

变化) ( )

A.0.15 mol·L

-1 B.0.225 mol·L

-1

C.0.30 mol·L

-1 D.0.45 mol·L

-1

易错点三 忽视酸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

+H2↑

B.铁 与 稀 硝 酸 反 应:Fe+ 2HNO3??

Fe(NO3)2+H2↑

C.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Cu+4HNO3 (浓)??

Cu(NO3)2+2NO2↑+2H2O

D.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 (浓)

??

CuSO4+SO2↑+2H2O

7.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

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

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①过量的Zn与18 mol·L

-1 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氧气与少量的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存

在和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的二氧化

锰与浓盐酸反应 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的锌与稀盐酸反应 ⑥过量的稀硫酸

与块状石灰石反应 ⑦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

铝反应

A.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⑦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 mol·L

-1 浓

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

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

至 1 L,测 得 溶 液 中 氢 离 子 浓 度 为

0.1mol·L

-1,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体 A 为SO2 和 H2 的混合物

B.气体 A中SO2 与 H2 的体积比为5∶1

C.反应中共消耗Zn97.5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7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22

专 项 突 破 练

专项一 守恒思想在含氮化合物相关计算中的

应用

1.锌和某浓度的 HNO3 溶液反应时,若参加反

应的锌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产

物有硝酸锌、X和水,则 X可能是 ( )

A.NO B.N2O

C.N2O3 D.NO2

2.将2.56gCu和一定量的浓 HNO3 反应,随

着 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

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

(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 HNO3 的物质的

量为 ( )

A.0.05mol B.0.13mol

C.1mol D.1.05mol

3.将 Mg和 Cu的 合 金 2.64g,投 入 适 量 的 稀

HNO3 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

还原产物为 NO,体积为0.896L(标准状况

下),向 反 应 后 的 溶 液 中 加 入 2 mol·L

-1

NaOH 溶液60mL 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

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

A.4.32g B.4.68g

C.5.36g D.6.38g

4.将11.2g的 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

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X(假定产生

的气体全部逸出)。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

量的 NaOH 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

意推断气体 X的成分可能是 ( )

A.0.3molNO2 和0.3molNO

B.0.2molNO2 和0.1molN2O4

C.0.6molNO

D.0.1 mol NO、0.2 mol NO2 和 0.05

molN2O4

专项二 有关气体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综合

5.下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

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碱石灰 碱石灰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 NaHCO3 溶液

C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D Cl2 浓盐酸 二氧化锰 饱和 NaCl溶液

6.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

性质,下列相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H3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H3 的水溶液显碱性

B SO2

酸性 KMnO4

溶液

溶液褪色 SO2 具有漂白性

C HCl 硅酸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Cl的非金属性比Si强

D X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X可能是 Cl2

7.如图所示装置,将溶液a逐滴滴入烧瓶中,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a为浓盐酸,b为 MnO2,c中盛品红溶液,

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

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硫酸,b为 Na2SO3 固体,c中盛紫

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变红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 AlCl3

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8.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 和

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备 SO2。某同学在实

验时发现打开 A 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

的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

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分别为 B

,D 。

②停止通气后,再对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

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 ,D 。

(3)装置 C 的作用是

,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8页

P117 第五章

23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基 础 巩 固 练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A.烧杯 B.玻璃棒

C.坩埚 D.酒精灯

2.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

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

3.关于粗盐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粗盐提纯过程包括了除杂和结晶过程

B.粗 盐 提 纯 过 程 中 利 用 沉 淀 反 应 去 除 了

Ca

2+ 、Mg

2+ 、SO

2-

4

C.粗盐提纯过程中为防止引入杂质,加入的

除杂试剂要过量

D.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操作之前需加入盐酸

调节溶液的pH

4.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

误的是 ( )

5.“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

的是 ( )

A.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

B.开 始 析 出 晶 体 后,要 用 玻 璃 棒 不 断 搅 拌

液体

C.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D.待滤液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

6.某同学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过滤操作时,发

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

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

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

A.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7.实验分步操作时体系中 的 主 要 离 子 和 沉 淀

成分

步骤 操作 主要离子杂质离子沉淀成分

1 溶解

2 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3 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4

加入过量的饱和

Na2CO3 溶液

5 过滤

6 加入适量稀盐酸

7 蒸发结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9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24

素 养 提 升 练

1.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2.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边操作

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 )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3.下列几组物质中,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

顺序可将它们分离的是 ( )

A.氧化铜和铁粉

B.氯化钾和氯化钠

C.水和酒精

D.硫酸钠和硫酸钡

4.实验室模拟由海水制备 NaOH 溶液,其流程

如下:海水 步骤一→粗盐 步骤二→精盐 步骤三→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步骤一用到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和泥三

角等

B.步骤二添加 NaOH 的目的是除去 Ca

2+

C.步骤二的过滤操作是在加入盐酸之后

D.步骤三中制取 NaOH 的反应为 2NaCl+

2H2O

电解

??2NaOH+Cl2↑+H2↑

5.为了 除 去 粗 盐 中 的 Ca

2+ 、Mg

2+ 、SO

2-

4 和 泥

沙,可将 粗 盐 溶 于 水,然 后 进 行 下 列 五 项 操

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③加适

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⑤加过

量的 BaCl2 溶 液。下 列 操 作 顺 序 中 最 合 适

的是 ( )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6.某 待 测 溶 液 (阳 离 子 为 Na

+ )中 可 能 含 有

SO

2-

4 、SO

2-

3 、Cl

- 、Br

- 、CO

2-

3 、HCO

-

3 中的一

种或多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

所加试 剂 均 过 量。已 知 稀 硝 酸 具 有 强 氧 化

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SO

2-

4 、SO

2-

3 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 B的化学式为 BaCO3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CO

2-

3 、HCO

-

3 、Cl

-

D.Br

- 肯定不存在

7.为除去粗盐中的 Ca

2+ 、Mg

2+ 、SO

2-

4 以及泥沙

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

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 取 粗 盐

操作 A

BaCl2

NaOH

Na2CO3

操作B

→滤液

适量的盐酸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

(1)第①步中,操作 A 是 ;第⑤步中,

操作 B是 。

(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假设

粗盐溶液中 Ca

2+ 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CaCl2):

(3)若先用盐酸调pH 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

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4)判断SO

2-

4 已完全除去的方法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0页

P118 第五章

25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基 础 巩 固 练

1.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反应的是 ( )

A.S与浓硫酸

B.SO2 与浓硫酸

C.H2S与SO2

D.Na2SO3 溶液与SO2

2.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H2S →SO2 B.SO3 →H2SO4

C.SO2 →S D.SO

2-

3 →SO2

3.下列物质中,既不与亚硫酸反应又不与 SO2

反应的是 ( )

A.H2S B.O2

C.NaOH 溶液 D.S

4.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浓硫酸和SO2 的性质

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后,试管Ⅰ中出现白色固体,将其放入

水中,溶液显蓝色

B.试管Ⅱ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对其加热溶

液又恢复红色

C.试管Ⅳ中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了 SO2 的漂

白性

D.试管Ⅴ可以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加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出去外,还发生

2FeSO4

??Fe2O3+SO2↑+SO3↑,如果将

生成 的 气 体 通 入 BaCl2 溶 液 中,产 生 的 现

象是 ( )

A.生成 BaSO4 和 BaSO3 混合沉淀

B.生成 BaSO4 沉淀,有SO2 气体逸出

C.生成 BaSO4 沉淀,有SO3 气体逸出

D.有SO2 和SO3 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6.完成下列表格。

(1)硫化钠的转化:向两支盛有1mL 硫化钠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以下溶液,根据实验

现象完成表格。

项目

试剂

实验现象

硫元素的

价态变化

硫化钠体

现的性质

亚硫酸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浓硫酸的转化

项目

试剂及实验装置

实验

现象

硫元素的

价态变化

浓硫酸体

现的性质

化学方程式

(3)硫单质的转化

项目

试剂及实验装置

实验

现象

硫元素的

价态变化

硫单质体

现的性质

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1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26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 CuS

B.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

C.SO2 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

褪色

D.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硫

酸钠

2.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产物有硫的是

( )

A.Na2S2O3 溶液和 HCl溶液

B.H2S气体在足量的 O2 中燃烧

C.碳和浓硫酸反应

D.铜和浓硫酸反应

3.为探究 Na2SO3 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

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 Na2SO3 溶液,再分

别滴加如图所示的试剂。下列关于实验现象

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中溴水褪色 Na2SO3 被溴水还原成 Na2SO4

B

b中加稀 H2SO4 后才

产生黄色沉淀

SO

2-

3 和S

2- 两种离子一定不

能大量共存

C

c中 加 BaCl2 溶 液 后

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

褪去

由于 发 生 反 应 Ba

2+ +SO

2-

3

??BaSO3↓,红色褪去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 原 Na2SO3 溶液中含有SO

2-

4

4.X盐和 Y 酸反应可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Z,Z跟 NaOH 反应又得到 X 盐,Z氧化的最

终产物为气体 W,气体 W 溶于水又得到 Y

酸。则 X盐和 Y 酸是 ( )

A.Na2SO4 和硫酸 B.Na2SO3 和盐酸

C.Na2CO3 和盐酸 D.Na2SO3 和硫酸

5.有一白色粉末 X,关于它的实验现象为

X

硫酸

产生

气体

适量 NaOH

BaCl2 溶液

→白色淀淀

盐酸

→沉淀消失

加热浓

缩去水

→白色粉末

适量溴水

→褪色

BaCl2 溶液

→白色沉淀

则 X的化学式为 ( )

A.Na2SO4 B.Na2CO3

C.(NH4)2SO4 D.Na2SO3

6.硫代硫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作棉织

品漂白后的脱氯剂。欲制备 Na2S2O3(硫代

硫酸 钠),从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角 度 分 析,合 理

的是 ( )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7.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几种价态硫元素的

转化。

任务Ⅰ:从以下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实现

S

+6

→S

+4

的转化。

试剂清单:①浓 H2SO4 ②稀 H2SO4 ③酸

性 KMnO4 溶液 ④Na2SO3 溶液 ⑤Cu

⑥品红

(1)写出实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实验,证明实现了该转化(写出操作

和现象)

Ⅱ.实现硫元素在0、+2、+4价之间的转化。

查阅资料:+2价硫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

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SO2 ⅰ

→Na2SO3 溶液

X

→Na2S

+2

2O3

H

+

→X

(3)ⅰ中加入的物质是 ,该转化利用

的是SO2 的 性质。

(4)写出ⅲ的离子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2页

P119 第六章

27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时1 化学反应与热能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气态水液化为液态水

B.高温分解石灰石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2.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下

列反应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

A.H2SO4 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

B.燃烧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中和反应

知识点二 化学键与化学 反 应 中 能 量 变 化 的

关系

3.如图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

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2(g)

断裂1molH2(g)的化学键

吸收436kJ能量

→2H(g)

1

2

O2(g)

断裂

1

2 molO2(g)的化学键

吸收249kJ能量

→O(g)

?

?

??????

形成1molH2O(g)的化学键

释放930kJ能量

→H2O(g)

A.反应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B.水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同时吸收能量

C.该反应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

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

D.断裂1molO2(g)中的化学键形成2mol

O(g)需要吸收498kJ能量

知识点三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物质能量的

关系

4.某化 学 反 应 过 程 中 的 能 量 变

化关 系 如 图 所 示。下 列 结 论

错误的是 ( )

A.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被生成物

所储存

D.该图可以表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能

量变化

5.在一定条件下 A 与 B反应可生成 C和 D,其

能量变化如下:

(1)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

(填“升高”或“降低”),为 (填“吸热”

或“放热”)反应,其原因是

(2)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

(填“升高”或“降低”),为 (填“吸热”

或“放热”)反应,其原因是

知识点四 能量转化与能源利用

6.下列有关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生

物质能

B.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C.氢能还未进入实用阶段的主要原因是其燃

烧所放出的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

D.开发生物质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

续发展

7.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

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

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人们将

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

明”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3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28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未必伴随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

化引起的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物

质的量的多少有关

D.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一定表现为热能,

但一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

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只有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3.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

变化

B.反应2Na+2H2O ??2NaOH+H2↑中,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

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

生了化学变化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 中 能 量 变 化 的 曲 线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图可以表示 Zn与 HCl溶液反应的能量

变化

C.该反应先发生物质变化后发生能量变化

D.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

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5.液态储氢技术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融入

到一种化合物“储油”中,形成“氢油”,便于储

存和运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氢油”不稳定

B.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该技术实现了常温常压下储氢技术的新

突破

D.液态储氢项目有利于发展氢能源电动机,

从而带来新能源汽车的升级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

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

出的能 量 不 同 引 起 的。如 图 表 示 N2 (g)与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N2(g)与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

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

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与 O2(g)混合能直接生

成 NO(g)

D.NO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

反应生成盐和水

7.下列关于能源和合理使 用 能 源 的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

可再生能源

B.通入大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

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

C.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等符合理

想新能源的特点

D.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

SO2、NOx、CO 等有害气体

8.为了研究化学反应 A+B??

C+D 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

学设计 了 如 图 所 示 装 置。当

向盛有 A 的试管中加入试剂

B时,看到 U 形管中甲处液面

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 反 应 (填 “放 出”或 “吸 收”)

热量。

(2)A 和 B的总能量比 C和 D 的总能量

(填“高”或“低”)。

(3)物 质 中 的 化 学 能 通 过 化 学 反 应 转 化 成

释放出来。

(4)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

成放出的能量。

(5)写 出 一 个 符 合 题 中 条 件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4页

P120 第六章

29

课时2 化学反应与电能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能量的转化

1.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火力

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时发生的氧化还原

反应,使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过

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热能→电能

C.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知识点二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不一定都参与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量变化

3.如图是某同学学习原电 池 后 整 理 的 学 习 笔

记,错误的是 ( )

A.①电子流动方向

B.②电流方向

C.③电极反应

D.④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

知识点三 原电池的构成与判断

4.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

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

A.Zn+Ag2O+H2O??Zn(OH)2+2Ag

B.Pb+PbO2+2H2SO4??2PbSO4+2H2O

C.Zn+CuSO4??Cu+ZnSO4

D.NaOH+HCl??NaCl+H2O

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知识点四 化学电池

6.某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

如图所 示。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

A.锌筒是原电池的正极

B.石 墨 电 极 上 发 生 氧 化

反应

C.铵根离子流向石墨电极

D.电子经导线由石墨流向锌筒

7.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

各式各样的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

重要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

正极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故能量转化率很高

C.铅酸蓄电池是充电电池,充电时是使放电

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

知识点五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8.试 根 据 氧 化 还 原 反 应:2FeCl3 + Cu ??

2FeCl2+CuCl2 设计原电池,并画出装置图。

电解质溶液是 ,负极是 ,电

极反应式为 ,正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5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30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天然气火力发电时,每一步都需要化学

反应来完成

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

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原电池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

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手机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

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3.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 为两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

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

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 Zn和石墨棒,则 X 为石

墨棒,Y 为Zn

C.SO

2-

4 移向 Y 电极,X电极上有氢气产生

D.Y 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X 电极上发

生的是氧化反应

4.铅酸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 Pb、PbO2,电解液

为稀 硫 酸,工 作 时 的 反 应 为 Pb+PbO2 +

2H2SO4??2PbSO4+2H2O,下面结论正确

的是 ( )

A.Pb为正极,被氧化

B.负极的质量逐渐减小

C.SO

2-

4 向PbO2 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密度不断减小

5.X、Y、Z都是金属,把 X 浸入 Z的硝酸盐溶液

中,X 的表面有 Z 析出,X 和 Y 组成原电池

时,Y 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为 ( )

A.X>Y>Z B.X>Z>Y

C.Y>X>Z D.Y>Z>X

6.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

转,同时 A 极质量减少,B 极

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

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

C.C中阳离子向 A 极移动

D.A 极发生氧化反应

7.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

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依据 NaOH 与 HCl的反应原理设计原电

池,你认为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

(2)理论上讲,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

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 Fe+

Cu

2+??Cu+Fe

2+ 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

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 池 的 负 极 材 料 是 ,发 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

是 ;

②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

③若导线上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

g铜。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如图装置中的铁棒

上析出铜,而铁不溶解(作图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6页

P121 第六章

31

综合训练5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基 础 巩 固 练

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

学能

B.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的热能先转化

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时,热

能转化为化学能

2.如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有少量

液态 冰 醋 酸,烧 杯 乙 中 盛 有

NH4Cl晶体,在烧杯乙中再加

入适量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搅

拌,可观察到冰醋酸逐渐凝结为固体。下列有

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NH4Cl与 Ba(OH)2 ·8H2O 的反应是放

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反应中有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D.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离子键

3.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①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无变化

B.在②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逐渐变粗

C.②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D.在①②装置中锌棒均被氧化

4.化学家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

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

断裂与形成

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物的化学键变得

容易断裂

C.过程②需吸收能量,过程③则放出热量

D.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生

成物的化学键难以形成

5.下列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6.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

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OH

- -

2e

-??ZnO+H2O,Ag2O+H2O+2e

-??

2Ag+2OH

-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

7.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

出利 用 太 阳 能 产 生 激 光,并 在 二 氧 化 钛

(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

术:2H2O

激光

TiO2

??2H2↑+O2↑。制得的氢气可

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海水时, 能转变为

能,二氧化钛作 。生成的氢气用于

燃料电池时, 能转变为 能。

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键,分解

海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放热”或

“吸热”)。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

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

A 极:2H2+2O

2- -4e

-??2H2O;

B极:O2+4e

-??2O

2- 。

则 A 极 是 电 池 的 极;电 子 从 该 极

(填“流入”或“流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7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32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化学电池中离子导体的作用是传递电子

C.碱性锌锰电池以锌作负极,KOH 为电解质

D.铅 蓄 电 池 是 一 种 二 次 电 池,以 PbO2 作

正极

2.某化学反应包括 A(g)→B(g)、B(g)→C(g)

两步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1molA(g)的总键能大于1molC(g)的总

键能

C.1molC(g)与1molA(g)的能量差为(E4

-E1+E2-E3)kJ

D.反应 A(g)→B(g)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3.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

使 LED 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

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

变蓝,溶液中有 Cu

2+ 产生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由锌片流

向铜片

C.其 能 量 转 化 的 形 式 主 要 是

“化学能→电能→光能”

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 灯将不会

发光

4.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 变 细。由 此 判 断 表 中 所 列 M、

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

选项 M N P

A Zn Cu 稀硫酸

B Cu Fe 稀盐酸

C Ag Zn AgNO3 溶液

D Zn Fe CuSO4 溶液

5.科学家用 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 O 在

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O2 含有极性共价键

B.上述过程中 CO 断键形成 C和 O

C.上述过程表示 CO 和 O 生成 CO2

D.从状态Ⅰ到状态Ⅲ,有能量放出

6.某铁-空气电池放电时,其原理如图所示。电

池总反应为2Fe+O2+2H2O ??2Fe(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电极质量不变

B.b电极为电池负极

C.电子从a电极经负载流向b电极

D.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7.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原电池

中,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一般比作正极的金

属活动性强。结合相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由 A、B、C三种金属按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甲 乙

现象

A 不断溶解,

B上产生气泡

C的质量增加,

B的质量减轻

(1)在甲中,金属片 (填“A”或“B”)

发生氧化反应。

(2)在乙中,金属片 (填“B”或“C”)作

负极。

(3)如果把 B、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

酸溶 液 中,有 一 电 极 产 生 气 泡。 则 金 属 片

(填“B”或“C”)上有气泡产生。

(4)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8页

P122 第六章

33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时1 化学反应的速率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

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 mol·L

-1·s

-1

和 mol·L

-1·min

-1

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

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在

某1s时的速率是0.8mol/(L·s)

2.在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A+

3B??2C,在 10s 内 反 应 物 A 的 浓 度 由

1mol/L降到0.6mol/L,则v(C)为 ( )

A.0.04mol/(L·s)

B.0.08mol/(L·s)

C.0.4mol/(L·s)

D.0.8mol/(L·s)

3.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

间后,SO3 的浓度增加了0.4mol·L

-1,在这

段 时 间 内 用 O2 表 示 的 反 应 速 率 为

0.04mol·L

-1·s

-1,则这段时间为 ( )

A.0.1s B.2.5s

C.5s D.10s

4.已知4NH3(g)+5O2(g)

催化剂

????4NO(g)+

6H2O(g),若 反 应 速 率 分 别 用 v(NH3 )、

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

式为 ( )

A.4v(NH3)=5v(O2)

B.5v(O2)=6v(H2O)

C.2v(NH3)=3v(H2O)

D.4v(O2)=5v(NO)

知识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反应物的浓度

6.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 速 率 的 条 件 的 说 法

中,错误的是 ( )

A.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

率可能不发生变化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反应物的量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7.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

度的足 量 的 稀 盐 酸 反 应 得 到 实 验 数 据 如 表

所示:

实验编号 锌的形态 反应温度/℃

收集100mL氢

气所需时间/s

Ⅰ 薄片 15 200

Ⅱ 薄片 25 90

Ⅲ 粉末 25 1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表明 ,化学反应速率

越快。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的实验编号是 和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

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9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34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浓度单位决定

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

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D.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段时间

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

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可逆反应2SO2+O2

???2SO3 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下,

其中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 )

A.v(SO2)=4.0mol·L

-1·min

-1

B.v(O2)=3.0mol·L

-1·min

-1

C.v(SO2)=0.1mol·L

-1·s

-1

D.v(O2)=0.1mol·L

-1·s

-1

3.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4.将10molH2 和5molN2 放入10L真空容器

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H2(g)+N2 (g)???

2NH3(g)。在最初的0.2s内,消耗 H2 的平均

速率为0.06mol·L

-1·s

-1,则在0.2s末,容

器中 NH3 的物质的量是 ( )

A.0.12mol B.0.08mol

C.0.04mol D.0.8mol

5.CaCO3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 的量与反应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在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大

C.4 min 后,反 应 速 率 减 小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c(H

+ )减小

D.反应在2~4min内生成 CO2 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v(CO2)=0.1 mol·L

-1·min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 H2 的速率最快的是 ( )

选项 金属 酸溶液 温度

A Mg 0.5mol·L

-1 H2SO4 20 ℃

B Fe 1mol·L

-1HCl 20 ℃

C Zn 2mol·L

-1HCl 20 ℃

D Mg 1mol·L

-1H2SO4 30 ℃

7.将气体 A、B置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 反 应:3A(g)+B(g)??2C(g)+

2D(g)。反应进行到10s末,测得 A 的物质

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

的物质的量为0.8mol。

(1)用 C 表示 10s内反应的平均 反 应 速 率

为 ;

(2)反应前 A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10s末,生成物 D的浓度为 ;

(4)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 D 的速率如何变

化? (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 D的速率

① 降低温度

② 增大 A 的浓度

③ 使用催化剂

恒容条件下充入 Ne

(不参与体系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0页

P123 第六章

35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基 础 巩 固 练

知识点一 可逆反应

1.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与 HClO

B.N2 与 H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 NH3,同

时 NH3 又可分解为 N2 和 H2

C.电解水生成 H2 和 O2,氢气和氧气燃烧生

成 H2O

D.SO2 溶于水生成 H2SO3

2.500℃时,将2molN2 和2.25molH2 充入

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

衡时,NH3 的浓度不可能是 ( )

A.0.1mol·L

-1 B.0.12mol·L

-1

C.0.05mol·L

-1 D.0.16mol·L

-1

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

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

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

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4.已知反应:NO2(g)+SO2(g)???SO3(g)+

NO(g),起始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NO2、2molS

18O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NO2 中不可能含18O

B.有1molN

18O 生成

C.S

18O2 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0.8mol

D.SO2、SO3、NO、NO2 均含18O 时,说明该反

应达到平衡

知识点三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5.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NO2 (红棕色)???

2NO(无色)+O2(无色),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

入 NO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反应停止了

B.NO 的 正 反 应 速 率 与 O2 的 逆 反 应 速 率

相等

C.c(NO)∶c(O2)=2∶1

D.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6.一 定 条 件 下,在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3SiCl4(g)+2N2 (g)+6H2 (g)

高温

???Si3N4 (s)

+12HCl(g)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的是 ( )

A.v逆 (N2)=3v正 (H2)

B.v正 (HCl)=4v正 (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知识点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7.对 于 工 业 合 成 氨 反 应:N2 (g)+3H2 (g)

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3(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强控制合成氨的反

应限度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提高氨气的产率

C.500 ℃ 左右比室温更有 利 于 合 成 氨 的 反

应,提高氨气的产率

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不仅能提高转化率,

还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8.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列选项中,反应条件的控制不恰当的是

( )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

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

禁烟火

C.为加快 KClO3 的分解速率而加入 MnO2

D.降温可加快 H2O2 的分解速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1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36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

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

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2molSO2 与

1molO2 反应生成2molSO3

D.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改变

2.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

学平衡:C(s)+H2O(g)???CO(g)+H2(g)。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的是 (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 (CO)??v逆 (H2O)

C.生成n molCO 的同时生成n molH2

D.1 molH—H 键 断 裂 的 同 时 断 裂 2 mol

H—O 键

3.在 一 密 闭 容 器 中 放 入 1 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

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

率(v)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1 时,只有正反应在进行

B.t2~t3 时间段,反应停止

C.t2 时,容器内有1.5molY

D.t2~t3 时 间 段,X、Y 的 物 质 的 量 均 没 有

变化

4.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 (g)+

3H2(g)???2NH3(g),在673K、30MPa下,

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B.c点时反应达到平衡

C.d点(t1 时刻)和e点(t2 时刻)的n(N2)不

一样

D.e点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停止

5.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

要反应:①C(焦炭)+O2(空气)

高温

??CO2;②C

(焦炭)+CO2

高温

??2CO;③Fe2O3+3CO

高温

??

2Fe+3CO2。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

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

量,而且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总是含有没

有利用的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O 没有充分利用是因为 CO 与铁矿石接

触不充分

B.通过增高反应炉的高度,延长矿石和 CO

接触的时间,能减少尾气中 CO 的含量

C.CO 没有充分利用是因为反应②中生成的

CO 过量

D.CO 与 Fe2O3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6.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

常被视 为 一 个 国 家 工 业 发 展 水 平 的 一 种 标

志。目前硫酸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

以下 是 接 触 氧 化 反 应 2SO2 +O2

一定条件

??????

2SO3,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 SO2 的

转化率。

压强 转化率

温度

0.1 MPa0.5 MPa 1 MPa 10 MPa

400 ℃ 99.2% 99.6% 99.7% 99.9%

500 ℃ 93.5% 96.9% 97.8% 99.3%

600 ℃ 73.7% 85.8% 89.5% 96.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 。

(2)要实现 SO2 的转化率为93.5%,需控制

的反应条件是 。

(3)下列关于反应2SO2+O2

一定条件

??????2SO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

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

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0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 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

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

率不断 增 大,某 一 时 刻,正、逆 反 应 速 率

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

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

两方面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2页

P123 第六章

37

综合训练6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基 础 巩 固 练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

应现象越明显

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C(s)+H2O(g)

??CO(g)+H2(g),增加 C(s)的量速率

不变

D.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5 mol/(L·s)是指

该 反 应 在 1 s 时 某 物 质 的 浓 度

为0.5mol/L

2.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

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A.A2+3B2???2AB3

B.2AB2+B2???2AB3

C.2A2B+5B2??4AB3

D.2AB2+B2??2AB3

3.我国科学家利用如下反应实现了低温制氢。

CO(g)+H2O(g)

催化剂

?????CO2(g)+H2(g)

一定 温 度 下,在 密 闭 容 器 中,当 CO、H2O、

CO2、H2的 浓 度 不 再 变 化 时,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

A.CO 和 H2O 全部转化为 CO2和 H2

B.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D.CO、H2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4.对于化学反应aA(g)+bB(g)???cC(g),反

应开始时各物质的浓度与3s时各物质的浓

度如表所示:

A B C

开始浓度/(mol·L

-1) 2.0 1.0 3.0

3s时浓度/(mol·L

-1) 1.6 0.2 4.2

则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a∶b∶c为( )

A.2∶1∶3 B.8∶1∶21

C.3∶2∶1 D.1∶2∶3

5.在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用定量、定浓度的盐酸

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测

量反应放出的CO2 的体积。实验Ⅰ用的是块

状的石灰石,实验Ⅱ用的是粉末状石灰石,图

中所示哪个图像能正确反映两种实验的结果

( )

6.对于 H2O2 分解反应,Cu

2+ 也有一定的催化

作用。为比较 Fe

3+ 和 Cu

2+ 对 H2O2 分解的

催化效果,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

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

实验时均以3 min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

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所需仪器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3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38

素 养 提 升 练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

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100mL2 mol·L

-1 的盐酸与锌片反应,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 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

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D.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可以缓慢反应生

成 N2 和CO2,减小压强时反应速率减小

2.对于可逆反应 M+N ???Q 达到平衡状态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 全部变成了 Q

C.M、N、Q 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

3.下列各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选项 反应物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A H2 和 F2 均为0.02mol·L

-1 5 ℃

B H2 和 Br2 均为1mol·L

-1 200 ℃

C H2 和 Cl2 均为1mol·L

-1 100 ℃

D H2 和 N2 均为4mol·L

-1 300 ℃

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3Y(g)???

2Z(g),若 X、Y、Z 的 起 始 浓 度 分 别 为

0.1mol/L、0.3mol/L和0.2mol/L,则平衡

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

A.X为0.2mol/L

B.Y 为0.1mol/L

C.Z为0.3mol/L

D.Z为0.1mol/L时,Y 为0.45mol/L

5.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H2O2 在

某种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段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B.T1 温度时,酶的催化效果最好

C.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速率减小

D.b~c段速率减小是因为 H2O2 浓度减小

6.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

态的是 ( )

A.H2(g)+Br2(g)???2HBr(g),恒温恒容

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N2O4(g),恒温恒容时,反应

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CaCO3(s)???CO2(g)+CaO(s),恒温恒

容时,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N2(g)+3H2(g)???2NH3(g),反应体系

中 H2 与 N2 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7.在2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

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

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下 图 表 示 NO2 的 变 化 的 曲 线 是

。用 O2 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

速率v= 。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 (NO)=2v正 (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正

确的是 。

a.及时分离出 NO2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2 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4页

P124 第六章

39

综合训练7 第六章 复习提升

易 错 易 混 练

易错点一 误认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是否

需要加热有关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条件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D.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

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

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均能发生

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

能量

易错点二 不能正确理解温度、压强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3.在反应 C(s)+CO2(g)???2CO(g)中可使反

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

①压 缩 体 积,增 大 压 强 ② 增 加 碳 的 量

③通入 CO2 ④恒压下充入 N2 ⑤恒容下

充入 N2 ⑥通入 CO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 和1molI2,

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

应 H2(g)+I2(g)???2HI(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保 持 容 器 容 积 不 变,向 其 中 加 入 1 mol

H2,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Ar,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Ar,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变化

易错点三 不能正确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表明反应

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6.可 以 证 明 可 逆 反 应 N2 (g)+3H2 (g)

高温、高压

???催?化剂??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6个 N—H 键形成的同时,有3个 H—H

键断裂

②3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N—H

键断裂

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H2 的百分含量都不再改变

⑥其他 条 件 不 变 时,混 合 气 体 的 密 度 保 持

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 mol·L

-1·min

-1,

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

-1·min

-1

A.全部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

易错点四 混淆外电路和内电路的导电原理

7.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B.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

向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8.如图所示为铁棒和碳棒在

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

装置,c、d为两个电极。下

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池工作的过程中,c电极上产生气泡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 H

+ 和 Fe

2+ 向d电极

移动

C.d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 SO

2-

4 浓度发

生显著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5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40

专 项 突 破 练

专项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

NF3 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

CO2 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

可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mol化

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要的能量,或形成

1mol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以下是几种

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

-1 941.7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过程 N2(g) →2N(g)放出能量

B.过程 N(g)+3F(g) →NF3(g)放出能量

C.反应 N2(g)+3F2(g)??2NF3(g)是吸热

反应

D.NF3 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

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已 知 断 裂 1mol

化学 键 所 需 的 能 量 (kJ):N≡N 键 为 942、

O?O 键 为 500、N—N 键 为 154,则 断 裂

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

A.194 B.391

C.516 D.658

专项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3.一定条件下,Cu

2+ 、Mn

2+ 、Fe

3+ 的浓度对乙酸

(CH3COOH)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

影响如 图 所 示,其 降 解 产 率 为 无 污 染 物 质。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温度越 高,Cu

2+ 、Mn

2+ 、Fe

3+ 的 催 化 降 解

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

2+ 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

3+ 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 CO2 和 H2O

4.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 X、Y、Z三种气态

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min内,用 Z表示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 molX,同时生成 2

mol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6页

P126 第六章

41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基 础 巩 固 练

1.“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

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

置,其 中 能 构 成 原 电 池 且 能 产 生 明 显 电 流

的是 ( )

A.③⑤⑦ B.③④⑤

C.④⑤⑦ D.②⑤⑥

2.选用下列试剂和电极:稀硫酸、Fe2(SO4)3 溶

液、铁棒、铜棒、铂棒,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装置(只有两个电极),观察到电流表 A 的指

针均明显偏转,则其可能的组合共有 (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和铁

的活泼性,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

列推断合理的是 ( )

A.若铬比铁活泼,则电子经外电路

由铁电极流向铬电极

B.若铁 比 铬 活 泼,则 溶 液 中 H

+ 向 铁 电 极

迁移

C.若铬比铁活泼,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

+ +2e

-??H2↑

D.若 铁 电 极 附 近 溶 液 pH 增 大,则 铁 比 铬

活泼

4.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

M 棒变粗,N 棒变细。下表所列 M、N、P 物

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 )

选项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

B 铜 铁 稀盐酸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铁溶液

5.电极材料的实验

(1)用导线将电流表分 别 与 锌 片、铜 片 相 连

接,使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

发生偏转;用石墨棒代替铜片进行上述实验。

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电极材料

电流表指针是

否发生偏转

解释

锌片、铜片 ①

锌片、石墨棒 ②

(2)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

象;再插入铜片,观察现象;取出铜片,插入石

墨棒,观察现象。

电极材料 实验现象 解释

锌片 ① ②

锌片、铜片 ③ ④

锌片、石墨棒 ⑤ ⑥

6.原电池实验

如下表所示,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以及稀硫

酸、导线和电流表,组装原电池,试验其能否

产生电流,并作出解释。

电极材料 实验现象 解释

锌片、铜片 ① ②

锌片、石墨棒 ③ ④

铜片、石墨棒 ⑤ 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7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42

素 养 提 升 练

1.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Zn+Cu

2+

??Zn

2+ +Cu,则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可以

是下列的 ( )

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

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 池 工 作 一 段 时 间 后,甲 池 的c(SO

2-

4 )

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

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

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3.某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

A.(3)图中Zn片增重质量与 Cu片减轻质量

的比值为65∶64

B.(2)图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

Zn片不纯

C.(1)图中铜片上没有气体产生

D.(2)图与(3)图中正极生成物质量比为1∶

32时,Zn片减轻的质量相等

4.为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中国研制出了新型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的工作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从a极经导线流向b极

B.正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O2 +4e

- +2H2O

??4OH

-

C.还可以选用 NaOH 固体作固态电解质

D.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11.2L

(标准状况下)CO2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

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

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 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 Cu

3 Al、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 溶液 偏向 Mg

根据上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 Al电极的作用是否相同?

(2)实验3中铝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2Al-6e

-??2Al

3+

;石墨为 极,电

极反应式为6H

+ +6e

-??3H2↑;电池总反

应式为 。

(3)实验4中的铝为 极,原因是

。写出铝电极

的电极反应式: 。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在原电池中相对活泼

的金属 作 正 极 还 是 作 负 极 受 到 哪 些 因 素 的

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8页

P127 第六章

43

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基 础 巩 固 练

1.把下列四种 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 mol·L

-1 盐 酸 的 烧 杯 中,均 加 水 稀 释 到

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

反应最快的是 ( )

A.10℃ 20mL3 mol·L

-1 的 X溶液

B.20℃ 30mL2 mol·L

-1 的 X溶液

C.20℃ 10mL4 mol·L

-1 的 X溶液

D.10℃ 10mL2 mol·L

-1 的 X溶液

2.对于化学反应 C(s)+O2(g)??CO2(g)来

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增 加 木 炭 的 物 质 的 量,化 学 反 应 速 率 会

加快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

C.将反应容器的容积缩小,化学反应速率会

加快

D.将木 炭 粉 碎 成 粉 末 状,化 学 反 应 速 率 会

加快

3.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

口容 器 中,产 生 氢 气 的 速

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因 素 中,影 响 该 反 应 速

率的是 (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

温度 ④Cl

- 的浓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

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 H2 的速率最快的是

( )

选项 金属(粉末状) 酸及其浓度 酸的体积/mL反应起温度/℃

A 0.1molZn 6mol·L

-1 硝酸 10 50

B 0.1molFe 3mol·L

-1 硫酸 20 30

C 0.1molZn 3mol·L

-1 硫酸 10 30

D 0.1molZn 3mol·L

-1 盐酸 40 30

5.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 2 mL 和

1mL0.1mol/LNa2S2O3 溶液,向盛有1mL

Na2S2O3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摇

匀。再同 时 向 上 述 两 支 试 管 中 加 入 2 mL

0.1mol/L H2SO4 溶液,振荡。观察、比较两

支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

实验

编号

加入0.1mol/L

Na2S2O3 溶液

的体积/mL

加入水的

体积/mL

加入0.1mol/L

H2SO4 溶液的

体积/mL

出现浑

浊的快慢

1 2 0 2 ①

2 1 1 2 ②

实验

结论

6.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 两 支 大 小 相 同 的 试 管,各 加 入 2 mL

0.1mol/LNa2S2O3 溶 液,分 别 放 入 盛 有 冷

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再同时向上述两支

试管中加入2mL0.1mol/LH2SO4 溶液,振

荡。观察、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的

快慢。

加入0.1mol/L

Na2S2O3 溶液

的体积/mL

加入0.1mol/L

H2SO4 溶液

的体积/mL

水浴

温度

出现浑浊

的快慢

1 2 2 冷水 ①

2 2 2 热水 ②

实验

结论

7.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10%

H2O2 溶液,再向其中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少量 MnO2 粉末和2滴1mol/LFeCl3 溶液。

观察、比较三支试管中气泡出现的快慢。

化学反应 2H2O2??2H2O+O2↑

加入试剂 -

少量 MnO2

粉末

2滴1mol/L

FeCl3

产生气泡

的快慢

① ② ③

结论 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9页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44

素 养 提 升 练

1.已知 FeCl3 和 MnO2 都可作 H2O2 分解制 O2

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

2.不同条件下,用 O2 氧化一定浓度的 FeCl2 溶

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

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一定时间内,Fe

2+ 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

逐渐增大

B.由 ② 和 ③ 可 知,pH 越 大,Fe

2+ 氧 化 速 率

越快

C.由 ① 和 ③ 可知,温度越高,Fe

2+ 氧化速率

越快

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

2+ +O2 +

4H

+??4Fe

3+ +2H2O

3.下列各组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刚开始时,放

出 H2 的速率最大的是 ( )

选项 金属(粉末状)/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3mol·L

-1 盐酸 10mL 25 ℃

B Fe 0.1 3mol·L

-1 盐酸 10mL 25 ℃

C Mg 0.1 3mol·L

-1 盐酸 10mL 35 ℃

D Mg 0.1 6mol·L

-1 硝酸 10mL 60 ℃

4.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

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1)实验一:探究温度和 浓 度 对 反 应 速 率 的

影响

实验 原 理 及 方 案:在 酸 性 溶 液 中,碘 酸 钾

(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

原理是2IO

-

3 +5SO

2-

3 +2H

+??I2+5SO

2-

4

+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

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

序号

0.01mol·L

-1

KIO3 酸性

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mol·L

-1

Na2SO3 溶液

的体积/mL

水的体

积/mL

实验温

度/℃

出现

蓝色

的时

间/s

① 5 5 V1 0

② 5 5 40 25

③ 5 V2 35 25

则V1= mL、V2= mL。

(2)实验二:探究 KI和 FeCl3 溶液混合时生

成 KCl、I2 和 FeCl2 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实验步骤:

ⅰ.向 5 mL0.1 mol·L

-1 KI溶液中滴加

5~6滴0.1 mol·L

-1 FeCl3 溶液,充分反应

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

ⅱ.向甲中滴加 CCl4,充分振荡;

ⅲ.向乙中滴加试剂 X。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I

- + Fe

3+??? I2

+ Fe

2+ 。

②步骤ⅲ中,试剂 X是 。

③步骤ⅱ和ⅲ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KI和 FeCl3

溶液混合时生成 KCl、I2 和FeCl2 的反应存在

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互动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