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长谈

发布时间:2024-11-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经典长谈

《经典常谈》全书导读《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完成的一本启蒙读物。本书包括十三篇文章,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古代典籍。本书标题虽称“经典”,但并不局限于儒家经典书目,还包括《说文解字》、先秦诸子、辞赋、诗、文等多种古代典籍,覆盖范围广,能够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古代典籍。这本书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朱自清以通俗简明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娓娓讲述古代典籍的基本情况,同时以独到的视角在近代学者的各种学说之间进行甄别、推敲和选择,体现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卓越的学术见解。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应当注意梳理每一篇章的主要内容,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形成阅读笔记。此外,因为《经典常谈》是普及古代典籍知识的图书,所以同学们不能将阅读局限于本书之内,还应当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倾向,选择经典原著进行更深入的阅读。一、作者档案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留学英国,而后在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于 1948 年因病逝世,年仅 50 岁。朱自清曾... [收起]
[展开]
经典长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经典常谈》全书导读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完成的一本启蒙读物。本书

包括十三篇文章,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古代典籍。本书标题虽称

“经典”,但并不局限于儒家经典书目,还包括《说文解字》、先秦诸子、辞赋、诗、

文等多种古代典籍,覆盖范围广,能够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古代典籍。

这本书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朱自清以通俗简明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娓娓

讲述古代典籍的基本情况,同时以独到的视角在近代学者的各种学说之间进行甄别、

推敲和选择,体现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卓越的学术见解。

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应当注意梳理每一篇章的主要内容,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

整理,形成阅读笔记。此外,因为《经典常谈》是普及古代典籍知识的图书,所以同

学们不能将阅读局限于本书之内,还应当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倾向,选择经典原著

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一、作者档案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留学英国,而后在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

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于 1948 年因病逝世,年仅 50 岁。

朱自清曾参与新文学运动、加入文学研究会,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新诗杂谈》等。朱自清的

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背影》《荷

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朱自清以真实的生活体验、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表达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朱自清的作品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

美术文的模范”,《背影》《荷塘月色》分别被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成为中学生

散文学习的代表作品。

二、创作背景

《经典常谈》创作于 1938 年至 1942 年间,这一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页

民族危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命运悬于一线。在此背景下,新文化运动虽已奠

定文化、思想转型的基础,但国难当头,文化的变革不再局限于运动初期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与否定,而是承担起抗战救国的历史使命,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并挖掘传统

文化的积极价值。

朱自清曾参与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编写工作,这不仅开拓了他的学术视野,而且激

发了他关于如何有效传承与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随着抗战形势的严峻,

负责统筹教科书编写工作的杨振声曾建议朱自清可以创作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

章,这一建议成为朱自清写作《经典常谈》的契机。

朱自清认为《经典常谈》是“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而成的,“并无编撰者自己的

创见”,是激发学生经典训练的兴趣的书籍,这反映了他对国民教育的深切关怀。在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激发民族自信心、

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典常谈》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分析,

系统地介绍了《说文解字》《诗经》《论语》等古代典籍,以及孔子、李白、苏轼等

大家的经典作品,旨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还体现出知识分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自觉思考与思想转

变。他们不再一味批判“旧”的传统文化,而是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契合新时代的因

素,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发挥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文化普及中的积极作用。

朱自清创作《经典常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致敬,也是那个

时代知识分子承担历史使命的生动写照,这本书为文化转型时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问题提供了范例,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国学经典导读之作。

三、阅读方法指导

1. 快速阅读,概览全局

首先,通过浏览目录,同学们可以了解全书的整体框架,把握各章节之间的逻辑

关系。接着,同学们可以快速阅读《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与目的。最后,同学们

可以速读各篇章,了解各篇章的主要内容,获取不同篇章的核心要点。

2. 选择性阅读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比如,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优先阅

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对历史感兴趣,则可选择《〈汉书〉第九》或《〈战国策〉

第八》等篇章。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页

同学们也可以带着特定的学习目标进行阅读。比如,想学习《诗经》相关知识,

可以直接阅读《〈诗经〉第四》。

同学们在选择性阅读时,要注意理性选择阅读目标,每次阅读时专注于特定的内

容,切忌贪多求快,避免欲速则不达。

3. 深度阅读,批注写读

在精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使用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感悟或疑问,促进

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可以批注精彩的片段、提出关注的问题、品味独特的语言,同

时摘录书中的经典语句或段落,作为日后学习或引用的资料。

4. 辅助阅读,资料助解

同学们可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平台,查找与书中内容相关的资料或原书,解决

阅读中的疑惑,进行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经典原书,同学们可以将原书内容与《经典常谈》

中朱自清的观点进行比较,通过不同文本间的互文性解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5. 多元方法,提升效果

(1)圈点法:阅读时勾画摘抄,做读书笔记,帮助记忆和复习。

(2)复述法: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部分内容后,尝试在脑海中复述其主要内容,

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

(3)思维导图法:阅读后进行主题分类,搭建思维导图框架,将知识系统化,便

于记忆和应用。

(4)援疑质理:与同学、老师或自己进行深度对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循着

问题深入探究,使阅读更加深入。

四、篇目梳理及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 篇目 时间 心得

第一周

序 30 分钟

《说文解字》第一 60 分钟

《周易》第二 40 分钟

《尚书》第三 60 分钟

《诗经》第四 60 分钟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5页

第二周

“三礼”第五 50 分钟

“春秋三传”第六 50 分钟

“四书”第七 50 分钟

《战国策》第八 40 分钟

《史记》《汉书》第九 60 分钟

第三周

诸子第十 60 分钟

辞赋第十一 40 分钟

诗第十二 60 分钟

文第十三 70 分钟

欢迎你进入《经典常谈》的世界!

《经典常谈》整本阅读指导团队:

朱妮娅  陕西省西安中学 语文教研组备课组长

王 琼  陕西省西安中学 一级教师

杨 颖  陕西省西安中学 二级教师

徐 欢  云南省陈丽芳名师工作室  二级教师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6页

序………………………………………… 01

《说文解字》第一……………………… 03

《周易》第二…………………………… 09

《尚书》第三…………………………… 14

《诗经》第四…………………………… 20

“三礼”第五…………………………… 25

“春秋三传”第六………………………… 29

“四书”第七…………………………… 33

《战国策》第八………………………… 37

《史记》《汉书》第九………………… 41

诸子第十………………………………… 51

辞赋第十一……………………………… 59

诗第十二………………………………… 65

文第十三………………………………… 74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7页

明达:明智通达,指人聪

明且对事物理解透彻。

群经:指中国古代儒家的

众多经典著作。

偏枯失调:形容一种失衡

的状态。

摧残:使受严重损伤或破

坏。

囫 囵 吞 枣: 比 喻 不 加 咀

嚼、不细究地接受或处理

事物,只求其表面,不深

入了解实质。

朱子:即朱熹,是中国南

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

想家、教育家,理学的集

大成者。

勘:对书籍或文献进行校

对和考证,以发现并纠正

其中的错字、脱漏、衍文

等错误,同时比照不同版

本,确定文本的准确内容,

恢复文献原貌的一种学术

活动。

训诂:对古代文献中的字

句进行解释和阐述的学

问,旨在阐明文本的意义、

词汇的用法及其历史文化

背景。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

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

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

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

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

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

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

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

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

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

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

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

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

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

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

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

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

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

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

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

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

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

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

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8页

经典常谈

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

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

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做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

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

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

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

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

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

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

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

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

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

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

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

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

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

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国学”这名字,和

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

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

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

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

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

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

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

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

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

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

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

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

以筌为鱼:筌,捕鱼的器

具。比喻追求事物时不应

执着于手段或形式,而忽

略了本质或目的。

浑称:非正式的、通俗的

或者泛指的称呼、名称。

采择:接受并使用他人的

意见或观点。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9页

者写下这些篇常谈。还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

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引用他的《中

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钞了全份清稿,

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三十一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0页

5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

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

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

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

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

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

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

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

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1 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

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

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

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

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

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

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

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

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

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

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

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

《说文解字》第一

5

本文首先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写起,交代了文字大概产生于夏商之间。接着,本文以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背景介绍了字书的出现和演变,明确《说文解字》这一字书的出现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最后,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六书”

的含义以及书体的演变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梳理“六书”的概念,并

整理相对应的典型例字,还可以另外选取一些常见汉字,结合“六书”知识进行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1页

6

经典常谈

凝成:观点得到浓缩和固

化。

全然无涉:形容两个事物

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

系,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渐归:逐渐返回或趋向于

某一状态。

佚去:失去;散失。

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

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

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

“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

可能的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

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

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

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

是哪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

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

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

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

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

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

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

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

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

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

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

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

历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

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

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

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

称为《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

篇》,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

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

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2页

7

溯源沿流:追溯事物的源

头并沿着其发展脉络进行

探索或研究。

拓墨:用墨将碑文、石刻、

瓦当等文物上的文字或图

案复制下来的过程,常用

于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字与

图像艺术。

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

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无说解。这些书和后世“日

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

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

是通俗的字书。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

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

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

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

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

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

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

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

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

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

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

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

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

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说文序》提起出土的古器物,说是书里也搜罗了古器物

铭的文字,便是“古文”的一部分,但是汉代出土的古器物很少;

而拓墨的法子到南北朝才有,当时也不会有拓本,那些铭文,

许慎能见到的怕是更少。所以他的书里还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

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是没有。到了宋代,古器物出土的多了,

拓本也流行了,那时有了好些金石图录考释的书。“金”是铜器,

铜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鼎文。

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见的铜器大都是周代所作,所以

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

(西元一八九九)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3页

8

经典常谈

钻灼:在古代,人们通过

加热并用尖锐工具钻、灼

烧甲骨(主要是龟甲和兽

骨)。

西元:即公元,源自欧洲

信仰基督教国家,以基督

出生为元年,是当今国际

社会运用最广泛的纪年方

法。

倒铜:铸造铜器过程中的

翻模行为。

甲是龟的腹甲,骨是牛胛骨。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

了就在上面刻字纪录。这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是盘庚(约

西元前一三○○)以后的商代文字。这大概是最古的文字了。

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还有籀文,现

在统统算作古文字,这些大部分是文字统一以前的官书。甲骨

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

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

因用的材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

“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 2

。古代用竹木简最多,

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

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

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

“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二 ”(上)“二”(下)

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 二”

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二”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

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

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

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

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

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

“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

“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

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

正是从“戋”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

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4页

9

孳生:比喻事物不断增长

或产生。

麒麟:是一种神话中的仁

兽,象征着吉祥和祥瑞。

常用来比喻德才兼备的杰

出人物,或寓意着太平盛

世的到来。

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

等 字; 前 者 同 形 同 部, 后 者 不 同 形 不 同 部, 却 都 可 以“ 转

注”。同义字的孳生,大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

缘故。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

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

等,形况字“犹豫”“孟浪”“关关”“突如”等,虚助字

“于”“以”“与”“而”“则”“然”“也”“乎”“哉”等,

都是假借字。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

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

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

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

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

颇不容易分别。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

让意义分得开些。如“久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

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转注假借都是用

字的条例。

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便是象形

的源头。但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某声命物,某声便

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只指声音而言。画出那物

形的大概,是象形字。“文字”与“字”都是通称;分析地说,

象形的字该叫做“文”,“文”是“错画”的意思。3

“文”本于“名”,

如先有“日”名,才会有“日”这个“文”;“名”就是“文”

的声音。但物类无穷,不能一一造“文”,便只得用假借字。假

借字以声为主,也可以叫做“名”。一字借为数字,后世用四声

分别,古代却用偏旁分别,这便是形声字。如“凶”本像箕形,

是“文”,它的“名”是“ 上”。而日期的“期”,旗帜的“旗”,

麒麟的“麒”等,在语言中与“凶”同声,却无专字,便都借用“凶

”字。后来才加“月”为“期”,加“ ”为“旗”,加“鹿”

为“麒”,一个字变成了几个字。严格地说,形声字才该叫做“字”,

“字”是“孳乳而渐多”的意思。4 象形有抽象作用,如一画可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5页

10

经典常谈

以代表任何一物,“ 二”(上)、“二”(下)、“一”、“二”、“三”

其实都可以说是象形。象形又有指示作用,如“刀”字上加一点,

表明刃在那里。这样,旧时所谓指事字其实都可以归入象形字。

象形还有会合作用,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表示一个意义;

那么,旧时所谓会意字其实也可以归入象形字。但会合成功的

不是“文”,也该是“字”。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

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但甲骨文里三种字都已经有了。这里所

说的程序,是近人新说,和“六书说”颇有出入。六书说原有

些不完备不清楚的地方,新说加以补充修正,似乎更可信些。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

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

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

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

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

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

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

更为简便。这从清末以来在新疆和敦煌发现的汉晋间的木简里

最能见出。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

魏晋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书,以一行或一

节为单位。这称为“今草”。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

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

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

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

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

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

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

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遵用:遵循并使用。

徒隶:狱卒。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6页

11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叙。

容庚《中国文字学》。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稿本。

【附注】

1《淮南子·本经训》及高诱注。

2 古代简牍用泥封口,在泥上盖印。

3 《说文·文部》。

4 《说文序》。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7页

12

经典常谈

因往知来:根据过去的

经验和已发生的事情来

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或

结果。

熟习:熟练掌握或熟悉

某种技能、知识等。

行人不至:指行路的人

不来,形容地方偏僻或

道路不通畅。

子息不旺:指家庭中子

女数量少或不够繁荣昌

盛。

洛书:中国古代的图谱,

与河图并称,蕴含宇宙

星象之理。

筮法:中国古代预测吉

凶的占卜方法,尤其指

依据《周易》原理进行

的占筮。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

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

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

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

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

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

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

教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

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

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

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另一个传说却说不是他自出心裁

画的。那时候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图,上面便是

八卦,伏羲只照着描下来罢了。但这因为伏羲是圣人,那时代

是圣世,天才派了龙马赐给他这件圣物。所谓“河图”,便是这个。

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

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但这些神

怪的故事显然是八卦和五行的宣传家造出来抬高这两种学说的

地位的。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

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

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

本文以《周易》的起源、发展过程为线索行文。《周易》最初为卜筮之书,用于预

测吉凶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易》的内涵也逐渐丰富,从单纯的卜筮发展为蕴含

阴阳变化、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经典。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梳理出《周易》

地位的变化过程,思考它是如何一步步上升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通过对八

卦和卦爻辞的解读,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对中国传统哲学的

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周易》第二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8页

13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植物。古人用蓍草茎进行

占卜,认为它具有通灵预

知的能力,是连接人与宇

宙规律的媒介。

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

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

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

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是很少的。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

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牛骨头不缺少,到了周代,渐

渐脱离游牧时代,进到农业社会了。牛骨头便没有那么容易得了。

这时候却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筮法只用些蓍(shī)草那

是不难得的。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

阅历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吉凶。筮的时候用它

的秆子;方法已不能详知,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蓍草,数一下看

是什么数目,看是奇数还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凶。古代

人看见数目整齐而又有变化,认为是神秘的东西。数目的连续、

循环以及奇偶,都引起人们的惊奇。那时候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

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我们一般人直到现在,还嫌恶奇数,

喜欢偶数,该是那些巫术的遗迹。那时候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

所以哲学里用得着它。我们现在还说,凡事都有定数,这就是前

定的意思;这是很古的信仰了。人生有数,世界也有数,数是算

好了的一笔账;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机械的。数又是宇宙的架子,

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1 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

筮法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

八 卦 的 基 础 便 是 一 二 三 的 数 目。 整 画“ —” 是 一; 断

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

;乾、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

些卦的名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着蓍草时触悟

出来的。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

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

《周易》里的卦数。蓍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

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角色。古代巫与卜官

同时也就是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

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的。筮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19页

14

经典常谈

法比卜法简便得多,但起初人们并不十分信任它。直到春秋时候,

还有“筮短龟长”的话。2 那些时代,大概小事才用筮,大事还

得用卜的。

筮 法 袭 用 卜 法 的 地 方 不 少。 卜 法 里 的 兆 象, 据 说 有

一百二十体,每一体都有十条断定吉凶的“颂”辞。3 这些是现

成的辞。但兆象是自然地灼出来的,有时不能凑合到那一百二十

体里去,便得另造新辞。筮法里的六十四卦,就相当于一百二十

体的兆象。那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

《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六爻的次序是由下向

上数的。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

称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但和甲

骨卜辞的性质不一样。

从卦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看,我们知道这些是西

周初叶的纪录,纪录里好些是不连贯的,大概是几次筮辞并列

在一起的缘故。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

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易”是“简易”的意思,是

说筮法比卜法简易的意思。本来呢,卦数既然是一定的,每卦

每爻的辞又是一定的,检查起来,引申推论起来,自然就“简

易”了。不过这只在当时的卜筮官如此。他们熟习当时的背景,

卦爻辞虽“简”,他们却觉得“易”。到了后世就不然了,筮

法久已失传,有些卦爻辞简直就看不懂了。《周易》原只是当

时一部切用的筮书。

《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

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

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

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4,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

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

称引《诗》《书》,也没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

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

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

筮短龟长:古人认为甲骨

占卜的传统更为悠久且结

果更为可靠,筮法相比龟

卜显得不够精确或权威。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0页

15

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

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地确切

地解释卦爻辞,其实倒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

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

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

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这个字后来成为解释《周易》的

专门名词。但彖辞断定的涵义,象辞推演的观念,其实不是真

正从卦爻里探究出来的;那些只是作传的人傅会在卦爻上面的。

这里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象辞的话更有

许多和《论语》相近的。但说到“天”的时候,不当作有人格

的上帝,而只当作自然的道,却是道家的色彩了。这两种传似

乎是编纂起来的,并非一人所作。此外有《文言》和《系辞》。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

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

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说卦》

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

譬如乾卦象征着天,又象征着父之类。《序卦》说明六十四卦

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这三种

传据说是河内一个女子在什么地方找着的,后来称为《逸易》;

其实也许就是汉代人作的。

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那

整画“—”是奇数,代表天,那断画“--”是偶数,代表地。

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阴阳的观念是从男女来的。有天地,

不能没有万物,正和有男女就有子息一样,所以三画才能成一卦。

卦是表示阴阳变化的;《周易》的“易”,也便是变化的意思。

为什么要八个卦呢?这原是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但这时

候却想着是万象的分类。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

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

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这样,

抱残守缺:形容人拘泥于

旧事物而不愿接受新事

物,坚持保留不完整的、

过时的东西。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1页

16

经典常谈

八卦便象征着也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间世了。八卦重

为六十四卦,卦是复合的,卦象也是复合的,作用便更复杂更具

体了。据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班圣人看了六十四卦的象,

悟出了种种道理,这才制造了器物,建立了制度、耒耜以及文字

等等东西,“日中为市”等等制度,都是他们从六十四卦推演出

来的。

这个观象制器的故事,见于《系辞》。《系辞》是最重要

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爻辞发挥着的融合儒道

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地增加了《周易》的价值,

抬高了它的地位。《周易》的地位抬高了,关于它的传说也就

多了。《系辞》里只说伏羲作八卦;后来的传说却将重卦的,

作卦爻辞的,作《易传》的人,都补出来了。但这些传说都比

较晚,所以有些参差,不尽能像“伏羲画卦说”那样成为定论。

重卦的人,有说是伏羲的,有说是神农的,有说是文王的。卦

爻辞有说全是文王作的;有说爻辞是周公作的;有说全是孔子

作的。《易传》却都说是孔子作的。这些都是圣人。《周易》

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所以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特别深切;

这成了他们一部传道的书。所以到了汉代,便已跳到《六经》

之首了 5。但另一面阴阳八卦与五行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地演变

出后来医卜星相种种迷信,种种花样,支配着一般民众,势力

也非常雄厚。这里面儒家的影响却很少了,大部分还是《周易》

原来的卜筮传统的力量。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

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参考资料】

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册上)。

李镜池《易传探原》(同上)。

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同上)。

观象制器:通过观察自然

界天文现象、遵循宇宙运

行法则,来创造、制作器

物。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2页

17

【附注】

1 二语见《易·系辞》。太极是混沌的元气,两仪是天地,

四象是日月星辰。

2 《左传》僖公四年。

3 《周礼·春官·太卜》。

4 《古论语》作“易”,《鲁论语》作“亦”。

5 《庄子》“天运篇”和“天下篇”所说《六经》的次序是:

《诗》《书》《礼》《乐》《易》《春秋》,到了《汉书·艺文志》,

便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3页

18

经典常谈

诘屈聱牙:形容文辞晦涩

难懂,句子曲折拗口,难

以阅读或理解。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

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

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虽然也须略

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

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

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

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

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

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

言”1,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

通话却变成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

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

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

地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

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

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

有称为“谟”2 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

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亲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

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

本文并未聚焦于《尚书》内容的详尽剖析,而是别出心裁地引领读者深入伏生传书

的传奇事迹,并细述了围绕《尚书》所展开的古今文本之争,从而勾勒出这部典籍历经

沧桑的传播过程。《尚书》向来以文辞艰涩、意蕴深邃著称,其语言之复杂、涵义之深远,

常令人望而生畏。面对这样一部有难度的著作,作者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引领读者深入,

展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在阅读时,同学们应细读《尚书》的波折传播历程以及古今文

之争,体会经典流传千年的不易。

《尚书》第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4页

19

尊信:尊重并信任,持有

崇高的敬意并且坚信不

疑。

书禁:指书籍的禁止或限

制,即官方或权威机构禁

止某些书籍的出版、流通

或阅读。

流布:广泛流传、散布。

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

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

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

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

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纪

录的意思 3;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

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

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

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

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4。“书”上加一“尚”

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经”,始于《荀

子》5,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

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

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

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 6。伏生本是秦博士。

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

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

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

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

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

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去。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

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

的隶书钞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

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立官,

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员若干人。每家有所谓“师

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

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

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博士,却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

当时去伏生已久,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5页

20

经典常谈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

的样子。

微言大义:指言辞精微而

含义深远,通过简练的言

语表达深刻的道理。

书》完整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

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 7 这二十九篇,东汉经学

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现在差不多亡失干净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

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这些经传

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文”,其实只是晚周民间别体字。

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家

的主人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书》

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

武帝时,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

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书”,所以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

里。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先后领校皇家藏书。刘向开始用《古

文尚书》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脱简及异文各若干。哀帝时,

刘歆想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立博士;

这些都是所谓“古文”经典。当时的“五经”博士不以为然,

刘歆写了长信和他们争辩 8。这便是后来所谓今古文之争。

今古文之争是西汉经学一大史迹。所争的虽然只在几种经

书,他们却以为关系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道甚大。“道”

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

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不过两派的学风确也有不同处。大致今

文派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思以其道易天下”9,所以主张通

经致用。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

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

他们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训诂典

礼名物之间。他们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畸的地方。到了

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

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学者也以兼通为贵,不再专主一家。但

是这时候“古文”经典中《逸礼》即《礼》古经已经亡佚,《尚

书》之学,也不昌盛。

东汉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6页

21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和气

息。比喻默默无闻,没有

名声,或不产生影响。

联缀:把分散的部分连接

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口诵心维:口中念诵,心

中思考或铭记。

非常宝爱,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他是怕“《古文尚书》学”

会绝传,所以这般珍惜。当时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那一卷《古

文尚书》作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10原来“《古文尚书》学”

直到贾逵才真正开始;从前是没有什么师说的。而杜林所得只

一卷,决不如孔壁所出的多。学者竟爱重到那般地步。大约孔

安国献的那部《古文尚书》,一直埋没在皇家图书馆里,民间

也始终没有盛行,经过西汉末年的兵乱,便无声无臭地亡失了罢。

杜林的那一卷,虽经诸大师作注,却也没传到后世;这许又是

三国兵乱的缘故。《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

够露头角,还一而再地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这在西汉就有。

汉成帝时,因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无人通晓,下诏征求

能够通晓的人。东莱有个张霸,不知孔壁的书还在。便根据《书

序》,将伏生二十九篇分为数十,作为中段,又采《左氏传》及《书

序》所说,补作首尾,共成《古文尚书百二篇》。每篇都很简短,

文意又浅陋。他将这伪书献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图书馆藏着的

孔壁《尚书》对看,满不是的。成帝便将张霸下在狱里,却还

存着他的书,并且听它流传世间。后来张霸的再传弟子樊并谋反,

朝廷才将那书毁废;这第一部伪《古文尚书》就从此失传了。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

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11,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

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他是个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

尚书》孔传,是很费了心思的。他采辑群籍中所引“逸书”,以

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他是参照汉

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

共五十八篇 12,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

篇数。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

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

所谓大经大法,足以取信于人。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

“十六字心传”13,正在他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出这部伪

书影响之大。其实《尚书》里的主要思想,该是“鬼治主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7页

22

经典常谈

词旨坦明:形容言辞或文

意表达得清晰明白,没有

隐晦或复杂的修饰。

像《盘庚》等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

以为所欲为,不受什么政治道德的拘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

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这叫作“鬼治主义”。

“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富力的增加,文化大开。

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建筑在人性上面。

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张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

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

鬼神的压迫。”这叫作“德治主义”。14 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

治主义”思想的,自然比包含着“德治主义”思想的可信得多。

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的时代,他的伪书所以专

从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

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 15;这《古

文尚书》大概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

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可是后来经过怀帝永嘉之乱,这

部伪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

发见了它,便拿来献到朝廷上去。这时候伪《古文尚书》孔传

便和马、郑注的《尚书》并行起来了。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

马、郑的多,南方的学者才是信伪孔的多。等到隋统一了天下,

南学压倒了北学,马、郑《尚书》,习者渐少。唐太宗时,因

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四年(西

元六五三),颁行天下,考试必用此本。《正义》成了标准的官书,

经学从此大统一。那《尚书正义》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

伪孔定于一尊,马、郑便更没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残缺了,

宋以来差不多就算亡了。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这般冒名顶

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时候。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南宋

的吴棫首先发难。他有《书稗传》十三卷 16,可惜不传了。朱子

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17 但

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8页

23

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

建立道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地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

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鷟著《尚

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

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

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

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

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

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

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

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

然可观;不过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

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诸大师的劳绩是不朽的。

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该分别地看。照近人的意见,“周

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

“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

“虞夏书”大约多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

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

之分了。

【参考资料】

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序例》及卷三十六《伪孔安国序》。

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

【附注】

1 “雅言”见《论语·述面》。

2 《说文》言部:“谟 , 议谋也。”

3《说文》书部:“书 , 著也。”

4《论衡·正说篇》。

5《劝学篇》。

严密:仔细检查、审核。

决疑:解决疑惑。

定谳:指证据明确可以做

出判断。

然疑:形容人既不完全肯

定也不彻底否定,处于一

种犹豫或不确定的状态。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29页

24

经典常谈

6 裴驷《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 ,《伏氏碑》云。”

7《论衡·正说篇》。

8《汉书》本传。

9 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10《后汉书·杨伦传》。

11《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

12 桓 谭《 新 论》 作 五 十 八,《 汉 书· 艺 文 志》 自 注 作

五十七。

13 见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 , 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 , 是舜对

禹的话。

14 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辨》第二册 )。

15《晋书·荀嵩传》。

16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

17 见《朱子语类》七十八。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0页

25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音

乐等极为动人,使人情感

起伏,心绪激荡。

酬神作乐:为了答谢神明

的庇佑或祈求神灵保佑,

进行举办庆典或演奏音

乐、表演舞蹈等娱乐活动。

竞胜: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块 垒: 原 指 累 积 的 块 状

物,后来在文学中常用来

比喻心中的气愤或愁闷的

情绪。

并行不悖:多个事物同时

进行,互不妨碍,彼此之

间没有冲突或矛盾。

均齐:诗句或诗节在字数、

音节或结构上的对称和整

齐。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

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

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

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

脚也踏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

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

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1 似乎就是描

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

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

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

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

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

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2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

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踏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

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

槌儿、芦管儿 3,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

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

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

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

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诗经》第四

本文从诗的源头——歌谣说起,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口头的“歌谣”发展到书面的“诗”

的历程,以及《诗经》的形成过程。接着,本文从“诗言志”出发,展现了古人通过断

章取义的方式,使《诗经》具备了政治教化的作用;孔子也曾根据教授学生的需要,断

章取义地解释那些诗篇。诗的教化作用基本建立在“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上,

因此在阅读时,同学们不妨结合课内所学的《关雎》《蒹葭》等篇目,理解本文关于《诗

经》“六义”的解说。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1页

26

经典常谈

落成:指建筑物完工,可

以投入使用。

讽谏:用含蓄、委婉的方

式表达批评或劝告。

教化:通过教育和感化,

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

和社会价值观。

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

写的诗了。但纪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

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

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

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

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

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

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

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

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

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

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

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

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

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

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

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

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

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

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

的《诗经》了。4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言 )这个字就是“言”“志”

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

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

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

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

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

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

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2页

27

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

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

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

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

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

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5,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

做学问的工夫。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7,本

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

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

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

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8 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

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9 又说诗可以鼓舞人,

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10 孔

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

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

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

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

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

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

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

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差不多全是

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

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

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

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

零露溥兮:形容清晨时分

露珠轻柔遍布的景象。

断章取义:指从完整的文

章或语句中截取部分段落

或词句,脱离原意,单独

解释,以符合自己的观点

或用途。

朴野:保持原始、纯真的

状态,没有受到过多文明

或人为修饰的样子。

变本加厉:情况比原来更

加严重。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3页

28

经典常谈

托名:借用别人的名义来

进行某种活动或发表言

论、作品。

“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

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

孔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11 的见解,

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

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12。

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

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

作诗人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

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地表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

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

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

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助成序说,

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

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地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

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地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

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地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

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

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

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

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

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

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

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

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

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

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

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

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4页

29

其中邶、鄘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13

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

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

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

铺陈今之政教善恶”14 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

谲谏(jué jiàn)”;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

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

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

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作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

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

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

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

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参考资料】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下)。

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同上)。

朱自清《言志说》(《语言与文学》)。

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

【附注】

1《吕氏春秋·古乐篇》。

2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

“歌谣”章。

3“土鼓”“蒉桴”见《礼运》和《明堂位》,“苇”见《明

堂位》。

4 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 , 其中六篇有目无诗 , 实存三百

零五篇。

5《卫风·淇奥》的句子。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直

接叙述当前政治与教育的

好坏情况,不加掩饰地评

价现在社会治理与教化方

面的是非优劣。

谲谏:这里指通过隐喻、

暗示等非直接手段表达批

评和建议,以期达到劝诫

的目的。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5页

30

经典常谈

6《论语·学而》。

7“巧笑倩兮 , 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句子 ;“素以

为绚兮”一句今已佚。

8《论语·八佾》。

9“思无邪”《鲁颂·駉》的句子 ;“思”是语词 , 无义。

10《论语·阳货》。

11 见《孟子·万章》。

12 见《孟子·万章》。

13 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14《周礼·大师》郑玄注。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6页

31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

无所不包。

贪多务得:指在求知、学

习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所

需。这里指不管是否还要

或合理,最大限度获取个

人利益。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

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

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

这些为礼的三本 1;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

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

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

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

思想可以叫作礼治主义。

怎样叫作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

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

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

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

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

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

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

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教人节制,

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

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

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

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

“三礼”第五

本文从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现象写起,首先明确了何为礼的“三本”,并从

政治制度、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角度阐明礼的深层内涵,还介绍了附属于礼的“乐”

的概念及其作用。关于礼的经典,作者主要介绍了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和《礼记》。

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梳理这三种经和《礼记》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

另外,本文还体现出珍贵的辩证法思想,既强调礼在当时的积极作用,也强调了礼

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更提出了对继承古代文化的宝贵看法。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7页

32

经典常谈

祭社稷:“社”指土地神,

“稷”指谷物神,合称社

稷,代指国家和皇权。祭

社稷是古代中国的祭祀仪

式,是祈求五谷丰登、国

泰民安的重要典礼,象征

对国家根基和农业丰收的

尊敬与祈福。

报本返始:指回报根本,

追溯源头,强调不忘本源,

常用于表达对祖先、根源

或者基本原则的尊重与回

归。

子诸侯祭社稷(jì shè jì),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

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的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

按儒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2 的意思。报本返始是庆

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勉力去报答的意思。但

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

种种祭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作礼的一部分。

但这种礼教人恭敬,恭敬便是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

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却因恩谊的亲疏,

又定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通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

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

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

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

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

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

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

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份儿。这些

个规矩也是礼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着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

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是通乎人

情的。3 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

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

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个制度、仪式或规

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

跟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

些礼的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

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

子》里攻击礼,说“有了礼,忠信就差了”4

;后世有些人攻击礼,

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5;近来大家攻击礼教,说“礼教是吃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8页

33

礼乐刑政:古代中国的四

种治国理念和方法,包括

礼法、乐教、刑罚和政令。

礼坏乐崩:形容社会的伦

理道德规范和文化秩序遭

到严重破坏,通常用来描

述一个时代或社会的衰败

状态。

审乐:通过欣赏、分析音

乐 来 领 悟 其 内 涵、 情 感

以及背后的文化与教育意

义。

衰废:事物的力量、活力、

影响力等显著减弱,进入

衰退废弃的状态。

踵事增华:指继续前人的

事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和完善,使之更加

辉煌华丽。

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

来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 6。

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

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7。这便是乐本。乐教人平

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人人能够

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天下

就治了。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是相通的。

按儒家说,礼乐刑政,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

章了,便是王道。这四件是互为因果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

所以审乐可以知政 8。“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

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9 吴公子季札到鲁

国观乐,乐工奏哪一国的乐,他就知道是哪一国的;他是从乐

歌里所表现的政治气象而知道的。10 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

分不开的。孔子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那时

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习这些。这些诗、礼、乐,在那时代

都是贵族社会所专有,与平民是无干的。到了战国,新声兴起,

古乐衰废,听者只求悦耳,就无所谓这一套乐意。汉以来胡乐

大行,那就更说不到了。

古代似乎没有关于乐的经典,只有《礼记》里的《乐记》,

是抄录儒家的《公孙尼子》等书而成,原本已经是战国时代的

东西了。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那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礼古经》已亡佚,

《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但据近来的研究,这

两部书实在是战国时代的产物。《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

制,但多半只是士的礼。那些礼是很繁琐的,踵事增华(zhǒng

shì zēng huá)的多,表示诚意的少,已经不全是通乎人情的了。

《仪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却

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那些制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战国时代;

但组成了整齐的系统,便是著书人的理想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39页

34

经典常谈

“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

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礼记》:这《礼记》

是一个广泛的名称。这些“记”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

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

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

说。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戴德的侄儿。相传他们是这两

部书的编辑人。但二戴都是西汉的《仪礼》专家。汉代有“五经”

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经学影响大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仪

礼学后来立了博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汉代经师的家法最严,

一家的学说里绝不能掺杂别家。但现存的两部“记”里都各掺

杂着非二戴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两部书是别人假托二戴的名

字纂辑 (zuǎn jí) 的;至少是二戴原书多半亡佚,由别人拉杂凑

成的,——可是成书也还在汉代。——这两部书里,《小戴记》

容易些,后世诵习的人比较多些;所以差不多专占了《礼记》

的名字。

【参考资料】

洪业《礼记引得序》。

《仪礼引得序》。

【附注】

1《礼论篇》。

2《礼记·郊特牲》。

3《礼记·乐记》。

4《老子》三十八章。

5 阮籍语 , 原文见《世说新语·任诞》。

6《荀子·乐论篇》,《礼记·乐记》。

7《礼记·乐记》。

8《礼记·乐记》。

纂辑:指收集材料、整理

编辑成书的过程。

拉杂:杂乱,没有条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0页

35

9《礼记·乐记》。

10《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1《论语·泰伯》。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1页

36

经典常谈

不能行道:这里是指孔子

年老,不能再继续宣扬自

己的思想。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

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

但是后世都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

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

至少是他编的。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

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

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

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

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

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

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哪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

麟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

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

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

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

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

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

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

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

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

“春秋三传”第六

本文首先讲述了《春秋》的著者及其记事风格,即“春秋笔法”,以曲折的文笔寓

褒贬之意。接着,本文介绍了“春秋三传”——《左传》以丰富的史实和生动的叙述对《春秋》

进行了详细补充和解释,《公羊传》和《榖梁传》则侧重于对《春秋》义理的阐释和发挥,

强调其中的道德教训和政治原则。三传各展所长,共同构成了对《春秋》的完整解读,

为后世学者探索春秋时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基础。在阅读时,

同学们不妨结合课内所学的《曹刿论战》,理解《左传》篇章的辞令之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2页

37

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

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

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

是真的。《春秋》只是鲁国史官的旧文,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春秋》

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学家

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不过书中残阙(cán quē)、

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

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七二二至前四八一);后世

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

编年在史学上是个大发明;这教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确

实性。“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

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所记的齐桓公、

晋文公的霸迹最多;后来说“尊王攘夷(zūn wáng rǎng yí)”是《春

秋》大义,便是从这里着眼。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像晋

国董狐不怕权势,记“赵盾弑其君”1,齐国太史记“崔杼弑其君”2,

虽杀身不悔,都为的是征实和惩恶,作后世的鉴戒。但是史文

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

《国语》记楚国申叔时论教太子的科目,有“春秋”一项,说“春

秋”有奖善惩恶的作用,可以戒劝太子的心。孔子是第一个开

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鲁春秋》也该是他的一种科

目。关于劝惩的所在,他大约有许多口义传给弟子们。他死后,

弟子们散在四方,就所能记忆的又教授开去。《左传》《公羊传》

《穀梁传》,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

大概就是指的这一些。

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

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

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

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

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拨乱反正的程序。这都是王道。而

掺进手:介入、参与某件

事情。

残阙:即“残缺”,通常

指古籍、文物等因年代久

远、破损而导致的不完整

状态,。

霸迹:指历史上霸主或强

大势力留下的显著事迹、

影响。

尊王攘夷:“尊王”是尊

崇周天子,维护以周天子

为中心的封建等级秩序;

“攘夷”是排斥、抵御周

边被视为“夷狄”的外族

侵扰,保护中原文化与领

土完整。

劝惩:通过奖励和惩罚两

种手段教导人们分辨是非。

口义:通过口述的方式传

授经典文献的内容和解

释,强调师徒之间直接的

交流与理解。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3页

38

经典常谈

敬天事鬼:强调既要尊重

自然法则和社会秩序,又

要保持与超自然世界和谐

相处。

穿凿傅会:将本来没有关

联的事物勉强联系在一

起。

穀:中国古代对粮食作物

的总称,特别是指谷物,

比如稻、麦、黍、稷、豆等,

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粮食来

源。

天经地义:形容道理极其

正当,不容置疑。

秦火:特指秦始皇焚书事

件。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

加强中央集权,下令销毁

除医学、占卜、种树等实

用书籍之外的大量古典文

献,特别是其他学派(如

儒家)的著作,以防止这

些书籍中的思想与他的统

治理念相冲突。

敬天事鬼,也包括在王道里。《春秋》里记灾,表示天罚,记鬼,

表示恩仇,也还是劝惩的意思。古代记事的书常夹杂着好多的

迷信和理想,《春秋》也不免如此;三传的看法,大体上是对的。

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地咬嚼;这一咬嚼,

便不顾上下文穿凿傅会(chuān záo fù huì)起来了。《公羊》《穀

梁》,尤其如此。

这样咬嚼出来的意义就是所谓“书法”,所谓“褒贬”,

也就是所谓“微言”。后世最看重这个。他们说孔子修《春秋》,“笔

则笔,削则削”3,“笔”是书,“削”是不书,都有大道理在内。

又说一字之褒,比教你作王公还荣耀,一字之贬,比将你作罪

人杀了还耻辱。本来孟子说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4,

那似乎只指概括的劝惩作用而言。等到褒贬说发展,孟子这句

话倒像更坐实了。而孔子和《春秋》的权威也就更大了。后世

史家推尊孔子,也推尊《春秋》,承认这种“书法”是天经地义;

但实际上他们却并不照三传所咬嚼出来的那么穿凿傅会地办。

这正和后世诗人尽管推尊《毛诗》“传”“笺”里比兴的解释,

实际上却不那样穿凿傅会的作诗一样。三传,特别是《公羊传》

和《穀梁传》,与《毛诗》“传”“笺”,在穿凿解经这件事

上是一致的。

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

为主。公、穀以解经为主,所以咬嚼得更利害些。战国末期,专

门解释《春秋》的有许多家,公、穀较晚出而仅存。这两家固然

有许多彼此相异之处,但渊源似乎是相同的;他们所引别家的

解说也有些是一样的。这两种《春秋》经传经过秦火,多有残

阙的地方;到汉景帝、武帝时候,才有经师重加整理,传授给人。

“公羊”、“穀梁”只是家派的名称,仅存姓氏,名字已不可知。

至于他们解经的宗旨,已见上文;《春秋》本是儒家传授的经典,

解说的人,自然也离不了儒家,在这一点上,三传是大同小异的。

《左传》这部书,汉代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这个左丘明,

有的说是“鲁君子”,有的说是孔子的朋友;后世又有说是鲁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4页

39

国的史官的。5 这部书历来讨论的最多。汉时有“五经”博士。

凡解说“五经”自成一家之学的,都可立为博士。立了博士,

便是官学;那派经师便可做官受禄。当时《春秋》立了公、穀

二传的博士。《左传》流传得晚些,古文派经师也给它争立博士。

今文派却说这部书不得孔子《春秋》的真传,不如公、穀两家。

后来虽一度立了博士,可是不久还是废了。倒是民间传习的渐

多,终于大行!原来公、穀不免空谈,《左传》却是一部仅存

的古代编年通史(残缺又少),用处自然大得多。《左传》以外,

还有一部分国记载的《国语》,汉代也认为左丘明所作,称为《春

秋外传》。后世学者怀疑这一说的很多。据近人的研究,《国语》

重在“语”,记事颇简略,大约出于另一著者的手,而为《左传》

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这书的说教,也不外尚德、尊天、敬神、

爱民,和《左传》是很相近的。只不知著者是谁。其实《左传》

著者我们也不知道。说是左丘明,但矛盾太多,不能教人相信。

《左传》成书的时代大概在战国,比公、穀二传早些。

《左传》这部书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

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

大违背了征实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晋范宁作《穀

梁传序》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章美,“富”

是材料多,“巫”是多叙鬼神,预言祸福。这是句公平话。注《左

传》的,汉代就不少,但那些许多已散失;现存的只有晋杜预注,

算是最古了。

杜预作《春秋序》,论到《左传》,说“其文缓,其旨远”;“缓”

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左

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左传》的文学本领,

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春秋列国,盟会颇繁,使臣会

说话不会说话,不但关系荣辱,并且关系利害,出入很大,所

以极重辞令。《左传》所记当时君臣的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

只是平心静气地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关系利害:形容事物之间

相互关联,并可能对彼此

的利益、得失产生重要影

响的状态。

从容委曲:形容人处理事

情时态度平和而不急躁,

同时能够灵活变通,周全

细致地考虑和处理各种情

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5页

40

经典常谈

这固然是当时风气如此,但不经《左传》著者的润饰工夫,也

决不会那样在纸上活跃的。战争是个复杂的程序。叙得头头是

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这差不多全靠忙中有闲,

透着优游不迫神儿,才成。这却正是《左传》著者所擅长的。

【参考资料】

洪业《春秋传引得序》。

【附注】

1《左传》宣公二年。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史记·孔子世家》。

4《孟子·滕文公下》。

5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鲁君子”,《汉书·刘歆传》

说“亲见夫子”,“好恶与圣人同”,杜预《春秋序》说是“身

为国史”。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6页

41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

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

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

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

熟的。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

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

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

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

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

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

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

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

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

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

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

元一三一三)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

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

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

《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

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

“四书”第七

本文介绍了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大

学》构建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框架;《中庸》提倡中和之道,追求言行适度;《论语》

记载孔子言行,彰显仁礼智慧;《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提倡性善仁政。“四书”紧密

相连,共同构筑起儒家的思想核心,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在阅读过

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理解朱子将“四书”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

序排列的原因,并加以梳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7页

42

经典常谈

贯串:某个要素或主题起

连接作用,使各部分成为

一个统一整体。

洒扫进退:这里指个人在

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良好

习惯和恰当的社交礼仪。

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

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1《中庸》很

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

可惜都不传了。2 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

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

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

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

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

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

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

了路。”3 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

‘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

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4

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

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体现了人的

教养和处事智慧。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

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

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

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

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5,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

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6,

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

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

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8页

43

提纲挈领:比喻抓重点、

抓关键,把握事物的主要

脉络或核心要点,以便有

效地总揽全局,清晰有序

地处理或论述问题。

猎取功名:指热衷于追求

功名利禄。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

规则、习惯等,经过人们

长时间的共同使用和默认

而形成的共识,是一种社

会公认的习俗或惯例,并

非由法律明文规定。

时中:指在不同境遇下,能

够做出最合适的判断和选择。

忠恕:忠,指对君主或上级

的忠诚,也泛指对待他人时

真诚的态度。恕,指以仁爱

之心待人,不计较。忠与恕

共同构成儒家待人接物的基

本准则。

知仁勇:即智慧、仁爱、英勇,

三者共同塑造了儒家心目中

的理想人格模型。

五伦:又称五常,指君臣有

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

但 朱 子 的 意 思, 有 了《 大 学》 的 提 纲 挈 领(tí gāng qiè

lǐng),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

《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

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

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

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

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后来

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

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

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

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

居然约定俗成了。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

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因为要使传合经,他又颠倒了原文的

次序,并补上一段儿。他注《中庸》时,虽没有这样大的改变,

可是所分的章节,也与郑玄注的不同。所以这两部书的注,称

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孟》的注,却是融合

各家而成,所以称为《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的

经一章,朱子想着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话;传十章,他相信是曾

子的意思,由弟子们记下的。《中庸》的著者,朱子和程子一

样,都接受《史记》的记载,认为是子思。7 但关于书名的解释,

他修正了一些。他说,“中”除“不偏”外,还有“无过无不及”

的意思;“庸”解作“不易”,不如解作“平常”的好。8 照

近人的研究,《大学》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荀子相同的地方,

大概是荀子学派的著作。《中庸》,首尾和中段思想不一贯,

从前就有人疑心。照近来的看法,这部书的中段也许是子思原

著的一部分,发扬孔子的学说,如“时中”“忠恕”“知仁勇”“五

伦”等。首尾呢,怕是另一关于《中庸》的著作,经后人混合

起来的;这里发扬的是孟子的天人相通的哲理,所谓“至诚”“尽

性”,都是的。著者大约是一个孟子学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49页

44

经典常谈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

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

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

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

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

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

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

的“浩然之气”,9 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

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这在儒家叫作攻异端,

功劳是很大的。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辩”,他自己

也觉得的;10 他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

温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11

《孟

子》有东汉的赵岐注。《论语》有孔安国、马融、郑玄诸家注,

却都已残佚,只零星地见于魏何晏的《集解》里。汉儒注经,

多以训诂名物为重;但《论》《孟》词意显明,所以只解释文

句,推阐义理而止。魏晋以来,玄谈大盛,孔子已经道家化;

解《论语》的也多参入玄谈,参入当时的道家哲学。这些后来

却都不流行了。到了朱子,给《论》《孟》作注,虽说融会各家,

其实也用他自己的哲学作架子。他注《学》《庸》,更显然如此。

他的哲学切于世用,所以一般人接受了,将他解释的孔子当作

真的孔子。

他那一套“四书”注实在用尽了平生的力量,改定至再至三;

直到临死的时候,他还在改定《大学诚意章》的注。注以外又

作了《四书或问》,发扬注义,并论述对于旧说的或取或舍的

理由。他在“四书”上这样下工夫,一面固然为了诱导初学者,

一面还有一个用意,便是排斥老、佛,建立道统。他在《中庸

章句序》里论到诸圣道统的传承,末尾自谦说,“于道统之传,

不敢妄议”;其实他是隐隐在以传道统自期呢。《中庸》传授心法,

正是道统的根本。将它加在《大学》《论》《孟》之后而成“四书”,

朱子自己虽然说是给初学者打基础,但一大半恐怕还是为了建

阙疑:不轻易下定论,不妄

自猜测未知。

隅反:原文为“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形容

学习能力强,从一点就能推

知全面,后指类推。

浩然正气:指正大刚直的

道德精神力量。

咄咄逼人:指言语或态度

非常强势,使人感到紧迫

或处于被动状态。

异端:与主流教义或公认

理论相悖的观点、学说或

教派。

圭角:圭,我国古代的天

文仪器。圭角指锋芒、迹象。

残佚:形容书籍、文献、

文物等因年代久远或其他

因素变得不完整的情况。

推阐义理:指深入分析并

阐述道理或者理论。

参入:同“掺入”,这里

指融入其他学派的哲学思

想或元素。

玄谈:指魏晋南北朝时期

流 行 的 一 种 高 深、 抽 象

的哲学谈论方式。这种谈

论往往脱离具体事物,偏

向理论上的思辨和概念分

析,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

抽象性。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第50页

45

立道统,不过他自己不好说出罢了。他注“四书”在宋孝宗淳

熙年间(西元一一七四至一一八九)。他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

注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他果然成了传儒家道统的大师了。

【附注】

1 九经 :《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十三经 :

《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

2《汉书·艺文志》有《中庸说》二篇 ,《隋书·经籍志》

有戴颙《中庸传》二卷 , 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

3 原文见《大学章句》卷头。

4 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

5 原文见《中庸章句》卷头。

6 朱子《大学或问》卷一。

7《孔子世家》。

8《中庸或问》卷一。

9《公孙丑》。

10《滕文公》。

11《孟子集注序说》引程子说。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样书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