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五言律诗

发布时间:2023-4-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田园五言律诗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批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赏析: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 [收起]
[展开]
田园五言律诗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批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赏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

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

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

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

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

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

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

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

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

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与人生深

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

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

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

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

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

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

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

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

第2页

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

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

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

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

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

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

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

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

美。

2、《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

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

“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

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

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

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

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

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

“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

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

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

第3页

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

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

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

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

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

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

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

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

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

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

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

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

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

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

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

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

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

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

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

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

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

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

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

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

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

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

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

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

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

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

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

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

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

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

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

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

第4页

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

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

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3、《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释义: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

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

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赏析:

此诗首联二句写陆羽的新居在城郭之旁,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

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这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的隐士风韵。

颔联二句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陆羽住宅外的菊

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两句一

为转折,一为承接;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

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诗人访友的兴致亦侧面点出。

颈联二句说诗人又去敲陆羽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

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

居吧。一般说来,写到“扣门无犬吠”,“不遇”之意已见,再加生发,易成蛇

足。就像柳宗元的《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

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无心云相逐。”前人每谓末

二句“着相”,情思刻露,如苏轼、严羽、胡应麟、王士祯、沈德潜等都持是说。

但皎然之写问讯于西家却正得其所。一方面,见出对陆羽的思慕,表明相访不遇

之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衬托出陆羽高蹈尘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

之根由。同时对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即陆羽,并未给予任何直接的刻画,但其品格

却呼之欲出,这也正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尾联二句是邻人的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

这两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

“每日斜”的“每”字,活脱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

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

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

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

第5页

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语言清空如话,

不加雕饰,吐属自然,流畅潇洒,别有隽味。

4、《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释义: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

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

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

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

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

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

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

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

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

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

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

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

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

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

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

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

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

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

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第6页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

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

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

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

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

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苏轼称赞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山居秋暝》就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首

先,诗中的面有构图之美:画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隐约的山峰,

中部是苍劲的松林和林间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脚的竹林和林边的荷塘。天上

的明月照着松林、清泉和山石,清泉流下山,流进荷塘,河边洗衣归来的女子,

穿过竹林,走回山村。明月、流水和人物把三部分联成一体,诗篇对之依次写来,

从容自然,又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纵轴山水画。其次,诗中有色彩之美,诗人善

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欢用青、绿、白诸色创造恬静的意境,给人淡雅,清新

的美感。此诗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整幅画的青绿色的基

调配得十分和谐、素雅,符合诗人隐居习静的心境。另外,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

运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动既有动态,也有静景,诗人以动写静,把整个

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

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

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

耐人寻味。

5、《渭川田家》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释义: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赏析:

第7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

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

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

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

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

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很像是《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

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

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

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

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

己的配偶;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

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

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

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

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

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经“即此”一点化,不仅此前所写之景皆成

情语,而且景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此”乃此前

的流水账式的描写和概括,也就是“此”引发了诗人对“闲适”的羡慕之情。其

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

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

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

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

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

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

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

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

这首诗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在写农村和农民,然而,诗人还是一种旁观者的姿

态,顶多只是寻得了一种借题发挥的缘起。王维丰裕的经济地位,且仕且隐的名

士风度,及其绝对占上风的庄禅思想的支配,使他绝不会像陶渊明那样贴近田园

而做自食其力的耕作,他的感触和体验是隐士的而非农民的。

6、《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释义: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

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

第8页

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

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赏析: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

眷恋。在诗中,诗人只是平平地叙述,心情平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

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

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

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

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

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

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

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

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

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

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

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

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

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

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

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

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

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

健康、饱满和开拓。

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释义: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赏析:

第9页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

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

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

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

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

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

开头“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

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

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

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

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

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

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

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

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

《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

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

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

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

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

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

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

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

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

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

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释义:

寒秋的山色更变得深绿,秋水一天天缓慢地流个不停。

我柱着手杖伫立在柴门之外,迎风细听那傍晚的蝉鸣。

第10页

渡口处只剩水面上一轮落日,村里的炊烟正袅袅上升。

刚好碰到接舆你喝醉归来,在我五柳的门前狂歌纵情。

赏析: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

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

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

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

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

“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

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

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

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

静结合的画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

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

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

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

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

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

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

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

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

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

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

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

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

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

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事实上,王

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

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

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

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

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

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

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

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

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第11页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

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

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

然而然的。

9、《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释义:

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赏析: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辛夷花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

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

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前两句,把辛夷花比作芙蓉花,

开得那样猩红艳丽。而且,它盛开在高高的树梢,俯临深涧,又是那样的高标傲

世。诗人化用了《楚辞》句意,选取美的喻象并敷彩设色,表现出辛夷花的勃勃

生机。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

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

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诗人笔锋一转,将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

境之中,写它开时即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令

人想象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它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

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

“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诗人又反对趋入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

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自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和开落的动

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闪烁。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

和环境。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

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

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

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10、《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释义: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第12页

赏析: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

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

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

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

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

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

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

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

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

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

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

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

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

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

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

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

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

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

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

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

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

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

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

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

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

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11、《归园田居其一》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第13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释义: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组诗首篇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

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

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

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

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

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

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

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

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

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

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

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

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

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

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

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第14页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

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

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

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

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

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

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

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

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

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

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

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

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

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

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

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

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

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

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

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

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

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

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

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

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

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

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

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第15页

12、《田园言怀》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释义:

贾谊急于仕进被贬到长沙三年,班超离家万里才封了个定远侯。

这怎能比得上牵着白牛犊的巢父,饮水于清清的河流!

赏析:

班超在《乞归疏》中写道,“但愿生入玉门关”。“何如”、“饮水”两句

用的是尧让君位于巢父和许由的典故。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巢父拒绝接受;

尧把君位再让给许由,许由听后跑到颖水边洗耳,认为耳朵听到这个消息受到了

玷污。此时,巢父正好牵牛饮水,巢父听说许由洗耳的原因后,认为洗耳的水受

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多清高脱俗的两个人!贾谊、

班超一文一武,文有惊世鸿文,武有治国之功,但一个英年早逝,一个有家难回,

这都是当官害了他们。许由、巢父不是没有君临天下的机会,更不是没有为官作

长的素质,但他们都识透玄机,不入官场,不求功名,不沾利禄,无牵无挂,乐

做田园之隐士,远避祸灾,逍遥自得,牵白犊饮清流,与贾谊、班超截然不同。

诗人终生都想从政,在此时似乎终于感悟到了。

无论写自己归隐,或者劝人退后致仕,大多缠结在深山烟霞、野水瞑迷之间,

生活则亦渔亦樵,且吟且醉。本诗却是借历史作比照:或则才调绝伦而沉论不遇

如贾谊;或则象少时便有“挟长风、破万里浪”的大志,虽博得封侯万里而终抱

未能生归玉门的隐痛的班超;前者悒郁而早夭;后者虽勉尽天年而仍不免遗恨。

这样看来,倒不如学古高士许由、巢父那样躬亲耕种,凿井自饮,高居清流,乐

其生死。既不以形骸为役;也不让心神徒劳来得自在呢!——以太白自由解放的

灵魂看,这恐怕也正是他一向笑傲王侯、卑视卿相的素怀吧!

13、《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

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

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

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第16页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

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

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

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

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

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

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

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

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

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

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

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

必是疏朗的。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

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

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

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

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

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

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

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

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

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

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

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

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

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

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14、《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释义:

巍巍的终南山紧靠着长安帝都,连绵不断的山峰仿佛直达海隅。

走出山来回头一望见白云合拢,进入山中青青的烟雾若有若无。

第17页

中央山峰就是两个星区的分野,各个山谷的气候各异阴晴悬殊。

想找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去投宿,隔着清浅的山溪寻问打柴樵夫。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

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

奥秘,因而能用短短四十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是写远景。“太

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其实是艺术夸张。

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

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省天水市,东止河南省三门峡市

陕州区,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

断,直到海隅”,更不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

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颔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

意为“回头望”,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

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它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

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

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

都并不陌生,而诗人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青霭入看无”与“白云回

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

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

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颇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

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

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正因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

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

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

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

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颈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

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

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

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

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

晴众壑殊”,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

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看似与全诗无关,但却是神来之笔,写

出了高山大壑带给人心的荒远幽深之意。玩其语意,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

第18页

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

“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

“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

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

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樵夫”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

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

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

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的来看,诗人由远及近、由外入内、由低到高,从不同的视角,抓住不同

的特征,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渲染出终南山的神韵。全诗善于“以不全求全”,

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15、《归嵩山作》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释义: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

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

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

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

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

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

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

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

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

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

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

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第19页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

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

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

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

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

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照应题目。点明隐居主题。“迢递”是形容

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

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

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

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

的宗旨,安心地过自己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诗人的心境重又回归于淡泊闲适。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

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

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

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

此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王维后期的山林隐逸诗歌受当时禅宗思想影响,多写空明澄澈之境,而此诗

写于王维归隐之初,因此和其他诗歌颇为不同。全诗层次分明,景中有情,意境

悠远。从开始的闲适自得到后来的萧瑟凄清再到最后的闭门谢客,诗人的感情经

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清川”“长薄”“流水”“暮禽”,这些山林中的景物

使诗人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归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

意象一方面显示出诗人归隐后心境的寂然,另一方面又有几分失意和清冷。不过

从总体上来说,诗人的心境还是闲适从容的,全诗塑造的也是一种安然闲适、宁

静淡泊的意境。诗人随意写来,却真切动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让人回

味无穷。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免费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