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明珠》

发布时间:2023-11-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石梁明珠》

序乡村是一面文化锦旗,浸染着人们的记忆与乡愁;乡村是一个梦想标尺,衡量着发展的厚度和高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催人奋进,乡村作为新时代机遇的新空间、新载体,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大篇幅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此,石梁镇政府自去年开始,全力推动未来乡村建设,谋划打造一个标杆性的村落。经过综合评估,静岩与麻蓬无疑是镇里最出挑的,因为静岩在抗战时期有衢州中学(衢州一中前身)在这里办学,文化积淀多年,而纵观整个衢州教育史,衢中的搬迁,影响之大是空前绝后的,最艰苦卓绝最辉煌最出成果的就是这个阶段,当时的衢中堪称浙西的“西南联大”。最关键是,这个时段出了个享誉全球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金庸自己对两年的高中生涯十分怀念——“石梁静岩夜夜心”。他在静岩就读高中期间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他的许多灵感都源于这里,从孕育、萌芽到成长,可以说他的小说的发轫就在静岩。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描写很多都与石梁相关,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本相当体量的书来展示这两个村的风貌,... [收起]
[展开]
《石梁明珠》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目录第一章 从历史中走来

1.明珠嵌东北——静岩·麻蓬概述

2.古诗拾掇

3.郑一鸣牌坊风雨四百年

4.神在麻蓬

5. 抗战时的麻蓬天主教

第二章 侠义山水

1.白云深处有仙山

2.石梁溪:青绿山水间,江湖不寂寞

3.龙头殿:护人间烟火,随万物生长

4.新景点:沧海一声笑,人间任逍遥

第三章 大侠金庸在静岩

1.金庸写给静岩最深情的诗

2.武侠文章:静岩求学显端倪

3.探寻金庸小说现实中的投射

4.同学少年若弟兄

5. 八十年来烽火遗存

第四章 衢州教育的摇篮

1.浙西大地上的“西南联大”

2.方光焘:埋在土里的一粒麦子

第3页

3.梦江南,常梦是衢中——记北大党委书记王学珍4.“四大才子”执教衢中

5.衢中书画三鼎足:程本一、徐天许、徐润芝第五章 播撒在静岩的红色种子

1.陈向平:千人中之一人

2.血洒黎明四烈士(刘美芳)

3.金庸: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4.从石梁走出去的红色战士

5.衢中学生:一场民主运动始末

第六章 传承·风俗

1.麻蓬别样的风俗

2.攻守随心 进退自如——麻蓬村十三太保拳3.麻蓬武医——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4.有趣又难懂的麻蓬腔(吴浩)

5.风物与特产

6. 民间谚语俗语

后记 (主编)

第4页

乡村是一面文化锦旗,浸染着人们的记忆与乡愁;乡村是一个梦想标尺,衡量着发展的厚度和高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催人奋进,乡村作为新时代机遇的新空间、新载体,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大篇幅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此,石梁镇政府自去年开始,全力推动未来乡村建设,谋划打造一个标杆性的村落。经过综合评估,静岩与麻蓬无疑是镇里最出挑的,因为静岩在抗战时期有衢州中学(衢州一中前身)在这里办学,文化积淀多年,而纵观整个衢州教育史,衢中的搬迁,影响之大是空前绝后的,最艰苦卓绝最辉煌最出成果的就是这个阶段,当时的衢中堪称浙西的“西南联大”。最关键是,这个时段出了个享誉全球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金庸自己对两年的高中生涯十分怀念——“石梁静岩夜夜心”。他在静岩就读高中期间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他的许多灵感都源于这里,从孕育、萌芽到成长,可以说他的小说的发轫就在静岩。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描写很多都与石梁相关,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本相当体量的书来展示这两个村的风貌,它或将成为引导未来文旅发展的一个母本,一个文化根脉。鉴于此,我们请来了专业的文化编撰团队,挖掘这段尘封了八十年的历史,并追溯其以往史。本书分六个章节娓娓道来,上下千年,无所不含。文字活泼,富有文采,可读性强,严谨时字字必较,轻松时云淡风轻。图文并茂,

第5页

庄重典雅,丰富精彩。从二村的历史沿革,到那里的山山水水;从金庸在静岩求学,到他曾经留下的足迹;从浙西教育的摇篮到革命的火种,再涉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涵盖历史风貌、地域文化、特色故事,是全景式展示石梁镇的两颗明珠:静岩与麻蓬。一文一武,文以衢中教育为主线,武以麻蓬武术为脉络,旧貌新颜,古今结合,助推文旅——契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本书中有些成果还是首发。比如在耙梳古诗时,发现民国著名书画家余绍宋在抗战胜利时曾在静岩养疴,痊愈后留下诗篇;作家团队在采访中发现,《岩峰郑氏宗谱》中详细记载了郑氏始祖郑浩于南宋时迁此的过程,而民国《衢县志·族望表》此条云:“上静岩,唐贞观三年郑浩由杭州王归里迁此。”核对《郑氏宗谱》,原来是郑浩于南宋间在杭州从韩世忠(蕲王)游“后辞蕲王归里”所误。再如静岩村的郑一鸣牌坊,查核《福建通志·归化县志》《郑氏宗谱》,对明代牌坊做了深度考证,破解了牌坊上所有碑文,填补了衢州地方史和静岩村史的一项空白。

在考证衢州中学在静岩的老校舍和学生宿舍时,结合相关回忆文章描述,发现了金庸当年躺着数星星的“赖界”石,查实了金庸三位铁哥们合租的“铁老新屋”。即将到来的2024 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为追思缅怀金庸先生,学习并传承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本书从各个方面还原了金庸在石梁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欢迎社会各界参与共同回味和体验。尽管有些涉及考古专业,但作家们妙笔生花,只是利用国家档案、

第6页

地方文献、私家谱牒和遗存碑碣等资料,注重可读性,兼顾不同文化层次人群,没有斤斤于繁缛的考证,而是基于史实,将专业术语化作散文笔调,深入浅出,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本书大而言之,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层面的总体战略相谐:到2025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小而言之,就本镇而言,所谓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发现发掘并加以保护传承,让我们知其所来,是糟粕弃之,是精华取之,是空白补之,是优秀传之,本书各展其能,充分表述。

第7页

明珠嵌东北——静岩·麻蓬概述从空中俯瞰静岩、麻蓬,犹如两颗明珠分别镶嵌在石梁镇的东边和北边,这是两个相邻的行政村,均距石梁镇均不到两公里,与镇所在地石梁村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石梁镇位于柯城区西部。东邻九华乡、万田乡,南交白云街道、姜家山乡、航埠镇,西接沟溪乡、常山县东案乡,北连七里乡。面积122 平方公里,人口 29887 人。镇人民政府驻石梁村,距市区14.5公里。辖白云山、石梁、塘公、麻蓬、静岩等21 个村(社区)。明万历时属进贤乡。清康熙时划入四十八都,属进贤乡。1915年分别属第十二区(石梁区)、第十三区(毓秀区),部分属第十五区(沟溪区)。1920 年为石梁乡。1930 年为白云乡。1936 年复为石梁乡。1950 年分属石梁乡、静岩乡、下村乡。1958 年属石梁(东风)人民公社塘公、静岩、下村管理区。1961 分属石梁公社、下村公社。1984 年分属石梁乡、下村乡。1986 年改石梁乡为石梁镇。1992年下村乡并入石梁镇。2001 年划归柯城区。静岩村

从衢州城西花园岗出发沿花木线开车6 公里,悠悠白云缥缈,巍巍青山之下,就是静岩村。静岩村由上静岩和下静岩2 个自然村组成,以村委会驻地简称得名。静岩村主姓为郑、璩、吴,据民国《岩峰郑氏宗谱》记载:静岩始祖郑浩(1155—1222)在南宋年间由杭州归里

第8页

迁此;上静岩璩氏,始祖璩立。《璩氏族谱》记载:璩氏自江山迁至石梁,第五世璩朝奉,率领四个儿子璩金、璩铜、璩铁、璩锡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迁静岩坑头。静岩吴氏,据《静岩吴氏宗谱》记载,南宋建炎二年(1128),始祖吴高官京卫巡检使,由江西婺源析居衢门山下。明代,有吴天赐女儿为宁王朱宸濠妃子。静岩航拍图

静岩者,祈求石静而不塌。静岩村村委会现驻上静岩自然村。全村面积 2.3 平方公里,有 594 户 1724 人。1950 年为静岩乡上静岩、下静岩村。1956 年建石梁乡静岩、巨峰高级社。1958 年设静岩管理区上静岩、下静岩生产队。1961 年改石梁公社上静岩、下静岩大队。1984 年为石梁乡上静岩、下静岩村。1986 年隶属石梁镇。2013年上静岩村、下静岩村合并为静岩村。

上静岩村有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恩荣牌坊一座,系衢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抗战时期,衢州中学(衢州一中)曾在静岩设师范部

第9页

和高中部,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革命烈士江文焕曾在此就读高中。村北有明代建筑龙头殿,今存局部。村东南有衢门山,海拔222米,为金衢盆地进入西部山地第一山。北宋末,京卫巡检使吴高曾统兵防守于此。山中古有接待寺,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唐代黄巢、宋代方腊起事,抗日战争衢州保卫战时,衢门山都作为军事要地,争夺异常激烈。

麻蓬村

石梁溪从七里大头山顶自北向南飞流直下,到了石梁镇改为由西折向东,麻蓬村就在石梁溪南,另外两个自然村花坟前、桥头山则在溪北,三村合而为一,成为一个行政村。麻蓬,原名后洋。清雍正末年,傅姓兄弟傅佑仁、傅佑我由江西南丰迁到石梁下游沙滩开荒,开垦农田种苎麻,搭篷而居。篷蓬同声,便将这里称作麻蓬,麻蓬村因此而得名。至今约有290 余年历史。因傅氏兄弟世奉天主圣教,故麻蓬村与天主教的成长、发展并存。麻蓬现有村民 401 户 1156 人,面积与静岩村相当。主姓傅,另

第10页

有王、徐、刘、毛、方等诸姓。其中王姓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从城区迁入。花坟前始祖徐克,于清咸丰年间,从江西玉山廿八都率弟妹及四个儿子背井离乡逃荒至此。因村后有一娘娘坟,因此得名。桥头山最初是麻蓬傅佑仁裔孙移居,后有王姓分别从衢城、东山铺、下村迁来。另有方、黄、刘诸姓由沐尘、常山、江西沙溪外迁而至。三个自然村均信仰天主教,互通婚姻,融为一体。麻蓬村 1950 年为石梁乡二村。1956 年建石梁乡幸福高级社。1958年设塘公管理区麻蓬生产队。1961 年改石梁公社麻蓬大队。1984年为石梁乡麻蓬村。1986 年属石梁镇。

麻蓬航拍图

麻蓬天主教为浙西天主教源流,清末鼎盛时有神职人员数十人,麻蓬天主教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北有两座山,称作“圣山”和

第11页

“圣母山”,村中教徒去世后均埋于此,其中有两位外籍神父长眠于此。麻蓬村因世代信仰天主教,村落文化比较奇特,主要体现在其信仰、山水、方言、武术文化等方面,是一个融合着古风和现代元素的村落。村有习拳练棒传统,历百余年,金庸《碧血剑》描述“石梁帮”武术,据说即麻蓬拳,又称“十三太保拳”,现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三太保拳

第12页

古诗拾掇一条石梁溪,揽着两个村:静岩与麻蓬,人们经过数百年耕耘劳作,繁衍生息,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尤其是衢西名胜白云山,白云缭绕,泉水飞溅,古寺晚钟,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吟咏,为其歌唱。

白云山一. 宋代

释显忠《白云庄》

门外仙庄近翠岑,杖蔾时得去幽寻。牛羊数点烟云远,鸡犬一声桑柘深。高下闲田如布局,东西流水若鸣琴。更听野老谈农事,忘却人间万种心。释显忠(生卒年不详),宋初名僧赞宁的弟子,参金山颗禅师契

第13页

悟,为南岳十一世。驻锡于越州石佛寺,工诗善吟。赵抃诗五首

《白云庵偶题赠悟禅师》

红鏖无迹到山家,留待诗人大笔夸。坐石与僧谈翠竹,开樽邀客醉榴花。鸥随钓叟孤舟远,牛载村童一笛斜。占尽人间潇洒地,清风明月有谁遮。《咏眺望台》

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三秋一日登临处,千里同风咫尺间。峰黛阴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于今两处闲。《咏掬泉轩》

好山深处静开轩,目送孤云手弄泉。枕石堂无金玉富,濯缨家有子孙贤。初寻旧隐逢三伏,已发新吟近百篇。闻说夜分烦暑散,凉飚浑似素秋天。《咏平溪堂》

第14页

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下笔新题无俗事,搘筇野服是家常。临流最有清风快,未见故人心已凉。《咏懒归阁》

溪流回合逗方池,轩槛前临面翠微。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我昔凌晨登阁会,主翁留散见婵辉。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柯城区沙湾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 年),进士及第,历任知县、通判、知州、右司谏、转运使、知府、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谥号“清献”。因弹劾不避权势,人称“铁面御史”。为官清廉,以一琴一鹤自随,长厚清修,著有《赵清献公集》。

苏辙《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

归去携家往白云,云中猿鹤许同群。陶公醉后诗偏好,疏傅金余客屡醺。芒屦潜行逐渔钓,壶浆时出劳耕耘。却看人世应微笑,未熟黄粱昼梦纷。

第15页

《和眺望台》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和掬泉轩》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青铜晓色鲜。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和平溪堂》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收。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濯缨庵》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第16页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名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 年),登进士第,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宦海浮沉,以太中大夫致仕。去世后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文以散文著称,善诗工书,著有《栾城集》。柴随亨《题白云庵》

散策入禅扉,愁城酒解围。

泥黄肥客屦,云淡护僧衣。

心事溪相照,吟情雨带归。

未盟泉石隐,林鹤背人飞。

柴随亨(1220—?)江山人,字刚中,号瞻岵居士。理宗宝四年进士,知建昌军。宋亡后,与从兄柴望、弟柴元亨、柴元彪遁迹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后人辑有《柴氏四隐集》。二. 元代

郑鹏飞《接待寺》

第17页

古寺乱云裹,空山踏叶行。

遥天青嶂合,秋水夕阳明。

树罅归僧影,溪阴带馨声。

应除麈外意,再到许鸥盟。

注:据《嘉靖衢州府志》载,接待寺在城西十五里,或为静岩衢门山,元大德年间始建(1297—1307)。三. 清代

陈鹏年《山庵题壁用清献韵》

看山好处便为家,济胜芒鞋旧可夸。路转松阴闻梵放,林深冬尽见寒花。云萝百丈层霄近,紫翠千重去鸟斜。拟共攒眉迟信宿,重来与客语无遮。《重过山庵仍用清献公韵》

隔年重问老农家,䆉稏秋场敢竞夸。旱后仅馀荍麦浪,霜前先透桕林花。茶瓜丈室松寮逈,箭栝参天鸟道斜。自叹初衣迟岁月,帽檐狼籍软尘遮。陈鹏年(1663—1723)字北溟,湖南湘潭人,清代官吏、学者,进士及第。康熙三十五年(1696)任西安县(衢县)知县。历官苏州

第18页

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有《道荣堂文集》《喝月词》《历仕政略》《河工条约》等。

费淳《白云庵阅道赵清献公遗墨既次原韵志喜》昔贤遗迹在僧家,墨渖犹新胜事夸;竹石苍凉风送籁,龙蛇飞舞笔生花;一经拂拭星芒露,不厌披吟月影斜;我亦縠江侨寓客,高斋遥望白云遮。费淳(1739—1811)字筑浦,浙江杭州人。随祖父三衢教授费士桂来衢,就读于三衢学舍,后定居西安县城关(今柯城上街费家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官授刑部主事、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工部尚书。谥文恪。

郑光瑗《游白云山》

满身翠岚湿沾衣,远树阴浓百草菲。清福全输于老衲,朝朝枕石待云归。郑光瑗,字蘧若,号磊岩。衢州人。乾隆甲子(1744)副榜贡生,著《磊岩诗稿》,采入《两浙輶轩录》。(按:郑永禧《西安怀旧录》题名郑光瑗,《衢县志》又题为郑光璐诗,此取前者)。郑桂金《白云庵读赵清献诗即次原韵》

第19页

琴鹤高风有几家,山庵遗句剧堪夸;亭边细草初眠鹿,竹外新泉自灌花;阅世渐惊人老大,书墙不觉字欹斜;飞仙绿发何曾见,一角浮云月影遮。郑桂金,生卒不详,字月波,号秋浦,衢州人。嘉庆癸酉(1813)拨贡,著有《七松阁遗稿》,采入《两浙輶轩续录》。龚士范《白云庵读赵公诗即次原韵》其一

闲来蜡屐到山家,壁上诗篇赵叟夸;半榻清风曾捉麈,一庵明月想锄花;老怀应共鸥情适,曲径偏宜竹影斜;异代劫灰消未得,禅灯犹有白云遮。其二

幽闲素喜是僧家,供养林泉味足夸;坐石与僧谈翠竹,云深无处不栽花;到门岚气逼衣冷,隔院棋声横榻斜;恰合高风琴与鹤,吾庐可爱绿荫遮。龚士范,字式方,一字墨田,号春帆。龚大鈊长孙。衢州人。嘉庆辛酉(1801)举人,官江西万载知县。有诗稿存。

第20页

四.民国

余绍宋二首

《中秋,衢州静岩侍母赏月》

中秋月不殊,今岁特觉好。

流云旷周旋,翻喜月华姣。

西风送寒来,弥显清光皎。

胡为有此情,自省亦不晓。

但觉乾坤清,六合已如扫。

老母兴犹豪,孙曾喜环绕。

清谈竟不绝,家国事了了。

激射发如银,精神益清矫。

静岩名不虚,山川助幽抱。

此月纵多情,哀乐由境造。

回思八年来,辛苦备尝饱。

何幸有此宵,光明同八表。

眷恋竟忘眠,此乐难具道。

吾母尚不衰,敢自言其老?

《静岩病起作》

一病滞行程,静岩适静养。

第21页

缠绵十余日,宾客绝来往。

患苦纵云深,治疗幸不爽。

一事尤惬怀,慈颜得常仰。

晨夕必临问,深切关痛痒。

痛痒亦遂忘,药石安能仿?

真如草木萎,饱吸阳和昶。

翻嫌病速痊,无辞谢尘鞅。

期望听自然,称心出意想。

顺逆境何常,难以求勉强。

得毋岩名静,名实不容罔。

故使病魔来,山灵播伎俩。

呻吟变欢娱,诗成一抚掌。

余绍宋(1883—1949),浙江龙游县人,字越园,号寒柯,曾任民国司法部次长,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著有《书画书录题解》《画法要录》《画法要录二编》等。(以上古诗,均由黄菁华先生提供)范公垂《茂才大绅》

白云山上三椽屋,结得山房养白云。茶鼎药炉收拾好,闲时扫叶当香焚。徐静符《上舍明极》

第22页

诗筒酒盏一身闲,息影林陬谢往还。除却读书无所事,春风不用叩柴关。郑岱青《司马泰瞻》

已忘身世落尘埃,壁剑床琴酒在杯。雨霁云收青峒出,隔帘一幅画图开。雷侣菊《布衣丰》

张颠书法米颠画,身逸还因品逸成。自向菊花寻旧侣,一生受得布衣名。(民国诗四首摘自《记忆与解读》)五. 静岩古诗拾遗

《衢门拥秀》

地设灵区应斗躔,衢门列曜势天然。多君独得真仁礼,共汝长留太古年。佳气郁钟申及甫,仙踪常接赤同佺。遥知卜筑因名胜,不许桃源专美前。《洗马遗迹》

渥水生来天骨奇,主人枥下有尤驹。早从天外追飞电,晚向溪头濯健蹄。

第23页

漫自据鞍夸矍铄,喜逢偃武解征辔。往来自识村前路,日日长鸣渡石渠。《湖泉绕绿》

百斛飞泉涌地来,平湖一鉴逐流开。清分石藻摇梳发,影合山花点镜钗。沁人诗牌催视草,波遗我稼即阜财。共称丰芑贻谋远,世后还瞻创始才。《桥亭双峙》

一带清溪接胜源,石梁高耸势巍然。寒潭有客垂渔钓,古道无人着祖鞭。取履子房今已往,题桥司马昔称贤。凭栏独立成惆怅,愁听枝头叫杜鹃。——以上四首摘自《静岩吴氏宗谱》

第24页

郑一鸣牌坊风雨四百年在上静岩村北那片金色的油菜地里,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石牌坊,牌坊上缠满藤蔓,在漫长的岁月里日复一日,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似乎与周遭的现代建筑有些格格不入,明显的遗世独立,在春风抚慰下,晚霞为牌坊涂上一层淡淡的土黄色,看上去并不高冷孤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并没有倒下,依然挺拔,依然完好。牌坊南北朝向,为四柱三间

五楼石牌坊,坊柱讹角,整体高

6 米,宽 5.7 米。各柱前后置压

地隐起卷角草纹抱鼓石。明间小

额枋和大额枋饰剔地起突人物、

花鸟。额枋下置有上下两块横式

长方形石板,两面均刻有大字。

次间大小额枋饰有剔地起突羊、

鹤、凫等瑞兽及祥云。坊檐饰有

瓦当、滴水,檐下置椽飞,坊顶

设正脊和鳌鱼,檐角起翘。

牌坊下面原来有门。据今年 97 岁高龄的郑文先老人回忆,原先有一条小路穿过这扇门,大约于民国年间毁损,现在只残剩着一对门斗。牌坊高伟,在地面上只能依稀看到牌坊上几近磨灭的文字。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我们架梯清洗,通过仔细研究,基本辨识出牌坊上面

第25页

所刻文字。

牌坊南面正中上方自右至左刻着“恩荣”两个大字,右侧上款是:“皇明恩准致仕经历郑一鸣”,左侧落着下款:“万历三十七年仲秋吉旦立”。这里基本的信息是,牌坊主人叫“郑一鸣”,最后在“经历”(约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的职位上退休,这个牌坊是经过皇上恩准建造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三十七年,即公元1609 年,这样算来,郑一鸣牌坊已有 414 年了。

“恩荣”牌匾下面是两字一排 14 行28 个字,从文字内容看是连到北面的。牌坊北面在“恩荣”相同的位置上书:“迪功佐郞郑公祠宇”。“迪功佐郎”是明代文职官员,从八品。下面是同样式的28个字,与南面通连起来,全文是这样的:“初授两淮梁垛盐课司副使、升福建归化县尉、升四川宜宾县簿、升直隸常熟县丞、优选江西贵溪县丞、转升四川镇雄府经历:郑一鸣拱北衡门。”这是郑一鸣的个人履历。他从一个没有品级的两淮盐课司梁垛厂副使(最基层主管盐务的副职)岗位上进入仕途,然后一路擢升为县簿(九品)、县丞(九品)、经历(知府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正八品),最后在迪功佐郞上退了休,然后荣归故里上静岩。

从村民郑卸宝家藏的《岩峰郑氏宗谱》查找到,果然在明代有郑一鸣这个人,而且记载比较详细。他是郑邦翰的次子,字时登,官职与牌坊中所刻基本相符,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归化担任的是典史,而

第26页

不是县尉,这与《福建通志·归化县志》记载的万历十四年(1586)任典史相吻,是否在此任上提到县尉不得而知。郑一鸣整个升迁过程历时 24 年,并有旌表——颇为不易。还有,他生于嘉靖癸卯年(1543),逝于万历壬子年(1612),享年 70 岁,夫人是衢城水亭街吴一元的女儿,有一个继子,叫郑应进。

我们知道在封建王朝时代,立牌坊旌表不是民间随随便便能立的,它有一定的官方程序。首先是通过地方官员的举荐、上报,然后经过层层核实审批,最后由皇上决定下诏旌表,颁发赏赐。牌坊建造通常分四个等级,从低到高,级别分别是:敕建、圣旨、恩荣、御制。从外形就能看出等级,立柱越多,级别越高。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能配享,一般臣民最高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级别最低为敕建,民众或乡绅事迹突出的,经地方官上报,得到皇上的恩准,即敕建,建设资金自筹;圣旨,与敕建流程、资金配置大抵相仿;恩荣,则不是下级向上呈报,而是皇上对有功臣民主动提出要建坊旌表,以展现皇恩浩荡之意,牌坊建设费用也是自筹;御制的级别最高,理论上是皇上亲自督造的牌坊,建造费用当然出自国库,所以“御制”牌坊很罕见。衢州地区的牌坊出现最多的是“圣旨”和“恩荣”两类的女性节孝坊。比如现存的有龙游县詹家的丁氏节孝坊,柯城区华墅的毛氏节孝坊,衢江区樟潭街道的江氏节孝坊,江山市塘源口的周王氏节孝坊……

牌坊的内容类别,通常有状元坊、进士坊、举人坊、尚义坊、恩荣坊、节孝坊,显然,郑一鸣牌坊是建造级别的“恩荣”和内容类别

第27页

的恩荣坊。照说,郑一鸣职级并不高,我们通过大量的考证,又没有查到他有考取高级别的功名,似乎还够不到立牌坊的地步。这样,推测他很有可能是因为特殊原因而立的牌坊。而且,牌坊上有明确纪年,这一年郑一鸣已经 67 岁,从履历上看他已经退休,告老还乡,那么可以肯定他不是因为政绩显著受的旌表。我们参照衢州其他地区的惯例,比如同样在明代的衢县车塘,有吴氏兄弟就因为在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之际挺身而出,捐献出了大量的钱财粮食,被皇帝赐官旌表,建造了尚义牌坊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郑一鸣在退居静岩时,曾为乡村或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才得到旌表建立牌坊的。让人遗憾的是,这些事迹在《县志》《府志》中均未见记载,《静岩郑氏家谱》也因为缺失乾隆以前的个人传记而湮没在历史里。

第28页

好在牌坊还在,而且从明代保存到现在,这么完好的牌坊极为稀少,早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地区,现尚存有20 来处牌坊,大多为常见的清代节孝坊,而郑一鸣牌坊为明代的恩荣坊,就显得尤为珍贵。

这是历史赐予静岩村的礼物,它真真切切见证了静岩起落兴衰四百多年的沧桑历史:它见到过顺治四年三衢大地上那场大旱,也见过康熙十三年和同治年间清军与三藩乱军太平军那两场恶战,同样,它也听到过北伐军和人民解放军划破长夜的军号声,听到过日寇隆隆炮声下的琅琅书声,它听到过大炼钢铁时的嘟哝声,也听到了分田到户后橘农爽朗的笑声……紧接着,它听见的,一定是擘画蓝图匆匆的脚步声。

第29页

神在麻蓬那是一个寻常的周日,天主教信徒们的礼拜天,走进麻蓬天主教堂,钢琴伴奏着二百多位信徒的吟唱,直击人的心灵。作为背景的空灵又深沉的“当当”钟声,在教堂里回响,好像在不断抚慰人们的心灵,让人心生安宁。

庄严肃穆的教堂里,钟声响彻,穿越哥特式教堂的尖顶,穿过麻蓬村的曲折小巷,飘荡在山川田野中,飘荡在石梁溪畔。麻蓬,浙西第一个天主教堂一直以来,西方宗教在中国都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唐初西方宗教从波斯传入中国,但在 200 年后曾遭唐武宗废置。400 多年后的元朝,西方的宗教又开禁。然而在 300 多年前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再

第30页

次遭到严厉查禁。因此,西洋教真正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从史料中可以知道,在一个盛行佛教的国度,仅依靠传教士的努力来传播一个陌生的、新的神学理念似乎并不成功。而麻蓬的先祖就是在雍正年间严查西洋宗教的背景下,沿着浙赣古道,来到了这块土地,避难定居。

在当地的“家谱资料”和一些方志史料上我们可以看到:“麻蓬原名后洋。前清雍正之末年间,有傅姓兄弟两家,世奉天主圣教,由江西南丰潋都,迁移于此,结庐以居,开垦种麻,时人遂以麻蓬名其村焉”。

因傅氏兄弟世奉天主圣教,故麻蓬村与天主教的成长、发展并存。麻蓬作为天主教村庄,解放前,被誉为浙西天主教的典范,素有“东有车辐浜,西有麻蓬村”之称。

嘉庆年间,麻蓬傅姓进城,见一户人家厅堂挂有圣像,惊奇之余,进屋寻问得知双方均系世奉天主圣教。自此,傅王两姓互识,以后彼此商议,每年往福建迎接神父来麻蓬上会,且即两姓互相联姻,至今亦然。

王姓教友乃明末由金华义乌迁居于衢,居住东门马路里。传闻王姓共计三房,嘉庆年间,长房之一支迁往麻蓬隔溪之桥豆山(现名桥头山);道光年间(1821 年),三房之一支即王沛然(曾在衢城作兵房吏,后擢升为吏总,并为教堂会长),圣名玛窦,迁往麻蓬居住,置办田产,造楼建厅,从此傅王两姓共居麻蓬。早先,麻蓬天主教堂借用民房做礼拜,也无神父,每年要到福建

第31页

穆阳请人来布道。最初神父往来麻蓬上会,基本都在信友家中驻节、行祭。至道光初年(1821 年),由傅姓献出土墙平屋一座,上下两进,作为瞻礼诵祷之所,俗称老堂。

清道光十年(1830 年),也就是麻蓬人到石梁定居满100年时,法国人听说麻蓬人以前信天主教,认为麻蓬人好传教,易接受,于是任命傅姓始迁第三房之长孙傅多默,为教堂之会长。傅多默献助大厅一座,及楼屋一栋,自此,麻蓬村建立浙西地区第一个天主教堂,先后有多位法国神甫前来传教。

后来衢州城及其他地方所建天主教堂,统一由麻蓬教堂管辖。从此,麻蓬人个个胸前挂着十字,经常念经,礼拜祈祷,重新成为天主教的忠实信徒。

此后,鉴于衢州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战火纷飞中,麻蓬天主教堂多次被毁,复又重建。

1911 年,教区利用庚子赔款拨款,在衢州府山和麻蓬两处同时建造新教堂。麻蓬天主教堂建筑坐西朝东,宏伟宽敞,有西洋建筑之风:巨大的厅柱、环拱型的缀着五彩玻璃的门窗、绘着彩画的穹顶、镶着精美浮雕的廊柱。这座建筑的宏大还在于它完善的附属建筑:神父座堂、神职人员住宅、教堂前修整得很好的草坪等,总占地面积5000 多平方米,面宽三间 16 米,进深九间37 米,总建筑面积537平方米,为硬山顶,凸字型构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历经修葺,一直沿用至今,并于 2011 年公布为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祭台背景是一幅方丈有余的“三王来朝”油画像,祭台前两侧柱

第32页

上,分别有圣若瑟和圣味增爵雕像,神情如生。据云,这三件圣物是神父花重金从法国运来的,堪称本教堂之宝,可惜均毁于文革。教堂正门上方是钟楼,钟楼直入云霄,内悬大小铜钟各一。清晨,教堂的钟声敲响,召唤人们走进教堂参与弥撒。教友们从睡梦中醒来,感谢天主赏赐一夜平安。一般来说,钟声一天要敲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天主教会自古有《三钟经》的古老经文。钟楼位于教堂正大门内上方,后因白蚁侵蚀,于 1932 年左右拆除,至今未能修复。呈现在眼前的这座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巍峨雄伟,美轮美奂。其大跨度的拱形屋顶开创了当时乡村建筑之先河,45 米高度的双塔穹隆钟楼更是雄居当时石梁镇的制高点,成了石梁地区颇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麻蓬天主教堂院子里原来有两排平房,是孤儿院。据现任神父严东平说,大约 1840 年起,因为农村重男轻女风俗盛行,有些村民把女婴丢弃在天主教堂门口,神父和修女便收留了这些弃婴。当时麻蓬村有个女孩,立志到天主教堂做贞女,她父亲便把一份家产赠与她作为生活资助。

1844 年李玛窦神甫来衢州,住石梁麻蓬,建房数间,收养孤儿50 名。之后又陆续开办了医局、培信小学和育婴堂等服务机构,可以说,这为当时衢州乡村的慈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到解放前,麻蓬天主教堂里共收养了200 多位孤儿和弃婴。这些女孩长大以后,就叫堂姑娘,意为教堂出去的姑娘,她们也把教堂当做娘家,会经常回来看看,目前健在的堂姑娘已有90 高龄。

第33页

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教区金宝殿副主教(法国里昂人)为避难而常驻麻蓬。也就在那个时候麻蓬成为了浙西天主教中心。金庸在其文章《千人中之一人》以引用所罗门的话开始,以《马太福音》结束,中间还引用了《箴言》《撒母耳记》等,可以看出他对《圣经》的熟悉。抗日战争期间,衢州中学搬迁到麻蓬隔壁的静岩村,金庸在此就读高中,麻蓬教堂的神秘感吸引着金庸课余时光前去拜访,因此他对《圣经》典故信手拈来也在情理之中。圣山,麻蓬人灵魂安息之所麻蓬四处是连绵起伏的丘陵矮山,四季郁郁葱葱。东北有九龙山,东南有衢门山,西北为花尖山,西南有白云山。但是麻蓬人最有感情的是桥头山后面的“圣山”和一溪之隔的“圣母山”。麻蓬村石梁溪的对岸,便是圣母山。1931 年,江山天主教神甫

第34页

王庭基久病不愈,在神前许愿,疾病好后建座圣母堂。不久病果然好了,遂在麻蓬溪对面山腰开石窟建造了圣母堂。圣母和德肋撒塑像,是从法国专程送来,由上海运送到麻蓬。因此,这座山叫做圣母山,“文革”中塑像被毁,建筑被破坏。

1900 年,天主堂善终会麻蓬桥头山后面的过溪垄购得这块山地,取名圣山,凡神甫、教友亡后均埋于此,这也许是衢州地区最早的公墓。光绪二十六年(1901 年)设有神父和教友2 处墓地,至今保存完好。圣山墓葬群主要分布在山体北面山坡上。圣山上原来有一个教堂的(圣心堂),小堂轮廓呈丁字形,除正门外,两旁凸出部开设边门,小堂光亮透气,新亡者停柩堂内,神父在此行追思及入墓礼。花坟前的一位村民说:“圣山上教堂不大,主要是为教友举行葬礼的。“破四旧”时打掉了,现在还剩下一座十字架,原来是教堂后面的奠基石。”奠基石四面碑刻遗迹已风化,每年十一月二日,麻蓬堂口和衢州府山堂口均会在圣山十字架前举行追思已亡瞻礼。全村男女老少聚在圣山,共同为亡者祈祷。

“大十字架”背靠山峦,面向东南,步入山口,即可看到。上刻着“我信肉身之复活”。奠基台四面刻字“基斯当圣地”“慎终追远”“赵保禄主教”“天主降生一千八百九十年”。1890 年,赵保禄主教亲自主持大十字架奠基礼。据悉,在此处安葬一位主教(玛弟亚·吴国焕),十六位神父(法国戴思伦和金宝殿神父等),两位修士和十位修女,很多教友亦葬于此。其中两位法国神父戴思伦和金宝殿,在衢州府山天主教堂担任总本堂,当时墓地在衢州机场附近,后因衢州

第35页

造飞机场,将坟墓迁移到麻蓬圣山。

“圣山”和“圣母山”对麻蓬人意义重大,麻蓬村102 岁高龄的傅献堂老人告诉说:“圣山,是我们自己叫出来的。圣山以前叫大平滩。圣母山,叫对面山。”圣山即是麻蓬村祖先安葬的墓地、族亲的祭祀场所,又是教会安葬神职人员的场所,也是教友朝圣之地,构成了一个跨文化空间,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天主教文化,其存在可更好理解中国天主教徒的文化心理和诉求。麻蓬天主教堂现有教职人员(神父)一人,神父严东平,2010年由天主教杭州教区派至麻蓬天主教堂担任神父。中国人崇尚“事死如事生”,因此神父的除了日常教区的事务,便是给逝者做祷告。所以当本堂司区有人去世时,教堂里会敲钟,告诉所有的人,悠悠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时候的钟声被称为丧钟,它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久居之地。丧钟为逝去的人送行,同时也给活着的人以警醒。

正如《圣经》上说,那条洒满月光的道路,从西方铺向东方,从彼岸铺向此岸。大约三百八十年前,我忽然看见那条宽阔的心灵道路上,那些服从赞美诗的身影,分明有着深刻的麻蓬印象,尽管太遥远的时间模糊了我的寻找,那些人那些事却是那样真实地保存在浙西麻蓬村那厚厚的历史上。

第36页

麻蓬天主教堂,是衢州城第一座教堂。如今,安详静谧、典雅古朴、气息幽香、花草围绕的教堂,静静地矗立在麻蓬,只有尖尖的塔楼向世人诉说她的沧桑与故事,而她也在时光里,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的风采与传奇。

第37页

抗战时的麻蓬天主教清代吴陈琰曾作《信安行》:“信安胜势居上游,遥通楚粤连闽瓯。仙霞横亘千万丈,平分要害当咽喉。”因此衢州无地不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浙江死亡人数为四十万人左右,而衢州,死亡人数为十万零八千两百三十人,超过了四分之一。惨烈的抗日战争,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战争遗迹,它默默地诉说着那些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岁月。

回溯以往的岁月,战争的硝烟仿佛还弥漫在空中,那些与衢州人民一道保家卫国的天主教神长教友,随着时间的走廊一一走入了视野,就让我们重温那段难忘的记忆,深深缅怀,默默送上心中的祈祷。

第38页

老教堂内貌

《尝胆报》揭露战争的凶残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1937 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向上海闸北、虹口、杨树浦一带大举进攻,淞沪战争爆发。同年十月,杭州告急。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杭州教区修道院领导为安全起见,将院内修生疏散到衢州天主教中心麻蓬暂避战乱。日寇残暴,民不聊生,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教堂的修生虽暂安一隅,但悬念沦陷区深受日军欺凌折磨的百姓,于是征得麻蓬本堂黎炳辉神父的支持,创办抗日壁报《尝胆报》,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洗雪国耻之义。《尝胆报》登载战地新闻,抄自各种报

第39页

刊。当时衢州城区的中小学为避战乱,陆续搬迁到麻蓬隔壁的静岩等地。《尝胆报》的创办,为附近学校的学生和有志青年提供了一线战况,激发了他们抗日救国的抱负。

集训队时刻为前线准备麻蓬人一直尚武,村民平时就会习武强身护体。1937 年 12 月,上海沦陷后,在上海震旦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傅邦返乡。这是一位热血青年,他目睹了上海沦陷之惨状,曾多次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回乡之后,他和衢州中学的老同学王本源(见堂)等人商谈,如何未雨绸缪,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两人一拍即合,向保长(傅福堂)建议,趁冬季农闲,集中村内青壮年军事训练,为宣传抗日战争尽一点力量。

这是麻蓬民兵的起源,旨在提高民众的抗日意识和基本的械斗技能。集训为期十天,保长是队部负责人,保队副王肯堂具体负责训练班的军事训练,宣传抗日教育课则由傅邦及王本源上课,课堂设在班部(教堂善终会)内,出操场地是石梁溪畔的松树林里。时任石梁乡长方文焕闻讯而来,参加开训典礼并作了动员讲话。这支队伍虽然来自民间,却严守纪律,所有人员每日三餐及晚上睡觉均各自在家中,星期天也不耽误宗教生活。

第40页

扬正义阻拦日寇遭报复1942 年浙赣战役爆发,日军攻占衢州城,到处掳掠。有一天,日军来到麻蓬,妇女们正在教堂诵经祈祷。他们见到年轻的修女,就动手拉扯戏弄,修女们哪里受过这样的羞辱,受惊惨叫,神父黎炳辉及梅占元闻声赶来。猛见日军行为不轨,立刻上前竭力阻拦,日寇恼羞成怒,用枪托撞击黎神父,神父受伤仍然毫无畏惧,保护教友。此时,教堂的钟声突然响起,壁画上耶稣和圣母柔和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凛然正气,日军慑于神明和正义,忌惮《国际法》的威力,不敢肆意乱来,只得恨恨离开教堂。

因为有外国神父庇护,日寇不敢轻易对教堂进行烧杀抢掠,因此抗战时期,许多难民逃到麻蓬天主教堂避难,至今麻蓬村还流传着“外国神父与日本军官周旋,解救堂姑娘”的故事。但是,日寇不肯善罢甘休,为了报复教会,他们便用炸弹摧毁教堂。

1942 年 8 月 26 日,上午十时许,一向安静的麻蓬村子上空,突然传来“嗡嗡嗡”的飞机声,有三架敌机依次绕着麻蓬上空盘旋再三。突然,一声巨响,敌机朝着麻蓬教堂投弹,当时顾兰宝修女率领女堂人员避难,住在麻蓬女堂。她是府山女堂负责人,在城里传教成绩显著,并为教内外贫穷人治病,分文不取,颇受大家尊敬。炸弹投向教堂及附近四周,大家纷纷逃散避难。有一枚炸弹穿圣母祭台屋顶,落地后没有爆炸。而其余四枚炸弹则落在教堂周围的村中和田野里,顾

第41页

兰宝修女、府山天神会贞女福兰及城里来此避难的教友被炸弹碎片击中丧生。

敌机去后,清点人后发现少了圣心会修女张秋贞,遍找不着。金宝殿副主教见女堂修女宿舍楼的一墙垛受炸弹震倒,怀疑修女被压在坍墙之下,众人快速刨开倒墙,果然见到张修女尸体。此次空袭造成9 人遇难。

第42页

尽管战争的硝烟已散去,但对这场战争的惨痛记忆却深深地印在衢州人民的心中。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麻蓬天主教是一个弱小的特殊群体,他们秉承奉献精神,挺身为救国救民而努力,满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济世救民心怀,义无反顾地以国家存亡为己任。其浩然正气,正是发扬了天主教徒之大爱真义。

第43页

白云深处有仙山人间何处觅仙山?白云天地宽。

悠然两句,道出了白云山的灵韵。

沿水亭门,出衢州城,向西行十余里,便见浙西古镇石梁镇,镇边有一座山,唤作白云山。

山上有北宋名臣赵抃当年游白云山留下诗句:“坐石与僧谈翠竹,开樽邀客醉榴花。”白云山上翠竹、榴花今已不多见,但禅院深深,香火旺盛的白云山,一直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此山名白云白云山是柯城区最高峰白菊花尖向金衢盆地伸展到城边的最后一座山峰,系千里岗山脉伸向金衢盆地内沿的余脉,北临石梁溪,南沿流塘涧,由白云山、大岗、衢门山三座西东走向逶迤相连的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 207 米。

浙西盆地,雨水充沛,每逢雨后,山间水汽氤氲,缓缓上升,在山顶积成云。站在衢城水亭门碧春楼上远眺,可见山头乳白色浮云,若隐若现,云锁山头山锁云,因此叫做白云山。

第44页

远看,山形如卧状麒麟,白云山是头,大岗若背,衢门山似尾,山呈灵气。

乾隆年间副榜贡生郑光瑗在游览白云山后有诗赞道:“满身岚翠湿沾衣,远树阴浓百草菲。清福全输与老衲,朝朝枕石待云归。”一直以来,白云山以清丽幽寂,白云如纱,雾霭缭绕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如清代大学士费淳,早年随同祖父费士贵来到衢州,就读于三衢学舍,多次游览白云山,曾为白云山咏《次赵公白云庵题韵》:“昔贤遗迹在僧家,墨渖犹新胜事夸;竹石苍凉风送籁,龙蛇飞舞笔生花;一经拂拭星芒露,不厌披吟月影斜;我亦縠江侨寓客,高斋遥望白云遮。”

沿山路石阶而上,两旁茂林翠竹,繁花萝藤,目不暇接。静听林中的鸟鸣声和微风拂过树木的萧萧声,让人顿感禅机突起,意趣横生。到半山腰,有一山门,上书“白云山”。字体如流水依山流动,行笔似野地策马奔驰,明快而又妩媚。不及入内,眼前跳出二位怒目金刚,各执一把利剑,威风凛凛似要将人挡于门外,让人真以为来到

第45页

了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走进山门便是白云禅寺。寺内香火缭绕,善男信女虔诚地跪在观音菩萨面前烧香磕头。庙里有几个尼姑,她们穿戴整洁,神色慈祥,在晨钟暮鼓中显得特别超凡脱俗,清净无染。山中藏古寺《衢县志》载:“白云山,又名佛位坪,位于石梁东二里,孤峰峭峙,下瞰平畴幽寂明秀。寺分上、下两院。上院为东岳殿,下院为观音阁,总称白云禅寺,俗称白云庵,有石阶自山脚砌至山门。”在《笑傲江湖》这部武侠作品中,金庸虚构了“白云庵”,便源自白云山的塔山庵。清光绪年初,衢城信女王多福,借名山建庵堂,供奉观世音菩萨,更名“白云庵”为“塔山庵”,与潘郑氏、陆何氏一起在此修行。王氏归西之后,被尊为开山院主。之后,陆何氏之子、江山籍人陆金龙主持募化修整,并照旧院址造新讲堂,仍名白云书院。在白云山顶西麓,供奉东岳大帝诸神,称为东岳殿,属于道教寺

第46页

观,由白云庵统一管理。历代也遭几兴几废。清康熙乙巳年(1665)重建,从佛庵后采石,整座东岳殿用石梁石柱,三百余年岿然不动,是白云山最古老的建筑。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推倒,木石材料被盗一空。1995 年由佛教信徒募化重建。

白云山南麓最高峰名曰狮子头,怪石嶙峋,峭壁陡立,有一橘海阁。这里是北宋“眺望台”旧址,也是赵清献与寺僧谈竹咏诗之处,苏辙留有“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的诗句。站在橘海阁,山下葱葱桔海,春天花香随风飘溢,秋日金果满枝,奇山美景汇聚于此。

且看绿冠层叠,光影辉映,妙趣天成,让人感到祥和而宁静。山间古刹缭绕禅香,礼佛静修,虔心祈福。风起,竹叶一片一片地飘落,松鼠跳跃在古松之间,古朴的砖瓦,静谧的禅院古刹,佛音袅袅,让人迷醉。“桔海滔滔藏一阁,白云悠悠解世忧。”向远处眺望,峥嵘古城,剑气横秋,阡陌纵横,尽收眼底,果真是市民节假日游览胜地。“文革”动乱结束后,白云禅寺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2000年修建了下院大雄宝殿,自此,形成了白云山顶道教,上院白云庵和下院寺庙的奇观。白云禅寺自明、清以来为供奉福、禄、寿、禧四神的场所。每年农历三月廿六至廿八为白云禅寺庙会,四方村民香客朝山拜佛,求赐福,求平安,香客云集,盛况空前。山间有仙气白云山形有如麒麟,春天万木葱茏,山如一头绿色祥瑞麒麟,卧蹲其间。民间传说白云山是麒麟山,从衢州古城水亭门西眺:白云山

第47页

三座山峰,恰是一座笔架造型,可称为笔架山。传说笔架山应出文曲星,文曲星千年一遇,悠悠三千年,白云山上出了三位“文曲星”。第一位文曲星便是汉朝的张良,话说汉初三杰汉留候张良辅佐刘邦登基之后,便辞官在此处隐身修炼成仙。山麓间的绿树丛中有一座白墙黛瓦的白云书院,现为寺庙的观音阁,东侧有一尊张良像和一块石碑,石碑上虽然苔藓覆盖,但刻于其上的“汉张良曾修炼于此”八个大字依旧清晰可见,下凿一池,水清而甘,四时不涸。第二位文曲星则是清献公,即经历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铁面御史赵抃,赵抃生于衢,长于衢,就曾求学咏诗于白云山麓寺峰之间。

赵清献公致仕归乡后,几度拜访白云山,寻探千年前汉相辞官修身的仙界,与老僧坐谈翠竹下,亦作诗写照留心境:“归乡两袖似清风,富贵浮云眼视空,明月一庭光皎洁,一琴一鹤伴吾躬”的清心佳句。

山中有一泉,名掬泉,岩壁下凿一泉,水清而甘,四时不涸。赵抃、苏辙均有咏“掬泉轩”诗传世,为古代白云山房十绝之一。第三位文曲星便是金庸。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西犯。衢西石梁、静岩诸村,曾是浙西重要的培养人才的摇篮。迁校在此的省立衢州中学(衢州一中前身),拥有当时省内外一批知名教师。负笈来此的千余名学生不仅来自衢州地区和邻近各县,也有从闽赣皖远道而来的莘莘学子。1942 年海宁的少年查良镛(金庸)在炮声轰轰的战火声中,来到了衢州白云山麓求学,于是白云山升腾起第三颗文曲星。彼时仍是少年郎的查良镛在白云山麓的衢门山和大岗下的上、下静岩村求学,是当时衢中出类拔萃的学生之一。他可称少年奇才,曾自编自导英语短剧《月亮升起》在石梁街头演出,后来成为

第48页

华夏著名作家和武侠小说一代宗师。因此在他的许多武侠小说中,他描写的多个场景便源自白云山等处。

白云山畔年少的读书时光呵,常常进入他的梦乡,因此金庸先生曾说“六十年中常入梦”。

名士千载情此地几兴几废,宋代庆历二年(1042)衢州籍进士毛维瞻,元丰五年(1082)辞官归隐白云山,筑山居称“白云山房”,亦称白云庵,原为白云书院遗址。建有“掬泉轩”“平溪堂”“眺望台”“懒归阁”诸景。

这一年,赵抃已年逾古稀,已经告老还乡。一位住在城西白云山麓的白云房,一位住在城北衢江边的高斋。在这时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亦做客衢州,赵抃对苏家而言,有着知遇之恩。想当年,赵公在四川为官时发现了苏辙他爹苏洵的才华,向朝廷推荐,苏家从此走向辉煌。在高斋,苏辙为濯缨亭作《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七律一首。二人同往白云山,与毛维瞻互相唱和,三人诗兴大发,各赋诗多首。

三位北宋大诗人就在白云山麓,为后人留下一曲曲千古绝唱。第一曲发生在掬泉边。前辈赵抃率先开吟——《咏掬泉轩》:“好山深处静开轩,目送孤云手弄泉。枕石堂无金玉富,濯缨家有子孙贤。初寻旧隐逢三伏,已发新吟近百篇。闻说夜分烦暑散,凉飚浑似素秋天。”

掬泉今存,在白云山寺北侧山凹处。在山岩中有一座方形石池,面积一丈见方,池水清澈,是白云山麓唯一的水源,为历代僧人所用。

第49页

文人好雅,因泉水需用杓掬水而饮,故称“掬泉”。赵抃以“轩”“泉”及“手掬”开篇,诗中的简意是,建在白云山中泉边的静轩,是我用手弄泉掬水的清静之处。

毛维瞻次吟,可惜毛诗已轶,如今只能看见赵苏两家的诗。苏辙和毛维瞻韵:“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青铜晓色鲜。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只应明月中宵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苏辙作为客人唱和,与前诗用韵相押主题相符意境相合,精妙毫不逊色。

第二曲是以平溪堂为题的七律,赵抃《咏平溪堂》:“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下笔新诗无俗事,支筇野服是家常。临流最有清风快,未见故人心已凉。”苏辙作《和平溪堂》诗:“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收。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第三曲以山南眺望台为题,赵抃《咏眺望台》:“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三秋一日登临处,千里同风咫尺间。峰黛阴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溟潺。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于今两处闲。”苏辙《和眺望台》诗:“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筑台土石无多事,照眼峰峦得许新。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第四曲以山庄建筑“懒归阁”为题,赵抃《咏懒归阁》:“溪流回合逗方池,轩槛前临面翠微。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障坐忘归。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找昔侵晨登阁会,主翁留散见蟾

第50页

辉。”

因得赵抃、苏辙的轶事,白云山房成为文人雅聚吟诗作赋的佳处。宋、元、明、清的不少文人留下不少诗词和文章,成为白云山的镇山之宝,可惜抗战期间尽遭劫毁。白云山不高,海拔200 多米,山间古树层层叠叠,别有一番韵味,自然描绘出水墨浓彩的画卷,给这座山增添了特有的令人心驰神往的静谧与安宁。站在山巅,抚古追今

风过廊阁的时候,檐铃一声轻响。

雾起村庄的时候,古刹半柱细香。

谁会知道?

世事芸芸。

那是佛给予众生的答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电子图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