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读本
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
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广州市总商会
二O二三年十二月
学习读本
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
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广州市总商会
二O二三年十二月
目 录
Contents
习近平: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观点
(��)
(��)
一图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多部门开列����年任务清单,稳经济政策透出新动向
����年我国关税调整有哪些看点?
新动向
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二次创业”再出发,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州都市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广州都市圈,未来打算怎么干?
广州出台��条新举措,力促外资向实体经济集聚
(��)
(��)
(��)
(��)
新广州
(��)
(��)
(��)
四部门发声: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么建!
国务院��项举措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项举措助力企业在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
(��)
(��)
新举措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习近平:
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02 来源:新华社
编者按:中共中央12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
同志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
要讲话。以下是讲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精神。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
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
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
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
义者。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
奋斗的一生。他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锻
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缔造了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为
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
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永志后人的
崇高精神风范。毛泽东同志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03
新观点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
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
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坦荡宽
广的胸怀境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
爱戴和敬仰,毛泽东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永远是激励我们继续前
进的强大动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
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征程
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把
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0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
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
动精神。要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
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
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完善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
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
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新观点
05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
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
力。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
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
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方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不断拓展中国式
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实践基础
上的理论创新,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的成功之道。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远不
会完结,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
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
任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回
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06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共襄盛举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共襄盛举。要全面
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
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持中
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支持香港、澳
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
题,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
所在、民心所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
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深化
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防止任何人以
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
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
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要落实新时代党
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健全全面
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
提高,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
命,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确保我们党永
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观点
07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
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我们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
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
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
界。我们将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
向,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
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
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0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来源:人民网
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
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
面振兴。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
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
感可及的实事。
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
给体系。
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
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
量有提升。
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
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新观点
09
七、
八、
要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确
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
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
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
性成果。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
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
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
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建设。
10 当前经济形势
一图读懂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
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来源:新华社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
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
较多
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11
2024年宏观政策
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新动向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
业的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
经济工作。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12 做好岁末年初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
健康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要点速览
新动向
13
国内需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
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
发展新动能
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
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
竞争力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14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对外开放
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
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
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
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
的合理融资需求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
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
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新动向
15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
素双向流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民生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多个部门近日召开会议,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24年工作重点。“科技创新”“扩大
国内需求”“深化改革”��透过各个部门重点任务清单上的这些关键词,可
洞悉未来经济政策的新动向。
多部门开列2024年任务清单
稳经济政策透出新动向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至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多个部门2024年工作部署也
离不开“科技创新”。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
包括“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等。
科技部也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完
善新型举国体制;聚焦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集聚
力量攻坚突破;布局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
势;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环境。
新动向
17
财税和金融政策也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提出,“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保障好国家重大科技
项目等资金需求,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推动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
出提升科技金融质效,助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
系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
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
循环”。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将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列为
2024年重点做好的八方面工作之一,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设,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继续用好增
发国债资金,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支持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也将“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
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列为2024年重点工作。其中
包括“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
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
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等。
围绕“扩内需”积极部署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18 商务部强调,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
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推动以旧换新。推动
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
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原材料、消费品“三品”
行动,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总局则表示,加快发展消费金融,积极支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日前表
示,在超大规模市场下,未来我国消费、投资仍然潜力巨大。“我国具
有高储蓄率的特征,随着预期改善,高储蓄会向消费和投资转化,新
型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潜在的投资需求巨大。”他说。
新动向
19
围绕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
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
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含金
量更高的稳增长,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引领行业发展,坚决当好
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
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
论上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个案和整体上协
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要积极稳妥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
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及,“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2024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将
持续推进,包括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改革、国企深化改革、民企相关制
度改革等,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重点领域改革将持续推进
20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2024年我国关税调整有哪些看点?
每逢年末,我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
进行调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月21日对外发布公告,明
确了2024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降低了部分药品、原材料、中间品及零部
件等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并对协定税率、本国税目进行调整和优化,有助于保
障人民生命健康,更好满足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 新华社
保障民生:对部分药品和原料等实施零关税
根据公告,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10项商品实施低于
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运用关税杠杆聚焦民生关切,是此次暂定税率调整的一大着
力点。从公告附表发现,我国将对部分治疗癌症、罕见病的药品和
原料等实施零关税,并降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进口关税。
具体来看,明年实施零关税的药品和原料,包括了用于治疗肝
部恶性肿瘤的抗癌药物、用于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罕见病药
品原料等。此外,还将对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实施零关税,该药
品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儿童哮喘类疾病的治疗。
自2018年以来,我国先后取消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抗癌药、罕见
病药及相关原料的进口关税。
促进创新:多项关税调整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根据公告,2024年,我国还将降低部分原材料、中间品及零部
件进口关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21
新动向
扩大开放:对30个国家或者地区实施协定税率
此次发布的公告明确,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者地区签署的
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2024年将对20个协定项下、原产于
30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部分商品实施协定税率。
其中,中国—尼加拉瓜自由贸易协定2024年将实施首次降税。
未来完成最终降税后,双方95%以上的税目都将实现零关税。
2023年,我国还与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后续将根据协定生效进展情况,及时实施关税减让,进一步扩大面
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此外,为支持和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2024年继续对与
我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
总的看,2024年我国关税调整相关安排,将有利于支持稳住外
贸外资基本盘,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利于推动内生动力
持续增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
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际市
场竞争。
其中,将降低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以沼气为燃料的装有
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
关税。
氯化锂、碳酸钴等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在明年降低。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明年还将原来5个相关的钢铁产品税目,
按照性能指标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10个税目,涉及汽车用钢、船
舶用钢等。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
的汇报。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
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一起关注!
四部门发声: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么建!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会速览
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把不利于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开展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线索核实整改工作,征集了
1100余条问题线索,其中有效问题线索超过九成已督促地方完
成整改。
今年以来,修订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76万件。
依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39起,开展执法约谈
17次。
22 要“立起来”“破除掉”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一是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研
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政府制定标准
管理,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
新举措
23
二是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力扩大内需。推动构建东中西部产
业梯度转移格局;充分发挥全国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作用,
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盘活存量资源;加快多式联运标准化建
设;深入实施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研究完善
地方税税制,完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财税体制。研究修
订关于统计单位划分、跨省分支机构视同法人单位统计审批管理等
方面的制度规则。
四是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
展战略实施,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等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共享物流发展成果、强化
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
的经验。
五是破除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组织各地抓
好问题线索核查、政策措施清理等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市场分
割、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通报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
慑作用,着力打通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卡点。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展成效
24
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通俗地说就是“5统一”“1破除”,即
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
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以及破除地方保护,来
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具体来看,进
展成效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
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开展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
线索核实整改工作,征集了1100余条问题线索,其中有效问题线索
超过九成已督促地方完成整改。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各地清理妨碍建设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
规定做法。
二是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已见到成效。
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衔接方面,全面开展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修订,《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等印发实施。
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方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近九成已建设
预留充电停车位,前三季度重点商贸物流托盘标准化率达75.1%。
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
务平台已经正式开通运行,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工作提前完
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硬件系统已经实现互联互通。
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方面,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
新举措
息公示平台;建设2900余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
试点。
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方面,印发实施《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
制竞争行为规定》,构建跨区域线上案件协查、执法协助、联合执法
机制。
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财税体制方面,部分省份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
推动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的省以下财政体制。
统计制度方面,深化产业活动单位视同法人统计改革,推动汽
车、石油、百货零售等领域外地分支机构在地统计。
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实
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
区域一体化方面,京津冀、成渝等地区出台区域市场一体化建
设实施方案。
在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上持续发力
市场监管总局:
一是着力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落实新修改的反垄断法的
要求,研究起草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草案,修订出台了制止滥用
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等配套规章,发布滥用行政权力排
除、限制竞争执法约谈工作指引,还有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
施指南等制度规则,强化规范不当市场干预行为的法治保障。
25
26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在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上持续发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一是紧紧围绕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着力提升制造业供给体
系质量。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深入实施钢铁、机械、电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深入开
展原材料、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全面提升产业科
技创新能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紧紧围绕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和制造业集群
发展。
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
二是着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各地区各
部门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4.8万件,存量政策措施61.6万件,修订
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76万件,有力防止出台
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
三是着力强化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执法。深入开展民
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公共事业、招标投标、工程建筑等重
点领域,依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39起,开展执法
约谈17次,纠治了一批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排除限制
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经营的行为,有力保护和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
四是增强全社会的公平竞争理念。
27
新举措
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交通运输部:
一是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以联网补网强链
为重点,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
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是强化联程联运,提升流通效率。大力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
票制”和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四是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规则,优化营商环境。
战略,引导地方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
的路子,引导制造业合理布局。联合地方举办系列产业转移发展对
接活动,推动构建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格局。实施先进制造业集
群行动,发挥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作用,推进园区
提质增效。
三是紧紧围绕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动力活动,持续推进深化要
素市场化改革。
着力推动资本、土地、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
效公平配置,更好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
培育,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培育数据产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推进科技创新与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制造业创新平台网络,深化产教融合、产融
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28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
的五个方面18项举措,为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提供有力
支持,对进一步筑牢经济复苏根基,为明年经济稳健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18项举措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来源:国研网
一、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二、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01.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
02.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下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
03.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04.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各方采信“三同”认证结果
05.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
06.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07.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接轨
29
新举措
三、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四、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
08.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
09.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10.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
11.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的人才交流
对接平台
12.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鼓励加大内外贸一体化相关改革创新力度
13.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
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14.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中西部等地区内外贸一体化
发展水平
15.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支持内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30 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
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
换,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配
套支持政策,大力推动本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商务部要会同有
关部门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变化,加强协同配合和督促指导,确保各
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
16.落实有关财政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17.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
保险综合性支持力度
1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机构对内外贸企业的服务能力
31
新举措
18项举措
助力企业在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
简称《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
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
个市场顺畅切换,实现“两条腿”走路。
专家表示,加快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各地
要支持优势产业持续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丰富各类平台功能,为内外贸一体
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来源:《人民日报》
《措施》提出,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内贸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接融合,使企业能够适应不
同的标准规则,实现“两条腿”走路。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共性平台、
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能力。
32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措施》提出,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地方和部门要加强外贸新业态
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支
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措施》提出,加强与境外港口跨境运输合作,鼓励航运企业基
于市场化原则拓展内外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内贸企业“走出去”,还是外
贸企业“转内销”,都需要好的渠道平台和针对性举措。要积极支持
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
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提升物流便利性,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营造良
好发展环境。
《措施》提出,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企业
的国际发展空间。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上下
功夫,持续推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
措施落地见效,支持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并重的经济功能区,对畅通
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措施》提
出,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加大内外贸一体化
相关改革创新力度。
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力度
33
新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
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
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
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聚焦经营主体关切,
在推改革、扩开放、促创新上持续用力,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
革,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促进粤港澳大
湾区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
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加
强粤港澳合作共建,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公共资源配置范
围,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大湾区居民。
⸺坚持创新引领。依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数字化改革助
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探索更多培育和发展壮
大经营主体的举措,更好发挥大湾区创新引领作用。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34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坚持互利共赢。注重做好改革系统集成,推动顶层设计和基
层探索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增
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坚持开放包容。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吸收借鉴国际先
进理念和经验,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营商环境深层
次改革,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三)主要目标
(四)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经过三年努力,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
境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运作更加顺畅,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
力充分释放,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集聚和配置
各类资源要素的能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居全球前列。
制定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支持广
州南沙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深入推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实施。对大湾区内地九市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畅通经营主体对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的意见
反馈渠道,健全意见处理回应机制。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
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将有关开放措施纳
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
下实施。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促进要
素资源畅通流动。
二、营造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35
新举措
(五)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推动大湾区内地九市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在外商投资准入
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清理取消港澳企业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权
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和回
应机制。研究建立独立的公平竞争审查机构,探索公平竞争集中审
查、专业审查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广东省“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和
大数据支持优势,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深化公
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破除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壁垒。
持续规范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
会、中介机构等收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
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
理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
不合理收费。持续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36
(七)规范行政许可运行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逐项明确许可条件、审批程
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除涉及公共安全、生
态保护、人身健康等领域事项外,全面实行基于企业信用的行政许
可告知承诺改革。
(八)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九)优化涉企服务
(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
实行惠企政策统一发布、集中推广、精准推送,推动涉企补贴奖
励等政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
环境投诉处理机制。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
模式,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
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网等公共设施报装服
务。推广“粤港澳银政通”服务,推动简化版商事登记公证文书试点
改革在大湾区复制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制定技术标准、
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经
营主体退出机制,全面实施简易注销。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
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共享利用。推进企业生产经营高频办理的许
可证件、资质资格等数据信息跨区域共享。推广电子签名在公共服
务、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认证、电子证
照等信息资源共享互认,政务服务“同事同标”。
三、营造规范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
新举措
(十一)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
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
管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借鉴港澳信用建设经
验成果,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健全守信激励、失信
惩戒、信用修复机制。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监管规
则。统一行业执法标准和尺度,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
(十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十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大力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共建共享特色化知识
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专题数据库,扩大海外知识产权信息供给。加
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探索建立
知识产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保护
协作。支持在深圳设立商标巡回评审庭。更好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
院等机构作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加强海外知
识产权维权协作,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险业务。
加强司法交流协作,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
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平台,推
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鼓励经营主体选择商
事调解和仲裁机构解决商事争议纠纷。探索推进大湾区内允许港
资、澳资企业就所涉争议选择港澳为仲裁地。支持商事调解和仲裁
机构加入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
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法律
咨询服务。
四、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37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38
(十四)提升“引进来”吸引力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标《全面
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
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形成更多突破性
制度创新成果,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行高水平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吸引发达国
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吸引跨国公司
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
机制,及时处理企业或其投资者反映问题,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十五)增强“走出去”竞争力
推动大湾区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动大湾区产
品、设备、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和管理服务等“走出去”。创新境
外投资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充分发
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支持港澳全面参与和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政策和服务体
系,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发挥港澳国
际化专业服务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和信息咨询等支
持,带动增强对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服务支撑能力。
五、营造循环畅通、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
(十六)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人
才引进、股权激励、技术入股、职称评价、职业资格认可、子女教育、
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加快引进国际高素质人才,便
新举措
(十七)促进包容普惠创新
建设大湾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研发碳
排放权、电力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加强智慧化应用和改造,推动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更多线上生活服务及办事便利。
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强化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促进
大湾区的科技成果有效应用和产业化。
利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限制,
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顺畅流动。搭建国际人才数据
库,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职业
资格国际互认。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和完善充分体现知
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39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40
(十八)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度
为持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外国人来大湾区内地九市洽谈
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提供办理长期签证便利。研究为符合
条件的大湾区内地九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
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在更多
粤港、粤澳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人员通关
新模式,结合实际需要推动更多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持续推动
车辆往来便利,不断完善“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支持更多符
合条件的港澳非营运私家车无需配额多次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
广东省。加快推动“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
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推动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交流合作。
深化粤港澳三地口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十九)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扩大金融业对港澳开放,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
所与香港交易所深化务实合作。做好“债券通”之“南向通”,推动债
券市场双向开放提速。探索在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区域试点开展跨
境征信合作,建立粤港澳征信产品互认机制,提升跨境融资信用服
务能力。支持港澳金融机构在大湾区内地依法依规展业,推进粤港
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和非金
融企业在内地发行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
六、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快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新举措
(二十)推动跨境便利执业与行业标准共通
(二十一)便利港澳居民来粤发展生活
优化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的职称申报评审机制,研究在
部分重点领域率先推动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继续
开展与港澳“一试三证”职业技能评价工作。深化粤港澳合伙联营律
师事务所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大湾区标准确认机制,在粤菜、家政、
养老等领域制定实施推广“湾区标准”。支持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深
度合作,组建认证联盟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高端装备制造、服务
业等领域开展高品质“湾区认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
心建设。
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推动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依法报考大湾区内地公务员。建立公开招聘信息在港澳地区发布的
长效平台,定期发布大湾区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推进港澳青年
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支持港澳
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按规定开设和运营养老服务机构。深入推进
“湾区社保通”、“港澳药械通”,探索港澳医疗保障在大湾区内跨境
结算。深入推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在政务
服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方面的便利化应用。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逐
步优化、降低大湾区通信资费。
41
42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中共广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二次创业”再出发,奋力谱写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2023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
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
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市委常委会主持会
议。市委书记郭永航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志洋就经
济工作作具体部署。以下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精神。
来源:广州政府网
会议审议了市委常委会2023年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和抓党建工作情况的书面报
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关于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
高追求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决
定》和《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
是广东、广州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
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广州现代化建设定向导航,赋予广东、广州
新的使命任务,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让我们倍
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增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州工作,给予
广州强力领导、有力指导、鼎力支持。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
会议审议通过了两份重要决议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43
新广州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
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两
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在把牢“进”的方向
中提高广州发展站位。
要深刻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夯
实广州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硬支撑,在扛起“进”的任务中提升广
州发展能级。
要深刻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走好“转型之路”、激
活“发展之力”、应对“时代之变”,在强化“进”的动力中增创广州发
展新优势。
要深刻把握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
落实这个重要要求,“二次创业”再出发,在保持“进”的姿态中提振
干事创业精气神。
通过四个“深刻把握”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
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
具体部署,谋深做实市委“1312”思路举措,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推
动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活力有效激活,“百县千镇
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局良好,综合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文化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
主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社会事业稳步
发展,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广州各项事业发展取得
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03
04
02
01
44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保持12个“进”的姿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
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做好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
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
署要求,细化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锚
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
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
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
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实现老城市
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
前列贡献广州力量。
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聚焦重点、开拓进取,奋力谱写广州高
质量发展新篇章,朝着中心型世界城市大步迈进,在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的广州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要以南沙开发开放之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跃
升,加力推动南沙跨越式发展,推进深层次改革和引领性开放,更好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
01
新广州
要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之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
新跃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进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培
育一流企业,推动内需提质增效,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新跃
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成果转
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近悦远来、宜居宜业人才高地,持
续放大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
要以“百千万工程”实施之进推动经济纵深拓展实现新跃
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区
域协调发展。
要以城中村改造之进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实现新跃升,坚持
“拆、治、兴”并举,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城中村改
造取得实质性突破。
要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之进推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实现新跃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数字化治理,推进城市品
质提升。
要以强化枢纽功能之进推动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加快构
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枢纽向产业枢纽迈进,不断
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要以海洋科技产业发展之进推动现代海洋创新城市建设
实现新跃升,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提升海洋治理能
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要以文化强市建设之进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新跃
升,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赓续弘扬千年文脉,提高城市文明程
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45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会议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提供根本保证。要严格执行坚决落实“两
个维护”制度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
要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
要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之进推动城市绿色化转型实现新
跃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发展“含绿量”“含金
量”,降低“含碳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要以民生事业保障之进推动幸福广州建设实现新跃升,用
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
进共同富裕。
要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之进推动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建设实
现新跃升,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全
面依法治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0
11
12
46
新广州
2024年经济工作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研究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
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在转方式、调结构、提
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推动经济提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
升。要强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加快打造南沙重大
战略性平台,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部中心,推动重大平台提质增效。要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产业体
系。要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引进建设,狠抓项目成熟度、储备度、优先
度,以项目建设稳投资促增长、提质量增后劲。要增创商贸竞争新优
势,巩固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地位,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
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打好城市更新攻坚战,形
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
水平安全。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深
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要进一步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提高人民美好生活品质。
改落实和成果运用。要落实好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打造堪当重任的
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
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要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巩固风
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7
“学时事、懂政策、爱广州”学习读本
广州都市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
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包括 《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湛茂都市圈发展规
划》。规划期为2023到2030年,展望五大都市圈的发展“路线图”。其中的《广州
都市圈发展规划》备受关注。广州都市圈到底是个什么“圈”?一图带你了解
↓↓↓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广州都市圈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
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
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深化与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
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
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
广州市、佛山市全域
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
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范围包括
一核
两极
四轴
广佛核心区
肇庆、清远城区
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发展格局
48