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工智能》周报173期(聚焦智能座舱)

发布时间:2024-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今日人工智能》周报173期(聚焦智能座舱)

M O D E R N - D A Y 2今 日 导 读聚焦智能座舱:汽车产业的新前沿《今日人工智能》总编 李晓大家好呀,我是《今日人工智能》总编李晓。本周是我们陪大家渡过的第173个周末。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对智能座舱这一汽车产业新前沿的理解与洞见。回顾汽车产业的百年历史,座舱的演变无疑是技术进步的缩影。从最初的机械式座舱,到电子式座舱的音视频娱乐,再到如今的智能座舱,每一次技术的跃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与汽车的互动方式。智能座舱的兴起,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更是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代表着汽车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竞争的新战场。十年前,特斯拉Model S横空出世,智能座舱的概念首次被广泛认知。它的设计理念——无实体按键、中控屏控制、OTA升级——预示着未来汽车座舱的方向。智能座舱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显示和控制平台,它正在转变为一个智能的交互中心,能够学习驾驶者的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成为驾驶者的“第三生活空间”。在这一领域,我们见证了主机厂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不断地引入新兴技术,以提升智能座舱的算力、交互速度和感知能力。这些技术的融合,让汽车不再... [收起]
[展开]
《今日人工智能》周报173期(聚焦智能座舱)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聚焦智能座舱

构建全价值链,亿咖通以生态持续高速增长

智能座舱,为何让车企和大厂纷纷追捧?

CES2024:高通展示概念车!智能座舱全面接入AI

智能化前瞻:智驾转向中低算力,座舱实现多场景衔接?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内 部 资 料 仅 供 参 考

2024年1月-4期(总第173期)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第2页

指导单位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

主办机构

《今日人工智能》编辑部

机构地址

中国上海普陀区中江路118弄12号海亮大厦B座1009室

联系方式

021-52985700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今日人工智能 @今日人工智能

商务合作:上海集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洽谈:EMMA.RUI

联系电话:13764118816

此周报为内部资料,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为网络公开信息

如有转载不当可联系我们,将支付您的稿酬

本编辑部拥有此内部资料的版权,如需PDF文档扫码联系

第3页

M O D E R N - D A Y 1

CONTENT

目录

今日导读 ——————————————————————— 02

聚焦智能座舱:汽车产业的新前沿

最新时讯 ——————————————————————— 03

构建全价值链,亿咖通以生态持续高速增长

行业扫描 ——————————————————————— 06

智能座舱,为何让车企和大厂纷纷追捧?

企业观察 ——————————————————————— 11

CES2024:高通展示概念车!智能座舱全面接入AI

科技前沿 ——————————————————————— 14

2024智能化前瞻:智驾转向中低算力,座舱实现多场景衔接?

资本追踪 ——————————————————————— 17

「AI21 Labs」获1.55亿美元C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

资料中心 ——————————————————————— 19

智能座舱行业数据库

园区动态 ——————————————————————— 28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第4页

M O D E R N - D A Y 2

今 日 导 读

聚焦智能座舱:汽车产业的新前沿

《今日人工智能》总编 李晓

大家好呀,我是《今日人工智能》总编李晓。本周是我们陪大家渡过的第173个周末。今天,我想

与大家分享我对智能座舱这一汽车产业新前沿的理解与洞见。

回顾汽车产业的百年历史,座舱的演变无疑是技术进步的缩影。从最初的机械式座舱,到电子式座

舱的音视频娱乐,再到如今的智能座舱,每一次技术的跃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与汽车的互动方式。

智能座舱的兴起,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更是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代表

着汽车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竞争的新战场。

十年前,特斯拉Model S横空出世,智能座舱的概念首次被广泛认知。它的设计理念——无实体按

键、中控屏控制、OTA升级——预示着未来汽车座舱的方向。智能座舱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显示和控

制平台,它正在转变为一个智能的交互中心,能够学习驾驶者的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成为

驾驶者的“第三生活空间”。

在这一领域,我们见证了主机厂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不断地引入新兴技术,

以提升智能座舱的算力、交互速度和感知能力。这些技术的融合,让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

是变身为一个温馨的管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敏锐度洞察驾驶员和乘客的行为、情绪甚至个人偏好,

确保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愉悦的体验。

其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智能座舱向更高层次的跃迁。根据IDC的研究,中国乘用

车市场的语音交互功能渗透率已超过80%,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语音技术提供商对产品响应速度和

准确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持续探索。

此外,3D渲染技术的应用,将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它使得内容的呈现从平面的2D形

式,转变为更具沉浸感的3D形态,极大地丰富了驾乘人员的体验。而触觉系统的探索,更是将多

感官交互体验推向了新的高度,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驾乘体验。

智能座舱的发展,是汽车产业对未来出行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和想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

座舱不仅将继续引领汽车产业的发展,更将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驾乘体验。汽车正

在从单纯的出行工具,转变为一个智能化、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智能座舱,正成为连接汽车与

人、汽车与生活、汽车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在这个智能座舱的时代,我们期待着汽车能够更加了解我们,与我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作为

《今日人工智能》的总编,我将继续与我的团队一起,关注智能座舱的最新动态,探索它如何塑造

我们的未来出行生活。

第5页

M O D E R N - D A Y 3

最 新 时 讯

LATESET

NEWS

第6页

M O D E R N - D A Y 4

【重点】亿咖通有望以“舱行泊一体”的技术能力,成为

开启全球汽车智能化新局的“HUB”。

汽车智能化战至中场,呈现出明显的两大发展趋势。

其一,是智能座舱的普及和持续进化,在基础功能逐

渐成为各家的“标配”之后,智能座舱以手车互联为代表,

正式开启了向第三空间的转变,开始将更多用户日常

生活的服务带到移动场景中。

其二,就是智能驾驶的普惠化,放眼全球,即使是最

前端的佼佼者,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烧钱”行动中寻求

喘息,行业的发展开始变得更为务实,智驾从“挑战全

自动”的噱头,逐步转变为聚焦“让更多人用上”的普惠

发展。

正如亿咖通科技高级副总裁蔡莉莉曾经表达过的:“如

果把智能座舱比作语文的作文题,注重的是千人千面

的情绪情感体验;智能驾驶更像数学的应用题,计算

方式不同,答案是一致的。在情商与智商相辅相成的

作用下,产品力和服务力才可以持续成功。”

亿咖通,正在这一思考的指引下,逐步释放它的生态

力量。

中国汽车智能化“第一股”的前瞻洞察

作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开启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汽车

智能化初创企业,亿咖通科技上市后的第一年,交出

了一份务实的答卷。

一方面,从财务数字来看,亿咖通在上市的首年中,

业绩持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

三季度,亿咖通科技总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

50%;毛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40%,毛利率也随之

达到31%。

另一方面,亿咖通践行了自己“全球研发·全球交付”的

目标,在全球11个城市建立了运营及研发中心,加速

融入全球汽车智能化产业链的大分工中。

前瞻布局带来的结果也是亮眼的:今年3月,亿咖通科

技举行了首次科技生态日,亿咖通科技联合创始人、

董事长&CEO沈子瑜,为全球揭晓了亿咖通科技大生

态造就的“三驾马车”,分别是采用芯擎科技自主打造的

两颗全球领先的7nm先进制程高性能车规级SoC“龍鷹

一号”而来的,性能媲美旗舰产品的安托拉系列计算平

台;与AMD合作,性能突破行业天花板的马卡鲁计算

平台;以及率先面向中央融合趋势的第一代汽车大脑

®中央计算平台。

在这一年里,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成为行业年内最热

门的产品之一,采用双SoC的安托拉1000 Pro在领克

08上率先支持Flyme Auto的交互创新,证明了亿咖通

在智能座舱全链路上的实力,成为亿咖通发展7年来,

技术积淀的一次“集中亮相”。同样,采用单SoC的安托

拉1000,也已经成功量产搭载在领克06上,相互搭配,

展示了亿咖通在智能座舱领域已经逐步进入“驾轻就熟”。

马卡鲁计算平台据悉将在2024年亮相在smart的纯电车

型中,在Techday期间凭借3A沉浸式游戏座舱的演示,

以及深厚的性能预埋,马卡鲁有望成为亿咖通在全球

打开局面的“大杀器”。

今年11月初,亿咖通科技正式宣布,亿咖通·天穹®Pro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正式量产,据悉已经在领克08上正

式量产交付上车。

这标志着亿咖通在智能驾驶领域也实现了完整的落地

最 新 时 讯

构建全价值链,亿咖通以生态持续高速增长

第7页

M O D E R N - D A Y 5

布局。据悉,亿咖通·天穹®Pro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采用

前沿的“行泊一体”式架构设计,集成两颗国产自研的强

大车规级智能驾驶SoC——华山®二号A1000,以及

QNX、AUTOSAR AP&CP车规级操作系统,峰值算力

可达 116 TOPS,支持业内领先的BEV感知算法和

5R10V(1L)传感器配置方案。

在智能驾驶最受关心的安全性上,天穹®可满足各地

政策的安全性法规。并在主动安全能力的AEB(自动

紧急刹车系统)上做了充分设计,可有效预防鬼探头、

VRU等突发场景。

亿咖通,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头部,少有的“全栈玩家”

做桥梁,更做生态

亿咖通对自己的定位表述的很明确:做全球汽车智能

化的底座和枢纽。

简而言之,面向生态丰富的汽车市场,亿咖通不仅能

够满足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需求,更关键的是,与

亿咖通合作是根本上帮助车企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化能

力,通过合理分工,形成生态协作,实现行业效率的

最优解。

这也是亿咖通对于自身“上下游”的态度和观点,实际上,

无论是与全球顶级科技公司AMD、高通、Luminar、

Mobileye、Unity、Unreal、黑芝麻等伙伴达成深度合

作,还是与长安马自达、神龙汽车、smart、极星、沃

尔沃等更多品牌深度携手,把技术带到560万车型中,

亿咖通这一“利他利己”的商业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

伙伴的青睐,也是支持其建立汽车智能化生态的根本

动力。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在12月22日,亿咖通与

黑芝麻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双方合作。

前文提到的汽车大脑®中央计算平台,与天穹®智能

驾驶计算平台,正是过往双方合作的作品,通过将黑

芝麻的“创新技术”与亿咖通的“技术底座”结合起来,双

方计划未来共享视觉感知算法、芯片供应、工具链,

开展联合平台研发,携手打造领先的乘用车及商用车

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最终以亿咖通作为集成应用

平台,同时引领软硬件集成开发和制造。

亿咖通的生态进展还在加速。今年8月,亿咖通还宣布

将与Mobileye携手合作,基于Mobileye Chauffeur

consumer AV platform共同打造具备高速封闭公路实

现脱眼脱手能力的完整行泊一体辅助驾驶量产交付方

案,并计划未来搭载于极星品牌的Polestar 4。

此外,亿咖通与HaleyTek(与沃尔沃联合成立的合资

企业)合作研发推出的亿咖通·云山跨域系统能力底座,

作为创新性地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

统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底座融为一体的解决方案,

也已宣布将应用于沃尔沃新款纯电车型EX30的车载信

息娱乐系统中。

作为布局和运营“汽车智能化大生态”的亿咖通,正为行

业的“专才”提供良好的底座和枢纽,同时也为智能驾驶

的行业发展打开了「高效普惠」的新价值机遇。

如果从行业发展的前端望去,亿咖通的发展显然是“谋

全局,更谋一时”,随着在智能座舱的持续领先,以及

紧抓智能驾驶领域“高效普惠”的精准判断,亿咖通有望

以“舱行泊一体”的技术能力,真正成为承上启下,开启

全球汽车智能化新局的“HUB”。(来源:21财经)

最 新 时 讯

第8页

M O D E R N - D A Y 6

行 业 扫 描

INDUSTRY

SCANNING

第9页

M O D E R N - D A Y 7

【重点】汽车座舱,是密切伴随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

关键产业。

就近百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来看,汽车座舱已进行了多

次技术变革,从提供基础信息,包括车辆状态和外界

环境信息的机械式座舱,向满足基础音、视频娱乐需

求的电子式座舱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已经完成。

随着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向智能汽车时代

进行变革,与之相关联的汽车座舱产业也正在向第三

次技术变革迈进——智能座舱时代。

2012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座舱中没有实体按键、采

用中控屏控制车辆功能、且可以OTA升级的Model S后,

智能座舱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并呈现出“百花齐放”

的产业图景。

为了凸显自身优势、实现功能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主

机厂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们在智能座舱技术层面的

比拼随之展开。不仅用更多的交互方式和场景来完善

智能座舱的能力,同时也把AR、MR、ChatGPT大模型

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引入其中,使智能座舱实

现更高算力、更快交互和提升算法迭代能力。

基于这一背景,《2023智能座舱产业洞察报告》通过

深度解析智能座舱产业发展图景和具体的上下游产业

布局和进展,来探索智能座舱未来发展落地形式、商

业模式和产业发展趋势。

1、智能座舱产业发展背景

1.1 汽车座舱发展第一阶段——具备基础控制功能的机

械式座舱

1900年左右,福特推出的流水线工艺让汽车产品实现

了批量化生产,同时也让汽车成为更多消费者买得起

的商品。为了让汽车驾驶变得简单,以及满足彼时消

费者长时间驾驶的需求,包括驾驶位和乘客位的整体

化汽车座舱随之诞生。

从座舱来看,当时只有机械式仪表盘和众多物理按键,

以及车钥匙插孔,方便驾驶员操控车辆和在驾驶过程

中了解车辆的各项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水箱温度

和油量等。座舱娱乐上,只搭载了车载收音机,当时

车内的收音机大多是来自摩托罗拉供应,具备收听不

同频率的广播和播放磁带音乐等功能。在这一阶段,

汽车座舱的功能更多聚焦于驾驶员对于车辆的操控,

以及车内乘客的安全上。

1.2 汽车座舱发展第二阶段——满足简单娱乐功能的电

子式座舱

进入2000年,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当年全

球汽车产量已达到5752.9万辆。消费者对汽车座舱也

有了更多娱乐化方面的需求,一些电子化功能进入汽

车座舱。

比如液晶仪表盘取代了此前的机械式仪表盘,车速、

油耗和里程数等车辆信息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来;

液晶中控屏上车后也取代了部分的物理按键和旋钮,

驾驶员可以通过触屏操控空调和车内灯光的开启与关

闭。

电子化硬件上车后,Car Play等车载软件系统也随之进

入座舱中,驾驶员和乘客可以通过中控屏操控,实现

音乐播放、路况导航查询以及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车内

拨打和接听电话的便捷功能。

这一阶段相比于机械式座舱阶段,实现了更多的娱乐

化功能和取消了部分物理按键和旋钮,但距离真正的

车机智能化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

智能座舱,为何让车企和大厂纷纷追捧?

行 业 扫 描

第10页

M O D E R N - D A Y 8

1.3 汽车座舱发展第三阶段——智能化和交互方式多样

的智能式座舱

随着汽车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向智能汽车时代进行跨越,

汽车座舱也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比如2014年特斯拉推

出的Model S车型上,就已用可触控的中控屏取代了车

内的大部分物理按键,可通过中控屏调整车内空调、

灯光,以及看导航、播放音乐和视频等功能。交互方

式上,除了中控屏触控之外,更多车企也把语音和手

势交互引入座舱中,来满足消费者舒适和娱乐等方面

的需求。

满足基础的音、视频交互功能后,很多车企也提出了

“第三生活空间”的概念, 比如把更多的屏幕、VR和投

影屏等软硬件引入座舱中,实现在车内看电影、玩游

戏和开电话会议的功能。此外,大多数车企也把床垫、

零重力座椅搭载到车内,把智能座舱变成卧室、会议

室等场景。

2、智能座舱产业发展现状

2.1 政策+需求双推动,已成量产车型标配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电动化向智能化

实现技术迭代,智能座舱被行业公认为较智能驾驶更

容易商业化落地的产业之一,以至于智能座舱产业,

已成为我国国务院、工信部和交通部等相关部委密切

关注的产业之一,从2020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来

推动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品普及率扩大的同时,产品的质量安全

和续航能力也得到了市场验证后,更多的消费者在选

购新能源汽车产品时,会逐渐关注智能座舱具备的娱

乐化、个性化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智能化能力。

政策红利推动下,再加上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需求的

快速增长,智能座舱功能落地的重要性逐渐被更多车

企所感知,因此针对智能座舱的研发和功能落地,已

成为目前绝大多数车企重点布局的领域,并且在各自

的主流产品中均已标配这一能力。

2.2 组装软硬件拼场景,车企打造差异化优势

现阶段智能座舱功能的落地,主流车企们主要采取两

种方式来实现——组合多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实现系

统和方案的自研;或者直接采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

应商提供的集成方案。

细分来看,智能座舱零部件分为操作系统、交互算法

等软件部分,以及由座舱域芯片、液晶仪表盘、中控

屏、座椅和玻璃等部件组成的硬件部分,这两大方面

处于产业上游,产业下游的整车厂商,会通过搭配整

合上游软硬件或者直接采用集成方案,来组成自身智

能座舱功能和产品。

整合上游软硬件零部件实现智能座舱功能“有没有”后,

主机厂们正向功能“好不好用”进行布局, 通过在智能

座舱中引入更多的场景,来实现“第三生活空间”概念,

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不同场景的需求,整体功能呈现

出多样化和差异化。

一方面,通过搭载多块屏幕(HUD或者大尺寸屏幕)、

多功能座椅和多模态交互方式,让智能座舱不仅是汽

车座舱,也是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卧室场景;另一方

面,通过引入VR、投影投屏、元宇宙和健康监测等技

术,来进一步扩展智能座舱的边界,从而满足消费者

在车内就可看电影、监测身体状况以及进入数字世界

等功能场景。

2.3 关键产品价值增加,收费模式正在探索

行 业 扫 描

第11页

M O D E R N - D A Y 9

现阶段智能座舱产业已逐步融合电子、人工智能领域

的先进技术,大屏化、多屏化上车的趋势明显,HUD、

VR和流媒体后视镜等显示技术快速发展,从而让智能

座舱具备更多的场景功能。

在硬件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

的系统算法技术也在快速迭代,智能座舱主要功能产

品的前装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2年已达到775亿元,

相比于2020年增长了36%。

面对智能座舱产品价值的逐年走高,再加上新能源车

企产品规模的逐年增长,智能座舱功能收费逐渐成为

可能, 以至于部分主流主机厂已开始做出尝试,为自

身盈利模式增加一种新的途径。

打造智能座舱产品盈利模式上,主机厂多采用先免费

后付费的商业模式,逐渐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收费产

品包括导航包、车载娱乐服务包、流量包等。

3、智能座舱产业图谱

4、智能座舱产业发展趋势

4.1 座舱系统集成化,智舱智驾两域融合

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座舱电子控制架构普遍采用的

是分布式电子电气(E/E)架构,即通过多个ECU来控

制座舱内不同的功能,不同的ECU系统架构保持独立

性,彼此架构之间的交互和联通较少。

随着智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可以实现OTA升

级、降低成本和算力集中的考虑,近两年智能座舱E/E

架构正从分布式向分域式迭代,即通过域控制器来调

控多个系统功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联通更多系统,但

域控制器之间并不连通。随着域控制系统的向前发展,

在连线出行看来,未来集中域控制器E/E架构将会成为

主机厂们智能座舱控制主流方案。

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已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智

能化两大关键领域,很长一段时间这两大功能域都由

不同的芯片平台来承担提供算力和控制的任务。比如

高通的芯片普遍会成为智舱主流主控平台,英伟达

Orin平台则被众多主机厂选为智驾域的主控平台。

基于智能座舱域控制逐渐向分域式、乃至未来向集成

域控制迭代和发展,智舱和智驾两大功能域会走向融

合控制、即“驾舱一体化”已逐渐成为新的行业趋势 ,

即通过中央计算平台来实现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跨

域融合,实现数据闭环和算力集中的目的,目前已有

部分企业正在尝试。

4.2 智能显示脱离屏幕,座舱场景更加多样

智能汽车行业发展以来,智能座舱中主要的交互入口

集中于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等屏幕媒介上,以至于部

分主机厂为了提升交互体验,推出了曲面长单屏和多

屏联动等交互产品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让主机厂

承担了更大的成本压力,也让整个行业处于屏幕同质

化的内卷中。

随着XR、4D成像、光场屏和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快速

发展,未来智能座舱有望摆脱传统液晶屏幕的束缚,

把车内交互的入口“搬”到车窗玻璃、乃至三维环境和虚

拟空间中,满足消费者对于座舱智能化需求的同时,

也可让座舱场景演化出更多形态,呈现多样化和个性

化。

智能座舱产业发展至今,已经看到有很多新能源车企

以最终消费者能感知的场景,来作为自身座舱场景的

研发重点。 比如第三生活场景、智能睡眠场景、儿童

行 业 扫 描

第12页

M O D E R N - D A Y 10

娱乐场景以及看电影、唱K等场景,均已出现在目前主

流的新能源汽车座舱产品中,消费者也愿意为这些“场

景”功能买单。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正在进一步提升,也可以看

到消费者对于智能汽车座舱功能出现了更多的需求,

比如儿童专属功能、空气净化功能和智能家居联动功

能等,并且消费者也愿意为这些新功能买单。基于此,

连线出行认为未来的智能座舱场景会呈现出功能更加

多样的产业景象。

4.3 智能交互走向自然交互,算力和大模型成刚需

智能座舱交互方式上,现阶段已从此前单一的液晶屏

触控交互,向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等多模态交互方式

发展迭代,但这些交互方式本质上,依旧属于车内乘

客主动发出指令后,车机被动接收、处理后进行功能

的交互。与车机的自然交互,已被行业视为智能座舱

未来的交互方式。车机通过自主和主动的识别人类交

互信号,包括人脸(眼球)转动、唇动、肢体姿态动

作以及语音等信息,基于信息进行决策来实现更加自

然和智能的人机交互。在连线出行看来,自然交互将

会成为未来车机与人类的主流交互方式。

要实现人类和车机的自然交互,智能座舱需要正确和

实时接收人类语音、手势、姿态和情绪等意图信息,

要达到这一目标,座舱中就需要搭载更多的摄像头和

收音器等感知传感器,这已成为主流车企在各自产品

中的布局重心,并且也已成为产业布局的一大趋势。

感知硬件之外,车机系统要处理自然交互中的复杂多

信息,对于座舱的算力、算法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

至需要百TOPS级别。基于大模型的强大算力,以及建

立在算法快速迭代基础上的ChatGPT等应用,连线出

行认为在未来这些新技术,会被更多主机厂和解决方

案供应商应用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和功能应用上。

5、尾言

2023年,众多新能源车企们已把智能座舱视为实现智

能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且在场景化和功能化的落地上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产业图景。无论是在座舱中融入更

多的交互方式和功能、还是把“第三生活空间”等概念变

为现实,智能座舱整个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高速发展

的姿态。

伴随着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阻碍,比

如迭代成本过高、对算力、数据和算法也有更高的要

求。 为此,一些车企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始

探索和尝试,一方面试图通过座舱控制集成化,以及

推动“舱驾一体化”,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算力的

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基于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出现,

一些企业也将此引入座舱内,来提供更高的算力支持

和更快的算法迭代。

总体来看,智能座舱产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

求,各家企业都在探索和不断创新。因此,连线出行

相信智能座舱产业未来也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引领

中国乃至世界智能座舱及相关产业实现变革。(来源:

连线出行)

行 业 扫 描

第13页

M O D E R N - D A Y 11

企 业 观 察

ENTERPRISE

OBSERVATION

第14页

M O D E R N - D A Y 12

CES2024:高通展示概念车!智能座舱全面接入AI

【重点】在2024年的CES展会上,高通技术公司与多

家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其在汽车、XR、物联网和移动

计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其中,智能座舱和概念车成

为焦点。

高通技术公司通过骁龙数字底盘概念车,向全球观众

展示了最新的数字座舱技术。

这辆概念车配备了创新的骁龙座舱体验开发工具包,

并展示了高通与众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果。

高通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强大的开发平台,可定制

的工具包可以为其用户带来个性化和沉浸式的驾驶体

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座舱变革正在加速。

高通利用先进的AI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助力骁龙数

字底盘平台推动汽车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

目前,骁龙座舱平台已经具备支持生成式AI的能力。

展会期间,高通展台展示了AI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表明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为了应对汽车架构的日益复杂化,高通技术公司推出

了一款高性能中央计算芯片——Snapdragon Ride

Flex。这款产品旨在跨异构计算资源支持混合关键级工

作负载,通过单颗芯片同时支持数字座舱、ADAS和

AD功能。

这一解决方案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平

台,以协调车内不同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驾驶体验。

此外,高通技术公司还展示了其在车联网服务方面的

最新成果。通过与生态系统参与方的合作,骁龙车对

云服务正在为汽车制造商和车队服务供应商提供更多

创新的升级和联网服务。这些服务在整个汽车生命周

期中增加了新的特性和功能,为不同级别的汽车提供

个性化的体验。

此外,Snapdragon Ride平台也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

技术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平台由先进的、

可扩展且可定制的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系列组成,旨

在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打造高效的自动

驾驶解决方案。

Snapdragon Ride平台采用前瞻性架构和数据驱动的

开发方式,以及生成式AI仿真功能,为自动驾驶系统

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高通技术公司在CES 2024上的展示表明了

其在智能座舱和概念车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与合作

伙伴的紧密合作,高通正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创新

的解决方案,引领未来的驾驶体验。(来源:爱活网)

企 业 观 察

第15页

M O D E R N - D A Y 13

现有的开源模型,加入追一多年积累的专家知识和独

有数据进行微调,快速满足客户已有的需求。如今,

大模型应用成本依然昂贵,追一也推出了一种混合使

用的模式,用传统NLP深度学习模型和大模型相结合,

尽可能降低客户解决问题的成本。

吴悦表示,追一在前些年积累的对话机器人等六大产

品,现在会成为大模型在企业落地的载体。

而对比过去几年,对大模型的落地,吴悦如今的心态

更加乐观——无论是人才密度、资金投入还是行业整

体,如今中国都储备得更多,心态也更成熟了。

“今年感觉大家理性了很多,理性状态下更容易做出正

确的事,比如客户都会想:大模型如何结合我的场景

去做商业化落地?我们也可以更心无旁骛地做事情。”

他表示。

以下为36氪与追一科技CEO吴悦的对话。

问: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做服务营销的大模型,博文同

样作为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差异化优势在哪里?

答:从产品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讲,在产品上,追一在

2016年以NLP起家,但我们发现在技术链条之外,还

有很多需要补齐的地方。比如在产品的落地、客户沟

通、产品安装部署、后续持续运营等方面,我们也建

立了专业咨询和服务能力。

后来我们专注服务大客户,比如头部、腰部客户。大

客户的销售收益转化大且业务场景更复杂,因此对于

技术指标更加敏感,比如技术多了一两个点或者三五

个点,对大客户来说可能是数十万过百万的服务和访

问量。

可以说,我们用7年的时间补齐了这些能力,到今年完

成了最后一公里。这相当于打了个底了,就之后如果

我们想要把大模型落地的话。就相对还容易一些。

问:那技术优势会在什么地方?

答:我们的核心团队过去是在腾讯做搜索、AI最核心

的团队,能力是蛮强的。之前我们就有很多AI自研技

术,除了自然语言处理NLP外还包括语音识别ASR、声

音合成TTS、数字人引擎等等。

而在大模型领域,我们一直有自己的独创技术。2017-

2018年左右,行业内出现了BERT一类表征式大模型和

GPT一类的生成式大模型。从底层算法到上层模型我

们都有自研的技术和产品。

我们提出的RoPE旋转位置编码算法技术,几乎出现在

每一家大模型的论文引用中。在表征式大模型方向我

们 有 自 用 的 ZOne 系列模型 , 也 开 源 了 中 文 T5 、

WoBERT、Roformer等算法。

问:像刚刚所说的,追一早在2019年就已经在大模型

领域有成果了。不过,一直到去年ChatGPT爆发,才

引发这一轮热潮。这一年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答:首先,我们一直在做NLP方向的创业,对这样颠

覆性的突破,我们本身还是挺兴奋的。我们团队从原

来的搜索、推荐,到从2016年坚定做NLP,并预判对

话是下一个方向,现在得到验证,是很高兴的事情。

另一方面,今年我们也完成了刚刚讲的这个最后五公

里或者最后一公里能力的建设,才有精力去拥抱这样

的新技术趋势,会感觉到是“天时地利人和”。

问:大模型推出到现在,也很快进入到了到To B落地

阶段。追一已经做了这个事情好几年,你觉得最大挑

战会在什么地方?

答:一方面,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短板,包括技术、产

品、专业服务和咨询能力等,少了哪一块都会导致不

顺利。软件类的产品的需求和AI本身的能力是我们和

客户共同定义的,这也就要求我们需要拿到足够多大

客户的反馈才能做好产品定义。

另一方面,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客户需求不完善的时

候产品功能和稳定性也不完善。追一科技面对的主要

是大客户,对产品成熟度、稳定性要求高,在交付的

过程中有很多功课需要补齐。

我们算过,解决一个客户bug的成本差不多是1万元,

其中包括差旅、研发、人力等成本。这几年我们可能

解决了几千个这样的bug。

(来源:36氪)

企 业 观 察

第16页

M O D E R N - D A Y 14

科 技 前 沿

SCIENCE

TECHNOLOGY

第17页

M O D E R N - D A Y 15

科 技 前 沿

【重点】2023年,对于汽车智能化领域而言是一个极

为“内卷”的一年。在华为、小鹏等车企的内卷推动下,

智能驾驶在国内的装机率普遍超过50%,智能座舱标

配渗透率达到92.13%。可以说2023年是汽车智能化普

及的一年,低阶智能驾驶、非智能座舱已经成为市场

上的少数派产品。但在智能化普及之后,车企下一步

的动作就将围绕技术迭代下手,让消费者收获更有竞

争力和性价比的产品。

从智能化的两个主要方面(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来

看,2024年大概率是一个主打体验的年代。即城区

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功能向中算力平台转移,极致

性价比方案将拉低上车成本;智能座舱开始向着多场

景衔接。在技术迭代的路线中,明年会有怎样的趋势

呢?

城区NOA下放中低算力平台,算力不再是第一要素了?

进入城区NOA普及阶段后,国内车企出现了一个怪现

象,实现类似的城市NOA功能车企会选择更强算力硬

件来实现。华为ADS 2.0系统使用的MDC 610算力为

200TOPS,支持城区NCA功能。而小鹏拥有同样的城

区NOA功能要使用2颗英伟达Orin-X芯片,总算力达

到504TOPS。蔚来甚至使用了4颗Orin-X实现智能驾驶,

总算力1000+TOPS。相同的使用体验,不同方案间的

算力达到5倍有余,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

现阶段摆在芯片与解决方案商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

算力提升到一定阶段无法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目前

城区NOA面临的问题不仅限于算力,更多的问题则在

于算法架构、硬件配置方面。

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支持城区NOA的硬件配置,主流

方案为200TOPS以上算力芯片(Orin-X)与激光雷达

组合;支持高速NOA的智驾方案则使用84-128TOPS算

力芯片(Orin-N或地平线征程5)+非激光雷达组合。

由此可见,主流城区NOA方案都是采用雷达感知辅助

+加强算力模式。

硬件角度分析,城区NOA对算力的需求集中在城区复

杂道路导致感知数据复杂度升级,芯片需要更多算力

处理复杂场景元素,包括识别障碍物等。而从软件角

度来看,现阶段主流智驾方案使用了BEV+障碍物识别

网络,计算核心点在于识别障碍物类型、标注障碍物

优先级方面。

而地平线与英伟达都在推动BEV+Transformer的端到

端算法框架,通过占用网络识别道路关联关系和道路

参与者的轨迹预测 , 两者算法框架结构不同 。

BEV+Transformer由于利用了视觉的透视效应,在BEV

空间内进行预测,改变了传统的感知算法。

现在主流的感知算法集中于摄像头感知2D画面、激光

雷达识别位置,芯片将2D与3D集合关进进行融合。

BEV+Transformer能够减少感知任务中识别、感知和

预测的误差,通过神经网络做到端到端优化,推动感

知模型通过自学习的方式快速迭代。

2024智能化前瞻:智驾转向中低算力,座舱实现多场景衔接?

第18页

M O D E R N - D A Y 16

基于这种新的算法框架,对汽车摄像头数量要求会所

有提升、雷达的作用会减少,从而减轻芯片遇到的算

力压力。在SoC层面唯一对芯片的要求是缓存和带宽

需要增加,而这对于芯片厂商而言只需要对现有芯片

架构进行适配微调,加入底层软件优化即可,比算力

的增加要轻松得多。基于该架构模型,地平线研发了

通过4颗征程5芯片分工实现的智能驾驶方案,可实现

高速/城区NOA,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此架构能够有效降

低对芯片算力的需求。

大疆在2023年4月推出通过类似的强视觉架构的L2+智

能驾驶功能,能够以80TOPS算力实现城区领航驾驶。

该方案的成本仅在5000-15000元之间,让中算力平台

登车成为可能。

今年11月毫末执行发布的第二代HPilot无图NOH解决

方案,实现城市NOH仅需要72/100TOPS算力。这些

新的解决方案将实现城市NOA的最低算力水平从

200TOPS降低到72-100TOPS区间的中算力平台。

可以预见,明年城市NOA功能将会随着架构模型的改

变覆盖到中低算力平台,推动高阶智能驾驶装车率的

提升。之前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7城区智驾包选装率为

75%,明年在新架构的推动下,城区NOA选装率大概

率会提升到90%的水平,其中主要的增域区间在中低

算力平台车型,即10-20万价位的低价位车型。

智能座舱的下一年,多场景衔接成型

无论鸿蒙座舱系统与魅族Flyme Auto系统,现阶段智

能座舱系统的主要进化点,在于打破单车智能的孤岛

效应,主攻设备间的无缝衔接。鸿蒙智能座舱系统的

超级桌面、导航目的地感知功能,就利用了手机与车

机的算力衔接,用手机算力做车机应用。

2023年发布的澎湃OS、鸿蒙4.0都在加强手机算力连

接的基础上,打通更多的终端设备。很典型的功能是

华为在智界S7发布会上公布的汽车与全屋智能之间的

联动,车机通过智能家居中控控制家中空调、音响、

电视、灯光等智能设备。这种形式实现了车联网与物

联网的打通,将会在2024年继续深化。

明年智能座舱服务会加强对座舱内成员的感知,华为

在近期申请了一则根据车主亲密程度提供场景化服务

的专利。该专利通过座舱感知乘员的上下车地点信息、

乘坐位置信息、与车主沟通频率信息,从而转换对应

的场景化座舱服务。该功能明显强化了智能座舱在多

场景下的衔接程度,大概率会在之后的鸿蒙座舱系统

中加载。

德赛西施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座舱系统逻辑,基于

STR节能方法通过获取环境预判系统是否在合适温度下,

通过开启空调调节车舱内外的环境温度,该专利同样

优化了在不同温度场景下的空调温度表现。

总而言之,2024年的智能座舱会突出多场景衔接,通

过智能家居协议连接更多家庭、办公室等场景。并在

座舱内进行场景优化,提供更有情景化的智能座舱体

验。

(来源:ofweek)

科 技 前 沿

第19页

M O D E R N - D A Y 17

资 本 追 踪

INVESTMENT

COMPANY

TRACKING

第20页

M O D E R N - D A Y 18

【重点】】汽车智能座舱AR-HUD供应商智云谷宣布

完成由青松基金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股权融资,

多维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融资财务顾问。岁末的又一轮

融资将继续支持智云谷大规模交付AR-HUD量产产品、

加速车载光学新技术上车落地。

“2023年可以说是智能汽车AR-HUD产品进入大规模量

产交付的元年,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大都开始通过标

配AR-HUD来提升座舱的智能驾乘体验”,智云谷创始

人侍强介绍,“智云谷致力于持续迭代光学关键技术,

不断满足主机厂量产需求,独有专利产品将快速铺满

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中档价位带的车型。”

支撑智云谷打造爆品、快速放量的底气,来自于智云

谷的专利技术。智云谷潜心钻研十年AR-HUD核心器

件技术,已经实现了性能产品力与成本性价比“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为解决挡风玻璃成像“重影”的问题,各主机厂长期使用

“楔形膜”用以改善光学效果,但是带来了大几百元的额

外成本。智云谷专利产品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结

构设计,帮助汽车主机厂拿掉“楔形膜”,仅用普通风挡

玻璃成像,带来整车成本的降低。据了解,智云谷将

是第一家将无需楔形膜方案的AR-HUD产品量产上车

的供应商。

此外,智云谷目前量产的产品多应主机厂需求,采用

TFT方案。智云谷通过多年研发,自创了一款导热系数

接近于铝的透明导热新材料,用于AR-HUD产品TFT光

机表面导热,可以彻底解决困扰TFT多年的“阳光倒灌

烧屏”问题。这一材料结合自研“复眼”结构PGU设计,

让成本更低于DLP、LCOS等方案的TFT产品能够上车

“大放光彩”。

“在本轮融资中,投资人所聘请的外部光学技术专家曾

表示,智云谷的技术拥有近3年的领先优势。”侍强表

示,“我们的产品能够提升30%显示、降低30%能耗、

减少30%体积”。不止于此,智云谷同时提供基于DLP

和LCOS方案的AR-HUD产品,“目前市场对性价比的

要求较高,主机厂更青睐我们的低成本TFT方案,当主

机厂需要的时候,智云谷的DLP和LCOS方案AR HUD

能够快速上车”。

除了AR-HUD产品,智云谷的产品还包括全息悬浮精

灵,用光学方案给每一位用车人带来车企品牌最贴心

的可视化智能语音陪伴。据介绍,该产品已经在2022

年底量产,搭载在某央企的新能源旗舰车型上。“智云

谷CTO,我们的光学博士后,在超前布局高级辅助驾

驶时代的AR-HUD产品,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将被智云

谷变装为增强现实的窗口,带给驾乘人员独一无二的

视觉体验,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智云谷创始人侍强说。

智云谷在2023年高效完成了两轮融资,但更喜人的是,

智云谷已经成为了多家央企主机厂的供应商。汽车央

企代表着行业品质,“月销过万”代表着用户选择,智云

谷AR-HUD得到多家央国企主机厂以及新势力主机厂

的定点、订单,“我们非常感谢客户及投资人伙伴对智

云谷的认可”,侍强表示。

特斯拉引领了一批无仪表盘设计的风潮,国内新能源

车企在引领AR-HUD打造智能座舱的风潮。“市场已经

快速打开了。AR-HUD显示内容丰富、更具智能感,

2024智云谷还会继续放量,不仅做国内市场,我们还

和多家央企一道正深耕海外市场,智云谷将作为量产

旗舰冲击这场中国汽车出海的大机遇。”(来源:投资

界)

汽车智能座舱AR-HUD供应商「智云谷」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资 本 追 踪

第21页

M O D E R N - D A Y 19

资 料 中 心

RESOURCE

CENTRE

第22页

M O D E R N - D A Y 20

智能座舱行业数据库

《今日人工智能》 朱成呈

企业 拳头产品

1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座舱域控制器

2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座舱硬件终端产品

3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域控平台

4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智能座舱

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智能座舱平台

6 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专车专用后视镜

7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乘客监控系统OMS

在当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中,智能座舱技术以其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正成为推动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力量。

智能座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座椅系统,它通过集成传感、计算、通讯等尖端技术,实现对车辆内部环境和乘客

的实时感知与精准控制,为驾乘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便捷与安全体验。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座舱成为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领域之一。它通过智能化的座椅调节、加热、

通风、按摩等功能,以及更为精细的智能识别和人机交互技术,为驾乘者打造个性化的驾乘环境,提升整体的乘

坐体验。智能座舱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性化关怀的深刻体现。

据统计,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13%,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展望

未来,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708亿美元,2022至2025年间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4%左

右。这一数据不仅预示着智能座舱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映射出汽车行业未来的智能化趋势。智能座舱,正以其独

特的魅力,重塑着我们对汽车生活的想象。

资 料 中 心

第23页

M O D E R N - D A Y 21

均胜电子

LOGO:

公司全称: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2-8-7

总部属地:宁波市

注册资本:140870.1543 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浙江省清逸路99号

公司介绍: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胜电

子”,股票代码:600699)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

与汽车安全供应商,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

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制

造与服务。均胜电子总部位处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公

司业务架构分为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

汽车电子事业部与汽车安全事业部,并于全球各汽车

主要出产国设有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

成立于2004年的均胜电子从汽车功能件为主业的零部

件起步,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PREH、德

国QUIN、美国KSS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业务除外)

等。通过企业创新升级和多次国际并购,公司实现全

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公司现有产品覆盖与驾

驶有关的域控制器、人机交互、汽车安全(主动、被

动安全)、车载信息娱乐、新能源管理和5G车载互联

等。凭靠先进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品质管理及优

秀服务,均胜电子成为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

用、福特、本田和丰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

伙伴,并屡获保时捷、大众、通用等汽车制造商优秀

供应商奖。

推荐产品::

座舱域控制器

均胜电子旗下均联智行的智能座舱方案在硬件上支持

各种主流芯片,软件上支持Hypervisor虚拟化、各种

中间件和开发工具,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以及整车厂商

的特殊需求功能软件定制化开发。作为座舱域控系统

集成专家,公司未来可将车机和导航、驾驶辅助、移

动通信和驾驶员监控等其他功能集成在智能座舱域控

制器上,通过人机交互控制整个系统,并通过软件、

生态应用及空中下载OTA升级使座舱变得更主动、智

能和人性化。

智能内饰

均胜电子的智能内饰产品的设计、智能、环保等方面

使每一款智能内饰都受到客户的认可。目前,公司的

产品在引领时尚审美的同时,更将智能舒适与环保实

用理念进行整合,比如新一代手势控制的隐藏式出风

口,未来还具备清新空气和抗菌杀菌等功能。此外,

均胜电子打造的智能座舱装饰件,还将功能件按钮与

真木件进行集成,切实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人机交互

均胜电子旗下普瑞公司的智能座舱多模态人机交互,

包括文字、视觉、声觉、触觉和动作等交互方式的集

成,还能与车机、智能内饰等汇集于座舱域控制器,

并伴随算力提高和算法迭代使功能满足日渐提高的用

户需求。目前,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产品系主要包括驾

驶中控模块、中央控制面板、空调控制器和多功能交

互开关等高品质产品,并已进入深度集成阶段。

资 料 中 心

第24页

M O D E R N - D A Y 22

资 料 中 心

四维图新

LOGO:

公司全称: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02-12-3

总部属地:北京市

注册资本:237775.0314 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苑路8

号讯美科技广场2号楼1101

公司介绍: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年,经过20余年的创

新与沉淀,已成为导航地图、动态交通信息以及乘用

车和商用车定制化车联网解决方案领域的领航者。

如今,四维图新正聚焦汽车智能化赛道,成为以智驾

为龙头、为行业提供极致性价比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

新型Tier1,发展智驾、智舱、智云、智芯四大业务板

块。多年来致力于以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云服务

平台、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以及汽车电子芯片等

核心业务,并基于大数据能力,拓展智慧城市乃至万

物互联应用,赋能智慧出行,助力美好生活,成为客

户信赖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推荐产品:

智能座舱软件产品

新一代智能座舱软件产品,采用主动响应式交互、地

图即桌面设计,可灵活适配不同尺寸、分配率屏幕,

集成丰富的内容及服务资源,形成以车为中心的生态

服务,让车主体验更高效、更便捷的智慧车生活。

智能座舱硬件终端产品

深度集成仪表、导航、信息娱乐、辅助驾驶等软硬件

功能,实现座舱与出行服务的生态融合,提供满足前

装、准前装以及后装市场的不同功能需求的多规格智

能座舱硬件终端产品。

生态运营服务

针对不同出行场景,深挖车主用户需求,实现精准定

向开发,提供如用户体系、车主商城&娱乐等增值

服务,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用户粘性的同时,拓展出

行增值服务、强化销售线索,为车厂进一步增加盈利

点。

智能网联终端

自主设计研发的多系列智能网联终端产品,可满足商

用车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包括车辆定位、

轨迹记录、路径规划等基础功能需求,以及结合车联

网平台实现的车辆状况监控、驾驶行为监控、货物载

重监控等安全管理相关需求。作为商用车智能网联的

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网联终端产品可服务于主机厂前

装、运管部门监管、物流车队管理、金融保险服务等

各个领域。

第25页

M O D E R N - D A Y 23

德赛西威

LOGO:

公司全称: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86-7-24

总部属地:惠州市

注册资本:55502.34 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惠州仲恺高新区和畅五路西103号

公司介绍:德赛西威(股票代码:002920)是国际领

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成为出行变革的

首选伙伴。德赛西威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开发高度集成

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

舒适、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凭借38年来在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深厚积淀,

德赛西威不断拓展自身在研发创新、客户服务、安全

验证方面的综合实力,构筑从智慧出行到智慧交通的

技术链路,积极应对汽车行业在新四化趋势下的挑战,

满足汽车厂商对不同产品组合及业务开发模式的多元

需求。为驾乘者提供卓越的出行体验的同时,也给未

来出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德赛西威积极响应全球碳中和战略,从经济、社会、

环境三个维度出发,推动落实安全可靠、成长共赢、

绿色环保三大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回馈社会的同时,

尊重公司每一位员工,为雇员打造多元共生的工作环

境和高能成长的发展平台。我们鼓励全球各分部之间

平等开放、协同发展,德赛西威人秉承同一使命,共

赴一致目标——创领更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出行生活。

推荐产品:

智能交互系统

德赛西威依托自研算法及高性能域控制器平台,实现

智能化、场景化的多模态融合交互体验,打造高效连

接人、车、万物的移动终端。在全时段(上车前,驾

驶/乘坐中,下车后)为所有驾乘人员提供智能化的舱

内交互解决方案,让车更懂人,让出行体验更加完美。

智能显示系统

德赛西威基于智能化人车交互入口设计理念,打造造

型丰富、色彩深邃及多屏颜色一致的显示系统解决方

案。以及HUD,AR-HUD、沉浸式大屏等新型交互入

口,助力车厂为用户打造科技未来,无形无界的智能

显示体验。

智能域控平台

德赛西威基于对智能化时代的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理解,

凭借多年行业内耕耘积累的技术能力,不断推出领先

于市场的高性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平台,并率先推出

可落地的舱泊一体域控产品,凭借强大实力持续引领

市场,打造智能座舱新标杆。

资 料 中 心

第26页

M O D E R N - D A Y 24

亿咖通

LOGO:

公司全称: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21-8-25

总部属地:武汉市

注册资本:30000 万美元

注册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蔷薇路

华中中交城项目A区C4栋

公司介绍:亿咖通科技(简称“ECARX”)是吉利控股

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亿

咖通科技聚焦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

度地图、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持

续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开放平台。目前,亿咖通

科技为吉利汽车深度定制开发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

(简称:GKUI)已拥有超过220万4G在线用户,成为

业内用户数增速最快的智能网联系统,并将以每年100

万以上的用户量持续增长。经过4年的成长,亿咖通科

技已成为吉利战略投资的诸多科技企业中的领头羊。

推荐产品: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HU)

亿咖通科技自2017年发布首款IHU,在语音交互、本地

化设置和多媒体等功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AVM全景

监控系统、增强现实导航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数字智能座舱

2021年,亿咖通科技推出数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整

合了驾驶员信息模块、抬头显示系统(HUD)、后座

娱乐系统、多屏异显技术、多音区语音识别和3D交互

体验等先进功能。

中央计算平台

基于IHU和数字智能座舱产品,公司正自主研发第一代

汽车中央计算解决方案,助力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多

域集成到中央计算平台的转变。

芯片模组解决方案

亿咖通科技推出了系统级芯片(SoC)核心模组,有

效整合SoC芯片与集成电路,构建车载高性能计算平

台的基石。我们与芯擎科技合作开发满足高级计算处

理要求的SoC芯片,专为支持更先进的智能互联车辆

功能而设计,以明确的研发规划来应对快速变化且不

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操作系统(O/S)

亿咖通科技的操作系统聚焦于充分发挥SoC芯片的强

悍性能,助力应用程序开发者推出创新的车载功能。

资 料 中 心

第27页

M O D E R N - D A Y 25

东软集团

LOGO:

公司全称: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1-6-17

总部属地:沈阳市

注册资本:121341.3212 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

公司介绍:东软集团(SH.600718)是行业领先①的全

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是产业创新变

革的推动者和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东软成立于1991

年,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②。东软始终洞察

时代发展趋势,探索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赋能全

球数万家大中型客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

展,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

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作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创

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和产业变革的赋能者,东软集团及

东软睿驰为全球车企及产业链客户,提供面向下一代

的汽车基础软件平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EV动力

系统、车云一体、智能通讯、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的

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东软拥有30年以上汽车

软件研发经验,牵头或参与60余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的制定,建立了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

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与交付网络,产品覆盖60多

个国家、220多款车型,合作的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超

过50家。

推荐产品:

东软智能座舱平台

东软智能座舱平台,可围绕SOA架构,根据汽车厂商

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平台化产品,拥有高复用度、高

灵活度、高成熟度的强竞争力,支持多尺寸屏幕互动、

双系统共存并深度整合多种主流应用。采用市场主流

高性能车规级芯片,支持集成AVM、AR导航、DMS、

OMS等高算力算法,支持丰富的云服务,可集成丰富

生态。

目前东软智能座舱平台出货量已经达到百万台以上的

规模,与吉利、红旗、奇瑞、宝腾等国内外20+家车

厂持续友好合作,量产车型达130+款汽车,覆盖国内

外10+个国家及地区。

能力优势

支持多硬件平台及多屏互动(全液晶仪表、中控上屏、

中控中央屏、副驾驶屏)

支持双操作系统共存

支持集成360度环视、信息娱乐、车载导航、5G车载

通信、V2X车路协同、在线应用升级等功能

支持丰富的云服务,可集成BAT生态

可实现多模态交互(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手势识别

等)极大提升用户的智能化驾乘体验

东软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符合“拟人化”发展趋势,东软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采用高

通、芯擎、芯驰等国内外先进车规级芯片,基于先进

的软硬件架构设计保证智能座舱算力、配置领先,实

现娱乐、安全、功能、硬件全面升级,致力于打造舱

内智慧交互中心。

面向SOA架构,基于自主研发的SOA中间件,东软智

能座舱域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与高通第三代平

台8155完美结合,率先实现产品平台化,2022年量产,

陆续装载于长城、恒驰、奇瑞、红旗等多款车型。正

在研发基于高通第四代平台8295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预计2023年量产上市。

东软C5整车人机交互平台

以东软智能车载软件为核心,可插拔硬件设计为载体,

基于灵活的软硬件架构设计,实现多域高效融合、数

据定义场景、立体安全防护、用户体验焕新,提供多

维解耦升级的全栈智能化交互解决方案。助力汽车厂

商实现高价值链路拓展、高效率产品更新与高粘性社

群打造。

资 料 中 心

第28页

M O D E R N - D A Y 26

索菱股份

LOGO:

公司全称: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97-10-17

总部属地:深圳市

注册资本:30000 万美元

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海珠社区海德一道

88号中洲控股金融中心B栋34M02

公司介绍:深圳市索菱实业有限公司于1991年开始筹

备,1997年注册并成功挂牌,2010年10月进行股份制

改革,正式成立深圳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发

展成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电

子信息技术企业,主营汽车影音导航系统、智能信息

系统、防盗系统、安全检测系统、智能轨迹倒车系统

等产品,提供移动车载信息服务平台,誉属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公司旗下拥有 “索莱特”、“DHD”、“Soling”、

“妙士酷”四大自主研发品牌,产品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

市,远销欧美以及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推荐产品:

液晶仪表

适用于12V 系统的纯电动车仪表;

采用群创电子的5 寸TFT 彩屏;

分辨率 800*480,显示区域尺寸108*64.8mm;

无步进电机,左右两侧采用刻度显示方式,采用面膜

渐变+导光板配合小LED 形式实现;

车速表液晶屏内数字显示:CAN 报文;

转速表液晶屏内数字显示:CAN 报文;

功率表左侧刻度显示:CAN 报文;

电量表右侧刻度显示:CAN 报文;

主界面支持不同风格切换(三种);

带1 路CAN;

面膜上12 个指示灯图标;

带两个按键操作:用于液晶屏界面切换;蜂鸣解除;

分里程清零功能;分里程和总里程切换显示;信息设

置界面进入;信息设置界面内容调整;故障信息翻页。

专车专用后视镜

主芯片:高通MSM8916四核1.2GHz;

通讯:TDD LTE,FDD LTE,TD-SCDMA,WCDMA,

GSM,CDMA(兼容);

显示:6.86寸LCD1280*480分辨率 支持多点触摸;

内存:1GB(2G可选);

存储:内置8GB Flash(16G可选)。支持最大128GB

TF卡;

前摄:1080P 200万像素。广角≥140°;

后摄:倒车影像+后录可选;

WIFI:2.4GHz频段支持AP和Client工作模式。支持

WAP/WAP2加密方式;

音频播放:支持本机播放、FM发射和BT连接车机;

定位:支持GPS+beidou双模定位;

供电方式:保险盒。

资 料 中 心

第29页

M O D E R N - D A Y 27

车联天下

LOGO:

公司全称: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4-8-4

总部属地:无锡市

注册资本:2547.7735 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无锡市华运路8号

公司介绍:无锡车联天下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领域

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智能网联行业变革的领导者和

推动者,聚焦整车域控制器产品、智能网联软件产品

和运营服务产品;已建成首条先进的数智化域控制器

生产线,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最稳定的

产品质量,未来持续在两域融合和智驾领域探索并立

志行业领先和变革引领。

推荐产品:

座舱显示屏

为了提高人机交互体验与显示效果,解决客户不同需

求, 可提供普通标准尺寸外的超大尺寸以及定制化需

求等解决方案。东软C5整车人机交互平台

除现有成熟的TFT的显示方案,也一直探索新的技术方

案如MiniLED,OLED等

驾驶员监控系统DMS

通过域控制器内的感知算法分析连接域控制器的车内

摄像头感知到的信息, 形成对驾驶员年龄、性别、视

线、健康状态等面部特征的分析判断。实现了FaceID、

疲劳监测、视线多模交互、 个性化交互等功能,让智

能体验成为可能。

乘客监控系统OMS

乘客方面,域控制器内的算法同样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譬如年龄、物种、性别、动作、 手势等使得我们实现

了儿童监测、宠物监测、遗留物监测、手势多模交互

等丰富的智能用车场景。

环视影像监视系统AVM

使用领域成熟的图像处理模型,通过安装在车身前、

后、左、右的多个超广角摄像头采集四周的影像, 使

用域控制器内置的图像处理算法矫正、拼接、还原出

一幅无缝、完整的实时360°场景。 并实现了无盲区行

驶、全景泊车、透明底盘等功能,使出行变得更安全。

资 料 中 心

第30页

M O D E R N - D A Y 28

园 区 动 态

INDUSTRY PARK

DYNAMICS

第31页

M O D E R N - D A Y 29

【重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超四成乘

用车新车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活力增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产

业发展环境,及时制定完善促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等技术应用的政策举措,启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

和上路通行试点,探索开展自动驾驶商用化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多方加速布局

的产业新赛道。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数据显示,

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仅汽车部分新增产

值将超1万亿元。到2030年,汽车部分新增的产值会到

2.8万亿元。

按下控制按钮,车辆可以根据导航自行变道甚至超车;

无人驾驶扫路机自主规划路线,可以在公园、厂区、

园区等场景进行覆盖式清扫,连续6个小时作业;智能

座舱、智驾地图拓展车内“第三空间”,实现车内语音、

地图、娱乐深度融合……在日前举办的2023世界智能网

联汽车大会上,看到,智网、智驾正让驾驶更有乐趣、

出行更加智慧。

这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根据国

家标准,驾驶自动化是指车辆以自动的方式持续地执

行部分或全部动态驾驶任务的行为。我国将驾驶自动

化分为0级到5级共6个级别,其中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

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

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智能化道

路改造、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同时,技术创

新活力增强,固态激光雷达实现规模应用,智能驾驶

大算力芯片实现量产装车,多家车企正在研发有条件

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车型。

与此同时,“聪明的车”正加快与“智慧的路”协同发展。

日前,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宣布启动北京大兴国际

机场至北京经开区之间的自动驾驶接驳测试。北京首

都机场开通了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开放道路上的人车混行。数

据显示,目前全国累计开放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总测

试里程超过70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

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正

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人工

智能、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推动

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

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尽管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

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大规模商业应用还

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既需要技术创新突破,也需

要产业协同推动。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关键

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完善标准法规,深化试点示范,

启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探索开

展自动驾驶商用化运营,加快推进城市级“车路云一体

化”示范应用;推动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汽

车、能源、智慧城市等融合互动的产业生态,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运输部也提出,将及时制定完善促进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政策举措,分类推出适应自动驾

驶的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促进“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

协同发展。此外,包括北汽、小鹏、吉利在内的不少

汽车企业也正积极布局,提升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的

研发应用能力,加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云

平台等技术创新,推动智能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巴

士、无人配送等多个场景应用。

赵刚表示,随着政策支持、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基

础设施建设、测试示范应用等多方面推进,智能网联

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将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动,在产业新

赛道上塑造新优势,释放发展新活力。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

政策助推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万亿级产业赛道

园 区 动 态

第32页

M O D E R N - D A Y 3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