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知应会手册
罗墅湾收费站党支部
2023 年 7 月
1
应知应会手册
罗墅湾收费站党支部
2023 年 7 月
2
目 录
第一部分 (数)……………………………………03--19
第二部分 (词)……………………………………20--43
第三部分 (语)……………………………………44--74
第四部分 (思)……………………………………75--86
第五部分 (辨)……………………………………87--93
3
第一部分 数
1.一岗双责: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
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2019 年 7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
出)
2.一案双查: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
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2014 年 1 月 13 日,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
告中提出)
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先后提出)
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18 年 4 月 10 日,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
5.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2021 年 11
月 8 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的重
大政治判断)
6.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7.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8.两个坚持: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
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
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22 年 7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调)
9.两步走:从二 O 二 O 年到二 O 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从二 O 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
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10.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
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11.两个一百年: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
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八大报告提出了
两个百年目标,一个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
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2.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2016
年 2 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
13.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2014 年 1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
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14.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
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15.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
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
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中提出)
16.三个始终: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
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
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
6
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17.三不一体: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2019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18.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
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
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19.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
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
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
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
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2016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
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
20.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21.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
度资金使用。(1996 年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对党员领导
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提出的要求)
22.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
组会,按时上好党课。(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23.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
7
要实、做人要实。(2014 年 3 月 9 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
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
24.三带三入: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推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入行(2023 年 4 月
10 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5.三进三解(调研活动):进乡村社区、进厂矿企业、进学校院
所;解群众之盼、解改革之难、解发展之需。(2023 年 4 月 10 日,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6.三个“是不是”:“是不是真正如饥似渴地学?”“是不是真正用
心思考和体悟?”“是不是真正像当年高考、考研那样下过真功夫、硬
功夫?”(2023 年 4 月 10 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7.三对照三排查: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
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照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中指
出的问题,对照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部署中列出的 12 个
方面问题;排查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突出问
题,同时要结合调查研究、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等发现的问题一并加
以梳理归纳。(2023 年 4 月 10 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8
28.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
战要一以贯之。(2018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精神
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29.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1945 年 4 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
《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
30.三个历史决议: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 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议》。
31.三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2016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3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发
表重要讲话强调)
9
34.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
苏调研时强调;2015 年 1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
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35.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2017
年 7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
话强调)
36.四个始终: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
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
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37.四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3
年 6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38.四种形态(监督执纪):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
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
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2015 年 9 月 24
10
日至 26 日,王岐山在福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2016 年 10
月 27 日,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
39.四个自我: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016
年 10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指出)
40.四个不纯: 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2018
年 7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
41.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
境考验。(2012 年 11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42.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
极腐败危险。(2013 年 6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43.四个合格: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
格。(2017 年 3 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指出)
44.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
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和中央委员会。(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
45.四个必须: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
11
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
自立自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
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
生活而奋斗。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
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
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2021 年 11 月 11
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
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46.四个铁一般: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
担当。(2016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第 13 集团军视察时强调)
47.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
行,讲奉献、有作为。(2016 年 04 月 22 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
12
2016 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教育要求广大
党员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
48.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
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
究的工作方案》在严明工作纪律方面强调,调查研究要采取“四不两
直”方式)
49.四学四强:以学铸魂、紧跟核心强忠诚;以学增智、理论武装
强本领;以学正风、廉洁奉公强宗旨;以学促干、推动发展强担当。
(2023 年 4 月 10 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50.四敢精神: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2022 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
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
首创。四个“敢”应时而提,导向鲜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51.四个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自信
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
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52.四个伟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13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
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
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
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1 年 11 月,党的十九
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
验的决议》概括提出)
5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2012 年 11 月 8 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54.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
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
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2022 年 3 月 5 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
提出)
55.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
持发扬斗争精神。(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
14
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56.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
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必须
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
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
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2015 年 1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
57.五个过硬: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
过硬。(2018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研讨班开班式上,对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的 5
点要求)
58.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015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59.五坚持五带头: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带头深学笃行党的创
新理论;坚持大兴调查研究、带头深入一线发现解决问题;坚持敢为
善为真抓实干、带头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带头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反对和防止形式主义、带头落实各项任务。
(2023 年 4 月 10 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60.五种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
开除党籍。(根据《中国党纪处分条例(2018 修订)》第八条)
61.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
15
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
胸怀天下。(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62.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019 年 9 月 4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精准施
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
63.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
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2020 年 4 月 17 日召开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
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做好“保”这六方面的工作)
64.六个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
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中提出)
65.六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
纪律、生活纪律。(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
66.六有政治局面: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
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2016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
67.六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严管党治党。(2022 年 10 月
16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
正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里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必须坚
决实现这六项基本要求)
68.六类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根
据《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的
规定)
69.六大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
建设,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纳入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创新发展形成了党的六大建设一起抓的总体布
局)
70.七大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
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71.七种能力(年轻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
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
72.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
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73.七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
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
17
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
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2014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74.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
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2012 年 12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提出)
75.八大本领: 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
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
领。(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76.八忧八盼:忧集中扎堆、盼加强统筹;忧兴师动众、盼去繁就
简;忧走马观花、盼脚踏实地;忧索要材料、盼深入实际;忧高高在
上、盼低调务实;忧名调实查、盼指导帮助;忧只调不研、盼见行见
效;忧挑肥拣瘦、盼科学选点。(江苏省委督查室围绕基层干部群众
对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
育中开展调查研究的意见建议,梳理出“八忧八盼”)
77.十个明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
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18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
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
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
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
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
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
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
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
伟大社会革命。(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
19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78.十三个方面成就: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在全面从严治党
上;在经济建设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在政治建设上;在全面
依法治国上;在文化建设上;在社会建设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在
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
国统一上;在外交工作上。(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79.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
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
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80.十六个方面伟大变革:党的理论创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战略部署、实现小康、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
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全面从严治党等。(2022 年 10 月 16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20
第二部分 词
1.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
一百年”的目标(到 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和 2049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需要逐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
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人民幸福是
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2.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这里强调的斗争,是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一系列伟大
创新创造,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施的战略举
措、突破遏制、回应挑战、补齐短板的斗争。“伟大斗争”包括:反腐
败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党内思想斗争、同歪风邪气的斗争、
同保护主义的斗争、同破坏法治作斗争、军事领域的斗争、反分裂斗
争、打击三股势力的斗争、同自然灾害的斗争等。
3.伟大工程: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概念,指中国共
产党为领导人民完成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伟大革命而进行的
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它高度概括了执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
方针和要求。
21
4.伟大事业: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
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积极进
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5.伟大梦想: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国梦”,是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中的一部分。中国梦是
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既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又承
担着当代中国的使命,也承担着未来中国发展走向的使命。中国梦的
孕育昭示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作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
“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 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和 20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
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
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6.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 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
会作出的报告中强调的精神。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
刻总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要求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
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
22
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
事业发展新天地。
7.担当精神:指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
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
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党员干部增强担
当精神,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以对党和人民高
度负责的态度干好每一件工作,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
实绩。
8.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
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
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9.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
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
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
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
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
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0.自我净化:就是要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教育引导
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
23
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侵蚀,
提高政治免疫力;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以刮骨疗毒的
决心和意志,自觉向体内病灶开刀,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
忍态度惩治腐败,及时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有效防止
不良风气破坏党内政治生活,使党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11.自我完善:就是要修复肌体、健全机制、丰富功能。着眼于加
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
项,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
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
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全面有效监督,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
平,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12.自我革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勇于变革、勇于创
新,善于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
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革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藩
篱和政策壁垒,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
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创新的强大正
能量,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引领发展潮流、实
现自我超越。
13.自我提高:就是要有新本领、有新境界。永不僵化、永不停
滞,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全面增强执政本
24
领,在学习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在爬坡过坎、跋山涉水中摸
索新规律、凝聚新动力,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
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
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4.政治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这是第一位的要求。
15.大局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大局观,把
握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站在大局上思考和处理问题,自觉地认
识、服从和维护大局,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16.核心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毫不动摇地维护、发展
和巩固党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中央在全党中的领
导核心地位。
17.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自觉主动地以高标准严
格要求自己,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向党的决策看齐,跟
上步伐,保持一致,确立标准,不能偏离。
18.战略定力:是指在错综复杂形势下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
标所具有的战略自信、意志和毅力。战略定力对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目标一旦确定确定,蓝图一旦绘就,党员干部就一定要沉
得住气、稳得住神,不为外界所扰,不为一时利益得失而改变目标和
方向。保持战略定力的核心是保持政治定力,作为一名党员,最核心
的就是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
25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始终维护党中央集体领导毫不动摇,在
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明确、毫不含糊,更加自觉地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不懈奋斗。
19.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后作为
中国新的政治名词,在中央文件中出现,首见于“十二五”规划。其在
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
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这一新名词进入国家新五年规划,
预示着中国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
20.新常态: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
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
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
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21.新发展理念: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称为新发展理念。2015 年 10 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
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 年 10 月,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把“坚
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
本方略之一。同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要坚持新发展
26
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进经
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2.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
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23.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
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内涵包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
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
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
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
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而做到这
一点,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要
以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为目标,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
盾,着力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求
动态均衡。
24.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
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共
十九大报告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
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开放、要什么样的开放、如何更好推动
开放等重大命题。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内涵丰富,既包括开放范围扩
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
27
升。全面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5.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内涵主要体现为:
在领导力量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统一战线集中统一领导,确
保统一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工作对象上,必须着眼不断巩
固和发展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两个范围联盟,扎实做好统一战
线各方面成员的团结引导工作;在工作主体上,必须树立“一盘棋”意
识,形成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的良好局面;在工作机制上,必须
进一步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各领域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升各项
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2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
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中华民族共同
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
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
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27.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反映特定阶级或集团利益及
要求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
等基本形式。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执
政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
作领导权,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全党动手、“一把手”带头、部门负责,
28
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构建“大宣传”的大格局。
28.红色基因:对于共产党人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
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
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
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
魅力。
29.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
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展外交宗旨的承诺,包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公平、
开放、包容、共赢的发展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以及
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根据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
丽的世界”。双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新型国际关系都
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30.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就是影响国家的大事要事,其事关全局、
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涉及政党和国家
的基本方向、基本立场、基本利益、基本道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
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具有全局性、
根本性、长远性意义。
31.中国方案:在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期间,
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作用等阐述了看
法和主张。其中提到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场合提到“中
29
国方案”,表现了当下的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
事务中去,以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体系贡献力量。同时,“中国方案”
的提出,也是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新要求。
32.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应对当前中国安全面临的全面复杂严峻的内外挑战而提出的
新的国家安全理念,是在新安全观基础上提出的大安全观,是指导新
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总体国
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
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
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
33.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
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5 月 31
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着重强调,“要加快构建
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
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二十大
报告中继续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34.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提倡的以“不冲突不对抗、
30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新型
大国关系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的国际关系新型
模式,是大国之间面对国际新形势,避免最终以意识形态对抗或以战
争解决分歧的新方式。
35.全球伙伴关系:2014 年 11 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
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
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此后,习近平在公开讲话中多次提及“全球伙伴
关系”这一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
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建总体稳定、
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
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
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
外交往。
36.全球治理体系:是国际社会管理共同事务的体系。即国际社
会各行为体通过协商、合作、确立共识等方式,开展地区层次乃至全
球范围的全球事务协调与管理,以寻求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并维持正常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互动的体系框架。
37.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8 年 3 月 4
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
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出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
31
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
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
政党制度的最新论述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和理解,增强了“四个自信”。
38.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
开宗明义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坚持和加强党的
领导”中加上“全面”两个字,是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彰显了党
的成熟与自信、坚定与担当。
39.党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1 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
态”;“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
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
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
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
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政治生态就是各类政治主体生存发展的环境
和状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
为政行为。
40.党的政治建设:是指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
的政治路线,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并用党的纲
32
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
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
的政治方向前进。
41.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保持自己的创
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思想
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加强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
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42.党的组织建设:是指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
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党组等内容。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
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党的组织体系是依据党的纲领和章
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要实
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摆在突
出位置。
43.党的作风建设:是指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作风方面所进行
的一系列工作。党的作风建设,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规
范党的活动和党员的行为,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反映
党的特征和品格的良好精神风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4.党的纪律建设: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
33
守的行为规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党内生活的各种“规矩”。党的十
八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对严明党的纪律进行部署,并强调“党面临
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提出“纪律建设”这个概念,在党的全国代表大
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加强纪律建设的高度
重视,表明了我们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坚定决心。
45.党的制度建设:是总结党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
形成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科学化的党内法规和条例准则等党的制度,
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执政党建设内容。随着党
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随着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
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以及制度执行能力
的不断提升。
46.国内大循环: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以国内大循
环为主。意味这些环节主要通过国内来完成,在这一体系下,大部分
产品会由国内企业来生产,再由国内的消费者来消费,要充分发挥我
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不是意味着
有内无外,而是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断
开发国内市场潜力,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进
一步提高内需在经济中比重,可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
47.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
国内循环要处于主体地位,是我国未来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工作重点,
要以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我国的市
34
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应对疫情冲击和外
部打压的临时之策和被动之举,而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长远
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动战略抉择。
48.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
区的先进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其概念
最初来自于十七大报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产
业的健康发展,使之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不同的消费观,生产
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产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
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49.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
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
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中
共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
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
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
自信的强大底气。
50.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各
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
系和管理体制,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等方
面的共享融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并行并重、紧密协同、
此长彼长,巩固线上和线下两个阵地,形成全媒体大传播的新闻宣传
35
格局。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形势
下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和宣传思想工作新特点,科学分析当前舆论
格局的重大变化,立足前沿、把握大势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选择,是维护文
化安全、占领信息制高点的战略举措,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
内容。
51.网络治理:网络治理定义为:“国家、私营企业和公民社会各
自按照自己的角色制定和应用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原则、
标准、规范、决策步骤和共同规划” 。这个定义既包含了互联网的“技
术治理”(网络的发展),也包含了对于网络的治理(网络的使用)。
这个定义规定任何一类参与者都不能独自解决互联网及其使用所带
来的问题。它同样也肯定了不同类别的参与者——政府、私营企业和
公民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责任。
52.讲好中国故事:新形势下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做好对外宣传
工作的新理念、新任务、新要求,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
的中国。对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让世
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53.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
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6
54.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为更好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发展需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
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
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
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
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55.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
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
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基本矛盾的
变化而发展变化。
56.党的基本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指导全局
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
的集中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全部实践的指南和依据。不同的历
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57.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
37
建设方向和效果。2019 年 1 月 31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
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
坚定执行。”这个论断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科学反映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价值的
高度概括,还是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的科学定位。也就是说,
科学制定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
建设中的根本任务,是党的生命线、国家的生命线和人民的幸福线。
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
政治路线的科学性、价值性及其实践统一性。
58.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
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
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
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
想路线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
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59.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
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38
2018 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
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开创性贡献和里程碑意义。这是新
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组织工作中的具体化,是新时代党的组织建
设的总纲领,我们必须切实贯彻落实。
60.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
众的关系,其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自己的工作
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
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水平,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
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2.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
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党员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
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
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
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
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
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敢于执纪问
责。
63.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持按规律办事,创新即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旧的、创造新的事物。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
39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党的二十大报
告中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
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
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
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
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
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
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64.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65.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
靠群众、勇于胜利。
66.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
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67.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
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
奋斗的精神。
68.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
40
神。
69.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
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
不拔的必胜信念。
70.红岩精神: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
然革命正气。
71.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
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72.照金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
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73.大别山精神: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
74.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75.老区精神: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
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
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
相依的光荣传统。
76.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
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77.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41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78.雷锋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
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
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79.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
私奉献。
80.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81.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82.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83.“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
民一家、民族团结。
84.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
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85.改革开放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
互利合作,命运与共。
86.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
不拔、敢于胜利。
87.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88.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
能奉献。
42
89.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
名利、甘于奉献。
90.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91.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92.女排精神: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93.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94.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
与共。
95.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
黄牛。
96.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
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
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
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97.企业家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
责任、拓展国际视野。
98.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99.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
越。
100.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大政
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就业是最
43
大的民生;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是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之间。
44
第三部分 语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新的飞跃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
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
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
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
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21 期
2.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
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0 页
3.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
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
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
45
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21 期
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
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国
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百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
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
运所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8 页
5.“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全党必须自
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坚定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
的领导体制,以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
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0
年 1 月 13 日)
6.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
46
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
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前进。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0 年 12 月
24 日、25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 2022 年
版,第 43 页
7.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
加以落实。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
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
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完善党
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21 期》
8.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进行集中,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集中全党智慧,体现全党共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这样做,既有利
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
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
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8 年 2 月
28 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年版,
第 217 页
47
三、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9.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
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
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
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
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
文明新形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0 页
10.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
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
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
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2018 年 1 月 5 日),
《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18 期
11.我们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
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在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的谈话(2015 年 3 月 29 日),《人
民日报》2015 年 3 月 30 日
48
12.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
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
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
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
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
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
新选择。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侯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
班式上的讲话(2023 年 2 月 7 日),《人民日报》2023 年 2 月 8 日
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
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
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
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
49
2020 年版,第 1-2 页
14.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
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求是》杂志 2022 年第 21 期
15.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2017 年 11 月 10 日),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82 页
16.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
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
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
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
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50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2 月 25),《习
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37-138 页
17.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根本上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体
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要深刻认
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必须保持历史耐心、进行不懈努力。全党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
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23
日),《求是》杂志 2023 年第 1 期
五、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8.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
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统
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
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必须坚定不移深
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
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