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0
许昌市 2023 年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共 4 分)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在河南许昌,三国文化以其深厚底 yùn 和深
远影响,镌
∙
刻在一代代许昌人的记忆深处。 无论是关公挑袍辞别曹操的灞陵
桥,还是曹操登高远望屯田的望田台,一处处古迹,一处处遗址,都浸
∙
润着浓厚
的三国历史文化,人们徜徉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 suì 道,回到了金戈铁马的三
国时代。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juān qīn B. juàn jìn C. juān jìn D. juàn qī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 分)
底 yùn( ) suì( )道
2. 古诗词默写。 (8 分)
江南风景美如画。 停在北固山下,你看那“① ,江春入
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冬尽春生又是好年景;游览钱塘湖,你看那“②
,③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春的鸟儿
已经开始忙碌了;站在黄鹤楼上,你看那“④ ,⑤
” (崔颢《黄鹤楼》),江岸美景清晰明丽、富有生机;寻春乡野,你看那
“⑥ ,⑦ ” (陆游《游山西村》),山峦重
叠、流水萦绕,几处农家茅舍隐于花木扶疏之间。 当然,换个角度,“⑧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还会带给你烟雨迷蒙的别样
情味。
3. 名著阅读。 (4 分)
好的书名如同书的眼睛。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内
容与主题分析书名的妙处。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名具有比喻意义,它将主人公保尔与困难
生活抗争、最终成为忠诚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比作钢铁的炼成过程,暗含歌
颂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坚韧如铁的革命意志的主题,引人深思。
①《红岩》 ②《骆驼祥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日晷产生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立竿见影到立竿测影”。 事实上,最
初引起古人注意的很可能不是一根直立的竿子及影子,而是人体自身的影子,
是“顾影自怜” 的另一番心得。 , 。 , ,
。
①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个探索、求证的过程不
会很长
②慢慢调整石块的位置,或者划出一些标记,使树干的投影能够对应地表
现不同的时刻
③因为这不需要发达的几何学基础,完全可以通过实测、实证的方法,来获
得某些参数
④一棵枯树旁边恰好有几块石头。 树影落在不同的石头上就可以表现不
同的时间
⑤甚至不需要求得这些参数或者某些复杂的计算公式,仅仅获得实际使用
效果即已足矣
A. ③⑤②④① B. ②④⑤③① C. ①④②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5. 你的班级将举行“认识中国传统色彩”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共 9 分)
活动一 请给下面的文字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15 字以内。 (3 分)
中国传统色彩如今依然流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春晚舞
台上,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以曲为韵,梅红、沧浪、湘叶、远山黛……
43 种颜色被唱成歌、舞成画,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中国传统色彩的走红带来诸多启示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必须守住
中华文化的根,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
妨从小切口小角度入手,深挖下去,同时利用新技术新表达,在更多平台上展现
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活动二 下面是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场白,请你仿照示例,根据链接材料对加点
的传统色彩补充完整。 (2 分)
同学们,大家好! 在中国大地的多样生态景观中,中国的古典色彩之美散
发着最耀眼的光彩:沧浪是 ;远山黛是
;赭红是那承载着中国革命火种的嘉兴
南湖游船上最绚丽的红色。 让我们一起认识中国的传统色彩,揭开它们的神秘
面纱吧!
链接材料:
①沧浪,水色也。 屈原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明心迹,
渔翁则以“水清濯缨,水浊濯足”的道理劝慰。
②远山黛,青黑色。 《社戏》中写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③赭红,深红、暗红色。 常用于绘画栏杆、房屋、船舶等,“红船劈浪度关
山”,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嘉兴南湖红船便使用了这种颜色。
活动三 中国的传统色彩大多是从矿石和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班长搜集了赭石这
一传统色彩提取的方法,请你将下面流程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 (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6 ~ 9 题。 (共 16 分)
大师
①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
着板凳。 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
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 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 父
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
车后座,骑上车走。 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
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 终于有一
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
亲的后背。 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
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 【A】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
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
着后续的手段,每个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 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
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 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②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③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 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
下棋。 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 “黑毛大
哥,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还像
个学生。 穿着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④眼镜不是第一个,在我的记忆里,【B】从各个地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
高矮胖瘦。 头发白的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蟑螂药上面写着,“蟑螂不死,我死”
的。 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 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
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来。一般都是下三盘棋,
全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 有的人下完之后站起来说:“知道了,还差三十
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 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
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了三盘,辛苦辛苦,不能再下了。” “不行”,对方
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 所谓棋手,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其
中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和身上带的现金,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折里的存款,一句
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立字为凭的也有。 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
别的话不多说了,我从来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
才那三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站起来就走。 还有的人,下
完棋,不走,要拜父亲当师父。 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
棋,下可以,教不了人,瞧得起我就以后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就说远了。”
⑤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 父亲坐
在板凳上。 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
子,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满了脸,比以前更瘦。
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在
地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半
年来只是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⑥眼镜松开一个纽扣说:“我扔下学生,坐了两小时汽车,又走了不少路,打
听了不少人,可是你不下了。”父亲说:“是,脑袋坏了,下也没什么用。”眼镜用手
帕擦着汗,看着围着的人,笑
∙
了笑
∙
,说:“如果新民有人能和我下,我不会来的。”父
亲想了想,指着我说:“朋友,如果你觉得白来了的话,可以和他下。”眼镜看了看
我,说:“你儿子?”父亲说:“是。”眼镜在眼镜后面眨了眨眼,说:“你什么意思?”
父亲说:“他的棋是我教的,你可以看看路子,没别的意思,现在回去也行,我不下
了。 脑子坏了。”眼镜又看了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你几岁了?” 我说:
“十一。”他说:“你的棋是你爸教的?”我说:“教过一次,教过仕的用法。”大伙儿
笑
∙
了。 眼镜也笑
∙
了,说:“行呦,我让你一匹马吧。”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
赢。”大伙儿又笑∙
了。 眼镜蹲下,我把板凳拉过去,把棋子摆上。 到了残局,我一
车领双兵,他马炮单兵缺仕象,被我三车闹仕赢了。 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
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
你拿回去,他有笔。 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
走了。
⑦回家的路上,我在后座上想着那支钢笔,问:“爸,你真不下了?” 父亲说:
“不下了,说过的话当然是真的。”又说,“你这棋啊,走得太软,应该速胜,不过这
样也没什么不好。 在学校不要下棋,能分得开吗?”我说:“能,是个玩嘛。”父亲没
说话,继续骑车了。
(作者:双雪涛。 有删改)
6. 本文围绕“下棋”写了哪些事件?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4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