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世界》2024年3期

发布时间:2024-3-2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体育世界》2024年3期

特别声明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图片,由作者自负其责。如出现侵权行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本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刊处理。凡经本刊采用并发表的稿件,视为投稿者同意将稿件修改权、电子版权、纸质出版权授权本刊享有。若投稿者不同意,请事先说明。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采访内容等,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创刊于 1972 年2024 年 第 03 期 总第 849 期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243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019/G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13邮发代号:52-5发行范围: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陕西省体育局主办单位: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编辑出版: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指导单位: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总 编 辑:高勤银副总编辑:邓 涛特约顾问:姜晓萍 龚 军 宋 楠 狄建民 主 编:郅小静执行主编:王丽红编 辑:蒋艺萌 雒小雨 刘梦煜 田泽鑫 杂志顾问:纪军卫刊头题字:杜中信美术编辑:徐 剑编委会名单主任委员:史 兵副主任委员:赵 升 (常务) 刘长江 于少勇 万炳军... [收起]
[展开]
《体育世界》2024年3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体育世界》创刊于1972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体育类综合期刊之一。本刊为月刊,全年12期,国内统一刊号CN61-1019/G8,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430。杂志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在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上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称号。
文本内容
第3页

特别声明

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图片,由作者自负其

责。如出现侵权行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

本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及时通知我刊处理。

凡经本刊采用并发表的稿件,视为投稿者同

意将稿件修改权、电子版权、纸质出版权授

权本刊享有。若投稿者不同意,请事先说明。

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采访内容等,仅代表

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创刊于 1972 年

2024 年 第 03 期 总第 849 期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24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019/G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13

邮发代号:52-5

发行范围:全国公开发行

主管单位:陕西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

编辑出版: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

指导单位: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总 编 辑:高勤银

副总编辑:邓 涛

特约顾问:姜晓萍 龚 军 宋 楠 狄建民

主 编:郅小静

执行主编:王丽红

编 辑:蒋艺萌 雒小雨 刘梦煜 田泽鑫

杂志顾问:纪军卫

刊头题字:杜中信

美术编辑:徐 剑

编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史 兵

副主任委员:

赵 升 (常务) 刘长江 于少勇 万炳军

杭兰平 黄 谦 刘耀荣 刘 涛

编 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丁建岚 王小春 王小刚 王 华 王 鹏

石 磊 宁 科 李晓红 李艳茹 李 山

任文君 池爱平 刘 阳 刘 军 杨 涛

杨小帆 杨海航 张 婧 张 洁 张宝强

张金桥 应晨林 陈善平 肖勇强 苟 波

党 挺 黄 聪 薛海红

学术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序):

于新凯 王 健 王家宏 孔垂辉 毛振明

李 强 钟全宏 咸云龙 黄汉升

联系地址:西安市唐延路 69 号陕西国际体育之窗 3 号楼

联系电话:029-87850854

邮政编码:710075

投稿邮箱:tysjzzs@163.com

网 址:www.sxsportsworld.com

印刷单位:陕西瑞升印务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每月 28 日

定 价:28 元

第4页

赛事一览 004

体育社会学

陕西省体育局召开工作推进会:以大抓落实强化执行的鲜明导向,推动陕西体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008

再话草原深情 共盼辽宁冬韵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 010

甘肃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郑洁 013

论我国各领域的体育现状及解决方法 宗雨婷 016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以贵州瓮安“草堂火龙”活动为个案的考察 麻柳,杨秀芳 019

新时代高校国防体育内容选定与开展路径研究 卞士挺,朱怀谦 022

中华传统体育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文化传播研究 陈维东 025

“考证热”现象分析及问题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为例 李彦达 028

非遗传承中的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制约因素浅析 林秀丽 031

体育科技与产业

7金创世锦赛30年最佳,中国“泳军”商业价值起飞 林苑 034

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 张龙健,隋红 037

应用ChatGPT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探析 李鹏飞,毛欣 040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探究 李婧 043

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分析 马建丽 046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兰州市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邱妍妍 049

体育舞蹈在兰州市城关区社区体育活动中的开展现状研究 邓萱 052

体育风采

博克之敖包豪情 周睿怡 055

体育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实践 王钰,苏国庆,等 056

中职体育与健康篮球课程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李言涛 059

基于“两点三维四法”的体育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 张旭 062

高职体育公共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陈国文,林振翀,等 065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法巧仙 068

近五年中国知网排球教学方法文献研究现状 李林静 071

线上线下混合式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喻家宾,张洪军,等 074

Contents 目录

第5页

新时代高校体育游泳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郝雪 077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邓乐乐,方明 080

高校体育育人路径研究 李伟 083

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策略研究 聂子琛,朱宝峰 086

高校体育管理优化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杨旭婷 089

基于阳光体育为导向的初中体育教学探思 张麟志 092

国际战略格局嬗变视野下的小学体育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 王兴旺 095

赛、评策略助推学、练成效的高中篮球专项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冯巍 098

体育竞技与训练

2024 FIBA奥运女篮资格赛 开创体文旅商农融合办赛新路子 101

精英马拉松运动员跑姿分析:他们跑得快的根本原因是这些 104

青少年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运用 李程昊 108

探究贵阳市高校体育场馆教学训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曹平 111

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综合发展的影响 陈燕 114

运动损伤相关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张桢琦 117

残疾人运动会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促进研究 金铉尚,唐懋林,等 120

德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彭佳雯,熊维丹 123

人物专访

花滑大满贯扎吉托娃:坚定冷静的闪光少女 蒋艺萌 126

运动与健康

春节后健身房内“人潮汹涌” 西安健身消费迎来“热辣滚烫” 132

增强注意力,运动是如何改造大脑的? 陈舒 134

我国高校健身气功习练调查分析 梁光瑜,杨祥全,等 138

发达国家孕产人群体育活动健康服务的特点与启示 王睿琳,季谋芳,等 142

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中老年人损伤风险的测试与分析 卢文杰,范冬香,等 145

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张小利 148

博弈观下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行为困境与规制研究 胡佳丽 151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调查研究 张昕,侯彦朝 154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路径探讨 朱亮 157

基于“乐动会”视角的小学足球趣味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胡建东 160

2024 年·第 03 期·总第 849 期

第6页

2 月 8 日至 11 日,2024 FIBA 奥运女篮资格赛中国赛区的比赛在陕西省

体育馆举办。本次比赛由陕西中奥丝路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和陕西省体育产业集

团有限公司共同运营。随着法国女篮以 94 ∶ 39 击败新西兰女篮、中国女篮以

105 ∶ 69 力克波多黎各女篮,为期四天(三个比赛日)的比赛圆满落幕。至此,

晋级 2024 巴黎奥运会的十二支球队已经全部确定。

2024 FIBA 奥运女篮资格赛

2 月 18 日至 23 日,2024 年陕西省春季围

棋段级位赛在西安举行。本次比赛由陕西省社

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主办,陕西省围棋协会协

办,吸引来自全省各地市 5 500 余名围棋学员

和爱好者参赛,共展开 40 000 余盘切磋。比赛

共设 8 个组别,每个组别的选手在 5 至 9 轮的

比赛中展开激烈角逐。本次赛事的举办不仅促

进了围棋运动在全省的普及和提升,也增强了

我省围棋文化魅力和体育活力。

2024 年陕西省春季围棋段级位赛

004

2024

第7页

2 月 17 日至 27 日,第十四届全国冬

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十四冬”

是北京冬奥会后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冬季

项目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历届全国冬运会

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高的一届。

本届冬运会共有来自 31 个省区市的 3 000

余名运动员参赛,1 300 余名技术官员参

与执裁。最终,黑龙江代表团以 66 金 58

银 52 铜共 176 枚奖牌的成绩,位列金牌

榜和奖牌榜首位。陕西队获 10 枚金牌、3

枚银牌、6 枚铜牌。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2 月 13 日至 18 日,2024 年亚洲羽毛球团

体锦标赛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举办,共有 15 支

男队和 11 支女队参赛。亚洲羽毛球团体锦标赛

是由亚洲羽毛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国家队团体

赛事,代表了亚洲羽毛球团体比赛的最高水平。

印度女团 3 ∶ 2 战胜泰国队获得冠军,中国队

3 ∶ 0 战胜了卫冕冠军马来西亚队,首夺亚洲

羽毛球男子团体锦标赛冠军。

2024 年亚洲羽毛球团体锦标赛

005

2024

第8页

2 月 16 日至 25 日,2024 年釜山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在韩国釜山进行。该赛事是国际乒联举办的最

高水平的乒乓球团体赛事,本届吸引了世界各地男、

女各 40 支队伍参赛。经过十天的激烈角逐,中国男

团最终 3 ∶ 0 战胜法国队,实现世乒赛男团十一连

冠,中国女团 3 ∶ 2 战胜日本队,成功实现世乒赛

女团六连冠。

2 月 23 日至 25 日,蹦床世界杯(巴库站)比

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中国选手王梓赛和严

浪宇包揽男子网上个人项目冠亚军;周杰 / 傅玮健

组合表现出色,以 51.090 分拿下男子双人同步项

目金牌。此次比赛中国蹦床队总计收获 3 枚金牌和

2 枚银牌。本站比赛既是巴黎奥运会资格赛,也是

中国蹦床队 2024 年首次亮相国际赛场。根据规则,

2023 年和 2024 年共有 5 站世界杯分站赛为奥运资

格赛,中国蹦床队已于去年满额取得奥运参赛资格。

2024 年釜山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

蹦床世界杯(巴库站)

006

2024

第9页

3 月 1 日至 3 日,2024 室内田径世锦赛

在卡塔尔多哈举办。本赛事是由国际田径联

合会举办的国际室内田径赛事,每两年举行

一届。中国队派出吴燕妮、王嘉楠、方耀庆、

李玲等 8 名实力选手参加本届赛事共 5 个项

目的角逐。最终,陕西运动员方耀庆在男子

三级跳远项目获得第 4 名,这也是本届室内

世锦赛中国选手的最好名次。下一届室内田

径世锦赛将于 2025 年在中国南京举行。

3 月 11 日至 17 日,世界女子斯诺克锦

标赛在位于东莞常平的 CBSA 世界斯诺克学院

广东分院举行,这是斯诺克女子世锦赛首次

落户中国。白雨露、李碧涵等中国女子斯诺

克名将在主场冲击职业资格。本届赛事由世

界职业比利和斯诺克协会(WPBSA)、中国台

球协会共同主办,CBSA 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

分院承办。最终,白雨露以总局数 6:5 获胜

夺冠。

2024 室内田径世锦赛

世界女子斯诺克世锦赛

007

2024

第10页

陕西省体育局召开工作推进会:

以大抓落实强化执行的鲜明导向,

推动陕西体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008 3 期

2024

第11页

陕西省体育局 2 月 22 日召开工作推进会。省体育局党

组书记、局长尤磊主持会议并讲话。

尤磊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体育系统深入学习党的

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

示,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省“两会”部署,以“篮球迎新春、体育过大年”为主题,

坚持“体育 +”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

式、2024 国际篮联奥运女篮资格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得到

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国际篮联、中国篮协高度赞誉。陕

西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十四冬赛场上屡创佳绩、捷报频传,

各市区积极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为三秦百

姓在新春佳节送上了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陕西体育工作

实现了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尤磊强调,全局上下 2022 年抓顶层设计、建章立制,

2023 年抓改革创新、能力作风,2024 年要抓具体行动、高

效落实。要坚持担当尽责抓落实,主动作为、迎难而上,

在落实“六个争做西部示范”和 30项具体行动上拿出新担当、

展现新作为。要坚持提高效率抓落实,锚定全局目标任务,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作任务安排到季到月到周,做

到“日清周结”“以周保月”“以月保年”,确保各项工

作按时间节点高效落实。要坚持沟通协作抓落实,增强系

统观念和链式思维,把各个方面的信息畅通起来、力量凝

聚起来、工作贯通起来,切实增强全省体育系统的向心力、

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请示汇报抓落实,严守政治纪律

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确保全

省体育系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

好一盘棋”。

尤磊要求,要毫不放松狠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管

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强化防范措施,狠抓问题整改,守牢意识形态领域阵地,

确保全省体育安全稳定、健康发展。要高标准办好青少年

足球系列赛事,精心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接见志丹少

年足球队 10 周年活动,提前策划陕甘宁革命老区青少年足

球赛,努力打造陕西体育的新名片。要切实抓好意识形态

安全和网络舆情监管,加强信息发布审核,提高针对突发

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抓好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督

促各处室和单位认真学法、严格守法、自觉用法,坚决维

护制度的权威,持续营造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浓厚氛围。

(来源 / 陕西省体育局办公室)

体育•社会学 009

2024

第12页

2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闭幕

式在呼伦贝尔剧院举行。“十四冬”组委会主任、国家体

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十四冬”组委会执行主任、内蒙古

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出席闭幕式。闭幕

式由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么永波主持。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体育

总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本届冬运会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重

要历史节点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北京冬奥会后我

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

雪赛事,承担着后冬奥时期提高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

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成果、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

本届冬运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改革创

新,第一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35 支

代表团 3 000 余名运动员齐聚赛场,既是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的完美呈现,又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本届冬运会第一次全面对标冬奥会,

增设青年组比赛,并将体能作为资格赛准入标准,广大运

动员在赛场上战胜自我、砥砺超越,挑战极限、勇攀高峰,

创全国纪录 1 项、全国青年纪录 4 项。本届冬运会首次设

置群众组比赛,让人民群众走进冬运赛场,共享冰雪乐趣,

全民健身、冬运惠民有了新发展。东道主内蒙古和有关部

门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

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加强领导、周密组织、攻坚克难,

圆满完成了本届冬运会的筹办组织工作,给各方留下了深

刻印象。

伴随着激昂的乐曲,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全体起

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十四冬”组委会副主任、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周进强宣读了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

参赛纪念奖代表团名单。“十四冬”组委会副主任、纪委

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瑞连代表“十四冬”主办

再话草原深情 共盼辽宁冬韵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

2024

010 3 期

第13页

方向承办地内蒙古自治区赠送了纪念品。

王莉霞在致辞时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精心指导下,

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共同努力,广大服务保障人

员和社会各界共襄盛举,“十四冬”取得圆满成功。受自

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委托,她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

府,以及全区 2 400 多万各族人民,向区内外各赛区,向所

有参赛者、贡献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莉霞说:“十四冬”作为我国冬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

项目最全的体育盛会,是米兰冬奥会前的一次大练兵、大

检阅,也为我国冰雪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内蒙古将

2024

体育•社会学 011

第14页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带动三亿人

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要求,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

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高志丹在致闭幕词时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

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各赛

区精心组织实施,各代表团积极踊跃参赛,社会各界和广

大人民群众热心关注支持,在新春佳节期间,携手为全国

人民呈现了一届精彩纷呈、简约安全、绿色惠民的冰雪盛会,

共同绘就了一幅凝心聚力、振兴中华的体育画卷。

高志丹表示,赛场上,巅峰对决、精彩纷呈;赛场外,

旅游热、健身热不断升温,中华体育精神、“蒙古马精神”

交相辉映,冰雪赛事与冰雪经济相得益彰,冬运会的内容

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元。运动会全面展示了我国北疆内

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民族团结的和谐、举办

高水平体育赛事的水准、冰雪体育运动设施的完善和人才

的丰富。作为历届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

高的“十四冬”,必将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的印记。

高志丹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闭

幕!“十四冬”会歌奏响,全国冬运会会旗、“十四冬”

会旗缓缓降下,“十四冬”火炬徐徐熄灭。

闭幕式上,王莉霞将冬运会会旗交还给高志丹,高

志丹将会旗移交给李乐成。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于

2028 年在辽宁举办。作为“十五冬”承办地的辽宁省也奉

献了融合辽宁地方特色、名为《冬韵山海间》的展示节目。

闭幕式上还进行了精彩的文体展演,通过四个节目分

别展现了内蒙古的北疆文化和亮丽风景,歌颂为大会成功

举办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志愿者和赛事服务保障人员,并

再度演绎了“十四冬”主题曲《新的起点》。各参赛代表团、

志愿者和媒体记者代表共 600 余人共同唱响《我和草原有

个约定》,以表达收获、感谢和邀约,为“十四冬”画上

圆满句号。

(文字来源 / 中国体育报

图片来源 / 十四冬网上新闻中心)

012 3 期

2024

第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

展动力”[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环。如何关照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之间的交互逻辑,

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乡村振兴既是乡村经济、民生社会发展的振兴,也是新时

代农民队伍的振兴。在此内生逻辑下,通过大力发展乡村

体育增强广大农民健康水平,增强其发展的主体性、创新性、

积极性,成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甘肃乡村体育发展现状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乡村体育的广泛深入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甘肃省第七

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数据反映,全省常住人口

中乡村人口 11 952 499 人,占 47.77%[2]。由此可见甘肃乡

村体育发展有着庞大的人口基础。2018 年 10 月甘肃出台《推

进体育扶贫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坚持立

足省情因地制宜,在全省推进体育设施、体育赛事、体育

彩票、体育明星、体育企业和体育综合体六大扶贫行动 [3],

形成了体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经过 6

年的发展建设和成果巩固,取得了诸多扎实有效的成果。

1.1 乡村体育设施得到改善

2018 年以来,甘肃省每年将 60% 以上的省级体彩公益

资金以及全民健身设施项目重点向贫困县(区)倾斜,先

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为体育赛事提供补助。

至“十三五”末先后建成 851 个乡镇和社区体育中心,完

成 15 738 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截至目前,甘肃村级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 98%[4],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

体验便捷的体育服务,兰州市、兰州新区、张掖市、白银

市、酒泉市等城市的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1.2 乡村特色体育得到发展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成份多元,民族特色体育一

甘肃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郑洁

(甘肃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甘肃平凉 744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甘肃省自 2018 年实施体育扶贫工程三年行动

计划(2018—2020)以来,乡村体育设施得到改善、乡村特色体育得到发展、区域体育产业逐步兴起、乡村体

育文化得到提升;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蛋糕”总量不足、乡村发展面临人力困境、乡村地区体育人才亟缺、

民族体育发展保障不足等困境。在发展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中,要进一步发挥乡村体育对全面实

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构建以“体育 + 产业”为依托,以“体育 + 教育、体育 + 健康、体育 + 文化”

为重点,以“体育 + 赛事(传统 + 特色)”为平台的乡村体育发展格局。

甘肃;乡村体育;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郑洁,男,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摘要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013

2024

第16页

直是甘肃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肃在传承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不断挖掘整理、扶持

推广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并取得积极成效。例如武

威天祝藏族自治县每年举行的民族传统赛马大会,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每年举办的赛骆驼、赛走马、顶杠子、

射弩、搏克等传统体育赛事,甘南藏族每年“五月五”举

行的天马节等。这些民族特色体育的传承发展,既展示了

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也促进了甘肃民族地区民生社会发

展。

1.3 区域体育产业逐步兴起

将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结合,打造跨界融合新的

经济增长极,是甘肃近年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甘南

藏族自治州,以玛曲县“格萨尔赛马大会”、临潭县“冶

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碌曲“锅庄舞大赛”等为代表

的区域民族赛事在近些年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同时,当地

力促将这些传统赛事与文游项目融合发展,将赛马、民族

服饰表演、香浪节等传统项目与乡村旅游度假、特色旅游

小镇发展有效融合,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

甘肃省体育局还通过支持相关地区的体育综合体建设以及

发展体育产业,先后协调全省 7 800 余家体育产业单位,吸

纳贫困人口就业近 5 万人,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1.4 乡村体育文化得到提升

乡村体育的广泛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重建,各地的传

统民俗体育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推陈出新、焕发新的活力,

巩固了民俗体育文化的代际传承,同时促进了乡村文化重

组,加快了乡村文化融合、创新、多元发展,实现了乡村

文化再生产,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功能,热爱体育、参与

体育的理念已经渗透进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成为其健康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乡村体

育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沉浸式感受农村发展、领略村民精神

风貌的窗口,成为衡量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指标。

2 甘肃乡村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根据调查走访情况,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对

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体育强省的实

施意见》,甘肃乡村体育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

还存在着以下困境。

2.1 经济发展“蛋糕”总量不足

甘肃生态脆弱,农业基础条件依然有限,经济社会发

展依然处于爬坡过坎期,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

使得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村级

体育赛事缺乏资金支持,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支持。

2.2 乡村发展面临人力困境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

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甘肃部分地州(市)已进入高

度老龄化社会,乡村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人力困境,体育文

化事业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3 乡村地区体育人才亟缺

资料显示,甘肃农村每社区仅拥有 0.08 个体育管理工

作人员,和城镇每社区拥有 1.14 个相差巨大;城镇每万人

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37.17 人,农村每万人仅有 13.83 人 [5],

体育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制约乡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民族体育发展保障不足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待健全,

挖掘整理有待深化,创新发展有待加强,社会力量有待强

化;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困境。

3 甘肃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在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的时代

背景下,在甘肃省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设计上,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广大乡村和社会各

界共同参与的多元乡村体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体育扶

贫从输血式帮扶向开发式振兴转变。

3.1 依托“体育 + 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

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6]。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业态,

乡村体育要以乡村振兴和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契机,

挖掘整合当地资源,构建发展“体育 + 旅游、体育 + 养生、

体育 + 主导产业”等多产业模式,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当地农民就业,帮助村民稳定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2 发展“体育 + 教育”,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随着乡村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扶持乡村地区的体育教育成了发展乡村体育的必然要求。

甘肃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

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加强体育部门与教

育部门的积极协作,注重体育和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建立省、

014 3 期

2024

第17页

市、县、校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体系,共商共办体育

赛事,构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和体教融合发展的长效机

制。在乡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保障机制方面,还应对乡村地

区体育教育设立专项补助资金,为乡村体育教师提供更多

的在岗学习机会,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3.3 融合“体育 + 健康”,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各级地方政府应将“全民健身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进一

步完善农村体育领导机构和组织结构,实现城乡群众体育

无缝对接,推动城乡群众体育资源均等化发展。同时要不

断完善乡村体育资金保障机制,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

供给,加强对乡村体育赛事的资金支持,通过以赛带练提

高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全民健身提升个体

健康水平,从而增强广大农民自我发展和生产能力,防止

因病致贫、返贫,帮助贫困家庭阻断因疾病造成的贫困传递。

3.4 结合“体育 + 文化”,发挥文化教化功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

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

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 [7]”。同时,要

积极提倡阳光向上的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惠民、健康第一”

的文化氛围,使广大村民在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中树立积

极向上、不懈努力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体育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遏制和消除贫困文化的蔓延。

3.5 发展“体育 + 赛事”,打造发展惠民平台

一是要注重发展受众面广、参与度高的篮球、乒乓球、

广场舞等传统体育项目赛事,也要重视乡村趣味项目赛事的

发展。通过体育比赛普及健身知识、传播健身方法;二是对

民族地区而言,要注重群众体育资源从“供给导向”向“需

求导向”的积极转变,立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积极开

展既符合当地民风又兼具经济效益的赛事,统筹谋划少数民

族体育重大项目工程,整合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优质资源,打

造旅游品牌,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自信。

4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体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

一方法”[8]。发展乡村体育既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也是甘肃加快建设具有西部地域特色体育强省的应有之义。

甘肃乡村体育发展既要符合甘肃地域特色、自然禀赋、民

族特色、历史文化和体育工作实际,也要立足乡土乡情,

永葆乡村体育的本真、本色,加快推进乡村体育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

好生活的新追求,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贡献体育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30-31.

[2] 甘肃省统计局 . 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EB/OL].http://tjj.gansu.gov.cn/tjj/c109457/202105/96d5253581d1

47fd86f5668b7864448e.shtml.2021-05-24.

[3] 甘肃省体育局 .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的通知 [EB/OL].http://tjj.gansu.gov.

cn/tjj/c109457/202105/96d5253581d147fd86f5668b7864448e.shtml.2016-10-08.

[4] 甘肃省体育局 .“ 十三五 ” 时期甘肃体育事业综述 [EB/OL].https://www.sport.gov.cn/n14471/n14499/n14539/c976730/content.

html.2021-01-20.

[5] 马红梅 . 健康中国视域下甘肃省城乡群众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D].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

[6] 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14-10/20/content_2767791.htm.2014-11-20.

[7] 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2022-02-22.

[8] 卡尔 · 马克思,弗里德里希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译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

体育•社会学 015

2024

第18页

浅析我国部分体育领域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宗雨婷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江苏南京 210018)

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

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所以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就要深入分析并解决我国体育事业三个领域所存在

的问题,以此助推强国梦的实现。

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

摘要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指出,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

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强我国竞技

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

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我国的体育事业可划分为

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领域,本文旨在分析、

总结这部分领域的体育现状,以及对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

解决方案,以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1 冰雪体育运动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1.1 冰雪体育运动的现状

2022 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冰

雪运动事业的发展,但是要想这项运动可以获得持续且长

远的发展,需要数量众多的优秀后备冰雪体育运动竞技人

才。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人才结构失衡的处境,即一级、

三级运动员人数过少,二级运动员人数过多。同时,伴随

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之前相比已经

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家长出于经济原因送学生进

体校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直接导致在青少年时期参与

冰雪运动训练的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另外,现在多数家

庭都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猛增。据统

计,截至 2015 年底,中国独生子女人口为 2.246 亿,占同

期出生人口的 43%。其中,城镇家庭中,“双独”家庭占

11.9%,“单独”家庭占 40.8%,而这仅是 2015 年的统计

数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的改变,独生子女家

庭数量只增不减。独生子女集所有宠爱于其一身,家长溺爱、

过度保护孩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参加竞技体育不可避

免会产生碰伤、磕伤甚至可能有后遗症,越来越少的家长

选择让孩子参与竞技体育活动。

1.2 冰雪体育运动的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让一级运动员传授相关经验。运动员与教

作者简介:宗雨婷,女,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016 3 期

2024

第19页

练存在年龄、思想等方面的不同,教练教授自己的方法时,

某些运动员可能无法“吃透”,而运动员更懂运动员,让

运动员们互相传授经验,可以让同龄或同技能运动员之间

“嚼透再喂”,但是一定要“化他法为己用”,不能照搬硬套。

其次,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如降低培养金额、免交住宿费

或按比例报销体育训练有关设备,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学生、

家长的负担,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再次,对于家长

过于保护子女的问题,首先要改变家长内在的保护欲。家

长可以参加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

念,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同时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

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不能以“成人之观育懵懂

之童”。最后,内部方法与外部策略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运动员保护保障机制,充分了解新

一代家长和运动员的所需所求,做到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从而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孩子的未来提供帮助和支持。

2 社会体育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2.1 社会体育的现状

2023 年 8 月 8 日是我国第 15 个“全民健身日”。习

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体育对于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意

义,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和不足,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的开展速

度和效果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情况相关,场地器材是

发展社会体育的支撑和保障,但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开展社

会体育的场地和器材较为欠缺,这大大减缓了我国体育事

业发展的速度。社会体育发展中缺少专业的服务也是一项

重大问题,如因缺少专业服务,有些人在参加的过程中没

有进行热身、放松,而造成了身体的运动损伤,没有起到

运动效果,反而造成了身体的损伤,至此也就引发了后续

的不参与体育运动的问题。此外,上班族工作繁忙,没有

时间进行锻炼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2.2 社会体育的解决方案

第一,政府应加大投资,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增加人

们可参与社会体育的项目种类。建设体育运动场地可以有

效解决外部环境带来的不便,充实人们的生活。此前,人

们对体育的兴趣不高,部分是因为运动种类的单一化,若

运动种类增加,人们就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运动,尝试新事物,

提高自己的技能。第二,号召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人群为人

们参加社会体育提供专业指导,比如指导他们在运动前后

如何进行拉伸运动来避免运动损伤,以及讲解运动注意事

项,以此来改善运动效果。第三,上班族可以选择适合自

己时间和场地的锻炼方式,如在办公室内进行简单的瑜伽、

跳绳等,没有必要随大流在自己有限的空闲时间内进行耗

体力的户外运动,造成“双弊”影响,既消耗了时间,使

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又给身体带来负担,使第二天的工作

效率低下。此外,还可以考虑购买一些家用健身器材,如

跑步机、健身球等,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锻炼。

3 学校体育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3.1 学校体育的现状

首先,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体育

教育中存在严重的发展失衡。根据 2022 年中国统计年鉴显

示,中国农民总人口约为 5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35%,可见

我国农民人口基数的庞大。农村学校的教育情况同时也影

响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水平,间接决定我国人文发展的质量

和国家进步的快慢,而当下农村中小学的文化教育与体育

教育存在严重的失衡。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学理念陈旧、

古板,体育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的农村学校都

存在重文轻体的倾向以及主副课之别的守旧意识,如传统

意义上的主科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可以随意占

用体育课的时间,剥夺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诚然,文化

学习很重要,但体育教育也不可或缺,若学生没有强壮的

身体、健康的体魄,何谈努力学习?第二,师资力量不足,

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仅从形式上实行体育

教学,如让学生自由活动,或使用年久失修的老旧设备进

行体育活动。而且女性体育教师比例较小,专业体育师资

严重缺乏,老教师相对青年教师过多,体育教师社会地位

较低,教学尤其是科研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

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第三,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滞后、

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农村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

活动时,主要以单一的强制性知识理论灌输形式进行,且

大部分教师所掌握专业知识也较为老旧,学生学习兴趣很

难在此教学环境中被激发,不利于预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

现。

其次,高中学校的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文轻体”

现象。在发达地区的高中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学校

针对体育教育的独特功能和特殊地位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

的创新性体育教学实践,并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效,这

无疑助力了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成长;但也存在很多高中

体育•社会学 017

2024

第20页

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剥夺学生的受体育教育的权

利,强制让他们学习文化课程,也就是上述所说的“重文

轻体”。同时,高中教育的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体育教学监

管不到位也导致了学校体育事业的落后。一些地方的教育

主管部门对学校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及时

全面地了解教育的真实情况,从而滋生了部分高中学校“挤

占、挪用”体育教育课程、课时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

的形式主义也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最后,大学体育教育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中国

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也呈现

出日趋增长的趋势。但是大学生每周参加运动的次数和时

间达标率比较低,生活中也是久坐少动。导致此现状出现

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意识。当代大学生肩

负着社会建设、国家发展的重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直接

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对此,政府应尽快制定

相关体育教育方案,解决当下的问题。

3.2 学校体育的解决方案

第一,增加运动种类,使其更加多元化,邀请有经验

的运动大将为学生授课,发挥体育“明星效应”;第二,

政府提供资金资助,营造校园运动氛围,如提供优质的运

动器材和场地;第三,适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多组织体

育活动,使被动的运动行为发展为自觉的运动习惯;第四,

学生可以定期进行体验,熟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以此

来激励自己多进行体育运动;第五,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

理念,强调体育教学发展必要性;最后,各级教育主管部

门要切实制定出台高中体育教育的监督实施细则及考核指

标体系,督导高中教育学校严格落实体育教育课程,严禁

形式主义。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体育运动领域的

问题日益显露。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充

分利用体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合力量”,共同

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

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体质,有利于培养人们公平理念、

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只有解决目前各

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才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大步发

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

[1] 关富余,宋文利,马怡冰,等 . 我国冰雪体育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40(2):104-108.

[2] 李汉东,王然,任昱洁 . 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的独生子女数量及家庭结构分析 [J]. 统计与决策 ,2018,34(13):99-104.

[3] 刘飞,周香妹 . 全民健身背景下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19(19):107-109.

[4] 党建网 . 加 快 建 设 体 育 强 国, 习 近 平 这 样 强 调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048115848782382&wfr=s

pider&for=pc&searchword=%E4%B9%A0%E8%BF%91%E5%B9%B3%E4%BD%93%E8%82%B2%E8%AE%BA%E8%BF

%B0.2022-04-14.

[5] 马福全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探索 —— 评《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42(10):890.

[6] 孙德瑞 . 体育与健康 [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2.

[7] 周寿荣 . 浅析高中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2):127-129.

[8] 王钰杰,连燕舒,马恩才,等 . 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 —— 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J]. 文

体用品与科技 ,2022,24(24):76-78.

[9] 朱嘉豪 .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11):81-84+88.

[10] 李太平 . 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J]. 灌篮 ,2022(4):52-54.

018 3 期

2024

第21页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

——以贵州瓮安“草塘火龙”活动为个案的考察

麻柳 杨秀芳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本文以从发源之初到近千年而定型的“草塘火龙”活动为例,从社会变迁视域揭示草塘火龙的物质文化、制度

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究新时代下草塘火龙蕴含的价值所赋予的创新性发展方向。研究认为:

草塘火龙具有修身养性,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存神索至,提高文化认同感、文化秩序,弘扬民俗草塘火龙文化、

催生新业态,红色民俗文化引领产业链、文化交融,提升民俗项目交往交流的多元价值。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草塘火龙

摘要

关键词

“草塘火龙”是发源于贵州瓮安草塘镇的一种独特民

俗体育项目,又称之为“断头龙”“母猪龙”,指用竹篾

条把龙扎制为头、身、尾三截,舞龙人通过手握独龙杆操

纵火龙完成各种表演性动作,融合鼓、乐、锣、铃、“嘘花”

为一体的民俗传统文化艺术。随着时代变迁,在多元文化

与生产方式改变的冲击下,草塘火龙的“本真性文化”面

临衰落、变异的时空格局。本文解析了草塘火龙的文化内蕴,

剖析草塘火龙在时代变迁过程中生成的新的文化内涵。

1 起源与流变:草塘火龙的历史变迁

1.1 历史秘境:草塘火龙的起源

草塘火龙的起源能够上溯到唐代,民国《瓮安县志》

记载:“十一至十六谓之灯节,堂室皆点灯彩,或各村醵

金为龙灯,从以鼓乐,游行村坊,所至迎以火爆,或有纸

扎莲花、鱼蟹等照耀前后……至十五夜,每家房内外前后

及院中,皆须然烛遍照,谓可消尽一年邪气。”民间相传,

在唐代贞观年间,瓮安连年大旱,玉帝给龙王下旨:“城

内降七分雨,城外降三分雨。”龙王突然想,城外无百姓

的庄稼降雨三分又无用!正因为这场“及时雨”,城里的

百姓终于轮到丰收之年,玉帝大怒,下旨将龙王处以“三

断斩刑”。关于草塘火龙的来历,曾祥贵推崇老艺人们的

说法:舞龙在好久之前就开始了,但是由于村子路面狭窄,

舞龙的艺人为了耍得开,就把龙分为三截。由此可见,在

以农业为生、依赖自然环境的时代,草塘镇的早期居民在

原始思维的引导下,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适应尚不充分。

1.2 社会变迁:草塘火龙的流变

1.2.1 繁荣期(1966 年以前)

据民国《瓮安县志》记载,盛唐时期,舞龙灯艺人四

处奔波,走遍瓮安各地,边行走边表演,使更多的人领略

到了龙灯技艺的精彩绝妙之处。据村寨老人袁仲其说:“从

小到大,对草塘火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件事,1934—

1936 年间,为了庆祝猴场解放,草塘人民自发组成 4 条草

堂火龙恭送红军,还有 1962 年,农历六月十九,旱魃为虐,

百姓以拜上天求雨进行火龙仪式。申时,满城风雨,后面

瓮安其它地方也开始舞龙灯。”可见,草塘人民对草塘火

龙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

基金项目:贵州省 2019 年度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路径研究》(GZTY2019301)

作者简介:麻柳,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育;杨秀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历史与文化。

体育•社会学 019

2024

第22页

1.2.2 沉寂期(1966—1976 年)

“文革”时期,草塘镇受到社会环境转变的影响,村

寨老人曾祥贵说,因为草塘火龙带有神话相关元素的原因,

该项目被停止了十年,后来由村寨长者共同组织,便恢复

了举办。由此可见,草塘火龙曾被认为是文化糟粕,遭到

了强制性的停止。

1.2.3 调整期(1977—1995 年)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以及村寨长者的共同组织,草

堂火龙仪式得以再次举行,但是部分文化内涵因为活动的

停止导致错误和遗忘,在调查中,民众都异口同声地描述,

在之前,舞龙者一般都是男子,女子不能参加。村寨老人

袁仲其的妻子说:“在我们小时候,女的是禁止参加舞龙

的,只有男的才能参加,但是在大概我二十几岁的时候,

就能参加舞龙了。”由此可见,这个时期“女子不能舞龙”

的旧传统观念遭到摒弃和破除。

1.2.4 保护期(1995 年至今)

2006 年,草塘被贵州省文化厅再次命名为“龙狮艺术

之乡”。在政府的逐渐重视下,2007 年,在瓮安文化局的

组织下,草塘举行了龙狮艺术节“嘘龙”节,节日期间龙狮

飞舞、焰火升腾、人声鼎沸,吸引了 4 万~ 5 万人次观看。

2015 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将草塘火龙列入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并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3

年 2 月,新闻联播直播连线瓮安草塘龙狮文化艺术节现场,

进一步提升了草塘火龙的知名度。2023 年 4 月,草塘火龙

参加“壮族三月三·魅力青秀风”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

2 文化记忆:草塘火龙的现实呈现

2.1 物质文化层面的变迁

草塘火龙的独特之处在于用竹篾条把龙扎制为头、身、

尾三截,龙头呈“S”型。其传承人曾祥贵说:“制作龙头

的龙嘴时,需要非常精确,一旦尺寸出现偏差,龙的形态

就无法展现其应有的神韵。”传统的草塘火龙身内部装上

由竹子外壳保护的蜡烛,如今则是 LED 灯固定在龙骨上,

之后用纸糊的龙头,将金色的箱纸和塑料绳剪出龙鳞、龙须、

八卦等各色图案,使得龙在舞动时形象生动逼真。草塘火

龙的结构从以前的简单形式发展到现在的复杂形式,其制

作工艺和手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2 制度文化层面的变迁

在现代化进程中,草塘火龙面临着传承主导者存疑的

问题,不同的主导者会导致民俗文化基因发生改变。实地

考察发现,民间和政府两股主要力量在相互影响,并对草

堂火龙的传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一,传统草塘火龙流程秩序在寨老带领下,形成了“自

下而上”的传承模式。乡村精英对传统草塘火龙有主导权,

经过曾经十年的沉寂,一直遵循着的“男子舞龙”的传统

被打破。其二,政府逐渐占据主导力量,形成“自上而下”

的传承,非遗传承人年度经费发放后,政府再次以每年需

要的“龙量”给制龙者赋予直接的经济支持,直接削弱了

乡村精英的话语权,部分文化内涵逐渐变异甚至消解,演

变成“新面貌”,导致其特有的仪式感正逐渐瓦解。

2.3 精神文化层面的变迁

当地民众对草塘火龙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是其在城市

空间得以持续传承的内在驱动力。随着生产力需求改变,草

堂火龙文化的仪式感不断衰弱,精神内核日益缩小,在以娱

乐功能为主的时代,草塘火龙中传统的期盼风调雨顺、求得

五谷丰收、期盼心理的叙说等内涵逐渐淡出,草塘火龙与其

原本所承载传承的文化内涵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这导致草塘

火龙民俗文化中关于过去的精神记忆不断发生转变。

3 多元价值:草塘火龙的创新性发展

3.1 修身养性:推动全民健身计划

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了《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 年)》等相关文件,提出扶持推广具有贵州

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及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各地

培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的目标任务 [1],草塘火龙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民俗体育项目,对推动全民健身运

动开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嘘龙”仪式在过程中需要完成穿、腾、跃、翻、滚、

戏、缠、组图等造型,舞动草塘火龙的身体运动、竞技比赛、

仪式展演等方式,使观赏和参与者获得更深刻的文化心理

体验,唤起草塘百姓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忆,重新认识到

草塘火龙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从而产生独特的愉悦感,

形成稳定的情感认同和心理皈依。

3.2 存神索至:提高草塘火龙文化认同

在龙信仰的体系下,传统“嘘龙”是一种群体性的祈福、

求雨、驱邪和感恩活动,旨在借助“超自然力量”来达成

祈福的目的,并通过各种外在活动,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

望和祈愿。这种表达和沟通方式促进了人与“神”的交流,

020 3 期

2024

第23页

体现了草塘火龙的一种表意功能。传承形式与内容虽然在

不断改变,但是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草塘百姓对草塘火龙

的外在文化表达耳濡目染,对草塘火龙的信仰形成了根深

蒂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种民俗精神是草塘火龙传承至

今的核心 [2]。

草塘火龙仪式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深远的影响力和吸引

力,辐射至周边村落。通过拓展传播途径,与互联网深度

融合,草塘火龙不只是元宵节的“独秀”,日常的展示、

演出和体验活动形式,能有效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推动民俗文化品牌的升级转型。

3.3 催生新业态:红色民俗文化引领产业链

贵州是我国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其

生态环境非常容易遭受破坏,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再加上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草塘镇耕地面积大

量减少,农民失去主要生计来源,因此需要进行产业打造,

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民俗体育的自我“造血”功能。

贵州瓮安“草塘火龙”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

是文化也是产业,拥有“猴场会议”红色文化和迄今为止

世界上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木质结构双面戏楼等核心优

势,是国家 4A级旅游景区[3]。依托环境旅游融入的发展原则,

发挥草塘镇旅游资源与地域的优势,维持旅游经济与生态

环境平衡发展状态,以此构建以草塘火龙为主体、红色文

化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创造出具有“一村一品”的红色民

俗体育旅游文化品牌。红色旅游产业主要体现在软件建设,

包括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3.4 文化秩序:弘扬草塘火龙文化

传统草塘火龙流程秩序在寨老带领下,对草塘火龙文

化内涵必须“步步警惕”,否则就是对龙王的“不尊敬”,

这种心理取向有利于振奋民俗文化精神,增强民俗体育文

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打造人们由衷喜爱、乐在其中的

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作用。草塘火龙扮演着连接个体与共

同体、乡村与城市、草塘族群归属感的重要角色,其发挥

的价值正如孙中山先生所比喻的“中国农民应该是一团团

泥土,而不是一粒粒沙子”[4]。

生存资源的生产与配置是社会关系生成的决定性参量[5],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遵循国家政策指导理念,把自身

的力量转移到中心位置,给予草塘火龙适时进行宏观调整;

其次,充分发挥草塘火龙文化的自身能动性,让年轻人成

为民俗传承的先行者,守护传统文化。

3.5 文化交融:提升民俗项目交往交流

在贵州省 3931.12 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1 452 万,

更有苗、侗、彝、水、仡佬、土家、白、壮、毛南、羌、

仫佬等 16 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

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俗风情,草塘火龙

就是其中一种。

在贵州瓮安元宵节“嘘龙”活动中,当地还组织了舞狮、

铜鼓、农民绘画展览等活动,有助于各民俗文化之间的交

往、交流、交融和传承保护,促进文化创新交融。草塘火

龙参加了“壮族三月三·魅力青秀风”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

有来自马来西亚、越南、贵州、广西、广东、河南等国家

及地区的 10 支舞龙团队参加,各族观众聚集在一起,有利

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结语

社会变迁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变化过程。

当民俗体育从乡土社会转向城市空间时,传统与现代在冲

突中实现融合,在碰撞中实现共生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源

于村民的生活,发展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活态生命力,

同时具有健身娱乐、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等价值,在新时

代发展中能促进村落社区治理、传承村落传统文化。因此,

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挖掘民

俗传统体育的内涵与价值,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

转化,才能保持民俗体育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体育局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印发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 年 ) 通知 [EB/OL].https://tyj.guizhou.gov.

cn/ztzl_68/2021nd/gzggtysy/zcwj_5875570/202205/t20220526_74224938.html.2023-07-7.

[2] 刘明阁 .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J]. 江汉论坛 ,2012(10):119-125.

(下转 27 页)

体育•社会学 021

2024

第24页

新时代高校国防体育内容选定

与开展路径研究

卞士挺 1

朱怀谦 2

(1.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2.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安徽合肥 230000)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举措。

目前,高校国防教育手段除理论层面的军事理论课、实践层面的军事训练外,还有参观、宣讲、征文、演讲等

主题活动,缺乏贯穿全年的实践类活动,即国防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参考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分析选定适合新时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特点的国防体育内容,探索高

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路径。

高校;国防教育;国防体育

摘要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

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

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

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

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组织举办“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

演讲和大中小学国防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国防主题电影展

映、国防竞技比武、国防体育运动赛事等群众性国防教育

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开展国防体育活

动对推动高校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1.1 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意义

高校国防体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新

时代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后备力量与军事素质的一

种有效形式。

1.1.1 国防体育是推动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

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

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

防教育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

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推动国防体育的

发展,是推动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意见》

中也明确提出,要开展国防体育运动赛事等群众性国防教

育活动。

1.1.2 国防体育是高校公共体育内容的补充与形式的创新

高校公共体育课秉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开设通识教育基础课、选修课等数门形式多样的课程,目

的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向其讲授生命健康知

作者简介:卞士挺,男,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国防教育;朱怀谦,男,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国防教育。

022 3 期

2024

第25页

识和体育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生命在于

运动”的健康意识。国防体育和公共体育具有功能的耦合性、

内涵的一致性、内容的互补性,是可以协同发展的。高校

开展国防体育活动,能进一步补充公共体育的内容,增强

体育活动的吸引力,提升体育育人的实践效果。

1.1.3 国防体育是军事训练的再延伸与军事理论课的

再拓展

现阶段,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实践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为期三周的新生军事训练(大学生军训),对于四年学制

的本科生而言,训练时间短、效果欠佳。而军事理论课主

要从理论层面讲授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

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等内容,缺乏国防教育的实践补充,

课程枯燥单一。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是对军事训练时

间的再延伸,也是对军事理论课实践的再补充。

1.2 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现状

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自 2014 年开始举办,2017 年后,

每届依托一个兵种、聚焦一个主题,着眼于强化学生身心

素质,设置轻武器射击、识图用图、医疗救护、行军拉练

等科目,充分体现军味、战味。一些高校创新探索教学新

模式,将国防体育项目作为学生学分课程,部分体育类高

校在公共体育项目基础上增加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攀岩

等国防体育项目。首都经贸大学在“场地障碍拓展训练”

观摩课中,首次将国防体育项目纳入其中;清华大学、浙

江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成为国内首批开展野外生

存活动系列课程的试点高校;南开大学在 2023 年学生军训

中实现新型体验式教学全覆盖,以“上甘岭”战役为背景,

实地模拟战场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战场中的攻与防;香

港依托驻港部队开办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开展体能训

练、队列训练、激光模拟对抗射击、军事知识讲座等活动,

为香港高校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国家及军队、体验军旅文化、

学习军事知识的重要渠道和平台。目前,国内高校运用国

防体育活动进行国防教育取得一定成功,但仅在部分高校

进行探索式实践,在国防体育内容选定及开展路径上还需

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 高校国防体育活动内容选定的研究

许娇、江志鸿等在《大学体育课引入军事体育内容的

探讨》一文中对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并从军事体能、军事技能两个类别引入国防体育活动内容;

天津体育学院修瑜在《普通高校国防体育课教学内容构建

研究》中,以《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军事

课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德尔菲法等,选定国防体育课教学内容。本文结合目前部

分高校开展的国防体育项目,参考《普通高校国防体育课

教学内容构建研究》确定的 38 项三级教学内容及 80 项四

级教学内容,本着突出战场生存技能训练及适合新时代大

学生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原则,初步筛选队列动作(基

础队列动作、三大步伐)、战术基础(卧倒起立、屈身、

匍匐前进、滚进)、武器使用(轻武器射击、手榴弹投掷)、

基础格斗(军体拳、匕首操)、战场救护(骨折固定、伤

口包扎)、军事体能(400 米障碍跑、3 000 米负重跑、弹

药箱搬运)、战场防护(防毒面具使用、防毒服穿戴)、

寻找鉴别水源、野炊、攀岩、定向越野、求生信号 12 个内容,

并进行学生兴趣维度调查。调研对象为合肥工业大学数学

学院 128 名大二学生,其中男生 84 人,女生 44 人,每名

学生选择 3 项或 3 项以上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表 1 学生兴趣维度调查结果

内容 寻找

鉴别水源 野炊 求生

信号

定向

越野 攀岩 战术

基础

票数 76 61 59 72 51 39

内容 战场

救护

战场

防护

队列

动作

基础

格斗

武器

使用

军事

体能

票数 26 17 10 45 74 23

根据调研结果可知,学生选择野外生存(寻找鉴别水源、

野炊、攀岩、定向越野、求生信号)、武器使用、基础格

斗的比例较高。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内容选定

为野外生存、武器使用、基础格斗符合《全民国防教育大

纲》《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与学生生理、

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相契合。

3 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路径的探索

3.1 以公选课的形式开展国防体育活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

校军事课建设标准》等文件要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成立

了军事理论课教研室,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军事理论

授课,但受师资队伍水平不齐、教学内容纯理论性且结构

单一、地方与军队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学们很难对其产

生浓厚兴趣,致使国防教育成效不明显。对此,高校可以

体育•社会学 023

2024

第26页

开设国防体育公选课,将其作为军事理论课的补充,教学

内容为野外生存技能,课程设计总学时为 16 学时(含考核

4 学时),每周 2 个学时,共计 8 周。野外生存技能是在复

杂战场环境下,维持生命与持续发挥战斗力的根本保障,

将其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砺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敢打硬拼的

作风,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从而与军事理论课形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进国防教育提质增效。

3.2 依托公共体育课程开展国防体育活动

林然在《高校国防教育与公共体育教育功能融合的路

径探索》中,讲述了公共体育与国防体育的内在关联性及

二者教育功能融合的重要意义,进行融合路径的探索。国

防体育作为国防教育的一部分,不仅要注重体育的功能性,

更要注重国防观念的培养。国防体育内容相较公共体育更

具新颖性和吸引力,如定向越野集体验、智慧、趣味于一体,

通过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南针,要求参与者按照顺序找到地

图上所指示的点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深受大学生欢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定向越野在备选的 12 个项目中的占比仅次于水源寻找鉴定、

武器使用,位列第三。

3.3 依托国防体育类社团开展国防体育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在高校党委

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是共青团

发挥为党育人功能的有力抓手,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有

效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均组建了国旗护卫队,主要由退

伍大学生和军事爱好者组成,履行护卫国旗的光荣使命,

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大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

可见,在高校社团的日常活动中嵌入国防体育内容是切实

可行的,如射击协会可与地方射击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

射击竞技活动,提升大学生军事素养;军事格斗协会在校

运动会开幕式、军训闭幕式进行匕首操表演,展现国防体

育的魅力与活力。这些国防体育类社团能够加深在课堂外

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提升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热情。

3.4 依托军事体验营开展国防体育活动

《意见》提出,军队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要发挥重要作

用,按照规定组织军营向社会开放,做好宣讲培训,协调

开展军事实践活动,为地方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供有力支

持保障。《意见》为地方高校与军事院校、部队协同开展

国防体育活动提供方向,给出指导性意见,开辟了地方高

校开展国防教育新路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在履行

防务职责的同时,面向香港大学生先后举办十届“香港大

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开展军事体育、激光模拟对抗射

击等多个军事科目训练,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

国防观念。地方高校可以积极与省军区、驻军部队沟通协调,

搭平台、建机制,共享必要的教育训练场地、设施、器材,

广泛开展军事体验营、军地大学生国防竞技等活动,共同

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娇,江志鸿 . 大学体育课引入军事体育内容的探讨 [J]. 体育世界 ( 学术版 ),2016(1):115-116.

[2] 毛海涛 . 普通高校设置国防体育课的探析 [J]. 体育世界 ( 学术版 ),2008(3):67-68.

[3] 何祖星 . 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4.

[4] 谢华,古添雄 . 普通高校开展国防体育活动的意义及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9):161-162.

[5] 肖荣华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加强国防体育项目的实验研究 [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09.

[6] 刘艺璇,蔺玄晋 . 新时代深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研究与探索 [J]. 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3,43(24):47-50.

[7] 林然 . 高校国防教育与公共体育教育功能融合的路径探索 [J]. 学校体育 ,2023,31(6):157-159.

[8] 杨卫民 . 高校国防类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效性探析 ——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J]. 实践探索 ,2018(9):70-73.

[9] 修瑜 . 普通高校国防体育课教学内容构建研究 [D]. 天津:天津体育学院 ,2023.

024 3 期

2024

第27页

中华传统体育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

文化传播研究

陈维东

(北海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广西北海 53600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东盟国家中华传统体育舞龙舞狮项目的传播路径及其文化影响

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发展现状和传播途径,探讨其在该地区所起的文化交流作用,为进

一步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东盟的传播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舞龙舞狮以华人社团为主要传播载

体,通过定期演出、文化交流等方式在东盟区域内进行传播。它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中

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两岸及东盟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参

考。

舞龙舞狮;东盟国家;传播路径;文化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华传

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象征,已

逐渐传播至东盟等国家。本文旨在探讨舞龙舞狮在东盟国

家的传播路径及其文化影响,以期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

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1 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现状

1.1 舞龙舞狮传播的地域分布

东盟国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

等国家均有舞龙舞狮表演活动。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的舞龙舞狮活动较为盛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

1.2 舞龙舞狮传播的主要场合

在东盟国家,舞龙舞狮表演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中

秋节等重要节日以及庆典、商业活动、体育赛事等场合。

此外,舞龙舞狮表演也常作为民间庆祝、祭祀等活动的重

要内容。

在东盟国家,春节和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是舞龙舞狮表

演的高峰时期。庆典活动如商场开业、新建筑竣工典礼、

市区庆祝活动等,都可能邀请舞龙舞狮团队进行表演。商

业活动如产品发布会、企业年会等,同样会邀请舞龙舞狮

表演团队助兴。在一些体育赛事的开幕式或闭幕式上,为

了展示东道主的文化特色,有时也会安排舞龙舞狮表演。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在龙狮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以东盟国家为例》

(2023YZGDMKT04)

作者简介:陈维东,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体育人文、体育教学。

体育•社会学 025

2024

第28页

这些表演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气息。在一些民间庆祝、

祭祀活动中,舞龙舞狮表演也被视为重要的节目之一。这

些表演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能为民间活动营造喜

庆祥和的氛围。

2 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传播途径

2.1 侨民传播

华人侨民是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

他们将舞龙舞狮带到定居国家,通过组织表演、培训等活动,

将舞龙舞狮传统逐渐传播至当地社会。

首先,华人侨民会在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组织舞龙

舞狮表演,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给当地民众。这些表

演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其次,为了传承和发展舞龙舞狮艺术,华人侨民会组织培

训班,教授有兴趣的人学习舞龙舞狮表演技艺。这些培训

活动为当地培养了大量舞龙舞狮表演爱好者,为舞龙舞狮

在东盟国家的传播提供了人才支持。再次,在一些东盟国

家,华人侨民会成立舞龙舞狮表演团体,积极参与各类文

化交流活动,这些社团组织为舞龙舞狮表演提供了重要平

台,同时也为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华人

侨民在舞龙舞狮表演的传播过程中,还会涉及与当地民众、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文化交流,这些交流活动有助

于加深双方对各自文化的了解,促进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

的传播和发展。

2.2 艺术交流

中华文化在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

舞龙舞狮表演。通过此类活动,舞龙舞狮表演得以在东盟

国家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第一,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为各国展示和传播本国文化

提供了重要平台,舞龙舞狮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通

过参加这些活动,得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底蕴。

第二,在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中,不同国家的文化代表

团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丰富舞龙舞狮表演的

内涵和形式,同时也为东盟国家的舞龙舞狮表演团队提供

了发展的契机。

第三,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可以提高舞龙舞狮表

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有助于推动舞龙舞狮在

东盟国家的传播和发展,使其在当地社会获得更广泛的认

同。

第四,在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中,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

的文化相互融合,可以产生新的创意和艺术表现方式,这

对于舞龙舞狮表演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通过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中国与东盟国家

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关系得以加强,有助于深化双方友谊,

促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综上,通过国际艺术交流活动,舞龙舞狮表演在东盟

国家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这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2.3 旅游传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盟游客来到中国,

亲身体验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游客们在回国后,

有可能将舞龙舞狮的表演技艺传播到当地,进一步推动舞

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发展。当游客亲身体验舞龙舞狮等中

华传统体育项目时,他们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种

直接的体验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同时,游客在回国后,可以将所学的舞龙舞狮表演技

艺传授给亲友或当地的表演团队,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这

一独特的表演艺术。通过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分享,可以

进一步扩大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游客可以利用所学的舞龙舞狮技艺参与当地的

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华文化与东盟国家文化的交流互鉴。

当地民众对舞龙舞狮的认同和喜爱,将促进中国旅游业的

发展,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互动将有助于加强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

3 舞龙舞狮对东盟国家文化的影响

3.1 促进文化交流

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为中华文化与东盟国家

文化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与互鉴,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深化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丰富了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推动了文化创新。

3.2 提高文化认同度

舞龙舞狮文化在东盟国家的流行,有助于加强当地人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加深两地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彼此

尊重和相互交流。

3.3 丰富当地文化内涵

舞龙舞狮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象征,在东盟国家传播

026 3 期

2024

第29页

后,为当地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丰富了当地的

文化多元性,引起了深刻的文化共鸣,促进了两地文化的

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东盟国家中华传统体育舞龙舞狮项目的传

播路径及其文化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

已具有一定的传播基础和影响力。研究表明,舞龙舞狮主

要通过东盟地区的华人社团作为传播载体,通过定期演出、

文化交流等方式在东盟国家进行传播,不仅展现了中华传

统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为

进一步推动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强与

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舞龙舞狮的演出活

动;鼓励东盟国家的本土组织学习舞龙舞狮,提高其本土

化程度;加大舞龙舞狮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力度,提高其社

会认同度。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舞龙舞狮文化在东盟

国家的传播与发展,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

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娟 . 论东南亚华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以舞龙舞狮为例 [J]. 东南亚纵横 ,2016(6):90-93.

[2] 王雨璇,薛源 .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舞龙舞狮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J]. 武术研究 ,2020,5(9):118-120+130.

[3] 李东彪 . 中华传统文化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价值探索 —— 评《舞龙舞狮教与练》[J]. 热带作物学报 ,2021,42(5):1515.

[4] 莫上崇,许婉华 . 越南胡志明市华人舞龙舞狮近现代发展探析 [J]. 八桂侨刊 ,2022(2):35-45.

(上接 21 页)

[3]魏媛,王晓颖,吴长勇,等.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8,34(10):69-75.

[4] 李里峰 . 乡村精英的百年嬗蜕 [J]. 武汉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2017,70(1):5-10.

[5] 王若光 . 民俗体育的身体技术与 “ 关联场域 ”—— 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乡 “ 鼓车赛会 ” 的田野考察 [J]. 体育与科

学 ,2020,41(6):32-38.

体育•社会学 027

2024

第30页

在各大高校目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体育专业大学生

愈发“痴迷”于考取相关体育证书。国家鼓励大学生考取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增加得到心仪的工作机会,但随着考

证热的流行,大学生在考取证书上愈发盲目,随大众、跟

风考证已成为常态化现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 20 级、21 级、22 级、23 级运动

训练本科专业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考证热”现

象产生的问题,反思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阅读与“考证热”有关的论文、期刊,旨在

了解其他作者对此现象的观点与理论阐述。在图书馆及电

子图书馆阅读文献,在中国知网检索收集相关资料,并对

资料进行梳理,对重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与在校学生及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及访谈,以旁观者视

角了解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考证热”背后的深层原因。

1.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文章需要设计两套调查问卷,分别为学生调查问

卷和教师调查问卷。发放学生问卷 136 份及教师问卷 5 份,

共计 141 份,回收问卷 129 份,有效问卷 129 份。

2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考证现状及动机分析

2.1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考证的现状

2.1.1 考证的人数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接受调查问卷的

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20 ~ 24 级 124 名学生中,有

115 名学生都考过证书,仅有 9 名学生表示目前不打算考证。

在深入交流中得知不打算考证的这部分学生多为大学一年

“考证热”现象分析及问题反思

——以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为例

李彦达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106)

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一直存在“考证热”现象,学生积极考试是求上进的表现,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考证与

专业学习、考证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就会造成人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

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考证现象”,了解运动训练专业学

生考证的人数、所考的证书类型、考证中的资金投入方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意见,以供院校、

老师和学生参考。

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考证

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李彦达,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028 3 期

2024

第31页

级,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暂不明确,不知道考取哪种证书会

对自己有所帮助,不想盲目从众地去考将来对自己没有帮

助的证书。

2.1.2 考证类型

表 1 考取的证书类型(N=115)

证书名称 人数 考取率(%)

二、三级裁判员

(田径、篮球、武术、足球等) 91 79

D 级 E 级教练员

(田径、篮球、武术、足球等) 67 58

英语等级证书(四级、六级) 24 20

计算机等级证书 72 62

教师资格证 30 26

其他类型 85 73

表 1 显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考取最多的证书为各

个项目的裁判员证书,占比为 79%,究其原因是裁判员证书

通过率高,考证流程短,性价比非常高,且考取裁判员证

书也契合自身的专项。占比最少的英语等级证书考取率为

20%,主要因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是通过体育单独招生上

的大学,文化底子较为薄弱,对于英语科目的学习较为懈

怠,因此仅有少数人通过英语四六级的考试。D 级 E 级教练

员证的考取率居中,占比 58%。相对于其他裁判员证书来说,

由各协会颁发的 D 级 E 级教练员证书报考费用较昂贵,学

生大多难以承担。例如,田径项目的教练员证书 E 级报考

费用在 1 500 元左右,D 级在 4 000 元左右,并且不包括来

回培训的吃住、食宿等开销,这类证书需要付出较多的金

钱和时间。教师资格证是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必要证书,

在大学本科院校中只有到了三年级才有资格报考。结果显

示其考取率较低,仅有 30 人通过,占比为 26%。

2.1.3 考取证书的数量

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来看,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人均

拥有 1 ~ 3 本体育类证书,占全体人数的 67%,有 84 人;

拥有 4 ~ 6 本证书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占总数 20%,

仅有 25 人;拥有 7 ~ 9 本以上证书学生所占比例为 4%,只

有 5 人;而拥有 10 本以上证书的学生仅有 1 人。由此可见,

考证之风在西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当中盛行。

2.1.4 考一次证书所花费的资金

表 2 考一次证书所花费的资金(N=115)

资金(元) 人数 百分比 %

100 ~ 500

600 ~ 1000

1100 ~ 1500

1600 ~ 2000

210 ~ 2500

2500 及以上

22

24

20

16

18

15

19

20

17

13

15

13

通过表 2 得知,学生在考证上面花费的资金较多,

其中花费 600 ~ 1 000 元的这个阶段人数最多,占总数的

20%;而消费在 2 500 元以上的人数也不算少,共有 15 人,

占总数的 13%。而这仅仅是考取一次证书所花费的资金。据

了解,田径协会颁发的 D 级教练员证书的一次考试费用大

概在 5 000 元,对普通学生来说大多难以承受。此外,教师

资格证考试的报名费虽然仅有两三百元,但是购买辅导书

籍、报名考试辅导班等机构一次的花费也在 2 000 元及以上。

2.2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考证动机

2.2.1 社会因素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校学生的不断扩招,

每年毕业大学生群体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慢、就业

难等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据了解,各个地方的教师公

开招聘考试,仅需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报考,但是许多私

立体育公司、体育培训机构将证书看得尤为重要,在教

学能力相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持有证书较多

的学生。这种做法无疑是给还没毕业的学生传递只要证书

多就能获得优先录用的信号。由于运动训练专业本身的特

点,就业方向较狭窄,就业方向主要对口中小学教师、体

校教练员等专业性强的岗位,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每年毕业

生增多与社会岗位不足而引起的供需矛盾,使得运动训

练专业学生的想法从“技多不压身”转变为“证多不压身”,

考证已成为他们大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2 家庭因素

有些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常常对学

生唠叨“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给孩子无形中施

加了巨大压力。此外,一些家长从事建筑、法律、设计、

艺术等一些较需要“持证上岗”的行业,家长在日常生活

中也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考取其行业的准入资格证书。因此,

学生只能想方设法地考取各种证书以达到父母的期望值。

2.2.3 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体育•社会学 029

2024

第32页

大学生考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盲目从众的背后原因

是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规划,以及一些培训机构不

停地贩卖焦虑,这容易使得学生陷进一个盲目考证的心理

状态。同时,一些教师过分强调以证书的多少来衡量学生

的能力,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青春期的学生出

于争强好胜的心理,也会盲目跟风周围的同学,考取一份

不知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证书。

2.2.4 评奖评优,疯狂考证的因素

据了解,学生手册里有不同类型的证书可以在评奖评

优时增加一定的分值,这样证书多的学生综合绩点就会更

高,评奖的可能性就大。当然,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这

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学生层

面,会演变成为了评奖评优而不择手段地去考证。甚至会

出现因一些证书的培训时间较长,学生只能请假外出,短

则两三天,长则一周左右,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耽误的

学校课程又无法补回,对学生来说得不偿失。

2.2.3 学生自身因素

对于没有明确就业规划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清楚将来

想要做什么,但他们又希望在毕业后能顺利入职而不会因

为缺少某类证书而错失工作机会,因此通过不停考取职业

资格证书的方式以拓宽就业渠道。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深度剖析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考证热”现象

发现,归根到底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所导致的。其次还有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受到教师和同

学以及学校评奖评优等的影响、盲目跟风等四方面因素。

3.2 建议

3.2.1 大学生方面

大学生要理性考证,对自身的就业方向要有清晰的规

划。除了如教师资格证的国家准入资格证书,大多数证书

只是一个找工作的“敲门砖”,在工作后仅仅起到一个锦

上添花的作用,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能力的强弱。学习好

体育专业技能、多方面培养自身的综合实力才是大学生能

够顺利就业的首要之策。由于考证现象的盛行,市面上浮

现出一些真假难辨的证书及“野鸡”证书,不仅对就业没

有帮助且花费大量时间金钱,这就需要学生“擦亮眼睛”,

学会分辨证书的有效性。

3.2.2 社会方面

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不应只凭学生手中的

证书数量来衡量学生能力,应把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一

个基本的用人指标。运动训练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用人

单位应将考察重点放在学生的教学能力和运动技能上。

3.2.3 教师方面

科任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一专多

能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同

时要加大对学生考证的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考

证观念、正确的择业观念。

3.2.4 家长方面

家长在子女考证行为中既要积极引领,同时不要过度

干涉、强迫子女考取某类证书。应尊重子女的发展,让子

女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就业有帮助的证书。

3.2.5 学校层面

学校应细化学生的评奖评优,不应以证书数量为指标

增减学分。以证书数量为指标会使得学生考取没有含金量

的证书来充数,不仅达不到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效果,

反而在学生间会增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良风气。体育

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情况,鼓励学生考取与专业高度相关

的、真正有效的证书。

参考文献:

[1] 张霞 . 菏泽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 考证 ” 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J]. 体育世界 ( 学术版 ),2016(3):104-105.

[2] 孙飞,舒宏伟 .1+X 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融合培养探讨 [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3):112-115.

[3] 武燕燕 . 浅谈大学校园里的 “ 考证狂潮 ”[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58-59.

[4] 张婉娟 .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11,21(9):223-225.

[5] 俞志远 .“ 考证热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19):138-139.

030 3 期

2024

第33页

非遗传承中的高校龙舟运动

发展制约因素浅析

林秀丽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管理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非遗传承中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

因素进行分析,以促进全国各高校龙舟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研究发现,非遗传承中的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制约因

素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人身安全因素、环境因素、资金因素、心理认可度因素、龙舟运动员训练时间投入的

相关因素、教练员专业化水平匮乏的相关因素、体育项目开展的资源竞争因素。龙舟运动作为非遗保护项目,

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正视其制约因素,提出合理优化策略,化解不利影响,才能促

进高校龙舟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传承;高校体育;龙舟运动

摘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持

续加大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2021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意见》[1],力争更好地推动我国的非遗传承与保

护进程,促进非遗相关项目的持续与活态发展。

龙舟运动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文化悠久的非遗类优秀传

统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民俗体育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一员。该项运动充分展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其虽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与压迫

摧残,却愈发凸显其特有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内涵,散发其

独特魅力,展现出其特有的健身性、娱乐性特征,同时又

极具民族凝聚力,富含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随着国

家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与重视程度不断加大,龙舟运动

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顺畅。2011 年后,中国龙舟协会与央视

协同办赛,央视直播了中华龙舟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

龙舟运动的赛事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龙舟运动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具有教育全面性、

自主性的高校逐渐引入龙舟运动,进行优秀中华传统体育

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当下,全国开展并组建了龙舟队的高

校至少有 58 所,开设龙舟选项体育课的高校至少达 36 所 [2],

同时,自 2014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高校踊跃参加中华龙舟

大赛,极大拓展了龙舟运动的受众群体规模,激发了其旺

盛的生命力。龙舟运动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

成果,但有关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高校龙舟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

上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继承意识,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与此同时,龙舟运动将面向越来

越多的学校,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高校龙舟运

动的影响力势必不断扩大。因此,本文对高校龙舟运动的

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将会对高校龙舟运动

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林秀丽,女,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管理。

体育•社会学 031

2024

第34页

1 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龙舟

项目,中华龙舟大赛中高校的身影也越来越多,但还是有

非常多的高校因为诸多存在于龙舟运动项目的发展制约因

素对该项目畏而拒之,不敢贸然引入高校,以下具体分析

限制其推广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

1.1 人身安全因素

人身安全是高校龙舟运动开展的一个明显制约因素。

由于龙舟运动需要在拥有一定深度的水域(航道内最浅处

至少水深 3 米)开展,参加龙舟运动的相关人员中,并非

所有参与人员的水性都特别好,即使水性还不错穿着救生

衣,但是在各种突发状况如龙舟侧翻等紧急特殊状况下,

参与者也会因心理状态不平稳而影响正常自救,危及人身

安全。因此,龙舟运动的开展需要格外关注参与人员的人

身安全,防范溺亡危险,这就导致龙舟相关管理者或教练

不能随意让学生去自行体验开展相关龙舟练习,要时刻关

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1.2 环境因素

高校龙舟运动开展的环境制约因素包括水域环境以及

气候环境等。首先,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前提条件是所开

展高校必须拥有运动所适合的水域条件。龙舟运动离不开

水,作为一项水上集体类运动项目,其项目特征属性决定

了其必须在水域而且是较为宽广的水域进行,只有拥有特

定规模的水域方能开展龙舟运动,以及进行相关的宣传推

广、技能传授、训练指导以及赛事组织等。水上训练是龙

舟训练的关键环节,拥有水上训练场地是提升龙舟队竞技

水平的必要前提。其次,环境制约也是一大因素。在水域

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后,气候环境也会成为影响龙舟运动开

展的制约因素。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一年四季较为

温暖,很适合龙舟运动的长训开展,而北方秋冬比较寒冷,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北方,使它仅能在春夏尤其夏季进行龙

舟运动。

1.3 资金因素

一是资金短缺。龙舟队的创建、训练及参赛等都需要

投入较多的资金,如一叶标准比赛龙舟(12 人)整套器具

至少数万元(22 人舟费用更高),训练基地的场地硬件建

设至少数万元。龙舟运动作为较大型的团体运动,一支 22

人舟的参赛队至少需要 25 名队员,其训练尤其是外出参赛

成本比足球、篮球等团体类运动项目经费的投入大很多。

此外,龙舟运动开展所需的相关场地设施、器材设施以及

场地、器材的日常维护等也是很庞大的一笔花销,再加上

其训练器械、场地等的投入又不能如同足、篮、排等团体

类运动项目一样直接服务于全校广大师生,也不能便利地

进行场地、器械等的运动资源共享,造成资金投入的利用

率较低。同时,投入大量配套资金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取

得优异成绩。二是来源单一。调查显示,只有少数高校配

备龙舟运动专项资金,且只限于比赛期间,平时龙舟队的

训练得不到保障,只能向校外寻求更多的经费支持。校企

合作有利于筹备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资金,但此项目合作

渠道较少,再加上高校龙舟运动队名气不高,难以使校外

企业信服。因此,有条件的高校一般不愿开展龙舟运动,

而开展了龙舟运动的高校,很多相关配套的经费投入也不

能达标和到位。

1.4 心理认可度因素

龙舟运动虽然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悠久,但随着历史

变迁,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龙舟运动作为一项非奥运体育

运动项目,受众人群较少,曝光度不够,一些年长者较为

了解,但年轻人大多数对龙舟运动、龙舟相关文化等鲜有

认知,即使是高校龙舟队队员,很多人也对龙舟的相关文

化知识了解不多,仅仅停留在为了比赛而训练的阶段,缺

乏足够的个人内驱力,对其心理认可度仍不高。同时,高

校对龙舟文化的宣传力度较低,开展龙舟运动课程的学校

较少,缺乏相关龙舟运动课程来增加学生的龙舟文化知

识,以及提升其对于龙舟运动的心理认可度 [3]。这些相

关因素的综合影响逐步加剧了大众对龙舟运动关注度不

够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对其心理认可度一般,造

成龙舟运动的推广发展不能得到较好的支持与回应,导致

龙舟运动受关注度低、大众兴趣不高,进而慢慢淡出大家

的视野。

1.5 龙舟运动员训练时间投入的相关因素

培养一名优秀的龙舟运动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

练,而高校龙舟运动员大多是普通学生,几乎没有一点龙

舟运动相关基础,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接触龙舟运动,

训练起步晚,不易达到专业水平。同时,作为高校大学生,

首要任务是要学习文化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为以后毕业

的工作打下基础。然而,作为龙舟运动队的一员,由于大

家之前对龙舟接触较少,势必要占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强化

训练,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

间与精力,才可以保证训练的效果,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

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将来的就业,因此便不

032 3 期

2024

第35页

能保证专业训练的时间。

1.6 教练员专业化水平匮乏的相关因素

在龙舟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自始至终都是整

项运动的策划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一过程对教练员的

技能要求和教学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队伍发展的快慢、好

坏与教练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然而,当前高校龙舟运动

开展的现实情况是各高校龙舟队都非常缺乏专业教练员。

第一,由于国内没有专门从事龙舟运动的专业运动员或运

动学校,大部分高校龙舟教练员都是由水上运动相似项目

的运动员或教练员转型担任 [4];第二,由于高校招聘条件

的限制,很多龙舟或相关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因为无学历资

质无法应聘担任高校龙舟队教练,使得一些高校组建龙舟

队而苦于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甚至导致毫无水上运动相关

实践经历的老师也临时接下了龙舟队教练的重任;第三,

也有少数高校引进了专业教练,但教练除了要进行龙舟运

动训练外,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日常事务和科研活动,这

往往制约了高校龙舟运动教练员的进一步发展。

1.7 体育项目开展的资源竞争因素

龙舟运动虽然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类传统体育

运动项目,但与其他同类水上项目如皮划艇、赛艇等相比,

其所需人员众多,训练周期较长,而皮划艇、赛艇等奥运

会正式运动比赛项目,虽与龙舟运动具有同类相似性,但

其知名度、参与广泛性等都胜过龙舟运动,造成水上项目

开展方面龙舟运动的资源竞争性较差 [5]。而其他陆上运动

项目如足、篮、排、乒、羽、网等运动项目,学生从小就

接触练习甚至学习,这些项目大部分都已经拥有了大量丰

富的资源与受众基础,在高校开展较为轻松便利。无论是

水上运动项目还是陆上运动项目的开展,大学校园里的资

源(如:学生运动群体总数、运动经费等)都是整体固定的,

因而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会对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带来很

大挑战,对其发展造成制约。

2 结语

龙舟运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非常珍贵的传统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认可与

传承发扬。在高校对龙舟运动进行传承、开展非常有必要,

但是只有正视其在人身安全、环境、资金、心理认可度、

龙舟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投入因素、教练员的专业化水平匮

乏等相关制约因素以及体育项目开展的资源竞争因素等的

影响,提出合理优化策略,巧妙化解这些相关制约因素所

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解除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限制,龙舟运动这项历史文化悠久的非遗类优秀传统体育

运动项目必将在高校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随着时间的

推移,潜移默化地促进和推动龙舟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

gov.cn/govweb/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2021-08-12

[2] 于楼成 . 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价值分析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6):195-197.

[3] 王晓宇 .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6.

[4] 孔德志 . 我国高校男子龙舟运动现状与发展策略 [D]. 聊城:聊城大学 ,2013.

[5] 彭天 . 基于 SWOT 分析范式的上海市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21.

体育•社会学 033

2024

第36页

7金创世锦赛30年最佳,

中国“泳军”商业价值起飞

文 / 林苑

农历新年的卡塔尔多哈,中

国国家游泳队在世界泳联世锦赛

已收获 7 金 2 银 1 铜,接连打破

各项纪录,在实现龙年“开门红”

的同时,为国人奉上开年大礼。

站在世界泳坛之巅,中国“泳

军”引发了泳迷的集体狂欢,不

少老粉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

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图源 /@ 余依婷)

034 3 期

2024

第37页

国际泳坛展现绝对统治力

中国泳军集体爆发

此次多哈游泳世锦赛由于事关奥运门票,且在春节假

期举办,让泳迷积蓄已久的热情喷涌而出。

本届游泳世锦赛开赛以来,媒体和泳迷对中国“泳军”

在世锦赛的关注度维持在高点,相关视频和新闻瞬间刷屏,

明星运动员也迎来了一波涨粉高潮。互联网上中国游泳队

也成为了龙年春节期间流量最高的团体之一,数个相关话

题冲上热搜榜,#2024 世界泳联世锦赛 # 这一微博词条的阅

读量就逼近 3 亿。

中国游泳梦之队在本届世锦赛上大放异彩,展现出绝

对的统治力,他们的出色表现让各界都为之振奋,更从三

个层面创造了历史:

1. 奖牌数创新高:多哈世锦赛中国泳军斩获 7 枚金牌,

是 1994 年以来金牌数最多的一届。

此番中国游泳队派出了 21 名运动员参赛,当中已有 12

人拿到各自组别的第一。多人代表中国站上世界泳坛最高

领奖台,这意味着中国游泳还有提升的空间,把更快、更高、

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带向更广泛的领域。

2. 缔造全新世界纪录、亚洲纪录:此番多哈游泳世

锦赛,我们迎来了又一领军人物潘展乐。

潘展乐在多哈以 46 秒 80 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男子百

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目前他在本届世锦赛的金牌总数上升

至 4 枚,超越孙杨单届夺金数。从“三金王”到“四金王”,

19 岁的潘展乐仅用了不到 24 小时。

3. 集体爆发,拿满奥运接力资格

曾几何时,吴传玉代表中国泳军首夺国际比赛金牌,

将冠军精神刻在中国游泳基因里。

2023 年家门口的杭州亚运会,中国国家游泳队以 28

金 21 银 9 铜占据游泳项目奖牌榜首位,创造亚运参赛最佳

战绩,并一举打破 6 项亚洲纪录。“多金王”张雨霏与“蛙

王”覃海洋获评赛会 MVP。

游泳向来是大型综合性赛事热门项目,当前,多位中

国游泳运动员不仅在个人主攻项目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接

力项目中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中国国家游泳队已为

巴黎奥运会做好了准备,截至目前,游泳队已经拿满巴黎

奥运会全部七个接力项目参赛资格。

游泳梦之队价值持续升维

更多商业领域待开发

中国游泳热在蔓延,而其背后的商业潜力也有待进一

步挖掘。

中国游泳运动员的“傲人战绩”“热搜体质”和“泳”

往直前的进取故事,都足以让这个团队的每个人得到商业

层面的重视与青睐,但无论是与跳水项目还是与田径项目

相比,目前中国国家游泳队所获得的商业关注度,都无法

匹配其影响力,是时候重新审视中国游泳的商业价值了。

从东京周期到巴黎周期,中国国家游泳队的关注度持

续升温,逐渐开始被更多品牌“看见”,其商业化道路也

越走越宽。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中国国家游泳队合作品牌包括

农夫山泉、壳牌喜力、慕思、安踏、Speedo、Arena、京东、

韩束等。

在这之中,慕思于杭州亚运会前签约官宣,壳牌喜力

则是 2024 年 1 月“压哨”官宣,并于游泳世锦赛期间投放

央视广告,赞助权益得到更加充分的多维度展示。

上述这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赞助投资以及各种营销活

(图源 /@ 汪顺 Steve)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5

2024

第38页

动释放出信号,展现出了中国“泳军”不俗的商业潜力。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国家游泳队此次笑傲多哈,

其商业价值在未来也会大幅提升。未来继续出色发挥,或

许将有品牌伸出橄榄枝,与队伍形成长期陪伴关系。

不过,对比宁泽涛和孙杨,这届游泳梦之队运动员的

个人市场开发仍处于“爆发前夜”。

在个人层面上,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张雨霏与盼盼食品、

伊利、安踏、中国移动、中国太保等品牌的合作,汪顺也

合作了 Chopard 萧邦、BOSS 博斯、瑞幸咖啡、比亚迪海豹、

OULIN 欧琳、特美刻、钱江世纪城、曼秀雷敦等多家品牌。

此外,覃海洋获得 VISA、泰格豪雅、安踏、伊利、中

国太保等品牌青睐,余依婷、费立纬、李冰洁、叶诗文等

众多新老运动员亦得到品牌关注。

网友们关注冠军们赛场上的神勇表现,对运动员的喜

爱也延伸到赛场之外。汪顺一度被视作“192cm、亚洲纪录、

奥运冠军、博士在读”的“顶配”体育生。

乐观来说,泳迷的庞大基数与独特构成,以及中国游

泳的领军地位,都为品牌提供了占领流量高地、进入消费

者心智的渠道。若这支游泳梦之队能把竞技状态保持到巴

黎奥运会乃至更远的未来,品牌还将大举涌入。

盘活产业生态

“小鲜肉”一词在 2014 仁川亚运会上“破圈”,作为“鲜

肉鼻祖”的宁泽涛功不可没。此后,更多优秀的年轻游泳

运动员走入大众视野,持续将这一运动的影响力植入市场。

2016 里约奥运会,傅园慧横空出世,表情包全网走红。

龙年春节,“洪荒少女”傅园慧因网络维权而收获多个热搜。

近些年,宁泽涛频频合作高奢品牌并入驻小红书,孙

杨的直播带货,一定程度上在自身层面实现了商业价值的

延续。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位游泳健儿在中国体育商业史

留下过遗憾。

周继红出任总局游泳中心主任后,将跳水队的“铁腕

治军”也带到游泳项目。从赛场采访可以看到,这届游泳

队内的氛围融洽,比赛期间的运动员社媒发布的植入广告

中规中矩,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品牌方吃下一颗定心丸。

除此之外,世界泳联向来重视中国市场,而作为游泳

世界最高荣誉殿堂的游泳世锦赛,代表世界游泳运动的最

高水平,是极具稀缺性的头部赛事。此次在多哈,农夫山泉、

361°等中国品牌出海共襄盛举,不仅包下了世锦赛场边广

告,还把客场变成了中国主场,可见其信心及支持力度。

不管是在杭州亚运会上大放异彩的张雨霏、汪顺、覃

海洋,还是春节期间在多哈游泳世锦赛屡创佳绩的生力军,

都向大众展示,中国游泳正迎来全盛时代。

在当下的超级体育大年,对于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

完全有理由给予中国“泳军”更高期待。

长远看来,中国将在 2029 年举办游泳世锦赛,游泳作

为参与型运动群众基础雄厚,在中国拥有极大的商业开发

潜力,预计各界的广泛参与将成为推动游泳运动发展的强

劲催化剂。

(来源 / 体育大生意)

(图源 @TAGHeuer 泰格豪雅)

(图源 @ 张雨霏微博)

036 3 期

2024

第39页

基于SWOT分析的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

张龙健 隋红

(喀什大学体育学院,新疆喀什 844008)

体育研学旅行是研学旅行与体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

教育产业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结合。此研究以新疆为例,通过对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

SWOT 分析法,得出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策略。

研究认为: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需要政府统筹,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完善的评价及监督机制;构建安全保

障体系;加强专业教师及人才培养;大力宣传,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体育研学旅行;SWOT 分析;发展策略

摘要

关键词

2013 年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首次提出“研学旅行”一词,文件强调要逐步推行中小学

研学旅行 [1]。2016 年 12 月 22 日颁行《关于大力发展体育

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 [2]。本文通过运用 SWOT 分

析方法,对新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新疆体育研学

旅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依照矩阵方式排列,

系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文以体育研学旅行在我国的发

展现状分析为起点,以新疆特色旅游资源、民俗节庆活动

以及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为依托,分析体育研学旅行在新疆

开展的可行性并对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建言献策,促进

我国体育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1 体育研学旅行概念

体育研学旅行是研学旅行与体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

旅游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

教育事业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目前,体育研学旅行

的概念在学界界定不一,杜治华(2019)将体育研学旅行

定义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集体旅游、食宿的方式,针

对地方体育特色文化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集体育、

旅游、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化教育实践活动 [3]。丁颖(2020)

认为:体育研学旅行是以体育元素为依托,在研学导师的

指导下,通过场地参观和各类实践体验,将旅行与学习有

机连接,承担体育课堂教学补充作用的体验式教育模式 [4]。

根据学者们对体育研学旅行的相关界定,笔者将体育研学

旅行的概念概括如下:体育研学旅行是将体育元素与研学

旅行相结合,由教育部门及学校组织,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

2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资源发展优势(S)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腹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对推进新疆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路径及其对策研究》(16BTY039)

作者简介:张龙健,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论。

通讯作者:隋红,女,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7

2024

第40页

地,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自治区。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陆地上有众多山脉、湖泊

和沙漠景观,丰富的自然景观造就了新疆具有许多独特的

旅游资源。不同民族的人们长期的劳动生活促使少数民族

体育活动的产生,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高空走绳运动,

哈萨克族的摔跤、赛马,锡伯族的射箭等。新疆体育研学

旅行的发展可以依托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围绕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开发出特色体育研学旅行产品。

2.2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劣势(W)

由于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地区

滞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内地省份相比,新疆体

育研学旅行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新

疆较中部、东部地区存在教学资源少、分配不均的问题,体

育研学旅行教师及专业人员较东部地区缺口更加明显。教学

资源的不足使新疆在体育研学旅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

碍。此外,人们长期以来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身体锻

炼活动,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身体锻

炼很少触及,忽视了对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在开发体育研

学旅行资源时,难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旅游及人文地理环

境资源开发出更具地域特色的体育研学旅行产品,这些因素

都不利于新疆体育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发展。

2.3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机遇(O)

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布一系列政策促进研学旅行的健

康发展,新疆也出台相关文件,支持鼓励体育研学旅行资

源的开发整合发展。2018 年 4 月,自治区教育厅等 11 个部

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结合当地实际,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中,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 [5]。随后,新疆

政府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先后建立了 45 所中小学研学旅行

基地。2021 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

展报告 2021》中提出,全国在校中小学生近 2 亿,我国人

均教文娱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接近 10%,研

学旅行出行人次较 2020 年同期增长约 78%,市场需求量庞

大 [6]。

2.4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挑战(T)

我国体育研学旅行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新疆在体育研

学旅行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新疆体

育研学旅行缺乏一系列的政策补助,如:在体育研学旅行

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如何解决,体育研学旅行课程活

动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其次,虽然现在研学旅行

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研学旅行活动

“只学不游”或“只游不学”的问题依旧存在。在研学旅

行的过程中,学生“走马观花”式地游览参观,缺乏教师

及相关人士的指导和解读,导致学生们在研学旅行的过程

中很难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策略

3.1 政府统筹,加强部门间协调

首先,在贯彻国家《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意见》

指导方针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

在体育研学旅行具体工作上做出政策方面的引导,建立体

育研学旅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宏观层面以及在体

育研学旅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其次,政府要根据

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实际及教育实际,制定体育研学旅

行发展规划,为未来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及资源的开发

指明方向。此外,要规划科学合理的体育研学旅行产业体系,

运用新疆已有的资源打造特色体育研学旅行产业体系。体

育研学旅行涉及面广、部门多,除了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外,

还需要旅游、文化、交通、公安、食品监管等多行业部门

的共同参与,保障体育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3.2 建立完善的评价及监督机制

《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建

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

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

重要内容 [7]。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研学旅

行的评价体系建设尚未健全,加上研学旅行师资条件不足

的制约,导致研学旅行没有清晰的主题及课程目标,学生

在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时缺乏积极性,出现“只游不学”和“只

学不游”的现象。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学生参

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

情况及效果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中,学生参加研学旅行

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此外,教育部

门及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上第三方研学旅行机构的

监管,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同时构建研学旅行综合管理平

台来规范市场环境。

3.3 加强专业教师及人才培养

由于研学旅行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型的户外课堂,其

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需要根据地理环境和课程内容设计不

038 3 期

2024

第41页

同的教学活动。但是目前我国教师受限于体制,并没有广

阔的知识储备,所以促进研学旅行专业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研学旅行提供师资保障也是重点 [8]。政府以及教育管理

部门应制定与研学旅行教师相关的职业标准并建立研学旅

行教师人才评估体系,为体育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选择

更专业、素质更高的人才。同时,中小学教师可以到高校

交流学习,高校教师也可以参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践,

这样可以合理利用中小学及高校的资源,增加更多实践机

会。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

加“研学旅行指导师”等活动的学习与培训,对教师给予

相应的奖励。

4 结语

研学旅行契合当前我国打造体育强国的战略和对劳动

教育的提倡。体育研学旅行作为研学旅行方向的延伸,是

学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新型校外综合实践教

育课程,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本文致力于新疆体育研学旅行发展,为新疆

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通知 [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

content_2339520.htm.2013-2-2.

[2] 国家旅游局 , 国家体育总局 . 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 .https://www.sport.gov.cn/n10503/c781831/content.html.2016-

12-22.

[3] 杜治华 .“ 体育 +” 视域下我国体育研学旅行的运作机制探讨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39(4):53-56.

[4] 丁颖 . 体育研学旅行:优势、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 [J]. 武术研究 ,2020,5(5):154-15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新疆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0/content_5284255.

htm.2018-4-20.

[6]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 2021》在京发布 [EB/OL].http://www.ctaweb.org.cn/

cta/gzdt/202111/758e08f9b8264e73ae1cd9abb6300d1c.shtml.2021-11-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6-12/19/

content_5149947.htm.2016-12-19.

[8] 焦琛 . 济南市体育类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20.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9

2024

第42页

应用ChatGPT提升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的探析

李鹏飞 1

毛欣 2

(1.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2.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0)

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探讨了如何正确使

用“ChatGPT”智能技术,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教学评价、资源开发、科研能力 6 个方面来帮

助体育教师提高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目前 ChatGPT 在我国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尚未研究如何使用

ChatGPT 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旨在为使用智能技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

践指导。

ChatGPT;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摘要

关键词

1 研究背景

“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由美国的

Open AI 团队开发,它是基于 GPT-3.5 和 GPT-4 这两种大型

语言模型生成的。首先,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生成各种

类型的文本内容,如对话、文章、诗歌、代码等;其次,

ChatGPT 可以回答用户的问题,然后执行用户的指令,如设

计教学方案、撰写文本摘要、修复和调试代码等;最后,

ChatGPT 还可以记住与用户之前的对话内容,并根据上下文

关联生成合理的响应。ChatGPT 目前支持 67 种语言,可以

与全球的用户进行交流 [1]。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人工

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体育教育领域。体

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健康

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而 ChatGPT 技术作为一种智能辅助

工具,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就如何

应用 ChatGPT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深入探析,分析

其潜力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探讨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1]。

2 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具体学科教学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

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二是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三是体育教

学管理能力;四是体育教学评价能力;五是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能力;六是体育科研教研能力 [2]。

2.1 体育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即能够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时间和空间,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能力 [2]。体育

教师可以通过与 ChatGPT 对话,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

作者简介:李鹏飞,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毛欣,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040 3 期

2024

第43页

方法等,ChatGPT 根据知识库和创造力给出一些教学方案和

建议供教师参考和借鉴。此外,ChatGPT 还能优化教学方案,

体育教师向 ChatGPT 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ChatGPT 可

以根据自己的评价模型和反馈机制,给出一些评价和改进

意见,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方案的质量和效果 [3]。

2.2 体育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

教学实施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

够有效地组织、管理、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的能力。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

己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向 ChatGPT 提出自己在教学实施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ChatGPT 进而根据自己的分析模型和推

理模型,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体育教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2.3 体育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

教学管理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

地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

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能力 [4]。体育教学管理能力

即能够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

保证课堂秩序和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体育教

师可以向 ChatGPT 反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和数据,

例如学生的出勤、作业、考试、反馈等,ChatGPT 可以根据

自己的评价模型和反馈机制,给出一些及时的监控报告和

建议,帮助体育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

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

2.4 体育学习评价能力的提升

体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

有效地对自己、学生、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公正、

科学的评价,以便于反馈、调整、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

能力,即能够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对学生的体育知识、

技能、态度、兴趣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反馈

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5]。

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向

ChatGPT 提出自己想要设计的评价工具,例如问卷、测试、

观察表、评分标准等,ChatGPT 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成模型给

出一些合理的评价工具模板或范例。

2.5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

课堂资源开发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

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能力,即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

多媒体手段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教

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可以向 ChatGPT 提出自

己想要查找或使用的相关体育知识、资料、视频、图片等

资源,ChatGPT 可以根据自己的搜索模型和生成模型,给出

一些相关的资源链接或内容,还可以根据已有的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提供对其改造的建议,更有效地利用体育资源。

2.6 体育科研教研能力的提升

教研和科研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可以帮

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提升专业素养,并

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反思能力,

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ChatGPT 可以作为一种智

能助理,通过帮助体育教师快速查找和获取体育领域的最

新信息、数据和文献,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科研效率。

此外,还可以命令 ChatGPT 作为一个科研导师,根据体育

教师的科研目标、动机、态度和方法,给予合适的指导和

建议,从而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水平 [6]。

3 ChatGPT 提升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挑战

与困境

3.1 职业安全感缺失的困境

ChatGPT 可以生成体育课程的教案、活动和评估,这

些是体育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如果 ChatGPT 能够提供高

质量和适合的教学资源,体育教师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专业

价值和地位受到威胁。ChatGPT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

边缘化体育教师的部分工作内容、方法和目标,从而使体

育教师感到职业安全感缺失 [6]。

3.2 技术依赖性增加的困境

体育教师可能会过度依赖 ChatGPT,忽视自己的专业

知识和创造力的提升,或者在遇到其技术故障或不可用时,

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ChatGPT 技术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方

便快捷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例如生成体育课程的教案、活

动和评估,回答学生关于体育知识、技能和规则的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挑战,为教

师提供专业发展的资源和建议等。但是,这些功能可能会

让体育教师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不够重要或不需

要提升,从而导致过度依赖 ChatGPT 技术 [7]。

3.3 人工智能技术素养的挑战

若 ChatGPT 开始广泛应用,有可能导致体育老师只看到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1

2024

第44页

ChatGPT 的便捷性,忽视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学习,导致

不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无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软

件的功能和优势,甚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工智能软件

的错误和问题,导致出现严重的教学失误。

3.4 知识碎片化的挑战

当体育教师想要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或尝试解决一

个问题,在使用 ChatGPT 时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来获取所

需要的答案和信息,这会造成体育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学

习一个领域的知识,造成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4 ChatGPT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实现道路

4.1 打破职业安全感缺失的困境

体育教师需认识到 ChatGPT 不是对手或威胁,而是可

以作为工具或伙伴来辅助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完全理解体育教学的上下文和目标,也

无法提供与人类教师相同水平的同理心或情感。因此,体

育教师应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如提供丰富多样的

教学资源和支持,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设

计更适合和更有趣的体育活动和课程。

4.2 打破技术依赖性增加的困境

在使用 ChatGPT 辅助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能力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探索知识,提高效率。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使出现了 ChatGPT

这样的技术辅助工具,体育教师也应该保持教育初心,关

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避免过度的技术依赖。

4.3 克服人工智能技术素养的挑战

学习技术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

适用场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工作或学

习,监督和控制人工智能的行为和决策,从而避免一些错

误和问题,还可以创新和改进人工智能的性能和效果,从

而提高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4.4 克服知识碎片化的挑战

在使用 ChatGPT 时,体育教师要建立知识图谱,明确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理清知识

的层级、脉络和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拓宽

思路和解决碎片化知识存在的弊端 [7]。

5 结语

文章探讨了 ChatGPT 在协助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方

面的应用方法。当今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趋势是更多元化、

专业化和更具挑战性的,但是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大

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使得角色的转变异常困难。

不过,若有了 ChatGPT 的协助作用,体育教师可以更轻松

地获得需要的知识技能,这无疑会使体育教师在各领域的

知识和技能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然而,使用 ChatGPT 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在协助体

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时,应该注意 ChatGPT 是一种基于大

型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之

处,容易使教师产生缺乏职业安全感、产生依赖、知识碎

片化等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使用 ChatGPT 时,应该有

一定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要盲

目地相信或依赖 ChatGPT,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

际情况,进行验证和选择。

参考文献:

[1] 严昊,刘禹良,金连文,等 . 类 ChatGPT 大模型发展、应用和前景 [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3,28(9):2749-2762.

[2] 王芳,张振华 . 论《〈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区别和关系 [J]. 安徽师范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3,46(4):387-390.

[3]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EB/OL]https://www.

henan.gov.cn/2022/03-07/2410022.html?eqid=adb4c54d00021f13000000026459ffb7.2022-03-07.

[4] 全民健身日 带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点 [J]. 人人健康 ,2023(21):1-2.

[5] 陈曦 . 长春市双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 ,2021.

[6]《2023 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J]. 现代教育技术 ,2023,33(9):126.

[7] 杨海燕,李涛 .ChatGPT 教学应用:场景、局限与突破策略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29(6):26-34.

042 3 期

2024

第45页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

教学模式探究

李婧

(新乡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

的应用,接着构建了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推进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旨在

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信息化;高校;乒乓球教学

摘要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

体育教学。特别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有效地利

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应信息化背景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

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

乒乓球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

的应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并探讨

其具体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1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

1.1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概述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乒乓球教学已发生许多变化。

首先,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乒乓球教学更加丰富多样。通

过使用视频教学、虚拟实境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生动形

象地将乒乓球技战术的讲解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教

学视频,模仿专业选手的动作和技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其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为

高校乒乓球教学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平台。通过互联

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练和其他乒乓球爱好者进行交

流和讨论。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观看乒乓球比赛的直播,学

习优秀选手的比赛策略和技术,与其他乒乓球爱好者分享

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学

生视野,也有助于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信息化

技术还为高校乒乓球教学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手段。

通过使用专业的乒乓球教学软件和设备,可对学生的乒乓

球技术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教练通过分析学生的击球

速度、角度、旋转等数据,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技术上的不足,

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这种数据分析和评估的方式,使得乒

乓球教学更加科学和精准。

1.2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面临的问题

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乒乓球教学带来了许多好

处,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教师的信息技术

能力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速

度很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信息化教学

的要求和特点。其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需

作者简介:李婧,女,助教,研究方向: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3

2024

第46页

要解决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需要有足

够的设备和网络资源,才能顺利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此外,

教师还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

教学中断。最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需要平

衡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关系。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多

的学习机会和灵活性,但面授教学仍然是乒乓球技术和战

术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面授和在线

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统一。

2 信息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2.1 信息技术在运动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2.1.1 虚拟现实技术在技术动作模拟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通

过该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体验乒乓球比赛,模拟不同的

技术动作。学生可以戴上虚拟现实头盔,通过手柄进行击

球动作,与虚拟对手进行对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乒乓

球技术的要领,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实时反馈,

指导他们改进技术动作,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2.1.2 数据分析技术在技能评估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专业的乒乓球教学设备,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全面、

客观地评估。这些设备记录击球的速度、角度、旋转等数据,

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技术

强项和不足之处,有助于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技术水平,找到

提升方向,协助教师追踪学生的进步情况,为后续的教学

提供参考依据。

2.2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2.1 在线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乒乓球教学已逐渐引入了

在线教学平台。这些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包括教学视频、教材、习题等。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学生

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

习。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任务和作业,并及时进行

批改和反馈。同时,在线教学平台还可以提供学习记录和

学习成绩的统计,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管理和评估。

2.2.2 远程辅导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辅导和反馈成为可能。通过

视频会议和实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远程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远程学习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解决学习

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远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

监控和评估,及时提供反馈。这种远程辅导和反馈机制能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学习效果。

3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

3.1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

3.1.1 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调整

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中,教学内

容的更新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

为乒乓球教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教师可以

结合信息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乒乓球技战术及相

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视频、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

等工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和理解乒乓球技术动作

的要领和技巧。这样的更新和调整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

近实际比赛和训练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1.2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中,教学计

划和课程方案的设计同样非常重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

学计划和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可以包括不同阶段的技术训

练和战术训练,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可以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通过信息技术

的支持,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评

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3.2.1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中,创新教

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乒乓球教学通常以教师

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基于信息化

的教学模式则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和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例如,可以采

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案例教学等方法,让学

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

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

和判断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044 3 期

2024

第47页

3.2.2 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

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中,融入多

媒体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

乒乓球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多

媒体教学手段,如教学视频、互动课件、虚拟实验等,展

示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要领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乒

乓球技术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

学习平台和学习管理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

学习支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

间和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

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4 推进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4.1 教师培训和支持

4.1.1 培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技巧

在推进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

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包括使用

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因此,

高校应该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

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内容可

以包括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技巧、

在线学习平台的操作等。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

信息技术能力,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乒乓球教学。

4.1.2 提供教师支持和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促进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实施,

高校应该提供教师支持和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支持可以包

括提供教学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惑。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

让教师之间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这样的平台可以促

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可

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

也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这

样的支持和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乒

乓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4.2 学生参与和反馈机制建立

4.2.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基于信息化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丰

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和

热情。例如,可以组织乒乓球比赛、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和课堂展示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

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乒

乓球技巧的学习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等。这样可以激

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4.2.2 设立学生反馈渠道,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高校乒乓球教学的质量,需要建立学生反馈

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教师可以设立

学生反馈渠道,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可以

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面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

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教学改

进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学生反馈也可以

作为教师评价和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帮助教师不断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 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探究,不仅可以

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教师的教

学能力,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共

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信息技术

的使用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问题,

以及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平衡问题,以确保信息化教学的健

康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俊虎,黄锐 .O2O 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3(13):46-48.

[2] 黄真真 .AIoT 技术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2(3):27-31.

[3] 周宝伟,肖雪武 . 基于体育信息化的高职乒乓球教学训练方式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4):70-71+74.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5

2024

第48页

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

实践分析

马建丽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浙江诸暨 311800)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时期,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

统体育器材存在诸多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此背景下,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显得尤为重

要。本文以小学体育活动为基础,针对创新体育器材的意义、目标和实践方法展开进一步剖析,旨在为小学教

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以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小学体育活动;创新体育器材;实践方法

摘要

关键词

随着社会进步与教育理念更新,小学体育教育逐渐成

为现代教育中的主要部分,在相关政策的提出与实施背景

下,小学体育教育开始逐渐完善。体育活动作为小学生综

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

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材选

择和使用对于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应注重体育器材的创新。

1 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针对体育器材进行创新的意义主要

涵盖几个方面:首先,传统体育器材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

的实际需求,而创新体育器材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

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坚持运动;其次,创新

体育器材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提供更多元化的运动

项目,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不同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

高;再次,创新体育器材能够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发展

需要进行设计,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

提升;最后,通过创新体育器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团队合作的游戏与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技

精神,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

2 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目标

2.1 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体育器材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对体育

活动失去兴趣,甚至认为体育活动内容无聊、枯燥。通过

创新体育器材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

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创新体育器材,设计更多不同

形式和要求的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运动选择。例如:

在篮球活动中,设计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篮球,使不同年龄

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器材,提高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此外,创新体育器材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

的运动体验。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同,

因此,创新体育器材应当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

利用现代技术和设计的理念,开发出智能化的体育器材,

作者简介:马建丽,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体育。

046 3 期

2024

第49页

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应,为学生提供

更好的运动体验。例如:设计智能化的运动健身器材,根

据学生身体数据和运动目标提供个性化运动方案和指导,

保证运动效果。

2.2 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传统体育器材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可能显得单一和枯燥,

而创新体育器材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选择,增加学生的

兴趣和参与度 [2]。例如:在篮球活动中,传统篮球可以替

换为带有颜色的发光篮球或具有变化形状的篮球,使学生

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和触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创新体育器材可以增加体育活动的挑战性,例如:在

跳绳活动中,可以设计出带有变速功能的跳绳器材,让学

生需要根据速度的变化调整跳绳的节奏,提高技术和反应

能力。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是提升学生体育积极性和

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创新体育器材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

容,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运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

与度,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动力。

2.3 发展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创新体育器材可以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中发挥

重要作用。针对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选用不同的力量训练

器材,如弹力绳、哑铃、杠铃等,可以锻炼肌肉力量,增

强身体稳定性。也可以将力量训练器材设计成多功能、可

调节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平衡器材如

平衡板、平衡球、平衡木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控制

能力和协调性。创新平衡器材可以结合科技元素,如加入

智能感应器,实时检测学生的平衡状态,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2.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小学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

环节,而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和

有趣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和参与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创新成果,拓宽

体育器材的应用范围。例如,可以借鉴工程学的创新成果,

将新材料和制造工艺应用于体育器材的设计中,或利用轻

量化材料制作的器材,提升器材的灵活性和舒适度。此外,

利用新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器材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减少维

修和替换的成本,为学校节省开支。在体育器材创新和设

计中融入新理念和技术,可以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

关注器材的人性化设计,例如:设计符合学生体型特征的

器材,确保器材对学生来说更加舒适和易于使用。同时,

可以运用交互设计的思维方式,将科技元素融入器材的设

计中,例如,在体育器材上加入传感器、显示屏等,使学

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数据和状态。

3 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

3.1 开发适合小学生的创新器材

随着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全民健身的推广,创新体

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开始备受关注。开发适合

小学生的创新器材,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运动需求,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和

生理发展状况,创新体育器材应具备一定的特点。例如,

小学生的力量和平衡能力相对较弱,体力消耗较大,因此,

创新体育器材可以设计成轻便的障碍设施,使小学生能够

轻松地进行跨越、攀爬和进行平衡训练,锻炼身体的协调

性和平衡能力。小学生的身高和体型各不相同,创新体育

器材可以设计成可调节高度的器材,比如设计一种能够调

节高度的篮球筐,使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身高进行投篮,

使投篮更加准确和有挑战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

投篮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此外,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和刺激的需求比较强烈,可以设计一

些特殊的体育器材,如光线变化的室内滑板场地、音乐节

奏变化的踏板等,使小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和刺激,

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

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进行,确保小学生在

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同时,创新体育器材应具备易

操作和易维护的特点,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3]。

3.2 引入科技元素,提升体育器材的互动性

在传统跑步机上引入 VR 技术,学生可以通过佩戴 VR

头盔,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跑步训练,这样,学生不再

是单调地在原地跑步,而是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感受奔跑

的快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

极性,还可以使运动更加有趣和具有挑战性。在篮球比赛

中使用带有传感器的篮球,可以记录学生投篮的准确度和

命中率,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使学生在投篮过程中可以及

时得知自己的表现,增加比赛的紧张感和激情感,激发学

生的竞争欲望,同时也提高投篮技术的训练效果。还可以

利用虚拟现实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将小学

体育器材和游戏相互结合。如设计一款用于足球训练的游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7

2024

第50页

戏,学生通过在特定区域内踢球,触发传感器后在屏幕上

看到虚拟球员的反应和比赛情况,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

也能进行足球技巧的训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运动的互

动性。引入科技元素可以提升小学体育器材的互动性,为

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乐趣。通过利用 VR 技术、传感器和

互动游戏等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游戏化的氛

围,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竞技意识,促进小学体育活动的发展和创新。

3.3 打破传统运动项目限制,创造多元化运动形式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打破传统运动项目的限制,创造

多元化的运动形式,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改良和创新,设计新的运动项目和规则,让学生在多

样化的运动形式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对传统运动项

目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如创意操

是针对传统健美操的改良和创新,通过加入舞蹈、杂技、

舞台化等元素,使得操练更富有创新性和艺术性,激发学

生的兴趣和热情。另外,也可以将传统田径项目进行改良,

如设计一个趣味十足的接力赛道,让学生在传递接力棒的

同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动作,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

挑战性。也可以引入新的运动项目和规则,开发出更多元

化的运动形式,如太极球是一种结合太极拳和球类运动的

新型运动项目,通过操纵太极球的运动轨迹和节奏,使身

体得到舒展和锻炼,同时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平衡能力。

这种创新运动形式既具有传统体育活动的特点,又有自身

的独特之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4 借鉴其他领域创新成果,拓宽体育器材应用范围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可以借鉴其

他领域的创新成果,拓宽体育器材的应用范围,从而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避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流于形式

和被动观赏。工程学常常关注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可以

通过将一些新兴技术应用于体育器材的设计和制造中,使

体育器材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例如,利用无人机技

术设计出用于激光射击的靶标,可以增加比赛中的技术要

求,带来更多挑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学注重

创意和用户体验,可以通过将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应用于体

育器材的创新中,使得体育器材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创意性。

例如,设计一个能够变换形状的足球,让学生在传球和接

球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健康科学关注人体健康和运动的科学原理,可以通过

将健康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体育器材的创新中,提供

更多的运动选择和个性化的运动方式。例如,设计一种能

够根据学生的动作和力度自动调整强度的运动器材,满足

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与专业的工

程师、设计师和健康科学家的合作,通过共同努力与研究,

将创新理念和技术应用于体育器材的设计和制造中,为学

生提供更多元化、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体育器材,为学生

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实践对

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展

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具

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和需求,

设计适合学生使用的创新体育器材,并结合科技元素和其

他领域的创新成果,拓展体育器材的应用范围,推动小学

体育活动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

[1] 边巴拉姆 . 小学体育在创新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析 [J]. 传奇故事 ,2021(14):23-24.

[2] 王凯 . 浅谈折纸在小学体育室内课中的创新性运用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0(14):148+150.

[3] 李佳佳 . 推广花样跳绳进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尝试 [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8(3):92-93.

048 3 期

2024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