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手中的东阳非遗——竹编(吕奕组)

发布时间:2024-2-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我们手中的东阳非遗——竹编(吕奕组)

我们的感想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领悟到了东阳竹编的魅力及博大精深。身处于现在这个机械发达的时代,我们深刻体会到手工艺品的独特之处。竹编工艺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创意和设计能力,以及手工艺技能。令我们深刻体会到竹编的造物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心境。它不仅体现了对简约、内敛、和谐的追求,同时表明了自然的尊重与崇拜,那种无以言表的意境与情感久久萦绕在心。通过对老师的采访,我们也了解了她的无奈。她的丈夫是东阳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福礼老先生。何老先生年逾古稀仍坚持做竹编,一直坚守在竹编一线,教授了许多徒弟。由于如今东阳竹编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且学习竹编工艺的年轻人较少,导致东阳竹编后继无人,传承陷入困境。为此,何老为东阳市博物馆编了百来幅有关竹编基础技艺的作品,以供后人学习。对于我校组织的社会体验活动,老师呈支持态度,认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东阳竹编体会竹编精美的工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竹编的制作技艺中,为东阳竹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与民族集体记忆,需要构筑起社会、学校、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非遗保护传承格局... [收起]
[展开]
我们手中的东阳非遗——竹编(吕奕组)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东阳非遗文化——竹编

汇报人:吕奕 吴羡好 斯若惜 吕雨宸

时间:2024年2月

第2页

目 录

01

02

03

04

体验制作竹编

介绍东阳非遗

了解东阳竹编

活动感受

第3页

第一部分

介绍东阳非遗

第4页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为非遗,

是指那些无形的、不依赖于物质载体存在的文化遗产。它涵盖了

由各民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

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器具、实物和手工制品等。

此外,还包括文化空间,如口头传统、语言文化载体、传统表演

艺术、节日庆典、礼仪、节庆习俗、自然界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

化特征,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第5页

东阳国家级非遗(四项)

2008年6月 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 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2006年6月 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08年6月 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阳木雕

东阳卢宅

营造艺术

东阳竹编

翻“九楼”

第6页

东阳木雕

第7页

翻九楼 又称吊九楼,表演的行头虽然简单,但过程却异常惊险。活动时先

由“山人”(道士)举行一系列施仪形式,接着正式开始翻九楼。两名

“九楼先师”自下而上腾翻到顶上的九楼台,焚烧超度文书,复又自上而

下翻下九楼。待“山人”布道后,“九楼先师”第二次腾翻九楼,上到九

楼台,表演过“开扇”、“抛赠”以后,开始做一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如竖蜻蜓(倒立)、滚叉、舞流星锤、溜五张(溜索)等,然后自上翻下。

而后召巫官灭灾收耗(灾难),最后“山人”吹响龙角,免煞送神。

第8页

卢宅营造艺术

第9页

第二部分

了解东阳竹编

第10页

东阳竹编

艺术大师

艺术特色

代表作品

历史发展

第11页

• 东阳竹编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竹席、菜篮、斗笠等是东阳每户

人家常见的竹编器具。据清代康

熙年间《东阳县志》记载:“笙

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

东阳竹编在清朝成为朝廷贡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顶峰。东

阳竹编工艺品制作精巧美观、实

用大方。2008年,东阳竹编入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

录。

第12页

艺术特色

• 东阳的竹编主要以本地的水竹、金竹、毛竹等天然植物为原材料

• 东阳竹编的编织上以立体编织为主,结合平面编织技艺,精编细

织,手工剖篾细如发丝,设计巧妙,风格各异,体现了江南文化

柔和精致的审美风尚,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历史上的东阳竹编,曾结合烫金、印花、镂刻等制作技艺,制作

篮、框、箩、箕等生活用品。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基础上附加艺术

风韵和吉祥寓意,把生活与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

第13页

一件完整竹工艺品的诞生需要经过这样的一套完整工艺流程:

设计、取材、造型脱胎、卷节、剖竹、开间、劈篾、劈丝、抽丝、刮篾、

编织、着色和油漆、防蛀防霉处理,最后是装配。

编织过程需要用到篾刀、间门、刮刀、牵钻、压钻等工具。

第14页

代表作品

马富进作品

Click Add text 加

兰亭序

九龙壁 渔翁

第15页

1984年创作完成的

大型竹编屏风《九

龙壁》,以其高超

的编织技艺,获得

第四届中国工艺美

术百花奖“金杯奖”

并被列为国家工艺

美术珍品而永久保

存。

第16页

1994年,人物竹编《渔翁》获得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杯

奖”。

竹编3.0版《兰亭序》

专家评价:这件前所未有

的艺术品,填补了中国平

面竹编的空白。

第17页

八角漆画人物挈篮 清末

六角翻黄竹刻小饭篮 民国(1925年)

第18页

东阳竹编大师

• 马富进(1860~1933年),佐村谷岱村人。11岁学艺,竹编技艺超群,是清末

民初东阳竹编杰出代表、著名匠师,创造了许多珍品杰作,名声流传于世。

他为吴宁清朝翰林李品芳家制作的1对3层托篮,化工3年半,油漆3个月。构

思奇妙,编织精巧别致。该托篮于1952年由省文化局选购去送北京,现珍藏

于故宫博物院。

• 何福礼 中国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83年由其主持编织技法处理

的绝世珍品《九龙壁》,独创多种编法,被载入《东阳市志》,成为竹编工

艺的一个里程碑。大师为香港特制的《工艺长龙》,全长达2500米,并创世

界最长舞龙吉尼斯纪录。

• 卢光华 中国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由其独创的大型竹编《兰亭序》

开千古竹编艺术之先河,1989年后创作的竹编立屏《清明上河图》、《百马

图》等40余件作品先后获国家级、省级金奖和银奖,两件作品评为浙江省工

艺美术精品,30余件大型作品为博物馆或国内外行家和知名人士收藏。他的

竹编书画艺术被权威部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和“中国竹编书画第一

家”。

第19页

第三部分

体验制作竹编

第20页

本次活动我们体验了编制手绘竹扇这个项目。

竹扇的基础编法是挑二压二斜纹编法:先用挑一压

一的方式纵向固定竹篾,后面一个挑二压二,就是挑两

条压两条,这个要分清楚,最好拿块铁压住。当你需要

插第二条竹篾的时候,必须简并一条竖的,就是第一条

竖的竹篾。要把竹篾重新放进来,然后再继续压。其实

挑二压二斜纹编法的中心要点是需挑起的竹篾压着的其

中一根竹篾仍然是压着另一根竹篾的,然后再把新的竹

篾插进去。只要领悟了这个间开一条是什么意思,挑二

压二的斜纹编纹编法就学会了。

第24页

第四部分

活动感受

第25页

我们的感想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领悟到了东阳竹编的魅力及博大精深。身

处于现在这个机械发达的时代,我们深刻体会到手工艺品的独特之处。

竹编工艺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创意和设计能力,以及手工艺技

能。令我们深刻体会到竹编的造物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心境。

它不仅体现了对简约、内敛、和谐的追求,同时表明了自然的尊重与

崇拜,那种无以言表的意境与情感久久萦绕在心。通过对老师的采访,

我们也了解了她的无奈。她的丈夫是东阳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何福礼老先生。何老先生年逾古稀仍坚持做竹编,一直坚守在

竹编一线,教授了许多徒弟。由于如今东阳竹编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

显,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且学习竹编工艺的年轻人较少,导致东

阳竹编后继无人,传承陷入困境。为此,何老为东阳市博物馆编了百

来幅有关竹编基础技艺的作品,以供后人学习。对于我校组织的社会

体验活动,老师呈支持态度,认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东

阳竹编体会竹编精美的工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竹编的

制作技艺中,为东阳竹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非遗作

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与民族集体记忆,需要构筑起社会、学校、非遗

传承人等多元化非遗保护传承格局,变“非遗进校园”为“非遗在校

园” ,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第26页

谢谢观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