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风新韵

发布时间:2023-6-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蜀风新韵

{{`发布时间:2023-6-25`}} | 云展网企业宣传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蜀风新韵
牛琴 四川省教科院高中音乐教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研基地常务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成都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王光祈”卓越音乐教师实验班导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外聘教授。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在国家级平台进行课例展示,曾担任教育部举办的首届高校教师基本功大赛评委、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大会音乐学科示范课指导教师,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领衔课题成果获 2021 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周笛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国培计划授课专家、第一批四川省高中音乐学科专家工作组成员、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荣获“区优秀共产党员”“郫都工匠”“区三八红旗手”“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词曲中国 2021 原创词曲大赛铜奖”等殊荣。入选 2019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音乐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撰写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 [收起]
[展开]
蜀风新韵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牛琴

四川省教科院高中音乐教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

通高中音乐学科教研基地常务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乡村

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校长培训专家

库成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

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成都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王光祈”卓越音乐教师实验班

导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外聘教授。多次指导

青年教师在国家级平台进行课例展示,曾担任教育部举办的首

届高校教师基本功大赛评委、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

革大会音乐学科示范课指导教师,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培训专

家,领衔课题成果获 2021 年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周笛

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国培计划授课专家、第

一批四川省高中音乐学科专家工作组成员、人民音乐出版社教

材培训专家、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荣获“区优秀共

产党员”“郫都工匠”“区三八红旗手”“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词

曲中国 2021 原创词曲大赛铜奖”等殊荣。入选 2019 年度国家

艺术基金音乐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优

秀指导教师奖”。撰写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获省、

市级一、二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参与人民音乐出版社新版高中

教材《音乐鉴赏·教师用书》《歌唱·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

第3页

蜀风新韵——

四川红色音乐鉴赏

第4页

蜀风新韵 四川红色音乐鉴赏

SHUFENGXINYUN SICHUANHONGSEYINYUEJIANSHANG

出版发行: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兴街 518 号天府长岛 9 幢

电 话:028-86259441

印 刷: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书 号:ISBN 978-7-89512-153-9

成品尺寸:210mm×285mm

字 数:60 千字

印 张:5 印张

版 次:2023 年 6 月第 1 版

印 次:2023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定 价:58.00 元(光盘配手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出 版 人:李 琪

责任编辑:张 艳

责任校对:刘展鹏

装帧设计:胡 源

第5页

《蜀风新韵——四川红色音乐鉴赏》编辑委员会

主 编

副主编

编 委

牛 琴 周 笛

何妍倪 伍婷婷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周 艳 张淑华 马 玥 李曦苗 罗 娟

姜 轶 李 前 贾靖秋 李俊育 李文博

刘 源 周天凤 孙成洁 王 斐 陈 娇

李 凤 陈 娟

第7页

目 录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难忘雪山草地 3

盼红军 7

那年红军来横山 10

红星闪闪照羌山 14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21

布谷鸟儿咕咕叫 25

我随红军闹革命 28

数十二月(竹麻号子之上工号子) 32

第8页

第三单元 巴蜀好声音

烈火中永生 41

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 45

情深谊长 49

变脸 52

第四单元 礼赞新时代

看山看水看四川 59

川流不息 63

天籁之爱 67

红色中国 70

后记 74

第9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第10页

蜀风新韵

2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诗篇,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本单元旨在以红军长征走过四川这一历史时期的相关音乐资源与革

命文化来引导学生感知红色音乐,赓续红色基因,回首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 通过《盼

红军》《那年红军来横山》感悟军民鱼水情;通过《难忘雪山草地》《红星闪闪照羌山》学

习长征精神。

第11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3

《难忘雪山草地》

毛岸青 邵华 词

向东 曲

背景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

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021 年 9 月,长征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作品介绍

《难忘雪山草地》旋律优美,发行于 2006 年,是由毛岸青、邵华作词,向东作曲,歌

颂红军长征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12页

蜀风新韵

4

作品鉴赏

第13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5

第14页

蜀风新韵

6

拓展与探究

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祖辈的“长征”是抗战胜利,

实现民族的独立;父辈的“长征”是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的富强。作为一名高中生,请谈谈

如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请你结合《难忘雪山草地》歌词,分组创编情境,以戏剧表演形式,再现当年红军

过雪山草地的故事。

名人名家

韩红,1971 年 9 月 26 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全国政协

委员,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1995 年凭创作曲目

《喜马拉雅》获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大奖赛铜奖。1998 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雪域光芒》。

2003 年获第 5 届 CCTV 音乐盛典最受欢迎女歌手。2005 年凭借成名曲《天路》获得“我最

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节目三等奖。2008 年演唱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结束曲和残

奥会开幕式主题曲。2015 年参加综艺节目《我是歌手 3》并获得冠军。

知识卡片

红色经典音乐,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真实地反

映出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精神。它们产生于中国共产党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 , 具有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典型特征 :

1、在漫长的历史环境中诞生,与我们民族一起成长,

融化在人们生命血脉里的歌曲。

2、建国后反映主旋律,跟随着我们发展脚步的歌曲。

3、健康向上、启人心智、净化心灵的歌曲。

第15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7

《盼红军》

(四川民歌)

背景资料

1935 年,红军来到了南坪(现九寨沟县), 筹集粮食、宣传革命,在当地播下了革命火种,

点燃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希望。四川南坪小调《盼红军》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拥

戴,抒发了盼红军、等红军、迎红军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长征

经过南坪地区的情景。

作品介绍

《盼红军》是由四川民歌《采花》重新填词改编的一首革命民歌,曲调流畅婉转、抒情

优美。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采用了 2/4 拍、

羽调式,几乎每隔一小节都出现切分节奏,将百姓盼望红军到来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16页

蜀风新韵

8

名人名家

黎英海(1927—2007),四川富顺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音乐教育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

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席、音协北京分会副主席。深入民

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工作,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并把对调

式的研究由民歌扩大至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等领域。在探索

中国民族和声发展的道路上,借鉴了西洋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和

印象派的和声理论,1959 年出版力作《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堪称是中国多声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

碑。他创作和编配的《盼红军》《阳关三叠》等钢琴乐曲选入教材。

民族音调和钢琴语言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可谓钢琴艺术“中

国化”。

作品鉴赏

第17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9

拓展与探究

1、演唱《盼红军》,收集并聆听女生合唱《采花新曲》、民乐合奏《采花》,对比鉴赏,

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情感有何异同。

按节奏 读一读

2、从悠扬婉转的《采花》到情真意切的《盼红军》,记录了四川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

体现了民歌的流变性。请结合新时代你的所感所悟,创编歌词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之情。

知识卡片

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原名“南坪小调”,

当地人称为“曲子”,是流行于川西北

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自弹自

唱的民间艺术。在九寨沟旅游景区闻名

全国之前,便是以“南坪曲子”的独特

魅力吸引世人目光。2008 年 6 月,“南

坪曲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南坪曲子”伴奏乐器主要为琵琶,即横抱弹拨,呈柳叶形,由三根弦构成;常配

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加以伴奏;以抒情优美见长,歌词内容广泛。“南坪曲子”是

当地民族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百科全书,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见证,是中

华民族弹唱艺术的稀世瑰宝 , 其代表作品《采花》《盼红军》。

第18页

蜀风新韵

10

《那年红军来横山》

(西岭山歌)

背景资料

1935 年末至 1936 年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雅安进入大邑,在横山岗、尖山子

等地与敌浴血奋战,400 余名红军血洒沙场。当地乡民邱廷楷告诉记者,在一次战斗结束后,

当地乡民邱朝先和老乡邱升廷将一名红军重伤员接到家中休养。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这名红

军伤员几天后不幸牺牲,就近埋葬在邱朝先家的菜地里。不久,红军出发,临行前拜托邱朝

先照看好坟茔。当年只有 25 岁的邱朝先,被红军一心为了百姓、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

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一守就是几代人。歌曲展现了当年红军战士在横山岗战斗的场景,并

表达了党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

作品介绍

《那年红军来横山》是一首以四川省大邑县横山岗邱朝先一家守护红军墓的故事为线索

的创作歌曲。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岭山歌这一特有艺术形式而创作,具有四川

山歌曲调悠远绵长,节奏自由、唱腔高亢嘹亮等特点;旋律“依字行腔”,使用方言演唱;

歌词通俗易懂且多用衬词,使歌曲极具地域特征。歌曲由八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 , 采用

了 2/4 拍、羽调式。古朴悠扬的西岭山歌,揭开了雪山记忆,鼓舞着我们牢记这段难以忘却

的雪山故事,传承工农红军的红色精神。

第19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11

作品鉴赏

第20页

蜀风新韵

12

名人名家

张道深, 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镇人,中共党员。现任大邑县政协委员和大邑县西岭山歌

协会会长等职。

2007 年,在张道深的带领下,西岭山歌传承人前往天全、芦山、宝兴调查山歌,并成

立了西岭山歌协会,西岭山歌协会成立了多个培训班,向大家教授西岭山歌。同时还深入学

校,向广大学生展现西岭山歌的魅力。

2010 年,张道深的山歌专著《山魂之声》正式出版,该书收入了 400 多首西岭山歌和

许多山歌的传奇故事,是研究西岭山歌的重要文献资料。

知识卡片

西岭山歌

西岭山歌,四川省大邑县地方传统音乐,历

史悠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相传诞生

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及 20 世纪

50 年代。歌曲产生于西岭山民的生产、生活过

程中,由山民口口相授、代代流传。其色彩、调

式包含了藏、羌、汉民歌的一些元素,属中华民

族调式,分为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及仪式歌等。

西岭山歌歌谣体系包含老调、大调、小调、吆噢调、呀妹调五种原生态调门。风

格奔放、粗犷,曲调嘹亮。

2014 年,西岭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第21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13

拓展与探究

1、欣赏实景山歌剧《西岭山歌唱红军》,深切感受当年红军战士在横山岗战斗的场景

以及党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结合当下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乐的现

状,以“如今再到横山岗”为题,创编歌词与情境表演,表达新时代中学生对党和祖国的讴

歌与赞美。

2、根据邱廷楷老人的故事,谈一谈自己对守护红军墓的看法和感想。

70 多岁高龄的村民邱廷楷和妻子

每天都会走出家门,来到一旁的红军

墓,清扫尘土,擦拭墓碑。27 年前,

邱廷楷从父亲邱朝先手中接过守护横

山岗无名红军墓的接力棒。从此,他

坚守在这里。这些年,邻居们纷纷下

山搬进城,他不为所动。他说:“这

是红军血染过的土地,这里埋的是我的‘亲人’,我会一直守下去!”1995 年,父亲

邱朝先弥留之际嘱咐道:“红军将士将自己舍不得用的救命针毫不犹豫地给老百姓用,

在战斗中更是为了老百姓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守好红军墓不仅是守住承诺,更是守

住良心。要像守护祖坟一样守好菜园子里的红军墓……做人不能忘本,答应红军的事,

我们家就要做好。”因此,邱廷楷一直居住在红军墓旁的老旧木屋里。邱廷楷的儿子

常年在外务工,每逢节假日,邱廷楷会让儿子回来跟他一起祭扫红军墓。邱廷楷说:“红

军的故事,邱家人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等我老了,守护红

军墓的接力棒就交到我儿子手中。”

第22页

蜀风新韵

14

《红星闪闪照羌山》

李贤树 词曲

背景资料

1935 年春,红三十一军配合中央红军长征,西渡嘉陵江,踏上长征路。在连续攻克剑门关、

梓潼、江油、平武等地后分五路挺进北川。为保障与中央红军会师,同年 5 月,发动了著名

的千佛山战役,激战 73 天并顺利通过北川峡谷,与中央红军顺利会师北上。红军在北川停

留 103 天,北川人民送粮送鞋、修路架桥、踊跃参军支援红军,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

贡献。

作品介绍

这首歌曲以简练的原生态羌族酒歌《西呀拉萨》为引子展开篇幅,大意为一位羌族老者

以当地马槽酒敬怀昔日与之一起走过的红军英烈们。整首歌曲以羌族徵调为主,结合羌语,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红军在北川的峥嵘岁月以及与羌族同胞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画面。

第23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15

作品鉴赏

第24页

蜀风新韵

16

民风民俗

北川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作为

中华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一部分,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北川县享有“中国羌

族文化之乡”的美誉。在 2008 年“5·12”

特大地震中,北川县成为受灾范围最广、

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灾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北川

县实现了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跨越。如今的北川县举世瞩目,被誉为抗震精

神标志、城建工程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大爱铸就的新生之城,用事实佐证了中华民族的生

生不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第25页

第一单元 重走长征路

17

知识卡片

羌笛

羌笛是羌族古老的乐器,古时用骨制成,现

在用箭竹制成,采用“鼓腮换气法”吹奏,其声

清澈纤细,悠扬婉转。唐朝诗人王之焕的《凉州词》

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堪称千

古绝唱。羌笛的制作一般选用粗细均匀、质地坚

拓展与探究

1、如何在学校形成合力、接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历史悠久、绚烂多

姿的四川羌族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2、对比聆听江西民歌《十送红军》与这首《红星闪闪照羌山》,思考它们在旋律、速度、

节奏、力度上有何异同,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韧的箭竹,根据筒管的长短、孔距、厚薄及大小测定音准。羌笛最初为四孔,发展至近

代已为六孔,音阶也随之发生衍变。羌笛为独奏形式,音质和旋律具有摄人心魄的苍凉

之美。目前留存的十余首古老的曲牌,内容大多为怀古幽思之作,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26页

蜀风新韵

18

第27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19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第28页

蜀风新韵

20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单元的音乐作品蕴涵着革命先辈及劳动人民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真实地反映出四川人

民伟大精神。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一首首优美激昂的音乐,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百转千回、

百炼成钢到百年风华的历史,是四川传统音乐的瑰宝。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四川优秀

传统文化的魅力,听乡音,唱乡情,知党恩,立信念。

第29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21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张士燮 词

金砂 曲

背景资料

1958 年 3 月 16 日,毛主席来到当时的成都市郫县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作为农

业合作化典型的红光农业社大力推进种子改良,第四年取得大丰收。同时,也让一首曲调清

新质朴、气氛热烈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从这里唱响,进而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历久弥新。

解放前,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被少数地主阶级所占有。解放后,“天府之国”才真正成

为劳动人民的“天府之国”。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

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农村政策,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

极性,带领亿万农民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从“乡村改造”“乡

村建设”到“乡村改革”再到“乡村振兴”,每一个时期,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农

民的生活。

第30页

蜀风新韵

22

作品鉴赏

第31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23

作品介绍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曲调清纯质朴,气氛热烈,音乐语言口语化,契合了那个时代领

袖和大众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农村欢乐、愉悦的新生活,抒发出豪迈、

赞叹和喜庆的心声。此歌一经流传,孩子唱,青年唱,老人唱,甚至军人在训练中也唱。这

首歌在中国第二届文艺汇演中荣获歌曲创作一等奖,荣获全国群众歌曲创作一等奖。“麦苗

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每到阳春三月,当你漫步田间,置身在葱茏麦地里,

呼吸着油菜花醉人的清香时,相信你会情不自禁地哼起这美丽动人的旋律,你的心情也像这

春风一般自由、舒畅。

名人名家

金砂,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巴川镇人,本名刘瑞明,中国著名音乐家,最

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执笔参与创作《江姐》《骄扬》《蔚

蓝色的旋律》《椰岛之恋》《木棉花开》等。2019 年 6 月,由金砂参与作曲的歌曲《红梅赞》

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优秀歌曲 100 首”。

知识卡片

民歌知多少

中国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而共同创作的一种闪耀着中华民

族智慧之光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

一种艺术形式。民歌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

照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

小调三大类;也有些专家将民歌分为号子、

田秧歌、山歌、小调、舞歌五大类。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民歌的社会效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第32页

蜀风新韵

24

拓展与探究

1、《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这首歌描述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党的带领下,四川地区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深情表达了四川人民对领导人的爱戴

之情。请谈一谈四川人民如何将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的决心和力量传承下去?

2、《春风吹进战旗村》是一首“创作民歌”,表现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愿景。

请学唱此歌,用深情的歌声唱出歌颂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美好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代职业音乐人创作了很多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这些艺

术性强、耳熟能详的“创作民歌”无疑为中国民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第33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25

《布谷鸟儿咕咕叫》

(四川清音)

背景资料

《布谷鸟儿咕咕叫》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属于近现代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首要解决的是人民的温饱问题,于是开始大规模发展农业,特别是在四川这个山水相依的地

方,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民们勤劳耕种日见成效。“早稻秧苗穿上了绿袍,瓜藤苕藤

边坡绕,青青的麦苗须含苞,豌豆儿啊胡豆儿啊笑弯腰”,歌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四川

农村的春耕景象描写的生机蓬勃。该作品由黄伯亨作词,四川清音作曲家熊青云根据《鲜花

调》创作而来的,曲调俏皮活泼。

作品介绍

《布谷鸟儿咕咕叫》全曲分为四段,以布谷鸟的鸣叫比喻春耕忙碌的开始,描写了早春

三月田间劳作的欢快场景,采用拟人的手法,借布谷鸟咕咕叫的声音,唱出了生机勃勃、欣

欣向荣的景象。旋律取材于民歌《鲜花调》,句式结构、调式主音等音乐要素与原民歌基本

相同,歌曲紧密结合四川方言,灵活运用“哈哈腔”唱法,将布谷鸟报春时的活泼灵巧的神

态表现得绘声绘色。

第34页

蜀风新韵

26

作品鉴赏

(谱例片段)

全部歌词:

布谷鸟儿咕咕叫

飞出山林往南飘

这边绕来在那边绕

鼓起眼睛他在到处瞧

姐姐妹妹多活跃

早稻秧苗穿绿袍啊

包谷出土哇多苗条

两根毛辫在随风飘

瓜藤苕藤遍坡绕

青青麦田须含苞

荞子脸红抿嘴在笑

豌豆儿啊胡豆啊笑弯腰

牛儿耕田田间跑

精耕细作本领高

布谷鸟儿一看就双脚跳

啊嗬一声喊糟糕

今年报信我迟到了

春耕更比往年早

第35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27

名人名家

李月秋(1925—1996)成都人,著名清音演唱家,成都市曲

艺团创始人之一,四川省政协委员。她的演唱风格柔媚亲切,节

奏灵活,生活气息浓郁。以她清亮甜美的嗓音和滋润柔美、晶莹

剔透的“哈哈腔”技巧而自成一格,20 世纪 40 年代即有“成都周旋”

的美称。她常演唱的传统曲目有《断桥》《秋江》《尼姑下山》《小

放风筝》《小乔哭夫》等,现代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赶

花会》《向秀丽》《春天来到川西坝》《山村医疗队》等。

知识卡片

四川清音原名“唱小曲”“唱小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演唱时多用月琴或

琵琶伴奏,又叫“唱月琴”“唱琵琶”,是流行于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 四

川清音,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包含了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

浙江等地区的传统民间小调曲目,主要流传于四川和重庆一带。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

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有八个大调、一百余支小调,两百多支唱段。四川清音的伴奏乐

器除了琵琶,还有竹鼓、檀板等,代表作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等。

拓展与探究

1、歌唱实践:师生合作体验“哈哈腔”唱法,思考、探究歌曲音乐与方言之间“音韵美”,

探究其独特风格形成的原由。

2、小组活动:收集整理四川清音《小放风筝》歌谱、音频、视频、作品赏析等素材,

并在班级进行分享。

第36页

蜀风新韵

28

《我随红军闹革命》

(四川民歌)

背景资料

歌曲《我随红军闹革命》是 1933 年 9 月,红军进驻达州市宣汉县马渡关镇,发动群众、

筹集粮秣。广大苏区群众为感激红军为穷苦大众找饭吃、找衣穿,打土豪、分田地,将当地

民歌《苏二姐》重新进行填词改编。该歌曲被广大军民所喜爱,在四川宣汉、达县、万源、

巴中等地广泛流传。

作品介绍

1934 年,红军建立川陕苏区革命根

据地后,当地群众根据本地流传的放牛

调《苏二姐》,重新填上具有革命思想

内容的新词,赋予歌曲新的意义,使之

成为流传至今的一首著名民歌《我随红

军闹革命》。

歌曲由二个乐句组成,属于短小单

一的一段体结构;采用了 2/4 拍、窄羽

调式;曲调活泼,朗朗上口,又具有非常明显的革命号召力。描写出人们急迫盼望红军到来

和踊跃跟随红军踏上革命征程的迫切心情。歌曲沿用本地民歌音调,在旋律和节奏都不改变

的基础上,改变了部分衬词,重新填词改编,让原民歌发展、变化,从而更具革命思想。

第37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29

作品鉴赏

名人名家

舒泽池,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数字音乐专家,北京文艺评论家

协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著有民族钢琴

曲集《中国钢琴民歌》,钢琴曲集中收录以四川民歌《我随红军闹革命》

为创作源泉的同名钢琴曲。

时乐蒙(1915—2008),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

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1952

年曾被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称号。

罗宗贤(1925—1968),中国作曲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歌曲《英

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与时乐蒙合作 )《桂花开放幸福来》《岩口滴水》,

歌剧《草原之歌》( 任萍编剧 ),音乐艺术影片《阿诗玛》( 与葛炎合作 )

等。

时乐蒙

罗宗贤

第38页

蜀风新韵

30

魏风,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兼政委,总政文工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政委等

职。解放战争中,写出了五幕话剧《女英雄刘胡兰》( 后改编为歌剧《刘胡兰》)。1964 年参

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任诗词组组长。

20 世纪 50 年代,魏风与时乐蒙、罗宗贤合作,以四川民歌《我随红军闹革命》为创作源泉,

创作大合唱作品《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知识卡片

山歌

民歌《我随红军闹革命》源于四川宣汉放牛山歌《苏二姐》。在整个宣汉民歌中,

山歌几乎占了一半。在山区、丘陵区和平坝区都有大量的山歌传唱,尤以山区为最多。

在山区,由于道路崎岖,路途遥远,于是人们相互喊话,相互吆喝,传递信息,久而久

之便形成了山歌。根据演唱时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及音值的长短,山歌可分为高腔

山歌、平腔山歌和矮腔山歌。

拓展与探究

1、请你结合川陕苏区的军民鱼水情深,分组创编情境,以戏剧表演形式,展现当年川

陕苏区军民亲密无间的场景。

2、请你结合当下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乐的现状,在不改变民歌旋律和节奏,

不改变“你呀我呀妹娃子”“二嫂哟”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情境表演,表达新时代中学生

对党和祖国的讴歌与赞美。

第39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31

3、对比分析民歌《苏二姐》与《我随红军闹革命》,找出两首民歌的异同,并思考歌

曲改编的原因和改编后的影响力。

第40页

蜀风新韵

32

《数十二月(竹麻号子之上工号子)》

(川西劳动号子)

背景资料

竹麻号子是一种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民歌,是一种当地造纸工人在打竹麻时所唱

的劳动号子,主要流行于成都市邛崃市境内平乐镇金华村、金河村、同乐村以及花楸村等地。

竹麻号子在演唱时,以嘹亮的歌声达到鼓舞干劲、统一节奏、抒发感情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随着号子的节奏由舒展到密集,造纸工人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刚劲有力,当竹麻快被打完时,

工人们的情绪和竹麻号子的咏唱也达到高潮,给人以一鼓作气和热烈奔放的艺术美感。

作品介绍

造纸工人们所唱的上工号子《数十二月》,生动地展现了竹麻工人们忍耐着高温,打着

竹麻这一激越的劳动场面。歌曲体裁为汉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4/4 拍,歌唱时动作统一,

步调一致,极大地激发劳动热情。采用民歌中常见的“一领众和”歌唱方式进行演唱。

第41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33

作品鉴赏

引子:高亢、自由悠长地

A 段:充满干劲、愉悦地劳动。一领众和歌唱方式唱出(领:正词,和:衬词)

第42页

蜀风新韵

34

(后略)

第 2、3 段歌词及旋律,在“柴垮子架起”前进行反复

1、三月里阳雀叫头上哟,四呀月农忙正栽秧啰

2、五月里端阳闹龙舟哟,六呀月家家晒衣裳啰

3、七月里荷花满池塘哟,八呀月十五桂花香啰

4、九月里重阳登山上哟,十呀月丰收把酒尝啰

5、冬月里家家把火烤哟,腊呀月过年人人忙啰

第43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35

B 段: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一领众和唱出(领、和均演唱衬词)

第44页

蜀风新韵

36

尾声:高亢、自由地

民风民俗

平乐镇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西南部。幅员面

积 70 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坝面积各占三分之一。

两千多年前,平乐镇便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物

产丰饶,人文鼎盛,是川西南重要码头。这里群峦环抱,

是一个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平坦绿色小盆地,4.5 万

亩的竹海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平乐镇的造纸业在宋、明、清时期兴盛一时。据

宋《九域志》称:“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

繁富,纸市犹大”。《邛州志》载:“成都草纸半平乐”,

这是当时平乐镇盛产纸的真实写照。

平乐镇古法手工造纸主要采用石灰浸泡、鍠锅煮

竹、磨碾制浆、竹帘抄纸等,有别于其它造纸技术,

推动了西南地区造纸技术的发展。

第45页

第二单元 品乡音乡情

37

知识卡片

竹麻号子

竹麻号子的唱腔和曲调包括高腔、平腔、连环扣、

银丝调和扯麻花等,富于节奏和变化。其唱腔原始、

质朴、粗放、高亢,唱词内容丰富细腻,乐段随意性

和伸缩性较强,段落之间常用“嗦咿”“喂”“哟嗬”

等衬词,尤以传统唱腔《数十二月》最为典型。

竹麻号子是我国汉族传统民歌中劳动号子的其中

一种,也是四川西部独特的造纸劳动号子之一,是川

西地区民间少数原汁原味演唱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一,具有质朴而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艺

术魅力和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46页

蜀风新韵

38

拓展与探究

1、聆听,请模仿嘹亮、刚劲有力的演唱并学习“打竹麻”的方法。

2、用动作表现竹麻工人们劳动的各个阶段,并创设情境将收工场景进行表演。

3、学唱领唱叙事部分,了解民歌旋律特点——连环扣。

连环扣:将前乐句中部的音调作为下乐句的开头,并继续扩充,发展成一个新的乐句。

使得音乐很好地达到前呼后应、连绵相衔的效果。

4、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设计一段竹麻工人收工后的方言对话情景。

第47页

第三单元

巴蜀好声音

第48页

蜀风新韵

40

第三单元 巴蜀好声音

红色音乐是红色精神文化最直接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从封建到民主、从贫弱到富强的

时代之音。以音乐回望党史,用歌声铭记初心,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提高个人素

养。四川地区红色音乐资源丰富,新时代中学生应了解乡音乡情,讲好四川故事,传承红色

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第49页

第三单元 巴蜀好声音

41

《烈火中永生》

(现代川剧)

背景资料

红岩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

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

财富。传承“红岩精神”,最根本的是用崇高信仰铸就时代忠诚,最现实的是用不懈奋斗镌

刻时代担当,最紧迫的是用人格力量塑造时代形象。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重磅推出了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

火中永生》。该作品讲述了在解放前夕,江姐(1920—1949,四川自贡人)接受党的指派前

往华蓥山区开展工作,在丈夫彭松涛牺牲后,强忍悲痛参加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

卖,许云峰与她双双被捕。江姐被押往重庆,敌人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却一无所获。

在监狱中,她和许云峰带领群众们,同敌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该剧旨在通过对革命先

烈的缅怀,回顾党的革命历程,接受党的精神洗礼,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不怕牺牲

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第50页

蜀风新韵

42

作品鉴赏

(片段歌词)

春蚕到死丝不断

留赠他人御风寒

赴汤蹈火自情愿

早把生死置等闲

念只念

娇儿何处将娘唤

忧只忧

谁人给你添衣衫

愿只愿

你虎口脱险逃劫难

盼只盼

这春风浩荡河山笑

正为了祖国解放

红日照大地

甘将这满腔热血呀

染山川啊

作品介绍

新编现代川剧《烈火中永生》改编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经典剧本《红岩》《许云峰》

和《江姐》,由张勇、孟立敬编剧,周龙执导,集合了陈巧茹、王玉梅、虞佳三位中国戏剧

“梅花奖”获得者。该剧以一种散点透视的方式,在跳跃与快速推进的流程中,力图带给观

众一个熟悉亲切、生动鲜活的“红岩”故事。剧目以江姐对丈夫和孩子的爱为基础,注入了

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温暖。全剧共有 38 个唱段,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音乐以及剧中革

命先烈们的群像主题。传统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乐相结合,高腔等川剧传统唱腔与现代配器

充分融合,既保有川剧音乐特色,也令人耳目一新。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